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坚教授---城市开发边界划定的思考

合集下载

城市规划中的城市边界管理与边界设计

城市规划中的城市边界管理与边界设计

城市规划中的城市边界管理与边界设计城市规划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旨在合理规划和管理城市的发展和布局,以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在城市规划中,城市边界的管理和设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城市边界不仅限定了城市的范围,还关系到城市与周边环境的相互关系、城市形象的塑造以及城市发展策略的制定等多个方面。

因此,城市规划中的城市边界管理和设计必须经过精心的考虑和规划。

一、城市边界管理城市边界管理是指针对城市边界的划定、管控和维护等方面的工作。

城市边界的划定是建立城市规划的基础,其准确性和合理性直接影响到城市规划的效果。

城市边界的划定应综合考虑自然、社会、经济等多方面因素,并明确城市边界的范围和边界线的位置。

在划定城市边界时,应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如遥感、GIS等,以确保边界的准确性和精确性。

城市边界的管控是指在城市边界范围内对城市发展进行控制和引导。

城市边界的管控应基于城市规划的总体思路和发展战略,综合考虑城市的发展需求和环境容量,科学确定城市边界内的土地利用类型和强度。

在城市边界的管控中,应加强规划和建设用地的管理,防止无序扩张和乱建乱占现象的发生。

同时,应加强对城市边界的巡查和监测,发现和处理违规行为,确保城市边界的完整和稳定。

城市边界的维护是保障城市发展质量和环境的重要环节。

城市边界的维护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维护边界线的清晰和稳定,避免因各种原因导致边界线的模糊和变动;二是保护边界周围的自然环境和农村景观,确保城市与农村之间的过渡带具有合理的生态功能和景观特色。

城市边界的维护需要加强边界周围土地的管理和保护,合理利用边界区域的自然资源,保持城市边界的整体形象和功能。

二、城市边界设计城市边界设计是城市规划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旨在通过界线的布置和界面的设计来塑造城市的外形形象和内涵特征。

城市边界的设计应考虑城市的文化和历史背景,根据城市的定位和特色来确定设计风格和元素。

城市边界设计中的界线布置应符合城市规划的整体布局,体现城市的层次和重点发展区域。

“多规合一”下城市开发边界划定的若干问题探讨

“多规合一”下城市开发边界划定的若干问题探讨

0 引 言
当前 我 国 城 市 开 发 边 界 划 定 需 求 十 分 迫 切 ,
模 型法 、 G I A模 块划 定法 、 资 源环 境 承 载力 法

方法 从 “ 城市 增 长需 求 ” 和“ 生态环境约束” 两 个 角
度对 城市 开发边 界 的划定 进行 了探 索 。
2 0 0 0 -2 0 1 2年 间我 国城 镇 建 成 区 面 积 增 长 了 1 . 0 3 倍, 但城 镇 人 口仅 增 长 了 0 . 5 5倍 , 土地 城 镇 化 速度
( U G B: U r b a n G r o w t h B o u n d a r y ) 。随后 波特 兰 、 墨
1 城 市 开 发 边 界 的基 本 概 念
“ 城市 开 发 边 界 ” 也被称 为“ 城 市 增 长 边 界 ”, “ 开发 ” 二字 更加 强调 管 理 和控 制 开 发建 设 的行 为 , 而“ 增长 ” 二 字体 现 的是 城市 规 划 的综 合 性 , 重 点 考 虑 的是 城 市 整 体 发 展 和 增 长 的 战 略 问 题 。 国 内
远远 高于 人 口城 镇 化 速 度 , 城 市 空 间持 续 扩 张 ¨ 。 对此 中央 城 镇 化 工 作 会 议 和 《国家 新 型 城 镇 化 规
当前 形势 下 , 实现城 乡规划、 土 地 利 用 总 体 规 划、 国 民经济 与社 会 发 展 规 划 、 环 境 保 护 规 划 等 规
划》 明确提 出 “ 划 定 每个 城 市 特别 是 特 大 城 市 的开 发边 界 ” 、 “ 合理 控制 城镇 开发 边 界 ” 等要 求 , 以防止
城市 无序 蔓 延 、 优化城 市空间布局 、 提 高 建 设 用 地

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三区三线”中城镇开发边界的理论变化与实践问题

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三区三线”中城镇开发边界的理论变化与实践问题

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三区三线”中城镇开发边界的理论变化与实践问题摘要:如今,城镇开发边界的概念、内容以及划定方法都已经基本确定,但它经历了相当长时间的发展过程。

理论上从《明日的田园城市》到20世纪欧美的城市增长边界,再到如今的城镇开发边界。

实践上从引入相关概念至今,我国就不断开展划定工作的尝试,不断地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划定方法也是多种多样并有当前一些新进技术的支持。

城镇开发边界的理论和实践都有一个清晰且完整的发展脉络,未来也应当会更加科学与完善。

关键词:城镇开发边界、理论、实践、变化一、城镇开发边界的理论1城镇开发边界的内涵城镇开发边界是在国土空间规划中划定的,在一定时期内因城镇发展需要,可以进行城镇开发和城镇集中建设,重点完善城镇功能的区域边界。

城镇开发边界内可分为城镇集中建设区、城镇弹性发展区和特别用途区。

城镇开发边界是城镇建设用地最大范围,是规划期内城镇规划建设布局的刚性约束条件。

2.城镇开发边界的缘起城镇开发边界的主要目的是防止城市的无序蔓延,这个理念可以追溯到现代正式规划诞生时期,霍华德的《明日的田园城市》中就提出过类似理念。

20世纪中期,欧美国家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很多城市出现了城市无序蔓延的情况。

到20世纪中后期,这一情况得到重视,美国的一些城市开始以城市增长边界(UGB)为规划控制手段。

城市增长边界的理念在21世纪已得到广泛传播,我国2006年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首次提出了城市增长边界的概念。

2018年机构改革后,自然资源部正式提出了城镇开发边界在国土空间规划中划定。

2019自然资源部出台的《城镇开发边界划定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基本确定了城镇开发边界的概念与内容。

明确了通过划定城镇开发边界,防止城镇盲目扩张和无序蔓延,促进城镇发展由外延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等总体目标,该目标和城市增长边界基本相似却又有所不同,这体现了城镇开发边界是动态的发展的这一特征。

3.城镇开发边界的划定方法城镇开发边界的划定方法如今被归纳为反向约束和正向约束两大类。

浅谈城镇开发边界划定及管理

浅谈城镇开发边界划定及管理

浅谈城镇开发边界划定及管理摘要:城镇开发边界划分的不仅是空间上的城市与乡村、政策上的可建设区和禁止建设区, 更多的是土地发展权的分配和博弈, 带来的是边界内外的土地发展权差异化, 即边界内的土地使用主体具备获得潜在的开发权利的能力, 而边界外的土地使用主体则因发展权的丧失而导致利益上的损失。

因此提升城镇开发边界管理效率的重点在于平衡这种土地发展权变化带来的不同利益主体的得失。

本文论述了城镇开发边界的内涵,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城镇开发边界划定方法与管理策略,以期优化土地资源分配,维持土地资源开发秩序,加快城镇化建设进程,加强整体管理效果。

关键词:城镇开发;边界划定;管理;1 城镇开发边界划定的核心内涵城镇开发边界是在国土空间规划中划定的,一定时期内指导和约束城镇发展,在其区域内可进行城镇集中开发建设,重点完善城镇功能的区域。

其核心内涵是实施差异化国土空间用途管控的政策边界,通过边界内外差异化用途管制要求,实现边界内集约高效、边界外开敞舒朗的空间格局。

其目的一是贯彻生态文明思想,从资源禀赋和生态环境本底出发,促进资源要素合理配置和用途结构优化;二是框定发展边界,限制城市无序蔓延,促进城市集约节约发展,倒逼城市走高质量发展之路;三是优化城镇功能布局形态和功能结构,提升城镇生活品质;四是通过边界划定,提高城镇治理水平,实现精细化管理。

2城市开发边界划定方法2.1 对城镇开发边界划定方法实行探究1)空间拓展边界划定首先,预测人口。

统计与分析当地常住人口总数,注重人口数量与用地需求的协调性、均衡性。

针对用地需求,深度挖掘城镇内部空间土地资源利用价值。

其次,考虑向外部延展。

以位于美国俄勒冈州的波特兰市为例,将理论增长边界落实到实地空间中,并预留一定的弹性变动空间。

根据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规划建设水平与生产力水平,确定城市增长界线,确保城市弹性保留区建设能够充分满足不同时期城市人口的生存需求与就业需求。

针对城乡结合地带与农村的弹性保留区建设,应结合可持续发展目标,明确划分增长边界,确保增长边界内拥有充足的森林资源、湿地资源与水资源。

国土空间规划城镇开发边界划定研究

国土空间规划城镇开发边界划定研究

国土空间规划城镇开发边界划定研究摘要:在当前的国土空间规划中,重点放在城镇开发边界的划上定,可进一步提高城镇发展质量。

根据实际城镇发展水平和规模,实施相关变量因素控制,建立有针对性的控制体系,提高开发边界划定的合理性。

关键词:国土空间规划;城镇开发;边界划定城镇开发边界是我国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重要的城市空间增长及土地利用管控工具,其目的是协调国土空间开发与保护的关系,避免城镇发展空间与生态农业空间利用间的冲突,引导城镇空间集聚高质量发展。

因此,城镇开发边界的划定是国土空间规划的重中之重。

一、城镇开发边界概念如何合理控制城镇土地开发和各种建设活动,一直是世界各国现代化进程中遇到的问题。

城镇开发边界主要是指允许城镇建设用地实现边界最大化,同时也可指代城镇开发建设与不允许进行城镇开发建设区域之间的空间界限。

设置城镇开发边界旨在促进城市集约化发展,防止其无序蔓延。

城镇开发边界的划定一直被视为规划空间的主要技术手段,由此可见,在城市化进程中,全面探索城镇开发边界尤为必要。

二、城镇开发边界划定的新要求城镇开发边界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引导城镇态势、经济产业和城镇设施,避免城镇无序扩张,合理保护生态环境和耕地,确定城镇建设用地范围,规划城镇刚性布局条件。

通过对各地级市的调研,形成空间规划方案。

城镇开发边界划定主要针对发展潜力大、需求大的地区。

对于城镇人口少、发展潜力不足地区,城镇开发边界的划定效果有限,因此更适合控制分散居民点。

城镇开发边界的空间规划反映了城市的空间增长状况,为引导城镇集约化发展,开发边界不适合包括建成区以外围土地。

但由于城镇土地利用格局和城镇空间格局存在一定差异,城镇开发边界管理范围和土地利用比例也不同,例如,在山地城市,开发边界范围外包括较多城镇用地。

大多数城市划定城镇开发边界不是固定的城市形态和模式,而是实现弹性管理范围。

我国已进入新经济常态,城镇开发边界划定与城镇经济发展密切相关,许多发展空间饱和的城市在划定开发边界后,可重新优化发展格局。

国土空间规划中城镇空间和城镇开发边界的划定

国土空间规划中城镇空间和城镇开发边界的划定

国土空间规划中城镇空间和城镇开发边界的划定2鄂尔多斯市专家咨询论证服务中心,内蒙古鄂尔多斯017000摘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引下,我国着力构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最大限度实现对城镇周边的开发,其中包含三条控制线的规划和国土用途的分类管理以及相关方式方法的创新。

本文首先重点讲述“城镇开发边界”概念;而后浅析城镇开发边界划定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国土空间城镇开发边界的划定意义并讨论我国城镇开发边界的思维模式,最后提出国土空间规划中城镇空间与城镇开发边界科学划定具体实践建议。

关键词:国土空间;规划;城镇空间;城镇开发;边界划定引言国土空间规划是具有约束性、战略性、基础性的方针规划。

现阶段,我国着力构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是国土空间开发思路和开发模式的重大转变,其中城镇开发边界成功的取缔了“规划区”的原有概念。

在这种意义上无形的增强了国土空间规划效力,对城镇开发建设的重要指导意义不言而喻。

文章从对国土空间规划中城镇开发边界的新要求和内涵认知出发,指出当前工作存在上下割裂导致划定不合理、划管分离进而影响规划实施落实等问题,并从城镇开发边界划定所涉及的规模、路径、重点、方式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和初步探讨。

1“城镇开发边界”及“城市空间增长界”的概念城镇化开发边界的概念,主要指的是城镇化的建设用地拓展的最大边界限制。

城镇开发边界划定是当前我国五级三类国土空间规划的核心内容之一。

国家相关政策法规要求多规合一、多图合一,并初步提出了划定要求、技术流程等。

“城镇开发边界”的划定意义界2我国仍是一个世界农业大国,基本农田的红线对国家体系保障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城市开发边界划定很大意义就是在已有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工作的基础上,将城镇周边发展界限、交通规划设计沿线现有易被占用的涉稳农田以及优质水浇地优先划为永久基本农田,最大限度保障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口粮田红线,维系国计民生,决不能因为突破红线而威胁国家粮食供应安全。

划定城镇开发边界的认识与思考

划定城镇开发边界的认识与思考

边界内的建设,实行“详细规划+规划许可”的管制方式;在城镇开发边界外的建设,按照主导用途分区,实行“详细规划+规
划许可”和“约束指标+分区准入”的管制方式。”
十八大
新型城镇化规划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
十九大
优化国土空间格局, 控制开发强度
严格控制城镇 边界无序扩张
科学划定城市开发边界, 推动城市发展由外延扩 张式向内涵提升式转变
通过划定开发边界,优化城市功能和形态,例如广州、厦门、南京等运用城市设计方法,预留山海通 廊,保持山水格局。温州、丽江等山水资源丰富的城市,在城市布局中充分考虑城市周边的自然环境 和文化遗迹,与城市规划建成区统一规划。
广州案例:开展总体城市设计,构建山水生态廊道
地方探索——问题与困惑
一是部分城市由于建设用地指标限制,未将现状城镇建设用地划入到开发边界内; 二是弹性空间预留过大,脱离发展实际,以为凡划入边界的用地均可用作开发建设; 三是边界划定过小,完全以集中建设区作为边界,弹性不足,后期存在频繁调整边界的问题;
上海市城镇开发边界范围
• 规划弹性: • (1)边界内预留约200平方公里的规划建设用地,作为战略空间进行功能留白; • (2)对区域性重要通道、重大基础设施用地,以机动指标形式进行预留,在总规中不
落具体位置; • (3)针对不同情境的人口变化,动态调整供地计划和时序,调节土地使用供需关系。
地方探索——共识与经验:优化城市功能和形态
市级:组织 • 组织划定市辖区城镇开发边界 • 提出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街道)、各类开发区的城镇开发边界指导方案
县级:划定 • 划定县域范围内的城镇开发边界,包括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街道)、其他建制镇、各类开发区等

市级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城镇开发边界划定思路

市级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城镇开发边界划定思路

市级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城镇开发边界划定思路摘要:在目前市级国土空间规划过程中要注重对城镇开发边缘的界限划定,这是进行空间规划的基础。

现阶段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这也促使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加强城镇开发、扩展城市空间增长能够有效提升土地利用率,促进整体城镇开发工作的提升。

在现阶段国土空间开发与保护中加强对空间开发管理,制定相应的国土空间规划制度,将城镇开发边界进行科学划分,综合各方面的因素进行总体探索和实践,制定城镇开发边界的划定方法以及思路,能够有效促进市级国土空间规划工作效率的提升,加强城镇边界分类,提高整体工程施工效果。

通过对国土空间规划现状进行分析,希望提出能够妥善落实城镇开发边界划定的策略。

关键词:国土空间规划;城镇;开发边界;策略引言现今城镇开发边界工作的逐渐推进,有效实现城市空间的科学管控和空间发展制度制定,可以有效推动整体工程施工效率的提升,并且保证各项工程施工管理方案的落实。

在目前城镇开发边界管理工作中,加强城市划定工作的探索。

将城市空间规划部门与自然资源相关部门进行融合,可以保证城市资源有效开发利用,推动整体工作效率的提高。

在现阶段市级国土空间规划工作中,要加强城镇开发边界的划定,推动整体工作有效开展,可以不断在实际工作开发过程中进行边界划定,在资源环境承载力范围内进行国土空间规划的评价,统筹布局生态,加强农业以及城镇的各项功能调整,有效推动整体工程施工效果的提升,落实城镇开发边界划定工作。

一、城镇开发边界划定问题(一)边界划定规模城镇开发边界划定的面积大小一直会成为国土空间规划中的一大问题,如何进行空间划分,如何加强城镇开发,在整体的作业发展过程中容易受到限制,特别在城镇建设空间的控制规模上,缺乏相应的规模大小划分标准,对于各种新建设的用地规模难以顺利开展实施,这也就会导致整体作业实施效率水平不高,容易限制整体作业的发展和落实。

尤其在现代化的城镇土地开发过程中,要多从行政主体的出发,站在宏观角度开展城市开发边界规模的制定,谨慎进行城镇开发空间的划定,会推动整体开发效率的提升,有效落实和开展各项城镇规模管理工作。

国土空间规划中城镇空间和城镇开发边界的划定见解

国土空间规划中城镇空间和城镇开发边界的划定见解

国土空间规划中城镇空间和城镇开发边界的划定见解摘要:在国土空间规划领域,城镇空间与城镇开发边界的划定,能够优化区域空间管理,促进地区稳定合理发展,保障国土空间规划的科学性,为社会稳定发展提供保障,边界区域居民生活品质也将随之提升。

本文就基础概念作出阐述,明确国土空间规划中城镇空间和城镇开发边界的规划原则,进而探究城镇空间和城镇开发边界的划定技术,旨在打造平衡发展区域,促进城镇内部空间体系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国土空间规划;城镇空间;城镇开发边界;划定在国家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需要重视新理念在社会实践中的贯彻落实,促进资源友好型社会的打造,为人文关怀的落实创造条件。

国土空间规划中城镇空间与城镇开发边界的科学划定,有助于统筹布局生态,优化利用资源,促进国土空间规划的创新,以国家制度为依据,为城镇后续发展提供可持续化空间,保证城镇发展的集约化、适度化与绿色化。

一、基础概念所谓城镇开发边界,就是以国土空间规划为背景,针对特定时期下的城镇发展状况及城镇相关工程出发,明确指导约束条件,划定区域边界,就城镇地貌、生态建设、环境容量等要素开展综合分析,确保人口、交通等划定与管控的合理性。

可将城镇开发边界看作是某一阶段内可实施城镇开发及禁止开发的空间界限。

按照功能的差异,可将城镇开发边界划分为三个方面,其一是城镇集中建设区,就是城镇建设期间关注用地规模与未来发展需求,对空间区域进行打造,满足开发与集中建设需求。

其二是特别用途区,在完善城镇功能的基础上,注重人居环境的改善以及生活品质的提升,确保城镇边界清晰,重点区域的开发与划定应完整,比如休闲旅游区、生态涵养区等。

其三是城镇弹性发展区,就是处于城镇集中建设区外,基于特定条件出发,针对该地域空间实施城镇开发与集中建设,以确保在城镇不确定的发展中保持良好适应性。

二、国土空间规划中城镇空间和城镇开发边界的规划原则(一)科学规划原则国土空间规划的科学化推进,需要以环境保护为基础,将其与生态建设相协调,明确原则和底线,开展双评价,保证规划空间及范围的具体化,开发强度与科学性随之得到提升。

2019年金经昌中国城市规划优秀论文奖获奖名单

2019年金经昌中国城市规划优秀论文奖获奖名单

其他2019年金经昌中国城市规划优秀论文奖获奖名单AWARD LIST OF 2019 JIN JINGCHANG CHINA URBAN PLANNING EXCELLENT PAPERS三等奖论文题目作者来源期刊刊出期次一等奖从理性规划的视角看城市设计发展的四代范型王建国《城市规划》2018 (1)二等奖解析中国城市规划:规划院制度与中国城市规划发展探究孙施文〈城市规划学刊》2018 (4)城市:40年回顾与新时代愿景汪光秦《城市规划学刊〉2018 (6)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城乡规划知识网络演进吴志强刘晓畅〈城市规划学刊〉2018 (5)4茎可潘型 C_TYP L A N N N GRE<_EW12019#I 湖 43推 聘-0邀VOL.43 No・10O C T 2019佳作奖论空间规划体系的构建—兼析空间规划.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与自然资源监管的关系林坚吴宇翔吴佳雨刘诗毅《城市规划》2018 (5)凝核破界——城乡规划学科核心理论的自觉性反思杨俊宴《城市规划》2018 (6)摇摆之间:三旧改造中个体.集体与公众利益平衡田莉《城市规划》2018 (2)城镇开发边界与国家空间治理—划定城镇开发边界的思想基础张兵林永新刘宛孙建欣《城市规划学刊〉2018 (4)空间规划改革的思考孙安军《城市规划学刊〉2018 (1)•■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内涵与评价指标体系建构 ——暨若干特大城市实证研究赵民方辰昊陈晨〈城市规划学刊》2018 (2)提名奖阶段与转型:走向质量型增长赵燕菁《城市规划》2018 (2)供给侧改革下小城镇特色化发展的内涵与路径再探——基于长三角地区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的实证陈博文彭震伟《城市规划学刊》2018 (1)文地系统规划研究王树声《城市规划》2018 (12)城市规划.土地发展权与社会公平何明俊《城市规划》2018 (8)韧性思维与城市生态规划沈清基《上海城市规划〉2018 (3)城市更新生长性理论认识与实践赵万民《西部人居环境学刊》2018 (6)嵌入性治理:法团主义视角的中国新城空间开发研究冯灿芳张京祥陈浩《国际城市规划〉2018 (6)绿色城市理论与实践探索李迅董珂 谭静许阳〈城市发展研究》2018 (7)全球化与中国开发区发展的互动特征及内在机制研究王兴平崔功豪高舒欣《国际城市规划〉2018 (2)公共行政视角下的控规调整管理辨析——责任.困境与途径衣霄翔吕飞《现代城市研究〉2018 (9)加强层级传导,实现编管呼应——城市总规空间类强制性内容的改革创新研究董珂张菁《城市规划〉2018 (1)商品链视角下的消费与空间:经济与文化的对话林耿李锐文 宋佩瑾杨帆《现代城市研究〉2018 (9)全数字化城市设计的理论范式探索杨俊宴《国际城市规划》2018 (1)文化定桩:乡村聚落核心公共空间营造—浙江黄岩屿头乡沙滩村实践探索杨贵庆肖颖禾《上海城市规划》2018 (6)基于绿色基础设施的中国收缩城市正确规模模型马爽龙瀛〈西部人居环境学刊》2018 (3)论新时代城市总体规划的创新实践与政策导向赵民《城乡规划》2018 (2)新时期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的框架与方法——以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实施评估为例张尚武汪劲柏程大鸣《城市规划学刊》2018(3)社会资本视角下的我国城市体系研究—基于国际友好城市的数据李东泉翁源《城市发展研究》2018(12)全球城市目标下上海村庄规划编制的思考吴燕《城乡规划》2018(1)基于文化基因理念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方法探索—重庆寸滩历史文化街区为例李云燕赵万民杨光《城市发展研究》2018(8)基于生产力生产关系理论的乡村空间布局优化杨贵庆关中美《西部人居环境学刊》2018(1)伦理与秩序—空间规划改革的价值导向思考高洁刘畅《城市发展研究〉2018(2)中国县域单元城镇人口收缩的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分析邓沛勇刘毅华《现代城市研究》2018(3)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城镇化陷阱.破局之路:论中国投资对非洲城镇化的影响周君周静《国际城市规划》2018(5)初评委员会评委名单(以姓氏笔画为序)马武定厦门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名誉院长.教授.厦门市城市规划学会会长王凯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毛其智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吕斌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孙施文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杨保军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陈秉钊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赵民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赵万民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教授袁奇峰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耿宏兵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秘书长.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顾朝林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崔功豪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复评有效投票评委名单(以姓氏笔画为序)马林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马武定厦门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名誉院长.教授.厦门市城市规划学会会长王凯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王世福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教授王建国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王富海深圳市蕾奥城市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文国玮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毛其智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龙瀛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研究员田莉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叶菊华《现代城市研究》编委会副主任叶裕民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毕凌岚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吕斌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任致远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副会长.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华晨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教授刘奇志武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刘博敏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许学强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教授20」9曲®肢Imllll-fl-lElla m港越岸潦矽I>4特洱将Ml-IK Award Lisiof2019J-NJingchangChinaUrbanp-anningExce--en~Papers他其62 0」9曲潞4 3(»牆l o sVOL.43N p o O C T 2019越科涪越QTYPLANN乏GRESEW孙安军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长,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司原司长孙施文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何兴华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计划财务与外事司原司长运迎霞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李迅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教授级髙级工程师李百浩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李和平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党委书记,教授冷红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杨保军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杨俊宴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杨新海苏州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吴庆洲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吴志强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副校长.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吴唯佳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邹德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特邀理事.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沈清基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宋小冬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张泉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原巡视员张尚武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教授张京祥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张庭伟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终身教授陈小卉江苏省自然资源厅国土空间规划局局长.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陈秉钊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陈燕萍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深圳大学城市规划发展研究所所长林坚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城市与区域规划系系主任.教授罗小龙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教授罗震东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周婕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教授周一星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周国艳苏州大学金螳螂学院城市规划系系主任.教授赵民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赵万民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教授赵天宇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教授赵燕菁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厦门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经济学院与王亚南经济研究院教授段进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段德罡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教授袁奇峰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施卫良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耿宏兵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秘书长,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夏南凯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顾朝林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黄亚平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教授黄明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教授,西安建大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崔功豪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阎整山东建筑大学建筑城规学院教授彭震伟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党委书记,教授董鉴泓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鲍世行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原副秘书长.《城市发展研究》原主编.研究员。

探索城镇开发边界内的详细规划调整的原因和管理方法

探索城镇开发边界内的详细规划调整的原因和管理方法

探索城镇开发边界内的详细规划调整的原因和管理方法目录一、内容概括 (2)(一)背景介绍 (2)(二)研究意义 (3)二、详细规划调整原因分析 (4)(一)土地使用需求变化 (5)(二)城市发展战略调整 (7)(三)生态环境保护要求 (8)(四)基础设施改善需求 (9)(五)法律法规政策变动 (11)(六)其他原因 (12)三、详细规划调整管理方法 (14)(一)建立健全规划调整机制 (15)1. 明确规划调整原则 (16)2. 设立规划调整管理机构 (17)3. 制定规划调整流程 (18)(二)科学编制规划调整方案 (20)1. 充分调研论证 (21)2. 合理确定调整范围 (22)3. 确保规划调整的科学性与可行性 (23)(三)严格规划调整审批程序 (23)1. 明确审批权限和责任 (24)2. 规范审批材料和要求 (25)3. 建立审批会审制度 (26)(四)强化规划调整实施监管 (27)1. 建立健全监管体系 (28)2. 加强对实施过程的跟踪检查 (30)3. 及时处理违规行为 (31)(五)加强规划调整公众参与 (32)1. 建立信息公开平台 (33)2. 拓宽公众参与渠道 (35)3. 做好公众意见的采纳和反馈工作 (36)四、结论与展望 (37)(一)主要结论 (38)(二)未来展望 (39)一、内容概括本文档深入探讨了在城镇开发边界内进行详细规划调整的必要性与实施方法。

详细规划调整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环节,它涉及到土地使用、交通布局、公共设施配置等多个方面,对于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档首先分析了当前城镇开发边界内规划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如用地紧张、功能混杂、环境压力等,并阐述了进行详细规划调整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文档详细探讨了详细规划调整的原因,包括城市发展战略调整、人口增长与资源需求变化、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等。

还介绍了详细规划调整的管理方法,包括制定调整规划、加强监管与执行力度、完善公众参与机制等方面。

国土空间开发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国土空间开发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国土空间开发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摘要:当前,我国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正在不断完善,构建起了以生态空间为基础的管控措施,具体包括国土空间规划、国土空间用途管控、国土空间修复等制度,为我国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提供制度保障,但是依旧存在一些问题,因此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对制度进行进一步的完善,从而更好地做好我国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工作。

关键词:国土空间开发;发展规划;用途管制一、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现状国土空间开发保护这一新的概念和思想出现以后,我国不断完善我国空间开发保护方面的制度。

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加强对土地的管理。

随后,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为了对国土空间开发秩序进行有效地维护,又对发展战略进行了不断调整。

2010年,我国发布了《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这一规划是我国开展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工作的基本原则。

国土空间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重点强调了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过程中,“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将“改革完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加强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视为健全生态文明体制的基础性领域。

2019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中发〔2019〕18号),文件提出“健全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体现战略性、提高科学性、强化权威性、加强协调性、注重操作性,实现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

可以说,我国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在不断的完善过程中,现在我国已经构建起了国土空间管控制度体系。

二、我国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部分地方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线、城镇开发边界划定存在冲突当前,在我国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中有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线和城镇开发边界等三条控制线,在过去这三条控制线并不是由同一部门划定的,而是由不同部门划定的,这就导致三条线存在一定的差异和重叠,在这样的情况下,城镇空间挤占农业空间的现象经常出现,一些永久基本农田被以各种非法名义转变成了建设用地,导致我国耕地面积减少。

何谓城市开发边界

何谓城市开发边界

何为城市开发边界
城市开发边界的雏形可以追溯到19世纪英国的绿带政策,在国际上通常又称为城市空间增长边界(UGB),其基本功能是控制城市规模的无节制扩张。

UGB内涵如何界定?有人从政府管理角度,将其理解为“被政府所采用,并在地图上标示,以区分城市化地区与周边生态开敞空间的重要界限”。

也有学者从保留地形、地貌的角度出发,认为其是“大都市区域是应该具有地理界限的有限空间,这些地理界限的来源是地形、农田、分水岭、河流、海岸线和区域公园等……发展不应使城市的边界变得模糊或是消失”。

如果从城乡关系的角度出发,城市发展边界也经常被解读为“城市与乡村的分界线”,“一种城市空间控制和管理的手段”。

还有学者认为,它是城市的预期扩展边界,边界之内是“当前城市与满足城市未来增长需求而预留的土地”。

按照北京大学教授林坚的研究,国际上划定城市发展边界的探索实践一般可分为四类:城市建设底线。

划定城市建设开发活动的绝对禁建区域,如深圳基本生态控制线、北京限建区规划的禁建区等。

城乡地域分界。

划定城市区域与乡村区域的边界,如美国城市增长边界、日本城市化地区边界、我国台湾地区都市地域边界等。

城市形态控制线。

划定城市建设空间集中开发区域边界,如英国伦敦绿带、城乡规划建设用地边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模边界。

城市发展弹性边界。

划定城市未来一定年限潜在发展空间边界,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扩展边界。

1/ 1。

2023年土地科学研究重点进展评述及2024年展望——土地资源利用与空间规划分报告

2023年土地科学研究重点进展评述及2024年展望——土地资源利用与空间规划分报告

第38卷 第2期2024年2月Vol.38 No.2Feb.,2024中国土地科学China Land Science 2023年,国内外学者针对土地资源利用与空间规划问题展开大量研究,并取得一定进展。

本文采用文献调查法,基于中国知网(CNKI )、万方、Elsevier、Springer、ProQuest 等电子期刊数据库,梳理分析了2023年国内外土地资源利用与空间规划研究发展现状和重点问题,并结合中国宏观经济发展的科技需求,展望2024 年中国土地资源利用与空间规划发展趋势。

通过检索“土地资源”(land resources )、“土地资源保护”(land protection )、“土地生态”(land ecology )、“土地利用”(land use/LUCC )、“土地评价”(land evaluation/land assessment )、“土地利用规划”(land use planning )、空间规划(spatial planning )等关键词,筛选出学术文献93篇,其中,中文期刊文献54篇,英文期刊文献39篇。

主要分布在《中国土地科学》、《地理研究》、《地理学报》、《城市规划》、《生态学报》、Land Use Policy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Landscape Ecology 等期刊,内容涵盖土地资源配置、土地资源保护、土地利用效益评价、国土空间规划方法等方面。

研究主题的细分情况见表1。

1 2023年土地资源利用与空间规划重点问题研究进展1.1 国内土地资源利用与空间规划重点问题研究进展2023年,国内土地资源利用与空间规划研究以土地资源配置、土地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绿色低碳土地利用模式、土地利用效益评价、国土空间规划方法和空间规划管理和保障制度为研究热点。

土地资源方面,学者尤其关注土地资源配置的影响与优化路径,以及土地资源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特征与权衡关系。

城市开发边界的概念和划定方法

城市开发边界的概念和划定方法

厦门
武汉
杭州
在城市规划区内 在市域范围内
上海
25
(一)定义内涵
2、内涵
(3)城市开发边界与“三区划定”的关系
• 禁建区是城市永久性的、不可逾越的生态底线,不能划入城市开发边 界内;
• 适建区是适宜进行城市开发建设的区域,应纳入城市开发边界;
• 限建区应该进一步深入研究,有条件开发建设的区域可纳入城市开发 边界;而一些自然条件较好的或者对区域生态格局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的地区,应成为永久性不可侵占的生态本底。
7
第一部分 背 景
2014.07 住建部和国土 部联合召开试 点城市启动会 2014.08 四川省启动开 展城市开发边 界划定研究 2014.12 省住建厅召开 城市开发边界 划定研究专审
首批选择14个试点城市探索划定城市开发边界。
四川省启动城市开发边界划定研究工作。
论证确定城市开发边界划定的基本方法、定义内涵等重要内容。
2011.03 十二五规划 纲要
“合理确定城市开发边界,规范新城新区建设,提高建成区人口密度,调 整建成区人口密度,调整优化建设用地结构,防止特大城市面积过度扩张”。 “城市规划要由扩展性规划逐步转向限定城市边界、优化空间结构的规
2013.12 中央城镇化 工作会议
划”,根据区域自然条件,科学设置开发强度、尽快划定每个城市特别是特大
要素重新整合和深入研究。
29
(一)定义内涵
2、内涵
区域基础设施
城市开发边界
永久耕地
行政辖区 镇建设用地 生态红线 乡、村庄建 设用地范围 乡、村庄建 设用地范围 限制建设用 地 (农林牧等) 中心城区建 设用地范围 中心城区 规划范围
镇建设用地 范围

国土空间规划视角下城镇开发边界划定问题探析

国土空间规划视角下城镇开发边界划定问题探析

国土空间规划视角下城镇开发边界划定问题探析摘要:划定城市发展边界,需要综合分析城市发展可持续性的总体状况、国土空间发展的适宜性、城市发展的性质、类型、综合功能、合理的空间需求、城市发展的特点和城市发展的不确定性。

同时考虑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

做好留白工作,避免生态保护红线和永久基本农田,有效发挥城市发展边界对美丽国家空间形成的控制、引导和塑造作用。

关键词:国土空间规划;城镇开发边界划定;问题;探析一、概念在国土空间规划中划定,指导和制约一定时期内城镇的发展,在本区域内对城镇进行集中开发建设,重点是完善城市功能的区域边界。

在评估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的基础上,适当考虑城市发展需要,留下良好的空白,避免生态保护红线和永久基本农田。

要防止城市无序蔓延,为未来发展留有空间。

在其区域内,可以进行城市集中开发建设,重点是完善城市功能的区域边界。

城市发展边界可分为城市集中建设区、城市灵活发展区和特殊用途区。

城市集中建设面积:根据规划的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为满足城市居民生产生活需要,划定一定时期内允许进行城市开发和集中建设的区域空间。

城市灵活发展区:为了应对城市发展的不确定性,在城市集中建设区之外划定,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进行城市开发和集中建设。

特殊使用区域:为完善城市功能,提高人居环境质量,保持城市发展边界的完整性,根据规划管理要求,将重点区域划分为发展边界,主要包括与城市生态保护、休闲游玩、保护隔离、自然与历史文化保护密切相关的区域空间。

二、总体目标通过划定城市发展边界,防止城镇盲目扩张和无序蔓延,促进城市发展由外延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优化城市布局和功能结构,提高城市人居环境质量,促进形成边界内集约、高效、宜居、适度的城市区域。

边界外山清水秀,国土空间格局开阔舒适。

三、划定原则1. 把节约和保护放在首位坚持底线思维,在评估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的基础上,优先划定不可开发建设区域,科学设定开发强度,统筹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红线和城市发展红线。

浅析基于“多规合一”的空间管制问题

浅析基于“多规合一”的空间管制问题

浅析基于“多规合一”的空间管制问题作者:刘沁艺来源:《现代经济信息》 2018年第7期摘要:随着城镇化的高速发展,许多城市出现了“城市病”,空间管制也逐渐显示了它的重要作用,作为一种合理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它可以最大程度地调节城市建设中各主体的利益关系,提高城市化的质量。

本文基于已有的对空间管制分区的研究,探究空间管制存在的问题,寻求在“多规合一”指导下,空间管制发展的方向与趋势。

关键词:概念规划;空间管制;多规合一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8)010-0084-01长期以来,指导我国城乡空间资源利用的城乡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等,由于分管部门职能侧重点一级规划目标和编制技术标准等的不同,造成各类空间规划存在规划边界矛盾、规划内容交叉重叠等问题,大大增加了规划编制与实施管理的社会成本。

推进“多规合一”,构建空间规划体系,是未来规划政策改革的重要趋向,而构建相应的空间管制体系,可以对各类规划加以限制、约束,从而解决彼此间相互掣肘的问题。

因此,在“多规合一”指导下,寻求空间管制政策落地的可行性路径十分必要。

一、空间管制概念空间管制这一概念的产生源于城镇化进程中带来额日益严峻的城镇建设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是通过划定区域内不同性质的类型区,制定其分区开发标准和控制引导措施,从而实现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其最终目的是通过制定差异化政策协调利益平衡,本质上是划分不同分区并制定差异化空间管理的手段。

二、我国现行城乡空间管制区划存在的问题1. 管理主体过多,增加各规划间协调的难度我国现有空间管制体系包括四类,由多个政府管理部门依据各自不同的管理权限编制,采用了不同的管控措施,虽然各空间规划主要作用不同,但都可以在同一时间在相同区域以不同的管控措施进行管理,最终在一个行政辖区范围内形成了“多元编制”、“多规管控”的局面。

针对同一片国土,不同部门由于规划理念和利益诉求存在差异,且管理部门缺乏有效沟通的平台和方式,造成各规划在编制和实施过程中存在许多矛盾与争议,甚至致使空间规划交叉管理而无法可依,在实际操作中无奈直接选择最严格的规划进行控制,而不是选择最适合、合理的规划进行控制和管理。

国土空间规划中三线划定与管理

国土空间规划中三线划定与管理

国土空间规划中 "三线 "划定与管理摘要:经济快速发展下,我国生态保护重视度提升,优化完善国土空间规划,必须以三条控制线为主,做好规划与管理工作。

将生态线、城镇开发为边界,深入分析规划工作的不足与问题。

本文研究中,注重分析国土空间规划中"三线"划定与管理问题,仅供参考。

关键词:国土空间规划;"三线"划定;管理为了满足高质量发展要求,完善社会经济、优化生态空间,需要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从而开展科学监督与管理,加强底线约束,维护空间安全,掌握规划建设用地总量。

1、三线划定的基本原则第一,基于合理规划系统,实行三条控制线,已经成为国土空间规划重点。

同时,联合国土空间管制,优化完善生态保护。

针对规划系统,遵循多种规格要求,统筹规划三条控制线。

统筹措施在于主体功能区战略要求,以标准性、统一性平台进行管理,全方位落实三条控制线,减少冲突矛盾。

统筹空间,联合主体功能实施制度、战略控制机制,基于不同尺度,优化匹配国土空间管理,以不同层次国土空间为主,做好规划编制与落实工作。

第二,在划定三条控制线时,应当基于思维模式、绿色发展模式上,以尊重自然、和谐发展为理念,以生态保护、国土开发为导向,做好生态保护与生存工作,优化农业生产、城镇建设的国土空间布局,维护生态环保与安全性,加强各区域发展能力与开放性。

第三,社会发展属于动态发展过程,必须高度重视自然生态变化,产业发展。

城镇规模化发展,实现动态变化归类,联合空间规划期限,科学评估三区三线合理性,明确空间结构,全面提升空间利用效率。

此外,严格管控空间规划的底线问题,落实刚性原则,确保建设与布局开发合理性,实现动态平衡。

2、联合三线空间管制的保障措施2.1建立空间规划体系,促进规划体制改革通过现有体系完善多规合一工作,加快体制深化改革,优化国家与省级规划体系,梳理不同层次规划关系,从而形成国土空间管制。

注重完善制度细则,联合法律法规体系,不仅要细化制度规定,还需要推动法制化进程,联合法律制度与规范,完善国土空间规划管理方法,全面满足工作需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城市开发边界的经验借鉴 启示:
(1)划定城市开发边界往往与城市有关,都是试图 控制城市蔓延 (2)划定城市开发边界应考虑底线(生态控制线、 禁建区等)因素 (3)土地规划的“三区四界”(尤其是规模边界和 扩展边界)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2 怎么理解城市开发边界? 2.1 前提与目的
——前提 单一制国家的土地用途 管制制度 建设用地规模约束前提 下的紧凑性规划 城乡统筹发展前提下的 优化空间结构规划(特 别是特大城市) 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 本农田红线约束前提下 的城市开发边界划定 ——目的 引导并约束与城市(镇)有 关的各类开发活动,重点在 城市(镇)规划控制范围内 重点控制国土开发强度,必 须城乡统筹引导 不能越过的“底线”但可以 不局限于“底线”(即生态 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红 线) 刚性和弹性有机结合的界线, 配有调控、监测、空间优化 手段
起源:1958年 美国 代表:波特兰都市区 概念:是限制城市增长的 一种工具,政府通过在城 市外围划定一条界线,保 证边界内土地高密度和混 合发展,边界之外的土地 只能用于发展农业和森林 ,从而限制城市的无序蔓 延。 特点:规划期限一般为20 年,每5年进行调整,以保 证土地的合理供应。 波特兰市《地区规划2040》
•划定“城市增长边界”(图中外轮廓的绿线)
2.2 城乡地域分界
例2:日本京都市城市化控制及促进区划线规划
2.3 城市形态控制线
例1:绿带政策
起源:1935年 英国 代表:大伦敦规划 概念:在城市郊外规划绿 带环作为农业和游憩地区, 通过实行严格的开发控制 保持绿带完整性和开敞性, 阻止城市过度蔓延。 特点:很强的法律权威性 和永久性,是以法律形式 确定的国家基本规划政策; 变更权利由中央政府掌握; 允许一些绿带和建设空间 置换,保证绿带总量的动 态平衡和净增长。
2 怎么理解城市开发边界?
远景开发边界:城市(镇)中心城 区远景规划范围,土地利用总体规 划中的扩展边界。界定中心城区在 长期(规划期末后十年)可能会用 于从事开发建设活动的土地范围。 总规开发边界:中心城区规划的边 界范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规 模边界。约束中心城区在规划实施 期间内可以从事开发建设活动的土 地范围和规模。 村庄开发边界:村庄规划的边界范 围。约束了总规控制边界范围内的 村庄建设用地的开发范围 规划控制边界:城乡建设空间 统筹规划的边界范围。是城市 管理者行使建设空间边界管控 的责权范围。
2 怎么理解城市开发边界? 2.2 主要作用与用法
对接“一书三证”制度
1)总规开发边界、远景开发边界内建设以“一书两证”管理为 主 2)村庄开发边界内建设实施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制度 3)总规开发边界内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具有法律效力
城乡规划加强分级管理 中央和省级管理部门
重点管控“四界”实施以及 禁建区空间利用情况
以1:10000为统一比例尺,建立矢量化、电子化信息共享平台, 明确城市开发边界的地理坐标,整合形成“一张图”管理
——“尽快划定每个城市特别是特大城市开发边界”
引自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要求
报告框架
1 3 2 3 3
城市开发边界的经验借鉴 如何理解城市开发边界? 怎么划定城市开发边界?
1 城市开发边界的经验借鉴 2.1 城市建设底线:深圳基本生态控制线等 2.2 城乡地域分界:美国城市增长边界、日本城市化地
区边界等
2 怎么理解城市开发边界? 2.2 基本设想 内涵:城市(中心城区)、镇总体规划控制范围内各类城乡
居民点建设用地开发边界的“边界”体系
外延:“四界”
(1)规划控制边界:城市(中心城区)、镇总体规划控制范围边 界 (2)总规开发边界:城市(镇)总体规划建设用地边界,土总规 各自规模边界要与之相衔接 (3)远景开发边界:城市(镇)远景规划建设用地边界,土总规 的各自扩展边界尽可能与之相衔接(远景比总规大10年) (4)村庄开发边界:村庄规划建设用地边界线,土规村庄的规模 边界与之衔接
2.3 城市形态控制线
例2:城市总体规划建设用地边界 例3: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模边界
2.4 城市发展弹性边界
例1: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扩展边界
土地规划的建设用地空间管制
“三界四区”
三界 规模边界 扩展边界 四区 允许建设区 有条件建设区 限制建设区 禁止建设区 禁建边界
强调基本农田保护的同时,加大对建设用地 空间管制,关键在于城乡建设用地边界控制。
国土资源部文件要求:尽快将城镇建设用地管制边界 和管制区域落到实地,明确四至范围,确定管制边界 的拐点坐标,在主要拐点设置标识,并向社会公告。
中心城区土地利用控制
–市级规划编制,应划定中心城区规划 控制范围 –中心城区规划控制范围应包括主城区、 相关联的各功能组团和需要加强土地 用途管制的区域,以不打破乡(镇) 行政界限为原则。中心城区扩展边界 外2000米范围内涉及的乡(镇)一般 应纳入中心城区规划控制范围。 –中心城区土地利用控制的主要任务是, 合理确定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和范围, 对中心城区规划控制范围内的土地进 行建设用地管制分区或土地用途分区, 制定管制规则。 –中心城区建设用地规模与发展方向, 应按照节约集约用地要求,根据城市 发展定位、资源环境容量和城市化发 展趋势确定,并与城市规划充分协调。
总规控制边界 远景开发边界 总规开发边界 村庄开发边界 调入区域 调出区域
3 怎么划定城市开发边界?
区别划定控制线 总量约束保“底线” 分级协同划“三界” 统一标准“一张图”
3 怎么划定城市开发边界?
区别划定控制线
1)中心城区规划控制边界由市、县人民政府组织划定 2)中心城区外的城区、镇区规划控制边界由所在地市、区、县人 民政府组织划定 3)城市、县城镇的规划控制边界不打破乡级行政界线;其他城镇 的规划控制边界不打破行政村界线 4)规划控制边界可以和规划区边界重合
城市开发边界划定的思考
林 坚
(北京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系、首都发展研究院) 2015年7月· 广州
背 景 走向紧凑性规划
——“城市规划要由扩张性规划逐步转向限定城市边界、优化 空间结构的规划”
控制建设用地规模
——“根据区域自然条件,科学设置开发强度”
改变特大城市空间蔓延、城乡同步扩张态势 (突出问题在城乡交错带、城乡结合部)
总量控制保“底线”
1)总量控制:市、县人民政府根据管理事权,结合上级政府下达 建设用地规模等指标,统筹安排中心城区、镇等规划控制边界内 总体规划期和远景规划期末城乡居民点建设用地规模、城市(镇) 建设用地规模,作为中心城区、镇区划定“三界”(总规开发边 界、远景开发边界、村庄开发边界)的依据 2)底线控制:“三界”以不超越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红 线、城乡规划和土总规的禁止建设区为底线
2.3 城市形态控制线:英国伦敦绿带、城市规划建设
用地边界、土地利用总体规用总体规划扩展边界
2.1 城市建设底线
例1:深圳市基本生态控制线
2005 年
《深圳市基本生态 控制线管理规定》
2013 年
《深圳基本生态控 制线优化调整方案》
2.2 城乡地域分界
例1:城市增长边界
3 怎么划定城市开发边界? 分级协同划“三界”
1)中心城区规划控制边界内的“三界”依规模控制原则,由市、 县人民政府组织划定,具体由城乡规划、国土部门牵头开展 2)中心城区规划控制边界外的城区、镇区“三界”依规模控制 原则,由所在地市、区、县人民政府组织划定,报上级政府审 批
统一标准“一张图”
各级地方管理部门
重点管控绿线、蓝线、紫线、 黄线“四线”保护和利用情 况
2 怎么理解城市开发边界? 动态平衡,“调”“换”结合
1)调:“三界”五年一评估、一调整 2)换:“三界”空间置换(即规划控制边界内城乡居民点建设 用地规模不变,允许空间互调(总规开发边界与远景开发边界、 远景开发边界与村庄开发边界内地域可以同面积置换),由城 乡规划、国土部门联合审查,一年不超过一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