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上学期12月月考高二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高二上册语文12月月考试卷(有答案)-教育文档

高二上册语文12月月考试卷(有答案)-教育文档

2019年高二上册语文12月月考试卷(有答案)定兴三中高二年级12月考试语文试卷注意事项:请将客观试题1—6题答案涂在答题卡1—6题位置上,12—14题答案涂在答题卡7—9题位置上;主观试题(含作文)工整书写在答题纸上。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艺术创作是一项复杂的精神活动,艺术家创作兴奋点能否形成和出现,是他们创作优秀作品的关键所在。

而艺术家生活中的“精神落差”则常常是作家创作兴奋点形成的至为重要的原因。

我们发现,创作主体在其生活历程中往往经历了两种或多种富有变化的、甚至截然不同的文化或生活方式,这种“精神落差”就必然在创作主体内心发生情感激荡,必然会碰撞出艺术与思想的火花,因此也就较容易形成创作主体的兴奋。

特别是当创作主体从文明程度较高的环境降入到一个文明程度相对较低的环境时,这样的精神落差会使创作主体可能获得一个非常特别的观察视角,获得比在同一环境中世代生息繁衍的人们对自身更为深刻的认识。

艺术创作一般离不开风俗叙事,这不仅源于艺术家自己曾经的生活记忆或审美情趣,还与社会氛围、流派风格、个人境遇有种种联系。

作家艺术家都应该主动拓宽自己的生活经历版图,开阔视野和胸襟,使自己的审美神经更加趋于灵敏,使自己更具文化敏感性。

对某一地域风情中美的发现,须有对另一种地域风情的了解为参照,也就是说,在此地域生活过的创作主体到另一地域更容易触发其创作灵感;或日在新的地域中生活着的艺术主体更容易唤起对原来生活之地的最新发现和认识。

人的一生中有花开花落,有升降沉浮,有盛衰荣辱,在文学史上因人生际遇的变化而可能造成诗人心态的强烈“反差”,常常使得他们心潮起伏,思绪万千,从而更有效地激发他们的创作欲望,如屈原、苏轼、曹雪芹等。

几乎共同的身世命运,几乎共同的身心磨难,造就了他们那“吞天吐地”的博大情怀。

在强烈的身世命运的反差中,他们可能有更多的时间和机遇去反思历史、反思社会、反思现实、反思自己,这也使他们获得了思想和创作的材料,从而使他们在艺术才情的释放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地域的反差与命运的反差,势必引起创作主体一种更深层的反差,那就是文化观念和思想观念的反差。

新疆维石河子市2023_2024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含答案]

新疆维石河子市2023_2024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含答案]

温馨提示: 1.请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答题,使用其他色笔均不得分;2.所有答案均需填涂或填写在答题卡上。

(150分钟 150分)仔细审题,认真答题,严谨规范,讲究书法!第Ⅰ卷阅读题(70分)一、现代文阅读(19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19分)对素食者和肠胃疾病患者来说,藜麦的发现是一个奇迹。

藜麦不含麸质,富含镁和铁,比其他种子含有更多的蛋白质,包括人体无法独自生成的必需的氨基酸。

美国宇航局宣布,藜麦是地球上营养最均衡的食物之一,是宇航员的理想之选。

产于安第斯山的藜麦有一个令西方消费者神往的传说:印加人非常重视藜麦,认为它是神圣的,并且称之为“万谷之母”。

不过,藜麦的爱好者却通过媒体发现了一个令人不安的事实。

从2006年到2013年,玻利维亚和秘鲁的藜麦价格上涨了两倍。

2011年,《独立报》称,玻利维亚的藜麦消费量“5年间下降了34%,当地家庭已经吃不起这种主食了,它已经变成了奢侈品”。

《纽约时报》援引研究报告称,藜麦种植区的儿童营养不良率正在上升。

2013年,《卫报》用煽动性标题提升了人们对这个问题的关注度:“素食者的肚子能装下藜麦令人反胃的事实吗?”该报称,贫穷的玻利维亚人和秘鲁人正在食用更加便宜的“进口垃圾食品”。

《独立报》2013年一篇报道的标题是“藜麦:对你有利——对玻利维亚人有害”。

这些消息传遍了全球,在健康饮食者之中引发了一场良心危机。

在社交媒体、素食博客和健康饮食论坛上,人们开始询问食用藜麦是否合适。

这种说法看似可信,被许多人认可,但是经济学家马克·贝勒马尔等人对此则持保留意见。

毕竟,藜麦贸易使大量外国资金涌入玻利维亚和秘鲁,其中许多资金进入了南美最贫穷的地区。

几位经济学家跟踪了秘鲁家庭支出的调查数据,将种植且食用藜麦的家庭、食用但不种植藜麦的家庭和从不接触藜麦的家庭划分为三个小组。

他们发现,从2004年到2013年,三个小组的生活水平都上升了,其中藜麦种植户家庭支出的增长速度是最快的。

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高二语文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山水之趣,是在物我双观视角下对山水的感知、理解和表达。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超越了有形的山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是借助山水建构起有意味的审美范式,表达超脱于有形山水和无形山水的艺术形态。

王维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在于能够对山水景致进行艺术想象,将其中最有趣味、最有美感的景物组合起来,形成超越客观山水之长的情思意味。

他在《山水论》中描述了雨后、早晨、傍晚、春、夏、秋、冬不同时间下山水色彩的差异,用红日、蓝天、绿水、白云、青山等展现了山水中特有的美感,确立了诗歌和绘画中山水审美的范式,推动了山水审美的艺术化。

艺术审美,需要有一双能够滤汰原始物象的眼睛,将看似杂乱无章的远近、高低、大小、长短、粗细等物象组织起来,使之能够和谐共生,形成协调统一、自如自得的审美观感。

北宋画家郭熙在《林泉高致》言水色春绿、夏碧、秋青、冬黑,言天色春晃、夏碧、秋净、冬黯,是从艺术物象的视角观察山水的趣味;又言云气春融怡、夏猗郁、秋疏薄、冬黯淡,烟岚则春山澹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是从意境的角度理解山水间气韵的流动和情调的变化。

这些源自观察并经过艺术提纯后的山水审美,使得山水不再只是自然的客体,更是融合着艺术想象的审美范式。

元代画家黄公望汲取董源、巨然的用墨技法,所绘画面水墨纷披,苍率潇洒。

其晚年所绘的《富春山居图》,境界辽远开阔,雄秀苍莽,简洁清润,尺幅千里。

山峰的用墨或浓或淡,都以干枯的笔触勾皴,远山、河渚用淡墨抹出,笔痕隐约可见,独具匠心。

水纹先用浓墨枯笔勾勒,稍加淡墨复染,氤氲成趣。

树木的枝干多用浓墨写出,树叶点染而成,或横,或竖,或斜,或直,干湿相兼,放眼望去,生机苍郁。

这幅作品最能代表宋元山水审美的境界。

青海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卷 含答案

青海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卷 含答案

青海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质量检测高二语文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当前,我国人工智能发展迅速,正在从人工智能本身的产业化向各个产业的人工智能化发展,也就是从人工智能产业化向产业人工智能化发展。

对于制造业转型升级、对于目前国家正在推动的新旧动能转换,人工智能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计算力则是人工智能发展和应用的重要驱动力。

在智慧时代,计算力就是生产力。

生产力有几个要素,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

在计算力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引发了几次生产力变革,前几次对于劳动资料、劳动工具的改变是主要的。

进入智慧时代,生产力的三要素都深受人工智能的影响,产生革命性的变革,但是和前几次不同的是,人工智能技术会对劳动者本身有很大的影响,未来人工智能和人的混合智能会成为趋势。

在十年前,全球最值钱的十个企业,绝大部分是一些传统产业,如能源、金融、通信,今天全球最值钱的公司基本是做互联网人工智能相关的企业,国外的像苹果、谷歌,国内的像阿里、腾讯等,这些企业一方面是全球规模最大的企业,同时,在计算力的消耗方面,也是全球最大的。

可以说,在计算力方面的投资,是对企业的价值,尤其是未来发展潜力评估的依据。

在实际的应用当中,相比云计算和大数据等应用,人工智能对于计算力的需求几乎是无止境的。

这种需求不是线性的增长,而是指数级的增长,从2012年到现在,人工智能计算的能力增长了30万倍,每三个半月,用于人工智能计算的计算量就会翻一倍。

人工智能一个最大的挑战是识别度不高、准确度不高,提高准确度就要扩大模型的规模,提高模型的精细度,增加线下训练的频次,这些都需要更强的计算力。

而且随着计算需求的增长,还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新的架构、芯片和其他技术不断出现。

如人工智能基础架构产品在中国未来五年的复合增长率将超过33%,这个增长速度是普通的IT基础设施投资的三倍还多,现在像阿里等互联网企业在开发人工智能芯片,也出现了寒武纪等开发专用人工智能芯片的公司。

高二第一学期12月月考语文答案

高二第一学期12月月考语文答案

高二语文参考答案一、基础知识(本题共4小题,共12分)1.【答案】B【解析】①呼之欲出:形容画像非常逼真,也形容文学作品的人物描写十分生动;也指某事即将揭晓或出现。

这里形容方案即将出台,符合语境;②妄自菲薄:形容过分看轻自己。

只能形容自己,句中说的是别人,用错对象;③处心积虑:千方百计地盘算,多含贬义。

这里说的他是义工精神的实践者、坚守者,应当是赞美的,用“处心积虑”用错褒贬;④迫在眉睫:比喻事情临近眼前,十分紧迫。

这里形容手机市场的再规划是十分紧迫的,使用正确;⑤瓦釜雷鸣:比喻无才无德的人占据高位,煊赫一时。

这里是说到处充斥着各种声音,望文生义,使用错误;⑥捉襟见肘:拉一下衣襟就露出胳膊肘儿,形容衣服破烂;也比喻顾此失彼,应付不过来。

这里形容法国财政疲于应付,顾此失彼,使用正确。

2.【答案】A【解析】A项,前者是判断句,后者是定语后置句;B项,都是倒装句;C项,都是判断句;D项,都是被动句。

3.【答案】B【解析】根据后文“如果没有书籍”的内容,B、C项与后文衔接更好,排除A、D项;再比较B,C项,B项中前后两个句子衔接更紧密排除C项。

或考虑前文说到作为一个藏书楼,天一阁的分量已经远超过它的实际功能,它是一个象征,也就是说天一阁的功能不仅仅是藏书,更主要的是对文明的传承,所以B、D项和前面衔接更紧密;根据后文“如果没有书籍”这一内容,可以看出前面应强调“书籍”,而D项强调文字的选择和汇集的重要性,所以排除D。

故选B。

4.【答案】C【解析】C项和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都使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A项使用了比喻和对偶,B项使用了借代,D项使用了对偶。

二、文言文阅读(本题共8小题,共32分)5.【答案】B【解析】全,使动用法,使……保全。

6.【答案】A【解析】A项,介词,因为。

B项,介词,在/介词,至,到达。

C项,连词,表并列/连词,表假设,如果。

D项,副词,表推测,估计/副词,表祈使。

7.【答案】C【解析】作者说:“游侠士以好义乱国,君以好义庇民,此其不同也。

【月考试卷】高二语文12月考试卷及答案

【月考试卷】高二语文12月考试卷及答案

高二12月考试语文试卷(满分150分,完成时间150分钟)一、古代诗文阅读(30分)(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9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9分)(1)回眸一笑百媚生,。

(2),梨花一枝春带雨。

(3)心非木石岂无感,。

(4),两朝开济老臣心。

(5)楼船夜雪瓜洲渡,。

(6),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7),可怜春半不还家。

(8)不知乘月几人归,。

(9),翔鸟鸣北林。

(二)文言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瓶庵小传魏禧吴门枫江之市,有君子焉,人皆称曰瓶庵。

或曰守口如瓶,取谨言之义。

或曰瓶窄口而广腹,善容物者也。

瓶庵幼失怙废学,长自力于学,好文墨士,于贤人隐君子尤尊敬之。

朋友之穷老、无所归者,曰:“于我乎养生送死。

”于是士君子皆贤瓶庵。

人有急难之日,好行其德。

尝僦小舟,问舟子曰:“几何钱?”曰数若干,瓶庵曰:“米贵甚,如是,汝安得自活?”乃增其值。

故负贩人亦曰瓶庵盛德长者。

吴门高士徐枋,难衣食,瓶庵尝馈遗之,枋不辞。

瓶庵年六十,家人将觞客,瓶庵曰:“吾将归故乡,以是费为祖宗祠墓费。

吾六十,善病,不于此时一拜先陇,更何待耶?”于是去,倡建始祖祠,修五世以上墓,拜故旧之陇而酹之,不令其子孙知。

事竣,力疾游黄山而后返。

里有事,尝就瓶庵平曲直,白徒①悍卒皆服之。

或曰:“瓶庵之父,往侨维扬,会逆阉魏忠贤用事,有假其威虐人者,君以布衣叩阍②。

抗疏,既危而免。

”瓶庵殊多父风也,父尝刲③股以疗亲痛,瓶庵父病亦刲股。

瓶庵之妹死,有遗子女,并婚嫁之如己出。

其孝友如此。

于是远近士至吴门者,皆欲争识瓶庵矣。

识瓶庵者曰,瓶庵姓吴,名传鼎,禹存其字也,或曰雨岑,盖徽之林宁人云。

瓶庵父,字绍素。

【注】①白徒:本指无军籍临时征集的壮丁。

此处指散漫无管束的人。

②叩阍(hūn):向朝廷进言。

③刲(kuī):割取。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瓶庵幼失怙废学怙:依靠 B.于是士君子皆贤瓶庵贤:有才德C.尝僦小舟,问舟子曰僦:租赁 D.会逆阉魏忠贤用事会:恰逢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直接说明瓶庵道德高尚的一组是()(3分)①于贤人隐君子尤尊敬之②于我乎养生送死③人有急难之日,好行其德④瓶庵尝馈遗之,枋不辞⑤事竣,力疾游黄山而后返⑥于是远近士至吴门者,皆欲争识瓶庵矣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④ D.②⑤⑥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从文中看,人们称他“瓶庵”的主要原因是瓶子的口很窄而腹较大,很能装东西,比喻做人有度量。

高二语文12月考试卷(带答案)(1)

高二语文12月考试卷(带答案)(1)

高二 12 月月考语文试卷试卷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 36 分)(一)阐述类文本阅读(9 分)阅读下边的文字,达成1-3 题。

想象的作用只好解说某意象的发生如何可能,不可以解说作者在很多可能的意象之中何以独选择该意象。

在艺术作品中人情和物理要融成一气,才能产生一个完好的境地。

比方王昌龄的《闺怨》 : “闺中少妇未曾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杨柳本来能够惹起无数的联想,桓温因杨柳而想到“树如同此,人何以堪”。

何以《闺怨》这首诗的主人公后悔当初劝丈夫出去谋官呢 ?由于“夫婿”的意象对于“春日凝妆上翠楼”的闺中少妇来说是一种受感情饱和的意象,而杨柳的浓绿又最易惹起春意,所以经它一触动,“夫婿”的意象就马上浮上她的心头了。

感情是生生不息的,意象也是生生不息的。

换一种感情就是换一种意象,换一种意象就是换一种境地。

即景能够生情,因情也能够生景。

所以诗是做不尽的。

有人说,风花雪月等等都已经被古人说滥了,所有的诗都被古人做尽了,诗是没有将来的了。

这般人不仅不知诗为何物,也不知生命为何物。

诗是生命的表现,说诗已经做穷了,就不啻说生命已到了末日。

王昌龄不是“闺中少妇”,何以能感觉她们的感情呢?诗人和艺术家都有“身临其境”和“体物入微”的本领。

他们在描绘一个人时,就要钻进那个人的心孔,在瞬时间就要变为那个人,亲身享受他的生命,领会他的感情。

所以我们读他们的作品时,感觉它们深中情理。

在这种心灵感通中我们能够见出宇宙生命的联贯。

一般责备家常欢欣把文艺作品分为“主观的”和“客观的”两类,认为写自己经验的作品是主观的,写旁人的作品是客观的。

这种分别其实特别浅薄。

凡是主观的作品都必同时是客观的,凡是客观的作品亦必同时是主观的。

文艺作品都必拥有完好性。

它是旧经验的新综合,它的出色就全在这综合上边见出。

在未综合从前,意象是涣散凌乱的 ; 在既综合以后,意象是和谐整一的。

这种综合的原动力就是感情。

高二语文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人教版新 版

高二语文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人教版新 版

2019学年度上学期12月月考高二语文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历史上农耕文化对游牧文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农耕文化发展较早,其体系也较为成熟和完整,对北方的游牧文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在农耕文化向长城地带各少数民族地区传播扩散的同时,各民族文化也在向中原汇聚,使得中原文化在发展中也吸取了各民族文化的养分和智慧,而且衣、食、住、行无所不包,塑造了长城地带文化的包容性和多样性。

据考证,从赵武灵王提倡胡服到清代的旗袍、马褂,古代中原民族上衣下裳、宽领褒袖的笨重服饰有了重大的转变。

伴随魏晋时期大批北方游牧民族从长城以北的东北地区或蒙古草原进入长城地带或其以南的中原腹地,“胡床”带入农耕地区并改变了中原民族席地而坐的习惯。

小麦、大麦以及磨面方法从西域和其他民族地区的传入,改变了中原汉族以五谷为饭的膳食种类。

家用畜力中的马,主要是从蒙古高原引入长城以南,汉代极为有名的汗血宝马传入中原方备受珍惜。

此外,在新疆阿拉沟、直儿沟等地西周至战国末期的墓葬中发现的骡子骨骼,经鉴定其最早应该是蒙古高原地区的游牧者培育出来的。

而在艺术文化方面诸如笛、琵琶、箜篌、胡琴等乐器以及音乐音律、歌舞杂技等自南北朝时传入中原后,对中原的戏剧、宋词、元曲均产生了极大影响;大同云岗等石窟艺术以及敦煌的璧画艺术等,都是长城地带各民族乃至世界艺术的汇聚。

民族融合发生、发展的过程同时也是多元一体中华民族形成、发展的过程。

不论是农业民族政权还是游牧民族政权,当他们主导中原后,自觉不自觉地都希望能够统一中国,这种思想的形成是长期以来民族融合最好的也是必然的趋势。

尤其是游牧民族政权入主中原后,想要稳定和谐发展就必须与农业民族的思想文化进行融合,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与汉民族契合,这正是农业民族与各民族不断融合最后形成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的重要过程。

虽然长城地带各民族的起源地域各异,但在几千年相互打交道的过程中,通过交流与学习所进行的“民族融合”已不再是简单的“汉化”或者“胡化”,而是更深层次的诸如文化、思想等方面的深度交融。

人教高中语文必修上 高二语文12月月考答案

人教高中语文必修上 高二语文12月月考答案

辽宁省实验中学东戴河校区2020~2021学年上学期高二年级12月份月考语文试卷答案1.C、A、“一旦疫情消除、社会步入常态,这种模式就会失去其价值。

”错误,原文但从深层来看,这种观点有失偏颇。

B、原文由一个条件:对于热门景区而言,忽略此条件错误。

D、“没有发展空间”错误,原文云旅游充斥了太多无用信息与错误资讯,在没有平台约束的情况下,野蛮生长之中难免杂草丛生。

2.C、原文:甚至飞猪官方号就直接吆喝起了旅行团特惠。

说明飞猪也没有成为真正的云旅游直播平台。

3.D、4、请结合材料,概括总结解释“云旅游”的关键词或短语。

(4分)线下为依托(线下、依托)、互联网技术、线上游览、文旅新模式(营销方式)(一个词一分)5、请简要梳理材料二的行文脉络。

(6分)(1)1、2段由旅游话题导入,引出云旅游进入现实生活的自然现象。

接着指出一些人士认为的“一旦疫情消除,社会步入常态,这种模式就会失去价值”的观点有失偏颇。

(2)接着指出云旅游的优势:作为新的“种草”模式,“云旅游”可以将数字“流量”变为“留量”。

在技术与商业模式创新的推动下,作为全新的体验产品的诸多好处。

(3)最后进一步指出虽有缺陷但应看到云旅游的意义和它的发展空间大。

(每点2分)6、A、后半生了然无味于文无据7、B.没有反复的修辞8、如何理解“生涯的午后”中的“午后”?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分)(1)指时间的表达,中午过后。

(2)比喻人生经历的后半生的开端。

(3)诗人总结前半生的收获,并对后半生进行思考;(4)午后不是日落,对生活和创作依然充满热情和希望。

(一点一分)9、请结合诗歌分析,诗人情感的起伏。

(6分)(1)诗人对前半生生活的感慨和取得辉煌成就的欣慰。

(2)对人生坎坷经历的思考,人到中年对清贫的坚守(3)诗人虽然创作出大量的作品,留下丰富的精神财富,却不能被世人所理解,只能在荒野上留下自己的孤坟的苦涩和悲壮之情。

(4)午后还没有到日落的时辰,依然有对生活和创作的热情与希望。

2021-2022年高二上学期12月第二次月考 语文试题 含答案

2021-2022年高二上学期12月第二次月考 语文试题  含答案

2021-2022年高二上学期12月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说明:1.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2.将卷Ⅰ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卷Ⅱ用蓝黑钢笔或圆珠笔答在答题纸上。

3.答题纸卷头和答题卡均填涂本次考试的考号,不要误填学号,答题卡占后5位。

一、基础题:(30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搠.(shuò)倒捧袂.(mèi) 连累.(lei) 俨.(yǎn)骖騑闾.(lǚ)阎扑地B.央浼.(měi) 墁.(màn)地睢.(suī)园万应锭.(dìng) 逸兴遄.(chu án)飞C.岑.(cén)寂付梓.(zǐ) 睇眄.(miǎn) 宿舂.(chōng)粮叨.(dāo)陪鲤对D.逋.(bū)慢糍.(zī)粑赍.(jī)发碧溪岨.(qú) 决.(xuè)起而飞2.下列各项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酒馔噩梦坍缩兴高采烈不落言筌B.滑稽玷辱尺椟交头接耳日薄西山C.踹水拮据幅射彤云密布门衰祚薄D.仓廒搭膊流苏解腕尖刀钟铭鼎食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便具有扶助他人的热肠,做善事,行义举,从善如流....,这些美好的品德代代相传,直至今日。

B、这篇小说反映了特定历史时期南方人民艰苦卓绝的斗争生活,特别是把一批走出校门、献身革命的年轻人刻画得入木三分....。

C、我们不得不承认,大师们的作品也是参差不齐的,某些篇章语言繁冗乏味,格调低下庸俗,真让人不忍卒读....。

D、进入二十一世纪,网上聊天已成为人们交际的独特方式,然而,一些人尽管不懂语法,偏要卖弄文采,把一些意思相同的词语连用在一起,以至叠床架屋....。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美国对从中国进口的钢格栅板征收14.5%的反倾销关税,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激起了中方的强烈不满,中方将美国商务部官员漏洞百出的言论公之于众,奇文..共赏..。

高二语文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高二语文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濮阳市综合高中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伟大的文艺展现伟大的灵魂,伟大的文艺来自伟大的灵魂。

歌德说过:“假如想写出雄伟的风格,他也首先就要有雄伟的人格。

”一切艺术创作都是人的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互动,都是以艺术的形式反映生活的本质、提炼生活蕴含的真善美,从而给人以审美的享受、思想的启迪、心灵的震撼。

只有用博大的胸怀去拥抱时代、深邃的目光去观察现实、真诚的感情去体验生活、艺术的灵感去捕捉人间之美,才能够创作出伟大的作品。

尽管创作不能没有艺术素养和技巧,但最终决定作品分量的是创作者的态度、经典之因此能够成为经典,其中必定含有隽永的美、永恒的情、浩荡的气、经典通过主题内蕴、人物塑造、情感建构、意境营造、语言修辞等,容纳了深刻流动的心灵世界和鲜活丰满的本真生命,包含了历史、文化、人性的内涵,具有思想的穿透力、审美的洞察力、形式的创造力,因此才能成为可不能过时的作品。

文艺要塑造人心,创作者首先要塑造自己。

养德和修艺是分不开的。

德不优者不能怀远,才不大者不能博见。

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把崇德尚艺作为一生的功课,把为人、做事、从艺统一起来,加强思想积累、知识储备、艺术训练,提高学养、涵养、修养,努力追求真才学、好德行、高品位,做到德艺双馨、要自觉抵制不分是非、颠倒黑白的错误倾向,自觉摒弃低俗、庸俗、媚俗的低级趣味,自觉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腐朽思想。

文艺创作是艰难的创造性劳动,来不得半点虚假。

那些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住的文艺精品,都是远离浮躁、不求功利得来的,都是呕心沥血铸就的、我国古人说:“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路遥的墓碑上刻着:“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

"托尔斯泰也说过:“假如有人告诉我,我能够写一部长篇小说,用它来毫无问题地断定一种我认为是正确的对一切社会问题的看法,那么,如此的小说我还用不了两个小时的劳动。

2021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 语文 含答案

2021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 语文 含答案

2021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语文含答案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2分)()A.亵渎./赎.罪孝悌./涕.零遛.鸟/溜.达戛.然而止/弃甲曳.兵B.悼.念/泥淖.伺.候/伺.机昭.告/诏.令濒.临绝境/捷报频.传C.镣.铐/瞭.望猿猱./杂糅.蜕.变/兑.现不可估量./量.体裁衣D.旋.风/旋.涡狙.击/诅.咒牛虻./氓.隶义愤填膺./真赝.难辨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2分)()A.山巅桑葚建树祸起箫墙白头偕老B. 磐石肤浅萎缩繁芜从杂至理名言C.缔造家具九州万不得已浅尝辄止D.枷锁攀援压榨作客他乡遥遥欲坠3.下列诗句中加点词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次第:光景)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乘:登上)B.锦瑟无端..五十弦(无端:不知原因)秋月春风等闲..度(等闲:轻易)C.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风情:风采神情)低眉信.手续续弹(信:随便)D.扪参历井仰胁息..(胁息:屏住呼吸)梦啼妆泪红阑干..(阑干:纵横的样子)4.下列选项中与例句的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例句: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A.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C.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D.将子无怒,秋以为期5.下列诗句中划横线部分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2分)( )A.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B.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C.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D.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6.下列选项中的诗句填入《夏日西斋书事》一诗画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2分)()榴花映叶未全开,槐影沉沉雨势来。

,满庭鸟迹印苍苔。

A.只道林间无人至 B.小院地偏人不到 C.门巷深深过客稀 D.寒气偏归我一家二、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

与韩荆州书李白白闻天下谈士相聚而言曰:“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

宁夏平罗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2月)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宁夏平罗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2月)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平罗中学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月考考试高二语文试卷第Ⅰ卷一、基础学问(15分)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3分)①、至于颠覆,理固宜然..②、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③、师不必..贤与弟子④、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⑤、思厥先祖父..⑥、则胜败之数,存亡..之理⑦、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A、③④B、①⑦C、②⑤D、①⑥2、从文言句式看,与例句相同的一句是()(3分)例句: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A、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B、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C、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D、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3、下列对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兵器)B、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最终)C、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招致)D、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再次)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A. 厂长动情地说:“为了扭转目前的不利局面,我们将接受一种新的对策,期望大家共同努力,功败垂成....,在此一举!”B. 据了解,“陆海统筹海水西调高峰论坛”中“海水西调”观点的始作俑者....为西安交通高校社会工程争辩中心教授霍有光。

C.邹昊告知记者,为了爱护我们的干部,接受全程电子跟踪管理,既保证了整个流程的公开透亮,也避开了瓜田李下....之嫌。

D.中学语文课文的主要功能是挂念中同学打基础,而鲁迅杂文令疲乏不堪的学子们因目无全牛....,而对这些课文产生畏惧和逆反心理。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要求各级政府细心组织,细心实施,细心规划,使灾区人民在恢复重建中赢得新的进展机遇。

B.市广电局宣称:将来三个月将在市区居民小区全面落实和推动有线电视数字化精神,居民小区电视信号由模拟制转换为数字制。

C.很多企业都生疏到,为了应对消费需求和竞争格局的变化,必需把改进服务提到与研发新产品同等重要的位置上。

2021-2022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II)

2021-2022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II)

2021-2022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II)一、选择题(21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3分)A.当社会各阶层人士都为受灾的同胞慷慨解囊时,这位据说身价过亿的富豪却细大不捐....,引起了大家的不满。

B.在全省经济发展座谈会上,李教授的讲话直击时弊,同时又颇具前瞻性,对于当前经济工作而言,可谓空谷足音....。

C.云峰社区餐厅明天将开始营业,消息传出,社区居民口耳相传....。

以前他们到最近的餐厅都要步行半个多小时,现在出门走几步就能吃上饭了。

D.有些大学毕业生不能正视自己的问题和追求,不能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因此有人指责他们百无一能....。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纪录片《牡丹》将由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和洛阳电视台联合摄制完成;日前双方的各项准备工作正有序展开,相信不久我们就可以看到一场有关牡丹的视觉盛宴。

B.中华“春节符号”经过历时一年的全球征集,终于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发布,但如何让它真正成为代表春节的符号,有关方面还要认真思考。

C.小说《百年孤独》的作者加西亚·马尔克斯在去世之后,无数异国他乡的读者为之黯然,短短几天时间,全球众多报刊登载了大量的缅怀他的文章。

D.电视剧《离婚律师》围绕着“相信爱情,经营婚姻”为主题,讲述了两个原本不再相信爱情的离婚律师最终走进婚姻殿堂的故事。

3.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当代艺术博物馆今日举办名为“风物”的展览,展出了几位画家、摄影师的作品。

,。

,,,,能启发我们发现身边的奇景和诗意。

①因此无论多么微不足道的事物都可变成艺术主题②展出的作品大部分都体现出“细节带出重点”的风格特点③彰显出艺术独具的神奇力量④作品展示的都是他们在美国南部腹地、新西兰北岛旅行时留下的记录⑤内容从自然环境、建筑、各类标志,到人物、室内布置,覆盖面很广⑥而且带有叙事意味,每件作品都像日常世界的一个短篇故事A.②⑥⑤④③①B.②③①④⑤⑥C.④⑤②①⑥③D.④⑥⑤①③②4.下列各句中全都含通假字的一组是()(2分)①技盖至此乎?②善刀而藏之。

高中语文 高二12月月考语文试卷答案

高中语文 高二12月月考语文试卷答案

高二语文12月月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答案】1.C 解析:A .“只是因为”因果表述过于绝对,“当时的真实已无法还原而只能达成现时的理解”只能视为原因之一。

B .“语言的‘指涉性’使得诗歌文本可以自给自足”错误。

按原文,“语言的‘指涉性’”使“任何文本都是其他文本的吸收和转化”,诗歌文本的自给自足这个结果不是语言的“指涉性”带来的。

D.“必然”过于绝对化,应该是“有可能是以牺牲诗歌的审美性和人的创造性为代价的”。

2.C 解析:C.“文学被降格为历史的附庸,导致批评者只看到了历史赋予的意义”错误,“把文学降格为历史学的附庸,忽略文学的个性存在,只看到历史赋予的意义,而没看到语言技巧与审美经验赋予的意义”“导致”一词强加因果,原文并无此意。

故选C。

3.C 解析:划线句的意思:在诗歌解读的过程中,创作背景即所谓的真实历史的过度介入,会妨碍诗歌欣赏的自由,损害诗歌的审美魅力。

选项ABD中的诗句本身具有跨越时空的审美魅力,用明确的历史事件标定情感指向,反而让这三首诗都成了个人隐私的实录,即“‘美’作为代价偿付了‘真’”。

而C项虽然也涉及对当时背景的暗示,但诗歌本身在写景层面的审美性并没有被消解。

故选C。

4.①第①段——提出问题:诗歌的解读是否一定依赖背景分析?②第②③段——分析问题:诗歌是无需背景支撑便可自给自足的文本,背景的过度介入反而破坏意义理解的可能;诗歌写作是复杂的心理活动,背景分析则将这个活动过程简化,忽略语言技巧和审美经验发挥的作用。

③第④段——得出结论:背景分析可以作为探寻诗歌意义的途径之一,但绝不能独揽意义的解释权。

(答出一点1分,两点3分,三点4分。

)5.①以诗歌本身的语言文本为根基,关注语言技巧等形式层面的欣赏。

②立足自身经验,关注自身审美感悟,以人类共通的情感获得审美共情。

③当诗歌主题与历史背景相关密切时,适度关注诗歌背景以知人论世。

④避免给诗歌“贴标签”或刻板分类,要领会诗歌的整体魅力和丰富意蕴。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月考高二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月考高二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月考高二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 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 题。

材料一:从一朵晶莹、素洁的雪花开始,从一声纯净、温暖的童声开始,从一株昂扬、葱绿的春芽开始,2022年北京冬奥会来到了我们身边。

北京冬奧的背后,凝结着无数参与者的心血汗水。

他们之中,有一位用自已独特的方式,为北京冬奥记录着、见证着、歌哭着,她就是长篇纪实文学《中国冬奥》(人民文学出版社2022年1月出版)作者孙晶岩。

孙晶岩从2017年中国申办冬奥成功开始,历时5年,走访国内外多个城市,面对面采访200余位与冬奥会相关的各界人士,全景记录了北京冬奥会从酝酿、中办到筹备充满曲折与挑战的历程。

作品通过丰富真实的事例和人物,立体、生动地书写了京冀两地三大冬奥赛区的建设奇迹,更呈现出新时代的中国续写奥运辉煌的决心与实力,读来令人荡气回肠。

孙晶岩坚持“报告文学要有宏大视野”的创作理念。

她创作《中国冬奥》的初衷和记录冬奥筹备历程的重点,是向世界展现一个真实、有活力、有实力的中国形象,是希望能真实记录冰雪运动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促进。

正是作者的家国情怀,使整部作品呈现出文学反映时代重大进程的及时性和前瞻性。

通过这本书,我们能感受到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有中国国力的支撑、有冰雪产业的发展、有与世界的融合。

从这部《中国冬奥》中可以看出作家对“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理念的躬身实践。

孙晶岩说:“报告文学是行走的艺术,一定要用脚板子跑出来,要讲究文学性,刻画主人公的精气神,弘扬真善美。

”为创作这部作品,她在大雪纷飞的冬天,凌晨5点就起床赶往建设工地采访:在零下20摄氏度的夜间,与张家口赛区的建设者们一起感受壮观的雪场造雪:坐着绿皮火车,穿过漫长一夜去冰雪基地采访,见到艰苦简陋的训练环境,为教练员、运动员的精神感动落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市垫江县第五中学【精品】上学期12月月考高二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人生的四种境界张世英按照人的自我发展历程、实现人生价值和精神自由的高低程度,人生境界可分为四个层次,即欲求境界、求知境界、道德境界和审美境界。

最低境界为“欲求境界”。

人生之初,在这种境界中只知道满足个人生存所必需的最低欲望,故以“欲求”称之。

当人有了自我意识以后,生活于越来越高级的境界时,此种最低境界仍潜存于人生之中。

现实中,也许没有一个成人的精神境界会低级到唯有“食色”的欲求境界,而丝毫没有一点高级境界。

以欲求境界占人生主导地位的人是境界低下而“趣味低级”的人。

第二种境界为“求知境界”。

在这一境界,自我作为主体,有了进一步作为认知客体之物的规律和秩序的要求。

有了知识,掌握了规律,人的精神自由程度、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就大大提升了一步。

所以,求知境界不仅从心理学和自我发展的时间进程来看在欲求境界之后,而且从哲学与人生价值、自由之实现的角度来看,也显然比欲求境界高一个层次。

第三种境界为“道德境界”。

他和求知境界的出现几乎是同时发生,也许稍后。

就此而言,把道德境界列在求知境界之后,只具有相对的意义。

但从现实人生意义与价值的角度和实现精神自由的角度而言,则道德境界之高于求知境界,是不待言的。

发展到这一水平的“自我”具有了责任感和义务感,这也意味着他有了自我选择、自我决定的能力,把自己看作是命运的主人,而不是听凭命运摆布的小卒。

但个人的道德意识也有一个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当独立的个体性自我尚未从所属群体的“我们”中显现出来之时,其道德意识从“我们”出发,推及“我们”之外的他人。

人生的最高精神境界是“审美境界”。

这是因为此时审美意识超越了求知境界的认识关系,它把对象融入自我之中,而达到情景交融的意境;审美意识也超越了求知境界和道德境界中的实践关系。

这样,审美境界即超越了认识的限制,也超越了功用、欲念和外在目的以及“应该”的限制,而成为超然于现实之外的自由境界。

在现实的人生中,这四种境界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

很难想象一个人只有其中一种境界而不掺杂其他境界,只不过现实的人,往往以某一种境界占主导地位,其他次之。

于是我们才能在日常生活中区分出某人是低级境界、低级趣味的人,某人是高级境界、高级趣味的人,某人是以道德境界占主导地位的道德家,某人是以审美境界占主导地位的真正诗人、真正的艺术家……(节选自2009年12月31日《光明日报》,有删改)1.关于“人生境界”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他存在于人的自我发展历程中,体现着实现人生价值和精神自由的高低程度。

B.它由四个层次组成,从幼年到成年,人的每一个时期都要经历这四个层次。

C.现实的人生中,它是一个整体,是由从低到高的四种境界错综复杂的交织在一起的。

D.每个人的人生境界表现错综复杂,不同层次的人生境界分别主导着人生的不同阶段。

2.对于“求知境界”与“道德境界”关系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作者把“道德境界”列在“求知境界”之后,并不意味着前者就一定比后者出现得晚。

B.达到了“求知境界”,人具备了知识,掌握了规律,为“道德境界”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C.责任感与义务感使“道德境界”不同于“求知境界”,并高于“求知境界”。

D.“求知境界”虽也把“自我”作为主体,但这个“自我”却不同于“道德境界”中的“自我”。

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欲求境界”是人生的最低境界,这种境界是任何一个具有高级境界的人所极力排斥的。

B.“求知境界”中的“自我”已不再仅满足于个人生存所必须的最低欲望,而对规律与秩序有了认知的要求。

C.“道德境界”中的人不再关注自我,而已经有意识地把“我们”作为自我选择、决定时的中心了D.“审美境界”是人生最高的精神境界,到了这一境界就能自由地超越并摒弃其他三种境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成人不自在郭英德《西游记》记录了孙悟空从出生、成长、奋斗,直到成为“斗战胜佛”的曲折过程,揭示了一个深刻的人生哲理:成人不自在。

孙悟空的出生,和普通人大不一样,他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摆脱了人与生俱有的社会关系。

用小说的话,就是“不服麒麟辖,不服凤凰管,又不服人间王位拘束”。

那么,作为一个原生态的人,他是不是就获得了真正的“自在”呢?这还不行。

他发现自己生活的环境太狭隘了,来来回回就在花果山上,交往的就是些个猴兄猴弟。

他想要拥有更大的空间和世界,所以去寻仙问道,有了种种法力。

一个筋斗云翻出十万八千里,生活空间如此之大,可以为所欲为,来去自如。

有了这么广阔的生存空间,就获得真正的“自在”了吗?还是不行。

孙悟空有一天突然悲叹起来,他看到老猴死去,想到自己迟早也要死去,于是到阎罗殿去把自己的名字从生死簿中勾掉,从而拥有了绝对意义上的“自在”。

但是对社会人来说,这却触犯了规范,社会不允许没有经过任何修炼就得到这种绝对自由。

孙悟空扰乱了正常的秩序,这必定要受到惩罚。

社会要么剿灭他,要么改造他。

小说采取了寓意性的写法,用“如来佛的掌心”代表一种无所不能的社会规范,个人有再大的能耐也逃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

“个体人”一旦步入社会,就不可能再有绝对的自由自在了。

孙悟空遇到唐僧,投身西天取经的事业,这是偶然的事情吗?不完全是。

小说有一个寓意性的写法——“紧箍儿”。

紧箍儿是有形的东西,但却有无形的含义。

孙悟空头上的紧箍儿是怎么戴上的?是他自己戴上的。

他看到藏着紧箍儿的花帽子漂亮,就自己给自己戴上了。

这说明孙悟空是心甘情愿地接受社会规范,保护唐僧西天取经的。

“紧箍咒”有一个很雅的名字,叫“定心真言”。

只有把孙悟空的心“定”住,他才能真正地长大成人。

于是,西天取经,是孙悟空充分发挥个人能力的过程,更是他收心敛性的过程。

西天取经赋予孙悟空的任务,就是保护唐僧一步一步走到西天去,跋山涉水,不能偷懒。

这是一种人生的命题,人生是一步一步走过来的,人生最大的价值不在于目的,而在于过程。

西天取经的八十一难,并没有内在的逻辑联系。

那些周而复始、形形色色的险阻与妖魔,都不过是孙悟空修心过程中所遇障碍的象征。

任何社会中的人都面临着“自在”和“成人”的两难处境。

你生活在社会当中,一方面希望有更多自由,另一方面又发现面临着种种约束。

这是两难的,人的一生就是在这种两难处境当中找到最佳位置。

在这个意义上,孙悟空是成功的。

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推论,最恰当的两项是A.孙悟空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没有一般人与生俱来的社会关系,因此他拥有绝对自在。

B.为了让孙悟空服从管教,唐僧骗孙悟空带上了紧箍儿,从此孙悟空再也不是自在的人了。

C.文中说孙悟空是成功的,因为他能够服从安排,跟随唐僧一步一步走到西天去,完成取经的任务,实现自己最大的人生价值。

D.成人不自在,因为社会当中的种种约束束缚了人的自由,能够在“自在”与“成人”的两难处境中找到最佳位置的人是成功的。

E.孙悟空跟着唐僧取经最终成为“斗战胜佛”,是因为他经过一番收心敛性的过程,找到了“自在”与“成人”这一两难处境中的最佳位置。

5.文中“如来佛的掌心”“紧箍儿”“八十一难”分别意味着什么?6.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西天取经”的寓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一拳之石取其坚,一勺之水取其净(节选)①启功先生生前有一方特别喜爱的古砚,上有砚铭:“一拳之石取其坚,一勺之水取其净。

”先生多次书写这则铭文,并把自己的卧室兼书房命名为“坚净居”,自号“坚净翁”。

②作为中国当代著名书画家、教育家和国学大师,启功出身皇族,是清雍正帝的第九世孙,可是由于降袭制,到他曾祖父这一辈,受封爵位的俸禄已经连养家都不够。

到他这一辈,为了养家糊口,启功初中未毕业便辍学了。

苦难的生活,磨炼了启功的意志。

他一边教家馆挣钱贴补家用,一边寻找工作,同时跟随几位老先生学习中国古典文学,习作诗词文章,练习书画创作。

他不拘一格,师从百家,如饥似渴地学习传统文化,奠定了以后做学问的基础。

③启功最可贵的是不盲从前人,更不迷信权威。

他向溥心畬学画,溥心畬总说“要空灵”。

至于怎样“空灵”,他也说不上来。

启功就一边临摹学习一边用心琢磨,终于有一天明白了“空灵”的道理。

关于书法的结字、用笔,元代著名书画家赵孟頫说:“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功。

”这一观点流传了几百年,从来没有人怀疑。

可是启功通过几十年的创作实践得出的结论却不同。

他认为:“从书法艺术上讲,用笔与结字是辩证的关系。

但从学习书法的深浅阶段讲,则应是以结字为上。

”他经过多年的探索,发现了学书的奥妙:“用笔何如结字难,纵横聚散最相关。

一从证得黄金律,顿觉全牛骨隙宽。

”④启功先生是一个认真的人。

他天天临帖,几乎从未间断。

当浮躁之气充斥书画界,他仍然坚守着自己的美学原则,认认真真、老老实实、一笔一画地写着自己的字。

2000年4月,88岁的他在《光明日报》发表长文《读〈论语〉献疑》,就《论语》中的一些众说纷纭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2003年10月,91岁高龄他抱病到国家图书馆作讲座《沈约四声及其与印度文化的关系》,对中国诗歌韵律来自印度的说法予反驳。

2004年7月,他出版了《启功讲学录》等三本书,留下了许多珍贵史料和重要观点。

⑤改革开放之后,启功先生迎来了“迟到的春天”,他的书法声名日隆,一字千金。

先生并没有以此自矜,对一些修理工、服务员,他反倒是主动赠字感谢他们的劳动。

这在客观上也造成了社会上对他的字太“滥”的非议。

而先生毫不介意,因为他本来就没像有的人那样拿字卖钱。

⑥可是对一些趾高气扬不可一世的权贵就不假以辞色了。

一位商人向他求字,说要制成匾额挂在酒楼上,但一副财大气粗的样子,甚是无礼。

启功先生断然拒绝了他的要求,还批评了他毫无诚意。

还有一次,一位自称是空军首长秘书的人来替首长索字,态度蛮横。

启功缓缓问道:“我要不写,你们首长会不会派飞机来炸我?”那人没想到他会这么问,赶紧回答:“那当然不会。

”启功说:“那我就放心了你走吧。

”⑦对于原则问题,先生从不苟且。

1993年,他发现有人假冒他的名义,对古书画作品进行鉴定,造成书画市场的混乱。

对此,老先生非常愤怒,发表声明:“从今以后,启功不再为任何个人收藏的古字画鉴定真伪,凡有以‘启功’名义在个人收藏的古字画上题签的均为假冒,概与本人无关。

凡以我的名义欺诈别人的,属于犯罪行为,我要保留追究刑事责任的权利。

”⑧先生对自己无情解剖、严格要求。

1938年,启功失业后,为生活所迫,曾短暂地在日伪政府里做过一个比科员还低的小职工,总共不过三个多月为此他一直深深自责,视为自己人生道路上的一个污点。

新中国成立后,启功主动向陈垣校长坦白了这件事,陈校长听了,只说了一个字:“脏!”这一个字,启功记了一辈子,并且郑重地写进了《口述历史》中:“就这一个字,有如当头一棒,万雷轰顶,我要把它当作一字箴言,警戒终身——再不能染上任何污点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