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教育功能
第三章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功能
❖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社会主导意识形态的灌输与教 化
❖ 1.意识形态是系统地、自觉地反映社会经济形态和政治制度 的思想体系,是构成社会意识诸形式中构成思想上层建筑的 部分,反映特定阶级或社会集团的意志,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 2.列宁提出“灌输论”的主要思路 ❖ 第一,工人是不能自发地产生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的,这种革
❖ 第三,沟通社会信息,促进社会政治的稳定和 发展
❖ 2 经济功能:指思想政治教育通过调动受教育者的积极性, 促进使其主动参与经济建设以促进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是经济建设坚持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的 可靠保证
❖ ——十年来我们的最大失误是在教育方面,对青年的政治思 想教育抓得不够,教育发展不够。(一九八九年三月四日邓 小平同中央负责同志的谈话 )
命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那种崇拜工人 运动自发性,认为以工人自发的运动就能自然而然地产生科 学社会主义思想的想法是不可能实现的。 ❖ 第二,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体系的创造和传播,向工人群众 灌输科学社会主义,是革命知识分子的神圣使命。
❖ 第三,工人阶级只有接受革命的理论,才能摆脱“自发”的 阶段,成为“自为”的阶级,才能具有真正革命的行动。无 论在理论混乱的年代,还是在工人运动高涨的年代,都特别 需要对工人阶级群众灌输科学社会主义思想,发挥科学理论 的指导作用。
❖ 第二,思想政治教育是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 的精神动力
❖ ——生产力是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 的有机结合
❖ ——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推 动生产力的发展
❖ 第三,思想政治教育是营造经济建设发展的 稳定和谐社会环境的重要手段
❖ ——心理调适 ❖ ——人际关系调适 ❖ ——情绪调控 ❖ ——利益关系调节
第三章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与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的战略地位
1、 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 或社会集团稳定和发展的 生命线
2、 思想政治教育由社会 经济政治制度所决定又为 其服务的
3、 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 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基 础工程
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特点
客观性 多方面性 多层次性 长期性 发展性
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功能
经济功能:为经济建设 提供社会性质和方向的 保障;为社会生产力的 发展提供精神动力;为 经济建设发展和社会和 谐营造氛围。
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功能
文化功能: 文化传播功能 文化选择功能 文化创造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其它表述
导向功能:理想信念 导向;奋斗目标导向; 行为规范导向
保证功能 育人功能 开发功能
当前学界关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 的功能的阐述
具有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 (郑永廷)
在于实现个体的思想道德素质发展和社会 思想道德文化的选择(褚风英)
具有意识形态和人文知识功能(刘鑫淼) 具有沟通互助、覆盖渗透、预测预防、营
造氛围的功能。(韦吉锋)
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性功能
个体生存功能 个体发展功能:引导
政治方向;约束规范 行为;激发精神动力; 塑造个体人格。 个治功能:传导主导意 识形态,调节社会精神 生产;传播主导政治意 识,引导人民的政治行 为,再生产社会的政治 关系;沟通社会信息, 确保社会的有机联系。
教育功能的练习题精选及答案
第三章教育的功能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2 .现代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因是(A )A.生产力发展B.科技进步C.教育技术进步D.产业革命3.教育与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性说明教育具有( D )。
A.社会性B.超前性C.不适应性D.相对独立性4以下不属于教育的政治正向功能的是( D )A、培养合格公民B、制造舆论为统治阶级服务C、促进社会的民主化进程D、使被统治者安于现状5、从作用的呈现形式看,教育功能可分为(C )A、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B、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C、显形功能和隐形功能D、谋生功能和享用功能6、从作用的对象看,教育功能可分为(B )A、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B、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C、显形功能和隐形功能D、谋生功能和享用功能7、教育阻碍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消极影响和作用是教育的(B )A、正向功能B、负向功能C、显形功能Dk隐形功能8、决定教育领导权的是( C )A、生产力8科学技术C、政治经济制度D、文化9、决定教育事业发展规模和速度的是(D )A、科学技术B、政治经济制度G文化D、生产力10、“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句话反映了(A )A、教育与政治的关系B、教育与经济的关系C、教育与文化的关系D、教育与科技的关系11、校园文化的核心是(C )A、学生8教师C、学校的观念文化Dk校园设施12、直接决定教育目的的因素是什么(B )A、生产力8政治制度C、科学技术Dk文化13、教育发展水平的最终决定性因素是(D )A、政治制度B、生产关系C、经济基础D、生产力14、教育具有政治功能、经济功能、(D)和科学技术发展功能。
A、精神功能B、意识功能C、理性功能D、文化功能15、科学知识再生产的主要途径是(A)A、学校教育B、调查研究C、职业培训D、社会研究16、学心化的核心是(D)A、物g化B、组织文化C、制度文化D、精神义化17、提出普及初等教育的要求在(A )A、第一次工业革命后B、第二次工业革命后C、第三次工业革命后D、信息革命后18、提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要求在(D )A、第一次工业革命后B、第二次工业革命后C、第三次工业革命后D、信息革命后19、首次提出“人力资本论”理论的是(C )A、赫尔巴特B、杜威C、舒尔茨D、洛克20、环境文化和设施文化属于(B )A、学校精神文化B、学校物质文化C、学校组织和制度文化D、学生亚文化21、规章制度属于学校文化中的(B )A、学校物质文化B、学校组织和制度文化C、教师亚文化D、学生亚文化22、“今天的教育是明天的经济,教育的消费是明显的消费,潜在的生产,是有限的消费扩大的生产,是今日的消费明日的生产”。
3第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马工程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地位
一、团结人民完成各项任务的中心环节
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
本
三、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基本方式 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章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功能
主
一、保证正确的政治方向 二、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
是政治与经济之间辩证关系的生动反映。
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起 着方向引领、动力激发、力量凝聚、矛盾 化解的重要作用。
毛泽东指出:“掌握思想教 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 争的中心环节。如果这个任务不 解决,党的一切政治任务是不能 完成的。”
4
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
贯穿于个体培 育和践行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 体系和核心价 值观的全过程
为培育和践行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和核心价值观提供 方法和载体保证
15
三、增强民族凝聚力
民族凝聚力既是人们为实现民族国家
目标而共同行动的精神力量,也是增 强一国综合国力和提高国际影响力的 关键。
思想政治教育对 民族凝聚力的增 强意义重大
精神便无所寄托。
丰富精
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通过丰富精 神文化生活、引领价值取向、
神生活
引领价 值取向
巩固文化信仰,解决人们的思
想问题,形成共同的价值追求,
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坚定文 化自信
17
思考题
1.请结合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 谈谈思想政治教育地位的形成。
2.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体现在哪些 方面?
保证和坚持正确的政治方 向是国家或政党实现政治 目标的前提。
12
教育学(第三章)
(三)教育的个体享用功能
教育的个体享用功能主要体现在人接受教育与获 得幸福的关系上,主要体现在:首先,教育能够充 分满足人的本能需要,奠定个体幸福的基础;其次 教育提升人的认知水准,丰富人的情感世界,给人 以体验和感受幸福的能力;最后,学校生活本身是 一种幸福生活,求真、像善、臻美是校园生活的主 体价值,学校生活为人们创设了一种体验幸福感知 幸福的良好氛围。
小学教育阶段的任务
在入学教育时,让儿童认识到自己的社会角色 发生了重要变化 为未来作基础性的构建,培养学习兴趣和良好 的生活与学习习惯 获得基础性、工具性的知识与能力
发展初步的抽象和逻辑思维能力,形成对己、 对人、对集体的积极态度 培养对未知世界和新鲜事物进行探究的欲望等
3.少年期、青年初期与中学教育
第三章 教育功能
第一节 教育与个体发展 第二节 教育与社会发展
一、教育个体发展功能 教育在人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促进个体 的社会化和个性化,增强个体享用意识和能 力的功能。
第一节 教育与个体发展
个 体 的 发 展 社 会 的 发 展
教育
促 进
促 进
个体身心发展 的客观规律
对个体发展作出社会性规范
二、个体发展对教育的制约
德国哲学家康德的话:“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成为人”。
教育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考虑青少年儿童发展的 内部矛盾,要从他们身心发展的状态和水平出发,遵循 发展的客观规律。 (一)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具有一定的顺序性和阶段性 发展速度的不均衡性
具有稳定性和可变性
具有个别差异性
1.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顺序性和阶段性
(一)教育的个体社会化功能
基本途径:( 1 )社会教化(广义的教育,包 括学校教育和各种非正式教育形式);( 2)个 体内化(通过一定方式,接受社会教化,形成特 征行为) 社会教化与个性内化在促进个体社会化过程中 相辅相成。
第三章 第二节 教育促进个体发展的功能
第三章教育与人的发展
第二节教育促进个体发展的功能
课前思考题
1.教育通过哪些途径促进了个体的社会化?
2.个体的社会化与个体的个性化相矛盾吗?如何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形成社会价值观“自然人” “社会人” 完善自我观念
掌握社会技能
塑造社会角色
1.形成社会价值观
确定个体行为目标和行为方式的导向
2.完善自我观念
获得自我认识,理解自我与他人、自我与社会的相互关系,达成个人发展与社会要求的统一
3.掌握社会技能
(1)基本的社会生存技能(2)基本的社会职业技能
4.塑造社会角色(1)社会身份(2)社会地位(3)社会期望(4)社会职责
1.唤醒人的生命自觉
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把知识转化为促进个体自我发展的能力。
更是唤醒个体发展的主体意识,增强主体发展的能动性,给学生以主动探索,自主发展的机会,促进生命创造性的发展。
2.尊重个体的差异性和独特性(1)关注个别差异
(2)开展个性化教育
3.促进个性和创造性的发展创造性是人的个性的核心品质
(一)个人本位论
以卢梭、裴斯泰洛齐、福禄倍尔等为代表
“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
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
里,就全变坏了。
”
——卢梭
(二)社会本位论
以涂尔干、凯兴斯坦纳等为代表他们强调教育的目标在于系统地塑造个体的社会化,国家一切的教育制度只有一个目标,就是造就公民。
四、社化化和个性化的对立与统一
两者既有不同,也能在社会
实践活动中实现统一。
谢谢大家!。
《教育学原理》第三章 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2、教育的正功能与负功能。
• ★教育的正功能:指教育对社会发展和人的身心发 展所产生的积极促进作用。 • ★教育的负功能:指与教育目标、教育主体愿望相 反的客观效果,是教育对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所产 生的阻碍作用或消极影响。
3、教育的显性功能与教育的隐性功能
• ★教育的显性功能:依照教育目的,教育在实际运 行中所出现的与之相符合的结果。 • ★教育的隐性功能:指伴随显性教育功能所出现 的非预期操作者的 培养。
• 以上可见,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手段的功 能必须强化。
(2)教育通过生产科学技术,促进经济的发展。
①科学文化和技术的再生产
②生产新的科学知识和技术
高等教育的科学研究和教学相统一
• 美国的硅谷、日本的“筑波”、中国的中关村等。 • 高校优越的科研条件:高水平科学家和技术人员云集; 丰富的信息资料和先进的实验室;学科门类齐全;学术 空气浓厚以及教学于科研的互补等。
2.社会政治通过政治机构制约受教育的权利 • 奴隶社会:奴隶主子弟 • 封建社会:教育等级差别 • 资本主义社会:双轨制
3.社会政治制约教育性质、目的
• 教育目的在整个教育体系中是最基本的决 定因素,它在教育中居于核心地位,是教 育阶级属性的基本表现,它集中地概括了 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要求,超阶级、 超社会的教育是不存在的。 • 不同社会、不同阶级由于各自追求的政治 和经济利益不同,教育的目的也就不同。
(三)经济(生产力)对教育的影响
制约教育的性质和目的
经济发展水平 制约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生产力)
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形式和
手段
1.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人才培养的规格 (性质 目的)
• 原始社会:生产力状况决定了当时的教育 • 只能与生产合于一体。
第三章 教育的功能
第三章教育的功能教育的社会功能教育的本体功能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1编教育原理教育的功能●现代社会的教育有哪些功能?如何发挥这些功能?●人的发展有哪些特点?这些特点是如何制约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的?●结合你的学习历程,分析教育的价值应该是什么?教育如何实现这些价值?本章学习要求第三章教育的功能教育的社会功能教育的本体功能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1编教育原理第一节教育的本体功能第二节教育的社会功能第三节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教育的功能第三章教育的功能教育的社会功能教育的本体功能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1编教育原理第一节教育的本体功能1. 教育的本体功能与外在功能2. 教育的正功能与负功能3. 现代教育本体功能的构成第三章教育的功能教育的社会功能教育的本体功能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1编教育原理1. 教育的本体功能与外在功能第一节教育的本体功能教育的本体功能,是指教育自身直接具有的功能,或者称为教育自身的职责和能力教育的外在功能是指教育活动通过本体功能的发挥所产生的效果和影响第三章教育的功能教育的社会功能教育的本体功能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1编教育原理第一节教育的本体功能教育的正功能是指教育对社会发展与对人的发展所产生的积极的促进作用教育的负功能是指教育活动产生的与教育目标、教育主体愿望相反的客观效果,是教育对社会发展与教育对人的发展所产生的阻碍作用或消极影响2.教育的正功能和负功能第三章教育的功能教育的社会功能教育的本体功能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1编教育原理第一节教育的本体功能现代教育本体功能的构成加速人的身心发展和社会化进程传递和继承人类的精神文明选择经验和人才3. 现代教育本体功能的构成第三章教育的功能教育的社会功能教育的本体功能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1编教育原理第二节教育的社会功能1. 教育的社会制约性2. 现代社会教育的社会发展功能第三章教育的功能教育的社会功能教育的本体功能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1编教育原理第二节教育的社会功能教育的社会制约性社会政治和意识形态对教育的制约社会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对教育的制约1.教育的社会制约性第三章教育的功能教育的社会功能教育的本体功能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1编教育原理第二节教育的社会功能经济功能政治功能文化功能人口和生态功能2.现代社会教育的社会发展功能第三章教育的功能教育的社会功能教育的本体功能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1编教育原理第二节教育的社会功能教育是实现劳动力再生产与提高劳动者生产能力的重要手段教育是科学技术的再生产及生产新的科学技术的手段教育的经济功能2.1教育的经济功能2.现代社会教育的社会发展功能第三章教育的功能教育的社会功能教育的本体功能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1编教育原理第二节教育的社会功能为社会政治服务曾是传统教育的核心功能。
第三章教育的本质及现代教育功能
第三章
教育的本质及 现代教育的功能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关于教育本质的各种观点, 掌握本书关于教育本质的论述,理解现代教育的各种 功能,并能将其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能运用所学原 理分析实际问题。
基 本
(一)教育功能的含义
规 律
教育与人的 发展
教育与社会 发展
教育功能指的是教育在人及周围环境相互影响中所 发挥的作用,指教育活动已经产生或将会产生的结果,尤
其指教育活动所引起的变化和产生的作用。
(二)教育功能的结构
1.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与社会发展功能 2.教育的正功能和负功能
二、现代教育的主要功能
教
教育是实现劳动力再生产与提高劳动者生产
育
能力的重要手段。
的
经
济
功
教育是科学技术的再生产及生产新的科学技
能
术的手段。
(2)教育促进经济发展的具体体现
①教育通过提高国民的人力资本,
促进国民收入和经济的增长。
普通教育提高民族文化素质,为经济发展 北大方正集团公司前董事长王选 提供良好的发展潜能。 职业和专业教育直接生产劳动能力,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人力的支
3. 特征之三: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民族创新精神的复兴,关键在于教育、素质教育要完成培育 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的特殊使命。因此,在基础教育 阶段,首先要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培养每个人的创造性, 另一方面要为培养能够攀登世界科学高峰的高层次创造性人才打 下基础。每个学校,每个教师,都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 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 创新思维,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
第三章 教育目的
二、教育目的类型
关系: 关系: 价值性教育目的是操作性教育目的确立的依据, 价值性教育目的 是确立具体目标的设定原则,奠定了具体目标的 价值基础; 操作性教育目的是价值性教育目的的体现,受价 操作性教育目的 值目的所规定,是表现价值内核的形式。
二、教育目的类型
从要求 要求的特点 要求 终级性教育目的( 终级性教育目的(理想的教育目的) ) 指具有终极结果的教育目的,表示各种教育及其活动 在人的培养上最终要实现的结果。 全面发展的人 完人 发展性教育目的( 发展性教育目的(现实的教育目的) 表示教育及其活动在发展的不同阶段所要实现的各种 结果,表明对人培养的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前后具有 衔接性的各种要求。 小学培养目标 中学培养目标
如何把握人本位与社会本位两种价值 取向教育观的关系?
三、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确立应注意的问题
社会价值取向确立应注意的问题
1、以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为指导 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 代满足其自身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它 是指以人为中心的经济—社会-自然复合系统 的和谐发展。
二、教育目的类型
从被实际所重视 被实际所重视的程度分 被实际所重视 正式决策的教育目的 指社会一定权力机构确定并要求所属各级各类教育都 必须遵循的教育目的。
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
第三章-教育功能
第三章教育功能教学目标:1、识记教育功能的含义。
2、了解不同维度教育功能的类型。
3、举例说明教育的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的表现。
4、分析教育负向功能的表现、成因及可能消除的对策。
5、依据对教育功能的理解,分析我国确定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依据。
第一节教育功能概述一、教育功能的概念教育功能是指教育在与其内外环境相互作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反应能力。
教育功能主要由教育的内部结构和属性决定,但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表现出来。
教育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又是一个复杂开放的系统。
在系统内部,教育功能表现为教育对受教育者发展的影响作用,它由教育者借助教育中介影响受教育者,从而促进其发展。
从宏观角度考虑,教育作为社会的一个子系统,与人口、经济、政治、文化等其他系统共同构成完整的社会结构,教育通过对人口、经济、政治、文化等的作用而表现出影响社会发展的功能。
二、教育功能的分类(一)依据教育作用的对象,可分为教育的个体功能与社会功能1.教育的个体功能。
又称为教育的本体功能或教育的固有功能,指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和作用,是由教育要素相互作用所决定的。
教育要素相互作用的性质影响着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方向和性质;教育要素相互作用的方式影响着受教育者身心发展可能达到的程度和水平。
2.教育的社会功能。
又称为教育的工具功能,指教育的本体功能在社会结构中的衍生。
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功能,可以是教育直接对社会各子系统的影响,也可以是教育通过培养人而对社会各子系统产生间接的影响。
教育的个体功能与社会功能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
教育的个体功能是社会功能的依据,没有教育的个体功能就谈不上教育的社会功能。
(二)依据教育作用的方向,可分为教育的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1.教育的正向功能。
指教育对个体和社会的积极促进作用。
通常我们所说的教育功能主要是指教育的正向功能。
2.教育的负向功能。
指教育对个体和社会所产生的阻碍作用或消极影响。
教育的负向功能在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表现,如因教育结构失调而造成的学生学非所用或大材小用;因一味追求考试成绩和升学率而造成的学生负担过重等。
山香教师编简答—教育学完整版
山香教师编简答—教育学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一、教育的属性1、教育的本质属性(1)本质属性是育人,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2)教育的具体而实在的规定性是:1)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
2)教育是人类有意识的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
3)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2、教育的社会属性1)永恒性2)历史性3)继承性 4)阶级性5)长期性6)相对独立7)生产性8)民族性二、教育的功能教育功能:指教育者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通过教育媒介对受教育者的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
1按教育功能作用的对象,可分为个体发展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2按教育功能作用的方向,可分为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3按教育功能作用呈现的形式,可分为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三、近代社会教育的表现(公立十一)1、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
2、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
德国是世界上最早普及义务教育的国家。
3、教育的世俗化。
4、教育的法制化。
四、现代社会教育的特点生产性、公共性、国际性、科学性、未来性、革命性、终身性五、20世纪后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特点(各国全民多现身)教育的民主化。
(1)教育民主化首先是指教育机会均等(2)师生关系的民主化(3)教育方式、教育内容等的民主化(4)追求教育的自由化教育民主化是指全体社会成员享有越来越多的教育机会,受到越来越充分的民主教育。
六、教育学的研究价值超越日常教育经验、科学解释教育问题、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七、学习教育学的意义1、有利于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掌握教育规律,指导教育实践。
2、有利于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掌握教学规律,提高教学质量。
3、有利于掌握学生思想品德发展规律,做好教书育人工作。
4、有利于构建教师合理优化的知识结构,提高教育理论水平和实际技能。
5、有助于教师塑造专业精神。
第三章 教育功能
教育促进人的主体意识的形成和主体能力的发展;
教育促进个体差异的充分发展,形成人的独特性; 教育开发人的创造性,促进个体价值的实现。
第二节
教育的个体功能
二.教育的个体谋生和享用功能 教育的个体谋生功能
指通过教育,使学生获得一定的职业知识和技能,为他 们谋生创造条件。其不同于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
是组织内在的规定和要求,是一种“应然”的职责。
②功能:事物或方法所发挥的有利的作用。是事物或方
法实际产生的(“所发挥的”)且是有利的作用,带有
价值评判上的肯定。强调对外产生的效用,是一种“实 然”的效能。
第一节
教育功能概述
(2)教育功能:是指人类教育活动和教育系统对个体 发展和社会发展产生的作用与影响。 2.教育功能的分类 教育的个体功能与社会功能(教育作用的对象)
第三章
教育的社会功能
5.劳动力市场理论 代表人物:皮奥雷、多林格、戈登等 基本观点:劳动力市场是由两个不同部分组成的,即 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故称“二元劳动力 市场” 主要劳动力市场提供的工作具有工资高、工作 条件好、就业稳定、有晋升机会、管理有程序等特点; 而次要劳动力市场提供的工作则往往是工资低、待遇差、 就业不稳定、要求苛刻、晋升机会少的工作; 一个人的工资水平主要取决于他在哪一个劳动 力市场工作,而这又取决于他的性别、年龄、种族以及 受教育水平等,因此,工资水平与教育程度本身并不直 接相关,教育只是决定一个人在哪一个劳动力市场工作 的重要因素之一。
第三章
4.筛选假设理论
教育的社会功能
代表人物:伯格、斯蒂格利茨等
基本观点:教育是一种表示个人能力的工具,它提示 了内含于人的未来的生产特征,表明了一个人固有的生 产力,从而为雇主识别、选拔不同能力的求职者提供依 据,起到筛选作用。
山香名词解释(全部)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1、教育:是人类有目的地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和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
广义的教育泛指增进人的知识与技能,发展人的智力与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
狭义的教育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依据一定的社会要求,依据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2、教育影响(教育媒介):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及其联系的总和,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工具,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中介。
3、教育功能:教育者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通过教育媒介对受教育者的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
4、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和作用,也成为教育的本体功能。
教育的社会发展功能: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作为社会结构的子系统,教育通过对人的培养进而影响社会的生存与发展。
5、正向功能:教育有助于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积极影响和作用。
负向功能:教育阻碍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消极影响和作用。
由于教育与政治经济发展不相适应,教育者的价值观念与思维方式不正确,教育内部结构不合理等因素,教育会在不同程度上对社会和人的发展产生阻碍作用。
6、显性功能:教育活动依照教育目的,在实际运行中出现的与之相吻合的结果。
隐性功能:伴随显性功能所出现的非预期性的功能。
7、教育学: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教育现象:教育活动在运动发展中的表现形式,包括教育社会现象和教育认识现象。
教育事实:是对现实教育活动物质方面的概括,是可以观察和统计的,教育问题以一定的教育事实为基础。
教育问题:是指反映到人们大脑中的需要探明和解决的教育实际矛盾和理论疑难。
教育规律:是教育活动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8、产婆术:苏格拉底在向人传授知识时不是强制别人接受,而是发明和使用了以师生共同谈话、共同探讨问题而获得知识为特征的问答式教学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教育功能教学目标:1、识记教育功能的含义。
2、了解不同维度教育功能的类型。
3、举例说明教育的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的表现。
4、分析教育负向功能的表现、成因及可能消除的对策。
5、依据对教育功能的理解,分析我国确定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依据。
第一节教育功能概述一、教育功能的概念教育功能是指教育在与其内外环境相互作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反应能力。
教育功能主要由教育的内部结构和属性决定,但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表现出来。
教育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又是一个复杂开放的系统。
在系统内部,教育功能表现为教育对受教育者发展的影响作用,它由教育者借助教育中介影响受教育者,从而促进其发展。
从宏观角度考虑,教育作为社会的一个子系统,与人口、经济、政治、文化等其他系统共同构成完整的社会结构,教育通过对人口、经济、政治、文化等的作用而表现出影响社会发展的功能。
二、教育功能的分类(一)依据教育作用的对象,可分为教育的个体功能与社会功能1.教育的个体功能。
又称为教育的本体功能或教育的固有功能,指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和作用,是由教育要素相互作用所决定的。
教育要素相互作用的性质影响着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方向和性质;教育要素相互作用的方式影响着受教育者身心发展可能达到的程度和水平。
2.教育的社会功能。
又称为教育的工具功能,指教育的本体功能在社会结构中的衍生。
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功能,可以是教育直接对社会各子系统的影响,也可以是教育通过培养人而对社会各子系统产生间接的影响。
教育的个体功能与社会功能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
教育的个体功能是社会功能的依据,没有教育的个体功能就谈不上教育的社会功能。
(二)依据教育作用的方向,可分为教育的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1.教育的正向功能。
指教育对个体和社会的积极促进作用。
通常我们所说的教育功能主要是指教育的正向功能。
2.教育的负向功能。
指教育对个体和社会所产生的阻碍作用或消极影响。
教育的负向功能在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表现,如因教育结构失调而造成的学生学非所用或大材小用;因一味追求考试成绩和升学率而造成的学生负担过重等。
从正负这两个方向来划分教育的功能是对就功能认识的深化,有利于提醒或引导人们更科学更全面地对待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世界上最早提出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这一对概念的是美国社会学家默顿(R.K.merton)。
他认为正向功能有助于一个系统的适应或顺应,而负向功能则会削弱系统的适应或顺应。
(三)依据教育作用的呈现形式,可分为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1.显性功能。
是依照教育目的、任务和价值,教育在实际运行中所出现的与之相符合的结果。
如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等。
2.隐性功能。
是非预期的且具有较大隐藏性的功能。
如不公正的教育复制了现有的社会关系,再现了社会的不平等。
显性功能与隐性功能是相对的,一旦隐性的潜在功能被有意识地开发、就转变成了显性教育功能。
日本学者柴野昌山运用默顿关于功能划分的理论,提出了学校教育功能的理论分析框架。
把学校的教育功能分为四大类,既显性正向功能、隐性正向功能、隐性负向功能、显性负向功能。
柴野昌山还举例说明了这四类功能现象的存在,比如,他认为,考试及成绩报告单作为教师评价学生学习效果和强化学生学习的欲望的工具,具有显性正向功能。
但是若教师仅凭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便会导致学生产生书呆子型成就中心的偏向,此可谓隐性负向功能;又如学校中的表扬制度及晨会之类的仪式性活动的本来目的只是为了帮助学生区分正误,但作为副产品,也可能会出现增强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意识、促进群体整合之预料外结果,这种结果便是隐性正向功能;至于显性负向功能,学校一开始就竭力避免,但由学生群体的反学校、反教师的亚文化而导致的各种不良行为或越轨行为则属于显性负向功能。
这就需要我们在教育实施时必须考虑教育功能的各种可能性,努力争取正向的教育功能,并避免出现负向的教育功能。
(四)从教育作用的性质看,可分为自我保存功能和自我更新功能对教育功能作自我保存与自我更新功能的划分,最早见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写的《学会生存》一书。
该书指出:“教育能使自己再现,也能使自己更新。
”①在该书看来,教育具有传递传统价值的功能,它倾向于构成一种时间上和空间上密封的体系。
其基本特征是重复,即重复地把上一代从祖先那里继承下来的知识经验传递给年轻一代。
有人从三方面分析了教育的自我保存功能:一是就教育的源泉来讲,教育作为传递社会文化的工具,自身不能不落后于它所传递的文化本身。
二是就教育的过程来讲,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相对固定,它倾向于形式化、公式化,教育的微观结构不能不具有相当大的稳固性,并影响到教育的中观、宏观结构的稳固性。
三是就教育的结果来讲,教育“产品”的检验过程复杂而漫长,这不仅由于教育活动的周期长,而教育活动的成效要在活动周期结束后较长时间才能充分显示出来;而且因为个人的成长受到主客观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很难从一个人的成长中把教育的功效所占比重精确计算出来。
教育成果检验不易,可能成为教育保守的正当理由。
但是,与此同时,教育也能使自己更新。
它一方面附属于社会,反映着那个社会的主要特征;另一方面,它也受外部压力的影响,从而不断改革和更新自身。
相比之下,教育由于其自身具有保守倾向,其自我保存功能一般要强于自我更新功能。
三、教育功能的特征(一)客观性任何系统都有其功能,只是由于人们认识水平的限制,存在逐步深化和拓展的问题。
自然生物界和社会中的各系统都呈现这个趋势。
事实上,没有功能的系统不可能存在,也没有必要存在。
教育作为一个系统,也必然具有其自身的功能。
教育功能是客观存在于教育这一事物之中的,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另外,教育功能不同于教育价值和教育目的。
教育价值和教育目的是人们对“好”教育的一种期待,它反映了人们认为的“教育应该干什么”;而教育功能是指教育的实际效果,它反映的是“教育已经干了什么”和“教育能够干什么”。
如果说教育价值和教育目的是教育的“应然”表现的话,那么教育功能则是教育的“实然”表现,它是教育实际上所发挥出来的作用。
因此,教育作为系统,必有功能存在,教育功能具有客观性,并非主观的期望,而是客观的结果。
(二)整体性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85页。
教育功能的整体性是指教育功能中的各种效应总是相互关联并综合地产生作用。
教育的个体功能有其整体性,教育的社会功能也有其整体性。
而且,从总体上来说,教育功能是一个有机构成的复合体。
各种功能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影响,互相制约。
因此,如果只是片面地强调某一方面的功能,以为借此可保证愿望得到实现,其结果将适得其反:不仅被忽视的功能没有得到实现,就是被强调的这一方面也不可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教育功能中任何一方的残缺都会造成另一方以至整体性的损失。
当然,根据不同历史时期所面临的主要矛盾,也要主要合理地调节教育功能的价值取向,使教育功能适度偏重于某一方面,以此带动其他方面的发展。
对中国的教育来说,根据历史的经验,要特别注意防止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政治功能和经济功能之间的极端性摇摆,要警惕有意无意地把教育的个体功能与社会功能、教育的政治功能与经济功能对立起来的倾向。
(三)层次性教育功能的层次性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
从作用对象来看,可将教育的功能分为直接功能和间接功能。
直接功能是在具体教育过程中直接表现出来的教育作用,间接功能则是产生在教育过程之外的由直接功能引起的效果。
就教育在同人的关系及同社会的关系中表现出的功能而言,教育的个体功能是直接功能,而教育的社会功能则是间接功能,后者是前者的间接效果。
从教育功能产生效果的持久程度来看,可分为长期功能与短期功能。
前者的功效是长期的,后者则相对是短期的。
实际上,这两种功能是相互关联的。
多次的短时功能的效果可积累成为长时功能所具有的影响力。
长时功能的实现,可视为许多具有短时功能的教育行为汇集而成,往往依赖于有计划的教育活动。
(四)迟效性教育功能的迟效性体现在个体功能上,也体现在社会功能上。
从个体功能来看,个体对于教育所提供的外部影响需要经历一个吸收、消化,从而向自身素质转变的过程。
因此,对个体的教育难以一蹴而就,表现为实现一个完整的教育目标需要经过一定的时间。
教育社会功能的迟效性是指教育的社会功能一般要经过较长的人才培养周期之后才能得以显现教育,与其是基础性、普通性和理论性的教育,更具有周期长的特点其社会功能具有明显的迟效性。
急功近利,追求立竿见影是不符合教育功能的这个特点的。
第二节教育的个体功能教育的个体功能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产物。
在人类社会的早期,教育是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自发地进行的,并没有成为一种独立的形态,而是处于“不知而行”的状态,当然也就更谈不上有意识地发展个体。
但正如马克思所说,“在发展的早期阶段,单个人显得比较全面,那正是因为他还没有造成自己丰富的关系,并且还没有使这种关系作为独立于他自身之外的社会权利和社会关系同他自己相对立”。
在教育成为一种独立形态的古代社会中,学校教育的功能主要是为巩固政治制度服务的,教育为个体发展服务的功能是附属的,并为统治阶级利益所制约。
近代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教育把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对立起来,把促进个体身心潜能的发展,培养敢于蔑视社会成规,具有独立、自主、自由的反叛精神的人,作为教育的价值追求,但他们的理想是乌托邦式的,因为这一时期社会的发展是以牺牲个人的发展为前提的。
在当代,社会发展的根本是为了人的发展,二者不存在根本的对立和冲突。
正如马克思所期望的“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
因此,现代教育的本质才回归到人自身。
促进人的发展是现代教育所预期的正向功能,即显性正向功能。
这一功能是教育本质和教育目的的体现,因此也被称为教育的本体功能,成为派生其他功能的源泉,在教育功能系统中处于基础性地位。
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促进功能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上,他既是社会的人,又是个体的人,教育使其与他人不同,也使其接受的教育前后不同。
前者表现为人具有社会性,它追求个体的共同性;后者表现为人具有个性,它追求个体的独特性。
社会性和个性是相互对立而又矛盾统一的,人是社会性和个性的双重统一体。
个体发展从本质上说是一个包含着两个矛盾方向的变化,而又重新系统化的过程。
教育就是通过个体的社会化和个体的个性化,促进一个生物体的自然人成为一个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具体的人。
因此,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表现为促进个体社会化的功能和促进个体个性化的功能。
(一)教育促进个体社会化的功能个体从自然体到社会活动主体的变化,就是通过个体社会化过程来实现的。
个体的社会化是个体学习所在社会的生活方式,将社会所期望的价值观、行为规范内化,获得社会生活必需的知识、技能,以适应社会需要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