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益生菌体外抑菌活性的研究
双歧杆菌在肠道微生态系统中的相互作用和生物活性评价
![双歧杆菌在肠道微生态系统中的相互作用和生物活性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5acd6279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a8.png)
双歧杆菌在肠道微生态系统中的相互作用和生物活性评价双歧杆菌,在人类肠道中是一种重要的益生菌。
它产生的乳酸和短链脂肪酸有利于维持肠道酸碱平衡,保护肠道免疫系统,抑制有害菌的生长和繁殖等等。
本文将从双歧杆菌在肠道微生态系统中的相互作用和生物活性评价两个方面谈论。
双歧杆菌在肠道微生态系统中的相互作用双歧杆菌与其他肠道微生物具有协同作用。
他们与其他益生菌和肠道微生物互相作用,维持肠道微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相互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与其他益生菌互补作用:双歧杆菌可以与一些其他益生菌产生互补作用,如可生菌提高双歧杆菌的生长,而双歧杆菌则可以抑制产气杆菌的生长。
2. 抑制有害菌的生长:双歧杆菌和肠道其他部位的益生菌组成的菌群可以抑制肠道有害菌的生长,如肠球菌、大肠杆菌等。
3. 改善肠道免疫功能:双歧杆菌可以促进肠粘膜免疫细胞的增殖和分泌,增强肠道免疫功能。
与其他益生菌共同作用,可以降低身体对病原体的感染风险。
4. 调节人体代谢:双歧杆菌可以调节人体代谢,促进葡萄糖代谢,减轻肥胖。
双歧杆菌的生物活性评价双歧杆菌不仅是一种重要的益生菌,它的生物活性也值得评价。
下面介绍一下双歧杆菌的几个生物活性评价:1. 抑菌活性:双歧杆菌可以生产有杀菌作用的物质,具有一定的杀菌活性。
2. 降低肠道致癌物质的生成:双歧杆菌可以将肠道中的亚硝胺化合物转化为无害的物质,从而降低肠道致癌物质含量,起到预防肠道癌症的作用。
3. 改善肠道功能:双歧杆菌可以促进肠道运动和排便,改善肠道功能。
4. 抗炎作用:双歧杆菌可以抑制肠道炎症的发生和发展,从而缓解炎症反应。
综上所述,双歧杆菌在肠道微生态系统中具有协同作用,可以维持肠道健康。
另外,双歧杆菌具有丰富的生物活性,有助于预防肠道癌症、改善肠道功能等。
因此,在维护肠道健康方面,双歧杆菌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粪肠球菌益生特性的体外评价
![粪肠球菌益生特性的体外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4646be01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3f.png)
粪肠球菌益生特性的体外评价鲍延娥;董晓芳;佟建明;高玉鹏;刘炎【摘要】通过体外法研究粪肠球菌的生长特点、耐酸性、耐胆盐性和抑菌性等,以评价其益生效果.结果表明:①粪肠球菌在培养2h后进入对数期,8h到达稳定期;②经pH 2、3、4的人工胃液处理3h后,粪肠球菌极显著降低至2.71×105、1.03×107和5.65×107 CFU/mL(P<0.01);③粪肠球菌经含质量分数为0.2%和0.3%的胆盐溶液处理3h后,极显著降低至1.46×106和1.37×106 CFU/mL(P<0.01);④粪肠球菌对大肠杆菌O1和O78均在混合培养至10h时表现极显著的抑制作用(P<0.01).可见,粪肠球菌生长繁殖速度快,能耐受胃肠道环境,对大肠杆菌O1和O78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适合作为微生态制剂的生产菌种.【期刊名称】《西北农业学报》【年(卷),期】2013(022)011【总页数】6页(P202-207)【关键词】粪肠球菌;耐受性;益生性【作者】鲍延娥;董晓芳;佟建明;高玉鹏;刘炎【作者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陕西杨凌712100;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北京100193;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北京100193;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北京10019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陕西杨凌7121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陕西杨凌712100;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北京10019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16.7益生菌来源于希腊语“益生”[1],是一种通过调节肠道微生物菌群平衡来对宿主产生有益作用的饲用微生物[2]。
近年来,益生菌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其具有改善动物肠道微生物平衡,提高免疫力,调节脂肪代谢,促进动物生产以及改善畜舍环境等功能[3-5]。
粪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为国家允许饲用的饲用微生物添加剂之一,是属于肠球菌属的一种兼性厌氧型乳酸菌,对环境适应力和抵抗力强,可耐受四环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等多种抗生素,而且其生长条件要求不严格,在10~45℃都能生长,在普通营养培养基上也可生长,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6-7]。
益生菌对肠道健康的功效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益生菌对肠道健康的功效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75bed2cf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04.png)
益生菌对肠道健康的功效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孙冶;李新鸣;王蔺;孙福玉;金海燕;肖纯凌【摘要】益生菌是指定植于宿主肠道或生殖系统内,能够改善宿主菌群平衡,产生确切健康功效,发挥有益作用的活性微生物,具有改善肠道微生态菌群平衡、促进有益菌生长、抑制病原菌生长、增强免疫力等作用.目前,我国肠道疾病发病率的趋势正逐年上升,益生菌治疗肠道疾病具有广阔的前景.本文对益生菌和肠道疾病之间的关系及相关机制进行了综述.【期刊名称】《沈阳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8(020)004【总页数】4页(P347-349,360)【关键词】益生菌;肠道疾病;消化系统;免疫系统【作者】孙冶;李新鸣;王蔺;孙福玉;金海燕;肖纯凌【作者单位】沈阳医学院基础医学院病原生物学教研室,辽宁沈阳 110034;辽宁省环境污染与微生态重点实验室;沈阳医学院基础医学院病原生物学教研室,辽宁沈阳110034;辽宁省环境污染与微生态重点实验室;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2015级17班;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2015级17班;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2015级17班;沈阳医学院基础医学院病原生物学教研室,辽宁沈阳 110034;辽宁省环境污染与微生态重点实验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78.992益生菌(probiotics)是指定植于宿主肠道或生殖系统内,直接作为食品添加剂服用能够改善宿主菌群平衡,产生确切健康功效从而提高宿主健康水平,对机体产生有益影响的活性微生物[1]。
本文针对益生菌和肠道疾病之间的关系,分别从益生菌对肠道免疫调节、增强肠道屏障、竞争性黏附于黏膜等方面进行综述,为今后益生菌制剂的研究和开发提供参考。
1 益生菌的分类及安全性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公布的益生菌菌种约有42种,而我国农业部第105号公告公布了可用于添加饲料级的益生菌菌种有12种[2]。
目前国际上批准通过的可以作为益生菌并应用于人体的主要菌株有:枯草芽孢杆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嗜热链球菌、丁酸杆菌、脆弱拟杆菌、大肠杆菌等[3]。
1株植物乳杆菌的抑菌作用及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1株植物乳杆菌的抑菌作用及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30dbae63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12ddc5c.png)
1株植物乳杆菌的抑菌作用及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洪伟;薛正莲【摘要】植物乳杆菌( Lactobacillus plantarum)是乳酸杆菌中的一种,常存在于发酵的蔬菜和果汁中。
植物乳杆菌作为人体肠道的益生菌群,具有维持肠道菌群平衡、提高机体免疫力和促进营养物质吸收等多种作用。
研究从市售腌渍蔬菜中分离筛选获得一株植物乳杆菌,以9种菌作为指示菌,采用牛津杯琼脂扩散法检测筛选菌株的抑菌谱大小。
结果表明,该菌株能较强的抑制大肠杆菌、柠檬色葡萄球菌、藤黄微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等指示菌。
此外,研究了菌株对温度的稳定性,pH值的耐受性及其酶的敏感性等生物学特性,结果显示该株植物乳杆菌菌株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酸碱稳定性,并且对3种蛋白酶具有很好的敏感性。
这为今后深入研究与开发植物乳杆菌奠定了基础。
%Lactobacillus plantarum is one kind of lactobacillus often found in fermented vegtable and fruits .It can maintain the balance of bacteria in gastrointestinal tract , enhance body′s immune system and promote nutrient absorption .The L.plantarum was obtained from commercial pickles .The oxford cup agar well diffusion method was used to detect the diameter of bacteriostatic circle , an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nd L.plantarum could produce broad-spectrum antimicrobial substance , which had strongly restraining effect on Escherichia coli, Staphylococcus citreus, Micrococcus luteus and Bacillus subtilis.The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L.plantarum included the effects of heat, pH, enzymes.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it had good heat stability and remained activity after incubation at a wide pH.It was sensitive to someproteases , such as proteinase K , pepsinum and trypsinase .This study would make a foundation for further developing the plant lactobacillus .【期刊名称】《生物学杂志》【年(卷),期】2014(000)006【总页数】4页(P51-54)【关键词】植物乳杆菌;指示菌;抑菌性;生物学特性【作者】洪伟;薛正莲【作者单位】安徽工程大学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微生物发酵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芜湖241000;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工程学院,芜湖241003;安徽工程大学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微生物发酵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芜湖24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39.1;TS201.3乳酸菌是益生菌的重要内容,主要包括乳球菌、明串珠菌、片球菌、乳杆菌和肉食杆菌等[1]。
211133780_大蒜对常见益生菌的体外抑菌活性研究
![211133780_大蒜对常见益生菌的体外抑菌活性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67bef92d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3bddf54.png)
营养与健康大蒜对常见益生菌的体外抑菌活性研究黄莉来(平阳县质量检验检测研究院,浙江温州 325410)摘 要:本文主要探讨大蒜对益生菌的抑制作用。
选取4种益生菌和4种致病菌作为试验菌,分别测定大蒜对两组试验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和最小杀菌浓度。
实验结果表明,大蒜对益生菌和致病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中对酵母菌和白色念珠菌的抑杀作用最强。
关键词:大蒜;益生菌;抑菌Research on Garlic Antibacterial Activity of CommonProbioticsin VitroHUANG Lilai(Pingyang Institute of Quality Inspection&Testing, Wenzhou 325410,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d the inhibitory effects of garlic on probiotics. Four probiotics and four pathogenic bacteria were selected as the test bacteria, the 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and 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 of garlic on the two groups of test bacteria were determined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garlic had obvious inhibition on probiotics and pathogenic bacteria, and the best inhibition effect on Saccharomyces and Monilia albican.Keywords: garlic; probiotics; bacteriostatic大蒜为百合科葱属植物的地下鳞茎,不仅可作为调味料,还可入药,是著名的食药两用植物。
益生菌研究报告
![益生菌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801600d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37.png)
益生菌研究报告一、引言在当今的健康领域,益生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它们被广泛认为对人体健康有着诸多益处,从改善肠道功能到增强免疫系统,甚至可能对某些慢性疾病产生积极影响。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益生菌,我们进行了本次研究。
二、益生菌的定义与种类益生菌是一类对宿主有益的活性微生物,它们定植于人体肠道、生殖系统内,能产生确切健康功效从而改善宿主微生态平衡、发挥有益作用。
常见的益生菌种类包括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芽孢杆菌等。
双歧杆菌是肠道内的重要益生菌之一,有助于维持肠道菌群的平衡,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还能增强肠道的屏障功能。
乳酸杆菌则在调节肠道 pH 值、抑制有害菌生长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芽孢杆菌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抗逆性,能够在恶劣环境中存活并发挥益生作用。
三、益生菌的作用机制益生菌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1、竞争排斥益生菌能够与有害菌竞争肠道内的生态位和营养物质,从而抑制有害菌的生长和繁殖。
2、产生有益物质它们可以产生短链脂肪酸、维生素等有益物质,为肠道细胞提供能量,增强肠道的屏障功能。
3、调节免疫系统益生菌能够刺激免疫系统的发育和成熟,增强机体的免疫力,使其更好地抵御病原体的入侵。
4、改善肠道菌群结构通过增加有益菌的数量,减少有害菌的比例,优化肠道菌群的组成,维持肠道微生态的平衡。
四、益生菌对肠道健康的影响肠道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也是益生菌发挥作用的主要场所。
1、缓解腹泻无论是感染性腹泻还是功能性腹泻,益生菌都能够通过调节肠道菌群,缩短腹泻的持续时间,减轻症状。
2、改善便秘促进肠道蠕动,增加粪便的水分和体积,使排便更加顺畅。
3、减轻肠道炎症对于炎症性肠病等肠道炎症性疾病,益生菌可以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病情。
4、增强肠道屏障功能有助于维持肠道黏膜的完整性,防止有害物质进入体内,降低肠道通透性。
五、益生菌与免疫系统免疫系统的正常运作对于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益生菌在免疫系统调节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益生菌的生理功能及作用机理研究进展
![益生菌的生理功能及作用机理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74f22002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aa.png)
益生菌的生理功能及作用机理研究进展摘要:益生菌是指定的能够改善宿主健康的活性微生物。
在一定条件下,这些微生物能够定植于人或动物肠道、生殖系统内,改善宿主微生态平衡,发挥有益作用。
益生菌是人类健康不可或缺的有益菌,它们在食品、保健品和医疗行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近年来,随着对益生菌研究的不断深入,其生理功能及作用机理也逐渐被揭示出来,其应用前景也越来越广阔。
关键词:益生菌;生理功能;作用;引言益生菌是一类对宿主有益的活性微生物,可定殖于人体肠道、生殖系统内,对宿主起到有益作用。
其主要生理功能为:降低肠道细菌易位;增强免疫;改善胃肠道功能;增强肠道屏障功能;预防或治疗感染性疾病等。
益生菌的生理功能及作用机理的研究成为当前益生菌研究的热点。
一、降低肠道细菌易位肠道细菌易位是指肠道菌群中的某些细菌发生移位,侵入肠粘膜下组织,引起肠粘膜炎症的现象。
肠道细菌易位对人体的健康有严重影响,如引起腹泻、炎症、胃肠道疾病等。
研究表明,益生菌可抑制肠内致病菌生长繁殖,从而降低肠道细菌易位的发生。
益生菌可以通过竞争性拮抗作用,与致病菌竞争肠腔内营养物质和水分,从而抑制或降低致病菌的生长繁殖;还可通过分泌抑菌物质和益生菌自身代谢产物抑制致病菌生长。
目前研究表明,益生菌分泌的抑菌物质有乳酸、醋酸、苹果酸、柠檬酸等;益生菌产生的代谢产物有乳酸、乙酸等。
这些物质都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
1.1分泌抑菌物质乳酸是益生菌分泌的主要抑菌物质,是乳酸菌代谢产生的乳酸与其他有机酸共同作用的结果,一般与 pH值有关。
乳酸能显著抑制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革兰氏阳性菌的生长。
乳酸还可以抑制志贺氏菌、沙门氏菌和李斯特菌等革兰氏阴性菌的生长,也能抑制其他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的生长。
乳酸对大肠埃希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痢疾杆菌等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乳酸还可以通过与细菌细胞膜上的脂多糖结合,降低细菌细胞膜通透性;还能激活胞内一些酶,影响细胞内能量代谢,导致细胞死亡;还能使细菌表面产生疏水性物质,导致细菌表面疏水性丧失,从而抑制其粘附和入侵。
益生菌作用机理的研究进展
![益生菌作用机理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08ba015d7cd184254a353505.png)
概述:益生菌是一种通过改善肠道菌群平衡而对人体产生有利影响的活的微生物,与之相近的术语还包括微生态制剂(Microecologics),近10 年来发展较快, 是营养学的一个研究热点,其主要作用是通过消化道生物的竞争排斥作用, 帮助建立有利于宿主的胃肠道微生物区系, 预防腹泻, 促进生长。
益生菌的作用机理:尽管益生菌对抗病有一定的作用, 但其作用机理仍然所知甚少, 这是限制益生菌广泛应用的主要原因。
现将文献中报道的各种可能的作用机制归纳如下:1. 有利于建立消化道正常的微生物区系①与致病菌竞争消化道上皮的附着位点胃肠道的原籍菌群能抑制其他外来微生物在肠道内的定植或增殖, 这被称为“竞争排斥”(Competitive exclusion)作用, 或“定植抗力”(Colonization resistance)。
这种定植抗力的产生是因为体内微生物与致病菌竞争肠道上皮的吸附位点而产生的。
如果这些吸附位点被较多的有益微生物所占据, 病原微生物就会被排斥。
②产生抑菌物质与乳杆菌能产生细菌素、类细菌素物质和其他的拮抗物, 如过氧化氢和某些有机酸等, 但这些拮抗物在肠道内的作用还不清楚。
惟一的例外就是有机酸的作用已被实验所证实, 它能降低肠道pH 值, 从而抑制致病菌。
③与有害菌竞争营养物质生物夺氧学说通过体外连续培养的方法可以发现肠道固有菌群与外来菌之间对营养物质的竞争现象。
但在肠道内是否有这种竞争营养的作用并没有直接的实验证据。
有人认为, 这种竞争并不起多大作用, 但是在某种物质如生物素成为有害菌的限制因素时, 这种抑菌作用就会表现出来。
④生物夺氧学说在肠道微生态系中, 厌氧菌是优势种群。
利用非致病的耗氧微生物暂时在肠道定植, 使局部环境的氧分子浓度降低, 氧化还原电势下降, 促进厌氧微生物的生长, 达到提高定植抗力, 恢复生态平衡的目的。
这是好氧和兼性厌氧芽胞杆菌的作用机理之一。
2. 提高免疫力拥有完整肠道菌群的常规动物比无菌动物有更高的巨噬细胞活性和免疫球蛋白水平。
布拉酵母体外抑菌效果初步研究
![布拉酵母体外抑菌效果初步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39bfaf828ea81c758f57849.png)
布拉酵母体外抑菌效果初步研究作者:赵宝顶宋平张怡刘敬为乔璐童应凯来源:《农业与技术》2018年第04期摘要:本文通过对布拉酵母分别在YEPD培养基、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混合培养基(YEPD+肉汤)中与3种菌(大肠杆菌,藤黄八叠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的混合培养,通过稀释涂布、抑菌圈与液体发酵的方式来测定布拉酵母对于3种菌的抑菌性,结果显示,布拉酵母在不同培养基中队3种菌的抑菌效果不同,而抑菌圈实验没有出现抑菌圈,布拉酵母对不同菌的抑菌效果和生存环境有关。
关键词:布拉酵母;抑菌性;混合培养基中图分类号:S816. 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80233007酵母菌也是在饲料中应用最早、最广泛的微生物之一[1]。
伴随着生物的高速发展,酵母菌的研究与开发利用也在不断深化,新发现的布拉酵母菌有促进肠道有益微生物的活性、抑制病原菌和促进肠黏膜免疫功能等作用[2],布拉酵母菌(Saccharomyces boulardii)是益生菌的一种,它属于酿酒酵母,布拉酵母菌具有促进肠道内有益微生物的活性、中和肠道病原菌产生毒素的毒性、促进肠黏膜的免疫功能与降解病原菌毒素及肠黏膜毒素受体等作用,布拉酵母还拥有生物学优势,它可以耐高温,在37℃环境中仍然生长良好,在耐酸性环境细胞存活率仍能达到75%[3]。
现在食品安全的问题受到人们重视,造成人们肠道疾病的的发病率越来越高[4],抗生素的弊端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抗生素对于一些特异性体质的人会产生过敏反应,严重时会导致死亡[5]。
而布拉酵母菌作为一种益生菌,能构建起抵抗病原体的第一道防线[6]。
布拉氏酵母作为一种非病源酵母对抗生素相关的腹泻和复发性艰难梭菌结肠炎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与增强宿主肠道免疫应答有关[7]。
布拉氏酵母菌还能够促进肠道内短链脂肪酸的活性,可以迅速地恢复肠道的正常生理功能[8],另外,在酵母细胞还能够作为饲料添加物,它含有丰富的氨基酸以及多种的维生素,这是动物生长所必需的营养物质[9]。
功能性食品论文-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的研究现状
![功能性食品论文-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的研究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94350f0cbed5b9f3f90f1c39.png)
天津科技大学《功能性食品学》研究生课程论文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的研究现状学生姓名:······学号:······专业: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学院:食品学院摘要常见益生菌主要指两大类乳酸菌群:一类为双歧杆菌,常见的有婴儿双歧杆菌、长双歧杆菌、短双歧杆菌、青春双歧杆菌等;另一类为乳杆菌,如嗜酸乳杆菌、干酪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和罗伊氏乳杆菌等。
应用于人体的益生菌有双歧杆菌、乳杆菌、肠球菌、大肠杆菌、枯草杆菌、蜡样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丁酸梭菌和酵母菌等。
从安全性角度考虑,目前工业用益生菌主要来源于健康人体、动物和传统食物(发酵乳制品、泡菜、纳豆等发酵食品)。
国内外学者对益生菌进行了很多研究和介绍,但多数只局限于它的使用效果上,对其作用机理缺少系统而深入的总结。
本文主要以乳酸菌、双歧杆菌和芽孢杆菌为对象,综述了其在调节肠道菌群和促进机体免疫的作用机理及相关研究进展。
关键词:肠道菌群;益生菌;研究现状1.肠道菌群概况1.1胃肠道正常菌群人的胃肠道栖息着大约30个属500多种细菌,主要由厌氧菌、兼性厌氧菌和需氧菌组成。
其中专性厌氧菌占99%以上[ 1 ],而仅类杆菌及双歧杆菌就占细菌总数的90%以上。
胃、十二指肠、空肠细菌的种类及数量极少,主要由于胃酸、胆汁作用及小肠液流量大,蠕动节奏快,细菌在繁殖前即被冲洗到远端回肠及结肠,细菌浓度<103 个/mL,主要为革兰氏阳性需氧菌,如链球菌、葡萄球菌和乳酸杆菌。
而回肠末端由于肠液流量少,蠕动减慢,细菌数逐渐增加到105 ~108 个/mL,主要含乳酸杆菌、大肠杆菌、类杆菌和梭状芽孢杆菌等[ 2 ]。
至结肠,细菌数明显增加,浓度为109~1012 个/mL,主要为厌氧菌,双歧杆菌、类杆菌和乳酸杆菌,而有潜在致病性的梭状芽孢杆菌和葡萄球菌仅有少量。
用牛津杯法测定益生菌的抑菌活力
![用牛津杯法测定益生菌的抑菌活力](https://img.taocdn.com/s3/m/f1e1cf10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a6.png)
用牛津杯法测定益生菌的抑菌活力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使用牛津杯法测定益生菌抑菌活力的方法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牛津杯法作为一种经典的生物学实验方法,被广泛应用于评估益生菌等微生物的抑菌能力。
本文将详细介绍牛津杯法的实验原理、操作步骤、注意事项,以及实验结果的分析与解读。
本文还将讨论益生菌抑菌活力测定的重要性,以及益生菌在食品、医药等领域的应用前景。
通过本文的阅读,读者可以对牛津杯法有更为深入的了解,并掌握益生菌抑菌活力测定的基本方法,为相关研究和应用提供有力支持。
二、材料与方法1 益生菌菌株:选用具有抑菌活性的益生菌菌株,如乳酸菌、双歧杆菌等。
2 指示菌:选用常见的食品腐败菌或病原菌,如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用于评估益生菌的抑菌效果。
3 培养基:制备适合益生菌和指示菌生长的培养基,如MRS培养基、营养肉汤等。
1 益生菌菌株的培养:将益生菌菌株接种于适当的培养基中,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培养至对数生长期。
2 指示菌的培养:将指示菌接种于营养肉汤或其他适宜的培养基中,培养至对数生长期。
(1)制备含指示菌的琼脂平板:将指示菌悬液均匀涂布于琼脂平板上,使其形成一层均匀的菌膜。
(2)放置牛津杯:在琼脂平板上放置无菌的牛津杯,确保杯底与琼脂表面紧密接触。
(3)加入益生菌菌株:向每个牛津杯中分别加入等量的益生菌菌株悬液。
(4)培养与观察:将平板置于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培养一定时间,观察并记录抑菌圈的形成情况。
(1)测量抑菌圈直径:使用卡尺或直尺测量抑菌圈的直径,以毫米(mm)为单位。
(2)计算抑菌活力:根据抑菌圈直径的大小,计算益生菌菌株对指示菌的抑菌活力。
可以采用相对抑菌活力或绝对抑菌活力等指标进行评估。
(3)数据分析:对多组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不同益生菌菌株之间的抑菌活力差异,以及不同实验条件下的抑菌效果。
通过以上材料与方法,可以准确评估益生菌的抑菌活力,为益生菌的筛选、应用和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益生菌作用机制及筛选方法研究进展
![益生菌作用机制及筛选方法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25425174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ed.png)
益生菌作用机制及筛选方法研究进展在当今的健康领域,益生菌正逐渐成为备受关注的焦点。
益生菌被定义为当摄入足够数量时,对宿主健康有益的活的微生物。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对益生菌作用机制及筛选方法的研究也日益深入。
一、益生菌的作用机制1、调节肠道菌群平衡肠道是人体内微生物最密集的场所之一,其中包含着有益菌、有害菌和中性菌。
益生菌能够通过竞争营养物质、产生抗菌物质等方式,抑制有害菌的生长和繁殖,从而维持肠道菌群的平衡。
例如,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可以产生短链脂肪酸,降低肠道 pH 值,创造不利于有害菌生长的环境。
2、增强肠道屏障功能肠道黏膜是人体抵御外界病原体入侵的第一道防线。
益生菌能够促进肠道上皮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增强肠道黏膜的紧密连接,减少肠道通透性,防止有害物质和病原体进入体内。
同时,益生菌还可以刺激肠道分泌黏液,进一步增强肠道的屏障作用。
3、调节免疫功能益生菌可以通过与肠道免疫细胞相互作用,调节免疫系统的平衡。
它们可以刺激免疫细胞的活化和增殖,增强免疫细胞的吞噬能力和杀伤活性,从而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例如,某些益生菌可以促进巨噬细胞产生细胞因子,调节 T 细胞和 B 细胞的免疫反应。
4、产生有益代谢产物益生菌在代谢过程中能够产生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物质,如维生素、短链脂肪酸、氨基酸等。
短链脂肪酸不仅可以为肠道细胞提供能量,还具有抗炎、调节肠道蠕动等作用。
维生素如维生素 K 和 B 族维生素对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也具有重要意义。
5、抑制病原菌黏附和定植益生菌可以与病原菌竞争肠道上皮细胞表面的黏附位点,从而阻止病原菌的黏附和定植。
此外,益生菌还可以分泌一些物质,如细菌素、有机酸等,直接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和存活。
二、益生菌的筛选方法1、来源筛选益生菌的来源通常包括传统发酵食品、健康人体肠道、动物肠道等。
从这些来源中筛选出具有潜在益生特性的菌株是益生菌筛选的第一步。
例如,从酸奶、泡菜等传统发酵食品中分离出的乳酸菌,经过进一步的鉴定和筛选,有可能成为新的益生菌。
肠道益生菌分离鉴定及应用研究
![肠道益生菌分离鉴定及应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c37e38d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d7.png)
肠道益生菌分离鉴定及应用研究一、引言肠道微生物群落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日益受到关注,其中益生菌在维持肠道平衡、促进营养吸收和增强免疫功能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肠道益生菌的分离鉴定及应用研究成为了当前微生物学和医学领域的热门课题。
二、肠道益生菌的分离方法(一)样本采集要分离肠道益生菌,首先需要从健康个体的粪便样本中获取。
在采集过程中,需要确保样本的新鲜度和无污染,通常使用无菌容器进行收集。
(二)选择性培养利用特定的培养基来培养肠道微生物。
例如,一些益生菌如双歧杆菌和乳酸菌在特定的营养条件和环境下能够生长,而其他杂菌则受到抑制。
(三)稀释涂布法将样本进行一系列稀释,然后将稀释液均匀涂布在培养基上,以获得单个菌落。
(一)形态学鉴定观察菌落的形态、大小、颜色和边缘特征,以及菌体的形态、大小和排列方式等。
(二)生理生化鉴定检测微生物的代谢产物、酶活性、对不同物质的利用能力等生理生化特性。
(三)分子生物学鉴定通过 PCR 技术扩增特定的基因片段,如 16S rRNA 基因,然后进行测序和比对分析,以确定其种属。
四、常见的肠道益生菌及其功能(一)双歧杆菌能改善肠道微生态平衡,抑制有害菌生长,增强免疫力,还参与维生素的合成和营养物质的吸收。
(二)乳酸菌产生乳酸降低肠道 pH 值,抑制病原菌生长,促进钙、铁等矿物质的吸收。
(三)芽孢杆菌具有较强的抗逆性,能够调节肠道菌群结构,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
(一)食品工业广泛应用于酸奶、奶酪、发酵乳等乳制品,以及饮料、保健品等产品中,为消费者提供营养和健康益处。
(二)医药领域用于治疗肠道疾病,如腹泻、便秘、炎症性肠病等。
还可作为辅助治疗手段,增强药物的疗效,减轻药物的副作用。
(三)畜牧业添加到动物饲料中,提高动物的生长性能、免疫力和饲料利用率,减少疾病的发生。
六、肠道益生菌应用的挑战与展望(一)挑战1、益生菌的存活和定植能力在经过胃肠道的复杂环境后,益生菌的存活数量和在肠道内的定植能力是影响其效果的关键因素。
益生菌冲剂的体外模拟消化及抗菌活
![益生菌冲剂的体外模拟消化及抗菌活](https://img.taocdn.com/s3/m/8ead9f89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b4.png)
分析检测益生菌冲剂的体外模拟消化及抗菌活性研究莫景康,苏可盈,黎绍基*(广州工商学院,广东广州 510000)摘 要:为了解益生菌冲剂中益生菌在肠道中的活性和抗菌性,本文测定了市面上3个不同品牌的益生菌冲剂(A、B、C)中所含益生菌经体外胃肠道模型消化后的最终存活率和对大肠杆菌的抗菌活性。
结果表明,经体外模拟消化后3个产品中只有A产品有菌落生长,存活率为0.000 04%,3种益生菌补充剂对胃肠道消化耐受性能差异较大;3种产品中的益生菌都对大肠杆菌有一定的抑制能力,且抑菌活性的大小为C>A>B。
本研究结果可为开发更好的益生菌产品提供参考。
关键词:益生菌;体外胃肠道模型;耐受性;抑菌性;存活率Study on Simulated Digestion in Vitro and AntibacterialActivity of Probiotics GranulesMO Jingkang, SU Keying, LI Shaoji*(Guangzhou College of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Guangzhou 510000,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stability of probiotics of probiotic granule products in the digestive tract and their antibacterial activity, the survival ability of probiotics in 3 commercial probiotic granule products (designated as A, B and C) was analyzed using an in vitro gastrointestinal model. Antibacterial activity of these three products against Escherichia coli was also examined. After exposed to the in vitro gastrointestinal model, only product A had colonial growth, and the survival rate was 0.000 04%. It was found that the three probiotic granule products had great differences in gastrointestinal digestive tolerance. The probiotics in the three products all showed certain inhibitory capacity against E. coli, and the antibacterial activity was C>A>B. The results can provide a valuable reference for future development of probiotic products.Keywords: probiotics; in vitro gastrointestinal model; tolerance; antibacterial activity; survival rate益生菌是与人体形成共生关系并对人体健康有利的微生物,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和医药领域[1-3]。
具有抑菌能力的益生菌及其应用
![具有抑菌能力的益生菌及其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6ed26fb5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0d.png)
具有抑菌能力的益生菌及其应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益生菌这个词越来越频繁地被提及。
大多数人可能知道益生菌对肠道健康有益,但你是否了解,有些益生菌还具有强大的抑菌能力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深入探讨一下具有抑菌能力的益生菌及其广泛的应用。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益生菌。
益生菌是一类对宿主有益的活性微生物,它们定植于人体肠道、生殖系统内,能产生确切健康功效从而改善宿主微生态平衡、发挥有益作用。
而具有抑菌能力的益生菌,更是在维护健康方面有着出色的表现。
那么,这些具有抑菌能力的益生菌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它们主要通过多种机制来抑制有害菌的生长。
一种常见的方式是竞争排斥。
益生菌与有害菌竞争生存空间和营养物质,使得有害菌难以获得足够的资源来生长和繁殖。
比如,它们会抢占肠道黏膜上的黏附位点,让有害菌无处“落脚”。
此外,益生菌还能产生一些抗菌物质。
这些物质包括有机酸,如乳酸、乙酸等,它们可以降低环境的 pH 值,创造一个不利于有害菌生存的酸性环境。
同时,益生菌还能分泌细菌素等具有抗菌活性的物质,直接抑制有害菌的生长。
具有抑菌能力的益生菌在医疗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
对于一些肠道疾病,如炎症性肠病、腹泻等,使用具有抑菌能力的益生菌进行治疗,可以调节肠道菌群平衡,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症状。
例如,嗜酸乳杆菌和双歧杆菌等益生菌,在治疗儿童腹泻方面就显示出了良好的效果。
在预防感染方面,益生菌也发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
特别是在抗生素使用较为频繁的情况下,肠道菌群容易失衡,导致有害菌过度生长。
此时,补充具有抑菌能力的益生菌,可以帮助维持肠道菌群的稳定,预防感染的发生。
除了医疗领域,具有抑菌能力的益生菌在食品工业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乳制品中,添加益生菌可以延长产品的保质期,同时增加产品的营养价值。
例如,在酸奶制作过程中,加入特定的益生菌菌株,不仅能使酸奶具有独特的风味和口感,还能抑制有害菌的生长,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在保健品领域,含有具有抑菌能力的益生菌的产品也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中药对幽门螺杆菌的体外抗菌活性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药对幽门螺杆菌的体外抗菌活性研究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6ce4260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90.png)
中药对幽门螺杆菌的体外抗菌活性研究的开题报告
引言: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菌,普遍存在于人类的胃部和消化道中,可引起胃炎、胃溃疡和胃癌等疾病,是胃肠道疾病的主要病因。
中药作为一种传统的治疗方法,在对幽门螺杆菌抗菌活性的研究方面具有潜在的价值。
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究中药对幽门螺杆菌的体外抗菌活性,寻找具有潜在治疗效果的中药。
研究方法:
采用平板扩散法测定20种常用中药的体外抗菌活性,通过测定抑菌圈直径判断其抑菌效果;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中药最小抑菌浓度(MIC),通过比较MIC值判断不同中药的抑菌效果及其抑菌强度。
研究内容:
1、平板扩散法测定20种中药的抑菌效果;
2、微量稀释法测定中药的最小抑菌浓度;
3、对抑菌效果显著的中药进行进一步的化学成分分析。
预期结果:
通过体外实验发现对幽门螺杆菌具有较强抑菌作用的几种中药,并对其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扩大对幽门螺杆菌抑菌药物的认识,为探索幽门螺杆菌的治疗药物提供科学依据。
结论:
本研究将为探究中药抗菌药物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为中药的现代化研究和应用提供借鉴和参考。
同时,本研究结果也将为寻找幽门螺杆菌的治疗药物提供新的线索和方向。
天然药物对大肠埃希菌的体外抑菌活性研究
![天然药物对大肠埃希菌的体外抑菌活性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c91ec10890c69ec3d5bb75b5.png)
・
2 3 4・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 0 1 3 年6 月第7 卷第 1 2 期
C h i n a J M o d D r u g M a y , J u n 2 0 1 3 , V o 1 . 7 , N o . 1 2
பைடு நூலகம்
3 讨 论
顿抑郁量 表评分均较 治疗前下 降 , 经统 计学分析 比较 , 差异 有 统计 学意义 ( 尸 < O . 0 5 ) 。观察组 治疗 后下 降较 对照组 明显 , 经统计学分析 比较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O . 0 5 ) 。
冠心病 患者 由于对疾病的恐惧及焦虑容 易出现抑郁的情 绪, 而抑郁 的情绪 会让 血小板 的功能 亢进造 成血小 板凝集 ,
综上所述 , 在常规治疗 的基础上给予 患者心理干预能够 也会让 心律 的变 异程度发 生变化 , 心率增快 , 而且会 影响 自 主神 经功能 的失调 , 让心脏 的迷走神经 与交感 冲动造成 了不 有 效改善抑 郁患者 的心 理状态 , 提高生 活质量 , 值得在 临床 平衡 的现象 , 因此容易 出现 心律 失常加重病情 。 上大力推广使用 。 积极 的心理干预治疗 给患者创造舒适 的住 院环境 , 让患 者感觉 到愉悦 的心情 , 同时给予患 者耐心 的解 释 , 尊 重患者
大蒜油对人肠道益生菌及有害菌的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大蒜油对人肠道益生菌及有害菌的体外抗菌活性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f95b901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c8.png)
大蒜油对人肠道益生菌及有害菌的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钟英英;张译捷;玉万国
【期刊名称】《中国调味品》
【年(卷),期】2009(034)005
【摘要】实验通过最小杀菌浓度、抑菌圈大小等指标测定大蒜油对试验益生菌和有害菌的抗菌活性.最小杀菌浓度结果表明大蒜油对枯草杆菌、嗜热链球菌、保加利亚乳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大肠杆菌、青霉、黄曲霉、黑曲霉都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抑菌圈测定实验表明,与阳性对照相比,5%~100%的大蒜油对枯草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沙门氏菌均有较强的抑杀作用.
【总页数】3页(P47-49)
【作者】钟英英;张译捷;玉万国
【作者单位】广西工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系,广西柳州,545006;广西工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系,广西柳州,545006;广西工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系,广西柳州,545006【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225.19
【相关文献】
1.人血小板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J], 顾昊宇;展富琴;顾爱萍;秦陈浩;何春燕
2.一种蒺藜甾体皂苷对人工诱导耐药的红色毛癣菌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J], 上官信一;丁晓艳;范俣琳;吴新荣
3.人工养殖暹罗鳄血清血浆及白细胞提取物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J], 崔小冬;欧阳召;王春梅;赓迪;
4.人体肠道益生菌体外降胆固醇活性研究 [J], 赵佳锐;范晓兵;杭晓敏;王一鸣;杨虹
5.一种蒺藜甾体皂苷对人工诱导耐药的红色毛癣菌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J], 上官信一;丁晓艳;范俣琳;吴新荣;;;;;;;;;;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重组人溶菌酶体外抑菌活性研究
![重组人溶菌酶体外抑菌活性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1da94cde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d1.png)
重组人溶菌酶体外抑菌活性研究李义;苏运芳;南志春;屈延延;齐雪峰;赵献军;张涌【期刊名称】《西北农业学报》【年(卷),期】2012(021)001【摘要】以购买商品化的溶菌酶标准品作为对照,通过平板扩散法检测重组人溶菌酶(rhLYZ)在体外对几株致病菌及益生菌的抑菌作用,同时用梯度稀释法检测重组人溶菌酶的MIC和MBC.分别将重组酶和商品酶做梯度稀释后,滴加到涂布有一定量菌液的MH平板,通过平板扩散法测量各组抑菌环直径大小,从而判定其抑菌活性.结果表明,重组人溶菌酶抑菌活性显著高于标准溶菌酶,低质量浓度的重组酶即可对致病菌的生长产生抑制和杀灭作用.rhLYZ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致病性大肠埃希菌较为敏感,抑菌环直径达到15 mm~18 mm;对多杀性巴氏杆菌抑菌环直径则达到27.5 mm.提示rhLYZ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及多杀性巴氏杆菌等病原菌均具有较强抑菌活性.【总页数】5页(P30-34)【作者】李义;苏运芳;南志春;屈延延;齐雪峰;赵献军;张涌【作者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陕西杨凌7121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陕西杨凌7121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陕西杨凌7121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陕西杨凌7121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陕西杨凌7121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陕西杨凌7121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陕西杨凌712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59【相关文献】1.重组溶葡球菌酶的体外抑菌活性研究 [J], 苏运芳;李义;屈延延;南志春;齐雪峰;张涌;赵献军2.重组人溶菌酶的鉴定及其抑菌活性的研究 [J], 沈悦; 李国才3.人溶菌酶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及体外抑菌活性研究 [J], 李学优; 曹丁; 肖宏艳; 黄秀敏; 甘祥武4.重组人溶菌酶对口腔常见致病菌抑菌活性的研究 [J], 庞恋苏;匡慧慧;孙佟;胡巍;张凤成;李亚男5.鹿角杯形珊瑚溶菌酶PdLYZ重组蛋白的表达及其体外抑菌活性特征 [J], 唐佳;倪兴振;邢皓程;王佑笑;杨倩曦;闫智聪;周智;赵建民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益生菌猫砂的研究现状及未来发展
![益生菌猫砂的研究现状及未来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1a2fba24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f8.png)
益生菌猫砂的研究现状及未来发展2山东宠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山东省泰安市 271000摘要:目前市场上猫砂种类琳琅满目,其中有适用于市场推广效果可佳的产品,但也有种种缺点限制其广泛使用性。
宠言护理砂,代表卫生和安全达到了护理级的标准,添加复合益生菌、复合酶制剂、复合抗菌肽,特别添加抗感染植物提取物,协同增效,这些天然活性物具有抗氧化、调理皮肤的作用。
本实验对益生菌进行形态、生理生化鉴定,研究该菌群的抑菌活性,临床使用效果等。
结果显示,益生菌菌群的抑菌试验结果表明,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均有明显的抑制效果;益生菌猫砂的临床实验结果表明,使用益生菌猫砂可呵护猫咪毛发和皮肤健康,且能瞬时吸水,紧实结团,预防猫咪的常见病。
论文研究了益生菌猫砂的作用及猫砂的研究现状,以期为益生菌的深入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猫砂;益生菌;酶制剂;抗感染植物提取物;抑菌;护理级益生菌猫砂特别添加微生态调节剂、促生剂等,外用以菌抑菌,安全性、功效性、稳定性高的猫砂。
这些活性微生物对宿主的肠道菌群平衡、宿主健康和生理功能产生有益作用。
另外益生菌在宿主体内不断进行生命活动的过程中,对其他致病性微生物等有着拮抗作用,从而确保机体的健康,因此益生菌猫砂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
而护理级猫砂除了特别添加复合益生菌外,还添加复合酶制剂、复合抗菌肽和抗感染植物提取物等高活性生物制剂,使猫砂具有快速吸水、科学抑菌、高效除臭、超低粉尘、拒绝粘底等多重功效,又因其用料天然从而使其稳定性和功效性等多方面都有保障。
宠言护理级猫砂在此基础上特别添加纳米矿晶,配比高活性吸附纳米矿晶及紫色因子,纳米级微孔结构,具有超强的防渗透能力,技术性减少异味扩散。
目前市场上猫砂的种类繁多,大致分类有自然砂,早期的猫砂主要是不凝结的猫砂,主要是收集猫砂的粪便,遇到尿液不会结团,在猫大便之后将其铲出即可,使用后需要整体更换;普通猫砂也称膨润土猫砂,易“化粉”,猫砂粘底,除臭能力差;质地坚硬粗糙,脚感不好;易受潮且易寄生跳蚤等;常规猫砂主要包括豆腐猫砂和混合猫砂,豆腐猫砂的主要材料是豆腐渣或是其它的一些植物纤维,结团型猫砂,跟膨润土猫砂差不多,使用后是比较好处理的,是可以溶于水的,使用过的猫砂可直接冲厕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
蜡
大 单李 金
志
粪
乙
丙
乳
b
酵
样 芽
终
胞
pH
杆 菌
肠 埃 希 菌
核斯
细 胞
特
增菌
黄 色 葡 萄 球
贺 痢 疾 杆 菌
肠 球 菌
酸
︵ %
酸
︵ %
酸
︵ %
c
d
生c
菌
c
d
︶︶︶
d
AY7 6 6 4 2 0 3. 80 19. 13 8. 74 10. 61 9. 69 13. 67 15. 57 0. 37
88
Chinese Journal of M icroecology, Ap ril 2006, Vol118 No12
文章编号 : 10052376X (2006) 0220088204
肠道益生菌体外抑菌活性的研究
【论 著 】
赵佳锐 1 ,范小兵 2 ,杭晓敏 2 ,杨虹 1 (1. 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上海 200240; 2. 上海交大昂立股份有限公司 生物医药研究所 ,上海 200030) )
值。 2 结果 2. 1 25 株实验菌株初步抑菌和有机酸分析 菌株 发酵液 10倍浓缩液样品的 pH、抑菌效果和有机酸含 量见表 1。21株菌对蜡样芽胞杆菌有抑制作用 。14 株抑菌效果明显 (双歧杆菌 6株 、乳杆菌 8株 ) ,抑菌 圈直径大于 11 mm , pH 均低于 4. 70,其中 13株菌发 酵浓缩液的乳酸含量高于 2% , 2 株菌乙酸含量高于 1%。一般研究认为 ,乳酸菌可以产生细菌素 ,主要对 革兰阳性细菌产生抑 制或 杀死 作用 [ 6 ] 。该 实验 中 LM a1、LM a3、La5和 La3四株不同种的乳杆菌具有广 谱抗菌作用 , 对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均有抑制。 LM a1和 LM a3对 6 种指示菌抑制效果均较好 ,作为 进一步研究的样品 。
AY7 6 6 4 1 0 4. 25 17. 27 -
【收稿日期 】2005204206 【作者简介 】赵佳锐 (19802) ,女 ,硕士 ,从事应用微生物研究;杨虹 ,通讯作
者 , E2mail: hongyang@sjtu. edu. cn
1. 2 指示菌 蜡样芽胞杆菌 、大肠埃希菌 、单核细胞 增生李斯特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志贺痢疾杆菌和粪
气相色谱法 (仪器 HP 6890 Series GC, System 3398A GC ChemStation; 柱 HP2INNOW ax Columns 19091N 2133) 。色谱条件 :起始 120 ℃ 1 m in,升温 10 ℃ /m in,保持 265 ℃ 2 m in。根据样品有机酸浓度配 制不同浓度的乙酸 、丙酸 、乳酸溶液 ( pH 4. 0 ) ,对 6 种指示菌测定抑菌活性 。 1. 11 统计分析 所有抑菌试验均重复 3次 ,取平均
菌株名称 a
表 1 25株实验菌株抑菌效果和有机酸分析
序列号
抑菌圈大小 (mm )
有机酸浓度
L. salivarius LMa1
L. plantarum ZL611 L. gasseri LMa3 L. salivarius La5 B. longum Bm26 B. longum Bm29 L. brevis LM1 L. rum inis La3 B. longum Ba1 L. rum inis La1 B. pseudocatenulatum Bf1 B. pseudocatenulatum Ba3 L. gasseri LMa2 B. therm acidophium Bm31 L. helveticus ZL51 L. salivarius ZL34 L. salivarius ZL216 L. ferm entum ZL4 L. salivarius subsp. salivarius ZL3 B. longum ZB27 B. longum Ba2 B. pseudocatenulatum ZB48 B. adolescentis Bf5 B. pseudocatenulatum Bf4 B. pseudocatenulatum Bm21
1. 8 蛋白酶预处理对样品抑菌活性的影响 用胃蛋 白酶 、胰蛋白酶 、木瓜蛋白酶 、蛋白酶 K分别在最适 条件下以 0、100和 200 U /m l酶处理样品过夜 ,处理 后将样品 pH调回 4. 0。用相同方法处理生理盐水作
© 1994-2007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益生菌 (主要是双歧杆菌和乳杆菌 )具有抑制病 原微生物 、调节胃肠道健康 、增强免疫应答 、预防癌症 等多种功能 ,近年来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 。对于益生 菌抑菌效果的研究虽有报道 ,但抑菌物质和抑菌机制 至今尚无最终定论 [ 1, 2 ] 。该研究的目的在于 ,考察来 自人体肠道的双歧杆菌和乳杆菌的体外抑菌效果 ,找 出抑菌效果明显的菌株 ,并进一步研究抑菌机制 ,发 现和解释抑菌物质 。 1 材料与方法 1. 1 菌株分离与鉴定 用选择性培养基平板涂布法 (双歧杆菌 : TPY琼脂 ;乳杆菌 :改良 MC琼脂 ;上海市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从健康青年 [ 3]和儿童粪便中分离 得到菌株 ,经革兰染色为阳性且镜检形态特征符合乳 杆菌或双歧杆菌的菌株 ,提取其细菌总 DNA,用双歧杆 菌和乳杆菌特异引物 ( Im3 / Im26[4 ] ; L159 /L677[5 ] )进 行 16S rDNA PCR扩增 ,对得到约 1 500 bp的双歧杆菌 PCR片段或约 600 bp的乳杆菌 PCR片段的菌株 ,可初 步确定为乳杆菌或双歧杆菌 。并对 16S rDNA PCR 片 段测序 ,经 BLAST在 Genebank中找到最近的系统发 育关系 ,进一步确定为双歧杆菌或乳杆菌 ,并申请了登 陆序列号 (Accession No. ) (见表 1) 。最终确定 25株 实验菌株信息见表 1。
【摘要 】 以 6种常见肠道致病菌作为指示菌 ,研究了来自健康青年和儿童肠道的 25株益生菌发酵浓缩液的 体外抑菌效果 。进一步研究了抑菌作用良好的 LM a1和 LM a3经 pH 调节 、热处理 、蛋白酶处理以及发酵过程中的 抑菌活性变化 。短链有机酸作为发酵终产物的主要成分之一 ,其抑菌效果也被测定 。结果表明 ,抑菌物质包括短 链有机酸 (主要为乙酸和乳酸 )和一类对热稳定 、对部分蛋白酶敏感的物质 ,可能是某种细菌素 。低 pH 是表现抑 菌活性的必要条件 ,但仅有低 pH (如低 pH缓冲液 )并无明显抑菌效果 。 【关键词 】 益生菌 ;双歧杆菌 ;乳杆菌 ;抑菌 ;有机酸 【中图分类号 】Q939. 92 【文献标识码 】A
-
4. 30
AB 1 2 5 9 2 1 4. 32 18. 90 -
8. 62 11. 50 8. 73 12. 47 0. 59
-
3. 12
AY7 6 6 4 2 2 3. 77 17. 95 10. 21 8. 43 13. 63 13. 81 20. 59 0. 40
-
5. 41
AY7 6 6 4 2 1 3. 76 17. 75 9. 27 7. 90 13. 55 13. 70 17. 59 0. 41 0. 21 4. 25
An in vitro study of an tibacter ia l activ ity of 25 stra in s of prob iotics from human ga s2
tro in testina l tract ZHAO J ia2rui1 , FAN X iao2bing2 , HANG X iao2m in2 , YANG Hong1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06年 4月第 18卷第 2期
89
为阴性对照 。以蜡样芽胞杆菌作为指示菌测定抑菌 活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