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习作中自由表达不断提高写作才能
让学生在自由表达中习作
满 足了不 同层次 的学生 的创作需求.激发 了学生强 烈的创作热情 . 拓 宽了学 生 自由表达的创作空 间。
这样 , 让学生从多个角度去审视生活 , 表达心声 , 自由表达提 供 为
了 重要 空 间 。
3 表达真- 隋实感—— 自由表达的根基
《 程标准》 课 指出 :要 引导 学生在 习作 中说真话 , “ 实话 , 心里话 , 不 说假话 , 空话 , 套话。” 然 , 诚 写文章 时, 应该事真 、 真 、 情 理真 , 否则 , 就 犹如剪纸为花 . 刻纸为叶 , 不可能有 生机活力 。因此 , 我们应当为学生 营造 自由表达氛围 . 尊重其 独特感受 和个性体 验 . 引导他们发 自肺腑 , 无拘无束 . 自由 自在地表达真情 实感 同时, 赏学生表达的独特性 , 欣 鼓励诗意化语言 的运 用 . 我手 写我 口. 手写我心” 使“ 我 的作 文宗 旨落 到实处 。 比如有个学生上 课看故事书被老 师发 现.老 师狠狠地批评 了他 . 并将其叫出教 室 同一 件事 , 同一名学生在不 同的场合叙述的态度全 然不同 . 看以下两个 片段 : 请 () 1 他找到朋友发泄说 :语 文课 , “ 我在 看一本有趣的课外书 , —— 《 格林 童话》 一个故事还 没看完 , , 就被 老师发现 了。 他瞪着眼走到我跟 前. 二话不说 , 一把夺 过故事 书重重地摔到地上 , 还故 意踩上几脚。而 后又抓住我 的衣领 , 老鹰捉小鸡一 样把我拎 出教室 , 像 恨恨地说 :不 ‘ 想听课 . 干脆别在教室碍眼 ’ 知道 . 你 站在走廊上 多丢人 . 操场上那么 多的同学在上 体育课 . 他们都用 奇怪 的 目 光盯着 我. 像在讥笑我 ; 好 还
科技信 息
O教学研究 0
习作论文:浅谈小学语文中的作文教学
习作论文:浅谈小学语文中的作文教学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作文的自信心;要懂得习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在教学中,我感觉到大部分学生以为作文太难写,没有灵感,找不到素材,绞尽脑汁也不知道该写什么,对作文失去信心,不乐于写作文,我觉得造成这种局面与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有着直接的关系。
作为语文教师的我深感作文教学工作的艰巨与困难。
那么,如何指导学生有效作文,联系我的教学经历和实践我觉得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一、习作指导生活化,让学生愿写、能写。
1“套话”2”(苏霍姆不用说具有个性,那么学生内部语言的生成,表达能力的提高,也就成为一句空话了。
反而会与习作教学目标背道而驰——久而久之,学生对习作便会索然无味,逐渐产生厌作情绪,甚至形成轻微心理障碍,因此,除了选题时要贴近学生外,更主要的是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抓拄契机,活化学生的丰富积累,真正达到“我要写”的境界。
这样习作练习才能有可能使学生的内部语言得以生成,表达能力得以提高,学生习作学习生活才有生命的律动,由此看来,激活学生情感,激活学生的积累,这些看似文外的功夫与“习作方法”的指导这种文内功夫同样的重要。
当然激活学生情感也不是件易事,其基本因素必须有三个方面,首先是师生间必须是零距离,其次激发学生对选题的兴趣,再者便是创设一定的情境。
3、习作方法指导坚持以学定教,让学生能写。
在与学生的座谈中,我了解到好多学生都是凭着感觉走笔,一个环节该写与否,该详与否,全然不知,这无疑给我们教者敲响警钟——习作指导不得法,或者说教师的习作指导学生消化不了,那么,我们应如何进行习作指导呢?在实践中,我初步探索出一种“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的以学定教的习作指导策略,建立以评改为中心环节的作文教学模式,学生初写→师生评点习作→互评→自改成互改→誊写→再改……,这样把习作前的观察与构思,拟稿与初步的修改完全放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外,甚至在校外,置于宽松、自由的环境中完成。
浅谈小学作文开放式教学
浅谈小学作文开放式教学作文是最富有个性的学习和创造活动。
因为一个人的写作过程,往往集中了个体的全部生活体验。
学生作文的个性化,需要构建以自主写作、自由表达为特征的开放式作文教学新体系。
笔者认为只有开放作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才能开辟学生作文个性化的新天地。
一、开放空间,让学生广泛感受生活知识来源于实践,作文来源于生活。
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认为:“应该打开窗户,让沸腾的社会生活、奇异的自然现象映入学生的脑海,借以丰富学生的感情经验、激发学生表达感情的欲望。
”因此,教师应善于利用学生喜爱的活动,提供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写作素材,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大语文教育体系。
改变作文教学自我封闭状态,让作文教学向书本、向生活、向社会全方位开放。
1.走向社会,体验生活儿童对社会这个陌生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心,可我们的教育环境所提供的往往是书本和教师讲授的间接经验,学生很少有直接原始的经验体验,少有从这些经验中获得的良性刺激。
开展校外写作活动。
写作不能局限于课堂上的训练,应该经常地开展校外写作活动。
可以组织学生参观、游览本地的风景名胜,实地指导学生进行习作练习;也可以要求学生外出旅游时坚持写游记,反映当地的风土人情及名胜古迹;还可以鼓励学生定期给远方的亲友或同学写信,增加练笔的机会。
2.接触自然,观察生活叶圣陶认为:“作文的自然程序,应该是我认识事物,我心中有感情,感情的波澜冲击我,有说话的欲望,这时,我就要倾吐。
” 孩子们对于大自然,永远是充满好奇的。
一只蚂蚁、一片树叶,在他们看来,都是那么新鲜迷人,都能让他们充满疑问和遐想。
3.关注媒体,感受生活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媒体和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密切。
“秀才不出门,可知天下事”。
电视、报纸、广播、网络等高科技传媒正在逐步改变我们的生活,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巨大的变化,产生多方面的影响。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适应这个信息化的时代,让他们从中获取更多的信息,从而更广泛更深刻地感受生活。
小学教师如何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技能
小学教师如何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技能小学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技能:
1. 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教师可以通过阅读优秀的作文,展示写作
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他们感受到写作的乐趣。
2. 给予学生写作指导。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掌握写作步骤和技巧,包
括构思、组织结构、选择语言和修辞手法等,帮助他们提高写作表达
能力。
3. 提供写作范文。
教师可以提供优秀的作文范例,让学生学习模仿,了解优秀作文的结构和特点,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4. 鼓励学生多写多练。
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写作任务,鼓励他们多
写多练,逐渐提高写作技能和表达能力。
5. 提供反馈指导。
教师可以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阅,给予针对性的
指导和建议,帮助他们发现并改正写作中的问题,进一步提高写作水平。
通过以上方法,小学教师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技能,培养他
们对写作的兴趣和能力,为他们的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让学生在习作中自由表达不断提高写作才能
茶 。” “ 我喜欢打乒乓球 , 可是 打 1 0分钟妈妈也不允许。” “ 晚上 , 童真 、 童趣 、 童味 , 留住 了童魂 , 拨亮 了童心 , 真正达到 了“ 我手写 象及 审美 能力 , 还能培养学生 的形 象思维 、 灵感思维 、 逻辑思维
甚 至难 以辨认 , 因此必须 强化 书写能力训 练 。专 家认为 : “ 快”
这样有效运用教学媒体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教师带领学生 有人 , 人中有 话 , 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二、 我手写我“ 口” ( 口语 )
到“ 生活情景 ” 里去 发展言语 , 让学生体验 生活 , 眼中有物 , 物 中 生接 触书写汉字最 多的应该是作文 。 书写能力 的高低直接影响
画作文有 这样 一个片段很精 彩 : 根据 “ 爸爸 、 妈妈 ( 大人 ) 拥有太 话题 很广 : “ 我爸爸权 利很大 , 自己弄错 了事 , 认为我影 响他 。”
“
…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师上 的《 ——真好 吃》 的作文公开课 , 上课伊始 引导学生观 察一 多的权利 ” 展开想象 , 小组合作表达 自己的感受 。孩子们谈论 的
口语 是我们最 教学 , 他们喜欢 看 、 喜欢说 、 喜欢写 、 喜欢评 , 沐浴在 习作教学 的 绝无 生涩枯燥 的感 觉。语言大师经 常告诫 我们 : 快乐课堂 , 孩 子们 的习作 能力就能得到极大的发展 。 熟悉 的 , 也是最 具有生 活气息 的 , 是亲切 的语言 。不要去 冥思
【 语 文漫步 】 ・关 注 ・
让 学 生在 习作 中 匀由表 达不 断提 高写作才佻
福建 龙岩 ●江 立 旺
重视写法指导 培养“自能作文”能力
重视写法指导培养“自能作文”能力摘要:如何还学生一个“自由空间”,打开心灵窗户,自由表达,让学生习作展示其个性和创造,是作文教学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因此,加强写法指导和培养“自能作文”能力是作文教学改革的切入点和突破口。
下面我就此谈谈几点做法:激发兴趣,引发学生写作欲望;指导观察想象,丰富习作资源;读写结合,扎实作文的基本功;评改文稿,提高学生习作能力。
关键词:激发兴趣;丰富写作资源;读写结合;提高习作能力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3-0206-02长期以来,不少语文教师常陷于作文教学的困惑之中,学生对作文更是“望而生畏”。
如何还学生一个“自由空间”,打开心灵窗户,自由表达,让学生习作展示其个性和创造,是作文教学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因此,加强写法指导和培养“自能作文”能力是作文教学改革的切入点和突破口。
下面我就此谈谈几点做法:一、激发兴趣,引发学生写作欲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小学生具有爱玩、喜动、好奇和凭兴趣做事的心理特征,教师应把学生这些特征与作文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在作文课中,老师要努力创设乐写气氛,因人而异,通过巧妙的诱导、恰到好处的点拨,辅之多样手段,激发学生愉悦的心情,使其对习作产生深厚的兴趣,这样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以内容引趣。
从内容入手是培养学生作文兴趣的关键。
教师要鼓励学生写自己熟悉的事物,如写“我喜欢的一个人”,教师可引导学生写自己熟悉的“爸爸、妈妈、老师……”,通过自己平时和他们的接触、交往,对他们的了解,选取典型的事例来体现所写人物的品质。
引导学生说说平时你最喜欢谁,为什么喜欢他(她),这样拉近和所写人物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让学生有材料可写。
此外,还可在作文命题上巧下功夫,设计一些活题目,如“夸爸爸妈妈”“我爱”等题目,拓展学生写作的空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来作文,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学生乐意写、高兴写。
习作教学的政策
摘要:习作教学要取得成功,必须注重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关注良好习惯的形成,鼓励学生自主习作,自由表达,言为心声,培养学生良好的文风。
关键词:习作教学策略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具体的教学内容,采取适当的救学策略,是成功进行习作教学的保证。
下面,我就结合自己多年来的学习和教学经验谈一下习作教学的策略。
一、注重激发写作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习活动的内部动机。
作文是语文学习中最复杂的精神劳动,如果小学生对习作没有兴趣,不喜欢甚至害怕作文,不愿主动积极地学习写作,那么他的作文是很难得到进步的,习作教学的目标也不可能顺利达成。
对于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和动机,我国老一辈的语文教育家,也有过大量精彩的论述。
例如,作文“最好是令学生自己出题目”,教师命题的首要条件是“要能引起学生的兴味”。
主张对学生作文的内容和形式不加限制,顺乎自然,让学生写自己平时喜欢写的东西,这样,学生当然乐于去写。
当学生把作文看成是一种需要,那么他们作文的长进还有什么疑问吗?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情感态度方面的因素,在习作教学的初始阶段就把目标重点放在培养写作兴趣和自信上,让孩子愿意写作、热爱写作,变“要我写”为“我要写”。
第一学段的相关表述是“对写话有兴趣”,第二阶段的相关表述是“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到第三阶段,才过渡到要求具有初步写作意识即“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二、关注良好习惯的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实际是知识、方法、能力和情感意志渗透、融合、升华的结晶,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能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而且是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习作教学中应着重培养留心观察、自觉积累、积极构思、认真表达、主动修改的良好习惯。
1、留心观察。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
叶圣陶说“在实际生活里养成精密观察和仔细认识的习惯”,“对于写文章太有用了”。
观察是小学生写作的重要前提。
如果学生不能够认真细致地观察,习作能力就不可能提高。
让学生易于动笔与乐于写作
小学教学参考让学生易于动笔与乐于写作现在普遍存在这么一种现象,一听到作文时,学生的心情可以用“讨厌”两字来形容。
小学生怕写作,习作时“咬笔头,皱眉头,无话头”,越写越怕。
时间久了,学生对习作就没有了信心。
那么,如何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写作,把作文当作最好的伙伴呢?一、贴近生活实际,积累素材,打开习作源头小学生的生活面窄,每天是从家门到校门,再从校门到家门,家长担心他们读书不用功,又限制学生看电视、听广播、阅读课外书等等。
学生写作时当然就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了”。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面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活泼泼地流个不歇。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习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这些都说明作文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生活是习作的源泉,学生的生活越丰富,作文内容就越充实,才能打开小学生习作的源头。
因此,在作文教学中要注意以下两点:1.教师应当了解学生的生活,根据学生的生活设计作文教学,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能够不拘形式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
把作文当作自己的伙伴,当作贴心的朋友,对它哭,对它笑,对它诉说心事,对它畅想前程,无话不说,无所不谈。
教师要做个有心人,帮助学生多层次、多渠道、多角度观察认识周围的人和事,在平凡中发现不平凡,从平淡中寻找新奇。
2.和作文一起画画,对学生不熟悉的习作命题,教师要注意拉近学生和所写的事物之间的距离,让学生熟悉写作的事物,培养学生对事物的感情。
如,我在指导学生《秋景图》,先组织学生观察校园,秋天到了校园的植物有什么变化,田野里的庄稼有什么变化,再查阅资料有关秋天大自然的一些变化,让学生动笔把观看到的、查到的和自己想像的,动手画一幅秋景图,然后用笔描述出来。
画画就是教人学会看、学会观察、欣赏大自然,训练学生观察形状、色彩的能力。
学生的作文可以用画来再现,看到一幅画,可以用文字来表达。
观察的表述过程实际就是再现一幅幅画面,再用文字写出来,作文和画画关系十分密切,和作文一起画画尤为重要。
优化作文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写作才能
33[2014.7]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是学生观察生活、积累生活、品味生活以及运用语言文字表达生活的统一体。
我们要善于以放为主,以扶为辅,认真评议,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从而提高他们的写作才能。
作文是学生运用语言文字,反映客观现实,表达思想感情,培养写作才能的一项综合训练,它是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运用,更是语文教学的重、难点。
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心实感。
那么,如何做才能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从而提高其写作才能呢?一、帮助学生积累素材学生习作必须有素材,它是写作的基础。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没有丰富的材料储备,就好像一片贫瘠的土地,永远开不出美丽的花朵。
积累词汇很重要,往往一些学生拿到作文都觉得无话可说,我觉得这就是平时积累的不够,那么应该怎样积累呢?(1)要建立“词汇库”。
词汇是文章的细胞。
所以,我们要积累各种各样的大量词汇,平时要广泛阅读书籍、报刊,并做好读书笔记,把一些优美的词语、句子、段落摘抄下来,以便随时观看。
还应在平时生活中捕捉大众口语中的鲜活语言,并把这些语言记在随身带的本子上或卡片上,这样日积月累,说话就能出口成章了,再也不会无话可说了。
(2)积累材料。
材料是文章的血肉,平时可以引导学生多出去走走,深入观察生活,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参与到生活中去,并以写生、写日记、写观察笔记等形式,及时记录家庭生活、校园生活、社会生活中的见闻。
记录时要抓住细节,把握人、事、物、景的特征。
这样文章才会写得有血有肉。
(3)积累思想。
如果文章主题不明确,那么,证明作者观点不明确。
因此,我们要善思。
平时要深入思考,遇事多问问“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这样就能深入地看到本质,还要随时记录下思索的各种结论。
我们还要辑录,也就是要摘录名人名言、格言警句等。
二、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俗语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我们应该有效利用教材资源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自由表达几法
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自由表达几法作者:张卫东来源:《现代教育创新》2013年第10期“习作”是放飞孩子们的心灵,自由驰骋、憧憬未来的乐园;习作,是激励孩子们展现自我、交流情感的天地;习作,是孩子们认知世界、积累素材的过程,教育工作者们无时不刻不在思索着如何让孩子们喜欢作文,如何让孩子们尽情的倾吐自己的心声,如何让孩子们学会自由表达。
我就自己在教学中的点滴作法介绍如下:1诱发创造,激活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习作教学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
为此,我让每个学生树立起主人翁意识,以“我”为主,从“我”出发,调动起他们所有的感官去注意、观察,去发现、研究,去追忆、发现,去想象、推断,去剖析、感悟。
让他们明白不是为作文而作文,而是想说就说,想写就写,学会自由表达,倾吐心声,展开遐想,真正达到“我手写我心,我文抒我情”。
1.1拓宽写作的空间。
要想在习作训练上有新突破,就要打破传统的观察角度和观察方式,丰富学生的想象空间,拓宽写作新“地带”。
教师应指导学生大胆选材、构思、不拘形式任意表达,锻炼他们敢写想写的心理品质,引导学生抓住事物的特点,广辟思路,由表及里,由此及彼,触类旁通,从感性上升为理性,产生写作灵感。
当中秋节来临时,学生们都能在作文中写到月亮是团圆的象征,我启发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于是学生们由月亮想到了宇宙天堂,想到了神话故事,想到了海边潮汐。
经过这一阶段训练后,学生们开始学会用心灵感受世界,能用自己的眼睛,自己的大脑去对社会、生活作出价值评判。
1.2交给评判的权利。
在过去的作文教学流程中,从始至终都是以教师的意志为中心,一切跟着教师的指挥棒转,学生的“自我”被置之度外,只允许做一个忠实的听众,而今的作文教学则注重从学生的主动性出发,培养学生评判作文的能力。
无论是写作指导课,还是习作讲评课,都应让学生质疑、提问、评价。
因此,我在作文教学过程中,经常引导学生自评作文,学生互评作文或者师生共同评价作文,这种类似讨论研究性的评判活动,学生在互相交流中可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同时增强自身鉴赏、判断的能力。
探求习作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写作才能
等, 从 中吸取 “ 营养 ” 。 二、 指 导 学 生把 作 文写 具体
言之有序的训 练 , 实际是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 , 思维有条 理 , ( I ) 让学生认识到言之有序的必要性。 整理句序错乱的段落 , 整 理段序错乱的文章 ,都可以使学生从 中体会到写一段话或者写一 篇文章 , 要按一定的顺序 , 说完一层意思 , 再说一层意思 , 各层意思
要从阅读中学习 , 特别是要结合课文来学习 。 记事、 写人 、 写景 、 状 情况 , 刚开始时 , 我就要求孩子多读书 , 写摘抄笔记 , 而 日记只是偶 物的方法各不相同。 记事 , 要交代清楚事情是 怎样一步步发展的 , 但不能记流水 尔写一次。 从四年级开始要求孩子们多写 日 记 了, 每天一篇 日记。 别 的作业我宁愿少布置甚至于不布置, 但E l 记必须天天写。刚开始 , 也
之 间要 紧密 相 连 , 才能 把 意思 表 达清 楚 。
累丰富生动的素材 。 学生亲 自感知的材料是真切的 , 印象是深刻 写出来的文章就会条理分 明。
பைடு நூலகம்
( 2 ) 进行言之有序的训练。观察事物要有一定的顺序 , 作文也 要有一定 的顺序 , 即按怎样的顺序观察 , 就按怎样 的顺序去写 。因 此, 只要做到观察有序 , 写来就容易做到条理清楚。 在此基础上 , 可 训练学生在观察之后 , 分清主次 , 加以取舍 , 合理地安排写作顺序 ,
加强课外练笔 促进自由写作
进行记忆,不断掌握新的词汇。
例如,在记忆有关夏天的词汇时,学生可以借助思维导图,以“夏天”作为思维导图的中心主题,然后把描写夏天气候的词汇作为一个主脉,描写夏天花草树木的词汇作为一个主脉,描写夏天活动的词汇作为一个主脉。
利用思维导图来学习和记忆词汇一说到有关夏天的词汇,学生就能想到绘制思维导图,并且随着词汇量的不断增加,学生的写作能力业逐渐提高。
三、思维导图可以启发学生的写作思路在小学阶段,学生的习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要让学生能在40分钟内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这个目标,还是相当不容易的。
许多学生不知道写什么,没有材料,不会选材仍然是学生最大的困难。
造成学生习作“无米之炊”的一个原因是外在因素:过于封闭的生活和狭窄的活动空间,使学生感官封闭、想象缺乏、活力减弱,缺乏丰富多彩的写作素材,习作处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困境。
形成学生“无米之炊”的另一个原因是内在因素。
首先是学生对习作有畏难心理,因写不好作文而害怕,因害怕更是写不好作文;其次是学生没有养成留心观察生活中的人和事的习惯,不会观察,条理不清,抓不住重点,无从下笔。
下面结合一位同学的思维导图做一个说明。
这位同学思维导图的中心点是主题“可爱的校园”,分为观察“景”“事”“人”三大主要板块进行。
又从不同分支出发,分别进行仔细地观察,记录不同景物、人物的主要特征,罗列出发生在身边的一系列新鲜事,加入自己的独特感受和体验,习作起来就不难了。
“校园最美景色系列”“校园最流行事系列”“校园里最美人系列”,学生可选取认为最有趣、最能表达这个主题的材料,然后进行构思,绘制思维导图,写出有血有肉的文章。
有了思维导图的发散和梳理,就不怕学生习作时找不出新颖的观点和个性的材料,更不怕写出千篇一律的文章了。
四、维导图可以提升学习课文的能力学生进入中高年级阶段,这个年龄的学生右脑的空间感、节奏感、整体感和想象力有所提高,分析课文能力加强。
学习目标以促进学生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为主,因此,在具体指导的技巧上重在导图中层次的划分、符号的应用、顺序的调整、整体结构的重建、文字归纳、分支间的逻辑关系构建等。
谈如何培养学生在作文中自由表达
谈如何培养学生在作文中自由表达内容提要:“自由表达”是指学生能够在较少束缚的情况下主动发挥自己能动性的表达。
教师要引导学生注重平时的积累,如在学过的课文中积累好词佳句,通过写日记来积累写作素材,让学生在课外书中积累知识,在生活中积累素材,做到厚积薄发;还要灵活指导学生,让他们学会自由表达,如从仿写入手,让学生不惧怕作文,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写真情实感,激发表达欲望。
教师还要加强课内外的指导,引导学生表达方法要灵活多样。
正文:自课改以来,只要是有人问及:“该如何让孩子去写作文?”几乎每一位语文教师都会说:“让孩子们自由表达,‘用我手写我心’。
”那么,何为自由表达呢?自由表达又有何意义呢?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又该如何指导学生让他们自由表达呢?一、小学生习作“自由表达”的概念与意义《语文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中这样说:“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
”可见,“自由表达”是学生能够在较少束缚的情况下主动发挥自己能动性的表达。
教师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可以培养孩子们良好的写作心态,有利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有兴趣表达甚至能乐于表达,同时,也能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
二、培养小学生习作“自由表达”的指导方法对小学生习作“自由表达”的指导,要充分考虑其受限性,要遵循课程规律和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
(一)注重积累,厚积薄发.既然要自由表达,就要让学生有话可说,不能是学生本来想表达一种意思,可是不知用什么语句来倾诉,这就需要孩子们做个有心人,注重平时的积累,做到厚积薄发。
有了积累,学生自然就可以做到自由表达了,而这些积累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渠道来做。
(1)在学过的课文中积累好词佳句“重视文本”也是新课标的要求,而且很多课文的思考练习中都出现“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摘抄好词、佳句”这样的练习,让学生在背诵时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摘抄中积累材料,特别是一些名家名篇中的优美词句,更应让学生熟读成诵。
“自由表达,弘扬学生个性”作文教改实验方案
“自由表达,弘扬学生个性”作文教改实验方案一、课题的提出传统作文教学存在着:1、将原本应是生动有趣,能满足学生表达欲望的教学活动,变成枯燥无味的,使学生望而生畏的机械训练,耗时多而收效微;2、对学生作文有关思想内容、选材、语言表达、评分标准等方面的要求严重脱离学生实际;3、企图用呆板的模式“生产”出能取得高分的“考试机器”。
严重压抑学生的个性发展;4、学生作文用自己的笔写别人的话,“编、造、套、抄”文理不通现象严重,学生的作文没有情趣,没有个性,大同小异,千篇一律等种种弊端,严重阻碍了素质教育的发展。
为了改变现存弊端,突破传统作文教学的束缚,我校根据新大纲和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提出了“自由表达,弘扬学生个性”的作文教改实验课题。
希望通过指导学生自由表达,发展学生个性,建立起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作文教学新体系,让学生在愉快的富有创造性的自由习作的氛围中,用自己喜欢的形式,用手中的笔把自己对生活的独特体验和想说的话用语言文字自由地表达出来。
二、实验的理论依据1、《大纲》在作文教学的要求中指出,学生要“能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出来。
”“能不拘形式、自由地把自己的见闻和想象写出来,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强调作文要谈化文体训练,鼓励学生自由表达,激发练笔兴趣,鼓励个性化作文。
个性是文章的灵魂,表现个性是写作的动力。
自由表达有利于弘扬学生的个性。
2、《语文课程标准》在实验建议中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
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为学生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
三、实验目标总目标:构建“自由表达,弘扬学生个性”的作文训练模式,引导学生不拘形式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
写出个性化的作文,发展学生的个性。
第一阶段(2003.2-2003.12)本阶段为初试验证阶段,其目标为:1、低年级阶段目标:创设情境,营造宽松的说话、写话的氛围,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对写话有兴趣,写出自己想说的话,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让学生在习作的天空中自由翱翔
阅读写作新教师教学叶圣陶说:“没有一门技术是不需要经过历练的,小学作文的指导训练亦是如此。
”小学作文序列化训练需要科学合理的序列化习作教学相辅助,现阶段的序列化习作教学在实践中应用的并非十分广泛。
我们根据小学作文序列化习作教学方针,设计具有“序列化”针对性的教学内容,深入到习作序列化训练中去,打破以往过分注重学生自我情感抒发,不在技巧和阅读积累训练背景的情况下动笔写作的不恰当的习作教学方法,给语文教师以“小学作文的序列化训练”的重新定位。
一、小学习作序列化训练的概念系列即在体系、系统的整合前提下,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形成的科学合理的排序方式,延伸到序列化训练即按照思维的逻辑性,设定科学合理的习作教学技术方案,以一体化、系统化为指导方略对学生的习作进行有序的训练,从简易到复杂,循序渐进,开拓学生新的习作思维方式。
将阅读与写作相牵连,将思维与写作相同步,开拓写作训练的新思维方式,各学习板块穿插、融合,以“读、写、记”为积累方法,以“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为方法指导核心,在逻辑缜密的前提下,实现一体化的系统训练,有目标、有策略,统筹交错,帮助学生厚积而薄发,真正地学会写作,喜欢写作,乐于写作。
二、小学习作序列化训练的必要性现阶段小学习作教学的重点放在鼓励学生充分宣泄和表达情感,选择喜欢的主体进行自由的抒发,以我手写我心。
虽然这种教学思路以“因材施教”为教育大纲,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开拓创新和注重自我的精神,但忽略了小学生对于思想和意识的控制力甚为微弱,对写作也没有正确的理解,过分地强调个性只能导致无序、混乱、盲目、随意的写作结果,不仅不利于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甚至还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因此,提高小学习作序列化训练效率,实现高效教学任务被提上日程,这是我们必须面对、急需解决的问题。
训练学生的有序写作技巧,鼓励学生围绕写作主题适当地抒发个人感情,防止误入歧途,为未来的习作发展打好基础。
三、小学习作序列化训练的实效方法孩子们在中年级初学习作时,教师应提供范文,让他们模仿着去写,帮助他们开拓思路,以求入门。
重视写法指导 培养“自能作文”能力
1 . 以内容引趣。 从内容人手是培养学生作文兴趣 的关 键。 教师要鼓励学生写 自己熟悉的事物 , 如写“ 我喜欢的一 个人 ” , 教师可引导学生写 自己熟悉 的“ 爸爸 、 妈妈 、 老师 通过 自己平时和他们的接触 、 交往 , 对他们的了解 , 选取典 型的事例来体现所写人物的品质。 引导学生说说平 时你最喜欢谁 , 为什么喜欢他( 她) , 这样拉近和所写人物 的距离 , 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 , 让学生有材料可写。此外 , 还可在作文命题上巧下功夫 , 设计一些活题 目, 如“ 夸爸爸 妈妈” “ 我爱 ” 等题 目, 拓展学生写作 的空间, 让学生 根据 自己的感受来作文 , 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 使学生乐 意写、 高兴写。 2 . 从示范导趣。例 如 , 在作文课上 , 我不 急于出示题 目, 而是选择班上几个作文有进步 的同学为例 , 适时鼓励 他们 、 表扬他们 , 并通过让他们读例文 , 传授进步经验 , 使 其体会到写作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 这样学生的写作热情 就大大提高 , 信心十足 , 从而克服了习作难的心理。 3 . 立足生活实际激趣 。 农村的孩子因为缺少细致 的观 察、 发现 , 再就是孩子生活面 比较 窄, 圈子又小 , 出了家 门 就进校 门, 缺少社会实践经验, 对周 围环境 、 生活 了解非常
、
凭兴趣做事 的心理特征 , 教师应把学生这些特征与作文教 学有机结合起来 , 在作文课 中, 老师要努力创设乐写气氛 , 因人而异 , 通过巧妙的诱导 、 恰到好处的点拨 , 辅之多样手 段, 激发学生愉悦 的心情 , 使其对习作产生深厚 的兴趣 , 这 样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年级语文教案:提高写作能力,展现想象力
五年级是中国小学教育中升学重要的学年,也是孩子们初步展示自我能力的时期。
语文教学,是学生成长中最重要的一环,而写作则是其中至关重要的方面。
我将分享一些提高五年级学生写作能力的教学方法,以及如何通过展现想象力来帮助他们成为更好的作家。
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是教育过程中的前提。
一位好的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多种不同类型的写作任务,比如叙述、描写、说明、议论等等。
不同的写作任务会凸显学生在不同方面的优势和弱点,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写作能力和不足之处。
同时,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寻找到适合自己风格的写作方式,推动他们逐步实现个性化写作。
这将帮助学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并进一步完善自己的作品。
对于五年级学生来说,了解基本的文学元素是必要的。
例如,角色、主题、点明、周围环境等等。
通过分析这些元素,学生将更好地理解文本和作品的构造和组织方式,从而通过自己的写作更好地展示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例如:学生写一篇小说,如果他能深刻了解男女主角的感情纠葛,学生就可以更好的理解和表达作品中的情感细节,使其作品更有吸引力,同时也能够更好的展示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摒弃写作的欠佳形式的概念,这将是帮助学生改进自己的写作能力的关键。
学生不应该把写作视为一份任务,而应该看待其为展现自己所学知识的一个渠道,正如学习绘画或音乐一样。
在写作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思考和提出问题,例如,为什么我写的故事听起来不够真实?如何表达情感,以及为什么我写不出从读者的角度来看故事的情景。
通过思考和提问,学生将慢慢培养出对写作的深刻理解和学习能力。
在写作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深刻了解自己的兴趣和热情,以更好地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这需要教师与学生紧密合作,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并给予他们适当的支持和指导。
例如,学生对科幻作品感兴趣,老师便可以推荐一些相关的书籍给孩子阅读,让他们更好地了解和学习这些题材。
同时,在让学生看到故事中角色如何不断适应自己的环境和情境的同时,再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帮助,慢慢引导学生找到自己不一样的创造方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学生在习作中自由表达不断提高写作才能
新课改倡导“自由表达”,让儿童作文回归生命本真,呼唤儿童作文的生命活力在习作过程中的真情投入和倾情投入,让学生享受自由写作状态。
因此,如果孩子们能兴趣十足地参与习作教学,他们喜欢看、喜欢说、喜欢写、喜欢评,沐浴在习作教学的快乐课堂,孩子们的习作能力就能得到极大的发展。
为此,我认为作文教学要做到如下几点。
一、我手写我“眼”(观察)
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是获得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开发智力的动力。
因此,任何形式的教学都必须严格遵循兴趣性原则。
习作教学的起点是儿童对作文的需要和兴趣,因此,习作教学的开课十几分钟最为关键,也最费心思,它关系到学生“想不想写”“有没有东西写”的问题,而且这两个问题又与“能不能写好”密切相关。
儿童的思维特点主要是具体形象思维,他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又正在迅速发展着。
为此,作文教学要充分体现“作文与自然”“作文与生活”“作文与文化”“作文与活动”的相互结合。
教师要精心创设情境,善于引导学生细致观察,让他们一心一意地想看到不易看到的东西,想理解隐藏着的东西,以及从平常的、习惯的、随时随地可见的东西中看出不平常的东西来。
如一位教师上的《——真好吃》的作文公开课,上课伊始引导学生观察一个视频,打开学生写作思路。
具体实录为:
师:教师班上的小朋友举行了一次吃西瓜比赛,想不想看看?大
家仔细看看这些小朋友是怎样吃西瓜的?(出示录像)
生:扎辫子的小女孩一只手拿一块西瓜,同时塞进嘴巴,可嘴巴哪有这么大呢?弄得西瓜汁流到了手上、衣服上、桌子上。
生:他狼吞虎咽,横着咬竖着咬,这边咬那边咬,弄得脸上、鼻子上全都是西瓜汁和西瓜籽。
很有趣!
生:两兄弟抢西瓜吃最有趣。
哥哥只顾自己大口大口吃,坐在一旁的弟弟不由自主地伸手想抓一块,可哥哥迅速推开弟弟的手,弟弟只好眼巴巴地看着哥哥吃,口水直流,心想:你这么小气!下次我的东西也不分给你吃。
这样有效运用教学媒体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带领学生到“生活情景”里去发展言语,让学生体验生活,眼中有物,物中有人,人中有话,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二、我手写我“口”(口语)
口语化的文字流畅通顺,因此作文教学要提倡“我手写我口”,以避免生涩、枯燥、束缚思维的文字出现。
老舍在《怎样丢掉学生腔》批评道:“一执笔为文,便摆起架子来,话不由衷,有现成的话不用,故意去找些不必要的词儿作装饰。
”在写作时注意文字口语化,多使用口语化的文字,有利于思路的流畅。
这样做,不但可以加快写作速度,而且在不经意中往往还会有精彩的个性化语言出现。
如一位五年级的学生在写《妈妈的爱》时,一气呵成写下了这么一段文字:
“我清晰地记得那天的雨下得很大。
妈妈你望了望外面,又看了
看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你拿起雨衣,抱着我冲向雨中,把雨衣都盖在我的身上,而自己却淋在大雨之中。
我心想:‘妈妈穿得这么少,会不会感冒呀!医院啊医院,以前我总觉得你离我家那么的近,现在怎么这么远啊!’我们终于到了医院,医生说要打针,就在医生给我打针的那一刻,我第一次看见妈妈的眼角有泪水,这时我哭了。
我不是被那针打痛哭的,而是被妈妈的举止感动流泪的。
”
这一段话读起来流畅生动,生活气息浓郁,人物形象具体,绝无生涩枯燥的感觉。
语言大师经常告诫我们:口语是我们最熟悉的,也是最具有生活气息的,是亲切的语言。
不要去冥思苦想那些所谓的“好词语”,具有生活气息的语言才是真正的“好词语”。
三、我手写我“心”(真话)
当前,学生作文出现这样的情形:假、大、空。
“假”,说假话,写假事,虚情假意;“大”,想要模仿那些“优秀作文”,可又力不能及,最终只有“套、凑、编”,满篇大话口号化。
“空”,内容空乏,不具体,不实在,不着边际。
这一情形一时难以扭转,因此教师只有让学生彻底从作文观念、教学方式、评价取向的错误中走出来,才能真正使学生“要写、可写、能写”。
我手写我心,是学生把所思所想所感真实地记录下来,分享快乐,倾吐烦恼,在写作中陶冶情操,放飞心灵。
一句话,习作是一种感情的流露。
北京小学吉春亚教师的作文课很能抓住学生的心,她上的《绝对孩子》漫画作文有这样一个片段很精彩:根据“爸爸、妈妈(大人)拥有太多
的权利”展开想象,小组合作表达自己的感受。
孩子们谈论的话题很广:“我爸爸权利很大,自己弄错了事,认为我影响他。
”“……爸爸总让我泡茶,不然不让我用电子产品,我必须得泡茶。
”“我喜欢打乒乓球,可是打10分钟妈妈也不允许。
”“晚上,我只能做作业,而妈妈她可以在玩电脑。
”……这些童言体现了童真、童趣、童味,留住了童魂,拨亮了童心,真正达到了“我手写我思、我手写我心”的境界。
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孩子们的观察、想象及审美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灵感思维、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受益匪浅。
四、我手写我字(快速)
汉字不仅是记录交流的工具,同时也是一种书法艺术,教师应努力培养学生对汉字本身的审美情趣和认同感。
虽然生活在网络时代,但手写汉字不该被人们摒弃,反而需要发扬。
学生接触书写汉字最多的应该是作文。
书写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写作速度。
现在学生写作文普遍比较慢,快起来就写字潦草,甚至难以辨认,因此必须强化书写能力训练。
专家认为:“快”是时代发展的需要,火车要“快速”,打球要“快攻”,吃饭有“快餐”。
在考场上,小学生一个小时里写出400字以上的作文,无疑是“快速作文”,要在考场上写出好作文,除了审题快、构思快,还要写字快。
作文不是书法竞赛,我们应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把字写得清楚、规范、工整。
经常进行书写,学生的思维会变得活跃敏捷,并把写作变为受用一生的快速写、快速修改的习惯和能力。
总之,习作能力是语文综合素养的综合体现。
习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的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教师要为学生习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习作的束缚,鼓励他们自由表达和有创意地表达,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