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科学上册 第4章 第2节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教学设计 浙教版
科学九年级上浙教版4.2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教学设计汇总

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一、学习任务分析本节内容选自浙江教育出版社科学九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二节,一共两个课时。
本节课为该节内容的第一个课时,主要内容包括消化系统的组成,各个消化腺所分泌的消化液以及它所流入的部位,三大营养物质在体内的消化过程等内容。
课程在前面一节中已经介绍了食物以及动物的摄食过程,同时也介绍了牙这个重要的消化器官,这也为本节更深入的学习消化与吸收的过程打下了基础,同时更为接下去酶这种物质的提出以及应用于整个消化活动的学习做铺垫,是初中科学生物的一个重要部分。
教学重点:解释说明人体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难点:读图并且能描述小肠结构如何适应消化和吸收。
二、学习者分析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绍兴县安昌中学九年级六班的学生,他们已经进行了两年的科学学习,对于多种生物以及多样性等有了全面的认识,但是对于人最通常所要进行的摄食以及食物到底是怎样被吸收的,还没有一个系统的认识。
作为一个个体,每个学生都需要摄取一定的食物,而肚子饿也是每个学生都有的经历,因此学生在无意识中已经有了消化这一个概念,但是这个过程是如何进行的,对于学生而言还是比较神秘的,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尝试通过多张消化系统图片的展示,引导学生完成消化与吸收这一过程的构建。
三、教学目标分析【知识与技能】1、解释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部分。
2、描述消化道及消化腺的结构及其功能。
3、举例说出三大营养物质在体内的消化过程。
【过程与方法】1、通过读图归纳的方法,明确消化腺及其所分泌的消化液流入的消化道的部位2、在观察实验过程中,得出物体的消化速度与食物的大小、形状有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读图学习过程中,加强自身的读图、识图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情境导入,发现问题今天大家来学校之前有没有都吃早饭,我想问一下大家,我们一般到中午的时候,都会有什么感觉啊?(学生:……)应该都知道,在中午的时候肚子就会饿了,那我们的早饭都去哪儿了?我们知道这是被消化了,在前一节课中,我们知道了七大营养素,也知道很多都是人体所必须的。
《第四章第2节食物的消化与吸收》学历案-初中科学浙教版13九年级上册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学历案(第一课时)一、学习主题本学习主题为“食物的消化与吸收”,是初中科学课程中重要的内容之一。
该主题将带领学生探索食物从入口到营养被身体吸收的全过程,理解消化系统各器官的功能及相互协作的关系,旨在培养学生对身体健康和合理饮食的认知。
二、学习目标1. 知识与理解:了解消化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其功能,掌握食物消化与吸收的基本过程。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讨论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和观察记录的习惯。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健康饮食观念,增强对生命科学的兴趣和责任感。
三、评价任务1. 知识理解评价: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评价学生对消化系统组成及功能的理解程度。
2. 实验操作评价:评价学生在实验操作中的参与度、观察记录的准确性和实验后总结的能力。
3. 学习态度评价:通过学生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合作精神。
四、学习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述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消化系统话题,引发学生兴趣,为新课学习做铺垫。
2. 知识讲解:教师通过图示、视频等方式,详细讲解消化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各器官的功能。
3. 实验观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不同食物在消化过程中的变化,并记录实验现象。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实验结果,交流观点,深化对消化与吸收过程的理解。
5. 总结提升:教师总结学生讨论内容,强调重点知识,拓展相关知识。
五、检测与作业1. 课堂检测:通过课堂小测验,检测学生对消化系统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
2. 实验报告:学生根据实验观察和讨论结果,完成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步骤、现象记录及结论。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学生对消化与吸收过程的理解。
六、学后反思1. 学生反思:学生应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包括知识掌握情况、实验操作能力、与同学合作交流等方面。
2. 教师反思:教师应对本次教学进行反思,包括教学方法是否得当、学生参与度如何、课堂氛围是否活跃等方面,以便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九年级科学上册 4.2《食物的消化与吸收》教师优选教案2 浙教版

1、消化系统一、课标与考纲1、课标要求知识网络:一、食物中的七大营养素:。
食物纤维是一类被人体消化和吸收的物质。
主要来自食物。
对人体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如:等。
1、热量价:营养物质在体内氧化时所产生的能量。
2、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只有能在体内合成;植物性食物中不含,但植物中的胡萝卜素在人体内能转化成维生素D。
二、消化系统1、消化系统组成及功能:口腔: 淀粉, 吸收功能。
咽:是 的共同通道, 消化和吸收功能。
食道: 消化和吸收功能。
消化道: 胃: ,只能吸收 。
小肠: 。
能吸收 。
大肠: 消化功能,只吸收 。
肛门:排便的通道。
消化腺3、胃是消化道最膨大的部分。
胃壁的结构由内向外依次是①黏膜、②黏膜下层③肌肉层和④浆膜。
其中黏膜上皮凹陷而形成胃腺。
4、小肠:(1)功能: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 场所。
是消化系统的主要器官。
小肠的结构:小肠壁与胃壁一样分为四层: (2)小肠的结构特点:① 黏膜表面有许多皱襞和小肠绒毛,增大内表面积; ② 小肠是消化道最长的一段(约5-6米)。
③ 小肠内有多种消化液(胰液、肠液、胆汁)。
④ 绒毛壁和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的管壁都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⑤ 小肠绒毛中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以上其中 与消化食物相适应, 与吸收营养相适应。
5、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叫做吸收。
没有吸收功能。
具吸收功能。
小肠是主要的吸收器官,吸收全部营养物质。
其中 由小肠绒毛的毛细淋巴管吸收,其他营养物质(全部营养物质)由小肠绒毛的 吸收。
6、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为可以吸收的成分的过程,叫做消化,包括 (有消化酶参加)。
这里的可以吸收的成分包括 等。
(1)三大营养物质的消化:酶 酶 酶①淀粉 ②蛋白质 消化部位 口腔、小肠 小肠 胃、小肠 胆汁 酶③脂肪 消化部位: 小肠 小肠(物理性消化)(2)不需消化可直接吸收的物质:。
需消化的物质才能吸收的物质:。
科学九年级上浙教版4.2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教案

第2节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教学目标】1、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2、消化道及消化腺的结构及其功能3、能说出三大营养物质在体内的消化过程4、培养学生读图、识图的能力【重点难点】重点:人体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难点:小肠结构如何适应消化和吸收【教学过程】引入:人体通过摄取食物获得能量,而蛋白质这些大分子化合物,不能直接被人体吸收,需先被消化后才能被吸收。
教学设计:一、消化系统人体对食物的消化与吸收是由消化系统来完成的。
人体的消化系统由一条消化道和一些能分泌消化液的消化腺组成。
1、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2、消化腺:唾液腺、胃腺、胰腺、肝脏、肠腺3(1)将食物分解成能被身体利用的小分子化合物(2)将小分子化合物吸收到血液中(3)将消化后的食物残渣排除体外二、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设疑:我们每天吃进大量的食物,但只排出少量的粪便,减少的那部分到哪儿去了?1、消化:人体将食物分解成能被身体利用的小分子化合物的过程叫做消化。
包括物理消化和化学消化。
2、读图:三类营养物质的消化淀粉是怎样被消化的?(1)淀粉最初在哪里开始化学消化?(2)有几种消化液在作用?(3)消化的最终产物是什么?蛋白质怎样被消化的?(1)蛋白质最初在哪里开始化学消化?(2)有几种消化液在作用?(3)消化的最终产物是什么?脂肪是怎样被消化的?(1)脂肪最初在哪里开始化学消化?(2)有几种消化液在作用?(3)消化的最终产物是什么?3、思考(1)口腔中的牙在消化食物时有什么作用?如果把米饭在口腔内慢慢地咀嚼,会有什么味道?答:通过口腔的消化改变食物的大小和形状,切断、撕裂和磨碎食物。
口腔中牙齿对食物的消化作用属于物理性消化。
米饭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在唾液的作用下分解为麦芽糖,有甜的味道,属于化学性消化。
(2)胃壁很厚的肌肉层起什么作用?胃壁中与食物消化有关的消化腺及分泌的消化液是什么?主要消化的营养物质是什么?答:胃壁很厚的肌肉层对胃的蠕动有一定的作用。
初中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4.2《食物的消化与吸收》第3课时优秀教案

第4章第2节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第3课时教学设计【内容来源】九年级上册浙教版?科学?第4章第2节【主题】酶的催化作用【课时】第3课时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说出酶的化学本质及作用;2、概述酶催化作用的高效性、专一性的特点;3、区分各种验证酶的特性的实验。
【过程与方法】1、模仿设计验证酶的特性实验,设计影响酶催化作用的因素;2、提高观察、分析、设计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关注生活中的科学;2、形成严谨的科学实验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酶的化学本质和特性。
难点:酶的相关实验。
三、教学准备PPT、相关的实验器材、图片、视频等。
四、教学过程1、复习导入【教师活动】:各种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流入的部位在哪里?展示表格。
【学生活动】:完成表格【教师活动】:那么消化液中真正起作用的物质是什么呢?【学生活动】:酶2、新知识呈现【教师活动】:酶是什么?【学生活动】:生物体的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催化能力的蛋白质,又称生物催化剂。
【教师活动】:这句话告诉了我们什么信息?【学生活动】:酶的来源是:生物体活细胞,作用是催化作用,本质:大多数酶都是蛋白质。
【教师活动】:催化剂的特点是什么?【学生活动】:参与化学反响前后,其化学性质不变。
【教师活动】:酶也是一种催化剂,不过酶的催化作用有其独特之处。
下面我们就进展研究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作用的实验。
首先,是实验准备,这个教师已经准备好了,主要是淀粉溶液的配制和唾液淀粉酶溶液的配制。
接下来请同学们按照书本上的实验步骤,进展实验。
展示实验步骤的表格〔也可进展演示实验〕。
【学生活动】:进展实验。
【教师活动】:提问:参加唾液溶液后,为什么要在37℃的温水中保温?【学生活动】:可以提高酶的活性,使催化效果更明显。
因唾液淀粉酶在37℃〔与人体内温度相近〕催化效果最好。
〔猜想〕【教师活动】:滴加1滴0.4% 的碘酒溶液的作用是什么?【学生活动】:根据颜色变化,可以检验淀粉的存在。
【教师活动】:设置B试管的实验目的是什么?【学生活动】:设置对照组。
新浙教版九年级上册初中科学 第2节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教案(教学设计)

第4章代谢与平衡第2节食物的消化与吸收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消化系统的器官组成及各器官的位置;2.了解消化系统中各消化腺的种类、分布及主要功能;3.了解口腔内牙、舌和唾液腺的形态。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描述小肠适宜消化吸收的结构特点。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综合能力。
2.通过与同学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小肠结构的观察活动,理解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认同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体会在活动中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
2.使学生关注自身的健康和发展,培养关爱别人、热爱生活的情感。
1.消化系统各器官的位置;2.消化腺的种类、分布和主要功能;3.口腔的结构和唾液对淀粉的初步消化作用。
1.消化腺的种类、分布和主要功能;2.口腔的结构和唾液对淀粉的初步消化作用。
二块蛋糕,一盒牛奶和一个苹果等。
悟空首先进入一处黑洞里,刚躲过一排坚硬的压碎机的碾压,又被软软的搅拌棒搅动,身上还被淋了滑滑的液体;然后身体突然下降经过一段窄路到达了一处宽敞的口袋,在这里被酸酸的液体包围,他在这里折腾了一番,痛得铁扇公主直求饶,答应借给他芭蕉扇,于是悟空向下进入一处迷宫,这里有苦苦的液体,七转八转之后,身边的很多物质发生了很大变化并且神秘消失了,很快它又到达一处臭臭的迷宫,几经挣扎,终于逃了出来。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份早餐:二块蛋糕,一盒牛奶和一个苹果,(实物展示)大家觉得这份早餐有营养吗?生:有。
师:那你们知道在这些食物中有哪些营养成分?生:糖类、脂肪、蛋白质、水、矿物质、维生素和粗纤维。
师:那么食物中的这些营养成分是否都能被人体直接吸收?生:不是。
师:很好,不是都能。
那是不是有几种是可以被人体直接吸收?生:有。
师:那是哪几种呢?生:水、矿物质和维生素。
师:非常好。
而剩下的四种营养成分在人体内又会有两种不同的情形。
像糖类中的淀粉以及脂肪、蛋白质这些大分子物质,必须在消化道中经过消化,分解成能溶解于水的小分子物质,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
九年级科学上册 4.2.3 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教案 浙教版(2021学年)

九年级科学上册4.2.3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教案(新版)浙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九年级科学上册4.2.3 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教案(新版)浙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九年级科学上册4.2.3 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教案(新版)浙教版的全部内容。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酶的发现历程,知道酶的特性、作用及影响酶活性的因素.2、过程与方法:认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会控制变量法及设置对照组等探究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验酶的奥妙,培养学生探索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教学难点影响酶活性的因素的探究过程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大试管若干、1%的淀粉溶液、碘液、烧杯、蒸馏水(不同温度)、温度计、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回忆:淀粉、蛋白质、脂肪等能被哪些消化液消化?生:唾液胃液糖类葡萄糖蛋白质氨基酸肠液、胰液肠液、胰液胆汁修正策略脂肪甘油、脂肪酸肠液、胰液师:不同种类的消化液对不同食物的消化作用不同,同学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这些消化液能起消化作用呢?师:这个问题经过许多科学家的努力研究,答案非常明确,我们先来回顾一下科学家曾经的研究历程。
通过回顾上一节课三大类营养物质被消化的过程,设置问题情景,许多学生之前就有这个疑问,为什么消化液可以消化食物?倒底是什么物质在起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和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二、新课教师可简单介绍酶的发现历程,对于斯帕兰扎尼的实验可简单向学生介绍一下:将肉放入金属笼中,排除了其它因素的干拢,只有胃液才能进入笼中,这说明了什么呢?生:对食物起消化作用的是消化液。
科学初三上浙教版4.2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教案

第2节科学初三上浙教版4【教学目标】1、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2、消化道及消化腺的结构及其功能3、能说出三大营养物质在体内的消化过程4、培养学生读图、识图的能力【重点难点】重点:人体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难点:小肠结构如何适应消化和吸取【教学过程】引入:人体通过摄取食物获得能量,而蛋白质这些大分子化合物,不能直截了当被人体吸取,需先被消化后才能被吸取。
教学设计:一、消化系统人体对食物的消化与吸取是由消化系统来完成的。
人体的消化系统由一条消化道和一些能分泌消化液的消化腺组成。
1、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2、消化腺:唾液腺、胃腺、胰腺、肝脏、肠腺3、消化系统的功能:(1)将食物分解成能被躯体利用的小分子化合物(2)将小分子化合物吸取到血液中(3)将消化后的食物残渣排除体外二、食物的消化和吸取设疑:我们每天吃进大量的食物,但只排出少量的粪便,减少的那部分到哪儿去了?1、消化:人体将食物分解成能被躯体利用的小分子化合物的过程叫做消化。
包括物理消化和化学消化。
2、读图:三类营养物质的消化淀粉是如何样被消化的?(1)淀粉最初在哪里开始化学消化?(2)有几种消化液在作用?(3)消化的最终产物是什么?蛋白质如何样被消化的?(1)蛋白质最初在哪里开始化学消化?(2)有几种消化液在作用?(3)消化的最终产物是什么?脂肪是如何样被消化的?(1)脂肪最初在哪里开始化学消化?(2)有几种消化液在作用?(3)消化的最终产物是什么?3、摸索(1)口腔中的牙在消化食物时有什么作用?假如把米饭在口腔内慢慢地咀嚼,会有什么味道?答:通过口腔的消化改变食物的大小和形状,切断、撕裂和磨碎食物。
口腔中牙齿对食物的消化作用属于物理性消化。
米饭的要紧成分是淀粉,淀粉在唾液的作用下分解为麦芽糖,有甜的味道,属于化学性消化。
(2)胃壁专门厚的肌肉层起什么作用?胃壁中与食物消化有关的消化腺及分泌的消化液是什么?要紧消化的营养物质是什么?答:胃壁专门厚的肌肉层对胃的蠕动有一定的作用。
第二节 消化和吸收 教学设计

消化和吸收(第2课时)科学(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四章第2节一、教材分析《消化和吸收》是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四章中的第2节,这一内容是全章的知识核心。
上节学生已经了解了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物质,那么接下来要掌握的便是食物在哪里被消化吸收的?食物是怎样消化的?营养物质怎样被吸收的?本节围绕消化系统的结构、功能及酶的概念、特点和影响因素等内容展开,通过图片分析,引导学生初步归纳人体消化系统的消化道和消化腺的结构及其功能,并要求明确各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流入的部位,增强学生的读图能力。
二、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他们有很强的求知欲望,对外界事物都有着非常浓厚的兴趣。
他们消化系统和人类的日常生活关系密切,学生平时接触也较多,但食物在消化系统内怎样消化和吸收的知识比较缺乏,对于其结构和生理功能却不太了解。
因此在教学中一方面要要尽可能运用多种手段将教学内容形象直观化,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三、设计思路对于这一节的知识,学生通过日常生活经验对消化系统的组成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食物在消化系统内到底怎么样被消化、吸收的知识还比较缺乏,而这部分知识又比较抽象。
所以在设计我以新课标提出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学习的课程理念为指导思想,以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为课堂学习的方式,充分利用现代信息资源,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知识、生活经验为切入点,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激发学习兴趣、内化学习热情,来获取有关本节课所涉及的教学知识内容,为日后珍惜健康、关爱生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打下扎实的基础。
“影响酶催化作用的因素”的实验探究,不应满足于得出正确实验结果的目标,而应该注重让学生学会学会分析实验设计方法和实验设计的原则、改进实验的思路等。
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渗透人体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并让学生理解消化和吸收是发生在人体内的一个连续的生理过程。
四、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1.能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确认消化面积的大小与消化速度的关系。
4.2食物的消化与吸收练习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

1.选择适合教学目标和学习者特点的教学方法
针对本章节内容,结合九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讲授法:以讲解消化系统的组成、食物消化与吸收过程等基础知识为主,配合PPT展示,帮助学生建立知识框架。
(2)讨论法:针对消化酶的作用机理、营养物质吸收过程等难点,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发表观点,提高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4.消化系统疾病及其影响
-常见消化系统疾病,如胃炎、胃溃疡、便秘、肠炎等。
-疾病对消化与吸收的影响,以及预防和治疗方法。
5.健康饮食与消化吸收
-营养均衡、合理搭配的食物对消化吸收的促进作用。
-不良饮食习惯对消化系统的影响,如暴饮暴食、过度油腻等。
-健康饮食建议,如定时定量、多吃蔬菜水果、适量运动等。
例题3:请解释营养物质如何在小肠中被吸收。
-化学消化:消化酶的作用,如唾液淀粉酶、胃蛋白酶、胰蛋白酶等。
-各类食物的消化过程,如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的消化。
3.营养物质的吸收
-吸收部位:小肠是主要吸收部位,胃和大肠也有一定吸收功能。
-吸收原理:被动扩散、主动运输、胞吞和胞吐等。
-主要营养物质的吸收,如葡萄糖、氨基酸、脂肪酸、甘油、水、电解质等。
-关注社会对本章节知识点的关注程度,结合时事新闻、科普文章等,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社会实际相结合。
教学反思
在完成了本章节的教学之后,我对教学效果进行了一些反思。首先,我发现学生们对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特别是通过角色扮演消化酶的活动,学生们更加直观地理解了消化酶的作用机理。这个教学活动的设计是成功的,它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促进了他们对知识的深入理解。
核心素养目标
九年级科学上册4.2食物的消化与吸收教学设计(新版)浙教版.

4.2 食品的消化与汲取(二)一.教课目的1.知识与技术:( 1)能说出什么是消化和汲取,会划分物理消化和化学消化。
( 2)试试解读并成立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内被消化和汲取的图解,概括食品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汲取过程。
( 3)察看小肠的构造图片,能说出小肠的构造特色,并确认其功能。
2.过程与方法:(1)学会初步依据构造判断其功能,或依据其功能展望其器官的构造。
(2)以图例剖析和自主活动,成立相应观点,提升概括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3.感情与态度:(1)培育学生热爱科学、敢于实践的精神,养成谨慎的实验修养及乐于合作的态度。
(2)介绍“构造决定功能”的思想,加强学生科学研究意识和兴趣。
二.教课重难点1.要点:能概括食品的消化过程;剖析小肠的构造和功能的关系。
2.难点:试试解读并成立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内被消化和汲取的图解。
三、课前准备七种颜色不一样规格(直径 1cm,2cm,3cm)的磁钉、两个口的矿泉水瓶、米饭、教课课件。
四、教课流程触景生疑顶伤胰腺寻根探源成立图解消化和汲取情形交融置入肠管学致使用回归生活本节课,我将分红四个阶段展开教课:(一)触景生疑2015 年 4 月 26 日,吴先生摩托回家拐弯,腹部撞到了自己的把,感肚子又又痛,送医院。
医生,吴先生除了胰腺外归并十二指破碎。
地点是胃液、胆汁、液、胰液的合,些消化液拥有很的消化、腐作用,假如不及手,就会一步入腹腔,腐自己,多重要器可能会逐渐“ 掉”。
提 1:同学,对于食品的消化,你想认识哪一些呢?学生可能会:什么是消化?是否是全部的养物都需要消化?消化后的物是什么?它到哪里去了?消化有哪些型?些消化液能消化什么?消化的主要所在哪里?假如消化系损坏了,会怎么呢?⋯⋯⋯⋯⋯[意:依据生活中的情形,学生提出,起学生的参加情,后边的研究作准]提 2:同学每日入的养物,它都需要消化,才能被汲取利用?做出一个勇敢的猜想。
【演示一】①器械:两个口的泉水瓶, 3 个直径 3cm不一样色(黄、、)的磁, 3 个直径 1cm 不一样色(紫、粉、)的磁。
九年级科学上册 4_2_1 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教案 (新版)浙教版ok

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明确消化系统的功能,了解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明确消化面积的大小与消化速度的关系;学会开展模拟实验的方式和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食物消化与吸收的过程,会解读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内被消化和吸收的图解。
教学重点消化系统的组成教学难点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教学准备课件、实验(观察)教学过程引入:人体通过摄取食物获得能量,而蛋白质这些大分子化合物,不能直接被人体吸收,需先被消化后才能被吸收。
教学设计:一、消化系统人体对食物的消化与吸收是由消化系统来完成的。
人体的消化系统由一条消化道和一些能分泌消化液的消化腺组成。
1、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2、消化腺:唾液腺、胃腺、胰腺、肝脏、肠腺填表:消化腺能分泌消化食物的消化液。
消化腺唾液腺胃腺胰腺肝脏流入的部位口腔胃十二指肠(小肠)胆囊(小消化液唾液胃液胰液胆汁3、消化系统的功能:(1)将食物分解成能被身体利用的小分子化合物修正策略(2)将小分子化合物吸收到血液中(3)将消化后的食物残渣排除体外二、牙----是人体口腔内取食和消化的重要器官问:口腔中的牙在消化食物时有什么作用?如果把米饭在口腔内慢慢地咀嚼,会有什么味道?答:通过口腔的消化改变食物的大小和形状,切断、撕裂和磨碎食物。
口腔中牙齿对食物的消化作用属于物理性消化。
米饭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在唾液的作用下分解为麦芽糖,有甜的味道,属于化学性消化牙-----人取食和消化的重要器官。
观察:用镜子观察口腔内的牙,你共有几颗牙?并看清切牙、尖牙、前磨牙、磨牙的分布位置.(1)牙的分类读图:牙的结构(2)牙的组成(3)青少年中发生率最高的牙病--龋齿(蛀牙)龋齿原因危害(4)牙的功能课堂小结1、消化系统的组成:消化道和消化腺2、牙的结构、种类3、龋齿的原因及危害巩固练习1、具有消化功能的消化器官是(A )A、口腔、胃、小肠B、食道、胃、小肠C、胃、小肠、大肠D、口腔、小肠、大肠2.下列关于消化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D )A.所有的消化液都来自同一个消化腺B.消化液有唾液、胃液、小肠液三种C.消化系作业《作业本》;布置教学反思感谢下载资料仅供参考!感谢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最新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4.2《食物的消化与吸收》第1课时优秀教案

第4章第2节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第1课时教学设计【内容来源】九年级上册浙教版《科学》第4章第2节【主题】消化系统的组成【课时】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概述消化系统的组成,说出食物消化的过程;2、辨认牙齿的类型,讲出牙齿的结构;3、解释龋齿的原因,说明龋齿的危害,说出牙齿的功能和保健方法。
【过程与方法】1、能够使用正确的刷牙方式进行牙齿的清洁;【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深化结构决定功能的观点;2、养成正确刷牙的习惯,注意消化系统的保健。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消化系统的组成、牙齿的结构和功能。
难点:消化系统的组成、牙齿的结构和功能。
三、教学准备PPT、人体消化系统的人体模型、牙齿的结构模型、图片、视频等。
四、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活动】:1.为什么患有慢性肠胃病的人比较瘦?2.为什么有的人饭吃得很多,身体却长不胖?【学生活动】:因为消化吸收能力不一样。
2、新知识呈现【教师活动】:我们都知道结构决定功能,消化系统是由什么组成的?【学生活动】:人体的消化系统是由一条消化道和一些能分泌消化液的消化腺组成。
【教师活动】:食物在消化过程中先后经过哪里呢?播放食物消化的过程动画。
【学生活动】:观看动画。
【教师活动】:展示消化系统图,提问:看过动画后,现在请同学们回一下食物的消化过程,都经哪些器官,这些器官的名称是什么?【学生活动】:指出各器官的名称。
【教师活动】:食物在不同的器官中,都遇到哪些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
【学生活动】:说出消化腺。
【教师活动】:简单介绍:胃、肝脏、小肠的结构。
唾液腺分泌唾液,可湿润口腔,有利于吞咽和说话。
人唾液中含有淀粉酶,能初步分解食物中的淀粉。
胃的内表面有许多皱襞,其中有许多胃腺,能够分泌胃液。
胃液具有杀菌、消化和保护胃壁的作用。
胃壁中有发达的平滑肌层,能够不断蠕动以促进食物与胃液的混合。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分泌的胆汁流入胆囊浓缩和贮存。
成年人每天分泌的胆汁约有1升。
胰腺分泌胰液。
九年级科学上册 4.2.2 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教案 浙教版(2021学年)

九年级科学上册 4.2.2 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教案(新版)浙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九年级科学上册4.2.2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教案(新版)浙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九年级科学上册4.2.2 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教案(新版)浙教版的全部内容。
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教学目标1、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2、消化道及消化腺的结构及其功能3、能说出三大营养物质在体内的消化过程4、培养学生读图、识图的能力教学重点人体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教学难点小肠结构如何适应消化和吸收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引入:人体通过摄取食物获得能量,而蛋白质这些大分子化合物,不能直接被人体吸收,需先被消化后才能被吸收。
新课教学一、消化系统人体对食物的消化与吸收是由消化系统来完成的。
人体的消化系统由一条消化道和一些能分泌消化液的消化腺组成.1、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2、消化腺:唾液腺、胃腺、胰腺、肝脏、肠腺填表:消化腺能分泌消化食物的消化液。
消化腺唾液腺胃腺胰腺肝脏修正策略流入的部位口腔胃十二指肠(小肠)胆囊(小肠)小肠消化液唾液胃液胰液胆汁肠液3、消化系统的功能:(1)将食物分解成能被身体利用的小分子化合物(2)将小分子化合物吸收到血液中(3)将消化后的食物残渣排除体外二、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设疑:我们每天吃进大量的食物,但只排出少量的粪便,减少的那部分到哪儿去了?1、消化:人体将食物分解成能被身体利用的小分子化合物的过程叫做消化。
包括物理消化和化学消化.2、读图:三类营养物质的消化淀粉是怎样被消化的?(1)淀粉最初在哪里开始化学消化?(2)有几种消化液在作用?(3)消化的最终产物是什么?蛋白质怎样被消化的?(1)蛋白质最初在哪里开始化学消化?(2)有几种消化液在作用?(3)消化的最终产物是什么?脂肪是怎样被消化的?(1)脂肪最初在哪里开始化学消化?(2)有几种消化液在作用?(3)消化的最终产物是什么?3、思考(1)口腔中的牙在消化食物时有什么作用?如果把米饭在口腔内慢慢地咀嚼,会有什么味道?答:通过口腔的消化改变食物的大小和形状,切断、撕裂和磨碎食物。
0548_浙江版(2013)九年级上同步科学教案:4.2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1).doc_0

第2节食物的消化与吸收【知识与技能】概述消化系统的组成,确认消化面积的大小与消化速度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会根据判断其功能,或根据功能预测其器官的相适应的结构。
以图例分析和自主活动,建立相应概念,提高归纳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介绍“结构决定功能”的思想,增强学生科学探究意识和兴趣。
重点: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及其流入部位,小肠的结构和消化吸收功能相适应。
难点:小肠的结构和消化吸收功能相适应。
(一)引入新课食物进入人体后,食物中的各种营养素都需要经历复杂的变化,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
这些变化都是怎样进行的?人体内都有哪些器官共同参与并完成这些复杂的功能呢?(二)新课教学学生阅读p140一、消化系统的组成组成:一条消化道和一些能分泌消化液的消化腺组成1、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消化和吸收)(1)口腔学生阅读p140-141思考:1、牙的作用是什么?它有哪些结构?2、龋齿是怎样形成的?它有哪些危害?如何预防?生:牙可咬切和磨碎食物,是人体取食的重要器官,牙的结构由外向里是牙釉质、牙本质和牙髓,牙髓由小神经和血管组成。
生:微生物分解食物中的糖类,产生酸性物质,从而引起龋齿。
龋齿会造成牙龈部位炎症,严重时局部肿胀,引起败血症,导致不能用牙咀嚼食物,加重肠胃负担,影响身体正常生长发育。
养成早晚正确刷牙和饭后漱口的口腔卫生习惯,少吃或不吃糖分含量高、酸性或坚硬食物,定期检查牙齿。
小结:科学的刷牙方法是预防龋齿的有效方法。
唾液腺:分泌唾液,同时能湿润食物师:细细咀嚼米饭或吃馒头时,会有什么感觉?为什么?生:淀粉在口腔中被分解成了麦芽糖师:蛋白质、脂肪在口腔中有没有发生变化呢?生:没有小结:口腔只具有初步消化淀粉的作用,不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2)咽、食道----食物经过的通道学生阅读p142-1431、描述胃的结构特点,猜测胃的功能。
2、描述小肠的结构特点,猜测小肠的功能。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4.2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学案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学习目标】1.掌握消化道及消化腺及其功能。
2.明确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流入的消化道部分。
3.能说出三大营养物质在体内的消化过程。
【学习重难点】1.消化道及消化腺及其功能。
2.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流入的消化道部分。
3.三大营养物质在体内的消化过程。
【学习过程】一、复习引入1.人体的消化系统由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组成,食物在由消化腺分泌的_________作用下消化。
2.消化道依次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消化腺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消化方式包括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5.消化系统具有的三个功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食物的七类营养素物质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需经过消化即能被吸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必须经过消化才能被吸收:而_________是不能够被消化的。
二、新课学习(1)牙的主要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什么米饭或者馒头在口腔内慢慢咀嚼,会觉得有甜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胃的主要功能暂时贮存食物,并对胃进行初步消化,胃壁很厚的肌肉层起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
胃能同时进行_________消化和__________消化。
物理性消化主要是指通过______________引起的蠕动,将食物进一步__________;化学性消化是指胃液中含有胃蛋白酶将食物中的_________初步分解。
最新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4.2《食物的消化与吸收》第2课时优秀教案

第4章第2节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第2课时教学设计【内容来源】九年级上册浙教版《科学》第4章第2节【主题】食物的消化与吸收【课时】第2课时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说出蛋白质、淀粉、脂质的消化过程;2、说出各种物质的吸收部位和过程;3、概述与小肠的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过程与方法】1、尝试构建消化过程模式图,提高抽象知识形象化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深化结构决定功能的观点;2、形成分工与合作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难点: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三、教学准备PPT、消化系统的人体模型、视频等四、教学过程1、复习导入【教师活动】:1.消化系统由什么组成?2.牙的组成及种类是怎么样的?3.龋齿的形成原因是什么?有什么危害?【学生活动】:积极回答问题。
2、新知识呈现【教师活动】:阅读课本P143:食物的消化与吸收,思考:1、什么叫消化?2、消化有哪两种类型?是否都有消化液参与消化?3、消化系统有哪三个主要功能?【学生活动】:认真看书。
【教师活动】:什么是消化?【学生活动】:消化:人体将食物(大分子化合物)分解成能被身体利用的小分子化合物的过程。
【教师活动】:消化又可以分为哪两类?【学生活动】:物理消化和化学消化。
【教师活动】:什么是吸收?【学生活动】:吸收: 经消化后的营养物质和一些不需消化的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管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叫做吸收。
【教师活动】:某同学上完体育课比较迟,时间紧迫,他到饭堂狼吞虎咽,吃过饭后感觉胃有点不舒服,这是什么原因呢?【学生活动】:消化不良。
【教师活动】:等量的相同类型的食物,形状、体积大小不同对消化速度是否有影响?【学生活动】:食物的形状、体积越小,消化速度越快。
【教师活动】:七大营养素中哪些可以不用消化直接被吸收?哪些要经过消化?【学生活动】:脂质、蛋白质、淀粉等要消化后才能吸收。
【教师活动】:我们接下来就学习,淀粉、蛋白质、脂肪是如何一步一步的被消化吸收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教学目标课程目标:描述消化系统的结构。
知识与技能:通过课前对消化系统的回顾,通过观看介绍消化系统的录像,让学生整体感知消化系统的结构并使95%的学生说出消化系统的结构。
通过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图的分析,让90%学生说出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的过程;通过实验探究让90%的学生知道影响酶催化的因素。
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前回顾消化系统的结构,让95%的学生知道生物结构的介绍顺序——从上到下,从左到右。
在整体感知了消化系统的结构以后,让学生通过查资料来了解重要的消化器官——口腔、胃、小肠,让85%的学生知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这生物学的基本原理。
通过课前预学,在课内学生展示交流,让90%的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
通过学习整理环节,让85%学生学会运用概念图的形式来学习生物学的知识。
通过读图分析和实验探究,让90%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生活中一些现象的思考,将科学与生活进行了联系,让学生知道科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并养成健康生活的好习惯。
2学情分析学生在七年级已了解了消化系统的组成,本节课让在完成预学作业的过程中将知识进行了回顾与整理,同时九年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在消化系统的组成和消化腺的教学上,是让学会运用概念图和自学整理回顾的形式来学习这部分的知识,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来获得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这生物学的基本原理。
3新设计消化系统的组成和消化腺的教学,采用学生在完成预学作业的过程中将知识进行了回顾与自主自学,学会运用概念图的形式来学习生物学的知识,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来获得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这生物学的基本原理。
4重点难点学习重点:消化系统的结构、生物学的基本原理——结构与功能相适应;食物的消化与吸收;影响酶催化的因素。
学习难点:胆汁和胰液流入的部位、食物在人体中消化的过程;食物的消化与吸收;影响酶催化的因素。
5教学过程5.1第一学时5.1.1教学目标课程目标:描述消化系统的结构。
知识与技能:通过课前对消化系统的回顾,通过观看介绍消化系统的录像,让学生整体感知消化系统的结构并使95%的学生说出消化系统的结构。
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前回顾消化系统的结构,让95%的学生知道生物结构的介绍顺序——从上到下,从左到右。
在整体感知了消化系统的结构以后,让学生通过查资料来了解重要的消化器官——口腔、胃、小肠,让85%的学生知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这生物学的基本原理。
通过课前预学,在课内学生展示交流,让90%的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
通过学习整理环节,让85%学生学会运用概念图的形式来学习生物学的知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生活中一些现象的思考,将科学与生活进行了联系,让学生知道科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并养成健康生活的好习惯。
5.1.2学时重点消化系统的结构、生物学的基本原理——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5.1.3学时难点胆汁和胰液流入的部位、食物在人体中消化的过程5.1.4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课堂引入你知道吗?暴饮暴食为什么会伤身体?细细咀嚼米饭时为什么会感觉有甜味?饭前饭后为什么不宜马上进行剧烈运动?我们每天吃进大量的食物,但只排出少量的粪便,减少的那部分到哪儿去了?引入课题。
你知道吗?暴饮暴食为什么会伤身体?细细咀嚼米饭时为什么会感觉有甜味?饭前饭后为什么不宜马上进行剧烈运动?我们每天吃进大量的食物,但只排出少量的粪便,减少的那部分到哪儿去了?引入课题。
活动2【活动】实物投影过渡:通过七年级的学习,我们已知道了消化系统有哪些器官组成?在课前同学们已进行了复习回顾,下面请同学一起来看这几位同学的答案。
师:实物投影部分学生的预学任务一。
生:纠正错误。
形成正确的答案。
过渡:通过七年级的学习,我们已知道了消化系统有哪些器官组成?在课前同学们已进行了复习回顾,下面请同学一起来看这几位同学的答案。
师:实物投影部分学生的预学任务一。
生:纠正错误。
形成正确的答案。
活动3【活动】实物投影过渡:人体中的各消化腺会分泌哪些消化液?而它们分泌的消化液会流入人体的什么部位呢?在课前同学们已进行了自学,下面请同学一起来看这几位同学的答案。
实物投影部分学生的预学任务二。
生:纠正错误。
师:小结并归纳。
学生易错的——肝脏和胰腺分泌的消化液流入的部位重点介绍,并完成板书。
师:分别展示消化道和消化腺的图,并说明生物结构的介绍顺序——从上到下,从左到右。
板书。
消化道: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肛门消化腺:唾液腺胃腺肝脏胰腺肠腺介绍:像肝脏、胰腺、唾液腺它们位于消化道的外面,称之为外消化腺;像胃腺、肠腺它们位于消化道的里面,称之为内消化腺;人体中最大的消化腺为肝脏。
活动4【活动】学生整理知识过渡:通过刚才的学习,你知道消化系统中各个器官是如何协同工作完成消化和吸收的?请同学们整理一下生:完成整理概念图。
展示、校对。
师:视频介绍消化系统,让学生整体感知。
活动5【活动】小组汇报——口腔过渡:我们从整体上感知了消化系统的组成,现在我们一起走进各器官,来了解一下各消化器官有哪些结构与它的功能是相适应的。
生:小组汇报,口腔有哪些功能?其中有哪些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过渡:同学们,你们有龋齿(蛀牙)吗?你知道为什么会形成龋齿(蛀牙)吗?生:读图分析,龋齿(蛀牙)的形成过程。
思考与讨论,龋齿有什么危害?根据其成因,谈谈日常预防龋齿的方法。
达成共识:要科学刷牙。
上牙要往下刷,下牙要往上刷,咬合面要来回刷。
早晚要刷牙,饭后要漱口.少吃甜食,有规律的牙齿检查。
活动6【讲授】咽和食管师:讲述咽和食管。
生思考:有同学在学校食堂边吃饭边谈笑时,很容易会呛到,为什么?生:食物误入了气管。
达成共识:学校要提倡文明用餐的行为,平时要养成吃饭不谈笑的好习惯。
活动7【活动】小组汇报——胃生:小组汇报,胃有哪些功能?其中有哪些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生思考:某同学有一天早饭没吃,中午放学又比较迟,肚子很饿又很渴,于是他下课到餐厅狼吞虎咽式的吃饭,并大量喝水或饮料来解渴,但吃过饭后感觉胃有点不舒服,这是什么原因呢?生:狼吞虎咽式的吃饭,牙齿没有磨碎食物,会加重胃的负担。
另外,吃饭时喝水或饮料,会冲淡胃酸,会造成消化不良。
达成共识:要养成科学合理的饮食习惯。
平时吃饭要慢嚼细咽,不要边吃饭边喝水,但饭前可以喝适量的水,但最好在饭前或饭后半小时以后喝水。
活动8【活动】小组汇报——小肠生:小组汇报,小肠有哪些功能?其中有哪些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活动9【讲授】大肠和肛门师:讲述大肠和肛门。
生:思考,有些人为什么会得盲肠炎(阑尾炎)?达成共识:要养成科学的健体。
饭后不能马上剧烈运动,需要在半小时之后进行方可。
活动10【活动】学生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活动11【练习】课堂检测1、如图是消化系统模式图,请根据图回答问题:(1)图中属于消化道的结构包括(填序号,按顺序填写),其中[ ]食物和空气的共同通道。
(2)图中哪些是消化腺的器官(填序号),其中最大的消化腺是[10] .(3)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是[6] .2、下列是小肠与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有()下列是小肠与消化功能相适应的结构D、小肠长度很长(5~7米),食物停留在小肠内时间长特点有()B、小肠绒毛内有丰富毛细血管A、有多种消化液活动12【作业】布置作业1、复习本节内容;预习《食物的消化与吸收》第二课时2、作业本B 第23页1至8题。
3、课后调查:对我校学生的龋齿情况进行调查,并拟一份向全校同学发放的防止龋齿的倡议书。
第2课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导入引入:出示学生在用中餐时的照片问学生:你们在做什么?追问:吃了的饭现在还饱吗?为什么?继续追问:如果放在盘里的面包会消失吗?说明了什么?引出了酶。
(板书:酶)活动2【讲授】酶的概念(通过学生用餐的照片自然地引出课题,同时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打开学生的话题)师:课前已预习了有关酶的知识,能否说说酶的概念?学生对酶下定义,再归纳酶的定义。
活动3【活动】提出问题:酶的专一性(板书-定义)再从酶的定义中提出问题:酶具有催化作用你们实验过吗?提出-酶具有对物质催化作用吗?问:此问题的自变量是什么?因变量是什么?如何控制变量?生:有无酶是自变量,实验时要一组有酶一组没有进行对照,因变量是物质是否被催化分解掉。
师:大家已分析了变量,下面我们看看一个班级的一个同学设计的实验方案:展示:试管物质温度加入物质种类滴入液现象A 1%淀粉溶液 37℃ 5滴唾液淀粉酶溶液B 1%淀粉溶液 37℃ 5滴蒸馏水问:谁能告诉大家这位同学的实验方案的原理是什么?生:通过唾液淀粉酶催化分解淀粉来实验问:又如何知道淀粉是否被分解呢?生:如果淀粉被淀粉酶催化分解掉只要滴入碘液,不变蓝色说明已催化分解了。
而另组滴入碘液变蓝色就可以说明了填好:滴入液为碘液。
继续问:你认为这个实验方案还存在哪些不足?学生:本实验研究的是酶对物质的催化分解,此方案只有唾液定粉酶对淀粉催化分解,存在实验对象单一还因该再做其它酶对其它物质进行实验教师在展示:C 鸡蛋清 37℃ 5滴菠萝汁(含蛋白酶)D 鸡蛋清 37℃ 5滴蒸馏水问:鸡蛋清中是否被菠萝汁催化分解此实验方案该如何检验?生:滴加硫酸铜溶液,若凝固说明存在蛋白质,没有则已被分解。
填好:滴入液硫酸铜溶液方案设计好了进行实验:学生跟教师共同参与,故意让学生随意拿着试管,其中学生会发现要温度37摄氏度,应该用手心捂着。
通过实验学生得出酶具有催化分解物质的作用。
还有学生提出应该是:对应的酶催化分解对应得物质师:真的要对应对应的酶催化分解对应得物质?如何实验?生:进行菠萝汁滴入淀粉和唾液定粉酶滴入鸡蛋清进行交换滴入。
学生和教师共同实验发现交叉后不能催化分解,让学生得出:酶的催化性活动4【活动】提出问题:酶的高效性讲解:其实酶除了有专一性外,酶的种类很多具有多样性,还催化很快具有高效性。
(板书-特性)师:对于刚才的实验方案你还存在哪些疑问?生:都要在37摄氏度进行实验,是否说明酶的催化效率受温度影响?师:提的问题很棒。
那你们认为酶的催化效率除受温度影响外还有其他因素吗?学生提出其他因素并解释。
师:对于同学提出的因素由于时间关系研究其中的淀粉酶的催化效率受温度影响来进行实验,此假设的自变量、因变量分别是什么?生:自变量是温度要改变不同温度下的淀粉,因变量是酶的催化效率师:酶的催化效率如何检测?生:通过观察淀粉的分解情况再通过滴入碘液来检测师:很棒,刚才的方法采用的就是转化的方法师:现在实验室提供给大家的器材如下:冰水混合物、70摄氏度热水、淀粉溶液、唾液淀粉酶、碘酒溶液、烧杯、试管、胶头滴管请小组合作完成任务单上还存在中间两个缺失的实验步奏,并以画图的形式完成。
学生合作并完成。
交流学生的实验方案并相互点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