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教学论文 浅谈元代山水画的特点
元代山水画的特殊性及其原因
谢谢观赏,再会
元 吴镇 《渔父图》
元代山水画的特殊性及其原因
四、绘画中心的特殊性
元 王 蒙 《 青 卞 隐 居 图 》
元 赵孟頫《水村图》
元代山水画的特殊性及其原因
小结
元代虽然短暂,但绘画却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它的特殊面貌为中国山水画增添了独具一格的美的 形式。是继五代之后山水画的又一高峰,是中国古 代山水画抒情写意一格的最高峰。 当外在的反抗和经邦济世前途渺茫或力不从心之 时,人们就会转而追求内在的精神自由和人格完美 以及性情的抒发。 所以,元代绘画虽无外在的雄强之势,却充斥 着内在丰富的蕴涵。
元代山水画的特殊性及其原因
美术系 徐艳
元代山水画的特殊性及其原因
元 倪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作品
元代山水画的特殊性及其原因
一、画家几乎都是文人
元 黄公望 《富春山居图》
元代山水画的特殊性及其原因
二、对画境高逸的追求
元 倪 瓒 《 六 君 子 图 》 元 吴 镇 《 渔 父 图 》
元代山水画的特殊性及其原因
三、对脱俗的强调
论元代山水画的美学特征
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元代山水画所追求的人与自然的和谐也是当代山水画所追求 的目标之一,这种和谐的理念对于当代社会也有着积极的意 义。
04
元代山水画的艺术价值
历史价值
01
记录元代社会风貌
文化价值
1 2 3
传承中华文化
元代山水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为后人研究中 华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体现儒家思想
元代山水画在表现自然美的同时,也体现了儒 家思想中的道德观念、人文精神等,具有一定 的哲学意义。
展示文人情怀
元代山水画多为文人所作,画作中体现了文人 的审美情趣、人生追求等,是展示文人情怀的 重要载体。
论元代山水画的美学特征
2023-11-07
目录
• 元代山水画概述 • 元代山水画的美学特征 • 元代山水画的艺术成就 • 元代山水画的艺术价值 • 元代山水画的传承与创新
01
元代山水画概述
元代山水画的形成背景
元代的历史背景
元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具有独特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这一时 期,汉族文化受到一定程度的压制,而少数民族文化得到了一定的融合和发展。 这种社会背景为元代山水画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独特的环境。
03
Hale Waihona Puke 02抒情写意简约清逸
元代山水画在构图和表现手法上注 重简约和清逸。这种简约不仅体现 在画面的构图上,也体现在色彩的 运用上。清逸则表现在画家的笔墨 运用上,以及所表现的自然景象的 精神气质上。
元代山水画注重抒情写意,强调 画家的内心世界与自然景象的融 合。这种抒情写意的风格,使得 元代山水画具有了独特的艺术魅 力和审美价值。
元代山水画的艺术表现和意义
元代山水画的艺术表现和意义元代山水画是中国历史上一段重要的时期,这个时代的山水画跳出了以往的固有形式,添加了很多思想和情感的表达。
在其时的历史背景下,元代山水画的艺术表现和意义是值得研究的。
元朝是由蒙古人建立的中国王朝,这个时期的山水画受到了蒙古族族群的影响,加上了少数民族的元素,其中尤其是蒙古人给予了山水画更加丰富的创作元素。
此外,元代艺术的特点还在于融合了南北方的艺术风格,比如元代山水画往往有着北方简朴而有力的笔画气息,但也带有南方艺术的雕饰性。
这样结合起来的特色和风格,本身就是元代山水画艺术表现的重要组成部分。
元代山水画家的创作中,有两种风格的特点可以突现出来。
一种是线条流畅秀美、造型完美的“工笔画”风格,它可以很细致地表现山林水流的纹理和质感。
一种则是典雅细腻、意境悠远、意内韵外、意象深奥的“写意画”风格,追求极度的意境和以彰显作者绘画境界。
这些风格是各具千秋,但有一个共同特点,即都能直接表达作者的情感和境界。
而这种感性的传达,就是元代山水画艺术表现的精髓。
从意义上看,元代山水画不仅在艺术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社会和文化中也同样具有巨大的意义。
在当时的文化氛围和政治背景下,元代山水画成为了文化交流和融合的重要表现。
此外,元代山水画也是大众文化繁荣的体现,它吸引了大量的平民艺人和收藏家参与其中,不仅加强了文化的传承,也随着文化的流传而在社会上产生了强大的影响力。
元代山水画的艺术表现和意义,既来自于这个时期的思想文化基础,也来自于艺术家们的才华和努力。
元代山水画的艺术表现,呈现了中国文化中的多元化,是传统文化向前推进的重要体现。
因此,通过研究和探究,我们可以深入地了解中国文化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更好地接纳和发展我们的文化遗产。
中国山水画赏析-----元代
中国山水画赏析-----元代元代的山水画作,出现了不同以往的一些特点:一、士人是绘画创作的主体,画上题诗、题文在元代空前高涨,有的自题,有的互题,但都和元代山水画的作者多出于士人有关。
二、元画以高逸为尚,这是元代士人闲逸、苦闷、悲凉、委屈的精神状态所致,因元代知识分子的地位普遍十分低下,所以这些人渐渐放弃了对国家民族的责任心,而崇尚隐逸,追求清高。
倪瓒的“仆之所谓画者,不过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耳”最能代表元代绘画的精神。
元代初期以钱选、赵孟頫、高克恭为代表,他们继承并发展了唐以来的山水画。
元代中后期,则出现了号称“元四家”的黄公望、王蒙、吴镇和倪瓒。
作为移情寄兴手段的山水画,在元代画家手中被运用得淋漓尽致,充分表现了画家的人格与个性,在笔墨技巧的探索上也开启了一个新的阶段,是中国山水画发展历程中的高峰。
天池石壁图天池石壁图元黄公望绢本浅绛纵139.3 X 横57.2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此画以浅绛法为之,即勾皴之后施以浅淡赭石和花青,这种效果反映出文人画清逸之意,又切合江南山水明丽秀润的特点。
这一创造不仅为画界所推崇,而且对后世山水画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在《写山水诀》一书中,黄公望(1269-1354)从“三远”的角度讲述了视角的构建:平远、宽远、高远。
这幅《天池石壁图》淋漓尽致地表现了这种结构,它将众多细节集于一体,自身也不再只是刻画真实的苏州天池山,而是变为一篇关于山的各种面貌和表现的图画式论文。
陡峭攀升的山谷一分为二,虽然左侧的山谷很快掩映在迷雾之中,右侧的山谷中充满了精心描绘的岩石、树林、瀑布和房屋。
在山顶处,一座统御群领的险峰将两条沟壑联系起来。
黄公望直到50岁才拿起画笔,然而在很多评论家眼中,这位不怎么惹人注意的公众人物,虽然后来转而成为道教全真教的一员,仍被视为元朝(1279-1368)最具代表性的画家。
黄公望受到五代(906-960)和北宋大师们的启发,特别受益于董源,他发展出自己独特的个人风格,表达对某些地点和众山的钟爱,并传递出它们的本质——气。
浅析元代山水画风格成因与绘画精神
因。
元 初 山水 画 以 钱 选 、 赵 孟 叛 、高 克 恭 为 代 表 。赵 孟 糗 在 元 代 山水 画 的领袖 地 位 是毋 容 置疑 的 。他 的绘 画 继承 前 代传 统 ,博 采 众 家之 长 , 自成 面貌 。赵 孟 烦 主 张作 画 要有 “ 意 ” ,倡 导 古 “ 书画 同源 ”, 强调 以书 法 用笔入 画 ,并 主张 师 法 自然 。他 的 理 论和 创 作对 元 、 明、清 三 代都 有 极大 影 响 。传 世 山水 画作 品 《 鹊 华秋 色 图 》 ( 台北 故 宫博 物 院藏 )纸 本 设色 ,是代 表 赵孟 烦 山水 画突 出成就 以及 对 后世 影 响较 大 的 山水 画 。该 画 描绘 济南 郊 区 的 鹊 山 、华不 注 山及 其 周 围景 物 ,平远 构 图 。整 幅 作 品笔法 潇 洒 、 设色 明丽 , 山石 、坡 岸等 用 披麻 皴 或荷 叶皴 , 山头用 青绿 皴 染 , 树木 、 屋舍 等 则描 画精 细 , 以青 、赭 、红 、绿 等 多色 渲染 ,富 于 节奏 感 ,风 格 古雅 俊 秀 ,吸取 了唐 、五代 至北 宋 山水 画 的优 秀传 统 , 多吸收 王 维与 董源 的画 法 ,参 以造 化 ,将 水 墨 山水 与青 绿 山 水创 造 性地 结 合在 一起 ,最 终形 成 了 自己的 的面 貌 。赵孟 烦 北 宋 宗 室 ,出仕 元 朝 ,一 生富 贵 ,心 却 受无 穷 折磨 。他绘 画 的艺 术 风 格 ,艺 术 主 张 与 他 的人 格 身 世 以及 缺 乏 刚 强 的 性 格 有 很大 的 关 系。 钱选 在 花 鸟 、人物 绘 画 方面 成就 很 大 ,他 的 山水 画成 就 也 不 低 ,擅 长 画青 绿 山水 ,学 习 唐代 李 思训 、 李昭 道 父子 和 南宋 赵 伯 驹 ,风 格 融进 文 人画 的笔 意 和气 韵 。在 广 泛吸 收 传统 的基 础 上 自 出新意 , 形成 了 自己独特 风 貌 。其 画法 基 本是 对 宋代 工 致 画法 的 延 续 , 他 参酌 唐 、五代 及 北 宋 之 法 ,远 取 晋 唐 的 工丽 之 风 , 并 但 揉 入清 雅简 澹 的 文人 意趣 ,细描 微 染 ,体 精思 逸 ,气 格较 宋 代 清
论元代山水画的历史与艺术特征
论元代山水画的历史与艺术特征作者:臧丕文中国山水画乃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一个很特殊的元素,可谓是人们思想情感最为厚重的沉淀。
知山乐水的中华文化意识,以山为德、水为性的内在修为意识,咫尺天涯的视错觉意识,一直成为山水画演绎的中轴主线。
从山水画中,我们可以透彻地体味中国绘画的意境、格调、气韵和色调。
所以说,中国的山水画并非简单地再现自然景观,而是通过对自然景观的表现,给自然赋予文化的内涵、审美的观念以及情感的表达。
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山水画的基础,它所表现出来的是人的精神、生命的意义和时代的气息。
在元朝这个沧海横流的时代,山水画更是被赋予了抗争的精神,而从专业层面讲,元代山水又兴起了一股新的画风。
中国人的自尊和自信,本来是建立在忠孝为本的道德之上,可每一次改朝换代,都是对忠义的蹂躏,都是对投降的奖励!走马灯似的皇位争夺战,使中国人的血性一次又一次地被嘲讽。
1279年的事变更使中国人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跪迎胜利之师的天朝子民们发现征服者居然是曾经臣服于我天朝的游牧人——一群嗜血腥膻的蛮族。
对于汉人来说,可谓是一次新的巨大的心理打击!元朝统治者的立国政策就是要对心怀高傲的汉人实行专制,他们把全国居民分为四等,即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
拥有100万人口的蒙古人为第一等,是最高贵的民族。
色目人为第二等,主要是中亚人口,蒙古规定“除汉、高丽、蛮子外,俱系色目人,总人口不足百万(1)。
由于它们顺从蒙古人较早,故颇得元朝统治者的信任。
第三等为汉人,主要是金朝时期所控制的华北地区之汉人。
第四等为南人,也就是最后才被蒙古人政府的南宋境内的各族人民,第三、第四等级的人口超过7000万。
元赵孟頫水村图四等人的政治待遇及社会地位是不平等的。
居于统治地位,享有特殊利益的是蒙古人,色目人中的上层分子次之。
他们是蒙古统治者的得力助手。
汉人属第三等,也只是那些投靠蒙古统治者,为其笼络和利用的官僚、地主和文人,他们的政治待遇及社会地位仅高于南人而已,而广大平民则与南人都处于被压迫的地位。
浅谈元代山水画的风格特点及发展
浅谈元代山水画的风格特点及发展元代山水画发展趋势是在重视对古代传承的基础上创新立意。
元代绘画中以山水画成就最高,尤其是水墨山水画方面有了空前的大发展,后人评价元代的山水画曰:“潇洒简远,妙在笔墨之外”,元代山水画在注重皴、擦、点、染等技法,讲求法度的宋代绘画基础之上又有了重大发展。
画史所谓的“尚气重韵”,是说“淡泊清逸”的元代文人画新格局。
元代山水画风格特点发展及影响1 元代名人画的风格特点元四家———指元代的四位画家黄公望、吴镇、倪瓒、王蒙,他们的创作集中体现了元代山水画的最高成就。
四家既有各自的鲜明个性特点,又都具有元代山水画的时代风貌。
他们强调诗书画印的有机结合,状物寄情,属于典型的文人画,对明、清绘画影响巨大。
元代绘画以山水画为最盛,其创作思想、艺术追求、风格面貌均反映了画坛的主要倾向,影响后世也最深远。
元初山水画家以钱选、赵孟頫、高克恭为代表,他们均对传统山水画进行了认真探索,并托复古以寻求新路。
钱选善画青绿山水,师法唐代李思训、李昭道父子和南宋赵伯驹,并融进文人画的笔意和气韵,具有一种生拙之趣。
高克恭变化出入于米芾、董源、李成之间,形成了浑穆秀润的独特风格。
元代中后期,崛起黄公望、王蒙、吴镇、倪瓒这四大家。
元四家以他们各自的创新风格和简练超脱的艺术手法,把中国山水画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代表了这一时期山水画发展的主流。
写景稠密,布局多重山复水,多表现林峦郁茂苍茫的气氛。
任仁发人物鞍马师法唐人,笔法工细流畅,笔调明快清丽,保留了较多的唐人传统,但亦有自己风貌,在元初与赵孟頫齐名。
张渥以画白描人物见长,师法李公麟,用笔流畅飘逸,形象真实,栩栩如生,被誉为“妙绝当世”。
王绎善画肖像,笔法细劲,造型准确,神态生动,在元代肖像画家中成就最为突出。
颜辉在宗教人物画方面,负有盛誉,他用笔粗润豪放,略近南宋梁楷泼墨法,于水墨晕染中现出凹凸效果。
代山水风格总的发展趋势是在重视对古代传承的继承上,创新立意。
元代山水画的特点
元代山水画的特点元代山水画是中国山水画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它在继承宋代山水画的基础上,又有了自己的特点和风格。
元代山水画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重气势恢宏元代山水画的画风气势恢宏,画面宏大壮观,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这种气势恢宏的表现主要体现在画面的构图和笔墨的运用上。
元代山水画的构图多采用“高远”、“深邃”的手法,通过远近的对比和空间的变化来表现出山水的广阔和壮美。
同时,元代山水画的笔墨运用也非常讲究,墨色浓重,笔势刚健有力,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二、注重意境深远元代山水画的意境深远,画面中常常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人生感悟。
这种意境深远的表现主要体现在画面的主题和画家的笔墨技巧上。
元代山水画的主题多以“山水”、“人物”、“动物”等为主,通过这些主题来表现出画家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
同时,元代山水画的笔墨技巧也非常讲究,画家常常通过笔墨的运用来表现出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三、注重写意元代山水画的写意程度非常高,画家常常通过简洁的笔墨来表现出山水的神韵和气息。
这种写意的表现主要体现在画家的笔墨技巧和画面的构图上。
元代山水画的笔墨技巧非常独特,画家常常通过“点、线、面”等手法来表现出山水的神韵和气息。
同时,元代山水画的构图也非常讲究,画家常常通过构图的变化来表现出山水的变幻和神秘。
四、注重色彩运用元代山水画的色彩运用非常丰富多彩,画家常常通过色彩的变化来表现出山水的变幻和神秘。
这种色彩运用的表现主要体现在画家的笔墨技巧和画面的构图上。
元代山水画的笔墨技巧非常独特,画家常常通过“点、线、面”等手法来表现出山水的神韵和气息。
同时,元代山水画的构图也非常讲究,画家常常通过构图的变化来表现出山水的变幻和神秘。
元代山水画是中国山水画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它在继承宋代山水画的基础上,又有了自己的特点和风格。
元代山水画的特点主要表现在注重气势恢宏、注重意境深远、注重写意和注重色彩运用等方面。
这些特点不仅体现了元代山水画的艺术价值,也为后世山水画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元代文人山水画特征
浅谈工业园区的物业管理标题:浅谈工业园区的物业管理引言概述:工业园区作为现代工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其物业管理对于维护园区秩序、提升园区形象、保障企业生产经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就工业园区的物业管理进行深入探讨,从不同角度分析其重要性和实施方法。
一、规划设计1.1 合理规划布局:工业园区的规划设计应该根据不同企业的需求和园区的整体定位,合理规划布局,确保园区内各类建造物和设施的合理分布,便于企业生产经营和人员流动。
1.2 绿化环境规划:在工业园区的规划设计中,要充分考虑绿化环境的规划,增加园区的绿化覆盖率,打造宜居、宜业的环境,提升园区的整体形象和环境质量。
1.3 安全防护规划:规划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安全防护设施的设置,确保园区内的企业和人员安全,预防火灾、事故等安全隐患的发生。
二、设施设备2.1 健全设施设备:工业园区的物业管理应该健全各类设施设备,包括供水、供电、供暖等基础设施,确保企业生产运营的正常进行。
2.2 定期维护保养:物业管理人员应定期对园区内的设施设备进行维护保养,保持设施设备的良好状态,延长使用寿命,减少维修成本。
2.3 更新改造升级: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工业园区的设施设备也需要不断更新改造升级,提升园区的智能化水平和生产效率。
三、安全管理3.1 安全巡查检查:物业管理人员应定期进行安全巡查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整改,确保园区内的安全生产。
3.2 紧急应急预案:建立健全的紧急应急预案,定期组织演练,提高园区内企业和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3.3 安全教育培训:开展安全教育培训活动,提升园区内企业和人员的安全意识,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四、环境卫生4.1 定期清洁保洁:物业管理人员应定期对园区内的道路、绿化、公共区域等进行清洁保洁,维护园区的整洁环境。
4.2 垃圾分类处理:推行垃圾分类处理制度,引导企业和人员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减少园区内的垃圾污染。
4.3 环境监测评估:定期进行环境监测评估,掌握园区内的环境质量,及时采取措施改善环境。
浅析元代山水
《幽居图》局部
黄公望
《 丹 崖 玉 树 图 》
元四家之一,原名陆坚,又名静坚, 因过继浙江永嘉黄氏,遂改姓名,字子 久,号一峰、一峰道人、大痴道人、井 西老人和净墅等。关于他名与字的来历, 颇有趣味。因黄公望父亲得子后,友人 来贺,说:“黄公望子久矣!”,因而 黄父为其取名作“公望”,字子久。工 书法,善诗词、散曲,颇有成就,50岁后 始画山水,师法赵孟頫、董源、巨然、 荆浩、关仝、李成等,晚年大变其法, 自成一家。其画注重师法造化,常携带 纸笔描绘虞山、三泖、九峰、富春江等 地的自然胜景。以书法中的草籀笔法入 画,有水墨、浅绛两种面貌,笔墨简远 逸迈,风格苍劲高旷,气势雄秀。
擅山水、竹石、枯木等,其山水师法董源、荆浩、关仝、 李成,加以发展,画法疏简 ,格调天真幽淡。作品多画太湖 一带山水,构图平远,景物极简,多作疏林坡岸,浅水遥岑。 用笔变中锋为侧锋,折带皴画山石,枯笔干墨,淡雅松秀,意 境荒寒空寂,风格萧散超逸。
倪 瓒 《 秋 郊 饮 马 图 》
倪 瓒 《 绣 石 疏 林 图
山水画作者多为士人,这和南宋相反。南宋国势阽危, 犹如累卵,面临危险,多数士人为国家奔走呼号,很难有 闲情逸致专作画。 南宋的山水画主要在画院在,而且绝不是闲情逸致的 笔调,元代统治者对中国绘画知之甚少,不设画院,不存 在院画问题。同时元代取消了科举取士,一代士人失去了 晋身之阶,找不到出路,故元代士人是清闲的,几乎无事 可做,他们或混迹于勾栏瓦舍之中,从事杂剧创作;或游 荡于山村水乡之间,恣情于山水画的写意。后者更是雅事。 所以元代大文人鲜有不会作画者,、赵孟頫 、王冕、倪云林 等既是元代著名的作家、诗人,又是第一流的大画家;诗 文家杨维桢、张雨、虞集、柳贯等亦皆善画。元代几乎所 有的画家都有诗文集存世;几乎所有的作家都有题画、议 画的诗文存世,没有一个时代像元代这样,诗人和画家关 系那样亲密。所以,画上题诗,题文在元代空前高涨,有 的自画自题,有的互题,有的自题之后又请别人复题,有 的一题再题。这都和元代山水画家多出于士人有关。
211019621_浅析元代山水画的表现特点
艺苑杂谈[摘 要]山水画在五代、两宋时期发展迅速且成就颇丰,至元代又达到了新的高峰。
元代山水所展现的艺术风貌明显区别于宋代画风中的气势磅礴,开创了新的画风。
时代的变化对这种现象的产生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使无法施展才能的文人寄情于山水之间,表现出归隐之志、隐逸之情。
除此之外,他们还追求绘画中的“古意”,因此这是一个既学习前代大家又有主动创新的时期,在审美意境和审美观念上有了新的突破。
分析了元代山水所蕴含的内容以及与作者的联系,以更好地理解这个时代山水画所呈现出的特点。
[关键词]元代山水画;禅宗思想;意境分析[中图分类号]J2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7556(2023)4-0079-03 本文文献著录格式:吕晓莹.浅析元代山水画的表现特点[J].天工,2023(4):79-81.吕晓莹 山东大学浅析元代山水画的表现特点作者简介:吕晓莹(1996—),女,汉族,山东滨州人,硕士,研究方向:中国画。
一、元代山水画的产生 (一)创作思想的产生了解一个时代的绘画,必不可少地要与这个时代的背景联系起来讨论。
元代,一部分汉族士大夫虽身居朝堂,却无法施展自己的才能,心中的无奈与苦闷也无从表达。
在一部分由宋入元的遗民画家作品中,可以发现他们对于当时社会的不满。
如“画兰不画土”的郑思肖,他的《墨兰图》上自题“向来俯首问羲皇,汝是何人到此乡。
未有画前开鼻孔,满天浮动古馨香”,借没有根的墨兰形象自喻不入世俗的理想信念。
尽管作品并未描绘出山水景象,但是单从花鸟画的转变上就可以感受到当时文人士大夫的作画情感已经发生了很大改变。
元代在建国之初就废除了画院制度,这与重视院画的两宋形成了完全相反的局面。
元朝统治者对汉文化并不感兴趣,没有专业的画院也使宫廷画家急剧减少,相比于宋代繁荣的院画作品,元代几乎是一片萧条。
政策上的不公平待遇与生活的压迫使人们心中的不满达到顶点,而宋代诗书画印相结合的绘画理念给失意文人提供了新的艺术形式,将无法言说的情感寄予画作之中,元四家(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就是这类画家的代表——看破世俗之后无欲无求,只专心于画作,凭借自身的丰富文化学识与出色的画技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高中美术教学论文-浅谈元代山水画的特点
浅谈元代山水画的特点元代因异族入主中原,政教之旨趣特殊,人民心理亦变,其影响于艺术,顿呈特殊之现象。
此现象在山水绘画中表现尤为强烈。
一、政治经济的特殊性元朝本由蒙古贵族建立起来的,本为一个落后的游牧民族,它训练出一批强悍的军队,通过不停地发动战争,1279年覆灭了汉族统治下的南宋政权,统一了南北,建成了自汉唐以来规模空前的统一国家。
但在统一全国的战争中,野蛮的屠杀和残酷的镇压也是空前的。
在政治上,他们制造民族之间的矛盾,推行一种民族歧视政策,把各民族人民分为贵*四等。
蒙古人居首,色目人次之,汉人、南人居末,色目人指的是西域及欧洲各族人,汉人指中国北部人,包括汉族、契丹族、女真族,高丽等人,是被元人较早征服的一部分人,南北统一之前,他们已做了多年的元民,南人即南宋统治下的中国南部汉人,是元朝建立后的最直接敌人。
元统治者规定政府主要官长的职务只能由蒙古人或色甘人担任,汉人中有可做官者,只能任副职,而且除了少数人外,一般都要从吏做起,渐渐升至官的地位。
在法律上规定“蒙古人与汉人争,汉人勿还报”。
蒙古人杀了汉人可以不偿命,只给以处罚,而汉人杀了蒙古人或色目人,必须处死,还限制汉族人民携带武器和自由集会。
在宗教方面,表现了和政治紧密结合的现象,僧侣阶级成为阶层僧侣公开参与政治活动。
在经济上,农业和手工业的生产中出现了大量的奴隶,蒙古人原以畜牧为主,入侵初期,他们大量屠杀劳动力和圈地为牧场,大量掳杀人民充当奴隶,破坏了原有的封建农业经济。
后来,他们也认识到这样不利于经济发展,又重新采用汉法,但蒙古统治者把它统治下的人民,当做奴隶看待的态度却始终未变。
正是元代这种渗透着奴隶制因素的封建农奴制和带有鲜明的民族压迫色彩的社会造成了它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殊性。
二、山水画作者多为士人山水画作者多为士人,这和南宋相反。
南宋国势阽危,犹如累卵,面临危险,多数士人为国家奔走呼号,很难有闲情逸致专作画。
南宋的山水画主要在画院在,而且绝不是闲情逸致的笔调,元代统治者对中国绘画知之甚少,不设画院,不存在院画问题。
论宋元山水画之美
论宋元山水画之美宋元山水画是中国绘画史上的重要流派之一,它以山水风景为主题,注重描绘大自然的美景和神韵。
宋代山水画家擅长运用笔墨、构图和色彩,将大自然的美景展现得淋漓尽致,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
宋元山水画之美,不仅在于其绘画技艺的精湛,更在于其对大自然景色的深刻领悟和表现。
宋元山水画之美体现在其绘画技艺的精湛。
宋代的山水画家善于运用笔墨,通过勾勒、点染、皴染等技法,将山石、树木、水流等自然景物栩栩如生地呈现在画面之上。
他们在表现山水的轮廓、质感、气势等方面,都具有独特的技巧和魅力。
擅长“点染”技法的南宋画家范宽,他用水墨勾勒山石树木的形态,再运用点状的墨迹,将山石与树木的纹理、色彩表现得生动细腻,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受。
而元代山水画家也在绘画技艺上有所突破,他们更加注重笔墨的浓淡变化,创造出一种虚实相生、意境空灵的绘画效果。
宋元山水画家在绘画技艺上取得了丰硕的成就,他们的技艺精湛、表现手法独特,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艺术遗产。
宋元山水画之美还在于其对大自然景色的深刻领悟和表现。
宋代山水画家在描绘山水时,不仅重视对景物的外在形态的表现,更注重把握自然风景的意境和神韵。
他们通过自己对大自然的观察和感悟,赋予作品以深刻的内涵和情感。
南宋画家范宽的《溪山行旅图》、赵伯驹的《巨石山图》等作品,都表现出了对大自然景物的深刻领悟和细腻表现。
元代山水画家米友仁的《寒松翠壑图》、赵孟颜的《水竹图》等作品,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精心描绘和巧妙运用笔墨,展现出了大自然的壮美和神秘,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仰和赞美。
宋元山水画家通过对大自然的深刻领悟和表现,使自己的作品蕴含了丰富的内涵和情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宋元山水画之美还在于其对人们心灵的震撼和美的享受。
宋代山水画家通过对大自然景色的深入观察和巧妙表现,创造出了许多栩栩如生、气韵生动的山水画作品,给人以强烈的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
当人们欣赏这些作品时,往往会感受到大自然的神秘、壮美和宁静,享受到一种身心愉悦的感受。
浅议宋元山水画
家辈 出, “ 浩 、 如 荆 关仝 、 源 、 董 臣然 、 廊 、 李 范宽 、 马远 、 圭 以 夏
及 “ 四 家 ” 。 些 山 水 画 家 的 作 品 对 后 世 影 响 深 远 。 们 的 元 等 这 他 画 风 或 峰 峦 丛 峙 , 浑 壮 美 , 平 淡 天 真 、 丽 秀 美 , 些 画 家 雄 或 清 这 创 立 了 全 景 式 构 图 与 不 同风 格 的 皴 法 ,丰 富 了 山 水 画 的 艺 术 表现语 言 。 宋代 历经三百年的太平盛世 , 历代 帝王都喜欢绘 画 , 治上 政
元 汤 厘 《 鉴 》 :董 源得 山水 之 神 气 , 成 得 体 貌 , 宽 得 画 云 “ 李 范
骨法 , 故三家照耀古今 , 而为百代师法 。” 三家对 自然 的理解各得 其趣 , 风格迥异 。
董 源 , 叔 达 , 陵人 。董 源 开 江 南 画 派 , “ 麻皴 ” 创 始 字 钟 是 披 的 人 。他 的山水天真雅趣 , 平淡静怡 , 文人气十足 。米芾《 画史》 中 说 :平淡天真 , “ 唐无此品 , 在毕宏上 。 近世神 品, 高无与 比也 。 格 ” 他用大披麻皴画树则枝 干苍 圆浑厚 , 皴山石 则浑朴葱润 。他 的画 用 笔 圆 曲润 泽 , 墨 清 淡 雅 致 。构 图平 远 静谧 , 用 山顶 多 画 树木 , 极 尽苍茫 清逸 之气 。巨然是 其传 承代表 , 山水画点划通透 , 其 烟雾 弥漫, 极富文人精神气质 。他 的山水画对以后诸代 画家影 响极其
文化 艺 术
浅议 宋元 山水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宋晓波 I
【 要】 摘 宋元是 中国山水画发展的高峰 , 这一时期政局稳定 , 文艺思潮活跃 , 文艺理论 与绘 画创作繁荣 , 山水画大家辈出, 山水画力
浅谈宋元山水画的笔墨美
浅谈宋元山水画的笔墨美07美本一班莫熙鑫2007504119内容摘要:宋元山水画是中国山水画发展的鼎盛时期,它突出展示了隋代展子虞、唐代李思训、李昭道父子山水画作品大青绿、金碧山水一派的独具特色,展示了吴道子、王维、王洽及张璪创立的风格不同的水墨山水画派。
五代画家深入自然,所画景物真实生动,北方画家的画风峰峦丛峙,雄浑壮美;南方画家的画风平淡天真、清丽秀美,南北方画家创立了全景式构图与不同风格的皴法,丰富了山水画的艺术表现语言,使宋元时期取得了巨大成就,有着很高的、独特的审美特征。
关键词:宋元山水画各流派特征审美特色中国山水画是以自然风景作为描写对象的绘画形式,它作为一个独立的画科,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它孕育于秦汉,萌芽于魏晋,独立于隋代,成熟于唐代,于宋元达到高峰。
宋元是山水画的鼎盛时期,名家辈出,流派纷呈,集中体现了古代山水画的艺术成就和审美特征。
据《图画见闻志》《宣和画谱》《画继》《图绘宝鉴》所载统计,仅画家就有180余人。
题材、内容广泛,江南江北,名山大川,宫景台阁,村野渔樵,各尽风貌。
从形式上看,水墨、淡彩、青绿巧整点缀,皴法、构图、题款各具特色。
其分类主要有青绿山水、浅绛山水和水墨山水三种,分别以工笔或写意的技法形式予以表现。
北宋之初以巨然、李成为代表,形成南北两家流派。
李成以画“寒林平远”著称,画家依据自我的观察,以强调近景、中景,由近及远按比例逐渐放小的方式来描绘北方平原苍茫的地形面貌;同时还关注季节气候与环境的描写,创作出具有荒漠和严酷季节的“寒林”的形象,烘托出一种荒寒而悲怆的诗意。
从而形成“气象萧疏,烟林清旷,豪锋脱颖,墨法精微”的作品面貌;李成的山水画在北宋被誉为“古今第一”。
现存代表作品有李成与王晓合作的《读碑窠石图》(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藏)、《茂林远岫图》(辽宁博物馆藏)、《晴峦萧寺图》(美国纳尔逊知陆藏)。
至后是以北方画派的范宽、郭熙为代表形成“雄健与秀美”的两种流派。
小议元代“逸品”山水画
美术时空ART EDUCATION RESEARCH文人绘画源远流长,它形成于北宋时期,由苏轼等文人倡导,而真正发展成熟乃至达到顶峰则是在元代。
元代画家大多是文人儒士出身,修身养德是他们立身的根本。
他们作画不图名、不图利,只为抒发性情,在绘画格调上追求脱俗、淡雅,喜用淡墨渴笔拖曳表现出静穆高洁的萧条之美。
“写胸中逸气”是元代山水画的一大特征,在元代,社会阶层的分化造成文人士大夫的地位下降,政治上科举制度的废止也逼迫他们退出政治舞台,绘画成了画家内心世界的一种表达。
明代画家杜琼云:“绘画之事,胸中造化,吐露于笔端,恍惚变幻,象其物宜,足以启人之高致,发人之浩气。
”“聊以自娱”是元四家之一倪瓒提出的绘画主张,他在《为方厓画山就题》一诗中写道:“我初学挥染,见物皆画似。
郊行及城游,物物归画笥。
为问方厓师,孰假孰为真。
墨池挹涓滴,寓我无边春。
”这说明倪瓒的绘画并不是为了表现物体的本身,而是为了抒发自己的心境。
他在题画竹时说:“以中每爱余画竹,余之竹聊写胸中逸气耳,岂复较其似与非,叶之繁与疏,枝之斜与直哉。
或涂抹久之,他人视以为麻为芦,仆亦不能强辨为竹,真没奈览者何,但不知以中视为何物耳。
”不难看出,倪瓒作画是为了抒发心中的逸气,至于竹子像与不像、叶子茂密与否、枝干是否笔直这些都不是很重要,甚至他人视以为麻为芦也没有关系,重要的是抒发了自己的心声,讲究的是一种清冷、不涉世事的脱俗情怀。
在《答张藻仲书》中倪瓒说:“图写景物,曲折能尽状其妙处,盖我则不能之。
若草草点染,遗其骊黄北牡之形色,则又非为图之意。
仆之所谓画者,不过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耳。
近迂游偶来城邑,索画者必欲依彼所指授,又欲应时而得,鄙辱怒骂,无所不有。
”倪瓒的美学思想在于不重形似,以草草“逸笔”抒发“胸中逸气”。
首先,倪瓒强调抓住物体的本身特征,发挥想象,不求形似,让描绘的画面不再是强调具体物体,要摆脱传统技法的表现,通过物体的形象融合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画中之物都是用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情趣、思想、真实情感的。
谈谈宋元山水画的艺术成就与审美特征(一)
谈谈宋元山水画的艺术成就与审美特征(一)摘要:宋元山水画是中国山水画发展的鼎盛时期,它突出展示了隋代展子虞、唐代李思训、李昭道父子山水画作品大青绿、金碧山水1派的独具特色,展示了吴道子、王维、王洽及张璪创立的风格不同的水墨山水画派。
五代画家深入自然,所画景物真实生动,北方画家的画风峰峦丛峙,雄浑壮美;南方画家的画风平淡天真、清丽秀美,南北方画家创立了全景式构图与不同风格的皴法,丰富了山水画的艺术表现语言,使宋元时期取得了巨大成就,有着很高的、独特的审美特征。
关键词:宋元山水画各流派特征审美特色中国山水画是以自然风景作为描写对象的绘画形式,它作为1个独立的画科,至今已有1千多年的历史。
它孕育于秦汉,萌芽于魏晋,独立于隋代,成熟于唐代,于宋元达到高峰。
宋元是山水画的鼎盛时期,名家辈出,流派纷呈,集中体现了古代山水画的艺术成就和审美特征。
据《图画见闻志》《宣和画谱》《画继》《图绘宝鉴》所载统计,仅画家就有180余人。
题材、内容广泛,江南江北,名山大川,宫景台阁,村野渔樵,各尽风貌。
从形式上看,水墨、淡彩、青绿巧整点缀,皴法、构图、题款各具特色。
其分类主要有青绿山水、浅绛山水和水墨山水3种,分别以工笔或写意的技法形式予以表现。
北宋之初以巨然、李成为代表,形成南北两家流派。
李成以画“寒林平远”著称,画家依据自我的观察,以强调近景、中景,由近及远按比例逐渐放小的方式来描绘北方平原苍茫的地形面貌;同时还关注季节气候与环境的描写,创作出具有荒漠和严酷季节的“寒林”的形象,烘托出1种荒寒而悲怆的诗意。
从而形成“气象萧疏,烟林清旷,豪锋脱颖,墨法精微”的作品面貌;李成的山水画在北宋被誉为“古今第1”。
现存代表作品有李成与王晓合作的《读碑窠石图》(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藏)、《茂林远岫图》(辽宁博物馆藏)、《晴峦萧寺图》(美国纳尔逊知陆藏)。
至后是以北方画派的范宽、郭熙为代表形成“雄健与秀美”的两种流派。
北宋初期的李成、范宽与中期的郭熙深受荆浩的影响,作品仍体现着雄浑壮美的五代之风;范宽常年深入终南山、太华山,对景凝想与构思,其山水画的风格与李成的风格迥然不同,偏重壮美气势的意境表达,用碎而坚实的笔墨皴出富有质感的壮观山石,山顶设置密林群体结构,1泻千尺的瀑布装饰点缀,使北方山川的壮美有着身临其境之感。
浅论元代的写意山水画
浅论元代的写意山水画元代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短暂而特殊的时代,社会动荡不安。
但就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元代的写意山水画却创造了自己的辉煌,由此成为中国绘画史上具有转折与开创意义的历史时期。
它标志着艺术更加注重对自然本质的领悟和人的主体精神的自我表现。
标签:元代绘画;写意山水画;文人画写意是相对于以精细入微的工匠绘画而言的。
在表现形式上以简率、精练、概括的笔墨来表现对象的意态神韵。
画面中的造型重传其神态之似,以意笔之似而赢得“不到之到”的意趣。
宋代米芾在《画史》中说“因信笔作之,多烟云掩映,树石不取细,意似便已”。
[1]元代汤垕说“画者当以意写之,初不在形似耳”[2]中国画当属于意象画,虽以造化为师,却不是自然万物的再现,中国的写意画家们也历来追求比“形似”更难、更高的“神似”。
写意更多体现在以酣畅淋漓的笔墨来完成艺术表现的画面上,是画家对生活、万物观察体验后反映于纸墨之间的再现,融入着画家强烈的主观思想和个性色彩。
我国山水画虽不像花鸟画在写意和非写意上分得那样明确,但写意山水画是客观存在并由来已久。
中国山水画与山水诗一样,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唐代便远离了状物象形的阶段,走向意匠独运、以抒发作者主观情怀为终极目标的境界。
唐代的王洽,宋代的米芾、米友仁父子,元代的王蒙,明代的陈道复,清代的石涛、朱耷,现代的黄宾虹、刘海粟、张大千、李可染、石鲁等,都相继在中国写意山水画上做出了令人称颂的建树。
而作为中国美术史上的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元代写意山水画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元代写意山水画基本风格的形成,有其自身的社会历史原因。
元代是由少数民族统治的封建王朝,元初蒙古贵族废除科举制度,又将百姓分为四等。
原来在宋代备受礼遇的文人被列为社会的底层,民族歧视的政策使士大夫入仕的理想破灭。
在无奈的现实面前,只得转而在诗文书画中修身养性,寻求精神寄托。
山水画成为文人士大夫怡情寄兴、抒怀明志的方式。
元代文人画家逐渐取得了对山水画的领导权,创造了元代山水画独有的审美成就。
略谈宋元山水画的艺术成就与审美特征的论文-美术论文
略谈宋元山水画的艺术成就与审美特征的论文美术论文内容摘要:宋元山水画是中国山水画发展的鼎盛时期,它突出展示了隋代展子虞、唐代李思训、李昭道父子山水画作品大青绿、金碧山水一派的独具特色,展示了吴道子、王维、王洽及张璪创立的风格不同的水墨山水画派。
五代画家深入自然,所画景物真实生动,北方画家的画风峰峦丛峙,雄浑壮美;南方画家的画风平淡天真、清丽秀美,南北方画家创立了全景式构图与不同风格的皴法,丰富了山水画的艺术表现语言,使宋元时期取得了巨大成就,有着很高的、独特的审美特征。
关键词:宋元山水画各流派特征审美特色中国山水画是以自然风景作为描写对象的绘画形式,它作为一个独立的画科,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它孕育于秦汉,萌芽于魏晋,独立于隋代,成熟于唐代,于宋元达到高峰。
宋元是山水画的鼎盛时期,名家辈出,流派纷呈,集中体现了古代山水画的艺术成就和审美特征。
据《图画见闻志》《宣和画谱》《画继》《图绘宝鉴》所载统计,仅画家就有180余人。
题材、内容广泛,江南江北,名山大川,宫景台阁,村野渔樵,各尽风貌。
从形式上看,水墨、淡彩、青绿巧整点缀,皴法、构图、题款各具特色。
其分类主要有青绿山水、浅绛山水和水墨山水三种,分别以工笔或写意的技法形式予以表现。
北宋之初以巨然、李成为代表,形成南北两家流派。
李成以画“寒林平远”著称,画家依据自我的观察,以强调近景、中景,由近及远按比例逐渐放小的方式来描绘北方平原苍茫的地形面貌;同时还关注季节气候与环境的描写,创作出具有荒漠和严酷季节的“寒林”的形象,烘托出一种荒寒而悲怆的诗意。
从而形成“气象萧疏,烟林清旷,豪锋脱颖,墨法精微”的作品面貌;李成的山水画在北宋被誉为“古今第一”。
现存代表作品有李成与王晓合作的《读碑窠石图》(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藏)、《茂林远岫图》(辽宁博物馆藏)、《晴峦萧寺图》(美国纳尔逊知陆藏)。
至后是以北方画派的范宽、郭熙为代表形成“雄健与秀美”的两种流派。
北宋初期的李成、范宽与中期的郭熙深受荆浩的影响,作品仍体现着雄浑壮美的五代之风;范宽常年深入终南山、太华山,对景凝想与构思,其山水画的风格与李成的风格迥然不同,偏重壮美气势的意境表达,用碎而坚实的笔墨皴出富有质感的壮观山石,山顶设置密林群体结构,一泻千尺的瀑布装饰点缀,使北方山川的壮美有着身临其境之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元代山水画的特点
元代因异族入主中原,政教之旨趣特殊,人民心理亦变,其影响于艺术,顿呈特殊之现象。
此现象在山水绘画中表现尤为强烈。
一、政治经济的特殊性
元朝本由蒙古贵族建立起来的,本为一个落后的游牧民族,它训练出一批强悍的军队,通过不停地发动战争,1279年覆灭了汉族统治下的南宋政权,统一了南北,建成了自汉唐以来规模空前的统一国家。
但在统一全国的战争中,野蛮的屠杀和残酷的镇压也是空前的。
在政治上,他们制造民族之间的矛盾,推行一种民族歧视政策,把各民族人民分为贵*四等。
蒙古人居首,色目人次之,汉人、南人居末,色目人指的是西域及欧洲各族人,汉人指中国北部人,包括汉族、契丹族、女真族,高丽等人,是被元人较早征服的一部分人,南北统一之前,他们已做了多年的元民,南人即南宋统治下的中国南部汉人,是元朝建立后的最直接敌人。
元统治者规定政府主要官长的职务只能由蒙古人或色甘人担任,汉人中有可做官者,只能任副职,而且除了少数人外,一般都要从吏做起,渐渐升至官的地位。
在法律上规定“蒙古人与汉人争,汉人勿还报”。
蒙古人杀了汉人可以不偿命,只给以处罚,而汉人杀了蒙古人或色目人,必须处死,还限制汉族人民携带武器和自由集会。
在宗教方面,表现了和政治紧密结合的现象,僧侣阶级成为阶层僧侣公开参与政治活动。
在经济上,农业和手工业的生产中出现了大量的奴隶,蒙古人原以畜牧为主,入侵初期,他们大量屠杀劳动力和圈地为牧场,大量掳杀人民充当奴隶,破坏了原有的封建农业经济。
后来,他们也认识到这样不利于经济发展,又重新采用汉法,但蒙古统治者把它统治下的人民,
当做奴隶看待的态度却始终未变。
正是元代这种渗透着奴隶制因素的封建农奴制和带有鲜明的民族压迫色彩的社会造成了它
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殊性。
二、山水画作者多为士人
山水画作者多为士人,这和南宋相反。
南宋国势阽危,犹如累卵,面临危险,多数士人为国家奔走呼号,很难有闲情逸致专作画。
南宋的山水画主要在画院在,而且绝不是闲情逸致的笔调,元代统治者对中国绘画知之甚少,不设画院,不存在院画问题。
同时元代取消了科举取士,一代士人失去了晋身之阶,找不到出路,故元代士人是清闲的,几乎无事可做,他们或混迹于勾栏瓦舍之中,从事杂剧创作;或游荡于山村水乡之间,恣情于山水画的写意。
后者更是雅事。
所以元代大文人鲜有不会作画者,赵孟頫、王冕、倪云林等既是元代著名的作家、诗人,又是第一流的大画家;诗文家杨维桢、张雨、虞集、柳贯等亦皆善画。
元代几乎所有的画家都有诗文集存世;几乎所有的作家都有题画、议画的诗文存世,没有一个时代像元代这样,诗人和画家关系那样亲密。
所以,画上题诗,题文在元代空前高涨,有的自画自题,有的互题,有的自题之后又请别人复题,有的一题再题。
这都和元代山水画家多出于士
人有关。
三、高逸为尚
元代士人闲逸、苦闷、悲凉、委屈的精神状态,导致了山水画高逸的特点。
士人放弃对国家民族的责任心,而隐逸成为一种普遍性的现象。
这在元代是空前的。
赵孟頫一生富贵已极,但也痛苦已极,他自己说“一生事事总堪渐”,对隐逸更是向往已极,他和钱选都喜画陶渊明。
倪云林不仅自己隐逸,并劝所有的朋友包括已做官的朋友退隐,他鼓励王蒙要坚定隐逸的决心:“不将身作系官奴”,并对已经退隐的,仍不能彻底忘掉忧国忧民的隐士表示遗憾,“今日江湖重回首”,劝他们再一次真隐。
总之,元代士人的隐逸不是个别现象,而且和以前的隐士隐居的目的也有区别,是一种社会性的退避,元曲有云:“体乾坤姓王的由呵姓王,他夺了你夺汉朝,篡了呵篡汉邦,到与俺闲人每留下醉乡”。
元代士人对社会大退避。
开始回
归人之本体的觉醒,对传统的正通论,对封建制度,对人世都发生了怀疑,以至斥弃,这就加速了封建社会的衰亡和解体。
这方面元代是一个萌芽时代。
宋代士人忧国有君,“进亦忧,退亦忧”,是因为国有君可忧,元代士人则不然。
元代的士人“辱于夷狄之变”并且目睹元的强大,反抗是无益的,他们只好顺从,有人甚至跟着转,顺从又何尝不痛苦,他们忘记不了自己是最下等人。
科举的中止,他们百无聊赖,有才无处发,于是引发为一种对人世生活的超脱之感,并发展为使个体与社会总体分离的社会性精神运动,而且地位越是地下污浊,越是要显示自己的高尚清逸。
追求高逸,表现高逸,这是元代山水画以高逸为尚的思想根源。
所以,倪云林的“逸笔草草”、“聊写胸中逸气”说,最能道出元代绘画的精神。
四、强调脱俗
历代绘画皆讲究脱俗,但皆没有元代画家强调得厉害,亦元代社会精神使然。
元代士人的隐逸是社会性的,乃至于身在官位,心向隐逸,可谓“隐于官”。
这和元朝的陶弘景身在山中,心在庙堂,名为隐逸,实为宰相相反。
同时,社会发展了,对物质的要求也不一样,社会性的大退隐不可能全部匿身深山之中。
元代以后的隐逸之士很少终身居住在深山。
元代的士人几乎无一人像五代荆浩那样隐居在太行山。
王蒙自号黄鹤山樵,其实他在黄鹤山只是象征性的。
他们也不像元朝人那样经营大庄园,只能隐于市井之中,终身和世俗打交道,“元四家”皆是最雅的人了,当时即被视为高士,但黄公望、吴镇到处奔波卖卜,倪云林做过生意,王蒙当过小官吏,无一不和俗打交道。
如真正地隐居深山,远离尘俗,脱俗便不成什么问题了。
正因为隐逸者和世俗混在一起,为了表现自己,为了把自己和世俗分开,就须特别强调脱俗,脱俗的口号喊得越高,愈说明他们和俗离得很近。
愈是近于俗,则愈是强调脱俗。
所以元代山水画柔曲多于敦厚,它不可能有五代山水画那样的崇高美,它的随和、任意、多变、平淡
是任何一个时代所不及的。
五、绘画中心的特殊性
元以前,除了十分动乱的时代,一般时代的绘画中心都在京都。
绘画的中心和政治中心是一致的。
元代的绘画作者主要是隐逸之士,因而,其绘画中心则不必在京都,而且元代的经济中心亦不再京都,元画的中心在东南江浙苏杭一带,如吴兴、嘉兴、松江、无锡、镇江等地,又以苏州为中心的中心,苏州不仅画家多,而且“元四家”及其它画家多侨居或游览苏州。
北京也可以说是一个中心,但知名的画家对它皆无兴趣。
元代的绘画中心的特殊性开明之先河,且为清代绘画以地区为区别的变化打下基础。
六、元代绘画的主流
元代初期,李成画名仍然高于董、巨,一般士人重名的习惯很难克服,元代山水画多处于东南,所以,他们学荆、关、李成的北方画风来画南方山水,成就皆不太高。
倒是学董、巨南方画风来画南方山水的画家成就甚高。
“元四家”和高克恭以及放逸一派的方从义等人皆自董、巨起家,能够代表元代山水画的最高成就。
其作品借笔墨以自鸣清高,作者非以遣兴,即以写愁而寄恨,其写愁者,多苍郁,寄恨者,多狂怪,清高者,多野逸,尚气韵。
笔墨益形简逸,干笔擦皴,浅绛烘染,不求形象,凭意虚构,用笔传神,非但不重行拟,不尚真实,乃至不讲物理,纯于笔墨上求神趣,与宋代崇真理而兼求神气之风大异。
所以元代绘画师法董、巨一派是主流,师法李、郭一派的画家后来也都渐渐转向师法董、巨笔意,支流最终也
归于主流,并开辟了明清一代画风。
七、其它
元代虽然短暂,但山水画却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它创造了元代山水画的特殊面貌,为中国山水画增添了独具一格的美得形式。
元代山水画是继五代之后中国山水画的又一高峰。
其发达的原因,以上所述已见数端,一代士人无事可做,终生颓唐苦问,一案于画;科举中止,传统的经邦治世的儒家学说也在元代的士人中失去了统治地位,无邦可经,无世可治,他们的时间和才能便可以无顾忌地花在绘画上,而且又不是以绘画赶取功名,乃是用它来抒发性情,
这又是艺术真、善、美的本源所在。
当外在的反抗和经邦济世前途渺茫或力不从心时,人们就会转而追求内在的精神自由和人格完美以及性情的抒发。
所以,元代绘画虽无外在的雄强
之势却有内在丰富的蕴籍。
另外元代文化政策十分宽驰,元统治者文化水平不高,实际统治力也不强,这固然造成社会秩序的混乱,但也造成对人民思想控制的松弛,像宋代的“乌台诗案”和明清的“文字狱”,在元代是没有的。
所以元代文化政策保证了元代士人的创作自由,他们可以无拘无束地抒发自
己的性情。
元代山水画是抒情的,是写意的。
元代山水画成就最高的是画山村山水的小景,这当和元画的抒情性有关,也和元代士人隐居于市井,来往于山村水乡之中,而不隐居于深山大川之中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