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人的现代性(一)

合集下载

浅析现代化与人的现代性的关系

浅析现代化与人的现代性的关系

浅析现代化与人的现代性的关系摘要:本文通过国内外关于“现代化”这一进程的研究,通过比较“现代化”与“人的现代性”两者的概念和外延之间的异同,认为:(1)提升人的现代性是加快现代化进程的内在要求;(2)提升人的现代性是加快现代化进程的迫切需要。

关键词:现代化人的现代性内涵关系一、现代化的内涵现代(Modern),通常作为一段时间的概念来定义。

主要指当今这个时代,可以涵盖“当代”和“近代”两个时期,古今对于“现代”一次释解各异。

我国著名的现代化理论研究专家北京大学教授罗荣渠就曾对“现代”一词做过这样的解释:“Modern是文艺复兴时代的人文主义者最先使用的,是相对于Medieval 即中世纪而言的,即把文艺复兴看作一个与中世纪相对立的新时代。

”今普遍的看法是:现代不是一个绝对时间概念,而是一个相对于传统而言的词语。

“现代化”一词来源于现代,主要是用以概括人类社会近期发展急速转变的一个过程。

因此,“现代化”一词是表示一个动态的,不断进步的过程,而非固定的、静止的状态。

1.国外学者对现代化的释解国外对于现代化的研究可追溯到二战以后,但较集中的研究还是50年代末60年代初自美国兴起。

当时的研究中心主要是传统社会如何向现代社会过渡;发展中国家如何向现代化国家过渡,研究认为不发达国家落后的主要根源是社会内部的传统性矛盾。

对于现代化的研究学者们的研究方面各有侧重。

部分学者从历史发展纵的方面对现代化进行说明,如学者戴维·波普诺说:“现代化指的是发生在一个传统的前工业社会的向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中发生的主要的内部变革。

”部分学者却认为现代化是一个整体,是整个社会的全面变化。

从上述国外学者的研究可以看出,普遍的共识是从十六世纪以来,伴随着工业化所发生的一系列深刻的、全面的、总体性的社会变革包括着社会的各个方面。

然而由于各学者关注的焦点及所站的立场不同,故强调的方面也不尽相同。

二、人的现代性对于人的现代性目前缺少统一、标准的定义的。

现代人与现代性——论通识教育中现代文学经典教学的两个关键词

现代人与现代性——论通识教育中现代文学经典教学的两个关键词

人 都在上 、规范 的 “ 人” 。处 于 下 等 的人 要 无 条 件 地 服 从

通识课 的具体课 时数 , 各校规 定不, 一, 但 较之 于专 业 课, 都
的奴隶 , 这 就是在 理 工 科 学生 中开 设 大量 人 文 科 学
的矛 盾性 、 含混性 和不 确定性 , 在课 时 相对较 少 的情
国家 、 民族和文 化 认 同 。这一 思路 对 国 内大 学通 识 课 的开设 颇有启 发 意 义 , 我们 在传 授 自由 、 民主 、 理 性 的普世 价值 的 同时 , 应 加强 学 生 对 现 代 中 国 的理
解, 而现代 文学 经典 无 疑 是实 施 这 一 目标 的最 佳 课
是 以人文科 学为 重心 的 , 例如, 普林 斯 顿大学 要求 理
工学 院学 生 “ 必 须 至少 修 人 文 社 会 科 学 课 程 七 门 ,
J ' I - D N 英文写作一学期 , 外语 两学期” … 。人 文 科 学
成 为 通识课 的重 心 , 不 是偶 然 的 , 而是 由美 国 ( 包 括 欧洲) 的教 育理 念所 决 定 的 。这就 关 涉 到大 学 教 育 到底要 培养 什么样 的人才 的问题 。欧 美 的 自由教 育 理 念要 求 大 学 培 养 的 人 才 是 独 立 、 理性 、 能 明 辨 是 非、 富有 责 任感 的全 面的人 , 防止 人变 成技术 或思 维
教 育文 化 论 坛
2 0 1 3 年5 期
现 代 人 与 现 代 性
论 通 识教 育 中现 代 文 学经典 教 学 的两个 关键 词
余 荣虎
( 南京 晓庄学 院 文学 院, 江苏 摘 南京 2 1 1 1 7 1 )

论网络文化与人的现代性

论网络文化与人的现代性

论网络文化与人的现代性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网络文化已然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现象。

在这个智能时代,网络已经不仅仅是一种通讯工具,而是创造了一个真实的虚拟空间,将人们连接在一起。

通过不断地更新信息、传递指令和交流感悟,网络已经成为了一个本质上不同于现实的世界,其中滋生着一系列特殊的文化。

因此,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现代性是如何和网络文化相关的。

首先,网络文化一方面弥补了现实空间的不足。

大家都知道,现实社会中的人与人之间因为地理距离,语言和文化的差异等因素,存在着很多交流的障碍。

而在网络空间中,我们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和各种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交流互动、分享信息和知识。

在这个相对自由的空间里,人们探寻着自己的文化认同、情感体验和审美趣味,构建着自己的网络社交圈,挖掘自己在网络世界中的价值和意义。

这使得我们可以用自己的生命历程在网络空间里留下独特的印记,同时也与全球各地的人们分享着生命的智慧和文化传承。

其次,网络文化的出现也影响到了人的现代性。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享有的是自由、平等和长期发展。

网络文化里的交互和互动,大大提高了人们的交际和沟通能力。

与此同时,网络文化也深刻地改变了我们对现代性的认识和判断。

在人们得以对自由和平等进行更深层次的领会时,网络文化的世界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

互联网的发展推动了人的思维方式向着开放和多元化方向前进,我们更多地接收到的是更加国际化、开放化和多样化的观念。

这就意味着,我们的现代性也不再是局限于国情、文化和价值取向的,而是融合了世界各地的文化传承和最新观念的复合体。

最后,网络文化也在日常的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随着手机等智能设备的普及,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多地依赖于网络的信息服务和社交应用。

网络文化为我们带来了巨大的便利,让我们在很多方面变得更为自由、便利和快捷。

同时,网络文化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更加独立和个性化的空间,帮助我们构建个人身份和价值体系。

在日常生活中,网络文化也成为了人们表达声音、追求真理、搜寻知识等的重要渠道。

马克思人学视角下的“人的现代化”

马克思人学视角下的“人的现代化”

马克思人学视角下的“人的现代化”摘要:“人的现代化”是现代化的核心。

人的现代化显现为人的主体性的展开,而马克思人学思想正为这种展开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指导。

人的本质要求人作为自由的有意识的类存在物,体现为人追求真正的劳动,从异化中摆脱,培育独立的人格意识,展现自由个性和创造性,因此,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认识是人的现代化的“发生学”解释。

马克思将人的发展形态划分为三个阶段,更是从过程视角展现了“人的现代化”的渐进性。

因此,马克思人学思想的深刻内涵对于理解“人的现代化”,解决现代化中的困境具有非常重要的启发。

关键词:人的现代化;马克思人学;人的本质;人的发展形态社会现代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不可逆转的潮流,而人的现代化则无疑是社会现代化的核心。

先进的科学技术、管理组织方式、政府机构形式和教育制度固然可以移植,而且在发展中国家也变得非常普遍,但事实证明这些空的躯壳如果没有一种能赋予他们以真正生命力的现代心理基础,缺少执行和运用这些现代制度的人,那么其发展必然会走向畸形和失败。

人的现代化过程显现为人的主体性的展开,而马克思人学思想正为这种展开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指导。

关于人的本质的思想是对人的现代化的“发生学”解释、关于人的发展形态理论是对人的现代化的“过程”解释,其中的人的全面发展阶段则是人的现代化的结果和归旨。

马克思人学思想对于解释和解决我国人的现代化过程中的诸多困境具有丰富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人的现代化”的内涵“现代”一词的外延很广,但基本是相对于“传统”而言,“可以被认为是标志着我们当前历史时期之特征的一种文明的形式”。

因此,现代人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就可从相异于传统人的那些特点中显示,它是与政治、经济、文化的现代化特征相符合的人的心理状态,因而对人的现代化不能立足于费尔巴哈意义上的抽象与孤立的个人理解,而应着眼于人的“类本质”,从人的社会关系中,从人的现代化与整个社会现代化的互动中去理解,基于此,人的现代化体现于多方面的综合衡量而不只是知识的增长,包涵着知识、观念、态度、行为的多维现代性。

论人的现代化

论人的现代化

论人的现代化发布时间:2021-06-02T11:28:47.897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2月第5期作者:李彦昭[导读] 人的现代化即主体的现代化是客体现代化的先决条件和关键李彦昭广州南方学院摘要:人的现代化即主体的现代化是客体现代化的先决条件和关键。

所谓人的现代化,即“传统人”的现代化转型。

在我国整个现代化进程中,主体现代化即人的现代化滞后于客体现代化;传统农耕经济等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根源。

加速人的现代化进程的主要路径:一是加速我国教育现代化进程,改革应试式传统教育体制,代之以创新导向的现代教育体制;二是加快我国工业化信息化步伐,为加速实现人的现代化提供现代化坚实物质基础;三是加速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创造成熟完善的竞争性市场经济环境。

关键词:主体现代化客体现代化现代化转型现代化可分为主体现代化与客体现代化两个方面。

主体现代化即人的现代化;经济现代化、政治现代化、文化现代化等属于客体现代化。

主体现代化,人的现代化,是客体现代化的先决条件;没有主体的现代化,没有人的现代化,就没有经济现代化、政治现代化、文化现代化等客体现代化。

在中国现代化建设具体实践中,主体现代化即人的现代化,长期滞后于经济现代化、政治现代化、文化现代化等客体现代化。

探讨人的现代化问题,分析我国现代化进程中人的现代化滞后原因,探索人的现代化加速发展路径,对于我国整个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人的现代化:“传统人”的现代化转型从人格特征角度看,生活于现时代的人有“传统人”与“现代人”之分。

“传统人”是指生活于工业化信息化等现代化时代,但其人格特征、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依然停留在传统农耕时代的人;“现代人”是指生活于工业化信息化等现代化时代,同时其人格特征、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具有现代性的人。

“传统人”是人格特征、思维方式、行为方式滞后于现代化时代的人,是贬义的概念,是守旧、落后的代称。

所谓人的现代化,是指传统人的现代化转型,即心理状态、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依然滞留于传统农业时代的“传统人”,向具有现代性特征的“现代人”转型。

人的现代化及其主要特征

人的现代化及其主要特征
NEXT
-
Thank You
感谢观代化及其主要特征
目录
人的现代化及其主要特征
我们谈论现代和现代性时,我们通常指的是现代化的过程和现代社会的特征。现代性通常 被描述为一种社会、文化和思想的状态,具有一系列特征和趋势 现代社会与传统社会最大的差异在于社会结构、价值观念、技术发展和文化认知等方面。 现代社会通常具有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制度化、个人主义等特征,而传统社会则更 加依赖农业、乡村生活、集体主义等 在现代社会中,人的心理、思维和行动与传统社会中的人有着显著的不同。现代社会中的 人更加注重自主性、独立性和个人权利,他们更加倾向于理性思维和自我实现 在传统社会中,人们更加注重集体利益、社会规范和传统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更加倾向于 经验主义和传统观念。因此,现代社会中的人通常更加注重个人发展和自我表达,而传统 社会中的人更加注重社会角色和传统习俗

杨国枢有关中国人 个人现代性研究述评1

杨国枢有关中国人 个人现代性研究述评1

杨宜音杨国枢等人关于个人现代性研究述评从到远流图书公司,19-39社会变迁与人的变迁个人现代性北京本文对台湾人格与社会心理学家杨国枢先生等人从事的有关中国人个人现代性研究从理论立场与研究策略研究结论关键词个人传统性在全球现代化的背景下作为的发展中国家1991Ãæ¶ÔÏÖ´ú»¯½ø³ÌÔÚÉç»áÐÄÀíºÍÈ˸ñÐÄÀí·½Ã洫ͳÖйúÈËÏÖ´úÖйúÈ˶ø½«»á²»»áµÈͬÓÚÌåÏÖÁËÈËÎÄÉç»á¿Æѧ¼Ò¶ÔÈËÀàÃüÔ˵Ĺػ³´Ó1962ÄêÆð¹þ·ð¹ú¼ÊÊÂÎñÑо¿ÖÐÐÄÃÀ¹ú¹þ·ð´óѧÉç»áÐÄÀíѧ¼Ò A. Inkeles¾-¼Ã·¢Õ¹µÄÎÄ»¯ÒòËØÑо¿¶ÔÓÚ¸öÈËÏÖ´úÐÔ1966年1本文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的子课题的文献综述之一并受到杨国枢先生的大力支持与瞿海源研究员沈杰博士社会学家孙立平李培林折小叶史学家秦晖教授也对本研究提出过建设性的意见并在八年之后出版了一书英克尔斯的研究目的是探讨现代化历程对个人所造成的影响尽管生活在不同的国家中价值观念和社会行为方式等方面都具有十分相似的特征(1)乐于接受新的生活经验(2)准备迎接社会的变革头脑开放(4)注重现在与未来(5)有强烈的个人效能感办事讲效率(7)尊重事实和知识(9)重视专门技术(10)对教育的内容和传统智慧敢于挑战(11)相互了解主张非权势和平等相处(12)了解生产及过程常常被用来评定人是否现代化的标准1998 英克尔斯等人的研究发表之后到了八十年代初期瞿海源杨中芳面对台湾社会的急剧变迁成为开拓这一研究领域的人格与社会心理学家他就开始关注国民性研究1965b继而对中国人的国民性与现代生活适应1971c1995Ñî¹úÊà1972e杨国枢19841986a杨国枢1989aÑî¹úÊà1972f»Æ¹â¹ú杨国枢1974dÓà°²°î1989b个人现代性对社会态度与行为的影响杨瑞珠杨国枢1981b文化心理学和本土心理学角度对个人现代性的比较研究1989b1996b ËûÒ²ÒÔ±¾ÍÁÐÄÀíѧµÄÈ¡ÏòÀýÈçÖйúÈ˵ÄÉç»áÈ¡Ïò1992中国人的成就动机杨国枢杨国枢黄丽莉叶光辉19881988bÒ¶¹â»ÔÑî¹úÊàÑî¹úÊà1987并在多年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关于个人现代性问题的理论立场杨国枢1995可以说这些凝聚着杨国枢及其合作者35年学术兴趣对于处于快速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大陆学术界国民性价值观变迁等领域研究的学者来说本文将分五部分对杨国枢等人关于个人现代性的研究进行初步的梳理和述评理论立场与研究策略在及相关研究领域杨国枢的思考路径是与外国人有什么不同是否可将它们分为传统的和现代的哪些可适应通过回答这些问题并研究中国人个人传统性和现代性对于社会变迁的适应在这一思路背后1 理论立场的转变从1969年到1984年大约完成了20项实证研究台湾民众的心理与行为变迁的情况1989这些研究采用了古典现代化理论的立场但现代社会只有一个根据这一1988aÐÄÀí¾ÛÁ²¼Ù˵psychological convergence hypothesis他认为世界性即具有一套共同的现代心理与行为特征的人认为这些特征将取代传统的心理与行为特征1993参见下图杨国枢对自己的理论立场和研究策略进行了反省从到传统性和现代性可能不是一个连续体的两极从到传统性和现代性可能不是单维变量从到现代性和传统性可能在不同生活范围中是不同的从到现代性和传统性研究的重心可能应是本土性的跨文化性的这一改变重新确定了杨国枢从事个人现代性研究的方向也反映了他对跨文化心理学立场的放弃他看到传统人现代人可能不是到的变化可能不等于会是从自己的传统人演变而来的而这一社会变迁或许与发达国家的社会文化变迁的趋向相一致他认为为此试图建立中国的人格与社会心理学1993a1997b他主张采用的立场探讨个人现代性发展的心理机制Yang, K. S.20002 文化生态互动分析框架的建立基于1985年以后的研究发现首先将个人现代性操作化为现代化的社会文化变迁过程中某一社会大多数人共同的普同性心理与行为同类社会独有性心理与行为工具性心理与行为例如集体取向或个体取向或功能性格调性或终极性心理与行为根据这一分类标准见表1表1 心理与行为的类别分析普同性特殊性独有性工具性 A B C非工具性 D E F杨国枢以为理论依据其基本的内容是第一传统社会现代社会民众不同类别的心理与行为受到该社会之生态环境特征工具性的心理与行为是适应社会生态环境所必需的普同性心理与行为因与人类基本身心结构与功能有密切关系经济特殊性心理与行为是适应某类社会畜牧社会渔猎社会或工商社会经济因此其形成受到此等因素的决定或影响比较大其中工具性心理与行为比其非工具性心理与行为受到此等因素的决定与影响更大人与文化生态处于互动的关系之中第二经济及社会变迁主要是从某种传统社会转变为工商社会原有适应传统社会的心理与行为在内涵上将有所转变并继续在某种程度上保持下来如下图所示为了适应工商社会即现代性心理与行为如下图所示在社会变迁中其变迁趋势可能有两种1即某些传统的心理与行为是适应传统社会的主要心理与行为非交叉型变迁趋势某些现代的心理与行为是适应现代社会的次要心理与行为 此处插入图四此处插入图五第五两类心理与行为的变迁速度和程度的个别差异可以分为四种1¼´ÒÔ´«Í³ÐÔÐÄÀíÓëÐÐΪÌØÕ÷ΪÖ÷µÄ¸öÌåÀàÐÍ2¼´ÒÔÏÖ´úÐÔÐÄÀíÓëÐÐΪÌØÕ÷ΪÖ÷µÄ¸öÌåÀàÐÍ3¼´´«Í³ÐÔºÍÏÖ´úÐÔÁ½ÀàÐÄÀíÓëÐÐΪÌØÕ÷½Ô¸ßµÄ¸öÌåÀàÐÍ弱势混合型从这一理论立场出发杨国枢以和这两个概念分析了人类适应变迁的心理机制而且包括了对这些成份构成如何运作的心理机制的探索杨国枢二其三个主要特点是1按照心理学人格与态度测量的基本研究程序测量工具的编制施测根据具体的研究领域和研究目的如深度访谈历史文献分析等例如其中多元个人现代性量表是迄今中国人格与社会心理学界在这一领域唯一根据自己的理论框架和概念体系发展出来的测量工具内部一致性和效度主要发现和结论杨国枢等人关于中国人个人传统性与现代性的研究相关的研究发现甚多限于篇幅1 心理成份中国人的个人传统性现代性应包括哪些心理成份经过对个人传统性和个人现代性主要范畴的题目编制筛选1710份主成分分析和陡阶测验获得五个因素1孝亲敬祖3宿命自保5Ç¿µ÷ÔÚ¸÷ÖÖ½ÇÉ«¹ØϵÓëÉç»áÇé¾³ÖÐÓ¦×ñÊØ°üÀ¨¸÷ÖÖ´«Í³¹æ·¶ºÍµÀµÂÒªÇóТÇ×¾´×æТ˳ÉÄÑøÊÌ·îÔÚ²àµÈ°²·ÖÊسÉÓëÈËÎÞÕù²»Çó½øÈ¡Ç¿µ÷Ã÷Õܱ£ÉíÇ¿µ÷ÄÐÅ®Óбð个人现代性的因素分析结果也是五个因素1独立自顾3尊重情感5Ç¿µ÷ƽȨ˼ÏëѧÉú¿ÉÒÔÓëÀÏʦ±çÂ۵ȶÀÁ¢×Ô¹ËÒ²ÓÐÖ»¹Ë×Ô¼º±ã¿ÉÇ¿µ÷ÀÖ¹Û¿´´ýÈËÀàµÄ½ø²½Ç¿µ÷ÒÔÕæʵµÄ¸ÐÇé×÷Ϊ½»ÍùµÄÒÀ¾ÝÄêÁäµÈÁ½ÐÔƽµÈÉç»áµØλµÈ·½ÃæӦƽµÈ2 心理成份的演变趋势这些被界定为中国人传统性或现代性的心理成分或人格特质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将会呈现怎样的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男性优越两性平等在1989年的报告中可以看到安分守成男性优越遵从权威但偏向同意大学生和社会成人不论男女都偏向同意两性平等以及这些因素有交叉变迁杨国枢等人的研究发现而且这些特质还会出现不同程度根据这些研究结果共同的心理与行为在社会变迁中可能出现的变迁趋势的预测 表2 现代化过程中传统性与现代性共同心理与行为之可能变迁的方向内涵转变较多弱势存在或全然消失A3 工具性独有心理与行为强度减弱较快新渐进线颇低部分内涵转变强度增大较快强势存在B3工具性独有心理与行为内涵重新形成新渐进线颇高新渐进线趋中新渐进线趋中六类传统性心理与行为都可能与现代性心理与行为同时并存3 心理机制从人格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看是这一研究的目标之三拒变反应2因应反应4È»ºóÒÔ´ËÀ´Ö§³ÖËû´ÓÎÄ»¯Éú̬»¥¶¯ÂÛ¶ÔÓÚ¸öÈË´«Í³ÐÔºÍÏÖ´úÐÔÔÚÉç»á±äǨÖлá³öÏÖ±äǨÕâÒ»ÊÂʵµÄ½âÊÍÔÚÇø¸ôµÄ×÷ÓÃϸ³ÓèÆ䲻ͬµÄÐÔÖʺÍÔË×÷Âß¼-´Ó¶ø´ïµ½Ã¬¶ÜµÄÐÄÀíÌØÖÊͬʱ²¢´æ¶øÏà°²ÎÞʼ´1不同生活范畴的心理区隔化使其各自运作另一些方面则依然故我在现代化的适应过程中即1行为与功能的心理解离化3ÔÚ¾-¹ý½ÏΪÏêϸµÄ·ÖÎöÖ®ºó¿ÉÒÔÊÓΪºÍµÄ¹ý³Ì此处插入图六四受到跨文化心理学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文化人类学等诸多学科学者的关注选择的理论立场和研究策略不同如果将著名的社会学家我们可以发现三个比较鲜明的差异关注的是现代社会的一些社会因素教育水平社会流动工厂就业经历等对个人现代性所产生的影响可以看到它的一个理论预设工业化将导致个人现代性的形成不同程度的工业化可以导致不同程度的个人现代性个人现代性将影响不同社会文化中的人对异文化的开放态度英克尔斯更倾向于把个人现代性看作一组由工业化带来的生活方式和行为类型迈向现代和中看到英克尔斯并非不注重人格特质民族性格一书中探讨了国民性格的内在和外在的定义由此英克尔斯关注人格特质的角度仍然是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他始终将个人现代性放在社会现代化的背景之中而杨国枢等人的研究属于人格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或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的角度价值观念的主要心理成份杨国枢更倾向于把个人现代性看作一组影响个体朝向个人现代性发展和演变的人格潜质进一步说应对社会变迁的思考角度从这个基点看但是仍然承袭了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的学术传统着重比较不同文化社会中个人现代化的程度这一立场背后的理论预设必然是将个人现代性视为泛文化的其结论是其现代性是有强有弱的英克尔斯希望回答除了对六个发展中国家个人现代性的研究德国和美国在态度心理状态和民族性格方面的差异幸福感试图发现一个不同地域复杂的价值观系统发现和描画一幅现代国家人格结构差异程度的图画是大有可为的事情一个世界能否出现和心理-社会的视角1997Ãñ×åÓëÎÄ»¯±È½Ï1995杨国枢的研究采取了本土心理学这一取向的表述被修改为2000ÖصãÔÚÓÚ´ÓÎÄ»¯Éú̬»¥¶¯ÂÛµÄÁ¢³¡³ö·¢¸öÈË´«Í³ÐÔ¸öÈËÏÖ´úÐÔ±àÖƲâÁ¿¹¤¾ßÒÔ¼°Ì½ÌÖÆäÐÄÀí»úÖÆËûµÄÑо¿±³ºóµÄÀíÂÛÔ¤ÉèÊÇ´«Í³ÐÔºÍÏÖ´úÐԵĸ÷Ö÷Òª³É·ÝÖ®¼ä¿ÉÄܳöÏÖÈ¡´ú½¥½üµÈ²»Í¬Àà±ðµÄ¹ØϵʲôÊÇÏÖ´úµÄÈ˸ñÌØÖÊÔÚÏÖ´ú»¯¹ý³ÌÖÐÇ°ÕßÊÇ·ñ¿ÉÒÔÌæ´úºóÕß3 选择的研究方法与测量技术不同由于学科角度英克尔斯和杨国枢选择的研究方法和测量技术也有所不同他编制的量表更多地带有态度问卷的意味英克尔斯关于发展中国家的研究样本是在六个国家中抽取的国家之间的群际比较不同的工业化水平是影响个人现代性改变的自变量他不仅将传统性和现代性作为两个独立的变量群通过主成份分析获得重要的传统性或现代性因素杨国枢的研究样本最初采用了台湾大学生和社会成人五经过30多年的不懈努力或者说这也提醒我们以一个批评的立场审视这些研究对个人现代性的研究中暗含着价值评价的成分焦虑杨国枢等人发现疏离感社会孤立感作为中介变量与个人传统性和个人现代性均有正相关宿命自保而与其它传统性成份的相关系数平均为.43独立自主与的相关高达.44这些结果均值得深入探讨1989¸öÈË´«Í³ÐÔÓëÖйúÈ˵ÄÉç»áÈ¡ÏòµÈ±¾ÍÁÉç»áÐÄÀíÖ®¼äÊÇÒ»ÖÖʲôÑùµÄ¹ØϵÖìÈðÁá三而没有真正以本土的立场深入到传统如何受到现代因素的影响下作了某种程度的改变而成为现代这一问题杨中芳当我们想要进行中国大陆社会变迁中人的变迁研究并反省杨国枢等人的研究杨国枢等人后期的研究集中在个人现代性和个人传统性的心理成份从他们的研究发现中可以看到而不是简单的对应关系或此消彼长的关系即二者的关系为什么会是并存与宿命自保独立自顾例如男性优越两性平等安分守成男性优越平权开放与既并存又替代Óë³Ê¸ºÏà¹ØͬʱÓë³ÊÕýÏà¹ØÉõÖÁÊÇÎÞ¹ØÓëÎå¸ö¸öÈË´«Í³ÐԳɷݵ±¸öÈËÏÖ´úÐԳɷÝÓë¸öÈË´«Í³ÐԳɷÝÖ®¼ä´æÔÚÕýÏà¹Øʱµ±Ö»ÓÐÁ½¸öÖ÷ÒªµÄ¸öÈËÏÖ´úÐԳɷݻòÏÖ´ú¼ÛÖµ¹ÛÓë¸öÈË´«Í³ÐԳɷÝÖ®¼ä´æÔÚ¸ºÏà¹ØÄѵÀ¿ÉÒÔËã×ö¶Ô´Ó´«Í³½«»á±ä³ÉÏÖ´úµÄÇ÷ÊƵÄ×ã¹»Ö§³ÖÂðÑî¹úÊàʹÓÃÁ˽âÊÍÁË´«Í³ÓëÏÖ´ú³É·ÝµÄ²¢´æÐÄÀí½âÀ뻯µ«ÊÇÓÖÈçºÎ±íÏÖΪ´«Í³±»¼ÌÐø±£³ÖµÄµ±°üº¬×ŵÄÒâÒåʱТÒò´ËÀÖ¹Û½øÈ¡ÔÙÀýÈçËÞÃü×Ô±£²»¹âÓгÉÊÂÔÚÌìÖ®ÒåÕâÁ½ÕߵĺÍг¹²´¦ÊÇ·ñ˵Ã÷´«Í³³É·ÖÖаüº¬Óиü¼ÓÒ»°ãÐÔµÄÒòËØÄØÄÇôÖйú´«Í³ÎÄ»¯ÖмæÈݲ¢°ü˳Ӧ±ä»¯µÄÌØÐÔÓ¦¸Ã¿´×÷ÊÇ´«Í³»¹ÊÇÏÖ´úÄØÑîÖз¼ÔøÌáµ½µÄÓйصÄÑо¿1999从她的思路中即从传统成分本身具有的建构性如果从并存从区隔本土化则是第二步从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的立场来看深入探讨影响个人传统性和现代性的心理与行为发生改变的社会因素教育生活方式而这些在英克尔斯的研究中则成为解释个人传统性和现代性心理与行为的自变量心理机制在他的研究基础上例如年龄群体职业群体地域群体和心理群体的比较研究或一致根据我国社会转型这一事实值得从群际比较的角度丰富这一领域的研究生活方式婚姻质量等社会学研究领域的主观指标研究提供支持个人现代性与个人传统性都面临社会赞许性的影响价值观当一个并非持个人意见选择至上社会价值观与个人价值观出现分离因而创造出一种可以容许分离的文化价值观这三者之间对立缠绕是不可避免的使用西方的个人变迁或个人现代性的研究策略或研究进路自然也会险象环生从这些方面看研究面对全球化中国人如何解读变迁应对变迁不仅将是一个非常有可能进入中国人本土心理世界的路径也是我们社会心理学服务于社会发展和变迁的一个有价值的领域1989社会文化变迁的社会心理分析瞿海源编著巨流图书公司1965b现代心理学中有关中国国民性的研究3-19页1971c中国国民性与现代生活适应叶英堃现代生活与心理卫生台北1972d中国大学生的人生观李亦园1988中国人的性格台北李美枝杨国枢主编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杨国枢1972f中国大学生现代化程度与心理的关系李亦园1988中国人的性格台北黄光国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集刊245-278杨国枢1974d中国的现代化有关个人现代性的研究37期杨瑞珠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集刊79-95杨国枢叶启政主编1984¾ÞÁ÷ͼÊ鹫˾杨国枢现代社会的心理适应台北1981中国人的性格与行为的形成及蜕变139-55 杨国枢1984大学生人生观的变迁章英华主编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杨国枢1987传统价值观后儒家假说的一项微观验证1-48杨国枢中国人的蜕变台北1988b中国人之孝道观念的分析杨国枢主编桂冠图书公司杨国枢中国人的蜕变台北叶光辉1988孝道的社会态度与行为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集刊65期杨国枢概念与衡鉴131-169杨国枢1989价值取向及其变迁以大学生的研究为例杨国枢主编桂冠图书公司杨国枢叶明华概念与测量杨国枢主编桂冠图书公司杨国枢1991孝道的心理学研究杨中芳编中国心传统篇台北193-260杨国枢社会互动的观点杨国枢主编桂冠图书公司杨国枢杨国枢主编桂冠图书公司1993b传统价值观与现代价值观能否同时并存1993中国人的价值观社会科学的观点台北1995中国人对现代化的反应现代化与中国文化天津1997a心理学研究的本土契合性及其相关问题杨国枢主编桂冠图书公司1997b三论本土契合性1997本土心理学研究台北197-237杨中芳余安邦主编理念及方法篇台北1999现代化试论现代化研究的本土化社会学研究57-72杨中芳远流出版公司余安邦1987社会取向成就动机与个我取向成就动机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集刊51-98朱瑞玲1993本土心理学研究台北89-119Yang, K. S. (1981b). Social orientation and individual modernity among Chinese students in Taiw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gy, 113,159-170Yang, K. S. (1986a). Chinese personality and its change. In M. H. Bond (ed.), The Psychology of Chinese people. Hong Kong: Oxford University Press.Yang, K. S. (1996a). The psychologic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Chinese people as a result of societal modernization. In H. S. R. Kao and D. Sinha (eds.), Asian Perspectives on Psychology.New Delhi: SageYang, K. S. (1996b). Theories and research in Chinese personality: An indigenous approach. In H.S. R. Kao and D. Sinha (eds.), Asian Perspectives on Psychology. New Delhi: Sage Yang, K. S. (1997).Indigenising westernised Chinese psychology. In M. H. Bond (ed.) Working at the interface of cultures: Eighteen lives in social science. London: RoutledgeYang, K. S. (1998). Chinese responses to modernization: A psychological analysis. Asi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1998)1:75-97Yang K. S. (2000). Monocultural and cross-cultural indigenous approaches: The royal road to the development of a balanced global psychology. Asian Journal Social Psychology, 3:241-264图一中国人性格与行为形成与蜕变模式杨国枢传统性心理与行为的现代化历程中传统性心理与行为之强度减弱趋势1993传统价值观念与现代价值观念能否同时并存杨国枢主编桂冠图书公司 现代性心理与行为示意图1993传统价值观念与现代价值观念能否同时并存杨国枢主编桂冠图书公司 心 传统 核心现代性心理与行为 理 与 行为的强 现代度核心传统性心理与行为图四现代化历程中相反之传统性与现代性心理及行为的对应变迁形态来源如图三旧观念解决同类问题或因应同类情况重复失败两个重要部分之关联的解组两个主要部分各自改变或更新变迁或更新后两个主要部分重新加强结合重组后之结构功能单元可有效用于问题解决或情况应因。

人的自由与现代性

人的自由与现代性
中的退 了出来 ,现 代化 也 就是 一个 去宗教 化 的过 程 。科学
齐美 尔也有 类 似观 点 ,他 在其 《 币哲 学》 一书 中谈 货 到 了货 币经济对 于 人 的生活 方式 的 双重影 响 ,其一是 货 币
经济促进 了个人 自由和个 体性 的发 展 ,其 二是 货 币经 济是 社会生活变 得 理性 化 、齐 平 化 、无 个 性 化。关 于 第 一 点 , 他认为 ,个体 自由是 随着经 济世 界 的 客观 化和去 人格 化而 提高 的 ,即货 币使 人与人 的关 系客 观化 ,这 是保证 个 人 自 由的前提 。“ 现代人特 别少地 依赖 于任何 一个单 独的 、确定 的人 ,或者说 在货 币经 济条 件下 ,现代 人物 无可 比拟 的 只 依赖于无名无 姓 的 、数量 众多 的第 三者 ,这 就为个 性 和 内
或日 “ 以共 同体为 基 础 的和 以共 同体 下 的 劳动 为 基础 的”
马克 思说过 :“ 我们越往 前追 溯历史 ,个人 , 而也是 从
[ 收稿 日期 ]2 o — 8 2 06 — 5
[ 作者简介]杨 慧 宇 ,南 京 大学社 会 学 系博 士研 究生 。 江 苏南京
96
200 108
维普资讯
天府 新论 20 年第6 06 期
“ 隶制 、农 奴制 等等”也变革 为市 民社会 中 “ 奴 作为世 界市
场之基础 的 自由劳动” 【 。 4 J
人的 自由与现代性
笛卡 尔的名 言 “ 思故 我在 ”高举 了人 类理 性 的 大旗 .那 我 个时代 确实是一个 弘扬 理性 的 时代 。宗 带来 了新 的 束缚 。
【 关键词]人 ; 自由;现代 性
[ 中图分类号]C 1. [ 921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 号]1 4-63 ( 0 ) ㈣ 0 -03 2 6 O 0 - 0

以“人的方式”理解现代性

以“人的方式”理解现代性

【 关键词 】 现代性 ; 的方式 ; 人 社会理 论 [ 作者简介 ] 袁君 刚( 9 2一) 男 , 18 , 中国社会科 学院研 究生院社会学 系社会 学专业 2 0 0 7级博 士研究生 , 主要从 事社
会 发展 理论 与实 践 研 究 。
现代性是 当下最重要 的学术话题之 一。不同的学者 以不 同的角度诠 释着 现代性 的内涵 。虽然 反思现代性 发端 于西方世 界 , 随着 全球化进程 的加快 以及 后发展 国家现代 化进 程的不 断推进 , 已经 成为 一个全球 性概 念。正如 吉登斯 所说 , 但 它 全球
了人 作为主体与外在 于人的客观世 界的对立 。人 成为 了可 以运用 理性 思考万 物 的新 的上帝 。康德 的一句 “ 启蒙 运动 就是人 类脱 离 自己所加之 于 自己的不成熟状态 ……要有 勇气运用你 自己的理智 ! 便 是此种 状态 的最佳 描述 。 ] 那 么 , 个新 的 ' , 【‘ 瞄 这 “ 上帝” 又用 什么来主宰外在 于他的客观世界呢?启 蒙运动的倡导 者们便 用理性 这个精 神来 武装 人们 , 理性 就集 中表 现为一
会理论家们创造 了把 对现代性 的反 思与思考人 的命运 结合 起来 的理论传 统 , 即以人 的方式理 解现代 性。 了解 中国 现代化历程 的独特性和 中国人文化心理结 构 的本 土 性, 反 思 中国现代 性 问题 的首要前 提。 以人 的 方式理解 现代 是
性 是 中 国现 代 性 理 论 建 构 的 有 效 途 径 , 是 分 析 中 国现 代 化 历 程 的有 效 切 入 点 。 也


人的 时代 的 到来
对现代性 萌生问题意识始于西方 。西方社会在经历 了漫长 的中世纪 神学统 治之后 , 迎来 了以启 蒙运动 为起点 的现代 化

人的现代化

人的现代化

人是社会的组成部分,
• 社会整体现代化离不开
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是社会整体现代化的核心内容。在社会整体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现代化进程中,人作为社会活动的主体,人的需要、主体意识和能力,人的生存和发展方式及其作用发挥, · · · · 既受到社会现代化的影响,也影响着社会现代化。社会整体现代化是指社会全面变革旧有传统、发展现代 文明的过程,不仅包括物的现代化,更包括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仅是社会整体现代化的必要组成, 而且是影响社会整体现代化尤为关键的一环。社会整体现代化是一个具有主体意识的人的自由自觉的创造 性实践的客观历史过程
文化层面
• 文化层面的进步并不是自然而然产生的,它不可能是一个自发的过程,而只能是一 个自觉意识和掌握这种规律之后的自为的过程。如果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不但会导 致一种盲目乐观的失责,而且会导致放弃社会管理的懒政。 • 如果不能对“文化滞后”加以有效的把控,不能以“提高指导下的普及”强力 引导公众精神文化的自发性流俗倾向,“文化滞后”的危害就不仅仅是精神层面与 器物面不同步的差距,而是给中国的文化倒退洞开大门,让几千年的中华本土文明, 让在近现代进入中国并得到一定发展的人类优秀文化受到重创。
• )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应用也能促进更好 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 • 5)提高大学生自主创业能力,引导大学生自主创业。
The end 演讲人:
,人的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前提和动力。
对于现代的大学生
• 大学生自身的特点和在未来发展中的地位,决定了其现代化状况 对我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影响。在人的现代化视阈下,大学生 在思想上应该坚持人本发展观、自觉发展观、全面发展观、协调发 展观和持续发展观;在能力上,大学生必须具备学习能力、实践能 力和创新能力。

人的现代化——精选推荐

人的现代化——精选推荐

⼈的现代化 2012年10⽉12⽇14:50 来源:新疆经济报⼈的现代化是⼴义⽂化现代化的核⼼。

⼈的现代化的实质和核⼼是指从传统农牧社会⼈们共享的知识体系、价值观念、思考⽅式、⾏为⽅式到⼯业社会、信息社会的⼈们共享的知识体系、价值观念、思考⽅式和⾏为⽅式的转换。

⼈的现代化分“内部精神现代化”和“外部现代化”两个⽅⾯。

内部精神现代化包括三项基本内容:⼀是知识现代化。

如现在⼩学、初中、⾼中、⼤学学的⾃然科学知识都是现代科学知识,区别只是现代化的程度不⼀样,当然还包括现代⼈⽂知识,掌握现代知识的程度是⼈的精神现代化的基础。

⼆是价值观念的现代化。

包括命运观、劳动观、财富观、⼈际观的现代化,当然还包括如⾃然观、知识观、学习观、时间观、消费观等等。

其⼀是命运观的现代化,这是⼀个⽆形的东西,包括神秘主义的命运观、理性主义的命运观等发展阶段。

什么是神秘主义的命运观呢?如,把⾃⼰的命运⽤祖先、风⽔、命相、⽣⾠⼋字来解释,这是古代和现在仍有⼀些汉族⼈⽐较突出的特点,汉族⼈很多⼈不信上帝,信也是半信,他信祖宗、信⽣⾠⼋字、信命相、信风⽔,这就是神秘主义的命运观,就是⽤外部的神秘的不可认知的东西来解释⾃⼰的命运。

整个古代社会,神秘主义的命运观起⽀配作⽤。

世界上多数民族在古代把神秘主义的命运观宗教化、神化了。

尽管⼯业⾰命以来已经⼆百多年了,尽管我们已经⽣活在⼆⼗⼀世纪,但神秘主义命运观在现实⽣活中的影响仍然程度不同带有普遍性,这当然与社会⽣活的偶然性、难以把握性也有关。

有些⼈看起来学了科学,神秘主义的命运观有所减淡,但潜意识深处仍在起作⽤。

就连⼀些⼤学教授、领导⼲部等,在潜意识⾥、⽆意识⾥,或多或少往往有⼀点神秘主义命运观的影⼦,只是程度不⼀样。

你彻底放弃神秘主义的命运观,探求规律的动⼒就会最⼤化,只要有神秘主义的痕迹存在,你探求规律的动⼒就会⼩,这有普遍性。

宗教必然是带有神秘主义的东西,其命运观不可能不是神秘主义的。

不同视角下的现代性——浅谈涂尔干和韦伯的现代性观点

不同视角下的现代性——浅谈涂尔干和韦伯的现代性观点
因此 通 过 对 他 们 两位 思 想 的 挖 掘 和 比 较 ,让 我 们 对现 代 性 的认 识 会 有 更深 层 次 的 理 解 。 关键 词 :现 代 性 ;涂 尔干 ;韦 伯 现 代 性 的 起 源 、发 展 及 界 定 ( 一)关于现代性 的起源和发展进程 现代性是在后封建 的欧洲建立的产物 ,并且随着现代社会 的不 断发 展 。到 了2 O世纪开始具有 了世界 历史性 的影响 力。随着工业革 命 的到 来 ,欧洲 国家甚至美国进入 了高速发展的时代 ,国家经济实力 的进 一步 增强 ,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同时 ,人类 社会也带 来了一系列不 可预 期的社会问题 ,如生活环境不断被破坏 ,为了获取暴 利造成严重 的环境 污染 ;丁业 国家污染气体的排放造成全球变暖 ;在 资本家不断富裕 的同 时大量的人们不断走向贫困,犯罪率不断攀升等等。针对这些问题社会上 “ 5 现了关于现代性的讨论热潮 , 而社会学界从一开始就关注着现代性发展的 历程和最终的走向。对于研究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 , 促使社会 良 性运行和协 调发展的社会学开始在现代性这片广阔的领域里探索。我们也可以说社会学 是为 ' 『探索 由前现代社会 向现 代社会 转变及其所 带来 的后果 而诞生 的 , 因此 ,社会学从其诞生之时起 ,命运就与现代性紧紧拴在 一起了。 】
同 于 工 业 化 世 界 它 涉 及 以 下 几 方 面 的 内容 : 1 、 它 涉 及 对 世 界 的 一 系 列
态度 2、它涉及复杂的经济 制度特别 是T业 生产和市场 绛济 3 、它 涉及 政治制度 。 _ 3 由此,我们 可以看 出现代性 不是 只涉及人类社 会 的某 一方 面而是方方 面面 ,它对现代社会 的发展有着非常长远 的影 响,同时它 的 发展也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的过程 ,因此社会学与其息息相 关 ,通过对 社会学 的不 断发展 ,现代性也会 为人类 的发展做 出重大的贡献。 二 、涂 尔干 和 韦伯 的现 代 性 观 点 ( 一 )涂 尔 干 的 现 代性 观 点 涂 尔干的现代性 的观点是建立在社会分_ T和现代社会转 型之上 ,通 过社会 失范来发 现解决 方法。他 希望从法 国的社会分工 中探 索出一条现 代性 的认识 道路。其中最重要 的思想就 是社会正在 南机械 团结走 向有机 团结转变。由于社会集 体意识 的缺乏 开始} H 现享 十 会 失范,各种 自杀事件 频发 ,各 种暴力事件频 频,为了弥补礼会 出现 的这一 列社 会问题 ,国家 巾开始出现法人团体 ,开始使 用各种 规章制度 、法律法规 来规范丰 十 会上 } n现的失范行为 ,_ { 十 会 慢慢得走向有机 团结 。 在封建的社会里也有相关的法律 ,但是在这个 时代 “ 不是 因犯罪 才 会触犯法律 ,而是因为触犯了集体意识 才是犯 罪” 。随着 丁业革命 的到 来 .社会上开始出现劳动分1 二 和机械团结 ,一系列社会问题出现封建 统 治者为了保持原来的现状 ,开始颁 布各种法律如 :《 民法》 《 商 法》 等 等 ,“ 不在于惩罚本身 ,而在与恢 复被 破坏了的社会关 系 ” 由此开始 出 现社会整合 ,这是社会 团结的基本要素 。劳动分l T 有助于有机 团结 的增 长 ,但是有些形式的分工削弱 了团结 。于是 出现了 以下反常 的分T :失 范 的分工 、强制 的分工和没有活力的分工 。只有通过社会职业 道德的建 立才能重建社会 团结 。由此机械 团结有助于推动有机团结的出现。 ( - - - 3 韦伯的现代性 观点 马克斯 ・ 韦伯是现代一位最具生命力和影响力 的思想 家。韦伯的现 代 性观点可以从 他最 著名的书 《 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 里发现 ,韦 伯 证明 , 新 教价 值 观念 的 某些 影 响 和资 本 主 义精 神 发展 有 一 定 的关 系。 l 4 在这本书里 让我们不得不去思考一 个问题 “ 为什么理性 的资本 主 义没有在 西方之外 的地 方产 生? ” 这是一种 模式 ,是 在一种特 定 的观念 作者简介 :胡加燕 ,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 0 1 3级社会工作。

“现代性”概念的解读

“现代性”概念的解读

“现代性”概念的解读一、“现代性”的界定“现代”就是现在生活的时代,每一代人都可以吧自己生活的时代称为“现代”,所以每一个时代都有过它自己的“现代性”。

而今天我们所说的“现代”指一个确定的时期,是人类历史演变过程中的某一特定时期。

主要是指自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以来的历史演变时期,而“现代性”概念主要指自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以来的社会性质或状态。

现代性标志着人类进入了一个不同于以往社会的崭新时期,同时代表着社会形态的转型,表示人类社会由封建社会进入到了资本主义社会。

现代性是启蒙的结果,启蒙运动,法文Siècle dos Lumières ,德文Zeit der Aufklärung ,英文the Enlightenment ,都有“以光明驱逐黑暗”的意思。

启蒙运动表达出以“理性”“自由”为标志的时代精神,理性在启蒙运动只能够是人们用以代替上帝、判定一切存在的合理性法庭。

启蒙所关注的是现代性的制度问题,表现为科学、人道、理性、民主、自由、平等、权利、法制的普遍原则,而审美现代性更看重人的处境问题。

1860年波德莱尔在《现代生活的画家》一文中首次界定了“现代性”的含义“现代性就是过度、短暂、偶然,就是艺术的一半,另一半是永恒和不变……为了使任何现代性都值得变成古典性,必须把人类生活无意间至于其中的神秘美提炼出来。

”波德莱尔将现代性的审美体验与有关历史的体验结合在一起,指出了艺术创作的“偶然”与“永恒”的辩证关系:只有当作家将自己的生命体验全部贯注到当代的生活中去的时候,他才能从中挖掘出生活的“诗意”,而正是这种生命体验使作品超越了时代的界限,具有了“普遍人性”的审美意义。

这使现代性充满矛盾,一方面,现代性就是理性,代表人类历史上空前伟大的变革逻辑,另一方面它不断给我们带来剧变,并把精神焦虑植入人类生活的各个层面。

二、“现代性”的反叛理性主义把社会历史看成是在时间维度上的不断进步,认为随着人类认识自然和征服能力的提高,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物质财富的增长,随着社会趋于和谐和公正,人类必然会过上越来越美好的生活。

浅谈“人的现代性

浅谈“人的现代性

浅谈“人的现代性论文关键词:网络语境人的现代性新解论文摘要:人们对现代性从不同的学科视角提出了不同的定义,但普遍认为现代性是一个动态过程.随现代化过程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

人的现代性是现代性的一个方面,无论从类还是从个体角度看也都是一个动态过程,不同阶段的人的现代性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

当代人的现代性由于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呈现出以下特质:较高的信息素养;良好的网络个性心理;更强健的体魄:全球意识下的人本主义思想。

我国对人的现代化的研究起步较晚.成果不多。

据笔者从国家图书馆和从“类”的层面上讲,“类”人的现代性应含4个意义:1)类特性的相应发展,它包括类意识和类实践的能动性,表现为类社会对自然社会和类自身的驾驭程度。

2)类社会关系相应发展,即人类由以往封闭落后的社会关系向开放、先进的社会关系发展。

3)类能力的相应发展,如协调人类与自然的能力、维护人类和平的能力、促进人类发展的能力等等。

4)类的和谐,追求和谐,走向和平应是类现代化的重要任务。

由此可见,从人与自然界的区别角度来看,社会既体现人类性,从民族、国家的角度来看.社会性又体现为民族性。

因而从类的角度关注人的现代性应从人类和民族两方面加以考虑。

既要在全球化视角下超越工业文明走向信息化时代.优化人类生存环境。

又要正确处理好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与民族精神,使之在“类”社会中处于一种平等的地位。

从微观的“个体”层面上来讲,人的现代化关键是素质现代化.同时离不开职业现代化和组织现代化。

职业现代化是物质层面的、属于浅表层的;组织制度现代化属于中间层面;素质现代化属于精神层面,是人的现代化、也是人的现代性的核心层面。

所谓素质,其原始意义是指人生就具有的某些解剖生理特征.主要是由遗传因素或先天因素决定的,因此又有人称之为禀赋、遗传素质或先天素质。

今天所提的素质,其涵义则已经泛化,它既包括先天固有的禀赋条件,又包括后天通过环境、教育、学习等主观因素形成的人的品德、智能和才干等内在质地,它是一个系统的整体。

人的现代化在社会现代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人的现代化在社会现代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容来看, 社会现代化包括经济现代化、 城市 现代化、 政治现代化, 教育现代化、 科技现代化, 组 织管理现代化, 社会结构现代化、 生活方式现代化 和人的现代化等内容。因此, 人的现代化是社会不 可缺少的内容之一。从社会现代化的标准看, 国际 上广泛运用英克尔斯提出社会现代化的统一标准: ( 1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 300 美元以上; (2)农 ) 0 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占12一15%; (3)第三产业在国 民生产总值中占4 %以上;(4)非农业劳动者比重在 5 0 7 %以上; (5)识字人口比 重在8 %; (6)受高等教育 0 者占适龄青年 1于 15%;(7)城市人口比重在 50 以 一 % 上: (5 每个医生服务人口 1 0 人以下; (9)平均 ) 在0 预期寿命在7 岁以上; (10 人口自 0 ) 然增长率在 1%
“ 现代化” 号喊得很响的时候, 口 却出现了知识分
子严重的贬值现象, 人力资源没有得到很好的开 发和利用。今天我们已清醒地认识到不从根本上
改变“ 的危机问题, 人” 社会现代化是没有后劲的,
增长的经济只会是暂时的, 只能是泡沫经济, 迟早 会出现问题的。 英克尔斯对此有精辟的论述。他说:“ 一个国 家可以从国外引进作为现代化最显著标志的科学 技术, 移植先进国家卓有成效的工业管理方式, 政 府机构形式、 教育制度以至全部课程内容。 在今天 的发展中国家里, 这是屡见不鲜的, 进行这种现代 化尝试的国家, 本来怀着极大的希望和信心, 认为 把外来的先进技术播种在自己的国土上,丰硕的 。劳动者是具有一定生产经 成果就足以使之跻身于先进的发达国家行列之 人类之首要的生产力”
实的生产力, 国家现代化的实现困难重重。 退一步 讲, 一个国家在发展之初既使得到国外资金、 技术 和先进机器的援助而暂时开发了丰富的自 然资 源, 经济出现了繁荣景象, 但是如果该国的人力资 源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 这一繁荣局面终将难以 继续维持下去。中东地区许多国家依赖他们得天 独厚的石油资源。 大大提高了国民收人, 人均国民 生产总值都已经大大超过了西方, 但整个社会却

个人传统性与个人现代性——文化心理学视角

个人传统性与个人现代性——文化心理学视角
y. t A f t e r a n a n a l y s i s o f t h e r e s e a r c h i n hi t s d o ma i n s i n c e he t 1 9 6 0 s ,W e i n t r o d u c e he t h i s t o r y , me t h o d s a n d c o n —
社会 中个 人 所 最 常 具有 的一 套 有 组 织 的认 知 态度 、
所以今后个人传统性一现代性的研究应该更要深入细致以系统的动态的观点进行研究即要研究普遍的特点又要研究某一具体的心理与行为变迁的过程机制以及方向二文化共通性etic与文化特殊性emic研究相结合eric方法关心的是人类心理与行为的共同特点而emic方法强调文化的特殊性研究特定文化中的概念与现象
第3 6卷
a l i y t a n d mo d e r n i y t c h a n g e s i n a mo r e s y s t e mi c a n d d y n a mi c p o i n t o f v i e w.
Ke y wo r d s :p s y c h o l o g i c a l t r a d i t i o n a l i y;p t s y c h o l o g i c a l mo d e ni r t y ;i n d i g e n o u s p s y c h o l o g y ;c u l t u r a l p i r mi n g ;e t i e
A b s t r a c t :P s y c h o l o g i c a l t r a d i t i o n a l i t y( m o d e r n i t y )r e f e r s t o a c l u s t e r o f m o s t c o m mo n p s y c h o l o g i c a l e h a r a c t e r i s —

浅谈现代性与“陌生人伦理”(一)

浅谈现代性与“陌生人伦理”(一)

浅谈现代性与“陌生人伦理”(一)论文关键词:现代性陌生人亲近性道德陌生人伦理论文摘要;我国社会结构的当代转型以及“陌生人社会”的来临,从根本上需要新的伦理——“陌生人伦理”作为支撑。

它是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具有某种普遍性的伦理诉求,一种全新的价值系统和行为方式。

市场、贸易和契约等现代化动因,借助“由熟变生”和“由生变熟”的双向互动机制,推动亲近性道德向“陌生人伦理”的转换。

在当代,构建中国特色的现代性伦理,首先应当明确血缘亲情的内在价值,继承亲近性道德之丰富内涵,发扬其稳定持久的文化纽带功能;其次要发挥“陌生人伦理”的调控作用,摒弃亲近性道德之主观随意的缺陷,引导个人行为的有序发展,推进当代和谐伦理生活的自觉构建。

一、“陌生人社会”的来临及其伦理诉求“陌生人(Stranger)”并不是现代社会的产物。

然而,“陌生人社会”及其相关伦理问题的提出,却是与现代性有着本质上的关联。

一般而言,现代性被理解为某种社会生活或组织模式。

在中国文化语境下,费孝通最先从社会学视角研究“陌生人”,分析社会结构变迁的现代性问题。

他认为,乡土中国是“熟人社会”,而“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在这里,“陌生人”是作为整体性概念而被提出的。

西美尔说过,“陌生人”概念的意义随现代性的到来而发生了变化。

3l(’现代工业文明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导致陌生人不断地涌人我们的生活,人们要花费大量时间与他们打交道。

这些来自四面八方的、素不相识的陌生人,与我们的利益休戚相关,关乎我们的情感投向并构成生活意义的一部分。

因此,如果现代生活要持续下去,就必须保持和培养陌生关系(Strangehood)。

近年来,在欧美社会广泛流行的“Freehugs”一词,主要是针对陌生人所发生的伦理态度——“拥抱陌生人”。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以及全球化影响的加深,我国社会结构加快公共转型的步伐,“陌生人社会”的来临已不可避免。

在面对陌生人及其利益问题时,每个人都必须依照某种道德尺度,表达自己的内在感受和伦理态度。

现代性与男性精神

现代性与男性精神

现代性与男性精神现代性作为一种现代意识,体现了人们对理性、独立性和自由的追求。

当我们把这种追求与男性精神相比较时,会发现现代性与男性精神不谋而合!但另一方面,在现代性遭遇困境时,男性精神也随之面临困局。

可以说,现代性蕴涵了男性精神的终结。

标签:现代性;男性精神;男权批判一、现代性体现了一种男性精神“现代性”是指从文艺复兴特别是启蒙运动以来的西方历史和文化,它是一个内涵异常丰富的概念,不同的思想家对其都有不同的理解。

第一种观点把“现代性”理解为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即:”现代性是一个历史断代术语,指紧随‘中世纪’或封建主义时代而来的那个时代。

”第二种观点把“现代性”理解为一种独特的社会生活和制度模式。

在这个意义上,现代性是工业文明和资本主义社会的缩略语。

第三种观点把“现代性”理解为自启蒙以来尚未完成的一个方案。

它强调了现代性所蕴涵的启蒙精神的重要性,并且把现代性看做一项包罗万象的、未竟的事业。

第四种观点把现代性理解为“一种态度”。

现代性是指一种与现实相联系的思想态度与行为方式。

以上几种观点虽然表达了现代性的某种理念,但都没能够完整地揭示出现代性的内涵。

其实,“‘现代性’关涉到的应当是现代社会生活中的一个最抽象、最深刻的层面,那就是价值观念的层面。

作为现代社会的价值体系,‘现代性’体现为以下的主导价值:独立、自由、民主、平等、正义、个人本位、主体意识、总体性、认同感、中心主义、崇尚理性、追求真理、征服自然等”。

由此,我们可以总结出现代性的特征就是“勇敢地使用自己的理智”来评判一切。

它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理性是贯穿现代性的一个核心概念,对理性的张扬可以说是现代性的典型特征。

回顾现代性所走过的历程,它贯穿的是理性精神,显示的是理性力量。

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1)对于自然界,人类可以通过理性活动获得科学知识,并且以“合理性”、“可计算性”和“可控制性”为标准达至对自然的控制,其口号是“知识就是力量”。

浅谈现代性及其超越--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思想述评

浅谈现代性及其超越--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思想述评

浅谈现代性及其超越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思想述评[ 论文关键词] 现代性风险全球化后现代性[论文摘要] 本文认为,在研究现代性的诸多理论流派中,吉登斯的现代性理论可谓是独树一帜的,并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述评:现代性的性质与动力机制、现代性的制度性维度及全球化、现代性的“风险”、现代性的超越———后现代性。

女东尼·吉l斯(Anthony Giddens)是当代英国著名的社会理论家和社会学家.在现代性力一而.他否定了‘,而现代性社会’的来临.认定当今社会处于一种‘高度现代,h} "AJc "},期现代性叮内状态.并把现代性视为当今社会学研究的个基本问题.他深刻闻述了现代性的本质.追溯了现代性产生的动力机制.并考察了现代性的四个重要的制度性维度.从某种意义讲.吉f斯的现代性理论让我们重新发现和认识了现代性.在研究现代性的诸多理论流派中‘吉斑斯的现代性理论司谓是独树一帜的。

一、现代性的性质与动力机制与那些从"}}!}h} ".“自山”.理性’来解释现代性的学者小同.作为社会学家吉斑斯主要是从自己专业的角度来看待现代性的.囚此.他总体上把现代性看作为一种现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在((}J}}代性与自我认同》中他是这样定义现代性的:“已首先意指在后封建的欧洲所建立起来的而在20世纪日益成为具有世界历史性影}}向的行为制度与模式”.而后.他在一次访谈中.进-步将这个现代性的概念细化。

他是这样回答自己关于现代性的理解这个问题. "}+其最简单的形式中.现代性是现代社会与工业文明的缩略语。

比较详细的描述涉及:(1)对世界的一系列态度.关于世界向人类十预所造成的转变开放的想法二(2)复杂的经济制度.特别是工业生产和市场经济:(3)一系列政治制度.包括民族国家和民主。

’既然吉"r斯把现代性大体看作是一种政治经济制度.那么.这种制度与传统有什么小同呢?现代性与传统区别币」在?毫小夸张地说.这个问题是任币」致力于现代性研究的学者必须回答和而对的问题.吉"r斯的回答是:现代性是一种‘反思性"I内制度.在传统社会中.‘反思’因受到时问地域的限制小得小与社卜_的时空组织融为一体.而在现代性社会中.山于信息传播手段和交通工具的革命性变革.使这种反思能够从传统中分离出来.对社会行为与实践进行新的认识.并在此基础建构整个社会系统。

个人思想的现代性与传统性

个人思想的现代性与传统性

个人思想的现代性与传统性在当代社会中,个人思想的现代性和传统性是一个常见且复杂的话题。

现代性代表了社会的进步和变革,而传统性则象征着历史的延续和根植。

个人的思想,作为现实生活的一部分,同时受到现代性和传统性的影响。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个人思想的现代性与传统性之间的关系以及对于个人的影响。

首先,现代性对于个人思想的影响不可忽视。

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为个人的思维方式和观念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个人可以通过互联网轻松获取各种信息和知识,这拓宽了他们的思维边界并促进了思想的多样化。

现代性还推动了个人价值观的重塑和变革。

在个人追求自由、平等和人权的观念下,传统的权威和规范被重新审视,有些甚至被打破。

现代性给予了个人更多的权利和自主决策的能力,使他们能够以自己的方式思考和行动。

然而,传统性也对个人思想产生着持续的影响。

传统观念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社会的稳定和秩序,也是社会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

个人所处的社会环境通常深受传统文化的熏陶,这不可避免地影响着他们的思想模式和价值观。

无论是宗教信仰、家庭教育还是习俗习惯,传统性都以各种方式渗透到个人的思想中。

由于传统的历史积淀和长期存在,个人会在某些情况下选择坚守传统观念,并把它们视为自己思考和行为的准则。

个人思想的现代性和传统性之间的关系既相互冲突又相互融合。

有时候,个人思想中的现代性会与传统观念相冲突,个人可能会因为追求个人自由而与传统价值观相抵触。

例如,传统社会对于女性的角色和职责有着明确的规定和期望,然而现代女性追求平等和独立的思想可能与传统性相抵触。

另一方面,现代性也经常与传统性相融合,形成一种新的思想模式。

个人可能会将现代的理念与传统的价值观结合起来,形成独特和个性化的思维方式。

这种融合反映了个人在现代社会中保持自我认同和文化传承之间的平衡。

总之,个人思想的现代性与传统性相互交织,共同塑造了个人的行为和观念。

现代性源于社会的进步和变革,为个人带来了新的思维方式和观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人的现代性(一)
论文关键词:网络语境人的现代性新解
论文摘要:人们对现代性从不同的学科视角提出了不同的定义,但普遍认为现代性是一个动态过程.随现代化过程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

人的现代性是现代性的一个方面,无论从类还是从个体角度看也都是一个动态过程,不同阶段的人的现代性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

当代人的现代性由于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呈现出以下特质:较高的信息素养;良好的网络个性心理;更强健的体魄:全球意识下的人本主义思想。

我国对人的现代化的研究起步较晚.成果不多。

据笔者从国家图书馆和中国人民大学所获得的信息来看:凡标题中有“人的现代化”字样的著作共有15本,发表的论文也不足一百篇。

就网络与人的现代化问题研究就更少,在标题中明显地将科学技术或网络技术与现代化挂钩的著作只有4本。

对于“何为现代性”这个问题的回答,学术界也尚未达成共识,也无法达成共识,因为现代性既可作为一个历史分期的概念,也可作为一个社会学概念。

还可以作为一个心理学的范畴。

尤其是“后现代”一词的提出.“现代”又与“后现代”总是纠缠在一起.由古今之争转变为“现代”与“后现代”之争。

本文试图对英格尔斯等及国内学者所提出的“人的现代性”做一个新解。

一、“现代性”的定义
作为一个历史分期的概念,经济学家认为“现代性”是指非西方社会落后国家实现工业化由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发展的过程,人均年收入达到l万元以上的结果。

利维给出的具有经典性质的定义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他认为:“一个或多或少现代化了的社会应该达到这样一个程度:他的成员能利用无生命的动力源泉并且(或者)利用工具来成倍地增加他们的努力所产生的效果。

”又如普林斯顿的经济学家威廉-刘易斯1954年在他的《劳动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一文中提出现代化的过程就是不断减少传统农业部门的重要性、建成一个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的过程。

罗斯托于1960年在他的《经济成长的阶段,非共产主义宣传》这一现代化理论经典文献中提出了经济成长五阶段论。

后来,他又在《政治与成长的阶段》中加上追求生活质量阶段。

政治学家认为:它是在西方资本主义崛起并占据世界中心以及形成世界性的国际资本体系的格局下,如何通过科技革命,实现充分民主,具有相当发达的国力,保障个人意愿的强有力的国家行政,充分的思想交流,不同的文化体制间的人们的合理的相互理解的过程。

美国的亨廷顿就认为:现代化是一个“包含了人类思想和行为各个领域变化的多方面进程。

”他在《从变化到变化》中列举了现代化进程的9个特征,也充分说明了政治现代性的特征。

作为一个社会学和心理学范畴,心理学家、社会学家、文化人类学家认为现代性是指一种心理态度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改变过程的表征。

例如帕森斯曾将社会演变分为原始、中间和现代三大阶段,认为西欧从17世纪开始朝着民主和工业化发展时.产生了现代化社会,现代化是一个从西方开始向世界扩展的普遍进程。

郑杭生提出:“社会现代化是指这样一种特殊的社会转型过程,即社会在日益分化的基础上进入一个能自我维持增长和自我创新以满足整个社会日益增长的需要的全面发展的过程。

”而哲学家以一种系统思维.从社会全面发展的视角来认识它,强调它是始于16和17世纪的科学革命所形成的知识、经济增长、政治发展和心理适应等方面的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的全方位的和多方面急剧变动的过程。

回顾以上诸种概念,不难发现其共同之处,即它们都把“现代化”看作一个过程.现代性是现代化过程的结果和表征。

以上各家对“现代化”和“现代性”概念的认识使人认识到15世纪中叶以后世界历史的发展越来越多地显示出一种共性:无论一个国家的国体怎样,它们在历史发展的共时性方面都面临过或正面临着本质相同的一些基本问题,这些基本问题的产生都是由工业化过程引起的,可以说现代性的存在是历史的必然,是工业化以后产生的必然结果。

但我们是否就可以因此而断言现代性就是工业体系呢?答案是否定的。

前人已提出了现代化和现代性的一系列标准:布莱克的现代化社会的功能标准;亨廷顿的人的心理学社会经济政治标准:苏顿的传统与现代化社会比较标准;瓦尔马关于现代化人的标准等等。

由此笔者认为现代化是由一个国家生产力水平决定的,以快速发展本国生产力为目标并力求实现与其相适应的政治、经济、文化协调快速发展且其结构不断优化的过程,人的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大幅度提高且得到自由平等发展的过程.并非一定要以工业化为标准。

正如英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汤普森所说:“任何一个时代的人都有理由把他自己时代中具有时代特征的事物称为现代化的”。

所以现代性具有明显的时代与地域特征。

至于那些现代化以后的国家是否可用“后现代”等术语来作经验性的描述,笔者认为这重点应把握现代化尚是一个延续中的进程。

即使是那些已实现了现代化的国家也还有许多方面仍处于这一延续之中,也只能是相对现代。

因为在现代化的衡量标准方面.有许多方面它们并未完全符合要求:经济方面的标准是工业化,政治方面是民主化,社会生活形态方面是城市化,人们精神方面是世俗化,即从对神的顶礼膜拜到崇仰理性.社会的文明方面是知识化,它是现代化的关键。

社会组织结构方面是高度的功能专门化,社会成员的关系方面是纵横双向自由流动等等。

此外,这些指标的效用性还须考虑到国民的意识形态、对待传统问题、广义的地理环境。

总之,有关现代性标准正象英格尔斯所说:“如同封建制度一样,现代性也因地区情况、特定的文化、历史及被引入的时期不同而有所不同。

然而,即使有这些条件限制,也还有一种综合性的特征存在。

无论在整个国家或是某一层组织的表面上,都能很容易地把它们辨认出来,这种综合性即表明了现代性。

”由是观之,它是一个独具特色的综合发展过程。

它的特征具体表现在:崭新的时代性、鲜明的先进性、完美的整体性、历史的阶段性。

如果离开它的这些特征单纯以某一特征去衡量它,那将会犯简单化的错误。

二、“人的现代性”的涵义与特征
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可以了解到,人是反映“个体”与“类”辨证统一的概念,作为类的人的概念是一个相对概念,既可以指全人类也可以指人类中的一部分社会群体。

马克思对此作过确切的阐述:“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

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自觉的活动。

”悯所以讲“人的现代性”时既不能排斥整体也不能排斥个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