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对比中深化概念的理解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对比中深化概念的理解

在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学习概念是一个过程,表象建立、符号表达、本质抽象、结构联系都需要学生经历形成过程并逐步理解,如果教师只注重形式而忽视本质,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就会处于表面化,容易形成错误概念或造成概念不清的情况。应如何抓住概念本质,引导学生深度理解呢?

一、对比想象中凸显概念表象

师:老师带来一个“神器”一一激光测距仪,它不但能发光,而且能测出光的长度。看,它发的光到哪儿了?

生:黑板。

师:从发射点到黑板上光点间有一条线,把这条光线画下来是什么图形?

生:线段。

师:线段有什么特征?

生:直直的,有两个端点。

师:激光测距仪上显示数据1?郾884 米。说明这根线段的长度是――

生:有限长。师:用激光测距仪发出光线射向远方,看不到尽头。请大家闭上眼睛想一下,如果“神器”有无限能量,发出的光线一直射向很远很远的地方,这是怎样的光线呢?

师:你们脑海中这条光线是什么样子的呢?请把它画下来。生:直直

的,一直伸向远方,连纸也装不下。生:这是发射点,一直往前伸,就找到一个端点。师:你觉得他们画的线有什么共同点?生:都是直

的,只有一个端点,可以无限延长。

师:像这样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射线。它还能继续延长吗?

师:一直到黑板边了,还能延长吗?线段有限长,为什么射线无限长呢?

生:线段有第二个端点,射线没有第二个端点,可以无限长。

【赏析】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学习概念依赖于实物的直观可操作性,实物的外显特征与图形的本质特征一致时,操作就成为学生的思维材料,促进学生形成正确表象。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射线是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二者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张老师用“神器”再现两种线的不同特征:当“神器”发出的光从起点到终点(有始有终),这样直直的线就是线段;“神器” 从发光点射向远方(有始无终),这样直直的线就是射线。?J 识射线的无限性是学生的认知难点,现实中物的具象都是有限

长,要把“无限长”特征置于学生头脑中很不容易。张老师用“神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认知表象,再借助图形,展开想象,促使学生在“感知―表象―想象”的过程中经历由具体到抽象。从数学角度思考,舍弃图例表象(光),抽象出图形表象(线)从生活到数学,从感知到想象,从图例到图形,从有限到无限,这样设计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有助于他们在对比中建构表象,使“直直的” “无限长”的射线特征得以凸显。

二、对比求异中凸显符号表达

师:如果把线段的两端都无限延长,那会怎样呢?大家闭上眼睛,想一想,再画下来。

师:根据画射线的经验,比一比这两位同学画的线,你更喜欢哪一条?

生:画到本子边,连纸都装不下。

生:只画一部分。

生:更喜欢短的,因为它的两边没有端点,没有端点就意味着可以无限延长。

师:尽管他没有画到边上,但同学们也能看出它可以无限延长,这样画既简洁又美观。

师:这样的线叫一一

生:直线。

师:把线段两端都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直线。

师:直线有什么特点?

生:两端没有端点,而且是直的。无限长。

师:是的。直线没有端点,而且是无限长。谁能画一条直线?师:你觉得线段、射线和直线有什么相同点,又有什么不同

点?

生:它们都是直的,但端点个数不同,射线和直线都是无限长,线段是有限长。

【赏析】在概念形成过程中,教师要目标明确地引导学生全面了解概念的内涵,使他们充分经历概念抽象的过程,促进学生真正理解概念的实

质,看到符号就能联想符号所代表的概念的本质特征,有助于学生提高抽象能力和推理能力。反之,如果只从形式上认识符号,而不懂符号的本质含义,学生对概念的学习就会处于浅层次。学生在抽象直线的符号表达时,

出现两种不同的

画法:一种是用画到本子边表示直线无限长;另一种则画得很短,但用没有端点表示它的无限长。两种符号表达直线“无限长”特征的方式不同,张老师及时抓住生成资源,引导学生分析是用

“画满装不下”的外显形式反映特征,还是用“线无端点”来表示它的无限性。其实,两种不同的画法都能正确反映学生对射线

“无限长”特征的理解,“画满纸装不下”反映了学生思维还处于具象阶段,是外部环境反映特征;用“线无端点”的形式反映

“无限长”,是学生对符号意义表达的真正理解,学生在深刻体会端点作用的情况下,弄清线段、射线和直线的区别一一端点个数不同。张老师能抓住学生课堂生成资源,组织学生对比和辨识

符号表达的实际意义,凸显符号的概括性和简洁性。

三、对比求同中凸显概念本质

师:直线有什么价值呢?你们能从生活中找到直线吗?

生:黑板的一条边是直线。

生:黑板边有限长是线段。

师:老师不为难大家了,在我们生活中要是想看到直线还真不容易,但直线的价值可以在解决问题中有所体会。

师:直线上的点可以表示数(图1)。看到0、1、2、3,你觉得后面的点应该是――

生:4。

师:你觉得5 在哪里?指一指。

师:10 应该写在哪里?

生:10 已经到屏幕外面了。

师:你肯定这个10 依然在――

生:在这条直线上。

师:在这条直线上能找到100 吗?(能)师:这条直线上能找到

1000、10000、100000000 吗?(能)师:在这条直线上能找到最大的数吗?(不能)为什么?生:因为直线无限长,在上面找到的数也是无限大的。

【赏析】《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指出,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以及对人才培养的需要,数学教学要注重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直线在现实世界中是“虚拟”的,应用意识难以体现。张老师先让学生到生活中寻找直线。学生边找、边质疑、边否认,好奇心驱使他们尽快找到答案。于是,张老师引导学生经历“线上找数”的活动――学生

先经历形式化

看得见的“线上找数”过程,感知线与数的一一对应关系,再经历意象化的“更大的数想象更长的线”的抽象过程,以具体无限

大数想象与之对应无限长的线,数形结合,相得益彰。学生在对比求同活动中观察、分析和比较,归纳出“数是无限大,直线无限长”的共同特征,借助数形结合的方法深化了其对直线本质特征的认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