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激素的危害与防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激素的危害与防治
麦建波
(华南农业大学2012级软件R7班201231001015)【摘要】环境激素是环境中的激素类似物, 它能通过与激素受体结合, 干扰正常的生理代谢、内分泌、生殖机能, 引起种种负面的生物学效应。本文简述了目前发现的环境激素对人类可能的造成的危害, 揭示其危害的严重性, 同时概述部分防治措施。
【关键词】环境激素;危害;防治
环境激素系指外因性干扰生物体内分泌的化学物质,这些物质可模拟体内的天然荷尔蒙,与荷尔蒙的受体结合,影响本来身体内荷尔蒙的量,以及使身体产生对体内荷尔蒙的过度作用;或直接刺激,或抑制内分泌系统,使内分泌系统失调,进而阻碍生殖、发育等机能,甚至有引发恶性肿瘤与生物绝种的危害。
一、环境激素的概述
“环境激素”一词,最早见于1996年由美国记者戴安·达玛诺斯所著的《Our Stolen Future》一书,引起了美、欧、日等发达地区和国家对环境激素问题的重视和研究。欧洲环境毒理和化学学会(SETAC)1998年年会将环境激素定为大会的重要主题,环境激素迅速成为国际研究的新热点。
环境激素是指环境中存在的一些能够像激素一样影响人体内分泌功能的化学物质的总称。由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而释放到周围环境中,对人体和动物体内的正常激素功能施加影响,从而影响内分泌系统的化学物质,又被称为环境荷尔蒙或环境内分泌干扰物。此类物质具有很弱的激素样作用,可能影响到包括人类在内的各种生物的生殖功能、生殖器肿瘤、免疫系统和神经系统。
二、环境激素的由来
在正常情况下,人和其他生物能根据自身各个生长阶段的需要合成各种代谢调节物质,即内分泌激素。正是因为有了它,自然界中的生物才得以进行正常的新陈代谢,世代相传。然而,近些年来,人类不断发现一些存在于生物机体之外的、具有与人和生物内分泌激素作用类似的物质,有时能引起生物内分泌紊乱,就将之称为环境激素,又称环境荷尔蒙。
三、环境激素对人类的危害
环境激素最容易伤害的是人类的生殖系统、免疫系统,由此会引起一系列健康问题。环境激素导致的危害主要有:
1、男性精子数量减少、不育率增高
这是近年研究的焦点。已有多项研究表明,现在与30年前相比,环境激素已造成男子精子数减少,精子质量降低。我国平均每8对夫妇就有1对不育,西方国家约有20%的夫妇不能生育。若照此下去,加时畸形增多,人类繁衍后代的能力也将越来越差。
2、孩子性早熟
有专家认为,性早熟现象与女性怀孕期间以及儿童成长过程中,接触过量被污染的肉类、鱼类、蔬菜、化妆品有关。比如,美国密歇根州曾有数千名居民摄入了受到多溴联苯污染的食物,后来证实,这些食物与一些女孩初潮提前有关。1998年,美国医生蒂瓦里发现,多名非洲裔美国女孩在使用了含有雌激素和胎盘精华素的洗发水后,出现了性早熟现象。英国著名的医学杂志《柳叶刀》曾报道意大利数百名小学生出现胸部变大的情况,认为这很可能与牛肉和禽肉受雌激素污染有关。
3、多胎现象
近年来双胞胎、三胞胎增多,甚至五、六胞胎也时有发生。滥用促排卵药被认为是导致多胎的原因之一。临床发现,促排卵药“造就”的多胞胎婴儿容易流产、早产而夭折,出生后脑瘫、智障的可能性也加大。
4、出生畸形
胎儿在母体内受到环境激素影响,可能会出现畸形、低能等各种异常现象,如男性的尿道下裂、睾丸停止发育、小阴茎等。尤其是接触农药、除草剂最危险。
5、儿童行为异常增多
哺乳期女性通过空气、食物而摄入环境激素蓄积体内,通过授乳可将化学污染物传给下一代,由此可能导致儿童有多动症、注意力不集中、行为异常和一些运动技能障碍等情况。有研究学者认为,孩子多动症、少年犯罪、注意力不集中和情绪失控等异常状态,可能都与环境激素有关。
6、引起癌症
研究证明,即使是微量的环境激素进入人体,也会干扰内分泌系统,使人免疫系统失调,易致各种癌症。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农药接触者的染色体畸变率高于对照组,农药喷洒季节染色体的畸变率比非喷洒季节高5倍。
7、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
国外研究表明,近年来因环境激素泛滥,导致了过敏、红斑狼疮、哮喘、关节炎等免疫性疾病发病率上升。此外,环境激素还可降低淋巴细胞的反应能力和巨噬细胞的吞噬力,客观上也为细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的入侵开了方便之门。
有关由环境激素引发的异常现象事例很多, 从目前已发生在世界各地的生态系统异常现象来看, 地球生态平衡已经遭到极为严重的破坏。环境激素危害已影响整个自然
界, 其污染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着手解决环境激素问题已迫在眉睫。[1]
四、环境激素的防治措施
人类在创造文明的历史中, 又一次面临着自己创造的“恶魔”的挑战。为降伏这一“恶魔”, 尽可能减轻环境激素给人类造成的危害, 专家们建议, 要加紧采取防范措施, 防止环境激素的危害。
1、政府应积极控制高危化学物质, 采取谨慎措施, 如限制、甚至禁止会导致长期
或不可逆转性损害的物质的生产。
2、减少环境激素物质在各个领域的使用, 用无毒害的物质来替代合成化学污染物。如在农业方面采取绿色农药和可降解塑料来替代传统农药和非降解塑料, 开发新型环保染料、使用绿色的溶剂和助剂等。
3、开展环境激素降解技术科研。加拿大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生物方法可有效降解滴滴涕, 这种技术主要利用了土壤中天然存在的能分解滴滴涕的细菌, 通过土地翻掘并施加特定比例的牛粪、鸡粪、废纸或废草等有机肥料, 为这些细菌营造有利的繁殖环境, 加速分解过程。利用这种技术对美国佛罗里达116 万立方米的污染土壤进行处理, 结果发现该技术能将其中90% 以上的滴滴涕分解为水、二氧化碳和盐分等无害物。
4、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防止环境激素的危害, 在个人行为方面也是至关重要的, 这包括除了不向周围环境乱丢化学物质外, 还需在日常生活中提高防范意识, 养成一种绿色的健康生活习惯, 如少用一次性用品, 少用室内杀虫剂, 避免食用近海鱼虾贝类, 不要购买塑料制的婴幼儿用品, 不用聚氯乙烯包装材料在微波炉中加热食品, 不用泡沫塑料容器泡方便面等。专家们还建议尽可能多吃谷物和蔬果, 这有助于将环境激素排出体外。中日两国学者的一项联合研究成果表明, 饮茶有助于将体内的环境激素排出体外, 让实验鼠连续饮用 2 个月的茶水, 能使实验鼠肝脏、胰脏、睾丸及副睾丸等内脏中的环境激素完全排出体外。
目前我们不可能完全消除环境激素物质对人类的威胁, 只能采取一切可能的方式, 传承给下一代最少的环境激素, 这样人类的未来才能够更加美好。[2]
参考文献:
[1] 蒲昭和. 环境激素:健康危害知多少.
[2]苏玲丽. 生存杀手——环境激素. 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