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地震中的父与子

合集下载

17 地震中的父与子

17 地震中的父与子

推荐阅读
《背影》 《奇迹的名字叫父亲》
在这样的大地震中,父 子俩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请你快速浏览课文,看 看文中是怎样评价这对 父子的。
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 地紧紧拥抱在一起。
走进了不起的父亲。 请你默读1-12自然段,画出 描写父亲的语句,做好批注, 体会父亲的了不起。
就在他挖掘的时候,不断有孩子的父母急匆匆地赶来。 看到这片废墟,他们痛哭并大喊:“我的儿 子!”“我的女儿!”哭喊过后,便绝望地离开了。 有些人上来拉住这位父亲,说:“太晚了,没有希望 了。”这位父亲双眼直直地看着这些好心人,问道: “谁愿意帮助我?”没人给他肯定的回答,他便埋头 接着挖。 消防队长挡住他:“太危险了,随时可能发生大爆炸, 请你离开。” 这位父亲问:“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警察走过来:“你很难过,我能理解,可这样做,对 你自己、对他人都有危险,马上回家吧。” “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胧时候 父亲是一座大山 坐在他肩头 总能看的很远、很远
懂事时 父亲是一棵倔强的弯松 这才发现 我的分量是这样重、这样重
而现在 父亲啊 你是一首深沉的诗 儿子默默的读 泪轻轻的流


“ 不!爸爸。先让我的同学 出去吧!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 一起 ,我不怕,不论发生什么, 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
“我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说 只要我爸爸活着就一定会来救 我,也能救大家。因为你说过, 不论发生什么,你总会和我在 一起!”
这对了 不起的父与 子,无比幸 福地紧紧拥 抱在一起。
夸一夸
夸一夸
这对父与子真是
了不起,你想对父亲或
儿子说点什么?请用一 两句话写下来。
(1)我想对这位父亲 说: “ ” (2)我想对阿曼达说: “ ”

17 地震中的父与子

17 地震中的父与子
17 地震中的父与子
词 语:
昔日 颤抖 废墟 爆炸 混乱 疾步 绝望 开辟 瓦砾 破烂不堪
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 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 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 堪。到处都是血迹。 ……
通过想象,填补文本空白:
★当父亲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 36小时)的时候,他的手指已经 ,他 的肚子已经 ,衣服 ,他的脸 上 ,但是,他想到 ,于是他 又 。 ★父亲在挖掘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哪些事?
“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不!爸爸。先让我的同学出去吧! 我知道你会跟我在一起,我不怕。无论 发生了什么,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 起。”
“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பைடு நூலகம்
这对了 不起的父与 子,无比幸 福地紧紧拥 抱在一起。
任选其一:
1、搜集5.12汶川大地震中表现父爱母爱的感人 故事写成小片段。
2、说说父母亲为我们做了哪些微不足道,却 有饱含父母之爱的事,写在小练笔本上。

第17课:地震中的父与子

第17课:地震中的父与子

曼妙

疾步

爆炸
chàn
瓦砾
砸碎
颤抖
读了这个 故事你有什 么感受?
思考一:父亲在救助儿子的过程中心情有什么变化?
幸福、激动
坚定
悲痛、绝望
思考二:为什么说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子?
坚持不放弃
父亲
了不起 儿子
对妻儿的责任感
沉着冷静
先人后己
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 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 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 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 血迹。挖到第38小时,他突然 听见瓦砾堆底下传出孩子的声 音:“爸爸,是你吗?”
换成“他挖了38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好不好?
在混乱中,一位年轻的父亲安顿 好受伤的妻子,冲向他七岁儿子的学 校。那个昔日充满孩子们欢声笑语的 漂亮的三层教学楼,已变成一片废墟。 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 “阿曼达,我的儿子!”跪在地上大 哭了一阵后,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对儿 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 总会跟你在一起!”他坚定地站起身, 向那片废墟走去。
语言描写
为什么父亲不管别 人怎么劝阻,只是不 停地说:“你是不是 来帮助我?”
父亲希望得到帮助,尽快救出儿子, 表现出父亲高度的责任感和对儿子的深爱。
外貌描写、语言描写的作用:
表现人物内心 突出人物性格
表达人物情感
家庭作业:
达达的爸爸妈妈准备星期 六带达达去游乐场玩,达达非 常高兴,星期五放学回家便异 常激动……请写一个片段,运 用语言描写来表达现出达达兴 奋急切的心情!
是儿子的声音!父亲大喊:“阿曼达! 我的儿子!” “爸爸,真的是你吗?” “是我,是爸爸!我的儿子。” “我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说只要我爸 爸活着就一定会来救我,也能救大家。因 为你说过,不论发生什么,你总会和我在 一起!” “你现在怎么样?有几个孩子活着?” “我们这里有14个同学,都活着,我 们都在教室的墙角,房顶塌下来架成个大 三角形,我们没被砸着。”

17课 地震中的父与子

17课  地震中的父与子
改为这样好不好 他不停地挖着,没有人再来阻挡他。 ?为什么?
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 堪,到处都是血迹。挖到第38小时,他 突然听见瓦砾堆下传出孩子的声音„„
挖了8小时, 父亲满脸灰尘, 但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着我! 挖了12小时, 父亲双眼布满血丝, 但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着我! 挖了24小时 父亲衣服破烂不堪, 但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着我! 挖了36小时 父亲身上到处都是血迹, 但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着我!
夸一夸
夸一夸
这对父与子真是
了不起,你想对父亲或
儿子说点什么?请用一 两句话写下来。
(1)我想对这位父亲 说: “ ” (2)我想对阿曼达说: “ ”
课文讲述的是有一年发生在(美) 的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冒着危险), 抱着坚定信念,(不顾劝阻),历尽 艰辛,经过(36个小时)的挖掘,终 于在废墟中(救出了儿子和同学)的 故事,歌颂了伟大的(父爱),赞扬 了深厚的(父子之情)。
※ 高尔基也曾深情地赞美: “父爱是一部震撼心灵的巨著,读 懂了它,你也就读懂了整个人生!”
想象写话:
在了不起的父亲用双手在废墟中挖了 8小时、12小时、24小时、直至38小时 的时候,我们了不起的孩子阿曼达,又 是如何在废墟底下度过这漫长的岁月的 呢?请你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想想阿 曼达在废墟下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呢? 把当时的场景写下来。
常用俗语 1、不到黄河心不死:比喻不到绝境不肯死心。也 比喻不达目的决不罢休。2、不见棺材不落泪:比 喻不到彻底失败的时候不知痛悔。3、不费吹灰之 力:形容做事情非常容易,不费什么力气。4、不 管三七二十一:不顾一切;不问是非情由。5、不 知天高地厚:形容见识短浅,狂妄自大6、不入虎 穴,焉得虎子:比喻不历艰险,就不能获得成功。 7、炒冷饭(也说“抄现饭”):比喻重复已经说 过的话或做过的事,没有新内容。8、炒鱿鱼:鱿 鱼一炒就卷起来,像是卷铺盖,比喻解雇。

《地震中的父与子》阅读题的答案(优秀10篇)

《地震中的父与子》阅读题的答案(优秀10篇)

《地震中的父与子》阅读题的答案(优秀10篇)《地震中的父与子》阅读答案篇一语文阅读题从小学开始就要训练,因为语文的阅读感觉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形成的。

小编在这整理了《地震中的父与子》阅读答案,希望能帮助到您。

地震中的父与子1989年发生在美国洛杉矶一带的大地震,在不到4分钟的时间里,使30万人受到伤害。

在混乱和废墟中,一个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便冲向他7岁儿子上学的学校。

他眼前,那个昔日充满孩子们欢声笑语的漂亮三层教学楼,已变成一片废墟。

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跪在地上大哭了一阵后,他猛然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无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他坚定地站起身来,向那片废墟走去。

他知道儿子的教室在楼的一层左后角处,他疾步走向那里,开始动手。

在他清理挖掘时,不断地有孩子的父母急匆匆地赶来,看到这片废墟,他们痛哭并大喊:我的儿子!我的女儿!哭喊过后,他们绝望地离开了。

有些人上来拉住这位父亲说:太晚了,他们已经死了。

这位父亲双眼直直地看着这些好心人,问道:谁愿意来帮助我?没人给他肯定的回答,他便埋头挖着挖着。

救火队长挡住他:太危险了,随时可能引起爆炸,请你离开。

这位父亲问:你是不是来帮助我?警察走过来:你很难过,难以控制自己,可这样不但不利于你自己,对他人也有危险,马上回家去吧。

你是不是来帮助我?人们都摇头叹息着走开了,都认为这位父亲因失去孩子而精神失常了。

这位父亲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着我。

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3小时,没人再阻挡他。

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浑身上下破烂不堪,到处是血迹。

到第33小时,他突然听见底下传出孩子的声音:爸爸,是你吗?是儿子的声音!父亲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爸爸,真的是你吗?是我,是爸爸!我的儿子!我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说只要我爸爸活着就一定来救我,也就能救出大家。

因为你说过不论发生什么,你总会和我在一起!你现在怎么样?有几个孩子活着?我们这里有14个同学,都活着,我们都在教室的墙角,房顶塌下来架了个大三角形,我们没有砸着。

五年级上册第17课地震中的父与子(同步讲练测)人教新课标版(附答案)

五年级上册第17课地震中的父与子(同步讲练测)人教新课标版(附答案)

第五单元第17课地震中的父与子开心回顾1.趣味故事:一束白色的栀(zhī)子花一束鲜花——一束白色的栀子花,总会在我的每个生日送到我家。

花束里没有通常可见的留言卡;到花店老板那里也查不出赠花人的姓名,因为这花是现金零售的。

白色的栀子花依偎在柔和的粉红色的包装纸中,纯洁无瑕,芬芳沁(qìn)人,为我带来了无尽的欣悦。

我没法查明送花人的身份,然而没有一天不在揣想这位匿(nì)名者的形象。

每一次我想起这位也许是出于羞涩或是出于怪僻而不愿意透露自己真名实姓的神秘人士的时候,都是我最为幸福的时刻。

妈妈也给我的想象推波助澜。

她多次问我,是不是我曾为某人做过什么好事,而今他以这种方式向我表示他的谢意?会不会是那位我常常帮他卸(xiè)车的开杂货店的邻居?会不会是那位老人,在整个寒假里我都帮他取邮件,让他省去在冰地上滑倒的危险?会不会是哪位青年人,对我怀有浪漫之想?我实在没法知道。

而栀子花的馥(fù)郁与温馨(xīn)却无时无刻不陪伴在我的身旁,让我真切地感觉到自己是可爱的,值得别人关心与爱。

我就是在这栀子花香中想象,在栀子花香中成长,一直到22岁。

这一年,我妈妈过世了,生日里的栀子也就是在这一年中断的。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依靠——()香气袭人——()(2)读画线句子,回答问题。

①本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把“依偎”换成“躺”或“靠”,行不行?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纯洁无瑕”“芬芳沁人”分别指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过文章,你觉得母亲送花的目的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依偎芬芳沁人(1)①拟人②不行。

17地震中的父与子(gai)

17地震中的父与子(gai)
父亲为了救儿子,整整挖了38小 时,突出了挖的时间之长,之艰难。 这句话不是直接写38小时,而是从8 小时写起,这样写,表现出艰难的过 程,更能体现父亲执著的信念和父救 儿所克服的巨大困难。
当阿曼达被埋在废墟里时是怎么做的?
“我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 说只要我爸爸活着就一定会来 救我,也能救大家。因为你说 过,不论发生什么,你总会和 我在一起!”
这段话不是直接写38小时,而是从8小时写起,作者 为什么要这样写呢?
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 36小时,每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 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 到处都是血迹。挖到第38小时,他突 然听见瓦砾堆底下传出孩子的声音: “爸爸,是你吗?”
这段话不是直接写38小时,而是从8小时写起,作者 为什么要这样写呢?
17 地震中的父与子
在突如其来 的地震中,这 对父子究竟发 生了怎样感人 的事迹呢?
读读写写
luò shān jī hùn


xū jí
洛杉 矶 混乱 昔日 废墟 疾病
bào
lì zá
chàn

爆炸 瓦砾 砸碎 颤 抖 疾步
同学们伴着音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父亲在救助儿子的过 程中的心理变化。
这对了不起的父与 子,无比幸福地紧紧 拥抱在一起。
当父亲开辟一个安全出口的时候,阿曼达是怎么做的?
“不!爸爸。先让我的同学
出去吧!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 一起,我不怕,不论发生什么
“出来吧! 阿曼达。”
事,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
一起。”
“不!爸爸。先让同学 出去吧!”
“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 为什么文中3次反复出现类似的话?
因为他是父亲对儿子的承诺,是 儿子在绝境中满怀信心的力量源泉, 也是父亲坚持到底决不放弃的原因。 反复出现,多处呼应,通过父亲的责 任感充分表现了崇高的父爱,通过儿 子对父亲诺言的深信不疑说明了对父 亲多么信赖。

17.地震中的父与子

17.地震中的父与子

是儿子的声音!父亲大喊:“阿曼达!是你吗? “爸爸,真的是你吗?” 是我,是爸爸!我的儿子! “我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说只要我爸爸活着 就一定会来救我,也能救大家。因为你说过,不 论发生什么,你总会和我在一起!
பைடு நூலகம்……
父亲声音颤抖地说:“出来吧!阿曼达!” “不,爸爸。先让我的天下出去 吧!” ……
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 紧紧拥抱在一起。
他挖了8小时,12小时, 24小时,36小时,没人 再来阻挡他.
他挖了8小时,12小 时,24小时,36小时, 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 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 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 是血迹。
“不论发生什么,我 总会和你在一起!”
挖到第38小时,他突然听到瓦砾堆底下 传出孩子的声音:“爸爸,是你吗?”
17 地震中的父与子
执教:镇桥中心小学 汪丹
Dizhen
惊心动魄 惨不忍睹 残酷
令人恐怖
损失惨重
洛杉矶 混乱 昔日 废墟 爆炸 瓦砾 砸着 颤抖 疾步 绝望 悲痛 坚定 欢声笑语 破烂不堪
默读课文,思考: 1、这是一场怎样的地震? 2、在这场地震中,父子之 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3、读了文章,你觉得这对 父子怎么样?

17地震中的父与子完美版

17地震中的父与子完美版
512汶川大地震前
512汶川大地震后 ——倒塌的房屋
512汶川大地震后 ——裂断
512汶川大地震后 ——伤亡严重
512汶川大地震后 ——伤亡严重
这是一场怎样的地震?在课文中找 出相关句子。
有一年,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30万 人在不到四分钟的时间里受到了不同程度的 伤害。
有感情地朗读下面的对话
“太晚了,没有希望 了。”
“谁愿意帮助我?” (恳求)
“太危险了,随时可能 “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发生大爆炸,请你离 开。”
(带着希望,急切地)
“你很难过,我能理解, 可这样做,对你自己、
“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对他人都有危险,马上
(有点儿生气)
回家吧。”
想一想
如果父亲挖出了孩子,但是 孩子已经死了。
去动。作和语言
“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 你在一起!”
“儿子在等着我!”
心理活动
(坚守承诺、不离不弃)
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 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 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 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 血迹。 ……
外貌
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 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历尽艰辛 疲惫不堪 伤痕累累
警察走过来:“你很难过,我能理解,可这
样做,对你自己、对他人都有危险,马上回家
吧。”
语言描写
“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他挖了8小动时作,1描2写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
阻挡他。
他满脸灰尘,双眼外布貌满描血写丝,衣服破烂不堪, 到处都是血迹。
为什么说 这是一位了不 起的儿子?
快速阅读13—24自然段,你从哪些地 方体会到儿子的了不起?
“我告诉同学们不要害害怕怕,说只要

17 地震中的父与子

17 地震中的父与子
请在此输入您的标题
•请在此输入您的文本。请在此输入 您的文本。请在此输入您的文本。请 在此输入您的文本。请在此输入您的 文本。
•请在此输入您的文本。请在此输 入您的文本。请在此输入您的文 本。请在此输入您的文本。请在 此输入您的文本。
LOREM IPSUM DOLOR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adipisicing elit.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adi
了不起—爱子心切
跪在地上大哭了一阵后,他 猛然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 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 会和你在一起!”他坚定地起 身,向那片废墟走去。
了不起— 坚定信念
他挖了8小时,12小时, 24小时,36小时,他满脸灰 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 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了不起— 不畏艰难,不畏生死
LOREM IPSUM DOLOR
LOREM IPSUM DOLOR LOREM IPSUM DOLOR LOREM IPSUM DO
17、地震中的父与子
读读下列词语
shān
jī hùn
地震 洛杉矶 混乱 安顿 挖掘


màn
昔日 废墟 阿曼达 坚定 绝望
bào
爆炸 叹息 悲痛 颤抖 拥抱 疾步

瓦砾 砸碎 欢声笑语 破烂不堪
思考:
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 事?并思考这是一对怎样的 父与子?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1—12 自然段。看看课文有哪些地 方,哪些语句告诉你这是位 了不起的父亲。
在混乱中,一位年轻的父 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冲向他 7岁的儿子的学校。
了不起— 理智和对孩子的牵挂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17课地震中的父与子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17课地震中的父与子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17课《地震中的父与子》课文原文1989年,美国洛杉机发生大地震,30万人在不到4分钟的时间里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

在混乱中,一位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冲向他7岁的儿子的学校。

那个昔日充满孩子们欢声笑语的漂亮的三层教室楼,已变成一片废墟。

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跪在地上大哭了一阵后,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了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他坚定地站起身,向那片废墟走去。

他知道儿子的教室在一层楼的左后角,便疾步走到那里。

就在他挖掘的时候,不断有孩子的父母急匆匆地赶来,看到这片废墟,他们痛哭并大喊:“我的儿子!”“我的女儿!”哭喊过后,便绝望地离开了。

有些人上来拉住这位父亲,说:“太晚了,没有希望了。

”这位父亲双眼直直地看着这些好心人,问道:“谁愿意帮助我?”没人给他肯定的回答,他便埋头接着挖。

救火队长挡住他:“太危险了,随时可能发生大爆炸,请你离开。

”这位父亲问:“你是不是来帮助我?”警察走过来:“你很难过,我能理解,可这样做,对你自己、对他人都有危险,马上回家吧。

”“你是不是来帮助我?”人们摇头叹息地走开了,都认为这位父亲因为失去孩子过于悲痛,而精神失常了。

然而这位父亲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着我!”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

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挖到第38小时,他突然听见瓦砾堆底下传出孩子的声音:“爸爸,是你吗?”是儿子的声音!父亲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爸爸,真的是你吗?”“是我,是爸爸!我的儿子。

”“我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说只要我爸爸活着就一定会来救我,也能救大家。

因为你说过,不论发生什么事,你总会和我在一起!”“你现在怎么样?有几个孩子活着?”“我们这里有14个同学,都活着,我们都在教室的墙角,房顶塌下来架成个大三角形,我们没被砸着。

”父亲大声向四周呼喊:“这里有14个小孩,都活着!快来人!”过路的人赶紧跑过来帮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地震中的父与子
【教学目标】
1.感受父子亲情,理解伟大的父爱能给人巨大的勇气,能使人在危急时刻变得更加坚强,能够无所畏惧地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

2.依托语言文字,通过联系上下文、展开想象与联想、感情朗读、小练笔等方法,理解课文内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展现“父亲艰难地在废墟上挖了38小时”这一情景的第十二自然段。

2.理解“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这句话给父子二人带来的巨大精神力量。

3.理解父亲为何了不起。

【教学难点】
1.理解“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这句话给父子二人带来的巨大精神力量。

2.感受地震灾难,体验地震带给人心灵的巨大冲击。

【教学过程】
一、齐读课题。

(1) 这是一次怎样的地震?(2)在地震中父与子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请同学们打开课文93页,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大家听明白了
吗?
交流问题。

讲解第一个问题。

1、这是一次怎样的地震?(这是一次大地震。


你从课文中的哪些地方看出来?
出示句子:
30万人在不到四分钟的时间里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

师:地震就是这样突如其然,你从哪儿看出这是一次大地震?
那个昔日充满孩子们欢声笑语的漂亮的三层教学楼,已变成一片废墟。

地震前是一片繁荣的景象,地震后全都变成废墟,这就是地震带给我们的惨烈的对比。

这里有一组美国洛杉矶地震后的照片,请看。

(高高飞架的立交桥眨眼间变成了残垣断壁;豪华轿车被倒塌的房屋硬生生被拦腰砸断;消防队长网站繁华的商店变成一地瓦砾,无计可施;地震过后引发的大爆炸吞噬着人们最后的希望;昔日美丽的家园如今已变成这副模样。

)地震过后的洛杉矶遭受了巨大的破坏,已变得一片荒凉,这样的地方就叫做废墟,在刚才的画面中我们还看到了火光冲天的爆炸,还看到一片又一片的瓦砾,学习词语:废墟爆炸瓦砾砸
2、在这次大地震中发生了什么事呢?谁来说。

师:这其实是本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如果同学们能加上时间地点,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说清楚,那就更完整了。

谁再来试试?
在这样一场大灾难中,其实人类的力量是很渺小的。

生命在一瞬间灰飞烟灭,可是父亲与儿子却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看看课文中是一对怎样的父与子?
(板书:了不起父亲儿子)
二、过渡: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这位了不起的父亲,请同学们细心地默读课文的1到12自然段,这几段中有许多描写父亲的句子,请仔细读一读,看看有什么地方,有哪些语句让你感受到这是一位了不起的父亲,也可以在文中做上记号,写下你的感受,开始吧。

你从哪儿读出了这是一位了不起的父亲?
出示:有些人上来拉住这位父亲,说:“太晚了,没有希望了。

”这位父亲双眼直直地看着这些好心人,问道:“谁愿意帮助我?”没人给他肯定的回答,他便埋头接着挖。

消防队长挡住他:“太危险了,随时可能发生大爆炸,请你离开。


这位父亲问:“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警察走过来:“你很难过,我能理解,可这样做,对你自己、对他人都有危险,马上回家吧。


“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父亲的回答中你有什么发现?
(话中的意思是一样的,尤其是第二句和第三句完全一样。


虽然是同样一句话,同样的意思,可是说这话时父亲的心情是一样的吗?谁来说说?
透过父亲这三句简简单单的重复的问话,我们读懂了这么多揪心的起伏变化。

接下去我们把体会融入到课文,我们合作读一读。

请看大屏幕,请你们就读父亲的话。

朗读指导:当有些人上前劝说父亲,并拉住他。

父亲双眼直直的看着这些好心人,恳求地问:“。


消防队长过来了,父亲觉得儿子有获救的希望,于是他焦急地问:“。


消防队长没能帮助他,警察又走上前来让他马上离开,父亲一心要救儿子,听到这样的话快要崩溃了,他问道:“。


1、在这里,我想问问阿曼达的父亲:“人们这么劝住你,灾情又这么严重,你为什么不离开?”
(时间紧迫……..)
2、如果你是阿曼达的父亲,你为什么不离开?
找出父亲曾经给与儿子的一句承诺:(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读一读。

你的心理有那么多的想法,你为什么不说清楚呢?
紧迫时间,随时发生大爆炸,我儿子在等我,父亲的心里着急啊,这是因为他心里对儿子有一份——深深的爱。

就从父亲简单重复的问话中,你们读懂了,父亲焦急,甚至有点崩溃,这一切都让我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这是一位了不起的父亲。

3、课文中还有什么地方让你读懂了父亲的了不起?
(他挖了很长时间。


出示句子:他挖了8小时,12小时,18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

边读边想:有哪一个词语深深地打动了你?(挖)
(没有任何工具,只凭一双手。

)带着你的体会谁来读一读?
有不同的体会吗?
(父亲手无寸铁,拼命地挖。

他很艰苦。


你读出了父亲挖时的艰苦,同学们,这位父亲艰难的挖了8小时,12小时。

在这个过程当中,他也许做得不止这一个动作,他可能要。

父亲还会有什么动作呢?(刨,搬。


可是作者只写了这个“挖”字,你从这个“挖”字上体会到什么?
(父亲很疲惫,而他一直重复着这一个动作,他是多么艰苦。


是啊,一个简简单单的“挖”字,包含着如此丰富的内容,让我们体会到父亲
的坚持和劳累。

这就是父亲当时的样子,这就是文字的魅力,就让我们定格这个“挖”字,读好这个“挖”字,请看。

我们发现,此时此刻,父亲挖了36小时。

可是作者为什么不直接写,而是这样罗列时间的顺序呢?(要求:不着急,同桌讨论,再来回答)。

出示:比较句子
汇报:可以看出父亲当时的劳累;可以知道父亲挖的时间越来越长。

同学们把各自的体会放进句子,你应该怎样朗读好这个时间罗列的顺序呢?大家自由的试一试。

谁愿意读给我们听?
(1)读的这么缓慢,低沉,这是为什么?有不同的读法吗?你呢?
(2)读的越来越弱,这是为什么呢?还有不同读法吗?
(3)读的如此急促,又是为什么呢?
我们班的同学真了不起啊! 这简简单单的一句话,我们却用如此多种的读法。

那我们再来看看,这又是怎样情境下的36小时啊?
(也许会发生。

也许会发生。


可是父亲依然坚持挖了。

(朗读)
时间在推移,艰难的挖掘仍在继续,也许父亲没有收获,也许他会挖到其他遇难者的尸体,可是他依然挖了。

(朗读)
是什么在支撑着父亲36小时的苦苦挖掘呢?(读承诺的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承诺支撑着他,还有什么支撑着他苦苦地挖掘?(父爱)
文中通过“挖”这个动作,我们读懂了如山的父爱。

此时此刻,这苦苦坚持的挖掘,让我们感叹这是一位怎样的父亲?(了不起)
36个小时过去了,让我们看看这位父亲的样子。

再读
出示句子: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让我们记住这位伤痕累累,疲惫不堪,却始终在坚持的父亲的形象,女生读。

让这位了不起的父亲的形象牢牢地印在我们的脑海中,全班一起。

此时此刻,我想起了汶川大地震中一些记忆深刻的这样一段画面,这样一个动作,这样一些人物:
出示汶川大地震中一些画面:(边放音乐边解说)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时。

这位在废墟中寻找女儿的父亲,用孤独无助的泪水告诉我们,什么是一个父亲心中最深的伤痛。

又是父亲,他背着从废墟中挖出的儿子的尸体,艰难的行进在山路上,原因只有一个,要带孩子回家。

这个小婴儿的妈妈,用血肉之躯顶住了坍塌的天花板,抚育了这个小生命甜
甜的梦,在她临终前留下了这样一组手机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还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

此时此刻,就让我们再次走进父亲的心,已经挖掘了36个小时,可是儿子还生死未卜,此时的父亲会对儿子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拿出笔写一写。

(出示小练笔的要求。


小结:面对同学们动情的话语,为我们描绘出这样一位深情的父亲,这让我想起一首小诗:
总有一个人把我们支撑,总有一种爱将我们环绕。

这个人就是——(父亲),这种爱就是——(坚守承诺,坚持挖掘的如山父爱。


下节课,就让我们走进阿曼达,这样一位了不起的父亲又有一个怎样了不起的儿子?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