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感染的实验诊断ppt课件

合集下载

病毒感染的实验诊断

病毒感染的实验诊断

病毒感染的实验诊断病毒感染的实验诊断(一)● 考点病毒的生物学性状病毒的实验室检查方法常见病毒的感染 [讲义编号NODE70103300270100000101:针对本讲义提问]【内容讲解】第一节概述一类非细胞型微生物,个体极小,可通过细菌滤器,需用电子显微镜观察。

仅含一种核酸作为遗传物质,外被蛋白质衣壳或还有包膜。

病毒只能在活细胞内寄生,以复制的方式进行增殖。

在临床微生物感染中,近75%的传染病是由病毒引起的。

[讲义编号NODE70103300270100000102:针对本讲义提问]一、病毒的基本性状(一)形态结构 1.大小和形状:大小:测量单位用纳米表示,一般在20-300nm之间。

形态大致可分为:球形或近似球形、杆状、弹形、砖形、蝌蚪形等。

[讲义编号NODE70103300270100000103:针对本讲义提问]2.结构[讲义编号NODE70103300270100000104:针对本讲义提问](二)病毒的增殖病毒必须依赖宿主细胞,以特殊的自我复制方式进行增殖。

病毒的复制周期:吸附、穿入、脱壳、生物合成、组装与成熟、释放6个阶段。

[讲义编号NODE70103300270100000105:针对本讲义提问]异常增殖:顿挫感染:病毒进入细胞后的环境不利于它的复制,不能合成本身的成分或不能组装和释放有感染性的病毒颗粒。

缺陷病毒:由于病毒基因组不完整或基因位点改变而不能进行正常增殖的病毒。

[讲义编号NODE70103300270100000106:针对本讲义提问]干扰现象:当两种不同的病毒或两株性质不同的同种病毒,同时或先后感染同一细胞或机体时,可发生一种病毒抑制另一种(三)噬菌体以细菌、真菌等为宿主,能引起细菌等裂解的病毒。

噬菌体特异性识别细菌表面受体,可用于进行细菌的鉴定与分型。

噬菌体感染细菌后产生两种后果:溶菌周期和溶源性周期。

[讲义编号NODE70103300270100000107:针对本讲义提问](四)非寻常病毒比病毒更小更简单的致病因子,又称为亚病毒因子,包括类病毒、卫星病毒和朊粒等。

EB病毒感染的实验室诊断方法及合理运用PPT课件

EB病毒感染的实验室诊断方法及合理运用PPT课件
3
EB病毒持续感染示意图
• 原发感染后, EBV 在人体B淋巴细胞建 立潜伏感染,只表 达潜伏抗原,受感 染者成为终生病毒 携带者
• EBV健康携带者咽 部不定时排毒
• 在机体免疫功能下 降和某些因素触发 下 , 潜 伏 的 EBV 可 以被再激活,引起 病毒复制及临床症 状
Rev. Med. Virol. 2008; 18: 305–319
在罕见的病例中抗CA 抗体(IgM)会持续阳 性
20-30% 的EBV新近感染 抗 EA抗体(IgG)阴 性
抗EBNA抗体(IgG)阴 性
14
实验室指标四:EBV病毒核酸检测
• Real-time PCR是目前最主要的监测EBV载量的方法,可以指导治 疗和判断疗效,如PTLD/EBV-HLH/CAEBV等
• 人群感染率高,终身潜伏感染, 具有感染-潜伏-活化的特性
• 肿瘤相关病毒,每年EBV相关 肿瘤死亡病例达15-20万
• 与很多疾病相关,几乎可引起 所有脏器和组织的相关疾病
• 细胞免疫非常重要
Khan G et al. Infectious Agents and Cancer, 2014, 9:38.
6
临床实践诊断EBV感染时需要回答的问题
• 是否感染EBV? • EBV感染的时相? • 是否EBV活动性感染? • 组织或器官中EBV感染的细胞定位如何?
7
EBV感染相关的实验室指标
• 血常规:淋巴细胞比例>50%(学龄以上儿童)
• 嗜异凝集抗体 • 异型淋巴细胞
非特异 性指标
• EBV特异性抗体
• 荧光定量PCR检测EBV核酸 • EBERs原位杂交实验:EBV感染受累的组织学证据
特异性 指标

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指南ppt课件

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指南ppt课件
强调国际间在感染性疾病防控领域的合作与交流的重要性,共 同应对全球性的卫生挑战。
探讨新技术、新方法在感染性疾病防控领域的应用,如基因编 辑、疫苗研发等,提高防控工作的效率与效果。
加强感染性疾病防控知识的普及与宣传,提高公众的防控意识 和能力。
THANK YOU
感谢聆听
疫苗接种
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疾病的发生,提高人群的免 疫水平。
个人防护
加强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戴口罩、避免接 触患者等,减少感染风险。
传染病测
建立健全的传染病监测体系,及时发现、报告和 控制疫情。
环境卫生
改善环境卫生条件,减少病原体在环境中的传播 。
感染性疾病与公共卫生
传播方式
介绍感染性疾病的传播方式,包 括空气传播、飞沫传播、接触传 播等,以及不同传播方式的防控
分类
感染性疾病可根据病原体种类、传播方式、发病部位等多种方式 进行分类,如细菌感染、病毒感染、呼吸道感染等。
感染性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
传染源和传播途径
感染性疾病的传染源可以是患者、带菌者、动物等 ,传播途径包括空气飞沫传播、食物和水传播、接 触传播等。
易感人群
不同年龄段、职业、地域的人群对不同的感染性疾 病有不同的易感性。
对症治疗
疼痛管理
对于感染引起的疼痛,采 用合适的镇痛药物进行疼 痛缓解,提高患者的舒适 度。
退热处理
对于发热症状,采用解热 药物或物理降温方法,帮 助患者降低体温,缓解热 感不适。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对于感染引起的代谢紊乱 ,及时纠正水电解质平衡 紊乱,保持内环境稳定。
免疫治疗
免疫增强剂
使用免疫增强剂,增强患者的免 疫功能,提高机体对病原体的抵
实验室诊断方法

病毒感染的实验诊断

病毒感染的实验诊断
本 • 对冷冻标本应避免反复冻融
2.保湿送检
• 50%甘油盐水保存送检 • 病毒转运培养基(virus transport medium ,VTM)
含0.5%明胶或牛血清白蛋白的Hank’s液
3.无菌送检
• 抑制细菌生长 100U/ml青霉素+100μg/ml链霉素 • 抑制真菌生长 2.5μg/ml二性霉素B 或40 μg/ml制霉
细胞变圆、融合、肿胀、细胞空 泡、核浓缩、形成嗜酸性或嗜碱 性包涵体等。
某些病毒感染细胞后不出现CPE
3. 干扰现象(interference)
当两种不同的病毒同时或先后感染同一细胞时, 其中一种病毒可抑制另一种病毒的增殖,称为 病毒的干扰现象。
干扰现象也可被相应特异性抗体抑制,称为干 扰抑制现象
绒毛尿囊膜表现有痘病毒的特异性损伤
优点 鸡胚来源充足,操作简便,有多种接种途径 病毒增殖快,可收获大量病毒
鸡胚本身是无菌的,对接种的病毒不产生抗 体
缺点
易感病毒少,目前主要用于流感病毒、腮腺 炎病毒、疱疹病毒和痘类病毒的分离培养。
某些病毒在鸡胚内传代后,其毒力下降
3. 动物接种
常用动物 小鼠、大白鼠、豚鼠、家兔、猴等。 不同病毒对动物的敏感性不同,根据病毒种类
一般比细菌强,耐甘油,对抗生素及磺胺类药物不 敏感,干扰素可抑制病毒复制。
病毒感染的实验诊断方法
病原学诊断
✓ 病毒分离培养 ✓ 显微镜检查 ✓ 抗原检测 ✓ 核酸检测
血清学诊断
✓ 抗体检测 IgM、IgG
一、标本采集、运送和处理
(一)标本采集
➢ 采集时间:尽早采集(越早越好) ➢ 标本种类:根据感染的部位、可能感染的病毒类
醚作用后,失去感染性 4. 耐酸试验 肠道病毒耐酸,在pH3的环境下稳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症状PPT课件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症状PPT课件
严重感染时,病毒可侵犯肺部,引发肺炎,出现 高热、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
03 中耳炎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有时可引起中耳炎,表现为 耳痛、听力下降等。
03
诊断方法
实验室检测
病毒分离
从患者鼻咽分泌物或咽拭 子中分离出呼吸道合胞病 毒。
分子生物学检测
采用PCR等方法检测呼吸 道合胞病毒核酸。
血清学检测
检测患者血清中呼吸道合 胞病毒特异性IgM或IgG 抗体。
易感人群
所有人群均可感染RSV,但婴儿和幼儿是最易受感染的 人群。由于他们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因此更容易 受到严重感染。老年人、免疫系统受损的人群以及患有 慢性心肺疾病的人群也较易受感染。
02
临床表现
潜伏期与发病期
01
潜伏期
通常为2~8天,期间患者可能无明显症状。
02
发病期
潜伏期后,患者逐渐出现呼吸道症状,如咳嗽、 流涕等。
症状类型及特点
01 轻度症状
包括低热、咳嗽、流涕、鼻塞等,与普通感冒相 似。
02 中度症状
咳嗽加剧,可能出现喘息、呼吸急促、胸闷等。
03 重度症状
严重呼吸困难、高热、持续喘息,甚至可能出现 呼吸衰竭。
并发症风险
01 支气管炎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易导致支气管炎,表现为咳 嗽、喘息等症状加重。
02 肺炎
流行病学
RSV感染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行,具有季节性。在温带地区,RSV感染通常在冬季和早春达到高 峰;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RSV感染可全年发生,但雨季可能更为常见。RSV主要通过飞沫传播 ,也可通过接触污染的表面或物体后触摸口、鼻或眼而感染。
传播途径及易感人群
传播途径
RSV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当患者咳嗽、打喷嚏或谈话时 ,病毒会随着呼吸道分泌物排出并悬浮在空气中。此外 ,接触污染的表面或物体后触摸口、鼻或眼也可导致感 染。

临床感染性疾病实验诊断课件

临床感染性疾病实验诊断课件

ABCD
诊断方法
通过病毒分离、抗原抗体检测和核酸检测等实验 室手段,确定感染的病原体。
治疗原则
病毒性感染通常采用对症治疗和支持治疗,同时 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真菌性感染
真菌性感染概述
真菌性感染是由各种真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 ,多发生在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
诊断方法
通过真菌培养、组织病理学检查和免疫学检 测等实验室手段,确定感染的病原体。
通过实验室检测,还可以评估预防措施的效果和疫苗接种情况,为防控工作提供数 据支持。
05 新技术在临床感染性疾病 实验诊断中的应用
基因测序技术在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基因测序技术
局限性
通过分析病原体的基因序列,快速准 确地检测和鉴定病原体,为临床诊断 提供有力支持。
基因测序技术成本较高,需要专业人 员操作,且对数据分析要求较高,目 前尚未普及。
详细描述
感染性疾病是由各种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引起的疾病,这些病原体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传 播,导致人体出现不同程度的病理变化。根据病原体的种类和特性,感染性疾病可分为多种类型,如细菌感染、 病毒感染、真菌感染等。
感染性疾病的流行病学
总结词
流行病学是研究感染性疾病在人群中的分布、传播和影响因素的学科。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可以了解 疾病的传播途径、易感人群和危险因素,为预防和控制疾病提供科学依据。
3
此外,还可以通过细菌培养、病毒分离等方法, 进一步确定感染的病原体类型,为治疗提供更有 针对性的方案。
感染性疾病的病情监测与疗效评估
实验诊断在感染性疾病的病情监测与疗效评估中也具 有重要作用。通过定期检测患者的实验室指标,可以
了解病情的发展趋势和治疗效果。

2024版最新传染病诊断标准ppt课件

2024版最新传染病诊断标准ppt课件
性。
有些传染病还有季节性或地方性。
常见传染病类型
01
02
03
04
按照病原体不同,传染病可分 为病毒性传染病、细菌性传染
病、寄生虫性传染病等。
常见的病毒性传染病包括流感、 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等。
常见的细菌性传染病包括肺结 核、细菌性痢疾、伤寒等。
常见的寄生虫性传染病包括血 吸虫病、疟疾等。
发病机制和传播途径
丙型肝炎
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乏力、食欲减退等 症状。实验室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抗体阳性,或病毒核酸检 测阳性。
性传播疾病诊断标准
01
梅毒
硬下疳、梅毒疹等皮肤损害表现,可伴有发热、头痛等全身症状。实验
室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或暗视野显微镜检查发现梅毒螺旋体。
02
淋病
尿道口红肿、流脓性分泌物等尿道炎表现,可伴有发热、头痛等全身症
伤寒
持续发热、表情淡漠、相对缓脉、玫 瑰疹、肝脾肿大等临床表现。实验室 检测伤寒杆菌抗体阳性,或血培养伤 寒杆菌阳性。
血液系统传染病诊断标准
艾滋病
发热、盗汗、淋巴结肿大等急性期症状,随后出现机会性 感染和肿瘤等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HIV抗体阳性,或病 毒核酸检测阳性。
乙型肝炎
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黄 疸。实验室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或病毒核酸 检测阳性。
发热、咳嗽、流涕等卡他症状, 眼结合膜炎,特征性皮疹。实验 室检测麻疹病毒抗体阳性,或病
毒核酸检测阳性。
消化道传染病诊断标准
细菌性痢疾
甲型肝炎
发热、腹痛、腹泻等急性胃肠炎症状, 粘液脓血便。实验室检测痢疾杆菌阳 性。
急性起病,发热、乏力、食欲不振、 恶心、呕吐等症状。实验室检测甲型 肝炎病毒抗体阳性,或病毒核酸检测 阳性。

感染性疾病实验诊断ppt课件

感染性疾病实验诊断ppt课件

组织病理学诊断
组织病理学诊断是通过采集病变组织样 本,进行病理学检查,观察组织结构和 细胞形态的变化,从而确定感染性疾病
的一种实验诊断方法。
组织病理学诊断可以用于确诊各种感染 性疾病,如肝炎、肺炎、肿瘤等。
组织病理学诊断的优点是能够直接观察 病变组织和细胞形态的变化,有助于明 确诊断。缺点是需要采集病变组织样本
感染性疾病的传播途径多样,包括空 气传播、接触传播、血液传播等。
感染性疾病是全球范围内的主要疾病 负担,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实验诊断的重要性
实验诊断是感染性疾病诊断的 重要手段,通过实验室检测可 以快速、准确地确定病原体的 种类和感染程度。
实验诊断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 ,为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 科学依据。
微生物培养的优点是能够直接观察病原体的生长和繁殖情况,有助于明确诊断。缺 点是培养时间较长,需要一定的实验室设备和经验。
免疫学检测
免疫学检测是通过检测人体内的抗原或抗体,间接推断是否存在感染的一种实验诊断方法。
常见的免疫学检测方法包括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胶体金免疫层析试验、间接免疫 荧光试验等。
THANKS
感谢观看
优化检测流程
对检测流程进行优化,减 少操作环节和时间,降低 误差率,提高检测效率。
标准化试剂和仪器
推动试剂和仪器的标准化 ,确保不同实验室之间的 检测结果具有可比性。
加强实验室质量控制
建立质控体系
制定严格的质量控制标准 和质量管理体系,确保实 验室操作的规范性和数据 的可靠性。
定期质控检查
对实验室的仪器、试剂、 操作过程等进行定期检查 和校准,及时发现并纠正 问题。
多重检测与高通量检测
多重检测

《人偏肺病毒感染诊疗方案》解读PPT课件

《人偏肺病毒感染诊疗方案》解读PPT课件

存在问题和挑战分析
诊疗方案局限性
当前诊疗方案主要针对 已知病毒类型和临床表 现,对于新型或变异病 毒的诊疗效果有待验证 。
医疗资源分布不均
不同地区的医疗资源分 布不均,一些基层医疗 机构在诊疗设备、药品 配备和人员培训等方面 存在不足。
患者个体差异
偏肺病毒感染患者的年 龄、基础疾病等个体差 异较大,对诊疗方案的 适应性和效果产生一定 影响。
易感人群
各年龄段人群对HMPV均易感,但老年人、儿童、孕妇和免疫力低下者更易感 染并出现重症。
季节性分布及地域性差异
季节性分布
HMPV感染主要发生在冬季和春季,与流感病毒的流行季节 相似。
地域性差异
HMPV感染在全球各地均有报道,但不同地区的发病率和流 行特征存在差异。例如,温带地区的发病率较高,而热带和 亚热带地区的发病率相对较低。此外,城市地区的发病率也 可能高于农村地区。
病毒基因组特征
病毒复制与生命周期
HMPV通过吸附、穿入、脱壳、生物 合成、装配与释放等步骤完成其复制 周期。
HMPV基因组全长约13kb,包含8个 基因,编码至少9种蛋白质。
流行病学现状及趋势
发病率与死亡率
01
HMPV感染在全球范围内均有发生,不同年龄段人群均可感染
,但发病率和死亡率因地区、季节和人群特征而异。
03
治疗方案与药物选择策略
抗病毒治疗原则及药物推荐
抗病毒治疗原则
抑制病毒复制,减轻病情,缩短病程 ,降低并发症风险。
药物推荐
根据患者病情和病毒特点,选用适当 的抗病毒药物,如利巴韦林、奥司他 韦等。同时,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禁 忌症,确保用药安全。
对症支持治疗措施介绍
发热处理

腺病毒感染诊疗指南PPT课件

腺病毒感染诊疗指南PPT课件
分型
根据病毒血清型和临床表现的不同, 腺病毒感染可分为多个类型,如呼吸 道型、胃肠道型、泌尿道型和眼型等 。
02 诊断方法与标准
实验室检测
01
02
03
病毒分离培养
通过细胞培养方法,从患 者标本中分离出腺病毒, 并进行病毒鉴定。
抗原检测
利用特异性抗体进行免疫 荧光或免疫酶染色,检测 患者标本中的腺病毒抗原 。
病毒颗粒呈二十面体对称,直径约为 70-90纳米。
传播途径及易感人群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也可通过接 触污染物体表面传播。
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但婴幼儿、老年 人及免疫功能低下者更易感染。
临床表现与分型
临床表现
腺病毒感染可引起呼吸道、胃肠道、 泌尿道及眼部等多种疾病,常见症状 包括发热、咳嗽、呼吸困难、腹泻、 呕吐、尿痛、结膜炎等。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加强腺病毒疫苗研发
发展新型抗病毒药物
随着疫苗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将有更多 针对腺病毒的疫苗问世,提高人群的免疫 水平。
针对腺病毒的抗病毒药物研发将持续进行 ,未来可能出现更加高效、低毒的抗病毒 药物。
完善诊疗规范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随着临床经验的不断积累,腺病毒感染的 诊疗规范将更加完善,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和生活质量。
腺病毒感染诊疗指南
汇报人:xxx
2024-01-27
目录
Contents
• 腺病毒概述 • 诊断方法与标准 • 治疗原则与策略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措施 •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01 腺病毒概述
腺病毒结构与特性
腺病毒是一种无包膜的双链DNA病毒 ,属于腺病毒科。

病毒感染的实验室诊断

病毒感染的实验室诊断
将细胞单层染色后,被病毒感染死亡裂解的细胞 不着色,形成空斑。
空斑形成单位(PFU):由一个感染性病毒
体复制形成空斑
4.干扰作用:
病毒感染的快速诊断
1. 光学显微镜 检测病毒感染的细胞中有无包涵体、细胞融合形成。 2. 电子显微镜 法等检 测病毒抗原。 4. PCR技术 基因芯片
病毒感染的实验室诊断
Laboratory Diagnosis of Viral Infection 北京大学医学部
病原生物学系
徐国民
病毒感染的实验室诊断
Laboratory Diagnosis of Viral Infection 标本的采集 (原则同细菌)
病毒的分离培养
病毒感染的快速诊断
病毒感染的血清学诊断
病毒感染的血清学诊断
原理: 病毒或其抗原(已知)+ 抗体(未知) 注意: 恢复期血清抗体效价比急性期升高4倍或4倍以上才有 诊断意义。 方法:血凝试验,血凝抑制试验,间接血凝抑制试验,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中和试验 抗体效价
Thank you
病毒核酸检测技术
病毒的分离培养与鉴定
病毒的分离培养
1.动物接种:最原始的病毒培养方法。 2.鸡胚接种:常用的接种部位有羊膜腔、尿囊腔、绒 毛尿囊膜、卵黄囊等。 3.组织培养:将离体活器官,活组织块或分散的活细 胞加以培养后用于病毒的接种。其中细胞培养是病毒 培养最常用的方法。TCID50, PFU
鸡胚模式图
病毒在细胞培养中增殖 的检测指标
1. 细胞病变效应(cytopathic effect, CPE):
病毒在感染的细胞内复制增殖, 引起细胞变性、
坏死脱落或形成多形核巨细胞、包涵体的等形态改变。
2.红细胞吸附:

医院感染诊断标准ppt课件

医院感染诊断标准ppt课件
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演讲人
目录
01. 医院感染概述 03. 医院感染的诊断标准 05. 医院感染的预防措施
02. 医院感染的分类 04. 医院感染的监测与管理 06. 结论
医院感染概述
1
定义
感染途径:包括接触传 播、空气传播、飞沫传
播等
感染症状:包括发热、 咳嗽、腹泻、皮疹等
01
02
03
04
医院感染:指在医院内 发生的感染,包括患者、

医护人员防护: 医护人员应穿戴 防护服、口罩、 手套等防护用品,
避免感染
隔离措施与消毒灭菌方法
01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隔离措施:对疑似或确诊患 者进行隔离,防止交叉感染
02
消毒灭菌方法:使用消毒剂、 紫外线、高温等方法对环境、 物品进行消毒灭菌
03
防护措施:医护人员穿戴防 护服、口罩、手套等,减少 感染风险
04
监测与评估:定期对患者进 行感染状况监测,评估隔离 措施与消毒灭菌方法的效果
染事件
加强医务人 员培训,提 高医院感染 防控意识和
能力
加强医院感 染控制设施 和设备的投 入,确保医 疗环境安全
建立医院感 染应急处置 机制,确保 及时有效应 对感染事件
医院感染管理政策与法规
国家卫生计生 委颁布的《医
院感染管理办 1
法》
各地方卫生计 4
生委颁布的医 院感染管理相 关法规和政策
国家卫生计生 委颁布的《医
D
寄生虫感染:如蛔虫、钩虫等
C
真菌感染:如念珠菌、曲霉菌等
B
病毒感染:如流感病毒、乙型肝炎病毒等
A
细菌感染: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

儿童EB病毒感染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原则专家共识解读PPT课件

儿童EB病毒感染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原则专家共识解读PPT课件
未来研究方向
提出针对儿童EB病毒感染相关疾病的未来研究方向,包括新型抗病毒药物的研究、免疫调节治疗机制 的深入研究、临床试验的开展等。同时,强调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儿童EB病毒感染相关疾 病诊疗水平的提高。
05
患者管理与健康教育
患者日常生活注意事项指导
保持良好卫生习惯
教育患者及家长注意手卫生, 避免与患者共用餐具、毛巾等 个人物品,降低病毒传播风险
无症状感染多发生在幼儿,3~ 5岁幼儿90%以上曾感染EB病毒 ,90%以上的成人都有病毒抗体

也可通过输血传染,但较为少见 。
儿童易感因素及流行病学
儿童期普遍易感,以幼儿及 学龄前儿童更为常见。
感染后多呈隐性感染或表现 为轻微的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但也可能引起严重的传染 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淋巴瘤 等疾病。
在发展中国家,由于卫生条 件较差和疫苗接种率较低, EB病毒感染率相对较高。
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的改 变和环境污染的加剧,EB病 毒感染率呈上升趋势。因此 ,加强儿童卫生习惯的培养 、提高疫苗接种率和改善环 境卫生状况是预防EB病毒感 染的重要措施。
02
临床表现与诊断依据
典型临床表现分析
咽峡炎
患儿咽部可出现充血、水肿、 溃疡等炎症表现,导致咽痛、 吞咽困难等症状。
加精准、高效。
基因检测、免疫治疗等新技术将 在儿童EB病毒感染相关疾病的治
疗中发挥更大作用。
多学科协作和远程医疗等模式将 进一步优化儿童EB病毒感染相关
疾病的诊疗流程。
THANKS
感谢观看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建议
神经系统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对于出现神经系统症状的患儿,应给予相应的对症治疗和预防措 施,以降低神经系统后遗症的发生风险。同时,在治疗过程中应 密切关注患儿的神经系统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 症。

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诊断、治疗和预防ppt课件

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诊断、治疗和预防ppt课件
基因治疗
随着基因技术的发展,未来可能通过基因治疗手 段,针对呼吸道合胞病毒的基因进行干预,达到 治疗目的。
重视预防,提高儿童健康水平
加强宣传教育
普及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防控 知识,提高家长和儿童的防护意识。
疫苗接种
推广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的疫苗接种 ,预防病毒感染,降低发病率和并发 症风险。
良好的生活习惯
儿童呼吸道感染与合胞病毒的重要性
疾病负担
儿童呼吸道感染是全球范围内的常见 疾病,合胞病毒感染是其主要原因之 一,给儿童健康带来重要负担。
影响方面
呼吸道感染可能影响儿童的呼吸、睡 眠和日常活动,严重感染还可导致并 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报告目的和主要内容概述
报告目的
提高对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认识,指导临床医生进行诊断、治疗和预防 。
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 诊断、治疗和预防
汇报人:xxx 2023-1-22
目录
• 引言 • 诊断 • 治疗 • 预防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呼吸道合胞病毒简介
特性描述
呼吸道合胞病毒是一种常见的呼 吸道病毒,属于副粘病毒科,主 要引起呼吸道感染。
感染范围
该病毒主要影响儿童,尤其是婴 幼儿,是儿童呼吸道感染的主要 病原体之一。
03 治疗
一般治疗原则
休息
确保儿童有足够的休息,有助于 身体恢复。
饮食调理
饮食宜清淡,多喝水,避免吃辛辣 、刺激性食物。
保持空气流通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病毒滞留 。
药物治疗
抗病毒药物
如病毒唑等,可以抑制病 毒复制,缩短病程。
对症治疗
如解热镇痛药,用于缓解 发热、头痛等症状。
பைடு நூலக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缺点:条件要求高,必须要有细胞培养的 条件。
17
2. 鸡胚接种
鸡胚是用于分离粘病毒科、疱疹病毒、痘 类病毒的较为理想的材料。
(1) 常用接种部位和用途
卵黄囊接种
38-39℃羊水腔接种
新鲜受精卵
5-13天
尿囊腔接种
绒毛尿囊膜接种
18
气室 羊膜
羊水囊
卵壳
卵白
尿囊 绒毛尿 囊膜 卵黄囊
19
① 卵黄囊接种:用于流行性脑炎病毒分 离
5
2.标本种类的选择
根据临床感染的症状及流行病学资 料,判断可能感染病毒的种类,选择相 应部位采取标本,处理标本时要考虑病 毒的生物学特性。常见分离病毒标本的 选择见教材P64表4-2。 (1) 心脏疾病 (2)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3) 先天或新生儿感染 (4) 胃肠道疾病 (5) 呼吸道感染
6
8
(4) 粪便标本 取2~4g粪便标本在无菌的容器中,
加8~10ml运送液立即送检。
(5) 含漱液 可用无菌生理盐水,让患者含漱几
次取得,与运送液等量混合。
9
(6) 喉拭子:用生理盐水湿润的拭子 采
取咽喉部表面,置运送液中,注 意
避免唾液污染。 (7)尿道拭子及尿液标本:尿道拭子伸
入尿道4cm轻轻转动2~3次,以 获
3
病毒分离培养
病原学诊断 形态学检测


核酸



分子生物学技术——病毒
补体结合试验 中和试验
血清学诊断 血凝抑制试验
间接免疫荧光检测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4
一、标本采集与运送
(一)标本的采集 要从临床标本中成功地分离出病毒,很大
程度上取决于标本的恰当采样和处理,为了保 证标本质量,应注意以下问题:
1.采样时间 尽可能在发病的初期,急性期 或患者入院的当天进行,越早越好,最好在治 疗之前。疾病后期体内产生免疫力,病毒量减 少或消失。
2
病毒性疾病实验诊断的一般原则: 特异、敏感、快速和简便。首先根据流 行病学和临床特点,初步判断可能感染 的病毒;然后根据可疑病毒生物学特点、 机体免疫应答和临床过程,以及病人当 前所处的时机,确定实验诊断的方法。 目前病毒感染的检查主要依靠经典的方 法和近来发展起来的分子生物学等方法。 前者主要包括病毒分离培养、鉴定及血 清学实验;后者主要是核酸杂交与PCR 及现代免疫学技术。
病毒感染的实验诊断
张德纯 教授 临床微生物教研室
1
病毒(Virus)是结构最简单、体积 最小的微生物。病毒感染十分常见,约 70%~80%的传染病由病毒感染所引起。 迄今已证实500多种病毒对人有致病性, 其中不少病毒危害极大,如最近流行的 SARS病毒。因此尽快获得病毒的实验诊 断,对控制病毒的传播、疾病的诊断和 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
11
为了抑制细菌生长通常在病毒传送培 养 基 ( VTM ) 中 加 入 抗 生 素 如 青 霉 素 100U/l 和 链 霉 素 100μ g/ml , 为 了 抑 制 真菌的生长加入2.5μg/ml二性霉素B或 40μg/ml制霉菌素。
12
二、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一)病毒分离和鉴定的一般程序 见书P66图4-1
② 羊水腔接种:用于流感病毒、副流感 病毒的初次分离
③ 尿囊腔接种:用于流感病毒、腺病毒、 腮腺炎病毒分离
④ 绒毛尿囊膜接种:用于痘病毒、疱疹 病毒分离
20
(2) 鸡胚接种的特点 优点:A.鸡胚是一个整体,可有多种
接种途径; B.可收获大量病毒; C.鸡胚本是无菌无病毒的,对
接种病毒不产生抗体; D.来源广,操作简便。 缺点: A.易感病毒较少,应用较局限; B.反复用鸡胚传代,病毒毒力
离体的新鲜组织或器官,机械处理
胰蛋白
酶消化 液
பைடு நூலகம்
洗涤
加入营养液
吹打
单个细胞悬
1-3次
细胞计数 、调整细胞浓度
分装在培养
生长
瓶内培养 养
形成单层细胞,称为原代细胞培 15
胰酶消化 单层
转种新的培养瓶
形成
细胞,称为次代细胞培养
2. 二倍体细胞株
原代细胞多次连续传代后仍保持二倍体染 色体特性(即含23对染色体),称之为二倍体 细胞。传代细胞寿命一般为40~50代,大多数 为成纤维细胞,如人胚肺细胞。广泛用于病毒分 离和疫苗制备。
(2) 组织培养的类型
A 器官培养:如气管、肠段。器官保存了原功
能,用于分离某些有器官特异性的病毒。
B 组织块培养:如肝组织块培养肝炎病毒。
C 细胞培养(单层细胞培养):现广泛使用的
组织培养技术。
14
(3)细胞培养的种类和方法
根据细胞的来源、染色体特性和传代次数的不 同可分为三类:
1. 原代和次代细胞培养
16
3.传代细胞系 来源于肿瘤细胞或细胞株传代过程的变异
细胞。细胞增殖特征和染色体均类似于肿瘤细 胞。不宜用于疫苗的制备,常用于病毒的分离 和鉴定。 (4)组织培养的特点
优点:A.来源广;B.不受机体免疫因 素影响,个体差异小,敏感范围广;C.易于 观察病变;D.可用于病毒的分离、鉴定、疫 苗的制备;E.易管理,相对比较经济。
得较多的上皮细胞,取出后置运 送
液中。 (8)尸检标本:应在死亡后尽早采取, 10
(二)标本的运送和保存
标本采集后注意无菌、冷冻、保湿、 立即送检。
分离培养病毒的标本要尽快送到实验 室处理和接种。如不能及时送检,可在 4℃冷藏数小时,如需较长时间保存则应 置-70℃。放置在-20℃,病毒容易灭活, 冻存液中需加入甘油或二甲亚砜等作保 护,避免反复冻融使病毒灭活。
3.常见标本的采集方法
(1) 血液:以无菌手续抽取抗凝血10ml, 抗凝剂可选用100u/ml肝素钠。为了血 清学检查的需要,应抽取另一管5ml血液, 不抗凝送检。
(2) 脑脊液:以无菌手续抽取脑脊液 1~2ml,置无菌试管内,在冰浴中立 即送检。4℃可存放72h。
7
(3)宫颈或阴道拭子
采取病灶部位分泌物,将拭子置运 送液中;如无病损部位,则清理宫颈口 粘液,将拭子伸入宫颈约1cm停留5秒以 上取出,置运送液中4℃冰浴立即送检。
(二)病毒的分离 病毒是专性细胞寄生,需要在活细
胞或动物体内才能得到分离。选择何种动 物或细胞来分离,应根据临床感染的症状 和流行病学资料,推测可能的病毒种类, 选择相对敏感的动物和细胞来分离标本中 的病毒。
13
1.组织培养
(1) 概念
将人或动物离体的活组织或分散的活细 胞,在实验室的试管或培养基中,模拟体内的 生理条件使之生存和生长,称之为组织培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