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生理学知识点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理学

1.血液凝固的过程。

血液凝固是凝血因子按一定顺序激活,最终使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的过程。凝血过程可分为凝血酶原酶复合物的形成,凝血酶的激活和纤维蛋白的生成三个步骤。

2.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

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主要有每搏输出量、心率、外周阻力、大动脉壁的弹性和循环血量与血管容量之间的关系等五个方面:

(1)每搏输出量主要影响收缩压。搏出量增多时,收缩压升高,脉压差增大。

(2)心率主要影响舒张压。随着心率增快,舒张压升高比收缩压升高明显,脉压差减小。

(3)外周阻力主要影响舒张压,是影响舒张压的最重要因素。外周阻力增加时,舒张压增大,脉压差

减小。

(4)主动脉和大动脉的弹性贮器作用减小脉压差。

(5)循环血量与血管系统容量的比例影响平均充盈压。降低大于收缩压的降低,故脉压增大。

3.窦弓反射的基本过程及生理意义。

当动脉血压升高时→压力感受器被牵张而兴奋→传人冲动沿传人神经→心血管中枢→心迷走紧张增强,而心交感紧张及交感缩血管紧张减弱→心率减慢和血压下降。因而,又称降压反射或减压反射。反之,

当动脉血压突然降低时→压力感受性反射活动减弱→心迷走紧张减弱,心交感紧张及交感缩血管紧张增强→心率加快,血管阻力加大,血压回升。可见,这种压力感受性反射是一种负反馈调节机制。

生理意义:缓冲血压的急剧变化,维持动脉血压的相对稳定。

4.呼吸的基本过程。

呼吸过程的三个环节。一是外界空气与肺泡之间以及肺泡与肺毛细血管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这称为外呼吸;二是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通过血液中的运行,一方面把肺部摄取的氧及时运送到组织细胞,另一方面又把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运送到肺毛细血管以便排出体外;三是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

5.影响肺换气的因素。

(1)呼吸膜的厚度和面积肺换气效率与面积呈正比,与厚度呈反比。

(2)气体分子的分子量肺换气与分子量的平方根呈反比。

(3)溶解度肺换气与气体分子的溶解度呈正比。

(4)气体的分压差肺换气与气体的分压差呈正比。

(5)通气/血流比值六、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6.心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对心肌活动的调节作用

7.胃液的组成和作用。

1.盐酸,也称胃酸,由壁细胞分泌。生理作用包括:

(1)激活胃蛋白酶原,并为胃蛋白酶提供适宜的酸性环境; (2)杀死进入胃内的细菌,保持胃和小

肠相对的无菌状态; (3)进入小肠后,可促进胰液、胆汁和小肠液的分泌; (4)有助于小肠内铁和钙的

吸收; (5)可使蛋白变性,有利于蛋白质消化。

2.胃蛋白酶原,由主细胞分泌。被盐酸激活后,使蛋白质变成分解。此酶作用的量适pH值为2,进

入小肠后,酶活性丧失。

3.粘液,一方面它可润滑食物,防止粗糙食物对粘膜的机械性损伤;另一方面,与表面上皮细胞分

泌的HCO3-一起,构成粘液—HCO3-屏障,防止盐酸、胃蛋白酶对粘膜的侵蚀。

4.内因子,是由壁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作用是保护维生章B12不被消化酶破坏,促进其在回肠

远端的吸收。

8.尿生成的基本过程。

1.肾小球的滤过

2.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

3.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

9.神经-肌肉接头兴奋传递的过程。

神经肌肉接头处的兴奋传递过程有三个重要的环节:一,钙离子促进神经轴突中的囊泡膜与接头前膜发生融

合而破裂;二,囊泡中的乙酰胆碱释放到神经肌肉接头间隙;三,乙酰胆碱与接头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引发终板

电位。

10.细胞膜物质转运方式。

单纯扩散:通常是指脂溶性小分子物质由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移动的过程。影响单纯扩散的主要因:1.膜两侧溶质分子的浓度差2.对该物质的的通透性

易化扩散:非脂溶性或脂溶性甚少的物质在膜蛋白质的帮助下由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转运的过程

称易化扩散。(载体转运:将物质由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转运的过程称为载体转运。特点:特异性、

侧饱和现象、竞争性抑制。通道转运:借助细胞膜中通道蛋白的帮助,将物质由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转运的过程称为通道转运)

主动转运:是指细胞通过消耗自身的能量,逆浓度差或逆电位差进行的转运过程。分为原发性主动转运和继发性主动转运。

入胞和出胞:出胞:大分子或团状类物质由细胞内排放到细胞外的过程称出胞。入胞:大分子或团状类物质(如菌类、细胞碎片等)由细胞外进入细胞内的过程称入胞

11.细胞膜上钠泵活动的意义:

1.由钠泵活动造成的细胞内高K+,是许多代谢反应进行的必需条件;

2.保持正常的细胞结构,维持细胞内渗透压和细胞容积;

3.建立Na+的跨膜浓度梯度,为继发性主动转运的物质提供势能储备;

4.钠泵活动造成的跨膜浓度梯度,是细胞发生电活动的前提条件;⑤维持细胞的正常兴奋,使细胞表现出各种形式的生物电现象。

12.细胞内外、液成分的区别:

1、细胞膜内、外两侧离子分布不均匀;

2、细胞膜在不同情况下对离子的通透性不同。

13.动作电位的3个重要特征:1、‘全或无’: 2、脉冲式 3、不衰减性传导

14.血浆和血清的区别:血清中没有纤维蛋白原,血浆是血液抗凝离心后析出的蛋黄色液体。

15.肺表面活性物质的来源、成分、意义。

来源:由肺泡2型上皮细胞分泌成分:二棕榈酰卵磷脂(DPPC) 生理意义:1、降低吸气阻力,减小吸气做工。2、维持大小肺泡容积的稳定性。3、减少肺组织液生成,防止肺水肿。

16.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1、滤过膜的通透性和面积2、有效滤过压3、肾血浆流量

17.多尿、血尿、蛋白尿的原因

多尿:临床上,通常把每昼夜排出的尿量长期持续在2500ml以上时,称为多尿。

血尿:如尿中出现较多红细胞时,尿呈淡红色,称为血尿。

蛋白尿:用常规临床检验方法,若能检验出尿中有蛋白质或糖,则分别称为蛋白尿和糖尿。

名词解释:

1.极化;安静时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呈内负外正的状态。

2.动作电位:可兴奋细胞受刺激后,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发生一次可扩布的电位变化。

3.血细胞比容:血细胞在血液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

4.贫血:若血细胞中红细胞数量、血红蛋白浓度低于正常,则称为贫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