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学年江苏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高二地理选修6学案:1.2《环境问题及其实质》(鲁教版) (1)

合集下载

江苏省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鲁教版高中地理选修六环境污染课件第二课时

江苏省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鲁教版高中地理选修六环境污染课件第二课时


学校。东、北、西约1000米处各有 一条车流量较大的公路。
140

老城改建区。南面、西南面约1000 米是煤矿,北临车流量较大的公路。
160
丙 步行街。紧邻车流量较小的公路。
70

居民区。紧邻大型集市、交通繁忙区 ,东北约500米有一热电厂。
170
戊 煤化工区。东邻车流量较大的国道。
340
第五页,共24页。
监测项目
3月24日 3月26日 3月28日 国家空气质量二 级标准
SO2
NO2 总悬浮微粒(
(mg/m3 (mg/m3 TSP)(mg


/m3)
0.034
0.022
0.266
0.036
0.042
0.361
0.089
0.065
0.462
0.115
0.112
0.130
第十六页,共24页。
典型 (diǎnxíng) 例题 材料3:“霾”是一种类似于轻雾的天气现象。据气象资料统计
第七页,共24页。
一、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危害(wēihài)、防治措施
探究活动1: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分别以PM2.5、光化学 烟雾、酸雨为例,研讨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yuányīn)、 危害、措施。
• 光化学污染物的主要来源是汽车尾气 ,其形成过程是:尾气中的碳氢化合物 (CHX)和氮氧化物(NOX)等污染 物,在阳光紫外线的作用下发生 (fāshēng)化学反应,生成有毒物质, 主要发生(fāshēng)在阳光强烈的夏、 秋季节。 • 光化学烟雾对人体健康有很大影响, 对眼睛有明显刺激。
于5.6的统称为酸雨。
图3
第十页,共24页。

江苏省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鲁教版高中地理选修六1.2环境问题及其实质教案

江苏省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鲁教版高中地理选修六1.2环境问题及其实质教案

第一单元环境与环境问题第二节环境问题及其实质【课程标准要求】【设计思路】对于环境问题,只有明确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解决各类环境问题,因此,本课的内容是学习各类环境问题的基础。

本课的内容要求通过分析、归纳,构建知识体系,掌握地理基本原理,其认知过程应该利用案例分析,通过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理解概念的内涵。

从教学方法看,本课可以灵活运用问题导学法、案例分析法、合作讨论法等多种方法组织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充满生机的探究性活动中掌握学习目标。

【知识构建】课程标准关于本课的“标准”是“说出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其具体要求应该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需要知道什么是环境问题,环境问题有哪几种分类方法。

二是了解环境问题的发展过程。

三是理解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实质。

并根据“标准”的本质特征进行知识建构,其框架结构结构如图1所示。

图1【教学目标】1.结合实例,说出环境问题的概念,以及环境问题的两种分类方法。

2.通过了解环境问题的发展历史,说出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3.通过环境问题及产生原因的探讨,认识环境问题的实质。

【重难点分析】依据课程标准,可将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确定为“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及环境问题的实质”。

本课重点和难点可以从两方面进行理解:一是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的角度,说明当今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全球性的问题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问题,人口问题是环境问题产生的最重要的因素,也是根本原因;资源问题是环境问题产生的另一个重要原因;而传统的发展观造成了全球范围内的严重环境问题。

二是通过分析环境问题发展过程和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让学生理解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

【课前准备】提前一周布置学生考察学校或家庭所在地区面临的环境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是环境污染还是生态破坏?如果是环境污染,其污染源主要有哪些?如果是生态破坏,其主要表现有哪些?课前做好学习小组的组建与分工工作。

建议每个小组以4-6人为宜,每个小组成员在教室中的座位邻近,可以随时集中起来围坐在一起。

2019学年江苏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高二地理选修6学案:2.1《资源问题及其表现》(鲁教版) (1)

2019学年江苏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高二地理选修6学案:2.1《资源问题及其表现》(鲁教版) (1)

第二单元资源利用和生态保护第一节资源问题及其表现【学习目标】1.举例说明主要的资源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2.举例说明不可再生资源的耗竭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并说明人类采取的相对应措施。

3.通过分析我国土地资源危机和水资源问题,说出人类对资源不合理利用造成的环境问题。

4.通过资源问题的学习和探究,初步形成准确的资源观。

【学习策略】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图象、表格等材料,通过读图、分析材料,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前调研】收集科尔沁草原的相关资料,分析内蒙古科尔沁地区有富饶的大草原变成沙地的主要原因?并提出治理的建议。

我的成果:【课堂活动】活动建议1: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研讨矿产资源问题。

(1)什么是矿产资源?(2)读教材表2-1-1和31页第二段,说出矿产资源问题表现在什么地方?(3)阅读课本P32图片,分析煤炭资源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存有哪些主要问题,并简述解决这些问题的主要措施。

(4)为了延长煤炭资源的开采年限,你有什么好的建议?活动建议2: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研讨土地资源危机。

(1)什么是土地资源?(2)为什么说土地资源也可能成为一种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3)图2-1-6反映导致土地退化的原因(人类活动)有哪些?土地资源退化的类型和表现形式是什么?(4)图2-1-7反映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呈持续下降趋势,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5)总结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和危机表现在哪些方面?探究活动3:阅读P34活动《科尔沁草原的变迁》,回答所提的问题。

(1)科尔沁草原变成沙地的主要原因有哪些?(2)建立科尔沁自然保护区的重要作用是什么?(3)保护科尔沁环境,除了建立自然保护区外,你还有哪些好的建议?探究活动4: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研讨水资源问题。

(1)读“世界水资源”图,说出其分布特点。

(2)全球水危机的表现有哪些?(3)分析水资源危机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分别有哪些?(4)解决水资源危机的关键是要做好开源和节流,请各举两例。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六:1.2《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教案设计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六:1.2《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教案设计

第二节: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课时安排:1课时(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建议使用2课时)教学目的:1.了解环境问题的表现、成因、当代环境问题的特点及其严重性。

2.学习通过分析现象、事实,概括事物本质,通过比较确定事物特点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综合分析3.通过分析环境问题产生原因的研讨活动和对于保护环境知行差距的调查活动,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自律性和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环境问题的表现、特点、成因难点:环境问题的成因教具准备:有关挂图等、自制图表等教学方法:比较法、图示分析法、图示法等教学过程:一、环境问题的表现1.环境问题的概念(补充)指人类与环境矛盾的激化状态,表现为矛盾双方趋于互相对抗、互相排斥、互相否定、互不适应,因而影响人类生产、生活,甚至威胁人类生存,成为人类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

2.表现(1)资源短缺说明:当前世界上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某种程度上面临资源短缺问题。

(2)环境污染(3)生态破坏(主要是植被的破坏)①生态系统的基础与核心:植被②植被破坏不仅损害一个地区的景观,而且引起生物多样性受损害、环境质量下降、水土流失、土壤肥力降低、土地荒漠化等,使这些地区的居民丧失了起码的生存条件。

(4)全球环境变化如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生物多样性锐减和海洋污染等问题。

说明:环境恶化而直接造成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两个方面;资源需求无限增长导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又使其加重了;而这三个方面表现的规模都已扩展到全球。

通过该材料八大公害事件简介的阅读,需要了解以下知识:了解“八大公害事件”的事实,知道它们不仅是环境污染的典型事例,更是20世纪中期环境向人类因环境问题激化而鸣响的警钟。

每个公害事件都是一个生动、深刻而悲惨的故事从而深刻理解环境污染的巨大危害。

二、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一)自然原因由自然原因引起的环境问题主要指火山爆发、地震、山崩、泥石流、台风、海啸、寒潮、水旱等自然界固有的自然灾害。

2019学年江苏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高二地理选修6检测练习:3.1《环境污染》(第1课时)(鲁教版) (1)

2019学年江苏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高二地理选修6检测练习:3.1《环境污染》(第1课时)(鲁教版) (1)

第三单元 环境污染与防治1.根据下列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见图3 资料二:见图4(1)从污染物来源分析,我国饮用水安全威胁主要来自 、 等。

(2)关于我国饮用水污染事故的发生环节,下列叙述准确的是 。

(多选题,填选项字母)A .蓄水池防护出现的问题最少B .水源污染是最主要的环节C .饮用水污染事故发生环节的构成单一D .自来水管网出现的问题不到1/5E .水源和自来水管网出现的问题超过了70%(3)提出饮用水污染事故的防控措施。

2.图5为“2000年中国南北方城市生活垃圾的成分构成”。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中国城市生活垃圾中不可回收物成分构成的地区差异,并从气候角度说明其原因。

不可回收无机物(煤炭等) 可回收物 不可回收有机物(菜叶等) 北方 南方 33.41% 16.15% 50.44% 35.70% 32.92% 31.33% 图5图3 图4(2)简述城市生活垃圾产生的主要危害。

3.重金属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危害巨大。

下左图为重金属污染物进入人体的路径示意图,下右图为某高速公路两侧土壤中铅、镉浓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产生重金属污染物的生产活动有和。

重金属污染物进入人体的途径有和。

(2)下列示意图①、②、③能准确表示重金属元素在环境中循环过程的是。

(3)高速公路两侧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物浓度的分布特点是;其主要来源是。

(4)降低高速公路两侧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物浓度的有效措施主要有哪些?4.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右图为三峡库区(局部)示意图,三峡工程蓄水后,峡江急流变为“平静湖水”。

据国家环保局通报,目前库区水质较好。

但库区上游及其沿岸支流城镇的废水、固体废弃物非达标排放现象仍然严重。

(1)图中,某支流上A、B两处水质较差的是哪处?如果该现象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试说明原因。

(2)漂浮物对库区的主要危害有哪些?(3)从源头控制的角度,采取哪些环境管理措施可以解决库区漂浮物问题?【检测练习】参考答案1.(1)生活污染工业污染 (2) BDE (3)防控污染的举措,一是要防控各类污染,提升水源水质;优化、完善供水网络;构建应急机制等。

江苏省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鲁教版高中地理选修六环境污染课件第一课时

江苏省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鲁教版高中地理选修六环境污染课件第一课时
第七页,共17页。
二、水污染的主要(zhǔyào)原因、形成过程、危害、防治 措施
探究活动2: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分别(fēnbié)以日本水俣病 事件和太湖富营养化事件为例,研讨水污染的主要原因、形 成过程、危害、防治措施。
•选择“太湖(tài hú)富营养化”的小组,研讨 : • 太湖(tài hú)及近海水域的富营养化现象主要 来自哪些污染? • 无机氮和无机磷化合物大量排入太湖(tài hú) 及近海地区会引起哪些后果? • 你认为治理水域污染应采取哪些措施? • 如果海水富营养化会造成海域浮游生物急剧 繁殖,从而导致海水颜色异常,形成赤潮,你 认为引发赤潮发生的条件有哪些?
Image
第十七页,共17页。
•辨析题2:判断正误,辨析环境污染的类型: • ①环境污染分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等,这是按污染
√物的性质划分的。 • ②按污染物的性质划分,环境污染可分为化学污染、物理污染 、生物污染。 • ③按污染物性质、污染物来源、污染物形态分类(fēn lèi),其结 果是相同的。 • ④按污染的分布范围大小不同,环境污染可分为全球性污染、 全国性污染、省级污染和市级污染。
√• ④当进入环境的废弃物浓度或数量超出人们的承受能力,就造成了 环境污染。
√• ⑤废弃物有害于人类及其他生物的正常生存与发展,也造成了环境 污染。
第五页,共17页。
一、环境污染(huánjìng wūrǎn)的含义及类型
探究活动1:阅读课本思考,什么是环境污染?环境污 染有哪几种分类(fēn lèi)方法?并完成下列辨析题。
第十六页,共17页。
内容(nèiróng)总结
新授课《环境保护》 环境污染第一课时。③环境的自净能力是固定不变的。④当进 入环境的废弃物浓度或数量超出人们的承受能力,就造成了环境污染。辨析题2:判断

2019学年江苏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高二地理选修6检测练习:2.2《生态问题及其表现》(鲁教版)

2019学年江苏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高二地理选修6检测练习:2.2《生态问题及其表现》(鲁教版)

新授课《生态问题及其表现》检测练习一、选择题西藏拉鲁湿地,是世界稀有的、国内最大的城市湿地。

它位于拉萨市的西北角,总面积6.2平方千米,为典型的青藏高原湿地。

该湿地的主要植被是沼泽草甸,覆盖率达95%以上。

完成1-2题。

1.拉鲁湿地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①是拉萨市氧气的主要补给源②增加拉萨市区的空气湿度和温度③吸附空气中的尘埃,吸收有毒气体,是拉萨市的空气净化器④有非常大的蓄洪能力,可有效缓解拉萨地区北部的山洪威胁A.②③④B.①②③ C.①③④D.①②③④2.拉鲁湿地的发展方向,不可取的是( )A.通过湿地建设和草种改良,合理发展畜牧业B.利用湿地的大面积水域发展水产业C.利用其独特的高原天然湿地风貌和动植物种类,发展旅游业D.利用湿地优越的自然条件和拉萨市的广阔市场,建立蔬菜、瓜果生产基地我国一些城市在绿化过程中。

耗费巨资移植大树进城。

据统计,移植大树的成活率不超过60%。

完成3-4题。

3.移植大树成活率低的最主要原因是( )A.病虫害防治不力B.移植过程中受损伤C.生存环境改变 D.人为破坏严重4.大量移植树木对树木原生地可能造成的影响有( )①加剧水土流失②诱发地质灾害③增加酸雨频率④影响生态群落⑤增加地表水的下渗A.①②④B.①③⑤ C.①②③ D.②③④读表1,完成5-6题。

5.造成上述国家草场载畜量差异的最主要原因为( )。

A.气候条件B.地形条件C.市场条件D.管理水平6.我国草场载畜量较低,在草场资源利用上存有的问题是( )。

①我国对草场利用多,建设少 ②天然草场单位面积产草量逐渐下降③天然草场的利用不充分 ④天然草场环境污染严重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图1三是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生产与生态定位示意图,完成7-8题。

7.北方农牧交错带农业发展方向是( )。

A.增大坡耕地面积,提升粮食产量B.大量开垦荒地,提升人均耕地面积C.大规模机械化,建成商品粮基地D.退耕还林还草,发展舍饲养殖8.北方农牧交错带的生态与生产功能是( )。

江苏省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鲁教版高中地理选修六当代面临的环境问题课件

江苏省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鲁教版高中地理选修六当代面临的环境问题课件
第十二页,共16页。
实战(shízhàn)演练2
读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臭氧含量最低值约________DU(为 多布森单位),当臭氧含量在________DU 时称臭氧层空洞(kōngdòng)。南极臭氧层 空洞(kōngdòng)在南极________季最大。 (2)臭氧主要分布在大气垂直分层中的 ________层,该层气温随着高度增加而增 加,主要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消耗臭氧的物质主要是人为排放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南北半 球而言,这类物质主要来自________半球, 经________输送到南极上空。 (4)大气中臭氧减少,使射向地面的 ________增多,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主要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对生物界的影 响有__________________。 (5)简述防治臭氧层空洞(kōngdòng)的措施 和方法。
第十一页,共16页。
实战(shízhàn)演练2
读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臭氧含量(hánliàng)最低值约 ________DU(为多布森单位),当臭氧含量 (hánliàng)在________DU时称臭氧层空洞。南极 臭氧层空洞在南极________季最大。 (2)臭氧主要分布在大气垂直分层中的________层, 该层气温随着高度增加而增加,主要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 (3)消耗臭氧的物质主要是人为排放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南北半球而言, 这类物质主要来自________半球,经________输 送到南极上空。 (4)大气中臭氧减少,使射向地面的________增多, 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主要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对生物界的影响有 __________________。 (5)简述防治臭氧层空洞的措施和方法。

江苏省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鲁教高中地理选修六人类环境检测练习 含答案

江苏省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鲁教高中地理选修六人类环境检测练习 含答案

新授课《人类环境》检测练习一、选择题阅读图1,完成1-3题。

1.如果按照环境的属性划分,最有可能是自然环境的是( )A.① B.②C.③D.④2.从生态科学的角度看,图片④的环境主体是( )A.生物B.人类 C.植被 D.水体3.如果按照空间尺度来划分环境,四幅图片中最可能与其他三幅不同的是( )A.①B.② C.③ D.④若尔盖,意思是牦牛喜欢的地方。

相传四十代藏王赤祖德赞(公元815~838年)时期,派大臣征伐边境留守今若尔盖地区,它曾拥有250万亩的湿地,现在大面积萎缩。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4-6题。

4.下列地理要素中不属于若尔盖地区环境要素的是( )A.阳光B.大气 C.生产力D.宇宙图15.若尔盖湿地的面积不断萎缩,最主要的原因是( )A .全球气候变暖B .人类活动C .太阳活动频繁D .过度抽取地下水6.如果若尔盖地区无限制地增加羊群数量,将直接影响________环境的质量( )A .大气B .土壤C .生物D .交通截至2011年11月,我国已有12座城市、9座县(市)区、3座城镇荣获全球最适宜居住城市——国际花园城市大奖。

近几年,无锡投入巨大的人力和物力集中整治城市环境,建设大量公共绿地,于2010年入选国际“花园城市”。

完成7-8题。

7.无锡从花园城市的角逐中脱颖而出,荣获殊荣,这说明( )A .人类对自然界处于一种依附或顺应关系B .先发展经济,再治理污染,后保护环境C .经济的高速发展与生态环境的优化是密切相关的D .自然环境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8.国际“花园城市”评选有着“绿色奥斯卡”的美誉,世界上许多大城市都相当重视这个评选。

那么,在争创国际“花园城市”的过程中,为进一步改善城市大气环境,在下列可供采取的相应措施中,正确的有( )①植树种草,大力发展城市绿化 ②优化道路设计,保持车辆通畅③实行垃圾分类,化废为宝,综合利用 ④市区禁止汽车鸣号,控制噪音⑤使用无铅汽油,逐步淘汰燃油助车 ⑥市郊农村合理使用化肥、农药⑦整治城区河流,减少污水排放 ⑧加强环境管理,公布空气质量日报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③④⑤⑦D .①②⑤⑧陈凯歌导演的巨片《无极》除了拥有豪华的明星阵容,另一大吸引人之处就是浩大的外景。

2019学年江苏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高二地理选修6教案:4《环境管理与全球行动》(鲁教版) (1)

2019学年江苏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高二地理选修6教案:4《环境管理与全球行动》(鲁教版) (1)

第四单元环境管理与全球行动【设计思路】本课最主要的任务是让学生认识到环境管理、国际合作、公众参与的重要性及操作方法。

但从知识本身来看,内容抽象繁杂,所以本课主要采用阅读课本、梳理知识的方法,以独立学生为主,不采用小组合作学习。

另外,可以采用案例辨析的方式,以直观现象诠释抽象问题,使繁杂的知识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从而促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增强环境保护的技能,并自觉加入到环境保护的队伍中来。

【知识构建】本课主要包含三大模块,即环境管理、全球行动和公众参与。

“环境管理”模块主要有环境管理内容、环境管理手段、我国环境管理原则、我国环境管理制度等内容。

“全球行动”模块主要有国际贸易中的环境壁垒、国际合作等内容,其中“国际合作”模块在必修三“走可持续之路”单元已经有所涉及,这里可以与相关知识作有效整合和迁移。

“公众参与”模块不需要强调公众参与的含义,应把重点放在教育学生增强环境保护意识、改变生活方式、行使环境权等方面。

其框架图1【教学目标】1.通过案例辨析,知道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手段。

2.记住我国环境管理的主要原则、主要制度。

3.通过阅读环境壁垒案例,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4.通过阅读环境保护的国际合作案例,认识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5.通过阅读“公民的环境权”、环保小调查等活动,增强环境保护意识、提升环保技能。

【重难点分析】1.教学重点本课的重点是教育和宣传,让学生提升环境保护认识,提升环境保护技能。

如果结合考试重点,可将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环境管理的主要手段”和“国际合作”两个模块。

具体说来,环境管理的手段主要包括行政手段、法律手段、经济手段、环境技术手段、环境教育和新闻媒介手段等,各种管理手段各有所为,相互补充,以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要手段。

“国际合作”模块的内容主要有:环境保护需要国际合作的原因、国际合作应遵循的原则、中国在环境保护国际合作中采取积极态度的原因、几次国际重要环境会议的重大意义几个方面,其中“国际合作应遵循的原则”是学习的重点。

江苏省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鲁教版高中地理六1.3当代面临的环境问题教案

江苏省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鲁教版高中地理六1.3当代面临的环境问题教案

第一单元环境与环境问题第三节当代面临的环境问题【课程标准要求】【设计思路】关于当代面临的环境问题,学生在初中地理课和高中必修课中曾经学习过,但内容零散,没有系统性。

本课的内容要求将知识发散性为主的学习上升到知识的系统性层面,其认知过程应该利用材料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因此利用图表和资料组织学习成为本课的特色。

从教学方法看,本课可以灵活运用问题导学法、读图法、案例分析法、合作讨论法等多种方法组织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充满生机的探究性活动中掌握学习目标.【知识构建】课程标准关于本课的“标准”是“一是归纳当前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二是形成正确的环境伦理观”。

其具体要求应该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需要知道全球性的八大环境问题,这些环境问题形成的原因和危害.二是了解当代环境问题的主要特点。

三是树立正确的环境伦理观。

并根据“标准”的本质特征进行知识建构,其框架结构结构如图1所示。

图1【教学目标】1。

结合有关资料,说出当前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归纳当代环境问题的主要特点。

2.通过阅读地图,指出环境问题在全球的分布状况,提高从地图上获取有用信息的能力。

3。

通过对人类对待自然环境的态度的反思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探讨,形成正确的环境伦理观.【重难点分析】1.教学重点依据课程标准,可将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全球性环境问题”。

本课重点可以从两方面进行理解:一是环境问题是研究与学习环境相关知识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因此,归纳当代人类所面临的环境问题成为本课的重点.二是在归纳环境问题形成的原因和危害时,通过指导学生读图、分析材料,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2.教学难点本课的难点是“树立正确的环境伦理观"。

环境伦理观对学生而言,是一个比较新的概念,在短时间内让学生形成影响终生的环境伦理观,对学生的要求比较高.【课前准备】提前一周将全班学生分成8个学习小组,要求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全球性环境问题,通过收集资料,分析该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危害和解决的措施。

江苏省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鲁教版高中地理选修六3.1环境污染教案(第一课时)

江苏省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鲁教版高中地理选修六3.1环境污染教案(第一课时)

第三单元环境污染与防治【课程标准】【设计思路】关于环境污染的各种现象,学生并不陌生,电视、报纸、网络等各种媒体的相关报道不胜枚举,但学生对环境污染仅局限于一种模糊的印象,并不能清楚地说出什么是环境污染,对环境污染的成因、过程、危害、措施等也没有具体清晰的认识,更不能准确地表达。

本课要求学生能将模糊印象上升到理性分析,这种认知过程要求在事实呈现的基础上,用所学知识对其进行分析、表达,因此本课的重点应该放在案例分析上。

从教学方法看,本课可以灵活运用问题导学法、实地调查法、案例分析法、合作讨论法等多种方法组织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充满生机的探究性活动中实现学习目标。

【知识构建】依据课程标准,本课的知识主要包括环境污染的分类,以及某些环境污染事件的主要原因、形成过程、主要危害、防治措施。

“某些环境污染事件”一般指大气污染事件、水污染事件、固体废弃物污染事件等。

按照污染物的性质不同,大气污染主要有PM2.5(可吸入颗粒物)、光化学烟雾(有毒有害物质造成)、酸雨(大量的酸性气体造成)等典型案例;水污染主要有日本水俣病事件(有毒有害物质造成)、太湖富营养化事件(过多的营养物质造成)等典型案例;固体废第一课时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教学目标】1.能够通过阅读材料,辨析环境污染的含义及分类方法。

2.能够以日本水俣病事件、太湖富营养化事件为例,探讨水污染的主要原因、形成过程、主要危害及防治措施,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3.能够以城市垃圾污染为例,探讨固体废弃物污染的主要原因、形成过程、主要危害及防治措施,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重难点分析】1.教学重点依据课程标准,可将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水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的主要原因、形成过程、主要危害及防治措施。

”具体说来,水污染应包括有毒有害物质造成的水环境问题、过多的营养物质造成的水环境问题等,可以将日本水俣病事件、太湖富营养化事件等作为典型案例;固体废弃物污染可以将城市垃圾污染作为典型案例。

2019学年江苏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高二地理选修3教案:1.2《旅游业对社会发展的作用》(鲁教版)

2019学年江苏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高二地理选修3教案:1.2《旅游业对社会发展的作用》(鲁教版)

第一单元蓬勃发展的旅游业第二节旅游业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教学目标】1.理解旅游业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同时能辩证地看待旅游业对经济的影响。

2.掌握旅游业对促进社会文化繁荣的具体表现,理解旅游业的发展与社会文化繁荣的关系。

3.通过旅游对区域发展的意义的学习,逐步形成一分为二的辩证地看待问题的观念。

【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旅游业被称为“朝阳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

而学生对此了解还比较抽象、模糊。

所以旅游业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是本节的重点。

【课前准备】阅读教材与课标,明确本节课的重难点。

利用网络上收集相关扬州旅游业的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和社会、文化意义。

【课堂活动设计】探究活动1:阅读图表思考:旅游业的发展如何促进经济的发展?部分国家国际旅游收入及其国内生产总值、出口总额之比(2002年)[内容解析]从外汇的收入来说明发展旅游业来赚取外汇,用以弥补贸易逆差,已成为一个国家平衡国际收支的一种较理想的方法。

从国内旅游收入和人数来说明发展国内旅游可以刺激人们的消费需求,有助于拓宽货币回笼渠道,加快货币回笼速度,对促进市场的繁荣与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旅游业的发展不仅能带动饭店、餐饮、娱乐、交通运输、通讯、房地产、商贸、金融等第三产业的发展,而且还能促进农业、工业和旅游教育等相关不放呢和行业的发展。

探究活动2:小组探讨旅游业促进文化繁荣。

表一:2007年我国国内旅游基本情况城镇居民6.12 166.35550.39 906.9农村居民9.98 105.42220.23222.5阅读表一,分析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城乡居民愿意把钱花费在旅游上?阅读图1,属于旅游的哪个阶段?它对东西方文化交流起到哪些作用?阅读图2。

说明旅游业对传统文化会产生什么影响?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旅游业促进文化的繁荣①展示图表材料和讨论题②对学生的学习进程进行及时指导。

③对交流的成果组织评议,最后给予准确评价。

①小组内每一位成员先自主学习,思考教师提出的导学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环境与环境问题第二节环境问题及其实质【学习目标】1.结合实例,说出环境问题的概念,以及环境问题的两种分类方法。

2.通过了解环境问题的发展历史,说出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3.通过环境问题及产生原因的探讨,认识环境问题的实质。

【学习策略】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图象、表格等材料,分析、比较“认识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区别”。

充分利用相关的图表,理解人类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树立准确的环境伦理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课前调研】考察学校或家庭所在地区面临的环境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是环境污染还是生态破坏?如果是环境污染,其污染源主要有哪些?如果是生态破坏,其主要表现有哪些?与同学交流。

我的成果:【课堂活动】活动建议1:研讨环境问题及其分类(1)什么是环境问题?广义的环境问题包括哪两方面?(2)按表现形式分,环境问题可分为哪两类?这两类环境问题之间有什么关系?从表现形式看,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类别有何不同?(3)按照发生的先后顺序以及发生机制,环境问题可分为哪两类?他们彼此叠加形成什么效应?活动建议2:运用所学的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对号入座:下列地理现象属于环境污染的有,属于生态破坏的有。

①土地荒漠化②工业“三废”③化肥、农药的使用,土壤退化④水土流失⑤海洋石油泄漏⑥酸雨⑦全球变暖⑧臭氧层空洞⑨放射性污染(2)设计概念图,准确归类下列各环境问题的表现:①原生环境问题②次生环境问题③自然灾害④地方病⑤地震、台风、干旱⑥低氟区的龋齿⑦高氟区的氟骨症⑧缺碘引起的甲状腺肿大⑨生态破坏⑩环境污染(3)判断:①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不会相互转化,相互影响。

()②发展中国家面临的环境问题主要是生态破坏,发达国家面临的主要是环境污染。

()③农村面临的环境问题主要是生态破坏,城市面临的主要是环境污染。

()④地方病是因为某些地区某种化学元素不足引起的。

()⑤日本的水俣病属于地方病。

()⑥地方病属于原生环境问题。

()⑦由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污染属于次生环境问题。

()⑧生态破坏与自然灾害同属于原生环境问题。

()(4)原生环境问题与次生环境问题彼此叠加,形成复合效应。

将下列具有该效应的环境问题准确连线:修建水库大坝地面下沉过量开采地下水沙尘暴干旱环境地震活动建议3:研讨环境问题的发展过程。

(1)填写表格:不同历史时期的主要环境问题(2)南亚印度河流域原先比较湿润,现在为什么形成塔尔沙漠和印度沙漠?(3)环境问题古已有之,为什么最近几十年才开始受到人类的特别关注?活动建议4: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研讨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实质。

1、阅读“世界各地区人口增长”图,说出世界人口在空间分布和增长方面有什么差异?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所提的问题:材料一:据科学工作者对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水土流失成因研究发现,自然因素引起的水土流失量,占到目前总水土流失量的9.6%,而人为因素引起的水土流失量要占到90.4%。

问题一:(1)材料中反映的环境问题是什么?出现该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黄土高原地区,人口增长迅速,人均耕地少,人地矛盾日益突出,由此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也日趋严重,根据必修三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表格,并分析黄土高原地区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备选项:a.人口增长 b.土地退化 c.过度开垦 d.人口压力大 e.水土流失材料二:缩小了的洞庭湖洞庭湖位于长江中游,每年雨季来临,长江水位暴涨,水位高于洞庭湖,江水注入湖泊,洞庭湖起接纳洪水,削减洪峰的作用,冬季相反。

所以,洞庭湖对长江水位起天然的调节作用。

但近年来因为泥沙的淤积,湖底抬高,特别是周围地区为了生产而围湖造田,使湖面减小,仅1977年到1985年,其水面就减小了46%。

这样,其分洪能力大大降低,致使1998年长江大水之际,中下游地区洪水暴涨,险象环生,直至造成大堤决堤,危及人民的生命安全。

问题二:围垦带来什么样的后果?材料三:内蒙古草地的退化内蒙古高原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当地居民多以牧业为生。

因为人口的增长,对消费的需求大增,有些地区便开垦草地,种植作物,使牧区的范围缩小了。

被开垦的地区,冬春季节地表没有植被保护,此时风力又很大,地表遭受风蚀,图1表土被吹走,逐渐变为沙漠。

牧区缩小之后,有些草地超载严重,植被同样受到破坏,也会导致土地沙化,这些都破坏了生态平衡,致使生态环境恶化。

近几年冬春季节我国北方频发的沙尘暴,就与内蒙古草地的开垦、沙化相关。

问题三:开垦草地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材料四:阅读课本图1-2-17“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的关系”,探讨:(1)财富越多,生活质量就越高吗?探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对环境质量的影响?(2)传统发展模式与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差异?3.根据以上案例可以得知,当代环境问题主要是因为人类活动造成的。

概括地说,哪三类人类活动造成了当代环境问题?4.环境问题的本质是什么?为什么?5.造成目前严重环境问题的根源是什么?而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出路又是什么?【典型例题】读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关系示意图(图2),回答下列问题:(1)图2中所示经济发展水平与环境污染水准都较低的时段是______;A—B时段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关系是____ __;B—C时段二者的关系是___ ___。

(2)图2中A—B阶段的主要产业可能有(双选)()A.航天工业B.煤炭工业图2C.钢铁工业 D.微电子工业(3)人类社会处在A--B阶段时,人地矛盾日益突出。

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当进入C阶段后,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真正实现了______可持续发展、______可持续发展、______可持续发展。

(5)列举你日常生活中符合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具体做法________、_______。

(列举两例)【知识构建】根据考试说明关于本课的“考试要点”和教材内容进行知识构建。

【重点图像】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拓展知识】中国十大环境问题1.大气污染问题2000年我国二氧化硫排放量为1995万吨,居世界第一位。

据专家测算,要满足全国天气的环境容量要求,二氧化硫排放量要在现有基础上至少削减40%。

此外,2000年中国烟尘排放量为1165万吨,工业粉尘的排放量为1092万吨。

大气污染是中国目前第一大环境问题。

2. 水环境污染问题中国七大水系的污染水准依次是:辽河、海河、淮河、黄河、松花江、珠江、长江,其中42%的水质超过3类标准(不能做饮用水源),全国有36%的城市河段为劣5类水质,丧失使用功能。

大型淡水湖泊(水库)和城市湖泊水质普遍较差,75%以上的湖泊富营养化加剧,主要由氮、磷污染引起。

3. 垃圾处理问题中国全国工业固体废物年产生量达8.2亿吨,综合利用率约46%。

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年产生量为1.4亿吨,达到无害化处理要求的不到10%。

塑料包装物和农膜导致的白色污染已蔓延全国各地。

4. 土地荒漠化和沙灾问题目前,中国国土上的荒漠化土地已占国土陆地总面积的27.3%,而且荒漠化面积还以每年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增长。

中国每年遭受的强沙尘暴天气由20世纪50年代的5次增加到了20世纪90年代的23次。

土地沙化造成了内蒙古一些地区的居民被迫迁移他乡。

5. 水土流失问题中国全国每年流失的土壤总量达50多亿吨,每年流失的土壤养分为4000万吨标准化肥(相当于全国一年的化肥使用量)。

自1949年以来,中国水土流失毁掉的耕地总量达4000万亩,这对中国的农业是极大损失。

6. 旱灾和水灾问题20世纪的50年代中国年均受旱灾的农田为1.2亿亩,90年代上升为3.8亿亩。

1972年黄河发生第一次断流,1985年后年年断流,1997年断流天数达227天。

相关专家经调查后推测:未来15年内中国将持续干旱。

而长江流域的水灾发生频率却明显增加,500多年来,长江流域共发生的大洪水为53次;但近50年来,每三年就出现一次大涝,1998年的大洪水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7. 生物多样性破坏问题中国是生物多样性破坏较严重的国家,高等植物中濒危或接近濒危的物种达4000~5000种,约占中国拥有的物种总数的15%~20%,高于世界10%~15%的平均水平。

在联合国《国际濒危物种贸易公约》列出的640种世界濒危物种中,中国有156种,约占总数的1/4。

中国滥捕乱杀野生动物和大量捕食野生动物的现象仍然十分严重,屡禁不止。

8. WTO与环境问题中国加入WTO将面临两方面新的环境问题。

一方面是国际上的“绿色贸易壁垒”。

因为中国目前的环境标准普遍低于发达国家的标准,中国的食品、机电、纺织、皮革、陶瓷、烟草、玩具、鞋业等行业的产品将在出口贸易中受到限制。

另一方面,因为国际市场对中国的矿产、石材、药用植物、农产品、畜牧产品的大量需求,可能会加重中国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破坏。

同时,中国可能成为国外污染密集型企业转移的地点和大量的国外工业废物“来料加工”的地点,这将极大地加重中国的环境问题。

9. 三峡库区的环境问题三峡工程是中国实施的巨大的水利工程。

该工程建成后,对地质环境、水资源环境、生态环境(涉及库区两岸和整个上游地区)的影响,以及如何有效防治库区污染是摆在三峡建设者面前的大课题。

三峡工程已成为世界瞩目的环境问题。

10. 持久性有机物污染问题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难降解的持久性有机物污染开始显现。

国际上签署的《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中,确定的首批禁止使用的12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在中国的环境介质中多有检出。

中国是公约的签字国。

这类有机污染物具有转移到下一代体内,并在多年后显现其危害的特点,也被称为“环境激素”或“环境荷尔蒙”,危害严重。

目前,这类有机污染物广泛存有于工农业和城市建设等使用的化学品之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