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如何正确认识和理解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修改2702中央电大试题及答案(2021年7月)(1)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我国要在21世纪的头20年全面建成( A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
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 B从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完成 )。
3.1938年10月,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了《论新阶段》的报告中第一次使用了“实事求是”这个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命题,向全党提出了( C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任务 )。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是( C 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方事务的权利)。
5.党的( A 十五大)第一次明确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6.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开启了改革的历史进程。
改革首先在农村拉开序幕。
农村改革的第一步是( A废除人民公社制度 ),建立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同分结合,双层经济的新型集体所有制。
7.作为历史遗留问题,澳门与祖国大陆处于分离状态是葡萄牙殖民主义者通过胁迫清政府签订( C 《中葡北京条约》1887年 )不平等条约霸占的。
8.关于问题的世界性讨论由1962年( A 《寂静的春天》 )一书出版开始。
9.在资本主义制度下,阶级矛盾和阶级对立的存在是( A 严重的 )。
1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在价值层面的本质规定,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 B 进步潮流 ),是实现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推动力量。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1.下列对“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理解正确的是( ABCD )。
A.从实际出发就是从事实出发B. 从实际出发就是从实践出发C. 从实际出发包括从群众出发D. 从实际出发还包括从国情出发12.应该辩证地看待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为( ABCD )。
A.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最终标准B.实践标准不排斥逻辑标准C.实践标准不否认实践标准D.实践检验真理是一个过程13.邓小平在1980年指出,社会主义有两条压倒一切的标准,是( AB ).A.发展生产力 B.提高人民收入 C.单一的公有制 D.是否按劳分配14.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高度肯定了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理论,并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这一理论,为改革开放提供了理论依据。
2021_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政治第3课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第1框伟大的改革开放课后作
伟大的改革开放(建议用时:40分钟)◎知识点一改革开放的进程1.党的历史上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关的最重要的会议是( )A.党的十二大B.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C.党的十四大D.党的十九大C[党的十四大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新的阶段,C符合题意。
]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改革率先取得突破的是( )A.城市B.农村C.国有企业D.沿海地区B[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改革率先取得突破,答案选B。
]3.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改革的主要形式是( )A.把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B.引导分散的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C.实行对个体农业的改造,建立农村集体经济D.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D[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改革率先取得突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得以推进。
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是农村改革的主要形式,答案选D。
]4.1992年被认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分水岭,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不断探索,1992年后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亮光。
这是因为这一年我国( )A.把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B.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C.明确了实施对外开放的方针政策D.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D[以1992年南方讲话和党的十四大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为标志,改革开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故1992年之所以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分水岭,是因为这一年我国明确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D应选。
A、B、C与题意不符,不选。
] 5.(2021·某某实验学校高一月考)开放是中国经济腾飞的一个秘诀,也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件法宝。
总书记指出:“中国开放的大门永远不会关上。
〞如下关于我国的对外开放,表述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某某是重要的经济特区,也是我国首个自由贸易试验区B.某某、某某、某某、某某等经济特区是我国首先开放的地区C.对外开放经历了从沿海港口城市开放再到经济特区开放的过程D.我国逐渐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D[某某自由贸易试验区是我国首个自由贸易试验区,A错误。
5.2 社会历史的发展 教学设计
高二年级政治教案二、新课学习发展的基础。
名词解释:生产方式生产方式:是指社会生活所必需的物质资料的谋得方式,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与自然界之间和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的体系。
生产方式的物质内容是生产力,其社会形式是生产关系,生产方式是两者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的统一。
在人类历史上,大致经历了原始社会的、奴隶制的、封建制的、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的5种生产方式;以此为基础,人类历史社会也可以相应地划分为5种社会类型。
人类社会的历史归根结底是生产方式依次更替的历史。
由名词解释的内容带领学生进行刨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1)生产方式的内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有机结合和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
(2)生产力的含义:①含义: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客观物质力量,生产力是生产方式中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
②要素:其基本要素包括劳动力、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
(3)生产关系的含义:①含义: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社会关系。
②要素: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产品分配关系。
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马克思这句话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3. 做好知识点的勾画和笔记1.学生自主阅读材料结合教材内容,完成探究问题2.小组讨论,完善答案3.学生展示1.学生自主阅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反过来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1)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2)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
总结:名词解释:(1)经济基础: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决定的占统治地位生产关系的总和。
(2)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等的总和。
材料:2021年1月1日《民法典》正式施行。
民法是万法之母,被称为“社会生活百科全书”。
从生到死,从签合同做生意到结婚生子继承收养,老百姓的一切皆离不开民法。
经济体制改革课件2021-2022学年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计改划革经前济
市改场革经后济
所有制形式 单一的公有制 公有制为主、多种所有制并存
管理方式
政企不分,企业 没有自主权
政企分开,扩大企业自主权
分配方式 吃大锅饭,平均主义 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3.中心环节 增强企业活力
4.目的 克服了长期以来吃“大锅饭”的弊端 5.意义
大大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 我国城乡出现了经济大发展的崭新局面。
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农业生产的方向:
专业化 商品化 社会化
②农随村着乡农镇业生企产业向迅专速业发化展、商品化、社会化发
展,农村乡镇企业迅速发展,为农民致富和实现
意现代义化:开为辟农了村一致条富新和路。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探究出真知
讨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经历了哪几次生产关系的 变革或调整?制定农村政策时应注意什么?
学习重点
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内容 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内容
学习难点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导学提纲
农村 制度:________
经 原因、目的、时间、尝试地点、形式、影响
济 体
城市 重点:________
制 改
原因、时间、内容、中心环节、目的、影响
革 国家 目标:________
提出、基本特征(内涵)、影响
C 体制改革政策的第一大步是( )
A.召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 大力发展民营经济
C. 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 在沿海设立经济特区
D 5. 改革开放后,我国农业发展的方向是( )
A.经济化
B.市场化
C.专业化
D.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
2021年专升本政治模拟试卷与答案解析2
2021年专升本政治模拟试卷与答案解析2一、单选题(共30题)1.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后,我国在经济上处于领导地位的是A:私人资本主义经济B:国家资本主义经济C:合作社经济D:国营经济【答案】:D【解析】:2.商品的二因素指的是()A:使用价值和剩余价值B: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C:价值和使用价值D:价值和交换价值【答案】:C【解析】:3.下列各项不属于共产主义社会基本特征的是()A:生产力高度发展和物质财富极大丰富B:实行社会公有制和按需分配C: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相结合D: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答案】:C【解析】:4.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寄希望于()。
A:香国际社会B:两岸交流C:台湾当局D:台湾人民【答案】:D【解析】:5.邓演达在1930年8月领导成立的中间党派是()A:中华职业教育社B:中国国家社会党C:中国青年党D: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答案】:D【解析】:6.列宁提出社会主义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的理论依据是() A: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规律B: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C: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的规律D: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规律【答案】:B【解析】:7.《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文全译本的译者是()。
A:李大钊B:陈独秀C:陈望道D:毛泽东【答案】:C【解析】:“五四”运动后不久,1920年8月由陈望道翻译。
8.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是因为实践具有()A:普遍有用性的优点B:绝对性的优点C:直接现实性的优点D:相对性的优点【答案】:C【解析】:9.下列选项中属于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的是()A:社会管理活动B:科学实验活动C:社会改革活动D:物质生产活动【答案】:D【解析】:10.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A:实践性B:运动性C:物质性D:客观性【答案】:C【解析】:11.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区别在于如何回答A: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 ?B:世界可否被认识的问题C:世界的存在是怎样的问题 ?D:世界有否统一性的问题【答案】:C【解析】:12.在构成生产力系统的诸因素中,属于渗透性因素的是()。
2019年安徽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纲要思想政治学科
2019年安徽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纲要思想政治一、编写说明本纲要是依据教育部2004年3月印发的《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及普通高中思想政治实验教科书的教学内容和要求,结合我省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实际制定的。
本纲要遵循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对我省2019年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思想政治学科的考试性质与目标、考试内容与要求、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作了具体说明,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思想政治学科学业水平考试命题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一)思想性原则试题加强思想政治方向的引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帮助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
同时,关注时事政治,关注中国共产党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最新理论成果,体现时代特征。
(二)科学性原则试题设计做到与思想政治学科学业水平考试纲要要求相一致,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试题表述严谨规范,试题内容科学、难易适当,试卷结构合理。
(三)基础性原则试题注重思想政治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查,应选择基础性代表强的内容和问题进行测量与评价。
(四)公平性原则试题创设情境应是高中生能够理解的,要兼顾地区和城乡差异,避免使用学生不熟悉的术语。
评分标准要兼顾共同性与差异性,提高评价的公正性。
(五)理论联系实际原则试题立足于社会生活和学生的现实生活,将理论观点寓于现实生活的主题之中,运用新材料设置新情境,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
二、考试性质与目标(一)考试性质安徽省普通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学业水平考试是根据国家要求,以普通高中思想政治学科课程标准为依据,全面考查普通高中学生在人文与社会领域内思想政治学科的基础知识学习和基本能力运用情况的省级水平考试。
考试结果既是评估高中学校教学质量、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依据,也是评价普通高中学生在上述领域的学习是否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毕业、升学要求的基本依据之一,同时还是高等学校录取时的重要参考依据。
(二)考试目标根据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要求和中学思想政治学科教育目标和特点,思想政治学科考试要体现学科核心素养理念,反映学科的德育功能。
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发布时间:2021-09-08T05:50:24.202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13期作者:梁真[导读]梁真兰州财经大学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兰州 730030[摘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是当代中国进步发展的根本制度保障,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显著制度优势、强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进制度。
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对于我们坚定“四个自信”最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党的领导;[作者简介] 梁真(1986—),男,甘肃临洮人,兰州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20级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研究。
[基金项目]:兰州财经大学2020年度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一般项目“抗击重大疫情中大学生‘四个自信’教育研究——以兰州财经大学为例”(LJY202001)) 阶段性成果。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从13个方面系统概括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主要是: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全国一盘棋,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坚持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改革创新、与时俱进,坚持德才兼备、选贤任能,坚持党指挥枪,坚持“一国两制”,坚持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相统一。
这13个方面的显著优势,是决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先进性的主要因素,是我们坚定“四个自信”的基本依据。
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应从以下几个大的方面理解和把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中国共产党领导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核心密码”。
2021年成人高考政治(简答题)真题及解析
2021年成人高考政治(简答题)真题及解析1.简述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及承认相对静止的意义。
答:运动与静止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一方面,运动与静止是对立的,二者是绝对与相对的关系,即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二者相互区别,不可混淆。
另一方面,运动与静止的统一表现在,二者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关系,即动中有静,绝对运动中有相对静止;静中有动,相对静止中包含绝对运动;运动和静止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
承认相对静止有重要意义;第一,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理解事物的多样性,区分开不同的事物。
第二,相对静止是人们认识、区别、利用事物的首要条件。
第三,相对静止是绝对运动的度量尺度。
2.意识能动性的表现及其实现条件。
答:具体表现在:a)意识活动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b)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c)意识活动对人体生理活动有重要影响作用d)意识能通过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实现条件:第一,必须掌握和遵循客观规律。
第二,必须具备必要的物质手段。
3.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和根本分歧。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辩证法用连续的观点看问题,反之,形而上学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辩证法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
辩证法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用片面的观点看问题辩证法承认矛盾的客观性,肯定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而形而上学否认矛盾的客观性,这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是二者对立的根本和焦点。
4.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核心。
第一,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变化的内在动力。
根本内容就是矛盾双方即对立又统一的联系;事物发展的动力、源泉就在于事物内部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
第二,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于唯物辩证法的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是理解唯物辩证法全部理论的关键。
第三,矛盾分析方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第四,是否承认对立统一规律以及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焦点和根本分歧。
【必修四】专题五 历史唯物主义-2023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课件(统编版)
【知识总结】正确认识我国现阶段的改革 (1)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 矛盾。它是非对抗性的矛盾。 (2)解决方式:通过改革,实现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3)改革的性质: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不是对社会主义制度 的否定和根本变革。 (4)改革的根本目的: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 的发展。 (5)改革的作用: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知识拓展】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的区别
区别
唯物史观
唯心史观
社会存在、社会 意识何者是第一 性(根本区别)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 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承 伟大历史人物的思想和意
谁是历史的创造 认杰出历史人物在社会发展中 志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
者
的推动作用,但是这种推动作 力量。人类历史是由伟大
用不能对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 历史人物创造的
人类社会有没有 自身的规律
社会历史领域有着固有规律, 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 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
人类社会是没有规律、不 可捉摸的,社会历史仅仅 是个人意志支配的偶然事 件的堆积
2.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群众观点
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 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
③生产方式对整个社会生活具有决定作用 ④社会历史是由有意识的人的活动构成的
《通用知识》必看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021年含答案)
《通用知识》必看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021年含答案)事业单位考试题库考点强化练习:1、单选题依据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落后的实际情况,我们必须_____A: 变革生产关系,加快向共产主义过渡B: 回头走资本主义道路,补生产力发展不足的课C: 以阶级斗争为纲,防止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性D: 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答案】D。
解析: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始终是根本任务,改革特别是经济体制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基本动力,要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就必须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时,社会生产力的不断解放和发展,又为进一步巩固和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创造了条件。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我国国民经济现代化的宏伟目标。
2、单选题邓小平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但却包含着丰富的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他强调,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必须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_____A: 坚持人口、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B: 引进技术、资金、人才,加强管理C: 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D: 开发能源,发展交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答案】A。
解析:可持续发展就是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3、单选题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物质技术基础是_____。
A: 社会分工B: 社会化大生产C: 宏观调控D: 社会主义公有制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参考答案:B4、单选题完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要求公民应当具有的法治理念不包括_____A: 民主法治B: 自由平等C: 和谐统一D: 公平正义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
解析:完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要求公民应当具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法治理念。
本题答案为C。
5、单选题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_____A: 改革开放B: 统筹规划C: 总揽全局D: 统筹兼顾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答案】D。
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5-2社会历史的发展 第2课时 教案
5.2社会历史的发展讲义一学科核心素养政治认同:认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改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
确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根本保障;全面深化改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科学精神:深刻理解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科学认识社会主义的发展趋势。
必备知识: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3.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4.社会主义改革关键能力:1.结合历史和现实,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的原理分析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
2.结合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的重大成就,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改革。
二学习重难点重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难点: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三重难点必背四知识梳理㈠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1.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活动。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有机结合和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
人们在生产活动中形成的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生产方式的变革决定着社会形态的更替。
3.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客观物质力量。
生产力的基本要素包括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4.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社会关系。
基本内容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产品分配关系。
5.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生产力是生产方式中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变化、发展,迟早要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发展起阻碍作用。
6.经济基础:是指由一定社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决定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7.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
2021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生活与哲学 第四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易混易错知识辨析
2021届高三政治生活与哲学一轮复习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易混易错知识辨析判断并改错!改错!!改错!!!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高考热度★★★★)1.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社会存在反作用于社会意识。
2.社会意识的变化决定社会存在的变化。
3.互联网思维决定了网络时代社会形态的性质和面貌。
4.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水平是衡量社会意识先进与否的主要尺度。
5.社会意识的变化总是滞后于社会存在的变化。
6.社会意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自主变化的。
7.社会意识具有直接现实性。
8.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不起作用。
9.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
10.社会意识能否推动社会发展取决于其是否反映社会存在。
11.劳动关系矛盾的解决决定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12. 改革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13. 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改变社会制度。
14.改革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15.改革的目的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16.科学实验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
17.生产关系是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因素。
18.经济基础一定要适合上层建筑的发展规律。
19. 生产力一定要适合生产关系的发展状况。
20.上层建筑服务经济基础,促进社会的发展。
21.阶级斗争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22.英雄人物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23.物质资料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
24.劳动群众能根据自己的意愿自由的创造历史。
25.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高考热度★★★)26.价值观念决定人的行为选择。
27.价值观作为对事物价值总的看法,决定事物的性质和价值。
28.以公益的心态获得的回报越多,个人的价值就越大。
29.实现个人价值是实现社会价值的前提和基础。
30.人的真正价值在于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31.价值观对社会存在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
32.价值观是一种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具有重大的反作用。
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第五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 测试题
第五课寻觅社会的真谛测试题一、单选题1.《中国共产党尊重和保障人权的伟大实践》白皮书指出;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深知发展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总钥匙,也是推动中国人权事业进步的发力点。
中国共产党坚持从国情出发,创造性地提出“生存权、发展权是首要的基本人权”的人权观,推动中国人权事业不断发展进步。
中国共产党坚持从国情出发提出人权观,说明()①人类社会的发展不受人们观念的影响②构成生产关系的基本要素都是物质的③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④社会意识归根到底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我自己也想像他们一样,照亮哪怕其他一个人也好。
”近日,一位清华贫困生的自白感动了无数人。
省吃俭用完成本科学业,读研期间每个学期都拿出3200元资助4名家乡希望小学的孩子……令许多网友动容的是他深陷困境仍自强不息,是对一路走来所有帮助过他的人的感恩,更是他竭尽全力去帮助他人、将这份希望传递下去的温柔与善良。
这对理解个人历史作用的启示有()①每个人对社会发展都有或大或小的影响②平凡的个人也能对社会发展起积极作用③人人都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的主体④杰出人物能够改变历史发展的基本方向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2021年11月,河北省政府印发《建设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十四五”规划》,提出聚焦对接和服务京津,突出承接疏解合作功能和环京津重点区域绿色发展,加快重大国家战略落地见效,全力推进协同发展向更深层次、更高水平、更大成效迈进。
《规划》的印发()①是调整上层建筑以适应经济基础的需要②表明改革能够实现社会制度的自我完善③正确反映了京津冀生态环境发展的要求④引领并决定着京津冀协同绿色发展方向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随着人口状况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不断变化,我国的生育政策也经历了多次变化。
上世纪八十年代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2014年实施全面二孩政策,2021年实施三孩政策,同时伴有配套支持措施。
2023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部编版) 第9课 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第九课历史和人民的选择课标要求:引述宪法序言,说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阐明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的必然性。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认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明确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结论。
科学精神:明确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评析各种政治力量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
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意义、改革开放的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意义。
思维导图核心考点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各种政治力量1.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基本国情内容鸦片战争爆发后,中国逐渐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地位是认识和解决近代中国一切社会问题的基本依据主要根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了近代中国有多重矛盾,它们2.各种政治力量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1)中国人民的抗争:为了拯救民族危亡,中国人民奋起反抗,仁人志士奔走呐喊,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接连而起,各种救国方案轮番出台,但都以失败而告终。
(2)中国共产党的诞生(3)20世纪上半叶中国出现的三种建国方案资产阶级(进步力量,民主革命的主要力量),以中国共产党为代表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共和国,经过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级在内的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提醒]中国共产党执政,既是历史的必然,也是人民的选择。
3.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1)历史成果①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②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从此,中国人民掌握了国家的权力,成为国家和自己命运的主人。
(2)历史结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斗争经验的历史总结,是中国人民在长期探索、艰苦奋斗的基础上共同确认的历史真理。
[提醒]在近代,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指的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2021年专升本政治模拟试卷与答案解析(27)
2021年专升本政治模拟试卷与答案解析27一、单选题(共40题)1.垄断利润就其本质而言,来源于()A: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B:垄断组织的垄断地位C:垄断组织的海外掠夺D:垄断组织的垄断资本的实力【答案】:A【解析】:2.地理环境是()A:社会制度性质的决定性因素B:社会经济结构的划分依据C:社会形态更替的决定力量D:社会存在发展的必要条件【答案】:D【解析】:3.加强党的建设,必须放在首位的是()A:作风建设B:组织建设C:反对腐败D:思想建设【答案】:D【解析】:4.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区别在于如何回答A: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 ?B:世界可否被认识的问题C:世界的存在是怎样的问题 ?D:世界有否统一性的问题【答案】:C【解析】:5.“一国两制”的前提是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B:坚持和平共处原则C:坚持高度自治原则D: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答案】:D【解析】:6.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A:社会关系B:经济关系C:交往关系D:竞争关系【答案】:B【解析】:7.共产主义社会的分配原则是()A:按劳分配B:按需分配C:平均分配D:定量分配【答案】:B【解析】:8.1928年10月,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通过了()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中华民国约法》C:《军政纲领》D:《训政纲领》【答案】:D【解析】:9.下列选项中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的是()A:存在就是被感知B:理在事先C:心外无物D:物是感觉的复合【答案】:B【解析】:10.1935年,中共北平临时工作委员会领导发动的抗日救亡运动是()A:一二?九运动B:一二?一运动C:一二?三O运动D:五?二O运动【答案】:A【解析】:11.关于社会主义民主,下列不正确的选项是()A:人类社会最高类型的民主B:绝大多数人的民主C:人民群众完全自由D: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答案】:C【解析】:12.中共十六大报告的灵魂和贯穿报告全篇的一条主线是()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B:坚持和改进党的建设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D: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答案】:C【解析】:13.既承认社会形态发展的客观规律又承认人的自觉活动的作用,这种观点属于()A:历史唯物论观点B:唯意志论观点C:折衷主义观点D:机械决定论观点【答案】:A【解析】:14.毛泽东明确指出“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任务的会议是()A:遵义会议B:六届六中全会C:六届七中全会D:党的七大【答案】:B【解析】:15.商品价值的实体是()A:,使用价值B:交换价值C:具体劳动D:抽象劳动【答案】:D【解析】:16.法制是依法治国的()A:表现和形式B:前提和基础C:内容和本质D:目的和手段【答案】:B【解析】:17.唯物辩证法提供的最根本的认识方法是()A:逻辑分析法B:阶级分析法C:矛盾分析法D:精神分析法【答案】:C【解析】:18.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核心问题是,正确认识和处理()A:改革与开放的关系B:发展与稳定的关系C: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的关系D:计划与市场的关系【答案】:D【解析】:19.资本家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直接目的是()A:生产绝对剩余价值B:获取超额剩余价值C:生产相对剩余价值D:降低劳动力价值【答案】:B【解析】:20.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必须把()A:维护世界和平放在首位B: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放在首位C:避免世界大战放在首位D: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国家利益放在首位【答案】:D【解析】:21.经济危机的周期爆发,使资本主义再生产也具有了周期性。
2021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Word版含答案
2021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Word版含答案一、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本大题共2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防微杜渐”与“微不足道”两个成语的内涵是对立的,在哲学上表现为A.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 B.联系观点与静止观点的对立C.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D.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答案】C题意是量变和质变的关系,属于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故该题选C。
2.“一时之强弱在于力,千古之胜负在于理。
”这句话蕴含的哲学道理是A.事物是变化发展的,永远不变的事物是不存在的B.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具有远大的发展前途C.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D.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孤立的事物是没有的【答案】B材料的意思是人不能以一时的成败来决定成败,要以永久的胜利来决定成功。
故该题选B。
3.对于精彩的幽默和笑话,女性的反应比男性更明显,产生这种差异的生理基础源于女性大脑的左额前叶皮质及其负责对外刺激产生反应的伏隔核比男性更活跃。
这表明A.意识源于人脑B.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C.意识是人脑的机能D.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答案】CA项表述错误,意识源于实践;B项不符合题意;C项符合题意,材料是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D项不符合题意。
故该题选C。
4.为调控房价,2011年1月28,上海、重庆开始试点房产税,2013年5月24日,房产税试点扩容被证实,将增加房产税改革试点城市。
以下观点不能..反映材料的是A.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B.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的状况C.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D.改革是社会主义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根本动力【答案】DD项表述错误,不是根本动力,是直接动力。
本题是逆向选择题,故该题选D。
5.佛山已超过北京,成为全国汽车密度(即每一千人的汽车保有量)最高的城市。
为破解城市交通拥堵难题,人们从蚂蚁蚁穴体系有序、高效运转的“交通体制”中,学到了疏导交通的策略。
2021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答案
2021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答案2021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答案已经出来了。
成人高考政治题往往具有时效性,但是基本规律都是相对固定的,这就要求考生多做题形成题感。
小编在此整理了2021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答案,希望能帮助到您。
● 2021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答案一、选择题【思维与存在】【理性依赖感性】【稳定是改革发展的前提】【四个伟大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伟大工程】【五四运动】【自然物质的共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一带一路】【民族精神是爱国精神】【社会主义经济是国营经济】【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核心】【当今时代主题和平与发展】【三大作风是理论实践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时间和空间物质客观存在是辩证唯物主义】【最根本的保证是党的领导】【新时代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思维与存在】【祝融号】【联合国75周年】【GDP首次突破100万】【乡村振兴】【七一勋章】二、主观题1、简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参考答题点: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
2、简述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参考答题点: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3、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特点)?参考答题点:社会主义的本质理论是指社会主义区别于其他社会形态的本质属性,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4、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参考答题点:这是由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作用赢得的;是由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作用赢得的;这是由中国共产党勇于自我革命的品格铸就的。
归结起来看,中国共产党成为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是由我国国家性质和国体政体所决定的,是由国家宪法所确立的,是经过中国革命、建设、改革长期实践所检验的,具有深刻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
2022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专题突破练九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Word版含解析)
专题突破练九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接种疫苗的原理是人们通过接种疫苗,预先把病毒的样子暴露给自身的免疫系统,告诉它们长这个样子,提前做好准备,等下次它们再侵入直接消灭。
根据这一原理帮助人类抵抗病毒。
其蕴含的哲理有( )①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能动创造性②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的适用范围和条件③人能够创造出自身需要的各种联系④实践是人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2.下列与漫画表达的哲理最一致的是( )A.行动是知识特有的果实B.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C.孤村芳草远,斜日杏花飞D.千人同心则得千人力3.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重要讲话中引用老子《道德经》中的名言:“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下列古语中与该名言所体现的哲理相一致的是( ) ①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②好事尽从难处得,少年无向易中轻③天下之难持者莫如心,天下之易染者莫如欲④大厦之成,非一木之材也;大海之阔,非一流之归也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4.所谓“信息茧房”,就是指在海量信息面前,人们会根据自己的偏好和关注选择接收其中一部分信息,进而减少、忽略对其他信息的接触。
久而久之,会将自己处于一个同质化的信息环境中,正如蚕把自己逐渐禁锢于自我编织的“茧房”之中。
“信息茧房”概念的提出,意在提醒公众不要只注意自己选择的东西和使自己愉悦的通信领域。
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个体有主观偏好,成为信息的偏食者,体现了意识活动具有能动创造性②实践是获得认识的唯一途径,突破“信息茧房”,需要深入实践,才能形成正确认识③突破“信息茧房”,要善于借助不断丰富的认识工具,锻炼和提高认识能力④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主体差异性,“信息茧房”会导致不同群体之间信息鸿沟扩大,共识难以形成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5.在夏天,如果把冰箱门都打开,屋里会不会变凉快?答案是不会,因为打开冰箱门会导致冰箱电能消耗增大,而此时耗费电能所产生的制冷效果,远远小于冰箱热能的增加,所以房间里面不仅不会变得凉快,反而还会越来越热,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冰箱理论”。
主题融会(五) 改革开放为何永无止境(共14张)-2022-2023学年高考政治统编版高考
材料二 改革前进一步,政务服务大跨步。2022年8月5日,郑州市“证照分 离”改革全覆盖联席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郑州市市场监管局召开,记者从会上 获悉,目前,郑州市市域内所有大厅办事通过标准化事项梳理,已实现合法合规 事项办理的“零等待”;已完成电子印章系统搭建、建立电子证照库;今年年底 前全面实现涉企证照电子化……“证照分离”改革各项工作的落地,有效助力郑 州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便民服务 字招牌不断擦亮。
材料二 世贸组织第12届部长级会议(以下称“MC12”)于2022年6月12日—15 日在瑞士日内瓦举行。中国商务部部长出席会议。中方积极参与MC12,支持世 贸组织改革朝着正确方向发展,支持多边贸易体制包容性发展,支持发展中成员 合法权益,坚定不移维护真正的多边主义,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国际规则制定的主 渠道地位,推动MC12取得积极和务实的成果,让世贸组织在应对全球挑战、推 动疫后经济复苏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2021年6月7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证照分离”改革 进一步激发市场主 体发展活力的通知》,《通知》指出,要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统筹推进行政 审批制度改革和商事制度改革,在更大范围和更多行业推动照后减证和简化审批, 推动新登记注册企业数稳定增长,创新和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更好地维护市场秩序, 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力,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 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3.结合材料三,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 说明中国为什么能以不断扩大开放,激活世界经济的一池春水。
提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回答坚持独立自主、 自力更生亦可),为扩大开放提供政治保障;将对外开放作为基本国策,落实 新发展理念,推动发展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扩大 互利合作,与世界共享发展机遇;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经济发 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正确认识和理解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欧阳光明(2021.03.07)
答: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在各个方面都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相适应的比较成熟、比较定型的制度,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和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生机与活力。
毛泽东根据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中国社会主义实践,认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和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他说,“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已经建立起来,它是和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但是,它又还很不完善,这些不完善的方面和生产力的发展又是相矛盾的。
矛盾的不断出现,又不断的解决,就是事物发展的辩证规律。
”
社会主义社会中存在诸多矛盾的不断完善和社会主义的发展只有通过改革来进行。
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改革是全面的改革,既包括经济基础又包括上层建筑,既包括经济体制又包括政治、文化等方面的体制,既包括体制层面又包括思想观念层面。
改革的性质同过去的革命一样,也是为了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困落后的状态。
改革的实质在于体制创新,而不是对原有体制进行细枝末节的修补。
不进行体制创新,很多问题的解决就没有出路。
改革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同时相应地改革政治体制、文化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以实现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