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实及种子类中药

合集下载

果实种子类中药

果实种子类中药

15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巴豆
大戟科,巴豆Croton tiglium L. 的干 燥成熟果实。 秋季果实成熟,果皮未开裂时采收,堆 置2~3天,摊开,干燥。 主产四川、云南、广西、广东、福建等 地。产于四川者质优,称为“川巴豆”。 多系栽培。
16
17
植物形态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 总状花序顶生。 蒴果矩圆形; 种子长卵形。
19
巴豆果实横切面观
有6条纵线。去掉果壳后,有3室,每 室含种子1粒。
20
酸枣仁
鼠李科,酸枣Ziziphus jujaba Mill. var. spinosa (Bunge) Hu ex H.F.Chou的种子。 秋季采收成熟的红软果实,除去果肉, 晒干,碾破枣核取出种子。 主产于河北、陕西、辽宁、河南;内蒙 古、甘肃、山西、山东、江苏、安徽亦 产。河北产量最大,销全国并出口。
48
性状鉴别
常绿乔木,干直立,不分枝, 有明显的叶柄脱落的环纹。叶 长1.3~2m,羽状全裂,裂片 线形或线状披针形,先端呈不 规则分裂;柄呈三棱形,具长 叶鞘。花单性同株,肉穗花序 生于叶束下,圆锥状,基部有 黄绿色佛焰苞;雄花小而多, 雌花较大而少。坚果卵形,红 色,有宿存花萼及花瓣,中果 皮厚,纤维质。
4
覆盆子
蔷薇科,华东覆盆子Rubus chingii Hu的 干燥果实。 呈圆锥形或球形,由数十或数百个小核 果聚合而成。表面灰绿色,具灰色毛茸, 有绢丝样光泽。上部钝圆,底部有褐色 宿萼。小果具3棱,呈月牙形,腹部密生 灰白色毛茸,两侧具网纹。无臭,味甘、 微酸。 性微温,味甘、酸。益肾固精缩尿。
11
12
药材呈倒卵形,长2~ 3.5,直径1~2;表面红 黄色或红棕色,有突起 的棕色小点,顶端有盘 状花萼残基,中央有黄 色柱基,下部渐尖;质 硬;切开后,花托壁厚 1~2,内有多数坚硬的 小瘦果,内壁及瘦果均 有淡黄色绒毛;气微, 味甘、微涩 。 一般以个大、肉厚、色 红、有光泽、去净刺者 为佳。 金樱子肉以个大、肉厚、 色红、去净毛刺、毛茸 及核者为佳。

果实及种子类中药总结

果实及种子类中药总结

果实类中药干燥成熟的果实藜科:地肤子 木兰科:五味子 蔷薇科:覆盆子、山楂 豆科:补骨脂 芸香科:香橼、佛手 苦木科:鸦胆子 大戟科:巴豆 伞形科:小茴香、蛇床子 木犀科: 黄翘或老翘、 女贞子 茄科:枸杞子 茜草科:栀子 葫芦科:瓜蒌 菊科:牛蒡子 姜科:砂仁、草果、豆蔻、红 豆蔻、益智干燥近成熟的果实 干燥未成熟的果实 干燥成熟果皮 干燥未成熟或近成熟果皮 干燥成熟的果肉 干燥果穗 种子类中药 干燥种仁 干燥成熟的种子蔷薇科:木瓜、乌梅 芸香科:吴茱萸 芸香科:枳壳 木犀科:青翘 芸香科:陈皮 芸香科:化橘红 山茱萸科:山茱萸 唇形科:夏枯草 肉豆蔻科:肉豆蔻 禾本科:薏苡仁 十字花科:葶苈子 蔷薇科:苦杏仁、桃仁 豆科:沙苑子、决明子、 鼠李科:酸枣仁 梧桐科:胖大海 马钱科:马钱子 旋花科:菟丝子、牵牛子 车前科:车前子 棕榈科:槟榔 姜科:草豆蔻(近成熟种仁)其他果实类中药1.入药部位 完整的果穗:桑葚 完整的果实:五味子、枸杞子 果肉:山茱萸 果皮:大腹皮 部分果皮:陈皮 带有部分果皮的果柄:甜瓜蒂 果实上的宿萼:柿蒂 中果皮部分的维管束组织:橘络、丝瓜络种子类中药1.入药部位 多为成熟的种子,少数为未成熟的种子,如枣儿槟; 假种皮:肉豆蔻衣、龙眼肉; 种皮:绿豆衣 除去种皮的种仁:肉豆蔻 除去子叶的胚:莲子心 以种子为原料的加工品:大豆黄卷(发了芽的种子) 、淡豆豉(种子的发酵品)各科共性或主要药材特性 科名 藜科 木兰科 肉豆蔻科 十字花科 药材 地肤子 五味子 肉豆蔻 葶苈子 表皮细胞微细角质线纹, 油细胞周围有 6-7 个表皮细胞围绕 错入组织(外胚乳与内胚乳交错) 膨胀度测定: 北葶苈子不得低于 12, 南 葶苈子不得低于 3 黏液细胞 除木瓜外都含有草酸钙簇晶, 木瓜含有 草酸钙方晶; 多含有石细胞(覆盆子没有提到) 单细胞非腺毛:覆盆子、乌梅 沙苑子、补骨脂栅状细胞层含有光辉 带,补骨脂栅状细胞 V 型增厚; 栅状细胞下为支持细胞 1 列 (补骨脂支 持细胞哑铃状) ; 子叶细胞含大量糊粉粒和脂肪油滴 特征蔷薇科覆盆子、木瓜、山楂、乌梅 苦杏仁、桃仁豆科沙苑子、决明子、补骨脂芸香科枳壳、 香橼、 陈皮、 化橘红、 外果皮为 1 列表皮细胞,外被角质层, 佛手、吴茱萸 有气孔,气孔不定式; 中果皮薄壁细胞含大型的油室, 性状上 表现为下凹的油点; 含陈皮苷结晶针簇状; 草酸钙方晶或棱晶存在于中果皮薄壁 细胞中,呈多面体形、菱形、或双锥形 等;吴茱萸含有草酸钙簇晶,偶有方晶 导管螺纹、网纹,管胞细小 吴茱萸特性:腺毛头部多细胞 鸦胆子 草酸钙簇晶及方晶; 内果皮由 2 条石细胞环带和 1 条厚壁细 胞环带组成 表皮细胞具星状毛; 草酸钙方晶或簇晶; 中果皮 4-7 列纤维状石细胞环带; 内果皮 3-5 层纤维状厚壁细胞交叠排列 光辉带;草酸钙簇晶及方晶;内种皮细 胞壁连珠状增厚 含聚戊糖及黏液质 背面纵棱间各有维管束(共 5 个) ,其 周围有大的椭圆形棕色油管 1 个, 接合 面 2 个,共 6 个。

果实及种子类中药文字版

果实及种子类中药文字版
较大的切成
两瓣
较小的
直接晒干
常切成
薄片
多剖成3~4瓣片
完整幼果———个青皮
未成熟果实沸水烫后用刀作十字形割至基部—
——四化
青皮
不规则形的
薄片
(去掉果皮)
割成五爪或七爪;
十片一扎
化州柚小幼果亦入药称——橘红珠或橘红胎
常切成片
商品规格
江枳壳(江西)
苏枳壳(江苏)
绿衣枳壳(福建)
川枳壳(四川)
鹅眼枳实(酸橙)
单果、聚合果或聚花果、浆果、柑果或瘦果
成熟或未成熟、真果或假果
观察性状特征——形状、大小、颜色、表面特征、气味等
果实表面:观察颜色、皱纹及附属物等
种子表面:观察种脐、种脊、合点、种阜等
显微鉴别要点:
果皮显微组织特征——外果皮、中果皮、内果皮3个部分。相当于叶的构造。
种子显微组织特征——种皮、胚乳和胚。
【来源】植物栝楼及双边栝楼的干燥成熟种子。
【性状】
1、呈扁平椭圆形。
2、表面浅棕色至棕褐色,平滑,沿边缘有一圈沟纹。一端较尖,有种脐,另一端鈍圆或较狹。
3、种皮坚硬。破开后可见子叶2片,黄白色,富油性,外被灰绿色薄膜。
4、气微,味淡。
使君子
呈椭圆形或卵圆形,具5条纵棱。
表面黑褐色至紫黑色,平滑有光泽。
果实的入药部位(种子除外)包括——
以果序入药:桑椹子,路路通等。
以完整果实入药:五味子,马兜铃,佛手等。
以果皮(果肉)入药:大腹皮,青皮,陈皮,化橘红,山茱萸等。
以果柄入药:甜瓜蒂等;以果核入药:荔枝核等
以假果(花托)入药:金樱子,无花果,莲房等
以中果皮维管束入药:橘络,丝瓜络等。

国家批准药食两用中药材名单

国家批准药食两用中药材名单

国家批准药食两用中药材名单一、果实种子类1. 杏仁:杏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多种营养成分,具有润肺止咳、润肠通便的功效。

2. 红枣:红枣富含蛋白质、维生素、钙、铁等营养成分,具有补气养血、安神助眠的功效。

3. 枸杞:枸杞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如多糖、黄酮类化合物等,具有滋阴补肾、益气明目的功效。

4. 葡萄籽:葡萄籽含有丰富的抗氧化物质,如花青素、维生素E等,具有抗衰老、抗氧化的功效。

5. 桂圆:桂圆含有多种营养物质,如维生素C、葡萄糖等,具有补血益气、养心安神的功效。

二、根茎叶类1. 甘草:甘草含有甘草酸、甘草素等成分,具有清热解毒、止咳化痰的功效。

2. 黄芪:黄芪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如多糖、皂苷等,具有补气固表、利尿消肿的功效。

3. 当归:当归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如挥发油、多糖等,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的功效。

4. 茯苓:茯苓含有多种营养物质,如多糖、氨基酸等,具有健脾利湿、排毒养颜的功效。

5. 何首乌:何首乌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如二苯乙烯苷等,具有滋补肝肾、益精养血的功效。

三、花类1. 菊花:菊花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如黄酮类化合物等,具有疏风散热、清肝明目的功效。

2. 玫瑰花:玫瑰花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如维生素C、氨基酸等,具有疏肝解郁、美容养颜的功效。

3. 金银花:金银花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如绿原酸等,具有清热解毒、疏风散热的功效。

4. 茉莉花:茉莉花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如挥发油等,具有疏肝解郁、理气和中的功效。

5. 桂花:桂花含有多种营养物质,如挥发油等,具有散寒破结、化痰止咳的功效。

四、全草类1. 车前草:车前草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如多糖类化合物等,具有清热利尿、凉血解毒的功效。

2. 蒲公英:蒲公英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如蒲公英醇等,具有清热解毒、利尿通淋的功效。

3. 荷叶:荷叶含有多种营养物质,如黄酮类化合物等,具有清热解暑、升阳止血的功效。

4. 紫苏叶:紫苏叶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如挥发油等,具有解表散寒、行气宽中的功效。

10 第十章 果实及种子类中药

10 第十章 果实及种子类中药

第十章果实及种子类中药药用部位为植物的果实或种子,这类中药称为“果实及种子类中药”。

实际上应分为两类,即“果实类中药”和“种子类中药”。

果实及种子在植物体中是两种不同的器官,但在商品药材中常未严格区分。

果实大多包含着种子,与种子一起入药,如马兜铃、栀子等;亦有只用种子,如决明子、沙苑子等;有的以果实贮存、销售临用时再剥去果皮取出种子入药,如巴豆、砂仁等。

这两类中药关系密切,且外形和组织构造又不祠同,故列入一章,分别加以概述。

第一节果实类中药的鉴定药用部位为果实或果实(除种子外)的某一部分,这类中药称为果实类中药。

果实类中药的药用部位通常是采用完全成熟或将近成熟的果实,少数为幼果,如枳实。

多数采用完整的果实,如枸杞子;有的采用果实的一部分或采用部分果皮或全部果皮,如陈皮、大腹皮等。

也有采用带有部分果皮的果柄,如甜瓜蒂;或果实上的宿萼,如柿蒂;甚至仅采用中果皮部分的维管束组织,如橘络、丝瓜络。

有的采用整个果穗,如桑椹。

一、性状鉴定鉴别果实类中药,应注意其形状、大小、颜色、顶端、基部、表面、质地、破断面及气味等。

果实的顶端一般有柱基或其他附属物,下部有果柄或果柄脱淫的痕迹;有的带有宿存的花被,如地肤子。

果实类中药的表面大多干缩而有皱纹,肉质果尤为明显,如乌梅;果皮表面常稍有光泽,如栀子;有的具毛茸,如蔓荆子;有的可见凹下的油点,如陈皮、吴茱萸。

伞形科植物的果实,表面具有隆起的肋线,如茴香、蛇床子。

有的果实具有纵直棱角,如使君子。

完整的果实,观察外形后,还应剖开果皮观察内部的种子,注意其数目和生长的部位(胎座)。

二、显微鉴定果皮的构造,可分为外果皮、中果皮及内果皮三部分。

1.外果皮与叶的下表皮相当。

通常为一列表皮细胞,外被角质层。

有的具非腺毛,少数具腺毛,如吴茱萸;或具腺鳞,如蔓荆子。

偶有气孔存在。

有的表皮细胞中含有色物质或色素,如花椒:有的表皮细胞间嵌有油细胞,如五味子。

2.中果皮与叶肉组织相当,通常较厚,大多由薄壁细胞组成,在中部有细小的维管束散在,确的可见石细胞、油细胞、油室或油管等。

果实及种子类中药总结

果实及种子类中药总结

果实及种子类中药总结1.葡萄籽:葡萄籽被称为“天然维生素C食品”。

它富含一种强效抗氧化剂,原花青素,能够清除体内自由基,延缓细胞衰老,预防和改善血管疾病。

葡萄籽还有抗过敏和消炎作用,对改善皮肤健康、调节血糖、降血脂等也有显著功效。

2.枸杞子:枸杞子具有滋阴补肾、明目养颜的功效,被称为“长寿果”。

它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胡萝卜素和多种矿物质,能增强免疫力,预防感染。

枸杞子还有抗衰老、保护肝脏、降血压、改善睡眠、抗癌等作用。

3.花椒:花椒是一种具有独特辛香味道的调味品,也是一种传统中药材。

花椒具有温中散寒、驱寒止痛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胃寒胃痛、腹痛腹泻等症状。

花椒还有杀菌、解毒、驱蚊、止痒的作用。

4.大枣:大枣是一种常见的果实类中药材,具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的功效。

大枣含有丰富的糖类、维生素和矿物质,可以增强体力和免疫力,改善心情,促进睡眠。

大枣还有调理脾胃、润肠通便、补血养颜等作用。

5.花粉:花粉被誉为“天然营养库”,是一种富含维生素、氨基酸和矿物质的天然营养品。

花粉具有增强免疫力、改善睡眠、延缓衰老、调节内分泌、提高记忆力等作用。

它还有抗过敏、养肝护肝、润肺等功效。

6.黑芝麻:黑芝麻是一种优质的食疗和药膳材料,具有润肠通便、补血养颜的作用。

黑芝麻富含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E等营养成分,能够滋养肝肾、润肺潤腸,并有抗衰老、预防骨质疏松等作用。

黑芝麻还有滋补头发、明目润肤的效果。

7.莲子:莲子被誉为“安神圣品”,具有养心安神、健脾益肾的功效。

莲子富含蛋白质、脂肪、糖类和多种维生素、矿物质,能够增强体力,改善心情,提高免疫力。

莲子还有润肺止咳、降血压、排毒养颜等作用。

8.花菜:花菜是传统的蔬菜和中药材,富含维生素C、胡萝卜素、蛋白质和矿物质。

花菜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降低胆固醇和血脂、抗癌抗氧化等作用。

花菜还有养胃、健脾、消食、安神的作用。

果实及种子类中药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药理活性物质,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和保健功效,可以作为日常调理和药膳食材使用。

果实和种子类中药

果实和种子类中药

25
精选版课件ppt
• 本经,上品。 • 陶弘景云:“其核并似猪肾。” • 苏颂云:“五味皮肉甘酸,核中辛苦,却
有咸味,此则五味具也。” • 李时珍云:“今有南北之分,南产者红,
北产者黑入滋补药。 • 古今所用一致。
精选版课件ppt
26
木兰科植物 北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 华中五味子S. sphenanthera 的成熟果实。
31
精选版课件ppt
32
精选版课件ppt
33
精选版课件ppt
•华中五味子
34
精选华版中课件五p味pt 子
35
五味子 -----产地
• 五味子产东北、华北, • 称为北五味子。 • 华中五味子产湖北、河南、陕西、山西、
甘肃, • 称为南五味子。
精选版课件ppt
36
秋季采摘,晒干或蒸后晒干。
• ⑤ 发芽的种子(大豆黄卷)。
• ⑥ 加工品(淡豆豉)。
精选版课件ppt
16
精选版课件ppt
17
二. 性状鉴别
1. 形状:
多为圆球形、类圆形、扁圆形、纺锤形、线形、心形。
2. 大小:
槟榔达3-4cm,车前子、葶苈子不到1mm。
3. 表面:
种脐、种脊、合点、种阜是种子的特有特征。
还要注意表面的花纹、毛茸(马钱子)。
精选版课件ppt
41
五味子 -----显微鉴别
2.种皮: ① 最外层为一列径向延长的栅状石细胞,壁厚,
孔沟细小。 ② 其下为3-4列类圆形、类多角形的石细胞,孔
沟大而疏,最内一层不规则,壁较薄。 ③ 石细胞内侧有3-4列薄壁细胞,形小,有种脐
维管束和纤维束。 ④ 油细胞一列,含棕黄色油滴。 ⑤ 种皮内层细胞较小,壁稍厚。 3.胚乳:多角形,壁略厚,含脂肪油滴及糊粉粒。

果实及种子类中药文字版

果实及种子类中药文字版

果实及种子类中药商品情况果实(fructus)和种子(semen)在植物体中是两种不同的器官,但在商品药材中常未严格区分,常有以下几种情况:①药用果实——和种子一起入药,如马兜铃、乌梅、枸杞等。

②药用种子——仅以种子入药,如肉豆蔻等③其它——少数以果实贮存、销售,临用时再剥去果皮取出种子入药,如巴豆、砂仁等。

果实的入药部位(种子除外)包括——以果序入药:桑椹子,路路通等。

以完整果实入药:五味子,马兜铃,佛手等。

以果皮(果肉)入药:大腹皮,青皮,陈皮,化橘红,山茱萸等。

以果柄入药:甜瓜蒂等;以果核入药:荔枝核等以假果(花托)入药:金樱子,无花果,莲房等以中果皮维管束入药:橘络,丝瓜络等。

以宿萼入药:柿蒂等;加工品:谷芽、麦芽。

种子类中药大多数是采用成熟种子种子的入药部位:(1)完整种子:苦杏仁、桃仁、菟丝子、酸枣仁等大多数。

(2)种仁:柏子仁、肉豆蔻等(去种皮)(3)种皮:绿豆衣、扁豆衣等。

(4)假种皮入药:肉豆蔻衣,龙眼肉等。

(5)发酵加工品:淡豆豉等。

性状鉴别要点:⏹确定药用部位——区分果实类型、成熟程度 辩认是果实还是种子单果、聚合果或聚花果、浆果、柑果或瘦果 成熟或未成熟、真果或假果⏹观察性状特征——形状、大小、颜色、表面特征、气味等果实表面:观察颜色、皱纹及附属物等种子表面:观察种脐、种脊、合点、种阜等各论王不留行王不留行——石竹科植物麦蓝菜的种子【性状特征】(1)圆球形(2)表面黑色,略有光泽(3)种皮外有均匀分布的颗粒突起(4)质地坚硬(5)破开后胚乳白色。

(5)无臭,味淡。

广东王不留行——桑科植物薜荔的干燥近成熟花托。

【性状特征】(1)花托全形似梨,常剖成四纵或二纵瓣。

呈瓤状或槽状。

(2)表面灰黄绿色或暗棕色,略皱缩。

(3)内表面红棕色或棕褐色,常有未除净的长形小瘦果。

(4)质硬而脆,易折断五味子【来源】均为木兰科植物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Turcz.) Baill.的干燥成熟果实。

果实种子类

果实种子类
有油性。 ▪ 6.气香,味辛、微苦。
【化学成分】
主含补骨脂和异补骨脂素。 其他不作要求
沙苑子
▪ 【来源】 ▪ 豆科植物扁茎黄芪的
种子。又名“潼蒺 藜”。
【性状鉴别】
▪ 1. 略 呈 肾 形 而 稍 扁 , 长 22.5mm,宽1.5-2mm,厚约 1mm。
▪ 2.表面光滑,绿褐色至灰 褐色,边缘一侧凹入处具 明显的圆形种脐。
▪ 3.质坚硬,不易破碎。 ▪ 4.子叶2片,淡黄色,胚根
弯曲,长约1mm。 ▪ 5.嚼之有豆腥味。
【理化鉴别】
▪ 本品捣碎,加乙醚10ml,置温水浴回流提取10分 钟,滤过,弃去醚液,药渣挥干乙醚,甲醇回流提 取10分钟,取滤液点于色谱纸上,紫外灯(365nm) 显紫红色荧光,再加甲醇使斑点扩散,紫红色环内 有一亮黄色环。
▪ 5.有特异香气,味微甜、辛。
山茱萸
▪ 【来源】 ▪ 山茱萸科植物山
茱萸的干燥成熟 果肉。
【性状鉴别】
▪ 1.呈不规则的片状或囊状。 ▪ 2.表面紫红色至紫黑色,
皱缩,有光泽。 ▪ 3.顶端有的有圆形宿萼痕,
基部有果梗痕。 ▪ 4.质柔软。 ▪ 5.气微,味酸、涩、微苦。
小茴香
▪ 【来源】 ▪ 伞形科植物茴香的干燥成
熟果实(双悬果)。
▪ 【性状鉴别】 ▪ 1.双悬果,呈圆柱形,有的
稍弯曲。
▪ 2.表面黄绿色或淡黄色,两 端略尖,顶端戏留有黄棕色 突起的柱基,基部有时有细 小的果梗。
▪ 3.分果呈长椭圆形,背面有 纵棱5条,接合面平坦而较宽。
▪ 4.横切面略呈五边形,背面 的四边约等长。
的干燥成熟果实。 药材习称“北五味 子”、
▪ 华中五味子是“南 五味子”
【性状鉴别】

中药鉴定学10

中药鉴定学10

第十章果实及种子类中药一、概述(一)果实类中药果实类中药的药用部位通常是采用完全成熟或将近成熟的果实;少数为幼果,如枳实;多数采用完整果实,如五味子;有的采用果实的一部分或采用部分果皮或全部果皮,如陈皮、大腹皮等;也有采用带有部分果皮的果柄,如甜瓜蒂;甚至仅采用中果皮部分的维管束组织,如橘络、丝瓜络;有的采用整个果穗,如桑椹。

1.性状鉴别:鉴别果实类中药,应注意其形状、大小、颜色、顶端、基部、表面、质地、破断面及气味等。

果实的顶端一般有柱基或其他附属物,下部有果柄或果柄脱落的痕迹。

2.显微鉴别果实由果皮及种子组成,果皮的构造可分为外果皮、中果皮及内果皮三部分:1.外果皮与叶的下表皮相当。

通常为一列表皮细胞,外被角质层。

有的具非腺毛,少数具腺毛,如吴茱萸;或具腺鳞,如蔓荆子。

偶有气孔存在。

有的表皮细胞中含有色物质内或色素,如花椒;有的表皮细胞间嵌有油细胞,如五味子。

2.中果皮与叶肉组织相当,通常较厚,大多由薄壁细胞组成,在中部有细小的维管束散在,有的可见石细胞、油细胞、油室或油管等。

如枳壳的中果皮内有油室,茴香的中果皮内可见油管。

3.内果皮与叶的上表皮相当,是果皮的最内层组织,大多由一列薄壁细胞组成。

有的内果皮细胞全为石细胞,如胡椒。

有些核果的内果皮,则由多层石细胞组成。

伞行科植物的内果皮,常为以5~8个狭长的薄壁细胞互相并列为一群,各群以斜角联合呈镶嵌状,称为“镶嵌细胞”。

(二)种子类中药药用部位为种子、种子的一部分或种子的加工品,这类中药称为种子类中药。

其药用部位大多是完整的成熟种子,包括种皮和种仁两部分;种仁又包括胚乳和胚。

也有用种子的一部分,有的用种皮,如绿豆衣;有的用假种皮,如肉豆蔻衣、龙眼肉;有的用除去种皮的种仁,如肉豆蔻;有的用胚,如莲子心;有的则用发了芽的种子,如大豆黄卷。

极少数为发酵加工晶,如淡豆豉。

性状鉴定主要应注意种子的形状、大小、颜色、表面纹理、种脐、合点和种脊的位置及形态、质地、纵横剖面以及气味等。

果实及种子类中药

果实及种子类中药

第13章果实及种子类中药第1节概述果实(fructus)及种子(semen)类中药是以植物的果实或其一部分入药的药材总称。

药用部位包括果穗、完整果实和果实的一部分。

完整果实有成熟和近成熟果实、幼果之分,果实的一部分包括果皮、果核、带部分果皮的果柄、果实上的宿萼、中果皮的维管束、种子等;药用的种子均为成熟品,包括完整的种子及假种皮、种皮、种仁、去掉子叶的胚等种子的一部分,有的种子发芽后或经发酵加工后入药。

果实在组织构造上包含种子,有的果实又仅以种子入药,故将果实类中药及种子类中药共列入本章叙述。

一、性状鉴别完整果实依参加果实形成的器官不同分为真果和假果,根据其来源、结构和果皮性质的不同又可分为单果、聚合果和聚花果三类。

完整的果实一般顶端可见宿存花被、花柱或疤痕,基部可见宿萼、果柄或果柄痕,有的还有宿存花被,内含成熟或未成熟的种子,少数种子不发育。

果实类中药大多为干缩品,表面常有皱纹,以肉质果尤为明显。

有些果实常有特殊的香气。

完整的种子包括种皮和种仁两部分,种仁部分包括胚乳(分外胚乳和内胚乳,包被于胚之外)和胚(分为胚根、胚茎、胚芽和子叶四部分)。

种子的胚乳发达,子叶不发达的,称为有胚乳种子;种子的子叶发达,胚乳不发达的,称为无胚乳种子。

种子因来源不同其子叶数目亦不同,可作为鉴别的依据。

单子叶植物的种子,常有子叶1枚;双子叶植物的种子,常有子叶2枚;裸子植物的种子,常有子叶2至多枚。

完整的种子一般呈圆球形、类圆形、扁圆形等,少数呈线形、纺锤形、肾形等。

表面一般颜色较深,并有各种纹理,常可见种脐、合点、种脊等特征,少数种子有种阜存在,还有的具毛茸。

种子剖面可见种仁部分有发达的白色胚乳或肥厚的子叶,一般无胚乳种子的内胚乳仅为1层透明膜状物,子叶富油质或粉性;有胚乳种子的内胚乳有的富油质,有的呈角质样。

果实及种子类中药性状鉴别首先要确定是果实还是果实的一部分,注意区分果实的类型和一般特征,如成熟或未成熟,真果或假果,单果、聚合果或聚花果,浆果、柑果或瘦果等。

果实及种子类中药

果实及种子类中药

果实和种子类中药
种子横切面:
①最外层为1列径向延长的石细胞,呈 栅栏状,壁厚,密具细小孔沟,其下 为数列类圆形、三角形或多角形的石 细胞,壁厚,孔沟较大而疏,最内侧 的石细胞形状不规则,壁较薄。 ②石细胞下为3~4列较小的薄壁细胞。 在种脊部位有维管束,并有纤维束。 ③油细胞1列,细胞径向延长,含棕黄 色挥发油。 ④种皮内层细胞形小,壁略厚。 ⑤胚乳细胞呈多角形,内含脂肪油和糊 粉粒。
①果皮的表皮 细胞及油细胞
③内层 石细胞
②外层 石细胞 ⑤胚乳 细胞
中药鉴定学
果实和种子类中药
[成分]含挥发油类,木脂素类,有机酸类等, 其中木脂素类成分为主要有效成分。
OCH3 H3CO CH3 H3CO H3CO
O O CH3 H3CO H3CO H H CH3
CH3
H3CO ①外层石 细胞
②内侧石 细胞
③石细胞下 薄壁细胞 ④油细胞 ⑤内种皮
⑥胚乳细胞
中药鉴定学
果实和种子类中药
粉末:暗红色。
①果皮的表皮细胞呈多角形。排列紧密整齐, 表面有微细的角质线纹,内含颗粒状色素物 质,随处可见类圆形或多角形的油细胞。其 四周有6~7个细胞围绕。 ②种皮外层石细胞群呈多角形或稍长,大小皮 显均匀,直径或长度28~50µ m,壁厚,胞 腔小,内含棕色物质,内层石细胞呈类圆形, 多角形,肾形,长条形或不规则形,长70- 100~130µ m,壁较薄,胞腔较大,密具细 壁孔。 ③种皮油细胞类圆形,含黄色挥发油。 ④导管螺纹,偶有网纹,直径15~24µ m。 ⑤胚乳细胞呈多角形,壁薄,内含脂肪油及糊 粉粒。 ⑥淀粉粒类圆形或多角形,可见脐点,偶有复 粒。
中药鉴定学
果实和种子类中药
山楂(Fructus Crataegi)

果实和种子类中药

果实和种子类中药

调节机体功能
果实和种子类中药具有调节机体多 种生理功能的作用,如调节人体免 疫、抗炎、抗氧化等。
改善症状
果实和种子类中药对于一些慢性疾 病的症状具有改善作用,如糖尿病 、高血压、冠心病等。
辅助治疗
果实和种子类中药常作为其他中药 的辅助治疗材料,增强治疗效果。
03
果实和种子类中药的药理作 用
果实和种子类中药的化学成分
果实和种子类中药在临床上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不仅用于治疗多种疾病,还被广泛应用 于预防保健和康复领域。
中药现代化进程加快
随着中药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果实和种子类中药的研发、生产和应用将得到更加广泛的发 展,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THANK YOU.
增强体质
果实和种子类中药具有滋补强壮的作用,如人参、红枣和核桃等,可以增强人体 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抗氧化
果实和种子类中药含有丰富的抗氧化成分,如维生素C、维生素E和多酚类物质等 ,可以帮助抵抗自由基的侵害,延缓衰老。
果实和种子类中药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食品添加剂
一些果实和种子类中药具有特殊的风味和营养价值,被用于 食品添加剂,如八角和桂皮等常用于烹饪调味。
治法原理
中药的治疗原理主要是通过调节人体内部的气血、阴阳平衡,来达到治疗疾病的 目的。
药物作用
中药通过不同的药物配伍和剂量,产生不同的作用机制,从而达到针对不同疾病 的治疗效果。
02
果实和种子类中药简介
果实和种子类中药的定义
• 果实和种子类中药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采用自然界具有 药用价值的植物或真菌的果实、种子或果仁等作为原料,经 过加工炮制后形成的中药材。
果实和种子类中药的作用机制涉及多个靶点 ,如细胞信号转导通路、核转录因子-kB等 。

第十二章果实及种子类中药

第十二章果实及种子类中药

第十二章果实及种子类中药————————————————————————————————作者:————————————————————————————————日期:第十二章果实及种子类中药第一节果实类中药1.果实类中药:以植物果实、果实的一部分、或简单加工品为入药部位的中药,称为果实类中药。

包括:果穗:桑葚;完整的果实:a成熟的如五味子、枸杞子;b未成熟的如吴茱萸、枳壳。

果实的一部分:果皮如大腹皮;部分果皮如陈皮;带果柄的果皮如甜瓜蒂;果肉如山茱萸;果核如樱桃核;宿萼如柿蒂;果皮维管束如丝瓜络、桔络;加工品:如谷芽、大麦芽等。

2.性状鉴别:●顶端、基部顶端:常留有花柱残基,如香圆枳壳果顶的金线环。

基部:残留果柄或果柄痕:瓜蒌、枸杞子;宿萼:蔓荆子、吴茱萸;宿存花被:地肤子●表面特征纹理:肉质果更明显,如枸杞子、五味子光泽:具有厚的角质层,栀子、川楝子等毛茸或钩刺:蔓荆子、苍耳子凹下油点:如芸香科枳壳、吴茱萸等;隆起的肋线或纵直的棱角:如伞形科双悬果、使君子;粉霜:冬瓜皮●破断面:观察子房室数,种子数,胎座类型等。

含种子的,按种子鉴别的方法鉴别。

●气味:常具有各种气味,可鉴别真伪及品质优劣。

芸香科:香气浓烈,如枳实,枝壳,吴茱萸等姜科:具有辛辣味,如红豆寇,草豆蔻,草果等鸦胆子:味极苦五味子:甘酸苦辛咸,五味俱全山楂:味酸而带甜乌梅:极酸3.显微鉴别:组织构造:果实是由果皮(子房壁发育而成)和种子组成的(心皮是一种变态叶,花是一种适应于繁殖的、节间极缩短的没有顶芽和腋芽的变态枝条)。

果皮通常分为三层:外果皮——叶下表皮;中果皮——叶肉组织;内果皮——叶上表皮●外果皮:相当于叶下表皮。

通常为一列表皮细胞,外被角质层,偶见气孔。

少数有下皮如胡椒(石细胞)、柑桔类(厚角组织)。

附属物:吴茱萸腺毛、非腺毛;蔓荆子腺鳞;苍耳钩刺。

角质纹理:五味子辐射条纹:枸杞子纵向平行条纹;连翘网状条纹。

细胞内含物:山鸡椒色素;花椒橙皮苷结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鉴定学
果实和种子类中药
【显微】粉末:棕黑色。 ①非腺毛:多为单细胞,极少数为 2~5 个细胞, 平直或弯曲,浅黄棕色,长 32 ~ 400 (~ 720 ) μ m,直径 16 ~ 49 μ m,表面具有螺纹交错的 纹理,基部稍圆或平直,胞腔常含棕色物。 ②纤维:单个或数个成束,长梭形。 ③石细胞:较少,胞腔含棕红色物。 ④表皮细胞表面观多角形,有毛茸脱落后的疤 痕。 ⑤中果皮:细胞皱缩,有时含草酸钙簇晶。
中药鉴定学
果实和种子类中药
粉末与解离组织: ①种皮栅状细胞众多,长 33-56 µm,宽 6-15 µm,细 胞壁成V字形增厚。 ②支持细胞哑铃状,长20~ 45µm,中间细胞壁增厚, 另有纤、子叶细胞与非 腺毛碎片。 ③草酸钙柱晶
中药鉴定学
果实和种子类中药
桃仁(Semen persicae)
[来源]为蔷薇科 (Rosaceae) 植物桃 Prunus persica (Linn.)Batch 和 山 桃 Prunus davidiana (Carr.)Franch的干燥成熟种子。
中药鉴定学
果实和种子类中药
[性状]
①种子长卵形,扁平,长1.2~1.8cm,
中药鉴定学
果实和种子类中药
[性状]
①呈肾形,略扁,长 3-5mm,宽 2-4,厚约1mm。 ②果皮黑色或黑褐色,具细密网 状皱纹。 ③扩大镜下观察,果实表面凹凸 不平,有时外附绿白色膜质 宿萼,上有棕色腺点。 ④种子 1 枚,黄棕色光滑,种脐 位于凹侧的一端 ,呈突起的 点状,另一端有微突起的合 点。 ⑤质坚硬,子叶黄白色,富油性。 ⑥微有香气,味辛,微苦。
中药鉴定学
果实和种子类中药
【成分】果实含柠檬酸、苹果酸、琥珀酸、齐墩果酸、 β -谷甾醇、蜡醇、三萜等。种子含苦杏仁苷、脂肪 油等。 【理化】酸度比较:精密称定于100℃干燥至恒重的样 品0.5g,加水煮沸 30分钟,过滤,药渣用煮沸的过 的蒸馏水洗至近中性,两液合并,置100ml容量瓶中, 加预先煮沸并放冷的蒸馏水至刻度,以邻苯二甲酸 氢钾为标准缓冲液,在25 型pH计上进行测定,计算: 1.0000 PH=-lg [[H+] 测× ] 乌梅的 pH 值平均为 2.7。 样品重
桃的显微:非腺毛基部呈 柄状,具孔沟,易脱落, 柄脱落后毛茸作纤维状。
中药鉴定学
果实和种子类中药
补骨脂(Fructus Psoraleae)
[来源]为豆科(Leguminosae)植物补骨脂 Psoralea corylifolia L.的干燥成熟果实。 [产地]除东北、西北外,全国 各地均产。 [采收]果实成熟时采收,摘取 果穗或割取全株,晒干,打下果 实。
中药鉴定学
果实和种子类中药
[显微]果实中部横切面: ①果皮波状弯曲,表皮细胞 1 列, 凹陷处表皮下有众多扁圆形壁内 腺(intramural gland)。 ②中果皮薄壁组织中有小形外韧型 V.B.,薄壁细胞含草酸钙小柱晶。 ③种皮外表皮为 1 列栅状细胞,其 内为 1 列哑铃状支持细胞(滴漏 细胞)。 ④种皮薄壁组织中有小形V.B。 ⑤色素细胞 1 列,与种皮内表皮细 胞相邻。 ⑥子叶细胞充满糊粉粒与油滴。
中药鉴定学
果实和种子类中药
乌梅(Fructus Mume)
【来源】为蔷薇科(Rosaceae)植物梅Prunus mume(Sieb.) Sieb.et Zucc.的干燥近成熟果实 【产地】主产于四川、浙江、 福建、广东、湖南、贵州等 省。 【采收加工】5月采收后, 将梅子分成大、小两级,分 别用低温烘焙、焙干后闷 2~3日,使其变黑。
中药鉴定学
果实和种子类中药
【含量】采用中和滴定法测定有机酸, 以枸橼酸计,不得少于15.0%。 【附注】
山杏:扁圆形,直径2.5cm,棕褐色, 果肉硬而薄,不易剥离,味酸涩。 果核扁圆形,棕黑色,表面为细网 纹,边缘锋利。 杏:类圆形,略扁,灰棕色至黑棕色, 表面皱缩,果肉与核易分离。果核 扁圆形,黄棕色,边缘厚而有沟。 杏和山杏的显微:非腺毛基部膨大, 呈头状或三角形,可见壁孔和孔沟。
中药鉴定学
果实和种子类中药
【性状】呈扁圆形或不规则球 形,直径 1.5 ~ 3cm。表面棕 黑色至乌黑色,皱缩不平, 一端有明显的圆脐。果肉质 柔软,可剥离。果核坚硬, 椭圆形,棕黄色,表面凸凹 不平,有众多洞穴及网状纹 理,内含淡黄色种仁一粒。 果肉稍有特异酸气及烟熏气, 味极酸。 以个大、核小柔润、肉厚、 不破裂、味极酸者为佳。
宽0.8~1.2cm,厚2~4mm。 ②顶端尖,中间膨大,基部钝圆而偏 斜,边缘薄。 ③种皮黄棕色至红棕色,有纵皱,自 基部合点外分出多数脉纹,尖端一 侧有1棱线痕(种脐)。 ④种皮薄,易剥去,内有富于油质的 子叶2片。 ⑤气微,味微苦。 [成分]含苦杏仁甙(Amygdalin),含 量约为苦杏仁的1/2。
中药鉴定学
果实和种子类中药
[成分]含苦杏仁苷(Amygdalin)另含苦杏仁酶, 苦杏仁苷水解后产生HCN,苯甲醛及glu。 [理化] ①与水共研有苯甲醛的香气。 ②碱性苦味酸检查呈阳性。 ③TLC检查苦杏仁苷。 [含量]苦杏仁甙(C20H27O11N)不得少于3.0%。 [附注]甜杏仁,较苦杏仁略大,味不苦。
中药鉴定学
果实和种子类中药
果皮表面制片:
①壁内腺:类圆形,直径60-400µm,表皮细胞多达数 十个至百个,中心细胞较小,多角形,周围细胞径 向延长,辐射状排列,腺体腔内有众多油滴。 ②非腺毛:长150-480µm,直径15-22µm,顶端细胞特 长,胞壁密布疣点。 ③腺毛:多呈梨形,长30-50µm,直径20-30µm,腺柄 短,多单细胞,腺头多细胞成单细胞。 ④气孔:平轴式,表皮细胞具条状角质纹。 ⑤果皮细胞:含草酸钙小柱晶,两端及中间突出,长 6-15µ m,宽约1.6µ m。另有草酸钙小方晶。
中药鉴定学
果实和种子类中药
苦李子:类圆形或椭圆形, 灰黑色或红黑色,直径 1.5cm,果肉薄而紧贴果 核,味酸涩。果核椭圆 形,基部偏斜不对称, 表面可见网状纹理。 苦李子的显微:无非腺毛, 表皮细胞可见呈连珠状 增厚的横隔,种皮石细 胞淡黄色,孔沟深而明 显。
中药鉴定学
果实和种子类中药
桃:果肉表面有毛,味淡。 果核表面有网状花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