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 新中国区域教育发展简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5%,1958年高校新生中的工农子女已占55.28%,1965年
达71.2%。

在教育经费方面,1950年3月,政务院对教育经费的预算、 支出、管理作出了如下规定:“中央直接管理的大、中、小
学经费列入中央人民政府预算,由财政部掌管;各大行政区、 省(市)管理的县级中学以上教育事业费,分别列入各大行政 区及省(市)预算内。乡村小学、县简师、教育馆的经费,可 由县人民政府随国家公粮征收地方的附加公粮解决,但地方 附加公粮不得超过国家公粮的15%,各城市的小学教育经费, 可征收城市附加教育事业费。”
形成“小宝塔”,并集中精力先办好一批“拔尖”学校。

1963年,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确定的重点中学共487所, 占公办中学的3.1%。由于重点学校绝大多数设在城市、城镇,
从而更为有利于城镇学生的升学。据1963年对北京、吉林、 江西等9省、市、自治区共135所重点学校的布局,城市有84 所,占62%;县镇43所,占32%;农村8所,占6%;有7个省、 自治区没有选定农村中学。


1952和1953年的调整是以当时的六大行政区为单位进行的, 但并没有解决高校集中分布在沿海地区的问题。 针对这一情况, 中央人民政府从1955年开始又进行了带有战 略转移性质的第二阶段的高等学校院系调整。


其指导思想是:贯彻精简节约的方针,既要逐步加强内地学
校,又要充分发挥现有沿海城市学校各方面的潜力。

二是学习苏联模式,提高工科学校比例。据1956年统计,综
合性大学由解放前的55所减为15所,单科性院校占高校的
92%,其中工科院校由解放前18所增至48所。

院校调整实际上是取消了大学培养研究型人才这个层次的
教育,强调培养面向基层的工程技术人员,从有实践经验
的工人当中培养中低级的应用型人才。这些应用型人才, 中国当时是非常需要的。

过分集中的管理体制也让各高校失去各自特色,学术自由、 大学自治的大学精神受到重创。

思考: 建国初中国政府在“普及”与“提高”两种教育 选择上的徘徊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 你如何评价建国初基础教育的“地方负责”与高 等教育的高度统一?


二、大跃进与运动式发展

1、教育大跃进

1958年9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
对接受外国津贴、有教会背景的学校由国家接收改为公办或 民办。
私立学校一开始实行的是公私兼顾的原则。1952年6月,毛

泽东批示:“如有可能,应全部接管私立中小学。” 教育 部遂决定将全国私立中小学全部由政府接办,改为公立。当 时,全国共有私立中等学校1412所,教职工3.4万人,学生 53.3万人,占全国中学生总数26%强;私立小学8925所,教 职工5.5万人,学生160余万,占全国小学生总数的3%。
多数儿童能入托儿所和幼儿园。从此,中国教育发展进入
“跃进”状态,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规模由1957年的227所、在校生44.1万人, 猛增至1960年的1289所、在校生96.2万人。普通中学的规模, 从1956年的中学数6715所、中学生总数516万,增至1958年 的28931所、中学生总数852万。小学生总数从1957年的 6428.3万人,增加为1960年的9379.1万人。
7届,约94万人。

工农兵学员主流是好的,他们在大动乱的年代成为文化科学 的传承者。但他们的文化水平参差不齐,给教育组织带来很
应当着重质量的提高。”

这可以视为一个重要的转折点。1949年12月确定的“在相当 长的时间内以普及为主”的教育方针,仅仅实行了不到4年, 就转为优先发展高等教育。 重点学校制度也在这一时期开始提出,这一制度影响至今。


为当时小学教育快速发展的需要,我国在当时也同时提出了 政府统筹管理的允许群众在自愿的基础上发展民办小学的方 针。民办教育经费主要靠自筹,收取学费就成为民办教育经 费的主要来源。 为进一步扩大中小学的教育经费来源,1958年财政部、教育 部又共同制定颁发了中小学收取学杂费的办法。——同时期, 高等教育不收费,还向学生发放部分生活费,这与当时大多

口号,与1958年“大跃进”时的目标很相似。

文革十年,高等学校有四年停止招生 (1966~1969);1970 年和1971年开始试点招收工农兵学员,工农兵学员招生实行 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和学校复审相结合的办法。

工农兵大学生的口号是“上大学、管大学、改造大学”。
从1970年到1976年,全国295所大专院校共招收工农兵学员

(2)延续解放区的教育方针,强调教育面向大多数人,特 别是面向工农,实现教育的普及。 1952年,教育部规定了中等学校工农子女人学的比例,老解 放区争取达到60%至70%,新区争取达到30%至50%。1953年的 高校招生办法规定,在成绩达到录取标准时优先录取工人、

革命干部等。

据1954年的统计,全国小学中工农成分学生已占82%,中学 生中占60%以上。高校学生中工农子弟的比例,1952年为

一、建国初的区域教育政策与区域教育分布 建国后,中国教育面临两难选择:优先培养工业化所需要的 专家,还是首先满足大多数人基本的教育需要?在一个贫穷 落后的农业大国,应当如何迅速地普及和发展教育?

建国初,中国教育的重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接管、改造1949年之前遗留下的旧教育。

三是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了教育资源,提高了办学效益。 中央政府从上至下对专业院系进行了调整、合并、重组,
对教育资源进行了统一配置。建国初高等院校每校平均为
700人,到1953年时已提高到1172人, 1957年提高到1926人。 这样避免了办学条件利用率低,浪费严重,使当时有限的办
学资源得到了较好的利用。

五十年代院校调整的反思: 成就:

一是扩大了高校规模,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发展。到1956年,
我国高校有227所, 高校设置的专业达313个,比建国时增 加了近1/3;在校生由1949年的11.65万增至40.31万,增加 了近3倍。值得一提的是师范院校规模的扩大,师范生的 比例从1949年的10.3%增加到1957年的26%。

数国家所采取的政策不同。

1953年5月,毛泽东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要办 重点中学”。 首批确定194所重点中学,占全国中学的4.4%.
重点中学的主要功能是为高等学校输送合格新生,与高等教
育的需要配套。

1962年教育部颁发《关于有重点地办好一批全日制中、小学 校的通知》,要求各地选定一批重点中小学,这些学校的数 量、规模与高一级学校的招生保持适当比例,与高一级学校

四调整了高等学校地理分布不合理的状态,促进了中西部 教育的发展。


题:
一是削弱了文科、财经、政法院校和专业,

二是主观上的高等教育“平均主义”没有考虑各地的实际 情况;
三是强制性的人才流动,给广大师生造成很大的情感伤害; 四是对私立高校的单归并影响了社会办学的积极性; 五是自上而下的行政性调整不利于高校按照自身的逻辑进 行发展; 六是过于功利的调整目标给中国高等教育造成较大负面影 响。

对重点学校在经费、师资、设备等各方面实行优惠,人为地 加剧了基础教育阶段的学校差距,追求升学率的竞争恶化了
整个基础教育的氛围,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今天的应试教育、择校热的根源

(3)高等教育的院校调整 50年代初,向苏联学习的重要成果之一是按照苏联模式重建 高等教育制度,主要特点是为适应工业化需要,加速培养专 门人才, 1952年,以华北、东北、华东地区为重点,全面进行院系调整。 优先发展工业学院,重点发展专门学院,整顿加强综合大学, 将私立高校并入公立大学。明确了各类学校的性质和任务, 新设了包括钢铁、地质、矿冶、水利等专业的12个专门学校。 高等教育部先后召开全国高等教育工业学校行政会议、全国 综合大学会议、全国高等师范教育会议,确定了各类学校的 方针和任务,以中南区为重点,华北、华东、东北三区进行专 业调整,西北、西南进行局部的院系和专业调整。——院系 调整的区域推进。
第四讲
新中国区域教育简史

在教育实践中,有这样一些选择的难题: (1)国家教育发展、资源配置的重心是在城市还是农村;



(2)国家教育发展、资源配置的重心是在高等教育还是基础 教育; (3)中小学实行的是以培养合格公民为目标,以陶冶人格、 提高素质、健康身心为主的普通教育,还是以高难度的学科 知识为主、升学导向的教育; (4)学校系统是面向大多数学生、比较平等的,还是两极分 化、实行严格选拔淘汰的“尖子教育”。
作的指示》提出:“党的教育工作方针,是教育为 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为 了实现这个方针,教育工作必须由党来领导”,并 强烈地批判了“为教育而教育”、“党委不懂教
育”、“教育只能由专家领导”、“外行不能领导
内行”等观点。

《指示》还提出了一个与苏联模式不同的发展中国教育的方 案,实行全民全党办学,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下放

2、文化大革命 文革期间,又一次提出了普及教育的高指标。1971年,《全 国教育工作会议记要》提出争取在第四个五年计划期间,在 农村普及小学五年教育,有条件的地区普及七年教育。1974 年,提出大力普及农村小学五年教育、农村有条件的地区普 及七年教育、逐步在大中城市普及十年教育。 不少地方提出“小学不出村,初中不出队,高中不出社”的

——这样的教育投资体制,基础教育经费主要由地方负 责,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决定当地教育发展水平。各地经 济发展差异造成区域教育发展水平的差异。

1952年开始,围绕国家迅速实现工业化的目标和向苏联学习 的运动,那些来自解放区的非正规的教育形式逐渐变得不合
时宜而被停止,体现工业化、正规化、制度化的精英主义教



院校调整过程中对综合型大学的拆分,使原有的综合性大 学实际上变成了文理学院。综合型大学由于多学科的迁出,
失去了学科交叉、渗透的机会,不利于人才的全面成长和
学术的可持续发展。

文科、财经、政法院校亦因当时指导思想上的错误而受到
排斥,学校数量、专业科目、学生数、学生比例等或发展
受挫或比例失衡。

经调整,西北、西南、中南地区的高校得到了很大 的发展,内地高校由1951年的87所增至1957年的115 所,在校生数由1951年占全国高校在校生总数的 38.6%上升到1957年的44.1%。这使得我国高校布局
极不平衡的状态有所缓和,有效地改善了高等院校
集中在沿海和大城市,地区分布不均衡的局面,并为 我国西部的开发和建设提供了人力保证。


在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方面,1953年政务院《关于修订高等学 校领导关系的决定》规定:高等教育部对高等学校的教学工 作实行统一集中领导。

高等教育部颁发的有关全国高等学校的建设计划、财务计划、 财务制度、人事制度、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生产实习规程 以及其它重要法规、指示或命令,全国高等学校均应执行。 全国高等学校各类专业实行统一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统编 教材。自1952年起,建立了全国高校统一招生考试制度,并 形成高等学校毕业生统一分配工作制度。 ——中央统一的高教管理,使得中国高校“千校一面”的局 面形成,高等教育的区域特点也随之淡化,甚至消失。“地 方特色”被视为“狭隘的地方主义”受到批判。
育价值开始得到重视,教育的重心转向高等教育和城市,通 过实行中小学重点学校制度,实行面向少数人的“尖子教 育”,将基础教育纳入升学教育的轨道。

1953年9月,全国一届人大一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提 出:“为了适应经济建设的需要,教育部门应当首先集中力
量发展和改进高等教育。中小学教育已有很大的发展,今后
教育权力,贯彻党委领导下的群众路线,主张办学形式的多
样化,在全日制学校之外,大力发展半工半读学校和各种形 式的业余学校。

《指示》明确提出:“今后的方向,是学校办工厂和农场, 工厂和农业合作社办学校。” 这种教育规划实际上取消了社会分工,是亦工亦农、亦文亦 武、村社式和半军事化的教育乌托邦。


《指示》提出了一个超常规的教育发展目标:提出全国在三 五年内基本扫除文盲、普及小学教育、农村社社有中学、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