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

合集下载

老龄化背景下临终关怀的现状及发展对策分析

老龄化背景下临终关怀的现状及发展对策分析

老龄化背景下临终关怀的现状及发展对策分析一、老龄化背景下临终关怀的意义随着我国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我们需要把老年人的临终关怀问题提上议事日程。

因此,如何保障老年人在生命历程最后阶段的质量必然会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

1.适应人口老龄化的需要。

2013年2月,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发布我国第一部老龄事业发展蓝皮书《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

本报告提到,2012年我国老龄化水平达到14.3,老年人口数量已经达到1.94亿,预计2013年老龄化水平达到14.8%,老年人口数量突破2亿大关,达到2.02亿。

与此同时,老年人口的内部变动致使人口老龄化的形势更加严峻。

一是高龄老年人口持续增长,2013年比2012年增长100万人,达到0.23亿,而且这种年均增长100万的趋势将持续到2025年。

二是失能老年人口持续增长,2013年比2012年增加150万人,达到3 750万。

三是患慢性病的老年人增长较快,2013年突破1亿人。

四是空巢老年人口规模越来越大,2013年也已突破1亿人。

五是无子女老年人和失独老年人逐渐增加。

因为实行计划生育的那一代渐渐步入老年期,加上独生子女的风险因素,没有子女的老年人持续增加。

从这些数据不难看出,我国人口年龄分布已经远远超过国际标准,过早地进入老龄化时代。

快速的高龄化给社会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一是随着老龄人口的增加,加之疾病谱的不断改变,导致老年人死亡的疾病有心脑血管、恶性肿瘤等。

老年人患有的这种疾病均有发展相对缓慢的过程,导致很多老年人在疾病和痛苦中徘徊。

而现代社会独生子女家庭占绝大部分,这些老年人在临终之际只有一个子女照顾,致使老年人照料成为一个大难题。

二是伴随着快速的老龄化使劳动力数量减少,势必会影响整个社会劳动生产效率。

而且,通过社会或者市场商业化养老机构来供养和照料他们难度很大,现阶段我国社保基金缺口较大,给目前老年人照料造成很大的困难。

2.能够有效节约卫生资源。

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卫生资源严重不足,而且这种局面在短时期内也不会有较大改变。

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

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

《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新闻发布稿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主编吴玉韶(2013年2月27日北京)发布时间:2013-02-28 作者:未知来源:未知新闻界的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出席全国老龄办新闻发布会,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老龄事业的关注和支持!下面,我通报《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的有关情况。

一、发布《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的背景及意义今天,我们在这里发布由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编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这是我国第一部全面总结和评估我国老龄事业发展状况的蓝皮书,填补了这一领域的空白。

2012年和2013年是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的年份。

一是随着新中国成立后新出生的人口,也就是1952年和1953年出生的人口进入老年期,我们迎来了第一个老年人口增长高峰。

截至2012年底,我国老年人口数量达到1.94亿,比上年增加891万,占总人口的14.3%,其中80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口达2273万人,2013年老年人口数量将突破2亿大关,达到2.02亿,老龄化水平将达到14.8%。

二是迎来劳动年龄人口进入负增长的历史拐点,从2011年的峰值9.40亿人下降到2012年的9.39亿人和2013年的9.36亿人,劳动力供给格局开始发生转变。

三是底部和顶部老龄化相叠加,推动人口机会窗口逼近关闭。

少儿人口抚养比从2012年的23.96%提高到2013年的24. 36%,老年抚养比从2012的20.66%上升到2013年的21.58%,推动社会总抚养比从2012年的44.62%上升到2013年的45.94%。

同时,老年人口的高龄、失能和空巢化将进一步加剧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严峻性和复杂性。

一是高龄老年人口数量迅速提高。

到2025年之前,我国的高龄老年人口将一直保持年均100万的增长态势。

二是失能老年人口继续增加,从2012年的3600万人增长到2013年的3750万人。

中特讲解13版

中特讲解13版

医疗技术进步,人
的寿命相对较长
新生婴儿数量不大
计划生育政策该不该放松
国家卫计委:中国人口老龄化主因绝非计划生育
2013-09-04 02:08:00 来源: 北京晨报(北京)
日前,国家卫生计生委提出要提高群众满意度,完善生育政策,适 时出台调整方案,这引发公众热议计划生育是否会放开。昨天,国家卫 生计生委相关负责人再度明确,我国将继续坚持计划生育政策不动摇。 该负责人明确,按照党的十八大对计划生育工作的总体要求,将坚 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提高出生人口素质,逐步完善生育政策,促进 人口长期综合发展,“这四句话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绝不可单独强调 其中一项。” 针对“人口老龄化问题是计划生育政策带来的”观点,该负责人表 示,“我国的老龄化问题与计划生育政策有一定的关系,但这绝非主要 原因,这是人类社会的一个普遍现象。” 2035年之前,我国劳动力人口 将保持在8亿以上,这个数量相当于欧洲各个国家人口的总和。所以我国 在相当长时间内劳动力数量问题不会出现,但是劳动力素质需要提高。
十八届三中全会
针对媒体关于可能会放松生育政 策的报道,2013年11月11日国家 卫计委新闻发言人毛群安表示,
“完善生育政策”是新组建的国
家卫计委的重要职责。毛群安并 没有透露“完善生育政策”的具 体内容。
我们认为
“完善生育政策”的根本方向,就是应该适当放开生育。 计划生育政策给我国不管是政治还是经济都起到了不可磨 灭的作用,凡事都是两面性的,没有绝对的好与坏,适合 国情和人民才是好的。
房价问题
我国当前房价过高的原因
总体需求呈旺盛趋势
商品房供应量少
土地价格对房价上涨的影响 建安成本对房价的影响 开发商的垄断地位加剧了房价 的上涨

2013年中考时政热点专题复习_2

2013年中考时政热点专题复习_2

2013年中考时政热点专题复习编者的话:为了更好地帮助全县初中政治教师全方位、有重点地复习重大时政和社会热点,我们编辑了22个专题,仅供大家在中考复习中参考、选择使用。

热点专题一美丽中国从健康呼吸开始(一)中考重磅热点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式,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会民族永续发展。

温家宝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环境的期待,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

从今年1月1日起,我国开始执行新的空气质量标准,近年来屡屡制造雾霾天气的元凶——PM2.5首次被纳入监测体系。

2013年1月7日以来,我国华北及中东部地区均出现了大范围的雾霾天气,在环保部通报的春节期间部分城市空气质量状况中,74个监测城市中PM2.5平均超标率达42.7%,空气质量堪忧。

(二)备考角度透析角度一:谈现状。

1.雾霾、沙尘、地下水污染等一系列问题表明我国目前的环境形势是怎样的?从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已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

2.属于哪类环境问题?它对我们日常生活有哪些危害?(1)大气污染。

(2)雾霾是一种灾害性天气,对公路、铁路、航运、供电系统、农作物生长等均产生重要影响。

雾霾会造成空气质量下降,影响生态环境,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

3.近几年,我国气候异常多变,灾害频发,这与人类活动有何关系?这给我们哪些警示?(1)人口数量的激增,对资源的过度开发等,既污染了自然环境,又破坏了生态平衡,使人类自身的生存受到了威胁。

(2)①我们应尊重自然规律,善待大自然,与大自然共生共存、和谐相处。

②经济建设决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换取一时繁荣,必须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

《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

欢迎大家出席全国老龄办新闻发布会,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老龄事业的关注和支持!下面,我通报《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的有关情况。

一、发布《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的背景及意义今天,我们在这里发布由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编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这是我国第一部全面总结和评估我国老龄事业发展状况的蓝皮书,填补了这一领域的空白。

2012年和2013年是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的年份。

一是随着新中国成立后新出生的人口,也就是1952年和1953年出生的人口进入老年期,我们迎来了第一个老年人口增长高峰。

截至2012年底,我国老年人口数量达到1.94亿,比上年增加891万,占总人口的14.3%,其中80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口达2273万人,2013年老年人口数量将突破2亿大关,达到2.02亿,老龄化水平将达到14.8%。

二是迎来劳动年龄人口进入负增长的历史拐点,从2011年的峰值9.40亿人下降到2012年的9.39亿人和2013年的9.36亿人,劳动力供给格局开始发生转变。

三是底部和顶部老龄化相叠加,推动人口机会窗口逼近关闭。

少儿人口抚养比从2012年的23.96%提高到2013年的24.36%,老年抚养比从2012的20.66%上升到2013年的21.58%,推动社会总抚养比从2012年的44.62%上升到2013年的45.94%。

同时,老年人口的高龄、失能和空巢化将进一步加剧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严峻性和复杂性。

一是高龄老年人口数量迅速提高。

到2025年之前,我国的高龄老年人口将一直保持年均100万的增长态势。

二是失能老年人口继续增加,从2012年的3600万人增长到2013年的3750万人。

三是慢性病患病老年人数持续增加,2012年为0.97亿人,2013年将突破1亿人大关。

四是空巢老年人口数量继续上升,2012年为0.99亿人,2013年也将突破1亿人大关。

老年患者社区医疗护理现状与展望

老年患者社区医疗护理现状与展望

老年患者社区医疗护理现状与展望【摘要】随着人口老龄化、家庭小型化、农村城市化,人民群众对于养老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大,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衰退,衍生出一系列老年医疗保健、社区服务等社会问题。

为了实现“健康老龄化”的目标,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必须尽快发展、健全社区医疗及护理。

充分利用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的医疗资源,加强对老年患者的社区医疗护理,对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实现健康老龄化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社区护理;老年患者;现状;展望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8.361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8-4410-02人口老龄化是21世纪全球共同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中国是一个老年人口最多,发展最快的国家。

据预测,到2050年将达到4亿左右,占总人口的25%。

老年人是社区的特殊人群,因年龄、生理、心理特征及社会角色的转变,社会适应能力降低,健康问题突出,对护理需求量很大。

为了实现健康老年化的目标,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必须尽快发展和健全社区医疗及护理,社区护理已成为护理事业发展的新方向[1]。

1 老年患者现状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以来,呈现出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速快、高龄化、失能化、空巢化趋势明显的态势,再加上我国未富先老的国情和家庭小型化的结构叠加在一起,养老问题异常严峻。

根据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在京发布我国第一部老龄事业发展蓝皮书-《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显示2012年我国老年人口数量达到1.94亿,老龄化水平达到14.3%,预计2013年老年人口数量突破2亿大关,达到2.02亿,老龄化水平达到14.8%。

中国政府的最新数据显示,21世纪头10年的年均人口增长率为0.57%,低于上世纪最后10年一直保持的1.07%的年增长率,因此中国人口正在进入老龄化,到2020年预计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将达到2.45亿,占总人口的16%以上[2]。

江苏省常州市钟楼区事业编招聘考试历年真题汇总【2012年-2022年可复制word版】(二)

江苏省常州市钟楼区事业编招聘考试历年真题汇总【2012年-2022年可复制word版】(二)

江苏省常州市钟楼区事业编招聘考试历年真题汇总【2012 年-2022 年可复制word 版】 (二)1、单选题不具备正式公文的法定权威性与行政约束力的是_____。

A : 报告B : 请示C : 简报D : 会议纪要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参考答案:C 系统解析: 简报,不是公开刊物,而是内部编发的管理文书。

各级各类简报都有自己的发放范围,因此,具有一定的保密性质,简报传递于机关、单位之间,但它与正式的公文不同,上级对下级的简报,没有正式公文的法定权威性和行政约束力,不能用来发号施令。

第 1 题所属考点-《公文写作与处理》2、单选题“人的智力是按人如何学会改造自然界而发展的。

”这句话说明_____。

A :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 : 实践是认识的动力C : 人的认识具有主观能动性D : 人具有改造自然的能力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

解析:本题介绍了人的智力随着改造自然界而发展,强调的是智力,即认识的发展问题,也就是指实践促进了认识的发展。

本题选 B。

第 2 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3、多选题税收的效率原则包括经济效率和行政效率两个方面,其涵义是指_____。

A : 课税所产生的额外负担最小B : 课税所产生的额外收益最大C : 税收征纳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最小D : 税收完全是中性的参考答案: ABC本题解释:参考答案: A,B,C 【解析】税收效率是国家征税必须有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经济机制的有效运行,必须有利于提高税务行政效率。

它包括税收经济效率原则和税收行政效率原则,前者是指国家征税应有助于提高经济效率,保证经济的良性、有序运行,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该原则侧重于考查税收对经济的影响。

税收行政效率原则是指国家征税应以最小的税收成本去获取最大的税收收入,以使税收的名义收入与实际收入的差额最小。

该原则侧重于对税务行政管理方面的效率的考查。

故选 ABC。

第 3 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4、单选题如果杨某提起诉讼要求县公安局做出赔偿,则下列机关中有权受理其赔偿请求的是_____。

我看中国老年人口分配制度

我看中国老年人口分配制度

我看中国老年人口分配制度【摘要】老年人收入大多来源于养老保险金,老年人能否生活有保障,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国家的分配制度是否完善。

文章论述了老年人口分配制度存在的一些不足,希望结合中国的实际国情,可以使中国的分配制度更加完善。

【关键词】老年人;保障制度;人口分配不久前,湖北省十堰市竹溪县民政局成立20个调查小组,分赴全县各乡村,入户调查农村“空巢老人”生活状况。

调查显示:农村“空巢老人”普遍存在收入不足,看病仍太难。

据《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显示,2013年中国老年人口数量超过2亿,据预测到2050年,60岁以及以上的老年人将会达到4.8亿,80岁以及以上老年人将超过1亿人。

关于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历程中有一定的变化,过去养老金是只由国家、企业承担,现在则改为了由国家、企业和个人三方进行承担,同时养老金领取资格中取消了对缴费年限的硬性规定。

一、老年人分配制度的意义老年人日常支出的消费一般是来源于养老金,老年人分配制度对于人口老龄化有着重要的作用。

根据生命周期消费理论,人会在中年积蓄钱来养老,而当社会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从而有更多人享受养老金待遇时,储蓄就会减少。

老年保障制度是国家实施对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重要手段。

剩余劳动创造的剩余产品并不是完全用于扩大再生产,在用于扩大再生产之前首先要为养老保险基金做出一定的扣除,这是扩大再生产的一个前提。

因此老年保障也是社会经济顺利运行的基础。

二、老年人分配制度存在的不足观看中国老年人口分配制度,发现并非十分完善健全。

社保机制不健全,一些政策落实不到位,导致部分老年人口进入贫困行列。

部分困难群体没纳入保障范围。

缺乏缴费能力,部分困难退休人员无法纳入基本医疗保险。

大部分地区没有建立社会医疗救助制度,难以解决无能力参保的困难人群的医疗保障制度。

老年人分配制度中存在有没有明确的概念的问题,不能使老年人分配制度能够做到有依据切切实实地实习下来。

我国已经步入老龄社会,在我国城市的老年人,退休金占主导地位,但是我国城乡差距大,农村老年人口主要依靠家庭供养,家庭养老是获取收入的主要渠道,农村老年人口享受到养老保险金机率很小。

新闻阅读练习题

新闻阅读练习题

“新闻阅读”专题检测(一)~(二)“新闻阅读”专题检测(一)一、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3题。

材料一:我国第一部全面总结和评估老龄事业发展状况的蓝皮书——《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显示:中国老年人口基数大,人口老龄化进程快,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高。

老龄事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滞后;政府、市场、社会多元主体共同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体制尚未形成;养老保障和医疗保障水平还比较低;农村老龄事业的发展明显滞后。

由于人口老龄化超前于现代化,“未富先老”和“未备先老”的特征日益凸显,老年人面临着贫困、疾病、失能、服务、照料、精神关爱等诸多困难和问题。

首先,贫困和低收入老年人数量仍然较多,2012年全国约有2 300万人。

其次,城镇老年人口的宜居环境问题突出,七成以上的城镇老年人口居住的老旧楼房没有安装电梯,高龄、失能和患病老年人出行举步维艰。

再次,农村老年人留守现象突出,2012年约有5 000万人。

由于计划生育一代陆续开始进入老年期,无子女和失独(丧失独生子女)老年人越来越多。

我国正在研究通过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建立老年人长期护理制度,商业保险应先行先试,《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已提及这个问题。

在过去相当长的时期内,公共环境、居家环境建设缺乏长远规划,未充分考虑人口年龄结构变动的要求。

例如,6层甚至更高的楼房没有电梯,过街天桥、地铁上下不便,红绿灯变化太快致使老年人过街面临危险。

今后城市建设应充分考虑老年人的生理特点与生活习惯,突出“年龄平等”的理念。

(选自叶紫《首部老龄事业发展蓝皮书发布老龄化带来新挑战》,有删改)材料二:最近发布的《2015年中国家庭幸福感热点问题调查报告》中调查结果显示,家庭幸福感高人群的特征包括:女性、年龄更长、健康良好、非农户籍、受教育程度较高等。

一方面,年龄更长的人幸福感相对更高;另一方面,随着人均寿命增长和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国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程度比较高的国家之一,老年人口数量最多,老龄化速度最快,应对人口老龄化任务最重。

人口老龄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构建研究

人口老龄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构建研究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构建研究摘要:Abstract1.引言1.1研究背景“老有所养”是每个国民的基本权利,解决老年人口的养老问题,满足其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提高其生活质量,是促进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

随着城市化、现代人观念的改变、计划生育和社会发展等原因.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存在的不确定性的交易费用,“老养小”能够实现及其兑现。

计划生育所产生的4-2-1家庭结构,都使得“小养老”却具有长期不确定性,老龄化的到来及中国的养老服务体系的构建和完善是一个重要的议题。

虽然目前我国已经建成了覆盖城乡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并通过资金支持、政策规定等促进了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进一步构建,但是伴随着人口老龄化以及其它一些社会问题的出现,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仍不尽完善,难以有效满足老年人的多元需求,因而在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进一步研究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构建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1.1现实背景(1)人口老龄化日益严峻人口老龄化是指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过程。

国际上定义的人口老龄化的具体标准为:某一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也是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

自1999年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以来,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长快并日益呈现高龄化的趋势,需要照料的失能、半失能老人数量剧增。

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约1.78亿,占总人口的13.26%;预计到2015年,老年人口将达到2.21亿,约占总人口的16%。

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为我国社会发展,特别是养老问题带来了严峻挑战,因而,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研究如何构建与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人口流动性增强,老年“空巢化”现象凸显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日益加快以及地区之间开放程度的日益增强,我国劳动力人口流动性逐渐扩大,特别是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务工人数迅猛增长。

纪录片《人生晚年》毕业设计说明

纪录片《人生晚年》毕业设计说明

《中国老年社会转型》:本 书深入探讨了中国老年社会 转型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包 括老年人的生活、健康、就 业、家庭等方面。
《纪录片创作》:一本关于 纪录片制作技巧和方法的教 材,提供了丰富的理论知识 和实践案例。
《影像记忆:中国老年生活 》:这是一部关于中国老年 人生活的纪录片,通过真实 的影像记录反映了老年人的 生活状态和面临的挑战。
后期制作
对拍摄素材进行剪辑、 整理和编排,突出主题 和故事线,加入背景音 乐和解说词等元素,制 作成一部具有深度和感 染力的纪录片。
进度安排
01
02
03
04
05
第一阶段(1-2 个月)
确定研究主题和目标,搜 集文献资料,了解老年人 的生活状况和需求。
第二阶段(3-4 个月)
确定拍摄对象和场景,进 行实地拍摄和采访。
02
研究目的和方法
研究目的
探讨人生晚年的生活状态和面临的挑战 揭示老年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分析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因素 增强社会对老年人问题的关注和理解
研究方法
文献综述
搜集与老年人相关的学术论文、报告和政策文件,了解老 年人的生活状况、社会地位、健康问题等方面的研究现状 和最新进展。
观察法
观察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与他人的互动以及社会 环境对他们的支持情况,获取对老年人生活状态的第一手 资料。
04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研究内容
01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老年人群体,通过对其生活经历、职业背景、家庭关系、社 交网络、健康状况、心理状态等方面进行深入访谈和观察,揭示老年人在人生 晚年的生活状态和面临的挑战。
02
分析社会、经济、文化等因素对老年人晚年生活的影响,探讨老年人在社会中 的地位和作用,以及社会对老年人的关注和支持。

2021陕西公务员考试《申论》模拟卷(八)

2021陕西公务员考试《申论》模拟卷(八)

2021陕西公务员考试《申论》模拟卷(八)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2021陕西公务员考试《申论》模拟卷(八)2021陕西公务员考试申论模拟卷满分:100分时限:150分钟考生须知1.申论考试与传统的作文考试不同,是分析驾驭材料的能力与表达能力并重的考试。

2.作答参考时限:阅读资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的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答题要求”依次作答在答题纸指定位置。

4.答题时请认准题号,避免答错位置影响考试成绩。

5.作答时必须使用钢笔或圆珠笔,在答题纸有效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作答无效。

严禁折叠答题卡! 【给定材料】1.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

城镇化目标正确、方向对头,走出一条新路,将有利于释放内需巨大潜力,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利于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世界经济和生态环境也将从中受益。

2.中国正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

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的城镇化率为47%,预计到2021年将达55%。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中国的城镇化有力地吸引了生产要素向城镇聚集,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资源的优化配置,成为解决就业、实现市场扩展、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举措;城镇承接了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带动农民增收的同时,还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农村人地紧张的突出矛盾;人口的集聚也推动了社会生活中的组织化和分工,城镇化使政府与民众的距离空前地拉近了,有效地促进了政府治理能力的提升。

3.城镇化意味着城镇向周边扩张和农村人口向城镇聚集,也势必引发农村经济社会的变迁。

“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日前,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的要求使用如此诗意的行文,成为一个亮点,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也引发了媒体与网友的热议和关注。

老年人健康体检情况分析报告 65岁老年人健康体检分析报告

老年人健康体检情况分析报告 65岁老年人健康体检分析报告

老年人健康体检情况分析报告65岁老年人健康体检分析报告2017年XX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健康体检情况分析报告按照联合国进入老龄化的标准,从2007年起,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达9.35%,正式步入老龄化社会。

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已越来越严重,据我国第一部老龄事业发展蓝皮书《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资料显示,截止2012年底,我国老年人口数量达到1.94亿,比上年增加891万,占总人口的14.3%。

老年人的健康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通过对老年人定期进行体检,可以有效、准确地掌握老年人的身体健康信息,对疾病的防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规范要求,由经过统一培训的14家医疗机构的医生对XX区内65岁以上老年人开展免费健康检查。

1、检查项目健康检查项目包括病史询问、内外科常规体检、身高、体重、腰围、血压、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血糖、血脂、心电图及腹部B超检查。

2.诊断标准 2.1体质指数BMI2.2高血压一律采用WHO1999年建议的Ⅰ级、Ⅱ级和Ⅲ级标准,如果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不同级别时则按较高级别作为标准。

2.3血糖2.4高血脂总胆固醇>5.72mmol/L,甘油三酯>1.70mmol/L,低密度脂蛋白>3.64mmol/L。

2.5贫血血红蛋白:男性2.6肝肾功能:谷丙转氨酶>40U/L;谷草转氨酶>40U/L;血肌酐>133umol/L;血尿素>7.8mmol/L。

3、结果 3.1一般人口学特征2017年完成健康体检的65岁及以上老年人共37649人,体检率为74.0%。

其中男性17080人(45.37%),女性20569人(54.63%),男女性别比为0.83:1。

其中65-69岁17066人(45.33%),70-79岁15792人(41.95%),80岁及以上4791人(12.72%),见表1。

中国老年人口

中国老年人口

中国老年人口截至2011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1.85亿,预计到“十二五”期末,全国老年人口将增加4300多万,达到2.21亿,届时80岁及以上的高龄老人将达到2400万,65岁以上空巢老人将超过5100万。

2013年2月27日,《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在京发布。

蓝皮书指出,截至2012年底,中国老年人口数量达到1.94亿,比上年增加891万,占总人口的14.3%。

截止2014年,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2.1亿,占总人口的比例15.5%,2.1亿的人里有将近4000万人是失能、半失能的老人。

据有关部门预测,到2035年老年人口将达到4亿人,失能、半失能的老人数量会进一步增多。

2018年8月,官方最新公布的多个数据显示,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攀升,结婚率和出生人口持续下降。

五年间,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激增近25%。

2021年5月1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结果。

数据显示,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02亿人,占18.70%(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064亿人,占13.50%)。

与2010年相比,0-14岁、15-59岁、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分别上升1.35个百分点、下降6.79个百分点、上升5.44个百分点。

我国少儿人口比重回升,生育政策调整取得了积极成效。

同时,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未来一段时期将持续面临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压力。

2022年10月消息,国家卫生健康委、全国老龄办发布的《2021年度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公报》显示,截至2021年末,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6736万人,占总人口的18.9%;全国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0056万人,占总人口的14.2%。

专访陈传书晚年向何处安放

专访陈传书晚年向何处安放

的公办养老机构。

这些机构按照床位数量享受国家补贴,能够压低服务价格而不降低服务质量。

这是目前民间养老机构无法比拟的优势,是一种不平等的竞争。

这就要求公办养老机构明确保障对象、责任和边界。

依照养老服务产业化发展的方向,数量不多的公办养老机构应该针对中低收入群体,实现“保基本”;而由市场化的养老机构来提供不同层次的特色服务。

同时,国家在养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我们长期处于成年人社会,习惯把老年人作为一个被
抚养群体、依赖性群体,站在成年人角度去考虑问题涉及一
个养老问题,我主张改成助老,把老年人当成一个积极能动
主体,作为社会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这样看问题就不像现
责任编辑 华南。

2020年最新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答案

2020年最新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答案

2020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答案1.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

城镇化目标正确、方向对头,走出一条新路,将有利于释放内需巨大潜力,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利于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世界经济和生态环境也将从中受益。

2.中国正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

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的城镇化率为47%,预计到2020年将达55%。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中国的城镇化有力地吸引了生产要素向城镇聚集,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资源的优化配置,成为解决就业、实现市场扩展、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举措;城镇承接了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带动农民增收的同时,还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农村人地紧张的突出矛盾;人口的集聚也推动了社会生活中的组织化和分工,城镇化使政府与民众的距离空前地拉近了,有效地促进了政府治理能力的提升。

3.城镇化意味着城镇向周边扩张和农村人口向城镇聚集,也势必引发农村经济社会的变迁。

“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日前,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的要求使用如此诗意的行文,成为一个亮点,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也引发了媒体与网友的热议和关注。

“乡愁是沿着泥瓦飘散的炊烟,是十八弯向家门口的山路,是妈妈手里的糯米团,是后院那棵总不结果的龙眼树……工业化勿忘美丽中国,城镇化勿割断乡愁。

要高楼大厦更要青山绿水,看得见过去才得摸得着未来,乡愁是真正营养”。

希望在城镇化的同时呵护记忆:“离别故乡、落脚城市,是时代变迁中的个体记忆,也见证发展的日新月异。

但千篇一律的建筑、钢筋水泥的丛林,注定只是缺乏传统延续的街区。

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见山望水,才能用美丽使乡愁有所凭依”。

4.2013年8月30日,李克强总理邀请两院院士和有关专家到中南海,听取城镇化研究报告并与大家座谈。

居家养老模式探析_张颖

居家养老模式探析_张颖

居家养老模式探析张 颖 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MPA摘 要:中国老龄化问题日益突显。

2013年老年人口数量突破2亿大关达到2.02亿,老龄化水平达到14.8%。

家庭养老是中国传统的养老模式,面临新的挑战。

然而从经济能力和情感需要考虑,很多老年人都不愿开熟悉的社区居住环境,更希望在家里而不是在养老机构养老。

因此居家养老就提供了这种优势。

针对目前居家养老的不足,本文提出了一系列提升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水平的对策。

关键词:老龄化 居家养老 养老模式中国老龄化问题日益突显。

2013年2月2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

蓝皮书指出,中国将迎来第一个老年人口增长高峰,2013年老年人口数量突破2亿大关达到2.02亿,老龄化水平达到14.8%。

与此同时,老年人口内部变动将进一步加剧人口老龄化的严峻性。

一是高龄老年人口继续增长;二是失能老年人口继续增加;三是慢性病老年人持续增多;四是空巢老年人口规模继续上升;五是无子女老年人和失独老年人开始增多。

家庭养老是中国传统的养老模式,它比较符合中国的文化习俗、老人心理以及经济水平。

但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尤其是家庭小型化和老人高龄化趋势,使家庭养老功能面临新的挑战。

家庭供给的养老资源正不断减少。

机构养老是采用市场化或福利化的运作机制, 为养老兴建专门的居住与生活服务设施,依照自愿原则,将老人集中供养并使之安度晚年。

从我国当前的经济状况与养老事业发展看, 机构养老还处于起步阶段,还远远不能满足老年人多方面的养老要求,而且,养老是物质和精神的双重供养。

建立在血缘关系基础上的家庭,不仅是老年人生活的主要场所,也是情感和精神的重要支柱,老年人需要的亲情照顾,是任何机构无法代替的。

从经济能力和情感需要考虑,很多老年人都不愿开熟悉的社区居住环境,更希望在家里而不是在养老机构养老。

居家养老, 就是老年人居住在家中, 但一些养老服务由社会提供的一种养老模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欢迎大家出席全国老龄办新闻发布会,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老龄事业的关注和支持!下面,我通报《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的有关情况。

一、发布《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的背景及意义今天,我们在这里发布由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编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这是我国第一部全面总结和评估我国老龄事业发展状况的蓝皮书,填补了这一领域的空白。

2012年和2013年是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的年份。

一是随着新中国成立后新出生的人口,也就是1952年和1953年出生的人口进入老年期,我们迎来了第一个老年人口增长高峰。

截至2012年底,我国老年人口数量达到1.94亿,比上年增加891万,占总人口的14.3%,其中80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口达2273万人,2013年老年人口数量将突破2亿大关,达到2.02亿,老龄化水平将达到14.8%。

二是迎来劳动年龄人口进入负增长的历史拐点,从2011年的峰值9.40亿人下降到2012年的9.39亿人和2013年的9.36亿人,劳动力供给格局开始发生转变。

三是底部和顶部老龄化相叠加,推动人口机会窗口逼近关闭。

少儿人口抚养比从2012年的23.96%提高到2013年的24.36%,老年抚养比从2012的20.66%上升到2013年的21.58%,推动社会总抚养比从2012年的44.62%上升到2013年的45.94%。

同时,老年人口的高龄、失能和空巢化将进一步加剧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严峻性和复杂性。

一是高龄老年人口数量迅速提高。

到2025年之前,我国的高龄老年人口将一直保持年均100万的增长态势。

二是失能老年人口继续增加,从2012年的3600万人增长到2013年的3750万人。

三是慢性病患病老年人数持续增加,2012年为0.97亿人,2013年将突破1亿人大关。

四是空巢老年人口数量继续上升,2012年为0.99亿人,2013年也将突破1亿人大关。

由于人口老龄化超前于现代化,“未富先老”和“未备先老”的特征日益凸显,老年人面临着贫困、疾病、失能、服务、照料、精神关爱等诸多困难和问题,加强发展老龄事业和产业,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多方面需求,既是中央的战略部署,又是全社会的共同期待。

在这种背景下,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组织编写了《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从研究者的独特视角,全面审视了2012-2013年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态势,从老龄政策、养老与医疗保障事业、老龄事业法制化进程、老龄服务、老年宜居环境、老龄文化、老年群体社会管理、老龄科学研究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讨。

这对于进一步宣传老龄事业,提升全社会的老龄意识,加快形成全社会关注、关心和支持参与老龄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对于为政府发展老龄事业科学决策提供翔实理论依据,推进老龄事业科学发展;对于探索老龄事业发展规律,促进老龄科学研究工作开展,都具有积极意义。

二、《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主要内容《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由总报告、政策篇、保障篇、服务篇和研究篇5部分组成,包括1个总报告和15个分报告,主要内容包括:(一)2012年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回顾2012年是我国老龄事业发展历史上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一年。

党的十八大作出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大力发展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的战略部署,各地、各部门纷纷加强老龄政策创制,积极推进老龄事业发展,老龄事业发展呈现出五大亮点。

一是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首次实现制度全覆盖。

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现制度全覆盖,填补了中国养老保险最后的制度空白。

两项保险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障制度、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一道,为中国人民织就了一张覆盖城乡的养老保障网,几千年来亿万群众“老有所养”的梦想首次在制度上得到了实现。

2012年底,全国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到30379万人,比上年底增加1988万人;全国城居保和新农保参保人数达到48370万人,比上年底增加15187万人,13075万城乡老年居民按月领取养老金。

二是中国老龄事业法制化进程取得重要进展。

新修订的《老年法》从6章50条增加到9章85条,把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纳入国家的长期战略任务,对家庭养老进行重新定位,突出对老年人的精神慰藉,确定老年人监护制度,新增加老年宜居环境建设的内容等。

可以说,新《老年法》更符合时代精神,不仅是一部全方位解决老年人问题的对策之法,也是一部促进中国老龄事业健康发展之法,具有重要意义。

三是老年人医疗卫生保障状况显著改善。

在城乡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全覆盖的基础上,城乡老年人医疗救助制度更加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进一步加强,中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数超过13亿,覆盖面从2008年的87%提高到2012年的98%以上,构建起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基本医疗保障网。

四是老龄服务体系建设势头强劲。

国家投入31亿元用于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试点设施建设,各级民政、财政等部门加入投入力度,各地大力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老龄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发展。

截至2012年底,养老床位数已达到390万张,每千名老年人拥有的养老床位数达到20.5张,社区各类服务床位数已达到17.6万张。

18个省市建立高龄老年人生活补贴制度,22个省市建立起养老服务补贴制度,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的培训、鉴定和评估系统初步建立。

五是老年文化事业和基层老年协会建设快速发展。

《“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关于进一步加强老年文化建设的意见》、《关于加强基层老年协会建设的意见》等多项涉老文化政策出台。

以“敬老月”和“中国老年文化艺术节”为代表的特色老年文化活动成效显著。

基层老年协会建设工作快速发展,全国已建成基层老年协会44.7万个,覆盖65%城乡社区,部分省(区、市)基层老年协会覆盖率超过95%。

(二)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存在问题及今后展望中国老龄事业在取得较快发展的同时,还面临着一些问题,主要包括:一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滞后;二是多元主体共同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体制机制尚未形成;三是养老保障和医疗保障水平还比较低;四是老龄事业发展不平衡,农村老龄事业、老龄文化、老龄宜居环境和老龄社会管理等的发展明显滞后。

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也是做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准备的重要一年。

各地各部门将制定出台促进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的政策和规划,推进老龄事业和产业健康发展;将掀起宣传贯彻新修订的《老年法》的高潮,老年人权益将得到进一步保障;将加快老龄服务体系建设步伐,老龄服务进一步快速发展;全社会关心支持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的氛围将更加浓厚,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环境会更加优化。

2013年02月27日上午,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1]。

蓝皮书指出,中国将迎来第一个老年人口增长高峰,2013年老年人口数量突破2亿大关。

在2025年之前,老年人口将每年增长100万人。

同时,劳动年龄人口进入负增长的历史拐点,劳动力供给格局开始发生转变。

近两年,新中国成立后新出生的人口,也就是1952年和1953年出生的人口进入老年期,形成第一个老年人口增长高峰。

依据《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研究》课题组预测,2012年老年人口数量达到1.94亿,老龄化水平达到14.3%,2013年老年人口数量突破2亿大关,达到2.02亿,老龄化水平达到14.8%。

同时,劳动年龄人口进入负增长的历史拐点,从2011年的峰值9.40亿人下降到2012年的9.39亿人和2013年的9.36亿人,劳动力供给格局开始发生转变。

人口机会窗口逼近关闭。

与此同时,老年人口内部变动将进一步加剧人口老龄化的严峻性。

一是高龄老年人口继续增长,从2012年的0.22亿人上升到2013年的0.23亿人,年均增长100万人的态势将持续到2025年。

二是失能老年人口继续增加,从2012年的3600万人增长到2013年的3750万人。

三是慢性病老年人持续增多,2012年为0.97亿人,2013年突破1亿人大关。

四是空巢老年人口规模继续上升,2012年为0.99亿人,2013年突破1亿人大关。

五是无子女老年人和失独老年人开始增多,由于计划生育一代陆续开始进入老年期,加上子女风险事件的发生等因素,无子女老年人越来越多。

2012年中国至少有100万个失独家庭,且每年以约7.6万个的数量持续增加。

由于人口老龄化超前于现代化,“未富先老”和“未备先老”的特征日益凸显,老年人面临诸多问题和困难。

一是贫困和低收入老年人数量仍然较多,2012年全国约有2300万人。

二是城镇老年人口的宜居环境问题十分突出,七成以上的城镇老年人口居住的老旧楼房没有安装电梯,其中的高龄、失能和患病老年人出行举步维艰。

三是农村老年人留守现象更加突出,2012年约有5000万,其中的高龄、失能和患病老年人的照料护理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

四是涉老侵权案件、老年人受害受骗事件、老年人自杀现象时有发生。

五是老年群体社会管理存在真空,三成以上老年人游离于社会管理之外,少数老年人被地下宗教和非法组织利用,不利于社会和谐和政治稳定的隐患依然存在。

专家认为,综合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看,“未富先老”是中国的基本国情,同时,中国的人口老龄化与工业化、城镇化相伴随,与中等收入陷阱相遭遇,老龄问题的严峻性是世界上少有的,必须认清形势,全面应对。

J063劳动年龄人口劳动年龄人口进入负增长的历史拐点,从2011年的峰值9.40亿人下降到2012年的9.39亿人和2013年的9.36亿人,劳动力供给格局开始发生转变。

老年人口2013年老年人口数量突破2亿大关,达到2.02亿,老龄化水平达到14.8%。

老年抚养比从2012年的20.66%上升到2013年的21.58%,推动社会总抚养比从2012年的44.62%上升到2013年的45.94%。

少儿人口少儿人口抚养比从2012年的23.96%提高到2013年的24.36%。

机制欠缺导致失能老人需求不能满足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吴玉韶表示,根据报告,目前,我国老龄服务体系建设还存在“瞄准机制”欠缺、政府定位不清的问题。

政府投入了大量资金建设公办养老机构,服务对象大部分却是健康和经济收入条件较好的老人。

根据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的三次调查数据显示,中国失能老年人愿意入住养老机构的比例为16.6%,即有597.6万失能老年人需要入住养老机构,但目前护理型养老床位严重不足,民办养老机构中仅有15%左右的养老机构以提供“康复护理”服务为主,远不能满足失能老年人的长期护理需求。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党俊武表示,“失能风险”是人口老龄化过程中面临的难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