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验现象学——悬置和意向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胡塞尔先验现象学
先验悬置意向性
现代西方人本主义伦理学是现代西方伦理学发展的一个重要脉络, 是泛指一类以现代人学或人性哲学为理论基础,以人的价值、存在、自由、选择、责任等为中心主题的现代主体性道德理论。它立足于生命的存在和价值,试图终结近代本体论和认识论意义上的人, 让主体的个人、处在主体间性关系中的个人,以及各种具体的生活世界的在场的现实的个人出场,更关注主体的精神家园,主要体现了对人的主体及主体间性关系的关注。
康德的先验:康德认为人可以为自然界立法,那么人为自然界立法的能力是从哪里来的呢,康德认为这是人的知性能力所固有的, 他称这种知性能力的根据为纯粹的自身意识,在康德那里, 这种纯粹的自身意识是独立于所有的经验而成立的,但它仍为经验的人所具有,并且任何经验都不能不与它发生联系,在胡塞尔看来, 康德的知识根本无法突破经验层面。为此,他提出先验还原,并用他的先验还原方法开掘出一个更深层的领域, 即纯粹意识领域。这一纯粹意识与康德的纯粹意识不同, 它不仅也独立于所有的经验而成立, 而且它已经脱离了经验的人的层面,脱离了与经验的任何联系。胡塞尔把这一纯粹意识作为他整个现象学的绝对无疑的出发点,从而使思维成为纯粹的、绝对的,不依赖于人的主体的先验主体。
在《现象学的观念》一书中,胡塞尔阐述了“现象学的还原”和
“意向性的构成”这两个观念正是这两个理论突破,标志着胡塞尔从描述现象学完全转向了先验现象学。
现象学还原的第一层含义是悬置或者说中止判断,即对对象的存在加括号、中立化、不做判断,它在中立化对象之后,进一步使得一切被认识者作为而且仅仅作为显现者显现,也就是说,通过现象学还原,一切都只是显现,这样它就把一切都逼入了纯粹现象的范围,让现象自身显示自身是如何可能的,而不需要借助于它者。
胡塞尔建构主体间性的第一步就是进行先验悬置,即把一切经验现象存在和既定观念进行悬置,存而不论,从而复归于纯粹意识和纯粹自我。因为胡塞尔认为要使事物的本质显现出来,就必须去除主观的一切经验的先入之见,客体的先存背景。在对这些经验性的东西加括号后,就成了主体直接面对事物本身,我的意识就成了纯粹意识, 一切客体的东西都是纯粹自我意识到的事物的本质。这个纯粹自我是超时空的,它被胡塞尔规定为绝对主体,是一切意识的流调者,任何意识都以它为中心,其他客观世界因为自我意识投射的光束而显露。
我们知觉到一棵树,但是关于这棵树的存在必须给悬置掉,也就是说我们不能因此就设定这棵树的存在,因为我们对树的知觉很可能只是一个梦,而且我们也会出现幻影或者海市蜃楼的感觉,不过有一点是可以确定,这就是知觉体验本身,不管我这一知觉出于何处,但知觉体验本身是真真切切的,它具有无可怀疑的自身被给予性,所以说,现象学还原后的世界并没有缩小,反而更为丰富了,范围也扩大了,因为这时凡是能够通过自身显现自身,能自身被给予的都可以成
为有效的、可利用的对象。
因
此,胡塞尔认为,这个世界是我所意识的世界,这个世界的真的存有是通过我自己的认识结构而认识的存有,这里我认识的结构,就包含有胡塞尔的另一个重要概念:意向性。即,思的活动,是认识体验的本质, 把主客体统一起来。一切意识都是指向对象的意识,一切对象都是意向性的对象,即一切对象都是以主体的纯粹意识为转移。这样胡塞尔就确立了自我是一切价值和意义的出发点,世界因我的意向性活动而有了为我的价值和意义,纯粹自我亦在意向性活动中实现了自我价值。
在胡塞尔看来,意向性概念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就是它内在于意识,是意识本身所带有的,即只要有意识,就必然具有意向性。而有意向性,也必然就有意识。意向性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它可以分为两层一层是意向活动,另一层就是被呈现、被意指的那个东西。
胡塞尔通过现象学的还原悬置了外部客观世界的存在,取消了外部世界的存在设定,剩下的只有纯粹意识这个现象学的研究领域,这样就给胡塞尔解决认识论之谜留下了一个难题,认识对象从何而来?
意识所关于的某物也必须由意识自身来提供,这样,现象学还原只是到纯粹意识上还不够,它还必须进一步构造出认识对象来,这就需要意向性的构成,意识行为有两个组成部分,一个是实项的组成部分,它包括意识活动和感觉材料;另一个是意向的组成部分,它包括意向相关项及其呈现方式,意向性构成就是指意识活动通过激发感觉
材料以某种方式把意向相关项呈现出来,这样,胡塞尔为了获得认识的真正立足点,还需要回归到一个对象世界,但是这一世界并不是曾通过现象学还原所悬置的世界,而是一个由意识活动所激发而显现的意向对象的世界。因此,胡塞尔被人们包括他的学生和朋友斥责为向先验唯心主义的倒退。实际上是有一定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