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九年级政治全册第一单元认识国情了解制度.3振兴国家的战略和国策学案新版粤教版
九年级政治全册 第一单元 认识国情 了解制度 1.3 适合国情的政治制度教案(1)粤教版(2021
九年级政治全册第一单元认识国情了解制度1.3 适合国情的政治制度教案(1)(新版)粤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九年级政治全册第一单元认识国情了解制度1.3 适合国情的政治制度教案(1)(新版)粤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九年级政治全册第一单元认识国情了解制度1.3 适合国情的政治制度教案(1)(新版)粤教版的全部内容。
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认识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因此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它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其次,要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证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能力目标:总结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与国家机关的区别。
情感目标:认识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从而更加坚定社会主义的信心.【教学重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教学难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教学方法:三疑三探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每年3月份,我们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什么?人大代表的产生,职责,选举等情况你知道多少呢?本节我们共同学习一、设疑自探:学生结合标题和主题词先设疑:我国现阶段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内容是什么?为什么?教师结合学生疑问适当补充,形成以下自探题:1、人大代表的产生,职责,任期各是什么?2、说说人民,人民代表,人民代表大会它们之间的关系。
3、为什么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是什么?二、解疑合探:学生自学书本第二十一页到二十六页,分工合作,分组展示解决以上问题:1、学生介绍人大代表的产生,职责,选举等情况,说说自己对人民当家作主的理解。
2021年九年级政治 第四课了解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教学教案 教科版
2021年九年级政治第四课了解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教学教案教科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必须实行对外开放。
2、我国面临的人口国情。
3、计划生育的必要性。
4、我国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及总体形势。
5、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6、我国面临严峻的资源、环境和人口形势。
7、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8、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
9、教育对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的重要作用。
10、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
能力目标1、具有对外开放的意识,初步形成正确处理对外开放与坚持独立自主关系的能力。
2、具有在正确认清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的等基本国情的基础上,坚持实行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和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能力。
3、具有结合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等收集材料、分析材料、提炼观点的能力。
4、具有用实际行动保护环境、关爱自认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树立开放的胸怀和世界的眼光2、增强努力学习、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精神,树立成才、成人、报效祖国的志向。
3、具有关爱社会、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的情感。
二、本课的重点和难点1、对外开放和独立自主的关系。
(重点和难点)2、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
(难点)3、人口问题与资源环境。
重点)4、科学发展观。
(重点和难点)三、教时安排:4课时四、教学设想:以探究活动为基础,教师分析和讲解,以具体事例或情景深入教学内容,努力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五、教具、学具:多媒体幻灯片、录音设备、图片。
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备课时间上课时间一、学习目标1、知道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必须实行对外开放。
2、知道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3、懂得对外开放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难点:1、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重点)。
2、对外开放的内容和重要性(难点)。
九年级政治全册 第一单元 认识国情 了解制度 1.3 适合国情的政治制度教案 粤教版
《1.3适合国情的政治制度》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3、了解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坚持“一国两制”方针,实现祖国统一。
教学重难点:1、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了解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了解“一国两制”。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一)自主探究1、探究园:阅读P25~26“材料透视——透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文字及图片,思考并讨论以下问题:(1)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及人大代表有哪些活动内容?(2)我国人民是如何行使国家权力的?2、新课导航(1)在我国,国家一切权力属于谁?(2)根据国情,请你说说我国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什么必要性。
(3)人民是如何行使手中的权力?(4)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什么是我国最高的国家机关?其职权有什么?(5)我国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二)讲解新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石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由我国的国情决定的,符合中国实际。
2、在我国,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这种权利由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来保障和实现。
展示代表风采3、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有权决定国家的重大事务。
展示代表投票4、人民是怎样行使自己手中的权力?(投影展示)5、说说人民、人民代表、人民代表大会之间的关系。
(投影展示)6、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7、结论:(1)人民代表大会——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力机构;(2)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8、想一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三者有什么区别?(三)课堂小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三者的区别。
第二课时: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一)自主探究1、阅读P27~28“材料透视”——“透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文字及图片,思考并讨论以下问题。
九年级政治全册 第一单元 认识国情 了解制度 1.3 适合国情的政治制度教案(2)(新版)粤教版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教学目标】1、学问目标:识记民族区域自治的含义,民族区域自治适合我国国情,民族区域自治的优越性,我国民族区域自治与“一国两制”的相同点与区分。
2、力量目标:结合本框题内容,培育同学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对民族问题进行对比、分析、归纳的力量及关怀国家大事、理论联系实际的力量。
3、德育目标:通过学习使同学牢记我国是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增加民族团结观念,自觉维护国家统一是每个炎黄子孙义不容辞的责任。
【教学重点】民族区域自治适合我国国情【教学难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教学方法:三疑三探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播放歌曲《56个民族》,这首歌曲说明什么呢?除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还说明什么?本节我们共同学习一、设疑自探:同学结合标题和主题词先设疑:我国现阶段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内容是什么?为什么?老师结合同学疑问适当补充,形成以下自探题:1、谈谈你所知道的我国民族自治区方面的有关状况。
2、我国在处理民族关系上坚持的基本原则是什么?新型民族关系是什么?3、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我国为什么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策?4、哪些时政热点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关?二、解疑合探:同学自学书本其次十六页到二十七页,分工合作,分组呈现解决以上问题1、引导同学阅读课文后相互沟通:谈谈你所知道的我国民族自治区方面的有关状况。
(如:我国建立了多少个省级自治区?自治区的名称是什么?最早成立的是哪个自治区?)同学回答老师补充:我国先后建立了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5大省级自治区,第一个省级的民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我国还在其它省建立了30个自治州,122个自治县(旗)。
除了自治州、自治县外,还有一大批民族自治乡,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民族达到44个。
民族自治地方面积已占全国总面积的64%,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人口占全国少数民族总人口的75%。
2、新型民族关系是各民族、公平、团结、互助和谐。
九年级政治教案范文(10篇):振兴国家的战略和国策、振兴国家的战略和国策…等
九年级政治教案(10篇)内容提要:振兴国家的战略和国策振兴国家的战略和国策振兴国家的战略和国策承担对社会的责任承担对社会的责任承担对社会的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2021年中考思想品德重点中学内部讲义第三讲过富有情趣的生活第二框《党的基本路线》导学案分析第二框《党的基本路线》导学案分析第二框《党的基本路线》导学案分析了解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中考时政热点专题复习资料——众志成城抗灾救灾中考时政热点专题复习资料——众志成城抗灾救灾辉煌的历史篇章九年级政治4-6课教学案及答案1《做守法公民》教案《做守法公民》教案全文字数:31967振兴国家的战略和国策振兴国家的战略和国策教学目的 1 理解科教兴国战略的现实意义2 理解科教兴国战略的现实意义3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4 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一、不定项选择(.09.20)1、体现现代科学技术对生产力发展起重大作用的事例是() a远程教育的快速发展 b模拟军事演习c某地区农业精耕细作 d某校学生夜读补习班2、美国:学生课本重复利用,一本教科书平均寿命5年。
韩国:一次性台布、洗刷用品早已没了踪影。
日本:发明了一次性筷子但严禁砍伐本国树木做筷子。
以上这些给我们的启示是()①必须节约资源②必须发展生产力③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a ①③b ①② c②③3、据统计,1995年我国15岁以上的人口中,文盲或半文盲比重高达12%;目前近6000万残疾人中,相当部分属于弱智或痴、呆、傻状况。
从另一角度看,到XX年,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显著扩大,本科生在校生数达到1100万人左右,研究生在校生数达到30.1万人,派出留学人员和来华留学人员规模都得到较大发展。
可见() a我国经济过于落后,教育基本没有发展 b 我国人口素质偏低,残疾人过多c 我国必须要严格控制人口数量d 发展科学、教育,一定要以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为目的4、我国十分重视人才资源,这是因为()a我国是世界上人才资源最丰富的国家 b 高度重视人才问题,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c科技竞争、经济竞争、军事竞争乃至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d高度重视人才问题,才能化人口压力为人才优势5、比尔•盖茨说:“我们这种企业,如果失去了人才的支持,衰败就在一夜之间。
(九年级政治教案)第一单元认识国情理解国策
第一单元认识国情理解国策九年级政治教案第一单元认识国情理解国策一、认识国情1.为什么说我国现在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①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地区发展不平衡;②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③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
2.基本国情: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当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
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根本任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关系:基本国情是党和国家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根本依据。
3.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判断所有问题的根本标准是:“三个有利于”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4.党的基本路线(1)制定党的基本路线的依据和根本出发点依据: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根本出发点: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
(2)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3)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含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是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项工作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就是要把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摆在首要地位。
原因:①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从根本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②才能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③才能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
(4)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我国的立国之本意义:四项基本原则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进的共同政治基础,是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政治保证。
(5) 改革的性质: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6)奋斗目标和共同理想: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7)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2021年九年级政治全册第一单元认识国情了解制度.富有活力的经济制度教学设计粤教版
2021年九年级政治全册第一单元认识国情了解制度1.2富有活力的经济制度教学设计2粤教版教学目标1、知识点目标(1)理解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2)掌握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及作用,已经个体、私营等各种形式的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及作用。
(3)了解我国的分配制度。
2、能力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一般特征,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
(2)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用正确的观点、理论联系实际,分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制度的能力。
(3)培养学生归纳整理信息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学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体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对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更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2)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的主人翁责任感,把自己的成长与祖国的发展联系起来,自觉为祖国的强大而发奋努力。
教学重点1、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2、按劳分配与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的客观必然性。
教学难点正确认识我国目前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社会现象,理解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提供一组图片(老师播放反映不同生产力水平的材料或图片:机器大生产与手工小作坊;现代都市与西部落后农村;农业机械化与人牛耕地场面。
在学生探究讨论的基础上,引导分析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提出问题:这些企业有什么不同吗?(承转:当我们看看王师傅一家在大年三十成绩汇报,我们就知道这些区别了。
)2、观察与思考出示琳琅满目的商品图片,就我国存在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归类并说明所占的比重,分析书本“观察与思考”的图一。
3、家族大会餐以“我”的形式,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介绍各种经济成分及作用。
老师根据学生介绍,做好位置排列,整理知识要点,建构知识网络;并利用书本P14图二,特别强调国有经济的作用。
4、地位大搜索(1)由学生归结这些经济成分分别属于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2)再用“观察与思考”图说明它们各自的地位,强调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体现与作用。
最新整理九年级初三政治教案第一单元 认识国情 理解国策 第三课 适合国情的政治制度.docx
最新整理九年级初三政治教案第一单元认识国情理解国策第三课适合国情的政治制度第一单元认识国情理解国策第三课适合国情的政治制度教学内容第一课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与基层民主管理制度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了解我国的基层自治和民主管理制度。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用正确的观点、理论联系实际,分析政治制度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问题导入,目标实施,小组交流,历史回眸,深化总结,激思解疑,拓展延伸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养成为祖国的强大而奋斗的光荣感、热爱祖国大家庭的民族情感。
教学重难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教学方法自读教材,找出问题,小组合作解决,结合具体实例,讨论分析,提高认识,并结合所学理论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具多媒体课件学生课前准备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与基层民主管理制度板书设计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1.定义2.产生3.职权4.地位5.作用二、民族区域自治与基层民主管理制度1.定义2.地位3.作用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从社会主义性质来讲,我国即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说明人民是国家的主人,那么人民是如何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的呢?二、目标实施:(一)考考你:每年3月份,我们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什么?(二)实话实说:“你想不想当人大代表?你还知道有关人民代表和人民代表大会的哪些情况?”(三)记者播报:根据课前调查的情况,让一学生“小记者”谈谈人大代表的产生、职责、任期等情况,说明自己对人民当家作主的理解。
或结合书本图片,小组交流“图片反映了我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哪些内容?并联系身边的事例,说说我国人民是如何当家作主的?”(四)我来解说:国家就如一架机器,要使这架庞大的机器正常运转,就要对其运转的个个环节进行科学的设计和管理,你知道我国设置的哪些国家机关吗?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老师再解说全国人大召开情况,介绍全国人大职权及由此产生的其他国家机关,并画出中央国家机关简图,让学生说明各国家机关的关系。
九年级政治 1.3 振兴国家的战略和国策教案 粤教版
1.3 振兴国家的战略教案教学目标与要求1、知识与能力(1)归纳本课知识要点(2)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性,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以实际行动为祖国做贡献。
过程与方法(1)教师帮助学生归纳知识要点(2)结合十七大精神和时事(3)练习教学用具多媒体、幻灯片教学过程设计(一)前置补偿提问: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导入:(二)展示目标(三)达标复习Ⅰ、教师帮助学生归纳知识要点1、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原因、含义、关键、意义各是什么?(1)原因:第一、科学技术的重要性和我国科技的现状: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科学技术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和人类的生活。
②我国的科技事业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同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
第二、教育的作用及我国教育的现状:①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是一个国家发展创新能力的基础,是开拓、带动、创新先进生产力的重要动力,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②我国的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为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但我国的教育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明显。
(2)含义:通过科技和教育来振兴国家。
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使经济建设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首先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
(3)关键:实施科教兴国关键是落实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要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首要的是提高教育创新能力(4)意义:只有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才能变人口大国为人才强国,化人口压力为人才优势,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中华民族的创新能力。
(①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科技进步和人才的培养,可以增强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使中华民族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②能极大地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实现跨跃式发展。
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人教版九年级思想政治《了解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思想政治《了解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教案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九年级思想政治《了解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教案,欢迎大家阅读。
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教案栏目。
人教版九年级思想政治《了解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资源、环境的严峻形势及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的严重影响。
要正确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培养学生用联系、发展的观点正确分析资源和环境问题,为下一步理解可持续发展观坚定基础。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创设与社会生活、学生生活密切相联的问题情境及图片展示,通过学生的积极讨论,使学生认识我国资源的严峻形势,并能在日常生活中成为资源和环境保护的小战士。
认识科学发展观的含义,提高正确处理人口、资源、环境之间关系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保护资源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珍惜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激发学生珍惜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积极行动。
体会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我国面临严峻的资源形势、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教学难点: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提问:目前,甲流全球爆发,大家知道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学生回答:略教师归纳:是环境污染、生态失衡造成的,那么,如何认识自然资源与人类的关系呢?人类应该如何正确的利用自然资源呢?我国在资源和环境现状如何?我们在利用资源时,有没有对环境造成危害呢?社会的发展应该走什么样的道路?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这些内容。
探究新课:(一)我们共有的家园(课件展示)1、资源和人类的关系如何?当今世界的资源状况是怎样的?(课件展示)学生看书后回答:略。
2、教师提问:我国目前的资源状况是怎么样的呢?创设情境:(课件展示)① 我们小学课本中学习过这样几句话:“我们中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
”、“我国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
”②我国人均耕地是世界的1/3、淡水是世界的1/4、森林是世界的1/6、人均资源占有量大多排在世界人均的100名左右。
九年级政治第一单元认识国情了解制度1.3适合国情的政治制度教案(1)(新版)粤教版
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认识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因此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它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其次,要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证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
能力目标:总结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与国家机关的区别。
情感目标:认识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从而更加坚定社会主义的信心。
【教学重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教学难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教学方法:三疑三探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每年3月份,我们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什么?人大代表的产生,职责,选举等情况你知道多少呢?本节我们共同学习一、设疑自探:学生结合标题和主题词先设疑:我国现阶段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内容是什么?为什么?教师结合学生疑问适当补充,形成以下自探题:1、人大代表的产生,职责,任期各是什么?2、说说人民,人民代表,人民代表大会它们之间的关系。
3、为什么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是什么?二、解疑合探:学生自学书本第二十一页到二十六页,分工合作,分组展示解决以上问题:1、学生介绍人大代表的产生,职责,选举等情况,说说自己对人民当家作主的理解。
人大代表的产生:选举产生。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和军队间接选举产生。
省,直辖市,自治区,设区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由下一级的人民代表大会间接选举。
县乡一级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人大代表的任期: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都是5年。
人大代表的职责:就是参加对国家事务的管理,对经济和文化事业的管理,对社会事务的管理,简单地说,就是要参政议政,参与国家权力的行使。
2、说说人民,人民代表,人民代表大会它们之间的关系。
人民通过民主选举产生人民代表,由人民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集中人民的意志,代表人民行使国家的权力,决定国家,社会事务。
九年级政治全册 第一单元 认识国情 了解制度 1.3 适合国情的政治制度导学案 粤教版(2021年
九年级政治全册第一单元认识国情了解制度1.3 适合国情的政治制度导学案(新版)粤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九年级政治全册第一单元认识国情了解制度1.3 适合国情的政治制度导学案(新版)粤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九年级政治全册第一单元认识国情了解制度1.3 适合国情的政治制度导学案(新版)粤教版的全部内容。
适合国情的政治经济制度预习导学案学习目标1)识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2)了解我国的基层自治和民主管理制度重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难点基层自治和民主管理制度预习导航1。
社会主义的中国,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_______.。
人民的主人翁地位是由国家建立的各项________加以保障的。
2.在我国,广大人民通过______选举和______选举方式选出人大代表,由_______组成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并有它产生行政、审判、监察等国家机关,分别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各项权力。
3、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生活着_____个民族。
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____制度。
4、______、______,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
预习归纳探究导学案“你想不想当人大代表?你还知道有关人民代表和人民代表大会的哪些情况?”查找资料回答以上问题参考答案预习导学案1。
人民政治制度 2。
直接间接人大代表 3、56民族区域自治 4、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探究导学案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1、在我国,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特别是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利。
2021年九年级政治全册 第四课 了解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导学案3 新人教版
2021年九年级政治全册第四课了解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导学案3新人教版一、明确目标(一)学习目标:1.了解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现状及特点。
2.明确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
3..体会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二)重难点重点:我国的资源国情。
难点: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科学发展观。
二、自主学习1.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________。
自然资源总量_____、_____多,但人均资源____少、____大,这是我国的又一个重要国情。
长期以来,我国资源开发利用_______、不够科学,由此造成的________十分严重。
2.同人口、环境问题一样,资源问题说到底也是________问题。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系列的世界性问题,已经直接威胁到我们和子孙后代的生存。
3.什么是可持续发展?4.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是什么?5.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目的是什么?三、合作探究任务一我们共同的家园活动一 1.阅读教材第54页《砍树制筷子》资料及相关链接,思考:资料说明了什么?结论:(1)地球是_____________,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____________。
(2)我国的资源现状: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体会教材第55页恩格斯的名言,说明人与自然是什么样的关系?任务二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活动二阅读教材,结合自己所了解的人口、环境、资源方面的问题,说明:我国现在面临着什么样的问题?怎样才能解决上述问题?活动三1.有人有这样的看法:“要发展经济,必然带来环境、破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九年级政治全册第一单元认识国情了解制度1.3振兴国家的
战略和国策学案新版粤教版
教学目的 1 理解科教兴国战略的现实意义
2 理解科教兴国战略的现实意义
3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
4 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
一、不定项选择
1、体现现代科学技术对生产力发展起重大作用的事例是()
A 远程教育的快速发展
B 模拟军事演习
C 某地区农业精耕细作
D 某校学生夜读补习班
2、美国:学生课本重复利用,一本教科书平均寿命5年。
韩国:一次性台布、洗刷用品早已没了踪影。
日本:发明了一次性筷子但严禁砍伐本国树木做筷子。
以上这些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必须节约资源②必须发展生产力③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A ①③
B ①② C②③
3、据统计,1995年我国15岁以上的人口中,文盲或半文盲比重高达12%;目前近6000万残疾人中,相当部分属于弱智或痴、呆、傻状况。
从另一角度看,到xx年,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显著扩大,本科生在校生数达到1100万人左右,
研究生在校生数达到30.1万人,派出留学人员和来华留学人员规模都得到较大发展。
可见()
A 我国经济过于落后,教育基本没有发展
B 我国人口素质偏低,残疾人过多
C 我国必须要严格控制人口数量
D 发展科学、教育,一定要以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为目的
4、我国十分重视人才资源,这是因为()
A 我国是世界上人才资源最丰富的国家
B 高度重视人才问题,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C 科技竞争、经济竞争、军事竞争乃至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
D 高度重视人才问题,才能化人口压力为人才优势
5、比尔·盖茨说:“我们这种企业,如果失去了人才的支持,衰败就在一夜之间。
”这一观点主要说明()
A 世界上高科技企业出现了日益衰退的趋势
B 选择人才的标准是德才兼备
C 日趋激烈的济济、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
D 从实际出发是选择人才的出发点
6、我国从xx年设立国家科学技术奖以来,每年都召开奖励大会,奖励为国家科技事业作出重大贡献的科技工作者。
这表明()
A 我国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B 党和国家重视人才,鼓励创新
C 人才是指受到国家奖励的人
D 发展科学技术是现代化建设的中心任务
7、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的目的是()
A 控制人口数量
B 提高人口素质
C 保护资源和环境
D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8、近二三十年来,我国各种洪灾、旱灾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酸雨已危及二十多个省、市,给我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这表明()
A 我国科技水平较低,抗灾害能力不强
B 我国人口太多,排出的废气太多
C 我国森林覆盖面积太少
D 我国的生态环境形势相当严峻
9、海南省在“十五”计划纲要指出:所有城市都要确保一定比例公共绿化和生态用地,加快工业污染治理,积极推进环保模范城市和环境优美城镇创建活动。
这表明该省坚持()
A 改革开放的基本战略
B 科教兴国战略
C 保护环境和资源的基本国策
D 精神文明建设
10、近年来,开平市委、市政府为把城市建设成清新秀丽、充满灵气和活力的岭南名城,充分开发旅游资源,吸引外资,大力实施以“显山、露水、透绿、现蓝”为目标的城市发展战略。
这一战略()
A 体现了以环境保护为中心的发展战略
B 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C 解决了社会的主要矛盾
D 符合了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二、论述
1、材料一:第五次人口普查表明,我国人口年均增长率为1.07℅,比20世纪80年代下降了4个千分点。
材料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数据,与1990年普查相比,平均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以上程度的由1422人上升到3611人,增长了154℅;具有小学程度的由37057人下降为35701人,下了4﹪。
粗文盲(15岁以上)率由1990年的15.88﹪下降为6.72﹪。
材料三:据统计,美国、日本的粗文率不到0.5﹪,美国25岁以上接受大学教育的比例接近5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上述三则材料,分别说明了什么?
(2)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2、上帝对地球的现状很不满,便让时光倒流1000万年,走时上帝对动物书/:“我把美丽的世界交给你们了,你们还有什么要求?”动物们跪下,说:“上帝呀,请把猴子们灭绝吧。
”
(1)谈谈上帝为什么对地球的现状不满?列举有关现象说明。
(2)上帝对地球不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联系我国实际谈谈我国怎样才能解决材料中暗示的问题?
参考答案
二、1、(1)“材料一”说明我国的人口增长速度得到了有效控制。
控制人口增长的速度能够减轻人口对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的压力,有利于生长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材料二”反映了与过去相比,现阶段我国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
“材料三”反映了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相比,我国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偏低的状况没有得到彻底的改变。
(2)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主要表现在科技和人才的竞争。
为此,我们青少年要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素质的思想道德素质。
2、(1)因为地球上人口众多、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严重。
为此,如:水污染、大气污染、垃圾成堆、土地荒漠化、森林减少、酸雨频繁等。
(2)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的破坏。
(3)正确处理好发展与人口、资源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坚持保护资源和环境的基本国策,使人口增长与自然资源的开发相适应,与自然环境相协调,坚持科学发展观,把可持续发展作为我国的一项长期
的发展战略。
(用课本第26—27页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四个要求作答也行。
)
三、材料分析
根据城镇居民家庭收入抽样调查,我国xx年家庭的全部收入中,劳动收入占73.5%(这其中公有制事业单位人员的工资收入占绝大部分比例),同时股息、红利等财产收入、转移性收入和其他收入由1995年的19.4%上升为26.6%。
1、上述材料反映我国实行什么经济制度?
2、这一制度体现了党和国家的什么方针?为什么?
答案:
1、上述材料反映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制度并存的分配制度。
这一制度体现了党和国家提出的“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的方针。
在我国居民的家庭收入中,有劳动收入,股息、红利等财产收入、转移性收入和其他收入。
这就体现了对劳动,知识,人才和创新的尊重。
#25598 63FE 揾T_O940163 9CE3 鳣33635 8363 荣29085 719D 熝28639 6FDF 濟24620 602C 怬" 29978 751A 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