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诈骗案例
货款诈骗罪的最新案例
货款诈骗罪的最新案例最近,我国某地发生了一起货款诈骗罪案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这起案件的主要犯罪嫌疑人是一名名叫张某的中年男子,他利用虚假身份和欺诈手段,成功骗取了多名商家的货款,涉案金额高达数百万元。
这起案件不仅给受害商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也对社会经济秩序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下面,我们将对这起案件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总结,以便更好地警示和防范类似犯罪行为的发生。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这起案件的具体经过。
据警方调查,张某通过在网上发布虚假的购货信息,利用商家对新客户的信任和急于拓展市场的心理,成功接触到了多家商家。
在接触后,他以虚假的身份和借口,要求商家提前支付货款或者以其他方式交付货物。
在商家交付货款后,张某很快消失,商家却迟迟未收到货物,甚至联系不上对方。
通过这种欺诈手段,张某先后骗取了多名商家的货款,直到警方介入并将其抓获。
这起案件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首先,商家在交易中缺乏足够的风险意识和核实对方身份的能力,容易被欺诈分子利用。
其次,一些欺诈分子利用网络平台发布虚假信息,隐匿身份进行诈骗,给打击犯罪行为带来了一定难度。
再次,一些商家在交易中过于急功近利,对新客户的背景和信用情况没有进行充分的了解和核实,导致了货款的损失。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首先,商家在交易中要加强风险意识,对新客户的身份和信用情况进行严格核实,不轻易相信陌生人的承诺和信息。
其次,加强网络平台的管理,提高对用户身份的核实和审核力度,减少虚假信息的发布,降低欺诈分子的作案空间。
再次,加强对商家的宣传教育,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避免成为欺诈分子的受害者。
总之,货款诈骗罪是一种严重的经济犯罪行为,对受害者和社会经济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我们要警惕和防范此类犯罪行为的发生,提高自身的风险意识和防范能力,同时也需要加强社会各方面的合作和监管,形成合力打击犯罪的局面。
希望通过对这起案件的分析和总结,能够引起更多人的重视和警惕,共同维护社会经济的正常秩序。
工程合同诈骗案例大全最新
工程合同诈骗案例大全最新【案例一】虚假资质诈骗某建筑公司为了承接一项大型工程项目,伪造了相关资质证书,并在谈判过程中向甲方展示了这些虚假文件。
甲方在未进行严格审查的情况下与该公司签订了合同。
结果在施工过程中,由于该公司技术能力不足,导致工程进度严重滞后,最终造成了数千万元的损失。
【案例二】低价中标后追加费用一家承包商在竞标过程中以低于市场价的报价获得了工程合同。
在施工过程中,该承包商不断以各种理由要求追加费用,如原材料价格上涨、设计变更等。
由于合同条款不够明确,甲方不得不接受这些不合理的费用增加,最终支付的金额远超预算。
【案例三】分包陷阱一个工程项目的业主将部分工程分包给了多个小承包商。
其中一个小承包商利用业主对分包管理的疏忽,虚报工程量,骗取了额外的工程款。
直到项目结束,业主才发现这一问题,但此时已难以追回损失。
【案例四】履约保证金诈骗在一起工程合同中,甲方要求乙方提供高额的履约保证金。
乙方为了获得项目,不惜借贷缴纳了保证金。
甲方在收到保证金后,以各种借口推迟开工时间,最终宣布破产,使得乙方不仅失去了项目机会,还损失了大量的保证金。
【防范策略】1. 严格资质审查:在签订合同前,甲方应仔细审查对方的资质证书,必要时可通过第三方机构进行验证。
2. 明确合同条款:合同中应详细列明工程范围、质量标准、工期要求、费用支付方式等,避免留下漏洞。
3. 加强现场监管:业主应加强对分包商的管理,定期检查工程进度和质量,及时发现问题。
4. 谨慎处理保证金:对于履约保证金的要求,甲方应合理设定金额,并明确退还条件和期限。
5. 法律途径维权:一旦发现诈骗行为,应立即采取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包括但不限于报警、提起诉讼等。
广州法院发布四起电信网络诈骗典型案例
广州法院发布四起电信网络诈骗典型案例文章属性•【公布机关】广东省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广东省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广东省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布日期】2022.12.01•【分类】其他正文广州法院发布四起电信网络诈骗典型案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于2022年12月1日正式施行。
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专题发布一批电信网络诈骗典型案例以帮助大家提高反诈意识,防范各式骗局,切实保护好自己的钱袋子投资理财、博彩骗局——陈某某等跨国电信网络诈骗案基本案情2019年2月开始,同案人“韩西”、刘某某在缅甸掸邦第四特区某酒店设立“神洲公司”,纠集、雇佣被告人陈某某、叶某、汪某某以及同案人,经过统一培训后,虚构身份假扮长相出众、善解人意的完美恋爱对象,通过各大交友网站和聊天工具添加不特定的中国境内公民为好友,以谈恋爱、交友为名与之聊天,骗取得信任后,向被害人发送诈骗平台“指旺财富”的二维码,以理财、博彩为名诱骗被害人扫码进入该平台并不断投入资金,通过控制平台将被害人投入资金占为己有。
上述人员内部实施“公司化管理”,形成了一个管理严格、全部成员紧密合作、相互帮助配合的大型电信诈骗集团。
其中,陈某某担任涉案公司主管、总监负责全面管理工作,叶某担任技术主管、一组组长负责网络及技术指导管理工作,汪某某担任培训师负责业务人员培训工作。
通过上述方式,该犯罪集团共骗取11名被害人共计人民币1716720元。
裁判结果广州市天河区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陈某某、叶某、汪某某伙同他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虚构事实的方法骗取他人财物,数额特别巨大,其行为均已构成诈骗罪。
被告人陈某某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一年,并处罚金二十万元;被告人叶某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六个月,并处罚金十五万元;被告人汪某某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七年,并处罚金十万元。
典型意义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呈高发态势,并呈现链条化、组织化、产业化、企业化、跨区跨境化趋势,严重干扰电信网络秩序、破坏社会诚信,社会危害性大,人民群众反映强烈,严重侵害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和合法权益,已成为影响社会治安的突出违法犯罪问题。
合同诈骗案例大全最新判决
合同诈骗案例大全最新判决合同诈骗案例大全最新判决案例一:甲方:李某身份证号码:XXXXXX联系方式:XXXXXXX乙方:王某身份证号码:XXXXXX联系方式:XXXXXXX故事背景:甲方与乙方签订了一份装修合同,合同金额为50万人民币。
在合同签订后两个月,乙方以各种理由未能按照合同约定的时间开始施工,并且一再要求甲方支付相关费用。
甲方发现乙方在合同签订时有意隐瞒若干重要事实,其施工能力、人员素质等存在重大问题,属于合同诈骗。
最后,案件进入法院判决阶段。
法院裁决:1、甲方与乙方的装修合同无效;2、乙方需返还甲方已支付的款项,并按照法定利率支付相关违约金;3、乙方需承担甲方合理支出的费用;4、乙方需承担合同诈骗的法律责任。
案例二:甲方:张某身份证号码:XXXXXX联系方式:XXXXXXX乙方:李某身份证号码:XXXXXX联系方式:XXXXXXX故事背景:甲方与乙方签订了一份房屋租赁合同,合同期限为两年。
在合同履行过程中,乙方发现自己无力按时支付租金,于是他冒充甲方以虚假方式向一位有意租赁房屋的人员进行骗取贷款,属于合同诈骗。
法院裁决:1、甲方与乙方的租赁合同无效;2、乙方需退还已经骗取的款项,并按照法定利率支付相关违约金及赔偿金;3、乙方需承担甲方由于合同诈骗而造成的经济损失以及精神损害赔偿。
结语:以上两个案例是典型的合同诈骗案例,合同是私人之间的约定,但在其中可能隐藏着不少利益纷争以及法律风险,作为人民调解员或律师,一定要了解并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确保其所草拟的合同条款符合法律要求,同时理智而又细致地为当事人服务,保障和谐的法律关系的良好建立。
网络诈骗真实案例
网络诈骗真实案例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诈骗案件层出不穷,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网络诈骗手法层出不穷,且往往具有隐蔽性和欺骗性,让人难以防范。
下面,我们就来看几个真实的网络诈骗案例,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警惕,避免上当受骗。
案例一,虚假投资理财诈骗。
小明是一名大学生,某天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看到一条关于投资理财的推广信息,对方宣称只要投资一万元,就能够获得每月数倍的回报。
小明心动了,他通过微信加了对方的好友,并进行了详细的了解和咨询。
对方还给小明发送了一些所谓的投资方案和收益证明。
小明被对方的花言巧语所蒙蔽,最终决定投资了一万元。
然而,当小明要求对方给他支付回报时,对方却突然拉黑了小明的微信,小明才意识到自己上当受骗了。
案例二,网络购物诈骗。
小红在某电商平台上看中了一款限量版的手表,价格虽然偏高,但小红还是心动不已。
她通过客服了解到,只要通过支付宝进行付款,就能够享受到优惠价格。
小红按照客服提供的支付宝账号进行了付款,然而等待了数天,她却一直没有收到手表。
小红再次联系客服时,却发现对方已经将她拉黑,她才意识到自己上当受骗了。
案例三,网络电话诈骗。
老张接到了一个自称是公安局民警的电话,对方称老张涉嫌洗钱犯罪,需要老张配合调查。
对方声称为了保护老张的财产安全,要求老张将银行卡内的存款转移到指定账户上。
面对对方的恐吓和威胁,老张心生恐惧,最终将自己的存款转账给了对方。
直到事后,老张才发现自己被骗了。
以上这些案例都是真实发生的网络诈骗案件,它们给受害者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精神压力。
为了避免自己成为网络诈骗的受害者,我们需要提高警惕,不轻易相信陌生人的花言巧语,不盲目相信网上的所谓投资理财项目,不随意泄露个人隐私信息,不随意点击不明链接,不随意转账汇款等。
只有增强自我防范意识,才能够有效地避免网络诈骗的发生。
总之,网络诈骗已经成为了一个全民关注的社会问题,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网络诈骗的受害者。
虚假网络投资理财类典型诈骗案件(2024年)
虚假网络投资理财类典型诈骗案件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多发高发态势得到有效遏制,但犯罪手段不断适配群众心理,更具迷惑性。
特别是近期虚假网络投资理财类诈骗案件频发,多名群众被骗百万元以上。
请看清诈骗伎俩,避免受骗。
一、典型案例案例一:2023年12月,杭州市民A女士在本地某论坛发布了租房信息,诈骗分子通过查阅该信息,添加了A女士的微信、微博,并与其聊天,之后诱导A女士在所谓的投资网站上进行投资。
A女士信以为真,多次将大额资金转入对方提供的12个银行账户。
案例二:2024年1月初,一名为“王一伊”的企业微信联系宁波市民B 先生,交谈后B先生下载了对方推荐的名为“MosTalk(泡泡)”的社交聊天App,双方通过“MosTalk(泡泡)”联系。
之后B先生又根据对方发送的链接下载安装“莱特币”App,诈骗分子诱导其多次在该虚假平台内投资虚拟币大额转账,后发现无法提现,才意识到被骗。
案例三:2023年12月初,金华市民C女士通过抖音结识自称李陆河的陌生网友,添加对方微信及QQ,交流一段时间后,对方以新能源投资有高额回报为由,向C女士推荐投资网站,并诱导其在该网站投资充值。
在经过前期小额投资给予提现回报后,诈骗分子逐渐获取女士信任,后以大额投资利润更高为由骗取女士进行大额转账。
案例四:2023年12月,衢州市民D先生在刷抖音时被“炒私募基金”的视频内容引诱,遂添加至对方提供的微信群,并按照诈骗分子要求下载“企业传书”App,又在群内通过链接下载“梧桐树资本”APP并进行多次大额投资。
近日发现无法提现,才意识到被骗。
案例五:义乌市民E先生平时有炒股习惯。
2023年11月,E先生在微信视频号观看炒股类视频直播,添加了对方微信号并被拉入微信群。
根据群内发送的二维码下载聊天软件,又在诈骗分子引导下,下载了虚假投资平台BaseHk o2024年1月,E先生多次在平台进行大额转账以购买虚拟币,后来发现被骗。
二、警方提醒请广大群众,提高警惕、仔细甄别,捂紧自己的“钱袋子”,谨防落入诈骗分子设下的陷阱。
教育公司诈骗被判刑最新案例
教育公司诈骗被判刑最新案例案例一:2021年11月中旬,济南市的徐先生和许先生到市北公安分局华阳路派出所报案称,他们因工作需要提升学历职称,在网上联系到青岛一家在职教育公司。
两人按照该公司员工赵某的要求先后缴纳上万元费用,但是始终不见该公司通知二人参加正规的学习及培训,而且赵某不断催促二人继续缴纳各种费用。
发觉异常后两人到青岛实地查看,发现赵某根本不是教育公司员工,完全是个骗子。
接到报案后,华阳路派出所民警立即开展工作,最终于11月底将嫌疑人赵某抓获到案。
赵某到案后对诈骗犯罪事实供认不讳,目前赵某因涉嫌诈骗被公安机关依法刑事拘留。
民警追缴回部分赃款返还受害人。
12月22日,徐先生二人专程从济南赶到青岛,向华阳路派出所办案民警赠送锦旗表示感谢。
案例二:2021年8月3日从温州市龙湾区人民法院获悉,日前,该院正式就温州恩佳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南某某诈骗罪一案进行一审公开宣判,判处被告人南某某有期徒刑十一年七个月,并处罚金15万元。
被告人南某某,女,现年30岁,温州洞头区人。
经法院审理查明:2016年底至2019年,被告人南某某先后雇佣多人以温州恩佳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的名义,推销各类证书、资质评审、远程教育等代评、代办、代报名、提供培训等业务。
南某某虚构有内部关系和渠道,向被害人承诺只需提供相关材料并缴纳数万元甚至数十万元费用,即可取得相关证书或取得资质。
被害人交付款项后,南某某通过上家办理相应假证,并利用上家提供或自行购置、伪造的假冒政府网站制造出“相关证件可在政府官网上查询”的假象,使被害人信以为真。
经查明,被告人南某某先后诈骗被害人150余人,诈骗金额共计人民币669万余元。
在此期间,南某某又以资金周转、亲戚生病住院、合作买卖建筑资质、请托送礼等名义骗取被害人朱某人民币55万余元、骗取被害人胡某人民币83万余元。
综上,南某某诈骗他人钱款共计808万余元。
经法院审理认为,被告人南某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他人财物,数额特别巨大,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
2023年最新电信网络诈骗典型案例
2023年最新电信网络诈骗典型案例01案例一2023年10月3日,梅某收到一条可以办理贷款的短信,由于梅某正好资金紧张,于是点击短信里的网址,下载名为“还呗”的软件。
梅某在该软件上注册登录并完善个人信息后,客服又推荐其下载“酷聊”的软件。
这个软件上的业务员小陈让梅某把姓名、电话、银行卡发给他,随后对方告诉梅某账户被冻结,需要转钱到指定银行账户才能解冻。
梅某害怕征信出现问题,于是按照对方指示操作,向对方指定银行账户转账25000元,转账后对方还让其继续转账75000元,梅某才意识到被骗,遂报警,损失25000元。
02案例二2023年10月4日,刘某收到陌生快递,打开一看发现是“乡村振兴”的文件(骗子伪造的虚假文件),显示可以领取一笔高达147万元的扶贫资金,需要进行相关审核。
刘某扫描文件上的二维码,被拉入企业微信群,群内管理人员称只有3%的人可以获得扶贫名额,刘某恰好就是这3%。
随后管理员推荐下载名为“乡村振兴”的软件,让刘某联系软件上的王某进行相关审核,王某称申领扶贫资金,需要缴纳147万的2%作为手续费。
刘某转账29400元后,对方称刘某已经申领成功,但是由于收款账户填写错误,导致扶贫资金被冻结,需要缴纳解冻金才能提现。
刘某又转账73500元,对方却还要求转款解冻,刘某才发现被骗,损失102900元。
03案例三2023年10月6日,刘某接到陌生电话称可以退还“我主良缘”婚介所会费。
当即在手机应用商城内下载“泓德合办”APP,遂按照客服要求在APP内购买基金10006元,后客服要求其继续购买基金方可退费,才发现被骗,总计被骗10006元。
04案例四2023年10云7日,周某在“杏吧”APP上下载“夜潮”APP后,充值50元成为平台会员后,需完成4次下注任务即可“约炮”。
周某按照客服指引先后转账15元、65元、320元,以赌“大小”“单双”下注的方式,分别成功返现至微信零钱25元、85元和365元。
网络诈骗真实案例
网络诈骗真实案例网络诈骗是指利用互联网技术手段进行的欺诈行为,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诈骗案件层出不穷,给人们的生活和财产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些真实的网络诈骗案例,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警惕,提高大家对网络诈骗的防范意识。
案例一,虚假投资理财诈骗。
小王在网上看到一家投资理财公司宣传称,投资他们的项目可以获得高额回报。
小王被诱惑,通过该公司的网站进行了投资。
然而,当小王想要提取投资收益时,却发现无法联系上投资公司,所有的电话和网站都已经失联。
小王才意识到自己已经被骗了。
案例二,虚假购物诈骗。
小李在一个网购平台上看中了一款高仿名牌包包,价格相对便宜。
小李通过支付宝向卖家付款后,却再也没有收到包裹。
后来,小李发现卖家已经将自己拉入了黑名单,无法再联系上对方。
案例三,网络电话诈骗。
小张接到了一个自称是银行工作人员的电话,对方称小张的银行卡有异常情况,需要核实身份信息。
小张由于担心银行卡安全,便按照对方的要求提供了身份证号码、银行卡号等个人信息。
结果,不久后小张的银行卡内的存款被盗刷一空。
以上这些案例都是真实发生的网络诈骗事件,这些案例告诉我们,网络诈骗手段多样,有的是通过虚假投资理财、虚假购物,有的是通过电话诈骗等方式进行。
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提高警惕,切勿轻信网上陌生人的各种诱惑,不要随意泄露个人信息,同时也要加强对网络诈骗的认知和防范意识。
为了防范网络诈骗,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比如不轻信网上陌生人的诱惑,不随意点击不明链接,不泄露个人信息,不随意转账等。
同时,也可以加强对网络安全的学习,提高自己的辨别能力,遇到可疑情况及时报警。
总之,网络诈骗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威胁和困扰,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提高警惕,增强防范意识,不给网络诈骗分子可乘之机。
希望通过这些真实案例的介绍,能够引起大家对网络诈骗的重视,共同营造一个更加安全的网络环境。
最新的微信诈骗案例
最新的微信诈骗案例微信诈骗案例屡禁不止,近日又有一起新的案例引起了社会的关注。
据报道,一名女士收到了一条微信好友发来的消息,对方自称是她的亲戚,并称自己急需资金用于紧急医疗救助。
女士出于关心和怜悯,立刻通过微信转账了一笔款项。
然而,当她联系真正的亲戚时才发现,自己已经被骗走了数千元。
这并非个案,类似的微信诈骗案例屡见不鲜。
诈骗分子往往利用社交软件,伪装成熟悉的朋友或亲戚,以各种借口向受害者索要钱财。
他们往往会编造各种紧急情况,打动受害者的心,诱使其心急如焚,从而轻信转账。
这些诈骗手段层出不穷,而且往往具有很强的迷惑性和欺骗性,容易让受害者措手不及。
为了避免成为微信诈骗的受害者,我们需要提高警惕,加强防范意识。
首先,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轻信陌生人或不熟悉的朋友突然发来的求助信息,特别是涉及金钱的情况。
其次,要及时核实信息的真实性,可以通过其他途径联系亲友,确认对方是否真的有急需资金的情况。
再者,要谨慎对待陌生人的好意,不随意向他人转账或提供个人银行账户信息,以免被骗取财产。
最后,要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配合警方开展调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也能为社会净化网络环境,遏制诈骗犯罪的蔓延。
在面对微信诈骗时,我们更要保持冷静,不要被对方制造的紧急气氛所左右,要理性思考,谨慎行事。
同时,也要加强对身边家人、朋友的防范教育,提高大家的警惕意识,共同防范微信诈骗的风险。
只有在大家共同努力下,才能有效遏制微信诈骗的猖獗,让网络空间更加清朗,让社会更加安宁和谐。
在这个信息时代,微信等社交软件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同时也伴随着各种安全隐患。
我们要提高警惕,增强防范意识,做到见微知著,防微杜渐,共同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的网络环境。
希望每个人都能够远离微信诈骗,让我们的社会更加美好。
关于网络诈骗的案例
关于网络诈骗的案例案例一,假冒客服诈骗。
小明在网上购买了一件商品,但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问题,于是他联系了网站客服寻求帮助。
不久后,他接到了一个自称是客服人员的电话,对方声称是网站的高级客服,需要小明提供一些个人信息和订单号以便帮助解决问题。
小明由于急于解决问题,没有经过多思考就提供了相关信息。
结果,他的银行账户很快就被盗刷了数万元。
案例二,虚假投资诈骗。
小王在某个社交平台上认识了一个自称是金融专家的人,对方声称有一笔高收益的投资项目,并邀请小王参与。
小王由于贪图利益,没有进行充分的了解和核实,便将大笔资金转入了对方指定的账户。
结果,对方消失不见,小王的钱款也随之不翼而飞。
案例三,网络购物诈骗。
小李在一个购物网站上看中了一款限量版的手表,价格优惠且数量稀少。
他通过网站上提供的联系方式与卖家取得了联系,并按照对方的要求进行了转账支付。
然而,等待了数天,他并没有收到任何商品,联系卖家时对方已经失联。
以上案例充分说明了网络诈骗的多样性和隐蔽性。
网络诈骗犯罪分子往往利用人们对网络的依赖和对信息的不完全核实来进行欺骗,因此我们在面对类似情况时,务必保持警惕,不要轻信陌生人的承诺和信息,同时也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避免成为网络诈骗的受害者。
为了防范网络诈骗,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比如加强网络安全意识教育,提高对网络诈骗的认知和辨识能力;建立完善的网络安全法律法规,加大对网络诈骗犯罪的打击力度;加强网络监管,净化网络环境,减少网络诈骗的发生。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有效地遏制网络诈骗的蔓延,维护良好的网络秩序,保护人们的合法权益。
综上所述,网络诈骗是一种严重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增强防范意识,提高警惕,不轻信陌生人的信息和承诺,同时也要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和执行,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秩序,营造安全放心的网络环境。
电信诈骗典型案例_最新电信诈骗案例
电信诈骗典型案例_最新电信诈骗案例电信诈骗犯罪是一种区别于传统诈骗罪的新型诈骗犯罪,其针对不特定对象实施诈骗行为,采用非接触的方式,信息传播工具和新的支付方式的使用,诈骗手段的不断更新,不易识别,给实践中此类犯罪的认定带来了困难,也对传统诈骗罪的相关理论产生了一定冲击。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最新电信诈骗典型案例,给大家作为参考,欢迎阅读!最新电信诈骗典型案例篇1宋振宁是临沂市临沭县的学生,今年上大二,前两天,他接到一个来自济南的陌生电话,对方声称自己是公安局人员,通知宋振宁,他的银行卡号被人透支了六万多元。
随后,宋振宁按对方指示,将大量现金存入指定的银行卡。
得知被骗后,宋振宁心情一直低落。
23号凌晨,宋振宁的家属发现他心脏骤停,不幸离世。
8月26日下午,新华社记者来到距离临沭县城不远的临沭镇西朱车村,宋振宁家就在村子的西北角,是一个比较新的二层小楼。
宋振宁去世后,他的父母因为过度难过住进医院,家里大门紧锁。
一位村民告诉记者,在村民的印象中,宋振宁学习成绩一直很好,也很老实。
(宋振宁)花钱也不狂花钱,孝顺老的也是很孝顺,反正就是说,俺也不靠近这一块吧,(宋振宁)从小就教育很好。
——临沂市临沭县西朱车村村民对于宋振宁离世前的遭遇和死因,当地警方已介入调查。
此外,8月19号,临沂市罗庄区18岁的准大学生徐玉玉接到了一通诈骗电话,被骗走9900元学费。
报警之后,徐玉玉突然心脏骤停,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同期,在临沂市河东区,另有一名女学生被骗走6800元学费。
最新电信诈骗典型案例篇22月3日,市民王先生报警称,其在2日接到一个电话,对方自称是工商银行的工作人员,称王先生有一张信用卡在上海透支消费,还说有人利用其身份信息涉嫌诈骗,对方让王先生到银行内柜员机操作,说要核实一下王先生与诈骗犯是不是同一人。
王先生未多考虑便到飞鹅路工商银行铁路支行内按照对方要求进行操作。
随后,王先生就收到短信卡内的十四万元被转走,之后卡内的七千元也被转走。
网络中奖诈骗案例
网络中奖诈骗案例网络中奖诈骗案例屡屡发生,给广大网民带来了不小的困扰。
在网络时代,人们在网络上参与各种抽奖活动成为一种时尚,然而,不法分子也趁机利用这一点,通过虚假的中奖信息诈骗无辜群众的财产。
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一些典型的网络中奖诈骗案例。
案例一,假冒知名品牌中奖。
小明在网上看到一则中奖活动,据说只要填写个人信息就有机会获得知名品牌的奢侈品。
小明填写了个人信息并点击提交,没过多久,他就收到了一条中奖信息,称他中了一台顶级手机。
小明非常高兴,按照对方提供的联系方式联系了中奖方,并按照对方的要求转账了一笔“手续费”。
然而,等了好几天,手机却一直没有寄到。
小明再次联系对方,却发现对方的联系方式已经无法接通。
小明才意识到自己上当受骗了。
案例二,虚假抽奖诈骗。
小红在朋友圈看到一条抽奖信息,称只要转发并关注公众号就有机会获得大奖。
小红照做了,没过多久,她就接到了中奖信息,称她中了一台笔记本电脑。
对方告诉她需要支付一定的快递费用才能领取奖品。
小红心急如焚,立刻支付了快递费用。
然而,等了几天,她却一直没有收到奖品。
她再次联系对方,对方却以各种理由搪塞,最终失去了联系。
案例三,虚假彩票中奖诈骗。
小王收到一条短信,称他在某彩票网站中了大奖,需要尽快领取。
小王心急如焚,立刻拨打了短信中提供的电话号码。
对方告诉他需要先支付一笔税费才能领取奖金。
小王怀疑对方的真实性,于是通过官方渠道查询,发现自己并没有中奖。
小王庆幸没有上当受骗,及时避免了财产损失。
以上案例告诉我们,网络中奖诈骗层出不穷,不法分子利用人们的贪念和好奇心进行诈骗。
因此,我们在网络上参与抽奖活动时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轻信陌生人的中奖信息,更不要随意支付任何费用。
同时,也要提高警惕,及时向相关部门举报,共同维护网络环境的安全和健康。
希望广大网民能够增强防范意识,远离网络中奖诈骗,共同营造一个清朗的网络空间。
诈骗案例
诈骗案例案例一:孙某在网上购买东西支付完成后,接到陌生电话打给她自称是淘宝店铺的客服,称其在网上买的东西未支付成功,要填写退货单,重新购买,报警人填写完退货单后,发现银行账号被支付宝支走5000元。
孙某填写的退货单的内容包括银行卡号,身份证号,支付密码。
这三样信息是非常关键的,特别是支付宝的支付密码,记住所有的密码是不需要让别人知道的。
案例二:朱某在淘宝店铺拍下一件衣服并且己付款到支付宝,几分钟后有人打电话来声称自己是卖家,谎称订单有问题需要退款重新拍,并且发给朱某一个支付链接。
朱某付了几次款都显示不成功,后查询银行卡余额发现少了两千多元。
朱某再通过淘宝网联系自己购物的店主,店主称他不知晓此事,电话也不是他打的。
此案也是以真实的淘宝网店作为掩护,不法份子首先窃取了店主的交易信息,得到了买家的信息之后谎称是卖家,将提前制作好的钓鱼链接发送给买家,买家不熟悉购物流程,点击了不法份子发送的钓鱼链接后就出现了页面的跳转。
更为严重的是,不法分子还会以订单卡单、超时为由对消费者进行二次欺诈。
这里要注意的是钓鱼网站,大部份与普通网站的页面很像,但并不是我们要进入的网站。
钓鱼网站有可能会给电脑带入病毒或者是记录你输入的卡号密码等信息,然后再对你的钱款进行窃取。
案例三:同学杨某在网上看中一套书,称先发货后付款,对方打来链接让其在线支付,订单金额为1角钱,支付跟淘宝支付一样,于是填好信息提交了,系统显示交易繁忙,反复几次不成功,这时问题出现了,手机短信提醒消费网上支付5000元,问对方客服说确定已收到这笔钱会全额退还,可过三天后问客服,说差这差那的,那么一个网络诈骗就形成了,由于消费者没及时报案,钱已被诈骗转走,损失无法挽回。
浏览网页或者购物时要注意按正规的导航页面或者自己输入网址进入,不要随意打开他人发来的链接,特别是有关支付钱款的页面,一定要按正常程序进入。
案例四:犯罪分子冒充公安机关或其他办案单位的办案人员,通过网络电话给受害人拨打电话,利用换号软件使其来电显示为办案部门对外公布的固定电话号码,谎称在侦办一起案件中发现用受害人身份证开户的银行卡涉嫌为犯罪分子洗钱,并以录口供为由,询问以其身份开户的所有银行账号及存款数额,最后称其身份可能己被犯罪分子盗用,需将以其身份开户的所有银行帐户冻结,进而要求受害人将钱款存入所谓的“安全账户”,以达到其诈骗钱款的目的。
兼职诈骗案例
兼职诈骗案例在当今社会,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兼职工作成为许多人增加收入的途径。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兼职招聘进行诈骗的案例。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些典型的兼职诈骗案例,以便大家能够提高警惕,避免上当受骗。
案例一,网络销售兼职诈骗。
小明在网上看到一个招聘兼职网络销售的广告,对方声称只需要在家就可以轻松赚取高额佣金。
小明通过与对方联系后,对方要求交纳一定的保证金或者购买一些产品作为开始。
小明交纳了保证金或者购买了产品后,却发现对方失联,无法联系上了。
最终,小明不仅没有赚到钱,还损失了一笔不小的费用。
案例二,快递代收款诈骗。
小红在网上看到一个快递代收款的兼职广告,对方称只需要在家收取快递并转交给他人,每件快递可以赚取一定的佣金。
小红通过与对方联系后,对方要求提前交纳一定的押金或者服务费用。
小红交纳了费用后,却发现根本没有快递需要代收,对方也一直找各种理由拖延支付佣金。
最终,小红发现自己被骗了,损失了一笔不小的费用。
案例三,网络兼职调查问卷诈骗。
小张在网上看到一个填写调查问卷的兼职广告,对方声称只需要花几分钟时间填写问卷就可以获得丰厚报酬。
小张通过与对方联系后,对方要求提前交纳一定的会员费用或者注册费用。
小张交纳了费用后,却发现根本没有问卷需要填写,对方也一直以各种理由拖延支付报酬。
最终,小张发现自己被骗了,损失了一笔不小的费用。
以上就是一些典型的兼职诈骗案例。
在面对兼职招聘时,大家一定要保持警惕,不要轻易相信所谓的高额佣金或者轻松赚钱的承诺。
同时,不要随意交纳任何形式的保证金、押金、会员费用或者服务费用,以免上当受骗。
如果遇到可疑情况,一定要及时报警或者向相关部门举报,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环境和社会秩序。
希望大家能够通过这些案例,提高对兼职诈骗的警惕,避免成为诈骗分子的下一个受害者。
关于诈骗的案例
关于诈骗的案例
案例一,网络诈骗。
小张是一名大学生,他在网上看到了一则兼职广告,对方称只需要在家通过电
脑操作就可以轻松赚到钱。
小张怀着好奇心联系了对方,并按照对方的要求缴纳了一定的“报名费”。
然而,等到小张按照对方的指示进行操作时,发现自己被骗了,对方早已消失无踪。
小张的钱财和个人信息都受到了严重的损失。
案例二,电话诈骗。
小王接到了一通陌生电话,对方自称是公安局的工作人员,称小王涉嫌违法犯罪,需要配合调查。
对方声称需要小王提供一些个人信息以核实身份,并要求小王将银行卡内的资金转移到指定账户上以保证安全。
小王由于恐慌而按照对方的要求操作,结果银行卡内的所有资金都被骗走了。
案例三,快递诈骗。
小李收到了一条短信,称自己有一份重要的快递需要领取,需要小李提供一些
个人信息以确认身份。
小李按照短信上的要求提供了信息,并被告知需要支付一定的取件费用。
当小李支付完费用后,却发现根本没有任何快递需要领取,自己只是被骗取了钱财。
以上这些案例都是真实发生的诈骗事件,它们充分说明了诈骗手法的多样性和
危害性。
诈骗不仅仅是一种经济损失,更是对个人和社会信任的破坏。
因此,我们在生活中一定要提高警惕,不轻易相信陌生人的承诺和诱惑,遇到可疑情况要及时报警并寻求帮助。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也能为社会营造更加安全、和谐的环境。
个人贷款诈骗罪案例
个人贷款诈骗罪案例最近,我国个人贷款诈骗案件屡见不鲜,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这些案件的发生不仅损害了受害者的合法权益,也给社会治安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个典型的个人贷款诈骗罪案例。
某日,小王接到一通电话,对方自称是某知名银行的工作人员,声称小王的个人信息出现异常,需要小王前往银行办理相关手续以解决问题。
小王心存疑虑,但对方却声称如果不前往银行,可能会影响到小王的个人信用,甚至导致账户被冻结。
面对这样的威胁,小王不敢怠慢,便按照对方提供的地址前往银行。
到了银行,小王被引导到一个偏僻的地方,对方要求小王填写一些表格,并提供身份证、银行卡等个人信息。
小王当时并未在意,毫不犹豫地提供了相关信息。
然而,几天后小王发现自己的银行卡上出现了大额的取款记录,赶紧报警并前往银行查询,结果才发现自己已经成了诈骗分子的牺牲品。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个人贷款诈骗罪案件的手法多种多样,有的利用电话诈骗,有的通过虚假网站诈骗,有的冒充银行工作人员诈骗等等。
而受害者往往因为缺乏对这些诈骗手法的认识,容易上当受骗。
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提高警惕,不轻易相信陌生人提供的信息,更不要随意泄露个人敏感信息。
另外,政府部门也应该加大对个人贷款诈骗罪案件的打击力度,加强对诈骗分子的追逃追捕力度,同时也要加强对公众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个人贷款诈骗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有效遏制个人贷款诈骗罪案件的发生,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综上所述,个人贷款诈骗罪案例的发生给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危害,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警惕这些诈骗手法,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同时也希望政府部门能够加大对个人贷款诈骗罪案件的打击力度,共同营造一个安全有序的社会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支付系统故障卡被冻结?女大学生被骗千元警方提醒:利用支付宝诈骗又出新:“变种”3月16日下午,在江苏省南京市读书的浙江女孩林某刚在淘宝上付过款,半小时后,她接到一个陌生电话。
“你好,是某某同学吗?我是支付宝中心话务员。
”电话中传来一个男子的声音。
林某见对方叫出了自己的真实姓名,便放下了心中的疑虑。
对方说:“刚才支付宝交易中心系统突然发生故障,你的支付行为没有成功,系统暂时冻结了让你的银行卡。
”林某连忙问对方应该怎么办,对方告诉她,要到工商银行网上银行去解冻,但要先在官网上开通e支付。
然后按照对方的操作进行去“解冻”,但是操作了3次,系统都提醒错误。
这时,对方提出帮林某解冻。
林某不假思索就将银行卡号报给了对方。
过了几分钟,对方告诉林某,她的这张卡没有解冻功能,如果要开通解冻功能的话,账户里至少得有1000到2000元,但是开通是免费的。
林某虽然心存疑虑,但考虑到他说的开通服务费是免费的就放下心来。
她卡里没有那么多钱,只好从另一张卡里取出1000元,然后存到被“冻结”的工商银行卡里面。
不久,她的手机接到一条短信,内容是支付宝发来的银行卡被支取200元的动态验证码,对方让林某提供给他,并说是要把卡上的钱先转到支付宝的一个安全账户上,等银行卡解冻之后再转给她。
过了半分钟,林某手机有收到一条被支取1000元的动态验证码,对方还是以同样的理由让林某说出了验证码。
此后,林某越想越不对劲,赶紧给对方回拨手机,可号码根本打不通。
这时,她意识到自己被骗了,连忙报警。
警方提示:一定要严格保护好自己的银行卡信息和身份证信息,更不能将手机收到的银行支付方面验证信息泄露。
2014年3月31日盗走密码后把卡退回商城胡某是某知名网上商城在浙江省的配送合作商,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发现该商城的购物“礼品卡”密码条刮开后能重新贴回去。
2013年10月底,胡某在该网上商城购买了9张“礼品卡”,价值8000余元。
胡某刮开礼品卡上的密码条,购买了物品后,贴回密码条,利用自己是配送中心负责人的便利条件,以“客户未收件”为由将礼品卡退给商城。
过了一个多月后,胡某发现一切“风平浪静”,认为该商城没有发现这个漏洞。
随即利用同样的手法再次购买了8000余元的礼品卡,这次他刮开密码条后在网上以九五折的价格将礼品卡号和密码出售,随即又将密码条贴好并退卡。
网上商城发现这个情况后,立即派人到上海市公安局青浦分局报案。
经过慎密侦查,2013年12月30日,民警在当地公安机关的协助下将胡某抓获。
面对民警的询问,胡某承认了犯罪事实。
此时的胡某追悔莫及,因为他将在3天后举办婚礼。
2014年2月17日“假快递真抢劫”近期,借口送快递进行抢劫的案件多发,“借口送快递,跟以前发生过的用上门抄水表、煤气表当幌子进行抢劫、盗窃的案件类似,只要知道了作案的特点,提高警惕,这类案件是可以预防的。
警方介绍说,这类案件呈现三大特点:1、多集中在工作日的白天时段。
此时,年轻人都上班去了,家里只留下老人,防范意识比较弱;同时,这也是快递员送货的时候,犯罪嫌疑人选择此时段作案,容易伪装,也容易得手。
2、伪装后作案。
为了冒充快递人员,犯罪嫌疑人多使用自行车、电动车等交通方式,身着快递公司工作服作案,且随身不会携带较重、较多的作案工具。
3、被识破多不反抗。
犯罪嫌疑人一般会采用试探方法敲打住户的大门,如无人应答则继续作案;如有人即以自己是快递公司投送快递为名进行掩饰,若被识破则立即逃跑,多不反抗。
为此警方提醒,广大居民要掌握一些防范措施,以防被抢劫。
1、事先告知。
目前网购的大多是年轻人,如果当天有快递,应事先告知老人;如果没有,即使有人敲门说是来送快递,在家的老人也不要开门,若遇异常情况应及时报警。
2、遇有陌生人敲门,应问明身份情况再决定是否开门;如果要开门,也只开个门缝看看这人手里是否有快递,千万不要再情况不明之下随便放人进屋。
3、如真遇上假冒快递员来抢劫的,先不要急着反抗,做到随机应变,及时报警;千万不要与对方“单打独斗”、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4、如果有条件,家里常备一两个简易报警器。
邻里也要互相关照,发现形迹可疑的人及时报警。
5、楼宇门卫和保安应严格把好第一道门,明确来者真实身份后才能放行。
骗局做得太精密90后小伙5天被骗180余万4天时间,数次汇款,家住杭州的“90后”小伙小军(化名)被电信诈骗电话先后骗去了180余万元。
当民警在某宾馆找到小军时,小军还以为是来抓他的。
经民警问询情况后,小军才幡然醒悟:自己遭遇了电信诈骗。
据杭州市公安局新闻办通报:从4月1日起至4月15日杭州市共发生以“公检法”名义,公民涉嫌犯罪为由进行电信诈骗的案件共17起,涉案金额达480余万。
一个宽带断网电话让90后小伙进入圈套。
4月10日上午9点多,小军家中固定电话响起,小军接起电话,对方说,小军家中的宽带因为特殊原因即将断网,如有疑问可按相应按键转接人工服务。
小军于是按照录音电话的指示按了相应按键。
这时对方一个十分甜美的女声传来,要求小军提供身份信息,帮忙查询断网的具体信息。
但对方在所谓的查询以后告诉他的信息着实让他吓了一跳,说是因为他涉嫌一起诈骗团伙案,所以要对其住址进行断网,以利于案件调查。
小军说:“这怎么可能,我从来没做过这样的事情。
”但对方也很肯帮忙,说要不你打个上海浦东区公安局的电话问问。
小军也就是从这一步开始被骗子牢牢地控制住了。
当小军拨通了所谓的“上海浦东区公安局”电话后,对方告知小军涉嫌一诈骗团伙案,并详细了解小军的身份信息、银行卡和经济情况。
随后,对方以要求对这些钱进行验钞为由,让小军在农业银行ATM机上以无卡转账的方式,将4700元现金转到指定账户上。
之后,对方又以办取保候审为由,让小军转了1.2万元保证金到该账号。
步步都是陷阱4天时间180万被卷走当天,小军又收到对方在网上发的一个链接,上面有显示小军身份信息的通缉令。
小军更是深信不疑,对方要求小军以24.8万元进行取保。
因为钱没有凑够,小军以无卡转账的方式先汇了3万元。
4月11日,小军按要求又凑了20.6万元,分别在农业银行和建设银行ATM机进行无卡转账。
4月12日中午,小军再次接到电话,对方将电话转接到一个自称为“杨警官”的电话上,要求小军交30万元的上庭保证金,并要求小军新开一张交通银行借记卡,入住宾馆进行秘密操作。
于是,小军按要求办理了银行卡,到某宾馆开了房间。
在宾馆房间,对方通过电话获得了小军新办卡的账户及密码,很快,这30万元转入了骗子账户。
之后,小军又接到一个“王检察官”的电话,要求再汇赃款保证金124万元。
4月13日上午,小军从自己父亲的银行卡里取了40万元后,到建设银行ATM机上,以无卡转账的方式分别向对方提供的两个账户上汇款32万元和8万元。
由于小军父亲的银行卡已被冻结,小军又办理了一张民生银行的借记卡,并要求父亲汇款90万元到自己新办的民生银行借记卡。
4月14日早上,对方又电话联系小军,按照之前的方式,90万元随即被转走。
据警方统计,从4月10日到14日整整4天内,小军被骗子以“涉嫌犯罪”为由,陆续被骗去了180余万元。
骗子演得太真小伙子彻底晕了但这次会上当,他说可能是因为自己比较麻痹大意。
另外,骗子演得实在太真,让他认为这一切都是真的。
他说,现在回想起来,在和骗子通话过程中,不但骗子讲话的语气语调模仿得很真实,连背景音都制造得很真实。
比如在和所谓的“民警”通话时,背景会传来对讲机的通话声,还有其他民警在受理案件的询问声。
另外,骗子还通过手机传给小军所谓的“法院案件受理电子凭证”上面都印有国徽的图案,看上去十分正式。
但其实这是狡猾的骗子在小军手机里种下的木马程序,以截取小军的短信。
这样钱被转走后小军就无法收到银行发来的短信了。
借着此案警方也再次提醒市民,对陌生来电要特别警觉,遇事要及时和家中亲人商量,凡事以公检法或其他行政部门名义打电话说你“涉嫌犯罪”,要求把钱汇到所谓的“安全账户、调查账户、指定账户”或要求开通网银索要密码的,一定是电信诈骗,赶快挂断电话,不要理睬。
2014年5月5日“五不”防范宝典骗子行骗过程中虽然手段层出不穷,花招屡屡翻新,但万变不离其宗,总是围绕你的钱袋子、银行卡进行“角色扮演”。
只要保持清醒、留意识别,就能有效避免上当受骗。
北京警方特意总结归纳出了“五不”防骗宝典:一、不盲目轻信:不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和手机短信,不管骗子使用什么花言巧语,都不要轻易相信。
接到这类电话后,要及时挂断,不回复手机短信,不给骗子进一步设圈套的机会。
二、不理睬:要HoId住自己,不贪小利才能不受诱惑。
无论什么情况下,都要保持头脑清醒,不予理睬,以不变应骗子的万变。
三、不透露个人信息:无论对方使用什么手段,我们就坚守一条底线:不透露自己及家人的身份信息、存款、银行卡等情况。
四、不汇款转账:电信诈骗手法无论如何翻新,最后都会落在让你向他们提供的银行账号转账、汇款上。
因此,对任何要求你转账、汇款或为你提供“安全账户”的陌生电话,手机短信,你大可直接说:“NO Way”然后挂掉,一概不要相信。
五、不自作主张:当骗子在电话中要求你不要告诉家人、民警和银行工作人员时,建议你偏不信他这邪,拿起电话与亲朋好友联系核实,或直接拨110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