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言 文 翻 译 五 步 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翻译五步法

江西省于都县实验中学谢观长

纵观这几年的高考,文言文翻译是必考题型,一般是10分。根据我的教学经验来看,学生对这一考点普遍感到头痛。学生要么不会解答,要么胡乱解答。得分都较低。的确,文言文翻译是个难点。针对考纲对这一考点的“字字落实”的要求和翻译“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原则,我总结出文言文翻译的“五步法”。

第一步:会意。

首先通读全句,理解全句的大意。应当回归原文,结合具体的语境理解,而不能据句“会意”。我们要初步了解句子的内容、情感倾向、语气等信息,以期获得对句子的整体把握。如: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2008 江西卷)

这句话在原文第一段,是子产阐述为政观点时所说。根据语境,我们可以知道整句话说的是子产听到过的对待怨恨应当和不应当采取的方法。能这样理解,也就大致把握了全句的大意。

第二步:找点。

高考对这一考点的评分是根据评分细则中规定的赋分点来据点给分的。明了大意之后,接着要仔细琢磨、分析这个句子,寻找“得分点”、“赋分点”。为了准确找到“得分点”,提高得分率,我们有必要弄清高考文言文翻译通常的“赋分点”有哪些。根据这几年的高考题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种。

1、理解句子的关键点或难点的若干常用实词。以一词多义词为主,而这个词义又不是特别常见的。如:

(1)、夫子若有不豫色然。(“豫”:快乐,愉快。07福建)

(2)、奇之,立许字以女。(“许字”:婚事。05山东)

(3)、比敕公千条万端,何意临事悖乱。(“比”:近来。“敕”:告诫。08江苏)

2、句中词类活用的现象。如:

(1)、兄为君则君之,已为君则兄之可也。(“君”“兄”:都是名词的意动用法。08全国1)(2)、时陶侃为散吏,访荐为主簿,相与结友,以女妻侃子瞻。(名词活用为动词,“嫁”,08广东)

3、状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判断句、被动句等特殊句式。如:

(1)、欲潜师就尚于江南,并兵御之。(“于江南”是状语后置,08江苏)

(2)、近日之事,衅难将成,赖陛下英明速断,故罪人斯戮。(“罪人斯戮”,宾语前置,应是“斯戮罪人”。08全国2)

(3)、良欲籍农故为兵者,民大恐。(“故为兵者”为“农”的后置定语,译为“原先当过兵的农民”)

(4)、闻太子所欲用周者,欲绝王之喜好也。(“……者……也”判断句,05天津)

(5)、晖刚于为吏,见忌于上,所在多被劾。(“于为吏”状语后置,“见……于……”“被”是被动句,05广东)

4、固定句式。如:

(1)、其李将军之谓也!(“……之谓也”是固定句式,译为“说的是……”)

(2)、谥号所以垂之不朽,大行受大礼,细行受细名。(“所以”是固定句式,译为“用来……的”,08宁夏、海南卷)

(3)、今之朝臣无以易薛季昶。(“无以……”,固定句式,译为“没有用来……的”)

(4)、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孰与……”,固定句式,译为“与……相比,……谁……”)

5、古今异义。如:

(1)、隐处穷泽,身自佣耕。(“穷”不能译为今义“贫穷”,应译为古义“偏僻”)

(2)、竹床一,垒以之;木榻一,卧以之。(“床”“垒”均为古今异义,应译为“竹椅”“坐”,06江西卷)

第三步:分词。

分词就是用横线把句子中的每一个词划出来。在划的过程中,要注意区分单音节词和双音节词。官职名、地名、人名、年号等应是一个词,不要切分。如:(08江西卷第13题)(1)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

(2)吾爱之,不吾叛也。使夫往而学焉,夫亦愈知治矣。

(3)子产而死,谁其嗣之?

第四步:对译。

对译的具体操作是:把刚才分好的词一个一个地翻译出来。在对译过程中,要注意“换”“留”。“换”是根据语境,找到最恰当的、最切合句意的现代汉语词语替换古义词。“留”是句子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物称、年号等,保留不译。如:

(1)、我闻(听说)忠(忠诚)善(善良)以(连词,表目的,译为“来”)损(根据语境和全句大意,不能译为“损坏”,应换译为“减少”)怨(怨恨),不(根据语境应换译为“没有”)闻(听说)作(“兴起”,此处应换译为“用”)威(威权)以(连词,表目的,译为“来”)防(防止)怨(怨恨)。

(2)、吾(我)爱(喜爱、喜欢)之(代词,根据语境,应代指尹何,可译为“他”),不(不会)吾(我)叛(背叛)也(句尾语气词,表陈述,不译)。使(此处应为动词,译为“让”“派”)夫(指示代词,代指尹何,作“使”的宾语,译为“那人”,应换译为“他”)往(前往、去)而(连词,表承接,不译)学(学习)焉(句尾语气词,表陈述,不译),夫(指示代词,代指尹何,作“使”的宾语,译为“那人”,应换译为“他”)亦(也)愈(更加)知(知道、懂得)治(治理、管理)矣(句尾语气词,表陈述,可译为“了”)。

(3)、子产(人名,不译)而(根据句意和前后句间的关系,应是连词,表假设,译为“如果”)死(保留不译),谁(保留不译)其(根据句意和句子语气,应是句中语气词,表反问)嗣(继承)之(代词,代指尹何,可译为“他”)?

第五步:连贯。

连贯就是把刚才对译好的词义用通顺、连贯的话组织起来,成为合乎要求的答案。这一步要注意的是“补”“删”“调”。“补”就是补上省略的成分。“删”就是删去不需译、不能译的个别词语,如发语词。“调”就是调整倒装句的语序,如状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主谓倒装句等句子语序的调整。

我们用这方法把上面对译好的词义连贯起来。

(1)、我听说过用(省略的成分,补上)忠诚善良来减少怨恨,没有听说用威权来防止怨恨。

(2)、我喜爱他,他(省略的成分,补上)不会背叛我(宾语前置,要调整语序)。让他(尹何)前往学习为政之道(省略的成分,补上),他也就更加懂得治理封邑(省略的成分,补上)了。

(3)、子产如果死了,还有谁能继承他呢?(这是反问句,要译出反问语气。)

需要说明的是我们要有一定的文言知识积累,平时做翻译练习时,要有意识地用这种方法操练,使之成为你熟练的技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