中职《就业指导》课程标准
高中就业指导教案
高中就业指导教案第一部分:介绍就业指导的背景和意义在社会发展快速的今天,高中毕业生面临着就业的挑战。
为了帮助他们更好地就业,学校需要加强就业指导工作。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介绍。
第二部分:明确就业指导的目标就业指导的目标是帮助学生了解就业市场,掌握择业技巧,提高就业竞争力,实现就业愿望。
只有明确了目标,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第三部分:就业市场分析通过对就业市场的分析,学生可以了解不同行业的就业前景,从而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方向。
同时,学校也可以根据就业市场的需求,调整相关的专业设置。
第四部分:择业技巧的培养通过培养学生的择业技巧,帮助他们在就业市场中更好地竞争。
包括如何撰写个人简历、如何进行面试、如何与用人单位协商薪资等方面的技巧。
第五部分:专业能力的培养除了择业技巧,学校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
只有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才能在职场中立足。
第六部分:实习机会的提供通过与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
实习既能锻炼学生,又能让他们更好地了解职场,积累工作经验。
第七部分:职业规划与发展帮助学生制定职业规划,明确长期和短期的职业目标。
同时,也要引导学生不断提升自己,开展职业发展规划。
第八部分:心理辅导和自我认知就业并不仅仅是技能和能力的问题,心理状态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心理辅导,学校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就业焦虑等问题,提高自我认知能力。
第九部分:常见就业陷阱的分析在就业过程中,很容易遇到各种陷阱,比如虚假招聘、劳动合同纠纷等。
学校需要帮助学生识别这些陷阱,并提供相关的法律知识和应对策略。
第十部分:高校与社会的合作高校需要与社会各界积极合作,了解就业市场的需求,并及时调整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以适应就业形势。
总结:通过上述措施的实施,高中学校可以更好地为学生提供就业指导服务,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就业。
只有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注:本文所使用的教案只是作为一个范例,实际的教案需要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加以调整。
2024年中专课程标准建设与管理规定(三篇)
2024年中专课程标准建设与管理规定课程标准是实施课程教学工作、统一课程质量标准的重要依据,课程标准建设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
为加强课程标准建设与管理,特制定如下规定:一、编制课程的指导思想坚持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以创新课程体系和改革教学内容为重点,准确把握课程定位,科学制定课程标准,整体优化教学过程,充分发挥课程标准对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支撑作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
二、编制课程标准的基本原则1.规范性原则。
文字表达准确,简明扼要,层次清晰,逻辑严密,名词术语规范,结构合理,文本内容符合课程目标,文本格式符合国家有关技术规范要求。
2.系统性原则。
要着眼学生全面发展,切合学生的实际,确立素质、能力和知识“三位一体”课程教学目标,统筹安排课程教学内容、组织实施和教学评价等环节,科学分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时间,努力实现课程教学的最优化设计。
3.发展性原则。
紧跟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充分体现课程改革成果,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为学生个性发展、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4.实用性原则。
课程内容必须符合企业相应职业岗位的实际需要,与国家(行业)职业标准相结合,反映本课程对学生素质、能力和知识等专业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体现本课程教学目标的针对性、教学内容的导向性和教学方法的适用性。
三、编制课程标准的依据1.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其规定本课程任务,确定课程的性质、定位和目标要求。
2.依据职业分析与教学分析,以提升职业能力为出发点,找准职业岗位的工种、工序、工艺等技术核心能力;通过教学分析,确定本课程标准内容和评价建议。
3.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教学内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教学的基本要求,实行课程考核与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的评价办法。
四、编制课程标准的程序1.专题调研。
根据本专业所覆盖的职业岗位群,选择若干个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单位,开展行业企业岗位工种、工序、项目技术所需的职业素质、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等调研,形成课程职业分析与教学分析资料。
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标准
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标准本课程旨在帮助全日制三年制普通中职学生树立职业生涯发展的自觉意识,建立积极正确的职业态度和就业观念,了解职业发展的阶段特点、自身角色特性、未来职业的特性、就业形势与政策法规等知识,掌握自我认识与分析技能、信息搜索与管理技能、生涯决策技能、求职技能等,提高各种通用技能,如沟通技能、问题解决技能、自我管理技能和人际交往技能等。
具体教学内容包括:1.职业发展与规划导论:介绍职业对个体生活的重要意义、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所学专业对应的职业类别,职业发展与生涯规划的基本概念,职业角色与其他生活角色的关系,以及大学生活对职业生涯发展的影响。
2.影响职业规划的因素:包括影响职业生涯发展的自身因素、职业因素和环境因素。
3.认识自我:介绍能力与技能的概念,个人能力与技能的评定方法,兴趣的概念以及兴趣与职业的关系。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将能够树立自己的专业意识,增加专业兴趣,初步确定就业行业去向,更好地了解自己,建立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并掌握与同学、老师、上级、同事建立良好合作关系的方法和技巧,全面提高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艺、敬业精神、研究意愿和可塑性、沟通协调能力以及基本的解决问题能力等求职就业的能力,增强适应就业市场竞争的能力。
本课程总课时36学时,教学内容包括职业发展与规划导论、影响职业规划的因素和认识自我。
建议1、建议在课程开始前,进行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调查,了解学生的职业发展需求和现状,为教学内容的设计和教学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
2、建议在课程中增加实践环节,如职业测评、职场拓展、企业参观等,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职业生涯和就业市场。
3、建议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自主研究和思考,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分享经验,建立良好的互动氛围。
4、建议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如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等,让学生具备更好的职业竞争力。
5、建议教师在考核中注重学生的实际表现和能力提高,不仅仅以成绩评价为主,更要注重学生的职业发展潜力和能力提升。
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标准2024
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标准2024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标准2024一、引言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标准是指中等职业学校按照国家相关政策要求,结合培养目标,制定的用于规范和指导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课程资源。
本标准将为中等职业学校提供新的课程设计思路和教学指导,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二、基本原则1.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职业素养为核心。
2.以课程与社会需求相结合,确保学生毕业后能顺利就业。
3.以课程资源适应教学需求,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
4.以课程评价为导向,传统的分数评定方式,注重学生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评估。
三、课程设置1.通识教育类课程:包括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历史、政治等,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
2.职业素养类课程:包括职业道德与职业规范、职业安全与环境保护、职业技能与实训、职业生涯规划等,以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为目标。
3.专业技术类课程:根据当地经济发展需求,设置与就业市场需求相适应的专业课程,如机械制造技术、电子信息技术、酒店管理、护理技术等。
4.实践教学类课程:包括实验实训课程和实习实训课程,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技能为目标。
四、课程内容与要求1.通识教育类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分析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强化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质,提高学生的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
2.职业素养类课程: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规范,注重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引导学生明确职业发展目标并制定职业生涯规划。
3.专业技术类课程:根据专业需求设置相应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4.实践教学类课程:提供实验实训和实习实训机会,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
五、课程教学方法与评价1.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讨论、实验、实训、案例分析等,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2.评价方式:取消传统的分数评定方式,采用多元评价方法,注重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评价,包括考试成绩、实践表现、综合能力考核等。
《新时代高职学生劳动教育》课程标准
《新时代高职学生劳动教育》课程标准一、课程教学目标1.《新时代高职学生劳动教育》课程的性质和任务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明确提出:“普通高等学校要明确劳动教育主要依托课程,其中本科阶段不少于32学时。
”开设《新时代高职学生劳动教育》通识课程是贯彻落实《意见》和教育部发部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积极实践。
课程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持立德树人,紧紧围绕高校劳动教育教学的课程特点和现实需求,突出劳动教育的时代性、职教特色,致力于中国特色劳动教育模式的探索尝试,阐释了劳动思想、劳动知识、劳动技能和劳动实践等内容。
主要包括上篇的劳动教育“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培育积极的劳动职业精神”“具备基本的劳动知识与能力”“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做新时代的劳动者”五大模块,以及下篇的劳动实践“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劳动教育周、劳动月等组织实施与策划”四大模块,强调知行合一、注重实效,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品质,掌握必备的劳动技能。
旨在增强大学生综合素养,以劳动为依托促进大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具有必备的劳动能力、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2.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第一,正确认识劳动的现象和本质,深刻领会贯穿其中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与方法论。
让学生从理论到实践、从历史到未来,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学习与未来职业发展密切相关的通用劳动科学知识。
第二,突出劳动教育的时代性、职教特色,注重教育实效,实现知行合一,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
本课程设置一定课时劳动实践课程,在劳动实践中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一定劳动技能,提高动手能力,通过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练意志,感受劳动带来的收获乐趣。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标准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标准一、教学对象:适用三年制职业中学学生(一年级学生)。
二、课程性质:本课程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和职业理想教育。
三、课程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知识和常用方法,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职业观、择业观、创业观以及成才观,形成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增强提高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自觉性,做好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和就业、创业的准备。
四、教学内容、要求以及具体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课时教学要求教学方法教学目标(一)职业生涯规划与职业理想1. 面向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1)职业与职业生涯。
(2)职业生涯的特点与职业生涯规划重要性。
(3)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特点。
2. 职业理想的作用(1)职业理想对人生发展的作用。
(2)职业理想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3)职业生涯规划与职业理想的实现。
4学时认知:了解职业生涯规划以及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特点,了解职业、职业生涯、职业理想的内涵。
理解职业理想对人生发展的作用,理解职业生涯规划对实现职业理想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观念:初步形成正确的职业理想,基本形成正确的职业价值取向,形成关注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及未来职业发展的态度。
运用:区分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其他人群职业生涯规划的不同,培养自信、自强的心态。
课堂讲授、典型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增强职业意识,形成正确的职业观,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特点及其与职业理想的关系,明确职业理想对人生发展的重要性。
(二)职业生涯发展条件与机遇1.发展要从所学专业起步(1)专业和专业对应的职业群。
(2)职业对从业者的素质要8学时认知:了解所学专业及其对应职业群和相关行业,了解职业资格与职业生涯发展的关系,了解不同职业对从业者的个性要求和自己的个性特点。
理解职业对从业者的素质要求,课堂讲授、调查、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帮助学生从职业的角度了解所学专业、了解个人特点、了解社会需要,树立正确的成才观,立足本人实际,把个人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求。
中职课程标准2020
中职课程标准2020
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标准是指中等职业学校为了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各级各类专门人才,依据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结合各地区、各学校的实际,对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目标、办学任务、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教学组织和管理等方面的规范性文件。
2020年的中职课程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课程设置,中职课程标准对各专业的课程设置作出规定,包括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程和实习实训等内容。
课程设置旨在保障学生获得全面、系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2. 教学目标,中职课程标准明确了学生在学习期间应达到的各项能力和素质要求,包括专业技能、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
3. 教学内容,中职课程标准规定了各专业各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要求,以及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培养的要求。
4. 教学要求,中职课程标准对教学过程中的各项要求进行了规
定,包括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评价等方面的要求。
5. 教学组织和管理,中职课程标准还对教学组织和管理提出了规范,包括教学计划的制定、教学资源的配置、教学质量的保障等内容。
总的来说,中职课程标准旨在保障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同时,中职课程标准也是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依据,对于推动中职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职课程标准实施方案
中职课程标准实施方案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中职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制定中职课程标准实施方案,是当前中职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本方案旨在明确中职课程标准的实施路径和具体措施,促进中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为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提供有力支撑。
一、课程标准的理念和原则。
中职课程标准的实施应当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突出职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同时,要充分考虑社会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紧密结合职业岗位的需求,确保课程设置符合社会需求,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二、课程标准的实施路径。
1. 课程标准的解读和宣传。
中职学校要组织相关教师对课程标准进行深入学习和解读,确保全体教师对课程标准的理念、目标和要求有清晰的认识。
同时,要积极开展课程标准宣传工作,引导学生和家长了解课程标准的重要性,增强对中职教育的认同感和信心。
2. 课程设置和教学资源整合。
中职学校要结合课程标准的要求,优化课程设置,合理配置教学资源,确保教学内容与课程标准相匹配。
同时,要积极整合校内外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3. 教师队伍建设。
中职学校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指导,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
要注重教师的实践经验和行业背景,鼓励教师参与企业实践和行业培训,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
4. 课程评价和质量监控。
中职学校要建立科学的课程评价体系,注重对学生实际能力的考核和评价。
要加强对课程实施过程的监控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确保课程实施效果的达到预期目标。
三、课程标准的具体措施。
1. 加强实践教学。
中职学校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注重实训基地的建设和实践课程的设置,确保学生能够在校内和校外获得充分的实践机会。
2. 强化专业素养培养。
中职学校要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加强对学生专业素养的培养。
要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确保学生毕业后能够胜任相关职业岗位。
就业指导课的规章制度
就业指导课的规章制度一、总则为了规范和加强就业指导课程的管理工作,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就业需求,特制定本规章制度。
二、课程设置1. 就业指导课程主要包括职业规划、就业技能、就业政策等内容。
2. 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提高就业技能,掌握就业信息,提高就业成功的机会。
三、教学安排1. 就业指导课程安排在学生的课表中,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参加。
2. 就业指导课程采取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通过课堂教学、讲座、实践活动等形式进行教学。
四、教学内容1. 职业规划:教授学生如何制定个人职业规划,明确职业目标,规划职业发展路径。
2. 就业技能:教授学生求职技巧,如简历制作、面试技巧、职业素质培养等。
3. 就业政策:介绍国家和地方的就业政策,为学生提供就业信息,引导学生合理选择就业岗位。
五、考核评估1. 就业指导课程的考核方式包括平时表现、期末考试、实践成绩等。
2. 学生需通过期末考试和实践考核,才能获得这门课程的学分。
六、教师队伍1. 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师应具备相关的就业指导技能和经验,能够有效地传授知识给学生。
2. 教师要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的成长,并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就业指导。
七、学生管理1. 学生应按时上课,并参加课程安排的各项教学活动。
2. 学生要认真对待就业指导课程,主动参与课堂讨论,积极完成作业。
八、违纪处理1. 学生如果违反课堂纪律,教师有权对其进行警告或记过处理。
2. 严重违纪者,将纳入学校的违纪记录,对其进行相应的处分。
九、其他1. 如有其他未尽事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补充规定。
2. 本规章制度自颁布之日起生效。
以上为就业指导课规章制度,学生和教师在学习和教学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共同维护良好的教学秩序和学习环境。
希望学生和教师共同努力,共同促进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实现学校和学生共赢。
教育部关于印发《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语文、历史课程标准(2020年版)》的通知
教育部关于印发《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语文、历史课程标准(2020年版)》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教育部
•【公布日期】2020.01.19
•【文号】教材〔2020〕2号
•【施行日期】2020.01.19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
正文
教育部关于印发
《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语文、历史课程标准(2020
年版)》的通知
教材〔2020〕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语文、历史课程改革,特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语文、历史课程标准(2020年版)》,现印发给你们,于2020年秋季学期开始执行。
各地要认真组织实施,开齐开足开好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语文、历史课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教育部
2020年1月19日
附件:1.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20版)
2.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2020版)
3.中等职业学校历史课程标准(2020版)。
中职课程标准
中职课程标准中职课程标准是指国家规定的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规范性文件,是中职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基本依据。
中职课程标准的制定,是为了明确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目标、办学理念,规范中职教育教学活动,提高中职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中职课程标准的内容主要包括学校办学目标、学生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要求、教学评价等方面。
首先,学校办学目标是中职课程标准的核心,它明确了学校的办学宗旨和发展方向,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提供了指导和依据。
其次,学生培养目标是中职课程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明确了学校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求,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指导和保障。
再次,课程设置是中职课程标准的重要内容,它明确了学校的课程设置原则和要求,为学校的课程改革和发展提供了依据和支持。
最后,教学要求和教学评价是中职课程标准的重要内容,它明确了学校的教学要求和教学评价原则,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提供了指导和保障。
中职课程标准的制定,是为了推动中职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
首先,中职课程标准的制定,可以促进中职教育教学活动的规范化和科学化,提高中职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其次,中职课程标准的制定,可以促进中职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推动中职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和发展,提高中职教育教学水平,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再次,中职课程标准的制定,可以促进中职教育教学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提高中职学校的办学水平,促进中职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
最后,中职课程标准的制定,可以促进中职教育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提高中职教育教学效益,促进中职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
中职课程标准的实施,是为了促进中职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
首先,中职课程标准的实施,可以促进中职教育教学活动的规范化和科学化,提高中职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其次,中职课程标准的实施,可以促进中职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推动中职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和发展,提高中职教育教学水平,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中职课程标准
中职课程标准中职课程标准(精选3篇)中职课程标准1公共基础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养等的基本途径,对于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深化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改革,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特制定本方案。
一、适用范围本方案适用于中等职业学校三年制各专业的公共基础课程设置,其他学制参照执行。
二、课程设置(一)课程类别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分为必修课程、限定选修课程和任意选修课程。
必修课程,由国家根据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设置,所有学生必须全部修习。
包括思想政治、语文、历史、数学、外语、信息技术、体育与健康、艺术,物理、化学为相关专业的必修课程。
限定选修课程,由国家根据学生职业发展的需要安排内容,各学校根据专业人才培养需要选择具体课程、安排教学,所有学生必须修满规定学分。
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劳动教育、职业素养等相关课程。
任意选修课程包括两部分,一部分由国家根据学生继续学习和个性化发展的需要安排内容,另一部分由各学校根据自身办学条件、办学特色、学生多样化需求以及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设置。
包括各种校本课程等。
(二)学时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的学时一般占总学时的1/3,不低于1000学时。
原则上每学时按45分钟计,18学时为1学分。
各学校可根据专业人才培养需要在规定的范围内适当调整,但须保证学生修满规定学分。
(三)课程结构与学分公共基础课程内容一般由基础模块、职业模块和拓展模块构成。
它们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
基础模块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性内容。
职业模块是提高学生职业素养的限定性选修内容。
拓展模块是满足学生继续学习与个性发展等方面需要的限定性或任意选修内容。
各专业学生须修完必修内容和限定性选修内容,修满规定学分。
各地与各学校可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结合地方资源、学校特色、教师特长以及学生实际等,自主开发拓展模块中的任意选修内容。
中职《就业指导》课程标准
合用全日制三年制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为公共必修课程.通过本门课程教学,中职学生在三个方面实现发展:〔一〕态度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树立起职业生涯发展的自觉意识,树立积极正确职业态度和就业观念,把个人发展和国家需要、社会发展相结合,确立职业的概念和意识,愿意为实现个人的生涯发展和社会发展做出努力的积极态度.〔二〕知识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职业的有关概念、职业生涯设计以与发展、求职就业、劳动合同等有关知识;了解职业道德以与职业道德行为养成,了解就业形势与政策法规;掌握基本的劳动力市场相关信息与就业创业的基本知识.〔三〕技能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具备能进行生涯决策、搜集就业信息、求职面试、正确的处理与同事、领导的关系,适应新环境,做个受欢迎的人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各种通用技能,比如沟通技能、问题解决技能、自我管理技能和人际交往技能等, 对创业有正确的认识,具有初步创业能力.1、职业道德要求:能按照职业要求培养自己的职业道德.2、态度转变要求:了解职业角色知识和能力要求,建立积极正确的职业态度.3、职业规划能力要求:使学生树立自己的专业意识,增加专业兴趣,初步确定就业行业去向.更好地了解自己,建立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4、人际交往能力要求:掌握与同学、老师、上级、同事建立良好合作关系的方法和技巧.5、求职就业能力要求:掌握搜集就业信息的能力,面试技巧、礼仪,培养适应新环境的能力,签订劳 动合同,了解五险一金.6、创业能力要求:掌握创业的概念、创业的方法、需要做的准备以与开设公司的手续,残疾人 享有的优惠政策,初步具有创业能力.五、教学内容总课时 36 学时.具体教学内容安排:教学教学目标方法课堂讲使学生正确掌握职业与专业的授、 典型内涵,认识职业角色与学生角色案例分的关系,了解职业素质与其构析、 小组成,对职业与专业有正确的认识 讨论课堂讲授、调 使学生了解影响职业发展与规 查、案例划的内外部重要因素,初步进行分析、 小职业生涯规划. 组讨论第一章第一节第二节 的关系第三节第四节第二章第一节 的关系教学内容职业与专业认识职业职业角色与社会角色专业与职业资格职业素质与其构成生涯规划与职业发展生涯规划与未来生活第二节 决定职业生涯发展的因素课时2学时1学时第三章职业道德与其行为养成第一节了解职业道德第二节职业道德基本规范第三节职业道德行为养成与其作用第四章认识自我,认识职业个性第一节兴趣与职业兴趣第二节性格与职业性格第三节能力与职业能力第五章充分认识就业第一节了解就业形势与政策第二节做好就业前的准备第六章提高就业能力第一节提高专业技能第二节提高通用技能第三节提高个人素质第七章搜集就业信息第八章求职面试第一节学会撰写简历第二节做好面试前的心理准备1学时3学时1学时3学时2学时4学时课堂讲引导学生了解职业道德的内涵,授、小组积极探索职业道德,使学生培养讨论自己的职业道德.课堂讲授、分组使学生了解职业个性,能根据职调查、课业需要培养更适合的职业个性.堂讨论.课堂活使学生了解当前就业的形势与动、典型相关政策,并能自觉地做好就业案例、小前的准备.组讨论具体分析已确定职业和该职业课堂活需要的专业技能、通用技能,以动、典型与对个人素质的要求,并学会通案例、小过各种途径来有效地提高这些组讨论技能.典型案例分析、使学生与时、有效地获取就业信小组讨息,了解就业信息的搜集渠道,论、典型正确筛选与运用信息.案例.课堂讲使学生掌握求职过程中简历的授、经验撰写技巧,并正确的书写简历.分享、小能做好求职面试的心理准备、会组讨论在面试时正确的回答问题,掌握面试礼仪,了解面试取得成功的第三节第四节学会面试时回答问题了解面试礼仪技巧,顺利地通过面试.第五节功的技巧了解如何使面试取得成第九章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过渡第一节学校和职场的差别第二节积极准备,做好职业人的角色第十章职业意识的培养第一节培养社会责任意第二节培养服务意识第三节培养团队合作意识第十一章社交礼仪第一节礼仪的基本要求第二节坐姿、站姿、走姿第三节见面礼仪第四节公共礼仪第十二章职业选择第一节职业选择的市场意识第二节职业选择的法制意识第三节职业选择的竞争意识讨论会1学时2学时2学时1学时1课堂讲引导学生了解学校和职场、学生授、经验和职业人的差别,建立对工作环分享、优境客观合理的期待,在心理上做秀毕业好进入职业角色的准备,实现从生报告学生到职业人的转变.课堂讲授、小组使学生能自觉得培养社会责任讨论、职意识、服务意识、团队合作意识,业心理实现从学生到职业人的意识上分析与的转变.调试课堂讲使学生能养成正确的坐立行姿授、小组势,能得体的使用见面礼仪,在讨论、模公共场所中运用礼仪展示自己拟训练良好的形象.课堂讲授、典型使学生了解职业选择的市场意案例分识、法制意识、竞争意识,在将析、情景来的职业选择中做好充足的准摹拟训.练、小组讨论优秀毕使学生了解影响职业成功业生、企的因素,积累相关技能,发展良备第十三章中第一节的人第二节第三节第十四章第一节权、 ##行为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如何快速的融到新单位适应环境,做个受欢迎学会与同事相处学会与上司相处就业权益保护求职过程中常见的侵实习与实习协议劳动合同五险一金第十五章培养创业能力第一节创业的有关知识第二节创业精神的培养第三节创业风险防范第四节创办企业须知创业报告会机动课时学时2学时2学时2学时2学时3学时业人员好品质,成为合格的职业人.做报告课堂讲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快速的授、案例融到新单位中,得体的与同事、分析、报领导相处,做个受欢迎的人.告会课堂讲使学生了解就业过程中的基本授、案例权益与常见的侵权行为,掌握权分析、情益保护的方法与途径,维护个人景摹拟的合法权益.课堂讲使学生了解创业的基本知识,培授、走访养学生创业意识与创业精神,提考察、经高创业素质与能力.验分享优秀毕使学生了解创业的艰辛,对业生、企创业有深刻的认识,以与初步积业人员累创业经验.做报告考核2学时1、就业指导课程既有知识的传授,也有技能的培养,还有态度、观念的转变,是集理论课、实务课和经验课为一体的综合课程.态度、观念的转变和技能的获得比知识的掌握更重要,态度、观念的改变以与学生职业素质的提高是课程教学的核心.2、在教学中,使用互动教学法,充分发挥师生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认识到职业道德与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了解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的过程;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引导,学生要按照课程的进程,积极开展自我分析、职业探索、社会实践与调查、小组讨论等活动,提高对自我、职业和环境的认识,做出合理的职业发展规划.3、本课程应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讲授予训练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可采用课堂讲授、典型案例分析、情景摹拟训练、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社会调查、实习见习等方法进行.4、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除了教师和学生自身的资源之外,还需要调动社会资源,采取与外聘专家、优秀毕业生、职场人物专题讲座和座谈相结合的方法.本课程为考查课,采用过程考核、项目考核与结业测试相结合的形式.1、本学期达到总学时 1/3 学时缺课,即取销考试资格;2、过程细则:过程考核分四部份进行,包括:课上项目活动表现、出勤情况、课堂作业、与结业测试.平时出勤情况, 占总成绩的 15%;课上项目活动表现, 占总成绩的 20%;课堂作业, 占总成绩的 15%;结业测试, 占总成绩的 50% .3、学生最后成绩为优、良、与格、不与格四个档次.得分在 80 分以上,为优秀,79 至 61 为良,60 为与格,59 以下为不与格.1、本课程由教务处负责组织实施.2、课程由任课老师统一实施与安排,由教务处全程检查与督导.3、本课程考核在学期末根据教务处的安排,统一制定期末考核试题,学生课上作答, 统一收卷,期末录入总成绩.〔一〕学生评价1、评价内容方面,要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与实际形成的职业能力两慷慨面进行评价.职业能力是和实际生活密切联系的,包括对搜集就业信息、求职面试、公共礼仪等.2、评价重点方面,采用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应加强过程评价.提倡每一个学生建立成长档案,记录职业发展规划过程中的自我了解、职业了解和职业决策过程.3、评价方式方面,要采用定量和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于知识可以使用考试等量化的评价方式;对实际操作能力,通过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之间互相评价以与老师和学生的访谈等方式进行.〔二〕教师评价1、通过教评教、学评教等方式对任课教师的教学水平、能力效果进行评价考核.2、通过课程教学交流会与示范课的形式,定期组织所有任课教师和相关部门对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进行总体评价.3、教务处对任课教师进行不定期听课活动,以规范、监督教师教学质量.3、根据教师管理条例对教师进行评价.。
中职职业教育课程标准制定方法和依据
中职职业教育课程标准制定方法和依据发表时间:2020-12-01T09:22:16.097Z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8月23期作者:于宏建[导读]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上逐渐重视起对技术型人才的培养,而中职教育机构便是在此背景下所展开的,并着重于对学生的技术实践性能力的培养。
于宏建天津市经济贸易学校 300193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上逐渐重视起对技术型人才的培养,而中职教育机构便是在此背景下所展开的,并着重于对学生的技术实践性能力的培养。
但是由于这种教育模式起步的时间比较晚,所以课程的建设上还是存在着诸多的不足之处,这对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而言都十分不利。
因此,如何在原有的课程标准基础上进行创新和优化已经成为了中职职业教育工作者所注重的任务。
本文从课程标准的涵义、中职教育课程标准制定的依据以及中职教育课程标准的制定方法这三个方面展开讨论,并对中职职业教育课程标准制定方法和依据提出个人的见解。
关键词:中职:职业教育:课程标准引言:课程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载体,如何将其优化也是教育当中的重难点,但是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许多中职当中的课程标准问题也相继的凸显了出来,并成为制约学生综合发展的重要因素。
那么现如今在社会多元化的发展形势下,对于人才的要求也是不断的提高,而中职作为直接向社会输送综合实践性人才的教育机构这其中教育课程标准的创新和优化是必然要求。
一、课程标准的涵义(一)课程标准课程标准能够在一定范围内实现对教育的规范,并在科学与实践的验证基础上对社会产生效益。
根据教育的相关典籍当中指出了课程标准在特定的学科教育阶段当中按照学生的学习水平来编排教学的结构与相关的资源。
这其中所包含的结构指的是教学大纲与各专业学科之间的标准。
教学大纲则是按照教育的阶段来设定课程的目标和教学的活动等内容,而专业的学科标准就是根据前者来编辑教材。
(二)课程目标与标准可以说在前期设定完课程的目标以后通过科学的教学然后才能凸显出结果,那么在学生接受教育的过程当中从知识、技能以及各项能力上的掌握成效如何则是课程标准制定的重点问题。
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课程教案(职业分类与职业选择)
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课程教案(职业分类与职业选择)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课程教案(职业分类与职业选择)一、课程背景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在面临就业或创业选择时作出明智的决策。
本教案重点介绍职业分类和职业选择相关的知识和技巧,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二、课程目标1. 了解职业分类的概念和原理。
2. 熟悉不同行业的职业分类及其特点。
3. 研究职业选择的方法和技巧。
4. 掌握如何制定个人的职业发展计划。
5. 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素养。
三、课程内容1. 职业分类的概念和原理- 职业分类的定义和目的- 职业分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不同行业的职业分类- 主流行业的职业分类及其特点- 新兴行业的职业分类及其发展趋势3. 职业选择的方法和技巧- 自我认知和兴趣探索- 职业市场研究和就业前景评估- 职业规划和目标设定4. 个人职业发展计划- 设定职业目标和规划路径- 发展相应的职业技能和知识- 建立职业网络和人际关系五、教学方法1. 理论讲授:通过讲座和讲解,介绍职业分类和职业选择的理论知识。
2. 实践演练:组织学生进行职业市场研究、自我探索和职业规划等实践活动。
3. 讨论互动:组织小组讨论和班级讨论,促进学生在职业选择方面的思考和交流。
4. 个案分析:分析具体就业案例,让学生了解不同职业选择的优劣势。
六、评价方式1. 平时表现:参与课堂讨论、完成作业和实践任务的情况。
2. 考试成绩:通过期末考试来检验学生对职业分类和职业选择的理解。
3. 个人职业发展计划报告:学生根据课程研究的内容撰写个人职业发展计划报告。
七、教学资源1. 教材:选取相关的职业指导和创业教育教材作为教学参考。
2.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平台获取职业市场信息和职业规划工具。
八、参考文献1. 王明,《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
2. 李亮,《职业分类与职业选择研究》,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9年。
3. Zhang, L., & Li, Q. (2020). Career Classification and its Influence on Career Choices: A Literature Review. Journal of Career Development, 47(3), 261-276.以上为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课程教案(职业分类与职业选择)的内容提纲,旨在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节?了解面试礼仪
第五节?了解如何使面试取得成功的技巧
4
学
时
课堂讲授、经验分享、小组讨论
使学生掌握求职过程中简历的撰写技巧,并正确的书写简历。能做好求职面试的心理准备、会在面试时正确的回答问题,掌握面试礼仪,了解面试取得成功的技巧,顺利地通过面试。
目第九章???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过渡?
3、教务处对任课教师进行不定期听课活动,以规范、监督教师教学质量。
3、根据教师管理条例对教师进行评价。
第十三章?如何快速的融到新单位中
第一节?适应环境,做个受欢迎的人
第二节?学会与同事相处
第三节?学会与上司相处
2
学
时
课堂讲授、案例分析、报告会
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快速的融到新单位中,得体的与同事、领导相处,做个受欢迎的人。
第十四章?就业权益保护
第一节?求职过程中常见的侵权、违法行为
第二节?实习及实习协议
(二)知识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职业的有关概念、职业生涯设计以及发展、求职就业、劳动合同等有关知识;了解职业道德以及职业道德行为养成,了解就业形势与政策法规;掌握基本的劳动力市场相关信息及就业创业的基本知识。
(三)技能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具备能进行生涯决策、搜集就业信息、求职面试、正确的处理与同事、领导的关系,适应新环境,做个受欢迎的人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各种通用技能,比如沟通技能、问题解决技能、自我管理技能和人际交往技能等,对创业有正确的认识,具有初步创业能力。
《就业指导》课程标准
一、教学对象:适用全日制三年制中等职业学校学生。
二、课程性质:为公共必修课程。
三、教学目标
通过本门课程教学,中职学生在三个方面实现发展:
(一)态度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树立起职业生涯发展的自觉意识,树立积极正确职业态度和就业观念,把个人发展和国家需要、社会发展相结合,确立职业的概念和意识,愿意为实现个人的生涯发展和社会发展做出努力的积极态度。
九、教学评价
(一)学生评价
1、评价内容方面,要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及实际形成的职业能力两大方面进行评价。职业能力是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包括对搜集就业信息、求职面试、公共礼仪等。
2、评价重点方面,采用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应加强过程评价。提倡每个学生建立成长档案,记录职业发展规划过程中的自我了解、职业了解和职业决策过程。
第一节?学校和职场的差别
第二节?积极准备,做好职业人的角色
1
学
时
课堂讲授、经验分享、优秀毕业生报告
引导学生了解学校和职场、学生和职业人的差别,建立对工作环境客观合理的期待,在心理上做好进入职业角色的准备,实现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转变。
第十章?? ?职业意识的培养
第一节?培养社会责任意
第二节?培养服务意识
5、求职就业能力
要求:掌握搜集就业信息的能力,面试技巧、礼仪,培养适应新环境的能力,签订劳动合同,了解五险一金。
6、创业能力
要求:掌握创业的概念、创业的方法、需要做的准备以及开设公司的手续,残疾人享有的优惠政策,初步具有创业能力。
五、教学内容
总课时36学时。
具体教学内容安排:
教学内容
课时
教学
方法
教学目标
1
学
时
课堂讲授、小组讨论
引导学生了解职业道德的内涵,积极探索职业道德,使学生培养自己的职业道德。
第四章???认识自我,认识职业个性
???第一节?兴趣与职业兴趣
???第二节?性格与职业性格
???第三节?能力与职业能力?
3
学
时
课堂讲授、分组调查、课堂讨论。
使学生了解职业个性,能根据职业需要培养更适合的职业个性。
第一章???职业与专业
第一节?认识职业
第二节?职业角色与社会角色的关系
第三节?专业及职业资格
第四节?职业素质及其构成?
2
学
时
课堂讲授、典型案例分析、小组讨论????
使学生正确掌握职业与专业的内涵,认识职业角色与学生角色的关系,了解职业素质及其构成,对职业与专业有正确的认识
第二章??生涯规划与职业发展
2、在教学中,使用互动教学法,充分发挥师生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认识到职业道德与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了解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的过程;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引导,学生要按照课程的进程,积极开展自我分析、职业探索、社会实践与调查、小组讨论等活动,提高对自我、职业和环境的认识,做出合理的职业发展规划。
第十二章??职业选择
第一节?职业选择的市场意识??
第二节?职业选择的法制意识
???第三节?职业选择的竞争意识
1
学
时
课堂讲授、典型案例分析、情景模拟训练、小组讨论?
使学生了解职业选择的市场意识、法制意识、竞争意识,在将来的职业选择中做好充足的准备。
讨论会
1
学
时
优秀毕业生、企业人员做报告
使学生了解影响职业成功的因素,积累相关技能,发展良好品质,成为合格的职业人。
3、评价方式方面,要采用定量和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于知识可以使用考试等量化的评价方式;对实际操作能力,通过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之间互相评价以及老师和学生的访谈等方式进行。
(二)教师评价
1、通过教评教、学评教等方式对任课教师的教学水平、能力效果进行评价考核。
2、通过课程教学交流会及示范课的形式,定期组织所有任课教师和相关部门对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进行总体评价。
具体分析已确定职业和该职业需要的专业技能、通用技能,以及对个人素质的要求,并学会通过各种途径来有效地提高这些技能。
第七章??搜集就业信息
2
学
时
典型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典型案例。
使学生及时、有效地获取就业信息,了解就业信息的搜集渠道,正确筛选与运用信息。
第八章??求职面试
第一节?学会撰写简历
第二节?做好面试前的心理准备
七、考核方式
本课程为考查课,采用过程考核、项目考核与结业测试相结合的形式。
1、本学期达到总学时1/3学时缺课,即取消考试资格;
2、过程细则:
过程考核分四部分进行,包括:课上项目活动表现、出勤情况、课堂作业、及结业测试。
平时出勤情况,占总成绩的15%;
课上项目活动表现,占总成绩的20%;
课堂作业,占总成绩的15%;
第三节?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2
学
时
课堂讲授、小组讨论、职业心理分析与调试
使学生能自觉得培养社会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团队合作意识,实现从学生到职业人的意识上的转变。
第十一章?社交礼仪
第一节?礼仪的基本要求
第二节?坐姿、站姿、走姿
第三节?见面礼仪
???第四节?公共礼仪
2
学
时
课堂讲授、小组讨论、模拟训练
使学生能养成正确的坐立行姿势,能得体的使用见面礼仪,在公共场所中运用礼仪展示自己良好的形象。
结业测试,占总成绩的50%。
3、学生最后成绩为优、良、及格、不及格四个档次。得分在80分以上,为优秀,79至61为良,60为及格,59以下为不及格。
八、教学组织
1、本课程由教务处负责组织实施。
2、课程由任课老师统一实施与安排,由教务处全程检查与督导。
3、本课程考核在学期末根据教务处的安排,统一制定期末考核试题,学生课上作答,统一收卷,期末录入总成绩。
使学生了解创业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创业意识与创业精神,提高创业素质与能力。
创业报告会
2
学
时
优秀毕业生、企业人员做报告
使学生了解创业的艰辛,对创业有深刻的认识,以及初步积累创业经验。
机动课时
3
学
时
考核
2
学
时
六、教学要求及建议
1、就业指导课程既有知识的传授,也有技能的培养,还有态度、观念的转变,是集理论课、实务课和经验课为一体的综合课程。态度、观念的转变和技能的获得比知识的掌握更重要,态度、观念的改变以及学生职业素质的提高是课程教学的核心。
第五章???充分认识就业
第一节?了解就业形势与政策??
第二节?做好就业前的准备
1
学
时
课堂活动、典型案例、小组讨论
使学生了解当前就业的形势与相关政策,并能自觉地做好就业前的准备。
第六章???提高就业能力???
???第一节?提高专业技能
第二节?提高通用技能
第三节?提高个人素质
3
学
时
课堂活动、典型案例、小组讨论
第三节?劳动合同
第四节?五险一金
2
学
时
课堂讲授、案例分析、情景模拟
使学生了解就业过程中的基本权益与常见的侵权行为,掌握权益保护的方法与途径,维护个人的合法权益。
第十五章培养创业能力
第一节?创业的有关知识
第二节?创业精神的培养
第三节?创业风险防范
???第四节?创办企Leabharlann 须知2学时
课堂讲授、走访考察、经验分享
3、本课程应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讲授与训练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可采用课堂讲授、典型案例分析、情景模拟训练、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社会调查、实习见习等方法进行。
4、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除了教师和学生自身的资源之外,还需要调动社会资源,采取与外聘专家、优秀毕业生、职场人物专题讲座和座谈相结合的方法。
四、能力要求
1、职业道德
要求:能按照职业要求培养自己的职业道德。
2、态度转变
要求:了解职业角色知识和能力要求,建立积极正确的职业态度。
3、职业规划能力
要求:使学生树立自己的专业意识,增加专业兴趣,初步确定就业行业去向。更好地了解自己,建立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