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生态工程学考试重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林业生态工程学重点

一、什么是林业生态工程?我国的林业生态工程主要解决什么生态环境问题?

林业生态工程是根据防护林学、生态学、林学及生态控制论原理,设计、建造与调控以木本植物为主,主要起防护作用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的工程技术,其目的是保护、改善和持续利用自然资源与环境。

1、自然灾害频繁

我国是一个多山国家,山丘区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2/3。大江大河的中上游多是高原山地,地形复杂,由于森林植被破坏,失去了天然蓄水和保持水土能力,致使水土流失加剧,自然灾害特别是洪灾愈来愈频繁。

2、水土流失严重

由于地形起伏、森林破坏,我国不少地方岩石裸露,形成重山秃岭,水土流失十分严重。

3、荒漠化面积扩大

荒漠化是包括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在内的多种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

4、水资源缺乏,污染严重

我国是一个缺水国家,且水污染越来越严重。按联合国有关规定,我国属中高度缺水国之列,但在低限边缘,我国供水能力为5200亿m3,占总径流量的20%,既属于缺水国,水资源利用潜力又很大。

5、森林破坏严重

建国以来,我国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森林覆盖率从建国初期的8.6%增加到16.4%,但这远远不够(覆盖率低,林分质量不容乐观),尤其是生态环境十分恶

劣的西部地区,这是水旱灾害不断加剧的重要根源。

6、生物多样性减少

中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其丰富度占世界第8位。中国野生动、植物分别占世界总数的9.8%和9.9%,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有6大类和185类,区系丰富,生态类型多,为野生动物栖息和繁衍创造了优越的条件。

7、城镇生态环境有待改善

城镇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有大气污染、水污染、噪音污染、光污染和固体废弃物等。

二、简述林业生态工程的含义、内容、类型。

含义:林业生态工程是根据防护林学、生态学、林学及生态控制论原理,设计、建造与调控以木本植物为主,主要起防护作用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的工程技术,其目的是保护、改善和持续利用自然资源与环境。

内容:1、生物群落建造工程

将设计的各个种群按照一定时间和空间顺序,定植在复合生态系统中,如农田防护林、防风固沙林等。

林业生态工程的主要种群可以是乔木,也可以是灌木甚至草类。

2、环境改良工程

防护林营建的地方,往往立地条件较差。为了保证植物(包括作物)正常生长发育,必须改良当地立地条件,如蓄水整地工程、径流汇集工程、人工沙降工程(草方格)、低湿地排水工程、盐碱土改良工程等。

3.食物链工程

生产型食物链:有效地利用绿色植物产品或加工剩余物转化成经济产品,如桑基鱼塘系统,用鱼作为生产性食物链。

“减耗”型食物链:如全国各地利用动物(灰鹊雀)控制森林病虫害;太行山区利用人工放养益鸟控制林冠害虫。

类型:1、地形地貌

(1)山丘区林业生态工程;

(2)平原区林业生态工程;

(3)风沙区林业生态工程。

2、防护对象

(1)水土保持林业生态工程;

(2)涵养水源林业生态工程;

(3)农田防护林业生态工程;

(4)防风固沙林业生态工程;

(5)护岸护滩林业生态工程;

(6)牧场防护林业生态工程。

3、地域

(1) “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

(2)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 ;

(3)沿海防护林体系工程;

(4)平原绿化工程;

(5)太行山绿化工程 ;

(6)防沙治沙工程 ;

。。。。。。

三、影响水分土壤入渗的因素有哪些?它们又是如何影响的?林地土壤入渗高于

非林地的原因是什么?

影响土壤入渗的主要因素及如何影响:

1.土壤初始(前期)含水量

前期含水量小,土壤干燥,吸水能力强,初始入渗率大;反之,初始入渗率小。并且,初始含水量大,达到稳渗的时间短。

2.土壤理化性质

(1)土壤物理性质:颗粒组成、结构、孔隙、表面结皮等。一般土壤颗粒组成及孔隙度是影响入渗的重要因素;此外,结皮也是影响土壤入渗的重要因素。(2)土壤化学性质:有机质、矿物质的可溶性等。

3.降雨特性

(1)降雨强度:当降雨强度小于入渗率时,降雨全部入渗,入渗过程受降雨过程控制;当降雨强度大于入渗率时,产生超渗雨,形成地表径流。

在相同土壤水分条件下,入渗率随降雨强度增大而减小,尤以草皮覆盖时更明显;对于裸露土壤,降雨强度大,雨滴增大,受击溅作用,孔隙被阻塞,入渗率减小。

(2)降雨历时:降雨历时分布特征不同,对入渗也有一定影响。有两次降雨量相同的过程,一次是降雨强度前段小、后段大,另一次相反。

结果表明:对于干旱的休闲地,前段两者入渗量不同,而后段几乎相同;对土壤含水量较高的草地,两者入渗量几乎相同。

因此,土壤含水量较小时,降雨历时影响显着。

(3)降雨过程:连续降雨和间歇降雨,其入渗过程是不同的。因为间歇期间,土壤水分重新分布,再加上蒸发、蒸腾,土壤初渗强度有所恢复。

4.地形地貌

坡度、坡向、地形切割程度对入渗也有影响。

坡度:越大,入渗率越小

坡向:影响植被覆盖及枯落物

地形切割

5.人类活动

耕地、非耕地及耕作情况对入渗亦有影响,深翻耕地比浅耕地入渗量大。在流域上进行大量的人类活动,如植树造林、种草、灌溉等,增加了滞水和蓄水能力,提高了入渗率。相反,陡坡耕种、破坏植被可减少入渗,增大地表径流,易形成洪水。

林地土壤入渗一般高于非林地,其原因:

1.枯枝落叶的覆盖:防止雨滴击溅,分散土粒,以防堵塞孔隙;防止土壤结皮,过滤泥沙。

2.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枯枝落叶增加了土壤有机质,使之形成良好的团粒结构,孔隙增加,提高渗透。据测定,林地土壤具有大量大团粒结构土层深达40~50cm,而一般农田和草地只有少量小团粒结构,且分布于地表层。

3.根系腐烂形成大量孔道(root way):据北林在黄土高原区测定,20年生的刺槐林,每公顷垂直根的通道有15000条;许多侧面孔道是从中心辐射出去的,腐烂后形成辐射状孔道,有利于入渗。

4.土壤动物活动形成大量洞穴、孔道:土壤动物活动既疏松了土壤,产生大量的洞穴、孔道,而且其排泄物能在地面形成良好的团粒结构,增大孔隙。据报道,在肥沃的橡树林中,每公顷土壤有蚯蚓500~700万条,而贫瘠土壤只有5~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