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数学

合集下载

“画数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画数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画数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作者:陈宝媛来源:《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2022年第65期【摘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几何直观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学,在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画数学”是借助图形把数学画出来,找到一种适合现阶段儿童学习数学的方式来“教与学”。

意在让学生的思维过程由内隐到外化,借助思维可视化发展学生高阶思维,从知识建构、解题分析和学习体验的角度画出数学的思维轨迹。

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的作图意识,使学生学得更具体、更有趣、更深刻,從而构建“画数学”的新课堂,培养并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画数学;作用一、“画数学”——让概念的掌握更透彻化概念在教学过程中至关重要。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往往会发现,有些概念如果仅仅依靠文字表面叙述,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即便记住了结论,也常常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画图法可以帮助学生从另一个角度更直观、更透彻地理解概念的本质,从而更好地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题目上。

举例而言,在学习《负数》这一概念时,从字面上理解:在以前学过的数的前面加上“+”号的数,如+8、+500、+4.7……都是正数;在数字的前面加上负号“-”的数,如-8,-500,-4.7……等是负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面对这些概念,学生可能很快就记住,并且能准确地完成笔者出示的题目。

但随即笔者出示另一道题:将>、二、“画数学”——让算法的理解更简单化数学学习,画图是最基本的数学技能,也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技巧策略。

数学图形的优势在于其直观形象、化繁为简。

通过画图可以把众多抽象的数学概念、算理、数量关系进行具象化、简单化。

例如,笔者在教学一年级时,有道题目是9+6=?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凑十法”,笔者教他们圈一圈、画一画或用“看大拆小”的方法,见到较大数9就拆开较小数6,将6分成1与5的和,9和1能凑成10,再把9、1、5这三个数字相加。

画数学,让思维可见——浅谈画数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画数学,让思维可见——浅谈画数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画数学,让思维可见——浅谈画数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摘要:“画数学”是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利用简单直观的“形”表征复杂抽象的“数”,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理解数学算理、解决数学问题。

“画数学”就是“数形结合”中的“以形助数”,主要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思想。

“画数学”意在让学生的思维过程由内隐到外化,借助思维可视化发展学生高阶思维。

关键词:小学数学;画数学;数形结合由于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抽象思维比较薄弱,遇到比较复杂的问题时,不知如何下手,儿童的认知特点决定了以“画”助学的必要性。

“画数学”可以帮助学生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策略,帮助学生理解和内化知识。

在教学中尝试渗透“数形结合”思想,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画数学”的习惯,以画促思,有效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帮助学生亲近数学,走进数学。

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导致多数学生对数理知识不能有效理解,但通过有效地引导依然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此,如何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自主性,更好地开展数学教学?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课题。

数学作为一门研究数量关系与空间关系的科目,本质上都是数与形之间的问题。

因此,“画数学”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画数学”促进学生理解数学概念数的产生源于“计数”,用来表示数的工具却是一系列的图形。

我们在认识整数、分数、小数及其加、减、乘、除运算时,教材都是借助直观的几何图形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概念。

如在学习倒数时,为了进一步理解倒数概念的内涵,教材安排了面积为“1”的长方形,把一组组倒数作为长方形的长与宽,将“1”置于不同的直观环境中,使学生获得比较深刻的情感体验和学习经验,再次感悟到数的意义。

“画数学”促进学生理解计算方法计算教学在小学数学中占了非常重要的部分,教师在计算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理解算理。

但是对大部分小学生来说,算理是隐性的,不容易理解。

计算教学重视在研究“怎么算”中明白算理,培养数感。

数学画圆的方法

数学画圆的方法

数学画圆的方法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数学知识无处不在,掌握画圆的方法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本文将介绍画圆的基本方法及其拓展技巧。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圆的定义。

在数学中,圆是平面上所有到圆心距离等于半径的点的集合。

在几何图形中,圆具有独特的性质,如对称性、周长和面积等。

画圆的工具包括圆规、绳子、曲线板等。

接下来,我们来学习如何画圆。

画圆的基本方法有以下几种:
1.使用圆规画圆:将圆规的两脚分开,调整距离至所需半径,然后将有针尖的一脚固定在纸上的圆心位置,另一脚旋转一周,即可画出一个完整的圆。

2.使用绳子画圆:将绳子一端固定在纸上的圆心位置,另一端握在手中,保持一定距离,然后绕着固定点旋转一周,即可画出一个圆。

3.使用曲线板画圆:将曲线板放在纸上的固定点处,按照所需半径调整曲线板的角度,然后画出圆。

掌握基本画圆方法后,我们还可以学习一些拓展技巧,如:
1.如何在曲面上画圆:在球面上画圆,可以使用圆规沿着经线方向画出;在圆柱面上画圆,可以使用绳子沿着母线方向画出。

2.画出特定半径的圆:利用直尺和圆规,可以轻松画出特定半径的圆。

首先画一条直线,然后在直线上选取一个点作为圆心,使用圆规调整半径,画出所需圆。

3.画出复杂图形的内圆:利用基本画圆方法和剪刀,可以画出复杂图形的
内圆。

首先画出复杂图形,然后用剪刀沿着图形的边缘剪开,将剪纸展开,观察剪纸内的圆形部分,用圆规画出这些内圆。

总之,掌握画圆的方法和技巧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具有实际意义。

通过学习画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几何图形的性质,并在实际应用中发挥创意。

“画数学”:让数学丰满起来

“画数学”:让数学丰满起来

“画数学”:让数学丰满起来作者:***来源:《教育界·A》2021年第04期【摘要】“畫数学”是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用画图的方式将复杂的数量关系用图形的方式呈现出来,或用画图的方式将自己的思考过程梳理出来,这些图可以是集合图、实物图、线段图、示意图、树形图等各种形象直观的图形,概括来讲就是结合“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来学习数学。

【关键词】数学;认识负数;案例分析一、整理信息,初步感知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负数。

你们听说过负数吗?在哪见过?生1:我在电梯里看到电梯上有-1层、-2层。

(师板书:-2)生2:冬天的时候很冷,气温零下几度。

(师板书:-5℃)生3:我看到妈妈银行本上取钱显示负多少。

师补充:盆地的海拔用负数表示。

(师板书:-155米)师:通过举例,我们对负数有了初步的感觉,今天我们要让感觉变成一种认识。

二、画出数学,探究新知师:你会用简单的示意图表示对3个负数的理解吗?四人一组完成交流,依次说明怎么表示的,其他人想的一样吗?有什么补充?探究要求:(1)想一想:信息所表达的含义。

(2)画一画:用简单的示意图表示对信息的理解。

(3)说一说:在小组内说一说你的想法。

(师:不会说的同学可以听听其他同学的想法,倾听也是一种学习。

)(一)展示学生图形:芳芳家的车停在-2层1.生1:生2:2.师提问:第二个同学的图比第一个同学的图有什么更特别的地方?生:第二个同学把地面做了特别强调,以地面作为参照物,把地面与地下分隔开。

3.师:补充图形:在这里我们把地面用0来标注。

4.师:看大屏幕,请同学们来看看老师画的这个楼层,猜猜看?号表示的是几层呢?生1:可能是-1层。

生2:我觉得可能是-2层。

师提问:为什么楼层没动而同学们给出的结论各不相同呢?生:地面没有确定,楼层会随着地面的改变而改变。

师:(给出地面位置图5)老师规定这是地面,你能确定这是第几层吗?生:-1层。

师:(移动地面图6)现在呢?生:-2层。

手把手教你:用ord画数学图形

手把手教你:用ord画数学图形

手把手教你:用ord画数学图形————————————————————————————————作者:————————————————————————————————日期:教你用word画数学图形作为一名高中数学教师,最头痛、最难的不是日常教学工作,而是在电脑文档里画数学图形、标顶点字母、对图形排版等。

本文拟就以上问题作一些探讨。

一、认识word绘图1、认识“绘图”工具栏单击“视图”里工具栏中的“绘图”按钮,则会弹出“绘图”工具栏。

在工具栏中单击一种绘图工具,鼠标指针变成“十”字形状,按住左键并拖动鼠标至另一点,释放左键后,在两点之间就会留下该按钮所指示的几何图形,画完后按钮会自动弹起。

每若双击按钮,可以连续画多次,只要单击文本中任一点(或单击右键)该按钮才会弹起。

绘图工具中主要按钮的功能为:直线按钮:画直线。

若同时按住Shift键,可以画出水平、垂直、45度角等直线。

矩形按钮:画矩形框。

同时按住Shift键可以画出正方形框。

椭圆按钮:画椭圆框。

同时按住Shift健可以画出正圆框。

自选图形按钮:包括“基本形状”、“箭头总汇”、“线条”、“流程图”、“星与旗帜”、“标注”、“其它自选图形”共七个选项。

每一个选项下又有许多常用的绘图按钮。

可以用这些绘图按钮快速绘制各种图形。

填充颜色按钮:除直线外可以为选定的几何图形填充颜色。

线条颜色按钮:为选定的直线或其他各种几何图形的边框线设置颜色。

线型按钮:为将要画或已经画出的几何图形定义线型。

如虚线、细实线、粗实线、单向箭头线、双向箭头线等。

要了解绘图工具栏其他按钮的功能可将鼠标指向该按钮,稍停片刻即可获得功能说明。

2. 编辑图形绘制后的几何图形允许对其进行编辑。

如移动、删除、改变大小、配色、变换线型等。

(1)图形的移动与删除将鼠标指针指向图形,指针呈现空心箭头状并带一个十字双向箭头,单击鼠标左键,图形框线上会立即出现控制点,称作选定或选中。

如果是直线则在两端各有一个控制点,其他图形一般会出现8个控制点,控制点数取决于图形的大小,但最多是8个。

数学中有哪些画图的方法

数学中有哪些画图的方法

数学中有哪些画图的方法数学中有许多画图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问题。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讨论数学中常见的几种画图方法,并探索它们的应用。

首先,让我们来讨论一种广为人知的画图方法——坐标系。

坐标系是数学中最基本的画图工具之一,通过建立一个坐标系,我们可以在平面上准确地表示点、线、曲线等。

每个点在坐标系中都有唯一的坐标,其中x轴和y轴是两个相互垂直的轴。

通过画出直线和曲线,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函数、方程和不等式之间的关系。

接下来,让我们转向另一种常见的画图方法——图形的转换。

在图形的转换中,我们可以通过平移、旋转、翻转和拉伸等操作来改变原始图形的形状和位置。

通过了解这些变换的性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几何学中的对称性、相似性和共线性等概念。

图像的转换也在解决一些具体问题时发挥着重要作用,比如在计算机图形学中,通过图形的平移和旋转可以实现物体的移动和旋转。

此外,数学中还有一种重要的画图方法——画图法。

画图法通过将问题抽象为图形,可以更直观地分析问题,并快速找到解决方法。

画图法在数学竞赛中经常被使用,它能够帮助我们发现问题的特点和隐含的规律,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

在数学中,还有一种非常有用的画图方法——统计图表。

统计图表可以通过展示数据的可视化形式,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数据。

常见的统计图表包括柱状图、折线图、饼图等。

通过观察和分析这些图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数据的分布、趋势和相互关系,从而得出结论和做出预测。

最后,还有一种重要的画图方法值得一提——函数图像。

函数图像是通过将自变量的取值代入函数中,计算得到的因变量值所形成的图像。

函数图像可以帮助我们更直观地理解函数的性质和特点,比如函数的增减性、最值点和极值等。

通过画出函数图像,我们可以更好地分析函数的行为,并在实际问题中应用函数。

综上所述,数学中有许多画图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问题。

无论是坐标系、图形的转换、画图法、统计图表还是函数图像,它们都在数学的各个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数学画角(共15张PPT)人教版优秀课件

数学画角(共15张PPT)人教版优秀课件

A.中心点
B.0°刻度线
C.外圈的刻度线
D.内圈的刻度线
(2)不能用三角尺画出来的角是( C )。
A.135° B.45° C.100° D.60°
3.写出一副三角尺上每个角的度数。 90°
任意一个三角尺上 都有( 1 )个直角, ( 2 )个锐角。
45° 90°
60°
45° 30°
画指定度数的角的方法:













5








































使









敲Leabharlann ,急打慢














































寿

画数学

画数学

画数学”是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用简单的图形把题目的意思表示出来,或者学生把自己的思维过程用“画画”的方法表达出来的一种学习方法。

它能帮助学生很好地把生活经验“数学化”,使学生能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能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问题。

“画数学”这种学习方法不仅直观形象,而且在教学中使用方便,弥补了数学学具的一些缺点,非常适合低段数学教学。

学生能从“画数学”中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并且有意识地利用“画”来解决问题;学生在“画数学”的过程中体会到了数学的价值,欣赏到了数学的美……关键词:画数学数学化思维我的困惑在我十几年的数学教学生涯中,大部分时间都是教小学的中段,后来因为学校的需要,我教了低段数学,积累了一些经验,但在教学中,曾经有这样的两个现象一直困惑着我。

现象一:当我接手一年级时,许多孩子都存在着这样的问题:有时会不明白老师说什么;有时候题目看了很多遍还是不明白意思;问他是怎么想的,支吾了半天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我一直为这件事头疼,到底是孩子年龄太小,他们只有这点水平?还是自己的教学方法不当呢?请教了同事,他们也有这样的困惑,回答是:好象每届孩子都是这样,老师也没办法,只能顺其自然,随着年龄的增长,这样的现象自然会消失的。

现象二:低年级数学的教学中常常用到学具,学具的操作可以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算理,形成概念等。

可是真正实施起来却有很多困难,原因是在目前的大班额教学中,如果是用学具操作的话就很难控制课堂的次序;其二,由于学具操作需要较多的时间,在交流时又不容易进行比较,因此很多时候是学生按照老师说的一步一步操作,教学过程就变成了为了操作而操作。

基于这些原因,很多教低年级的老师虽然知道学具的好处,可是在平时教学中用的却很少,很多时候是老师用教具操作而学生仅仅是观察,这样做学生虽然能明白一些算理、概念等,但是学生的思维却被束缚,只按照老师的演示在思考接受,没能真正参与到数学的学习过程中来。

论如何用“画数学”方法来学习分数

论如何用“画数学”方法来学习分数

论如何用“画数学”方法来学习分数摘要:在小学低段学习中,学生会通过实际操作和利用图形建立丰富的表象。

到了中高级阶段的学习时,实际动手操作环节的减少,以及文字语言和符号语言的复杂,让很多学生对数学失去了兴趣。

而利用“画数学”策略就好像为学生打开一条便利的通道,使学生原本认为刻板的、枯燥的文字或符号变成鲜活生动、有趣的图形,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并达到快速、正确解决问题的目的。

因此,让学生掌握画图这种策略在数学教学中是很重要的。

关键词:计算数学;分数意义;分数算式;分数应用题小学数学里,分数的学习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

在教学过程中,我常常有这样的感触:即便学生能把一些题目做出来,但对解题的思路和过程却说不清楚,而且越说越糊涂,教师如果仅凭语言分析,学生依然入坠五里云雾。

那该如何帮助学生找到突破口,打开思路呢?画图,它如一座桥梁,让学生把图当成“有形”的语言,把想法说出来,把思路理清楚,从而顺利解决数学问题。

为此,我着重在分数知识点的教学中尝试运用“画数学”的方法,现与大家一同分享。

一、画分数——不知不觉中感悟分数意义分数是个相对复杂的概念,它是在学生认识了整数、小数的基础上再延伸的知识点,在初学阶段,学生对分数意义的摸索和学习往往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来适应。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渗透“画数学”的思想,可以帮助学生快速掌握分数的意义。

例如:在初步理解分数意义的基础上,比较分数和,教学时班上的学生出现了两个声音,在听取学生真实想法的背后就暴露出他们对分数的概念是模糊的、一知半解的。

这时,我及时引导学生根据分数的意义,并通过画同样大小的长方形、圆形来表示出这两个分数。

学生饶有兴趣的选择自己喜欢的画图方式表示出该两个分数,如图一、学生通过画图后,答案便不攻自破。

然后再通过几组数据比较发现同分母分数相比较时或同分子分数相比较时的法则。

二、画算式——轻轻松松中理解分数算理数学算式是将数学问题进行高度概括后抽象出来的语言,但这个总结的过程对学生来说是困难的、枯燥的,形如再初学同分母分数加法计算+等于多少?学生仅凭算式表面的结构会天真的说出答案,若在这个教学过程中,老师又只局限于算式符号的求解,只教学生同分母分数相加时,分母不变,分子相加这个算法而不教学生寻求真正的算理,学生就变成只懂求解答案而不知其意义,在以后的学习中就会缺乏知识的主动探索和钻研。

手把手教你:用word画数学图形

手把手教你:用word画数学图形

教你用word画数学图形作为一名高中数学教师,最头痛、最难的不是日常教学工作,而是在电脑文档里画数学图形、标顶点字母、对图形排版等。

本文拟就以上问题作一些探讨。

一、认识word绘图1、认识“绘图”工具栏单击“视图”里工具栏中的“绘图”按钮,则会弹出“绘图”工具栏。

在工具栏中单击一种绘图工具,鼠标指针变成“十”字形状,按住左键并拖动鼠标至另一点,释放左键后,在两点之间就会留下该按钮所指示的几何图形,画完后按钮会自动弹起。

每若双击按钮,可以连续画多次,只要单击文本中任一点(或单击右键)该按钮才会弹起。

绘图工具中主要按钮的功能为:直线按钮:画直线。

若同时按住Shift键,可以画出水平、垂直、45度角等直线。

矩形按钮:画矩形框。

同时按住Shift键可以画出正方形框。

椭圆按钮:画椭圆框。

同时按住Shift健可以画出正圆框。

自选图形按钮:包括“基本形状”、“箭头总汇”、“线条”、“流程图”、“星与旗帜”、“标注”、“其它自选图形”共七个选项。

每一个选项下又有许多常用的绘图按钮。

可以用这些绘图按钮快速绘制各种图形。

填充颜色按钮:除直线外可以为选定的几何图形填充颜色。

线条颜色按钮:为选定的直线或其他各种几何图形的边框线设置颜色。

线型按钮:为将要画或已经画出的几何图形定义线型。

如虚线、细实线、粗实线、单向箭头线、双向箭头线等。

要了解绘图工具栏其他按钮的功能可将鼠标指向该按钮,稍停片刻即可获得功能说明。

2. 编辑图形绘制后的几何图形允许对其进行编辑。

如移动、删除、改变大小、配色、变换线型等。

(1)图形的移动与删除将鼠标指针指向图形,指针呈现空心箭头状并带一个十字双向箭头,单击鼠标左键,图形框线上会立即出现控制点,称作选定或选中。

如果是直线则在两端各有一个控制点,其他图形一般会出现8个控制点,控制点数取决于图形的大小,但最多是8个。

鼠标指针指向被选中的图形,当鼠标出现十字双向箭头时,按住左键并拖动鼠标,该图形就可以被移到其他位置。

数学几何画图方法

数学几何画图方法

数学几何画图方法一、直线与射线1.直线的定义:无限延伸的线段,具有无数个点。

2.射线的定义:有一个起点,无限延伸的线段。

二、平面几何基本元素1.点:没有长度、宽度和高度的简单几何形态。

2.线段:有两个端点的线,具有长度。

3.射线:有一个起点,无限延伸的线。

4.直线:无限延伸的线,没有端点。

5.三角形的定义:由三条边和三个角组成的平面图形。

6.三角形的分类:a.锐角三角形:三个角都小于90度的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其中一个角为90度的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其中一个角大于90度的三角形。

7.四边形的定义:由四条边和四个角组成的平面图形。

8.四边形的分类:a.矩形:四个角都是90度的四边形。

b.平行四边形:对边平行的四边形。

c.梯形:至少有一对平行边的四边形。

d.菱形: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

e.凸四边形:所有角都小于180度的四边形。

f.凹四边形:至少有一个角大于180度的四边形。

9.圆的定义:平面上所有与给定点(圆心)距离相等的点组成的图形。

10.圆的半径: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

11.圆的直径: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

六、圆锥和圆柱1.圆锥的定义:以一个圆为底面,顶点在底面圆心上的几何体。

2.圆柱的定义:两个平行且相等的圆形底面,以及连接两个底面的侧面组成的三维几何体。

七、几何画图工具1.直尺:用于画直线、射线、线段和角。

2.圆规:用于画圆和弧。

3.三角板:用于画特殊角度的直线和射线。

4.铅笔:用于绘图。

八、几何画图方法1.画直线:使用直尺和铅笔,确定起点和终点,保持直尺平直,沿着直尺移动铅笔,画出直线。

2.画射线:使用直尺和铅笔,确定起点,保持直尺平直,沿着直尺移动铅笔,画出射线。

3.画线段:使用直尺和铅笔,确定起点和终点,保持直尺平直,沿着直尺移动铅笔,画出线段。

4.画圆:使用圆规和铅笔,确定圆心和半径,保持圆规两脚间的距离不变,绕圆心旋转圆规,画出圆。

5.画三角形:先画出三条线段,再根据线段长度和角度确定三角形的形状。

“画数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

“画数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

“画数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小学生还没有形成完整的逻辑思维能力,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往往不具备主动探究问题的能力,数学思维不能够很好地发展。

“画数学”非常符合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可以帮助学生将问题中抽象的信息具体化,复杂的语言简单化,扩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一遍又一遍地强调画图在解决数学问题中的重要性,但能够真正做到的同学少之又少。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有的同学读不明白题意,不会画图;二是学习比较好的学生认为自己已经读懂了题意,没必要在画图上浪费时间。

一、培养学生画图兴趣涂涂画画是孩子的天性,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这一点加以积极引导,让学生感受到画图的好处,辅助图能够直观地看到情境图中所包含的数学信息,突出重点,读懂题意、理解题意,理清做题思路。

老师需要做的是鼓励学生尝试画图。

二、提升学生画图能力未研究这个课题时,我把画图的重点放在了数学小报上,只要求他们在数学报上写出每单元重要的知识点即可,主要是保证数学小报的整体美观性。

开始研究课题后,我要求学生根据复习时整理的每个单元的重点知识去画思维导图或者知识树。

低年级的学生生活经验不够丰富,很难在大脑中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各个知识点之间无法建立紧密联系。

思维导图和知识树可以帮助学生建立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清晰直观的感受到看似散乱的知识点之间紧密联系,有利于后续学习中对知识的提取和应用。

二年级下出现的“类线段图”直条图帮助学生理解加减法应用问题。

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我专门拿出了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学习画直条图分析“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明确作图要求,用铅笔和直尺做图,强调规范画图的重要性。

为了促进学生掌握的更好,我又拿出一节课的时间开展有针对性的练习,要求学生不只是能够根据直条图解列式计算,还要抓住题目中的“多”“少”等关键字画直条图,解决问题,对于接受度比较高的同学还可以尝试画线段图来解决问题。

画数学:在画图中提升几何直观能力

画数学:在画图中提升几何直观能力

" 画数学 ": 在画图中提升几何直观能力摘要:"几何直观"是新课程标准中新增的核心词之一,是指利用图形描述和分析问题,实质是将复杂抽象的对象"图形化",把数学的学习过程变得直观,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学,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画数学"是指在知觉和表象的基础上,把抽象数学知识通过图示、表格等直观形式表示出来,帮助学生形象理解学习的对象。

由此,立足教与学的实际,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画数学",将数量之间关系用图形(空间形式)的方式呈现出来,获得感性认识,理解数学概念、知识体系等内容,从而能够更好地优化学习体验,提升数学教学和学生学习质效。

关键词:小学数学;几何直观;"画数学"引言几何直观对于学生数学的学习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画数学"要求学生将数学概念、数量关系,通过图的形式将数量关系画出来,使得学生能够更加清晰的认识和理解到图形与数量之间的关系。

培养小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最基本的途径就是加强空间观念的培养,而"画数学"作为动作直观教学手段,有助于形成和发展空间观念。

一、小学阶段借助画图提升几何直观能力存在的问题1.教师缺乏对几何直观的深度理解教师常常赋予几何直观可视化的含义,不等同于直观,而是指运用数学思维和借助几何图形来呈现的直观,使学生获得对于数学的感性认识。

在教学的过程中,对于抽象的概念、计算算理、实际问题等,教师有意识地借助实物直观、模象直观,组织观察的活动,让学生看得见。

但常遇到学生视而不见的现象,一旦没有了实物,没有了图示,更不知从何入手。

教师在设计教学案时,更多是让学生所见即所得,对于几何直观教学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常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缺乏思维含量。

2.学生画图能力较弱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的黄金期和关键期,对于学生学习能力提升和良好习惯养成的引导在这阶段十分重要。

画数学,为学生提供可视化的思维路径

画数学,为学生提供可视化的思维路径

画数学,为学生提供可视化的思维路径作者:夏忠来源:《教学与管理(小学版)》2017年第04期数学的抽象性与小学生思维的直观形象性是数学学习的一大矛盾,是导致学生怕数学、学不好数学的主要原因。

如何有效处理这一矛盾?实践证明,化抽象为直观,即把抽象的数学变成可视化的直观图,为学生的思维提供一个形象化的支撑,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教学中,笔者坚持引导学生把数学问题画出来,抽象问题直观教、复杂问题直观教,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遵循学生的思维规律,课堂教学深得学生喜欢,教学效益事半功倍。

一、画算理,为学生提供可视化的思维路径算理是计算的道理,是学生理解为什么这样计算的原理,是计算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以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来说,要让学生理解分子与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与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可借助长方形图,引导学生把算理画出来。

比如, ×,先画一个长方形表示单位“1”,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3份,如图:;再把其中的平均分成2份,取1份,如图:;最后引导学生观察直观图,把一个长方形平均分成8份,涂双层阴影的部分占3份,所以 × = 。

借助直观的长方形图,为学生理解抽象的分子与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与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提供了可视化的思维过程,使数学算理变得看得见,摸得着,不仅难点得以突破,更增进了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力和亲近感。

二、画推理,为学生提供可视化的思维路径推理在数学中无处不在,许多概念、法则、公式、定律等都是经过归纳推理概括出来的。

以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推导来说,它既是教学的重点,又是教学的难点,有经验的教师在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推导出面积公式后,不止步于此,而是让学生把推导过程画出来,并且边画边用自己的语言叙述推导过程。

比如,圆面积的推导过程,学生是这样画的,如图1:借助推导过程的直观图,学生是这样表述的:把圆转化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长方形的长等于圆周长的一半,长方形的宽等于圆的半径,因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所以圆的面积=圆周长的一半×半径,用字母表示S=πr×r。

画数学:让思维看得见

画数学:让思维看得见

画数学:让思维看得见作者:王菊王建文来源:《新课程》2020年第25期摘要:“画图”是一种基于儿童的可视化学习方式。

在教学中,教师通过“画图”的形式刻画数学问题,进行表达、示范、解释、构建等教学活动,使学习方式得到优化,提高学生画图能力,促进问题解决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画图;可视化学习;思维刻画“几何直观”作为十大数学核心概念之一,提倡利用图形描述和分析问题,借助它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有助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预测结果。

因此,加强示意图教学成为贯彻几何直观新理念的重要抓手。

画图,作为一种策略来教给学生,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画图,用图表示自己理解的数量关系,以解决问题,它的导向是“能画图尽量画”。

学生在各种形式的图形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数学素养。

一、画图成为一种自发的需要——“画一画就明白了”第二学段的数学问题开始抽象化,很多复杂的问题的理解和分析更需要图的支撑和辅助。

但是,这些图往往是教师主动提供的,是教师迫不及待画给学生看的,不是源自学生内心的需求,因此,当遇到这样的问题时,教师需要等一等,让画图成为学生自己的需要。

例如在长方体、正方体解题练习中,“将长方体沿着高截去3厘米,就变成了一个正方体,表面积减少了60平方厘米,求原来长方体的体积”。

这个问题对于一般学生来说很难,学生直接读题后,发现有点说不清、道不明,他们能想到长方体去掉一节的画面,但是找不到表面积之间的关系。

“一下子想不到办法怎么办”,在坦然面对困难的情况下,就需要一种策略帮助自己理解题意,厘清思路,诱发学生产生心理需要。

此时学生想起了画图,主动采用画图的策略,为自己的思维提供拐杖。

二、积累画图的技巧——“图,可以这么画”遇到困难时,学生有了画图的需要,但苦于平时没有掌握基本的画图技巧,就会有心无力,想画也画不了。

因此,在教学环节中,教师要给予适切的画图指导,让学生在经历图式表征的过程中掌握画图技巧,积累画图经验。

“画数学”:让数学丰满起来

“画数学”:让数学丰满起来

“画数学”:让数学丰满起来作者:李军来源:《小学教学参考·中旬》 2017年第7期江苏泰州市许庄中心小学( 225300)李军[摘要]数形结合既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又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

通过让学生画题意、画意义、画算式等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意识,让学生学会借助数形结合来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

[关键词]数形结合;画数学;小学数学[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9068( 2017 )20-0003-03著名儿童教育家李吉林在谈到情境教学时,说:“数学是情境教育里最难的一块,要给数学穿上形象的外衣,让孩子带着形象学习数学。

”显然,这段话里不但指出了数学教学中要注重创设生活情境、故事情境、问题情境,更是指向了数学教育中一个古老却永恒的话题——数形结合。

数形结合既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又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

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中,数形结合思想更是具有与众不同的特点。

其一,从现行的小学数学教材来看,有关数形结合的内容是交替呈现、螺旋上升的,没有被人为地割裂,这就为在教学中渗透数形结合思想提供了可能;其二,小学是学生系统学习数学的初级阶段,学生头脑中关于数与形没有明显的分隔符,所以,小学是帮助学生建构数形结合思想的极佳时期;第三,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决定了他们的学习特点,数形的结合正是帮助学生顺利完成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最好媒介,借助形的形象来理解数的抽象,利用数的抽象来提升形的内在逻辑,这也正是数学学习的本质。

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让学生“画数学”,这不但体现数形结合思想,而且通过让学生尝试画题意、画意义、画算式等,还能让数学变得生动、活泼和丰满,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一、画题意:在变化中合理表征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哪个孩子学会‘画’应用题,可以有根据地说,他一定能学会解应用题。

”学生在解决实际数学问题时常会出现错误,很多教师都认为学生是没有厘清数量关系,其实出现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学生读题时没有理解题意。

“画”数学,让思维可见

“画”数学,让思维可见

“画”数学,让思维可见摘要:美国教育家格兰特斯蒂恩说过:“如果一个特定的问题可以转化为图像,那么就整体的把握了问题”。

小学数学无论在几何还是代数都涉及一些比较抽象的问题,画图是变抽象为具体最为直接的途径,也是解决问题很好的策略。

一方面,用画图的方法可以刻画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另一方面,用画图的方法可以直接解决问题并刻画出问题的结果。

所以“画图”的价值显而易见:可以帮助理解问题、解决问题、促进反思和交流、最终清楚地发现解题途径。

因此,我们在数学学习中要让学生养成画图的习惯,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让学生体会到画图对理解概念、寻求解题思路带来的益处,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

关键词:画图解题途径解题能力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设计适当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尝试、画图等活动发现一些规律,发展合情推理”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所以我们一直在改变我们的教育方式,努力让自己的课堂出现动手操作、合作探究、自主的学习方式,努力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努力把课堂还给学生。

但事实是,在日常课堂上落实起来确有一定的难度,依旧存在“讲讲练练”“机械记忆”“盲目刷题”的课堂。

布鲁纳指出“教学论归根结底考虑三个方面:人的天性、知识的本质和获得知识的过程的性质”。

而小学生活泼好动,正是培养动手操作能力的关键,用“画”丰富学生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的理解表达、形成系列可行的策略,让每个孩子的思考跃然纸上,呈现画中,让思维可见。

目前我们处于“双减”政策下,我们要做到有加有减:减轻作业量、增加兴趣学习、提升学习能力、重思维的培养,那么我们只有通过趣味十足的课堂、灵活设计的作业才能让“双减”政策实现其初衷。

因此,我通过如下“画”数学,利用丰富多彩的“画”的形式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拓展思维。

一、.尝试体验,感知画的作用小学生直观思维比较敏感,而数学注重的更多的是抽象性、逻辑性,那么我们教师根据数学学习内容,不妨在学生预习过程中根据个人情况布置“画”的作业,通过画来展开数学思维梳理。

数学立方体画法

数学立方体画法

数学立方体画法
画数学立方体的方法可以概括为以下步骤:
1.构图。

首先确定立方体的最高点和最低点,然后根据长宽比例确定最左点和最右点。

确保构图上紧下松,大小适宜,满足立方体一比一的长宽比例关系。

2.定位角点。

确定立方体中间的角点位置及田字中间的横竖十字交叉点位置。

这些点应位于田字外框的中间,竖向位置在田字高度的约四分之一处,横向位置在田字宽度的约五分之二处。

3.画棱边。

从十字交叉点出发,画出立方体的左右两条棱边,注意这两条棱边与画面水平线形成的倾斜角度关系。

接着顺势画出立方体的下沿和上沿两条棱边,形成一个完整的立方体形象。

4.细画外轮廓线。

调整外轮廓线,使离我们近的棱边画得实一些,重一些,离我们远的或看不见的棱边画得虚一些,轻一些,以呈现立方体的立体感和空间感。

5.调整完成。

运用近视远虚的绘画原理,调整画面,使立方体呈现一定的立体感和空间感。

这些步骤可以帮助你画出一个具有立体感和空间感的立方体。

画数学,让数学学习更直观

画数学,让数学学习更直观

◎课程建设◎新教育•中旬刊2019•3(总第417期)画数学,让数学学习更直观□江苏省盐城市毓龙路实验学校王艳【摘要】几何直观主要是指利用图形描述和分析问题,借助它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有助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预测结果。

因此,加强“画数学”教学成为贯彻几何直观新理念的重要抓手。

【关键词】数学;几何直观;示意图“几何直观”是《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的核心概念之一,几何直观主要是指利用图形描述和分析问题,借助它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有助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预测结果。

示意图,又称为数学画,是让数量关系直观形象地显露出来,因此,加强“画数学”教学成为贯彻几何直观新理念的重要抓手。

为此,笔者以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为例,对画数学进行了实践研究,成效卓著。

一、画数学线段图,沟通直观与抽象的联系数学线段图具有形象、直观的特点,它是由几条线段组合在一起,用来表示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帮助学生分析题意,解答问题的一种平面图形。

在数学解决问题教学中,教师注重让学生运用线段图来解决实际问题,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

如我在教学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课时,我们通过画数学线段图,让学生更加清楚地看懂题目的意思,建立文字和线段图之间的联系。

师:(出示题目:小英有11支铅笔,小华比小英多3支铅笔,小平比小英少3支铅笔。

)根据题目的条件,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生1:小英有11支铅笔,小华比小英多3支铅笔,小华有多少支铅笔?生2:小英有11支铅笔,小平比小英少3支铅笔。

小平有多少支铅笔?生3:小华与小平相差多少支铅笔?师:我们先来解决生1的问题,请你先画一画线段图,再列式计算。

生4:我先用一条线段表示小英的11支铅笔,再在下面画一条和上面一样长的线段,因为小华比小英多3支铅笔,所以小华的线段长。

所以我的算式是11+3=14(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画数学”是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用简单的图形把题目的意思表示出来,或者学生把自己的思维过程用“画画”的方法表达出来的一种学习方法。

它能帮助学生很好地把生活经验“数学化”,使学生能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能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问题。

“画数学”这种学习方法不仅直观形象,而且在教学中使用方便,弥补了数学学具的一些缺点,非常适合低段数学教学。

学生能从“画数学”中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并且有意识地利用“画”来解决问题;学生在“画数学”的过程中体会到了数学的价值,欣赏到了数学的美……关键词:画数学数学化思维我的困惑在我十几年的数学教学生涯中,大部分时间都是教小学的中段,后来因为学校的需要,我教了低段数学,积累了一些经验,但在教学中,曾经有这样的两个现象一直困惑着我。

现象一:当我接手一年级时,许多孩子都存在着这样的问题:有时会不明白老师说什么;有时候题目看了很多遍还是不明白意思;问他是怎么想的,支吾了半天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我一直为这件事头疼,到底是孩子年龄太小,他们只有这点水平?还是自己的教学方法不当呢?请教了同事,他们也有这样的困惑,回答是:好象每届孩子都是这样,老师也没办法,只能顺其自然,随着年龄的增长,这样的现象自然会消失的。

现象二:低年级数学的教学中常常用到学具,学具的操作可以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算理,形成概念等。

可是真正实施起来却有很多困难,原因是在目前的大班额教学中,如果是用学具操作的话就很难控制课堂的次序;其二,由于学具操作需要较多的时间,在交流时又不容易进行比较,因此很多时候是学生按照老师说的一步一步操作,教学过程就变成了为了操作而操作。

基于这些原因,很多教低年级的老师虽然知道学具的好处,可是在平时教学中用的却很少,很多时候是老师用教具操作而学生仅仅是观察,这样做学生虽然能明白一些算理、概念等,但是学生的思维却被束缚,只按照老师的演示在思考接受,没能真正参与到数学的学习过程中来。

偶然发现:再一次教低年级,用的是新课程下的新教材,自己通过培训学习教学思想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班级中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机会多了,课堂也变得越来越民主,可是这样的问题还是存在。

有一次,请一个学生说想法,他说着说着就跑到黑板前边画边讲起来,他的画很稚嫩可是却能把他的想法形象地表示了出来,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有了这个意外的插曲,我不禁思考——能否让学生用“画数学”的方法来解决我的困惑呢?因为把数学画出来不仅直观形象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而且刚好可以弥补用数学学具的缺点。

我开始研究——在数学课堂上,如何让学生“画数学”?如何才能让“画数学”发挥更大的功效?我的行动“画数学”就是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把题目的意思用简单的图形画出来,或者学生把自己的思维过程用画图的方法表示出来的一种学习方式。

那么“画数学”到底应该怎样画?又在什么时候“画”呢?一、在学生理解困难时[案例]一年级上册解决问题中有这样一道思考题:我前面有9人,后面有5人。

一共有多少人?学生在以前的学习和练习中,已经形成了这样的一个观点——求一共有多少就是用加法,所以当他们拿到这一题时,想当然地列出了算式“9+5=14”。

教学时,我问了孩子们从题目中知道了什么,这个“我”有没有包括到到9和5中去,然后让他们讨论如何解决,最后汇报讲解。

这样的一个过程下来,只有十几个孩子理解,后来我又讲了两遍,理解的孩子虽然多了,可是换了一道类似的题:从前数起我排在第9个,从后数起我排在第5个。

这列队伍一共有几个?大部分学生又习惯地用9+5+1=15。

怎样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呢?我想到了“画一画”这一方法,就提出“你能用两种不同的图形表示‘我’和其它人,把这两列队伍画出来吗?”学生们很快地就画出类似了这样的图:[1][2][3]下一页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机会多了,学生的想法、做法也就多了。

有一次,我请一个学生说一说对某道题的想法,他说着说着就跑到黑板前面边画边讲起来。

他的画很稚嫩,可是却能把他的想法形象地表示出来。

这个意外的插曲启发了我——能否让学生多用“画数学”的策略来解决有关问题呢?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的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因此,课程内容就要求有意义的学习方式与之匹配。

笔者在实践中认真感悟与探索怎样让“画数学”这种学习方式更符合新课程理念。

一、“画”出需要——有需要才“画”“画数学”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用简单的图形把题目的意思表示出来,或者学生把自己的思维过程用“画画”的方法表达出来的一种学习方法。

从本质上看,“画”是解决问题的思维工具。

工具的价值不在它本身,而在于它的作用。

衡量工具作用的标准在于“能否指引人们的行动取得成功,能否满足人们的目的和需要”。

因此,学生“画一画”的真正动因不是某种外力强加,而是源于自身成功解决问题的需要。

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自发地采用“画一画”的方式,常常是出于下面三种需要:1.当学生身陷困境、百思不得其解时,期望借助“画一画”寻求“突围”小学生的数学思维是敏捷的、灵活的、肤浅的和独创的,同时也很容易受到习惯的影响,从而导致思维定势。

另外,学生在自己的探索学习中不可能总能选对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必然会出现思维受阻的时候。

这时,就必须另辟蹊径,寻找新的出击点。

因为小学生的思维是由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发展的,所以当学生的思维受阻时,可以让学生画一画。

在画的过程中,学生会更全面、深入地理解问题,并通过与同伴相互协作,在不断的尝试和选择中解决问题。

例如,学习了“表内乘法”后,我给学生出了一道思考题:有9棵树,要求每行种4棵,种成3行,应该怎么种?学生读了题后,马上就嚷嚷开了:“老师,这道题错了,每行种4棵,种成3行,应该是12棵,9棵是不够的。

”老师引导:“你们试着画一画,看看秘密藏在哪里,好吗?”学生边讨论边画,很快就有学生举起手,并且大叫:“我知道了。

”我没有急着让他们回答,而是让他们在小组里把画的过程进行交流。

汇报时,学生用自己画出来的画进行解释说明,使人看了一目了然。

2.当学生对自己获得的结果心存疑虑时,需要用直观功能进行“验证”“给学生一张草稿纸,让孩子把数学画出来,写一写、画一画,数量关系呈现出来,问题便解决了。

”“把数学画出来”,让学生看到数变成图形,从抽象到直观,这就是用“画数学”进行直观验证的妙处。

例如,教室里挂着两串节日礼物(如图)。

每次从某一串的最下端取下一个,直到取完为止,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取法?[A] [B] [C] [D] [E]学生的答案有很多,有的说有8种,有的说有9种,还有的说有10种。

教师建议大家用画一画的方法,把这些不同的取法表示出来(如下图)。

画完了以后,学生只要数一数,马上就能验证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确。

[D][B][B][D][A][C][C][D][B][E] [E][B][D][A][B][D][B][C] [E][D][A][E][A]3.当学生学习枯燥时,需要用“画”数学来提高兴趣数学是一门思维容量较高的学科,较多地依赖学生的思维活动,缺少了一些趣味性;再则,数学作业一般也都是以文本形式出现,容易造成学生厌倦,觉得数学枯燥无味。

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画数学”能否走进学生的生活呢?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把生活中的某些数学现象画出来,我决定尝试一下。

一次周末,我布置了这样的作业:“这个周末每个同学联系生活画一幅美丽的数学画。

”有了画数学的经验和经历,学生周一交来的作业让我倍感惊喜:学生有的用数字画小动物;有的画了去商场购物的场景,还写上商品价格计算的算式;有的用学过的平面图形拼成蜻蜓、房子、树等;还有的画了一个数学小故事。

我让学生把画贴在黑板上,引导孩子们观赏每一幅画,边评价边发现一些数学问题,最终引向解决问题。

通过这次作业,我发现学生用“画”的方法表达生活中的数学信息的热情非常高,兴趣非常浓。

只要教师正确引导,可以让学生自觉地经历一次实践活动,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画”出价值——形与数要相互渗透《数学课程标准》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了解数学的价值’。

”我们让学生画数学,并不是“画”了就会产生价值。

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动参与和积极引导是学生“了解数学的价值”的前提。

教师教学一年级“间隔问题”时,可以这样引导:第一层次:初次画一画——理解意思。

题目:有3颗黑珠子,每两颗黑珠子之间串一颗白珠子。

怎么串?请你把它画出来。

第二层次:再次画一画——体验规律。

变化:如果有6颗黑珠子,每两颗黑珠子之间串一颗白珠子,一共要画几颗白珠子?第三层次:不用画——得出规律。

口述:老师如果给你7颗黑珠子,白珠子画几颗?给你4颗黑珠子,白珠子画几颗?给你5颗黑珠子,白珠子画几颗?学生没有画,纷纷举手,直接回答。

画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不画。

教师设计了三个层次,层层深入,学生层层体验,从“画一画”知道“有3颗黑珠子,每两颗黑珠子之间串一颗白珠子,一共可以串2颗白珠子”到随便报黑珠子,不画也知道白珠子的个数,最后总结出“黑珠子比白珠子多1颗”的结论。

教师借助图的直观形象在画中引导,透过潜在的“形”与“数”的关系,以形助数,把抽象的数学语言与直观的图形结合起来;画后提炼,帮助学生建构数学模型,形成数学思想,提升思维价值,“画”有所值。

三、“画”出个性——给予“画”的自主权数学中的“画”和美术课中的“画”都是一种形象再造,但前者是在学生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抽象能力、理解能力,在相关的数学知识背景下从文字表征向形象表征的“转化”。

由此可见,学生“画”的过程是以问题情境为背景,以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的构造性活动。

因此,教师应给予学生“怎样画”的自主权,让学生从自己的知识经验出发自由构造,这样才能彰显学生的个性化设计,才能碰撞出多样化的思维。

教学《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时,学生列举了大量例子后发现有规律:(1)(2)3×5=5×3 8×12×6=8×(12×6)9×10=10×9 2×6×3=2×(6×3)50×7=7×50 8×5×4=8×(5×4)… …师:能用一个算式来表示出(1)中所有的算式吗?这一问让学生灵感四射。

方法1:□×○=○×□。

方法2:X×Y=Y×X。

方法3:太阳×月亮=月亮×太阳。

……师:你们这些公式有什么共同点?生迫不及待地说:只要把它们交换一下位置就可以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