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企业的竞争分析
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问题的分析与解决方案
![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问题的分析与解决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e58ca173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ae.png)
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问题的分析与解决方案市场竞争是当今企业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它不仅对企业的发展和生存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创造了机遇和动力。
本文将对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以帮助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取得竞争优势。
一、市场竞争问题的分析1.1 市场份额下降强大的竞争对手和市场的饱和度都导致企业的市场份额不断下降。
这使得企业面临着销售额减少、利润降低等问题,进而影响企业的持续发展。
1.2 价格战的加剧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为了争夺市场份额不得不通过降低价格来吸引顾客。
这种价格战往往无法带来实质性的盈利,同时也降低了企业的形象和利润率。
1.3 产品同质化问题在某些行业,企业生产的产品往往相似度很高,消费者的选择也变得十分困难。
这给企业带来了销量下降、市场份额争夺困难等问题。
1.4 缺乏创新能力部分企业缺乏创新思维和能力,无法及时推出新产品或服务来满足市场需求。
这使得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难以获得竞争优势。
二、解决方案2.1 建立差异化竞争战略企业应该通过差异化产品或服务来与竞争对手区分开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这就要求企业在产品或服务上做出独特的创新,提供独特的价值和体验。
2.2 加强品牌建设和宣传企业应该加大品牌建设和宣传力度,通过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形象来提高消费者对企业的认可度和忠诚度。
这可以通过广告宣传、网络推广等手段来实现。
2.3 挖掘细分市场企业应该通过市场调研和分析,挖掘潜在的细分市场。
在这些市场中,企业可以更好地满足顾客需求,降低竞争压力,获取更高的市场份额。
2.4 加强研发创新能力企业应该加强研发创新能力,不断推出具有差异化竞争力的新产品或服务。
这需要企业加大对研发投入,吸纳高素质的研发人才,积极与科研机构合作等。
2.5 加强供应链管理和成本控制企业应该加强供应链管理,优化生产和供应环节,提高效率和成本控制能力。
这可以通过与供应商的紧密合作、优化生产工艺等方式来实现。
互联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分析
![互联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6988b29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dc59160.png)
互联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分析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益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向互联网转型,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企业需要具备核心竞争力。
对于互联网企业来说,核心竞争力更为关键,需要积极探索和发掘。
1. 不断创新的技术研发作为一家互联网企业,技术是企业最为核心的竞争力,只有不断推陈出新,研发出更为优质的技术产品,才能保持领先地位。
当前,互联网企业要考虑的不仅仅是技术研发,更重要的是如何将技术应用到自身的业务领域中,发挥技术的最大价值,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例如,移动支付、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的不断发展,将赋能企业的核心业务,推动其快速发展。
2. 精细化运营和管理能力在互联网时代,企业需要将资源投入到精细化运营和管理上,通过精细化的数据统计分析,精准把握市场需求,提供符合用户需求的产品和服务。
与此同时,企业需要具备数据运营和管理的能力,不断优化营销、渠道、用户体验等关键环节,实现对用户及时、全面的把握和管理,从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3. 建立稳定的用户群体互联网企业需要强调“用户至上”的理念,持续提升用户体验和服务,吸引更多的稳定用户群体,创造良好的品牌口碑。
同时,互联网企业还需要不断拓展用户群体,寻求新的市场机会。
不过,互联网企业需要注意的是,用户规模不一定是衡量企业竞争力的唯一标尺,与之匹配的产品和服务、市场营销、资源分配等细节环节同样重要。
4. 构建外部合作网络在全球化背景下,互联网企业需要更加注重国际化战略,不断拓展国际化市场,寻求国际性合作机会,建立稳定的外部合作网络。
互联网企业可以通过跨国并购、战略联盟等方式,获取先进的技术和本地化资源,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目前,一些互联网企业已经建立起了遍布全球的商业网络,实现了快速增长和高效运营。
总之,互联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仅仅包括技术,还涉及到精细化运营和管理能力、用户群体和外部合作网络等方面。
在未来的发展中,互联网企业需要不断挖掘和拓展其核心竞争力,不断适应市场变化,实现百花齐放的发展态势。
华为企业战略分析和竞争战略分析
![华为企业战略分析和竞争战略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82f115f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88f4149.png)
华为企业战略分析和竞争战略分析华为是一家全球领先的信息和通信技术(ICT)解决方案提供商,其产品和解决方案广泛应用于电信运营商、企业和消费者市场。
本文将对华为的企业战略和竞争战略进行分析。
1.华为的企业战略华为的企业战略可以总结为“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注重技术创新,持续提供高品质产品和解决方案”。
以下是华为企业战略的几个关键要素:客户导向:华为始终将客户需求置于首位,积极倾听客户的声音并及时调整其产品和解决方案。
华为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客户反馈机制,不断改进产品设计和服务,以满足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
技术创新:华为非常注重技术创新,每年投入大量资金用于研发和创新。
华为设有多个研发中心,并与全球的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以推动技术前沿的探索和创新。
高品质产品和解决方案:华为致力于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和解决方案,为客户提供卓越的用户体验。
华为设立了质量管理体系,并采用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确保产品和解决方案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全球化战略:华为具有强大的全球化战略,并在全球拥有广泛的销售和服务网络。
华为积极进军国际市场,获得了在全球范围内的大型合同,成为国际市场的重要参与者。
2.华为的竞争战略华为的竞争战略可以总结为“低成本和差异化战略的结合”。
以下是华为竞争战略的几个关键要素:低成本战略:华为致力于提供具有竞争力的价格,并降低产品和解决方案的成本。
华为通过规模经济、供应链管理和高效生产等手段,实现了成本的控制和降低。
合作伙伴战略:华为建立了广泛的合作伙伴关系,与运营商、渠道合作伙伴以及生态合作伙伴等展开合作,共同推动业务的发展。
这种合作伙伴战略有助于扩大市场份额,提高用户渗透率。
全球化战略:华为采取了全球化战略,通过在全球范围内建立研发中心、销售和服务网络等方式,积极争取国际市场份额。
华为在全球范围内积极竞争,与国际知名企业展开直接竞争。
综上所述,华为的企业战略以客户导向、技术创新和高品质为重点,通过低成本和差异化战略的结合,积极与竞争对手展开竞争,实现持续的增长和发展。
阿里巴巴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阿里巴巴企业竞争优势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eb46c677e21af45b207a807.png)
阿里巴巴企业竞争优势分析一、企业介绍阿里巴巴于1999年正式成立,从事企业电子商业业务,后陆续发展出面向个人的电子商务“淘宝网”、第三支付工具“支付宝”、国内领先的本地化生活社区平台---口碑网以及面向企业软件应用的“阿里软件”和以互联网为平台的网络广告平台阿里妈妈,再加上通过股权置换并购的“中国雅虎”等等,美国纽约当地时间2014年9月8日,阿里巴巴IPO路演正式开始,并与于纽约时间19日在纽交所正式挂牌交易,成为美国融资额最大的IPO。
然而,随着电子商务的逐渐成熟,同质化供应商饱和,竞争激烈,利润薄弱,客户过于强大,企业发展在取得重大成果的前提下,也存在的问题,对此,我们对阿里巴巴的竞争优势进行分析。
二、企业战略资源分析1、人力资源战略选人的第一要素价值观,在阿里巴巴公司的平时考核中,业绩很好,价值观特别差,根本不讲究团队精神,不讲究质量服务的人,被称为”野狗“,江北毫不手软的杀掉。
因为,这些人会对团队造成非常大的危害。
那些有共同价值观——”特别热情,特别善良,特别友好,但就是业绩永远好不起来的人被称为“小白兔”也要被杀掉。
毕竟公司不是救济中心。
不过,“小白兔”在离开公司三个月后,只要能把业绩搞上去,还是有机会在回阿里巴巴,而“野狗”就没有机会了。
2、提升管理团队的人才战略集团为了拥有一支全世界最优秀的管理团队。
为此,集团成立了互联网界中独一无二组织部,一如既往的提升自己和引进外部人才之外,还能将大力推进走出去的人才战略部署,同时加强个关键部门的人才储备,轮流和接班人制度。
集团高级人才将陆续被送往海外著名商学院脱产学习、休整、提升,并更充分彻底的与行业内外优秀企业、企业家沟通。
可以说阿里巴巴把人的特质发挥到极限,充分做到了发展人,维护人的人本理念。
3、企业文化战略(阿里巴巴最值钱的东西)阿里巴巴在2000年就推出了名为“独孤九剑”的价值观体系,包括群策群力、教学相长、质量、简易、激情、开放、创新、专注、服务与尊重。
京东的竞争企业分析报告
![京东的竞争企业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b53b1c3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68a3b43.png)
京东的竞争企业分析报告概述京东作为中国最大的综合性电商平台之一,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
在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行业的迅猛发展,竞争对手也在不断涌现。
本报告将对京东的竞争企业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策略建议,以帮助京东进一步巩固其市场地位。
竞争企业分析阿里巴巴集团阿里巴巴是中国最大的电子商务企业,旗下拥有淘宝、天猫等各类电商平台。
阿里巴巴凭借其广泛的产品种类和强大的用户基础,一直是京东最具竞争力的对手之一。
尤其是天猫平台与京东的直接竞争最为激烈,两者几乎涵盖了电商市场的绝大部分份额。
建议:京东应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不断优化用户体验,加强品牌塑造,并通过与其他平台的合作来扩大自身的用户群。
苏宁易购苏宁易购是中国电子商务领域的领军企业之一,其在线零售和线下实体店的深度结合为其带来了巨大的竞争优势。
苏宁易购通过丰富的线下实体门店和仓储物流网络,有效地满足了消费者的购物需求。
建议:京东可通过加强自身的物流网络建设,提升快递服务质量,以及优化用户购物体验等方式来与苏宁易购展开竞争。
当当网当当网是中国最早的综合性网上书店,同时也扩大了其产品范围以适应市场需求。
尽管规模相对较小,但当当网以其独特的图书销售模式和良好的信誉,保持了一定的市场份额。
建议:京东可以通过与当当网合作,共享资源优势,提供更多的商品种类并提高买家满意度。
海底捞海底捞是中国知名的餐饮连锁企业,近年来通过线上外卖平台扩大了其市场份额。
海底捞以其独特的服务理念和优质的产品质量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建议:京东可以通过与海底捞合作,提供更多餐饮外卖选择,扩大其在线食品零售业务。
结论随着中国电子商务行业的迅猛发展,竞争对手纷纷涌现,给京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针对不同的竞争对手,京东应采取不同的策略。
与阿里巴巴等巨头进行合作,共享资源优势;与苏宁易购展开物流服务上的竞争;和当当网合作,共同提供多样化的商品;与海底捞等餐饮企业合作,拓展在线食品零售业务。
只有通过不断创新和优化服务,京东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
电子商务平台的不正当竞争问题分析
![电子商务平台的不正当竞争问题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3c16306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1eb2010.png)
电子商务平台的不正当竞争问题分析引言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电子商务平台越来越成为人们购物的首选方式。
但是,电子商务平台的不正当竞争问题也随之浮出水面。
不正当竞争是指经营者通过不正当手段,干扰和破坏市场的正常运行秩序,搭便车、抄袭、恶性竞争、误导、虚假宣传、侵犯商业秘密、商标侵权、垄断等行为。
本文将从不正当竞争问题的发生原因、表现形式及如何加强电子商务平台的合法监管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问题的发生原因电子商务平台不正当竞争问题的发生根源在于对市场规则的不尊重和不自律。
一方面,电子商务平台的行业准入门槛较低,导致市场监管部门难以有效监管和管理。
另一方面,由于无形产权保护存在局限性,一些企业往往通过模仿、抄袭、挖角等不正当手段获取商业利益,从而造成不正当竞争。
此外,电子商务平台作为新兴事业,相关法律法规缺乏完善性,制约了对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规范和制度建设。
二、不正当竞争问题的表现形式1. 抄袭现象一些企业会抄袭其他企业的商标、品牌甚至是产品。
为了增强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其从样式、色彩、字体等方面仿制其他企业的标识,并通过广告宣传来欺骗消费者,追求商业利益。
2. 误导行为一些企业通过虚假宣传、夸大产品功效、诱导消费者购买等手段,达到营销和促销目的。
例如在电商平台上,一些商品会通过SEO技术炒作,使消费者在未知情况下购买产品,从而达到提高销售额和企业曝光度的目的。
3. 投诉怪象一些企业会利用投诉系统来打压竞争对手,欺诈和利用消费者的不满情绪,既消耗客服资源,又降低平台经营效率。
4. 夸大宣传一些企业为了吸引消费者,会夸大产品的售后服务、退换货保障等,而实际上并不具备这些优势。
5. 侵犯知识产权一些企业可能会盗用或者侵犯其他企业的商业秘密与知识产权,包括专利、版权、商标等权利。
这种行为会破坏市场秩序,挤压消费者的选择和企业的竞争力。
三、加强电子商务平台的合法监管1. 完善法律体系应根据电商平台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关法规与政策,建立电商平台法律体系,确保其稳定有序的发展。
企业竞争战略分析(3篇)
![企业竞争战略分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4a625be6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82.png)
第1篇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间的竞争日益激烈。
竞争战略是企业赢得市场竞争的关键,本文以某企业为例,对其竞争战略进行分析,旨在为企业制定有效的竞争策略提供参考。
一、企业概况某企业成立于2000年,主要从事电子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
经过多年的发展,企业已成为行业内的领军企业,拥有较高的市场份额。
本文将以该企业为研究对象,对其竞争战略进行分析。
二、竞争环境分析1.行业分析电子产品行业是一个高度竞争的市场,市场竞争激烈,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快。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消费者对电子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企业需要不断创新以适应市场需求。
2.竞争对手分析该企业的主要竞争对手包括国内外知名品牌,如苹果、三星、华为等。
这些竞争对手在品牌知名度、产品研发、市场营销等方面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
3.消费者分析消费者对电子产品的需求多样化,追求高品质、高性能、个性化。
同时,消费者对价格敏感度较高,对性价比有较高的要求。
三、竞争战略分析1.差异化战略(1)产品差异化:该企业注重产品研发,不断推出具有创新性和领先性的产品。
例如,企业推出的某款智能手机在摄像头、电池续航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2)服务差异化:企业注重客户服务,提供全方位的售后服务,如在线客服、预约维修等,提升客户满意度。
2.成本领先战略(1)规模经济:企业通过扩大生产规模,降低单位产品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2)供应链管理:企业加强与供应商的合作,优化供应链结构,降低采购成本。
3.集中化战略(1)市场集中:企业专注于某一细分市场,如高端智能手机市场,满足特定消费者的需求。
(2)产品集中:企业专注于某一产品线,如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提高产品研发和市场竞争力。
四、竞争战略实施与评价1.实施策略(1)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竞争力。
(2)优化供应链,降低生产成本。
(3)加强市场营销,提高品牌知名度。
(4)加强客户服务,提升客户满意度。
2.评价(1)实施差异化战略,企业产品在市场上具有较高的竞争力,市场份额逐年上升。
互联网市场分析及竞争对手分析
![互联网市场分析及竞争对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8491760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9d.png)
互联网市场分析及竞争对手分析互联网市场,作为涵盖面最广,覆盖人群最多的市场之一,一直拥有着极高的商业活力和发展潜力。
从文字、音频、视频等各种媒介形态,到电子商务、社交网络、搜索引擎等多种商业形态,无论是行业上游还是下游,都变得异常繁荣。
在这个市场中,竞争对手是多种多样的,我们今天就来谈谈互联网市场分析及竞争对手分析。
一、互联网市场分析1、市场规模分析互联网市场的规模一直在不断增长,根据公司、行业、区域、年份等不同切入点进行外推,其规模都呈现出指数级增长的趋势。
例如,在中国市场,互联网设计领域仅仅在三年的时间里,从胚芽状态摇身一变成为了市场规模约30亿的产业。
2、市场增长率分析在市场规模不断扩张的同时,互联网市场的增长速度也非常惊人。
各种互联网产品和服务的应用日新月异,使得全球互联网市场增长率远远高于整个经济的增长率。
2018年,中国互联网市场规模同比增长16.7%。
而且由于科技的发展,未来还有更多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等待着互联网市场的业内人士。
3、市场渗透率分析截至2019年,全球互联网普及率达到了57.6%,预计到2020年,互联网普及率将会达到60%。
而在中国,互联网普及率为61.2%,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这也预示着未来互联网市场的用户规模和用户深入程度将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二、竞争对手分析1、BATBAT分别是指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
这三家公司在中国的互联网市场中占据了很大的市场份额,同时还在不断地扩大自己的业务范围。
在三家公司的主营业务上,BAT各自占有了绝对优势的市场份额,成为了代表中国互联网产业的三大巨头。
2、新锐企业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逐渐到来,许多新兴的互联网公司也开始崭露头角。
例如在社交领域,微博、知乎等平台逐渐成为了行业内长青树。
在电商领域,拼多多、京东等公司在短短几年时间内就跻身了行业巨头。
3、外来竞争者除了国内公司之外,外来互联网企业在国内市场也有所发展。
许多外国公司中国化、本地化后,进入了中国市场,并获得一定的市场份额。
互联网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分析
![互联网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1b57dcb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e7.png)
互联网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分析在当今信息化时代,互联网公司已经成为了世界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而互联网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则是它们可以从大量的信息中,获取并处理数据的能力,以此为基础,运用互联网的技术手段,提供高品质、高效率的服务,进而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
一、数据处理能力是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互联网公司的核心竞争力,首先建立在数据处理能力的基础上。
可以说,数据是互联网公司的命脉,是公司获取业务信息、产品信息以及用户信息的重要来源。
而互联网公司需要面对的是海量数据的处理,一个有用的数据筛选出来后,才能够作为公司的宝贵资源进行运用。
互联网公司通过数据的处理能力,能够准确地获取并处理用户数据,根据用户行为喜好及需求,进行精准的推荐和个性化服务。
例如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这些公司都拥有着独有的用户数据,他们可以根据用户的浏览记录、购物记录等信息,精准地为用户提供商品推荐和广告服务。
二、技术创新是实现数据处理能力的关键互联网公司的技术创新,也是实现数据处理能力的关键。
互联网公司通过技术的创新,可以提高数据的筛选、处理和分析能力,将海量的数据转化成有用的信息,同时为用户提供良好的产品和服务,强化公司的品牌以及用户口碑。
例如,阿里巴巴集团通过技术的创新和升级,构建了一套覆盖全球的电子商务基础设施,支撑其淘宝、天猫等电商平台。
同时,阿里巴巴集团在营销领域也有着精湛的技术创新,例如通过云计算技术,实现了大规模广告推送,为商家和广告主提供零门槛、高效率、低成本的广告投放服务。
三、用户体验是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互联网公司来说,用户体验也是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互联网公司通过改善用户体验,可以提高用户的黏性和忠诚度,也有着更好的商业转化率和盈利点。
例如,大家熟知的京东电商平台,京东通过一系列的用户体验改善,例如提供专业的售后服务、优惠券、积分等福利,能够吸引更多用户,增强用户的黏性。
同时京东还开创了“京东到家”服务,让用户能够享受到高效、便捷的生活服务,进一步提高了用户的满意度。
阿里巴巴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阿里巴巴企业竞争优势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fad71f9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99.png)
阿里巴巴企业竞争优势分析一、企业介绍阿里巴巴于1999年正式成立,从事企业电子商业业务,后陆续发展出面向个人的电子商务“淘宝网”、第三支付工具“支付宝”、国内领先的本地化生活社区平台---口碑网以及面向企业软件应用的“阿里软件”和以互联网为平台的网络广告平台阿里妈妈,再加上通过股权置换并购的“中国雅虎”等等,美国纽约当地时间2014年9月8日,阿里巴巴IPO路演正式开始,并与于纽约时间19日在纽交所正式挂牌交易,成为美国融资额最大的IPO。
然而,随着电子商务的逐渐成熟,同质化供应商饱和,竞争激烈,利润薄弱,客户过于强大,企业发展在取得重大成果的前提下,也存在的问题,对此,我们对阿里巴巴的竞争优势进行分析。
二、企业战略资源分析1、人力资源战略选人的第一要素价值观,在阿里巴巴公司的平时考核中,业绩很好,价值观特别差,根本不讲究团队精神,不讲究质量服务的人,被称为”野狗“,江北毫不手软的杀掉。
因为,这些人会对团队造成非常大的危害。
那些有共同价值观——”特别热情,特别善良,特别友好,但就是业绩永远好不起来的人被称为“小白兔”也要被杀掉。
毕竟公司不是救济中心。
不过,“小白兔”在离开公司三个月后,只要能把业绩搞上去,还是有机会在回阿里巴巴,而“野狗”就没有机会了。
2、提升管理团队的人才战略集团为了拥有一支全世界最优秀的管理团队。
为此,集团成立了互联网界中独一无二组织部,一如既往的提升自己和引进外部人才之外,还能将大力推进走出去的人才战略部署,同时加强个关键部门的人才储备,轮流和接班人制度。
集团高级人才将陆续被送往海外著名商学院脱产学习、休整、提升,并更充分彻底的与行业内外优秀企业、企业家沟通。
可以说阿里巴巴把人的特质发挥到极限,充分做到了发展人,维护人的人本理念。
阿里巴巴的竞争战略分析
![阿里巴巴的竞争战略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a9da2c1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23.png)
阿⾥巴巴的竞争战略分析阿⾥巴巴的竞争战略分析⼀、阿⾥巴巴基本情况的介绍阿⾥巴巴集团与1999年成⽴,从B2B电⼦商务业务,后陆续发展出B2C/C2C业务淘宝⽹(2003)、第三⽅⽀付⼯具“⽀付宝”(2003)、国内领先的本地化⽣活社区平台——⼝碑⽹(2006)以及⾯向企业软件应⽤的“阿⾥软件”和以互联⽹为平台的⽹络⼴告平台阿⾥妈妈(2007),再加上通过股权置换并购的中国雅虎(2005)。
阿⾥巴巴发展成为拥有七⼤⼦公司的互联⽹企业。
08年,阿⾥巴巴旗下的中国雅虎和⼝碑⽹合并为雅虎⼝碑公司,⼜启动⼤淘宝战略,将淘宝和阿⾥妈妈合并,⾄此阿⾥巴巴旗下上⽹7加⼦公司整合为5家。
表1、2012年B2B市场占有份额表2、阿⾥巴巴2011第三季度的付费会员数⼆、五⼒模型的分析1、新进⼊者的威胁:近年,中国⽹上的交易规模不断扩⼤,B2B开始受到各类企业的关注,业内的竞争环境发⽣巨⼤变化,不少新建企业也开始投⼊这⼀⾏业。
上图是2012年,不同期的市场所占份额,阿⾥巴巴虽占据明显的优势和主导地位,但是其市场份额所占⽐例在不断缩⼩。
2、与客户的关系:阿⾥巴巴致⼒于为中⼩型企业服务,拥有庞⼤的客户群和信息链,为商家提供交易的信息和平台,为他们的合作提供⼀个相对便利和安全的环境。
3、阿⾥巴巴与其合作者:从阿⾥巴巴创⽴以来,与许多国内外的⼤型企业有着密切的合作关系,它的品牌合作伙伴有:VITA、FITA、意⼤利对外贸易协会(AICE) 等,认证合作伙伴:亚洲澳美咨询有限公司、亚洲澳美咨询有限公司等,并且吸引了很多的投资商,如下图所⽰:4、潜在侵⼊者的分析:由于贸易全球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国企业看重中国这个庞⼤的市场,更多的B2B企业进⼊中国内地,如台湾久⼤。
⽽且,国内的市场竞争也很激烈,2006年,环球资源与慧聪联⼿对抗阿⾥巴巴,成为阿⾥巴巴的劲敌。
5、替代品分析:电⼦商务的发展以互联⽹及时为依托,先处于飞速发展时期,能够分散在各地区各⾏业的⽹商提供低成本、便捷的平台,拥有强⼤的客户资源和信息资源,能实现双⽅的共赢。
互联网行业的竞争格局与竞争分析
![互联网行业的竞争格局与竞争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f4d6290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3d.png)
互联网行业的竞争格局与竞争分析互联网行业作为当今社会中最为繁荣和具有活力的领域之一,其竞争格局和竞争形势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互联网行业的竞争格局进行分析,并探讨竞争对手之间的竞争策略。
一、互联网行业的竞争格局互联网行业的竞争格局主要由市场份额、市场集中度、竞争对手数量和竞争地位等因素决定。
根据目前的形势以及市场研究数据,我们可以对互联网行业的竞争格局进行如下分析。
1. 市场份额:互联网行业市场份额的分布通常呈现出明显的头部效应。
在该行业中,少数头部企业往往占据着大部分市场份额,而其他中小型企业则面临较大的竞争压力。
2. 市场集中度:市场集中度是衡量市场垄断程度的指标,其取决于市场中的主要竞争对手数量和其市场份额。
互联网行业的市场集中度相对较低,存在大量的竞争对手,但头部企业所占的市场份额较高。
3. 竞争对手数量:互联网行业的竞争对手数量庞大,包括了国内外大型互联网巨头、中小型互联网企业以及新兴的创业公司。
这些竞争对手在技术、资金实力和用户规模等方面存在差异,但都在争夺市场份额和用户资源。
4. 竞争地位:互联网行业竞争对手的地位主要通过品牌价值和用户忠诚度来衡量。
头部企业通常具有较高的品牌价值和用户忠诚度,这使得他们能够更好地抵御竞争、推动创新和提高市场份额。
二、竞争对手之间的竞争策略竞争对手之间的竞争策略对互联网行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下面将对竞争对手常用的竞争策略进行简要介绍。
1. 产品差异化:互联网企业通过不同的产品和服务特点来吸引用户,并建立自己的竞争优势。
通过技术创新、用户体验的提升和服务扩展等方式,企业可以实现产品差异化,从而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
2. 低价策略:互联网行业中,通过降低产品价格来吸引用户的策略也是比较常见的。
低价策略可以帮助企业迅速扩大用户规模,并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获取耐心和忠诚的用户群体。
3. 渠道拓展:在互联网行业中,渠道拓展是企业争夺市场份额和用户资源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与其他企业进行合作、拓展线下渠道和开展多元化渠道合作,可以扩大企业的用户覆盖面和市场渗透率。
基于波特五力模型的拼多多电商平台竞争环境分析
![基于波特五力模型的拼多多电商平台竞争环境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ab42e5d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d5.png)
基于波特五力模型的拼多多电商平台竞争环境分析拼多多是一家知名的电商平台,在短短几年时间内就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并成为中国电商行业中的领军企业之一。
随着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拼多多所面临的竞争环境也在不断变化。
为了更好地了解拼多多所处的竞争环境,本文将基于波特五力模型对拼多多的竞争环境进行分析。
一、新进入者的威胁拼多多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独特的模式和深耕的三四线城市市场,这使得新进入者要想在该领域立足并非易事。
随着电商行业的不断发展,对新进入者来说要实现用户规模化和市场份额的提升也面临极大的挑战。
二、供应商的议价能力作为电商平台,拼多多的供应商主要是各类商品的卖家,而拼多多自身代表了巨大的用户数量和交易量,这使得拼多多在商品采购方面拥有相对较强的议价能力。
拼多多也通过技术平台与供应商进行合作,所以在短时间内商品的价格和品质都得到了保障,这增加了供应商的议价难度。
三、买家的议价能力作为购物平台,拼多多的买家拥有相对较强的议价能力。
拼多多主打的团购模式使得用户在购买商品时可以通过分享等形式获得更大的优惠,这增加了用户的议价能力。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也使得用户的信息获取和价格比对变得更加方便,这进一步加大了用户的议价能力。
四、替代品的威胁在电商行业,替代品主要是指其他的电商平台和实体店铺。
在中国市场,拼多多的主要竞争对手是淘宝和京东,这两家电商巨头的市场份额和用户基数都远大于拼多多,从而构成了对拼多多的替代品威胁。
线下实体店也在逐渐发展自己的线上商城,这也增加了电商平台的替代品威胁。
五、行业内现有竞争者之间的竞争在电商行业,竞争者之间的竞争主要体现在价格、品牌、服务等方面。
拼多多在价格上一直有明显优势,通过团购和社交模式,拼多多的用户规模和用户黏性都取得了很大的优势。
随着竞争环境的变化,拼多多所面临的竞争日益激烈,其他电商平台也在不断加大在用户体验、物流和服务方面的投入。
基于波特五力模型的分析显示,拼多多所面临的竞争环境在不断发生变化,从而使得拼多多所面对的挑战也在不断增加。
电商平台市场竞争分析了解竞争对手的优势和劣势
![电商平台市场竞争分析了解竞争对手的优势和劣势](https://img.taocdn.com/s3/m/7a28852a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03.png)
电商平台市场竞争分析了解竞争对手的优势和劣势电商平台市场竞争分析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电子商务成为了现代企业竞争的一张重要牌面。
电商平台市场竞争激烈,了解竞争对手的优势和劣势对于制定有效的竞争策略至关重要。
本文将针对电商平台市场竞争进行深入分析,以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竞争对手并采取有效的对策。
一、市场概况分析在进行电商平台市场竞争分析之前,我们需要对整个市场进行概况分析,了解市场规模、发展趋势以及主要参与者的情况。
根据最新的市场调研数据显示,电子商务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已经成为各大企业争夺的热土。
各类电商平台不断涌现,竞争激烈。
主要参与者包括传统线下零售企业转型的电商巨头、纯电商平台以及垂直电商平台等。
二、竞争对手分析1. 优势分析竞争对手的优势是影响市场份额和竞争地位的重要因素。
在电商平台市场竞争中,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品牌优势:一些知名电商平台凭借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良好的口碑在市场中占据一定地位,有着广大的用户群体。
(2)供应链优势:一些电商平台建立了完善的供应链体系,能够提供多样化的商品选择、高效的物流配送以及良好的售后服务,满足用户的需求。
(3)技术优势:一些电商平台具备较强的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好的购物体验,包括个性化推荐、智能客服等。
2.劣势分析竞争对手的劣势也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重要方面,了解其劣势可以帮助我们找到针对性的竞争策略。
(1)用户规模:一些电商平台的用户规模较小,面临着用户拓展的难题,缺乏用户黏性。
(2)品牌影响力:一些新兴电商平台在品牌上还相对较弱,需要大量的投入和时间来提升品牌知名度。
(3)供应链短板:一些电商平台在供应链方面还存在短板,导致商品品质和配送服务不稳定。
三、竞争对策针对以上的竞争对手的优势和劣势分析,我们可以制定相应的竞争对策,以在电商平台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1. 增强品牌影响力:通过加大广告投放、合作推广等方式,提升自身电商平台的品牌知名度,吸引更多的用户。
互联网行业主要竞争对手分析
![互联网行业主要竞争对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dfa1c58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19.png)
互联网行业主要竞争对手分析一、竞争对手的重要性互联网行业作为当今世界最具发展潜力的行业之一,竞争异常激烈。
在这样的环境下,了解和分析主要竞争对手的情况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市占率、产品服务、运营模式、创新能力、品牌形象等多个角度对互联网行业主要竞争对手进行深入分析。
二、竞争对手一:BATBAT是互联网行业中的三大巨头,分别代表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
他们在整个互联网行业有着重要的影响力和地位。
百度是国内最大的搜索引擎,产品优势明显,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创新能力相对较弱;阿里巴巴在电商领域独占鳌头,产品服务完善,在支付宝等领域具有巨大优势;腾讯以QQ和微信两大社交平台为核心,运营模式灵活,拥有强大的用户群体。
三、竞争对手二:字节跳动字节跳动是近年来崛起的互联网公司,以其旗下短视频平台“抖音”等产品在市场上迅速崭露头角。
字节跳动的创新能力和技术实力令人瞩目,通过个性化推荐算法,吸引了大量年轻用户。
此外,字节跳动在海外市场也表现出色,成为了国内互联网公司拓展国际市场的典范。
四、竞争对手三:小米小米是中国领先的智能手机和家居互联网公司。
相比于其他手机品牌,小米以高性价比和良好的用户体验著称。
小米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销售模式,通过线上社群互动与用户沟通密切,有效提高了用户粘性。
此外,小米还积极拓展智能家居领域,为用户提供全面的互联网生态解决方案。
五、竞争对手四:美团美团是中国领先的生活服务电子商务平台,主要以在线外卖、酒店旅游、电影票务等业务为主。
美团凭借庞大的用户群体和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迅速崛起并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
同时,美团一直致力于技术创新,通过智能推荐和个性化服务不断提高用户体验。
六、竞争对手五:360360是中国领先的互联网安全公司,以安全软件和服务为核心。
在互联网时代,网络安全问题屡屡引起关注,360作为主要竞争对手之一,凭借强大的技术实力和安全服务,赢得了众多用户的信任。
此外,360还积极拓展互联网关联领域,推出了多款手机、智能硬件等产品,力争为用户提供更全面的服务。
平台企业的竞争分析要点
![平台企业的竞争分析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99449232e2bd960590c677cd.png)
Thank You!
结论:尽管某些平台型产业处于“垄断”或“寡头垄
断”的状态,但双边用户需求相互依赖性组成的“联合需求” 特征限制了平台企业实施滥用市场势力的能力。平台向某 边用户索取高于边际成本的价格从而获取超额利润,但这些 利润是短期的,也是得不偿失的。
Part4:竞争策略
定义: 若某种产品或服务的供求双方之间具有交叉网络外部性而使 得平台企业将买卖双方同时凝聚到一个交易平台,假定平台企业向 买卖双边收取的总价格P=PB+PS (PB、PS可以为零或负数, P≧0)固 定, 则PB或PS的变化对平台的总需求和平台实现的交易量有直接影 响。
市场结构的判断方法:市场集中度、进入 壁垒
(二)进入壁垒
一些中介型平台企业(如房产中介、酒吧等)不具有垄断 的性质 特点:市场进入投资成本低,几乎不存在进入壁垒。只 要平台产业内的利润高,就会吸引众多的投资者。
具有网络型特征的平台企业(如银行卡支付网络平台、电 信服务网络平台、操作系统平台)表现为“垄断”或“寡头 垄断”的市场结构状态。 特点:投资成本很高,且要求较高的技术含量,一般企 业由于缺乏资金或一定的技术而难以进入该平台产业市场; 强大的网络外部效应,带来较高的进入壁垒。
支付工具
软件平台 支付工具
操作系统、视频游戏、个人数字助理等
银行卡、第三方支付工具
例:双边市场的举例
市场参与方 产业 交易 中介 媒体 双边平台 B2B 证券交易所 门户网站 通讯平台(QQ 操作系统 网络游戏 边1 消费者 投资者 网民 个人 软件用户 网民 边2 商户 盈利模式 边1 边2 其他来源 注册费或 交易费 广告费、增值 免费 服务费 上市公司 交易费 年费 免费 广告费 注册费或 广告费 免费 软件开发 使用费 嵌入费 平台对开发商 商 或免费 补贴 游戏开发 使用费 交易费 商 商户 年费 交易费 广告费、增值 服务费 商户 广告商 广告商
电商行业竞争对手分析报告
![电商行业竞争对手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64896c5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b3.png)
电商行业竞争对手分析报告一、行业概述电商行业是互联网时代的产物,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商品交易和服务实施。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消费者信任度的提高,电商行业蓬勃发展。
然而,随着竞争的不断加剧,了解竞争对手的情况对于电商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二、竞争对手1竞争对手1是全球领先的在线零售巨头。
该公司通过自有平台进行销售,拥有庞大的用户基础和强大的物流配送能力。
其优势在于商品品种丰富、价格实惠以及卓越的客户服务体验。
然而,该公司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商家审核不严格,导致假冒伪劣产品泛滥,影响消费者购买信心。
三、竞争对手2竞争对手2是国内知名的电商平台。
该公司通过合作伙伴网络进行销售,拥有超过亿级的用户量。
其特点在于专注本土市场,提供符合国内消费者需求的商品,并以有竞争力的价格吸引大量消费者。
然而,其在线支付系统存在时常出现的故障,给消费者带来糟糕的购物体验。
四、竞争对手3竞争对手3是新兴的本地电商平台。
该公司强调本土特色,提供具有地域特色的商品,并且在物流配送方面做到了极致。
其独特之处在于与小型零售商合作,在线下实现线上销售,通过线上支付带动线下消费。
虽然该公司规模相对较小,但其灵活性和精细化管理给予了消费者更佳的购物体验。
五、竞争对手4竞争对手4是专注于高端品质和个性化定制的电商平台。
该公司通过精准的用户画像和独特的商品定位吸引了一部分追求个性化消费的消费者。
其特点在于提供高品质的商品和个性化定制服务,以及优质的售后服务。
然而,由于其定位特殊,目标人群较为狭窄,导致潜在市场较小。
六、竞争对手5竞争对手5是一家专注于跨境电商的公司。
该公司致力于连接世界各地的卖家和买家,为消费者提供更广泛的选择。
其优势在于海外直供、品质保证和极速物流。
然而,由于跨境贸易的复杂性,该公司面临着海关清关、货币汇率等问题,给消费者带来一定的不便。
七、竞争对手6竞争对手6是一家专注于特色农产品的电商平台。
该公司通过线上销售农产品,为农民提供更强大的市场渠道,并主打绿色、健康和优质的产品。
电子商务平台竞争分析亚马逊阿里巴巴和京东
![电子商务平台竞争分析亚马逊阿里巴巴和京东](https://img.taocdn.com/s3/m/fde8a5fe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3eacf74.png)
电子商务平台竞争分析亚马逊阿里巴巴和京东电子商务平台竞争分析:亚马逊、阿里巴巴和京东一、引言电子商务平台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商业模式,它为消费者和企业提供了方便、快捷的购物和销售渠道。
在全球范围内,亚马逊、阿里巴巴和京东是最知名的电子商务平台之一。
本文将以竞争分析的角度,探讨这三家平台在市场竞争中的特点和策略。
二、市场规模与地域市场拓展1. 亚马逊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平台,亚马逊拥有广泛的市场规模。
其总部位于美国,覆盖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包括北美、欧洲、亚洲等。
亚马逊通过战略收购、合作等方式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积极拓展新兴市场领域。
2. 阿里巴巴阿里巴巴是中国最大的电子商务平台,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交易市场之一。
阿里巴巴的发展重点主要集中在中国内地市场,同时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尤其在东南亚地区具有显著的影响力。
3. 京东京东作为中国第二大电商平台,在国内市场竞争中具有一定的份额。
京东也在海外市场展开业务,尤其是在东南亚市场有着一定的市场份额。
三、经营模式与业务多样性1. 亚马逊亚马逊是一个多元化的电商平台,其业务范围涵盖了各个领域,包括电子产品、服装、食品等。
亚马逊还提供云计算等技术服务。
亚马逊主要依靠第三方卖家进行销售,同时也有自营业务。
2. 阿里巴巴阿里巴巴通过多个在线交易平台,如淘宝、天猫等,提供了广泛的商品和服务。
阿里巴巴还发展了物流、支付、金融等相关业务,构建了全面的生态系统。
3. 京东京东主要通过自营和第三方卖家进行销售。
京东侧重于提供正品保证和优质的售后服务,以提高用户满意度。
京东也在实验和推广无人配送和无人仓储等技术。
四、竞争策略与创新1. 亚马逊亚马逊一直以来致力于提供高品质、低价格的产品和优质的客户体验。
亚马逊积极采用技术创新,如无人机配送、人工智能等,提高物流效率;同时,亚马逊还通过推出Prime会员计划等吸引用户,提高用户黏性。
2. 阿里巴巴阿里巴巴致力于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和国际贸易。
B2B平台优劣势分析
![B2B平台优劣势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c0fed42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1e.png)
B2B平台优劣势分析
优势:
1. 市场开拓能力强:B2B平台通常拥有较大的供应商和需求方数据库,能够帮助企业拓展新的市场。
2. 交易成本低:B2B平台提供了快捷的在线交易渠道,可以大大降低交易过程中的时间和成本。
3. 供需匹配效率高:B2B平台通过智能算法和大数据分析能够实现供需双方的精准匹配,立即找到适合的商机。
4. 提供一站式服务:B2B平台通常提供多样化的服务,如供应链金融、物流配送等,方便企业在一个平台上解决各种业务需求。
劣势:
1. 竞争激烈:B2B平台市场竞争激烈,供应商和需求方众多,企业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来脱颖而出。
2. 维护和管理困难:B2B平台需要付出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来维护和管理平台的运营,包括用户管理、交易纠纷解决等。
3. 信息安全隐患:B2B平台涉及大量的商业交易和企业信息,
存在信息泄露、数据安全等风险,需要加强信息安全保护。
4. 信任建立困难:B2B平台上的交易双方通常相互之间没有直接联系,容易出现信任建立困难的问题,对用户的信用评价和透明度要求较高。
平台企业的竞争分析要点
![平台企业的竞争分析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5d4fa86f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d797962.png)
平台企业的竞争分析要点随着互联网的广泛普及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平台企业在各个行业中崭露头角,并成为了市场上的竞争力量。
对于平台企业来说,竞争分析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深入分析竞争对手的策略和市场状况,平台企业能够更好地制定自己的竞争策略和发展方向。
在此,我将探讨一些平台企业竞争分析的要点,以帮助企业更好地应对市场竞争。
1. 市场定位首先,在竞争分析中非常重要的一点是明确自己的市场定位。
平台企业应该了解自己所在的市场领域以及竞争对手的市场定位,并通过调研认清自己在市场中的定位和竞争优势。
只有明确自己的市场定位,平台企业才能在竞争中找到自己的发展方向。
2. 产品和服务其次,平台企业在竞争分析中需要重点关注自己的产品和服务。
通过对竞争对手产品和服务的比较,平台企业可以找到自身优势以及改进的空间。
同时,平台企业需要关注市场的需求和变化,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和创新,以满足用户的需求并保持竞争力。
3. 用户体验用户体验是平台企业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竞争分析中,平台企业需要关注竞争对手的用户体验策略,并通过分析了解竞争对手的亮点和短板。
通过了解竞争对手的用户体验,平台企业能够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吸引用户并留住用户。
4. 渠道和营销平台企业在竞争分析中需要重点关注竞争对手的渠道和营销策略。
通过研究竞争对手的渠道布局和营销手段,平台企业可以了解到竞争对手的市场拓展方向。
同时,平台企业需要关注市场营销的新趋势和策略,不断调整自己的渠道和营销方式,提高市场占有率。
5. 数据分析数据分析在竞争分析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平台企业需要收集和分析竞争对手的市场数据以及用户数据,从中找出市场的趋势和机会。
通过数据分析,平台企业可以更好地了解竞争对手的行为和策略,并制定相应的竞争策略,提高市场竞争力。
6. 合作和创新最后,平台企业在竞争分析中要关注竞争对手的合作和创新策略。
通过了解竞争对手在合作和创新方面的表现,平台企业可以借鉴他们的经验,寻找到自己的合作和创新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1 市场类型——双边市场
2
产业特征
3
竞争环境
4
竞争策略建议
Part 1
市场类型——双边市场
一、双边市场的定义
二、双边市场的发展
三、双边市场分类
四、双边市场与单边市场的差异
两个概念:
一、网络外部性
1、定义:指某种产品或者服务对于消费者的价值随着该产 品或服务的消费规模的增大而增加。如使用某一资源共享软 件的用户越多,则使用该软件的用户更有可能获得更多有价 值的资源,软件对用户的效用就越大。 2、具体表现: 源自于直接使用产品的效用,当某一产品的消费者人数 不断增加时,单个消费者从产品中获得的效用将不断的提升, 且将吸引更多未使用的消费者加入。 源自于产品周边系统所提供的效用,即产品现有的使用 规模,刺激生产周边兼容或互补性产品的厂商,愿意不断提 供更多样化或低价的互补性产品或服务,促使使用该产品的 效用不断提升。
两个概念:
二、交叉网络外部性
平台两边用户相互之间产生的网络外部性。任何一边的 用户数量都将影响另一边用户的数量和交易量。 双边市场同时具有直接网络外部性与交叉网络外部性。 例:B2C平台。买家接受平台服务浏览商品时,关注点: 1、直接网络外部性:商品的评价,评价的人越多,说 明买家接收平台服务越多,买家会觉得该平台更值得信赖, 也更倾向于使用该平台。 2、交叉网络外部性:卖方的多寡,卖方商户越多、规 模越大,买家更倾向于使用该平台。
除单边市场特征外,还有交叉 规模经济、范围经济、 显著特征 网络外部性、双边需求相互依 网络外部性 存性
Part 2: 产业特征
一、平台型产 业的特征
二、平台型产业 对传统经济理 论的挑战
一、平台型产业的特征
1、交叉网络外部性
网络外部性,是指某种产品或者服务对于消 费者的价值随着该产品或服务的消费规模的增大 而增加。如使用某一资源共享软件的用户越多, 则使用该软件的用户更有可能获得更多有价值的 资源,软件对用户的效用就越大。 交叉网络外部性,平台两边用户相互之间产 生的网络外部性。任何一边的用户数量都将影响 另一边用户的数量和交易量。如:操作系统。
支付工具
软件平台 支付工具
操作系统、视频游戏、个人数字助理等
银行卡、第三方支付工具
例:双边市场的举例
市场参与方 产业 交易 中介 媒体 双边平台 B2B 证券交易所 门户网站 通讯平台(QQ 操作系统 网络游戏 边1 消费者 投资者 网民 个人 软件用户 网民 边2 商户 盈利模式 边1 边2 其他来源 注册费或 交易费 广告费、增值 免费 服务费 上市公司 交易费 年费 免费 广告费 注册费或 广告费 免费 软件开发 使用费 嵌入费 平台对开发商 商 或免费 补贴 游戏开发 使用费 交易费 商 商户 年费 交易费 广告费、增值 服务费 商户 广告商 广告商
软件 平台
支付 工具
银行卡系统
第三方支付
持卡人
消费者
四、双边市场与单边市场的差异
单边市场 参与者 买方、卖方 双边市场 买方、平台企业、卖方 以平台服务产品为主要内容, 以实物为载体 非对称定价原则 P=PB+PS
交易对象 实物产品或服务产品 定价原则 边际成本定价原则 价格形式 P
双边的需求弹性、交叉网络外 边际成本、需求弹性、 定价主要 部性、交易量的可观察性、单 市场势力、产品差异 影响因素 归属或双归属、产品差异化程 化程度 度 价格歧视、掠夺性价 价格现象 格、垄断价格 双边用户交叉补贴、存在零价 格与负价格、不易出现垄断价 格
三、平台型产业的特征
2、双边需求的互补性与依赖性 所谓需求的互补性与依赖性是指这些平台企业 的产品或服务在促成双边用户达成交易方面是相 互依赖和相互补充的, 缺一不可。
3、非对称价格结构 平台型企业通常采取倾斜式定价。表现为,平 台企业对一边用户是低于边际成本定价,甚至是 负价格(提供优惠),而对另一边用户却是边际 成本定价或高于边际成本定价。
思考:平台型产业是否处于垄断状态?
市场结构的判断方法:市场集中度、进入壁垒
(一)市场集中度 一些中介型平台企业(如房产中介、婚姻介绍所)不具有 垄断的性质 特点:开办成本低,投资生产成本低;市场规模较小, 集中度低 具有网络型特征的平台企业(如银行卡支付网络平台、电 信服务网络平台、操作系统平台)表现为“垄断”或“寡头 垄断”的市场结构状态。 特点:投资成本高,技术要求高;市场规模大,少数企 业占据绝大部分市场份额。
二、平台型产业对传统经济理论的挑战
(一)双边价格可以不反应边际成本
(二)非对称价格结构不反映垄断势力和掠夺性 定价的存在 (三)交叉补贴不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
(四)价格结构的扭曲不是由于缺乏网络竞争
Part 3: 竞争环境
一、 市场结构分析
二、市场势力分 析
一、市场结构分析
案例: 深圳市商业零售企业与发卡银行在刷可手续费率上存在 集聚已久的分歧。2004年6月2日,该市45家商业零售企业联 合以“系统维护”为由采取拒绝顾客刷卡的极端方式对抗发 卡银行。该事件在全国激起强烈反响,迅速波及广州、上海、 重庆、温州、宁波等高消费城市,引起各地特约商户的效仿。 深圳商家以这样的方式对银联的垄断提出抗议。各方普 遍认为中国银联涉嫌垄断,制定了较高的商户扣率从而导致 交换费过高的情况。
一、双边市场(two-sided market)
定义一:(从网络外部性的角度)两组参与者需要通过中 间平台进行交易, 并且一边参与者的收益决定于另一边参 与者的数量。 定义二:(从价格结构特征角度)假定市场双边客户向平 台企业支付的价格总和P=PB+PS 固定, 如果平台上的交易 量与价格结构有关, 则该市场属于双边市场。如果交易量 与价格结构无关,则该市场不属于双边市场。 定义一忽略了双边市场的价格结构特征,定义二忽略了双 边市场的交叉网络外部性。 实质:双边市场中的平台产业是交易平台从流通领域独立 出来而面向买卖交易双方的服务产业,其提供的核心产品 就是服务,一种满足平台双边用户需求、促成交易的服务。
二、双边市场的发展
单边市场结构: 服 务
买方
卖方
实物
双边市场基本结 构: 买方 服务 平台企业 服务 卖方
双边市场的发展:
报纸、电视(雏形)
超市
门户网站、网络游戏、电子商 务平台等
三、双边市场的分类
交易中平台、房地产经纪人、 出版社、学术期刊、购物商场、约会俱乐部等 报纸、杂志、电视、门户网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