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构造学与中国地质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地构造学与中国地质学》期中考试答题纸

班级:1120101 学号:201120010116 姓名:龙盼盼

一、名词解释

1.低速高导层:地壳中地震波速低、电导率高的部分,其深度与过去的所谓

康氏面相当。

2.复理石沉积组合:主要由泥灰岩、砂岩、钙质页岩、泥岩,与砾岩、砂岩、

硬砂岩组成具明显韵律层的沉积组合,其特征是厚度大,通常

很少含化石,具薄层的递变层理,形成于海洋浊流环境。

3.优地槽:一种以拗陷过程中伴有强烈海底岩浆喷溢,形成细碧角砾岩沉积

组合为特征的地槽,它的沉积物巨厚,且多为深水相浊流沉积。

4.转换断层:是横切大洋中脊的一种剪切断层,由于断层的活动与大洋中脊的

扩张同时进行,结果使水平错动仅发生在两侧洋脊段之间,且

断层的水平位移方向与两侧洋脊段的错动方向正好相反。

5.热地幔柱:在深部地幔热对流过程中,一股上升的热塑性物质流从地核与地

幔交界处或上、下地幔边界处涌起,并穿透岩石圈而成的热地

幔物质柱状体。

6.主动大陆边缘:是洋陆汇聚、大洋板块向毗邻大陆板块之下俯冲消减形成的

强烈活动的大陆边缘。

7.双重构造:是由顶板逆冲断层与底板逆冲断层及夹于其间的次级叠瓦式逆冲

断层和断片组合而成的逆冲断层系统。

8.反转构造:一种叠加、复合构造,是同一地质体在不同的地质历史时期应力

改变造成伸展或压缩构造的垂向叠加。

二、简答题

1. 俯冲造山带包括哪六种基本类型?

答:日本岛弧型、新西兰北岛弧型、马里亚纳型、莫克兰型、智利型六种俯冲造山带。

2. 何谓沉积盆地,其成因机制有哪三种模式?

答:沉积盆地指地球历史上长期处于沉降状态并被厚层沉积物充填的盆地(盆地是指地壳表面三度空间上的凹地)。

沉积盆地的成因机制主要有重力作用、热力作用、压力作用三种模式。

3. 板内造山带的主要特征包括哪些?

答:①分布特征:陆内造山带在空间上总是发生在陆内,横切板块边缘,而不是在陆缘和陆间。它既可以发生在克拉通型的古老大陆内部,也

可以发生在由陆缘、陆间环境经过主造山期转化而成的较新大陆内部。

②地壳特征:陆内造山带形成时的地壳类型不是大洋型或过渡性地

壳,而是大陆性地壳,包括克拉通范围内早已出现的古老地壳,也包

括以前为洋壳或过渡壳转化而成的较新地壳。

③时间演化特征:陆内造山带在时间演化系列上具有分期演化的特

征,这不仅表现在造山带逆冲系统的分期形成上,而是伴随的构造-

热事件和磨拉石组合也具有分期的特征。

④构造变形特征:陆内造山带为多条主干逆掩断层组成的大规模逆冲

推覆构造系统在几何形态上表现为后端厚、前段薄的构造楔形体,而

且无论是前缘还是后缘往往有大面积的基底岩系也被卷入构造变形,

形成沉积盖层和基底岩系同时卷入变形的大型厚皮构造。

⑤变质特征:无区域变质作用发生,动力变质作用以出现高压变质岩

为特征,并往往以带状形式分布在主逆冲断层附近,多以似层状或透

镜状赋存于围岩之中。

⑥岩浆岩特征:没有标志残余洋壳的蛇绿岩套和远洋沉积,没有安山

质火山岩及其相应的侵入岩,基本上为中上地壳部分熔融的产物,表

现为酸性岩石组合和钙碱性岩石系列,并且在造山过程中具有分期演

化的特征,往往在构造活动最强烈的时期岩浆岩更偏酸性。

⑦摩拉石沉积组合特征:分布在造山带的各个构造单元,并且在造山

过程中的每次强烈活动都会留下磨拉石沉积组合的记录,表现为分期

演化的特征。

4. 古板块构造的研究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答:主要有11个研究方面,包括造山带研究、超岩石圈深断裂带的确定、蛇绿岩套的研究、混扎堆积的研究、双变质带研究、地磁极游移轨迹

研究、岛弧成分极性研究、构造极性研究、沉积极性、内生矿产极性

研究、古生物和古气候研究。

5. 何谓地幔柱构造体系,包括哪些构造系统?

答:地幔柱构造体系是指地幔柱构造作用过程及其产物所构成的有机整体,包括热地幔柱和冷地幔柱两个构造体系,分别构成印张构造体系和挤压

构造体系。

热地幔柱构造体系包括热点、大陆裂谷、大洋扩张3个构造系统;冷地

幔柱构造体系包括地球演化不同阶段的前寒武纪硅铝壳造山、显生宙

硅铝壳/洋壳造山两个造山系统。

三、论述题

1. 列表对比地槽、地台的基本特征。

地槽、地台基本特征对比

地质特征地槽地台

形态特征呈狭长的条带状,长达数百至数千千米,宽仅数

十至数百千米

呈近方圆形的块状,面积广大,达

数百至数千平方千米

地貌特征宏伟的长条形山脉地势平坦

地层特征厚度巨大,沿地槽走向分布,岩性复杂岩相、厚

度变化大

厚度不大,相当同期地槽沉积厚度

的十分之一,岩性、岩相、厚度较

稳定

沉积建造硬砂岩建造、复理石建造、磨拉石、细碧角斑岩

建造等

石英砂岩建造、碳酸盐岩建造、红

色碎屑岩建造、含煤-铝土-铁质岩

建造等

构造形态复杂,褶皱强烈,形成巨大紧密线形褶皱,断裂

发育,走向逆断层、逆掩断层、深断裂众多

简单,褶皱微弱,岩层产状近水平,

形成宽缓短轴褶皱,深断裂主要发

育于地台边缘

2. 论述海底扩张说的基本论点和主要依据。

答:海底扩张学说的基本论点如下:

①全球规模的洋中脊是洋壳生长的地方,称为增生带,地幔物质由洋中脊轴

部裂隙涌出,冷凝成为最新洋壳,后形成的洋壳将先形成的洋壳从洋中脊轴部依次向两侧推开,海底洋壳的年龄随着与洋壳距离的增加而增大; ②当洋壳到达海沟时俯冲、下沉、熔融,重返软流圈,所以又称消减带; ③大洋岩石圈一面生长、一面消亡,不断更新,因而洋底基本没有比侏罗纪

更老的洋壳岩石,地球的总体积或海盆的总容积也基本不变;

④海底扩张起因于地幔对流,洋中脊是对流体上升带或发散带,海沟是对流

体下降带或汇聚带;

⑤大陆硅镁层驮于地幔对流体之上,犹如坐在传送带上一样被移动。

该学说的主要证据如下:

①大洋洋壳厚度的均一性; ②洋底年龄自洋中脊向两侧变老; ③洋底沉积物向洋中脊轴部变薄、变新; ④海底磁异常平行洋中脊延展; ⑤洋壳存在转换断层

3. 论述威尔逊旋回的六个阶段,并举现代的实例说明。

答:威尔逊将大洋盆地的形成及其构造演化归纳为胚胎期、幼年期、成年期、衰退期、终了期和遗迹期6个阶段,各个阶段的表述如下:

1)胚胎期,大陆地壳在拉张应力作用下上拱,岩石圈破裂,形成裂谷,如东

非大裂谷;

2)幼年期,地幔物质上涌、溢出,岩石圈进一步破裂,开始出现洋壳,形成

陆间裂谷,如红海、亚丁湾;

3)成年期,洋盆扩大,洋中脊形成,出现成熟的大洋盆地,如大西洋;

4)衰退期,随着海底扩张,洋盆一侧或两侧出现海沟,俯冲消减作用开始进

行,洋盆缩小,边缘发育沟弧体系,如太平洋;

5)终了期,随着俯冲消减作用的进行,两侧大陆靠近,发生碰撞,边缘发育

年轻的造山带,其间残留狭窄的海盆,如地中海;

6)遗迹期,两侧大陆直接碰撞,海域完全消失,形成年轻造山带,如阿尔卑

斯-喜马拉雅山脉。

岩浆活动 强烈,不同时期有不同岩性、不同类型和产状的

岩浆岩;早期以基性-超基性岩浆的海底喷发与

小型侵入体为主,中期以中酸性-酸性岩浆的大

规模侵入为主,晚期以碱性系列岩浆喷发活动和

小型浅成侵入活动为主

微弱,仅局部沿断裂有少量侵入体和喷发岩分布 变质作用 岩石常遭受一定程度的区域变质 岩石一般无区域变质现象

矿产特征 以内生矿产为主,伴随不同时期的岩浆活动有相

应的矿产类型:早期为Cu 、Fe 、Cr 、Pt 等;中期为Cu 、Mo 、W 等多金属矿产;晚期为稀有金属和多金属矿产

以外生矿产为主,如Fe 、Mn 、P 、Al 、煤、石油、膏盐等

地球物理 多为地震活动带;M 面深;具异常上地幔;重力

异常呈带状展布;磁异常呈一定规模沿走向线性

分布;热流值高 无异常上地幔;重力异常为低负值,不规则,变化平缓;磁异常常呈宽缓的不规则形;异常幅度变化

较小;热流值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