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师范大学《教育学原理》期末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西师范大学《教育学原理》期末复习资料

2014学年第二学期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1.教育的内涵

(1)广义:泛指影响人们知识、技能、身心健康、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的各种活动。

(2)狭义:学校教育。(特点:目的性和计划性最强的教育活动、由专门机构和专职人员承担)

2.教育的起源

(1)生物起源说:法国社会学家、哲学家利托尔诺(1831-1902)《各人种的教育演化》,认为教育是一种源于本能的生物现象(我们不赞同)

(2)心理起源说:美国教育史专家孟禄(1869-1947)《教育史教科书》(1905),承认模仿是最初的教育形式和手段,也是教育的本质(只看到人的模仿)

(3)劳动起源说:苏联教育史专家麦丁斯基《世界教育史》,苏联学者巴兰诺夫《教育学》(1976);观点人类在创造工具、使用工具、进行生产劳动中,形成一定的技能技巧,积累一定的经验,为了生存必须传授给下一代;人类的劳动是社会的共同劳动,道德规范、风俗习惯、宗教禁忌等经验要传给下一代。

(4)生活需要起源说:20世纪我国杨贤江(1895-1931)、钱亦石(1889-1938),教育起源于适应和满足人类社会生活的需要。

3.教育的发展的三个阶段:个别教育阶段、古代学校教育阶段、近现代教育系统阶段。

4.教育学的学科性质:教育学一方面具有社会科学的特点,另一方面又具有人文科学的特点。

5.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探索教育规律和教育艺术的科学。

6.教育学的萌芽

(1)我国古代,较为系统的教育思想是从孔子开始的。《学记》是我国古代和世界教育思想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文献,概括为“建国君民,教育为先”,“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2)古希腊德谟克利特(前460-前370)强调教育在人的塑造中的作用;苏格拉底(前469-前399)“启发诱导术”(“助产术”、“产婆术”);柏拉图(前427-前347)《理想国》、《法律篇》强调环境对人的作用,揭示了政治与教育之间的关系;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政治学》、《伦理学》认为教育应由国家控制。

(3)罗马教育史上,昆体良(约35-95)《雄辩术原理》其论述范围包括高等教育、中等教育、初等教育和幼儿教育。

7.教育学学科的建立: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1592-1670)于1632年完成的《大教育论》作为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8.规范教育学的建立:德国教育家巴特(1776-1841)于1806年出版的《普通教育学》被认为教育学作为一门规范的学科形成的标志。

第二章教育功能

1.教育功能的分类

(1)从教育作用的对象看,可分为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

(2)从教育作用的层次来看,可分为基本功能和派生功能;

(3)从教育作用的方向与表现形式看,可分为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显性功能与隐性功能,其中还含有正负、显隐功能结合在一起而产生的许多变式;

(4)从教育作用的性质来看,可分为自我保存功能与自我更新功能。

2.教育功能的特征:客观性、整体性、层次性、迟效性。

3.个人发展的界定:人的发展包括身体和心理2两个方面,即身心发展。

5.遗传素质在个体发展的作用

(1)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发展的年龄特点;

(2)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影响人的发展的个别特点;

(3)遗传素质本身具有可塑性。

6.环境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民族和国家、不同地域的社会环境中成长的个人,具有不同的身心发展水平和思想意识。如传统人和现代人不同,美国人与中国人不同,农村人与城市人不同……就是在同一时代的人也是千差万别的。造成这种差别的决定性因素是社会环境。

7.学校教育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

(1)学校教育在个体发展中起主导作用: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教育对人的影响系统而全面;学校教育有经过专门培训的教师的指导;学校教育为人的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

(2)学校教育主导作用发挥的条件:学校教育的目的性、专门性、选择性、计划性的实现程度;教育内容;教师在教学中采取的方法的性质和水平;基础性、系统性、结构性的知识和富有启发性的教学方法;取决于教师的工作态度和责任心;取决于能否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取决于社会影响与学校影响、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一致性。

8.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1)教育具有自身的质的规定性;(2)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3)教育与社会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9.教育的社会功能

(1)教育的经济功能:教育再生产劳动力、教育再生产科学技术

(2)教育的政治功能:教育通过培养人才为社会政治服务、教育能够推动社会民主化进程、教育能够形成社会舆论

(3)教育的文化功能:传承和选择文化的功能、吸收和融合先进文化的功能、创造和更新文化的功能

(4)教育的人口功能:教育是提高人口质量的关键、教育是控制人口数量的重要手段、教育可以促进人口的迁移(教育是促进人口迁移的重要因素、文化发达的地区更能够吸引迁移人口、教育本身实现着人口的迁移)

第三章教育目的

1.教育目的的作用:导向作用、选择作用、激励作用、评价作用。

2.个人本位论:古希腊的智者学派;个人本位论意指在教育活动中,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社会只有在有助于个人的发展时才有价值,评价教育的价值也应当以其对个人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来衡量。在教育目的的确定上,主张应当以个人需要为本,从受教育者得本性出发,而不是从社会需要出发。个人本位论排斥社会对教育的制约,排斥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的观点是不正确的。

3.社会本位论:古希腊的柏拉图和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荀况;社会本位论意指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个人的存在和发展依赖并从属与社会,评价教育的价值只能以其对社会的效益来衡量。教育的一切也应当服务于社会的需要,教育目的应当根据社会的需求来确定。社会本位论看到了教育目的受社会制约的一面是对的,但却完全否认了教育目的的个体制约性,因此也是不全面的。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在处理社会和个人的关系问题上各执一端,都是不正确的。只有将社会发展需要与个人发展需要统一起来,才是科学的。

4.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1)人的全面发展的涵义:人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人的道德情操和审美素养的高度发展;人的个性的充分发展。

(2)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的社会条件:需要一定的社会条件和经历一个历史过程,社会主义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共产主义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充分条件。同时,由于社会财富的充分涌现,人们才得以充分享受发展的闲暇时间和教育条件。

(3)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途径和方法: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的结合、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包含生产劳动与教育结合以及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