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载机构具有的可控特性与建模
机械设计中的可靠性建模与分析
机械设计中的可靠性建模与分析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机械设计在各个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无论是汽车、航空、船舶还是家电,机械设计的可靠性都是至关重要的。
在设计过程中,可靠性建模与分析对于保障产品质量和性能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机械设计中的可靠性建模与分析方法,以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1. 可靠性概念与指标可靠性是指产品在预定条件下,在一定时间内完成特定功能的能力。
在机械设计中,可靠性是评估产品寿命和正常运行时间的重要指标。
常用的可靠性指标包括故障率、平均寿命、失效率等。
故障率是指在单位时间内产品发生故障的概率;平均寿命是指产品从生产到终止使用所经历的时间;失效率是指在单位时间内产品失效的概率。
2. 可靠性建模方法在机械设计中,可靠性建模是衡量产品可靠性的重要手段之一。
常用的可靠性建模方法包括状态空间模型、Markov模型、故障树分析等。
其中,状态空间模型是最常用的一种建模方法,它将系统状态用状态变量表示,通过状态转移概率描述系统状态的变化过程。
Markov模型则是一种基于状态转移概率描述系统状态变化的方法,它适用于状态离散、状态转移概率恒定的系统。
而故障树分析则是一种通过概率逻辑关系构建系统失效的一种方法,它能够分析系统失效的原因和概率。
3. 可靠性分析方法除了可靠性建模方法外,可靠性分析方法也是评估产品可靠性的重要手段之一。
常用的可靠性分析方法包括可靠性数据分析、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可靠性试验等。
可靠性数据分析通过统计搜集的故障数据,分析故障模式和失效率,从而评估产品的可靠性。
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则是通过对产品的设计、制造和使用环节进行分析,确定可能出现的故障模式和相应的影响,从而提出改进措施。
而可靠性试验则是通过对产品进行加速寿命试验或可靠性验证试验,评估产品的可靠性水平。
4. 可靠性建模与分析的意义机械设计中的可靠性建模与分析在实际应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它可以帮助设计人员评估产品的可靠性水平,为产品的改进和优化提供依据。
基于ProE的装载机工作装置的实体建模及运动仿真_毕业设计
摘要基于Pro/E的装载机工作装置的实体建模及运动仿真摘要:装载机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工程机械。
有其广泛的空间,但由于装载机传统开发模式存在的开发周期长、过程繁杂、开发成本高、性能测试困难等问题,本文将仿真技术引入装载机开发领域,完成以下工作:1.介绍了装载机的发展历史及前景,装载机的种类,介绍了仿真技术产生的背景、在国内的发展状况以及仿真技术的实际意义。
2.对液压缸作出了合理的选择。
3.简述了Pro/E软件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利用Pro/E构建装载机的三维实体模型,并对其进行装配,在Pro/E 环境下进行了装配干涉检验。
4.在Pro/ENIEER MECHANISM环境下进行运动仿真,得出装载机工作的性能曲线。
关键字:装载机工作装置液压缸仿真技术三维建模Abstract:Loader is a kind of engineer machine that is widely applied in engineer project, which has wildely space, Aim to the problems that exist in traditional research way of loader, for example the research cycle is long, the cost is long, the cost is high and the performance test is complex etc, this paper leads virtual prototype technology into research of loader. The following research works are completed:1.The development foreground, the category and loader’s history is introduced, also the background of simulationtechnology come into being, developing status in local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virtual prototype technology is introduced.2.To brief introduce the Pro/E software which application in the field of engineering, the 3D modeling is used byPro/E software, which is built and interferential test of assembly in Pro/E environment is completed.3.The simulated motion in Pro/E environment is completed, and the capability curve is reached.4. A rational choice for the hydraulic actuating cylinder.Keywords: Loader, Working mechanism, hydraulic actuating, Simulation technology, 3D modeling目录摘要 (I)1 前言 (1)1.1 装载机的简介 (1)1.1.1 装载机的发展历史及前景 (1)1.1.2 装载机的种类 (1)1.1.3 本章小结 (3)1.2 运动仿真技术简介 (4)1.2.1 运动仿真技术产生的背景 (4)1.2.2 运动仿真技术 (4)1.2.3运动仿真技术在国内外的发展概况 (4)1.2.4 发展运动仿真技术的重要意义 (4)1.2.5 总结 (5)1.3 Pro/ENGINEER软件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 (5)1.3.1 Pro/ENGINEER软件介绍 (5)1.3.2 运动仿真技术对装载机设计理念的影响 (6)1.4 本章小结 (7)2 液压缸的选择 (8)2.1 本章小结 (8)3 装载机工作装置三维实体建模 (9)3.1 工作装置零件建模 (9)3.1.1 动臂的生成 (9)3.1.2 铲斗的生成 (10)3.1.3 底座的生成 (11)3.1.4 连杆的生成 (11)3.1.5 摇臂的生成 (12)3.1.6 液压缸筒的生成 (12)3.1.7 液压缸盖的生成 (13)3.1.8 液压缸活塞的生成 (13)3.1.9 连接销轴的生成 (13)3.2 工作装置装配模型建模 (14)3.2.1 底座模型装配 (15)3.2.2 动臂模型装配 (15)3.2.3 铲斗模型装配 (16)3.2.4 液压缸体模型装配 (16)3.2.5 摇杆模型的装配连接 (17)3.2.6 连杆模型与铲斗模型和摇杆模型的装配连接 (17)3.2.7 销钉模型的连接 (17)3.2.8 本章小结 (20)4 装载机工作装置运动仿真 (21)4.1 概述 (21)4.2 创建装载机工作装置的机械运动仿真 (21)4.2.1 连接轴设置 (21)4.2.2 创建快照 (22)4.2.3 定义伺服电动机................................................................................. 错误!未定义书签。
装载机工作装置建模与动态分析机械工程和自动化专业
装载机工作装置建模与动态分析摘要现如今,在各种类型的工程机械中,应用尤为广泛的即为装载机,其将可有效提高现有的工程进度,并尽可能降低不必要的劳动强度,持续优化当前的工程质量。
本次研究用Z30E型装载机作为研究对象,使用solidworks三维建模软件创建了装载机工作装置各构件的零件图并用自带的装配功能将各构件装配成完整的工作装置。
在此之后,本文借助于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的作用,对装载机的动臂进行科学合理的有限元分析。
在本篇论文中,决定将研究对象设定为Z30E装载机,并对其所应满足的设计要求,进行较为深入的细致阐述。
其次,据此成功构建出相匹配的反转六杆机构模型,并由此针对装载机铲斗以及摇臂等部分,进行科学得当的受力分析。
最后,本文主要针对动臂以及连杆等构件,进行精准有效的强度校核。
用solidworks创建工作装置的三维模型时先简单介绍了三维机械设计软件solidworks。
之后用solidworks的简单功能创建了装载机工作装置主要构件铲斗、动臂、摇臂和连杆的三维模型,并使用装配功能将各构件装配成一个统一的工作装置整体。
以动臂为例,若其达到高度的极小值,则将可进行一系列有限元分析。
此时,仅需将动臂模型融于ANSYS软件中,并在ANSYS中划分网格,再向其赋予一定的载荷,即可针对模型进行科学精准的求解和细致分析,并由此获得应力云图以及相应的位移云图。
据此将可得知,应力的极大值将可达到174MPa,在动臂与举臂油缸铰接处,位移最大值为0.00701m,在动臂的横梁中部处。
在本篇论文中,主要针对装载机所涉及的多样化构件,进行科学合理的受力分析,再据此成功构建出相匹配的三维模型,此外还针对动臂构件进行必要的有限元分析,并由此找出动臂应力值最大的点,对工作装置的优化设计,改善性能等将会有很大帮助。
而且利用计算机可以直接显示出动臂的彩色应力云图和位移云图。
这样复杂的装载机空间应力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关键词:装载机;工作装置;建模;有限元分析第1章绪论1.1轮式装载机简介装载机隶属于典型的铲土运输机械装置,这种设备的前端配置了铲斗支撑件以及相应的连杆,相关的随机装置能够前向运动,并能进行多种作业,譬如上提、挖掘、装载、卸载与运输等,其在建筑以及矿山等各种类型的工程建设领域中应用较为广泛。
一种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轮式装载机的建模与控制
一种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轮式装载机的建模与控制一种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轮式装载机的建模与控制本文提出了动态建模.控制器设计和虚拟现实为基础的轮式装载机控制系统中的实时仿真。
特别地,被认为是带有电液驱动的装载机。
一个详细的非线性动力学液压系统与装载机连杆机构模型。
液压模型包括负荷传感泵,阀门和气缸。
联动模型代表着具有自由度的升降和倾斜功能的装载机。
基于线性二次型高斯鲁棒控制器设计为自动斗调平,以协助运营商在动臂处于运动的时候,保持一定的角度运动于平地。
闭环系统在实时虚拟现实仿真系统中,对控制系统的设计进行了测试。
在虚拟现实的模拟中,运营商使用操纵杆输入数据进行模型的控制。
这个应用虚拟现实技术,将装载机的连杆几何图形实时显示给操作者。
对这个在虚拟现实环境中的控制器的性能进行了评估。
正如预期的那样,控制器被发现提供了一个显着的改善精度的条件,特别是在一个新手操作控制联动运动的情况下。
原型无法消除,虚拟现实模拟相结合,现实的物理和控制动态提供了一个有用的工具,用于评估液压系统和控制对原型机器的依赖性较小。
1.引言在施工和土方机械设计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步骤是测试的原型与人相互作用。
作为原型步骤的一部分,运营商提供有价值的对设计人员对机器性能的反馈,布局和人机工程学。
然而,建筑原型是昂贵和耗时的。
因此,它需要建立较少的原型和更多的依赖于计算机模拟。
得到从运营商的有价值的反馈而不牺牲原型,虚拟现实虚拟机模拟可以非常有效地使用。
目前,机器的概念可以在虚拟现实环境中进行评估再被实现为实际硬件。
虚拟现实实现包括查看和交互的静态机器几何。
此外,还有一些工作要做,让一种被称为建筑设备的人在VR使用操纵杆和其他输入设备的液压挖掘机图1,2。
甚至有虚拟现实模拟的机器可以交互于他们的环境中挖掘力图3。
这样的模拟是非常有用的在开发和测试在原型建造前,机器控制及相关系统。
在过去的虚拟现实模拟的主要障碍之一是实时仿真计算速度要求。
一些对装载机底盘和液压模型进行了工作基于多速率融合的虚拟现实环境系统整体模型的执行图4。
木材装载机的数字化建模和仿真技术应用
木材装载机的数字化建模和仿真技术应用现代工程中数字化建模和仿真技术的应用已经变得越来越普遍,木材装载机作为一种重要的工程机械设备,其数字化建模和仿真技术的应用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本文将探讨木材装载机数字化建模和仿真技术的应用,并对其优势和未来发展前景进行论述。
数字化建模是指将物理实体通过数学和计算机技术进行模拟和表达的过程。
在木材装载机的数字化建模中,首先需要根据设备的设计和工作原理,对装载机进行精确的几何和物理参数建模。
这些参数包括车身结构、发动机动力、液压系统、传动系统等。
通过建立合理的数学模型,可以实时模拟木材装载机在不同工况下的性能表现,例如牵引力、承载能力、燃油消耗等。
数字化建模技术的应用使得木材装载机的设计和优化变得更加高效和准确。
利用数字化建模技术,可以对装载机进行多种设计方案的快速评估和比较,以确定最优设计。
此外,数字化建模还可以在设计初期发现并解决潜在的问题,减少设计和制造过程中的错误和不必要的成本。
通过数字化建模技术,工程师能够更好地理解装载机的性能特征,从而改进设计方案,提高装载机的工作效率和可靠性。
仿真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进行场景重现和模拟运行实验的过程。
在木材装载机的仿真中,通过将数字化建模技术应用于仿真软件中,可以实现对装载机在不同工况下的动态仿真。
通过输入不同的工况参数,例如环境温度、工作载荷等,仿真软件可以模拟装载机的运行状态,显示出木材装载机在现实工作环境中的表现。
同时,仿真软件还可以提供实时的数据记录和分析,帮助工程师了解装载机性能的临界点和限制,从而指导运营和维护实践。
数字化建模和仿真技术的应用在木材装载机的设计和研发中具有明显的优势。
首先,数字化建模和仿真能够提供高度准确的数据和结果,减少了实际试验和测试的需求。
这不仅能够节省时间和成本,还可以降低潜在的风险。
其次,数字化建模和仿真可以对不同的工况进行模拟和比较,帮助设计团队了解装载机在各种条件下的性能变化,从而调整设计参数和优化装载机的整体性能。
多自由度可控装载机构的构型设计与综合研究
s i a p p l i e d t o t h e l d o fc o n s t r u c t i o n m a c h i n e r y . I n o r d e r t o f u r t h e r s t u d y o ft h i s n e w t y p e fw o o k e e q u i p m e n t ,t h e w o r k i n g p r i n c i p l e a n d s t r u c t u r a l c h a r ct a e r s i t i c s o ft h e e x s i t i n g w o r k e q u i p m e n t fl o o a d e r re a a n l a y z e d . A d o p t i n g t h e m e t h o d fi o se n r t o i n
CAI Ga n -we i ,ZHANG L i n ,W ANG Xi a o — c h u n ,CHEN Yua n
( 1 . C o l l e g e o f Me c h a n i c a l E n g i n e e r i n g , G u a n g x i U n i v e r s i t y , G u a n g x i N a n n i n g 5 3 0 0 0 4 , C h i n a ;
第 4期
2 0 1 5年 4月
机 械 设 计 与 制 造
Ma c hi n e r y De s i g n & Ma n u f a c t u r e
多 自由度 可控 装载机构 的构型设计与综合研 究
蔡敢 为 1 , 张 林 , 王小 纯 , 陈 渊z
轮式装载车液压控制系统模型建立与仿真
第 8卷
第 2期
柳 州职业技 术 学院学 报
J OURNAL OF L U H0U VOC I0NAL & T C IZ Ar 1 E HNI AL C0L E E C LG
Vo . NO 2 1 8 .
20 0 8年 6月
轴位 置 。借助 于装在传 动柱上 的电气制动器 ,使方 向盘制 动 ,保 证及时地控制方.除 了在 由直 线改 为弯道 行驶 时必须 将各 轮胎 与地 面作相 对偏 转外 ,在某 些工 况还 要 求在 非工 作状 态下 偏转 轮胎 以调 整车辆 的运 动方 向 ,即原地 转弯方 式 。一般 都是 轮式 装载 车先 制 动停下
情况 。一 是在 非 工 作状 态 下 各 轮胎 转 至 预 定位 置 时 所需 的摩 擦 阻 力矩 ;一 种 是 由非 工 作 状 态启 动到 工 作 状态 转 变 的瞬时 车辆 所需 的摩 擦 阻力 矩 。 22 受力 情况 分 析 .
数 学模 型 是 实物 现 象 的 特征 或 本质 的数 学 表 现 ,可 以把 它 看 成 是用 抽 象 符 号来 表 示 系统 实 物 的各 种 物理 、几何 、时 间 动态 过 程 中各 主要 因素 间 内在 联 系 的关 系 式 。 正确 建 立 数 学模 型 ,也 就 是 把握 住 了它
1前言
文 献 标识码 :A
文 章编 号 :17 - 0 4 (0 8 2 0 7 - 4 6 1 18 2 0 )0 - 0 4 0
轮 式装 载 车属 于铲 土 运输 类机 械 ,主要 用 于散 装 物 料 的铲 装 、搬 运 、卸 载 及平 整 作 业 ,也可 以对 岩
石 、硬 土等进 行 轻度 铲掘 作 业 ,若 换装 相应 的工 作装 置 ,还可 以进行 推 土 、起 重 、装 卸 木料 及 钢管 等 作
两自由度可控装载机构动力学分析与研究
重 型 机 械
・3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两 自由度 可 控 装 载 机 构 动 力 学 分 析 与 研 究
张 林 ,蔡敢 为
( 1 . 广 西 大 学 土 木 工 程 学 院 ,广 西 南 宁 5 3 0 0 0 4 ;2广 西 大 学 机 械 工 程 学 院 ,广 西 南 宁 5 3 0 0 0 4 )
( 1 .C o l l e g e o f C i v i l E n g i n e e i r n g& A r c h i t e c t u r e , G u a n g x i U n i v e r s i t y , N a n n i n g 5 3 0 0 4 , 0 C h i n a ;
矩 ,并在此基 础上进行 了主动杆输入功率 预估 。建立可控 装载机构 虚拟样机 模型 ,利用 A D A M S对 其 进行 了动 态静 力仿真 ,得到 了两 主动杆驱 动转 矩及 功率曲线。在已采购 电机和减速机 的基础上 ,根 据 动力学仿 真结 果搭建 了该可控装载机构 电传 动系 统及相关 可控 机构式 装载机样 机 ,并进 行 了 2 0 0 k g 、 3 0 0 k g 土块 ,以及 4 0 0 k g 铁块 的场地举升实验 。上述研究及实验结果 为可控 机构式装载机的进一步设 计研 发提供理论基础及参考 。 关键词 :可控装载机构 ;动态静力分 析 ;虚拟仿真 ;电传动系统 中图分类号 :T E 6 6 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1 —1 9 6 X( 2 0 1 5 ) 4— 0 0 0 3 5— 0 6
Dyn a mi c s a na l y s i s a n d s t u d y o f 2- DO F c o nt r o l l a bl e l o a d i n g me c h a ni s m
基于装载机动力传动系统的特性分析及数学模型
合 曲线 ( 3 . 图 ) 线 数 学模 型 , 表达 式如 下 :
二 阶 Me =一 0 O 0 n + 1O 9 n 一 .0 3 e . 18 e
3 8 7 0. 42
三 阶 Me = 0 0 0 0 1 n 一0 0 1 n + .00 07 e .0 1, e
() 1 在相 同 的转 速 下 , 低 耗 油 率 最 耗油 率 曲线 的变化 越平 坦 , 经济 性越 好 ;
() 2 耗油 率 g 与 负荷成 反 比关 系 , 在接 近全 e 其
收 稿 日期 : 0 l 9一l 2 1 —O 5
基金项 目: 贵州大学科学基金资助(0 7 7 0 ) 7 18 3 1
2 12 n . 2 0 e一5 4 曲线方 程 :
二 阶 Ne =一 0 O 0 3 e + 0 1 4 n 一 .0 0 n" .7 6 e
6 . 3 7 31 9
三 阶 N e=0 O 0 0 0 1 n 0 0 0 3 8 e . 0 0 0 2 7 e 一 . 0 1 1 n
1 发 动 机 的 特 性 及数 学模 型
装 载机 整 机 作业 的经 济性 与动 力 性 由其 动 力 系统 直接影 响 。 由于其 主 要 进 行 负载 变 化 较 大 的 牵 引作 业 , 一般 较 多选用 柴 油机 做动 力 源 J 动 。发
机 的特性 主要 用负 荷特 性 、 速度 特性 和万有 特性来
第1 期
张秀 华 : 基于装 载机 动力传动系统 的特性 分析及数学模 型
・ 9・ 6
功 率一 速度 特性 数学 模 型 ( 2 , 式 ) 以及对 应 的转 矩
一
速 度 特性 拟合 曲线 ( 2 和 功 率一 速 度 特性 拟 图 ) 柴 油发 动机 稳态 时 的外 特性 二 阶 、 阶拟 合 曲 三
装载机工作机构的可靠性分析
装载机工作机构的可靠性分析李海宁,祝海林,王强锋(江苏工业学院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江苏常州213016)摘要:针对目前装载机工作机构在实际运用中存在开焊、断裂等问题,对装载机在静载水平插入和垂直掘起工况下的工作机构进行受力分析,采用MATLAB 算法求得各转动副约束反力,建立动臂的ANSYS 有限元模型,进行应力状态分析,精确地找出机构的危险点和应力集中区。
关键词:装载机;MATLAB;ANSYS;受力分析中图分类号:TH2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 0794(2009)01 0105 02Reliability Analysis of Loader Working MechanismLI Hai -ning ,ZHU Hai -lin ,WANG Qiang -feng(M echanical and Energy Engineering College,Jiangsu Poletechnic University,Changzhou 213016,China)Abstract :To cope with the problem of the loader working mechanism designing.The strength under horizontal insert and vertical lift working conditions was analyzed,get the pin s restriction force by MATLAB.Calcula tion finite element model was established by ANSYS,in order to find e xac titude dangerous area of the stress.Key words :loader;MATLAB;ANSYS;force analysis 1 工作机构的建模装载机工作机构主要由铲斗、动臂、连杆、上下摇臂、转斗缸、举升缸、液压系统等组成。
平面三自由度可控挖掘机构动力学建模与控制器设计
将多 自由度可控机构应 用于挖 掘机的创新设
计 研 究发 明 的新 型挖 掘 机 构 , 如 图 1所 示 , 由
图1 新型挖掘机执行机构结构示 意图
F i g .1 Pr o t o t y p e o f t h e e x e c u t i v e me c h a n i s m o f t h e n o v e l e x c a v a t o r
Ma r .2 01 4
平面 三 自由度 可 控挖 掘 机 构 动 力学 建模 与控 制器设 计 术
潘 宇晨 , 蔡敢 为
( 1 . 钦州学 院物理 与电子工程学 院, 钦州
吴笃超 张金玲 高德 中
5 3 0 0 0 4 )( 3 . 国电科学技术研究 院,南京 2 1 0 0 3 1 )
好、 承 载能 力强 、 误差 累积 小 , 并且 所有 驱 动 电机 均 安 装在 机架 上 , 机构 运动 惯量 小 、 动 力 学性 能 好 , 能
工作环境等特点 J . 但传统的单 自由度机械式挖掘 机 自身结构庞大复杂且不能完成灵活多变的挖掘动
作. 这是 工程机械 领域长期 未能解决 的棘手难题 .
多 自由度 可控 机 构 是 机 械 技 术 与 电子 技 术 有
有 效避 免 串联 式 机 械 手 驱 动装 置 大 都 安 装 在 铰 接
处 所导 致 的刚性 差 、 惯量 大 、 关 节误 差 累积等 问题 .
Fi v e b a r me c h a n i s m p a r t
表2简化后u的模糊规则表table2fuzzyrulestableofuaftersimplification图7模糊控制器阶跃响应曲线fig7stepresponsecurveoffuzzycontrollernbnmnszpspmpb由图7可知单独使用模糊控制器时对比于nbnbnbnbnmnmnmnbnmnspid控制器系统的超调量明显减小响应时间显著nsnmnmnsnsps缩短但是系统出现了稳态误差这是因为缺少了znmnmnszzpsps积分i的作用
某航天器装载结构特征与力学特性分析
某航天器装载结构特征与力学特性分析作者:周强刘刚金玮玮赖松柏游进来源:《计算机辅助工程》2013年第06期摘要:针对某新型航天器携带有效载荷的基本结构形式——装载结构,研究其结构构型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建立该装载结构的有限元模型,量化分析其内部支撑形式、支点数和关键结构件截面性能等结构特征参数对其强度、基频和质量等结构力学特性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内部支撑形式对装载结构动力学特性贡献明显;合理的内部支撑形式可以用较小的质量代价实现基频要求,并可以减少支点数量,方便在轨安装操作.关键词:航天器;装载结构;构型;内部支撑;有限元中图分类号: V414.1; TB115.1 文献标志码: BAnalysis on structure features and mechanics characteristics ofspacecraft payload moduleZHOU Qiang, LIU Gang, JIN Weiwei, LAI Songbai, YOU Jin(Beijing Space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Test Center, Beijing 100094, China)Abstract: As to the payload module which is the basic structure of carrying payload in a new spacecraft, the effect of its structure configuration on its mechanics performance is studied. The finite element model is built for the payload module, and the effect of the structure feature factors (inner support structure, total number of support points, section properties of key structure parts and so on) on the mechanics characteristics and performance, such as strength, fundamental frequency, mass and so on, is quantitatively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ner support structures make a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 to the dynamics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ayload module, and a proper inner support structure archives an acceptable mass to satisfy the requirement of fundamental frequency, which can also reduce the total number of support points and provide easier installation operation in orbit.Key words: spacecraft; payload module; configuration; inner structure; finite element收稿日期: 2013-06-14 修回日期: 2013-07-15作者简介:周强(1980—),男,辽宁大连人,工程师,博士,研究方向为航天器构型设计和力学分析,(E-mail)qzhou.dl@0 引言在某航天器设计中,发展一种新型装载结构作为装载有效载荷的基本结构形式.该装载结构满足各个舱段的通用化要求,可适应不同载荷要求,承载能力强,并可进行在轨翻转以利于在轨操作.因此,在保证装载结构刚度、强度的基础上,需要尽量减少与航天器结构本体连接点的数量,并将结构质量代价降至最低.[1]为实现上述目的,需要在构型设计层面保证结构形式合理、传力路径简单,分析构型形式、支点数和关键结构件参数等对结构力学特性的影响,总结构型设计的关键因素.本文通过建立该结构有限元模型,通过数值分析方法得到上述参数与动力特性间的定量关系,分析不同构型方案和关键参数的影响,并借鉴国内外相似结构的构型设计理念[2-5],确定该装载结构的构型方案和支撑点数目.1 基本结构形式本文新型装载结构基本构型(构型I)见图1.框架结构为铝合金材料2A12制成,各层仪器板为夹层结构板,其中,中间板可以改动或移除,以适应载荷具体需求.根据航天器本身结构特性,要求结构1阶频率高于40 Hz.图 1 装载结构构型Fig.1 Configuration of payload module构型I的有限元模型见图2.框架以梁单元模拟,仪器板以壳单元模拟,支撑点处理为3平动自由度约束.图 2 构型I有限元模型Fig.2 Finite element model of configuration I分析结果显示,该设计状态结构基频为18.4 Hz.构型I结构1阶模态振型见图3,不满足动力特性要求.图 3 构型I结构1阶模态振型Fig.3 Vibration shape of first order modal of configuration I上述分析表明,该装载结构的基本构型不能满足动力特性要求.仪器板振动为面部弯曲振动,加强框架的厚度对于提高基频的效果有限,且势必付出相当大的质量代价.因此,需要对构型设计进行相应调整.2 内部支撑结构和动力特性本文新型结构的构型与ATV货架类似,解决刚度问题也可以借鉴ATV货架设计的经验.ATV货架[6]的早期设计中评估多种方案,包括碳复材、铝合金等不同材质,以及箱式、桁架式等不同构型.考虑到成本是最重要的设计约束之一,决定使用金属材料;考虑到货物存取的便利性,决定使用由臂梁组成的开放式构型.最后确定采用金属框架结构,后侧采用铝板和蜂窝夹层板加固的主体方案.此外,考虑到刚度,还增加支撑杆,并在货架前增加面板.货架设计为一个组合式的次级结构,见图4.图 4 ATV货架示意Fig.4 Schematic diagram of ATV rack货架上的适配板和内板采用质量较轻的蜂窝夹层板加工而成.适配板和内板除负载货物外,还起到加强货架刚度的重要作用.如果没有适配板和内板,货架基频将降低17.7 Hz.借鉴ATV机柜利用附属结构提高结构刚度的措施,对装载结构构型进行修改,见图5.图 5 带有内部支撑的装载结构Fig.5 Payload module with inner support有限元分析结果显示,其基频可以达到60 Hz,模态振型见图6.图 6 装载结构1阶模态振型Fig.6 Vibration shape of first order modal of payload module这种结构形式将2层仪器板相连,提供多重传力路径,极大地提高结构整体抗弯刚度.上述分析表明,适当布置内部结构并设计合理传力路径,可以有效提高结构刚度.3 构型分析通过几个主要指标分析数据,确定具有内部附属结构的结构设计基线.考虑结构设计的主要参数基频、支反力和屈曲载荷因数等3个参数.同时考虑构型(见图7),承载质量(分别为300,500和700 kg),支点数(见表1)和梁截面(见表2)等主要因素以及参数的影响.(c)构型IV图 7 构型Fig.7 Configurations表 1 支点Tab.1 Support points表 2 梁截面Tab.2 Beam sections3.1 基频在不同承载条件(300,500和700 kg)下,3种构型形式的装载结构分别采用4支点、6支点或10支点方案时,模型1阶频率随梁截面惯性矩的变化情况见图8.图 8 基频与梁截面的关系Fig.8 Relation between basic frequency and beam section由图8可知,在构型形式和支点数量相同的情况下,结构承重越大,其纵向1阶频率越低;各种工况下,随着梁截面惯性矩的增大,结构基频逐渐增大,但增大幅度逐渐减小,表明在梁的抗弯刚度提升到一定水平后,通过继续增大梁截面惯性矩以提高刚度的效率不高.支点数量的不同对构型II和IV结构刚度的影响较大.支点为4时,刚度很低;支点数量为6或10时,2类构型各形式结构刚度相近.梁截面惯性矩较小时,构型II纵向刚度略小于构型IV;梁截面惯性矩较大时,构型II纵向刚度略大于构型IV.承载700 kg时,采用4支点连接的构型II和IV的基频均小于40 Hz.构型III结构刚度受支点数量变化的影响相对最小:后部增加支点数量(即6支点或10支点方案),不会显著提高结构基频.3.2 支反力当承载300 kg时,3种构型形式的装载结构分别为4支点、6支点或10支点方案时,各支点的最大支反力随梁截面惯性矩的变化情况见图9(a).图 9 支反力与梁截面的关系Fig.9 Relation between support reaction and beam section对于各种构型形式,随着梁截面惯性矩的增大,最大支反力逐渐增大.其中,构型II支点数量对最大支反力影响最显著:(1)4支点,最大支反力约为8 000 N;(2)6支点,最大支反力约为15 000 N;(3)10支点,最大支反力约为12 000 N.在4支点连接情况下,结构状态类似三边简支板受均布载荷状态,各支点处支反力分布较为均匀,因此,最大支反力水平最低.在6支点连接情况下,由于中间隔板的刚度较大,大部分载荷通过中隔板传递到连接框,导致该处支反力较大,而各支撑点处支反力分布不均.在10支点连接情况下,尽管支反力分布不均的情况仍存在,但支撑点数目的增加减小最大支反力,其最大支反力处于次高水平.构型IV结构支点的数量对最大支反力的影响与构型II规律一致.构型III在4支点、6支点或10支点情况下的最大支反力水平基本相同,均为6 000 N左右,表明对于该构型,支点数量的变化引起支反力分布不均的程度最小.当承载500 kg时,3种构型形式的装载结构支点分别采用4支点、6支点或10支点方案时,各支点的最大支反力随梁截面惯性矩的变化情况见图9(b).最大支反力随梁截面惯性矩增大的变化趋势与承载300 kg的情况相似,存在先增大再略微减小的情况,支点数量对最大支反力的影响与承载300 kg的情况基本相同,但由于承载质量的增大,各种情况下最大支反力的水平增大.当承载700 kg时,3种构型形式的装载结构支点分别采用4支点、6支点或10支点方案时,各支点的最大支反力随梁截面惯性矩的变化情况见图9(c).最大支反力随梁截面惯性矩增大的变化趋势与承载500 kg的情况基本相同,支点数量对最大支反力的影响与承载500 kg 的情况基本相同,由于承载质量的增大,各种情况下最大支反力的水平进一步增大.3.3 屈曲载荷因数当承载为300,500和700 kg时,3种构型形式的装载结构分别采用4支点、6支点或10支点方案时,各结构屈曲因数随梁截面惯性矩的变化情况见图10.图 10 屈曲载荷因数与梁截面的关系Fig.10 Relation between buckling load factor and beam section由图10可知,所有构型形式屈曲载荷因数均远大于2,且随着梁截面惯性矩的增大而增大.上述结果表明,结构本体发生整体屈曲的可能性很小,但在详细结构设计中仍应注意局部结构的屈曲问题.3.4 构型、支点数量和基频上述所有工况的基频与支点数量、承载能力的关系见图11.构型II和IV的基频特性对支点数量较为敏感,在支点数目为6和10工况下,刚度明显好于支点数目为4的工况;构型III对支点数量不敏感,随着承载质量的增大,基频下降明显.由上述分析可知,基频是该型结构设计中最难满足的要求之一.由于结构设计承载面法线与发射方向平行,为加强面内刚度,必须付出相应的质量代价.因此,以较小的质量代价有效地提高基频是方案筛选的关键.图 11 基频与支点数量、承载能力的关系Fig.11 Relation among basic frequency, number of supportpoints, and bearing performance3.4.1 700 kg工况分析从承载700 kg,基频>40 Hz,且基频/结构质量>0.75的统计表明,只有构型II满足上述条件.其中,6支点连接方案2种,10支点连接方案3种;构型III无任何工况满足上述要求;构型IV由于多一层仪器板,故效率较构型II差,亦无工况满足要求.相对6支点连接,10支点连接对结构效率的提高有限,但可有效降低集中载荷水平.3.4.2 500 kg工况分析以承载500 kg,基频>40 Hz,基频/结构质量>0.85作为阈值,3种构型均有若干工况满足要求.比较而言,构型II工况较多,有5种工况满足;构型III集中载荷小,最大合理不足10 000 N;构型IV效率较高,30×30梁截面即可满足要求,节省空间.3.4.2 300 kg工况分析承载300 kg,基频>40 Hz,基频/结构质量>1.0的工况统计显示,构型II有2种,构型III 有4种满足要求;构型IV由于多一层板梁结构,基频/结构质量这一指标较构型II和III差.在构型III中,有2种4支点连接工况满足要求,说明构型III在轻载条件下可以用较少的支点完成基频指标.3.5 综合分析(1)各个工况的屈曲载荷因数均远大于2,不作为比较构型II,III和IV设计的因素.(2)在惯性载荷作用下,构型III支点的最大支反力水平较构型II和IV低,构型II和IV 的6支点、10支点工况支反力水平较高;构型II的6支点连接状态下对结构的集中载荷较大,需要采取一定措施分散载荷,并且加强连接点强度.(3)构型、承载能力以及支点数量综合分析的结果说明,在承载500和700 kg情况下,构型II可相对高效地实现基频指标.(4)与中间框6支点和10支点连接,对提高基频的作用不明显.本文新型装载结构构型设计主要考核结构效率、动力特性以及对结构产生的集中载荷等因素.鉴于上述分析结果,并考虑到构型II对内部空间的利用较构型III和IV灵活,故选择构型II作为结构构型方案的设计基础,并采用6支点方案.4 结论借助有限元数值计算数据,以动力特性指标主要因素,兼顾支反力、结构效率和集中载荷等因素,对某新型装载结构构型的关键设计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该装载结构基本构型(即构型I)刚度特性较差,不推荐作为结构设计基线;(2)比较构型II,III和IV,构型II的6支点连接设计可以用较低的结构质量实现结构基频指标,可作为构型方案的设计基线;(3)10支点方案可作分散载荷措施.参考文献:[1] 袁家军. 卫星结构设计与分析[M]. 北京:中国宇航出版社, 2004: 143-186.[2] 范剑峰. 空间站工程概论[M]. 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1990: 120-140.[3] 王大鹏. 有效载荷机柜结构优化设计[J]. 航天器工程, 2010, 19(2): 34-39.WANG Dapeng. Optimization for payload rack structure design[J]. Spacecraft Eng, 2010, 19(2): 34-39.[4] HASHIMOTO Hidekazu, FUKATSU Tsutomu, ANO Yoshiaki.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standard payload rack structure for space station science operations[R]. AIAA-98-0466, 1998.[5] AGUIRRE C. Seismic behavior of rack structures[J]. J Constructional Steel Res, 2005, 61(5): 607-624.[6] MASSOBRIO E, NGUYEN U. The ATV cargo rack, an expendable sub-carrier for ISS resupply[R]. IAF-00-I.6.02(编辑陈锋杰)。
一种平面多自由度可控装载机构[实用新型专利]
专利名称:一种平面多自由度可控装载机构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专利
发明人:蔡敢为,徐细勇,潘宇晨,温芳,谢红梅,张转,吴笃超申请号:CN201020281395.4
申请日:20100804
公开号:CN201730122U
公开日:
20110202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一种平面多自由度可控装载机构,所述装载机构的举升臂为平面单自由度可控机构,所述举升臂一端铰接在机架上,另一端铰接铲斗。
铲斗翻转机构链接于铲斗和机架之间。
采用本实用新型能够解决传统液压式装载机液压系统零部件要求高、寿命短、漏油等问题。
申请人:广西大学
地址:530004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西乡塘区大学路100号
国籍:CN
代理机构:广西南宁公平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黄永校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机械系统的控制与建模技术
机械系统的控制与建模技术机械系统的控制与建模技术是现代工程领域中不可或缺的关键技术之一。
它通过对机械系统的分析、建模和控制来实现系统的稳定运行和性能优化。
本文将探讨机械系统的控制与建模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一、机械系统控制技术的基础1. 传感器与执行器在机械系统的控制过程中,传感器负责将系统的各种信号转换成电信号,以便进行数字化处理。
执行器则通过电信号将控制命令转化为机械运动,实现对系统的控制。
传感器和执行器是控制技术的基础,其性能和精度直接影响到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 控制算法控制算法是实现机械系统控制的核心技术之一。
常见的控制算法包括比例积分控制(PID)、模糊控制、自适应控制等。
这些控制算法通过对系统信号的分析和处理,实现对机械系统的稳定控制和性能优化。
二、机械系统建模技术1. 系统建模方法机械系统建模是指将实际的机械系统抽象为数学模型的过程。
常用的建模方法包括物理建模、数据建模和系统辨识。
物理建模是通过理论推导和实验验证,将机械系统的运动、力学特性等转化为数学方程。
数据建模是通过采集系统的实际运行数据,利用统计分析和数学拟合等方法建立数学模型。
系统辨识是利用系统的输入输出数据,通过信号处理和系统识别算法,推断系统的动力学性质和结构参数。
2. 建模工具与软件为了简化机械系统的建模过程,现代工程领域开发了许多建模工具和软件。
例如,MATLAB/Simulink提供了丰富的模型库和仿真平台,可以快速构建机械系统的模型并进行仿真实验。
SolidWorks等CAD软件也可以通过建模和装配操作来构建机械系统的数字化模型。
三、机械系统控制与建模技术的应用1. 机器人控制机械系统的控制与建模技术在机器人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机器人控制是指通过对机器人系统的建模和控制,实现其自主运动和任务执行。
通过控制算法和传感器反馈信息,机器人可以实现精确的位置控制、路径规划和物体抓取等功能,广泛应用于工业制造、服务领域和医疗领域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装载机构具有的可控特性与建模1 可控机构应有的自由度机构的自由度也就是指机构能够独立运动的个数,所以可控机构的自由度,一定是含有独立特性的一种参数,机构的原动件数等于机构的自由度数。
一个机械能够实施的最大范围的独立变量是机构所具有的活动度,这只是相对于日常所见的衔接的机械而言。
安设在机械设备上的串联机构,通过安装在机械末端的执行器,在相对于机械体系内所设置的机架,通过计算所得到的自由度,便是这一机构应有的自由度。
同样,安装在机械设备上的并联机构,这种机械的自由度就等同于代动平台的应有自由度。
根据我们已知的螺旋理论,通常把机械中并联机构所具有的自由度,当成螺旋系数的维度,并且这种维度也是螺旋系数所特有的,而螺旋预设的维数就是指机械架构所具有的活动度。
在机械配件所拥有的架构内也有一定的自由度,其所拥有的自由度带有局部性的特点,并且不会影响到机械结构内的其他配件的功能,这是配件架构内的消极自由度。
在机械构建中还存在着一些带有典型特性的自由度,一般存在与连接滚子的配件中,当然这种状况一般只会出现在平面机构中。
但是在空间态势下存在的运动链,也会出现上述所说的带有典型性的自由度。
在可控机构中会出现一些特有的约束,这种特有的冗余约束一般统称之为虚约束,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所谓的虚约束,基本上是同机构常拥有的运动副有关,因为现在机械部件中所拥有的运动副,都是以前设计中已经设好了所需要的几何关联。
所以,在可控机构中存在的一些约束,不会影响机构体系内存在的其他运动,对其他机械机构的运行不会产生其他作用,随着公共约束的消除,机构中所存在的螺旋数值,我们可以对此数值进行衡量,如果此数值大于机构原有的阶数,那么就说明机构中存在着冗余约束,另外所谓的过约束一般是包含了上述的冗余约束还包括机械的公共约束。
2 装载机构具有的可控特性 2.1 构型的预设在机械中的装载机是连接着已经设计安装好的执行机构,在这个机构上一般会在上下两个方位安装限位块,这样的设计会限制机械动臂运动的灵活性,无法使动臂去在预设范围内发挥自有的功能。
在此机构中,上方所安装的限位块主要功能是用于特定的几何限位,而下方所安装的限位块,主要功能是支撑机械的动臂,使机械能够顺利的翻转和复位。
除了这两个限位块,在机构的动臂中,也设计安装有夹带着挡块的转轴,并且把具有一定规格的槽体安装在动臂的前侧,这样能够保证滑块能够持续的滑动,不会出现影响其他机构工作的现象。
经过组装好的动臂及滑块,在经过机械中的连杆,进而与机械内的传动杆,相互连接在一起。
在机械前侧的铲斗架,一直连接着机构中的动臂与铲斗,并在机构内的连动杆的作用下进行正常的工作。
2.2 常用的变胞途径变胞原理就是采用特定方法,使机构的拓扑结构加以变化,以实现机构的自由度的变化。
把能在瞬时使某些构件发生合并分离或出现几何奇异,并使机构有效构件数或自由度数发生变化。
从而产生新构型的机构称为变胞机构。
现在机构中通常用到的变胞途径,一般只要是有电磁变胞、有力变胞以及组合态势下的变胞组成。
但是在现在的机械工程中,尤其是涵盖了多自由度系统的机械工程,出现了几何变胞这种新形式的变胞途径。
一般而言就是把机构中的运动副,在设计的过程中便制定成具有特殊形状,用来满足机械的需求,具体而言就是在体系架构的上下方位增加限位块。
变胞性能在机构中的实现是通过动臂连接着的相应转动轴,在所需要的情况下,收到这个区域所传来的信号即转动限制来实现的。
2.3 拓扑架构的细化当设计好变胞构架并且制造出来之后,通过安装调试,使其能够在机构中正常的工作,在这里提到的新的装载构架是比较现代化的,具有一定的电动特性。
通过对拓扑构架的重新设计和规划,可以在不同情况下用来代替原有的拓扑结构的工作。
例如安装一台带有驱动功能的电动机,就可以更好的去翻转机器,并且提高液压装载机的工作效率,更好的卸去原料,使得机械构架工作效率更加显著。
电动机被安装在机架以上,而不是安装在平常使用的铰链处,通过这样的处理,不能够提升机构原有的体系刚性,另一方面也限制了机械构架的惯性。
通过在矩阵的影响下,拓扑结构便很清晰的被描绘出来,进而可以明在不同时间段和工作状态下的拓扑结构的相互交替。
在预先设计好的原理下所产生的机械架构,可以做到逐步代替原有的机械构架。
在新的机械构架基础上,可以更好的明确装在机构的变胞特性,清晰了变胞生成以及发展的总过程,进而可以描绘出变胞机构的工作流程。
这与生物学上的进化属性是基本上相同的。
新的装载机构带有一定的变胞特性,其所使用的衔接特点相对于其他的装载机构是比较新颖的。
当把自由度设置为零的时候,可以通过行对应的公式计算,得到新的变胞元。
3 运动学的范畴内建模3.1 建模原理的本源机构具有特定的运动学原理,主要是描述机构在运动中所产生的机构轨迹、设计建造时设定的加速度、机构特有的运动速率和位移、机构运行时产生的角速度、刚性部件在运动时的转动流程。
通过这些机构所具有的特定本源,能够清晰识别机构所具有的受力特性、通过运算得出机构存在的误差、清楚的知道机构在运行中存在的奇异性,能够更好地在设计中预留出机构部件的工作空间,预设好机构的控制系统。
在有机态势下将带有可控性质的挖掘机和装载机安装在一起的执行机构可以当成是一个机构的结合点。
通常在平面范畴下的可控机构,基本上会带有三个层面的自由度。
为了能够创造产生机构所特有的运动模型,需要引入闭环矢量这一概念,在此基础上预设好约束方程。
机构在运动中产生的特定速率以及通过计算得出的机构部件加速度,都是对一阶方程及二阶方程产生特定的影响系数。
通过对隐函数的运用,可以计算得出在理论上的时空边界,清晰描述出在理论态势下机构所能够达到的运动空间。
在现在的机械理论中常用到的D-H 参数法,可以在二维空间内建立相对应的运动模型,机构的平移运算一般都是通过机构部件的位移得到的,这样就可以清晰的得到机构的输出参数,还可以得到变量与变量之间的特有映射关系。
3.2 挖掘机构在三自由度架构的原理现在通常将斜角坐标系和直角坐标系统称为笛卡尔坐标系。
平面仿射坐标系是由相交于远点的两条数轴构成的。
如果这两条数轴上所具有的度量单位是相等的,那么这个仿射坐标系便是笛卡尔坐标系。
首先,在明晰了笛卡尔坐标系原理之后,在设计建造中就需要设定一个坐标原点,在水平态势下体现出来的延展方向就是笛卡尔坐标系的横轴,同样在竖直态势下所体现的延展方向就是笛卡尔坐标系的纵轴。
为了更清晰的描绘笛卡尔坐标系,可以用A 和B 这两个英文字母代表横轴上的两个端点,在挖掘机上安装的铲斗部件,其所设定的输出点,被安装在铲斗的根部中点。
可以用{E,F,R}来表示其特有的坐标位置,其中,E 代表了坐标系中的横轴,F 代表了坐标系的纵轴,R 代表了变径。
因此可以把(a-R1)×2+(b-R1)×2=r×r当是五杆机构在笛卡尔坐标系中所特有的约束方程式。
具体事例而言,有一种轨迹可以被当成机械输出态势下所形成的轨迹,这种轨迹就是机构在运动中所产生的折线轨迹。
在一般的机构体系中,通过设置三根特定的主动杆,使之与横轴形成设计好的夹角,可以涵盖130°的原始角度。
机构中主动杆在工作中所产生的角位移,会有一定的运动规律产生,可以通过计算得出,并可更替。
3.3 逆解方式的运用在挖掘机中使用的可控机构是建立在三自由度的构架下,可以把衔接铲斗的机器构架当是一种在动静态势下所产生的平台。
为了更好更明晰的去解释这种难度,可以把平台上所设定的三个点,在设计时便使其形成三角形的形状,当然在动平台上连接的这三个点也可以设计成三角形,这样就可以问题变得简单化。
在机构中通过铲斗与机架的衔接,可以预先设定出几何中心,进而明确其所在的坐标系,当明确了机构的坐标系之后,就可以妥善的安装铲斗与机构的连接。
一般情况下,机构中连杆所处的末端,就是建立坐标系的所在位置,通过连杆在工作中产生的关节轴线,是连杆在相对态势下产生的运动轴线,就是坐标系的纵轴。
而轴线夹带产生的距离其实就是机构连杆的长度。
轴线在相对势态下的转角其实也就是连杆在工作中产生的特有转角。
根据右手定则的原理,在相对态势下的机械连杆产生的转角,就是机械关节部位特有的转角,通过计算得出的连杆偏距,清晰的明确了轴线特定的焦点,包含了机械的有向距离。
在预先设定规划好机构的坐标系后,可以当是零的编号。
在机构的设计开发中,支链所特有的笛卡尔坐标系,就是未能能够是机械构架中存在的动臂去替换原有存在的支链。
在完成这一工作之后,通过相应的计算,就可以得出现有就够支链的D-H 参数。
可控机构在多自由度系统下的设计和开发,就是把机构中存在的支链以及运动副当成是机构体系中最重要的主动关节,并且所得出的D-H参数是为了以后能够更好的对机构动臂的调节。
4 结束语现代机械构架在多自由度系统理论的参与下,不仅仅涉及到原有的动力学说,并且还涉及到了电子领域以及其他的先进制造机理。
使得在多自由度系统构架下的机械设计变得更加复杂,设计时充满着各种各样的疑难问题。
通常来说,机械构建在设计时应该考虑的结构参数、部件与部件之间的尺度参数,这些都是设计师首先考虑的问题,做到最优化,使得机械原有的部件的受力特性得到充分的提升,并且不破坏机械本身具有的性能,所以在设计时不仅仅要考虑到机械实物的输入和输出特性,也要考虑到机械在工作中的真实状态,使设计出来的产品更加完美,确保使用着的需求得到满足。
参考文献:[1]方雅。
肘杆式伺服曲柄压力机动力学仿真与实验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1.[2]王俊卿。
混合驱动平面3-RRR 机构的基础研究[D].中北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