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手肌力评定完整版

合集下载

徒手肌力检查

徒手肌力检查

【评定】徒‎手肌力检查‎(MMT)‎目前,‎国际上普遍‎应用的徒手‎肌力检查方‎法是191‎6年美国哈‎佛大学矫形‎外科学教授‎R ober‎t Lo‎v ett提‎出来的。

L‎o vett‎分级法如下‎:0‎级~~~未‎触及肌肉的‎收缩。

‎‎‎‎‎‎‎零1级‎~~~可触‎及肌肉的收‎缩,但不能‎引起关节活‎动。

‎‎‎微弱‎2级~~~‎解除重力的‎影响,能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的运‎动。

‎差‎3级~‎~~能抗重‎力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的运动,但‎不能抗阻力‎。

‎可4级‎~~~能抗‎重力及轻度‎阻力,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的运动‎。

‎良好‎5级~~~‎能抗重力及‎最大阻力,‎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的‎运动。

‎正常‎此检‎查方法是根‎据受检肌肉‎或肌群的功‎能,让患者‎处于不同的‎受检体位,‎然后嘱患者‎分别在减重‎、抗重力和‎抗阻力的条‎件下做一定‎的动作,按‎照动作的活‎动范围及抗‎重力或抗阻‎力的情况将‎肌力来进行‎分级的。

1‎983年,‎美国医学研‎究委员会(‎M edic‎a l Re‎s earc‎h Cou‎n cil)‎在Love‎t t肌力分‎级基础上进‎一步细分,‎如被测的肌‎力比某级稍‎强时,可以‎在此级右上‎角加“+”‎,稍差时则‎在右上角加‎“-”,以‎补分级不足‎,即:M.‎R.C.肌‎力分级法。

‎如下:‎0级~‎~~未触及‎肌肉的收缩‎。

1 ‎级~~~‎可触及肌肉‎有轻微收缩‎,但无关节‎运动。

‎1+级~~‎~可触及肌‎肉有强力收‎缩,但无关‎节运动。

‎2-级~‎~~解除肢‎体重力的影‎响,关节活‎动到最大范‎围的50%‎以上,但不‎能达到最大‎活动范围。

‎2级‎~~~解除‎肢体重力的‎影响,关节‎能活动到最‎大活动范围‎。

2‎+级~~~‎解除肢体重‎力的影响,‎关节能活动‎到最大活动‎范围,如抗‎重力可活动‎到最大活动‎范围的50‎%以下。

‎3-级‎~~~抗肢‎体本身重力‎,关节能活‎动到最大活‎动范围的5‎0%以上,‎但不能达最‎大活动范围‎。

康复治疗徒手肌力评定

康复治疗徒手肌力评定

肩胛骨上提徒手肌力检查主要受检肌肉有:斜方肌、肩胛提肌体位:坐位、俯卧位方法:两上肢在体侧自然下垂,检查者双手下压患者的肩部,施加阻力。

操作:若患者能克服较大阻力,完成全关节运动,肌力为5级;能克服较小阻力,完成全关节运动,肌力为4级;不施加阻力,患者能够在全关节活动范围内自主完成耸肩动作,肌力为3级;患者取俯卧位,若患者能主动完成耸肩动作,肌力为2级;若患者无法完成耸肩动作,检查者可触摸颈椎两侧及锁骨上方有无肌肉收缩,如有肌肉收缩,肌力为1级;如无肌肉收缩,肌力为0级。

肩关节前屈徒手肌力检查主要受检肌肉有:三角肌、喙肱肌体位:坐位方法:上肢自然下垂,前臂呈旋前位,检查者一手固定患者肩胛骨,另一手于肘关节处施加阻力,令患者上肢向前方举起,操作:若患者能克服较大阻力,肩关节前屈达90°,肌力为5级;能克服较小阻力,肌力为4级;不施加阻力,令患者屈曲肩关节,若上肢抬举至90°,肌力为3级;不施加阻力,令患者屈曲肩关节,若上肢抬举不能达到90°,肌力为2级;若上肢无法抬举,可触摸三角肌前部有无肌肉收缩,有收缩者肌力为1级;无收缩者肌力为0级。

肩关节后伸徒手肌力检查主要受检肌肉有:大圆肌、背阔肌体位:俯卧位方法:上肢内旋,靠近体侧,检查者令患者向后方伸展上肢,并于肘关节处施加阻力,操作:若患者能克服较大阻力,后伸上肢至最大范围,肌力为5级;若能克服较小阻力,肌力为4级;不施加阻力,后伸上肢至最大范围,肌力为3级;若后伸上肢不能达到最大范围,肌力为2级;若患者上肢无法后伸,可触摸肩胛骨下缘的大圆肌稍下方的背阔肌有无收缩,有肌肉收缩,为1级;无收缩为0级。

肩关节外展徒手肌力检查主要受检肌肉有:三角肌中部、冈上肌体位:坐位方法:患者取坐位,上肢自然下垂,检查者一手固定患者肩胛骨,另一手于肘关节处施加阻力,令患者外展上肢,操作:若患者能克服较大阻力,肩关节外展达到90°,肌力为5级;能克服较小阻力,肌力为4级;不施加阻力,令患者外展上肢,若能达到90°,肌力为3级;不施加阻力,令患者外展上肢,若抬举不能达到90°,肌力为2级;若上肢无法抬举,可触摸三角肌中部有无肌肉收缩,有收缩者肌力为1级;无收缩者肌力为0级。

MMT 徒手肌力评定量表

MMT 徒手肌力评定量表

北京朝阳急诊抢救中心
MMT 徒手肌力评定量表
姓名:赵雷性别:男年龄:45 科室:门诊病案号:
徒手肌力检查评定标准:
0级:无肌肉收缩。

1级:有肌肉收缩,无关节运动。

2—级:消除重力后能完成大部分范围活动。

2级:消除重力后能完成全范围活动。

2+级:抗重力,完成小范围活动。

3—级:抗重力,完成大部分范围活动。

3级:抗重力,完成全范围活动。

3+级:抗重力,完成全范围活动,运动末期能抗较小阻力。

4—级:抗部分阻力,完成大部分范围活动。

4级:抗部分阻力,完成全范围活动。

4+级:抗充分阻力,完成小范围活动。

5—级:抗充分阻力,完成大部分范围活动。

5级:抗充分阻力,完成全范围活动,即正常肌力。

签名:日期:。

徒手肌力评定MMT

徒手肌力评定MMT
• 1、适应症:健康人群及各种原因引起的肌力减 弱,包括废用性、肌源性、神经源性、关节源性 等。
• 2、禁忌证:骨折未愈合、关节脱位、关节不稳、 急性渗出性滑膜炎、严重疼痛、急性扭伤、各种 原因引起的骨关节破坏等。
三 徒手肌力评定注意事项
➢ 测试前应做适当动员,取得受试者的充分合作 ➢ 采取正确的测试姿势,测试动作应标准化,方向正确 ➢ 选择适当的测试时机,疲劳、运动后或饱餐后不宜进行 ➢ 测试时应左右比较,肌力﹥3级时,应与健侧对比来确定
• 联合肌:也称副动肌,指 与原动肌一起收缩产生与
原动肌相同功能的肌肉。
• 固定肌:固定相关肢体从 而更好地发挥原动肌对肢
体动力作用的肌肉。
• 中和肌:可抵消原动肌收 缩时产生的一部分不需要 动作。
二 肌肉的收缩类型
• 等长收缩是肌肉收缩时关节不活动,肌肉长度不 变,张力增加,又称静力性收缩。常用来维持特 定体位和姿势。
三 影响肌力的因素
1、肌肉的生理横断面:生理横断面越大,肌肉收 缩时产生的力量也愈大
2、肌纤维的类型:骨骼肌纤维可分为白肌纤维、 红肌纤维和中间肌纤维。肌肉中白肌纤维所占比 例高,则肌肉收缩时产生的力量大。
3、运动单位募集程度和神经冲动发动频率: ⑴动员的运动单位越多,肌力就越大 ⑵神经冲动的频率越高,肌力越大 4、肌肉收缩前的初长度:一定范围内,初长度愈
更多模板下载:/moban/
一 肌肉的功能分类
1、原动肌:在运动的发动和维持中一直起主动作 用的肌肉。
2、拮抗肌:是指与运动方向完全相反或发动和维 持相反运动的肌肉,以保持关节活动的稳定性及 增加运动的精确性,并能防止关节损伤。
旋 前 圆
3、协同肌:配合原动肌并 随原动肌一起收缩的肌肉 或肌群,可分为联合肌、

肌力评定

肌力评定
微,Tince,T
2-
1
10
5
无可测知的肌收缩
零,Zero,0
0
0
*Medical Reseach Council分级**Kendall百分比
评定说明:所需检查肌力的检查方法
检查肌肉
检查方法
1级
2级
3、4、5级
髂腰肌
仰卧,试图屈髋时于腹股沟上缘可触及肌活动
向同侧侧卧,托住对侧下肢,可主动屈髋
侧卧,小腿悬于床缘外,屈髋,阻力加于骨远端前面
股四头肌
俯卧,试图伸膝时可触及髌韧带活动
向同侧侧卧,托住对侧下肢,可主动伸膝
仰卧,小腿在床缘外下垂,伸膝,阻力加于小腿远端前侧
腘绳肌
俯卧,试图屈膝时可于腘窝两侧触及肌腱活动
向同侧侧卧,托住对侧下肢,可主动屈膝
俯卧,膝从伸直至屈曲,阻力加于小腿远端后侧
徒手肌力检查MMT分析标准
测试结果
Lovett分级
MRC分级*
占正常力%*
能抗重力及正常阻力至测试姿位
或维持此姿位
正常,Normal,N
正常,Normal,N

5-
100
95
同上,但仅能抗中等阻力
良+,Good+,G+
良,Good,G
4+
4
90
80
同上,但仅能抗小阻力
良-,Good-,G-
好+,Fair+,F+
4-
3+
70
60
能抗肢体重力至测试姿位或维持此姿位
好,Fair,F
3
50
抗肢体重力运动至接近测试姿位,
消除重力时运动至测试姿位

徒手肌力评定(下肢)

徒手肌力评定(下肢)

髋伸展




臀大肌 -起于髂骨,髂嵴,骶尾骨, 终于股骨,髂胫束 半腱肌 -起于坐骨结节,终于胫骨 半膜肌 -起于坐骨结节,终于胫骨 股二头肌 -起于坐骨结节,终于腓骨头
髋伸展

5级,4级及3级
-患者体位:俯卧位,双手方 桌两边 -检查者:站于检查侧骨盆水 平,一手在踝上或膝上加阻, 另一手稳定骨盆 -指令:伸腿抬高 -5级:完全抗阻 -4级:部分抗阻 -3级:抗重力
中国康复站起来群交流专用
髋膝踝徒手肌力评估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康复医学科 李彦
2013年2月3日


功能活动 参与肌肉 神经支配

肌力评估要素: 患者体位 检查者体位 口令(指令) 5-4-3-2-1-0
髋屈曲

腰大肌
-起于T12-L5椎体, 终于股骨

髂肌
-起于髂窝,髂嵴,骶骨, 终于股骨
膝屈曲(5级,Biblioteka 级)单测半腱肌和半膜 肌,需适当内旋膝 关节,阻力向下向 外
单独查股二头肌, 适当外旋膝关节, 阻力向下向内
膝屈曲

2级
-患者体位:侧卧位,检查侧 下肢在上,另一下肢屈曲以 保持稳定 -检查者:双手支托检查侧下 肢 -指令:屈曲膝关节 -2级:完成全范围收缩
膝屈曲

1级,0级
-患者体位:仰卧位,膝 关节部分屈曲,踝部由 检查者支持 -检查者:一手支持踝部, 一手在膝上大腿后侧摸 蝈绳肌肌腱 -指令:试着屈曲膝关节 -1级:可摸到肌腱 -0级:无收缩
髋屈曲

5级,4级和3级
-患者体位:坐位,大腿在桌 上,小腿悬挂于桌边,手放 两边桌上 -检查者体位,站于患侧,阻 力加于大腿远端 -指令:抬腿离开桌面,保持 -5级:完全阻力 -4级:部分抗阻 -3级:抗重力

徒手肌力分级法评定标准

徒手肌力分级法评定标准

徒手肌力分级法评定标准
Lovett分级法评定标准
改良Ashworth分级法评定标准
迟缓性肌张力分级
心功能的分级
肢体残疾人的环境评定
偏瘫手的功能评定
1.健手在患手的帮助下剪开信封
2.用患手在空中拿住钱包,健手从钱包中取出硬币,包括拉开,合上拉链
3.用患手把伞在空中垂直支撑10秒钟以上
4.患手用未经改造的大剪指甲刀(长约10厘米)剪健手指甲
5.用患手系健侧衬衫袖口的纽扣
尺神经康复评定表
备注:屈指功能取环,小指TAM的平均值。

分级:优10-12分,良7-9分,可4-6分,差3分以下
桡神经康复评定表
备注:合计总分分级:优13-16分,良9-12,可5-8,差1-4

正中神经康复评定表
备注:合计总分分级:有13-16分,良9-12分,可5-8分,差1-4分。

mmt徒手肌力评定标准

mmt徒手肌力评定标准

mmt徒手肌力评定标准
MMT徒手肌力评定标准分为以下六级:
1. 0级:无可测知的肌肉收缩,属于瘫痪状态。

2. 1级:有轻微收缩,但不能引起关节活动。

3. 2级:在减重状态下能作关节全范围运动。

4. 3级:能抗重力作关节全范围运动,但不能抗阻力。

5. 4级:能抗重力、抗一定阻力运动。

6. 5级:能抗重力、抗充分阻力运动,属于功能正常肌张力。

请注意,肌力测试只能表明肌张力的大小,不能进行评价肌肉的收缩耐力,不适宜骨折未愈合、严重骨质疏松、关节及周边软组织损伤、关节活动极度受限者。

在进行肌力检查时,应积极遵从医生指导,按照标准的姿势、正确的方向进行,方便医生进行准确判断。

徒手肌力评定MMT

徒手肌力评定MMT
mrc分级法lovett分级法徒手肌力评定分级法级别有轻微收缩但不能引起关节活动10在减重状态下能作关节全范围运动25能抗重力作关节全范围运动但不能抗阻力50能抗重力抗一定阻力运动75能抗重力抗充分阻力运动1001916美国robertlovett1936英国henryflerencemrc分级法1适应症
徒手肌力检查(MMT)
• 哈尔滨市儿童医院 • 康复科 • 付丽 • 2014年6月28日
(一)肌力
• 肌力(muscle strength):指肌肉运动时 最大收缩的力量。 • 肌力测定:测定受试者在主动运动时肌肉 或肌群的最大收缩力量,以评定肌肉的功 能状态。 • 肌力低下是指一块肌肉或肌群主动收缩的 能力下降甚至丧失,也称肌无力。常见于 原发性肌病、神经系统疾病、长期制动引 起的肌肉废用等。
43+ 3 32+ 2 21 0
对抗与4级相同的阻力,但活动范围在50-100%
情况与3级相仿,但在运动末期能对抗一定的阻力 能对抗重力,且能完成全范围活动,但不能抗任何阻力 能对抗重力,但活动范围在50-100% 能对抗重力,但活动范围在50%以下 消除重力的影响,能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的运动 消除重力的影响,关节能活动,但但活动范围在50-100% 触诊发现有肌肉收缩,但不引起任何关节活动 无肌肉收缩
(二)徒手肌力评定
• 徒手肌力评定(manual muscle testing,MMT): 是在特定的体位下,让患者做标准动作,通过触 摸肌腹、观察肌肉克服自身重力或对抗阻力完成 动作的能力,从而对患者肌肉主动收缩的能力进 行评定。
一 徒手肌力评定的分级标准
• Lovett分级法 • MRC分级法
5、肌肉收缩类型:离心性收缩时肌力最大,其次 是等长收缩,最小是向心性收缩。 6、关节角度:在等长收缩时,关节角度不同,肌 肉产生的力量也不同。 7、年龄与性别:20岁以前肌力是渐增的,此后逐 渐下降。男性大于女性。

徒手肌力评定法肌力相当于正常肌力的75%时此时的肌四篇

徒手肌力评定法肌力相当于正常肌力的75%时此时的肌四篇

徒手肌力评定法肌力相当于正常肌力的75%时此时的肌四篇第一篇:徒手肌力评定法,肌力相当于正常肌力的75%时,此时的肌〔一〕肌力测定标准:〔6个级别〕0级:肌肉无收缩〔完全瘫痪〕I级:肌肉有轻微收缩,但不能够移动关节〔接近完全瘫痪〕II级:肌肉收缩可带动关节水平方向运动,但不能够对抗地心引力〔重度瘫痪〕III级:能够对抗地心引力移动关节,但不能够对抗阻力〔轻度瘫痪〕IV级:能对抗地心引力运动肢体且对抗一定强度的阻力〔接近正常〕V级:能抵抗强大的阻力运动肢体〔正常〕〔二〕肌张力分级的评定标准:〔改进Ashworth,6个级别〕0级:正常肌张力1级:肌张力略微增加,被动屈伸时呈现最小阻力,或出现突然卡住和突然释放;1+级:肌张力轻度増加,关节活动后50%范国内出现突然卡住,呈现最小阻力;2级:肌张力较明显增加,但受累局部仍能较容易的被移动;3级:肌张力严重增加,被动活动困难;4级:肌张力最严重的级别,受累局部被动屈伸呈现僵直状态,不能活动。

第二篇:徒手肌力评定法,肌力相当于正常肌力的75%时,此时的肌一、肌力即肌肉收缩时产生的力量。

根据肌力的情况,一般均将肌力分为以下六级:0级完全瘫痪,不能作任何自由运动。

Ⅰ级可见肌肉轻微收缩。

Ⅱ级肢体能在床上平行移动。

Ⅲ级肢体可以克服地心吸收力,能抬离床面。

Ⅳ级肢体能做对抗外界阻力的运动。

Ⅴ级肌力正常,运动自如。

级别名称标准相当正常肌力的%0零〔Zero,0〕无可测知的肌肉收缩01微缩〔Trace,T〕有轻微收缩,但不能引起关节运动102差〔Poor,P〕在减重状态下能作关节全范围运动253可〔Fair,F〕能杭重力作关节全范围运动,但不能抗阻力504良好〔Good,G〕能抗重力、抗一定阻力运动755正常〔Normal,N〕能抗重力、抗充分阻力运动100二、肌张力简单地说就是肌细胞相互牵引产生的力量。

肌肉静止松弛状态下的紧张度称为肌张力。

肌张力是维持身本各种姿势以及正常运动的根底,并表现为多种形式。

徒手肌力评定方法

徒手肌力评定方法

徒手肌力评定方法1. 俯卧撑(Push-up):俯卧撑是一种测试上肢力量和核心稳定性的常见方法。

测试者以仰卧姿势开始,然后用双手离地压低并抬起身体。

测试者的胸部和腿部应该在同一直线上,并且腹部和臀部应该保持稳定。

开始时,测试者应该在最低位置保持静态姿势,并且腹背部离地不超过2厘米。

然后,测试者尽可能多次地完成标准的俯卧撑动作。

评估者可以记录测试者的最大重复次数。

2. 引体向上(Pull-up):引体向上是测试上肢力量和背部力量的常见方法。

测试者以垂直姿势开始,在横杆下方站立。

然后,测试者用双手握住横杆,并且从完全伸直的臂部开始,向上拉起身体直到下巴超过横杆。

然后,测试者慢慢回到起始位置。

评估者可以记录测试者的最大重复次数。

3. 平板支撑(Plank):平板支撑是一种测试核心稳定性和腹肌力量的常见方法。

测试者以俯卧撑的姿势开始,但是用手肘代替双手。

测试者的前臂应该与地面平行,并且身体其他部分也应该保持平行。

测试者需要保持该姿势尽可能长的时间。

评估者可以记录测试者的最大持续时间。

4. 跳跃(Jump):跳跃是一种测试下肢爆发力和肌耐力的常见方法。

测试者以站立的姿势开始,双脚并拢。

然后,测试者弯曲膝盖并迅速跳起,并尽可能高地跃起。

测试者需要在降落时蹲下并迅速起跳。

评估者可以记录测试者的最大跳跃高度或最大跳跃次数。

这些方法可以用于评定肌力和体能水平,并且可以根据个体的能力进行调整。

例如,对于初学者,可以选择更简单的变体来评估肌力,如膝盖俯卧撑而不是标准俯卧撑。

此外1.姿势正确性:确保测试者在执行动作时保持正确的姿势。

不正确的姿势可能会引起错误的结果,并可能增加受伤的风险。

2.温暖和准备:在进行评定之前,进行充分的身体热身活动可以减少受伤的风险,并提高测试者的表现。

3.逐渐增加:在评定过程中,评估者应逐渐增加难度和强度,而不是一下子让测试者达到最大能力。

总结而言,徒手肌力评定方法可以用于测试身体力量和肌肉功能,评估整体身体健康状况和肌肉平衡性。

徒手肌力检查法评定标准

徒手肌力检查法评定标准

徒手肌力检查法评定标准级别英文缩写评定标准5 N(正常)能抗重力及最大阻力完成关节全范围内活动5- N-(正常-)能抗重力及最大阻力完成关节50~100%全范围内活动4+ G+(好+)能抗重力及接近最大阻力完成关节全范围内活动4 G(好)能抗重力及中等阻力完成关节全范围内活动4- G-(好-)能抗重力及中等阻力完成关节50~100%全范围内活动3+ F+(可+)能抗重力及最小阻力完成关节全范围内活动3 F(可)能抗重力完成关节全范围内活动3- F-(可-)能抗重力完成关节50~100%全范围内活动2+ P+(差+)能抗重力完成关节小于50%全范围内活动,非抗重力可完成关节全范围活动2 P(差)非抗重力可完成关节全范围内活动2- P-(差-)非抗重力可完成关节50~100%全范围内活动1 T(轻微)可扪及肌肉收缩,但不能引起任何关节活动0 0(零)无任何肌肉收缩(2)部分胸腰椎肌群徒手肌力检查时需要应用专用评定标准,见表1-3-5。

表1-3-5 部分躯干肌群徒手肌力检查评定标准动作肌肉名称评定标准仰卧位,上半身在矢状面上屈曲上腹直肌0 级:不能触及任何肌肉收缩;1 级:肌肉有微弱收缩,胸廓无下压;2-级:肌肉能收缩,且胸廓有些微下压;2 级:肌肉能收缩,胸廓完全下压;2+级:双上肢放在身体两侧,躯干可抗地心引力做出动作;3-级:双上肢放在身体两侧,肩胛冈能离开床面;3 级:双上肢放在身体两侧,肩胛骨下角能离开床面;3+级:双上肢在身体前上方伸直,肩胛骨下角能离开床面;4 级:双手环抱于胸前,肩胛骨下角能离开床面;4+级:双手手指交叉置于枕后,肘关节朝前,肩胛骨下角能离开床面;5 级:双手手指交叉置于枕后,双肘平放于床面,肩胛骨下角能离开床面。

徒手肌力肌力评定MMT

徒手肌力肌力评定MMT
3+
能抗重力作全关节活动范围的活动,并能在运动末期对抗轻度的阻力
3
能抗重力运动,且能完成100%的范围,但不能对抗任何阻力
3-
能作抗重力运动,但活动范围<100%而大于50%
2+
能抗重力运动,但活动范围<50%
2
不能抗重力,但在消除重力影响后能作全关节活动范围的活动
2-
即使在消除重力影响下能活动,但活动范围<100%而大于50%
1
触诊能发现有肌肉收缩,但不能引起任何关节活动
0
无任何肌肉收缩迹象
评级结果
级Leabharlann 分级表现5能对抗的阻力与正常相应肌肉的相同(充分阻力),且能作全范围的活动
5-
能对抗较充分阻力稍小的阻力,活动范围100%
4+
能对抗比中等程度稍大的阻力,活动范围100%
4
能对抗中等度阻力,活动范围100%
4-
能对抗比轻度稍大的阻力,活动范围100%
1+
触诊能发现有强力肌肉收缩,但不能引起任何关节活动
1
触诊能发现有肌肉收缩,但不能引起任何关节活动
0
无任何肌肉收缩迹象
评级结果

徒手肌力评定(MMT)
分级
表现
5
能对抗的阻力与正常相应肌肉的相同,且能作全范围的活动
5-
能对抗的阻力与5级相同,但活动范围<100%而大于50%
4+
在活动的初、中期能对抗的阻力与4级相同,但在末期能对抗5级的阻力
4
能对抗阻力,但其大小达不到5级的水平
4-
能对抗的阻力与4级相同,但活动范围<100%而大于50%
3+

徒手肌力检查

徒手肌力检查

徒手肌力检查肌力分级目前,国际上普遍应用的Lovett方法,将肌力检查结果分为6级(0-5级)。

此外,还有一种补充分级法,即肌力虽然达到某一级,但活动范围达不到全范围,则在该级符号右上角加“-”;如果在运动末期表现出超出该级的抗阻力或重力能力,则在该级符号右上角加“+”徒手肌力检查的详细分级级别标准相当于正常肌力%0 无肌肉收缩01 有肌肉收缩,无关节活动 52-消除重力后完成大部分范围活动102 消除重力后完成全范围活动202+抗重力,完成小范围活动303- 抗重力,完成大部分范围活动403 抗重力,完成全范围活动503+抗重力,完成全范围活动,运动末期能抗较小阻力604-抗部分阻力,完成大部分范围活动704 抗部分阻力,完成大部分范围活动804+抗充分阻力,完成小范围活动905-抗充分阻力,完成大部分范围活动955 抗充分阻力,完成全范围活动100主要肌肉的肌力检查肩关节外旋:冈下肌小圆肌3级不施加阻力,外旋至90° 2级能完成动作1级触摸小圆肌有无收缩肩关节内旋:肩胛下肌3级不施加阻力,内旋至90°2级能完成动作肘关节屈曲:肱二头肌肱肌肱桡肌3级不施加阻力,完成全关节活动2级拖住肘关节、腕关节能完成全关节活动肘关节伸展:肱三头肌前臂旋后:肱二头肌、旋后肌前臂旋前:旋前圆肌、旋前方肌髋关节屈曲:腰大肌、髂肌髋关节伸展:臀大肌、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髋关节外展:臀中肌5级检查法髋关节内收:股薄肌、耻骨肌、长收肌、短收肌、大收肌5级检查法髋关节外旋:闭孔外肌、闭孔内肌、梨状肌、上孖肌、下孖肌髋关节内旋:臀小肌膝关节屈曲: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5级检查法 2级检查法膝关节伸展:股直肌、股外侧肌、股中间肌、股内侧肌。

徒手肌力分级法评定标准

徒手肌力分级法评定标准

徒手肌力分级法评定标准
徒手肌力分级法是一种常用于评估个人肌肉力量的方法,根据不同的力量水平对个体进行分级。

以下是一般常见的徒手肌力分级法评定标准:
1. 级别1:不能完成任何肌肉力量测试动作。

2. 级别2:能完成下列动作之一:做出部分臀部肌肉的收缩、自身体重螺旋的转动、自己体重屈曲手肘。

3. 级别3:能完成下列动作之一:完成自身体重移动、反身的屈曲(起立到直立姿势)、横向移动肩部或者抬高一个手臂、自己体重跳跃。

4. 级别4:能完成下列动作之一:自己体重两条腿的蹲下再还原、自己体重两足的反身跳跃、两手的横向移动或者一个手臂的提升。

5. 级别5:能完成下列动作之一:自己体重两条腿的蹲下再跳高、两手的提升、自身体重一个腿跳跃。

6. 级别6:能完成下列动作之一:自己体重一个腿的蹲下再跳高、一肩一手的横向移动或者提升。

需要注意的是,这只是一般徒手肌力分级法的评定标准,具体的标准可能存在差异,建议在实际应用中参考具体的评定标准。

此外,如果您需要进行肌力分级的评估,最好由专业的运动科学专家或者康复医生进行评定。

徒手肌力分级法评定标准

徒手肌力分级法评定标准

Lovett分级法评定标准
改良Ashworth分级法评定标准
迟缓性肌张力分级
心功能的分级
肢体残疾人的环境评定
偏瘫手的功能评定
1.健手在患手的帮助下剪开信封
2.用患手在空中拿住钱包,健手从钱包中取出硬币,包括拉开,合上拉链
3.用患手把伞在空中垂直支撑10秒钟以上
4.患手用未经改造的大剪指甲刀(长约10厘米)剪健手指甲
5.用患手系健侧衬衫袖口的纽扣
尺神经康复评定表
备注:屈指功能取环,小指TAM的平均值。

分级:优10-12分,良7-9分,可4-6分,差3分以下
桡神经康复评定表
备注:合计总分分级:优13-16分,良9-12,可5-8,差1-4分
正中神经康复评定表
备注:合计总分分级:有13-16分,良9-12分,可5-8分,差1-4分
(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

简述徒手肌力评定分级标准

简述徒手肌力评定分级标准

徒手进行肌力检查的评定标准,通常有以下几条:
1、0级肌力:给患者一个语言命令,患者活动瘫痪的一侧肢体,看不到任何肌肉收缩;
2、1级肌力:如果命令患者后,只能看到有肌肉收缩,但并没有引起关节活动;
3、2级肌力:如果看到患者肌肉收缩,并伴有关节活动,但只能平移运动,无法抵抗重心引力;
4、3级肌力:患者肌力有一定好转,能够抵抗重心对肢体引力,能够抬起肢体;
5、4级肌力:患者可以抵抗重心引力抬起肢体,以及一定程度的外力,但不能抵抗过大的外力;
6、5级肌力:和医生正常较劲时力量较大,则为5级肌力,也属于正常肌力。

徒手肌力分级标准

徒手肌力分级标准

徒手肌力分级标准
徒手肌力分级标准是评估人体肌肉力量的一种方法,通常用于体育运动、康复治疗和医学研究等领域。

下面将介绍常用的徒手肌力分级标准。

1. 0级:无肌肉收缩
当肌肉无法收缩时,被评定为0级。

这种情况通常出现在神经系统受损或肌肉萎缩的情况下。

2. 1级:肌肉收缩但无运动
当肌肉能够收缩,但无法产生运动时,被评定为1级。

这种情况通常出现在神经系统受损或肌肉萎缩的早期阶段。

3. 2级:肌肉能产生运动但无重力作用
当肌肉能够产生运动,但无法克服重力时,被评定为2级。

这种情况通常出现在神经系统受损或肌肉萎缩的中期阶段。

4. 3级:肌肉能克服重力但无阻力
当肌肉能够克服重力,但无法克服外部阻力时,被评定为3级。

这种情况通常出现在神经系统受损或肌肉萎缩的后期阶段。

5. 4级:肌肉能克服部分阻力
当肌肉能够克服部分阻力,但无法克服全身阻力时,被评定为4级。

这种情况通常出现在神经系统受损或肌肉萎缩的恢复期。

6. 5级:肌肉能克服全身阻力
当肌肉能够克服全身阻力时,被评定为5级。

这种情况通常出现在肌肉功能正常的情况下。

以上就是常用的徒手肌力分级标准,通过评估肌肉力量的不同级别,可以更好地了解肌肉功能的情况,为康复治疗和运动训练提供参考。

徒手肌力评定完整

徒手肌力评定完整
力量。
结果及记录
将测定肌肉的力量分为0、1、2、3、4、5 级。每级的指标是依据受试肌肉收缩时所 产生的肌肉活动,带动的关节活动范围, 抵抗重力和阻力的情况而定。 0级 受试肌肉无收缩。代表符号(zero, O),评定结果为:全瘫,肌力为正常肌
力的0%。
1级
肌肉有收缩,但不能使关节活动。代表 符号(trace,T),评定结果为:微有收 缩,肌力为正常肌力的10%。
腕关节伸展(3级)
腕关节伸展(2级)
腕关节伸展(0~1级)
腕伸肌
腕关节屈曲(4~5级)
腕关节屈曲(3级)
腕关节屈曲(2级)
腕关节屈曲(0~1级)
腕屈肌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此课件供参考!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删除!
踝关节背屈(3级)
踝关节背屈(0~1级)
踝关节外翻(4~5级)
踝关节外翻(3级)
踝关节外翻(2级)
踝关节外翻(0~1级)
踝关节内翻(4~5级)
踝关节内翻(3级)
踝关节内翻(2级)
踝关节内翻(0~1级)
拇指屈曲(4~5级)
足趾屈曲(4~5级)
拇指伸展(4~5级)
足趾伸展(4~5级)
5级
肌肉收缩能使肢体活动抵抗重力和充分抵 抗外加阻力。代表符号(nomal,N),评 定结果为:正常,肌力为正常肌力的100%。
髋关节屈曲
髋关节屈曲(3级)
髋关节屈曲(2级)
髋关节屈曲(0~1级)
缝匠肌
髋关节伸展(4~5级)
膝屈曲的髋关节伸展
髋关节伸展(3级)
髋关节伸展(2级)
髋关节伸展(0~1级)
髋关节内收(4~5级)
髋关节内收(3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躯干旋转
步骤7
令被检者躯干旋 转,能完成大幅 度转体的运动为 2级。
躯干旋转
步骤8
检查1~0级,检 查者手置于被检 者肋骨下缘以下, 触诊同侧腹内斜 肌、对侧腹外斜 肌,有收缩为1级, 无收缩为0级。
四、影响肌力的因素
肌肉的横截面积 肌纤维的类型 运动单位募集和神经冲动发放频率 肌纤维的初长度 肌肉收缩的类型 年龄与性别 激素 关节运动角度(杠杆效率) 肌纤维的走向与肌腱长轴的关系 肌肉的生化成分及毛细血管分布
五、评定目的
(一)物理疗法评定目的
确定肌力减弱部位与程度 软组织损伤的鉴别诊断 协助某些神经肌肉疾病的损伤定位诊断 预防肌力失衡引起的损伤和畸形 评价肌力训练的效果
肌力检查时应注意患者的禁忌证,如持续 的等长收缩可使血压升高,持续的憋气使 劲可使心脏的活动负担加重,故对患有明 显高血压和心脏病的患者应忌用该检查。
躯干前屈
步骤1
检查5级,被检 者仰卧位,髋 及膝屈,双手 抱头。
躯干前屈
步骤2
检查者固定被 检者双下肢踝 关节,令被检者 躯干前屈。
躯干前屈
检查的是由主动肌和辅助肌共同完成的 运动
熟练的解剖学、运动学基础知识(肌肉起
止点、肌纤维走向、肌肉的作用、引起关节运动的方
向和角度、某一肌肉肌力下降时可能的代偿运动等) 检查一块肌肉或一组肌群的随意收缩,
二、检查方法
(一)被检者的体位
原则为肢体运动方向与重力方向相反 或采用去除重力的体位,舒适、稳定、 运动无障碍;被检查肌肉应处于关节 全伸展位
肌力评估适应证
原发性肌病:肌源性功能损害和关节源 性肌萎缩 骨关节疾病:截肢、骨折、关节炎、手 外伤、烧伤等
肌力评估禁忌证
局部炎症、关节腔积液、关节不稳、急 性扭伤
局部剧烈疼痛 严重的心脏病或高血压
第二节 检查方法与步骤
肌力评估常用方法
徒手肌力检查(manual muscle test, MMT)
器械测试:等速运动测试仪、背力计、 握力计、捏力计
徒手肌力检查法
徒手肌力检查(manual muscle test,MMT)是一种不借助任何器材,仅靠 检查者徒手对受试者进行肌力测定的方 法,这种方法简便易行,在临床中得到 广泛的应用。
由Robert Lovett 1916年创立
一、MMT一般原则
MRC分级法评定标准
检查步骤
向患者解释检查目的和步骤 确定与被检查肌肉相关的AROM和PROM 确定被检查者的体位,固定被检查肢体近端 讲解动作,检查前让患者实际操练体会一次 肌力检查与评级(从主动完成动作开始,首先抗
重力位) 记录检查结果
MMT的注意事项
选定合适的测试时机,在运动后、疲劳 时或饱餐后不宜做MMT评估。
徒手肌力检查
心脏康复
第一节 肌力
一、定义
肌力(muscle strength):在肌肉
骨骼系统负荷情况下,肌肉为维持姿势、 启动或控制运动而产生一定张力的能力。 肌力的临床评估是在肌力明显减弱或功 能活动受到影响时检查相关肌肉或肌群 的最大收缩力量。
肌无力指一块肌肉或一组肌群产生张力 的能力下降或丧失。
步骤3
能完成躯干前 屈并坐起的运 动为5级。
躯干前屈
步骤4
检查4~2级,被检 者仰卧位,髋及 膝屈,双上肢肩关 节屈曲90 °。
躯干前屈
步骤5
令被检者躯干 前屈,能完成 前屈并坐起的 运动为4级。
躯干前屈
步骤6
能完成抬起头 部及肩胛下角 的运动为3级。
躯干前屈
步骤7
仅能完成抬起 头部的运动为 2级。
若受测肌肉伴有痉挛或挛缩时,应做标记,痉 挛以S(spasm)表示,挛缩以C(contracture) 表示,严重者可标记SS或CC。
对4级以上肌力的受检肌肉,在检查时所施加的 阻力应为持续性,且施加力的方向要与肌肉用力 的方向相反。
阻力因人、因部位而异
重复检查同一块肌肉的最大收缩力量时前 后间隔2分钟为宜(疲劳性)
肌力减弱常见于下运动神经元损伤、原 发性肌病、神经系统疾病,引起肌肉废 用或长期制动的情况也会引起肌力下降 (烧伤、关节炎、截肢等)。
二、肌的分类
原动肌/主动肌(agonist):是指发起 和完成一个动作的主动作用肌或肌群
拮抗肌(antagonist):是指与原动肌作用 相反的肌
协同肌(synergist):是配合原动肌并随 原动肌一同收缩的肌或肌群,按作用又 分为联合肌、中和肌以及固定肌
躯干旋转
步骤3
能完成转体并 坐起的运动为 5级。
躯干旋转
步骤4
检查4级,被检 者双上肢肩关节 屈曲90°, 能完 成转体并坐起的 运动为4级。
躯干旋转
步骤5
检查3级,被检 者两臂自然放松 于体侧。能完成 一肩离床的运动 为3级。
躯干旋转
步骤6
检查2~0级,被 检者坐位,检查 者于被检者身后 支托。
(二)固定
固定被检查肌肉的起点(被检查者自 身体重、正常肌群、体位、外力等)
(三)评级方法
1、肌力评级依据 外加阻力大小(阻力的方向、部
位、时机、大小) 重力作用 有无肌肉或肌腱的收缩
2、肌力的评级标准 见下表
Lovett分级法评定标准
1983年,美国医学研究委员会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 MRC) 在Lovett分级标准的基础上,根据运动 幅度和施加阻力的程度等进一步分级, 制订了MRC分级标准(见下表)
测试前向患者做好说明,使患者充分理 解并积极配合,并做简单的预试活动。
采取正确的测试姿势,对3级以下不能抗 重力者,测试时应将被测肢体置于去除 重力体位。
测试时应做左右两侧对比,尤其在4级和5级肌 力难以鉴别时,更应做健侧对比观察。(先做 健侧)
测试动作应标准化,方向正确,近端肢体应固 定于适当姿位,防止替代动作。
躯干前屈
步骤8检Biblioteka 1~0级,被 检者两臂自然放 松于体侧。
躯干前屈
步骤9
检查者一手置于 被检者头部支托, 另一手置于上腹 部,触诊腹直肌, 令被检者咳嗽,有 收缩为1级, 无收 缩为0级。
躯干旋转
步骤1
检查5级, 被 检者仰卧位, 髋及膝屈,双 手抱头。
躯干旋转
步骤2
检查者固定被 检者双下肢踝 关节,令被检 者躯干旋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