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2)
2023-2024学年福建泉州人教版《人文地理》八年级下地理期末试卷(真题及答案)
![2023-2024学年福建泉州人教版《人文地理》八年级下地理期末试卷(真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3218f59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6c28b1b.png)
2023-2024学年福建泉州人教版《人文地理》八年级下地理期末试卷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5小题,每题3分,共计45分)1.解决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主要途径是( )A. 一水多用B. 污水达标排放C. 跨流域调水D. 修建水库【答案】C【解析】我国水资源的分布受降水的影响,季节分配夏秋多、冬春少,空间上分布南多北少、东多西少,为了解决空间上的分布不均匀,我们可以采用跨流域调水的方式,将水资源丰富地区的水调到水资源缺乏的地区,来均衡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以更合理的利用水资源。
2.下列做法,不利于节水的是( )A. 大水漫灌B. 喷灌C. 滴灌D. 生活用水,一水多用【答案】A【解析】解:节约用水,合理用水,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是缓解缺水问题的有效途径.比如,在农业生产中更多地采用滴灌等节水灌溉模式取代不合理的大水漫灌,将处理过的生活污水用于浇灌绿地、冲洗厕所、浇洒道路等,收集城市雨水作为绿化用水.总之,我们要为建立“节水型社会”付出更多的努力.故选:A.3.地理界线反映出区域之间的地理差异性,以下是同学们对相关地理界线(图中虚线)的判断,其中正确的是()A. ①与我国400mm年等降水量线基本一致B. ②是我国人口密度分界线C. ③是我国半湿润地区和湿润地区的分界线D. ④是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答案】D【解析】读图可知,①与我国800mm年等降水量线基本一致,②是我国地势二、三阶梯的分界线,③是我国内流区和外流区的分界线,④是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故选D。
4.下列有关秦岭~淮河的说法,错误的是()A. 与我国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体一致B. 与我国冬季1月份0℃等温线大体一致C. 我国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的分界线D. 我国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答案】C【解析】5.读京沪高速铁路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京沪高速铁路只经过了北京、上海两个省级政区B. 京沪高速铁路经过的省级行政中心有5个C. 京沪高速铁路分布在我国第二级阶梯上D. 京沪高速铁路沿线都是温带季风气候【答案】A【解析】6.我国最大的油田—大庆油田所在的省级行政区是()A. 山东省B. 辽宁省C. 吉林省D. 黑龙江省【答案】D【解析】黑龙江的大庆油田、河北的华北油田、山东的胜利油田、山东与河南交界处的中原油田、新疆的克拉玛依油田等都是我国著名的石油基地,其中黑龙江省的大庆油田是我国最大的油田。
人文地理学期末考试试题5A卷
![人文地理学期末考试试题5A卷](https://img.taocdn.com/s3/m/8fec113b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2d.png)
第 二 学 期 期 末 考 试 试 题 (卷)8、北美的制造业集中在美国东北部和加拿大东南部,该区被称为:A 中大西洋工业区;B 五大湖沿岸工业区;C 北美工业带()9、下列哪一组语言属于日耳曼语族A 英语、德语、意大利语;B 德语、荷兰语、法语;C 瑞典语、挪威语、丹麦语()10、地名往往能反映该地区自然、经济、政治、文化等的历史状况,形成独特的地名景观。
下列哪一组地名属于反映自然状况的地名景观A 临汾、蚌埠、三门峡;B 王家坪、沁源、神池;C 天津、辽宁、风陵渡()11、印度教可分为许多教派,其中视牛为圣神的属于哪个教派A 毗湿奴教派;B 湿婆教派C 性力教派()12、16世纪,在欧洲宗教改革运动影响下,出现了代表新兴资产阶级利益的新教派,称新教。
下列哪一组国家为信奉新教的国家A 西、葡、意、法、爱;B 英、德、美、加、澳;C 俄、罗、保、希、塞()13、烧田聚落属于古代聚落的一种类型,在当前的世界上仍有存在,主要分布在:A 热带季风区和热带沙漠区;B 温带季风区和温带草原区;C 热带雨林区、热带季风区和热带草原区()14、某一国家的首都人口为510万人,居第二位的城市人口为170万人,该国首都的城市首位度为:A 3 ;B 1/3 ;C 1/5 ()15、根据国际经验,人均GDP达到多少美圆时,国民将普遍产生旅游动机A 400美圆;B 800美圆;C 1000美圆()16、人类社会的政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被称为:A 政治地理现象;B 政治地理单元;C 政治地理结构()17、影响旅游决策的主要因素除环境感知和最大效益原则外,还有一个因素是什么A 性别及年龄;B 旅游偏好;C 职业及学历()18、国家权力又称综合国力,它由八大要素组成。
除领土空间、自然资源、人口规模、经济水平、军事力量、科学技术和国民士气七大要素外,还有一个要素是什么A 地理位置;B 政府的质量;C 社会制度()19、“心脏地带”学说是下列哪一位政治地理学家创立的A 斯皮克曼;B 柯恩;C 麦金德()20、1987年《我们共同的未来》这一著名的研究报告发表后,才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可持续发展的热潮。
人文地理期末试题及答案
![人文地理期末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7ce8082bceb19e8b8f6ba18.png)
《人文地理学》试题3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1分):1、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性包括社会性、和。
2、在文化的扩散过程中,扩展扩散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等级扩散、和。
3、佛教根据传播方向及教义的不同可分为、南传佛教和。
4、现代农业类型有:牲畜育肥农业、、、市场园艺农业、和谷物农业六种。
5、第一次工业革命称之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称之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称之为石油时代。
6、形成城市地域结构的动力有和。
7、世界语言主要有、汉藏语系、、乌拉尔-阿尔泰语系、非洲语言和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系。
8、世界各国的人口政策差别较大,但总体上可以分为两类:和。
9、世界上主要的旅游目的地有地中海、、东南亚和。
10、民俗的内涵有四个特点,分别是地方性、、和集团性。
二、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4分):1、文化(泰勒)2、人口迁移3、环境感知4、旅游动机5、形式文化区6、政治地理单元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1、生物适应与文化适应的相同之处2、用图示法说明伯吉斯的同心圆模型3、影响人口分布的社会经济因素4、旅游交通在旅游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5、兰迪人口转变的“三个序列”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人口迅速增长引发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2、试述关于人地关系的理论与思想的主要观点?《人文地理学》试题3 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1分):1、区域性综合性(2分)2、接触扩散刺激扩散(2分)3、北传佛教藏传佛教(2分)4、种植园农业乳品业大牧场农业(3分)5、蒸汽时代电气时代(2分)6、集聚力离散力(2分)7、印欧语系闪含语系(2分)8、限制人口增长鼓励人口增长(2分)9、加勒比海阿尔卑斯山(2分)10、民族性约束性(2分)二、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4分)1、文化文化或者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是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2分),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2分)。
人文地理试卷(答案)1
![人文地理试卷(答案)1](https://img.taocdn.com/s3/m/9fcc56670b1c59eef8c7b4e3.png)
《人文地理学》试卷(A)一、选择题(20分,每小题选对得2分,不选或者选错者不得分。
)1.拉采尔的人地关系理论被称为——DA.人地相关论B.生态论C.适应论D.环境决定论2.文化的扩展扩散不包括——AA.接触扩散B.等级扩散C.刺激扩散D.迁移扩散3.原产地在中国的农作物是——AA.大豆B.马铃薯(南美洲安第斯山一带)C.甘蔗(新几内亚或印度)D.辣椒(墨西哥、秘鲁)4.伊斯兰教的第一圣地麦加目前位于——AA.沙特阿拉伯B.以色列C.伊拉克D.埃及5.不属于印欧语系的语言是——BA.英语B.日本语C.西班牙语D.印地语6.目前,世界人口密度最高的大洲是——BA.欧洲B.亚洲C.非洲D.大洋州7.以领土规模论,巴西属于——DA.大国B.中等国C.袖珍国D.特大国8.汉语方言中语言岛现象最显著的是——BA.吴方言B.客家方言C.赣方言D.闽方言9.宗教最单一的国家是——CA.美国B.印度C.梵蒂冈D.印度尼西亚10.下列国家,民族数量最少的是——A.日本 1B.巴基斯坦 4C.俄罗斯 130+D.中国 56二、填空题(10分,每小题2分)1.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特性是(社会性、区域性、综合性)。
2.近代政治地理学的主要创建者是德国的地理学家(拉采尔)。
3.适度人口有(经济适度人口)和(实力适度人口)之别。
4.在欧洲大陆,首先接受英国工业生产的是(比利时)。
5.文化景观既有(时间)变化,也有(空间)变化。
四、简述题(30分,每小题10分)1.功能文化区的概念与特征。
概念:功能文化区是按照人类社会的某项功能组织起来的文化区,在空间结构上具有固定的、确切的边界和一个发挥指挥与协调作用的中心。
特征:突出的功利性和目的性2.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及其作用。
自然因素:⑴气候适宜的气温、光照、湿度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⑵地形地形影响人类的适宜工作和居住场所⑶土壤土壤影响农业生产,从而影响人口分布⑷水体适宜的水源和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生产的基本条件⑸矿产资源矿产资源有利于经济发展,矿产资源的意义具有历史性社会经济因素:⑴生产方式和生产力水平:社会化生产有利于人口增长,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人口再生产。
人文地理学复习考试题及答案
![人文地理学复习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e1e74b00740be1e650e9ad7.png)
A、资源价值B、收入水平C、距离远近D、感知环境Zzz6ZB2Ltk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17.行为空间是指人们活动的界限.
A、移动B、通勤C、地域D、网络
18.最基本的政治地理单元是.
A、区域B、国家C、地区D、世界
美国耶鲁大学教授,提出了世界战略重点“陆缘”学说.19.
A、麦金德B、马汉C、柯恩D、斯皮克曼dvzfvkwMI1
20.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系是.
A、汉一藏语系B、印欧语系C、闪一含语系D、科依桑语系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得分1.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特性是、、.
阅卷人布莱克人口转变的五阶段分别是:①、②、③、④、⑤.2.
传统农业有、、、四种类型3.
.与继承方式不同,生物特性可遗传,而文化只能通过后天的学习才能获得,是后天的②生物特性的遗传是纵向的,而文化的继承是横向的,生物特性的遗传是纵向的世代传递,而文化的继承则是横向联系,文化特点不仅为该群体所继承,还通过多种方式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向该群体以外的文化群体传播,速度比生物传递要快.③新的生物特性取代旧的生物特性,往往是以新物种取代旧物种实现的,而新的文化取代旧的文化只需原文化群体接受新的文化即可.④生物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和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不同.y6v3ALoS89
)家用电器工业比半导体工业扩散与转移的更快.< 5.
.<)6.种族是指在社会文化特征上具有某些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7.粤方言又叫“广东话”,其地域分布与广东省行政界线并不一致).<8.人类的迁移空间行为具有距离偏移的规律性)首都是一国经济权威机构聚集的地方,是全国的经济中心.< 9.人口文化构成是各种文化指标下的人口占文化总人口的比重.< 10
四川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期末复习资料(有答案)
![四川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期末复习资料(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8542674a26925c52cc5bff0.png)
人文地理学复习资料总汇第一章:绪论1.人文地理学的概念:以人文现象为研究主体,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和空间组织以及人类利用自然环境的科学。
2.世界人文地理学发展中的重量级人物有哪些?其主要的成就是什么?答:亚历山大.冯.洪堡卡尔.李特尔3.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a系统分析与实地调查,b问卷调查座谈会和社会统计学方法,c 描述法和比较法d 地图方法e数学模型和经济分析法f 地理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g 计量模型4.人文地理学研究主要的方法论:a 经验主义方法论b 实证主义方法论c结构主义方法论d 人本主义方法论5.概念:环境决定论:简称决定论,他强调自然环境对社会发展起决定性作用。
6.挑战与应战学说:P41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关于挑战与应战的理论7.或然论:(可能论)他不是强调环境在人地关系中的决定性的作用而是注重人对环境的适应与利用方面的选择能力。
8.人地协调论:a 人类应顺应自然规律,充分合理地利用地理环境。
b 要对已经破坏的不协调的人地关系进行优化调控。
第二章: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主题与基本理论1.详述文化景观的主要组成成分: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物质文化景观是物质文化的外在表现,主要是指人造的实物景观,跟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相关。
如装饰品、建筑、雕塑景观等。
帮助人们认识世界的语言、科学思想、哲学、教育等,约束人们社会行为的道德、法律、信仰等内容,体现人们美学感受的文学、美术、音乐、戏剧等,反映社会组织形式的制度、机构、风俗习惯等。
2.文化地理学研究的主要课题:文化区,文化扩散,文化生态学,文化整合,文化景观。
3.文化区的类型:形式文化区,功能文化区,乡土文化区。
综合文化区。
4.文化扩散的类型:扩展扩散(接触扩散,等级扩散,刺激扩散)迁移扩散。
5.对比文化适应和生物适应的异同:6.概念,文化景观:是居住于该地的某文化集团为满足其需要,利用自然界所提供的材料,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叠加上自己所创造的文化产品。
《人文地理学》期末试题
![《人文地理学》期末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6853fce7767f5acfa1c7cdea.png)
咸宁学院资环学院 2009年秋季学期2008级地理教育本科《人文地理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闭卷)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人文地理学2、城市化3、综合国力4、文化5、国家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5分)1、地理环境由无机的、有机的、社会的三个方面要素构成,分别受自然规律、生物规律和社会规律支配。
()2、李特尔被公认为近代人文地理学开山大师,拉采尔被视为政治地理学的开创人。
()3、白兰士的人地关系思想可概括为可能论或者或然论。
()4、文化决定论是一种极其有害的思想。
()5、人地关系论就是人地关系各种理论、思想的汇总。
()6、按性能和作用我们可将光源划分为硬资源和软资源。
()7、人口是一个综合概论,它包括了时间与空间、数量与质量、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统一。
()8、自然资源的丰饶程度对国家安全及国家实力的影响愈显重要。
()9、以人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和传统观念不是科学的环境观。
()10、生产力水平越高,影响人口分布的社会因素作用越强,自然因素作用弱。
()11、近60多年来,中国人口分布的基本格局基本未变。
()12、旅游地有等级之分,共分四级。
()13、政治地图有三个层面:国际层面、国家层面、国内层面,其中国家层面是研究的重点。
()14、拉采尔的政治地理思想深受达尔文进化论思想的影响。
()15、领土的形状和大小对一国国力和国家安全有很大影响。
()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54分)1、简述文化隔膜机制。
2、马汉的“海权论”主要观点及该理论的影响。
3、中国目前国内旅游客流间流动规律。
4、经济全球化对城市化的影响。
5、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特征。
6、简述中国人口分布的基本特征。
7、简述人口迁移的形成机制。
8、简述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
9、简述自然资源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从分类角度)四、论述题(1×11分=11分,任选一题)1、论人口结构与人口增长的关系。
2、论人口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后果。
咸宁学院资环学院 2009年秋季学期2008级地理教育本科《人文地理学》期末考试试卷(B卷、闭卷)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综合国力2、文化3、人文地理学4、城市化5、国家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5分)1、地理环境由无机的、有机的、社会的三个方面要素构成,分别受自然规律、生物规律和社会规律支配。
人文地理考试参考答案
![人文地理考试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c66281787c24028905fc314.png)
一.绪论:1.简述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学科特性答案:(1):研究对象:地球表面人类各种社会经济活动。
(2):学科特性:区域性,综合性,社会性2.简答近代西方人文地理学的主导理论,代表人物与理论思想(1)环境决定论 (拉采尔)(2)或然论(白兰士)(3)生态论(巴罗斯)(4)文化景观论(索尔)3.人文地理学研究的四个流派答案:经验主义;实验主义;人本主义;结构主义4.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主题和主要关注点答案: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主题:(1)人地关系(2)区域研究(3) 空间分析人文地理学研究主要关注点:five focus(1) location (2) regions (3)place (4) movement (5)human interatons 5.举例说明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1)调查分析(2)社会学(3)空间模型(4)系统分析6.讨论人文地理学科在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应用价值(1)城市与区域规划(2)经济区域与规划(3)社会问题研究二.人口地理学1.简述农业革命之前,农业革命期间,工业革命期间人口增长的特点(1)农业革命之前-人口特征:A 低人口密度,高出生率和死亡率B.大分散,小聚居C.人口迁移,扩大范围(2)农业革命-人口特征:A.高人口密度,高出生率和死亡率B.出现定居的出落C.出现劳动分工和阶层的分化(3)工业革命-人口特征:A.人口密度变大,出生率由上升转下降,死亡率下降 B.人口迁移规模大2.论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转变模式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3试论述中国人口转变模式与成因(1)新中国成立前:高位静止阶段(2)1950-1970年:早期扩张阶段(3)1970年代初起,进入后期扩张阶段(4)预计2020年前后,进入低位静止阶段(5)预计2040年前后,进入绝对衰减阶段4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是什么?(1)自然因素(2)人口构成(3)人口政策5.中国人口分布的规律及其成因(1). 东南地区人口稠密,西北地区人口稀少(2). 人口明显地集中于沿海,越往内地人口越稀疏(3). 我国人口具有明显低地指向性特点,即人口垂直方向上的分布不平衡6.名词解释:人口构成,适度人口,人口密度,人口分布(1)人口构成:是指按不同的属性划分的各部分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关系。
2022-2023学年人文地理(下册)期末测试卷(基础过关卷)(教师版)
![2022-2023学年人文地理(下册)期末测试卷(基础过关卷)(教师版)](https://img.taocdn.com/s3/m/c0b14f68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ca.png)
2022-2023学年人文地理(下册)期末测试卷(基础过关卷)学校: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一、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1.我们生活的大洲是()A.亚洲B.非洲C.欧洲D.北美洲【答案】A【解析】中国位于亚洲,且位于亚洲的东部,A正确。
故选A。
2.我国的行政区区划中,香港属于()A.省B.自治区C.特别行政区D.直辖市【答案】C【解析】在我国现行的行政区划中,香港和澳门属于特别行政区,C正确。
我国有23个省,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ABD错误。
故选C。
3.关于我国民族分布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A.各民族分布具有“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B.汉族人口遍布全国各地,以东部和中部较为集中C.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D.在某个民族聚居的地方,一定没有其他民族居住【答案】D【解析】我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A正确。
汉族分布最广,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则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部地区,BC正确。
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聚居,少数民族地区也有汉族居住。
民族间的交错分布促进了民族交往与合作,为各民族共同繁荣提供了有利条件,D错误。
故选D。
4.关于我国地形、地势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 地形类型单一,山区面积广大B. 地形类型多样,平原面积广大C. 地势中间高,四周低D. 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答案】 D【解析】我国地形的特点是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故D符合题意.故选:D.5.“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春风是指()A.冬季风B.夏季风C.偏北风D.偏西风【答案】B【解析】玉门关地处我国甘肃省境内,位于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西北的非季风区内,受夏季风影响小或影响不到。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春风是指夏季风,B正确,A、C、D错误。
2020年人文地理学试题(大学期末复习资料)
![2020年人文地理学试题(大学期末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b3f140aa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11.png)
2020年人文地理学试题(大学期末复习资料)人文地理学试题(大学期末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1制度文化制度文化是反映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群体之间地关系。
2文化区是指某种文化特征或具有文化特征的人群在空间上的分布。
3乡土文化区居住于某一地区的居民的思想感情上有一种共同的区域自我认识。
4文化整合在一个文化系统内,各文化层次,各层次的文化特质在功能上形成协调。
这就是该文化系统实现了文化整合。
5文化景观(人文景观)是居于该地的某文化集团为满足其需求,利用自然界所提供的材料,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叠加上自己所创造的文化产品。
6地理人种地理条件对体质、血型系统、免疫系统和遗传基因上有一定的影响,导致地理区范围内的人群具有一定的共性。
这些人群称为地里人种。
7人口转变由传统人口再生产类型(即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向现代人口再生产类型(即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过度。
8民间文化(民俗)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群体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世代相传,较为稳定的文化事项。
可以简单概括为民间流行的风尚、习俗。
9语系分类的最大单位,是由一个共同的原始母语分化的若干具有亲属关系的语言组成。
1基督教奉耶稣基督为救世主的各教派的统称(其中包括天主教、正教、新教、和其他一些较小教派) 11旅游资源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自然存在和历史文化遗产以及直接作用于旅游目的地的人口创造物。
都称之为旅游资源。
12政治地理单元(政治区、政治空间组织)在一定地理环境及社会文化条件下形成,由具体政治组织或集团支配,具有一定范围的地理区域。
有的地理学家称之为政治区,也有的称为政治空间组织。
13地理物象地理环境以及事物通过知觉、认识过程反映在人们头脑中的形象(映象) 14行为空间人们活动的地域界限,它既包括人类直接活动的空间范围、也包括人们间接活动的空间范围。
15 适度人口是指社会、经济、资源、和环境相互协调并带来最大社会效益的相对稳定的人口。
人文地理学_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人文地理学_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https://img.taocdn.com/s3/m/b2c10f10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cd.png)
人文地理学_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以下人文地理学研究的学派中,()主张以马克思主义社会分层的理论为基础,分析不同阶层的活动空间特点和规律。
参考答案:马克思主义地理学2.近代各国地理学研究中,()注重小区域研究和实地考察参考答案:法国流派3.近代地理学的发源地是()参考答案:德国4.以下不属于美国对近代地理学发展贡献的是()参考答案:施吕特尔的《人类地理学的目的》5.以下关于方法论的论述,错误的有()参考答案:方法论是研究方法集成或特定的技术6.关于胡焕庸线,以下说法正确的有()参考答案:这是一条中国人口的地理分界线_这是一条中国地理环境的重要分界线_这是一条典型的人文景观分界线7.以下关于拉文斯坦通过分析英国等欧洲国家19世纪后期人口迁移趋势提出的七条迁移法则,论述正确的有()参考答案:短距离的迁移以女性居多,在较富冒险性且距离遥远的迁移中男性居多_大部分移民是年轻人,由祖国携家带眷全家移出是很少见的_迁移的主要方向是从农业地区迁移至工商业中心,迁移的主要动机以经济为主8.以下关于农村聚落与环境的关系论述正确的有()参考答案:降水会直接影响房屋建筑的形态_在水源供给充足、水网稠密的地区,聚落一般比较集中,且规模较大_青藏高原地区的农村聚落往往以寺院为中心9.文化地理学派认为,人文地理学应当主要研究()参考答案:人文景观10.以下对政治地理现象的理解,正确的有()参考答案:小到居民参与投票选举、大到国家领土、国家间关系等都包含政治地理现象_政治地理现象是一种具有排他性的权力空间现象_国家主权、民族区域自治、政治组织的势力范围均可能包含政治地理现象11.根据麦金德的“心脏地带”学说,以下哪些国家属于外新月形地带()参考答案:英国_澳大利亚_日本12.以下不是近代英国地理学主要研究方向的是()参考答案:交通地理学13.下面关于结构主义说法错误的是()参考答案:强调人的主体能动性14.以下学者中,()对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复兴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人文地理学期末试题
![人文地理学期末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f7a0c304910ef12d2bf9e718.png)
人文地理学期末试题▲问答题1. 举例说明我国地名景观的类型有哪些?1〕反映自然环境方面山水地名、示位地名主要是反映地点的相对位置。
我国自古就有“山北为阴,山南为阳〞,“水南为阴,水北为阳〞2〕反映历史方面许多地名反映了历史上的重要事件。
如:北京的霍州营、长子营、河津营等〔山西移民〕。
移民地名:如海南地名--17%历史政区:地名是历史政区的穿承3〕反映经济活动方面反映商业、集市贸易特点的地名有:茶店、酒店、牛街、马街、柴树店等反映自然资源的有:金沙江、锡矿山、铁岭、盐田、盐城、葡萄沟等反映水运的有:天津、孟津、风陵渡、通辽以店、铺、驿站为名的:驻马店、三十里铺、二站、三站等4〕反映少数民族文化方面如在壮侗语族分布族地区,称“田〞为“那〞,以“那〞作地名的在广西、广东、云南均有。
——那陈、那琴、那岭:那务、那霍:那洒、那街等。
——据统计,粤西徐闻56 个,海康30 个,阳江65 个。
傣族中“勐〞代表村,蒙古族“浩特〞代表城、“塔拉〞代表草场、草原、草甸。
5)反映祥瑞或祈福意愿方面如:陕西的长安、绥德、安康、靖边。
青海的平安、共和、同德、贵德等。
现已成为人们最喜爱的一类地名,在许多城市的小区、道路、开发区多贯之以好听、好意的名称2. 我国改革开放前后人口迁移的特点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改革开放前——从人口稠密的东南半壁向人口稀疏的西北半壁迁移,政府组织和调控。
改革开放后一一发生逆转。
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所致:政策、经济、历史等3. 简述领土形状的类型及其政治地理意义。
形状:(1)狭长型国家:如挪威、瑞典、意大利、智利、越南等(2)紧凑型国家:如乌拉圭、比利时、波兰、苏丹、柬埔寨、肯尼亚等(3)蝌蚪型国家:如泰国、扎伊尔、南非、缅甸等(4)松散型国家:如印度尼西亚、菲律宾、马来西亚等(5)穿孔型国家:如圣马力诺被意大利包围、莱索托被南非包围等(6)飞地:如美国的阿拉斯加州等政治地理意义为:紧凑型国家便于管理和控制延伸型国家延伸局部一般难于管理和控制狭长型及松散型国家多因联系不便而使国家管理及防务较为困难穿孔型及飞地型国家也因两国关系容易产生摩擦而给国家外交制造麻烦4. 什么叫地理物象?它有什么特点?地理物象是指环境以及事物通过知觉、认知过程反映在人们头脑中的形象〔映像〕。
人文地理试卷(答案)
![人文地理试卷(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7d51ec2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61.png)
人文地理试卷(答案)《人文地理学》试卷(A)年级班级姓名学号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一、选择题(20分,每小题选对得2分,不选或者选错者不得分。
)1.拉采尔的人地关系理论被称为——DA.人地相关论B.生态论C.适应论D.环境决定论2.文化的扩展扩散不包括——AA.接触扩散B.等级扩散C.刺激扩散D.迁移扩散3.原产地在中国的农作物是——AA.大豆B.马铃薯(南美洲安第斯山一带)C.甘蔗(新几内亚或印度)D.辣椒(墨西哥、秘鲁)4.伊斯兰教的第一圣地麦加目前位于——AA.沙特阿拉伯B.以色列C.伊拉克D.埃及5.不属于印欧语系的语言是——BA.英语B.日本语C.西班牙语D.印地语6.目前,世界人口密度最高的大洲是——BA.欧洲B.亚洲C.非洲D.大洋州7.以领土规模论,巴西属于——DA.大国B.中等国C.袖珍国D.特大国8.汉语方言中语言岛现象最显著的是——BA.吴方言B.客家方言C.赣方言D.闽方言9.宗教最单一的国家是——CA.美国B.印度C.梵蒂冈D.印度尼西亚10.下列国家,民族数量最少的是——A.日本 1B.巴基斯坦 4C.俄罗斯 130+D.中国 56二、填空题(10分,每小题2分)1.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特性是(社会性、区域性、综合性)。
2.近代政治地理学的主要创建者是德国的地理学家(拉采尔)。
3.适度人口有(经济适度人口)和(实力适度人口)之别。
4.在欧洲大陆,首先接受英国工业生产的是(比利时)。
5.文化景观既有(时间)变化,也有(空间)变化。
三、判断题(20分,每小题2分,在括号内打“√”或“╳”)1.实证主义方法论,在空间科学的理论框架内更多地采用了归纳逻辑。
(×)演绎逻辑2.形式文化区是一种文化认同现象。
(√)3.历史因素是人口分布的决定性影响因素。
(内在性因素)(╳)P884.种族是自然地理概念。
(╳)P925.语言不是一种社会现象。
(╳)语言既是一种社会现象,又是一种文化现象。
2023-2024学年福建泉州人教版《人文地理》八年级下地理期末试卷(真题及答案)
![2023-2024学年福建泉州人教版《人文地理》八年级下地理期末试卷(真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e1ed8b2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8d.png)
2023-2024学年福建泉州人教版《人文地理》八年级下地理期末试卷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5小题,每题3分,共计45分)1.南方地区是指我国东部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地区,其面积仅占全国总面积的25%左右,但人口数量却占全国总人口的()A. 40%B. 30%C. 55%D. 20%【答案】C【解析】南方地区是指我国东部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地区,其面积仅占全国总面积的25%左右,但人口数量却占全国总人口的55%,故C选项正确。
故选C。
2.我国最大的油田是()A. 大庆B. 鞍山C. 包头D. 锡矿山【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最大的油田是大庆油田。
故选A。
3.有专家预言,水资源短缺将成为人类21世纪面临的最为严重的资源问题。
能够有解决我国缺水问题,并且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做法是()①增加地下水开采量②南水北调工程③直接利用工业和生活污水灌溉农田④推广节器具⑤污水处理,达标排放A. ③④⑤B. ②④⑤C. ①②④D. ①④⑤【答案】B【解析】节约用水,合理用水,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是缓解缺水问题的有效途径。
比如,在农业生产中更多地采用滴灌等节水灌溉模式,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减轻地表水体污染,污水处理,达标排放,推广节水器具,将处理过的生活污水用于浇灌绿地、冲洗厕所、浇洒道路,收集城市雨水作为绿化用水、实施南水北调工程等都能够有效解决我国缺水问题并且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
②④⑤符合题意;增加地下水的开采量会造成地面塌陷,直接利用工业和生活污水灌溉农田会污染土地。
①③不符题意。
故选B。
4.可燃冰由天然气和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的永久冻土中,依据可燃冰的生成条件,推断在我国可能主要分布在()A. 华北平原B. 黄土高原及内蒙古高原C. 东南丘陵D. 青藏高原及南海深海区【答案】D【解析】我国管辖海域和陆区蕴藏有丰富的可燃冰资源。
《人文地理学》期末模拟卷试题及答案
![《人文地理学》期末模拟卷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23230654431b90d6c85c798.png)
1.人文地理学的主要学科特性是社会性、、。
2.文化区大体可以分为三类,即形式文化区、、。
3.最重要的人口自然构成是、。
4.关于农业的起源有、两种主要学说。
5.世界三大宗教是指基督教、和佛教。
6. 早在30年代我国人口地理学家就提出了一条从黑龙江瑷珲(现称黑河)到云南的人口地理分界线。
7. 按照语言谱系分类法,英语和德语都属于语系日耳曼语族;汉语属于语系。
8. 凡是能激发旅游者的,对旅游者有吸引力,为旅游业所利用,并由此产生效益的现象和事物,均可称为旅游资源。
9. 英国政治地理学家麦金德提出了“”学说。
10. 近代区位论是由德国经济学家杜能创立的,创立了工业区位论,克里斯泰勒创立了比较完整的区位论。
11. 可持续发展概念最广泛最核心的思想是既满足的需要,又不对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
1.在近代,对世界人文地理学影响最大的学派是——()A. 德国学派B.法国学派C.美国学派D.英国学派2.汤因比的“文明”发展理论,其要点不包括——()A.挑战和应战B.逆境美德C.中庸之道D.命定论3.一般来说,市场园艺农业的主要产品不包括——()A.水果B.花卉C.油料D.蔬菜4.当前,穆斯林最多的亚洲国家是——() A.中国 B.伊拉克C.菲律宾 D.印度尼西亚5.当前,最多拉丁美洲国家的官方语言是——()A.法语B.汉语C.西班牙语D.葡萄牙语6.目前,世界最大的旅游客源地是——() A.欧洲 B.北美洲C.大洋洲D.非洲7.以领土规模论,美国属于——()A.大国B.中等国C.小国D.特大国8.在中国,最晚形成的南方方言是——()A.粤方言B.客家方言C.湘方言D.吴方言9.下列国家,宗教现象最简单的是——() A.伊拉克 B.印度C.俄罗斯D.以色列10.下列世界特大城市,不临海的是——() A.莫斯科 B.里约热内卢 C.东京 D.上海1、文化区(举例说明):2、人口转变:3、城市化:4、国家(政治地理学角度):5、地理物象:1、分析说明地理环境与文化活动是如何相互影响的。
人文地理期末试题及答案
![人文地理期末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0b29b3a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be.png)
人文地理期末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1.中国古代的五岳是指()。
A.黄山、华山、泰山、湘峰、衡山B.泰山、华山、衡山、黄山、恒山C.华山、泰山、嵩山、恒山、黄山D.嵩山、恒山、华山、黄山、泰山答案:C2.世界上最大的半岛是()。
A.阿拉伯半岛B.南极半岛C.斯堪的纳维亚半岛D.印度半岛答案:B3.下列哪个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
A.撒哈拉沙漠B.蒙古戈壁沙漠C.大砂漠D.华北沙漠答案:A4.李白的《静夜思》中“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一句中的“床前”和“地上”意味着()。
A.学富五车B.清贫苦学C.卧薪尝胆D.破釜沉舟答案:B5.下列地理现象中,属于自然现象的是()。
A.人口减少B.商品丰富C.地壳运动D.经济衰退答案:C6.下列河流中最长的是()。
A.尼罗河B.雅鲁藏布江C.长江D.密西西比河答案:A7.世界上最深的海沟是()。
A.马里亚纳海沟B.波斯湾海沟C.巴拿马海沟D.里海沟答案:A8.下列哪个国家不属于南美洲()。
A.阿根廷B.巴西C.智利D.南非答案:D9.下列哪个城市是阿拉伯世界的金融中心()。
A.开罗B.迪拜C.亚历山大D.利雅得答案:B10.下列哪个国家位于欧洲()。
A.摩洛哥B.埃及C.巴基斯坦D.葡萄牙答案:D11.世界上最大的内陆湖是()。
A.巴尔喀什湖B.维多利亚湖C.尼加拉湖D.苏必利尔湖答案:A12.下列哪个古城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
A.重庆B.南京C.西安D.武汉答案:C13.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
A.珠穆朗玛峰B.喜马拉雅山C.乞力马扎罗峰D.肯亚山答案:B14.下列国家中不属于北欧国家的是()。
A.挪威B.瑞典C.芬兰D.冰岛答案:D15.下列城市哪座是中国的省会城市()。
A.上海B.广州C.杭州D.成都答案:D16.下列哪个是国际标准时间的起源地()。
A.伦敦B.巴黎C.柏林D.日内瓦答案:A17.世界上最大的洲是()。
A.欧洲B.亚洲C.非洲D.大洋洲答案:B18.全球最大的温带雨林位于()。
人文地理学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人文地理学期末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d1133da58fb770bf68a555b.png)
人文地理学期末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人文地理学只研究()的空间分布,以及它的形式过程,发展规律和演变趋势。
A、自然现象B、人文现象C、社会现象D、政治现象2.美国地理学者森普尔和享丁顿被认为是美国()论的代表。
A、环境决定论B、或然论C、二元论D、生态论3.中国的游记类著作以明末的()最为著名。
A、老残游记B、大唐西域记C、佛国记D、徐霞客游记4.()是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开山大师。
A、冯·洪堡B、白兰士C、李特尔D、白吕纳5.人文地理学的发展主要与四个哲学方法论流派有关,其中之一是()。
A、人本主义B、行为主义C、理性主义D、直觉主义6.文化的结构主要由三个层次组成,即物质、精神文化和()文化。
A、社会B、制度C、政治D、经济7.尽管影响人口迁移和流动的原因多种多样,但最主要的原因是()。
A、个人需求B、宗教信仰C、经济因素D、地域因素8.人口死亡率先于出生率下降,人口增长逐渐加速,这是处于()阶段。
A、低位静止B、高位静止C、后期扩张D、早期扩张9.农业起源理论的宴享学说是由()提出的。
A、博塞洛普B、海登C、索尔D、巴罗斯10.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大体有()类。
A、三类B、四类C、五类D、六类11.最初的人种划分是以()为主。
A、血型B、毛发C、肤色D、眼色12.共同的()是构成民族的最基本的特征之一。
A、风俗B、语言C、文字D、习惯13.阿拉伯语、希伯来语及北非、西亚的一些语言都属于()语系。
A、闪—含语系B、汉—藏语系C、尼日利亚—刚果语系D、印欧语系14.宗教既是()的重要组成,也是一种文化现象。
A、逻辑思维B、形象思维C、社会形态D、意识形态15.伊斯兰教为公元7世纪初()于阿拉伯半岛创建的一神教。
A、安拉B、逊尼C、穆罕默德D、什叶16.影响旅游决策行为的主要因素除环境感知,最大效益原则外,还有()。
A、旅游行为B、旅游心理C、旅游习惯D、旅游偏好17.人类的外在行为是以()为基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