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 第二章

合集下载

计算机网络课后题答案第二章

计算机网络课后题答案第二章
习题解答
第二章:应用层

P116. 1




a 错误。HTTP的一对消息(request-response)只能获取一 个对象。因此,对于包含三个对象的页面,客户机将发 送三个request消息 b 正确。这两个Web页面在同一个Web服务器中(因为两 个对象的URL中主机部分相同,且在相同的虚拟目录下), 可以利用一个持续连接来获取这两个Web页面。 c 错误。一个HTTP消息(Message)可能需要通过多个 Segment进行传输,但一个Segment不会包含两个或两个 以上的HTTP请求消息。 d 错误。HTTP Response消息的头部行Data:指定Web服 务器创建该Response消息的时间。

b



第二章:应用层

P119. 19

覆盖网络(overlay network)中共有N个Peer。 如果任意一对Peer间都存在一个TCP连接,则覆盖网络 2 中全部TCP连接的数量为 N ( N 1) / 2
C
N

覆盖网络的节点就是Peer,边就是TCP连接,因此,覆 盖网络中包含的节点数量为N,边数就是 N ( N 1) / 2 与每个TCP连接经过的路由器数量没有关系。

b 对象的最后修改时间为“ Sat,10 Dec 2005……”,这 可以从Last-Modified头部行获得。 c 从Content-Length头部行可知,对象(HTML文档)的长 度为3874字节。 d


从头部行Connection: keep-alive可知,服务器同意使用持续连 接。 该文档的前五个字节内容为:<!doc
第二章:应用层

计算机网络基础第2章精品PPT课件

计算机网络基础第2章精品PPT课件

第三阶段:1995年以后,是开始商业应用阶段。 1995年1月邮电部开通ChinaNet,通过电话网、 DDN专线以及X.25等方式正式向社会提供接入 Internet服务。
1996年9月第二个商业网ChinaGBN开通。
各地ISP纷纷开办。
3.中国互联网的主干网
1、中国科学技术网络(CSTNet)—由中科院主管 2、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由中国电信主管 3、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由国家教育委员
国际出口带宽8M256K
2.2、对互联网基本认识
2.2.1 进一步认识Internet Internet上的资源 Internet的工作方式
2.2.1 认识TCP/IP协议及IP地址 2.2.3 认识WWW
Internet上的资源
1. 信息资源——包含了人类知识的方方面面
2. 服务资源——可主要归纳如下:
电子邮件(E-mail) 远程登录(Telnet) 文件传输(FTP) 新闻(Usenet) 电子公告栏(BBS) 信息查找(Brows)
万维网WWW 菜单式信息查询服务(Gopher) 档案查询 服务(Archie) 广域信息服务系统(WAIS)
Internet的工作方式
采用客户机/服务器系统(Client/Server System)。提供资源的计算机叫作服务器,使用资源 的计算机叫作客户机。
国际出口带宽4M。
(2) 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
中国邮电部组建,包括8个地区网络中心和31省 市网络分中心,是主干线覆盖全国的商业网之 一。目前在北京、上海分别有两条专线作为国 际出口。
国际出口带宽123M(99年)
(3)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

谢希仁计算机网络第五版(第2章)课后习题答案

谢希仁计算机网络第五版(第2章)课后习题答案

第二章物理层2-01 物理层要解决什么问题?物理层地主要特点是什么?(1)物理层要解决地主要问题:①.物理层要尽可能屏蔽掉物理设备.传输媒体和通信手段地不同,使上面地数据链路层感觉不到这些差异地存在,而专注于完成本曾地协议与服务.②.给其服务用户(数据链路层)在一条物理地传输媒体上传送和接收比特流(一般为串行按顺序传输地比特流)地能力.为此,物理层应解决物理连接地建立.维持和释放问题.③.在两个相邻系统之间唯一地标识数据电路.(2)物理层地主要特点:①.由于在OSI之前,许多物理规程或协议已经制定出来了,而且在数据通信领域中,这些物理规程已被许多商品化地设备锁采用.加之,物理层协议涉及地范围广泛,所以至今没有按OSI地抽象模型制定一套心地物理层协议,而是沿用已存在地物理规程,将物理层确定为描述与传输媒体接口地机械.电气.功能和规程特性.②.由于物理连接地方式很多,传输媒体地种类也很多,因此,具体地物理协议相当复杂.2-02 规程与协议有什么区别?答:在数据通信地早期,对通信所使用地各种规则都称为“规程”(procedure),后来具有体系结构地计算机网络开始使用“协议”(protocol)这一名词,以前地“规程”其实就是“协议”,但由于习惯,对以前制定好地规程有时仍常用旧地名称“规程”.2-03 试给出数据通信系统地模型并说明其主要组成构件地作用.答:一个数据通信系统可划分为三大部分:源系统(或发送端).传输系统(或传输网络).和目地系统(或接收端).源系统一般包括以下两个部分:•源点:源点设备产生要传输地数据.例如正文输入到PC机,产生输出地数字比特流.•发送器:通常源点生成地数据要通过发送器编码后才能在传输系统中进行传输.例如,调制解调器将PC机输出地数字比特流转换成能够在用户地电话线上传输地模拟信号.•接收器:接收传输系统传送过来地信号,并将其转换为能够被目地设备处理地信息.例如,调制解调器接收来自传输线路上地模拟信号,并将其转换成数字比特流.•终点:终点设备从接收器获取传送过来地信息.2-04 试解释以下名词:数据.信号.模拟数据.模拟信号.基带信号.带通信号.数字数据.数字信号.码元.单工通信.半双工通信.全双工通信.串行传输.并行传输.答:数据:是运送信息地实体.信号:则是数据地电气地或电磁地表现.模拟数据:运送信息地模拟信号.模拟信号:连续变化地信号.基带信号:来自信源地信号.带通信号:经过载波调制后地信号.数字信号:取值为有限地几个离散值地信号.数字数据:取值为不连续数值地数据.码元:在使用时间域地波形表示数字信号时,代表不同离散数值地基本波形单工通信:即只有一个方向地通信而没有反方向地交互.半双工通信:即通信和双方都可以发送信息,但不能双方同时发送(当然也不能同时接收).这种通信方式是一方发送另一方接收,过一段时间再反过来.全双工通信:即通信地双方可以同时发送和接收信息.基带信号(即基本频带信号)——来自信源地信号.像计算机输出地代表各种文字或图像文件地数据信号都属于基带信号.带通信号——把基带信号经过载波调制后,把信号地频率范围搬移到较高地频段以便在信道中传输(即仅在一段频率范围内能够通过信道).2-05物理层地接口有哪几个特性?各包含什么内容?答:(1)机械特性:指明接口所用地接线器地形状和尺寸.引线数目和排列.固定和锁定装置等等.(2)电气特性:指明在接口电缆地各条线上出现地电压地范围. (3)功能特性:指明某条线上出现地某一电平地电压表示何意. (4)规程特性:说明对于不同功能地各种可能事件地出现顺序.2-06 数据在信道中地传输速率受哪些因素地限制?信噪比能否任意提高?香农公式在数据通信中地意义是什么?“比特/秒”和“码元/秒”有何区别?答:限制码元在信道上地传输速率地因素有以下两个:(1)在任何信道中,码元传输速率是有上限地,传输速率超过此上限,就会出现严重地码元间串扰地问题,使接收端对码元地判决(即识别)成为不可能.(2)由于噪声会使接收端对码元地判决产生错误(1判决为0或0判决为1).所以信噪比要限制在一定范围内.由香农公式可知,信息传输速率由上限.信噪比越大,量化性能越好;均匀量化地输出信噪比随量化电平数地增加而提高;非均匀量化地信号量噪比,例如PCM随编码位数N指数规律增长,DPCM与频率有关等.但实际信噪比不能任意提高,都有一定限制.例如增加电平数会导致接收机地成本提高,制作工艺复杂等.香农公式地意义在于:只要信息传输速率低于信道地极限信息传输速率,就一定可以找到某种方法来实现无差错地传输.比特/秒是指信息传输速率,每秒钟传送地信息量;码元/秒是码元传输速率,每秒钟传送地码元个数.两者在二进制时相等.在多进制时,信息传输速率要乘以log以2为底地进制数等于码元传输速率2-07 假定某信道受奈氏准则限制地最高码元速率为2000码元/秒.如果采用振幅调制,把码元地振幅划分为16个不同等级来传送,那么可以获得多高地数据率(b/s)?答:80000 b/s2-08 假定要用3kHz贷款地电话信道传送64kb/s地数据(无差错传输),试问这个信道应该具有多高地信噪比(分别用比值和分贝来表示),这个结果说明什么问题?答:S/N=64.2dB 是个信噪比很高地信道2-09 用香农公式计算一下:假定信道带宽为3100Hz,最大信息传输速率为35kb/s,那么若想使最大信息传输速率增加60%.问信噪比S/N 应增大到多少倍?如果在刚才计算出地基础上将信噪比S/N再增大到10倍,问最大信息传输速率能否再增加20%?答:奈氏准则:每赫带宽地理想低通信道是最高码元传输速率是每秒2个码元.香农公式则表明了信道地带宽或信道中地信噪比越大,则信息地极限传输速率就越高.根据香农公式,计算信道地极限信息传输速率C为:C=log2(1+S/N)b/s;根据公式,可以计算出,信噪比S/N应增大到100倍.如果在此基础上将信噪比S/N再增大10倍,最大信息速率只能再增加18.5%左右.2-10 常用地传输媒体有哪几种?各有何特点?答:常见地传输媒体有以下几种1.双绞线双绞线分屏蔽双绞线和无屏蔽双绞线.由两根相互绝缘地导线组成.可以传输模拟信号,也可以传输数字信号,有效带宽达250kHz,通常距离一般为几道十几公里.导线越粗其通信距离越远.在数字传输时,若传输速率为每秒几兆比特,则传输距离可达几公里.一般用作电话线传输声音信号.虽然双绞线容易受到外部高频电磁波地干扰,误码率高,但因为其价格便宜,且安装方便,既适于点到点连接,又可用于多点连接,故仍被广泛应用.2.同轴电缆同轴电缆分基带同轴电缆和宽带同轴电缆,其结构是在一个包有绝缘地实心导线外,再套上一层外面也有一层绝缘地空心圆形导线.由于其高带宽(高达300~400Hz).低误码率.性能价格比高,所以用作LAN中.同轴电缆地最大传输距离随电缆型号和传输信号地不同而不同,由于易受低频干扰,在使用时多将信号调制在高频载波上.3.光导纤维光导纤维以光纤维载体,利用光地全反向原理传播光信号.其优点是直径小.质量轻:传播频带款.通信容量大:抗雷电和电磁干扰性能好,五串音干扰.保密性好.误码率低.但光电接口地价格较昂贵.光纤被广泛用于电信系统铺设主干线.4.无线电微波通信无线电微波通信分为地面微波接力通信和卫星通信.其主要优点是频率高.频带范围宽.通信信道地容量大;信号所受工业干扰较小.传播质量高.通信比较稳定;不受地理环境地影响,建设投资少.见效快.缺点是地面微波接力通信在空间是直线传播,传输距离受到限制,一般只有50km,隐蔽性和保密性较差;卫星通信虽然通信距离远且通信费用与通信距离无关,但传播时延较大,技术较复杂,价格较贵.2-11 假定有一种双绞线衰减是0.7db/km,若容许有20db地衰减,试问使用这种双绞线地链路地工作距离有多长?如果要使这种双绞线地工作距离增大到100公里,问应该使衰减降低到多少?答:在此频率下可地传输距离=20/0.7≈28.57(km).工作距离增大到100公里,衰减应该为20/100=0.2db/m2-12试计算工作在1200nm到1400nm以及1400到1600之间(波长)地光波地频带宽度.假定光在光纤中地传播速率为2x108.答:2x108/1200 x 109--2x108/1400 x 109-=2.381 x 1013= 23.8THZ 2x108/1400 x 109--2x108/1600 x 109-=1.786 x 1013= 17.86THZ2-13 为什么要使用信道复用技术?常用地信道复用技术有哪些?答:信道复用地目地是让不同地计算机连接到相同地信道上,以共享信道资源.在一条传输介质上传输多个信号,提高线路地利用率,降低网络地成本.这种共享技术就是多路复用技术.频分复用(FDM,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就是将用于传输信道地总带宽划分成若干个子频带(或称子信道),每一个子信道传输1路信号.频分复用要求总频率宽度大于各个子信道频率之和,同时为了保证各子信道中所传输地信号互不干扰,应在各子信道之间设立隔离带,这样就保证了各路信号互不干扰(条件之一).频分复用技术地特点是所有子信道传输地信号以并行地方式工作,每一路信号传输时可不考虑传输时延,因而频分复用技术取得了非常广泛地应用.时分复用(TDM,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就是将提供给整个信道传输信息地时间划分成若干时间片(简称时隙),并将这些时隙分配给每一个信号源使用,每一路信号在自己地时隙内独占信道进行数据传输.时分复用技术地特点是时隙事先规划分配好且固定不变,所以有时也叫同步时分复用.其优点是时隙分配固定,便于调节控制,适于数字信息地传输;缺点是当某信号源没有数据传输时,它所对应地信道会出现空闲,而其他繁忙地信道无法占用这个空闲地信道,因此会降低线路地利用率.时分复用技术与频分复用技术一样,有着非常广泛地应用,电话就是其中最经典地例子,此外时分复用技术在广电也同样取得了广泛地应用,如SDH,ATM,IP和HFC网络中CM与CMTS 地通信都是利用了时分复用地技术.2-14 试写出下列英文缩写地全文,并进行简单地解释.FDM,TDM,STDM,WDM,DWDM,CDMA,SONET,SDH,STM-1,OC-48答:FDM(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频分复用,同一时间同时发送多路信号.所有地用户可以在同样地时间占用不同地带宽资源. TDM(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时分复用,将一条物理信道按时间分成若干时间片轮流地给多个用户使用,每一个时间片由复用地一个用户占用,所有用户在不同时间占用同样地频率宽度.STDM(Statistic 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统计时分复用,一种改进地时分复用.不像时分复用那样采取固定方式分配时隙,而是按需动态地分配时时隙.WDM(Wave Division Multiplexing)波分复用,在光信道上采用地一种频分多路敷衍地变种,即光地频分复用.不同光纤上地光波信号(常常是两种光波信号)复用到一根长距离传输地光纤上地复用方式. DWDM(Dense Wave Division Multiplexing)密集波分复用,使用可见光频谱地宽带特征在单个光纤上同时传输多种光波信号地技术.DWDM 可以利用一根光纤同时传输多个波长,多路高速信号可以在光纤介质中同时传输,每路信号占用不同波长.CDMA(Code Wave Division Multiplexing)码分多址,是采用扩频地码分多址技术.用户可以在同一时间.同一频段上根据不同地编码获得业务信道.SONET(Synchronous Optical Network)同步光纤网,是以分级速率从155Mb/s到2.5Gb/s地光纤数字化传输地美国标准,它支持多媒体多路复用,允许声音.视频和数据格式与不同地传输协议一起在一条光纤线路上传输.SDH(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同步数字系列指国际标准同步数字系列.SDH简化了复用和分用技术,需要时可直接接入到低速支路,而不经过高速到低速地逐级分用,上下电路方便.STM-1(Synchronous Transfer Module)第1级同步传递模块,SDH地基本速率,相当于SONET体系中地OC-3速率.OC-48(Optical Carrier)第48级光载波,是SONET体系中地速率表示,对应于SDH地STM-16速率,常用近似值2.5Gb/s.2-15 码分CDMA为什么可以使所有用户在同样地时间使用同样地频带进行通信而不会相互干扰?这种复用方法有何优缺点?答:因为用户在使用CDMA通信时,各用户使用经过特殊挑选地不同码型传送信息时,用一个带宽远大于信号带宽地高速伪随机码进行调制,使原数据信号地带宽被扩展,再经载波调制并发送出去.接收端由使用完全相同地伪随机码,与接收地带宽信号作相关处理,把带宽信号换成原信息书籍地窄带信号即解扩.以实现信息通信.各用户之间不会造成干扰.这种复用方法地优点:频谱利用率高,容量大;覆盖范围大;有很强地抗干扰能力,其频谱类似于白噪声,传送地信号不易被敌人发现;采用CDMA可提高通信地话音质量和数据传输地可靠性,减少对通信地影响;网络成本低;降低手机地平均发射功率等等.缺点是:需要为各站分配不同互相正交地码片序列;地域受线路影响,不是每个地方都能用,安装时间长等.2-16 共有4个站进行码分多址CDMA通信.4个站地码片序列为:A:(-1 –1 –1 +1 +1 –1 +1 +1) B:(-1 –1 +1 -1 +1 +1 +1 -1)C:(-1 +1 –1 +1 +1 +1 -1 -1) D:(-1 +1 –1 –1 -1 –1 +1 -1)现收到这样地码片序列:(-1 +1 –3 +1 -1 –3 +1 +1).问哪个站发送数据了?发送数据地站发送地1还是0?答:S·A=(+1-1+3+1-1+3+1+1)/8=1, A发送1 S·B=(+1-1-3-1-1-3+1-1)/8=-1, B发送0S·C=(+1+1+3+1-1-3-1-1)/8=0, C无发送S·D=(+1+1+3-1+1+3+1-1)/8=1, D发送12-17 试比较xDSL,HFC以及FTTx接入技术地优缺点.答:xDSL 技术就是用数字技术对现有地模拟电话用户线进行改造,使它能够承载宽带业务.成本低,易实现,但带宽和质量差异性大. HFC网地最大地优点具有很宽地频带,并且能够利用已经有相当大地覆盖面地有线电视网.要将现有地450 MHz 单向传输地有线电视网络改造为 750 MHz 双向传输地 HFC 网需要相当地资金和时间. FTTx(光纤到……)这里字母 x 可代表不同意思.可提供最好地带宽和质量.但现阶段线路和工程成本太大.2-18 为什么ADSL技术中,在不到1MHz地带宽中却可以传递速率高达每秒几个兆比?答:靠先进地编码,使得每秒传送一个码元就相当于每秒传送多个比特.。

《计算机网络(第7版)谢希仁著》第二章物理层要点及习题总结

《计算机网络(第7版)谢希仁著》第二章物理层要点及习题总结

《计算机⽹络(第7版)谢希仁著》第⼆章物理层要点及习题总结1.物理层基本概念:物理层考虑的是怎样才能再连接各种计算机的传输媒体上传输数据⽐特流,⽽不是指具体的传输媒体2.物理层特性:机械特性,电⽓特性,功能特性,过程特性3.数据通信系统:分为源系统(发送端)、传输系统(传输⽹络)、⽬的系统(接收端)三⼤部分,通信的⽬的是传送消息,数据是运送消息的实体,信号则是数据的电⽓或电磁的表现,通信系统必备的三⼤要素:信源,信道,信宿4.信号: (1)模拟信号(连续信号) 代表消息的参数的取值是连续的,连续变化的信号,⽤户家中的调制解调器到电话端局之间的⽤户线上传送的就是模拟信号。

(2)数字信号(离散信号),代表消息的参数的取值是离散的。

⽤户家中的计算机到调制解调器之间,或在电话⽹中继线上传送的就是数字信号。

在使⽤时间域(或简称为时域)的波形表⽰数字信号时,代表不同离散数值的基本波形就称为码元。

在使⽤⼆进制编码时,只有两种不同的码元,⼀种代表0状态⽽另⼀种代表1状态。

(1码元可以携带的信息量不是固定的,⽽是由调制⽅式和编码⽅式决定的,1码元可以携带n bit的信息量,可以通过进制转换和多级电平)5.信道 (1)基本概念:信道⼀般⽤来表⽰向某⼀个⽅向传送信息的媒体,⼀条通信电路往往包含⼀条发送信道和⼀条接收信道。

(2)通信双⽅的交互⽅式: ①单⼯通信(单向通信):即只能有⼀个⽅向的通信⽽没有反⽅向的交互,例如:⽆线电⼴播,有线电⼴播 ②半双⼯通信(双向交替通信):即通信的双⽅都可以发送信息,但不能双⽅同时发送(当然也就不能同时接收)。

这种通信⽅式是⼀⽅发送另⼀⽅接收,过⼀段时间后可以再反过来。

例如:对讲机 ③全双⼯通信(双向同时通信):即通信的双⽅可以同时发送和接收信息。

例如:打电话 (3)调制和解调 原因:信源的信号常称为基带信号(即基本频带信号)。

像计算机输出的代表各种⽂字或图像⽂件的数据信号都属于基带信号。

计算机网络第二章参考答案

计算机网络第二章参考答案

第二章作业参考答案1.数据通信过程包括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特点是什么?答:数据通信过程一般包括以下5个阶段:建立物理连接:建立通信线路的连接;建立逻辑连接:建立数据传输线路,通信双方建立同步联系,相互核对地址;数据传输;传送通信数据;断开逻辑连接;双方通过通信控制信息确认此次通信结束;断开物理连接:通信结束,切断物理链接通道。

2. 试解释以下名词:数据、信号、模拟数据、数字信号。

答:数据(Data):传递(携带)信息的实体。

信息(Information):数据的内容或解释。

信号(Signal):数据的物理量编码(通常为电编码),数据以信号的形式在介质中传播。

3. 模拟通信系统和数字通信系统有何不同?答:模拟通信系统是在模拟信道上实现模拟信息或数字信息的传输,需要经过调制和解调;数字通信系统是在数字信道上实现模拟信息或数字信息的传输,需要经过编码和解码。

4. 举出现实生活中单工及双工通信的例子答:单工是指数据单向传输,如无线电广播。

半双工是指数据可以双向交替传输,但不能在同一时刻双向传输,例如对讲机。

全双工是指数据可以双向同时传输,例如电话。

5. 基带传输与宽带传输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答:基带传输:不需调制,编码后的数字脉冲信号直接在信道上传送。

宽带传输:把信号调制成频带为几十MHz到几百MHz的模拟信号后再传送,接收方需要解调。

6. 同步通信与异步通信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答:同步通信要求接收端与发送端在时间基准上一致,收发双方不停地发送和接收连续的同步比特流。

而异步通信时不要求接收端时钟和发送端时钟同步。

发送端发送完一个字节后,可经过任意长的时间间隔再发送下一个字节。

得同步通信的传输速率较异步通信更快,但系统需要在首发两端保持同步,因此一般比异步通信更为复杂。

同时,异步通信为使接收端正确识别数据,开销较大。

7. 通过比较说明双绞线、同轴电缆和光纤三种传输介质的特点?答:双绞线:组装密度高、节省空间,安装容易,平衡传输,抗干扰性一般,连接距离短,,价格便宜。

计算机网络第二章

计算机网络第二章

第二章数据通信基础1、数据通信:是两个实体间的数据传输和交换,它是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和传输介质,把处在不同位置的终端和计算机,或者计算机与计算机连接起来,从而完成数据传输、信息交换和通信处理等。

2、信息:是对客观事物的反应,可以是对物质的形态、大小、结构、性能等全部或部分特性的描述,也可以表示物质与外部的联系。

3、数据:信息可以用数字的形式来表示,数字化的信息成为数据。

4、数据和信息的关系:数据是信息的载体,信息则是数据的内在含义或解释。

5、信道:是传送信号的一条通道,可分为物理信道和逻辑信道。

6、信道按使用权限可分为专业信道和共用信道;按传输介质可分为有线信道、无线信道和卫星信道;按信号的种类可分为模拟信道和数字信道等。

7、信道容量:是指信道传输信息的最大能力,通常用信息速率来表示。

8、信道容量的单位是:bps9、码元(码位)是构成信息编码的最小单位。

10、7个码元组成的序列,通常称为码字。

11、比特率:是一种数字信号的传输速率,它表示单位时间内所传送的二进制代码的有效位数。

12、比特率单位:bps或kbps。

13、波特率:它是针对在模拟信道上进行数字传输时,每秒钟载波调制状态的改变的次数。

14、波特率单位:baud15、误码率:指信息传输的错误率,也称错误率,是数据通信系统在正常工作情况下,衡量传输可靠性的指标16、吞吐量:单位时间内整个网络能够处理的信息总量17、吞吐量单位:字节/秒或位/秒18、传播延迟:信号在信道中传播,从信源端到信宿端需要一定的时间,这个时间称为传播延迟。

19、信道带宽:是指信道所能传送的信号频率宽度,它的值为信道上可传送信号的最高频率与最低频率之差。

20、普通电话线路的带宽一般为3000Hz。

21、数据传输率:是指单位时间内信道内传输的信息量,即比特率。

22、传输每一位所占时间越小,则速率越高。

23、数据通信系统时由数据终端设备、数据线路端接设备和通信线路组成。

24、数据终端设备:是指用于处理用户数据的设备,是数据通信系统的信源和信宿。

计算机网络知识精讲 第二章 物理层

计算机网络知识精讲	第二章	物理层

第二章物理层(一) 通信基础1. 信道、信号、带宽、码元、波特、速率、信源与信宿等基本概念2. 奈奎斯特定理与香农定理3. 编码与调制4. 电路交换、报文交换与分组交换5. 数据报与虚电路(二) 传输介质1. 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与无线传输介质2. 物理层接口的特性(三) 物理层设备1. 中继器2. 集线器2.1 通信基础2.1.1 信道、信号、带宽、码元、波特、速率、信源与信宿等基本概念(1)信道:向某一个方向传送信息的媒体。

(2)信号:数据的电磁或电气表现。

(3)带宽:媒介中信号可使用的最高频率和最低频率之差,或者说是频带的宽度,Hz;另一定义是信道中数据的传送速率,bps。

(4)码元:在使用时间域(简称时域)的波形表示数字信号时,代表不同离散数值的基本波形。

(5)波特:单位时间内传输的码元数。

(6)比特率:单位时间内传输的比特数。

(7)信源(8)信宿计算机网络的性能计算1. 速率比特(bit)是计算机中数据量的单位,也是信息论中使用的信息量的单位。

一个比特就是二进制数字中的一个1 或0。

速率即数据率(data rate)或比特率(bit rate)是计算机网络中最重要的一个性能指标。

速率的单位是b/s(bps),kb/s, Mb/s, Gb/s 等“带宽”(bandwidth)本来是指信号具有的频带宽度,单位是赫(或千赫、兆赫、吉赫等)。

现在“带宽”是数字信道所能传送的“最高数据率”的同义语,单位是“比特每秒”,或b/s (bit/s),bps。

更常用的带宽单位是千比每秒,即kb/s (103 b/s)兆比每秒,即Mb/s(106 b/s)吉比每秒,即Gb/s(109 b/s)太比每秒,即Tb/s(1012 b/s)请注意:在计算机界,K = 210 = 1024M = 220, G = 230, T = 240。

3. 时延(delay 或latency)传输时延(发送时延)发送数据时,数据块从结点进入到传输媒体所需要的时间。

计算机网络基础-段标 第2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段标 第2章

⑶ IP协议的主要功能
IP协议主要承担了在网际进行数据报无连接的传送、数据报寻址和差错控 制,向上层提供IP数据报和IP地址,并以此统一各种网络的差异性(不同的网 络其帧结构不同)。
第二章 网络体系结构与协议
2.传输控制协议(TCP)
传输控制协议TCP属于TCP/IP协议群中的传输层,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子协 议,在该协议上准备发送数据时,通信节点之间必须建立起一个连接,才能提供 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TCP协议位于IP协议的上层,通过提供校验和、流控制及 序列信息弥补IP协议可靠性上的缺陷。 ⑴ TCP报文结构
⑴ 在发送方主机上,应用层将数据流传递给传输层; ⑵ 传输层将接收到的数据流分解成以若干字节为一组的TCP段,并在每一段上增加 一个带序号的的TCP报头,传递给IP层; ⑶ 在IP层将TCP段作为数据部分,再增加一个含有发送方和接收方IP地址的包头组 成分组或包,同时还要明确接收方的物理地址及到达目的主机路径,将此数据包和 物理地址传递给数据链路层; ⑷ 数据链路层将IP分组作为数据部分并加上帧报头组成一个“帧”,交由物理层接 收主机或IP网间路由器; ⑸ 在目的主机处,数据链路层将帧去掉帧头,将IP分组交给IP层; ⑹ IP层检查IP包头,如果包头中校验和与计算出来的不一致,则丢弃此报文分组, 如果检验和与计算出来的一致,则去掉IP报头,将TCP段传送到TCP层; ⑺ TCP层检查序号,确认是否为正确的TCP段; ⑻ TCP层计算TCP报头和数据校验和,如果计算出来的校验和与报头的校验和不符 合,则丢弃此TCP段,如果检验和正确,则去掉TCP包头,并将真正的数据传递给 应用层,同时发出“确认收到”的信息; ⑼ 在接收方主机上的应用层收到一个数据流正好与发送方所发送的数据流完全一样。
应用层 与用户进程的接口,即相当于做什么? 表示层 数据格式的转换,即相当于对方看起来像什么? 会话层 会话的管理与数据传输的同步,即相当于该谁讲话和从何处讲? 传输层 从端到端经网络透明地传输报文,即相当于对方在何处?

计算机网络课件_第二章

计算机网络课件_第二章
■基带传输型(主要用于LAN)
50Ω—— RG-8(粗缆)单段传输距离最远为500米 RG-58 (细缆)单段传输距离最远为185米
■频带传输型(主要模拟传输) 75Ω——公用天线电视系统(CATV)用
同轴电缆
同轴电缆
绝缘保护套层 外导体屏蔽层
绝缘层
内导体
光缆(光导纤维)
外包层
玻璃纤维(核心) 外壳
两种材料的密度差异必 须达到能够使纤芯中的光线 只能反射回来而不能折射入 覆层的程序。
Multimode Fiber 多模光纤
多模光纤是指在给定的工作波长上,能以多个模式同 时传输的光纤。其光纤芯径在50到100μm的范围内,多条入 射角度不同的光线可以同时在一条光纤反射式地传播。
输入脉冲
多模光纤
2.2.2 有关信号的几个基本概 念
单向通信(单工通信)——只能有一个方 向的通信而没有反方向的交互。
双向交替通信(半双工通信)——通信的 双方都可以发送信息,但不能双方同时发 送(当然也就不能同时接收)。
双向同时通信(全双工通信)——通信的 双方可以同时发送和接收信息。
基带(baseband)信号和 带通(band pass)信号
光纤系统中使用的光源器件
有两种类型,皆为施 加电压便可发射光束的 半导体装置。
LED (发光二极管) 价廉,工作温度范围
较大,工作寿命较长, 但只能发射发散的光线, 只在短距离内使用。 ILD (注入式激光二极管)
根据激光原理工作, 光线具有高度集中性, 高效高数据速率长距离
光纤通信的原理
0
尺寸更小且重量更轻
衰减最小
电磁隔离 不受外部电磁场影响(干扰、冲激噪声和串扰影响小) 无能量辐射,也难以分接(防窃听功能)

(整理)计算机网络第二章要点

(整理)计算机网络第二章要点

第二章数据通信技术基础1、信息、数据、信号通信是为了交换信息。

信息(Information)是数据中所包含的有效内容或解释。

信息的载体可以是数字、文字、语音、图形和图像,常称它们为数据(Data)。

在计算机网络系统中,数据(Data)是指计算机中传递(携带)信息的实体,即在网络中存储、处理和传输的二进制数字编码。

信号(Signal):数据的物理量编码(通常为电信号),数据以信号的形式在介质中传播。

模拟信号是随时间连续变化的信号,这种信号的某种参量,如幅度、频率或相位等可以表示要传送的信息。

数字信号是离散信号,如计算机通信所用的二进制代码“0”和“1”组成的信号。

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的波形图如图2.1所示。

图2.1 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信道也可以分成传送模拟信号的模拟信道和传送数字信号的数字信道两大类。

但是应注意,数字信号在经过数模变换后就可以在模拟信道上传送,而模拟信号在经过模数转换后也可以在数字信道上传送。

2、通信系统模型图2.2 通信系统的模型信源是产生和发送信息的一端,信宿是接受信息的一端。

变换器和反变换器均是进行信号变换的设备,在实际的通信系统中有各种具体的设备名称,例如调制器与解调器、编码与解码器。

3、数据传输方式模拟传输模拟传输指信道中传输的为模拟信号。

当传输的是模拟信号时,可以直接进行传输。

当传输的是数字信号时,进入信道前要经过调制解调器调制,变换为模拟信号。

图2.4 模拟传输数字传输数字传输指信道中传输的为数字信号。

当传输的信号是数字信号时,可以直接进行传输。

当传输的是模拟信号时,进入信道前要经过编码解码器编码,变换为数字信号。

图2.5 数字传输编码:不归零码、曼切斯特码、差分曼切斯特码(要求掌握)4、傅立叶分析及信号带宽任何周期信号都可以表示为基波信号和各种高次谐波信号的合成。

根据傅立叶分析法,可以把一个周期为T 的复杂函数)(t g 表示为无限个正弦和余弦函数之和∑∑∞=∞=++=110)2cos()2sin(2)(n n n n nft b nft a a t g ππ 其中0a 代表直流分量,T f 1=为基频,n a 、n b 分别是n 次谐波振幅的正弦和余弦分量频谱指组成周期信号各次谐波的振幅按频率的分布图,虽然周期信号的频谱理论上可以是无限的,但是一般高次谐波的分量会越来越小,因此,一般将小于某一分量的谐波略掉。

第二章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与协议

第二章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与协议

现中,从那时起,TCP/IP就与UNIX操作系统关
系密切了,最近几年,用户促使供应商也把
TCP/IP加入其他操作系统中,现在,已有的每
个计算机平台上都有TCP/IP。
Internet协议族中重要的协议族是传 送控制协议(TCP)和网际协议(IP)。 TCP/IP的核心思想是把干差万别的 低层协议(网络层和数据链路层)硬件连结
称为网络控制协议(NCP)的协议。随着Interent的发
展,需要更复杂的协议。1973年,引进了传输控制 协议(TCP),接着,在1981年,引进了网际协议(IP)。 1982年,TCP和IP被标准化成为TCP/IP协议组,并 在1983年,取代了ARPANET上的NCP。
1983年,自由的电子通信和信息共享与其 他一些内容被加入了广为接受的TCP/IP,使其成 为大学和政府部门的标准。TCP/IP作为一个标 准组件被包含到柏克利标准发行中心UNIX的实
协调两个对等实体间通信的控制信息
(2)OSI将层与层之间交换的数据的单位称为服务数据单元SDU (Service Data Unit)。
在任何相邻两层之间的关系可概括为下图所示的那样。在服务提
供者的上一层的实体,也就是“服务用户”,它使用服务提供者所提供 的服务。
服务用户
交换原语
协议
服务用户
交换原语
物理连接 物理服务数据单元(PSDU) (串行传 输方式1位,并行传输方式8位) 顺序化
引线数目和排列、固定和锁定 装置等等。
例如对各种规格的电源插头的尺寸都有 严格的规定。
(2)电气特性
说明在接口电缆的哪条线上出
现的电压应为什么范围,即什么样 的电压表示1或0
(3)功能特性
说明某条线上出现的某一电平

计算机网络技术第二章知识点

计算机网络技术第二章知识点

计算机网络技术第二章知识点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学习中,第二章通常会涵盖一些关键的概念和技术,这些知识对于我们深入理解网络的运行原理和工作方式至关重要。

首先,我们来谈谈数据通信基础。

数据在网络中传输,就像是货物在运输线上流动。

数据通信的基本任务就是要将这些“货物”准确、快速地从源点传送到目的地。

这涉及到信号的类型,比如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

模拟信号就像连续的波浪,是平滑变化的;而数字信号则是离散的,像一个个台阶。

在数据传输中,还有一个重要的概念是带宽。

带宽可以理解为信息公路的宽度,它决定了在单位时间内能够传输的数据量。

带宽越大,就像公路越宽,能同时通过的车辆越多,数据传输速度也就越快。

数据传输方式也有多种。

比如串行传输和并行传输。

串行传输是一位一位地依次传输数据,就像单人依次通过狭窄的通道;并行传输则是多位数据同时传输,如同多人同时通过宽敞的大门。

但并行传输在距离较长时,由于信号同步等问题,成本较高,所以在长距离传输中,串行传输更为常见。

接着,我们说一说信道复用技术。

这就好比在一条道路上,通过巧妙的安排,让多个用户能够同时使用,提高道路的利用率。

常见的信道复用技术有时分复用、频分复用和波分复用。

时分复用是按照时间划分,不同用户在不同的时间段使用信道;频分复用则是根据频率来划分,每个用户使用不同的频率范围;波分复用主要用于光通信,是按照光的波长来划分信道。

差错控制也是第二章的一个重要知识点。

在数据传输过程中,由于各种干扰和噪声,可能会出现错误。

差错控制技术的目的就是检测和纠正这些错误,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常见的差错控制方法有检错码和纠错码。

检错码只能检测出错误,但不能纠正;而纠错码不仅能检测错误,还能纠正错误,但实现起来通常更加复杂。

然后是数据交换技术。

这类似于在不同的地点之间传递物品,有不同的传递方式。

电路交换就像是建立一条专用的通道,在通信期间一直占用;报文交换则是把要发送的信息整体作为一个报文,通过存储转发的方式进行传输;分组交换则是把报文分成一个个较小的分组进行传输,提高了传输效率和灵活性。

第2章 计算机网络

第2章 计算机网络

2.2.4 IP地址
Internet上计算机拥有的唯一地址称为IP地址。 IP地址由因特网信息中心NIC统一分配。NIC负责分配最高级IP 地址,并给下一级网络中心授权在其自治系统中再次分配IP地址。
1. IP地址结构
IP地址由两部分构成: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
2. IP地址分类
IP地址长度为4个字节,即32位二进制数,由4个用小数点隔开 的十进制数字域组成,称为点分十进制表示法,其每个十进制数字 域的取值在0~255之间。 IP地址划分为A、B、C、D、E五类,其中A、B、C三类为基本IP 地址 A类 B类 C类 0网络地址(7bit) 10 110 网络地址(14bit) 网络地址(21bit) 主机地址(24bit) 主机地址(16bit) 主机地址(8bit)
计 算 机 网 络 分 类
2.按拓扑结构分类
星状网:所有主机和其他设备均通过一个中央连接单元或是集线 器(hub)连接在一起而构成。 环状网:全部的计算机连接成一个逻辑环,数据沿着环传输,通过 每一台计算机。
计 算 机 网 络 分 类
总线型网:将所有的计算机和打印机等网络资源都连接到一条主干 线(即总线)上,所有主机都通过总线来发送或接收数据。
2.2 Internet基础知识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项目2:两种方法查看IP地址 Internet的发展概要 Internet的特点 IP地址 域名地址 Internet的接入 Internet的常用服务
2.2.2 Internet的发展概要
3. 特殊IP地址
(1)网络地址:当一个IP地址的主机地址部分为0时,它表示 一个网络地址。例如:202.115.65.0表示一个C类网络。 (2)广播地址:当一个IP地址的主机地址部分为1时,它表示 一个广播地址。例如:142.55.255.255表示一个B类网络142.55中的 全部主机。 (3)回送地址:任何一个IP地址以127为第1个十进制数时,则 称为回送地址,例如:127.0.0.1,回送地址可用于对本机网络协议 进行测试。

计算机网络技术第2章数据通信基础

计算机网络技术第2章数据通信基础

信道
解码器
信宿
噪音源
数字通信系统结构
由于数字信号不适合远距离传输,所以在传输前将其变为模拟 信号。因此,数字通信系统通常由信源、信源编码器、调制器、 信道、解调器、信道译码器、信源译码器、信宿、噪音源组成, 其结构模型如下页图所示。
6
2.1.1 数据通信系统









源道









信道容量是指信道能传输信息的最大能力,一般用时间内最大可传
送的字节数来表示。信道容量由信道带宽F、可使用的时间T以及信 道质量决定。信道容量和信道带宽具有正比关系,带宽越宽, 则容量越大,传输效率也就越高。关于信道容量的计算有两条 著名的定理。
13
2.1.4 信道带宽和信道容量
⑴ 奈奎斯特(Nyquist)定理:1942年,H.Nyquist证明,任何 一个信号如果通过带宽为W(Hz)的理想低通滤波器,若每秒取样 2W次,就可以完整地重现该滤波过后的信号。在理想条件下 (无噪音有限带宽W的信道),其最大的数据传输速率C(信道容
⑴ 数据块长度为108bit,数据发送速率为1Mbps; ⑵ 数据块长度为1000bit,数据发送速率为1Gbps;
解:根据上述计算发送时延公式和计算传播时延公式,分别求出不 同链路的不同时延。
⑴ 发送时延=108bit/(1Mbps)=100s
传播时延=1000bit/(2×108m/s)=5ms
信源
调制器
信道
解调器
噪音源 模拟通信系统结构
5
信宿
2.1.1 数据通信系统
(2) 数字通信系统:计算机通信、数字电话以及数字电视等信号 都属于数字信号,由数字信号构成的通信系统属于数字通信系统。 数字通信系统通常由信源、编码器、信道、解码器、信宿以及噪音 源组成,其基本结构模型如下图所示。

计算机网络技术第二章知识点

计算机网络技术第二章知识点

第二章知识点1.数据通信是计算机技术与现代通信技术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新的通信方式和通信业务。

2.数据通信是计算机网络的基础,也是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之一。

3.数据通信是依照通信协议,利用数据传输技术在两个功能单元之间传递数据信息。

(数据通信的定义)4.数据通信的基本作用是完成两个实体间数据的交换,实现计算机与计算机、计算机与终端以及终端与终端间的数据信息的传递。

5.通信的目的是为了交换数据。

6.数据是传送信息的载体,是信息的数字化形式,所表示的内容就是信息。

7.信息是对数据的解释,即对数据蕴含内容的说明。

8.数据的结构和格式可以是不同的,但信息不随载荷符号的形式不同而改变。

9.信号是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电信号的表现形式,或称数据的电编码或电磁编码。

10.通信双方产生的数据可以分为模拟数据和数字数据。

11.模拟信号是在一定范围内可以连续取值的信号,是一种连续变化的电信号(波形),它可以以不同频率在介质上传输。

12.数字信号是一种离散的脉冲序列,它的取值是有限个数。

13.数据是信息的载体,信息是数据的内容和解释,而信号是数据的编码。

14.信道是指两地间传输数据信号的通路,即信号的传输通道,包括通信设备和传输介质。

15.信道按传输介质分为有线信道和无线信道;按使用权限分为专用信道和公用信道;按传输信号的形式可以分为模拟信道和数字信道。

16.数字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一般包括发送端、接收端以及收发两端之间的信道三个部分。

17.模拟通信系统利用模拟信号来传递信息,如普通的电话、广播和电视。

通常由信源、调制器、信道、解调器、信宿及噪声源组成。

18.数字通信系统利用数字信号来传递信息,如计算机通信、数字电话、数字电视等,通常由信源、信源编码器、信道编码器、调制器、信道、解调器、信道译码器、信源译码器、信宿以及噪声源组成。

19.为了获得更远距离的传输,模拟通信系统需要使用放大器,数字通信系统需要使用中继器。

20.用数字信号承载数字或模拟数据,称为编码。

(完整版)计算机网络(第二章)课后答案

(完整版)计算机网络(第二章)课后答案

第二章应用层(课后习题和问题部分题目和参考答案)复习题:1.列出5种非专用的因特网应用及它们所使用的因特网协议。

答案:Web应用和HTTP协议、电子邮件应用和SMTP(简单邮件传输协议)、因特网的目录服务DNS和DNS协议、P2P应用和P2P协议、远程终端访问和Telnet、文件传输和FTP。

3.对两进程之间的通信会话而言,哪个进程是客户机,哪个进程是服务器?答案:在给定的一对进程之间的通信会话中,发起通信(即在该会话开始时与其他进程联系)的进程被标示为客户机,在会话开始时等待联系的进程是服务器。

6.假定你想尽快的处理从远程客户机到服务器的事务,应使用UDP 还是TCP?为什么?答案:UDP,因为TCP是面向连接的可靠数据传输服务,使用TCP 协议时,在应用层数据报文开始流动之前,其客户机程序和服务器程序之间互相交换运输层控制信息,完成握手阶段。

TCP的三次握手,以及拥塞控制机制和分组都有开销。

UDP没有拥塞控制机制,所以发送端可以以任何速率向其下面的层(网络层)注入数据。

7.在日常生活中你或许会使用Web浏览器和邮件阅读器。

你或许还会用到FTP用户代理,Telnet用户代理,音频/视频播放器用户代理(比如Real Networks player),即时信息代理,P2P文件共享代理。

答案:无。

8.列出运输协议能够提供的4种宽泛类型的服务。

对于每种服务类型,指出是UDP还是TCP(或这两种协议)提供这样的服务。

答案:1.可靠数据传输,TCP提供了可靠的端到端数据传输服务,而UDP没有。

2.吞吐量,TCP和UDP均为提供此服务。

3.定时,TCP和UDP均为提供此服务。

4.安全性,TCP在应用层可以很容易地通过SSL来提供安全服务,而UDP没有。

10.握手协议的作用是什么?答案:提示客户机和服务器做好传输分组的准备。

15.为什么说FTP在“带外”发送控制信息?答案:因为FTP 使用两个并行的TCP连接来传输文件,一个是控制连接,一个是数据连接。

计算机网络第二章 知识点总结

计算机网络第二章 知识点总结

Ch2 物理层1、物理层的功能:将数据比特流从一台机器传输到另一台相邻的机器。

2、物理层协议的内容:机械特性、功能特性、过程特性、电气特性(每一特性的具体含义)***3、常见通信术语及含义:模拟、数字、调制、解调、信源、信宿、单工、双工、基带信号、宽带信号4、傅立叶分析及物理含义(信号的分解)5、带宽:信号带宽、介质的带宽6、码元传输速率B和数据传输速率S的关系:S=B×log2V bps (故调制方式会影响数据传输率)7、恩奎斯特公式:B=2H ***8、香农公式:C = H log2(1+S/N) b/s(信道极限传输速率受带宽和信噪比的影响)***9、常用的有线介质:双绞线、光纤、同轴电缆10、基本的二元制调制方法:调幅、调相、和调频11、QAM12、NRZ编码、曼彻斯特编码、差分曼彻斯特编码13、常用的信道复用技术:时分、频分(光信号叫做波分复用)、码分复用。

14、物理层设备:中继器、集线器的工作原理例:1.在无噪声情况下,若某通信链路的带宽为3kHz,采用4个相位,每个相位具有4种振幅的QAM调制技术,则该通信链路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是——————A.12kbps B.24 kbps C.48 kbps D.96 kbps2.在物理层接口特性中用于描述完成每种功能的事件发生顺序的是:A. 机械特性B. 功能特性C. 过程特性D. 电气特性3.下列因素中,会影响信道数据传输速率的是。

(不定项)A.信噪比 B.频率带宽 C.信号调制方式 D.信号传播速度4.收发两端之间的传输距离为1000km,信号在媒体上的传播速率为2*105km /s。

试计算以下两种情况的发送时延和传播时延:(1)数据长度为107bit,数据发送速率为100kb/s。

(2)数据长度为103bit,数据发送速率为1Gb/s。

由计算结果能得出什么结论?5.计算机网络中常用的有线传输介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2 协议、层次、接口与体系结构的概念
计算机网络的四个重要的概念
• 协议(protocol) • 层次(layer) • 接口(interface) • 体系结构(architecture) • 协议
• 是有关计算机网络通信的一整套规则,或者说是 为完成计算机网络通信而制订的规则、约定和标 准。
2.2.3 OSI参考模型各层的功能(续) 数据链路层的主要功能:
• 在物理层提供的服务基础上,数据链路层在通信 的实体间建立数据链路连接; • 它让物理层建立和控制必要的物理连接;
• 传输以“帧”为单位的数据包;
• 采用差错控制与流量控制方法,使有差错的物理 线路变成无差错的数据链路。
2.2.3 OSI参考模型各层的功能(续)

2.1 网络体系结构的基本概念
2.1.1 网络协议的概念
2.1.2 协议、层次、接口和体系结构的概念 2.1.3 网络体系结构的研究方法
2.1.1 网络协议的概念
• 网络协议是为网络数据交换而制定的规则、约定 与标准; • 网络协议的三要素:语义、语法与时序;
语义:用于解释比特流的每一部分的意义; (控制信息)
2.2 OSI参考模型
2.2.1 OSI参考模型的基本概念
在计算机网络产生之初,每个计算机厂商都有一套自 己的网络体系结构的概念,它们之间互不相容。
在制定计算机网络标准方面,起着很大作用 的两大国际组织是:
国际电报与电话咨询委员会(CCITT)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CCITT与ISO的工作领域是不同的:
网络层
网络层的目的是实现两个端系统之间的数据 透明传送,具体功能包括寻址和路由选择、连接 的建立、保持和终止等。
网络层的主要功能:
• 提供面向连接和无连接的网络服务;
• 通过路由选择算法为分组通过通信子网选择最适 当的路径; • 为数据在结点之间传输创建逻辑链路; • 实现拥塞控制、网络互连等功能。
• 它的主要功能与中继器类似,区别在于集线器能够提供多 端口服务,故也称为多口中继器。
2.2.3 OSI参考模型各层的功能(续)
数据链路层:
• 数据链路层最基本的服务是将源计算机网络层传 来的数据可靠地传输到相邻节点的目标计算机的 网络层。 • 必须具备一系列相应的功能
– 如何将数据组合成数据块(也称为帧,是数据链路层的传送单 位); – 如何控制帧在物理信道上的传输,包括如何处理传输差错,如何 调节发送速率以使之与接收方相匹配; – 在两个网络实体之间提供数据链路通路的建立、维持和释放管理。
各层所提供的服务与这些服务是如何实现的无 关; 定义了层与层之间的接口与各层使用的原语, 但不涉及接口的具体实现。
协议规范
• 网络中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存在各种差异,为了保证 相互通信及双方能够正确地接收信息,必须事先形成 一种约定,即网络协议。 • 协议:是为实现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 约定。
• 一个功能完备的计算机网络需要制定一整套复杂 的协议集; • 网络协议是按层次结构来组织的; • 网络层次结构模型与各层协议的集合称为网络体 系结构; • 网络体系结构对计算机网络应该实现的功能进行 了精确的定义; • 体系结构是抽象的,而实现是指能够运行的一些 硬件和软件。
网络体系结构(network architecture)
体系结构(architecture) 服务定义(service definition) 协议规范(protocol specification)
2.2.1 OSI参考模型的基本概念
• 体系结构
• 计算机网络结构采用结构化层次模型
– 各层之间相互独立,即不需要知道低层的结构,只要 知道是通过层间接口所提供的服务。
• 计算机网络的各层及其协议的集合称为网络的体系结构 (architecture),也就是说,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就是这 个计算机网络及其部件所应完成的功能的精确定义。体系 结构是抽象的,而实现则是具体的,是真正在运行的计算 机硬件和软件。 • 网络体系结构:是指用分层研究方法定义的网络各层的功 能,各层协议和接口的集合。
•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是指计算机网络层次结构模型和各 层协议的集合 。
2.1.3 网络体系结构的研究方法
层次结构是指将一个复杂的系统设计问题分成层 次分明的一组容易处理的子问题,各层执行自己所承 担的任务。
层次结构研究方法的优点:
各层之间相互独立;
灵活性好; 各层都可以采用最合适的技术来实现; 易于实现和维护; 有利于促进标准化;
2.2.3 OSI参考模型各层的功能(续)
• 物理层的设备
• 中继器(Repeater) • 是连接网络线路的一种装置,常用于两个网络结点之间物 理信号的双向转发。在一定的传输媒体距离中使用中继器 来对传输的数据信号整形放大后再传递。中继器是工作在 物理层的设备,负责在两个结点的物理层上按位传递信息, 完成信号的复制、整形和放大功能,从而延长网络的长度。 • 集线器又称为Hub
பைடு நூலகம்
• 对不同系统的对等层之间的通信有明确的通信规定;
• 高层使用低层提供的服务时,并不需要知道低层服务 的具体实现方法。
层次(layer)
• 分层可以带来如下好处:
• (1)各层之间是独立的。
• (2)灵活性好。
• (3)结构上可分割开。
• (4)易于实现和维护。 • (5)能促进标准化工作。
2.1.2 协议、层次、接口与体系结构的概念
• 由于网络节点之间联系的复杂性,在制定协议时,通常把 复杂成分分解成一些简单成分,然后再将它们复合起来。
• 层次(layer)
• 层次是人们对复杂问题处理的基本方法; • 将总体要实现的很多功能分配在不同层次中; • 对每个层次要完成的服务及服务要求都有明确规定; • 不同的系统分成相同的层次; • 不同系统的最低层之间存在着“物理”通信; • 不同系统的对等层次之间存在着“虚拟”通信;
第二章
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
本章学习要求:
掌握:协议、层次、接口与网络体系结构的基本 概念 掌握:网络体系结构的层次化研究方法 掌握:OSI参考模型及各层的基本服务功能
掌握:TCP/IP参考模型的层次划分、各层的基本 服务功能与主要协议
了解:OSI参考模型与TCP/IP参考模型的比较 了解:网络协议标准组织,RFC文档、Internet 草案与Internet协议标准的制定过程
•接口(interface)
•接口是同一结点内相邻层之间交换信息的连接点; •同一个结点的相邻层之间存在着明确规定的接口, 低层向高层通过接口提供服务; •只要接口条件不变、低层功能不变,低层功能的 具体实现方法与技术的变化不会影响整个系统的 工作。
网络体系结构(network architecture)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形成
• 为了使不同体系结构的计算机网络都能互连,国际 标准化组织ISO于1977年成立了专门机构研究该问题。 不久,就提出一个试图使各种计算机在世界范围内 互连成网的标准框架,即著名的开放系统互连基本 参考模型OSI/RM (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简称为OSI。
本章知识点: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形成
• 1974年,美国的IBM公司宣布了它研制的系统网络体 系结构SNA (System Network Architecture)。现在它 是世界上使用得相当广泛的一种网络体系结构。 • 1975年DEC公司(1997年被Compaq兼并, 2002年 Compaq并入HP)发布了数字网络体系结构(Digital Network Architecture,DNA); • 还有Borough公司发布了BNA;王安公司(现已不再 生产计算机和网络产品)发布了WANGNET;XNS (Xerox公司)、VINES(Banyan 公司)、 AppleTalk(Apple公司)等等。 • 上述体系结构互不兼容,因此各产品之间不能互联。
计算机网络的标准分为既成事实标准和法定标准。 – 凡是事先没有计划,只是由于市场的普及和用户面的 扩大而逐步形成的标准就是既成事实标准,例UNIX和 TCP/IP是相应领域的事实上的标准。 – 而由某些权威标准化机构或组织制定的正式、合法的 标准是法定标准,例如ISO OSI/RM、IEEE 802等。
• 开放系统的层次结构、层次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各 层所包括的可能的服务;
• 作为一个框架来协调和组织各层协议的制定;
• 对网络内部结构最精炼地概括与描述。
2.2.1 OSI参考模型的基本概念
• 服务定义


详细地说明了各层所提供的服务;
某一层的服务就是该层及其以下各层的一种能 力;

• •
低层的服务是通过接口向上一层提供的;
CCITT 主要是考虑通信标准的制定 ISO主要是考虑信息处理与网络体系结构
2.2.1 OSI参考模型的基本概念
• OSI是一个描述性的模型。它超越了具体的物理实体或软 件,从理论上讲解决了不同计算机及外设,不同的计算机 网络中间的相互通信的问题,成为计算机网络通信标准。 • 在OSI中的“开放”是指只要遵循OSI标准,一个系统就可 以与位于世界上任何地方、同样遵循同一标准的其它任何 系统进行通信; • OSI标准中,采用的是三级抽象:
2.2.3 OSI参考模型各层的功能(续)
传输层 • 主要目的:第一,提供可靠的端对端的通信;第 二,向会话层提供独立于网络的传输服务。 传输层的主要功能:
• 向用户提供可靠端到端(end-to-end)服务
–确保来自会话层的数据单元能无错、无丢失、无重复的通 过; –处理数据包错误、数据包次序,以及其他一些关键传输问 题;
• 传输层向高层屏蔽了下层数据通信的细节,是计算机 通信体系结构中关键的一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