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艺术的美学精神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考文献: [1]徐复观著.中国艺术精神.春风文艺出版社, 1987. [2]牛慧枝主编.东方艺术美学.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1990. [3]宗白华著.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1990.
118
2009 年第
Baidu Nhomakorabea
6期
安徽文学
把它当作人生的体验而加以陈述, 我们应对于这种人生体验 “何期百炼钢, 化作绕指柔” 它不仅已经成为不可征服的中国 , 而得到了悟时, 这便是彻头彻尾的艺术精神。要从世俗的感 人民的脊梁, 而且愈来愈成为世界文明的希望。 官的快感超越上去, 以把握人生的大乐。要从矜心着意的小 巧, 更进一步追求 “惊若鬼神” 与造化同工的大巧。 的, 道家的 这种思想为一大批艺术家所推崇, 追求宁静致远, 静中思辩, 反朴归元, 我们在王维的诗作中可窥见一般。越往以后越多 地影响了一大批艺术者的人生观, 在其创作的作品中也透露
艺 术 殿 堂
中国传统艺术的美学精神
◎宋晓刚
(安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安徽・芜湖 241000)
摘 要 通过对中国传统艺术的研究与分析, 如儒家、 道家文化对中国传统艺术的影响, 意境在中国传统艺术尤其是在中 国山水画中的体现, 而中国人所讲究的 “天人合一” 的思想, 也很大程度的影响了中国传统艺术, 通过上述研究, 探寻中国 传统艺术的内在美学精神以及所传达的东方哲学精神。 关键词 传统艺术 儒 道 意境 天人合一 美学
是能提升个人的艺术修养。儒家思想渗入中国的传统思想, 宗的精神终于内化为艺术的内在精神, 从无的哲学到物的内
与道为一体, 亦即是所谓的 “体道” 因而形成 , “道的人生观” 生活找不到出路而彷徨无所依归, , 纷纷把视线转向伟大的东 抱着道的生活态度, 以安顿现实的生活。 他们所说的 “道” 若 方。 , 他们需要一种信仰, 不是对外在神抵的信仰, 而是对自己 通过思辩去加以展开, 以建立由宇宙落向人生的系统, 它固然 是理论的, 形而上学的意义, 但若通过工夫在现实人生中加以 体认, 则将发现他们之所谓 “道” 实际是一种最高的艺术精 , 神。他们不曾用艺术这一名词, 当时之所谓 “艺” 。但当庄子 的信仰。他们需要一种伟大的人格理想与和谐的伦理结构, 来维持前进的力量。愈来愈多的学者们指出, 只有中国精神 文明的伟大和谐, 才是未来世界的希望。 我们可以相信, 这种 轻盈而和谐的心灵的力量, 决不是历史的非生产性的开支。
每一个民族、 时代、 社会的文化, 都有其不同于其他民族、 出这种思想。 时代、 社会的特征, 表现出不同的民族性格, 不同的时代精神, 中国传统艺术的另一大特色就是对意境的追求。 世界是 和不同的社会思潮。中国艺术高度的表现性、 抽象性和写意 无穷尽的, 生命是无穷尽的, 艺术的境界也是无穷尽的。 “适 性, 来源于它同美学的自觉联系。通过中国美学来研究中国 艺术, 通过中国艺术所表现的美学精神来理解它的形式, 我们 可以得到许多有益的启示。 艺术都有着深刻的影响。孔子对于音乐的重视, 可以说远出 于后世尊崇他的人民的想象之上, 而在当时, “礼” 常将 “乐” 并 以乐德教国子中和祉庸孝友。以乐语教国子兴道讽喻言语 ——”孔子对于音乐的重视, 一方面来自于对古代乐教的传 承, 一方面来自他对于乐的精神的新发现。 由孔子所传承, 发 我无非新” 是艺术家对世界的感受。艺术意境的创构, , 是使 客观景物作我主观情思的象征。我人心中情思起伏, 波澜变 化, 仪态万千, 不是一个固定的物象轮廓能够如量表出, 只有 襟里不蓬勃无尽的灵感气韵。董其昌说得好: “诗以山川为 境, 山川亦以诗为境。 艺术家禀赋的诗心, ” 映射着天地的诗 就是宇宙的造化, 它的卷舒取舍, 好似太虚片云, 寒塘雁迹, 空 灵而自然! 中国人天人合一的思想在中国传统艺术的表达是显而易
儒文化是中国美学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对各种文化, 大自然的全幅生动的山川草木, 云烟明晦, 才足以表象我们胸
称。 “大司乐掌成均之法, 以治建国之学政, 而合国之子弟焉。 心。 山川大地是宇宙诗心的影现; 画家诗人的心灵活跃, 本身
展的 “为人生而艺术” 的音乐, 决不曾否定作为艺术本性的美, 见的。 “天人合一” 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范畴, 它不仅是一 而是要求美与善的统一; 并且在其最高境界中, 得到自然地统 种人与自然关系的学说, 而且也是一种关于人生理想、 人生价 一; 而在此自然地统一中, 仁与乐是相得益彰的。 这对孔子而 言, “下学而上达” 是由 的无限向上的人生修养, 透如到无限的 艺术修养中, 才可以做得到。艺术家的个人修养对艺术作品 的影响很大, 好的艺术作品必然是大艺术家的呕心之作, 体现 着艺术家的思想与修养。 相同的, 越是对投身于艺术钻研, 越 对文化和艺术影响至深。 在以后的几千年里更是根深蒂固地 根植于中国人的脑海中。 道家文化的最高概念是 “道” 他们的目的, , 是要在精神上 值的学说。从某种意义上讲, 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最根本的 区别之一, 就在于前者强调“天人合一” 后者强调“主客分 , 立” 从传物之神, 。 到传我之神, 再到传诗外或画外之神; 从象 中求意, 到象外求意, 从意象而到意境的追求, 中国艺术在老 庄及禅宗哲学的指引下, 在精神化方面走上了极致, 老庄及禅 美, 中国艺术的特色就此完全确立。 当今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西方社会, 人们困于近视的 和无情的实用主义、 意志逐渐崩溃, 道德逐渐堕落, 由于精神
118
2009 年第
Baidu Nhomakorabea
6期
安徽文学
把它当作人生的体验而加以陈述, 我们应对于这种人生体验 “何期百炼钢, 化作绕指柔” 它不仅已经成为不可征服的中国 , 而得到了悟时, 这便是彻头彻尾的艺术精神。要从世俗的感 人民的脊梁, 而且愈来愈成为世界文明的希望。 官的快感超越上去, 以把握人生的大乐。要从矜心着意的小 巧, 更进一步追求 “惊若鬼神” 与造化同工的大巧。 的, 道家的 这种思想为一大批艺术家所推崇, 追求宁静致远, 静中思辩, 反朴归元, 我们在王维的诗作中可窥见一般。越往以后越多 地影响了一大批艺术者的人生观, 在其创作的作品中也透露
艺 术 殿 堂
中国传统艺术的美学精神
◎宋晓刚
(安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安徽・芜湖 241000)
摘 要 通过对中国传统艺术的研究与分析, 如儒家、 道家文化对中国传统艺术的影响, 意境在中国传统艺术尤其是在中 国山水画中的体现, 而中国人所讲究的 “天人合一” 的思想, 也很大程度的影响了中国传统艺术, 通过上述研究, 探寻中国 传统艺术的内在美学精神以及所传达的东方哲学精神。 关键词 传统艺术 儒 道 意境 天人合一 美学
是能提升个人的艺术修养。儒家思想渗入中国的传统思想, 宗的精神终于内化为艺术的内在精神, 从无的哲学到物的内
与道为一体, 亦即是所谓的 “体道” 因而形成 , “道的人生观” 生活找不到出路而彷徨无所依归, , 纷纷把视线转向伟大的东 抱着道的生活态度, 以安顿现实的生活。 他们所说的 “道” 若 方。 , 他们需要一种信仰, 不是对外在神抵的信仰, 而是对自己 通过思辩去加以展开, 以建立由宇宙落向人生的系统, 它固然 是理论的, 形而上学的意义, 但若通过工夫在现实人生中加以 体认, 则将发现他们之所谓 “道” 实际是一种最高的艺术精 , 神。他们不曾用艺术这一名词, 当时之所谓 “艺” 。但当庄子 的信仰。他们需要一种伟大的人格理想与和谐的伦理结构, 来维持前进的力量。愈来愈多的学者们指出, 只有中国精神 文明的伟大和谐, 才是未来世界的希望。 我们可以相信, 这种 轻盈而和谐的心灵的力量, 决不是历史的非生产性的开支。
每一个民族、 时代、 社会的文化, 都有其不同于其他民族、 出这种思想。 时代、 社会的特征, 表现出不同的民族性格, 不同的时代精神, 中国传统艺术的另一大特色就是对意境的追求。 世界是 和不同的社会思潮。中国艺术高度的表现性、 抽象性和写意 无穷尽的, 生命是无穷尽的, 艺术的境界也是无穷尽的。 “适 性, 来源于它同美学的自觉联系。通过中国美学来研究中国 艺术, 通过中国艺术所表现的美学精神来理解它的形式, 我们 可以得到许多有益的启示。 艺术都有着深刻的影响。孔子对于音乐的重视, 可以说远出 于后世尊崇他的人民的想象之上, 而在当时, “礼” 常将 “乐” 并 以乐德教国子中和祉庸孝友。以乐语教国子兴道讽喻言语 ——”孔子对于音乐的重视, 一方面来自于对古代乐教的传 承, 一方面来自他对于乐的精神的新发现。 由孔子所传承, 发 我无非新” 是艺术家对世界的感受。艺术意境的创构, , 是使 客观景物作我主观情思的象征。我人心中情思起伏, 波澜变 化, 仪态万千, 不是一个固定的物象轮廓能够如量表出, 只有 襟里不蓬勃无尽的灵感气韵。董其昌说得好: “诗以山川为 境, 山川亦以诗为境。 艺术家禀赋的诗心, ” 映射着天地的诗 就是宇宙的造化, 它的卷舒取舍, 好似太虚片云, 寒塘雁迹, 空 灵而自然! 中国人天人合一的思想在中国传统艺术的表达是显而易
儒文化是中国美学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对各种文化, 大自然的全幅生动的山川草木, 云烟明晦, 才足以表象我们胸
称。 “大司乐掌成均之法, 以治建国之学政, 而合国之子弟焉。 心。 山川大地是宇宙诗心的影现; 画家诗人的心灵活跃, 本身
展的 “为人生而艺术” 的音乐, 决不曾否定作为艺术本性的美, 见的。 “天人合一” 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范畴, 它不仅是一 而是要求美与善的统一; 并且在其最高境界中, 得到自然地统 种人与自然关系的学说, 而且也是一种关于人生理想、 人生价 一; 而在此自然地统一中, 仁与乐是相得益彰的。 这对孔子而 言, “下学而上达” 是由 的无限向上的人生修养, 透如到无限的 艺术修养中, 才可以做得到。艺术家的个人修养对艺术作品 的影响很大, 好的艺术作品必然是大艺术家的呕心之作, 体现 着艺术家的思想与修养。 相同的, 越是对投身于艺术钻研, 越 对文化和艺术影响至深。 在以后的几千年里更是根深蒂固地 根植于中国人的脑海中。 道家文化的最高概念是 “道” 他们的目的, , 是要在精神上 值的学说。从某种意义上讲, 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最根本的 区别之一, 就在于前者强调“天人合一” 后者强调“主客分 , 立” 从传物之神, 。 到传我之神, 再到传诗外或画外之神; 从象 中求意, 到象外求意, 从意象而到意境的追求, 中国艺术在老 庄及禅宗哲学的指引下, 在精神化方面走上了极致, 老庄及禅 美, 中国艺术的特色就此完全确立。 当今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西方社会, 人们困于近视的 和无情的实用主义、 意志逐渐崩溃, 道德逐渐堕落, 由于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