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上册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提高)初中教学知识讲解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知识总结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知识总结
一、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是一种极其重要的温室气体,在大气中的浓度一般比其它温室气体高出许多。
它是由碳和氧组成的,通常被称为二氧化碳。
它被认为是主要贡献到全球气候变暖的气体之一、二氧化碳是由碳和氧分子加成而成,不溶于水,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且可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也可通过燃烧燃料、消耗碳资源而产生。
(2)二氧化碳的作用
二氧化碳可以增加大气中的温室效应,当大气中不断增加二氧化碳,温室效应也会随之增加,导致全球气温升高,影响气候变化,据计算,大气释放出的二氧化碳超过了有史以来最高的水平,温室效应也被放大了。
(3)减少二氧化碳的措施
要有效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首先要降低能源的消耗,尽量使用低碳的能源,提升能效,减少燃烧煤等能源;其次要行使循环再利用的手段,减少废弃物的排放。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优秀教学案例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化学式、制备方法和性质。
2.使学生了解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用途和危害,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运用实验方法验证化学理论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通过讲解、实验和小组讨论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相关知识。首先,我会引导学生复习化学式的相关知识,为新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然后,我会详细讲解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制备方法和性质,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此外,我还会结合实验教学,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四)总结归纳
1.引导学生总结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制备方法和用途。
2.强调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安全使用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3.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方法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在总结归纳环节,我会引导学生总结二氧化碳和一奏曲的性质、制备方法和用途。例如,我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二氧化碳的溶解性、化学性质等。同时,我会强调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安全使用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例如,我可以提醒学生在使用含二氧化碳的饮料时要注意适量饮用,避免对身体造成不适。此外,我还会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方法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例如,我可以强调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等学习方法的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团队合作对于学习的重要性。
(三)小组合作
1.引导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2.设计具有挑战性和实际意义的小组项目,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鼓励学生互相评价、互相学习,促进学生的共同进步。
小组合作教学策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实践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会引导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讨论等活动,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例如,在学习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时,我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并共同讨论实验结果。设计具有挑战性和实际意义的小组项目,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例如,我可以让学生分组设计一个实验,验证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此外,我会鼓励学生互相评价、互相学习,促进他们的共同进步。例如,在小组讨论结束后,可以让每个小组分享自己的成果,并让其他小组提出改进意见。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六单元《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六单元《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六单元《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是学生在学习了化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实验技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气体的性质和用途进行探究。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制法、用途以及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气体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实验技能,对气体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对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了解不多,需要通过实验和讲解来进一步认识这两种气体。
另外,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认识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提高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认识。
三. 教学目标1.了解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制法、用途。
2.掌握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提高环保意识。
3.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制法、用途。
2.难点: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采用实验法、讲解法、讨论法、提问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实验药品、仪器设备。
2.教学课件: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制法、用途的图片和动画。
3.教学资料: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相关文章和研究报告。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这两种气体的来源和性质。
提问:“你们知道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吗?它们有什么特点?”2.呈现(10分钟)利用课件呈现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制法、用途。
讲解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分子结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并通过实验展示它们的制法和用途。
初中九年级上册化学6.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学教稿
6.3.1 二氧化碳学教稿本课题(小节)共2课时本课为第1 课时总第39 课时班级学生年级九年级课型新授课主备张德智审核学习目标1、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2、了解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学习重点目标1、2学习过程学前准备1、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原理、装置图、步骤、现象、检验、验满及注意事项)2、二氧化碳的工业制法(原理)自主学习一、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1、读一读P113~114实验3、4、5,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2分钟2、根据阅读所得结合生活中的常识填空,1分钟CO2的物理性质:CO2空的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图6-12说明CO2密度比,图6-13说明CO2溶于水,固态二氧化碳叫。
3、填写P114表格,1分钟4、阅读P114实验6,结合观察实验,填写P115上面表格5分钟6、阅读P115上部分,结合以上实验现象,分析CO2有哪些化学性质CO2的化学性质:⑴图6-12可说明CO2不能燃烧也不,不能供给呼吸;⑵[实验6-6]可说明CO2与水反应生成。
反应方程式为。
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
碳酸很不稳定,容易分解生成和,方程式为。
⑶CO2能使澄清石灰水;反应方程式为。
7、阅读P115页下半部分及116面图6-16,了解二氧化碳的用途。
(1)干冰升华会吸收大量的热,因此可做,用于,蔬菜;(2)因CO2不支持燃烧,因此CO2可用于;(3)二氧化碳可供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可做;(3)二氧化碳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于制造洗衣、纯碱(苏打)等。
二、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8、阅读P116面表6-1,了解CO2对人体健康的影响9、大声读一读P117上部分,了解CO2对环境的影响,并完成下列填空。
(1)CO2过多会使地球产生温室效应,(2)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还有、、等。
(3)防止温室效应的有效方法有①,;②,等。
当堂练习1、10.由于大气中CO2含量增加,产生“温室效应”,使地球变热,海平面升高,陆地面积减少。
初中化学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PPT课件
A 、比空气的大 C、与空气的相等
B、比空气的小 D、无法判断
2、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性( B)
A、难溶于水 C、微溶于水
B、能溶于水 D、不易溶于水
3、下列操作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D)
A、将二氧化碳通入水中 B、将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C、将二氧化碳倾倒入放着燃着蜡烛的烧杯中 D、将二氧化碳加压降温压缩成干冰
4、尾气应如何处理?为什么?还有其他 方法处理尾气吗? 点燃。 CO有毒,排放到空气中会污染空气。 用气囊收集
3. 毒性
(1)中毒原因
一氧化碳跟血液中 的血红蛋白的结合 能力比氧气强,使 人体缺少氧气而窒 息,甚至死亡。 (2)防治措施
用煤炉取暖时,注意通风。发生一氧化 碳中毒时,轻者呼吸大量空气,重者送 往医院治疗。
思考: CO2能否用不能燃烧,也不难支持燃烧来鉴别?
干冰的形成
CO2气体
加压 降温
0
升华
压缩
无色液体
降温
干冰
雪花状固体
CO2 的 用 途
灭火
纯碱
尿素
汽水
人工降雨
CO 工业原料 2
致冷剂
温
温室肥料
度
计
小结
三、 CO2的用途
1、灭火 2、人工降雨 3、作致冷剂(干冰) 4、肥料----光合作用 5、化工产品的原料----6、食品的保护气-----填充气 四、CO2对环境的影响
初中化学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PPT课件
学习目标
1.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 质
2.了解二氧化碳的用途 学习重点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学习难点 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
请选择出正确的CO2制取装置
A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6.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性质》优秀教学案例
(一)情景创设
1.以生活中常见的二氧化碳现象为导入,如碳酸饮料、灭火器等,让学生感受到二氧化碳的无处不在。
2.设计实验现象,如“二氧化碳吹灭蜡烛”、“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等,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3.创设生活情境,如温室效应、化石燃料等,引导学生关注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
4.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等资源,丰富教学手段,增强课堂趣味性。
2.问题导向:通过提出具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促进了他们的思维能力的提升。这种教学策略能够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主地探索和发现知识,提高了他们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实验操作,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小组合作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了教学的效果。
3.使学生了解二氧化碳在地球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以及人类活动对其影响。
4.培养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观察现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观察、讨论等方法,让学生深入了解二氧化碳的性质。
2.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探究问题、主动求知的精神,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3.引导学生运用比较、归纳、总结等方法,对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系统整理。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6.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性质》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节课的主题是“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6.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性质》”,我作为一名特级教师,深入研究了本节课的内容,并结合学科特点和课程主要内容,制定了一份优秀教学案例。
在案例中,我以实际生活中的情景为导入,让学生感受到二氧化碳的存在和重要性。通过设计实验和观察现象,引导学生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使其能够自主发现和总结二氧化碳的特点。同时,我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2022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六单元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知识点总结 (新版)新人教版
课题3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一、二氧化碳的性质1、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
【实验操作】如右图(1),将CO2气体慢慢倒入杯中。
【实验现象】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
【实验分析】二氧化碳气体沿烧杯内壁流下,先聚集在底部,然后逐渐上升,把杯内的空气自下而上排出。
【实验结论】①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②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
2、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实验操作】如右上图(2)向一个收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质地较软的塑料瓶中加入约1/3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振荡。
【实验现象】瓶体变瘪。
【实验分析】二氧化碳溶于水时,使瓶内的气体体积减小,因而压强减小,外界大气压把瓶子压瘪了。
【实验结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3、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⑴常温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CO2固体叫“干冰”);⑵密度比空气大;⑶能溶于水;4、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
(注意:二氧化碳没有毒性)⏹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实验操作】取四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的纸花。
第一朵纸花喷上稀醋酸,第二朵纸花喷上水,第三朵纸花直接放入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第四朵纸花喷上水之后,再放入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观察四朵纸花的颜色变化。
然后将第四朵纸花取出,小心烘烤,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①第一朵小花变红;②第二朵小花不变色;③第三朵小花不变色;④第四朵小花变红;⑤第四朵小花被烘烤后由红色变成紫色。
【实验分析】①醋酸能使紫色小花变红,说明酸(溶液)可以使紫色石蕊变红;②水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③二氧化碳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④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⑤说明碳酸被分解了。
【化学方程式】CO2+H2O=H2CO3和H2CO3=H2O+CO2↑【注意事项】①第二朵、第三朵纸花可以说明:水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二氧化碳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
九年级化学学科第六单元的教案课题三: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九年级化学学科第六单元的教案4、CO2不能燃烧CO2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如何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呢?二、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1、探究二氧化碳的密度是否比空气大。
2、探究二氧化碳是否支持燃烧。
3、探究二氧化碳是否溶于水。
探究1.二氧化碳的性质—密度、是否支持燃烧演示实验下层的蜡烛先熄灭,上层的蜡烛后熄灭。
CO2的密度比空气大(物理性质),CO2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化学性质)结论:1、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3、密度比空气的大。
探究2.二氧化碳的性质—是否溶于水现象:塑料瓶变瘪结论:CO2能溶于水,使瓶内气体减少,气压变小,大气压强使瓶子变瘪。
小结CO2的物理性质:1.CO2是无色无味的气体;2.密度比空气大;3.能溶于水。
承上启下:CO2能溶于水,是发生了物理变化,那么溶于水CO2的有没有和水发生化学反应呢?探究3.二氧化碳溶于水的过程中,是否与水反应演示实验:学生观察实验,描述实验现象分析原因学生观察实验,描述实验现象分析原因学生观察实验,描述实验现象分析原因五、当堂练习:1.为了区别氧气和二氧化碳两种无色气体,下列说法中不可行的是()A.分别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B.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中C.分别通入水中D.用塑料瓶分别盛满上述两种气体,各倒入1/2体积的水,盖紧瓶盖,振荡2.下列做法容易发生危险的是()A.用石灰浆抹墙B.用干冰制造舞台上的云雾效果C.到溶洞探险前,先用手电筒照明试探能否进入D.进入红薯和白菜的地窖前,先进行灯火实验3.写出下列转化关系的方程式。
二氧化碳对人体健康以及环境的影响。
当堂练习。
九年级化学学科第六单元的教案2.有人说他身强力壮,不会煤气中毒,等到一闻到煤气味就把火炉搬出去,这样做行吗?答:不行。
因为一氧化碳没有气味。
4、煤气厂为什么常在家用煤气中掺入少量具有难闻气味的气体?发生煤气泄露时,应采取什么样的安全措施?答:能够使人及时发现气体的泄漏,避免危险事故的发生。
人教版化学 九年级上册 6.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知识点讲义(无答案)
知识点讲义——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知识点1 CO 2的性质〔重、难点〕1.CO 2的密度比空气大,一般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实验目的】验证CO 2的密度比空气大,一般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性质。
【实验操作】如下图,将二氧化碳气体渐渐通入烧杯中。
【实验现象】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
【实验分析】CO 2气体沿烧杯内壁流下,先聚集在烧杯底部,然后逐渐上升,把烧杯内的空气自下而上依次排出。
【实验结论】CO 2的密度比空气大,通常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2.CO 2不能供应呼吸CO 2不能供应呼吸。
当空气中CO 2的体积分数到达1%时,对人就有害处;到达4% ~ 5% 时会使人感到气喘、头疼、眩晕;到达10%时,会使人神志不清,呼吸停顿,以致死亡。
一些久未开启的菜窖、干涸的深井和深洞底部,CO 2的含量比拟大,在进入这些地方前必须先做灯火试验,如下图,蜡烛火焰熄灭或燃烧不旺,说明二氧化碳的含量很高。
3.CO 2能溶于水【实验目的】验证CO 2能溶于水的性质。
【实验操作】如下图,向一个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质地娇软的塑料瓶中参加约13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并振荡。
【实验现象】塑料瓶变瘪了。
【实验分析】CO 2溶于水,使瓶内的气体体检减小,因此压强减小,所以塑料瓶变瘪了。
【实验结论】CO 2能溶于水。
4.CO 2能跟水反响生成碳酸【实验目的】验证CO 2能与水反响生成碳酸的性质。
【实验操作】如下图,取四朵用紫色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枯燥纸花;①向第一朵紫花上喷洒稀醋酸;②向第二多纸花上喷水;③直接把第三朵纸花放入二氧化碳中;④将第四朵纸花喷水后放入二氧化碳中;⑤将第四朵纸花取出后离火焰较远小心烘烤。
【实验现象】①变红;②不变色;③不变色;④变红;⑤红色紫花变紫色。
【实验分析】①中喷醋酸,纸花变红,是醋酸使紫色纸花变红,所以酸可以使紫色石蕊变红;变红;②中水不能使纸花变红;③中CO 2也不能使纸花变红;④中二氧化碳与水反响生成碳酸,碳酸使紫色紫花变红;⑤中加热红色纸花又变成原来的颜色;说明碳酸又分解了。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知识点精讲(含解析)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课标定位1、初步学会在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
2、了解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3、了解并关注温室效应知识梳理核心知识归纳1.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可用燃着的木条检查集气瓶是否已收集满二氧化碳。
检查时,木条应放在瓶口。
2.二氧化碳与水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H2O+CO2H2CO3,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
碳酸很不稳定,在加热条件下又会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H2CO3H2O+CO2↑。
3.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2+Ca(OH)2CaCO3↓+H2O,此反应可用于检验二氧化碳。
4.防止温室效应的措施: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开发新能源;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森林等。
5.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1)一氧化碳的可燃性:2CO+O22CO2。
(2)一氧化碳具有毒性: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使血红蛋白不能很好与氧气结合,造成生物体内缺氧。
(3)一氧化碳的还原性:CuO+CO Cu+CO2。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反应现象:①黑色固体变成红色;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步骤: ①先通入CO一会儿;②加热;③停止加热;④继续通入CO到玻璃管冷却为止。
知识点一、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知识在线1.在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在标准状况下,二氧化碳的密度是1.977 g/L,约是空气密度的1.5倍。
(1)验证CO2是否集满的方法,见下表。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根据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性质,可用燃着的木条检查集气瓶是不是已收集满二氧化碳,检查时燃着的木条应放在集气瓶口若燃着的木条熄灭,则说明集气瓶中的二氧化碳已收集满二氧化碳比空气重,沉在集气瓶底部,收集二氧化碳时可采用向上排空气法(2)将二氧化碳气体从集气瓶倾倒入烧杯中,见下表。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将CO2气体慢慢倒入烧杯中两支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二氧化碳不燃烧,一般情况下也不支持燃烧,其密度比空气大2.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6.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二氧化碳的化学式、性质、用途及对环境的影响。
2.学会使用实验仪器进行二氧化碳的制备、收集和检验。
3.掌握二氧化碳与水、石灰水反应的现象和原理。
4.能够运用二氧化碳的性质解释一些生活现象,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亲身体验二氧化碳的性质。
四、总结提升
1.学生分享实验过程中的观察和感受,总结二氧化碳的性质。
2.教师点评学生的实验操作,强调实验注意事项。
第二课时:二氧化碳与水、石灰水反应
一、复习导入
1.复习上节课二氧化碳的制备、性质和检验内容。
2.提问:二氧化碳还能与哪些物质发生反应?
二、自主学习
-结合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将化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2.教学策略:
-利用多媒体、实物等教学资源,直观地展示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帮助学生形成清晰的认识。
-在实验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个性化教学: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供适当的指导和支持,帮助每个学生达到教学目标。
3.动手能力强:经过前两年的化学学习,学生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能够熟练使用实验仪器进行二氧化碳的制备、收集和检验。
4.团队合作意识: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能够互相交流、分享观点,共同解决问题。
5.环保意识:学强环保意识,认识到化学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1.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二氧化碳现象,如汽水冒泡、灭火器使用等,引发学生对二氧化碳的好奇心,进而提出问题:“二氧化碳是什么?它有什么特别之处?”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固体?此物质是什么?
小 结 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1.不能供给呼吸、不能燃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不能支持燃烧
2. 与水反应 二氧化碳 + 水 → 碳酸 碳酸 →二氧化碳 + 水
3.与石灰水反应 二氧化碳 + 氢氧化钙 → 碳酸钙 + 水
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 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变浑浊为二氧化碳
第一节 二氧化碳的性质
实验探究
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1.无色、无味的气体 2.密度比空气大(0oC、101KPa时为 1.977g/L)
3.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向一个收集满二氧化碳 气体的塑料瓶中加入 1/3体积的水,立即 盖上瓶盖,振荡。
实验 现象 软塑料瓶
变瘪了
分 瓶内的压强减 析 小,证明二氧
化碳溶于水
思考:我们平时打开汽水或啤酒盖时,常有大量 的气体 产生,这是什么气体呢?这是利用 哪一点性质呢?
二氧化碳也有三态的变化在加压和降温冷却的 情况下,二氧化碳会变成固体,称为“干冰”。 干冰可以升华,直接变成气体,干冰变为气体 时吸收大量的热。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加压
CO2(气体)
CO2 (无色液体)
并排放置两个烧杯,收集一瓶二氧化碳,缓慢倒 入其中一个烧杯中,同时将两支燃烧的蜡烛放入 两个烧杯中,观察实验现象。
现象
倾倒了二氧化碳的烧杯中蜡烛熄灭,未倾倒二氧化碳的 烧杯中蜡烛正常燃烧。
⒈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一般也不支持燃烧
结论
⒉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物理性质)
设疑猜想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是否能与水发生反应呢?
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观察实验现象。
九年级化学《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说课课件(共22张PPT)
(四)整理质疑,突出重点,攻 破难点
学生毕竟是学生,归纳总结时难免太随意,不完全, 不准确,所以教师要及时归纳板书,使知识明朗化。 例如,在研究二氧化碳和水的反应时,学生只知道 有酸生成,但是什么酸呢?教师可引导学生由质量 守恒定律来解决。另外及时让学生归纳总结二氧化 碳的三点化学性质,并用课件展示,然后转换思维 角度,让学生利用所学性质了解二氧化碳的用途, 通过课件展示,增大知识容量,缩短教学时间。这 样既能使学生懂得学习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际意义, 又以新的形式巩固了新课内容,加强了知识间的内 在联系。
(五)应用训练,强化理解
为加强学生落实知识,培养学会应用能力, 我特设计A、B两套题,通过该课堂练习, 既能及时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又能起到个别知识点的补缺作用 。
(六)小结(在教师引导下,由学生总结 本节课的重点知识) 1、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2、你有什么收获? (通过小结学生对本节知识进行梳理,养 成反思的习惯。)
6、冬季在我国北方用石灰浆刷墙后,常在房中放一盆炭
火,它起的作用是( D )
A、提高室内温度 B、增大室内CO2体积分数 C、降低室内潮气 D、提高室内温度,增大室
7、日常生活中,为了装饰内我C们O2体的积房分子数,我们给墙
壁扫石灰水,当石灰水变干时墙壁会被一白色
的物质覆盖,变得很白。在这过程中,为了使
(三)展示自我, 质疑评价,交流收获, 体验成功。
每个实验都揭示了二氧化碳的有关性质, 可以分别让学生讨论,讲解自己的观点, 归纳总结来完成。学生在和同伴、与教师 的交流中获取对化学的最深感受,体验到 成功之乐,增强学好化学的信心,同时也 让学生体验到不少化学问题,知道化学与 生活的联系,学习科学家发现真理的途径 和方法,砺练自己的智慧。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说课稿
4.学习习惯:学生已形成一定的学习习惯,但部分学生可能存在学习方法不当、学习效率不高的问题。
(二)学习障碍
1.前置知识或技能: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化学知识,如物质的分类、化学反应等。但可能对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具体性质和用途了解不多。
2.生生互动:小组讨论、同伴教学、角色扮演等,学生在小组内部分享观点,互相学习,共同解决问题。
3.课堂反馈:在课程结束时,通过小测验、问卷等方式收集学生的反馈,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这些互动方式的设计旨在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合作,通过互动交流,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同时培养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2.实验探究:接着,我会引导学生进行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实验,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观察气体的性质和变化。
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案例,如灭火器中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等,帮助学生理解气体的用途和危害。
4.知识整合:最后,我会总结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主要知识点,强调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运用类比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能力。
(3)通过案例分析,提高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2)培养学生关注环境、关注生命健康的意识。
(3)树立正确的科学态度,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三)巩固练习
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提升应用能力,我计划设计以下巩固练习或实践活动:
1.实验操作:安排学生进行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操作,巩固实验技能。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第六单元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课时1、二氧化碳性质探究课堂优秀教学案例
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分享,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2.设计小组合作任务,如共同完成二氧化碳实验报告、共同探讨二氧化碳的应用等,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鼓励学生互相评价、互相学习,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自我反思能力。
(四)反思与评价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第六单元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课时1、二氧化碳性质探究课堂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节课为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第六单元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课时1、二氧化碳性质探究。二氧化碳是初中化学的重要内容,它既是一种常见的气体,又具有独特的化学性质。在本节课中,学生需要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掌握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及其验证方法,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5.教学策略的灵活运用:在教学过程中,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策略,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需求。这种人性化的教学方式能够使学生能够放松心情,积极参与课堂,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有效的提升。
1.课堂结束前,组织学生进行自我反思,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自己的学习收获和存在的疑问。
2.学生互相评价,鼓励学生积极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促进学生的共同进步。
3.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进步,给予及时的反馈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注重课堂氛围的营造,以亲切的语言、鼓励的态度对待学生,使学生能够放松心情,积极参与课堂。同时,我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策略,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需求,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有效的提升。
(二)讲授新知
1.物理性质:讲解二氧化碳的密度、溶解性等物理性质,通过实验和现象讲解二氧化碳的特殊性质。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6.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性质微课说课稿
2.采用图示、表格等形式,使信息一目了然;
3.在书写过程中,注重条理性和逻辑性,避免冗余信息;
4.在适当位置留下空白,用于记录学生的疑问和思考。
(二)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预见到以下问题或挑战:
1.部分学生对实验操作不熟悉,可能导致实验效果不佳;
2.学生对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性质的理解可能不够深入;
(四)总结反馈
在总结反馈阶段,我将采取以下措施引导学生自我评价,并提供有效的反馈和建议:
1.让学生自我总结所学知识,分享学习心得,提高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
2.组织小组互评,让学生互相评价对方的实验操作、讨论表现等,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教师点评: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指出不足之处,并提供改进建议。
1.实验器材:如烧杯、试管、酒精灯等,用于进行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实验操作,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气体性质。
2.多媒体资源:使用PPT、视频等展示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应用和危害,以及相关的环保和安全知识。
3.投影仪:将实验过程和多媒体资源投影到大屏幕上,使全体学生都能清晰地观看。
4.互动白板:方便教师与学生互动,实时展示学生的答案和思考过程。
(三)互动方式
为了促进学生的参与和合作,我计划设计以下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环节:
1.师生互动: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提问并解学生疑问,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2.生生互动:将学生分为小组,进行实验探究和讨论,鼓励组内成员相互提问、讨论、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3.小组汇报:每组选代表汇报实验结果和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补充,促进全班范围内的知识共享。
2.生活实例:讲述一个与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相关的生活实例,如二氧化碳在温室效应中的作用,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等,让学生感受到这两种气体与生活息息相关,提高学习动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提高)【学习目标】1.掌握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
2.了解二氧化碳的用途。
3.了解并关注温室效应。
【要点梳理】要点一、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1)通常状况下,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2)标准状况下,二氧化碳的密度为1.977g/L,比空气大。
(3)二氧化碳能溶于水,1体积水中能溶解1体积的二氧化碳气体。
(4)固态CO2又叫干冰。
二氧化碳的三态变化:2.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高清课堂《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1)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讨论:观察课本实验6-4(如下图所示)并分析。
现象与分析:下层的蜡烛先熄灭,上层的蜡烛后熄灭。
通过分析该实验的现象,可以说明二氧化碳两点性质:①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②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2)CO2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
CO2+H2O=H2CO3碳酸很不稳定,容易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H2CO3=H2O+CO2↑讨论:观察课本实验6-6(如下图所示)并分析。
现象与分析:A纸花变红说明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B、C纸花不变色,说明水和二氧化碳都不能使紫色石蕊变色D纸花变红说明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具有酸性。
四组实验的对比说明了水和二氧化碳不使紫色石蕊变色,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的酸使紫色石蕊变红,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
D纸花变红后加热,又变成了原来的紫色,说明碳酸不稳定,又分解了。
(3)CO2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白色的碳酸钙沉淀。
常利用此性质,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
Ca(OH)2+CO2=CaCO3↓+H2O(清变浊)3.二氧化碳的用途:(1)气体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制汽水、作气体肥料、化工产品的原料等。
(2)固态二氧化碳又叫干冰,可用作①制冷剂,②形成人工云雾(舞台上),③人工降雨。
【要点诠释】1.二氧化碳不能支持一般可燃物的燃烧,但不是所有物质,有些物质如金属镁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
2.把CO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时,会观察到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
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不是二氧化碳,而是二氧化碳与水反应后生成的碳酸。
盐酸、稀硫酸等也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3.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和与水发生化学反应两者在本质上是不同的,前者是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后者是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4.实验室久置的石灰水瓶内壁,会有一层白色物质,白色物质是CaCO3(石灰水吸收空气中的CO2,发生如下反应:Ca(OH)2+CO2=CaCO3↓+H2O)。
要点二、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1.二氧化碳无毒,但在二氧化碳过多的地方,人们会感到窒息。
通常空气里含0.03%体积的二氧化碳,当含量达到1%的时候,对人体就有害处;达到4%~5%的时候,会使人感到气喘、头痛、眩晕;达到10%的时候,能使人不省人事,呼吸逐渐停止,以致死亡。
2.温室效应的形成、危害及对策:(1)温室效应形成的主要原因: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需求不断增大,它们燃烧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而由于一些天灾和乱砍滥伐,能吸收二氧化碳的大片森林和草原绿地却在不断消失,从而导致碳氧循环不平衡,致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增多,地球表面温度上升。
(2)温室效应的危害:①气温上升,导致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沿海城市会被淹没;②地球表面的水分蒸发,使土地沙漠化,农业减产等。
(3)防治措施:①减少煤、石油等含碳矿物燃料的使用,更多利用清洁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潮汐能等。
②大力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提倡种草种花增加绿化面积等。
【要点诠释】1.空气中CO2含量过高会引起“温室效应”,但不能说CO2是空气污染物,一般空气中CO2的体积分数大约在0.03%左右。
2.植物的光合作用在大气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它是消耗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径,对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保持不变及人类的生存、生活有着重大的影响。
3.大气中二氧化碳的产生途径有:人和动植物的呼吸、矿物燃料的燃烧、动植物体腐烂等。
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消耗途径有:植物的光合作用等。
4.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并不是说二氧化碳有毒。
当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超过正常含量时,对人体会产生有害影响。
要点三、一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1.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
2.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高清课堂《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1)可燃性:CO燃烧放出大量的热,火焰呈蓝色。
2CO+O 2 2CO2(2)还原性:CO在加热条件下,可使黑色的氧化铜变成红色的铜,同时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CO2。
CO+CuO Cu+CO2(3)毒性:一氧化碳被吸入肺里,能跟血液里的血红蛋白结合成稳定的碳氧血红蛋白,随血流遍布全身。
由于CO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的结合力要比氧与血红蛋白的结合力大300倍,故而使血红蛋白不能很好地与氧气结合,造成机体急性缺氧。
因此一氧化碳有剧毒。
轻微中毒者,应立即撤离中毒环境,呼吸大量新鲜空气或吸氧。
病情严重者,进行人工呼吸并急送医院治疗。
有人说在煤炉上放一壶水就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这种说法不正确。
因为一氧化碳难溶于水,也不与水发生化学反应。
3.一氧化碳的用途:(1)CO具有可燃性可作气体燃料;(2)CO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冶金工业。
【要点诠释】1.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物理性质的比较二氧化碳一氧化碳颜色、气味、状态无色、无味的气体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与空气比较)比空气的大略小于空气溶解性能溶于水难溶于水2.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比较二氧化碳一氧化碳跟水反应CO2+H2O=H2CO3/跟石灰水反应Ca(OH)2+CO2=CaCO3↓+H2O /跟氧气反应/ 2CO+O22CO2跟金属氧化物反应(暂不研究)CO+CuO Cu+CO2毒性无毒剧毒3.一氧化碳和单质碳性质的比较(1)相似点:都具有可燃性和还原金属氧化物的特点。
燃烧时放出大量热,所以一氧化碳常作气体燃料。
在冶金工业上常用作还原剂来冶炼金属。
(2)不同点:一氧化碳是气体,是化合物;碳是固体,是单质。
由于碳元素有可变化合价,所以碳在不同条件下燃烧的产物不同。
4.物质的性质用途CO2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的大“干冰”蒸发后,不使食物潮湿“干冰”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水灭火剂保存易腐食物人工降雨加压能使CO2在水中溶解度增大光合作用使CO2转化为碳水化合物CO可燃CO具有还原性制汽水温室肥料气体燃料冶金工业作还原剂【典型例题】类型一、考查二氧化碳的性质1.(2015•北京中考)如图所示实验中,①、④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②、③为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
下列能说明CO2密度大于空气且能与水反应的现象是()A.①变红,③不变红 B.④变红,③不变红C.①、④变红,②、③不变红 D.④比①先变红,②、③不变红【思路点拨】根据二氧化碳能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解答。
【答案】D【解析】二氧化碳,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②③都不变色,说明二氧化碳不能使石蕊变色;通二氧化碳,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都变红,说明二氧化碳和水发生了化学反应,并且④比①先变红,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
【总结升华】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
2.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在常温下易升华。
(1)干冰升华时_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大量热,因此可作致冷剂或用于人工降雨。
(2)干冰转化成二氧化碳气体后能参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故在大棚蔬菜种植中作。
【思路点拨】固体CO2叫做“干冰”,其升华时会吸收大量的热,因而具有很多重要的用途;而“冰”是水的固体,二者要注意区分。
【答案】(1)吸收(2)气体肥料【解析】(1)干冰升华是由固体直接变成气体,需要吸收热量;(2)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因此可作气体肥料,使农业增产。
【总结升华】本题考查了CO2的用途及相关性质的掌握情况。
建议大家按“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反映性质”的规律梳理并识记CO2的用途。
举一反三:【变式1】(2014·重庆中考)我们曾经做过以下一组对比实验,该对比实验得出的结论是()①CO 2密度比空气密度大 ②CO 2能够与水发生化学反应 ③CO 2不能使干石蕊纸花变色 ④CO 2不支持燃烧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 【答案】B【解析】该对比实验与CO 2的密度及CO 2是否支持燃烧无关,故不能得出①④的结论。
实验l 可证明CO 2不能使干石蕊纸花变色;实验2中干石蕊纸花喷水后不能变色,说明水不能使干石蕊纸花变色,但喷水后的石蕊纸花放入CO 2中可变色,说明CO 2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物(碳酸)能使石蕊纸花变色,故可得出②③的结论,即答案选B 。
【变式2】右下图是某同学对二氧化碳部分知识构建的网络图(部分反应条件和部分生成物省略)。
请按下列要求填空:(1)物质a 主要成分的化学式是 ; (2)物质b 主要成分中阳离子是 ;(3)物质c(C 6H 12O 6) 中C 、H 、O 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 ; (4)写出由CO 2生成物质d 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5)标出物质e 化学式中带点元素的化合价 。
【答案】(1)CH 4 (2)Ca 2+(3) 6:1:8(4)CO 2 + H 2O = H 2CO 3 (5)321CO Na类型二、考查一氧化碳的性质3.三氧化二碳(C 2O 3)是金星大气层的成分之一,化学性质与一氧化碳相似。
下列有关三氧化二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C 2O 3具有还原性B .C 2O 3充分燃烧的产物是CO 2C .C 2O 3属于金属氧化物D .C 2O 3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33.3% 【答案】C【解析】CO 具有还原性和可燃性,其完全燃烧的产物为CO 2,因此A 、B 说法均正确。
C 2O 3中没有金属元素,属于非金属氧化物,所以C 错误。
C 2O 3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2×2/(12×2+16×3)=33.3%。
【总结升华】根据题目信息:三氧化二碳(C 2O 3)的化学性质与一氧化碳相似,结合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还原性等化学性质,以及化合物中元素质量分数计算的相关知识,不难得出答案。
4.在实验室中,老师用下面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图中固定试管的仪器已略去):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木炭粉的质量明显减少;氧化铜粉下部出现了一层红亮的铜;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停止加热并冷却到室温。
(1)写出硬质大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B装置的作用是。
【答案与解析】⑴2C + O2高温2CO CuO+CO△Cu+CO2⑵防止停止加热时C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倒流入大试管中,炸裂试管【总结升华】认真分析每一装置的作用是解题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