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读书笔记
企业内部控制读书笔记
![企业内部控制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4c18bf76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d0.png)
企业内部控制读书笔记企业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保护资产、维护财务记录的完整性以及提高业务运营效率而采取的一系列管理措施和制度。
通过内部控制,企业可以提供可靠的财务报告、预防错误和欺诈行为,并确保业务运营符合法规和内部政策。
内部控制的核心目标是保护企业的资产,确保其安全性和完整性。
这一目标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实现:1. 审计和监督:企业内部设立审核机构,对各个部门的业务活动进行监督、核实和检查,以确保其合规性和正确性。
2. 资产管理:企业设置资产管理部门,负责对企业的各项资产进行统一管理,包括资金、设备、原材料、产品等。
3. 会计与财务管理:企业建立健全的会计制度和财务管理制度,确保财务报表准确、真实和及时。
4. 风险控制:企业通过制定各类风险管理政策和流程,及时发现和应对可能导致财务损失或损坏的风险。
5. 内部审计:企业设置内部审计部门,通过对部门和业务活动的审查,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6. 人员培训与管理:企业注重对员工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内部控制意识,同时设置相应的管理制度来监督员工的行为。
企业内部控制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营效益和发展前景。
一方面,良好的内部控制可以减少错误和欺诈行为的发生,提高企业的职业道德和信誉度;另一方面,有效的内部控制可以降低风险,提高企业的业务运营效率和绩效。
在实施企业内部控制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 由高层管理者带头:内部控制的实施需要高层管理者的支持和推动,他们需要树立榜样,为员工树立正确的行为模范。
2. 制度和流程的建立与完善:企业需要建立合理的内部控制制度和流程,明确各个环节的职责和权限,并定期进行评估和改进。
3. 内部控制的监督与反馈机制:企业需要建立有效的监督和反馈机制,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确保内部控制的持续有效性。
4. 员工培训和教育:企业应为员工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内部控制意识,使其能够主动参与到内部控制中。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评价指引、审计指引读书笔记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评价指引、审计指引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4fc249b2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3e.png)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评价指引、审计指引读书笔记企业内部控制(Internal Control)是指企业内部为实现组织目标,保护企业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可靠性,以及提高财务报告的质量和及时性所采取的一系列管理措施和程序。
企业内部控制的核心目标是防止和减轻各种风险,确保企业的持续运营及其财务报告的可靠性。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主要是对企业内部控制的要求进行详细解释和规范,通过提供实施指南、具体流程和评估标准等,帮助企业建立与完善内部控制体系。
本书结构清晰,内容详实,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立、风险控制、信息系统应用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讲解和指导。
在阅读书中的相关章节后,我对企业内部控制的要求和具体实施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掌握。
本书强调了企业内部控制的综合性和整体性。
企业内部控制的建立必须从制度层面开始,需要通过建立各项制度和政策,明确责任分工,确保各个部门和各级管理人员在内部控制方面的具体职责和操作流程。
同时,为了加强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还需要将内部控制与企业目标相结合,通过风险管理、内部审计等手段进行持续监督和改进。
此外,《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提供了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流程和方法。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是对内部控制体系的有效性和适用性进行全面评估,帮助企业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提高内部控制的效果。
该指引明确了评价的标准和方法,包括对内部控制框架的评估、风险评估、控制活动评估、信息与沟通评估等内容。
通过对这些评估结果的综合分析,企业可以对内部控制体系进行全面评估和改进。
此外,《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是一本关于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的指导书。
它明确了内部控制审计的目标和任务,详细介绍了内部控制审计的方法和程序。
内部控制审计主要包括风险评估、控制测试、样本抽取、工作底稿等步骤。
通过内部控制审计可以帮助企业发现和纠正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提高内部控制体系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综上所述,《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都是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具体要求和实施方法进行了详细解释和规范的书籍。
内部控制读后感
![内部控制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258d172e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ad9bd15.png)
内部控制读后感《内部控制》是一本关于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重要著作,作者是美国著名的内部控制专家。
这本书系统地介绍了内部控制的基本概念、内部控制的目标、内部控制的要素、内部控制的评价和改进等内容。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内部控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对企业管理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首先,内部控制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实现经营目标,保护企业资产,提高管理效率,确保财务报告的可靠性而建立的一套组织、方法和措施。
内部控制对企业的稳健经营和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内部控制,企业可以规范管理行为,减少管理风险,提高管理效率,从而更好地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
其次,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多方面的。
内部控制的目标包括保护企业资产、提高管理效率、确保财务报告的可靠性、遵守法律法规和企业政策、保护企业利益等。
这些目标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企业内部控制的总体目标。
只有全面、系统地实现这些目标,企业才能实现稳健经营和可持续发展。
再次,内部控制的要素是多方面的。
内部控制的要素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监督。
这些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企业内部控制的基本框架。
只有全面、系统地建立和完善这些要素,企业才能实现内部控制的有效运行。
最后,内部控制的评价和改进是持续的。
企业内部控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和管理需求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和改进的。
通过内部控制的评价,企业可以发现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采取改进措施,确保内部控制的有效运行。
只有不断地评价和改进内部控制,企业才能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保持竞争优势。
通过阅读《内部控制》,我对企业内部控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企业管理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我相信,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更加重视企业内部控制的建设和完善,努力为企业的稳健经营和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同时,我也希望更多的企业管理者能够重视内部控制,加强内部控制建设,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实现更好的经营业绩。
企业内部控制从懂到用_笔记
![企业内部控制从懂到用_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f59de188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e6.png)
《企业内部控制从懂到用》阅读随笔目录一、内容描述 (2)1.1 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2)1.2 企业内部控制的目标与原则 (3)二、企业内部控制基础知识 (5)2.1 什么是内部控制 (6)2.2 内部控制的五大要素 (7)2.2.1 控制环境 (9)2.2.2 风险评估 (10)2.2.3 控制活动 (11)2.2.4 信息与沟通 (13)三、企业内部控制的实际应用 (14)3.1 如何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 (15)3.2 内部控制在不同业务领域的应用 (17)3.2.1 生产经营 (18)3.2.2 财务管理 (20)3.2.3 人力资源管理 (21)3.2.4 信息技术管理 (23)四、企业内部控制的问题与挑战 (24)4.1 内部控制存在的常见问题 (25)4.2 面对内部控制挑战的策略 (27)五、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与效率 (28)5.1 如何评估企业内部控制的效率和效果 (29)5.2 提高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和效率的方法 (30)六、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 (31)6.1 风险管理在内部控制中的作用 (32)6.2 如何通过内部控制进行风险管理 (33)七、企业内部控制的学习与实践 (35)7.1 如何学习企业内部控制知识 (36)7.2 如何将内部控制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37)八、结语 (38)8.1 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39)8.2 内部控制学习的长期性 (41)一、内容描述《企业内部控制从懂到用》是一本关于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实用指南,本书从理论到实践,详细阐述了企业内部控制的各个方面,旨在帮助企业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保障企业的稳健发展。
在内容描述方面,本书首先介绍了企业内部控制的基本概念和原则,包括内部控制的定义、目标、要素等。
结合案例详细分析了企业内部控制的实施过程,包括风险管理、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与评价等方面。
本书还强调了企业内部控制与企业战略、运营、绩效等方面的关系,以及如何将内部控制与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相结合,实现内部控制的有效运用。
内部控制读后感
![内部控制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c1b2b350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c0.png)
内部控制读后感《内部控制》读后感。
《内部控制》是一本关于企业管理和风险控制的重要著作,作者是著名的管理学专家。
这本书系统地介绍了内部控制的概念、原则、内容和实施方法,对于企业管理者和风险控制人员来说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参考书。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内部控制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也对如何建立和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有了更清晰的思路。
首先,通过阅读《内部控制》,我深刻地认识到了内部控制对企业的重要性。
内部控制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帮助企业管理者有效地识别和管理各种风险,保障企业的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和效益。
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商业环境中,企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和挑战,如果没有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企业就很难有效地应对这些风险和挑战,从而可能导致企业的经营陷入困境甚至倒闭。
因此,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是企业管理者的首要任务,也是企业长期发展的重要保障。
其次,通过阅读《内部控制》,我对如何建立和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有了更清晰的思路。
书中系统地介绍了内部控制的原则、内容和实施方法,为企业管理者提供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建议。
比如,书中提到了内部控制的五大要素,即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监督。
这些要素是构成内部控制体系的基本组成部分,企业管理者可以根据这些要素来建立和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
此外,书中还介绍了内部控制的实施方法和评价标准,为企业管理者提供了很多实用的工具和方法。
通过阅读这些内容,我对如何建立和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为我在今后的工作中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启示。
总之,通过阅读《内部控制》,我对内部控制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也对如何建立和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有了更清晰的思路。
这本书不仅是一本理论性的著作,更是一本实用性的指南,对于企业管理者和风险控制人员来说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参考书。
我相信,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会将书中的理论知识和实用方法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为企业的发展和风险控制做出更大的贡献。
读书笔记--内部控制
![读书笔记--内部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b5460001ba0d4a7303763a9a.png)
读书笔记--内部控制《索耶内部审计》读书笔记--内部审计的性质内部掌握对于内部审计人员来说,内部掌握肯定不是一个生疏的名词,而是审计与被审计单位沟通的一柄利器;而内部掌握失败,则是为管理层的管理失败、失职等找到了一个合理的宣泄口。
我们能够从网上找到许多企业案例来说明内控失败带来的严重后果,得出来公司要加强内部掌握建设,组建内控部门、花大价钱请咨询公司、事务所等建立公司内控体系。
有成功也有失败!内控成了一个魔咒,成也内控,败也内控!带着问题去学习,有选择的接受书中的理论,个人认为是一种比较正确的学习态度,那么在学习这一章之前应当做什么样子的预备呢?对于内审领域的一个平凡从业者来说从理论上超越作者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但是依照下面的指引或“问题”去熟悉“内部掌握”,先思索这些问题及你认为的答案,再去读书,效果会好上很多。
一、内控落地时会以什么形态与业务融合?书中告知读者实现内部掌握的以下几种方法:组织、政策、程序、人事、会计、预算、报告每一种方法我们都不生疏,每一位管理者都在使用这些方法手段,内控对我们还生疏么?这给我的启示就是,不要认为内控体系离自己公司多远,公司管理混乱啊,没有掌握环境什么的,事实上每家公司都有掌握,除非公司的全部者事必亲恭。
二、内部掌握与管理、业务本身之间的关系?当我们意识到内控就在我们身边的时候,或许已经对管理与掌握的关系模糊了,甚至业务本身。
什么是管理?什么又是掌握?书中的章节内容告知我们管理四种职能:计划、组织、指挥、掌握掌握其实就是管理职能的一部分。
So,可以将内部掌握不完善与管理职能缺失等同。
三、内部掌握的内涵在本章的引言里面,作者将内部掌握的含义分为两层:运营系统里掌握是一种强制力,用来确定事情是否已经做完;一个是在运营之上的管理掌握系统,指的是实施这一强制力的方法。
确保运营系统目标得以实现的程序、规章和指令组成。
理解这两层含义比学习什么内控模型、要素、方法之类的更重要,因为这直接关系内控完善的成败。
内部控制读后感
![内部控制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3843273d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c0.png)
内部控制读后感《内部控制》读后感。
《内部控制》是一本关于企业管理和风险控制的重要著作,通过对企业内部控制的理论和实践进行深入探讨,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和实用的方法。
在阅读完这本书后,我深受启发,对企业管理和风险控制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同时也对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有了更清晰的规划和思考。
首先,书中对内部控制的概念和原理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使我对内部控制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了达到经济目标,对内部经营活动进行规划、组织、指挥和控制的一种管理活动。
通过内部控制,企业可以有效地管理和控制风险,提高经营效率,保障企业的长期发展。
书中还对内部控制的要素和实施步骤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使我对内部控制的具体内容和实施方法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这对我在工作中的实际操作有了很大的帮助。
其次,书中对企业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和方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风险是企业经营活动中不可避免的因素,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通过对企业风险管理的理论和实践进行分析,书中提出了一些有效的风险管理方法,如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等,这些方法对企业管理者在实际工作中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同时,书中还对企业风险管理中的一些常见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解决方案的提出,这对我在工作中的风险管理工作有了很大的帮助。
最后,书中还对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实践案例进行了详细的介绍,这些案例都是来自于企业管理和风险控制领域的权威专家和实践者,通过这些案例的分析,我对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实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对自己在工作中的实践有了更清晰的指导。
通过阅读《内部控制》,我对企业管理和风险控制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对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有了更清晰的规划和思考。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会更加注重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和能力,为企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同时,我也会将书中的理论和方法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为自己的职业生涯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内部控制学习心得样本(3篇)
![内部控制学习心得样本(3篇)](https://img.taocdn.com/s3/m/5c0efb9f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c3.png)
内部控制学习心得样本学习内部控制这门课程,我收获了很多知识和经验。
在学习过程中,我深入了解了内部控制的概念、原理和实施方法。
同时,我也了解到内部控制对企业的重要性和影响。
首先,我学到了内部控制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达到经营目标而制定的一系列制度、政策和程序,以确保财务报告的准确性、资产的安全性和遵守法律法规。
内部控制的原理包括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通讯、监督和持续改进。
通过了解这些基本概念和原理,我对内部控制的核心要素和实施方法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其次,我了解到内部控制对企业的重要性和影响。
内部控制可以帮助企业预防和减少各种风险,提高经营效益和管理水平。
一个良好的内部控制系统可以保障财务报告的准确性,防止欺诈和错误的发生。
同时,内部控制还可以保护企业的资产,防止造成经济损失。
此外,内部控制可以帮助企业遵守法律法规,提高企业的声誉和信誉。
了解到这些重要性和影响,我意识到内部控制对企业的价值和意义。
在学习内部控制的过程中,我还收获了一些实践经验和技巧。
首先,我学会了如何识别和评估风险。
在企业运营过程中,存在各种风险,包括财务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等。
我学会了通过分析企业的经营环境和经营活动,识别和评估这些风险,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其次,我学会了如何设计和实施内部控制措施。
一个有效的内部控制系统需要有合理的设计和实施方法。
我学会了通过制定制度、流程和检查程序,确保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最后,我学会了如何监督和改进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是动态的过程,需要不断监督和改进。
我学会了通过内部审计和评估,发现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通过学习内部控制,我深入了解了这门课程的重要性和意义。
内部控制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企业的发展和稳定具有重要的影响。
一个良好的内部控制系统可以帮助企业提高经营效益、降低风险,并提高企业的声誉和信誉。
学习内部控制,对于我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也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2024年内部控制学习心得范文(三篇)
![2024年内部控制学习心得范文(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d4c2ec0a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8f.png)
2024年内部控制学习心得范文一、引言内部控制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企业的发展和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竞争的日益激烈,内部控制管理在企业中的地位不断提高。
通过学习《内部控制》这门课程,我深刻认识到内部控制对于企业的风险管理、运营效率和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以学习心得的形式,总结我在学习这门课程中的体会和收获。
二、内部控制的概念和目标内部控制是指企业在实施业务过程中,通过制定和执行一系列的规则和措施,以达到保护企业财产安全、提高运营效率、准确记录财务信息等目标的管理活动。
内部控制的目标主要包括财务报告的可靠性、资产的保护、合法合规性和业务效率的提高。
这些目标是企业正常运行和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内部控制的核心内容。
三、内部控制的要素学习过程中,我了解到内部控制主要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监督五个要素。
控制环境是制定和执行内部控制的基础,它包括企业领导的承诺和行为、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认识和态度、企业对风险的认识和反应等。
风险评估是识别和评估企业面临的内外部风险,并确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控制活动是制定和执行内部控制措施的核心,包括预防性控制和检查性控制。
信息与沟通是内部控制中的重要环节,它包括内部和外部的信息流动和沟通渠道,确保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监督是内部控制的持续过程,包括监督部门的设立和审核、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等。
四、内部控制的原则和方法学习过程中,我了解到内部控制具有一些基本原则,包括合理性、全面性、连续性、风险导向性、团队协作性等。
这些原则是其能否有效实施的基础。
此外,学习过程中还介绍了一些内部控制的具体方法,如职责分离、审计追踪、风险评估、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等。
这些方法能够帮助企业识别和评估风险,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从而提高办公效率和预防犯罪行为的发生。
五、内部控制的挑战和对策学习过程中,我了解到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业务范围的增加,内部控制也面临着许多挑战。
企业内部控制读书笔记3000字
![企业内部控制读书笔记30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d5613b49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a9.png)
企业内部控制读书笔记3000字企业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了达到经营目标,保护企业财产安全,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促进企业经济效益和运行效率的一种管理制度。
企业内部控制的建立和实施对于企业的长期发展和稳定经营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对企业内部控制进行阐述,以便全面理解这一概念。
首先,企业内部控制的目标是保证企业的财务报告的可靠性。
这意味着企业内部控制需要确保企业财务报告中的信息真实、准确、完整,以便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利益相关方能够准确评估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企业需要建立健全的财务报告制度,包括会计政策、会计核算、财务报告编制等方面的规定和流程,以确保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其次,企业内部控制还包括对企业资产的保护。
企业的资产包括固定资产、流动资产、无形资产等,对这些资产的保护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内容。
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资产管理制度,包括资产清查、使用、处置等方面的规定和流程,以防止资产的浪费、滥用和损失,保障企业财产的安全。
此外,企业内部控制还涉及企业经济效益和运行效率的提高。
通过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企业能够规范经营行为,提高经营效率,减少资源浪费,从而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
例如,企业可以建立预算管理制度、绩效考核制度等,以促进企业内部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从而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和经济效益。
总之,企业内部控制是企业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涉及到企业的财务报告可靠性、资产保护和经营效益等多个方面。
通过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企业能够更好地管理和运营,提高企业整体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内部控制读后感
![内部控制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7746845e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b6.png)
内部控制读后感《内部控制读后感》这本书是我在学习和理解内部控制方面的一个非常好的辅助材料。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内部控制的概念、原则和实施方法,以及它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首先,书中明确指出了内部控制的概念和内涵。
内部控制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内部各种组织、人员和措施的管理活动。
通过制定和实施各种规定和措施,内部控制可以有效地管理企业的资源、风险和业务流程,提高企业的效率和效益,防止和减少各种风险,确保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其次,书中详细介绍了内部控制的原则和实施方法。
内部控制的原则是指企业在制定和实施内部控制措施时应遵循的基本准则和要求,包括内部控制的目标、风险评估、控制措施、信息和沟通、监督和检查等方面。
内部控制的实施方法包括制定和执行内部控制政策和程序、建立和运行内部控制体系、开展风险评估和内部审计等方面。
通过学习书中的内容,我更加清楚了如何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制定和实施适合企业的内部控制措施和方法。
再次,书中强调了内部控制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内部控制可以帮助企业提高效率和效益,减少各种风险,并确保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通过规范管理活动、监督和检查、信息和沟通、风险管理等方面的措施,内部控制可以使企业的资源得以合理利用,避免浪费和损失;可以帮助企业预测和应对各种风险,减少风险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可以确保企业的财务报告真实、准确、可靠,提高投资者和其他相关方对企业的信任和信心。
最后,书中也提到了内部控制的一些问题和挑战。
由于企业的发展和环境的变化,内部控制也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和挑战。
例如,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全球化的趋势,内部控制的范围和难度也在不断增加;对于某些新兴行业和业务模式,如互联网、金融科技等,内部控制的要求也不同于传统行业和业务模式。
在这些问题和挑战面前,企业需要加强内部控制的建设和管理,不断提高内部控制的水平和能力。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内部控制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内部控制读后感
![内部控制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90a69e25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ab.png)
内部控制读后感《内部控制》读后感。
《内部控制》是一本由美国著名学者哈里斯·布朗所著的管理学著作。
该书主要讲述了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对企业管理者和从业人员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读完这本书,我深感受益匪浅,下面我将结合自己的理解和体会,谈一下我的读后感。
首先,我要说的是对内部控制的理解。
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达成其经营目标而制定的一系列政策、程序和措施,目的是保障企业资产的安全、保证财务报告的准确性、促进经营效率和遵守法律法规。
内部控制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营成果和企业的生存发展。
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商业环境下,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对企业来说至关重要。
在书中,作者详细介绍了内部控制的原理和要素,以及建立内部控制体系的方法和步骤。
他强调了内部控制对企业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一些实用的建议和方法。
例如,他指出了内部控制的基本原则是责任分工、权责一致、程序规范、信息及时、监督检查等。
他还提出了建立内部控制体系的四个步骤,风险评估、控制目标设定、控制措施设计和监督检查。
这些方法和步骤都为企业管理者提供了宝贵的参考,有助于他们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经营效益。
读完《内部控制》,我深感内部控制对企业的重要性。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下,企业面临着各种内外部的风险和挑战。
如果企业没有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就很难有效地应对这些风险和挑战,从而可能导致企业的资产损失、财务造假、经营失误等问题。
因此,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对企业来说至关重要。
只有通过内部控制,企业才能保障自身的资产安全,保证财务报告的准确性,促进经营效率和遵守法律法规,从而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经营效益。
另外,我还深感内部控制对企业管理者的重要性。
作为企业的管理者,他们需要对企业的内部控制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要深刻理解内部控制对企业的重要性,并且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
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读书笔记
![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fd3e6556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01.png)
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概念,对于企业的稳健运营和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我对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的读书笔记:一、内部控制定义:内部控制是企业为了实现其经营目标,保障资产安全完整,确保财务信息真实可靠,防范和纠正错误与舞弊行为,而制定的一系列政策和程序。
重要性:内部控制是企业风险管理的基础,有助于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保障企业的财务报告质量,确保企业遵守法律法规。
内部控制要素:内部控制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五个要素。
这五个要素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内部控制体系。
控制环境:控制环境是企业内部控制的基础,包括企业的组织结构、治理结构、企业文化、员工素质等。
一个良好的控制环境有助于提高企业的内部控制效果。
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企业识别和分析潜在风险的过程,有助于企业及时发现和应对风险,降低风险对企业的影响。
控制活动:控制活动是企业为了实现其经营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政策和程序,包括授权审批、职责分离、内部审计等。
信息与沟通:信息与沟通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环节,包括信息的收集、传递和处理。
一个良好的信息与沟通机制有助于提高企业的内部控制效果。
监督:监督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保障,包括内部审计、外部审计等。
一个有效的监督机制有助于确保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
二、内部审计定义:内部审计是企业内部的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旨在审查和评价企业的经营活动、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等方面的情况,提出改进建议,促进企业实现其目标。
重要性:内部审计是企业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提高企业的风险管理水平,确保企业的财务报告质量,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
内部审计职责:内部审计的职责包括审查和评价企业的经营活动、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等方面的情况,提出改进建议,监督企业遵守法律法规等。
内部审计程序:内部审计程序包括制定审计计划、实施审计程序、编制审计报告等步骤。
在实施审计程序时,内部审计人员需要采用适当的方法和技术,收集充分的证据,对审计结果进行准确的评价和分析。
内部控制文章读书笔记
![内部控制文章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b9062200cc7931b765ce1595.png)
硕士研究生《内部控制》读书笔记专业审计学班级研究生1402班学号 G201402042姓名史亚丽2015 年 11月 12 日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的影响因素本文以2002年8月至2005年8月共779家披露重大缺陷(material weaknesses)的公司为样本,对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
实证结果表明,披露重大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往往规模较小、上市年限较短、财务状况不佳、经营业务复杂、成长迅速,或经历重组。
存在公司层面内部控制问题(entity-wide control problems)的公司,规模更小、上市年限更短、财务状况更差存在会计层面内部控制问题(account-specific problems)的公司,财务状况较好,但是经营业务较为复杂、多元化程度高,以及面临的经营环境变化更迅速。
这意味着不同类型的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影响因素不同,表明每个公司都面临着独特的内部控制问题。
一、重大缺陷的分类本文试图探索不同类型的重大缺陷的影响因素是否不同。
已有的分类模式有两种,一是基于内部控制问题的严重性;二是基于内部控制问题的成因。
二、本文的回归模型Prob (MW) = ƒ(β0 + β1SIZE +β2 FIRM AGE + β3 FINANCIAL HEALTH + β4 COMPLEXITY +β5 RAPID GROWTH + β6 RESTRUCTU RING + β7 GOVERNANCE + ∑=k1k γk IN DUSTRY)其中,FINANCIAL HEALTH 表示公司财务状况,分别采用ACGREGATE LOSS 和BANKRUPTCY RISK 来衡量,COMPLEXITY 表示公司经营业务复杂性,分别采用SPEs 、SEGMENTS 和FOREIGN TRANSACTIONS 来衡量。
三、样本选择本文通过Compliance Week 数据库和EDGAR 数据库,共获得2002年8月到2005年8月期间至少披露一个重大缺陷的公司共970家,然后剔除191家在Compustat 数据库中没有数据的样本,最终样本包括779家披露重大缺陷的公司。
企业内部控制实施细则手册读书笔记
![企业内部控制实施细则手册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371fb798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d8.png)
《企业内部控制实施细则手册》读书笔记目录一、内容综述 (1)二、企业内部控制概述 (2)1. 内部控制的定义 (3)2. 内部控制的基本要素 (4)3. 内部控制的原则 (5)4. 内部控制在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6)三、企业内部控制实施细则手册内容 (8)1. 手册的总体结构和内容概述 (9)2. 内部控制流程详解 (11)四、企业内部控制实施中的挑战与对策 (12)1. 企业文化建设与内部控制的融合发展挑战 (14)2. 内部控制执行中的难点和对策分析 (15)3. 企业内部沟通与协调的挑战及应对措施 (17)4. 加强内部控制监督与持续改进的措施和方法探讨等挑战及对策探讨18一、内容综述《企业内部控制实施细则手册》是企业为了加强内部管理,提升经营效率,保障资产安全,确保财务报告真实完整而制定的一套综合性管理制度。
本手册详细阐述了企业内部控制的各个方面,包括控制目标、控制原则、控制措施、信息与沟通、监督与评价等,旨在为企业提供一套系统、完整、实用的内部控制操作指南。
本手册涵盖了企业内部控制的各个方面,包括但不限于: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与评价等。
控制环境是内部控制的基础,风险评估是识别和分析可能影响企业内部控制目标实现的风险的过程,控制活动是针对风险制定的具体控制措施,信息与沟通是确保企业内部与外部信息传递畅通的重要手段,监督与评价则是对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持续监控和评估的过程。
《企业内部控制实施细则手册》为企业提供了一套全面、系统的内部控制管理框架,有助于企业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防范和化解经营风险,保障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通过阅读和学习本手册,我对企业内部控制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和认识,也为我今后的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二、企业内部控制概述企业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实现其经营目标,通过制定和实施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和流程,对企业的内部各项活动进行有效监督、管理和协调的一种管理手段。
读书笔记-内部控制
![读书笔记-内部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dc87334f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166657c.png)
读书笔记——《企业内部控制基范》内部控制系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由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五要素组成,其中控制环境是重要基础,各要素之间又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风险评估是重要环节,设计控制活动时,必须对企业可能面临的风险进行细致的分析;控制活动是重要手段,信息沟通是重要条件,风险管理和控制活动必须借助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是重要保证,内部控制的设计和执行必须受到有效监控。
2008年6月28日,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联合发布了我国第一部《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这是中国会计审计领域的又一重大改革举措。
财政部副部长王军在此间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该基本规范将于2009年7月1日起首先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并鼓励非上市的其他大中型企业执行。
根据这一基本规范,执行基本规范的上市公司,应当对本公司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披露年度自我评价报告,并可聘请具有证券、期货业务资格的中介机构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审计。
基本规范共七章五十条,各章分别是:总则、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和附则。
此次基本规范的印发,标志着中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建设取得重大突破。
据财政部会计司介绍,该基本规范一大突破是科学界定了内部控制的内涵,强调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有利于树立全面、全员、全过程控制的理念。
基本规范强调,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
该基本规范还有机融合世界主要经济体加强内部控制的做法经验,提出了企业建立与实施有效内部控制的要素,即构建以内部环境为重要基础、以风险评估为重要环节、以控制活动为重要手段、以信息与沟通为重要条件、以内部监督为重要保证,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五要素内部控制框架。
此外,该基本规范还开创性地建立了以企业为主体、以政府监管为促进、以中介机构审计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内部控制实施机制,要求企业实行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制度,并将各责任单位和全体员工实施内部控制的情况纳入绩效考评体系;国务院有关监管部门有权对企业建立并实施内部控制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明确企业可以依法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对本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审计,出具审计报告。
内部控制文献阅读笔记
![内部控制文献阅读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3d485a68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d858952.png)
内部控制文献阅读笔记一、内部控制的定义COSo的《内部控制一整合框架》认为内部控制的定义如下:内部控制是一个由企业革事会,管理层和其他员工实施的·旨在为经营的有效性和效率、财务报告的可靠性以及符合适用的法律和法规等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该定义反映了以下基本概念:(1)内部控制是一个过程·它是实现目的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本身。
(2)内部控制由人员来实施·它不仅仅是政策手哥和表格:而且涉及组织中各个层的人员·(3)内部控制只施向主体的管理层和董事会提供合理的保证,而不是绝对保证·(4)内部控制是被用来实现一个或多个彼此独立又相互交叉的类别的目标·具体应理解为:(1)内部控制是一个“过程”,而且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一个组织的经营活动是永不停止的·企业的内部控制过程也因此不会停止·它是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反复循环的过程。
内部控制应该与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相结合·而不是凌驾于企业的基本活动之上,它促使经营达到预期的效果,并监督企业经营过程的持续有效地进行。
(2)内部控制受到“人”的因素的影响,它并不仅仅是政策手册和表格,不仅仅是管理人员,内部审计或董事会·而是组织中的每一个人·每一个人都对内部控制负有责任并受到内部控制的彩响,“人”建立组织的目标,并得控制机制赋予实施。
确立这种观念有利于组织中的所有员工明确自己的责任和权限·主动地维护及改善企业的内部控制·(3)内部控制无论设计和运行得多么完善,也只能为企业的管理层和董事会提供合理的保证,而不是绝对保证,因为内部控制本身具有局限性。
(4)内控框架将内部控制目标分为三类:经营日标一与主体资源利用的有效性与效率有笑、财务报告目标一与编制可靠的公开财务报袭有笑、以及合规目标一与主体符合使用的法律和法规有矣。
内部控制读书笔记.doc
![内部控制读书笔记.doc](https://img.taocdn.com/s3/m/f13661ef48d7c1c708a145d9.png)
内部控制读书笔记.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披露会提升投资效率吗?本文提供了财务报告质量和投资效率之间因果关系的直接证据。
在SOX法案背景下,通过检验披露内部控制缺陷公司的投资行为,发现在披露内部控制缺陷之前,处于融资约束(无融资约束)的公司表现为投资不足(投资过度)。
更重要的是,发现这些公司披露内部控制缺陷后,投资效率显著提升。
作者提出两组假设:H1a:存在融资约束的ICW公司在披露ICW的前一年更可能投资不足。
H2b:不存在融资约束的ICW公司在披露ICW的年前一年更可能投资过度。
H2a:存在融资约束的ICW公司在披露ICW后的年度较少发生投资不足。
H2b:不存在融资约束的ICW公司在披露ICW后的年度较少发生投资过度。
样本选择本文的研究以XXXX年更可能投资不足。
H2b:不存在融资约束的ICW公司在披露ICW的年前一年更可能投资过度。
H2a:存在融资约束的ICW公司在披露ICW后的年度较少发生投资不足。
H2b:不存在融资约束的ICW公司在披露ICW后的年度较少发生投资过度。
样本选择本文的研究以XXXX年。
根据前文的理论和假设分析,本文区分了三种样本,分别是转向次级市场的样本、控制样本和私有化样本。
研究设计为了检验转向次级市场的原因,本文采用了probit 模型,分别将转向次级市场的样本与控制样本和私有化样本进行回归。
为了分析SOX法案对公司转向次级市场决策的影响,本文采用了probit模型,分别对转向次级市场的样本和私有化样本进行回归。
为考察转向次级市场的经济后果,本文检验了转向次级市场的市场反应。
采用了一传统的事件研究法。
实证结果描述性统计转向次级市场样本、控制样本和私有化样本的公司特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表明、各样本的公司特征有明显差异,例如,与控制样本相比,转向次级市场样本的公司规模更小、业绩更差,而且更易陷入财务困境。
回归结果对转向次级市场样本的回归结果表明,转向次级市场的公司规模更小、股价表现更差、财务杠杆更高、资产增长率也更低。
内部控制读书笔记
![内部控制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6c513577f5335a8102d2208a.png)
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披露会提升投资效率吗?本文提供了财务报告质量和投资效率之间因果关系的直接证据。
在SOX法案背景下,通过检验披露内部控制缺陷公司的投资行为,发现在披露内部控制缺陷之前,处于融资约束(无融资约束)的公司表现为投资不足(投资过度)。
更重要的是,发现这些公司披露内部控制缺陷后,投资效率显著提升。
作者提出两组假设:H1a:存在融资约束的ICW公司在披露ICW的前一年更可能投资不足。
H2b:不存在融资约束的ICW公司在披露ICW的年前一年更可能投资过度。
H2a:存在融资约束的ICW公司在披露ICW后的年度较少发生投资不足。
H2b:不存在融资约束的ICW公司在披露ICW后的年度较少发生投资过度。
样本选择本文的研究以2004-2007年首次披露重大ICW的公司为样本,样本来自AuditAnalytics数据库,不包括2002年和2003年是因为这两年鲜有ICW的披露,并剔除了根据20-F1,和10-K/QSB进行披露的外国公司和小公司,将数据与Compustat用CIK标识符合并后,获得了2004-2007年在10-K和10-Q表格中首次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1696家公司样本。
本文运用两种不用的方式选择内部控制有效的控制样本。
第一张是混合样本,第二种样本选择方式是根据模型的倾向得分配比法。
对ICW公司和控制公司在T-1年、T+l年和T+2年的分级检验显示,T-1年,混合样本检验支持Hlb,但不支持H1a。
混合幸存样本均不支持H1a和H1b;T+l 年和T+2年混合样本和混合幸存样本的检验均支持H2b,但不支持H2a.回归分析结果1、基于混合样本T-1年度特定条件下的非效率投资检验在给定公司可获得融资条件下,这些不利的影响表现为投资过度或投资不足,并且在经济上和统计上两者都是显著的。
在考虑盈余质量和各种公司治理机制的影响后,其结果仍然稳健,2、基于混合样本的披露ICW后非效率投资变化的检验实证结果表明,ICW公司在披露ICW前(T-1)年的非效率投资,在披露ICW 后消失了,支持H1a、H2a、H1b和H2b。
内部控制评价指引读书笔记
![内部控制评价指引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78a12ee7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e9.png)
内部控制评价指引读书笔记一、背景近期,我阅读了《内部控制评价指引》这一文件,对其中涉及的内控评价理念、方法、流程等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本文将就阅读过程中的体会和感悟进行分享。
二、主要内容概述《内部控制评价指引》是财政部制定的一系列内部控制规范性文件,旨在帮助企业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提高经营管理水平,防范风险。
其中,主要内容包括内控评价的目的、范围、方法、流程、标准等。
三、个人感悟1.内控评价的重要性:通过内控评价,企业可以发现内部控制体系中的薄弱环节,及时改进,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
这不仅有利于企业健康稳定发展,也有助于提升市场形象。
2.评价方法的适用性:在评价过程中,应根据企业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评价方法,如个别访谈、调查问卷、实地查验等。
同时,应注意方法之间的互补性,以提高评价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3.流程的规范性:内控评价流程应规范、严谨,确保评价工作的有序进行。
从计划、实施、报告到改进,每个环节都应得到充分重视。
4.标准的一致性:内控评价标准应统一,以保证评价结果的可比性和可参考性。
同时,也应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更新和完善评价标准,以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
四、亮点分析1.强调内部控制的全面性:指引要求企业评价内部控制体系是否涵盖了各项业务和管理环节,是否能够有效防范风险。
这有助于企业全面了解自身内部控制状况,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2.突出风险导向:指引强调内部控制应以风险为导向,根据不同业务领域可能面临的风险进行有针对性的内部控制。
这有助于企业更加关注风险防范,提高风险应对能力。
3.强调内部控制的持续改进:指引要求企业不断对内部控制体系进行评估和改进,以适应市场环境和业务发展的变化。
这有助于企业保持内部控制的先进性和有效性。
五、总结《内部控制评价指引》是一份重要的内部控制规范性文件,为企业开展内部控制评价提供了指导。
通过阅读和学习,我深刻认识到内控评价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也学会了如何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规范评价流程以及保证评价标准的一致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硕士研究生《内部控制》读书笔记专业审计学班级研究生1402班学号 G201402043姓名王岩2015 年 10月 27 日4-13 内部控制重大缺陷与首席财务官薪酬本文研究了公司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披露与首席执行官薪酬的关系。
结果显示公司CFO当年薪酬(奖金、权益报酬及薪酬总额)较前一年的变化值与ICMW 披露负相关。
进一步研究发现:在治理监督较强的公司,ICMW披露与CFO奖金变化值的负相关关系更强;财务错报成本更高的公司,ICMW披露与CFO奖金以及薪酬总额变化值的负相关关系更强。
SOX法案颁布后,内部控制信息就成为一个新增易得的可用于高等绩效衡量指标。
基于此背景,本文从公司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披露与CFO薪酬关系的角度,分析公司高等薪酬是否以及如何受到非财务绩效指标的影响。
本文主要贡献在补充了前期本文关于公司ICMW披露后董事和高管离职现象的研究,支持了信息有效性理论。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公司会采用非财务指标特别是内部控制质量来对CFO绩效进行评价,并从与公司财务错报成本相关的CFO诚信义务、公司总体监督治理强度等多方面对薪酬的影响拓展了以往研究。
在样本选择方面,文章采用2004-2005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
CFO 薪酬数据、内部控制质量数据及其他公司数据皆来源于权威数据库,并依据本文研究目标对数据进行了修正,确保了样本的可靠性与代表性。
本文使用基本模型分别研究公司治理监督和财务错报成本对CFO薪酬变化的影响。
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回归分析、稳健性检验,最终确定了本文的研究成果。
然而本文局限性犹存:第一,可能存在其他相关变量未包含在模型中,导致实证结果不完全可信。
第二,仅适用于公开获得的信息,不够精确。
第三,由于2005年监管部门与市场高度关注公司内控与财务报告的质量,而最近全球经济的下滑导致CFO职责重心转向现金管理和成本控制,因此,本文使用2005年的数据进行研究,导致所的结论可能存在一定的时效性问题。
若加大数据样本空间,在时间序列上有所增加,相信研究成果会更有现实意义。
2-5 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的影响因素本文以2002年8月至2005年8月共779家披露重大缺陷的公司为样本,对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
实证结果表明,披露重大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往往规模较小、上市年限较短、财务状况不佳、经营业务复杂、成长迅速,或经历重组。
存在公司层面内部控制问题的公司,规模较小、上市时间更短、财务状况更差;存在会计层面内部控制的公司,财务状况较好,但是经营业务较复杂、多元化程度高,面临的经营环境变化更迅速。
这意味着不同类型的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影响因素不同,表明每个公司都面临着独特的内部控制问题。
本文的研究贡献在于:将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划分为公司层面和会计层面两种类型,从人事问题、复杂问题和常规问题角度出发,发现不同类型的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影响因素不同。
已有学者利用审计师变更时披露的内部控制缺陷做过类似研究,但是还没有利用SOX法案的内部控制缺陷数据进行分析。
本文是较早研究内部控制缺陷影响因素的论文之一,为以后建立内部控制预测模型提供基础。
根据早期相关研究,本文对内部控制重大缺陷与其各影响因素的关系提出合理预期,然后根据内部控制缺陷类型进行分组分析。
描述性统计结果与回归结果皆表明,公司上市年限、财务状况对公司层面内部控制缺陷影响更大,而外币交易、销售快速增长对会计层面内部控制缺陷影响更大。
对于第二种重大缺陷分类的实证结果表明,规模较小和上市年限较短的公司会计部门更小,没有足够的资源和时间去建立和改善内部控制。
存在复杂问题重大缺陷的公司,其规模较小、财务状况较差、经营业绩复杂、经历重组。
本文的缺陷在于:实证研究所取样本的时间较短,难以区分SOX法案实施前后内部控制缺陷披露影响因素的差异。
此外,由于一些公司并没有披露重大缺陷,或者不同公司判断内控重大缺陷的标准不同,这些偏误都会导致本文结论并非基于真实的缺陷公司样本。
个人认为以后有望建立统一标准对参与研究的样本进行规范。
2-30 与重大内部控制缺陷普遍性和细节披露相关的投资风险认识本文研究投资者是否会根据投资这种大控制缺陷披露、重大控制缺陷普遍性和关于重大控制缺陷普遍性的细节解释来调整他们对投资风险的评估。
本文对97名和53名非专业投资者分别进行实验室检验,并对47名投资者和28名财富500强董事进行问卷调查。
相关结论支持了之前的档案研究结论,即投资者会根据重大缺陷披露调整他们的风险投资评估。
更重要的发现是,重大控制缺陷普遍性和披露细节的交互影响与公司董事对详细披露要求的预期收益相反。
当重大缺陷披露包括对控制缺陷普遍性特定且详细的讨论时,对于非普遍性缺陷,投资者会增加投资风险评估,而对于非普遍性缺陷,投资者会降低投资风险评估。
结论表明,上述现象是由于投资者对对管理层信任程度不同而导致的。
以往档案研究多关注机构投资者或其他专业投资者的认知,本文从非专业投资者的角度采用实验研究方法,研究了投资者的风险认知问题,补充了以往档案研究的不足。
由于内部控制缺陷披露意味着存在潜在的财务报告不可靠,对投资者而言是有效的风险信号。
而本文对SOX 404条款能否提供有用信息、发挥重塑投资者信心的作用进行了研究,因此本文的研究成果对政策制定者、投资者、管理层和审计师都有一定借鉴意义。
基于相关理论分析,作者提出以下假设。
H1:在控制其他因素影响的前提下,对于披露重大控制缺陷的公司,非专业投资者的前瞻投资风险认识高于不披露重大控制缺陷的公司。
H2:随着重大控制缺陷普遍性的增加,非专业投资者的前瞻投资风险认知上升。
H3:重大控制缺陷解释水平的提升不会影响投资者的风险认知。
在样本选择上,实验按照重大内部控制缺陷普遍性水平的高低和控制缺陷解释程度的高低分为四个实验组,形成2*2的组间设计。
另外还包括一个不存在任何内部控制缺陷的控制组。
作者邀请来自两所大型公立美国高校的MBA学生作为实验的参与者,代表非专业投资者。
经过描述统计、单变量分析及假设检验、补充检验、稳健性检验确定了本文的研究结论。
本文在研究设计上极具严谨性,除了对研究对象常规性的统计分析外,还进行了假设检验以进一步确认研究结论的准确性,并于此前基于理论分析提出的假设相吻合。
其次,本文还分别对关于管理层的信任及关于信任影响投资风险的认知进行了补充检验,进一步对上文归因理论的假设进行了验证。
另外,本文还考虑到了管理层隐瞒坏消息、夸大好消息、对内控缺陷额外解释等披露语言问题对实验结果的影响,通过稳健性检验将这一假设排除。
至此,实验结果终得。
通读此文,我深深的感受到了作为一位研究者而应有的科学精神,不仅仅是严谨笃学还有一丝不苟、思虑周全、不怕麻烦、逻辑性强等,这都是我们这些初学者所应当立志追寻的。
4-16 讨论公司治理改革和高管激励对投资行为和风险承担的影响CDL在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研究之间建立了桥梁。
这种桥梁的建立带来了从专业角度值得肯定的上行风险,同时也有无法避免的下行风险。
本文针对早期Cohen, Dey,Lys(CDL)研究文章的优点和缺点进行了深入讨论。
对将来可能会像CDL一样,将财务和管理会计研究联系在一起的研究,本文提出一些建议。
本文将研究问题分为理论上的研究问题和与之对应的实际的研究问题。
CDL 理论上的研究问题非常重要且具有明显的内生性。
CDL假设公司治理、管理层控制和管理层决策共同决定了公司组织架构和公司产出。
进一步,外部事件(如法规的变化)能够引起公司组织架构的重构。
实际的研究问题往往需要在数据的可获得性、变量的可衡量性以及构建方程的有效性之间进行权衡。
因此,实际的研究问题通常比理论上的研究问题要窄。
CDL的实际研究问题也是如此,但CDL 所选择的数据足以满足所选择的计量方法。
CDL从组织架构一个较窄的视角来研究问题,认为外部事件(SOX法案)同时改变了公司和管理层的激励,而忽略了其他的管理方法的重新优化对管理层控制目标的影响可能性。
CDL研究有贡献也不乏缺陷,本文对此进行了深入探讨。
CDL在研究设计中使用了协方差分析,而没有使用控制组(CDL认为很难找到合适的控制组),这本身是内生于研究方法的选择。
CDL假设SOX法案影响了公司对高管激励的设计和风险投资决策。
为了验证此假设CDL选择了与SOX法案颁布时间有关的1992-2006年的样本,并加入一些控制变量可能存在的其他重大事件的影响。
与此同时,本文还分析了CDL研究中一些变量的衡量所存在的问题,并相应提出了一定的改善方案。
另外,本文还对CDL中内生性问题研究的不足之处进行了探讨。
CDL的研究发现,SOX法案引起了绩效薪酬的变化和个人风险偏好的变化。
这是一项有趣的研究,很多问题尚在谜团之中,CDL的指引将会激励更多相关问题的深入研究。
4-1 审计委员会质量和内部控制:实证分析本文将1994-2000年间美国上市公司更换审计师时披露与披露内部控制问题的公司进行对比,以检验审计委员会质量与内部控制质量的关系。
并且进一步将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按照其严重性分为:需报告的情况和重大缺陷。
结果显示,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和专业性越强,公司有内部控制问题的情况较少。
本文主要的研究问题是检验审计委员会的组成(人数、独立人员的比例、专业人员的个数)和公司内部控制质量的关系。
鉴于业界和政策制定者普遍认为,公司中的审计委员会应对内部控制的建设和监督负有主要责任,但现有实证检验高质量的审计委员会与高质量内控的关系,本文的研究弥补了这一空白。
首先,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下假设:H1:在其他不变的情况下,审计委员会与内部控制质量成正比。
接下来,本文选取SEC规则实施之前的数据,以更好地检验公司审计委员会组成的差异为财务报告质量带来的影响。
由于此时的内控数据不易得到,本文用8-K表格的披露,将发生审计师变更存在和不存在内部控制披露的公司进行对比。
最终得到128个检验样本和128个控制样本。
在研究设计阶段,本文采用了Logistic回归模型,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回归分析、稳健性检验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内部控制缺陷的存在与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负相关。
第二,内部控制问题和审计委员会成员具有财务专长的人数负相关。
第三,当将内部控制氛围需报告的情况和重大缺陷两个层次是,审计委员会的特征对两种内控问题的影响相似,不存在显著差异。
本文的缺陷在于:第一,这是一篇相关性而非因果性的研究。
报告的结果很可能是由于无法观察到的同时与内部控制和审计委员会特征有关的因素引起的。
第二,本文样本是由审计师变更的公司组成。
发生审计师变更的公司要比一般公司的规模小,并且在更小的交易所上市,这可能是本文的研究结论不具有普遍性。
4-6后SOX时代的公司治理:基于外部审计师的经验在安然、世通等财务丑闻及上市公司财务报表重述频发的情况下,各国监管部门相继出台有关的法规条款来规范企业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