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社会》论文(娴)
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
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摘要:留白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境界。
学,音乐上亦多有“不着一字,而形神俱备”、“无声胜有声”的留白。
品德与社会嵌入教材中的空白版面和空白图形,是编者专为学生表白内心感受、体验,抒发情感、进行创意、放飞自我而营造的空间。
品德教材中有大量的留白是给予学生们自我感受、自我理解、自我放飞的时空,让他们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无时无刻的表现自我,展示个性,是教学过程成为师生的一段生命历程,一种生命的体验。
这些就是“留白”。
所以,这种“留白”艺术是我们品德课堂所要追寻的理想境界。
留白生活化激活功能《品德与社会》编者为了让教材成为一个开放的本,为了将现今的生活引入教材,单元主题内容常常是通过若干幅活动图呈现出来的:可爱的卡通娃娃、亲切的生活图,简洁的提示语。
除此之外,就是预留了大量的留白部分。
而正因为有了它,使得教材更为贴近生活,更为灵动,更为人性。
它引导着学生进行思想碰撞,情感交流,道德践行。
在教学中,如何激活留白部分,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表达自我,相互间实现视界融合,碰撞出心灵的火花,最终达到德行意义的自主建构。
我做了如下探索与思考。
一、保障留白的生活化,让学生对话教材。
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
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
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
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
”教材中创设了众多的留白,就是让学生与生活直接对话成为可能。
让学生的情思与生活情感产生共振,从而在个性化的表达中唤醒道德意识,提升道德内涵。
案例:三年级第五册的《我是教室美容师》。
打开教材,有个卡通娃娃就在问我们:“我们在学校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教室里度过的。
你的教室是什么样的?你喜欢吗?”是啊,我们每天从教室走出走进的似乎从未停下脚步细心地观察一下呢!学生的目光一下子明亮了许多,心绪也沉静了许多,自发的去观察、去体味,加之卡通娃娃“我喜欢我的教室,因为……”的指引,同学们纷纷在课本的留白处写下了自己的看法:“每天值日生都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我们教室有一个广告栏,这是我们自己设计的”;“教室外墙壁的艺术栏里贴着我的手工作品”;……卡通娃娃继续提示着:“但是,教室里也有不让我们满意的地方,比如——”“我们班有些同学的课桌下面总是有废纸”;“教室里的桌椅有时东倒西歪,看着不舒服”;“我们班的墙壁有些笔画的痕迹”;“卫生篓旁边,总是会散落些垃圾”;……“你认为怎样才能改变教室里不如意的地方呢?”在卡通娃娃穷追不舍下,同学们感到改变不良现状的必要性和急迫性,从而在小组合作交流时畅谈自己的方法。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走进生活提高《品社》课堂的实效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走进生活提高《品社》课堂的实效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使学生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经验、情感、知识、能力。
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从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以及判断是非的能力。
课程具有综合性、经验性、基础性、整体性、活动性、主体性的特点。
学生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
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
所以上好品社课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有机配合,需要我们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
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品德的内化,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
现在的一些思品与社会教学,往往脱离了儿童的现实生活世界,局限于书本的世界,回避了现实生活,人为地造成了“纯而又纯”的教育。
儿童所经历的书本世界无法与周边的生活自然地沟通起来。
致使思品与社会教学无法真正触及儿童的真实内心,未能真正从儿童的心灵深处产生影响。
而真正有效的教学,必须能触及儿童的内心世界,从而影响他们的心灵。
所以《品德与社会》教学必须让儿童在开放性的教学环境中,立足生活,回归生活,自主实践,充分感受学习的乐趣。
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品社课的实效性呢,笔者认为精心的教学设计是提高品社课实效性的前题,宽松的课堂氛围是提高品社课实效性的主要途径,社会实践活动是提高品社课有效性的主要素材,家庭教育活动是提高品社课的有效性的重要补充。
它们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共同促进了学生的良好习惯的养成和社会性发展。
1.精心的教学设计是提高品社课实效性的前题2.宽松的课堂氛围是提高品社课实效性的主要途径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儿童是有主动性的人,所教的东西若能激起儿童的兴趣,符合他们的需要,就能有效地促使他们发展。
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6篇)
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6篇)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论文篇一关于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论文一、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多元评价的特点分析1、评价主体多元化。
在传统的教学评价当中,教师是教学评价的主体。
多元化评价方法的存在是从单向评价向多向评价的转换。
多元化评价使得评价主体增加,对于评价主体之间的互动有促进意识。
在多元化评价当中,学生成为评价主体的一员,与教师、家长以及社会共同参与评价活动。
评价主体以及评价对象共同致力于评价工作,可以使评价信息得到多层次与多方面的反馈,更好地促进评价对象的发展。
在长期的教学评价活动中,教师是学生的唯一评价者,而多元化评价将教师、家长与学生进行结合,对于学生的主体性也是一种尊重。
学生在多元化评价过程中真切地接收每一位评价者的评价,可以规范其学习思想与行为,促进其健康成长。
2、评价内容多元化。
品德与社会学科不仅是让学生积累课本上的知识,更多地是引导学生将课本上正确的思想品德以及相关行为落实到自己的实践生活当中,利用科学的知识来规范自己的学习行为。
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内容对于小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建立有重要作用。
多元化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应用,涉及到不同的内容。
首先,教师要注重学生学习与获取品德与社会知识的过程以及获取的方法。
其次,教师要关注小学生在品德与社会学习中培养起来的价值观念以及面对不同社会现象的情感倾向。
二、多元评价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中的应用分析1、肯定学生的主体地位,转变评价思想。
要将多元化评价应用于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当中,教师首先要改变自己的评价理解。
多元化评价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中的'应用,是对当代教师教学观念的一种挑战。
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是教育工作者培养的重要目标,让学生学会自主思维与学习是重要的教学任务。
2、加强第二课堂的开拓,应用多元评价。
在开展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之时,教师要利用传统的课堂教学之外的时间与空间,为学生开拓第二课堂。
《品德与社会》论文
《品德与社会》论文品德来源于社会生活,是“学会生活”“学会做人”的教育。
品社课应该生活化,让孩子们在生活和学习中明白做人做事的道理。
教师要多关注孩子们的行为、对生活的体验、对生活的认识、对生活的感悟。
比如:看到有的学生乱扔垃圾,教师要教育学生,引导学生认识到乱扔垃圾的行为给环境和他人带来的影响,以及有损自己的形象,让学生明白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让学生有羞耻和荣辱之心。
品德是一个人走向成功至关重要的因素。
每个人的成长轨迹,都会与其品性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因为在社会里,个人品德决定着大家对自己看法。
品德的重要性,表现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譬如对于朋友、对于家庭、对于社会,有好品德塑造印象会让个人赢得广泛的尊重,好的品德会有着极强的公众影响力。
在现实生活中,好的品德才会让家庭和睦、同事友爱、人与人和谐相处。
优良品德,是一个人的修养,表现出了无穷魅力比如:谦让、关爱、诚实、勤劳等品质。
品德对于一个人、一个社会是如此重要,那么如何让在校的孩子也能有好品德,走出门都能体现好素质呢?我觉得这与《品德与社会》课怎么上有着重要关系。
我认为在教学中一定要立足生活,贴近学生生活一、立足生活需要,确定教学目标品德与社会课标也指出:“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实际的密切联系。
”所以在确定教学目标时,要把握教材的观点,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起点,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来确定目标。
教学最终目标是要指导学生的实际生活,解决他们在生活中面临的问题,提升生活能力。
而且更需要根据儿童的实际生活状况、身心特点和发展需求来确定具体教学目标。
比如我在教学三年级上册《平安回家》一课时,考虑到我所在的学校地处郊区,学校里也基本上都是当地的农村孩子和外来务工子女。
和城里孩子相比,他们对城市交通法规缺少了解,在实际的生活中接触交通标志的机会也相对较少,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这样很容易发生危险。
虽然学校、老师也经常就此问题进行教育,但对于接触不到这些知识的孩子来说则收获甚微。
《品德与社会》培育学生法治精神论文
《品德与社会》培育学生法治精神论文概要:对各校结合《品德与社会》拓展法律内容的教学研究进行定期的总结,挖掘亮点,查找不足,推广经验,并把每次的检查和总结的所得均用简报的形式向全镇通报,进一步夯实拓展工作。
小学生模仿能力强,通过老师的演示、实验、教具、讲解、探究等诸多手段,学生通过观察、倾听、理解、分析,其思维品质逐渐可以达到优化,在模仿中知识和能力均得到培养和提高。
(一)《品德与社会》相关内容的缺失课文内容起到纲领性的指导作用,但缺乏具体详尽的教学内容,一方面造成了相关教材内容的欠缺,但另一方面又为教育工作者的拓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以五年级下册为例,内容仅包括:成长的快乐与烦恼、追根寻源、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我们生活的地球。
可以拓展的空间很大,如学生成长路上会遇到各种法律问题(如交通法规、安全法规等等)。
“火焰中的文化”一章中提及陶与青铜,由此可以引申到盗卖青铜及盗卖文物等各种疯狂的违法行为,拓展相应的法律教育,也是颇为适当和必要的。
(二)先进教学技术手段的丰富性多样性先进的现代化教学设备为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提供了丰富的手段,也为教学活动的生动性、灵活性、直观性等提供了足够的技术支持。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过程中拓展法制教育的方法和手段(一)拓展的目的1.强化规则意识。
道德规则意识的淡薄,人生价值意识的偏差,法律规则意識的缺乏,礼仪规则意识的不足等等,是造成我国公民诸如外出旅游时不文明、诚信缺失等陋习出现,甚至青少年犯罪率上升等现象的主要原因。
通过拓展法制教育来强化规则意识,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强化学生的道德规则意识,升华学生的人生价值意识和礼仪规则意识等。
2.倡导契约精神。
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契约精神的内容和实质,并进一步了解契约精神对现代生活尤其是经济生活中所起的巨大作用,在学生心灵中从小就播下平等、自愿、诚实、信用等种子,并逐渐培养学生的契约精神,为其以后进入社会从事经济生活打造坚实的契约品德。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
浅谈《品德与社会》教学《品德与社会》课是我国义务教育课程体系的核心,农村小学品社课教学存在诸多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效果。
文章提出了一些改变现状的应对策略,力求使农村小学的《品德与社会》课达到新课程标准的目的和要求。
现在的一些思品与社会教学,往往脱离了儿童的现实生活世界,局限于书本的世界,回避了现实生活,人为地造成了“纯而又纯”的教育。
思品与社会教学无法真正触及儿童的真实内心,未能真正从儿童的心灵深处产生和影响。
而真正有效的教学,必须能触及儿童的内心世界,从而影响他们的心灵。
所以《品德与社会》教学必须让儿童在开放性的教学环境中,立足生活,回归生活,自主实践,充分感受学习的乐趣。
自主学习有利于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人的发展水平。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人亦如此。
小学生处于人格形成由发展到基本定型的关键阶段,不同的环境创造不同的个体性格。
正因此,创造开放式的教学环境能够让千姿百态的个性在合适的环境中得以发展,激发自主学习,培养创造潜力,让学生在活泼的学习活动中获得发展。
一、农村小学品社课教学存在的问题1、教师队伍不稳定,教学研究活动少。
由于农村小学学额不足,教师定编人数有限,教学人员紧张。
语文、数学两科教师确定后,《品德与社会》课就不可能有专职教师了,基本上就是兼任。
这种兼任方式随意性很强,大多是以教师的工作量的大小课时的轻重来搭配很少考虑教师的教学、教研能力,造成了《品德与社会》兼课教师队伍的不稳定。
因此担任《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师一般不把它当成教学教研的主攻方向,从而导致教师对《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没有太多的热情,既不钻研教材,也很少研究教法。
2、教学思想陈旧,教学过程脱离社会生活。
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由于没有开展专门的教研活动,新兼任教师对《品德与社会》教学的基本环节和基本规律搞不清楚。
有的教师把《品德与社会》课上成了语文课中的看图说话,只注意讲解课文的语言文字,一幅幅图地介绍画中的人物、场景,根本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违背了《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目标中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诸方面协调发展这一基本原则。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
各种活动 中、 从 生活中进行学习 , 通过与生 活实际相联系 , 获得直接经验 ,主单纯地 从书本上进行学习。现在的新课程教材配有
四 、学 以致 用 ,回归 生活 教学来源于实践 ,又服务于实践 , 这是 学 习的最终 目的。 而真理是在实践中才能体
际的密切联系。 ”所以我们在确定教 学 目标 时,要把握教材的观点 , 以学生的生活实际
为起 点 ,联 系学 生 的 生 活实 际 ,动 态 生 成 教
手, 在课 程中进行整合 , 使学生有一个学 习、
吸纳 、提升 的过程 , 丰富拓展学生原有 的生
活经验 ,最终 回归生活。
学目 标。 要确立情感 目标、 行为与习惯 目标 、 知识 与技能 目 标。 也就 说教学最终 目标是要
素。每个人的成长轨迹 , 都会 与其 品性有着
千丝万缕 的关系。品德的重要 性 , 不仅仅体 现在职场上 ,也表现在生活 中的方方面面 ,
譬如对 于朋友 、 对于家庭、对 于社会 ,由好 品德 塑造 形成 的综合印 象会让个 人赢 得广
作为 《 品德 与社会 》的教师 , 在教学工作 中
、
立足 生活需 要 ,确 定教 学 目标
总之 ,围绕品社生活化这一理念 , 我努
品德 与生活课标 指出 :“ 教学活 动在 内 容上 既依据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 , 提倡和鼓 励教师从 儿童 的实 际生活 中捕捉 有意义 的
内容 。 ”品德与社会课标也指 出:“ 教学要面 向学生 的生活实际, 加强课程 内容与学生实
基 础教 育2 0 1 4 年9 月( 上)
小学 《 品德
品德是 一个人走 向成 功至关 重要 的 因
社会道德论文优秀4篇
社会道德论文优秀4篇品德与社会总结篇一这个学期学生对品德与社会这一学科的兴趣更加浓厚,学生能对所学的知识有较深的印象,对社会常识、科技知识方面的知识有比较全面深入地了解,对一些常识性的知识掌握得比较好,对一些社会问题也能提出自己的看法。
总结这一学期的教学,觉得有一些比较成功的方法可以发扬:一、要求学生上课自主学习、交流讨论。
学生对所学的知识非常感兴趣,特别是在社会课堂上经常有一些学生提出他们非常感兴趣的问题,每当这时候,教师从来不打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是围绕这些课堂的生成资源来进行进一步的教学,这样大大调动了绝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对于社会这一门知识的学习都是非常有效的。
例如教学第一单元:《讲诚信,多合作》:本单元的主题与语文课本的第二个单元的主题不谋而合,所以,我充分利用两本教材所提供的资源进行教学。
语文课本上的课文可以成为学生在“品德与社会课”上交流的话题,“品德与社会”课本上的故事又可以成为语文课的课外延伸。
通过这个主题的学习,学生懂得了“遵守诺言、说到做到,就是诚实守信的表现。
一个人只有守信用,人们才会信赖他、尊重他,愿意和他交往。
”二、用《品德与社会》的习题来给学生做拓展训练,打开了学生的思路,使课本上的知识得到有效的补充。
平时上课的时候明确要求学生当堂作好课堂笔记,对于要求掌握的知识划记好,加深印象。
期末与学生一起制订复习的题纲,也便于他们快速地掌握所学的知识。
三、结合教材内容与国家大事精心准备课外阅读资料,并开展相应的活动,通过阅读与活动进一步了解我们这个社会,了解我们祖国的大好河山,让学生通过大量翔实的历史与现实资料直接感受社会,感受历史,让他们对社会中的是与非、善与恶有一个更加感性的认识。
在教学中还有不足的地方如还可以设计更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给学生展现更大的更丰富的世界;对于个别学习兴趣缺乏的学生可以采取个别辅导的方式及时巩固所学知识,让他逐渐对社会学科产生兴趣;另外学生对于社会知识的复习与巩固还可以进一步加强。
品德与社会课程人文教育论文(全文)
品德与社会课程人文教育论文一、前言《品德与社会》作为我国小学、初中、高中的基本课程,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主要途径。
《品德与社会》以学生的社会生活为基础,让学生深刻认识人生、社会、世界,是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很大的意义。
随着社会的进展,人文精神的培养尤为重要,学生接触社会不多,对于人生、价值等没有清楚的认识,如果不加以引导,就可能走上歧途,因此,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
在新时期,以人为本是社会重要理念,教育也在逐渐转换,学生才是教育的主体,在《品德与社会》课程中渗透人文教育重要的一步就是以学生进展为教育的主体。
二、《品德与社会》课程渗透人文教育的必要性学生所接触的人、事、物都有局限,还没有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
而随着社会的进展,互联XX等高科技的进展,学生通过这些高科技来了解社会,但毕竟还有些差距。
而《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培养学生的主要途径。
人生一词对于学生来说可能比较难理解,很多人会觉得对于学生来说“人生”还很长,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但是如果学生在学校不去了解这个社会,以后又如何来适应它呢。
学生在学校不仅是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认识这个世界,认识这个社会。
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是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深刻体会人生的意义,更好地了解社会。
而《品德与社会》课程主要是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优秀品质的养成,其核心就是让学生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这与人文教育非常符合,在《品德与社会》课程中渗透人文教育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刻不容缓的。
三、如何在《品德与社会》课程中渗透人文教育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是现代教育的要求,而《品德与社会》主要内容就是培养学生优秀品质的养成,这非常符合人文教育的要求。
因此,在《品德与社会》课程中渗透人文教育是非常可行与必须实行的。
如何在教学中实现是教师工作的方向,笔者觉得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以人文本的教学方式以人为本是人文教育的根本,在课程教学当中渗透人文教育就应该做到以人为本的教学方式。
品德与社会 论文
让生活融入课堂杜昌合(曹老集镇陈郢小学chenyingxiaoxue@)摘要:《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应生活,以儿童的生活为主线,以儿童丰富多彩的实际生活为内容,以儿童现实生活的活动为载体,以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为教学空间,让生活走进课堂,让儿童走进生活,让品德融入生活。
关键词:社会生活实践体验发展引言:《品德与社会》是针对小学中高年级班级开设的一门课程,是对原课程“品德”与“社会”的有机整合,进一步强化了学生的思想教育与学生社会生活、实践活动的联系。
它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以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为教学核心的课程。
因而,该学科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和实践性。
教师的教学活动不能受文本范围的制约,教学时间不能受40分钟的限制,教学空间不能局限与课堂。
教师应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能力,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走出课本,走进学生生活;走进社会,拓宽教学内容,把教学融于学生生活之中,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认知,获得价值体验,实践道德标准。
一、课堂生活化,提高认知。
文本是教学的主要内容,但不是教学的全部,教师在教学中应以课本为纲领,大胆的拓宽教学内容,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生的观点认知、生活经验、情感体验引入课堂丰富教学内容,弥补文本的缺憾,增加教学的有效性。
如,在教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四课《学会拒绝》“不跟烟酒交朋友”后,学生了解了烟酒的害处,为了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吸烟酗酒的危害,我有意识的安排学生交流自己身边因为抽烟酗酒产生严重后果的真实故事。
学生A:去年的一天晚上,我家附近有位老爷爷抽烟,烟火掉在棉被上,酿成一场火灾,大火烧了被子、家具,老人也在大火中烧成重伤,损失惨重。
学生B:前年的冬天,我村的一位年青人在外面酗酒后开车回家,车子一头撞在电线杆上,造成车毁人亡的惨案。
学生C:……一件件实事,一桩桩惨案;沉重的代价,血的教训,同学铭记了抽烟酗酒的危害,坚定了远离烟酒,并主动劝告父母不抽烟不酗酒的信心,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探讨论文
《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探讨论文《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探讨论文《品德与社会》(以下简称品社)是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阶段的一门综合课程,它汇集了历史、人文、地理、道德、生活常识等各个领域的相关知识。
该课程开设目的即使学生认识一些常见的社会事物和一些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知识及人文地理,培养学生正确观察、认识社会的能力,通过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熏陶及法制观念的教育,有意提升学生道德品质和整体素质。
本学科的特点是以认识社会、陶冶情操为主线,贴近学生求知需要及日常生活实际。
在教学中应从小学生常见的社会事物和其认知的需要及生活实际入手,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为使其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打下良好基础,这既是品社课教学的目标,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
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和发展,其落脚点是课堂教学。
因此,我认为品社课的教学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激趣导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促进学习活动的一种内部动机。
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和求知的欲望,从而提高课程教学效果,达到开发智力,培养能力的目的。
如教学《风靡世界的“中国制造”》(六年级下册)之前,事先可以准备“‘洋’子下岗了”短文导读,上课时,首先将它出示给学生,并提出“读一读、想一想、说一说”的要求,然后告诉他们:生活用品上“洋”字不再出现,反映出历史的变迁,但我们不能忘记那段贫穷落后的岁月,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为了更加幸福、美好的明天,我们要不断的努力奋斗。
然后适时提问,引入《风靡世界的“中国制造”》(六年级下册)这一主题。
又如教学《宝岛台湾》(五年级上册)一课时,为了使导入既不留痕迹又能很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既掌握知识点又能很好地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达到培养学生素质的目的,在导入上可以这样设计:首先,在课前布置学习小组,收集有关台湾省自然风光的资料(或照片)做成卡片,教师准备一幅“台湾省地形挂图”。
上课时首先提出要求:各学习小组的资料卡做好了吗?请大家在小组内说一说台湾省美丽的自然风光,然后推荐一位同学在班上交流。
品德与社会论文
品德与社会论文品德与社会关系着每个人的日常生活。
人们的品德水平决定着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和和谐程度。
本文将从品德的定义、品德对社会的影响以及提高个体品德的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引发对品德与社会的思考。
首先,我们来定义一下品德。
品德是指一个人在道德、行为和处事方面所具有的良好素养和道德修养。
一个人的品德直接影响着他与他人之间的关系以及社会的整体风貌。
品德是社会的核心价值观体现,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互助共享的重要基础。
其次,品德对社会的影响不可忽视。
一个社会中的每个人都具有不同的品德,这将决定着社会的整体和谐程度。
如果一个人具有高尚的品德,他将遵守道德规范,尊重他人,守法守纪,关心社会公益。
这种人所形成的社会将会是一个友爱、包容、进步的社会。
相反,如果一个人品德低劣,他可能会犯法乱纪,不尊重他人,甚至伤害他人。
这种人的行为举止将会给社会带来不安定和不安全感。
因此,品德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如何提高个体的品德水平?首先,要注重道德教育。
家庭是一个人品德形成的重要环境,家庭成员的言传身教对一个人的品德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同时,学校和社会也要加强道德教育,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培养和弘扬社会的核心价值观。
此外,要注重自我修养。
个体应该积极培养自己的道德感和责任感,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努力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
同时,要求个体自觉守法守纪,遵守社会公共秩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追求真善美。
最后,要加强社会监督和制度建设。
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加强对道德品行的规范和引导,发挥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构建一个公平、正义、守法的社会环境。
同时,强化道德评价体系,激励和表彰积极向上的个体和行为,倡导社会向善向上的风尚。
总之,品德与社会密不可分,它直接影响着每个人以及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每个个体都应该注重自身品德的培养和提高,并积极参与到社会的品德建设中去。
只有通过共同努力,我们才能建立一个更加文明和谐的社会。
《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
家庭、学校、社会——《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内容摘要】《品德与社会》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其宗旨是通过对学生生活的引导,发展他们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
儿童需要安全和保护,才能去冒险;儿童需要支持,才能获得独立;儿童需要引导,才能找到生活的方向。
【关键词】家庭教育家校沟通自我保护家庭、学校、社会这三个有着密切联系的主体,对于孩子们来说,如果认识得当,将有着不一样的收获。
一、如何正确地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每个孩子都来自不同的家庭,由于家庭教育不同,孩子的性格也有着个别差异。
因此,在家庭教育方面是至关重要的。
我认为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可以分为三种:一种是溺爱型,一种是宠爱型,一种是严格管教型。
由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计划生育已不在话下,独生子女是越来越多,由于家长的教育方式,便造就了孩子的性格。
(一)溺爱型孩子的性格特点通常受到溺爱的孩子,在家里是个小霸王,在学校与同学的相处一般会存在以自我为中心,孤僻或骄纵等性格。
不尊重长辈、不尊敬老师、没有团结意识。
这样的孩子,在家里,家长管不住他;在学校,老师不好教育他。
长而久之,对孩子进行品德教育存在着一定的难度,经过调查,在家庭环境里,父母长辈通常会以夸奖的方式来激励孩子的学习,但却忽视了培养孩子的传统美德——尊敬长辈。
孩子感恩意识比较薄弱。
所以,在疼爱孩子的同时,要先培养孩子懂得感恩,学会感恩。
到了学校才能更好地与同学相处。
(二)宠爱型孩子的性格特点通常受到宠爱的孩子,会比较胆小、孤僻,会生活在家长温暖的屏障里。
据调查,这类型的孩子依赖性会比较强,在家依赖家长,在学校依赖老师,在学校受到宠爱的孩子在生活自理方面比较欠缺,因此在学校很多考察动手能力的课程,这些孩子都不及于其他同学。
他们到了学校处处都需要有人帮助。
有关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
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有关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21世纪是一个社会发展多元化、学习化、信息化的时代,教育资源、教学时空无限扩展,这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提供了无限广阔的物质条件。
社会课是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小学阶段新开设的一门综合课,是极富时代特色和中国特色的新课程。
怎样通过上好这门课,培养学生正确观察社会、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生活的初步能力,促进学生社会化过程的良性发展,是每个社会学科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社会课教学现状分析我市的小学社会学科教育改革和其他学科一样,正经历着“知识—能力—素养”的发展阶段,但教育观念滞后的现象却时有发生,如:牵着学生走的多,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的少;具体指导和规定的多,学生自主选择的机会少;传统的教学模式多,科学探究活动少……这样做最直接、最严重的后果,就是把学生束缚在被动学习、被动思考的轨道上,造成了教什么就学什么,考什么就学什么的呆板局面。
这可能是造成学生不会学习,缺乏创新精神的主要原因,这与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的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合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的要求相去甚远。
如何改变这种被动的局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本人认为在社会教学中应恰当地“增”与“减”,才可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社会课教学的“增与减”1.增加直观感知,减少空洞说教社会教材中的部分历史、地理及民俗知识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抽象空洞的说教难以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性为主,直观形象的事物更能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因此,教学中我重视图片、实物、录像、录音及多媒体手段的运用,积极创设情境,缩短时空跨度,给学生以身临其境之感。
例如学习《中日甲午战争》这一内容时,先引导学生自学书上内容,然后通过闭路电视把相关内容的历史画面展现在学生眼前。
看到爱国将领邓世昌英勇善战,最后以身殉国唤起国人的觉醒,孩子们的心里充满了对爱国将领的敬佩之情,“勇哉壮节首捐躯,无愧同袍夸胆识”海疆卫士邓世昌,永远活在祖国人民的心里,他的光辉形象,永远屹立在中华民族的光辉史册上。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品德与社会》教学的生活化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品德与社会》教学的生活化让课堂与生活携手相牵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品德与社会》教学的生活化儿童的生活是《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基础。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强调: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
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
课程要对儿童的生活进行引导,用经过生活锤炼的有意义的教育内容教育儿童。
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识。
因此,教师必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从儿童的实际生活中捕捉有教育意义的内容,将教材中的原有材料与学生现实生活中的材料有机结合起来,尽力缩短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距离,使活动内容贴近儿童生活,易于儿童接受,改变过去那种品德教育与现实生活相脱离的德育灌输方式。
一、以生活经验激趣最初的教育存在于生活之中,是为了生活并通过生活而进行的教育,教育与生活浑为一体。
随着专门化教育的出现,教育从现实的生活中分化出来,教育不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而是在学校中进行。
正如杜威所说:“离开了参与社会生活,学校就没有道德目标,也没有什么目的。
”我们要带学生走进现实生活的“活”教材,让学生接触和了解社会上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社会和人生。
学生只有在他们能感受到的、观察到的、正在过的生活基础上才会受到真教育。
在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找准教材内容与儿童生活实际的联系,让学生充分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在回顾生活过程中,深化道德认识。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现代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也认为:一切有成效的活动必须是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的。
《品德与社会》教学也必须以兴趣作基础。
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旦被激发,就会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使大脑感官处于活跃状态,彰显其学习主动性。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论文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论文:如何上好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我是一名农村小学教师,在我二十五年的教学生涯中,使我深深领悟到德育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品德与社会是国家重视小学德育的重要体现,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工具。
因此,对品德与社会的重视与否,课程上得好与坏,是德育能否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前提。
提高认识,就要从思想上重视,加强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工作,让品德与社会触及儿童的内心世界,影响他们的心灵。
作为一名教师,在品德与社会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以下几点:1.兴趣引入,师生互动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依据这门学科的特点,每节课的内容都有学生感兴趣的知识点,把这些知识点板书在黑板上,引起学生的注意,并提出要求,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找答案。
如在教《社会呼唤诚信》这一课时,教师板书:1、何谓“诚信”? 2、生活中人们为什么要签订协议、合同、做出承诺? 3、它们在社会生活中起到什么作用呢?。
带着这些问题,学生聚精会神地读书,圈点,之后盼着教师抽问,以便抢着回答问题,展示自己。
教师抓住这一契机,启发学生深层次地想问题,积极参加讨论,发表自己的新意见,尽量让学生畅所欲言、表现自己,并让其他学生补充,教师再完善、总结。
活动过程中师生之间也建立起了心理和谐的相容关系,有利于教育教学活动地开展。
在不断地学习、教学中探索,使得教学思想越来越活跃,把这种有启有发的教学引入到《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远胜于按部就班地说教式教学。
2.从实际出发,提高教与学的效率从学校实际出发,就地取材,提高教学效率。
我们学校地处农村,教学条件差,我就根据教材内容来设计该节课的教学。
如在教学《我的祖国多辽阔》让学生在地图上找出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与其它省市比比面积大小,再用课件展示东、西、南、北不同地方同一季节的气候特征,让学生通过画一画、找一找、拼一拼等方法来了解我国领土疆域之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兴趣也浓,再回到课堂上进行总结,学生抢着发言,课堂活跃,充满生机与活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品德与社会》论文:
单位:大沥镇河西小学
作者:陈淑娴
科学践行《品德与社会》的实效性
【内容摘要】《品德与社会》这一课程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息息相关,根据小学生心理特征及学习实际,在教学中,只有让学生观察社会,才能使学生认识社会;只有让学生亲身参加社会实践,才能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实际生活,这是由品德与社会学科的实践性特点所决定的,也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生活实践独立自主知识技能适应能力
人教版的《品德与社会》这一课程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息息相关,有必要安排一定的时间,根据教材的需要以及当地的实际情况,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必要的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使《品德与社会》这一课程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起到真正的导向作用。
实践证明,只有让学生观察社会,才能使学生认识社会;只有让学生亲身参加社会实践,才能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也就是说,品德与社会课必须一靠课堂教学,二靠社会实践才能达到教学目的。
因此,应注重这一重要特性,遵循小学生学习品德与社会的规律,根据小学生心理特征及学习实际,在教学中科学地让小学生多进行实践活动。
以下是我在教学六年级的《品德与社会》课的一些做法:
一、重视新课前进行生活实践
新课前实践也就是学生的自学能力,是每一个学生必备的素质之一,所谓自学就是学生独立自主地、能动地获取知识和技能,知识和技能是实践的基础,而自主性、能动性则是实践的特质和动力。
因此,实践能力的培养不可避免地与自学能力的培养相联系。
可以说,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过程。
人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社会文明大家谈》课前我布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到生活周边进行随机采访,并写出采访记录。
由于课前要求学生自学实践,到讲课时,学生很自觉把自己调查到发生在学校、社区、大街上的一些不文明的现象,滔滔不绝地在小组里面汇报,他们通过汇报交流,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有所提升。
如,对自己的不文明行为感到羞愧;对破坏文明氛围的人感到气愤;对不文明的做法提出批评。
当师生讨论交流,共同谈自己对“一点点小事,能折射出一个人、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这句话理解的时候,学生能认识到小事不可忽视,小事也能体现公民对社会的责任,帮助学生树立公民的责任感,从而培养学生重视小事、关注小事、努力从小事做起的态度,引导学生初步懂得,每个人都应该规范自己的行为,努力做一个现代的文明人。
这样在学习新课前进行实践,课堂上就不用大量的讲解,就可以让学生学到知识。
那种在学生独立思考之前就进行的讲解,缺少针对而又“咀嚼过烂”的讲解,只能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背道而驰。
又如六年级上册《科技带给我们什么?》,课前我安排学生进行小调查《科技在我家》,比如,关于洗衣机可以让学生调查和思考:奶奶年轻的时候,是手工洗衣服吗?洗衣服的同时还能做其他事情吗?观察妈妈洗衣服的同时,她还能干些什么。
采访家人,并将家人的回答,整理成下表。
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联系身边的生活,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感受和探究科学技术对社会物质文明生活的促进作用,让学生了解某些科技产品给人们带来的生活变化,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感受人们不断地运用科学技术,研制和开发人们生活所需要的产品,从而体会到这些看来普通不过的东西,都是百年来人们不断努力的成果,它们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让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二、注重课中实践,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实践活动是学生发展成长的主要途径,也是学生形成实践能力的载体。
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智力活动是与他对周围物体的作用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也就是说,儿童的理解来自他们用于物体的活动。
如教学六年级上册的《男生和女生》,我根据教材活动步骤的安排:安排全班同学来做一个实践活动,首先给每位同学派发一张白纸,在上面写上自己的名字,并按性别分为两组;然后男女同学分别从异性组中抽取一张纸,按照纸上同学的名字想一想,他(她)有哪些值得称赞和欣赏的地方,写出三句称赞这个同学的话,不写自己的名字。
最后将纸集中在一起,大家读一读纸上的话。
由于这一项活动人人参与,带有神秘感,加上老师注意引导学生立足于自己的生活实际,并通过对现实生活的回顾和反思,所以能帮助学生提升对性别特点的认识,善于发现异性的闪光点,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异性差异,学会欣赏异性,能够从性别差异的角度认识、化解矛盾,学习与异性和谐相处。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
”如果没有主动地参与积极地思考,很难想象学生能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如果学生能主动大胆地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那么他也就具有了一定的实践能力了。
我们要努力为学生创设一种民主、平等、宽松的提问环境。
如教学六年级下册《地球变脏了》,我出示一些大气资源受到污染的图片给学生看,然后问学生有什么感想?接下来学生提出的问题就成了课堂讨论的主阵地,学生跟老师一起上网查资料,急需解决的问题有:造成灰霾天气的原因是什么?酸雨又是怎样形成的?酸雨有哪些危害性?人们饮用了受污染的河水,食用了在污水里生长的鱼虾又会怎样?总结时问:“你们还有哪些不懂的问题?”
鼓励学生质疑。
三、注重课后实践,巩固知识和技能
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实际生活,这是由品德与社会学科的实践性特点所决定的,也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必然要求。
在应用过程中,一方面,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得到了巩固和提高;另一方面,学生会遇到各式各样的困难,为了战胜困难,他们必然要全力以赴,调动一切有利因素,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运用各种条件,进行实践活动。
同时,在不断地成功——失败——成功的循环中,砥砺了坚强的意志,造成了勇于拼搏的进取精神。
例如教学六年级下册《我们家乡的环境》,我让学生认识到家乡的环境状况直接关系到我们的生存状况和家乡的长远发展。
激发学生通过调查实践活动,关注并了解家乡的生态环境问题,树立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活动方式以小组为单位,教师帮助学生了解本地存在的最主要环境问题有哪些,然后确定其中的主要问题作为学生调查的主题,学生自由组合,每组选择一个调查主题。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上调查家乡环境问题的范例,熟悉调查的基本步骤和基本方法。
指导学生通过看、听、问、查等多种方式和途径展开调查。
有条件的学生可以拍照,也可以采集实物(如采集受污染的水)。
最后老师要指导学生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如果数据较多,可以用表格或柱状图加以整理。
并将调查结果写成调查报告。
组织学生汇报调查结果,并将好的建议提供给有关部门,把课堂教学与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帮助学生树立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河水污染的调查报告(样板)
当学生完成以上一份调查报告时,老师可及时让学生认识到当我们渴望拥有一个好的生存环境时,也需要检查一下我们的生活对环境有什么影响。
课后,让学生作一个每月生活资源消耗的调查:每月使用一次性筷子双。
每月用水吨。
每月耗电度。
每月使用塑料袋个。
每月消耗纸张千克。
…………。
通过对家庭资源消耗问题的研讨,认识自己的日常生活和消耗会给生态环境带来负面影响,进而认识到地球环境的破坏与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密切关系。
总之,《品德与社会》课除了要重视课前实践、课中实践、课后实践外,
教该科目的老师在教学中应增强学生的生活实践意识,创造各种条件让学生有机会充分实践,在实践中观察分析,获得认知,培养能力,发展能力。
【参考文献】
[1]《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编印
[2] 《改善学习》:李克东.吉林出版社出版,2001年
[3]《教育走向生本》:郭思乐.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
[4]《浅谈新课程理念下“三自一导”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曾跟东. 2006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