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生命之火——一个基层组织部长的无悔人生
2023年领导集体观看央视专题节目《榜样7》心得体会感悟
2023年领导集体观看央视专题节目《榜样7》心得体会感悟第一篇,共五篇“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榜样7》中8位党的二十大代表的感人事迹,生动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坚定信念、拼搏奉献、廉洁奉公的高尚品质。
作为基层组织部长,我将以榜样为引领,深入践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奋力开创组织工作新篇章。
一是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凝聚奋进力量。
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引导各级党员干部在持续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下功夫、出实招,勠力同心、相向而行,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在木里落地生根、见行见效。
二是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筑牢战斗堡垒。
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堡垒,持续提升基层党员政治素质、履职能力,探索党员教育管理新模式,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着力提高基层党组织为民服务的能力水平,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三是在新时代新征程上锻造攻坚铁军。
大力引进急需的各类人才,充实人才“蓄水池”,科学谋划推进干部人才培训工作,严格落实选人用人各项规定,始终坚持在急难险重一线考察识别干部人才,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为干事者撑腰,激励广大干部人才积极踊跃投身振兴一线。
在新的赶考路上,我将不断汲取榜样力量,为新时代组织工作在木里藏乡走深走实做出更大努力。
党员收看2023年榜样系列节目《榜样7》观后感第二篇读懂“榜样故事”汲取“榜样力量”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央组织部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制作了《榜样7》专题节目。
3月25日,该节目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广大党员干部积极收看并学习。
作为工作在最基层的党员干部,我认真收看了节目并深受感动,感动于节目中榜样人物的先进事迹、感动于平凡人取得的非凡成绩、感动于共产党人发挥的模范作用,让我们读懂中国共产党人的“榜样故事”,从中汲取“榜样力量”,做“中国榜样”。
人间有大爱,“最美医者”动人心;弘扬三牛精神,永远为民服务。
人民日报介绍的优秀人物素材,适合作文引用!
人民日报介绍的人物素材1、陈英华:以针代笔,绣出星空之美黑暗中发光的天体、雾状缥缈的星云,星空之美令人震撼。
绣娘陈英华决定用针线勾画星河光影,将科学与艺术有机融合。
勾稿、配色、刺绣……绣娘陈英华不仅精通平针绣和乱针绣等针法,同时运用调和配色、独创针法,将熠熠星空绣制成艺术品,“星空系列”刺绣作品由此诞生,为传统非遗注入现代技法与创新活力。
而在面对荣誉时,陈英华十分淡然:“要能坐住冷板凳,才能传承和创新。
”——《以针代笔,绣出星空之美》适用主题:传统非遗、传承与创新等2、汪家平:守护文物古迹,留住历史记忆汪家平学历不高,却在文化岗位上工作了40多年。
他踏实肯干,不断学习,很早就认识到了历史传承和文物保护的重要性,而且身体力行。
他想方设法,几百次劝阻文物损毁和倒卖;他走访村里老人,为古牌坊群修复竭尽全力;他精通当地历史文化,助力乡村振兴。
从守住身边每一件文物开始,到完成每一项文物修复工作,“不能让历史只能出现在书本上”的想法朴素、真挚,让他始终在基层文保这条路上坚持坚守。
——《守护文物古迹留住历史记忆》适用主题:历史传承、文物保护等3、乡村教师:爱心托起孩子的梦想夫妻教师宋忠胜、李月梅,坚守太行深处十六载,帮助山里娃走出大山是他们的梦想;自制教具的乡村教师王跃增,用教具让孩子们喜欢自然课,激发科学探索的兴趣;00后乡村教师陈小宝,尽心尽力陪伴和照顾留守儿童,是学生们心目中的“好老师”“好朋友”。
让每一个孩子充分享受到充满生机的教育,让每一个孩子带着梦想飞得更高更远,让更多的孩子走出大山、共享人生出彩的机会——一代又一代默默坚守、无私奉献的乡村教师,正在让这样的目标成为现实。
——《用爱心托起乡村孩子的梦想》适用主题:教书育人、无私奉献等4、陈际玮:大国重器“最强大脑”设计师航天飞行器控制系统,负责控制航天飞行器的飞行轨迹,被称为飞行器的“最强大脑”。
为了提升“最强大脑”的感知和识别能力,让飞行器更快、更稳、更准地工作,陈际玮不知疲倦地投入工作中,抢进度、赶时间。
李林森先进事迹
李林森先进事迹篇一:李林森同志先进事迹李林森同志先进事迹宣汉县五宝镇嘉兴社区赵丕芝的客厅里,供着一张“非亲”遗像,老人用这种特殊方式怀念自己的好书记。
万源市河西新区亲水平台,万余群众默默垂泪,深情追思他们的好部长。
宣汉县红岭乡,数千父老乡亲雨中伫立,含泪迎接家乡的好儿子魂归故里。
八月的达州,泪花飞溅的土地。
万源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李林森用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燃尽42年的生命之火,矗立起比肩巴山的巍峨。
依依惜别的深情2021年2月,在宣汉“9?5”抗洪救灾“火线”提拔起来的宣汉县副县长兼五宝镇党委书记李林森调任万源市副市长,11月转任市委常委、组织部长。
去万源赴任的那天下午,李林森本想悄悄离开五宝,让来接他的朋友把车停在场镇边上的汽车站,自己再从镇政府走小路去车站,途中还是被人发现了。
乡亲们闻讯从四面八方赶来为他送行。
按当地传统,大家给他送来热水瓶、搪瓷茶杯和踏花被。
李林森与乡亲们一一握手道别,近3公里长的街道,足足走了1个多小时。
看着满街依依不舍、朝夕相处的父老乡亲,李林森眼含热泪,婉言谢绝了乡亲们送来的纪念品。
回龙村村民覃有松等人把踏花被“扔”在车上掉头就走了。
覃有松动情地说:“洪灾过后,李书记为了我们早点搬进新房,天天上工地来看进度,协调建房材料和工人,他为我们操了不少心!”后来,李林森还是把这些踏花被分送给了镇上的困难群众。
2021年9月5日,持续特大暴雨洪灾导致宣汉县天台乡义和村突发特大山体滑坡,位于前河上游的五宝镇数万群众面临着奔涌洪水围困的险境。
“共产党员,请跟我上!”灾情发生后,时任五宝镇党委书记的李林森火速组织9个应急分队,分赴8个村、1个居委会,冒着生命危险紧急转移群众。
经过10多个小时的生命大搜救,两万多名受灾群众全部安全转移,全镇无一人伤亡。
洪水未退,公路被淹。
此后数日,五宝场镇完全成了一座孤岛,外面的援助进不来,两万多人失去家园,所有生活物资全被洪水浸泡,交通中断、信息中断、电力中断……除了一身衣服,许多群众什么都没有了。
一个人,一辈子,一道渠——贵州遵义老支书黄大发的无悔人生
在水渠惊险处,黄大发低头侧身通过,身旁就是悬崖。
你可曾想象,没有水的日子怎么过?你可曾思量,36年做一件事情,你会做什么?贵州遵义草王坝村,一个被层峦叠嶂的山峰藏得死死的村庄。
千百年来,这里的人祖祖辈辈吟唱着一首心酸的民谣:“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一年四季包沙饭,过年才有米汤喝。
”水是草王坝人的穷根,是草王坝人生生世世的想、年年岁岁的盼、日日夜夜的求。
村里有一位老人,今年82岁,他和大山较劲,用36年的时间只干了一件事:修水渠。
这条水渠,绕三重大山,过三道绝壁,穿三道险崖。
这位老人,就是草王坝村的老支书,名叫黄大发。
这个横跨36年的故事,是一段注定流芳后世的佳话。
立誓有条汉子不认命“祖祖辈辈都是这么过来的,要有办法早就有了,老天爷不长眼,咱们村就是没水的命。
”的确,草王坝没水不是一天两天。
石漠化严重,全村灌溉和人畜饮水,要不靠山坡自渗水,要不守着一口望天井不分昼夜地排队挑水,接一挑水往往需要等一个多小时,如果想要喝山谷小河里的水,那么上下山一趟就得4个多小时;没有水,种水稻就是天方夜谭,地里几乎都是包谷、红苕和洋芋;没有白米饭吃,村里人就只能将玉米碾碎上锅蒸煮,俗称包沙饭……人人叫苦不迭,可就是没办法,很多人干脆认命。
但有条汉子不认命。
1935年出生于草王坝村的黄大发,自幼父母双亡。
四处流浪的他,吃的是百家饭,住的是滚草窝和包谷壳。
23岁,黄大发光荣入党,这一年,他被全村推选为大队长。
这一干,就干到了70岁。
“从我当大队长开始,我就决心为村民干三件事:引水、修路、通电。
”正是意气风发的年纪,黄大发撂下了“狠话”。
听说这个新上任的小伙子要引水,村里人都觉得他一定是疯了,无异于做白日梦。
可谁不渴望水?祖祖辈辈的草王坝人想水想得都要疯了。
即使觉得是白日梦,但大伙儿还是愿意跟着这个年轻人一块儿做。
办法也不是没有。
草王坝西侧有一条小河——螺蛳水,这条小河没流入草王坝村,而是流向了相距几公里远的野彪村,只要想办法把野彪村的水引过来,问题就解决了。
支月英先进事迹观后感
支月英先进事迹观后感支月英先进事迹观后感(精选16篇)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写过事迹吧,事迹可以起到宣扬特定的时代精神、引导读者认识先进,学习先进的作用。
我们该怎么拟定事迹呢?下面是本店铺为大家收集的支月英先进事迹观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支月英先进事迹观后感 1近日,在得到通知观看优秀党员系列节目《榜样》时,我校党支部第一时间组织大家到会议室观看,一个个激动人心、可歌可泣的故事,令我们大家都潸然泪下,让我们由衷地敬佩这些优秀的共产党员,他们在各个行业领域为我们树立了标杆和榜样,是我们要坚持不懈地追随者。
也许是自己身为老师这个职业的原因,《榜样》中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守候大山里孩子们的教师支月英,她向我们诠释了什么是奉献。
在这个物欲纵横的时代,她没有随波逐流,她把自己36年的美好时光全部奉献给了山里的孩子们,整整两代人,她用自己的双手托起了那些留守儿童求知的天空,用自己的坚守换来了未来的希望,这是多么高尚的觉悟啊!她是这整座大山的恩人,更是国家、民族的希望,而支撑她做到这一切的就是放心不下山里的孩子们,他曾经说过,如果人人都走出山区,那么山里的这些留守儿童又谁来教育呢?因此,她选择了坚守,却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孩子们飞出了大山。
看完支月英老师的事迹,再回想起自己在平时的作为,有时还为自己评职称的事而急躁,或为自己多干些活而抱怨,真的感觉自己是多么的渺小,自己的境界是如此的低!我立志要想支月英老师学习,做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做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要时时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直到永远。
支月英先进事迹观后感 2观看《榜样》专题片,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支教老师,被人们称为“傻子”的支月英。
19岁的她不顾一切来到了江西省一个叫泥洋的村子,独自一个人教学生所有的课程。
每当月上树梢,支老师陪伴在留守儿童的身边,给他们母亲一样的关怀。
“我不是因为有希望才选择坚守,而是因为只有坚守了才有希望”以及当提及到退休的事时,她坚定地说“我不退休,我要一直教下去”。
催人泪下的感恩演讲稿(16篇)
催人泪下的感恩演讲稿(16篇)催人泪下的感恩演讲稿(精选16篇)催人泪下的感恩演讲稿篇1感恩,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中,有着丰厚的感恩理念。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衔环结草,以恩报德”,“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些古训传承千年,说的就是人要感恩、知恩图报的道理。
在科技迅速发展的现代,信息传达快捷方便,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但感恩之心不可忽略,感恩的行动需要表现。
和谐文明的社会,需要人与人之间相互信任,感受到爱的.存在,生活才会因此更快乐。
感恩的体现:经常想想为我们付出的人,然后尽自己最大力量去回报。
一个人只有把孝心献给家庭,才会把爱心献给社会,把忠心献给国家。
常怀感恩之心,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努力让感恩的情怀流入孩子的心脑,让感恩成为孩子们的自觉行动。
常怀感恩之心,让孩子们知道感恩就是珍惜生命,感恩就是关爱世界,感恩就是奉献人生。
常怀感恩之心,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从自身做起,懂得感恩,学会感恩,生活因此更美好!催人泪下的感恩演讲稿篇2花儿见到太阳会微笑,是因为它们有一颗感恩的心;小草见到雨露会弯腰,是因为它们有一颗感恩的心;人们长大之后会孝敬父母,是因为他们有一颗感恩的心。
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从母亲十月怀胎开始,她就与父亲给我们安排好了一切,包括现在、将来。
父母是伟大的,他们给了我们生命,是一条神圣而又纯洁的生命。
从我们呱呱落地开始,父母就将他们全部的爱给了我们。
父母是伟大的,是他们给了我们一颗感觉世界的心,是他们给了我们一双观看世界的眼睛,是他们给了我们一双倾听世界的耳朵,是他们给了我们一个嗅到花香的鼻子,是他们……拥有一颗感恩的心,你将拥有美好的亲情、友情。
父母是值得我们一辈子去感激的。
“可怜天下父母心”,在这个世界上,父母为我们倾注了太多太多。
其实在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父母才是我们的依靠,父母才是值得我们用心、用生命去对待、去保护的人,是他们给了我们美好的一切。
体会李林森的生命境界
炳草岗街道组织学习李林森先进事迹体会李林森的生命境界他燃尽生命写忠诚,巴山渠水为之垂泪;他呕心沥血铸党魂,迎得万民口碑。
李林森同志用自己的一生,验证了“态度决定一切”的名言,他对党的忠诚、对事业的执着、对百姓的关爱,值得神州大地永远传诵;他的感人事迹、高尚形象和崇高精神,将引领我们阔步前进。
炳草岗街道党工委高度重视学习李林森的先进事迹,及时向12个社区党总支传达了学习活动的文件精神,各社区依托党员远程教育终端,认真开展学习了李林森同志先进事迹专题活动。
四川省万源市原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李林森同志,扎根巴山深处,把党的事业当作生命,始终坚持公道正派、任人唯贤,求真务实、敢于创新,情系百姓、廉洁清正,在身患绝症后仍顽强拼搏,用他短暂而光辉的一生,塑造了一座组织部长公正廉明、无私奉献的精神丰碑,树立了组工干部“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的时代典范。
《李林森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燃尽生命写忠诚——一个基层组织部长的无悔人生》,回顾了李林森创造的“草根民主”新模式——“四评村官”,记述了李林森在生命最后时刻仍痴心不忘工作的“拼命三郎”本色,通过大量李林森生前宝贵的影像资料,为大家重见了一个鲜活的李林森,同时又令人痛惜的李林森。
“李林森走了,他的生命虽然短暂,但却有着令人仰望的高度。
”李林森用他的人格魅力,感动了学习现场的所有人。
如学园路社区组织党员代表3名、群众代表2名和社区工作人员共计16人,重点学习了李林森同志的责任心、公正心、关爱心、淡泊心,以及忠诚、公道、自律、亲和等优秀品质。
看过专题片后,社区党员干部纷纷表示,要向李林森同志学习,加强自身的学习和修养,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在社区建设、服务和发展中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二街坊社区党总支组织社区党员,不仅认真学习了李林森同志先进事迹专题节目,并于节目结束后,开展了专题讨论会;会上社区党员争相发言,大家一致认为:李林森同志的事迹教育了在场每一个人,先进人物的事迹不仅感染人,催人奋进,激励人生,更重要的是对端正党风、行风及个人品行,净化党风、行风大有益处。
李林森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李林森同志先进事迹材料2011年10月目录1、中组部追授李林森同志“全国优秀组织工作干部”称号2、习近平:学习李林森同志先进事迹做让人民满意的好干部3、李源潮:做一个公道正派清正廉洁的组工干部4、李希:争做李林森式组工干部5、《人民日报》:生命之火——一个基层组织部长的无悔人生6、《人民日报》评论:搭好“渡人的梯”中组部追授李林森同志“全国优秀组织工作干部”称号日前,中共中央组织部作出决定,追授四川达州万源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李林森同志“全国优秀组织工作干部”称号,并要求在全国组织系统广泛开展向李林森同志学习活动。
决定指出,李林森同志的一生,是对党忠诚、无私奉献的一生,是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一生。
他始终牢记党的宗旨,对人民群众怀有深厚感情,经常资助困难群众,在抗击特大洪灾中舍生忘死,被群众称为“救命书记”,生命的最后时刻仍牵挂着困难群众,被誉为“老百姓的组织部长”。
他始终恪守公道正派、选贤任能的政治责任,坚守党的干部原则,树立重品行、重实干、重基层、重公认的用人导向,大力推荐使用扎根基层、埋头苦干的干部,营造风清气正的用人环境。
他始终注重改革创新,主持推进的“四评村官”等多项工作得到地方党委和上级组织部门的充分肯定。
他始终严格要求自己和家人,从不用手中的权力徇私情、谋私利,淡泊名利,甘为人梯。
他始终以事业为重,即使身患癌症,仍然以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拼命工作,为党的事业燃尽了生命之火。
决定强调,李林森同志是新时期基层组织部长的优秀代表,是组工干部“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和创先争优的时代典范。
广大组工干部特别是各级组织部门的领导干部,都要向李林森同志学习,学习他为党的事业鞠躬尽瘁、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学习他把人民群众当亲人、为民尽责的公仆情怀,学习他坚持党的组织原则、公道正派的职业操守,学习他勇于开拓创新、奋发有为的进取精神,学习他严格要求自己、清正廉洁的优秀品德,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大力弘扬优良作风,努力做一名组织放心、干部信任、群众满意的组工干部。
机关党员干部学习沈浩先进事迹心得
机关党员干部学习沈浩先进事迹心得:“三沉”精神2010-01-15 心得体会沈浩是一个平凡的共产党员,却做出了并不平凡的事迹。
他是新时期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是农村基层干部的杰出楷模,是机关干部下基层为群众服务的先进榜样。
作为一名机关党员干部,我认为要重点学习沈浩的“三沉”精神,即沉思想、沉身子、沉行动:沉思想,就是要有亲民爱民的思想,带着深厚的群众感情去做决策、想问题。
沈浩能扎根小岗村六年,靠什么,靠的就是他对老百姓的感情,靠的就是他亲民爱民的共产党员情节。
机关党员干部,要学习沈浩的这种情节,坚持沈浩的这种情节,把思想永远扎根在基层,扎根在群众中。
要树立正确的群众观,想问题,出政策,都要从群众的实际需要出发,克服官本位的不良思想,做到情为民所系;要坚持向群众学习,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群众当老师,虚心倾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把群众当英雄,学习他们无私奉献、任劳任怨的精神;要给群众谋利益,坚持先人后己,利为民所谋,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和优势,积极为农民群众的致富想办法,出主意,用真情去感动群众,用真爱去服务群众。
沉身子,就是要主动深入群众,主动深入基层,进行调查研究。
沈浩的六年,不仅把思想留在了小岗村,而且把身子扎在了小岗村,与小岗村的干部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亲眼看着小岗村的实际面貌,亲耳听着小岗村村民的呼声,亲身为小岗村的发展不断奔波。
机关党员干部要学习沈浩这种亲力亲为的精神和品格,要实实在在的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进行调查研究,进行访寒问暖,不要把下基层当作免费旅游,不要让下基层成为走马观花,更不要让下基层增加群众负担,而是要主动深入农户、深入田间地头,看看农村的发展变化,听听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用真心和真情去体会农民期盼什么,农业需要什么、农村发展什么。
沉行动,就是要把群众的实际需要和农村的实际需求落实到具体工作中。
沈浩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个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怀,在小岗村的日日夜夜,他都在思考着小岗村的发展,他把对小岗村的感情、对小岗村的村情,化作了一项项具体工作,不停地去尝试,年复一年地带领全村干部群众定规划、跑项目、寻找脱贫致富的好门路。
最新-李林森先进事迹材料2 精品
李林森先进事迹材料篇一:李林森先进事迹材料李林森同志人生格言公道正派、甘为人梯习惯优秀、追求卓越健康生活、快乐工作生命之火——一个基层组织部长的无悔人生《人民日报》2019年9月22日盛若蔚他就是英雄。
他用自己的行为书写活着的每一天,他离去时,人们甘愿续写他的故事,镌刻他的墓志铭……他像一颗流星,一划而过,却刺破苍穹,发出最耀眼的光;他似一束焰火,转瞬即逝,却留下永恒,放射最壮丽的美。
20年前,他怀揣梦想,迈着大步,从巍巍巴山走来;20年后,他魂归故里,重将自己托付绵绵巴山。
2019年7月31日12时25分,四川达州市中心医院。
一阵紧张全力的抢救,仍然没能把他留住。
42岁,正值壮年。
四川达州万源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李林森就这样匆匆走完了他短暂而绚丽的生命旅程,留下万般不舍。
巴山没了季节,只有被泪水打湿的8月……热血把工作当命,把事业当命,把命令当命川东多山,豪杰辈出。
70多年前,英勇的红四方面军就曾在这片红色的热土上激昂奋战,血染巴山。
1969年,李林森出生在达州市宣汉县大山里一个普通的农家。
作为长子,家人寄予厚望,为其取名林森,属意日后能成栋梁之才。
大学毕业,风华正茂。
本可留在城市,李林森却选择回家乡做一名?教书匠?。
敬业、严谨、坚韧……这份为人师表的职业为他打下了扎实的人生基础。
3年磨砺,李林森推开县检察院的大门,成了一名令人羡慕的检察官。
如果人生的轨迹照此演进,也许李林森后来不会经历那么多的人间悲喜。
1997年,在检察院顺风顺水的李林森作出一个大胆的决定:申请下派当村官!?那个时候,大学生干部申请到乡镇都少,何况村??宣汉县委副书记张宗昭清楚地记得,?他是全县头一个,而且还申请到最贫困落后的村子去,一大新闻呢!?就这样,五宝镇梨耳村迎来一个年轻的党支书。
组织部红色故事演讲稿范文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站在这里,为大家讲述一个关于组织部红色故事。
这个故事发生在我国革命战争年代,它见证了无数革命先烈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事业英勇奋斗的伟大历程。
下面,请允许我带领大家走进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感受那一份份炽热的红色情怀。
题目:传承红色基因,永葆革命精神一、红色故事的背景故事发生在1935年,红军长征途中。
当时,红军面临着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物资匮乏,环境恶劣。
在这样的困境下,红军战士们仍然坚定信念,英勇奋战,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
二、红色故事的主人公主人公是一位名叫李明的红军战士。
他来自贫苦家庭,从小饱受地主剥削压迫,对国民党政府深恶痛绝。
1930年,李明参加了红军,成为一名光荣的红军战士。
在长征途中,他始终坚定信念,英勇无畏,为革命事业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三、红色故事的经过1. 突破乌江天险1935年1月,红军长征途中,面临着国民党军队的重兵围追堵截。
在乌江天险,红军战士们奋勇拼搏,李明同志冲锋在前,为部队打开了一条生路。
在战斗中,他身负重伤,但仍顽强地坚持战斗,直至完成任务。
2. 翻越夹金山夹金山是红军长征途中的一座险峻山峰。
在翻越过程中,李明同志带领战友们克服了严寒、缺氧等困难,用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成功翻越了夹金山。
3. 渡过金沙江金沙江是红军长征途中的一道天险。
在渡江过程中,李明同志冲锋在前,为战友们树立了榜样。
在激战中,他英勇无畏,击退了敌军的进攻,为红军成功渡过金沙江立下了赫赫战功。
4. 四渡赤水四渡赤水战役是红军长征途中的一次重要战役。
在这次战役中,李明同志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为红军制定出了巧妙的战术。
在战斗中,他身先士卒,英勇奋战,为红军取得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
四、红色故事的启示1. 信念的力量李明同志在长征途中,始终坚定信念,英勇无畏。
正是这种信念,让他战胜了重重困难,为革命事业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这启示我们,在任何困难和挑战面前,都要坚定信念,勇往直前。
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读后感
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读后感《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读后感。
《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是一部由著名作家刘震云所著的小说,该作品以其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而备受读者喜爱。
小说以描写一位年轻的组织部干部在基层工作中的艰辛和磨砺为主线,通过对他的成长历程和人生困境的描写,深刻反映了当代青年在社会转型期的生存状态和精神追求。
在阅读这部小说的过程中,我深受触动,对其中的一些情节和人物形象产生了深刻的共鸣和思考。
首先,小说中对年轻组织部干部的塑造非常成功,他的形象鲜活而丰满,具有鲜明的个性和鲁莽的性格。
在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时,他总是敢于担当,敢于迎难而上,展现出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坚定信念和高尚品质。
他不畏艰难,不怕挫折,一直坚持着自己的理想和信念,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懈努力。
这种奋斗精神和担当精神让我深受感动,也让我对青年一代的责任和使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其次,小说中对基层工作的描写非常真实,通过对基层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的生动描绘,展现了基层干部在平凡岗位上的不平凡之处。
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付出,默默奉献,为了人民的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工作。
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共产党员的宗旨和信仰,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共产党员的责任和担当。
这种平凡岗位上的伟大精神让我深受感动,也让我对基层工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最后,小说中对青年成长的描写非常细腻,通过对年轻组织部干部的成长历程和心路历程的描绘,展现了他在工作中的成长和进步,也展现了他在生活中的感悟和领悟。
他在工作中不断磨砺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水平,不断完善自己的思想和作风。
他在生活中不断反思自己,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积累人生智慧和阅历。
这种不断进取和不断成长的精神让我深受感动,也让我对青年成长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通过阅读《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我深刻感受到了共产党员的责任和担当,也深刻感受到了基层干部的伟大精神和青年成长的艰辛历程。
这部小说不仅让我感受到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深刻观察和鲜明表达,也让我对当代青年的责任和使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警校在职培训心得体会6篇
警校在职培训心得体会6篇警校在职培训心得体会1 人民警察,这是一个多么圣洁的代言词;人民警察,这是一个多么威严的代言词;人民警察,他凭着独到的魅力深深吸引着我们这群有志青年投身于此。
在熙熙攘攘的市内、在车水马龙的道路上、在谜团重重的案发现场中、在午夜时分的办公室内,都忙碌着一个默默无闻的身影——警察,没有万人瞩目,没有众人喝彩,没有绚丽光荣,有的只是默默的工作,无言的奉献,这就是我们向往的神圣职业——人民警察。
骄阳似火,心比山高,甘洒一路汗水,争得无悔人生,带着万分期待和****,我们走进了揭阳警察培训基地,就这样开启了未来的理想之路。
旭日东开,只只白鸽向东飞,我们怀揣着梦想,拥抱着理想,在这片崭新的土地上,迈出了腾飞的第一步。
踏着凌乱的步伐,撑着惺忪的睡眼,拖着疲惫的身影,为期两周的警校军训生活正式拉开了序幕,这是促使我们从一个社会青年向一名合格警察转变的基准点。
虽然我曾经服役于武警部队,但是我也深深的明白,这次的军训,更是对我过去五年部队生涯的再总结再提高,也是全面提高综合素质的好时机。
苏轼曾说过:“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这句话的意思是成功的大门从来都是向意志坚强的人敞开的,甚至可以说是只向意志坚强的人敞开。
而军训不但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而且还能磨练坚强的意志。
感谢军训,我们知道,站军姿很累,但汗水过后的我们更显朝气;范文网齐步走很散,但坚持过后的我们更显团结;正步走很苦,但经风雨之后的我们更显英姿飒爽……我们为内务的过分严格而抱怨过,但我们为拉歌时的胜利而欢笑过;我们为高强度的训练而疲惫过,但我们也会操时的****而痛快过;我们为时不时的集队而无奈过,但我们也为考核时收获到的荣誉而欣慰过……“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出苦寒来〞是我军训后的体会。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是我军训后的心得。
在未来的路上,没有人可以一帆风顺。
曾经部队的生活让我意志坚毅,让我学会了在痛苦中成长,而现在的军训经历让我对梦想的追求更加执着,让我在逆境中永不言弃,从而勇敢的去面对失败与挫折。
组工干部演讲稿
篇一:赞美组工干部演讲稿——奉献冰心(bīnɡ xīn)在无悔组工人奉献冰心在无悔组工人尊敬(zūnjìng)的各位指导、同志们、朋友们:大家好!站在这里,我想起了这样的诗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当春天降临时,那些在烂漫的花丛中微笑的,就是我们的组工干部。
站在这里,我想起了这样的话语:世界上只有两样东西能引起人们内心的震撼:一样是我们头顶灿烂的星空,一样是我们心中神圣的道德准那么。
那些像无言闪烁的星星一样的,就是我们的组工干部;那些心中装有神圣的道德准那么的人,就是我们的组工干部。
站在这里,我的眼前出现了一幅幅感人的身影:徐国信、王秋明、张清、黄家斌、刘克明、王彦生&&,他们就是我们优秀的组工干部。
站在这里,我的耳边响起了这样的歌声:花前月下,不是我们的追逐;舒适安逸,不是我们的羡慕。
胸怀着太多太多的梦想,一起化做酣畅淋漓的倾诉。
即使道路坎坷,也要迈开勇往直前的大步;即使一生默默无闻,也要在心底做一次惊天动地的欢呼。
篇二:做党性(dǎngxìng)最强的组工干部演讲稿组工干部的三字经——讲党性(dǎngxìng)重品行做表率此刻站在这里,我的心情非常冲动,同时也很忐忑,因为我是一名入职时间(shíjiān)不长的年轻干部,工作中也没有做出轰轰烈烈的业绩,与在座的各位指导、同事相比,我在许多方面做的还远远不够,还有很多东西需要学习。
高中时期我积极要求进步,对党始终怀着朴素而深沉的感情,在中学时代我就成为了一名荣耀的中国共产党党员。
毕业后我来到延庆县张山营镇,成为了一名组工干部,在工作和学习中我对党和党员标准的认识越来越深入。
从黄昏下班后各科室的灯火通明中,我看到了什么是敬业;从一袋袋加班时的泡面中,我体会到什么是廉洁;从指导修改的每一个字句和标点中,我学会什么叫严谨。
那周密严格的考察方案和纪律,昭示着公正正派的风范;那对弱势群体的一笔笔捐赠,讲述着公正无私背后的温情;那群策群力推进的每一项重点工作,彰显着团结拼搏的力量。
【赏析】余华《组织部门来了个年轻人》 文学考研
【赏析】余华《组织部门来了个年轻人》文学考研【赏析】余华《组织部门来了个年轻人》文学考研余华的短篇小说《组织部门来了个年轻人》是一篇深入思考现实社会问题的作品。
故事发生在一个组织部门,描绘了一个年轻人在这个组织中的经历和变化。
通过对主人公的刻画,作品探讨了组织机构的迷失和个人价值的探索。
故事一开始,年轻人兴高采烈地进入这个组织部门,满怀希望和激情。
但很快,他发现这个组织并不是他想象中的那样完美。
组织的官僚主义、权力斗争和人际关系纷争让他感到困惑和失望。
他开始怀疑自己在这样的组织中是否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然而,年轻人并没有放弃。
他开始观察和思考,试图找到改变的途径。
他在组织中交到了一位老同事的朋友,通过他们的帮助,年轻人渐渐理解了组织的本质和自己应该如何应对。
他摒弃了盲从和安于现状的态度,勇敢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建议,并为组织带来了新的变革和进步。
整个故事虽然篇幅不长,但余华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情节,成功地传递了他对社会问题的思考。
他通过年轻人的经历,表达了对组织机构中官僚主义和权力斗争的批判,同时呼吁人们要勇敢地发声,为自己的价值而奋斗。
余华的《组织部门来了个年轻人》不仅给我们带来了文学的观赏享受,更重要的是引发了对社会问题的思考。
这篇作品透过组织部门的镜子,揭示了社会中的普遍问题,对于当代社会来说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读者在欣赏作品的同时也能对自己的生活和社会有所反思。
总而言之,余华的《组织部门来了个年轻人》通过对组织机构的描写,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年轻人在复杂社会中如何面对困难和迷茫、追求个人价值的故事。
这篇作品对于现实问题的思考和对个人成长的探索都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学习。
李林森先进事迹材料
李林森先进事迹材料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篇一:李林森先进事迹材料李林森同志人生格言公道正派、甘为人梯习惯优秀、追求卓越健康生活、快乐工作生命之火——一个基层组织部长的无悔人生《人民日报》2011年9月22日盛若蔚他就是英雄。
他用自己的行为书写活着的每一天,他离去时,人们甘愿续写他的故事,镌刻他的墓志铭……他像一颗流星,一划而过,却刺破苍穹,发出最耀眼的光;他似一束焰火,转瞬即逝,却留下永恒,放射最壮丽的美。
20年前,他怀揣梦想,迈着大步,从巍巍巴山走来;20年后,他魂归故里,重将自己托付绵绵巴山。
2011年7月31日12时25分,四川达州市中心医院。
一阵紧张全力的抢救,仍然没能把他留住。
42岁,正值壮年。
四川达州万源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李林森就这样匆匆走完了他短暂而绚丽的生命旅程,留下万般不舍。
巴山没了季节,只有被泪水打湿的8月……热血把工作当命,把事业当命,把命令当命川东多山,豪杰辈出。
70多年前,英勇的红四方面军就曾在这片红色的热土上激昂奋战,血染巴山。
1969年,李林森出生在达州市宣汉县大山里一个普通的农家。
作为长子,家人寄予厚望,为其取名林森,属意日后能成栋梁之才。
大学毕业,风华正茂。
本可留在城市,李林森却选择回家乡做一名?教书匠?。
敬业、严谨、坚韧……这份为人师表的职业为他打下了扎实的人生基础。
3年磨砺,李林森推开县检察院的大门,成了一名令人羡慕的检察官。
如果人生的轨迹照此演进,也许李林森后来不会经历那么多的人间悲喜。
1997年,在检察院顺风顺水的李林森作出一个大胆的决定:申请下派当村官!?那个时候,大学生干部申请到乡镇都少,何况村??宣汉县委副书记张宗昭清楚地记得,?他是全县头一个,而且还申请到最贫困落后的村子去,一大新闻呢!?就这样,五宝镇梨耳村迎来一个年轻的党支书。
梨耳,穷得出名。
别说县城,离五宝镇也有20多公里山路。
?来了,就干出个样!?山里娃不信邪,他想看看自己行不行。
中组部党员教育中心2011年工作总结和2012年工作打算
党员教育中心2011年工作总结和2012年工作打算一、2011年工作总结党员教育中心成立以来,在源潮同志和部务会的正确领导下,在秦丰同志的直接指导下,我们在保持工作连续性的基础上,着力求实创新、服务基层,自我加压、奋力开拓,经过一年的努力,党员教育中心组织构架已经建立,工作思路基本理清,各项工作开局良好,一些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深入调研、理清思路,整体谋划党员教育工作。
开展了3次集中调研。
一是为搞好业务工作承接开展调研。
中心筹备期间和成立之初,从有关业务局接手远程教育、电化教育、手机信息系统等项工作。
为了摸清情况,搞好衔接,改进工作,先后在北京、河南等地召开7个座谈会,走访10多家中央单位,听取部内10多个局室的意见,并组织中心全体人员利用春节返乡探亲机会,实地查看了50多个远程教育终端站点。
二是围绕谋划整体工作开展调研。
召开座谈会听取了20多个省(区、市)组织部门的意见,配合中办调研室六组开展了信息网络化条件下党员教育工作重点课题调研。
秦丰同志给予悉心指导,带队到山东开展党员教育工作专题调研,多次召集中心班子成员,学习领会源潮同志一系列指示精神,研究工作思路,形成了工作要点。
三是针对重点工作开展专题调研。
开展了远程教育“百村调查”,深入11个省(区、市)61个县(市、区),明察暗访了126个站点,与近千名基层党组织书记、站点管理员和党员座谈,查找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研究改进措施。
此外,创办了《党员教育通讯》,撰写系列评论,加强了对全国党员教育工作的宣传指导。
(二)呼应大局、面向基层,组织开展全国基层党组织书记加强社会管理集中轮训。
贯彻落实中央精神,按照源潮同志和部务会关于开展全国基层党组织书记加强社会管理集中轮训的意见,代部起草、下发通知,对集中轮训的主题、对象、时间、内容、方式、组织实施和质量保障措施等都提出了明确要求,作出了具体安排。
并会同组织二局、干部教育局举办了两期示范班。
李林森先进事迹材料doc
李林森先进事迹材料篇一:李林森先进事迹李林森同志是一位公道正派的组织部长、一位燃烧生命书写忠诚的共产党人、一位英年早逝的组织部长、一位燃尽生命照亮信仰的共产党人;他言行透着务实,举止写着求真,把优秀做为一种习惯。
把辛苦做为一种财富,把形象做为一种生命。
我们所有的教师都应该向他学习。
XX 年 7 月 31 日,年仅 42 岁的四川达州万源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李林森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不幸辞世。
李林森是 XX 年 7 月被确诊为肝癌晚期的,但他隐瞒病情忘我工作了近两年时间。
他是新时期焦裕禄、孔繁森式的先进典型,是王瑛、王彦生式的好干部。
他短暂的一生 , 充分展示了新时期基层党员领导干部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的时代品格,生动诠释了一名领导干部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
什么人才是人民的公仆?什么人才是基层党员干部的典范形象?在新时期,如何才能把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重塑在老百姓的心坎上?李林森以最平凡、最质朴、最不起眼的方式,做出了自己最真诚的回答。
他把事业当命。
李林森同志一生对党忠诚、信念坚定。
他身患肝癌、肺癌近两年来 , 强忍癌症晚期及多次高难度手术的痛苦折磨 , 忘我地一心扑在工作上 , 直至生命垂危被送进医院 , 仍然把病房当办公室 , 夜以继日为党的事业和山里老百姓脱贫呕心沥血。
他对党、对事业的无限忠诚;他始终保持昂扬奋进、主动作为的精神状态;他创先进、争优秀的辉煌业绩,最后汇成老百姓口中的一句话“这样的领导,我们爱”。
他把群众当命。
李林森同志工作的中心、活动的轴心,几乎都围绕着三个字“老百姓”。
李林森同志的为官之道是: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公仆就是为人民服务的。
位置可能不同,岗位可能不同,分工也可能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你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你当亲人;你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会把你顶在头上。
李林森虽已永远离去,但他用自己的言行向我们诠释和彰显一个山里的干部的政治本色,向我们提供了新时期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范本。
区委学习先进通知
中共北京市石景山区委组织部(通知)━━━━━━━━━━★━━━━━━━━━━关于组织广大党员干部通过远程教育网络收看学习李林森同志先进事迹的通知各工委,区委直属党委、总支:10月12日,北京市委组织部转发了中央组织部《关于组织广大党员干部通过远程教育网络收看学习李林森同志先进事迹的通知》,通知要求各基层党组织要认真组织党员干部通过远程教育网收看学习、讨论交流,形成汇报材料。
四川省万源市原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李林森同志,扎根巴山深处,把党的事业当作生命,始终坚持公道正派、任人唯贤,求真务实、敢于创新,情系百姓、廉洁清正,在身患绝症后仍顽强拼搏,用他短暂而光辉的一生,塑造了一座组织部长公正廉明、无私奉献的精神丰碑,树立了组工干部“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的时代典范。
9月27日,习近平、李源潮等中央领导同志在人民大会堂会见李林森先进事迹报告团全体成员,习近平同志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李林森同志是新时期基层组织部长的优秀代表,是组工干部“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的楷模,是创先争优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典范。
各级党员干部特别是组织系统的干部都要向李林森同志学习,以李林森同志为榜样,争做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好党员、好干部。
会见活动结束后,李源潮同志出席全国组织系统《李林森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视频会议并讲话,要求全国组织系统要迅速兴起向李林森同志学习的热潮。
中央组织部党员教育中心在全国远程教育网(/)上开设了《燃尽生命写忠诚——一个基层组织部长的无悔人生》专门网页,于10月上旬在全国专用频道连续播出《李林森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燃尽生命写忠诚》等专题节目。
各单位要认真做好报告会实况录像的转播工作,组织党员干部系统浏览专门网页内容,集中收看报告会实况录像,讨论交流学习李林森同志先进事迹的体会。
各单位可组织党员干部通过全国远程教育网、全国基层党建工作手机信息系统、中央组织部“12371”咨询服务电话等渠道,积极留言投稿,交流学习心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命之火——一个基层组织部长的无悔人生《人民日报》2011年9月22日盛若蔚他就是英雄。
他用自己的行为书写活着的每一天,他离去时,人们甘愿续写他的故事,镌刻他的墓志铭……他像一颗流星,一划而过,却刺破苍穹,发出最耀眼的光;他似一束焰火,转瞬即逝,却留下永恒,放射最壮丽的美。
20年前,他怀揣梦想,迈着大步,从巍巍巴山走来;20年后,他魂归故里,重将自己托付绵绵巴山。
2011年7月31日12时25分,四川达州市中心医院。
一阵紧张全力的抢救,仍然没能把他留住。
42岁,正值壮年。
四川达州万源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李林森就这样匆匆走完了他短暂而绚丽的生命旅程,留下万般不舍。
巴山没了季节,只有被泪水打湿的8月……热血把工作当命,把事业当命,把命令当命川东多山,豪杰辈出。
70多年前,英勇的红四方面军就曾在这片红色的热土上激昂奋战,血染巴山。
11969年,李林森出生在达州市宣汉县大山里一个普通的农家。
作为长子,家人寄予厚望,为其取名林森,属意日后能成栋梁之才。
大学毕业,风华正茂。
本可留在城市,李林森却选择回家乡做一名‚教书匠‛。
敬业、严谨、坚韧……这份为人师表的职业为他打下了扎实的人生基础。
3年磨砺,李林森推开县检察院的大门,成了一名令人羡慕的检察官。
如果人生的轨迹照此演进,也许李林森后来不会经历那么多的人间悲喜。
1997年,在检察院顺风顺水的李林森作出一个大胆的决定:申请下派当村官!‚那个时候,大学生干部申请到乡镇都少,何况村?‛宣汉县委副书记张宗昭清楚地记得,‚他是全县头一个,而且还申请到最贫困落后的村子去,一大新闻呢!‛就这样,五宝镇梨耳村迎来一个年轻的党支书。
梨耳,穷得出名。
别说县城,离五宝镇也有20多公里山路。
‚来了,就干出个样!‛山里娃不信邪,他想看看自己行不行。
建广播站、修渠筑道、发展党员……一年下来,李林森干得风生水起。
及至任职乡镇,这段经历成了他攻坚破难的宝贵2财富。
‚我是洪水冲出来的干部!‛多年以后,李林森如此自嘲。
但在五宝镇2万多名乡亲眼中,这个年轻的镇党委书记就是他们不折不扣的‚救命书记‛!2004年9月5日深夜,前河边的五宝镇早已沉入梦乡。
谁也想不到,一场巨大的灾难正悄悄逼近。
下游突发超大规模山体滑坡,河床瞬间被堵,洪水不泄反上,生生圈出一个宽1300米、库容2亿立方米的巨型堰塞湖——地势低洼的五宝,不幸坠入‚湖底‛。
黑暗中,人们急切的呼救声和牲畜水中挣扎的惨叫声,一浪高过一浪。
五宝人哪见过这般场面:洪水漫过山庄、漫过田地、漫过河堤、漫过街区……不到两小时,平日繁华热闹的小镇,就噩梦般地化为‚水中孤城‛,停水停电断联。
时间就是一切!李林森紧急召开只有3分钟的动员会:‚现在没法详细安排,也没有救援设备,只有一条请记住:老百姓的命就是我们的命!‛9个火线组建的应急分队迅速撒出去,通知村民紧急转移。
一场与洪魔夺人、同时间赛跑、跟死亡抗争的生命大营救,在如漆的夜色中展开。
‚一个不能死、一个不能伤!‛这是上级下达的死命令,3李林森掂得出分量。
‚救命啦!‛‚救命啦!‛扎起简易木筏,循着呼救方向,一道微弱的手电光柱,在惊慌失措的村落里上下穿梭。
一次、两次、三次,背出80多岁的覃宗秀老人,疏散出被困教室的50余名师生……李林森嗓子喊哑了,就用手比划,实在背不动了,搀扶着也要让群众脱离危险。
翻过百道墙,越过千户窗,衣服不知被扯破多少口子,身上不知被划出多少血痕,更记不清往返跑了多少趟……李林森先后9次把鞋脱给逃命的灾民,给他再找来一双,不久他又光着脚丫……三天三夜奋战,两万多名群众全部安全转移,创造了当地救灾史上的奇迹。
洪水未退,公路被淹。
除了一身衣服,很多群众什么都没带出来。
‚不能让一个人饿倒、病倒!‛在史无前例的大灾面前,李林森深知:现在全镇老小都看着他,自己代表党组织,自己就是主心骨!‚把红旗高高地竖起来,必须老远就能看到它!‛关键时候,李林森想到红旗。
很快,临时安臵点上,各式各样的红布剪成‚红旗‛,次第飘扬,五宝升腾起红色的希望!4严重缺觉,脸色蜡黄,身影憔悴。
长时间的超负荷工作,李林森一直在透支。
终于,在去救灾物资发放点途中,他两眼发黑,一头栽了下去——这已是几天内第三次晕倒。
可一醒过来,他又一手打着吊针,一手掏出手机询问灾情。
现场一位副县长看见,责备他‚太不爱惜身体‛,强行夺下手机。
他火了,‚还有那么多事等着我干!我躺下了,老百姓怎么办?‛洪水消退,满目疮痍,重建重任又扑面而来。
一身迷彩服,一双黄胶鞋,一个扩音器,这是李林森每天不变的行头。
白天,去安臵点巡查;晚上,到建房点督工。
就像一只停不下来的陀螺,每天高强度运转20小时以上,天天如此。
干群同心,其利断金。
一幢幢灾民新居拔地而起,一副副‚共产党好‛的春联透出喜悦……省委、省政府提出‚两年重建一个新五宝!‛的艰巨任务提前圆满完成。
巨灾之下,未死伤一人,未发生疫情,未挨饿病倒一人;更难得的是,泡在洪水里3个月,无一人上访……一场天灾,让五宝人领略了李林森的‚拼命三郎‛精神。
把工作当命!把事业当命!把命令当命!即便不眠不休,即便频频吐血,还是这个劲儿!‚他从来不对组织说‘不’,更不讨价还价。
‛张宗昭说,5任务交给李林森,俩字——放心!‚共产党的干部,得豁得出去,要对得起组织、对得起群众,要懂得报恩。
‛李林森的血管里,始终奔淌着一股股忠诚热血。
公道‚组织部是个渡人的梯!就是要树立重基层重边远的用人导向!‛抗洪得力,火线提拔,李林森擢升宣汉县副县长。
2006年2月,他交流至更偏远的万源市,9个月后改任组织部长。
组织部长,要害岗位。
万源的组织部长,更不好当。
三省结合部、七县交汇处,这个‚万水之源‛基础差、底子薄、实力弱,矛盾亦多。
‚组织部是个渡人的梯,导向至关重要。
‛对工作,李林森清醒定位。
‚贫困山区,都不容易,风气搞坏了,谁还干事?‛‚以德才选干部、凭实绩用干部、靠公论定取舍!‛‚重品行、重实绩、重基层、重公认!‛……万源的干部,在不同场合都聆听过李林森的‚布道‛。
但触动神经的,是王承兴‚土鸡变凤凰‛的实例。
62009年的腊月初四,很多人给紫溪乡党委书记王承兴发来短信,恭喜他‚进城了‛。
‚刚开始还以为开玩笑,对我来说,进城是个遥不可及的梦。
‛自喻在‚万源的西藏‛扎根的王承兴想都不敢想。
他哪里晓得,去年只在调研时深谈过一次的李林森,偷偷关心上了他,居然提名他任森林公安局局长。
‚其他资格老、功劳大的党委书记都没安排得这么好,他王承兴凭啥子进城,还当‘一把手’?‛有人反对。
李林森一改平日的温和,肃然反问:‚在全市最艰苦的乡一干就是15年,谁能坚持?在一个偏远乡当了7年乡长、8年书记不提任何要求,谁能做到?‛王承兴上任,李林森只送他一句话:‚你要争气!‛‚连我都能进城,大家都说有奔头了。
‛王承兴的调动,在乡镇干部中引发‚强震‛。
‚就是要鲜明重基层、重边远的用人导向!‛李林森任组织部长5年,18名优秀乡镇党委书记受到提拔重用,11名长期坚守边远高寒山乡的党委书记被交流回市级部门,18名家庭困难、需要照顾的基层干部进了机关。
反过来,对组工干部徐世和的‚冷落‛,则让干部看到李林森的另一面。
乡镇人事调整,在市委组织部工作的徐世和被提名推荐为7乡镇党委书记人选。
大家都以为他‚近水楼台先得月‛,结果却被调至‚八大高寒山区乡‛之一的堰塘乡。
天上地下,徐世和当然想不通。
‚组织部的干部用在哪里,大家都关注。
把你放得偏,条件是差了点,但锻炼也大。
‛李林森找他推心臵腹地长谈:‚你有能力,好好干,用成绩证明自己,也为组织部争个光……‛一席话,入情入理,心霾也就散了。
徐世和愉快地奔赴新岗位,很快就打开了局面,更理解了李林森的良苦用心。
对干部,严字当头;对亲人,严上加严。
李林森的大妹妹一直在宣汉县汽车站干临时工,很想让‚位高权重‛的哥哥打个招呼转正。
‚好歹咱还在城里上班,条件比农村强多了。
‛哥哥非但不开口,反倒劝她‚知足常乐‛。
同样,妻子向琪三叔的儿子中专毕业,也想‚投奔‛他。
在三叔眼里,组织部长是个‚了不起的大官‛,可李林森一句‚符合条件,就凭本事考吧‛的答复,让他倍感失望。
最后,堂弟出门打工。
不是没‚机会‛寻租,组织部长有权——可以向常委会行使干部推荐权,真想卖关子、耍手腕,不是不可能。
可这个‚权‛,李林森不用。
一位在偏远山区乡干了5年的党委副书记,业绩很突出,多次获万源市优秀党务工作者和优秀共产党员,但因长期顾不8上家,妻子一直闹,孩子中考也不理想。
2009年,得知万源要动干部,他觉得机会来了,借向李林森汇报工作之名送钱送物,希望‚照顾‛。
‚歪门邪道你少来!‛李林森严词拒绝,严厉批评:‚只要你干出实实在在的业绩,群众信任你,组织会考虑的!‛他仍不死心。
2010年春节,他特意跑到李林森宣汉老家去‚拜年‛,结果连门都没让进。
就在他感到希望渺茫时,突然宣布,被提拔为另一个乡的乡长。
新岗位上,他不负众望,工作出彩:不到一年,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同比净增789元。
‚林森部长是做人做事的榜样!‛这回他信了:‚只要踏踏实实干,就会受到群众尊重,就会得到组织认可!‛这样的拒绝,李林森没少经历。
曾有人提着一包现金送到面前,希望动干部时‚关照关照‛。
‚钱,我不会要;事,按政策办。
‛李林森一字一顿,‚组织用人不是看钱多钱少!‛几句话,羞得来人无地自容。
甚至还有人借洗手之名,把厚厚的‚信封‛丢在他家厕所,一路狂追,物归原主。
即便身染重疾,清廉之弦也未放松。
9今年春节,徐世和听闻李林森生病,专程探望。
看到昔日的老领导形容枯槁,他心如刀绞。
临别,徐世和饱含热泪,悄悄塞给李林森母亲1000元钱,托老人家代买些营养品。
‚赶紧收回去!不然看我怎么收拾你!‛李林森急了,从沙发上噌地站起来,脸涨得通红。
‚老领导,一点心意而已。
‛‚你来看我,我精神就好多了。
拿钱,以后就别来了!‛‚万源的干部工作风清气正。
‛让万源市委书记王成军欣慰的是,‚这几年,因干部选任不公而信访,一件没有。
‛锐气‚小县也要争一流、穷县更需大作为‛万源,这个曾经的川陕革命根据地核心区,至今仍是国定贫困县。
贫穷与落后,不仅刺痛着60万老区人‚摘穷帽‛的渴盼,也迟滞了老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步子。
‚小县也要争一流、穷县更需大作为。
‛刚一上任,李林森便下决心‚有所改变‛。
翻山越岭,一路颠簸。
花了两个多月,李林森跑遍全市52个乡镇的村村寨寨。
干部有何长短,发展瓶颈在哪,心里有了底。
所以,当2007年达州市委把村党组织换届试点的任务交10给万源时,李林森一点不憷。
这个曾在3个乡镇当过主官、成功收拾过‚烂摊子‛的新部长,精选8个不同层次的村落搞起了试点。
‚一些村级班子受家族势力、宗派势力等影响,作用发挥有限;同时,很多能人在外,上级组织又很难发现新的优秀人才……‛李林森把脉问诊,梳理成因。
在旧院镇红岩村,他的判断得到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