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医学研究重点专项
科技部关于发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精准医学研究等重点专项2016年度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
![科技部关于发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精准医学研究等重点专项2016年度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8ddb3b12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19.png)
科技部关于发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精准医学研究等重点专项2016年度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科学技术部•【公布日期】2016.03.07•【文号】国科发资〔2016〕69号•【施行日期】2016.03.07•【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技计划正文科技部关于发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精准医学研究等重点专项2016年度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国科发资〔2016〕6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科技厅(委、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局,国务院各有关部门科技主管单位,各有关单位:《国务院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国发〔2014〕64号,以下简称国发64号文件)明确规定,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针对事关国计民生需要长期演进的重大社会公益性研究,以及事关产业核心竞争力、整体自主创新能力和国家安全的重大科学问题、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和产品、重大国际科技合作,按照重点专项的方式组织实施,加强跨部门、跨行业、跨区域研发布局和协同创新,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领域提供持续性的支撑和引领。
重点专项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组织实施的载体,是聚焦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围绕解决当前国家发展面临的瓶颈和突出问题、以目标为导向的重大项目群。
重点专项按程序报批后,交由相关专业机构负责具体项目管理工作。
按照国发64号文件的要求,科技部会同相关部门,根据“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原则,遵循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新的项目形成机制,面向2016年凝练形成了若干重点专项并研究编制了各重点专项实施方案,已经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战略咨询与综合评审特邀委员会(以下简称“特邀咨评委”)和部际联席会议审议通过,并按程序报国务院批复同意。
根据“成熟一批、启动一批”的原则,现将“精准医学研究”等9个重点专项2016年度项目申报指南予以公布。
请根据指南要求组织项目申报工作。
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项目组织申报要求及评审流程1. 申报单位根据指南支持方向的研究内容以项目形式组织申报,根据项目不同特点可设任务(或课题)。
精准医学时代来临?
![精准医学时代来临?](https://img.taocdn.com/s3/m/ff967c4d9b6648d7c1c7466a.png)
精准医学时代来临?作者:黄芳芳来源:《经济》2016年第31期30多年后,用蜡封保存下来的标本切片重新检验的结果表明,耸人听闻的淋巴肉瘤实际上是一个发炎的淋巴节。
何等横蛮、冷酷而又无理!”徐晓在《半生为人》中记述了丈夫周郿英因被误诊、过度治疗,与伤病抗争三载的痛苦经历。
“营养液、白蛋白、血浆、鲜血一滴滴一瓶瓶,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流进他的体内,可是身体仍然不可抑止地衰竭,每一根神经都异常地敏感和脆弱,每一个细胞都奄奄一息……”“精准”一直是医者孜孜以求的目标。
但不得不承认,医学是一门非常复杂的学科,医学上仍有很多未被攻克的难题。
而医生在诊断和治疗的过程中,过度诊断和过度治疗、无效治疗及有害治疗等问题如噩梦一般困扰着医生和病人。
发展精准医学不仅能推动医疗的进步,或许还能帮助人们跨越医患矛盾的鸿沟。
政策利好下的精准医学精准医学代表着医学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方向,欧美等国都在积极布局精准医学计划。
为了加快突破重大疾病防控技术,占据未来医学及相关产业发展主导权,打造中国生命健康产业发展的新驱动力,2015年中国启动了精准医学计划。
2016年3月,科技部发布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精准医学研究等重点专项2016年度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精准医学研究被列为2016年优先启动的重点专项之一,并正式进入实施阶段。
精准医学研究专项主要部署新一代临床用生命组学技术研发,大规模人群队列研究,精准医学大数据的资源整合、存储、利用与共享平台建设,疾病防诊治方案的精准化研究,精准医学集成应用示范体系建设等5个任务,旨在为提升人口健康水平、减少无效和过度医疗、避免有害医疗、遏制医疗费用支出快速增长提供科技支撑,使精准医学成为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点。
此外,2016年7月28日,精准医学被列入《“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重点部署任务之一。
一系列政策利好,精准医学引起了国内学术界、医疗界、资本界的极大重视。
从人类基因组计划到精准医学的过渡说到精准医学,绕不开人类基因组计划。
精准医疗现状及发展趋势
![精准医疗现状及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7218642090c69ec3d5bb75ce.png)
a. 利用基因检测等技术对患者的易感基因进行高通量测序,了解患者癌细
胞内的核酸改变;
b. 利用储存有大量癌症患者突变基因信息和临床治疗信息的大数据库,进
行分析;
c. 根据基因分析结果,选择合适的靶向药物,对突变细胞进行靶向治疗,
精准打击。
2.2 分子靶向药物分类
肿瘤靶向药物分为两大类:小分子和单克隆抗体。小分子药物可以穿过细
精准医疗的本质是通过基因 组学、蛋白质组学等技术,对疾 病和特定患者进行个性化精准治 疗,与现有医疗相比,精准医疗 更重视“病”的深度特征和“药 ”的高度精准性。
LOGO
一、精准医疗发展历程
我国20世纪初开始关注精准医学,并于2006年首次提出“精准外科”概 念。
2014年,第二代基因测序诊断产品批准上市,批准华大基因、达安基因 二代基因测序诊断NIPT产品上市。
胞膜进入内部,一般用于干扰细胞内靶蛋白的活性;单克隆
抗体相对较大,不能进入细胞,一般用于靶向胞外和膜表面
的点。
LOGO
二、精准医疗内容
2.3 分子靶向药物的市场情况
据我国国家癌症中心发布 的《2017中国癌症报告》, 我国癌症患者总数占全球四 成,每天确诊的新癌症患者 高达1万人,近年来,我国由 于靶向药物的引入,癌症的 治疗水平有了很大提升。 目 前, 抗肿瘤药进入靶向药时 代,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 数据,预计单克隆抗体类药 物和小分子靶向药物在未来 将占据最大的市场份额。
2016年,科技部 “精准医学研究”重点专项2016年项目指南正式公布 ,实施周期为2016年~2020年,这一指南的发布被医疗界解读为,行业期 待已久的精准医疗国家战略部署终于揭晓。
2017年,国家食药监总局正式加入ICH,中国患者有望更快用上创新 药。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精准医学研究”重点专项拟立项的2018公示清单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精准医学研究”重点专项拟立项的2018公示清单](https://img.taocdn.com/s3/m/43404e13f12d2af90242e6d9.png)
பைடு நூலகம்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精准医学研究”重点专项拟立项的2018年度项目公示清单
序号 1 2 3 4 5 6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项目牵头承担单位 项目负责人 华南理工大学 复旦大学 清华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中山大学 北京大学 杜红丽 顾建新 张学工 吕晖 单鸿 李全政 中央财政经费 (万元) 1546 1569 1433 1475 1923 2462 项目实施周期 2018-2020 2018-2020 2018-2020 2018-2020 2018-2020 2018-2020
SQ2018YFC090062 医学生命组学数据质量控制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 SQ2018YFC090041 面向临床的糖组学和糖蛋白质组学高效分析技术研发 SQ2018YFC090002 SQ2018YFC090124 SQ2018YFC090075 SQ2018YFC090081 精准医学大数据的有效挖掘与关键信息技术研发 精准医学大数据的有效挖掘与关键信息技术研发 基于实时高空间分辨率和多模态图像融合技术的食管 癌临床诊疗方案研究 精准医疗临床决策支持系统研发
重视妇产科罕见病的诊治和研究
![重视妇产科罕见病的诊治和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c800d8d0b4c2e3f5627635e.png)
重视妇产科罕见病的诊治和研究一、罕见病的概念、定义和意义2019年2月28日,我们迎来了第12个世界罕见病日。
第1个世界罕见病日是在2月29日举办活动,彰显疾病的少见,随着其概念深入人心,目前已将2月的最后1天作为纪念日。
今年的主题是“搭建健康和社会关怀的桥梁(Bridging Health and Social Care)”,目的是强调罕见病(rare disease)不仅仅是健康问题,也是社会问题。
罕见病是指流行率很低、很少见的疾病,多为慢性、严重性疾病,常危及生命。
目前,罕见病尚无统一的定义,欧洲罕见病组织(EURODIS)将罕见病定义为患病率低于1/2 000的疾病,而美国则定义为患者总数少于20万的疾病;WHO则将罕见病定义为患者数占总人口的0.065%~0.1%之间的疾病。
估计全球有3亿罕见病患者,7 000多种罕见病,占人类疾病的10%[1]。
约有80%的罕见病是由于遗传缺陷引起的,约50%在出生时或儿童期即发病。
罕见病常进展迅速,死亡率很高,只有不到1%的罕见病存在能够明确治疗的药物[2]。
各国对罕见病认定的标准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与其罕见病药物研发的激励政策及罕见病诊疗费用的覆盖范围有关。
以罕见病作为主题词在PubMed数据库中进行检索,至2019年5月18日,可获得9 844篇文献。
全球范围内对罕见病研究和药物开发的热情日益高涨,包括中国在内的多个国家均开展了单病种或多病种的罕见病注册登记研究。
过去30年间约3 500种单基因遗传性罕见病的相关基因已得到明确,几乎全部的单基因遗传性罕见病的致病基因将在2020年前得到定位。
罕见病治疗药物的研发成为罕见病与常见病药物研发的重要组成,2016 年,约41%的获批新药(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数据)为罕见病治疗药物。
同时,“孤儿药”(即罕见病有效治疗药物)市场也快速增长。
罕见病研究及诊治的巨大社会意义、科学价值及效益都得以体现。
近年来,我国在罕见病诊疗、药物上市方面均有新政策出台。
“精准医学研究”重点专项
![“精准医学研究”重点专项](https://img.taocdn.com/s3/m/168bcd13844769eae009ed7d.png)
“精准医学研究”重点专项2016年度项目申报指南、指南编制专家名单、形式审查条件要求一、“精准医学研究”重点专项2016年度申报指南精准医学是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在医学临床实践的交汇融合应用,是医学科技发展的前沿方向。
系统加强精准医学研究布局,对于加快重大疾病防控技术突破、占据未来医学及相关产业发展主导权、打造我国生命健康产业发展的新驱动力至关重要。
为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相关任务,按照国务院《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和《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的总体要求,经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战略咨询与综合评审特邀委员会、部际联席会议审议,“精准医学研究”列为2016年优先启动的重点专项之一,并正式进入实施阶段。
本专项的总体目标是:以我国常见高发、危害重大的疾病及若干流行率相对较高的罕见病为切入点,实施精准医学研究的全创新链协同攻关,构建百万人以上的自然人群国家大型健康队列和重大疾病专病队列,建立多层次精准医学知识库体系和安全稳—1—定可操作的生物医学大数据共享平台,突破新一代生命组学临床应用技术和生物医学大数据分析技术,建立创新性的大规模研发疾病预警、诊断、治疗与疗效评价的生物标志物、靶标、制剂的实验和分析技术体系。
以临床应用为导向,形成重大疾病的风险评估、预测预警、早期筛查、分型分类、个体化治疗、疗效和安全性预测及监控等精准防诊治方案和临床决策系统,形成可用于精准医学应用全过程的生物医学大数据参考咨询、分析判断、快速计算和精准决策的系列分类应用技术平台,建设中国人群典型疾病精准医学临床方案的示范、应用和推广体系,推动一批精准治疗药物和分子检测技术产品进入国家医保目录,为显著提升人口健康水平、减少无效和过度医疗、避免有害医疗、遏制医疗费用支出快速增长提供科技支撑,使精准医学成为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点。
共拓中国特色慢阻肺研究之路-中文
![共拓中国特色慢阻肺研究之路-中文](https://img.taocdn.com/s3/m/fae4be45168884868662d63f.png)
研究成果
发病机制:呼吸免疫机制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文富强,陈磊等 Chen L, et al. Eur Respir J 2010
β-防御素2参与气道的防御功能; 香烟通过NF-κB通路上调大鼠气道β-防御素2的表达
研究成果
发病机制:气道炎症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姚婉贞,陈亚红等 Chen YH, et al. Chest. 2005;
慢阻肺血清中硫化氢水平明显升高且与FEV1/预测值呈相关
浙江大学 柯越海等 Li FF, et al. Journal of immunology. 2012;
香烟诱导气道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Shp2高表达; 敲除Shp2基因可以减轻香烟诱导的气道炎症; Shp2在香烟诱导的气道炎症中发挥促进作用
尿激酶-纤溶酶激活物受体(uPAR)可通过PI3K/Akt路径介导香烟诱导的上皮细胞向间充质 细胞转化的发生
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 冉丕鑫等 Zou W, et al. Am J Physiol Lung Cell Mol Physiol. 2013
尼古丁可以通过激活Wnt3a/beta-catenin信号通路,激活上皮细胞向间充质细胞转化过程, 促进气道重构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精准医学研究”重点专项
数据来源于Pubmed, /pubmed
“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研究”专项 —慢阻肺防控技术
慢阻肺防控技术研究项目
• 2016年
• 慢阻肺的病因与发病机制研究 1项 • 慢阻肺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技术研究 1项 • 慢阻肺救治体系和临床诊疗技术、策略及评价研究 2项 • 慢阻肺防控质量与效益研究 1项
概述
慢阻肺的病因与发病机制研究
• 在现有成熟大队列的基础上,开展慢阻肺相• 建立生物标本库,开展基因、蛋白质、代谢以及表观遗传学层面的 组学研究
我国开始迈入“精准医疗”时代
![我国开始迈入“精准医疗”时代](https://img.taocdn.com/s3/m/e5786b2f76c66137ee0619ae.png)
我国开始迈入“精准医疗”时代作者:来源:《科学养生》2016年第10期由北京协和医院肝外科和测序中国共同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协办的“精准医疗与基因测序大会”不久前在北京协和学术会堂开幕,参会嘉宾共计800 余人。
曹雪涛院士为大会致词并宣布大会开幕。
曹院士提出我国精准医学发展要有序推进也要重点突出,在癌症领域以外,我们需要拟定中国医学技术的发展方向。
第一位演讲嘉宾是中国科学院院士陈润生,他以《精准医疗时代的大数据整合》为题为本次会议报告开篇。
他认为,精准医学在我国正处于一个非常火热的状态,是下一个医疗发展时代的开始。
接着有中国工程院院士程京、张泽民教授、高远教授、赵屹教授等多位专家讲演,共同探讨“精准医学”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和前途。
解读鲁湾“精准医疗”近几年来在国内外开始兴起,各省医疗学术单位纷纷召开各种“精准医疗”研讨会。
如在郑州召开的“精准医疗在临床中的应用高峰论坛”,由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主办的“精准医疗的基础与应用国际研讨会”等。
去年国家科技部召开了我国首次精准医学战略专家会议。
“精准医疗”已经纳入国家十三五重大科技专项。
2015年“中国个性化用药——精准医学科学产业联盟”在上海成立。
目前,清华大学正在依托清华长庚医院筹建清华大学精准医学研究院,建成一个面向校内外的开放式共享的科研平台。
国家科技部规划在2030年前向精准医学领域投入600亿元。
今年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公共服务平台发布《关于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精准医学研究”2016年度项目安排进行公示的通知》,将61个精准医学方面的重点项目信息进行公示,这是我国确立精准医疗计划后,在精准医学科研领域项目落地的起步。
我国早在2006年就首先提出“精准外科”的医学概念,开始关注“精准医疗”。
2011年美国医学界首次明确提出“精准医学”概念,2015年提出精准医学计划。
中医曾提出过个性化治疗思想,现在由于基因组测序技术的快速进步以及生物信息和大数据科学的交叉应用,个性化治疗获得了科学基础,发展出一种新型医学概念和医疗模式。
精准医学离我们远吗——对精准医学在基层临床中的探索与实践
![精准医学离我们远吗——对精准医学在基层临床中的探索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8b088928cf84b9d528ea7a76.png)
烧,至今还有十多条明清时期龙窑留存烧制使用,期间从未中断过。
随着世界陶艺发展的兴起,潦浒柴烧窑炉的不断改进,将会烧制出更加绚丽的窑变产品。
综上所述,潦浒优质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传统文化优势,可以大力发展瓷、陶、釉、龙窑的全方位产品,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制作生产方式和生产计划,提高民间作坊和优质企业的整体生存能力。
潦浒陶瓷产业也面临诸多挑战,历史上几乎没有涉及文旅产品,现在的潦浒土陶几乎是在忽视文化发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一个全新未知的领域发展文旅产业是很难的事情,潦浒陶瓷的发展必须要有旗帜鲜明的文化底蕴作为支撑,必须要着力组织精兵强将,邀请文化大师作指导,方能开发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进而促成产业成熟发展。
能否生产出一批市场认可的产品,决定着潦浒陶瓷文创产业的成败。
精准医学(Precision Medicine)是近几年兴起的疾病治疗模式,它主要强调的是,疾病治疗时要基于患者的遗传信息的诊断测试结合其他分子或细胞的分析结果,针对性地选择适当和最佳疗法。
2011年,美国科学院、美国工程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及美国科学委员会共同发出“迈向精准医学”的倡议。
著名基因组学家MaynardV. Olson博士参与起草的美国国家智库报告《走向精准医学》正式发表。
这篇报告提出了通过遗传关联研究和与临床医学紧密接轨,来实现人类疾病精准治疗和有效预警。
2015年1月20日,奥巴马在国情咨文演讲中提出了“精准医学(PrecisionMedicine)”计划,呼吁美国要增加医学研究经费,推动个体化基因组学研究,依据个人基因信息为癌症及其他疾病患者制定个体医疗方案。
2016年3月8日,我国科技部发布了精准医学研究重点专项2016年度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标志着中国的精准医学已正式进入实施阶段。
1 精准医学在思考中的探索如何回应精准医学理念对当前基层医院提出的要求,如何使精准医学与骨科临床工作相结合并得到体现,如何使患者在精准医学的理念下获益,成为了我的思考,也成为了我的科研方向。
中山大学重点研发计划
![中山大学重点研发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b545de7d10a6f524cdbf8510.png)
序号
专项名称
项目名称
1 全球变化及应对 2 纳米科技 3 精准医学研究
地球系统模式与气候变化经济学集成评估模型的耦合与应用
新型纳米冷阴极平板X射线源和高灵敏度探测器件及其CT图像重建方 法研究 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分子分型研究
4 蛋白质机器与生命过程调控
环状RNA翻译蛋白质的调控过程与生物学功能
53 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研究 基于中美对比和对接的重大慢病临床研究数据标准及应用研究
54 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研究 2型糖尿病智能优化综合管理体系和社会经济效益评价
55 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研究 物质依赖关键诊疗技术的推广应用研究
第 3 页,共 3 页
基于组学特征谱的鼻咽癌分子分型研究与精准治疗
19 精准医学研究
肺癌的诊疗规范及应用方案的精准化研究
20 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研究 恶性肿瘤高危人群识别及预防策略的研究
第 1 页,共 3 页
21
生殖健康及重大出生缺陷防控研 究
建立有效的人卵母细胞体外成熟优化体系及其临床应用的资源高效开发利用
珠江河口与河网演变机制及治理研究
10 大气污染成因于控制技术研究 真空紫外光解-催化氧化协同净化低浓度VOCs技术研究(青年项目)
11 高性能计算
基于国家高性能计算环境的教育实践平台
12 高性能计算
适应于E级计算的可计算物理建模与新型计算方法
13 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研究 长非编码RNA在微环境调控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和机制研究
5 精准医学研究
通过多组学数据整合提高肾癌分子分型的准确度
6 精准医学研究
免疫性肾病精准医学:个体化治疗的生物学标记及干预新靶点
《精准医疗(学)运用质谱技术对疾病的研究》
![《精准医疗(学)运用质谱技术对疾病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411757e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6e.png)
《精准医疗(学)运用质谱技术对疾病的研究》10.11东莞市松山湖中心人民医院 523000【摘要】目的:探讨计划的医学科技发展和医疗模式的影响及对我国的启示具有前沿性,超前意识的论述质谱技术、中国质谱技术现状。
懂质谱的人不懂临床,相反懂临床的人不懂质谱,有质谱知识和背景的人甚少。
笔者呼吁中国已到规范化开展质谱普及到地市级三甲医院,还未被院领导重视任重而道远。
国家已列入“十四五”计划,重点研发计划在《诊疗设备与生物医用》的计划中,促进我国高端诊疗装备和生物医用材料整体水平进入国际先进行列。
【关键词】质谱技术;疾病;组学;精准医学;测序;材料与方法什么是质谱技术质谱的核心精髓是换柱子技术,纯定量检测。
质谱属超定量分析每次要做定标。
检测方法学:质谱检测法;超高相液相色谱;液相色谱;质谱;气相色谱质谱;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系统全自动多功能样本前处理系统支持SPE、SLE PLD PPT的自动化;独特双模式设计,支持96孔板和小柱模式;8个自动化移液通道;5个自动添加溶剂的溶剂池;耐溶剂触摸屏控制,操作界面直观易用;正压处理,实现精确的移液精度和准确度;适用项目维生素、新生儿遗传代谢疾病筛查、多种激素、多种脂肪酸、多种氨基酸等检测项目。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LC-MS/MS),将高效液相色谱的高分离度、高效率与质谱的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完美结合,最终通过同位素内标及外标实现精准定量。
YS EXT9050 MD与YSEXT9900MD皆为新一代三重四极杆质谱仪,基于离子源、离子传输组件、质量分析器的多维创新,可针对基质中极低浓度的化合物进行定量分析。
具有超凡的定量能力,超快扫描,更高灵敏度,超宽动态范围,极具耐用性。
(下图为检测原理)临床应用维生素、新生儿遗传代谢疾病筛查、多种激素、多种脂肪酸、多种氨基酸、多种胆汁酸、治疗药物浓度等70余项检测项目。
新生儿遗传代谢疾病筛查系统串联质谱法检测原理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用含稳定同位素内标的萃取液将样本中氨基酸、肉碱、琥珀酰丙酮提取出来,然后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进行检测,记录每种分析物的响应强度与对应稳定同位素内标的响应强度。
2017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47个重点专项国拨经费一览
![2017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47个重点专项国拨经费一览](https://img.taocdn.com/s3/m/eade0f32453610661fd9f41c.png)
序号所属专项1纳米科技2蛋白质机器与生命过程调控3材料基因工程关键技术与支撑平台4纳米科技5新能源汽车6材料基因工程关键技术与支撑平台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新型节能技术7量子调控与量子信息8量子调控与量子信息9精准医学研究10深地资源勘查开采11化学肥料和农药减施增效综合技术研发12新能源汽车13量子调控与量子信息14高性能计算15公共安全风险防控与应急技术装备16地球观测与导航17化学肥料和农药减施增效综合技术研发18化学肥料和农药减施增效综合技术研发19量子调控与量子信息20化学肥料和农药减施增效综合技术研发21新能源汽车22地球观测与导航23公共安全风险防控与应急技术装备24云计算和大数据25战略性先进电子材料26量子调控与量子信息27公共安全风险防控与应急技术装备28增材制造与激光制造29林业资源培育及高效利用技术创新30粮食丰产增效科技创新31粮食丰产增效科技创新32七大农作物育种33粮食丰产增效科技创新34粮食丰产增效科技创新35粮食丰产增效科技创新36粮食丰产增效科技创新37地球观测与导航38粮食丰产增效科技创新39深地资源勘查开采40绿色建筑及建筑工业化41七大农作物育种42林业资源培育及高效利用技术创新43战略性先进电子材料44纳米科技45大气污染成因与控制技术研究46蛋白质机器与生命过程调控47大气污染成因与控制技术研究48蛋白质机器与生命过程调控49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50地球观测与导航51蛋白质机器与生命过程调控52蛋白质机器与生命过程调控53林业资源培育及高效利用技术创新54蛋白质机器与生命过程调控55蛋白质机器与生命过程调控56云计算和大数据57大科学装置前沿研究58大气污染成因与控制技术研究59大气污染成因与控制技术研究60地球观测与导航61蛋白质机器与生命过程调控62地球观测与导航63干细胞及转化研究64干细胞及转化研究65干细胞及转化研究66食品安全关键技术研发67干细胞及转化研究68大气污染成因与控制技术研究69食品安全关键技术研发70大气污染成因与控制技术研究71干细胞及转化研究72干细胞及转化研究73干细胞及转化研究74干细胞及转化研究75干细胞及转化研究76增材制造与激光制造77纳米科技78蛋白质机器与生命过程调控79量子调控与量子信息80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新型节能技术81干细胞及转化研究82生物医用材料研发与组织器官修复替代83干细胞及转化研究84纳米科技85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新型节能技术86纳米科技87纳米科技88生物安全关键技术研发89增材制造与激光制造90纳米科技91林业资源培育及高效利用技术创新92量子调控与量子信息93增材制造与激光制造94纳米科技95现代食品加工及粮食收储运技术与装备96量子调控与量子信息97量子调控与量子信息98智能电网技术与装备99粮食丰产增效科技创新100大气污染成因与控制技术研究101现代食品加工及粮食收储运技术与装备102纳米科技103量子调控与量子信息104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新型节能技术105干细胞及转化研究106纳米科技107大科学装置前沿研究108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109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新型节能技术110干细胞及转化研究111纳米科技112公共安全风险防控与应急技术装备113大气污染成因与控制技术研究114干细胞及转化研究115云计算和大数据116战略性先进电子材料117量子调控与量子信息118纳米科技119增材制造与激光制造120大科学装置前沿研究121高性能计算122绿色建筑及建筑工业化123重点基础材料技术提升与产业化124食品安全关键技术研发125深地资源勘查开采126重点基础材料技术提升与产业化127海洋环境安全保障128全球变化及应对129全球变化及应对130全球变化及应对131化学肥料和农药减施增效综合技术研发132现代食品加工及粮食收储运技术与装备133智能农机装备134深地资源勘查开采135现代食品加工及粮食收储运技术与装备136农业面源和重金属污染农田综合防治与修复技术研发137云计算和大数据138全球变化及应对139全球变化及应对140全球变化及应对141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与防范142全球变化及应对143重点基础材料技术提升与产业化144食品安全关键技术研发145增材制造与激光制造146重点基础材料技术提升与产业化147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新型节能技术148食品安全关键技术研发149公共安全风险防控与应急技术装备150化学肥料和农药减施增效综合技术研发151粮食丰产增效科技创新152现代食品加工及粮食收储运技术与装备153畜禽重大疫病防控与高效安全养殖综合技术研发154畜禽重大疫病防控与高效安全养殖综合技术研发155公共安全风险防控与应急技术装备156现代食品加工及粮食收储运技术与装备157畜禽重大疫病防控与高效安全养殖综合技术研发158全球变化及应对159大气污染成因与控制技术研究160现代食品加工及粮食收储运技术与装备161食品安全关键技术研发162现代食品加工及粮食收储运技术与装备164增材制造与激光制造165智能农机装备166智能农机装备167现代食品加工及粮食收储运技术与装备168畜禽重大疫病防控与高效安全养殖综合技术研发169食品安全关键技术研发170畜禽重大疫病防控与高效安全养殖综合技术研发171畜禽重大疫病防控与高效安全养殖综合技术研发172重点基础材料技术提升与产业化173畜禽重大疫病防控与高效安全养殖综合技术研发174重点基础材料技术提升与产业化175干细胞及转化研究176典型脆弱生态修复与保护研究177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178化学肥料和农药减施增效综合技术研发179公共安全风险防控与应急技术装备180重点基础材料技术提升与产业化181精准医学研究182深海关键技术与装备183典型脆弱生态修复与保护研究184典型脆弱生态修复与保护研究185干细胞及转化研究186干细胞及转化研究187精准医学研究188农业面源和重金属污染农田综合防治与修复技术研发189中医药现代化研究190重点基础材料技术提升与产业化191中医药现代化研究192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新型节能技术193生殖健康及重大出生缺陷防控研究194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新型节能技术195重点基础材料技术提升与产业化196重点基础材料技术提升与产业化197海洋环境安全保障198蛋白质机器与生命过程调控199畜禽重大疫病防控与高效安全养殖综合技术研发200畜禽重大疫病防控与高效安全养殖综合技术研发201七大农作物育种202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203蛋白质机器与生命过程调控204畜禽重大疫病防控与高效安全养殖综合技术研发205云计算和大数据206化学肥料和农药减施增效综合技术研发207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208智能农机装备209畜禽重大疫病防控与高效安全养殖综合技术研发210干细胞及转化研究211材料基因工程关键技术与支撑平台212畜禽重大疫病防控与高效安全养殖综合技术研发213新能源汽车214畜禽重大疫病防控与高效安全养殖综合技术研发215重点基础材料技术提升与产业化216增材制造与激光制造217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218材料基因工程关键技术与支撑平台219材料基因工程关键技术与支撑平台221重点基础材料技术提升与产业化222蛋白质机器与生命过程调控223材料基因工程关键技术与支撑平台224材料基因工程关键技术与支撑平台225重点基础材料技术提升与产业化226全球变化及应对227增材制造与激光制造228生殖健康及重大出生缺陷防控研究229中医药现代化研究230材料基因工程关键技术与支撑平台231战略性先进电子材料232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233重点基础材料技术提升与产业化234生殖健康及重大出生缺陷防控研究235中医药现代化研究236重点基础材料技术提升与产业化237干细胞及转化研究238蛋白质机器与生命过程调控239材料基因工程关键技术与支撑平台240中医药现代化研究241材料基因工程关键技术与支撑平台242畜禽重大疫病防控与高效安全养殖综合技术研发243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244蛋白质机器与生命过程调控245蛋白质机器与生命过程调控246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与防范247中医药现代化研究248云计算和大数据249云计算和大数据250增材制造与激光制造251精准医学研究252材料基因工程关键技术与支撑平台253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与防范254畜禽重大疫病防控与高效安全养殖综合技术研发255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研究256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257材料基因工程关键技术与支撑平台258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与防范259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新型节能技术260重点基础材料技术提升与产业化261干细胞及转化研究262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263七大农作物育种264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与防范265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266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与防范267精准医学研究268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研究269重点基础材料技术提升与产业化270生殖健康及重大出生缺陷防控研究271网络空间安全272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与防范273海洋环境安全保障274重点基础材料技术提升与产业化275精准医学研究276材料基因工程关键技术与支撑平台277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与防范278网络空间安全279精准医学研究280公共安全风险防控与应急技术装备281典型脆弱生态修复与保护研究282战略性先进电子材料283战略性先进电子材料284海洋环境安全保障285典型脆弱生态修复与保护研究286国家质量基础的共性技术研究与应用287生殖健康及重大出生缺陷防控研究288生物安全关键技术研发289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290生殖健康及重大出生缺陷防控研究291深海关键技术与装备292典型脆弱生态修复与保护研究293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与防范294重点基础材料技术提升与产业化295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296深海关键技术与装备297战略性先进电子材料298典型脆弱生态修复与保护研究299增材制造与激光制造300网络空间安全301增材制造与激光制造302战略性先进电子材料303精准医学研究304重点基础材料技术提升与产业化305生殖健康及重大出生缺陷防控研究306绿色建筑及建筑工业化307公共安全风险防控与应急技术装备308精准医学研究309精准医学研究310增材制造与激光制造311典型脆弱生态修复与保护研究312生物医用材料研发与组织器官修复替代313智能机器人314数字诊疗装备研发315典型脆弱生态修复与保护研究316全球变化及应对317生物医用材料研发与组织器官修复替代318新能源汽车319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320智能机器人321绿色建筑及建筑工业化322农业面源和重金属污染农田综合防治与修复技术研发323生物医用材料研发与组织器官修复替代324增材制造与激光制造325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326绿色建筑及建筑工业化327精准医学研究328战略性先进电子材料329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330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331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332重点基础材料技术提升与产业化333增材制造与激光制造334绿色建筑及建筑工业化335数字诊疗装备研发336重点基础材料技术提升与产业化337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研究338重点基础材料技术提升与产业化339数字诊疗装备研发340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研究341生物医用材料研发与组织器官修复替代342重点基础材料技术提升与产业化343中医药现代化研究344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研究345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研究346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研究347数字诊疗装备研发348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研究349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研究350深地资源勘查开采351增材制造与激光制造352生殖健康及重大出生缺陷防控研究353全球变化及应对354重点基础材料技术提升与产业化355国家质量基础的共性技术研究与应用356增材制造与激光制造357全球变化及应对358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359重点基础材料技术提升与产业化360数字诊疗装备研发361精准医学研究362精准医学研究363中医药现代化研究364中医药现代化研究365食品安全关键技术研发366绿色建筑及建筑工业化367智能机器人368精准医学研究369精准医学研究370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371高性能计算372智能机器人373地球观测与导航374战略性先进电子材料375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376中医药现代化研究377数字诊疗装备研发378精准医学研究379精准医学研究380深海关键技术与装备381中医药现代化研究382中医药现代化研究383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研究384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研究385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研究386深海关键技术与装备387中医药现代化研究388深海关键技术与装备389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研究390高性能计算391大科学装置前沿研究392高性能计算393高性能计算394高性能计算395数字诊疗装备研发396高性能计算397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研究398高性能计算399中医药现代化研究400国家质量基础的共性技术研究与应用401国家质量基础的共性技术研究与应用402中医药现代化研究403高性能计算404国家质量基础的共性技术研究与应用405干细胞及转化研究406海洋环境安全保障407干细胞及转化研究408海洋环境安全保障409干细胞及转化研究410干细胞及转化研究411干细胞及转化研究412大科学装置前沿研究413干细胞及转化研究414生殖健康及重大出生缺陷防控研究415干细胞及转化研究416数字诊疗装备研发417蛋白质机器与生命过程调控418蛋白质机器与生命过程调控419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420国家质量基础的共性技术研究与应用421蛋白质机器与生命过程调控422量子调控与量子信息423量子调控与量子信息424纳米科技425量子调控与量子信息426海洋环境安全保障427蛋白质机器与生命过程调控428精准医学研究429纳米科技430纳米科技431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432量子调控与量子信息433量子调控与量子信息434量子调控与量子信息435纳米科技436纳米科技437纳米科技438纳米科技439纳米科技440干细胞及转化研究441蛋白质机器与生命过程调控442量子调控与量子信息443量子调控与量子信息444数字诊疗装备研发445纳米科技446精准医学研究447精准医学研究448精准医学研究449数字诊疗装备研发450国家质量基础的共性技术研究与应用451数字诊疗装备研发452数字诊疗装备研发453国家质量基础的共性技术研究与应用454数字诊疗装备研发455数字诊疗装备研发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新型节能技术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技术与装备智能电网技术与装备智能电网技术与装备智能电网技术与装备智能机器人智能机器人智能机器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新型节能技术先进轨道交通先进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先进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先进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先进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化学肥料和农药减施增效综合技术研发云计算和大数据网络空间安全数字诊疗装备研发绿色建筑及建筑工业化增材制造与激光制造先进轨道交通云计算和大数据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新型节能技术智能电网技术与装备公共安全风险防控与应急技术装备公共安全风险防控与应急技术装备重点基础材料技术提升与产业化公共安全风险防控与应急技术装备大气污染成因与控制技术研究先进轨道交通大气污染成因与控制技术研究新能源汽车绿色建筑及建筑工业化大气污染成因与控制技术研究战略性先进电子材料公共安全风险防控与应急技术装备大气污染成因与控制技术研究大气污染成因与控制技术研究数字诊疗装备研发数字诊疗装备研发网络空间安全大气污染成因与控制技术研究公共安全风险防控与应急技术装备公共安全风险防控与应急技术装备绿色建筑及建筑工业化大气污染成因与控制技术研究现代食品加工及粮食收储运技术与装备大气污染成因与控制技术研究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新型节能技术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新型节能技术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新型节能技术现代食品加工及粮食收储运技术与装备新能源汽车云计算和大数据数字诊疗装备研发智能农机装备增材制造与激光制造新能源汽车数字诊疗装备研发重点基础材料技术提升与产业化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新型节能技术深海关键技术与装备公共安全风险防控与应急技术装备公共安全风险防控与应急技术装备中医药现代化研究重点基础材料技术提升与产业化战略性先进电子材料重点基础材料技术提升与产业化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新型节能技术数字诊疗装备研发网络空间安全战略性先进电子材料重点基础材料技术提升与产业化智能农机装备智能电网技术与装备现代食品加工及粮食收储运技术与装备网络空间安全战略性先进电子材料重点基础材料技术提升与产业化公共安全风险防控与应急技术装备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技术与装备智能电网技术与装备智能电网技术与装备公共安全风险防控与应急技术装备战略性先进电子材料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战略性先进电子材料智能农机装备中医药现代化研究深地资源勘查开采智能农机装备战略性先进电子材料重点基础材料技术提升与产业化重点基础材料技术提升与产业化重点基础材料技术提升与产业化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重点基础材料技术提升与产业化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智能电网技术与装备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新型节能技术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重点基础材料技术提升与产业化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新型节能技术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增材制造与激光制造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中医药现代化研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材料基因工程关键技术与支撑平台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数字诊疗装备研发数字诊疗装备研发数字诊疗装备研发重点基础材料技术提升与产业化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绿色建筑及建筑工业化材料基因工程关键技术与支撑平台数字诊疗装备研发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与防范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中医药现代化研究中医药现代化研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数字诊疗装备研发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重点基础材料技术提升与产业化中医药现代化研究数字诊疗装备研发数字诊疗装备研发智能农机装备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智能农机装备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公共安全风险防控与应急技术装备深海关键技术与装备生物医用材料研发与组织器官修复替代重点基础材料技术提升与产业化智能电网技术与装备深海关键技术与装备重点基础材料技术提升与产业化大气污染成因与控制技术研究重点基础材料技术提升与产业化重点基础材料技术提升与产业化智能机器人数字诊疗装备研发生物医用材料研发与组织器官修复替代生物医用材料研发与组织器官修复替代重点基础材料技术提升与产业化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新型节能技术数字诊疗装备研发重点基础材料技术提升与产业化重点基础材料技术提升与产业化智能机器人绿色建筑及建筑工业化智能机器人数字诊疗装备研发智能机器人重点基础材料技术提升与产业化战略性先进电子材料智能机器人智能机器人智能机器人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智能机器人绿色建筑及建筑工业化智能机器人智能机器人智能机器人智能机器人生物医用材料研发与组织器官修复替代智能机器人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重点基础材料技术提升与产业化智能机器人绿色建筑及建筑工业化智能机器人智能机器人生物医用材料研发与组织器官修复替代绿色建筑及建筑工业化重点基础材料技术提升与产业化智能机器人生物医用材料研发与组织器官修复替代重点基础材料技术提升与产业化大气污染成因与控制技术研究生物医用材料研发与组织器官修复替代生物医用材料研发与组织器官修复替代数字诊疗装备研发数字诊疗装备研发。
中国精准医学的发展
![中国精准医学的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9ca751bdb0717fd5360cdc73.png)
中国精准医学的发展作者:刘雷来源:《科学》2016年第06期精准医学是依据患者内在的生物学与临床症状的特征数据,对患者实施量身定制的临床医疗策略。
其核心技术是测序技术与组学研究、大规模人群队列研究、生物大数据技术等。
精准医学的首次提出源自2011年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NRC)的一份报告,此后该理念逐渐受到重视,相关技术不断发展成熟。
2015年,美国将精准医学计划上升为国家战略。
精准医学研究集合了诸多现代医学科技发展的知识与技术体系,体现了医学科学的发展趋势,也代表了临床实践的发展方向。
它的实施将大大提高国民的健康水平、优化国家医疗资源配置、推动相关学科和技术的快速发展,并将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因此,精准医学研究已成为各国竞相布局的科技战略制高点。
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我国亟待加快启动有关精准医学研究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在已有深厚工作积累的基础上,通过完善的顶层设计和跨部门、跨学科的协同创新,力争在新一轮以实现精准医疗为目标的国际竞争中占领战略制高点,以精准医学研究的原始创新成果引领我国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的变革和超越性发展。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老龄化的加剧,我国人群的疾病谱也在发生着变化。
肿瘤、代谢性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等重大疾病成为危害人民健康的主要威胁,并呈现发病率高、治愈率低、年轻化等特点。
一方面,由于现有的诊断欠精准,很多药物的有效率低(如恶性肿瘤的药物治疗整体有效率只有23%),常规治疗手段难以显著提高药物治疗的有效率;另一方面,一些重大疾病治疗药物的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西方人群,不仅严重威胁患者健康,而且由于医治严重不良反应伴生的医疗花费大幅增加,进一步加剧医疗资源的供需矛盾。
而“精准医学”研究可以识别对药物无效或者有害的人群,为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策略和新方法。
精准医学的生物学基础精准医学是依据患者内在的生物学与临床症状的特征数据,对患者实施量身定制的临床医疗策略。
衡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衡水市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8—2025年)的通知
![衡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衡水市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8—2025年)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69107924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df.png)
衡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衡水市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8—2025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衡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8.01.03•【字号】衡政办字〔2018〕4号•【施行日期】2018.01.0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慢性病防控正文衡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衡水市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8—2025年)的通知衡政办字〔2018〕4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衡水高新区和滨湖新区管委会,市直各部门:《衡水市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8—2025年)》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衡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8年1月3日衡水市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8-2025年)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的通知》(国办发〔2017〕12号)、《河北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北省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冀政办字〔2017〕148号)精神,加强慢性病防治,降低疾病负担,提高居民健康期望寿命,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规划目标逐步提高居民健康期望寿命,有效控制慢性病疾病负担。
到2020年,力争30—70岁人群因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导致的过早死亡率较2015年降低10%。
到2025年,力争30—70岁人群因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导致的过早死亡率较2015年降低20%。
二、具体任务(一)控制危险因素,营造健康支持性环境。
1.完善政策环境。
履行《烟草控制框架公约》,推动工作及公共场所控制吸烟,加大控烟力度。
严格执行不得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的有关法律规定,减少居民有害饮酒。
加强食品安全和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调整和优化食物结构,积极推动“三减三健”(减盐、减油、减糖、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专项行动,倡导膳食多样化,推行营养标签,引导企业生产销售、消费者科学选择营养健康食品。
队列研究的设计与实施
![队列研究的设计与实施](https://img.taocdn.com/s3/m/789e25424693daef5ef73de3.png)
中国精准医学研究的目标与核心任务
目标:根据“患者个体”在基因型、表型、环境和生活方 式等各方面的特异性,制定个性化精准预防、精准诊断和 精准治疗方案。
基础研究
务
实现“从大数据获取 到临床诊疗应用”的
首都医科大学
南开大学 华北理工大学
京津冀区域自然人群大型队列研究
研究内容:在统一标准与信息化共享的基础上,建设京
津冀地区(覆盖北京、天津、河北两市一省)的区域自然 人群队列,进行长期随访。
考核指标:完成10万人群的自然人群队列建设,随访期
超过5年,5年失访率不高于10%。所有队列要求统一采用 示范队列提供的技术、标准和规范。建立高效的终点事件 发生追踪系统。队列所建立的样本和数据必须按照专项的 要求进行共享,数据必须及时提交本专项建立的精准医学 大数据平台统一管理。队列资源支撑不少于5项国家科研 项目。申请专利3-5项。
超大规模队列研究是基于人类复杂性疾病病因研究的客观需求,在理 论、实践、信息科技、生物医学技术、资金人力及其他可利用资源都相 对成熟的条件下,形成的一种开放、友好且可持续发展的大规模综合平 台包括研究工具平台、生物资源平台和数据信息平台等。
孙点剑2一02,吕0/筠9/,李26立明. 流行病学超大规模队列研究——开启21世纪人类复杂性疾病病因研究的钥匙[J].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3,(01):66-71.
2
精准医学时代到来,中国加快部署攻坚
2016年,中科院、科技部、国家发改委、国家卫计委等部门公布有关重大科 研计划和政策举措,中国吹响了进军“精准医学”乃至生物经济时代的号角。
“精准医学研究”列为2016年优先启动的重点专项之一。 构建百万人以上的自然人群国家大型健康队列和重大疾病专病队列,建立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准医学研究”重点专项
2018年度指南编制专家组名单
序号姓名单位职称
1 金力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基因组学研究所教授
2 李亦学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3 曾长青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研究员
4 徐瑞华中山大学肿瘤医院教授
5 方福德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研究员
6 王绿化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教授
7 徐凯峰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教授
8 黄辉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副研究员
9 贺福初中央军委科学技术委员会研究员
10 王辰中日友好医院教授
11 惠汝太中国医学科学北京协和医学院阜外医院教授
12 谢晓亮北京大学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教授
13 张学敏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研究员
14 陈志南第四军医大学细胞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分子医学
转化科学中心
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