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抓特色优势产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下淮安经济高质量
【区域经济】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下淮安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葛家玉 陈偲彬(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淮安 223003)[摘 要]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背景下,淮安应紧抓"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要点,改善自身存在的城乡发展不协调、产业结构待优化、交通物流待提升等问题,主动建立与长三角区域产业发展的合作机制,在充分发挥已有特色要素优势的基础上,加大基础设施建设,降低要素流动成本,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承接长三角区域产业转移,通过促进产学研合作,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经贸文化交流平台等方式,打造产业集聚示范区新名片,积极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战略来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区域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基础建设;产业转移;要素流通[中图分类号] F1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283(2022)09-0029-04Study on the High-quality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Huai'anunder the Regional Integration of the Yangtze River DeltaGe Jiayu Chen Sibin(Jiangsu V 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Huai'an Jiangsu 223003) Abstract: In the context of regional integration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Huai'an should pay close attention to the two key points of "integration" and "high quality", improve its existing problems such as uncoordinated internal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further optimization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improvement of transportation and logistics infrastructure, actively establish a cooperation mechanism with regional industrial development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and give full play to the advantages of existing characteristic elements, Increase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reduce factor flow costs, improve the level of opening to the outside world, undertake regional industrial transfer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create new famous films in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demonstration areas by promoting industry university research cooperation, enhancing enterprises' independent innovation ability, and building economic, trade and cultural exchange platforms, and actively integrate into the regional integration strategy of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to achieve high-quality economic development.Key Words: Regional Integration; High Quality Development;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Industrial Transfer;Factor Circulation一、引言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未来的长三角建设以“高质量发展”和“区域一体化”为重点,打造全国示范区。
安徽省财政厅厅长 陈先森:提高认识 紧抓机遇 扎实推进试验区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试点工作
略 性 新 兴产 业 和 高新 技 术 产 业 实 现 2 1 上半 年 正式 对 外服 务 : 三 基 查 . 0 2年 “ 细化 目标 任务 , 形成上下协 同的创 快 速突破 。以京 东方 六代线 为 引领 , 地 ” 加快 建设 , 思科 网讯 、 深圳腾 讯 等 新工作 机制。完善 自主创新的政策措
试验 区的品牌效应 。
权 多元 化 .从 而解决 国有企业长期存 突 出贡献 的中青 年专家 、享受 国务院
开展试 点工作是激发合芜蚌试验 在 的激励 手段单一 的问题 ,促进企业 特殊津贴 的专家 、国家杰 出青 年基金 区创新 活力 的重要手段 。股权和分红 完善公 司治理 结构 , 转变经营机制 , 获 得 者 、 提 安徽 省 “ 百人 计 划 ” 安 徽 省 、 激励是 高新 技术产业发展过程 中的一 高竞争 能力 。
红激励试点 序列 , 享受 同等待遇 , 为合 较 高的公 司信息披露制度等 。开展试 新 品牌示 范企业 、博 士后工作 站 ” “ 企 芜蚌试 验区招商引资 、招才引智 提供 点 工作 ,有 利于完善 国有企业 的激励 业等 ,鼓励 民营企业参 照有关 文件执
了一 块金字招牌 ,大大提升 了合芜蚌 约束 机制 ,实现激励模式多元化和股 行 ; 放宽 了激励 对象 的限制 , 国家有 对
“四个四”引领产业育人
“四个四”引领产业育人作者:胡永万顾媛来源:《农民科技培训》2023年第10期近期,笔者参加“耕耘者”振兴计划乡村治理骨干专题甘肃省级示范培训班开班式后,实地走访甘肃定西现代丝路寒旱农业综合示范园区和旺农马铃薯农民专业合作社、丰禾村田园综合体两所农民田间学校,与定西市、安定区农业农村局和农广校座谈交流,就农民教育培训实施、农民田间学校建设、高素质农民成长成才情况深入调研。
一、农民教育培训成效显著近年来,定西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关于乡村人才振兴工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充分发挥市、县(区)农广校主阵地主力军作用,紧紧围绕“7+X”特色产业和乡村振兴对农业农村人才的需求,组织实施两项计划和三项行动,不断健全教育培训体系、创新方式方法、强化示范引领、全力组织推进农民教育培训,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定西市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实人才保障。
(一)农民教育培训体制机制基本建立。
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组织政策保障到位。
2016年,定西市制定《定西市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1+5文件”》;2017年,市政府办成立“定西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领导小组”;2021年,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全市农业产业人才“十百千万”支撑计划》,市委办市政府办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实施意见》;2022年,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全市“三农”领域“5678”关键指标考核办法》,将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作为农业农村重点工作进行部署,并纳入党委政府年度关键考核指标。
一系列强有力政策和举措为定西市的农民教育培训保驾护航。
部门协调配合,措施落实得力。
定西市农业农村局牵头先后出台《定西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认定管理办法》《定西市新型职业农民扶持奖励办法》《定西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跟踪服务指导员队伍建设实施方案》,编制“定西市“十四五”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细化目标任务,靠实部门责任。
市财政每年预算专项经费用于保障市级农民教育培训工作,通渭县、陇西县、临洮县等县财政积极筹措安排资金配套用于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育。
创新驱动,改革促动,开放带动创新“一二三四五”发展生态模型——山东省城市服务技师学院经验分享
SPECIAL COVERAGE专题策划编辑 强 音创新驱动,改革促动,开放带动创新“一二三四五”发展生态模型——山东省城市服务技师学院经验分享山东省城市技师学院(以下简称山东城院)是国家级重点技工学校、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山东省首批技工教育特色名校、省级文明单位、山东省退役士兵技能培训基地、中国鲁菜创新基地、中国鲁菜之都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国际鲁菜(烟台)培训交流基地等,被誉为“中国烹饪学府”。
近年来,山东城院汇聚全国创新要素,以平台化、网络化、生态化思维推动技工院校创新发展理念创新和实践创新,探索搭建起“一二三四五”创新发展生态模型。
一、坚持一个特色,建设餐饮服务类高水平专业群山东城院是全国最早开设烹饪专业的职业院校之一,中国鲁菜标准体系120个典型鲁菜的工艺制作流程中,有70多个标准是山东城院出品。
在55年发展历程中,山东城院始终紧抓发展特色,专业设置高度聚焦餐饮服务业,着力打造餐饮服务、营养配餐、餐饮信息化等优势专业,形成了涵盖菜品研发、烹调、餐饮服务和运营等餐饮业全科型专业链。
新时代,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大背景下,山东城院以“中国烹饪学府”的资源优势为依托,持续输出,举办了“鲁菜亮相欧洲”“留学生鲁菜体验”等文化交流活动,获得了社会各界一致好评。
今年,山东城院与山东省侨联等共建国际鲁菜学院,与世界中餐业联合会共建国际鲁菜(烟台)培训交流基地,依托自身悠久的鲁菜文化、雄厚的师资力量和丰富的产业资源,助力鲁菜文化成为展示中国良好形象的重要窗口。
二、坚持双赛引领,突出师生个体成长和教学团队建设,为人才培养赋能山东城院学生取得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西餐项目中国首个优胜奖,并在第45、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山东选拔赛中取得10个山东省选拔赛一等奖第一名;在两届全国技工院校教师职业能力大赛中,共获得四个国家级一等奖,一个国家三等奖;在山东省技工院校教师职业能力大赛中获六个第一名。
山东城院通过研究自身优势专业,将世界技能大赛教练团队建设标准、技术文件、竞赛题目、评分标准等进行分解、提炼、总结,实现“六个转化”。
农村基层党建——安徽黄山市黄山区:“五链合一”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安徽黄山市黄山区:“五链合一”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一、案例背景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夯实党在农村执政基础、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重要举措。
但一些地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滞后,出现了大量“无钱办事”的“空壳村”“薄弱村”,不仅直接影响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进程,更影响了乡村党组织在群众心中的公信力。
为切实改变村级集体经济总量偏小、质量不高、方式传统、发展不平衡的状况,自2012年以来,黄山区以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为抓手,紧扣“五个一”特色产业及生态、旅游、文化等资源禀赋,以三年为一个周期,连续实施3轮“红色强基、提质增效”专项行动,以组织链、产业链、创新链、示范链、合作链“五链合一”,实现村级经营性收入倍增。
二、主要做法(一)建强“组织链”,上下联动发展。
一是整体布局。
成立由区委书记、区长担任“双组长”的全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工作领导小组,按照党委政府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涉农部门积极配合、镇村具体实施的原则,党政合力吹响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冲锋号”。
先后3次编制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规划,其中2019-2022年专项规划提出资源开发型、资产运营型、股份合作型、物业管理型等“十类”35条具体发展路径,逐年实施,分档推进。
二是组织推动。
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党委政府的“一把手工程”,推动基层党组织“上产业链”“进合作社”“入种养基地”,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全区一盘棋的发展态势。
创新实施“群雁兴巢计划”,选配懂经营、善管理、敢创业的“能人”充实到村“两委”班子,选派8名机关事业单位干部、回引1名返乡企业家到发展重点村、基础薄弱村选任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鼓励党支部创办、能人领办村集体经济实体。
三是考核激励。
按照“以收定支、按劳定补、总量控制”的原则,创设集体经济增收奖,每年向村干部发放奖励报酬400余万元,激发村干部发展集体经济的内生动力。
将集体经济发展纳入基层党建年度重点工作和乡村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考核,权重20%以上。
紧抓自主创新,为东北振兴注入内生动力
41,让老工业基地升级为新工业基地?科技创新无疑是最重要的抓手。
有了这个抓手,辽宁也正在萌生新压缩机,从这句业内俗语足压缩机主要由高速旋转的叶轮、转子及机壳构成。
仅就机壳制造而言,技术就极为复杂。
很长一段时间内,业内都采用比较落后的铸造方法,20序,3~9眼、质量和交货期都难以保证。
当时,世界上同类产品的制造商也一直在寻求机壳制造技术的突破。
限公司(简称沈鼓集团)决定向这一世业结构不够优、质量效益不够好、创新动能不够强等问题逐渐暴露无遗,甚至经济增长一度出现“断崖式下跌”。
为破解发展难题,200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标志着东北振兴战略的启动实施;2016年,党中央科学把握发展大势,擘画了东北未来15年的发展蓝图,拉开了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的大幕。
辽宁有着广袤而富饶的土地,优良的生态环境、丰富的资源、基础雄厚的产业,新一轮东北振兴中,如何发挥老工业基地既有优势,真正把实体经济当2017年5月19日,经过新扩建的华晨宝马新大东工厂在沈阳正式投入运营。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见证者界级技术难题发起攻击,并把任务交给“当时领导交给我一张简单的图纸,多个零部件拼装成一个长4吨的机壳。
没有类似的资料可借鉴,没有现成的工”沈鼓集团首席工人专家、中国压缩机机壳拼装第一人杨建华告诉《中国报道》记者。
据杨建华回忆,当时他与徒弟们在工程技术人员的支持下,凭借自己的经验,大胆地进行创新。
反变形法、钢性固定法等新工艺,在上百个技术难点被攻破后一一建立起来。
最终,我国第一以此产品为开端,在以后的十几年里,杨建华通过在生产中不断地改进、总结和提高,创造性地,结束了中国鼓风机、压缩机机壳必须铸造的历史,工“一四拼装法”让沈鼓产品进入了大型化、高等随着沈鼓技术的不断提升,规模不断扩大,国际几大巨头逐渐将沈鼓视为威胁,对其采取技术封锁。
这让沈鼓集无论如何都要有自己的核心技术。
自此,更加坚定了沈鼓走自主创在西方跨国垄断巨头的眼里,大型乙烯压缩机是他们的法宝,决不给中国学习的机会。
发挥比较优势 壮大特色产业
发挥比较优势壮大特色产业作者:胡俊秀来源:《民生周刊》2024年第12期亘古戈壁上,清洁能源开发蓬勃兴起;光伏园区,连片的太阳能电池板蔚为壮观;农业园区,特色大健康产业链绽放异彩;现代化县城,大型商业综合体拔地而起……这是记者日前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地区采访时看到的一幕幕场景。
县城是城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支撑。
近年来,位于新疆北部的阿勒泰地区扎实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从完善顶层规划、强化政策集成、保障资金需求等方面持续发力,推动县城补短板强弱项,提升综合服务能力,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晨光熹微,阿勒泰地区福海县解特阿热勒镇喀拉毕村骆驼养殖户阿尔棍·阿勒甫开始了一天的挤奶工作。
阿尔棍家有近300峰骆驼,其中奶驼70余峰,日产驼奶100多公斤,每年仅驼奶收入就达100万元以上。
从“散户漫山追驼跑”到如今规模化养殖,阿尔棍是福海县扎根生态,发展驼奶产业的一个缩影。
有着“中国驼奶之都”称号的福海县,现有骆驼数量2.55万峰。
近年来,福海县紧抓新疆推动奶业振兴发展机遇,把奶源基地建设作为推动奶业振兴的基础保障,通过招商引资、政策撬动等措施,加快规模化养殖基地建设,持续优化奶制品加工企业发展环境,打出了一系列發展奶业的“组合拳”。
在位于福海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核心区的准噶尔双峰驼养殖基地,一排排标准化圈舍安装了高标准通风、控温、清洁系统,今年1月引进的160峰优质奶驼入驻基地,工作人员有序开展骆驼饲喂、挤奶驯化、日常监测等。
福海县通过基地建设,不断推进种源等关键技术攻关。
积极开展优质畜种遗传资源保护,培育选育优良品系,检测选出日均产奶量为3.5公斤以上的骆驼,为推动阿勒泰地区高产奶驼育种、繁育、改良转型升级和加快奶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如今,福海县骆驼养殖和驼奶产业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依托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骆驼资源,当地积极推动驼奶产业科学化、规模化发展,不仅带动了当地农牧民增收致富,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闵行区推动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闵行区推动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8.08.20•【字号】闵府规发〔2018〕4号•【施行日期】2018.10.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闵行区推动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的通知闵府规发〔2018〕4号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莘庄工业区管委会,区政府各委、办、局:现将《闵行区推动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特此通知2018年8月20日闵行区推动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新一代人工智能已经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是顺应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赢得发展主动权的优先战略选择,也是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上海南部科技创新中心的优先布局方向。
为贯彻落实《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国发〔2017〕35号)《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工信部科〔2017〕315号)和《关于本市推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实施意见》(沪府办发〔2017〕66号),加强区域产业联动,推进闵行人工智能示范应用,建设马桥人工智能未来小镇、紫竹走廊人工智能创新带、推进产业集聚区和应用示范区建设,促进闵行区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加快发展,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和技术主导权的人工智能特色产业集群,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闵行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现状较好的人工智能产业基础。
经过排摸梳理,闵行区已经集聚了140多家发展人工智能的企业,产业年产值规模突破100亿元。
企业数量和创新链、产业链布局初显优势。
其中,芯片、云计算、传感器、数据服务、生物识别等人工智能基础领域,机器识别、机器学习、视频识别、图像识别、语音识别、模式识别和人机交互等人工智能应用技术领域,和无人机、智能医疗/健康、智能教育/娱乐、智能家居、智能安防、智能物流等集成应用领域都有涉及。
中电集团三十八所:力争在自主创新上有更大突破
国在合肥结识 了几位 同样敢创敢干 的民营企业 家 。投 资 30 万 元 。 00 联手创立 了合肥东 芯通信股 份有限公 司。这 种海归学者和 民营资本相结合 的发展模式为公 司的发 展
带来 了活力 。 海归学者可 以专心于技术开发 , 民营企业 而 家则能发挥其在企业管理和运营方面的优势 。公 司很快 走上 了健康发展 的正轨 。 公司成立后 ,省市各 级政府 和部 门对其 给予 了大量
交 通 电子 等领 域 的优 势资 源 。 发展公 共安 全 、 能 源 电 新 子 、 慧交通等 战略性新兴产业 。公共安 全产业是安徽 智
省具有 基础和 比较优势 的产业 之一 . 目前处 于关键技术
研发 和规模化应 用的初始 阶段 。 十八 所将 紧抓 战略机 三 遇 , 区域 、 聚合 行业优 势 , 聚海 内外公共安全 领域高层 汇 次人 才 , 新产业 发展 体制 机制 , 创 打造 公共 安全 行业龙 头企 业 ; 分利用 在 电子信 息方 面 的技术优 势 , 强 与 充 加 省 内外 知名 汽车商 、 电商 等 的战略合 作 , 家 开发具 有广 阔市场前 景的 电动汽 车充 电桩 、 E L D照 明电源 、平板 电 视驱动 电源等新 能源 电子产品 。 为安徽 新能源产 业链提 供“ 核芯 ” 。 坚持具有特 色的 自主创 新理念和原则。三十八所始 终 以做好 “ 三个头 ” 进行 自我要求 。即在国防安全领域成 为勇担 国家重任 的龙头 ;在公共安全领域成为科技创新
自创 典 巡 I 面 主 新 型 礼罴
中电集 团三十 八所 :
LE T 终端核心芯技术
浓。 创业 环境优是唐 相国选 择合肥 的一个 主要原 因。 唐相 国说 ,T /G是移动通信技术领域 又一个发展 L E4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浙江省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浙江省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1.06.09•【字号】浙政办发〔2021〕33号•【施行日期】2021.06.0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企业改革正文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浙江省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浙政办发〔2021〕33号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浙江省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十四五”规划》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实施。
省及各设区市国资国企“十四五”发展要点和省国资国企“十四五”重大投资项目、重大发展平台、重大改革举措、重大政策目录由省国资委另行公布。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21年6月9日浙江省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十四五”规划根据《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精神,为推动国有经济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不断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特制定本规划。
规划期限为2021—2025年,展望至2035年。
一、“十三五”全省国资国企改革发展打下的基础(一)国有经济发展质量稳步提升。
截至2020年底,全省各级国资国企(包括金融、文化类国有企业)资产总额20.2万亿元、净资产5.5万亿元,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2.4万亿元、利润总额1535.8亿元。
其中省属企业资产总额1.6万亿元、净资产6074.6亿元,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1.1万亿元、利润总额446.2亿元。
全省21家国有企业资产总额或营业收入超千亿,国有控股上市公司56家,8家进入中国企业500强,物产中大集团连续10年进入世界500强,巨化集团、省能源集团、省交通集团、省海港集团、杭氧集团、杭州城投集团等位列全国同行业前茅。
(二)国资国企战略地位日益凸显。
深度参与国家和我省重大战略实施,累计完成投资额超1.2万亿元。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学习心得
学习贯彻《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学习心得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作为指导粤港澳大湾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合作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规划近期至2022年,远期展望至2035年。
《规划纲要》的主要内容可概括为“一个中心,一个愿景,七大重点,四项措施”。
“一个中心”是指支持港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一个愿景”是指建设富有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湾区,成为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的示范;“七大重点”是指明确了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加快基础设施互联等七个重要领域;“四项措施”是指加强组织领导、推动重点工作、防范化解风险、扩大社会参与。
通过认真学习《规划纲要》,该《纲要》既明确了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基本原则、发展目标、空间布局等全面规划,也支持了“9+2”城市群体根据自身优势形成发展战略,深化改革创新,形成特色鲜明、功能互补、互利共赢的关系。
其意义,不仅是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新举措,必将促进香港、澳门更进一步的发展创新;也是统筹兼顾城乡、城市间协调发展的新实践,以增强香港、澳门、广州、深圳四大中心城市,对周边区域发展形成辐射带动作用;更是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以建设国际交通物流枢纽和国际文化交往中心等来扩大中国对外开放,加快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的形成。
“所当乘者势也,不可失者时也。
”河源市虽不在大湾区城市群体内,但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区域、自然资源等优势,必须要牢牢紧抓这次发展大机遇,奋力推动我市全域全面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努力将我市打造为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发展的重要战略腹地。
一、解放思想,强化行动,切实将工作融入到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建设上。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和动力,只有积极正确的思想才有积极正确的行为。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新时代推动全面开放格局的重大发展战略。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后花园”的河源市,承接大湾区价值外溢,应不断增强内生动力,搭乘这趟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列车,全面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四梁八柱”:科技创新中的“河南构造”
“四梁八柱”:科技创新中的“河南构造”◎ 乔国栋 陈 彪 张宏峰 周怡辰一、新时期河南省科技创新面临的机遇面对新世情、新国情,把握科技创新机遇,合理规划科技创新蓝图,提升创新能力,是河南省主动承接国家重大战略布局需求,在推动中国高质量发展中贡献河南力量的使命所在。
下面从全球新一轮科技变革、疫情下的双循环发展格局、区位交通优势以及国家级战略叠加机遇等几个方面描述河南科技创新的机遇。
(一)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科技创新新机遇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动力,科技创新成为新时期生产力发展的基础和标志。
全球科技创新进入高度活跃期,颠覆性和新兴技术的涌现为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新兴产业的兴起等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河南省紧抓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发展机遇,是合理规划“十四五”科技创新的重要前提。
(二)双循环发展新格局提供科技创新新方向疫情下我国经济发展逐渐形成的“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未来经济发展的战略基点和底层逻辑。
其中,全流程创新链条是关键。
对疫情下国家产业链、区域产业链、行业产业链的优势和短板进行全方位评估,可以为我们开展“精准”科技创新提供方向。
作为国内大循环的重要战略区域,中部地区迎来了产业转移的重大机遇。
河南省具备人口优势、经济及产业基础,同时具有地理位置优势,市场空间广阔,在迎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具备天然优势。
在双循环新格局下,河南省加强科技2021年第3期|CHINA POLICY REVIEW创新,可以为支撑更高端、更大规模的产业转移提供更坚实的支撑。
以“双循环”发展新格局为指引,河南重新调整产业链布局,阿里巴巴中原区域中心、华为鲲鹏产业创新中心和鲲鹏硬件生产基地、海康威视区域总部等已先后布局河南。
(三)区位交通优势塑造集聚科技创新资源平台河南省是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重要交通枢纽所在,具备天然的交通优势。
在此基础上米字形高铁的建设完工和以航空港实验区为基础打造的郑州—卢森堡“双枢纽”,使得河南省交通优势不断巩固。
以“三抓三促”行动为契机 奋力书写岷县高质量追赶发展的时代答卷
以“三抓三促”行动为契机奋力书写岷县高质量追赶发展的时代答卷作者:徐景义来源:《发展》2023年第07期开展“三抓三促”行动,是省委省政府聚焦干部作风、正视短板弱项、研判发展环境的基础上,作出的一项重要工作部署,是履行政治责任、践行对党忠诚的实际行动,是顺应竞争趋势、助力追赶发展的破题之举,是回应群众期盼、加强民生服务的生动载体。
作为县委主要负责同志,将带头全面学习贯彻落实省委书记胡昌升岷县调研时的指示精神,围绕“抓学习促提升、抓执行促落实、抓效能促发展”,从更高站位深化认识,聚焦重点狠抓落实,扭住关键持续用力,切实把“三抓三促”行动焕发出的热情转化为加快发展的强大动力,奋力书写岷县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答卷。
一、立足“抓学习”基础,勤学苦练强本领、提能力。
把抓学习促提升作为开展“三抓三促”行动的重要任务,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化理论武装,把牢行动方向。
着眼经济发展、市场竞争、岗位职责需要,善于向书本学、向群众学、向先进学、向实践学,着力在笃学上把握理论精髓、笃信上大兴调研之风、笃行上确保落地生根,始终在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上走在前、做表率。
一是坚持学懂弄通,明确“为什么学”。
把开展好“三抓三促”行动作为当前全县工作的重要政治任务来抓,引导全县各级干部深刻认识“抓学习促提升”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明确“抓学习促提升”是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举措,是破除制约发展的堵点障碍、增强县域经济实力的有力抓手,更是回应群众热切期盼、解决突出问题、破解发展瓶颈的基础工程。
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引导全县上下感恩奋进、砥砺前行,以实际行动体现忠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二是坚持“五学联动”,明确“怎样学”。
深入开展“思想要提升,我该懂什么”专题学习、“岷县要发展,我该谋什么”专题研讨、“问题要解决,我该干什么”专题调研、“能力要增强,我该会什么”专题练兵,定期下沉基層调研督导,摸清实情、指导工作、解决问题。
夯实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基础工作方案
夯实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基础工作方案全市统筹疏解非首都功能、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推动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高精尖产业进入创新发展、提质增效新阶段,为“十四五”时期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深化开放合作激发产业新活力发挥“两区”建设政策叠加优势,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政策体系,深度参与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重构重组,持续推动国际产能合作提质升级。
(一)高水平打造一批国际化产业园(片)区高水平推动自贸试验区高端产业片区建设。
推动北京自贸试验区高端产业片区亦庄组团、大兴组团建设,加快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赋能,巩固扩大两个组团产业基础优势,引进一批高端研发和制造项目,将高端产业片区打造成为科技成果转换承载地、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和国际高端功能机构集聚区。
鼓励顺义区、昌平区、房山区等围绕主导产业方向提高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协同高端产业片区落地建设国际合作产业项目。
高水平推动数字贸易示范区建设。
以推动数字贸易开放创新发展为目标,以实现跨境数据安全有序流动为着眼点,推进规则探索、创新政策举措、突破制度瓶颈,增强北京在全球数字领域的先导性、话语权和影响力。
依托中关村软件园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朝阳金盏国际合作服务区、自贸区大兴机场片区打造“三位一体”数字贸易试验区,支持中关村软件园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打造“数字贸易港”和数字经济新兴产业集群、朝阳金盏国际合作服务区打造数字经济和贸易国际交往功能区、自贸区大兴机场片区打造数字贸易综合服务平台。
高水平推动国际合作产业园建设。
重点推动中日、中德等国际合作产业园建设,探索推进双向投资升级,吸引一批国际化经营的单项冠军、专精特新企业入驻,努力建成我国对日、对德开放合作的重要窗口。
探索园区国际化建设运营模式,完善类海外环境,创新产业发展、人才引进、金融服务、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政策。
鼓励全市产业园区提升开发运营国际化水平。
(二)高质量培育一批双向创新载体构建全球创新网络重要节点。
安徽省高新技术产业创新发展研究评述
安徽省高新技术产业创新发展研究评述作者:陈锦梅来源:《科技风》2021年第15期关键词:高新技术;创新;发展模式;安徽省一、绪论当代经济发展的主要手段是借助科学技术优势,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来促进产业结构转变,调整经济增长方式。
以先进科技为特点的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乃至地区经济、技术实力的重要指标。
如今,由于全球性气候、能源等一系列危机的出现,催生了科技和产业变革,世界经济格局面临重新调整,全球已进入空前的创新密集时代,特别是2020年以来,外部经济环境复杂多变“三面夹击”的局面,发现和培育新经济增长点迫在眉睫,科研、产业、技术相互作用带动社会进步及一体化发展趋势愈加明显,新兴产业步入突破发展期。
十三五以来,安徽省紧抓中部崛起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态势稳中有升。
2020年10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
十四五时期将是我国实现产业升级与经济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转型期,安徽省将全面提升科技发展能力,夯实创新主平台,做优产业主阵地,继续保持高新技术产业稳健发展态势,为安徽的蓬勃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二、安徽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一)高新技术产业总体情况安徽省在顶住宏观经济下行压力背景下,不断夯实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基础。
五年来,安徽省高新技术企业数由3157家发展为6636家,累计数增加1.1倍;省级以上高新区达20家,覆盖全省16个市;2019年全省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2015年增长78.9%、增加值增长73.5%;授予专利数五年内增長57.2%;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超过40%。
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安徽产业转型升级的主力军,对工业经济增长贡献明显。
(二)高新技术主导产业领域发展现状产业发展过程中,结构虽有所变化,但依然显示出了两极化。
传统的轻工纺织产业结构变化较大,增加值比重由2015年的0.1%上升到2019年的31.8%;电子信息家用电器产业和食品医药产业增加值增速平稳,对经济贡献度最大的汽车和装备制造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速逐年放缓;材料和新材料领域增加值增长率较稳定,一直处于20%左右;而发展潜力巨大的能源和新能源产业增加值在2015年同比增长14.6%后于2018年首次出现同比下降4.2%。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 中国的机遇与挑战课时练习
2.4.1 中国的机遇与挑战一.选择题(共10小题)1.中国“走出去”矿业企业遍布全球,大批企业将项目变成效益的能力较差,全球产值前100家矿业公司中,中国矿业公司的平均生产价值仍低于全球平均价值。
但国家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将我国“走出去”带入了一个新的高速发展阶段。
对此认识正确的是()①中国发展面临着挑战,但也有机遇②我国的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③我国发展面临的问题需要处理和解决④“一带一路”能够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2.面对国际高铁市场的庞大需求,中国高铁凭借技术先进、安全可靠、实用性强、性价比高等综合优势,陆续打开美洲、欧洲及东南亚等地市场大门。
中国高铁在海外市场的成功,启示制造企业应该()①积极利用外资,推动国际贸易②抓住机遇,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产品质量④扩大生产规模,形成国家市场竞争力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3.中国的发展之路,是一个不断迎接挑战、步步向前的过程。
在过去,我们经历并战胜了诸多重大挑战,获得发展;在未来,我们仍然会面临各种风险与挑战的考验。
我们将面临的这些挑战有()①受全球经济大环境的影响,中国经济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和不少困难,几十年高速发展所积累的一些矛盾与风险也逐渐暴露出来,急需得到稳妥处理与解决②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为我国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③企业劳动力成本上升,“中国制造”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需要转型升级④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给中国“走出去”发展战略带来了各种挑战,中国的海外投资面临不少困难和风险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4.当今世界,既给我们带来机遇,也让我们面临严峻挑战。
下列属于我国面临的良好契机的是()①我国社会稳定,综合国力逐渐提升②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为我国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③我国经济发展,经济实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④中国经济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和不少困难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5.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在经济合作、全球治理等多个领域发挥的引领作用越来越大,既面临着大好机遇,也面临着严峻挑战。
贵州大学统战部:发挥高校人才、科技优势,为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建言献策
贵州大学统战部:发挥高校人才、科技优势,为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建言献策(贵州大学记者团曾剑平喻荣摄影报道)自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召开以及国家“十二五”规划的通过,贵州省结合自身资源丰厚,工业基础较好的良好条件提出了深化推进工业化发展步伐,并实施了工业强省战略。
贵州大学为响应国家以及省委省政府的战略思想,统一广大党外知识分子的思想认识,凝聚心力谋发展。
11月22日下午,贵州大学统战部组织召开了“统一战线工业强省座谈会”。
工业强省之必要前提——人才引进、培养及储备贵州大学作为贵州省唯一的“211”重点大学,其主要作用便是为贵州省输送大批的各型优秀人才,为贵州省的发展培养后备力量。
座谈会上,各位教授、专家都不约而同地谈到了“人才”这个问题的瓶颈所在。
与会人员各抒己见,围绕着“如何培养高层次人才”纷纷做了讲话。
电气工程学院院长、教授彭志炜:加强建设人才队伍,其必要措施便是尽可能地将我校各专业知识介入到企业岗位学业培训当中。
将专业知识实用化,同时根据实际检验来完善专业知识。
同时深化工业硕士建设,扶持、引进高层次工业人才。
理学院教授、民进贵大总支主委谢泉:我校的人才培养很先进,很到位,可是人才的储备却远远不够,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沿海发达城市的吸引,导致优秀人才外流;各个相关专业就贵州省本地不对口,专业知识没有产业化,“无用武之地”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学校应当将教学方式由“开放式”转变为“自主式”,留住培养出来的优秀人才,保送到自己的学校;同时注重研究生的留任,并有选择性的引进博士,讨媳妇来生孩子还需要一床啊!精细化工研究开发中心教授黄剑:注重长期人才与短期人才的双向培养相结合。
根据我省具体省情,建议省委省政府牵动大项目建设与小工业、小企业匹配发展。
同时,充分利用我校教师自理资源,于我校组建专题调研的智囊团,有预见性地做专题调研,并实地做好开发创新性科研项目。
工业强省之重要措施——专业知识产业化,科研项目具体化座谈会上,各学术专家教授对贵州省情作了简要分析,并提出了一系列的实施方案与措施。
“双循环”新格局下河南消费提振路
1引言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已成为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
随着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市场和资源两头在外的国际大循环动能明显减弱,我国内需潜力不断释放。
河南省作为“中原经济区”的发展核心,包括郑州、洛阳等国家中心城市,在以内循环为主的经济模式下,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2020年5月,中央首次提出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本研究充分挖掘河南省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并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从而推动省内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为构建省内更高水平的经济循环体系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为持续响应河南省“十四五”规划的要求,应在构建发展新格局的基础上,探索省内经济循环体系中内外循环的特点和相互关系。
通过对消费环节堵点的研究,从居民消费能力、消费意愿等方面进行数据分析,借力“收入提升”“适应性升级”等效应,疏通消费环节堵点,为省内消费提振提供多种路径选择。
2时代背景:内外“双循环”推动释放省内消费大市场优势2.1省内“双循环”新格局的发展现状及趋势河南省是人口大省,从经济发展规模来看,近10年来经济发展实现“四连跳”,经济发展动力不断增强。
其中,2022年经济总量有望突破6万亿元,经济总量占全国的5%,居于全国第五位,且年均增长达7.1%。
从近期经济发展数据来看,以内需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能够进一步挖掘经济可持续发展动力,拉动社会投资潜力,2021年河南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44万亿元,居于中部地区首位,最终消费对GDP 的贡献率超过50%,成为河南经济增长的第一拉动力。
这一庞大的经济发展规模与较好的发展趋势,为创建强大的经济内循环市场、实现全产业链供应,从而带动消费需求升级、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河南省以郑州、洛阳两大核心经济圈为依托,沿京广发展主轴、承济南—郑州—重庆以及太原—郑州—合肥发展次轴,依托中部崛起政策优势,逐渐实现“双核引领、网络驱动、四驱统筹以及多点支撑”的新兴省域空间格局的构建。
产业强化调节工作意见
产业强化调节工作意见各位读友大家好!你有你的木棉,我有我的文章,为了你的木棉,应读我的文章!若为比翼双飞鸟,定是人间有情人!若读此篇优秀文,必成天上比翼鸟!各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工业园区管委会,各场圃,区各委办局(公司):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加快提升全区产业发展层次,增强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特提出本意见。
一、总体要求按照国家、省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和市《关于促进我市产业调整与优化的实施意见》要求,围绕加速区域经济整体调整优化升级的目标,准确把握新时期新阶段产业发展方向,坚持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双轮驱动”,突出城市经济发展,通过规划引导、政策扶持、行政推进、服务推动,促进主导产业做强、新兴产业做大、传统产业做精,全面提升现代装备制造、金属压延、粮油加工、仓储物流、港口机械、船舶制造和商贸服务等产业发展水平,加快发展新材料新能源、科技服务、文化旅游等产业,积极构建结构布局更加合理、自主创新能力更强、技术含量与附加值更高、能源资源消耗更低、规模支撑更强的现代产业体系。
二、基本原则1.坚持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发展相结合。
进一步彰显中心城区优势,紧抓城市化、城市现代化步伐加快契机,加大服务业重点大项目引进和建设力度,优化发展商贸流通、餐饮娱乐、房地产业等传统服务业。
充分发挥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对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促进服务业外包、电子商务、现代物流、软件开发、科技孵化、科技研发等新型服务业快速发展。
2.坚持壮大新兴产业规模和改造升级传统产业相结合。
制定和落实有效激励措施,加快培育新材料新能源、新医药、电子信息、环保产业等新兴产业,尽快形成产业规模。
加快推进现代装备制造、金属压延、粮油加工等现有传统主导产业技术改造,促进企业产品升级换代和结构调整,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发展。
3.坚持规模骨干企业和中小企业梯次发展相结合。
进一步突出规模企业在产业调整优化中的主体地位,支持有条件的骨干企业通过融资上市、兼并重组等途径发展壮大。
2023年计划:我国经济发展新蓝图
2023年计划:我国经济发展新蓝图2023年计划:我国经济发展新蓝图2023年,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四五”规划期间的关键之年,对于我国经济发展而言具有特殊的意义。
我国正在经历着经济新常态下的发展,面对着来自国内外的巨大挑战和压力。
如何在这个背景下推进我国新时代的经济发展,实现高质量发展,正成为我国各级政府、企业和人民必须认真思考和努力实践的重大课题。
未来五年,我国的经济发展将朝着产业转型升级、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乡村振兴、生态环保、金融改革、民生福祉等方向迈进,构筑起一个新时代的经济发展蓝图。
以下是我对于2023年我国经济发展新蓝图的一些思考。
一、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在未来五年内,我国经济发展的重点将逐渐从速度转向质量,从数量转向效益,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成为必然趋势。
一方面,在传统产业方面,我国将加强技术创新,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水平,实现经济发展新质量;另一方面,我国将继续发展新兴产业,如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加强与世界前沿科技的交流与合作,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在推进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也必须兼顾区域经济发展,发挥各地优势资源,构建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新体系。
同时,我国也将加强对于基础设施、人力资源等方面的投入,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提高产业的集中度和核心竞争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二、加快科技创新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我国的经济发展也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在未来五年内,我国将更加重视科技创新,加快提升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能力和市场适应能力,实现从技术跟随到技术主导的转变。
我国也将深入推进科研体制改革,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潜力和创造力,推出一系列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措施,推动科研机构和企业更加密切的合作。
同时,我国还将注重人才培养,加大招才引智力度,培养一支高质量的创新型人才队伍,塑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三、振兴乡村乡村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未来五年内,我国将继续深化农业农村改革,推动乡村振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紧抓特色优势产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唐凡林
大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这是胡锦涛总书记在参加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讲话的重要精神。
笔者认为,武冈作为“中国卤菜之都”,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这一讲话精神,必须从全市实际情况出发,紧紧抓住优势特色产业,以优势特色产业自主创新为突破口,以企业管理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为核心,提升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以达到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目标。
武冈是个传统的农业大市,资源丰富。
卤菜、铜鹅等农副产品久负盛名,曾是明、清两代皇家贡品,地方用于抵交税赋。
武冈铜鹅曾与洞庭湘莲、宁乡猪一起被誉为湖南农业“三宝”。
近年来,武冈市委、市政府在发展中更新思路,立足优势进行资源转换,把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经济作为发展的主攻方向。
一、选准创新重点 紧抓优势特色产业
优势特色产业是地方经济的名片,是地方产品走向世界的通行证。
以优势特色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为突破口,有利于推动整个城市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有利于产业竞争力的提升,有利于经济结构的调整,更有利于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
为此,要充分发挥武冈的资源优势和经济优势,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和非均衡发展战略,重点围绕卤菜加工、农产品加工、食品等传统优势产业,以企业管理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为核心,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和新产品开发,实施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不断发展和壮大传统特色优势产业及新兴产业。
二、着力完善三大举措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1.完善自主创新平台。
首先,完善高新技术“引进吸收”和“自主开发”双管齐下战略。
通过“引进吸收”和“自主开发”形成特色优势产业自身发展的技术及产业优势,在引进的基础上强化创新,最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其次,立足市场开拓和企业当前的实际情况与长远发展需要,瞄准国际国内高新技术发展方向,重点加强企业高新技术的开发及应用建设,重点开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竞争力的技术和产品,实现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化。
再次,完善企业的创新体系,促进企业内部生产要素间的合理流动,优化资源配置,增强企业高新技术的辐射能力。
构建企业科技创新体系,充分发挥企业内部资源优化组合的整体优势,实现企业生产与科技研发的协同发展,使企业研发中心成为企业发展的最强劲的增长极。
2.完善自主创新政策体系。
其一,进一步加大资金支持力度。
一方面不断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另一方面要引导社会投入,以支持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新产品及新技术开发、新产品产业化、企业信息化建设、产学研联合以及创新成果转化、关键性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积极引导企业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实现企业良性发展。
继续推进银企合作,推介并上网公布重点技术创新与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鼓励银行及社会资金参与企业科技开发和技术创新,逐步形成多元化的企业技术创新投入机制。
其二,建立健全政策法规体系,加强政策措施之间的配套与协调;落实专利保护条例和专利资助办法,加大对专利及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加强科技政策法规的宣传,为企业自主创新创造良好的法律环境。
其三,完善人才的培养、引进政策。
保证义务教育健康发展,积极扩大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规模,大力发展各级各类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培训,为自主创新提供人才保障;结合武冈重点产业的发展需求,积极引进一
批重点产业和重点项目的高端人才,同时加大对突出贡献人才的奖励力度。
3.内引外联,加强合作。
首先,建设产业技术开发基地,深化市内自主创新合作。
按照大工业板块的产业定位,依托市内重点企业、市内外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联合行业科技力量,整合各方科技资源,建设几个支柱型产业的技术开发基地,重点对行业共性、关键性、前瞻性技术进行联合开发,并在重点企业实现产业化,将我市打造成为面向行业、开放式、具有国内领先水平乃至国际先进水平的产业技术开发基地。
其次,加强各类产业集群的建设,以各类园区的建设为载体,大力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设备、工艺,加强消化吸收再创新,形成高新技术示范区、现代农业示范区、改造传统产业示范区等高科技园区,推动区域创新。
再次,主动上门洽谈联系,加快走出去步伐。
充分发挥武冈作为中国卤菜之都的作用,应利用当前武冈面临多区域合作的大好时机,加大与东盟国家以及国内珠三角、粤、港、澳等发达地区的合作。
利用网络、媒体积极向外推介重大技术合作项目,甚至主动走到东盟国家联系洽谈合作项目;充分发挥中国—东盟博览会平台功能,增强吸引力,吸引更多企业参展,推动相互创新合作。
作者系武冈市特色产业开发办公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