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地震中的父与子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地震中的父与子

【教学目标】

1.感受父子亲情,理解伟大的父爱能给人巨大的勇气,能使人在危急时刻变得更加坚强,能够无所畏惧地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

2.依托语言文字,通过联系上下文、展开想象与联想、感情朗读、小练笔等方法,理解课文内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展现“父亲艰难地在废墟上挖了38小时”这一情景的第十二自然段。

2.理解“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这句话给父子二人带来的巨大精神力量。

3.理解父亲为何了不起。

【教学难点】

1.理解“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这句话给父子二人带来的巨大精神力量。

2.感受地震灾难,体验地震带给人心灵的巨大冲击。

【教学过程】

一、齐读课题。

(1) 这是一次怎样的地震?(2)在地震中父与子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请同学们打开课文93页,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大家听明白了

吗?

交流问题。讲解第一个问题。

1、这是一次怎样的地震?(这是一次大地震。)

你从课文中的哪些地方看出来?

出示句子:

30万人在不到四分钟的时间里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

师:地震就是这样突如其然,你从哪儿看出这是一次大地震?

那个昔日充满孩子们欢声笑语的漂亮的三层教学楼,已变成一片废墟。

地震前是一片繁荣的景象,地震后全都变成废墟,这就是地震带给我们的惨烈的对比。这里有一组美国洛杉矶地震后的照片,请看。。。。。。

(高高飞架的立交桥眨眼间变成了残垣断壁;豪华轿车被倒塌的房屋硬生生被拦腰砸断;消防队长网站繁华的商店变成一地瓦砾,无计可施;地震过后引发的大爆炸吞噬着人们最后的希望;昔日美丽的家园如今已变成这副模样。)地震过后的洛杉矶遭受了巨大的破坏,已变得一片荒凉,这样的地方就叫做废墟,在刚才的画面中我们还看到了火光冲天的爆炸,还看到一片又一片的瓦砾,学习词语:废墟爆炸瓦砾砸

2、在这次大地震中发生了什么事呢?谁来说。

师:这其实是本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如果同学们能加上时间地点,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说清楚,那就更完整了。谁再来试试?

在这样一场大灾难中,其实人类的力量是很渺小的。生命在一瞬间灰飞烟灭,可是父亲与儿子却创造了生命的奇迹。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看看课文中是一对怎样的父与子?

(板书:了不起父亲儿子)

二、过渡: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这位了不起的父亲,请同学们细心地默读课文的1到12自然段,这几段中有许多描写父亲的句子,请仔细读一读,看看有什么地方,有哪些语句让你感受到这是一位了不起的父亲,也可以在文中做上记号,写下你的感受,开始吧。

你从哪儿读出了这是一位了不起的父亲?

出示:有些人上来拉住这位父亲,说:“太晚了,没有希望了。”这位父亲双眼直直地看着这些好心人,问道:“谁愿意帮助我?”没人给他肯定的回答,他便埋头接着挖。

消防队长挡住他:“太危险了,随时可能发生大爆炸,请你离开。”

这位父亲问:“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警察走过来:“你很难过,我能理解,可这样做,对你自己、对他人都有危险,马上回家吧。”

“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父亲的回答中你有什么发现?

(话中的意思是一样的,尤其是第二句和第三句完全一样。)

虽然是同样一句话,同样的意思,可是说这话时父亲的心情是一样的吗?谁来说说?

透过父亲这三句简简单单的重复的问话,我们读懂了这么多揪心的起伏变化。接下去我们把体会融入到课文,我们合作读一读。请看大屏幕,请你们就读父亲的话。

朗读指导:当有些人上前劝说父亲,并拉住他。父亲双眼直直的看着这些好心人,恳求地问:“。。。。。。”

消防队长过来了,父亲觉得儿子有获救的希望,于是他焦急地问:“。。。。。。”

消防队长没能帮助他,警察又走上前来让他马上离开,父亲一心要救儿子,听到这样的话快要崩溃了,他问道:“。。。。。。”

1、在这里,我想问问阿曼达的父亲:“人们这么劝住你,灾情又这么严重,你为什么不离开?”

(时间紧迫……..)

2、如果你是阿曼达的父亲,你为什么不离开?

找出父亲曾经给与儿子的一句承诺:(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读一读。

你的心理有那么多的想法,你为什么不说清楚呢?

紧迫时间,随时发生大爆炸,我儿子在等我,父亲的心里着急啊,这是因为他心里对儿子有一份——深深的爱。

就从父亲简单重复的问话中,你们读懂了,父亲焦急,甚至有点崩溃,这一切都让我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这是一位了不起的父亲。

3、课文中还有什么地方让你读懂了父亲的了不起?

(他挖了很长时间。。。)

出示句子:他挖了8小时,12小时,18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

边读边想:有哪一个词语深深地打动了你?(挖)

(没有任何工具,只凭一双手。)带着你的体会谁来读一读?

有不同的体会吗?

(父亲手无寸铁,拼命地挖。他很艰苦。)

你读出了父亲挖时的艰苦,同学们,这位父亲艰难的挖了8小时,12小时。。。。。。在这个过程当中,他也许做得不止这一个动作,他可能要。。。父亲还会有什么动作呢?(刨,搬。。。。)

可是作者只写了这个“挖”字,你从这个“挖”字上体会到什么?

(父亲很疲惫,而他一直重复着这一个动作,他是多么艰苦。。。。)

是啊,一个简简单单的“挖”字,包含着如此丰富的内容,让我们体会到父亲

的坚持和劳累。这就是父亲当时的样子,这就是文字的魅力,就让我们定格这个“挖”字,读好这个“挖”字,请看。

我们发现,此时此刻,父亲挖了36小时。可是作者为什么不直接写,而是这样罗列时间的顺序呢?(要求:不着急,同桌讨论,再来回答)。

出示:比较句子

汇报:可以看出父亲当时的劳累;可以知道父亲挖的时间越来越长。。。。。。

同学们把各自的体会放进句子,你应该怎样朗读好这个时间罗列的顺序呢?大家自由的试一试。谁愿意读给我们听?

(1)读的这么缓慢,低沉,这是为什么?有不同的读法吗?你呢?

(2)读的越来越弱,这是为什么呢?还有不同读法吗?

(3)读的如此急促,又是为什么呢?

我们班的同学真了不起啊! 这简简单单的一句话,我们却用如此多种的读法。那我们再来看看,这又是怎样情境下的36小时啊?

(也许会发生。。。也许会发生。。。)

可是父亲依然坚持挖了。。。。。。。(朗读)

时间在推移,艰难的挖掘仍在继续,也许父亲没有收获,也许他会挖到其他遇难者的尸体,可是他依然挖了。。。(朗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