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中国菜

合集下载

第二章 菜肴的命名

第二章 菜肴的命名

菜 名
品的卷标,而是在实体中糅合文化、艺术等的结晶品;具有商业功能

和推销的价值。

菜名的功能:信息功能,美学功能,社会文化功能等。
文 化
菜名中不但使用了写实主义的手法,也用到浪
漫的笔调。
案例导入
某餐厅内,一位客 人点了几道名字奇 特的菜:“猪八戒 踢皮球”、“乱棍 打死猪八戒”、“ 绝代双骄”、“白 马王子”。
盛器 主料
• 单纯有形象命名,这是强调菜肴的形象特 征,引起人们的好奇心,注意菜肴的艺术 造型的效果,例 狮子头、龙舟送宝、松 鼠鱼、鸟归巢。
• 以蔬果等盛器命名,将蔬果粉丝制作成食 物盛器的形状,来盛装菜肴,既是盛口又 是食物,如 西瓜盅、冬瓜盅、鸟归巢、 渔舟唱晚
• 以主料和中药材命名,强调主料和中药材, 特别是中药材的功效,反映我国医食同径, 如 虫草鸭子、子姜鸡、龙服五花、枸杞 炖狗肉,大枣牛肝汤。
案例一
有一回看见一菜,叫《白马王子》。当时,随行的众人都不知 为何物,于是就要了一盘。结果,菜上来一看——就一大块豆腐, 上面还插了张刘德华的照片……
案例二
菜名《小二黑结婚》,原来是盘子里两个剥光的 皮蛋!
案例三
有人吃过“火辣辣的吻”吗?——呵呵,就是辣椒 炒猪嘴噢!
案例四
知道“乱棍打死猪八戒”是什么吗?是豆芽炒猪头 肉!!!
案例五 《关公战秦琼》:西红柿炒鸡蛋——红脸和黄脸
案例六
菜名:走在乡间的小路上:红烧猪蹄,边上镶点 香菜!
案例七
在公司楼下的饭店点过一道菜《母子相会》,菜 上来一看,晕!居然是黄豆和豆芽!
二、菜品命名的简洁性——简明扼要
PLEASE ADD YOUR TITLE HERE

烹饪概论

烹饪概论
刀法,不仅可以起到美化菜肴的作用还可以影响原料成熟快慢。中 国菜讲究刀工精湛:片薄如纸,切丝如发,剞花如荔。所以古人有 “良厨一把刀”之说。
• 3.炉:烹饪的必需设备和加热场所。不同的炉灶适用于不同的加
热方法。如果炉灶的使用不能得心应手,那么厨艺就不能得到完全 的发挥,所以大师们表演,外出参加比赛都需要提前“试灶”。
本 章 小 结
• 本章重点讲解了:中国烹饪的要素,中国烹饪工艺的 现代化包括哪些内容,烹饪的作用,中国烹饪的传统 技术规范等方面的知识,本章重点和难点分别是: • 重点:中国烹饪的要素 • 难点:中国烹饪的作用 • 中国烹饪的传统技术规范
第二章 中国菜的构成
• • • • • •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本 章 小 结
• 本章系统的概述了民间菜,市肆菜,官府菜,宫廷 菜,寺院菜,民族菜的历史概貌,以及这些菜的烹 饪特色和著名品种。本章的重点和难点分别是: • 重点:对民间菜,市肆菜等历史概貌的认识和理解 。 • 难点:对民间菜,市肆菜等烹饪特色的掌握 • 对民间菜,市肆菜等著名代表菜的掌握
第三章 中国烹饪风味流派
第二节 市肆菜
• 定义:市肆菜是指现在人们常说的餐馆菜,是饮食市肆制作并出售的菜
肴总称。(高档酒店,餐馆,中低档大众餐馆,大排档〃〃〃〃) • 一,市肆菜的历史概貌 • 从民间菜分离出来制作,出售,满足不同人的需要。秦汉以来逐渐发展, 经历2000多年的演变。 • • • • 二,市肆菜的烹饪特色 1,技法多样,品种繁多 2,应变能力强,适应面广 3,竞争力强。
7.水:水是烹饪的辅佐物,烹制每道菜肴几乎都离不开它的
参与。水的作用非常大:洗涤,涨发,传热,导味,还可以 制约菜品的外观与口感,是烹饪当中的“无名英雄”。它与 火,既相生相克,又相辅相成。

菜品的基础知识ppt课件

菜品的基础知识ppt课件
2
味型的基本知识
三、味=基本味+复合味
1、基本味(单一味)咸、酸、甜、辣、鲜、香、苦。
甜:去腥、解腻、增强鲜味。(糖、蜜) 苦:使菜肴更清
新、清爽。(杏仁、殡榔、贝母)
酸:除腥、促进含钙食物的分解。(醋) 鲜:使微弱,基
本味的东西更浓。
辣:刺激食欲、增加食欲。(辣椒、辣根) 香:增强菜肴
的芳香,冲淡膳腥味。36来自燕窝红烧极品官燕
518
500
Braised Imperial Bird’s Nest Soup
金华蟹皇官燕
518
500
Braised Imperial Bird’s Nest Soup with Crab Roe and
Yunnan ham and Scallops
鱼子带子官燕 518
23
地理位置
四川省位于我国西南重地,在历史上很多朝代 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入川的官员.商人多带 厨师随行,加上历史上几次人口大迁徙全国人 口入川甚多,五方杂处。随着生产发展,经 济繁荣,川菜在历代厨师总结自己及其他地方 地区烹饪经验的基础上,吸收了南北菜肴烹调 技艺之长及官、商家宴菜品的优点。形成了 南菜北味,北菜川烹的现象。
菜品的基础知识
Crowne Plaze ChengDu Ganda Garden
1
第一章 烹调知识
一、烹调的概念:将经过选料、初加工、切 配的原料进行烹制和调味,从而制成完整、 成熟的菜肴的全过程。
二、调味的作用:将味道不正的菜调正,把 味道过正的菜调到合适的口味,把不同味道 的食物调成同一味道,同时调味还可以增加 菜肴的色彩,起到美化菜肴,增强食欲的作 用。
21
自然资源
四川省位于长江中上游, 四面环山,江河 纵横, 沃野千里,气候温和,物产丰富, 水利发达,灌溉成系,自古就有天府之国的 称号。水产又江团、岩鲤、雅鱼、中华鲟等。 山岳深秋地区多产熊、鹿、獐、竹笋、银耳 及虫草等野味山珍.

第二章菜肴与酒水知识

第二章菜肴与酒水知识

三、中菜的基本烹调方法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中国菜的主要特点和中国八大菜系,这节课我们接着来学习中菜的基本烹调方法。

烹就是通过加热的方法将烹饪原料制成菜肴,调就是通过调制,使菜肴滋味可口,色泽诱人。

烹调就是通过加热和调制等基本技法,将加工切配好的烹饪原料制成不同风味菜肴的操作过程。

烹调方法有很多,最基本的是炒、炸、煮、煎、蒸、烤这六种方法,也叫单一加热法,中国菜的烹调过程,通常是将这些方法交替使用,因而也出现了许多复合加热技法。

如:水烹技法有:煮、烧、炖、煨、涮、焖、熬、烫、焯、烩等。

油烹方法有:炒、炸、煎、爆、煸、爆、熘等。

1、炒炒是最基本的烹调技术,是应用范围最广的一种烹调方法。

炒分为生炒、熟炒、滑炒、清炒、干炒、抓炒、软炒等。

炒字前面所冠之字,就是各种炒法的基本概念。

生炒:生炒的基本特点是主料不论植物性的还是动物性的必须是生的,而且不挂糊和上浆。

熟炒:熟炒原料必须先经过水煮等方法制熟,再改刀成片、丝、丁、条等形状,而后进行炒制。

熟炒的调料多用甜面酱、黄酱、酱豆腐、豆瓣辣酱等。

熟炒的主料无论是片、丝、丁,其片面厚,丝要粗,丁要大一些。

滑炒:滑炒所用的主料是生的,而且必须先经过上浆和油滑处理,然后方能与配料同炒。

清炒:清炒与滑炒基本相同,不同之处是不用芡汁,而且通常只用主料而无配料,但也有放配料的。

干炒:干炒又称干煸。

就是炒干主料的水分,使主料干香酥脆。

干炒和生炒的相似点是原料都是生的,不上浆,但干炒的时间要长些。

抓炒:抓炒是抓和炒相结合,快速的炒。

将主料挂糊和过油炸透、炸焦后,再与芡汁同炒而成。

抓糊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用鸡蛋液把淀粉调成粥状糊;一种是用清水把淀粉调成粥状糊。

软炒:软炒是将生的主料加工成泥茸,用汤或水澥成液状(有的主料本身就是液状),再用适量的热油拌炒。

成菜松软、色白似雪。

(炒法是目前最广泛使用的一种烹调方法,它是将原料投入油锅,在中旺火上急速翻拌、调味成菜的一种烹调方法。

炒法主要分为生炒、熟炒、干炒、滑炒、焦炒、软炒等。

《中国美食》教学课件 (2)

《中国美食》教学课件 (2)

05
中国美食的餐桌礼仪 与文化传承
中国餐桌礼仪
餐桌礼仪的重要性
餐桌礼仪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 部分,它不仅体现了中国人的礼貌和 修养,更传承了中国悠久的历史和文 化。
餐具的使用
座位的安排
在中国的餐桌礼仪中,座位的安排也 十分讲究,通常长辈或尊贵的客人应 该坐在主位,其他人员按照地位或年 龄进行安排。
地域特色与分类
地域特色
中国美食因地域差异而各具特色,如 川菜的麻辣、粤菜的清淡、苏菜的甜 鲜等。
Hale Waihona Puke 分类中国美食可分为川菜、鲁菜、粤菜、 苏菜、浙菜、闽菜、湘菜和徽菜八大 菜系。
中国美食的文化内涵
01
02
03
饮食哲学
中国美食蕴含着“五味调 和”、“色香味俱全”的 饮食哲学,强调食物的口 感和美感。
节日与习俗
鲁菜是中国北方菜系的重要代表之一,有 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中国 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烹饪技法多样
鲁菜烹饪技法多样,如炸、烤、炖等,注 重火候和调料的掌握,使得菜品口感和味 道丰富多彩。
04
中国美食的国际化发 展
中国美食在全球的影响力
中国美食文化源远流长,拥有丰富的历史和传统,吸引了全球各地的美食爱好者。
文化内涵丰富
粤菜是中国南方菜系的重要代表之一,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 景,是中国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鲁菜
食材丰富
鲁菜在食材选择上非常丰富,包括肉类、 海鲜、蔬菜等,注重食材的搭配和营养均
衡。
A 色香味俱佳
鲁菜注重色香味俱佳,烹饪技法以 烧、炖、炸、烤为主,口味浓郁,
口感丰富。
B
C
D
历史悠久

餐饮概论第二章中餐菜肴

餐饮概论第二章中餐菜肴
鲅鱼的种类较多,有中华马鲛、康氏马鲛和蓝
点马鲛等,其中常见的是蓝点马鲛。
第一节 中餐烹饪原料及选择
3.干货原料的选择
分为动物性干货原料、植物性干
货原料。
熊掌 蹄 筋
海参
干 鲍 鱼
动物性干货原料
一、动物性干货原料的概念 动物性干货原料是指有选择的将动物 或动物的某一部分组织,经脱水干制 而成的原料。
2.肚裆 是指鱼的腹部部分。肚档皮较多, 含脂肪丰富,肉质肥嫩,柔软。适宜 于烧、蒸等烹调方法,可制作著名菜 肴如“红烧肚裆”、“干烧肚裆”等。



(三) 鱼尾
是指臀鳍以下的部分,又称“划水”。鱼尾皮较多,肉质 较肥美,含胶质丰富,适宜于红烧,可制作“红烧划水”、 “红烧鱼尾”等菜,亦可与鱼头一起制作菜肴。有些鱼尾 部味道尤佳,如鲅鱼即是如此。 由于水产类原料品种多,性质各异,食用和烹调方法各不 相同,因此,初步加工工艺较为复杂。
腹肉
臀尖
坐臀
弹子肉 后蹄髈 后蹄
位于后腿下部,前蹄膀又比后蹄膀好,红烧和清炖均 可。
适于烧、炖等方法。
第一节 中餐食品原料及选择
2、水产品原料及选择
一、水产品类的概念
水产品类原料是指可食的有一定经济价值的 水生动、植物原料的统称。 种类繁多,大致可分为海洋鱼类、淡水鱼类 、虾、蟹类、贝类、软体类、爬行类等。
优点 缺点 方法容易掌握,成本低、 发制的蹄筋口感最接近 时间长,涨发率低。 鲜蹄筋的状态,口感劲 道有劲,一次可大量涨。 涨发时间短,涨发率高, 方法不容易掌握, 口感软糯。 涨发成本较高
上脑肉
夹心肉 前蹄膀 颈肉 前蹄
位于前腿上部,质老有筋,吸收水分能力较强,适于制 馅,如制肉丸子。在这一部位有一排肋骨,叫小排骨, 适宜做糖醋排骨,或煮汤。

中国饮食文化概述

中国饮食文化概述

—中国饮食文化的最高境界
和字有二源: 一是“盉”字,表示饮食之调和。 二是“龢”字,表示音乐之和谐。 像手按排箫之状。 中和,从饮食到音乐,从味觉到美感, 成为礼乐文化的精髓。
春秋战国时期,各个民族的互相融合,在 饮食文化上逐渐形成了南北两大风味。 在南方,楚人统一了东南半壁江山,占有 今天的“鱼米之乡”。一年四季,水产畜 禽菜蔬联合上市,为烹饪技术发展提供了 优越的物质条件。由于又融汇了南方很多 民族的民风、民俗和饮食习惯,逐渐形成 了今天苏菜的雏形。
即使是调味的作料,如番茄酱、芥末糊、 柠檬汁、辣酱油,也都是现吃现加。以 上种种都体现了“西方重分别”。
中国烹调的核心是“五味调和”即《文子
· 上德篇》所称之“水火相憎,鼎鬲其间 ,五味以和”。《吕氏春秋· 本味篇》称 赞“五味以和”是“鼎中之变,精妙微纤 ”。
中国的“五味调和论”是由“本味论”、
“气味阴阳论”、“时序论”、“适口论 ”所组成。 既,要在重视烹调原料自然之味的基础上 进行“五味调和”,要用阴阳五行的基本 规律指导这一调和,调和要合乎时序,又 要注意时令,调和的最终结果要味美适口 。
中国菜几乎每个菜都要用两种以上的原料
和多种调料来调和烹制。即或是家常菜, 一般也是荤素搭配来调和烹制的,如韭黄 炒肉丝、肉片炒蒜苗、腐竹焖肉、芹菜炒 豆腐干……
他们以冷饮佐餐,冰镇的冷酒还要再 加冰块,而舌表面遍布的味觉神经一 经冰镇,便大大丧失品味的灵敏度, 渐至不能辨味; 那带血的牛排与大白鱼、大白肉,生 吃的蔬菜,白水煮豆子、煮土豆,虽 有“味”而不入“道”。 凡此种种都反映了西方人对味觉的忽 视。
——法式菜 由于历代法国国王崇尚美食,使得当时的 法国名厨辈出,奠定了法式菜在西餐中的 重要地位。— “吃在巴黎” 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盛行的煎 嫩牛排及各种少司 的制作方法等 传到了法国, 使法国菜更加 丰富起来

中国菜(改)2

中国菜(改)2
第 7页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宋代
明代
清代 民国
第 8页
早在宋代的时候,中国各地的饮食已经有了区别。 主要特征:北甜南咸。《梦溪笔谈》卷二四中记录到: “大底南人嗜咸,北人嗜甘。鱼蟹加糖蜜,盖便于北俗 也。”到了南宋的时候,北方人大量移民南方,因此,
甜的口味逐渐传入南方。
当时中国没有吃“麻辣”的,因为当时辣椒还没有传入
中国。
第 9页
主要特征:京苏广三式。
南宋时候,北方人大量南迁。逐渐地,北方的饮食文化
影响了南方。在南方地区形成了自己的派系。在北方,
蒙古的饮食也同样影响了北方的饮食文化。到了明代末
期,中国饮食分为京式、苏式和广式。
京式偏咸,苏式、广式偏甜。
第10页
主要特征:四大菜系。 到了清代的时候,据杭州徐珂所辑《清稗类钞》中记载“肴 馔之各有特色者,如京师、山东、四川、广东、福建、江 宁,苏州、镇江、扬州、淮安。” 当时辣椒从南美经过印度,从西藏传入中国,首先引进辣椒 的就是四川。 清代中期的时候,川菜已经形成,到了清末就成为四大菜系 之一了。鲁菜也属于京式菜系,因为鲁菜影响力大于北京菜 系,所以往往用鲁菜代表京式菜系。苏式菜系绝大部分是在 淮扬地区,所有苏式菜系也称为淮扬菜。于是就形成了京 (鲁)、苏(淮扬)、广(粤)、川四大菜系。 第11页
主要特征:八大菜系。民国开始,中国各地的文化有
了相当大的发展。
苏式菜系分为苏菜、浙菜和徽菜。
广式菜系分为粤菜、闽菜。
川式菜系分为川菜和湘菜。
形成了中国的“八大菜系”。
第12页
其他菜系
谢谢大家!
菜系 简介 制作 工艺 八大 菜系
其他 菜系
烹饪 历史

中国饮食文化2

中国饮食文化2

三、苏菜苏菜(包括江苏、上海、浙江、江西和安徽等地在内)又称淮扬菜,为我国四大菜系之一。

按照自身风味体系又可分为淮扬风味、金陵风味、苏锡风味和徐海风味四大流派。

原料以水产为主,注重鲜活,刀工比较精细,尤以瓜雕享誉四方。

善用炖、焖、烧、烤、煨等烹调法。

口味平和,清鲜而略带甜味。

其菜品细致精美,格调高雅。

其特点是浓中带淡,鲜香酥烂,原汁原汤浓而不腻,口味平和,咸中带甜。

烹调时用料严谨,注重配色,讲究造型,四季有别。

1、形成江苏菜历史悠久,扬州地扼长江、运河交通要冲,为历代漕运中心,北连两淮重镇,并称淮扬。

明清时期,盐运使设扬州,漕运使设淮阴,舟楫所经,必须破泊,商贾云集,经济繁荣。

烹饪事业也甚为发达,影响传播广远,厨师众多,遍及鲁西、长江中下游和东南沿海一带。

据出土文物表明,约在六千年前,江苏先民已用陶器烹调。

春秋、战国时期,江苏已有了全鱼炙、露鸡、吴羹和讲究刀功的鱼脍等。

据《清异录》记载,扬州的缕子脍、建康七妙、苏州玲珑牡丹鲧等,有“东南佳味”之美誉,说明江苏菜在两宋时期已达到较高水平。

至清代,江苏菜得到进一步发展,据《清稗类钞·各省特色之肴馔》一节载:“肴馔之各有特色者,如京师、山东、四川、广东、福建、江宁、苏州、镇江、扬州、淮安”。

所列十地,江苏占其五,足见其影响之广。

江苏又为名厨辈出之地,帝尧时的彭铿,春秋时的太和公(或作太湖公),明代的曹顶,以及中国第一位被立传的厨师王小余、仪征萧美人和号称“天厨星”的董桃楣。

江苏的烹饪文献也十分丰富,著名的有元代大画家倪瓒的《云林堂饮食制度集》、明代韩奕的《易牙遗意》、清代袁枚的《随园食单》等。

此外,历代史书、诗词等记江苏名产名肴也是屡见不鲜。

苏菜影响遍及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2、特点江苏菜的烹调技艺擅长于炖、焖、烧、烤、煨等烹调法。

用料广泛,以江河湖海水鲜为主,刀工精细,烹调方法多样,擅长炖焖烧烤,追求本味,清鲜平和,适应性强。

第二章-中国菜 PPT课件

第二章-中国菜 PPT课件
第二章 中国菜
第一节中国菜的概述 第二节四大菜系 第三节其他菜系
1
2
3
第一节中国菜概述
• 一、中国菜简史 • 中国菜被称为世界三
大菜系之一。 • 试问:除中国菜以为
还有那些?
法国菜、土耳其菜
4
• 中国菜系,包括中国、朝鲜、日本、东南 亚若干国家及南亚一些国家,以中餐为代 表,这是世界人口最多的一个菜系。
客人随时看到干净卫生的制作过程。也许没有几家餐厅可以胆敢如此作为,很多餐
厅的厨房是绝不允许客人随意观看的,也许您看过之后,没准就再也没有食欲了。

4.中餐的标准化。国际品牌的餐饮企业都实现了标准化生产,俏江南也是如此。
要把一个品牌做成连锁的话,一定要做到标准化,这样成本才是合理的。俏江南要
求每道菜的选料、火候都要实现量化的标准。为此,她“培训”原本烹饪风格各异
的川籍厨师,让他们成为标准化生产、流水线作业的“俏江南”专属厨师。“全世
界吃到的都是一个味道,享受同样的服务,如果做不到,我们就开不了连锁店。”
张蓝如是说。
10
2、满汉全席
• 满汉全席,满清宫廷盛宴。既 有宫廷菜肴之特色,又有地方 风味之精华;突出满族菜点特 殊风味,烧烤、火锅、涮锅几 乎不可缺少的菜点,同时又展 示了汉族烹调的特色,扒、炸、 炒、熘、烧等兼备,实乃中华 菜系文化的瑰宝和最高境界。 满汉全席原是清代宫廷中举办 宴会时满人和汉人合做的一种 全席。满汉全席上菜一般起码 一百零八种(南菜54道和北菜 54道),分三天吃完。满汉全 席菜式有咸有甜,有荤有素, 取材广泛,用料精细,山珍海 味无所不包。

俏江南凭借精准的市场定位、
科学化的管理、优质的服务和精致
的菜品,逐渐形成了品牌及规模发

-中国菜2

-中国菜2

形成因素
中国菜介绍
返回
第13页
习俗原因
• 当地的物产和风俗习惯
• 如中国北方多牛羊,常以牛羊肉做菜;
• 中国南方多产水产、家禽,人们喜食鱼、 肉;
• 中国沿海多海鲜,则长于海产品做菜。
中国菜介绍
第14页
气候原因
• 中国北方寒冷,菜肴以浓厚,咸味为主;
• 中国华东地区气候温和,菜肴则以甜味和 咸味为主;
• 粤菜即广东地方风味菜。
• 粤菜特点:选料广泛、新奇且新鲜,菜肴口 味尚清淡,味别丰富,讲究清而不淡,嫩
而不生,油而不腻。
• 著名菜点有:龙虎斗、烤乳猪、白灼基围 虾、烧鹅、蚝油牛肉、广式月饼、沙河粉
等。
中国菜介绍
第9页
湘菜
• 湘菜是包括湘江流域以湘潭为中心的广大地区 的饮食。
• 湘菜特点:用料广泛、制作精细、品种繁多, 口味上注重香鲜、酸辣、软嫩,在制作上以煨、 炖、腊、蒸、炒诸法见称。
制作工艺
• 中国菜的烹调手法有 几十种之多,如:炒、 炸、爆、熘、煎、烹、 烧、焖、炖、蒸、煮、 烩、炝等。
中国菜介绍
返回
第23页
中国菜 Chinese dishes
谢谢大家!
中国菜 Chinese dishes
鲁川粤闽 苏浙汀徽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 菜系简介 • 八大菜系 • 形成原因 • 烹饪历史 • 其他菜系 • 制作工艺
中国菜系
中国菜介绍
第2页
中国菜系简介
• 指在一定区域内,
• 由于气候、地理、历史、物产及饮食风俗 的不同,
• 一整套自成体系的烹饪技艺和风味, • 被全国各地所承认的大菜系
鲁菜 川菜 粤菜 闽菜
苏菜 浙菜 湘菜 徽菜

中华名菜PPT课件

中华名菜PPT课件
• 苏菜擅长炖、焖、蒸、 炒,重视调汤,保持 原汁,风味清鲜,浓 而不腻,淡而不薄, 酥松脱骨而不失其形, 滑嫩爽脆而不失其味。
#
江苏菜
• 南京菜口味和醇,玲珑细巧;扬州菜清 淡适口,刀工精细;苏州菜口味趋甜, 清雅多姿。
• 其名菜有烤方、水晶肴蹄、清炖蟹粉狮
子头、金陵丸子、黄泥煨鸡、清炖鸡孚、
盐水鸭(金陵板鸭)、金香饼、鸡汤煮
• 浙菜名菜有西湖醋鱼、龙井虾仁、赛蟹 羹、香酥焖肉、丝瓜卤蒸黄鱼、三丝拌 蛏、两湖莼菜汤、油焖春笋等。
#
江苏菜
• 简称苏菜,主要以南 京、扬州,苏州三种 地方菜组成。
• 早在二千多年前,吴 人即善制炙鱼、蒸鱼 和鱼片。
• 一千多年前,鸭为已 金陵美食。
• 南宋时,苏菜和浙菜 同为‘南食‘的两大 台柱。
‘北方代表菜‘之 膳支柱。现代仿膳
称。
仍多有鲁菜特色。
• 春秋战国时,鲁地 就以治馔著名,历 • 主要由济南和胶东 经汉唐,成为‘北 地方菜组成。 菜‘主角。
• 宋代所谓‘北食‘,
主要即指鲁菜。
#
山东菜
• 济南菜以爆、烧、炒、炸见长,菜品以 清、鲜、脆、嫩著称,讲究清汤和奶汤 的调剂。
• 胶东菜擅长爆、炸、扒、蒸,口味以鲜 为主,偏重清淡。
• 相传汉魏六朝,川菜即具特色,至今已 有千年以上的历史。
• 以小煎、小炒、干烧、干煸见长,以味 多、味广、味厚著称。
• 素有‘一菜一格,百菜百味’之誉。
#
四川菜
• 调味多用辣椒、胡椒、花椒和鲜姜、味 重麻、辣,麻味为其他地方菜所少有。
• 其名菜有回锅肉、鱼香肉丝、灯影牛肉、 夫妻肺片、水煮牛肉、清蒸江团、干煸 鱿鱼网、宫保鸡丁、麻婆豆腐、怪味鸡 块等。

中国菜概述2

中国菜概述2


八、讲究盛器 1、有陶器(形状各异) 2、有瓷器(精致细巧) 3、有金属器皿(金银餐具)
其他风味流派


清真菜 宫廷菜 谭家菜 孔府菜 随园菜 药膳 素食
清真菜



回族在饮食方面最突出的习惯就是禁食一些食物,而 且有比较严格要求。 在肉食方面,回族只食蹄分瓣反刍的动物肉。如牛、 羊、骆驼、鹿、山兔的肉等;禽类中只食鸡、鸭、鹅、 鸠、鸽的肉等;在水产中只食鱼、虾。在这些可食 动 物中,不吃自死的,也不吃外族人屠宰的;必须是清 真寺四掌教(刀师傅)或阿訇屠宰的方可食用。 回族除了不吃猪肉外,还不吃下列动物的肉:有爪子 的、不反刍的兽类,如马、骡、驴、猫、狗、象、虎、 豹、熊、狼、狐狸、鼠、貉的肉;性情凶暴的禽类, 如鹰、鹞、鹫、枭、乌鸦的肉;两栖类的蟒肉,爬行 类动物中的蛇肉;水产类中奇形怪状的生物,如龟、 泥鳅、鱼、蛙、蚌、海参、蜇、蟹等
中国菜肴的特点




五、菜品繁多 1、由于地理环境的不同,造成原料品种的多 样化,菜肴的多样化。 2、由于民族习惯的不同,造成烹调方式的多 样化,菜肴的多样化。 目前,我国不同风味的地方菜有20多种,各 式风味名菜有5000余种,花式品种更在10000 种以上,是世界上任何国家都不能比拟的。
中国菜肴的特点
雍亲王府烧鹿筋


主料:梅花鹿筋、白菜、枸杞、山鸡、老鸡浓汤 宫廷秘史:清雍正皇帝还是亲王的时候,每年都带兵 到长白山或木兰围场狩猎,而且每次都会收获许多猎 物。雍正最喜欢吃的就是鹿筋,他认为男人尚武需要 不断的壮筋骨,补体力。于是亲兵们就把山鸡和鹿筋 炖在一起,并配上白菜和山上野生枸杞,一起开怀畅 饮。雍正继承皇位后,御膳房厨师将此菜更加精细地 处理后收入了菜单。 体验:梅花鹿的鹿筋弹性十足,被萝卜和苹果煨制之 后,非常的清鲜而无任何腥膻之气。汤依然如常的浓 郁香醇,只是由于是用山鸡和家养鸡一同炖煮的,在 不腻不肥的特点下还别有一种野味香,不知是否是心 理作用。鹿筋是养生的好东西,不仅壮筋骨,去风湿, 还利肠胃,可以瘦身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中国菜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了解中国菜的历史及分类教学重点:中国菜的特点教学辅导答疑要点:中国菜系教学课时:4课时教学内容:中国各地区、各民族各种菜肴的总称。

具有历史悠久、技术精湛、品类丰富、流派众多、风格独特的特点,是中国烹饪数千年发展的结晶,在世界上享有盛誉。

中国烹饪,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又称中华食文化。

世界三大菜系之一,深远的影响了影响了东亚地区。

菜谱来源于中国各个地区和民族的菜肴。

中国菜的特点总结为:色、香、味、意、形。

被称为国菜五品。

中国菜的特点很多,从烹饪文化角度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菜更具有多彩多姿、精细美好、和谐适中的特征。

烹饪特点可分为:选料、刀工、火候和调味四个方面一、选料中国菜的选材非常丰富,有一句俗语称:“山中走兽云中燕,陆地牛羊海底鲜。

”几乎所有能吃的东西,都可以做为中国菜的食材。

但食材的选择关系到菜品的质量。

中国菜中名菜常选择名贵的食材,如燕窝、鱼翅、熊掌、鹿尾、虎骨、猴脑等。

其中部分食材取自保护动物,所以某些名菜因取材困难而无法烹制,但也有烹饪家使用替代品进行尝试。

食材的选取时令适合:食材根据动植物的成熟时间不同,品质也不同。

比如淮扬菜有“刀鱼不过清明,鲟鱼不过端午”的说法。

区域适宜:不同区域生长的食材品质亦不同。

比如蟹,以上海产为佳。

但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区域的差异变得不很重要。

品种不同:做一些菜肴,需要不同品种的食材。

比如北京烤鸭,用北京特有的填鸭做成;白斩鸡则用三黄鸡做成。

这种鸡据说雏时被阉割,并喂一定量的花生。

部位区别:食材不同的部位被制作成不同的菜。

比如家常菜“肉段”应用里脊制作。

要求鲜嫩:几乎所有中国菜要求食材鲜活,诸如“小炒肉”需将猪活活打死后取里脊肉,为的是食材鲜嫩可口。

随时代变化:例如北京烤鸭,以前是越肥越好,现代则倾向用瘦肉鸭。

不再利用受保护动物和珍贵植物做食材。

扩大对昆虫等利用方法,引进其他食材来源,例如扩大食用蝎和蝗虫,引进法国蜗牛等。

食材五品色:有些食材是为了装点颜色用的。

比如在鱼翅羹里加一点藏红花。

注意,在中国菜中,任何点缀的东西都应该是可以食用的。

香:为了增加香味设计的一些食材。

事实上,胡椒,茴香一些香辛料主要是调味去除食材的腥、膻或异味。

也有一些高级菜肴加如叫花鸡用荷叶包裹,闻起来有一股清香。

鲜花饼加入鲜花,吃起来有临花圃之中。

味:通过食材的选择也可以增强食物的味道。

比如虾饺中加入的虾脑。

使饺子更加鲜美。

意:食材的名称,形状可代表菜肴意境。

古时后,举子们在赶考的时候要吃条红色鲤鱼,意为鲤鱼跳龙门。

形:如果是冷盘,对食材的要求也是非常重要的。

养:一些食材本身就是丰富的营养价值,有些还有药用性。

像红枣猪手汤。

食材富含动物胶,对孕妇非常有帮助。

食材对菜系的影响食材对菜系是有着巨大的影响。

可以说是食材的不同,促进了菜系的发展鲁菜:靠近黄河,以下货(动物内脏),河鲜为特色,处于沿海的胶东以“鲜”为主味,对北方各地区的烹饪有很大影响。

川菜:四川离海较远,因此以河鲜,菌类,干货为特色。

以“辣”为主味,对西南各地区的烹饪有很大影响。

粤菜:南方,温暖。

除海鲜外,以一些野生动物如蛇等为特色。

天气炎热,食材不宜久存,以“生猛、鲜”为主,对原料的新鲜程度要求很严。

淮菜:以海鲜最有特色。

处于南方,离产糖区域近,有“甜”味,菜肴制作精细,对长江下游区域的烹饪有很大影响。

二、刀工中国菜的原料大多加工成小块宜食的尺寸,不像西餐在食用时进行二次切割。

中国菜对刀工非常讲究,刀工处理的工具主要是菜刀和砧板,可将原料切成片、丝、条、块、丁、粒、米茸等形状,并要求其大小、厚薄、粗细均匀。

有些原料经厨师的刀工后可拼成栩栩如生的美丽图案。

刀法种类切(直刀法)片(横刀法)剁剞(雕刻图案)刀工技巧刻刀法锯刀法滚刀法反刀法推刀法原料成形马牙段:把葱从中间冲开,切2厘米长的段。

骰子丁:呈四方形,有1厘米见方,也有1.5厘米见方的。

象眼块:两头尖、中间宽,一般是4厘米长、中间宽1.5厘米、厚1.5厘米,斜度2.5厘米。

其大小可根据主料、盛器的大小酌情而定。

简单地说有些类似菱形,似大象的眼睛。

菱形块:和象眼块相仿,但没象眼块那么规则。

骨牌块:呈长方形。

一般的5厘米长、2.5厘米宽、7毫米厚,小的长2.5厘米。

其大小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滚刀块:采用原料滚动、斜立刀的方法,将原料切成基本相同的块,如烧茄子等。

绿豆丁:一种类似绿豆子的小方丁,约5-7毫米见方。

劈柴块:不规则的原料经过加工成为基本一致的块,一般长5厘米,宽、厚各1厘米。

用别或先删后切的刀法均可。

雪花片:形似雪花的薄片,一般1.5毫米厚,长、宽各1.5厘米。

柳叶片:形似柳叶,大部分用笋尖、茭白尖制作,一般长5厘米、厚1.5毫米,一头尖,一头宽。

松里:熟原料的面不动,里边的大块肉撕成小批,放平。

如锅烧鸭、清蒸整面鸭等。

卧刀片:又称坡刀片。

*作方法是左手按原料,右手执刀,刀背向外,刀背略高于刀刃,使刀身呈坡斜状,成品呈斜茬片状,如片腰片、片海参、片肚片等,都采用卧刀片的方法。

三、火候中国菜烹调方法非常多,有凉拌、炒、蒸、煮、煎、炸、焖、焗、炖、煨、烧等几十种,每一种又可分为好多小类。

中国菜在制作过程中还十分讲究火候,以最简单的蒸排骨为例,蒸的时间长了,肉就老了,时间短了,则还没熟透。

四、调味中国菜的调料也非常多,调味品的不同是形成地方风味菜肴的主要原因之一。

常用的调料品有:酱油、豆豉、辣椒、胡椒、花椒、味精、生粉、醋、白糖、酒、生姜、蒜头、麻油不下几十种。

烹调特点中国菜非常强调色、香、味俱佳。

这既是一道菜的标准,也是一席菜的标准。

色:指菜肴的颜色,是原料本色与作料的颜色的有机搭配,有时还用一些青菜、番茄、洋葱等衬托,以求达到较佳的视觉效果。

香:指的是菜肴的香气,包括气香与骨香。

味:指的是菜肴的味道口感,是菜肴的灵魂。

它是菜肴的主料与调料以及不同烹饪方法的有机结合的产物.意:让人有联想或是有意义的菜色形:养:分类中国菜主要有八大菜系,指:鲁菜、川菜、粤菜、闽菜、苏菜、浙菜、湘菜、徽菜。

同时,也有四大菜系之说,通常指鲁菜、川菜、粤菜和淮扬菜。

中国菜肴品种繁多,除按地区和民族分类外,还因消费对象的不同,加工制作有异,又有以下两种分类法。

①消费类别。

由于消费对象不同,形成了层次不一的菜品,主要有家常菜、市肆菜、公共食堂菜、寺观菜、官府菜、宫廷菜、药膳菜等。

②加工类别。

由于中国菜肴加工制作技法多样,菜肴形式及其作用也有一定差别,主要分为冷菜、热菜、大菜、小菜、甜菜、汤菜等。

除四大菜系外,中国菜肴还有许多风味流派,各有其浓厚的地方特色。

少数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也形成了各自的饮食文化模式,曾出现了不少著名的菜肴风味流派,主要有清真菜、蒙古族菜、满族菜、朝鲜族菜等。

菜谱主食:菜肴:汤酒冷盘(凉菜)正菜文化与历史对外开放中国菜在国际上久负盛名,传播到世界许多国家。

在唐代,日本先后正式派遣20余次使团来中国学习,其中就有专门学习制作食品的人员。

中国也先后多次派遣使节和僧侣到日本去进行文化交流,亦将中国菜传给日本。

13世纪意大利的马可·波罗来中国,回去时带着中国的调味料和食品,使中国菜进入欧洲大陆。

中国菜传到美洲大陆大约在19世纪中期,较早一批中餐馆是1867年在加拿大渥太华和1870年在美国旧金山出现的。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与世界各国交往频繁,中国菜更加受到欢迎用餐礼仪因中国地域辽阔,礼仪繁多而且不同。

但有些用餐礼仪还是通用的。

主人长辈先食不伏碗吃饭,应端碗吃饭。

使用匙饮汤,不举碗海喝,不用筷子搅拌热汤,不呡汤而饮。

如果盘中的菜已不多,你又想把它“打扫”干净,应征询一下同桌人的意见。

不狼吞虎咽,不用嘴送食他人的让菜。

不用舌头舔食餐具。

入餐时不大声说话。

吐出的骨头鱼刺等饭渣,应放到指定的的地方。

如果要咳嗽,打喷嚏,要用手或手帕捂住嘴,并把头向后方转。

如果有长辈,那么应礼节性的让菜或斟酒。

筷子不可对夹,如果用餐时一双筷子因为夹菜而夹到另一双筷子,称为筷子打架。

这是非常不礼貌的事情。

用餐时如果餐具失落到地上而损坏,比如打碎了碗,是非常不好的。

有些地方新年打碎餐具有说:“岁岁平安”的习惯。

任何餐具反扣的行为被视为不礼貌。

比如碗或酒具。

艺术文学中国菜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也有演变,大量的文学作品中记录了许多不同历史时期中的著名菜肴,例如《红楼梦》、《金瓶梅》等,现代美食家经常从这些作品中可以找到创新和恢复古代菜肴的方法。

哲学中国的饮食文化在各个方面体现出来,古代的哲学家经常用烹饪方式来进行比喻,如老子在《道德经》中也提到:“治大国,若烹小鲜”。

孔子曾提到:“食不厌精,烩不厌细”和“肉不正不食”以比喻身正和严格要求自己。

班固在《汉书》中也写道:“王者以民为本,而民以食为天”,将饮食看成是治理国家首要的问题。

“疱丁解牛”出自《庄子》,讲的是顺其自然的养生之道。

“君子远疱厨”,来源于《礼记》。

意为心胸广大的人应该仁慈,不应进入厨房宰杀动物以备食用。

中医学家认为,饮食是健康之本。

药王孙思邈说过:“救急之道在于药,安身之本在于食。

” 而《本草纲目》作者李时珍也有“药补不如食补”的说法。

蒙学警句饮食约而精,园蔬胜珍馐。

——《朱子家训》甘脆肥脓,命曰腐肠之药。

——《幼学琼林》藜口苋肠者,多冰清玉洁;衮衣玉食者,甘婢膝奴颜。

盖志以淡泊明,而节从肥甘丧矣。

——《菜根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