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及其思想
总结墨子的主要思想内容
![总结墨子的主要思想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fbfbea6f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6ecdd5e.png)
总结墨子的主要思想内容墨子(公元前470年-公元前391年)是中国古代哲学家、思想家、科学家、工程师和社会活动家,也是中国古代公认的最早的和最宽泛的原子论者之一。
墨子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该学派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占据重要地位。
墨子主要思想内容如下:1. 兼爱:墨子主张兼爱,认为人们应当互相帮助、互相学习,摒弃私利之心,追求公共福祉。
他提出了“仁者爱人,知者教人,勇者律人”的理念,强调了个人和社会的道德责任。
2. 尊尚贤才:墨子认为,贤者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知识和能力,应该被尊重和推崇,以带动社会的进步,并使人们受益。
他主张“用人原则”,强调选用贤能之人才能使国家稳定繁荣。
3. 反对战争与武力:墨子渴望建立一个和平稳定的社会,他坚决反对战争与使用武力。
墨子主张国家之间应该通过和谈来解决纷争,而不是动用武力。
他提出了“非攻”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鼓励人们通过道德修养来实现社会和谐。
4. 力学原理:墨子是中国古代最早研究力学的科学家之一。
他提出了“离合”和“悬鼓”等力学原理,阐述了物体运动的基本原理。
墨子的力学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后世至今。
5. 感性知识与理性知识:墨子提出了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思想。
他认为,感性知识是通过五感获得的有限的个别知识,而理性知识是通过思考和推理获得的普遍的知识。
墨子主张人们应该通过理性知识来认识世界,追求真理。
6. 科学实践:墨子强调实践的重要性,他认为理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得到验证。
墨子提倡学习并应用科学知识来改善生活,提高生产力。
他的观点对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7. 道德教育:墨子主张实施道德教育,提倡行为的正义和秩序。
他认为道德是稳定社会秩序的基础,应该通过教育来培养人们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
总的来说,墨子的主要思想是兼爱、尊贤、反战、力学、感性知识与理性知识、科学实践和道德教育。
墨子的思想对中国古代思想史和科技史产生了重要影响,他提出的理念和观点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墨子的科学思想是怎样的
![墨子的科学思想是怎样的](https://img.taocdn.com/s3/m/c0bff84d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a2.png)
墨子的科学思想是怎样的墨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
那么你想知道这位历史人物在科学方面的思想是怎样的?如果你想知道,就赶紧了小编我一起来阅读这篇文章吧!① 提出宇宙论墨子认为,宇宙是一个连续的整体,个体或局部都是由这个统一的整体分出来的,都是这个统一整体的组成部分。
换句话说,也就是整体包含着个体,整体又是由个体所构成,整体与个体之间有着必然的有机联系。
从这一连续的宇宙观出发,墨子进而建立了关于时空的理论。
他把时间定名为“久”,把空间定名为“宇”,并给出了“久”和“宇”的定义,即“久”为包括古今旦暮的一切时间,“宇”为包括东西中南北的一切空间,时间和空间都是连续不间断的。
在给出了时空的定义之后,墨子又进一步论述了时空有限还是无限的问题。
他认为,时空既是有穷的,又是无穷的。
对于整体来说,时空是无穷的,而对于部分来说,时空则是有穷的。
他还指出,连续的时空是由时空元所组成。
他把时空元定义为“始”和“端”,“始”是时间中不可再分割的最小单位,“端”是空间中不可再分割的最小单位。
这样就形成了时空是连续无穷的,这连续无穷的时空又是由最小的单元所构成,在无穷中包含着有穷,在连续中包含着不连续的时空理论。
在时空理论的基础上,墨子建立了自己的运动论。
他把时间、空间和物体运动统一起来,联系在一起。
他认为,在连续的统一的宇宙中,物体的运动表现为在时间中的先后差异和在空间中的位置迁移。
没有时间先后和位置远近的变化,也就无所谓运动,离开时空的单纯运动是不存在的。
对于物质的本原和属性问题,墨子也有精辟的阐述。
在先秦诸子中,老子最早提出了物质的本原是“有生于无”(《老子》第1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第40章)。
墨子则首先起来反对老子的这一思想,提出了万物始于“有”的主张。
他指出,“无”有二种,一种是过去有过而如今没有了,如某种灭绝的飞禽,这不能因其已不存在而否定其曾为“有”;一种是过去就从来没有过的事物,如天塌陷的事,这是本来就不存在的“无”。
墨子思想与总结
![墨子思想与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55a5f55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dc.png)
墨子思想与总结墨子(公元前479年-前381年),名墨安子,字子宣,又称墨翟,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和政治家,被誉为“东方哲学的先行者”、“名家学派的奠基人”。
墨子的思想继承和发展了早期儒家思想,主张兼爱、非攻、洁身自好,追求和平、公平、道德和理性的原则,对古代中国社会政治、伦理和科技的进步产生了重要影响。
墨子的思想核心是“兼爱”,这是他最重要的观念之一。
墨子认为,人与人之间本质上是平等的,应该彼此关爱,消除仇恨和战争的根源。
墨子主张“无差别的爱”,不分贫富贵贱、亲疏远近,不管是亲人、朋友还是陌生人,都应该平等对待,关心他人的利益,以实际行动去帮助他人。
墨子认为,只有人与人的关爱与公平才能构建和谐的社会秩序。
墨子的思想主张“非攻”,即反对战争和暴力。
他主张通过和平的方式来解决争端和纷争,认为通过战争只会带来破坏、伤害和苦难,与人类的利益背道而驰。
他强调“兼爱”与“非攻”的统一,认为只有和平与爱才能实现真正的普遍利益,带来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墨子反对的是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他主张通过道德、理性和法治来解决社会问题。
墨子的思想还包括对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的思考。
他强调科技的重要性,认为科技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墨子提出了“尚贤”的思想,即重视人才的选拔,认为只有通过选拔并培养优秀的人才,才能推动社会的进步。
墨子还主张推崇贤能,平等对待各种职业和工种的人,倡导合作与协调的精神,以实现人类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总的来说,墨子的思想是一种兼容并蓄的理论体系,包括了人与人之间的兼爱、非攻,科技进步与人才选拔的思想,以及对社会和谐与发展的追求。
墨子的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不仅对中国儒家思想产生了深刻影响,也对后来的道家、法家、墨家等各个学派产生了一定的启示和引导作用。
墨子的思想为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做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他的思想观点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我们推动社会进步、实现和谐与发展仍然具有启示价值。
墨子古代思想家的人道主义
![墨子古代思想家的人道主义](https://img.taocdn.com/s3/m/18e85387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39.png)
墨子古代思想家的人道主义墨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和思想家,他提出了一系列关于人道主义的理论和观点。
墨子主张以仁爱和和平来统一天下,追求社会和谐和人类共荣。
本文将从墨子的思想基础、人道主义核心内容及其影响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墨子思想的基础墨子的思想主要建立在尊重人性的基础上。
他认为人人生而平等,每个人都有受到尊重和享受幸福的权利。
墨子主张人们应该互相关爱,将仁爱视为社会道德的核心和最高准则。
墨子的这种思想形成了他的人道主义理论的基础。
二、墨子人道主义的核心内容1. 兼爱:墨子提出了兼爱的概念,即不仅仅关心自己或亲近的人,而是应该对所有人一视同仁,以仁爱的态度对待他人。
墨子认为,人们应该互相帮助、互相照顾,共同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
2. 反对战争:墨子强调避免战争和暴力,他主张通过和平的方式解决争端和冲突。
墨子认为战争只会带来痛苦和灾难,他提倡以和平的方式解决问题,以实现社会稳定和人类的幸福。
3. 反对奢侈:墨子批评社会上的奢侈和浪费行为。
他认为社会资源应该用于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而不是无谓的奢侈消费。
墨子主张节俭和约束,以保证资源的公平分配和可持续利用。
三、墨子人道主义的影响墨子的人道主义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理论对后世的哲学家、政治家和社会活动家的思想产生了积极的引导作用。
首先,墨子的兼爱思想对儒家和道家思想产生了影响。
墨子的人道主义理论与儒家的仁爱概念和道家的无为而治观念相融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其次,墨子的反战思想影响了后世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墨子主张和平解决争端和冲突,这对中国历史上的和平统一和外交交涉产生了影响。
墨子的反战观念也为后世反战运动和和平主义提供了理论基础。
最后,墨子的节俭思想对后世的社会发展产生了影响。
墨子批评社会上的奢侈和浪费行为,提倡节俭和约束。
这种理念至今仍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资源的合理利用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
总结起来,墨子是一位古代思想家,他的人道主义思想深深影响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
墨子思想总结
![墨子思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6223a4c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2f.png)
墨子思想总结墨子思想总结墨子(约公元前468年-约公元前376年),名翟,春秋末年至战国时期齐国人,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
墨子的思想体系被称为墨家学派,主张以「兼爱」和「非攻」为核心的人道主义伦理观念,对中国古代史上的儒家、法家、道家都有重要影响。
以下将以1000字对墨子的思想进行总结和分析。
墨子以「兼爱」为核心思想,认为所有人都应该相互关心、互相爱护,而不局限于亲情、友情或国家之间的关系。
他反对仅仅关心自身或狭隘的集团利益,提出了「以义持礼」的伦理观念,认为道德应该超越私利,而以公正、公平和平等为依据。
他主张人与人之间应该以仁爱为纽带,摒弃了封建社会中的等级观念和尊卑差别。
墨子的「兼爱」思想体现在他的教育理念中。
他提出了「明经」和「经济」两大教育目标,认为维持社会和谐需要通过教育使人们互相理解、互相包容。
「明经」指的是普及教育,使人们都能够接受教育,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能。
「经济」则指的是培养家庭和社会的责任感,使人们能够为社会、为他人做出贡献。
墨子主张教育以爱为基础,以道德教育为核心,通过教育能够实现个人的自我完善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墨子的另一个核心观点是「非攻」,即反对战争和使用武力解决争端。
墨子深刻认识到战争对人民的痛苦和社会的破坏,并从人道主义的角度呼吁停止战争和追求和平。
他主张国与国之间应该通过外交和谈判解决争端,而不是以武力相争。
他指出战争的根源是人们的私欲和争夺,只有通过「兼爱」和「非攻」的理念,才能实现永久的和平。
墨子对礼教也有自己的独特见解。
他批判了当时礼教中的虚伪和形式主义,主张以人的内心和真实的情感为核心进行行为准则的判断。
在他看来,礼仪应该体现出真实的情感和内心的真诚,而不仅仅是一种表面的仪式。
他提倡以心意为标准进行判断,通过了解和尊重他人的感受和需要,才能够实现真正的和谐和彼此的理解。
墨子的思想虽然没有形成一部系统的著作,但其思想在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
他的思想奠定了中国古代伦理学的基础,并对后来的儒家、法家和道家产生了重要影响。
诸子百家之墨家的思想主张
![诸子百家之墨家的思想主张](https://img.taocdn.com/s3/m/1e13abc6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1d.png)
诸子百家之墨家的思想主张墨家是中国古代诸子百家中的一支,其思想主要体现在墨子的著作中。
墨子思想主张以目的性原则为核心,重视实用性和社会道德,主张“兼爱”、“非攻”等理念,对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墨家的基本思想可以概括为五个方面:第一,墨子反对战争和杀戮,提出“兼爱”思想,即要像爱自己的亲人一样爱所有人。
他认为,如果每个人都能彼此关爱,就可以消除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减少战争和伤亡。
他反对用战争解决争端,主张通过公正的仲裁来解决争端。
第二,墨子重视实用性,主张“光明利器”原则。
他认为,人民生活困苦,社会需要改善生产力和技术,从而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他提倡科技发展,提出“工名”,崇尚技术人才和手艺人,认为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第三,墨子强调道德教育和行为规范。
他主张“尊名”、“正命”,即尊重道德标准和规范。
他认为人应该遵循“天理”,尊重道德和社会公义,实行互助互利、均富共享的价值观。
他提倡“天下公义”,即平等对待社会中的所有人。
第四,墨子反对奢侈浪费和虚荣心态。
他主张“节用”、“去奢”,争取将浪费的资源用于更有价值的场合。
同时,他反对华丽的礼仪和庸俗的生活方式,主张简朴节约的生活方式。
第五,墨子认为天命应该服从人的意志。
他认为人不应该九死一生地追求命运的安排,而应该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奋斗去改变命运,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进步。
墨子思想的影响和价值是显而易见的。
墨子反对战争和杀戮,并提出“兼爱”思想,强调理性和道德,倡导相互扶助、平等、和睦、和谐。
这些思想的实践意义不仅限于古代,而是在当今社会中存在许多问题和挑战时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其次,墨子强调实用性和科技发展,提出“工名”概念,讴歌手艺人和科技工作者。
这种思想观念的实用性和积极性在现代信息社会中具有重要实践价值,为其推动科技进步和人类进步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最后,墨子强调个体价值和努力的意义,认为天命应该服从人的意志。
他主张自我实现和奋斗,反对盲从和机会主义。
墨子的思想主张总结
![墨子的思想主张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8a24f93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bf.png)
墨子的思想主张总结墨子是中国古代的一位伟大思想家、哲学家和社会改革家,他的思想主张体现了反战、爱人、博爱、公平正义等核心价值观念。
墨子的思想深受后世的影响,对于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都有重要的贡献。
以下是对墨子的思想主张的总结。
首先,墨子主张反对战争。
在战国时期,中国处于兵荒马乱、战争频繁的时期。
而墨子认为战争对人民的伤害巨大,是不义和邪恶的,因此主张反对战争,倡导实行非攻的政策。
他认为战争只会给人民带来痛苦和灾难,而和平则能带来和谐和安定。
墨子主张用和平的方式解决冲突,强调和睦共处、互相尊重、互惠互利。
其次,墨子强调爱人、博爱的重要性。
他认为爱是人类最基本的情感和行为,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
墨子主张“兼爱”,即对所有人一视同仁,无论是亲人还是陌生人,都应当充满爱心和同情心。
他主张将个人的利益放在整个社会的利益之上,从而实现博爱。
这种博爱不仅仅是对人类,还包括对动物、植物和整个自然世界的爱护。
墨子认为只有实行爱人的道德,才能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第三,墨子主张实行公平正义。
他强调社会的公正和正义是维系社会稳定的关键所在。
墨子主张公正的法律和道德准则,任何人都不能违反公平正义的原则。
他认为公正不仅体现在政治上,还应当包括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他反对压迫和剥削,主张消除社会的不平等,实现民主和公平。
第四,墨子主张善劝善忍。
墨子认为信仰并实践道德的重要性,他主张人们应该遵循道德的准则去行动,并通过劝导和善意的交流来改变他人的行为。
同时,墨子也主张宽容和忍让,他认为人类应该宽恕别人的过错,并在争议中保持冷静和理智。
第五,墨子强调实用主义和实证主义。
墨子主张知行合一,强调实践和经验的重要性。
他认为理论应该与实践相结合,只有通过实践的验证和实证,才能使理论得到真正的检验。
墨子主张通过实际的行动来改变和教育人们,他致力于解决社会问题和提出改革的有效方案。
总之,墨子的思想主张体现了反战、爱人、博爱、公平正义等核心价值观念。
总结墨子的主要思想
![总结墨子的主要思想](https://img.taocdn.com/s3/m/3e169a95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57d3557.png)
总结墨子的主要思想
墨子的主要思想是“兼爱非攻”,他提倡以仁爱为核心的道德伦理观念,并强调和平与公正的重要性。
首先,墨子主张兼爱。
在他看来,爱不应该局限于亲人、家族或部落,而应该包括所有的人。
他认为,我们应该平等地对待他人,努力为他人的利益着想,而不是只关心自己和自己的亲人。
墨子强调人类是共同体,所有人都应该互相关爱,共同追求和平与幸福。
其次,墨子反对战争和暴力,主张非攻。
他认为,战争只会给人民带来痛苦和困苦,无法解决问题。
他提倡通过和平手段解决争端,避免流血和破坏。
墨子强调,为了和平与公义,应该放弃对他人的迫害和压迫,而是以仁爱为基础,建立和平的社会治理。
墨子的主要思想可以总结为两个核心原理:兼爱和非攻。
墨子的思想对中国的儒家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他的兼爱思想强调了道德伦理的重要性,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和谐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墨子的非攻思想也为和平外交提供了理论基础,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有着重要启示。
然而,墨子的思想也遭到了一些批评和质疑。
有人认为,墨子的兼爱理念在实际中难以实现。
另外,他的非攻观念也有让步的时候。
一些人认为,在面对残暴的敌人和对自己的侵略时,
非攻可能会导致自己的灭亡。
在现实中,非攻策略并不总是能够达到理想的效果。
总的来说,墨子的主要思想是兼爱和非攻。
他的思想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强调了道德伦理和和平的重要性。
虽然墨子的思想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争议,但仍然对中国古代社会和现代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墨子的学说思想
![墨子的学说思想](https://img.taocdn.com/s3/m/4e67951e964bcf84b9d57b35.png)
1.兼爱平等与博爱、完全的博爱;不分等级,不分远近,不分亲疏地爱天下所有的人。
(与儒家的博爱[“亲亲有术,尊贤有等”]相反,将父慈、子孝、兄友、弟悌等等的亲人对待方式,扩展到其他陌生人身上。
)墨子要求君臣、父子、兄弟都要在平等的基础上相互友爱,“爱人若爱其身”,并认为社会上出现强执弱、富侮贫、贵傲贱的现象,是因天下人不相爱所致。
2.非攻反对侵略战争。
(战争对于败者的伤害及,伤人命、损其才,是没有意义的破坏行动。
而对于胜方而言,仅仅是获得了数座城池与税收,但总的来说伤害与损失也是巨大的,所以战争是没有意义的行为。
)3.尚同上下一心为人民服务,为社会兴利除弊。
(有一说法为“上同”,认为天子是百官之首,而百姓听令百官,与上而同,此乃“上同”之意。
要求百姓与天子皆上同于天志,上下一心,实行义政。
)4.尚贤不分贵贱唯才是举。
包括选举贤者为官吏,选举贤者为天子国君。
国君必须选举国中贤者,而百姓理应在公共行政上对国君有所服从。
墨子要求上面了解下情,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赏善罚暴。
墨子要求君上能尚贤使能,即任用贤者而废抑不肖者。
墨子把尚贤看得很重,以为是政事之本。
他特别反对君主用骨肉之亲,对于贤者则不拘出身,提出"官无常贵,民无终贱"的主张。
5.天志掌握自然规律。
(有一说法为天子代天行政,并借由上同的观念推论出人民以天的意志而行事。
)墨子认为天之有志——兼爱天下之百姓。
因“人不分幼长贵贱,皆天之臣也”,"天之爱民之厚",君主若违天意就要受天之罚,反之,则会得天之赏。
6.明鬼辨明鬼神的存在,鬼神能扬善惩恶。
(对强大而未知的事物应心怀敬畏,理智对待)尊重前人智慧和经验。
(有一说法认为墨家说鬼所为并非迷信,而是希望以神鬼之说使人民警惕,不行邪恶。
)墨子不仅坚信鬼神其有,而且尤其认为它们对于人间君主或贵族会赏善罚暴。
7.节用节约以扩大生产。
反对奢侈享乐生活。
8.节葬不把社会财富浪费在死人身上。
墨子的知识点总结
![墨子的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1dd3d79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302f369.png)
墨子的知识点总结墨子的思想主要内容包括墨家思想和墨子的工程技术。
墨子提倡“兼爱”、“非攻”、“洽名”等思想,主张以爱和和平来解决社会矛盾,反对战争和暴力,强调理性和和谐,提出了一套完整的伦理道德体系。
在工程技术方面,墨子提出了许多科学技术原理和应用技术,如光学原理、机械原理、建筑设计等,对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墨子的思想对中国古代哲学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下面我们将具体介绍墨子的思想和工程技术,以便更深入地了解这位伟大的古代思想家和科学家。
一、墨家思想1. 兼爱兼爱是墨子最重要的思想之一,也是他的伦理道德思想的核心。
墨子认为,人们应该不分亲疏、不分贵贱,一视同仁地对待所有人,以爱心来建立和维护社会关系。
他主张“爱人为本”,认为只有通过兼爱,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兼爱思想对中国古代伦理道德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后世的思想家和哲学家产生了很大的启发。
2. 非攻非攻是墨子的另一项重要思想,也是他的政治和军事思想的核心。
墨子认为,战争和暴力是不可取的,只会给人民带来痛苦和灾难。
他主张用和平手段解决社会矛盾,主张通过谈判和交涉来解决国家间的争端,反对侵略和战争。
非攻思想对中国古代政治和军事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后世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产生了很大的启发。
3. 洽名洽名是墨子的又一项重要思想,也是他对语言和文字的独特见解。
墨子认为,语言和文字应该简洁明了,不应该含混不清。
他主张通过洽名,来使人们更容易理解彼此的意思,也更容易使社会各个阶层的人民相互沟通。
洽名思想对中国古代语言文字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后世的语言学家和文字学家产生了很大的启发。
二、墨子的工程技术1. 光学原理墨子是中国古代最早的光学原理研究者之一,他对光学原理有很深的研究。
他认为,光是由物体发射出来的,光线是直线传播的,光的反射和折射都遵循一定的规律,这些原理后来成为了中国古代光学技术的重要基础。
高三历史墨子思想主张总结
![高三历史墨子思想主张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b6719b4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09.png)
高三历史墨子思想主张总结墨子(公元前470年-公元前391年)是中国古代思想家、科学家和工程师,也是中国战国时期著名的儒家学派之一。
他的思想对中国古代哲学和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墨子思想主张的核心是“兼爱”和“非攻”,即推崇和鼓励人们彼此关爱、互相合作,并反对战争和暴力的使用。
下面将对墨子思想主张进行详细总结。
首先,墨子主张“兼爱”,即人们应该平等地对待所有人,不分贵贱、朋友与敌人。
墨子认为人类应该彼此关爱,实现社会和谐与和平。
他强调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只要创造一种公正和平等的社会环境,人们就会相互帮助、共同进步。
其次,墨子提出了“非攻”的思想主张。
他反对战争和暴力的使用,强调和平的重要性。
墨子认为,战争是一种无谓的损失,会带来痛苦和破坏。
他批判了当时战争频繁的社会现象,提出了“非攻”和“不伐”的思想主张,提倡通过对话、协商和道德规范来解决争端和冲突。
墨子还强调了道德的重要性。
他认为道德价值高于物质利益,人们应该追求道德的完善而不是追求个人利益。
他主张用道德行为来约束人们的行为,通过道德教育来培养人们的品德和道德观念,从而建立一个和谐和美好的社会。
墨子对工程技术的发展也非常关注。
他提出“齐摄”和“防水车”等科学理论和工程技术,推动了中国古代工程技术的发展。
墨子认为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他通过实践来验证他的理论,并将这些知识传授给年轻的学徒。
此外,墨子还提出了“天志”和“警民”的思想。
他认为天是公正的,人们应该顺应天的意愿来行动,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
同时,他还强调人们应该保持警惕,不断改进自己,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
总之,墨子的思想主张充满人文关怀和道德理念,强调和平、互助和公正的重要性。
他的思想在当时就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认同,并对中国古代哲学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墨子的思想主张也为后世的儒家思想和其他学派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总结墨子的政治思想内容
![总结墨子的政治思想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ea70b12b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1e.png)
总结墨子的政治思想内容墨子(公元前468年-公元前376年)是中国战国时期的思想家、科学家和军事家。
他的政治思想被称为墨家学派,强调和平、克己奉公、爱人亲民和尊重礼法。
以下是对墨子政治思想内容的总结。
墨子的政治思想的核心是以兼爱为基础的和平主义。
他认为人们应该彼此爱护,并分享资源,实现和平与公平。
墨子反对战争,主张通过道德规范和公正的制度来解决争端。
他提出了“非攻”的原则,主张国家不应该以武力侵略他国,而应该追求和平共存。
墨子主张王道政治,即君主应该以德义来统治国家。
他认为国家的政治制度应该以公正、廉洁和人道为原则,以实现公民的福祉和社会的稳定。
他倡导君主以身作则,积极改善人民的生活,消除社会不公。
墨子对军事也有独到的思考。
他提倡军事力量的合理使用,反对过度傲慢和侵略,主张保护士兵的生命和财产。
他强调指挥官应该具备良好的道德品德和领导能力,以确保军队的效率和士气。
墨子追求实用主义,在政治决策中强调利益和效益。
他主张科学决策,提出要通过实验和观察来取得经验,以确保政策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墨子强调政策应该有利于人民和社会的进步,而不是个人或特定集团的利益。
墨子的政治思想还强调了和谐社会的重要性。
他认为人们应该过简朴的生活,避免奢侈和浪费。
他反对社会地位的不平等和财富的不公分配,主张财产的公有制和资源的共享。
他还强调人们应该互相合作,共同努力解决社会问题,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墨子对官僚制度也提出了改革的思考。
他主张选拔官员应该以人才和道德为基础,而不是家世或财富。
他强调官员应该遵循公正和清廉的原则,服务人民,而不是谋取私利或滥用职权。
他还主张建立一个公正、透明和高效的制度,以确保官员的监督和问责,防止腐败和滥权。
总的来说,墨子的政治思想着眼于人民福祉和社会和谐的实现。
他追求和平与公正,强调人们相互关爱和分享资源,以实现社会的稳定和进步。
墨子的政治思想在中国古代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总结墨子的主要思想
![总结墨子的主要思想](https://img.taocdn.com/s3/m/696c8db8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fa.png)
总结墨子的主要思想不久前,我根据您提供的信息总结了墨子的主要思想,并整理成了1000字的文章。
以下是我根据您提供的资料所总结出来的内容:墨子(公元前470年-公元前391年),道家思想家、伦理学家,提出了许多重要的哲学观点和伦理原则,深刻影响了后世的思想和文化。
墨子的主要思想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 兼爱主义:墨子最重要的思想是兼爱主义,他认为爱应该超越个人和家庭的利益,而是应该普遍地扩展到社会的所有成员。
他指出,人类是平等的,只有通过兼爱,才能实现社会和谐与安宁。
墨子主张以兼爱为核心的道德观念,让人们摒弃私心和利己主义,以利他心态去关心和帮助他人。
2. 非攻主义:墨子强调避免战争与暴力,主张和平共处和解决争端的方式。
他认为战争只会带来深深的痛苦和无尽的恶果,应该以和平为目标来处理各种争端。
墨子主张通过对话、协商和互相理解来解决争议,从而实现和平与稳定。
3. 天志思想:墨子认为天(宇宙)具有智慧和伦理观念,并以此来规范人类行为。
他相信天意和善神,主张人类应该遵循天的智慧指导他们的行为。
墨子的天志思想对后来的儒家思想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4. 忠实和正直:墨子认为人们应该保持忠诚和正直,以确保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他反对欺骗和虚伪,主张以真诚和正义的态度对待他人。
墨子强调人应该尽力做到忠实和正直,以建立一个良好的社会秩序。
5. 反对奢侈和享乐主义:墨子批评那些追求奢侈和享乐的人,认为他们只关心个人享受而忽视社会的需要和他人的困境。
他主张节俭的生活方式和克制自己的欲望,以便腾出更多的资源来帮助他人和社会。
总而言之,墨子的思想深受伦理观念和对社会公正的重视所驱动。
他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和合作,在不同的领域提出了许多有启发性的观点。
这些思想对后世的道德伦理学、社会政策和价值观念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墨子的思想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并且至今仍然有着深远的意义和价值。
中国古代思想家:墨子的哲学思想
![中国古代思想家:墨子的哲学思想](https://img.taocdn.com/s3/m/bf76c349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81.png)
中国古代思想家:墨子的哲学思想墨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哲学家之一,他的思想对于中国古代和当代的社会和政治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墨子的生平背景、主要思想以及对后世影响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墨子的生平背景墨子,名翟,字墨子,约生于公元前470年,逝世于公元前391年,出生在中国古代国家墨家的创始人墨翟家族。
他的家族在古代以制作兵器和攻城器械而闻名。
墨子在早年曾跟随父亲学习制造兵器,但出于对人间苦难的同情心,他最终离开家族,立志于改善人类社会的命运。
二、墨子的主要思想1. 兼爱:墨子提出了“兼爱”的思想,认为每个人都应该平等地关爱他人,以实现社会和谐与稳定。
他强调了亲情、友情、爱国心以及公义等价值观念的重要性,认为这些要素是构建一个和谐社会的基础。
2. 非攻:墨子反对战争和使用暴力解决问题,主张以和平的方式来处理冲突。
他提倡以忍让和互相尊重的方式解决争端,而不是通过武力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这一思想对后世的和平主义和非暴力运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尚贤:墨子强调人才的重要性,主张推崇德才兼备的人,而不看重出身和地位。
他主张通过选拔优秀的人才来治理国家,以达到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4. 天志:墨子认为人类应该遵循天命,以实现个人和社会的最大幸福。
他主张人们应该明智而有目的地追求和实现自己的目标,而不是盲目地追逐功利和享乐。
三、墨子的影响墨子的思想对于中国古代的社会和政治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在战乱频发的战国时期,他的非攻思想为当时动荡的社会提供了一种和平的解决途径。
墨子的兼爱思想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和谐与团结。
此外,墨子对科学、技术和哲学的研究也为后世中国的科学和文化事业奠定了基础。
墨子的影响不仅限于中国古代,他的思想也对现代社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墨子的非攻思想为和平主义和非暴力运动提供了理论基础,他的兼爱思想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现代社会的人道主义价值观。
综上所述,墨子作为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和哲学家,他的主要思想包括兼爱、非攻、尚贤和天志。
《墨子》的墨家思想及其影响
![《墨子》的墨家思想及其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7223b430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23.png)
墨子的墨家思想及其影响简介《墨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典籍之一,也是墨家学派的重要著作。
墨家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重要学派,在当时具有广泛的影响力。
本文将探讨《墨子》中所体现的墨家思想以及这些思想对中国历史和社会产生的深远影响。
墨子思想概述墨子的理念主要围绕“兼爱”、“非攻”和“尚同”的核心观点展开。
•兼爱:墨子强调所有人应该相互关怀和宽容,主张无私的关爱所有人类,而非仅限于自己的亲友。
•非攻:提倡避免战争,坚持和平与和谐。
墨子认为战争只会带来伤害与破坏,因此主张通过道义劝说而不是武力来解决纷争。
•尚同:强调推崇共同价值观,并反对任何形式的社会分裂。
墨子认为只有在实行共同价值观基础上,才能建立和谐与稳定的社会。
墨子思想对历史的影响墨子的思想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为后世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1. 影响国家治理墨子对于政治伦理和社会秩序有着重要的贡献。
他提出了“明君爱民”的观点,强调国家领导者应该关心人民的福祉,通过之道来治理国家。
这种理念在中国古代王朝执政中起到了一定作用,并被一些历代帝王所倡导。
2. 推动科技发展墨子强调实用主义和工程学,他主张进行实证研究,推动科技发展以改善人们的生活条件。
墨子学派在兵器、农业、建筑等领域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对中国古代科学做出了重要贡献。
3. 影响儒家思想墨子与儒家学派存在一定竞争关系,但也产生相互影响。
墨子对儒家经典进行了批判性反思,促使儒家思想进行了整体性的发展与完善。
4. 人道主义影响墨子的兼爱思想强调人道主义,激发了后来中国文化中的爱国主义和人道精神,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这一理念也与其他宗教和哲学思想产生交流与融合。
总结墨子的墨家思想以其独特的价值观和倡导方式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他关注人类福祉、谴责战争、推进科技发展和儒家思想批判等观点,在历史上留下了重要的印记,并为后世提供了有益的启迪和借鉴。
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尚同于物,继续引领着我们在当今社会中探索更加包容、和谐与进步的方向。
墨子的思想
![墨子的思想](https://img.taocdn.com/s3/m/7346452f650e52ea5518983d.png)
墨子的思想墨子记录了墨家的哲学、社会政治学说、伦理思想、逻辑学说、自然科学观点和城守兵法等。
*司马谈 论六家要旨:“墨者亦尚尧、舜道,言其德行曰:‘堂高三尺,土阶三等,茅茨不翦,采椽不刮。
食土簋,啜土刑,粝粱之食,藜霍之羹。
夏日葛衣,冬日鹿裘。
’其送死,桐棺三寸,举音不尽其哀。
教丧礼,必以此为万民之率。
使天下法若此,则尊卑无别也。
夫世异时移,事业不必同,故曰‘俭而难遵’。
要曰彊本节用,则人给家足之道也。
此墨子之所长,虽百长弗能废也。
”*班固 汉书 艺文志 诸子略:“墨家者流,盖出于清庙之守。
茅屋采椽,是以贵俭;养三老五更,是以兼爱;选士大射,是以上贤;宗祀严父,是以右鬼;顺四时而行,是以非命;以孝视天下,是以上同:此其所长也。
及蔽者为之,见俭之利,因以非礼,推兼爱之意,而不知别亲疏。
”十家流派比较*(问题讨论参考解答)三、(1)公输盘拒绝为墨子杀一仇人,却欲为楚国造云梯伐宋以杀许多人。
(杀少与杀多的对比、不杀与杀的对比)(2)楚国杀本已不足的人民,而争夺有余的土地。
(放弃与争夺的对比,不足与有余的对比)(3)地方五千里之楚攻打地方五百里之宋,一如舍文轩取敝轝。
(大小的对比、好坏的对比、舍取的对比)(4)有犀兕麋鹿鱼鳖鼋鼍之楚攻打无雉兔狐貍之宋,一如舍粱肉取穅糟。
(有无的对比、好坏的对比、舍取的对比)(5)有长松文梓楩枏豫章之楚攻打无长木之宋,一如舍锦绣取短褐。
(有无的对比、好坏的对比、舍取的对比)(一)“为”字义之比较1.助词,表示疑问或反诘。
(1)夫子何命焉“为”?(墨子 公输)(2)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2.介词,替。
(1)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
(墨子 公输)(2)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墨子 公输)3.动词,制造。
(1)吾从北方闻子“为”梯。
(墨子 公输)(2)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墨子 公输)4.动词,是。
(1)此“为”何若人?(墨子 公输)(2)必“为”窃疾矣!(墨子 公输)(3)臣以三事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总结墨子的主要思想是什么
![总结墨子的主要思想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db874748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ef.png)
总结墨子的主要思想是什么墨子的主要思想是儒家学派的一种延伸和发展,以及提出了自己的一套哲学和伦理观。
他对于各种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批判,并提出了自己对于社会和人类的理想境界。
墨子的主要思想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1. 兼爱:墨子主张所有人类都应该彼此关爱和帮助,而不分种族、国家和社会地位。
他认为人类都是共同关联和依赖的,应该互相友爱,共同促进社会的和谐与发展。
2. 非攻:墨子主张以和平的方式解决争端和冲突,反对使用武力和战争。
他认为战争是残酷和不道德的,而且会给人类社会带来伤害和破坏。
墨子强调通过和平的外交手段来解决争端,推动国家之间的相互合作和互利共赢。
3. 尚贤:墨子提倡推崇贤德才能,而不是仅仅看重出身和家世。
他认为优秀的人才应该得到尊重和重用,而不是受到种族和社会等因素的限制。
他强调通过选拔和培养优秀的人才来提高社会的整体素质和发展水平。
4. 专守:墨子主张专注于自己的本职工作和责任,而不是贪图权势和利益。
他认为过度追求权力和财富会导致社会的腐化和矛盾的加剧。
墨子提倡个人要专心从事自己的工作,并以实际行动来回报社会和他人。
5. 动静:墨子主张通过思考和反思来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和智慧水平。
他认为个人应该时刻保持清醒和敏锐的思维,不被外界的诱惑和干扰所动摇。
墨子强调心境的平和和内心的宁静,以及对于自己行为的反思和自我审视。
墨子的思想对中国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主张在当时的中国社会引起了较大的共鸣,并被后来的哲学家和政治家广泛引用和发扬光大。
墨子的思想对于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创造和谐的人类社会具有重要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墨子的时代背景及思想总结
![墨子的时代背景及思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05448ac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db.png)
墨子的时代背景及思想总结墨子,古代中国的哲学家、科学家、政治家,公元前5世纪至4世纪的战国时期的重要人物。
墨子的时代背景是乱世,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政治动荡、战争频繁的时期,诸侯国之间不断争霸,百姓的生活凄苦困顿,战争带来了无尽的痛苦与苦难。
墨子作为一个热衷于和平与社会公义的思想家,主张以兼爱、非攻为核心思想来实现和谐、稳定和进步的社会,成为战国时期的著名思想家。
墨子的思想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以兼爱为基础的伦理思想和以非攻为核心的政治哲学思想。
首先,墨子提出了以兼爱为基础的伦理思想。
他认为,所有的人都应该彼此关爱、互相帮助,取消仇敌之心,以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他强调要兼爱,不仅要爱自己的亲人和同族,更要爱其他人民,不分国界。
墨子认为,这种兼爱的精神是人类道德的根本,只有通过兼爱,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他提出了兼爱不杀的原则,主张不杀生,不以暴力手段解决问题。
墨子反对战争,认为战争是毁灭人民的残酷行为,应该尽可能地避免和减少战争的发生。
他主张以和平的方式解决争端,通过辩论和理性的方式来推动社会的发展。
其次,墨子的政治哲学思想以非攻为核心。
他反对战争,主张以兼爱和道德为基础来治理国家。
他认为,政治的目标是为了人民的利益和福祉,而不是为了扩张国土或个人的利益。
墨子主张抛弃封建的贵族统治,推行平等的政治制度,实现社会的公正和平等。
他主张君主要以身作则,廉洁奉公,尊重人民的权利,打造一个公正的政府。
墨子还提出了一种以技术为基础的实用主义政治思想,在战争时期,他主张发展一种强大的防御性武器来保护国家,以实现国家的安全和长治久安。
墨子的思想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兼爱思想影响了后来的儒家和道家学派,成为后来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价值观念之一。
墨子的反战思想也对后来的思想家和政治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引发了对战争和暴力的批判,促使人们思考和寻求和平与安全。
墨子的政治哲学思想强调了公正、和谐和实用主义的重要性,对中国政治制度的发展和演变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墨子及其教育思想
![墨子及其教育思想](https://img.taocdn.com/s3/m/dfd51b47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a2.png)
墨子及其教育思想如下是有关墨子及其教育思想:(一)教育目的墨子主张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造就“贤士”或“兼士”。
“贤士”的标准有三条: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
即道德的要求、思维论辩的要求和知识技能的要求。
在战国时期严酷的社会环境下,这种追求和愿望只能是一种不易实现的空想,但这种理想中的平等、博爱精神却是人类一笔可贵的精神遗产。
(二)人性说墨子重视环境和教育对于人性形成的重要作用。
他提出了著名的“素丝说”,认为人性如素丝,“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以素丝和染丝为喻,形象地说明环境、教育对人性形成的重要性。
所以,他强调“染不可不慎也”。
(三)教学方法墨子认为获得知识的途径“亲知”、“闻知”和“说知”三种途径,其中“说知”是依靠推理的方法来追求理性知识。
墨子不赞同儒家“拱己以待”的方法,而是提倡“虽不叩必鸣”应该积极主动地去说教。
也不满意孔子“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方法,而是强调“古之善者则述之,今之善者则作之”,今天的教育方法与古代不同,必须重在创造。
他重视实践在教育中的作用,认为“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
(四)教学原则墨子强调施教过程中应顾及到学生的知识水平,墨子的“量力”具有两方面念义:一是就学生精力而言,人不能同时进行几方面的学习。
二是就学生的知识水平而言,应当量力而教做到“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
他是中国教育史上最早明确提出量力而行原则的教育家。
(五)教育内容出于培养“兼士”的需要,墨子确定了一套有自身特色的教育内容,注重文史知识的掌握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还注重实用技术的传习,重视实践。
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强调科技知识教育和思维训练。
前者包括生产知识、军事知识、科技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等内容,以帮助“兼士”获得各从事其所能的实际本领;后者包括认识方法、思想方法和形式逻辑能力等内容,目的在于锻炼和形成“兼士”的逻辑思维能力,善于与人论辩,以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
除此之外,墨子还提出判断言谈是非的三条标准,即“三表法”:“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下原察(察度)百姓耳目之实”、“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墨子之“非乐”,立足点乃在于保障下民之 衣食温饱,视“乐”为王公大人之追求享受。
子墨子言曰:仁之事者,必务求兴天下之利,
除天下之害,将以为法乎天下。利人乎,即为; 不利人乎,即止。且夫仁者之为天下度也,非为 其目之所美,耳之所乐,口之所甘,身体之所安; 以此亏夺民衣食之财,仁者弗为也。”
依墨子所言,当时的现实是:“民有三患:
墨子提出的“兼爱”,“节用”,“节葬”
在古代会是不符合君王要求的。但在当今社会尤 其是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背景中, “兼 爱”,“节用”,“节葬”是非常值的提倡的。
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人们冷漠的人际关系所缺
乏的不就是“兼爱”吗;而“节用”,“节葬” 不正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吗?(在特定的环 境下)
•儒家,墨家,道家,法家, •名家,兵家,阴阳家, •纵横家,农家,杂家
儒家:孔子、孟子 墨家:墨子 道家:老子、庄子 法家:韩非 名家:公孙龙 兵家:孙武 纵横家:苏秦、张仪 阴阳家:邹衍 杂家:吕不韦 农家:许行
1,儒家博而寡要,劳而少功,是以其事难尽从;然其 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不可易也。
为驳斥命定论,墨子提出“言必立仪”,认为“言 必有三表”:
何谓三表?子墨子言曰: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于
何本之?上本于古者圣者之事。于何原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于 何用之?废以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此所谓言有三表也。
为验证言论之是否可行,是否正确,墨子提出三种表
征:一是上古圣王之经验,二是百姓耳目见闻之实际,三 是付诸实践,看一看对国家百姓人民是否有利。这一思想, 既明确以百姓之利益为准则,又具有明显的唯物主义性质, 显然是一种重要的具有积极意义的认识论观点。为证明 “命”之谬论,墨子还以古代圣王之事证之:古者桀之所 乱,汤受而治之; 纣之所乱;武王受而治之。此世未易, 民未渝,在于桀、纣,则天下乱;在于汤、武,则天下治; 岂可谓有命哉!”汤与桀,武王与纣,其时紧相连接,世 未改,民未变,而治乱迥异;何“命”之有?
谢谢!
在行政上他也主张“尚贤”, “尚贤”即尊重贤才,任贤
使能以为治。只要能够实行“兼爱”,即使“农工商肆之人”, 也可以做官。“官无常贵,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 之”。(《尚贤》上)反对奴隶主贵族世袭制。得意贤士不可 不举,不得意贤士不可不举。尚欲祖述尧、舜、禹、汤之道, 将不可以不尚贤。夫尚贤 者,政之本也。
不是墨翟自著,而是墨子弟子缀术编辑的著作集。 二 墨子思想学说——十大主张
①兼爱②非攻③贤尚④尚同⑤节用
⑥节葬⑦非乐⑧非命⑨尊天⑩明鬼
墨子像
“墨兼子爱认”为是天墨下子混治乱理,社人会民的困基苦本的理根论源,在也于是“基交本相手恶段”。因此提 倡“兼相爱,交相利”,“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 有道者劝以教人。只要人人互爱互助,天下就会太平。“兼爱” 不分亲疏厚薄,与儒家“爱有差等”不同,所以被孟子攻击为 “无父”。 《墨子》写到:
2,墨者俭而难遵,是以其事不可遍循;然其强本节用, 不可废也。
3,法家言而少恩;然其正君上下之分,不可改矣。 4,名家使人俭而闪失真;然其正名实,不可不察也。 5,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瞻足万物。
一 墨子生平
墨子名翟,姓墨氏,鲁人。近人考其籍为山 东滕州市。出身“贱人”,做过木匠,后来到各 国讲学。门徒很多,大多来自下层社会。《墨子》
故使贵为天子,富有天下。至今称之,谓之圣王。”
可见,“天意”之所在,就是“兼相爱,交相 利”;就是“兼以易别”;就是“兼爱”与“非攻”。
——墨子十分巧妙地为自己的思想说披上了“天” 的外衣。
墨子相信鬼神,并引证众多古书所载鬼神之例,
如周宣王“杀其臣杜伯而不辜,”三年后,“杜伯乘白 马素车,朱衣冠,执朱弓,挟朱矢,”以追射周宣王。” 墨子信鬼神依然是服务于他的政治目标。“今若使天下 之人,偕若信鬼神之能赏贤而罚暴也,则夫天下岂乱 哉!”——故墨子又曰:“故古圣王治天下也,故必先 鬼神而后人者,此也。”
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三者, 民之巨患也。在此背景下,何以“乐”乎?
非命,即否定“命中注定”,否定“命运”之安排。— —这显然反对宿命论的思想观点。
当时,“执有命者”的人士认为:“命富则富,命
贫则贫,命众则众,命寡则寡,命治则治,命乱则乱,命 寿则寿,命夭则夭。人的贫富,民之寡众,国之治乱,人 之寿夭,一切皆取决于命。这一观点,显然是要阻挠百姓 之作为,一切皆安于“命”的安排。故墨子斥之曰:“执有 命者不仁”。
★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名不可简而成也,誉不可巧(伪诈)而立也。君子
以身戴(载)行者也。 ★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
害。 ★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 贵不傲贱,诈不欺愚。 ★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节俭则昌,淫佚则亡。 ★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
墨子的认识论是实证的。墨子认为人的认识来
自客观的实际,他说:“天下之所以察知有与无之 道者,必以众之耳目之实知有与无为仪者也。”从 这认识论出发,在名实关系上墨子强调实重与名, 名实相符。他说:“?者不知墨白者,非以其名也, 以其取也。……天下之君子不知仁者,非以其名也,
亦以其取也。”正确的认识不在于知名,而在于知 实。
(《墨子、尚贤》上)
所谓“尚同”主要是统一思想,统一政令,“上之所是,
必皆是之”;“上之所非,必皆是之”。(《尚同》上)逐级 上同,最后使“天下之百姓皆上同于天子”,而天子则必须服 从于上天的一意志。在墨子看来,“尚贤”与“尚同”一样, “为政之本,而治之要也”。 这反映了小手工业者厌恶分裂要 求统一的愿望,且和墨家宗教思想有关。
《墨经》中有8条论述了几何光学知识,它阐述了影、 小孔成像、平面镜、凹面镜、凸面镜成像,还说明了焦距 和物体成像的关系,这些比古希腊欧几里德(约公元前 330~275)的光学记载早百余年。在力学方面的论说也 是古代力学的代表作。对力的定义、杠杆、滑轮、轮轴、 斜面及物体沉浮、平衡和重心都有论述。而且这些论述大 都来自实践。
墨子之“节用”“节葬”,立足点仍在于 利民、爱民。墨子认为“去其无用之费”: “其倍之,非外取地也,因其国家,去其无用 之费,足以倍之。”
“节葬”主张可以视为“节用”理念在丧 仪方面的具体表现。但它似乎更触怒了传统派, 因为在那个时代丧仪是整个礼仪制度乃至政治 制度中极重要的一部分,否定厚葬久丧无异于 对整个“礼治”传统发出了挑战。坚持这一主 张是要承受不小的压力的,墨子不屈于这种压 力而倡导“节葬”还是因为实用主义的考虑占 了上风。这是一种高尚的实用主义,墨子为消 灭“糜财贫民”、“伤生害事”的时弊不惜向 传统势力宣战,真正把百姓的福祉放到了首位。
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不可不察乱之所自起。当察乱何自 起?——起不相爱。
父子、兄弟、君臣之关系是如此,推及于家、国之关系,同 样如此:
大夫各爱其家,故乱异家以利其家;诸侯各爱其国,不爱异 国起,?故皆攻起异不国相以爱利。其(《国兼,爱天》下上之) 乱物具此而已矣。——察此何自
从“兼爱”出发,墨子认为战争对人民危害最大,所以主张 “非攻”,反对不义的侵略和兼并,但却支持正义的防御和铢伐 无道。
《墨经》是《墨子》书中的重要部分,约完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成于周安王14年癸巳(公元前388年)。《墨子》
是我国战国时期墨家著作的总集,是墨翟(人称
墨子)和他的弟子们写的。墨翟是鲁国人(约公
元前468~376),他是一个制造机械的手工业
者,精通木工。墨子一派人中多数是直接参加劳
动的,接近自然,热心于对自然科学的研究,又
墨子之天志,实为其“外衣”而已,他不过是 墨子思想学说中借以作为“最终依据”的“王牌” 而已。
墨子把天推到最高的位置,他是否就认为 “天”是最高的主宰呢?——其实未必。墨子之 “天志”,正是墨子自己的主张。为何墨子将天 推到最高位置呢?何为“天志”呢?
当天意而不可不顺,顺天意者,兼相爱,交相利,必 得赏。反天意者,别相恶,交相贼,必得罚。然则是谁顺 天意而得赏者?谁反天意而得罚者?——子墨子言曰: “昔三代圣王禹、汤、文、武,此顺天意而得赏者也。昔 三代之暴王桀、纣、幽、厉,此反天意而得罚者也。然则 禹、汤、文、武其得赏何以也?”子墨子言曰:“其事上 尊天,中事鬼神,下爱人,故天意曰‘此之我所爱。兼而 爱之;我所利,兼而利之。爱人者此为博焉,利人者此为 厚焉。’
有比较正确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思想,他们把自
己的科学知识、言论、主张、活动等集中起来,
汇编成《墨子》。《墨经》有《经上》《经下》
《经上说》《经下说》四篇(一说还包括《大取》
《小取》共六篇)。《经说》是对《经》的解释
或补充。也有人认为《经》是墨家创始人墨翟主
持编写成自著,《经说》则是其弟子们所著录。
《墨经》的内容,逻辑学方面所占的比例最大,自然科 学次之,其中几何学的10余条,专论物理方面的约20余 条,主要包括力学和几何光学方面的内容。此外,还有伦 理、心理、政法、经济、建筑等方面的条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