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迷 (2)

合集下载

昏迷病人急救护理措施

昏迷病人急救护理措施

昏迷病人急救护理措施昏迷是指意识丧失,对外界刺激无反应,不能自主维持呼吸、循环等生命功能的一种严重病情。

昏迷病人的急救是非常重要的,以下是昏迷病人急救护理措施:1. 调查病情在处理昏迷病人前,必须对病人做出基本调查,包括了解其生理状态、病史、药物使用情况等。

调查病情的目的是确定病因,以便采取相应的救治措施。

如果有必要,还需在现场通知医院,为医院提供必要的信息。

2. 维持呼吸通畅昏迷病人呼吸困难,易发生窒息。

因此,维持呼吸通畅至关重要。

在这种情况下,需采取紧急逆行性人工呼吸。

人工呼吸时,注意力度要轻,避免伤及患者口腔和呼吸道。

3. 保持体位昏迷病人在斜坡上放置,头部高于身体,避免通气功能受损。

同时,适当地使头部向一边偏转,避免刺激呕吐物。

4. 监测生命体征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是非常重要的。

需要监测的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

另外,应检查眼球的反回条件,以便判断病变部位是否发生改变。

每5分钟左右测量一次,了解其生命指标的变化情况。

5. 快速输液昏迷病人身体虚弱,需要快速输液,尽快补充体内失去的水分和矿物质。

在输液时,需要选择适当的药物,如氯化钠、葡萄糖等,以维持生命体征的稳定。

6. 注意保暖昏迷病人身体虚弱,易受寒冷侵袭,因此需要注意保暖。

在外界气温较低的情况下,可以使用保暖毯、暖水袋等用品,避免病人出现低体温。

7. 心理疏导昏迷病人常常处于恐惧和恐慌中。

需要及时进行心理疏导,使其保持情绪稳定,有利于病情恢复。

在给昏迷病人进行急救时,需要小心处理,尤其是在注射药物和进行人工呼吸时,必须特别小心。

昏迷病人的救治需要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完成。

格拉斯哥昏迷评分量表

格拉斯哥昏迷评分量表

格拉斯哥昏迷评分量表(GCS)(2007-06-05 15:27:25)?一般正常人昏迷指数是15,若是7以下叫深度昏迷,若是3~5之下,经插气管急救后,还未提高就有可能会成为植物人,昏迷指数最低就是 3,不可能再低。

昏迷指数指就是「格拉斯哥昏迷指数」(简写成GCS),是由Dr.Jennett于1974年于格拉斯哥提出。

这项指数在西元1977年做过小幅度修正。

因为使用简单、客观之评估量表,格拉斯哥昏迷指数在这二十几年来已经成为全世界评估昏迷程度的主要标准,而其使用范围也不局限于头部外伤,如中风等可造成意识障碍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也大多使用此项指数。

昏迷指数的评估包含睁眼反应、语言反应与运动反应三个部份。

其中睁眼反应若病患自己能张开眼睛得到4分,听到别人说话而张开眼睛得到3分,若因为检查者施以疼痛刺激而张开眼睛得2分,完全没有睁眼反应得1分。

语言反应若对时、地、人等定向问题可以正确回答得5分,若虽可回答问题,但答案错误则得4分,若回答文不对题,但仍有语言结构则得3分,若能发出声音,但无法了解其意思则得2分,若无法发出声音则得1分。

运动反应若可以遵从口头指示作动作则得6分,若疼痛刺激时,手脚可向刺激处移动得5分,若疼痛刺激时肢体可回缩得4分,疼痛刺激时肢体呈屈曲反射得3分,疼痛刺激时肢体呈伸张反射得2分,若身体全无运动反应则得1分。

将三个部分分数相加后昏迷指数总分满分为15分,最低为3分。

头部外伤病患的昏迷指数,如果是13─15分,病情为轻度;9─12分,为中度;8分或更低的话,即是严重头部外伤意识障碍的评定量表3Glasgow coma scale(GCS):1974年由苏格兰格拉斯哥(Glasgow)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的Teasdale、Jennett于Lancet上发表。

包括睁眼(E)、言语(V)、运动(M)三个子项15条,评分从最低3分到最高15分。

这是目前世界上使用最广的意识障碍评定量表,从最初的用于颅脑外伤后昏迷的评估到各种原因导致的各个学科的意识障碍。

昏迷患者的急救措施

昏迷患者的急救措施

昏迷患者的急救措施引言昏迷是指人因各种原因导致意识丧失,无法清醒或与外界交流。

昏迷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紧急情况,需要及时有效的急救措施。

本文将介绍昏迷患者的急救措施,以便提供参考和指导。

急救前准备在进行昏迷患者的急救前,我们需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1.确保自身安全:在急救过程中,要确保自身的安全,避免受到伤害。

2.呼救:及时拨打急救电话,通知医护人员前来救援。

告知相关信息,如昏迷患者的症状、时间和当前所在位置。

3.准备急救器材:在急救开始前,准备好常用的急救器材,如急救箱、面罩、急救药品等,以备不时之需。

昏迷患者的急救措施1. 建立呼吸道通畅呼吸道堵塞是导致昏迷的一种常见原因,因此,确保患者的呼吸道通畅至关重要。

下面是建立呼吸道通畅的步骤:•判断呼吸:观察患者胸廓是否有起伏,听是否有呼吸声,近距离感受是否有气息。

•采取急救措施:如果患者没有呼吸或呼吸非常困难,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将患者平躺在坚硬平整的地面上,托起其下颌,然后进行按压透气。

每分钟进行10-12次的按压透气,维持氧气供应。

•清除呼吸道异物:如果发现患者的呼吸道有异物,应立即将其清除。

使用手指轻轻扫除口腔内异物或者采取其他合适的方法进行清除。

2. 控制出血和保持体液循环大量出血可能是昏迷的原因之一,因此,控制出血和保持体液循环对于抢救昏迷患者来说非常重要。

以下是控制出血和保持体液循环的措施:•停止出血:如果患者出现明显的外部出血,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止血。

可以使用纱布、绷带等进行包扎。

•保持体液循环:如果患者出现休克的症状,应立即采取措施维持体液循环。

可以通过输液等方式给予适当的液体。

3. 维持循环和氧合保持循环和氧合对于昏迷患者的生命支持至关重要。

以下是维持循环和氧合的措施:•心肺复苏:如果患者出现心跳骤停,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按照BLS (基本生命支持)的程序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

•维持体温:昏迷患者的体温调节能力较差,容易出现体温过低或过高的情况。

昏迷后急救措施

昏迷后急救措施

昏迷后急救措施昏迷是指意识丧失而不能对外界刺激作出正常反应的一种症状。

造成昏迷的原因很多,如心脑血管疾病、中毒、外伤等等。

昏迷病人需要及时施救,以下是昏迷后的急救措施:步骤一:举报求救1.在第一时间,应该察看被害者的呼吸、脉搏情况,观察是否存在大面积出血或其他情况。

2.拨打120或119急救电话。

告诉急救人员现场的具体情况和地址等信息。

步骤二:基本抢救措施1.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之前,应该让昏迷病人保持安静,注意维持呼吸道的通畅,防止病情恶化。

2.如果昏迷者的呼吸道被物体阻塞,应该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CPR心肺复苏,直到急救人员到达之前。

步骤三:危重病人的处理如果昏迷者呼吸微弱或没有呼吸,应该进行紧急的人工呼吸和CPR心肺复苏等抢救措施。

这种情况通常表明病情非常严重,急救人员到达之前不能掉以轻心。

有经验的人可以为病人做心肺复苏。

在进行人工呼吸过程中,要注意正确的姿势,使昏迷病人头部向后呈120度角,使呼吸道开放。

步骤四:药物处理如果昏迷者是因为药物过量或其他原因导致的昏迷,必须在急救人员到达之前进行药物处理。

主要在口腔内滴几滴甘露醇,并并使其坐起、侧身或头低脚高的姿势,以便将药物排出体外。

注意事项:1.不要给病人吃喝,以免疾病加重。

2.在从事人工呼吸和CPR心肺复苏等措施的时候,应该注意力度要适中,力度过大容易损伤病人,力度过小则无法达到成效。

3.昏迷者头部应该侧向一侧,以便于呼吸通畅和物体排除。

4.昏迷的患者处于紧张的状态,应该安抚其情绪,让其保持平静。

总之,昏迷病人是需要紧急救治的。

在进行相关措施的时候,需要注意力度适中,正确的姿势,不要让病情恶化。

希望大家能够了解这些基本的急救常识,在发现昏迷病人时,可以做出正确的反应,救助他人,切勿错过黄金抢救时间。

肝性脑病护理习题及答案

肝性脑病护理习题及答案

1、肝性脑病最具特征性的神经系统体征,具有早期诊断意义(A)A扑翼样震颤B睡眠习惯改变C意识障碍D智能障碍2、可抑制肠道产尿素酶的细菌,减少氨生成的药物是(C)A支链氨基酸B谷氨酸钠C新霉素D乳果糖3、肝性脑病病人口服乳果糖主要目的是为了但)A导泻B酸化肠道C抑制产尿素酶细菌的生长D补充能量E保护肝脏4、肝性脑病患者为减少肠道氨的吸收,灌肠时不宜采用的措施是:但)A生理盐水淸洁灌肠B肥皂水灌肠C硫酸镁口服导泻D白醋加生理盐水灌肠5、肝性脑病前驱期的主要表现是(厲A轻度性格和行为改变B扑翼样震颤C脑电图异常D意识错乱E昏睡但可唤醒6、下列哪项与肝性脑病主要诱因无关:乍)A感染B上消化道出血C高蛋白饮食D便秘E低钙血症7、乳果糖治疗肝性脑病的理论基础:(A)A氨中毒学说B血浆氨基酸学说C假神经递质学说DGABA学说E神经毒素综合学说&在肝性脑病的治疗中,禁止使用的药物是(B)A绿汀诺B安定C谷氨酰胺D精氨酸E乳果糖9、肝性脑病患者氨淸除不足的原因主要见于:(D)A三疑酸循环障碍B谷氨酸合成障碍C谷氨酰胺合成障碍D鸟氨酸循环障碍E肾小管分泌氨减少10、肝性脑病病人避免髙蛋白饮食的目的时为了(A)A减少氨的生成B减少氨的吸收C促进氨的淸除D降低血尿素氮E降低肠道内pH值11、肝性脑病时,患者氨生成过多的最常见原因是:(A)A肠道产氨增多B肌肉产氨增多C脑产氨增多D肾产氨产多、并向血液弥散增多E血液NH4+向NH3转化增多12、肝硬化引起上消化道出血后进而诱发肝性脑病的主要机制是(E) A失血量多导致休克B失血后引起脑卒中C失血造成脑组织缺氧D失血量大干扰脑代谢E肠道积血导致氨生成增多13、治疗肝性脑病正确的措施(E)A髙蛋白饮食B肥皂水淸洁灌肠C静注多巴胺D进粗糙、坚硬食物E谷氨酸钾静脉滴注14、患者男性,50岁,因肝硬化腹水入院。

住院期间患者突然出现淡漠少言,神情恍惚,衣冠不整,吐词不淸。

此时应警惕患者可能出现了(C)A肝癌B继发感染C肝性脑病D肝肾综合征E上消化道出血15、患者男性,65岁,"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大出血"入院,出现性格改变、行为异常,有扑翼样箴濒,医生怀疑肝性脑病。

判断昏迷的标准

判断昏迷的标准

判断昏迷的标准
昏迷是意识完全丧失的一种严重状态,通常表现为对周围事物及光声刺激无反应,任何刺激均不能唤醒,无自主反应,无自发睁眼。

昏迷分为三级:
1. 浅昏迷:对周围事物及光声刺激无反应,对强烈疼痛刺激可回避动作及痛苦表情,但不能觉醒;有较少无意识自发动作;角膜反射、瞳孔对光反射、眼球运动,吞咽、咳嗽反射等存在;生命体征无明显改变。

2. 中昏迷:对外界的正常刺激均丧失,对强烈刺激的防御减弱;自发动作很少;角膜反射、瞳孔对光反射减弱,大小便潴留或失禁;生命体征稍有改变。

3. 深昏迷:对任何刺激均无反应,全身肌肉松弛,无任何自主运动。

眼球固定,瞳孔散大,各种反射均消失,大小便多失禁。

生命体征有明显改变,呼吸不规则,血压或有下降。

此外,临床中常采用儿童改良版格拉斯哥昏迷评分量表进行病情程度评估、了解病情进展及观察治疗反应、判断预后。

如需更多信息,建议查阅相关文献或咨询神经科医生。

患者出现昏迷应急预案

患者出现昏迷应急预案

一、预案目的为确保患者出现昏迷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抢救,降低患者死亡率和致残率,提高医疗质量,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医院各科室,适用于所有昏迷患者。

三、应急预案流程1. 发现患者昏迷(1)医护人员应立即检查患者意识、呼吸、脉搏等生命体征。

(2)如发现患者昏迷,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2. 报告与通知(1)值班医护人员应立即报告上级医师。

(2)上级医师接到报告后,应立即通知抢救小组。

3. 抢救小组组成(1)组长:上级医师。

(2)组员:值班医师、护士、护士长、急诊科医生、护士等。

4. 抢救措施(1)保持呼吸道通畅:清除口腔、鼻腔分泌物,必要时进行气管插管。

(2)建立静脉通道:快速建立两条静脉通道,保证药物及液体输入。

(3)吸氧:给予高浓度吸氧,维持血氧饱和度在95%以上。

(4)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病情,给予相应的药物抢救,如抗休克、抗感染、改善脑细胞代谢等。

(5)监测生命体征:密切监测患者呼吸、脉搏、血压、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

(6)脑保护:给予头部降温,减轻脑细胞损伤。

(7)其他治疗:根据患者病情,给予相应的支持治疗。

5. 通讯与协调(1)抢救小组组长负责与上级医师、其他科室及家属沟通。

(2)护士长负责协调各科室医护人员及设备资源。

6. 救援与转诊(1)如患者病情危重,需转诊至上级医院,应立即联系救护车,做好转诊准备。

(2)转诊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确保安全。

7. 抢救结束(1)抢救结束后,抢救小组组长应向值班医师汇报抢救情况。

(2)对患者进行后续治疗,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四、应急预案培训1. 医院应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应急预案培训,提高急救技能。

2. 对新入职医护人员进行岗前培训,确保其掌握昏迷患者的抢救流程。

3.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医护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

五、应急预案评估与改进1. 定期对应急预案进行评估,分析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2. 根据评估结果,完善应急预案,提高抢救成功率。

小儿昏迷的鉴别诊断(二)

小儿昏迷的鉴别诊断(二)

小儿昏迷的鉴别诊断(二)
王纪文
【期刊名称】《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年(卷),期】2005(012)003
【摘要】1肝性脑病指由肝功能严重失调或障碍所致,以代谢紊乱为主要特征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综合征。

儿科中导致肝脏损害的常见病因为各种感染,尤其是病毒感染;其次为各种原因所致的中毒,包括药物性、较少见遗传代谢病、结缔组织病等。

患儿在以上肝脏病变的基础上,在感染、出血、血pH值改变、低钾血症、应用影响肝功能的药物以及迅速大量放腹水等诱因作用下可导致昏迷。

【总页数】2页(P172-173)
【作者】王纪文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儿科,山东,济南,25001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1.041
【相关文献】
1.小儿昏迷的鉴别诊断(一) [J], 王华
2.小儿昏迷病情的判断及Glasgow昏迷评分的应用 [J], 肖侠明
3.糖尿病昏迷与糖尿病合并脑卒中后昏迷的鉴别诊断 [J], 董万森;付黎明
4.血浆D-二聚体检测在小儿慢性腹痛鉴别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J], 韩俊岭;闵旭葵;邵勇;徐祖龙;潘美珍
5.小儿危重病例评分联合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及视频脑电图对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预后的评估价值研究 [J], 蒋绍清; 潘宣任; 庞宗钦; 庞继彦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把脉“交流昏迷”(二)

把脉“交流昏迷”(二)

把脉“交流昏迷”(二)
金涛
【期刊名称】《大众科学》
【年(卷),期】2013(000)005
【摘要】婚姻的维系需要良善的沟通交流,其中"是我"、"我知"是交流的最基本要素。

要使交流深入下去,还要借助第三个层次:我思。

在第一个层次的交流沟通中,没有任何的信息交通。

而在第二个层次中,只是就事论事而已。

那么,第三个层次的交流沟通已经较前面两个层次的沟通有了一个明显的区别,那就是沟通建立于事实而超越了事实。

近来热播的电视剧《赵氏孤儿案》中,有屠岸贾与儿子屠岸无姜的一段对话。

屠岸贾问儿子夏桀和商纣的故事,当儿子回答后,屠岸贾问:这两个故事说明了什么?屠岸贾自问自答道:王朝不是世袭的,天下是可以夺来的,这天子是谁都可以当的。

这样的对话已经不是一个简单地信息交换了,是一种"借景抒怀",是一种"敞开"。

如果交谈双方都愿意敞开,那么,一个较高
【总页数】1页(P37-37)
【作者】金涛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C913
【相关文献】
1.把脉“交流昏迷”(一)
2.把脉“交流昏迷”(三)
3.把脉“交流昏迷”(四)
4.中华瑰宝国家名片把脉\"少林\"与\"太极\":中原武术文化可以走多远?中原武术文化对外交流座谈会在郑州举行
5.构建交流平台把脉林产未来第二届中国林业产业发展论坛在江苏丹阳召开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昏迷患者应急预案演练

昏迷患者应急预案演练

一、背景为了提高医护人员应对突发昏迷患者的应急处理能力,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根据我国《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医疗机构应急管理办法》的相关要求,我院特制定昏迷患者应急预案演练方案。

二、演练目的1. 提高医护人员对昏迷患者的快速识别、评估和抢救能力;2. 规范昏迷患者抢救流程,确保抢救工作有序进行;3. 加强医护人员之间的协作配合,提高团队整体应对突发事件的水平;4. 完善应急预案,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处置。

三、演练内容1. 演练情景:模拟患者突发昏迷,医护人员进行抢救的过程。

2. 演练步骤:(1)发现患者昏迷:医护人员在巡视病房或值班过程中,发现患者意识丧失、呼之不应。

(2)立即报告:值班医护人员立即报告上级医生,并启动应急预案。

(3)评估病情:评估患者意识、生命体征、呼吸、心跳等,判断患者病情严重程度。

(4)紧急救治:根据患者病情,进行相应的紧急救治措施,如心肺复苏、吸氧、建立静脉通路等。

(5)通知相关科室:通知ICU、麻醉科、急诊科等相关科室,做好抢救准备。

(6)后续处理:对患者进行进一步检查、治疗,并做好病情观察。

3. 演练要求:(1)医护人员需熟练掌握昏迷患者的抢救流程和操作技能;(2)医护人员之间要密切配合,确保抢救工作有序进行;(3)各相关科室要协同作战,共同应对突发事件。

四、演练评估1. 演练结束后,由演练领导小组对演练过程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措施。

2. 对参演人员进行考核,了解其对应急预案的掌握程度和实际操作能力。

3. 对演练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完善应急预案。

五、总结通过本次昏迷患者应急预案演练,进一步提高了医护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为患者提供了更加安全、高效的医疗服务。

今后,我院将继续加强应急预案的培训和演练,不断提高医护人员的综合素质,为患者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突发昏迷的应急预案及流程

突发昏迷的应急预案及流程

一、引言突发昏迷是临床常见的紧急情况,可能导致患者生命安全受到威胁。

为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提高医护人员应对突发昏迷的能力,特制定本应急预案及流程。

二、应急预案1. 立即启动应急预案(1)发现患者突发昏迷,立即通知医护人员。

(2)医护人员接到通知后,立即到达现场。

(3)启动急救系统,组织抢救。

2. 评估患者情况(1)评估患者意识、呼吸、心跳、血压等生命体征。

(2)判断昏迷原因,如低血糖、心脑血管疾病、药物中毒等。

3. 处理措施(1)保持呼吸道通畅- 患者平卧,头偏向一侧或取侧卧位,清除口鼻腔分泌物。

- 必要时吸痰,给予氧气吸入。

(2)建立静脉通路- 根据患者情况,建立静脉通路,快速给药。

- 注意输液速度和剂量,避免过量。

(3)对症治疗- 根据昏迷原因,给予针对性治疗。

- 如低血糖,给予葡萄糖静脉注射;如心脑血管疾病,给予抗凝、降压等治疗。

(4)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定期测量生命体征,观察意识、呼吸、心跳等。

- 如病情恶化,立即采取抢救措施。

4. 通知家属- 病情稳定后,及时通知家属。

- 向家属说明患者病情及治疗方案。

三、流程1. 发现患者昏迷- 发现患者昏迷,立即通知医护人员。

2. 医护人员到达现场- 医护人员到达现场后,立即进行评估。

3. 启动急救系统- 启动急救系统,组织抢救。

4. 评估患者情况- 评估患者意识、呼吸、心跳、血压等生命体征。

5. 给予紧急处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建立静脉通路,对症治疗。

6. 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定期测量生命体征,观察意识、呼吸、心跳等。

7. 通知家属- 病情稳定后,及时通知家属。

8. 整理抢救记录- 整理抢救记录,包括患者病情、治疗措施、抢救经过等。

四、总结本应急预案及流程旨在提高医护人员应对突发昏迷的能力,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在实际工作中,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调整,确保抢救工作顺利进行。

同时,加强医护人员培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昏迷2

昏迷2

是否有外伤; 是否有癫痫病史。
昏迷
(二)体格检查 1. 一般体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检查: 皮肤、黏膜:

灼热、干燥:热射病、感染性疾病; 皮肤湿润:低血糖、吗啡类中毒、有机磷中毒; 苍白:尿毒症。 出血点:出血热、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头皮外伤:脑外伤昏迷; 发绀:亚硝酸盐中毒、肺性脑病; 口唇呈樱桃红色:CO中毒。
昏迷
发病机制 昏迷是由于各种病因造成脑的能量代谢障碍、 缺氧、缺血或神经递质代谢紊乱等,损害了脑 干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不能维持大脑皮层 的正常兴奋状态,或者大脑皮层遭受广泛损害, 或者二者均存在。
昏迷
病因 一、颅内疾病




颅内感染性疾病; 脑血管病:脑出血、大面积脑梗死、蛛网膜 下腔出血、脑动脉瘤破裂; 颅内占位性疾病; 闭合性颅脑外伤:脑震荡、脑挫裂伤、颅内 血肿; 颅内压增高综合征; 癫痫。
体格检查

体温: 昏迷伴发热:各种颅内外感染、脑出血、 热射病; 昏迷伴低温:休克、低血糖、中毒、甲状 腺机能减退、垂体及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 等;
体格检查

呼吸:节律改变、气味 间脑受损:潮式呼吸; 延髓病变:深大、不规则的共济失调呼吸 酸中毒:深大呼吸; 氨味:尿毒症; 烂苹果味:酮症酸中毒; 大蒜味:有机磷中毒; 肝臭味:肝昏迷。


突发:脑血管疾病、外伤、中毒、电击伤; 急性:脑炎、脑膜炎、肝性脑病、尿毒症性脑病 慢性:颅内肿瘤、慢性硬膜外血肿; 阵发性:肝性脑病。
收集病史

伴随症状:



头疼、呕吐:脑血管病; 眩晕: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发热:感染性疾病; 多饮、多尿:糖尿病 扑翼样震颤:肝性脑病。

昏迷病人紧急救治措施

昏迷病人紧急救治措施

昏迷病人紧急救治措施昏迷是指人意识显著降低或完全丧失,不能正确应对外界刺激,没有自主动作,称为昏迷状态。

昏迷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头部外伤、中毒、缺氧等,因此正确掌握昏迷病人的紧急救治措施非常重要。

检查当发现有人出现昏迷状况时,第一时间应该考虑安全,避免发生二次伤害。

接着需要进行检查,核对患者是否有下列情况:•是否有呼吸?检查呼吸频率和呼吸深度。

•是否有心跳?检查心跳频率和心跳节律。

若是患者没有呼吸或心跳,需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如果有呼吸和心跳,需按照以下步骤进一步观察。

•观察瞳孔是否异常,若是瞳孔不等或对光反应消失应考虑颅内压升高。

•观察是否有肢体抽搐、意识障碍或发热、绞痛等症状,以确定病因。

处理在观察清楚患者的症状后,需要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处理措施:低血糖低血糖是指血糖浓度过低,可能引起昏迷。

如果认为低血糖是昏迷的原因,应该立即给患者注射葡萄糖或口服葡萄糖,并且及时送往医院。

中毒中毒也是导致昏迷的常见原因。

如果中毒是导致昏迷的原因,需要尽快洗胃或进行血液透析。

中毒原因不明时,建议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诊断。

呼吸困难呼吸困难也是导致昏迷的原因之一。

如果患者呼吸急促或浅表、气喘,应该松开病人的衣扣、腰带,让患者保持舒适的姿势,以便呼吸机能得到恢复。

同时也应该给予吸氧。

颅脑外伤颅脑外伤是昏迷的主要原因之一。

如果患者出现颅脑外伤,特别是头部外伤,应该保持患者头部高位、颈部中性,暴露呼吸道。

同时应该及时进行头颅MRI或CT检查。

总结发现昏迷病人时需要冷静、稳定地处置。

先排查患者是否有呼吸和心跳,然后进行详尽观察,判断可能病因,及时进行处理。

总之,昏迷病人的救治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采取恰当的处理措施。

如果你遇到了昏迷病人,要尽快对其施救,同时及时呼叫急救车,将病人送往医院。

昏迷2

昏迷2
第 1 步观察静止眼球位置 : 眼球在水平方向向一侧凝视 , 提示大脑半球视中枢受累 , 垂直性眼球分离提示脑干病损 。
第 2 步评价自发性眼球运动 : 眼球浮动 , 向一侧来回运动 通常见于代谢性脑病或者双侧脑干以上病变 ; 眼球上下跳动表
© 1995-2004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癔症性昏睡患者紧闭双目 , 呼之不应 , 查体不合作 , 手拨 眼睑遭遇抵抗 , 拨开时可见眼球居中或左右游动 , 瞳孔等大等 圆 , 光反射灵敏 , 深浅反射均正常 , 无局灶性神经系统体征 。 病史中常有精神受刺激的诱因 , 可令患者嗅氨水棉球促其觉醒 进行鉴别 。
晕厥是因全脑血流量突然减少所致短暂意识丧失 。典型晕 厥的临床过程分 3 期 , 这有助于鉴别诊断 , 即发作前期 (短暂 的自主神经症状 , 持续数秒至数十秒) 、发作期 (短暂意识丧 失而倒地 , 可伴有血压下降 , 脉搏缓慢 , 尿失禁等) 、恢复期 (意识转清 , 大汗淋漓 、面色苍白 、乏力等) 。
者直接压迫脑干可迅速导致昏迷 。小脑扁桃体疝可迅速引起死
亡。
幕上脑出血常见于基底神经节 (壳核) , 多为长期血压控 制不良造成 。出血造成占位效应和脑疝 , 引发昏迷 。详细的病 史 、发现的局灶性体征及适时的 CT 检查十分重要 。
颈内动脉和大脑中动脉主干闭塞引起大面积脑梗死 , 常常 出现严重的脑水肿 、脑疝 。水肿通常在脑梗死后 2~5 天达到 高峰 , 患者病情常常开始较稳定 , 继而逐渐恶化 。脑疝可影响 后循环血液供应 , 出现后循环梗死症状和体征 ; 也可引起中脑 移位 , 出现去大脑强直 。尽管在瘤卒中出血或者肿瘤诱发痫性 发作时表现为昏迷 , 但原发性肿瘤或者转移癌很少以昏迷为其 首发症状 。脑肿瘤常常是在病程晚期发生昏迷 , 而且病程中存 在头痛史 、有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 、25 %的病例有视乳头水 肿 。对这类患者应该行头部 CT 或者 MRI 检查 , 胸部 X 线检查 也十分必要 , 可以发现肺部癌肿 , 而且其他部位肿瘤在转移至 脑前也常常首先累及肺部 。

昏迷的应急预案演练流程

昏迷的应急预案演练流程

一、演练目的为提高医护人员对昏迷患者的应急处置能力,确保患者生命安全,特制定本演练流程。

二、演练内容1. 患者突发昏迷的发现与报告2. 抢救小组的组建与分工3. 抢救措施的实施4. 病情观察与记录5. 演练总结与评估三、演练流程1. 患者突发昏迷的发现与报告(1)医护人员发现患者突发昏迷,立即通知值班医生。

(2)值班医生到达现场后,迅速对患者进行评估,确认患者处于昏迷状态。

(3)值班医生立即向护士长报告,并启动应急预案。

2. 抢救小组的组建与分工(1)护士长接到报告后,立即组织抢救小组,包括值班医生、护士、护士长等。

(2)抢救小组负责人负责指挥抢救工作,明确各成员职责。

(3)各成员按照职责分工,协同作战。

3. 抢救措施的实施(1)保持呼吸道通畅:患者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清除口鼻腔分泌物,必要时给予吸痰。

(2)吸氧:给予患者高流量吸氧,提高血氧饱和度。

(3)建立静脉通道:迅速建立两条静脉通道,遵医嘱给予药物。

(4)持续心电监护:对患者进行心电监护,密切观察生命体征。

(5)脑保护治疗:头部置冰枕或戴冰帽,给予脑代谢促进剂。

(6)病因治疗:针对昏迷原因,给予相应治疗。

4. 病情观察与记录(1)密切观察患者意识、瞳孔、生命体征等变化。

(2)准确记录患者的病情变化、用药情况、抢救措施等。

5. 演练总结与评估(1)演练结束后,抢救小组负责人组织成员进行总结。

(2)总结抢救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3)对演练效果进行评估,确保应急预案的有效性。

四、演练注意事项1. 各成员应熟悉应急预案,明确各自职责。

2. 演练过程中,保持紧张有序,确保患者安全。

3. 演练结束后,及时总结经验,改进不足。

4. 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医护人员应急处置能力。

5. 加强对昏迷患者的护理,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通过以上演练流程,提高医护人员对昏迷患者的应急处置能力,为患者生命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快速导航目录∙1基本概念∙2定义∙3病因分类∙4鉴别诊断∙5病因鉴别∙6护理1基本概念意识障碍的最严重阶段。

意识清晰度极度降低,对外界刺激无反应,程度较轻者防御反射及生命体征可以存在,严重者消失。

昏迷既可由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引起(占70%),又可以是全身性疾病的后果,如急性感染性疾病、内分泌及代谢障碍、心血管疾病、中毒及电击、中暑、缺氧、高原病等均可引起昏迷。

按刺激反应及反射活动等可分三度:浅昏迷:随意活动消失,对疼痛刺激有反应,各种生理反射(吞咽、咳嗽、角膜反射、瞳孔对光反应等)存在,体温、脉搏、呼吸多无明显改变,可伴谵妄或躁动。

深昏迷:随意活动完全消失,对各种刺激皆无反应,各种生理反射消失,可有呼吸不规则、血压下降、大小便失禁、全身肌肉松弛、去大脑强直等。

中度昏迷:对痛刺激的反应消失,生理反应存在,生命体征正常。

极度昏迷:又称脑死亡。

病人处于濒死状态,无自主呼吸,各种反射消失,脑电图呈病理性电静息,脑功能丧失持续在24小时以上,排除了药物因素的影响。

某些部位的病变可出现一些特殊的昏迷:①醒状昏迷。

又称去皮质状态。

两侧大脑半球广泛性病变。

②无动性缄默症。

网状结构及上行激活系统病变。

③闭锁综合征。

桥脑腹侧病变。

昏迷应与嗜睡、意识混浊、昏睡及木僵等鉴别。

昏迷时常有生命体征的急剧变化。

多种生理参数(心、肺功能、体温、脑电图、肾功能及各种生理反射等)的监测是必不可少的。

首要的是针对病因积极治疗,预防合并症,保护心、肺、肾及中枢神经系统功能。

2定义昏迷是觉醒状态与意识内容以及躯体运动均完全丧失的一种极严重的意识障碍,对强烈的疼痛刺激也不能觉醒。

3病因分类颅内、外疾病昏迷病因分类Plum学派的昏迷病因分类Adams的昏迷病因分类颅内、外疾病昏迷病因分类颅外疾病(全身性疾病)1.代谢性脑病2.中毒性脑病颅内疾病1.肿块性或破坏性病变2.弥漫性病变代谢性脑病肝性脑病肾性脑病肺性脑病心脏脑病(心脏停搏、心肌梗死、严重心律紊乱)胰性脑病胃肠脑病糖尿病酸中毒昏迷非酮性高渗性昏迷代谢性脑病低血糖昏迷内分泌脑病(垂体性昏迷、粘液水肿、甲状腺脑病、肾上腺危象)缺氧性脑病(窒息、休克脑病、贫血性脑病、高山昏迷、肺栓塞、溺水、自缢、电击)电解质、酸碱失衡体温失衡(中暑、低温昏迷)中毒性脑病感染中毒(中毒性菌痢、中毒性肺炎、败血症脑病、百日咳脑病、流行性出血热、伤寒脑病)药物中毒(酒精、镇静催眠药、抗精神病药、阿片类、抗痉剂、颠茄类)农药中毒(有机磷、有机氯、杀鼠药)中毒性脑病有害气体中毒(一氧化碳、氰化物)有害溶剂中毒(苯、汽油、四氯化碳、甲醇)金属中毒(铅、汞)植物毒中毒(霉变甘蔗、毒蕈、白果)动物毒中毒(河豚鱼、毒蛇)肿块性或破坏性病变外伤性颅内血肿脑出血脑梗死脑肿瘤颅内局灶性感染颅内肉芽肿弥漫性病变广泛性脑外伤脑膜炎或脑膜脑炎脑炎蛛血高血压脑病癫痫状态寄生虫感染Plum学派的分类幕上肿块性病变幕下肿块或破坏性病变弥漫性及代谢性病因所致幕上肿块性病变脑出血脑梗死硬膜下血肿硬膜外血肿脑肿瘤脑脓肿脑寄生虫病幕下肿块或破坏性病变小脑或脑桥出血脑干梗死小脑脓肿小脑或脑干肿瘤弥漫性及代谢性病因所致颅内弥漫性病变代谢性脑病颅内弥漫性病变颅内感染(脑炎、脑膜炎)广泛性脑挫伤蛛网膜下腔出血高血压脑病癫痫代谢性脑病缺氧或缺血低血糖辅酶缺乏内源性脏器功能衰竭外源性中毒内分泌病体温调节障碍Adams的昏迷病因分类无局灶症状和脑脊液改变有脑膜刺激症,CSF血性或WBC增多,常无局灶性症状有局灶症状,伴或不伴脑脊液改变无局灶症状和脑脊液改变中毒:如酒精、巴比妥、鸦片等代谢障碍:糖尿病酸中毒、尿毒症、阿狄森病危象、肝昏迷、低血糖、脑缺氧、肺性脑病等严重感染:肺炎、伤寒、疟疾等循环休克癫痫高血压脑病及子痫高温及低温脑震荡有脑膜刺激症,CSF血性或WBC增多,常无局灶性症状蛛网膜下腔出血急性脑膜炎某些病毒性脑炎有局灶症状,伴或不伴脑脊液改变脑出血脑梗死脑脓肿硬膜下或硬膜外血肿、脑挫伤脑肿瘤其它:颅内静脉炎、某些病毒性脑炎、播散性或接种后脑炎Glasgow昏迷评分表Ⅰ睁眼动作⒈自动睁眼4分⒉言语呼唤后睁眼 3分⒊痛刺激后睁眼 2分⒋对疼痛刺激无睁眼1分Ⅱ言语反应⒈有定向力5分⒉对话混乱 4分⒊不适当的用语3分⒋不能理解语言 2分⒌无言语反应1分Ⅲ运动反应⒈能按吩咐做肢体活动 6分⒉肢体对疼痛有局限反应5分⒊肢体有屈曲逃避反应 4分⒋肢体异常屈曲3分⒌肢体直伸 2分⒍肢体无反应1分4鉴别诊断昏迷的鉴别诊断,首先应解决是不是昏迷。

如是昏迷,昏迷的病因是什么,这就是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所以,昏迷的鉴别诊断包括了昏迷状态的鉴别和昏迷病因的鉴别。

昏迷状态的鉴别昏迷必须与类昏迷鉴别。

所谓类昏迷是指病人的临床表现类似昏迷或貌似昏迷,但实际上并非真昏迷的一种状态或症候。

它一般包括假性昏迷、醒状昏迷及其它一些病症。

假性昏迷假性昏迷是意识并非真正丧失,但不能表达和反应的一种精神状态。

它包括癔病性不反应状态、木僵状态、闭锁综合征。

癔病性不反应状态①病人常伴有眼睑眨动,对突然较强的刺激可有瞬目反应甚至开眼反应,拉开其眼睑有明显抵抗感,并见眼球向上翻动,放开后双眼迅速紧闭②感觉障碍与神经分布区域不符,如暴露部位的感觉消失,而隐蔽部位的感觉存在③脑干反射如瞳孔对光反射等存在,亦无病理反射④脑电图呈觉醒反应⑤暗示治疗可恢复常态。

木僵状态①开眼存在②可伴有蜡样屈曲、违拗症等,或谈及病人有关忧伤事件时,可见眼角噙泪等情感反应③夜间人静时可稍有活动或自进饮食,询问时可低声回答④脑干反射存在⑤脑电图正常。

闭锁综合征①开眼反应存在,能以开眼或闭眼表示“是”或“否”和周围人交流②第Ⅴ脑神经以上的脑干反射存在,如垂直性眼球运动、瞳孔对光反射存在③脑电图多数正常。

醒状昏迷醒状昏迷是觉醒状态存在、意识内容丧失的一种特殊的意识障碍。

临床上表现为语言和运动反应严重丧失,而皮质下的大多数功能和延髓的植物功能保存或业已恢复,自发性开眼反应及觉醒-睡眠周期等都存在。

可见于去皮质状态、无动性缄默及植物状态。

去皮质状态临床表现为意识内容完全丧失,病人对自身及外界环境毫不理解,对言语刺激无任何意识性反应,常伴有去皮质强直、大小便失禁。

但觉醒-睡眠周期保存或紊乱,觉醒时病人睁眼若视,视线固定有瞬目,或眼球无目的转动,茫无所知。

皮质下植物功能的无意识活动存在,咀嚼、吞咽动作、呼吸、循环功能正常,角膜反射、瞳孔对光反射不受影响。

可伴有不自主哭叫,对疼痛刺激有痛苦表情及逃避反应。

无动性缄默症主要表现为缄默不语,四肢运动不能,疼痛刺激多无逃避反应,貌似四肢瘫痪。

可有无目的睁眼或眼球运动,睡眠-觉醒周期可保留或有改变,如呈睡眠过度状态。

伴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如体温高、心跳或呼吸节律不规则、多汗、皮脂腺分泌旺盛、尿便潴留或失禁等,无锥体束征。

一般肢体并无瘫痪及感觉障碍,缄默、不动均由意识内容丧失所致。

植物状态①对自身或环境毫无感知,且不能与周围人接触②对视、听、触或有害刺激,无持久的、重复的、有目的或自主的行为反应③不能理解和表达语言④睡眠-觉醒周期存在⑤丘脑下部和脑干功能保存⑥大小便失禁⑦颅神经(瞳孔、眼脑、角膜、眼-前庭、咽)和脊髓反射保存。

其它病症晕厥失语发作性睡病晕厥晕厥是一种急起而短暂的意识丧失,常有先兆症状,如视觉模糊、全身无力、头昏眼花、出冷汗等。

然后晕倒,持续时间很短,一般数秒钟至1min即可完全恢复。

昏迷的持续时间更长,一般为数分钟至若干小时以上,且通常无先兆,恢复也慢。

失语完全性失语的病人,尤其是伴有四肢瘫痪时,对外界的刺激均失去反应能力。

如同时伴有嗜睡,更易误认为昏迷。

但失语病人对给予声光及疼痛刺激时,能睁开眼睛,能以表情等来示意其仍可理解和领悟,表明其意识内容存在,或可见到喃喃发声,欲语不能。

发作性睡病临床表现在通常不易入睡的场合下,如行走、进食、上课或某些操作过程中,发生不可抗拒的睡眠,每次发作持续数秒钟至数小时不等。

发作时瞳孔对光反射存在,且多数可被唤醒,故与昏迷不难区别。

5病因鉴别无局灶定位症状、无脑膜刺激征和脑脊液改变有局灶定位症状、伴或不伴脑膜刺激征、脑脊液正常或异常有脑膜刺激征、脑脊液含血或不含血、不伴或伴局灶定位症状无局灶定位症状、无脑膜刺激征和脑脊液改变这种具有三无特点的昏迷,主要见于颅外全身性疾病,包括大多数代谢性脑病和中毒性脑病,也可见于少数颅内弥漫性疾病,如弥漫性轴索伤、癫痫持续状态、高血压脑病及某些脑炎等。

在鉴别诊断时应注重既往史、全身检查及血液生化和脏器功能的检查。

既往病史与代谢性脑病慢性肝病肝昏迷肾脏疾病尿毒症昏迷低钠血症心脏病心肌梗死Adms-Stokes综合征高渗性昏迷糖尿病糖尿病酸中毒昏迷低血糖昏迷垂体性昏迷内分泌疾病粘液性水肿昏迷甲状腺脑病肾上腺危象慢性肺部疾病肺性脑病几种常见毒物中毒的鉴别以精神错乱起病的三无昏迷的鉴别尿毒症、高血压脑病、妊娠子痫的鉴别酮症酸中毒昏迷与非酮性高渗性昏迷渗透压异常与昏迷的病因渗透压增高:糖尿病昏迷非酮性高渗性昏迷尿毒症高血钠症急性酒精中毒其它高渗性药物中毒渗透压降低:急性水中毒抗利尿激素分泌不当综合征脑耗盐综合征有局灶定位症状、伴或不伴脑膜刺激征、脑脊液正常或异常外伤性昏迷非外伤性昏迷外伤性昏迷外伤性昏迷伴有局灶定位症状或体征者,多见于脑挫伤、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

脑挫伤、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的鉴别非外伤性昏迷有局灶定位症状或体征的非外伤性昏迷主要见于脑部肿块性或破坏性病变,如脑出血、脑梗死、脑脓肿、脑肿瘤及脑炎等。

有脑膜刺激征、脑脊液含血或不含血、不伴或伴局灶定位症状脑膜刺激征阳性伴脑脊液含血不伴局灶定位症状:①蛛网膜下腔出血;②原发性脑室出血。

伴有局灶定位症状:①脑出血并蛛网膜下腔出血;②脑外伤继发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膜刺激征阳性而脑脊液不含血多见于各种脑膜炎及脑膜脑炎,一般多急性起病,发热为常有的前驱症状,伴或不伴有局灶性定位症状。

常见的有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隐球菌脑膜炎、乙型脑炎、森林脑炎、疱疹病毒脑炎、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等。

几种常见的脑膜(脑)炎的鉴别几种常见的脑膜(脑)炎的鉴别思考题简述Adams的昏迷病因分类昏迷应如何进行鉴别昏迷证名。

①神志昏迷,不省人事,或神识迷糊的症象。

见《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一。

又名神昏。

由邪阻清窍,神明被蒙所致。

见于伤寒、温病及中风、厥证、癫痫等多种疾病。

凡见此证,均属重症。

治应审因论治。

以开窍醒神为先,选用苏合香丸、至宝丹、紫雪丹、安宫牛黄丸、牛黄清心丸等。

危重者应中西医结合抢救。

②郁冒。

《伤寒明理论》卷三:“郁为郁结而气不舒也,冒为昏冒而神不清也,也谓之昏迷者是也。

”6护理护理要点:1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包括昏迷过程、昏迷程度、体温、脉搏、呼吸及神经系统症状、体征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