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教版 必修二 综合测试试题卷
【高中历史】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2单元综合测评2 Word版含解析
![【高中历史】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2单元综合测评2 Word版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7b528be8a76e58fafbb003a5.png)
单元综合测评(二)(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新航路开辟前,人类文明尚未超出地域的发展,不同区域文明之间的交流少、相互影响小。
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导学号:14330057】A.人类对世界尚缺乏整体的了解B.不同文明的交往存在观念差异C.人类技术水平难以克服地理障碍D.缺少富有冒险精神的伟大航海家【解析】新航路开辟是在具备了一定的条件之后才开始的,如造船技术、航海技术等。
所以在新航路开辟前人类文明未超出地域限制主要是因为不具备跨区域交往的客观条件。
【答案】 C2.“中世纪后期……意大利商人继续在地中海东部诸国的各个港口与阿拉伯商人相会,收取欧洲公众所需要的种种商品。
这种情况对牟获中间人厚利的意大利人和阿拉伯人来说,颇称心如意;但是,其他欧洲人则大为不满,他们热切地寻找能直接抵达东方的途径,以分享这笔厚利。
”材料表明新航路开辟的动力是()A.克服商业危机B.扩大海外市场C.对外倾销商品D.追逐商业利益【解析】由材料“这种情况对牟获中间人厚利的意大利人和阿拉伯人来说,颇称心如意;但是,其他欧洲人则大为不满,他们热切地寻找能直接抵达东方的途径,以分享这笔厚利”可知,欧洲人开辟新航路是要分享商业利益、追求利润,故D项正确。
【答案】 D3.(2016·北京会考)有学者认为:“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的商人和殖民者在欧洲、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
”这表明()A.亚非拉地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B.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C.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确立D.经济贸易取代了殖民战争【解析】由“欧洲的商人和殖民者在欧洲、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可知B项符合题意。
A、C、D三项均与当时史实不符。
【答案】 B4.对于哥伦布发现美洲,恩格斯认为,它“不仅会推翻那时的整个欧洲社会及其制度,而且也会为各国人民的完全解放奠定基础”。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期末综合复习练习试卷.pdf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期末综合复习练习试卷.pdf](https://img.taocdn.com/s3/m/7a888bc7336c1eb91b375d85.png)
3.中国古代的农业生产中,下列最能突出体现技术进步的表现是
A .刀耕火种 B .精耕细作 C .男耕女织 D .千耦其耘
4.自战国以来,地主得以扩大地产的最主要途径是
A .垦荒造地 B .强取豪夺 C .土地兼并 D .租佃经营
5.在古代,虽然政府采取了均田限田等措施, 但仍无法解决土地兼并问题,
其根源在于
要的流通货币
C .可见到极具特色的工商业市镇
D .商业区遍布全城,坊市不
分
14.重农抑商政策是中国古代的基本经济政策,其中“抑商”的含义是
A .取消工商业经济活动
B .限制与外国的贸易往来
C .限制私人工商业经济活动
D .商品均实行政府专卖
15. 下图中货币属于宋代开始流通的是
A.
B.
C.
16.下列哪一项不是官营手工业的特点?
A .资本主义在全球占优势
B.美国是头号经济大国,影响很大
C.经济规律在起作用
D.世界市场联系极为紧密
28.罗斯福新政之所以获得成功,最主要的原因是
A .政府积极干预经济
B.调整了财政金融体系
C.对工业加强了技术指导
D .创造了“以工代赈”的新模式
29.下列哪一组织不能体现当今世界区域集团化的发展趋势?
A .政策力度不够 B .地主势力过强 C .农民的软弱 D .土
地私有制的存在
6.造成古代中原人口三次南迁高潮的主要原因是
A .自然条件
B .社会环境 C .封建统治 D .民族关系
7.下列农业生产工具和技术,属于完全解放人力的是
A .翻车 B .筒车 C .耧车 D .曲辕犁
8.中国古代, 战乱引发过多次大规模的人口迁移, 下列哪一战乱未引发过
高中历史必修第二册综合复习与测试试卷及答案_人民版_2024-2025学年
![高中历史必修第二册综合复习与测试试卷及答案_人民版_2024-2025学年](https://img.taocdn.com/s3/m/ecda082a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22.png)
综合复习与测试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春秋战国时期,哪种思想家倡导“仁”、“爱人”并强调“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A、孟子B、孔子C、墨子D、老子2、秦朝统一六国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秦始皇采取了哪一项重要措施?A、推行郡县制B、统一货币、度量衡C、焚书坑儒D、筑长城3、秦汉时期,我国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是()A、封建庄园经济B、土地私有制经济C、地主与农民联合经济D、国家土地所有制经济4、下列事件中,不属于明末农民起义的是()A、李自成起义B、太平天国运动C、捻军起义D、白莲教起义5、关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帝国主义瓜分非洲的现象,下列哪个选项描述正确?A. 所有非洲国家都成为了殖民地B. 帝国主义国家在非洲划分势力范围,但并未完全控制所有地区C. 非洲人民普遍接受了殖民统治D. 殖民者主要通过和平谈判获得了非洲领土6、下列哪一项不是新航路开辟后的影响?A. 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解体B. 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物种交流C. 促进了世界各地的文化交流D. 导致了欧洲经济中心向地中海区域转移7、下列关于鸦片战争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鸦片战争是由于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引发的中英之间的冲突。
B. 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签订《南京条约》,开放五个通商口岸。
C.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
D. 鸦片战争后,英国等西方国家在中国设立了领事馆。
8、下列关于辛亥革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辛亥革命是由孙中山领导的,推翻了清朝统治。
B. 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 辛亥革命后,袁世凯篡夺了革命果实,建立了北洋军阀统治。
D. 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9、北宋时期,为加强中央集权,宋太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下列哪一项是宋太祖为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避免武将割据局面而实施的军事措施?A、设立三省六部制B、推行科举制度C、收缴地方军队的兵权,派遣文官担任地方长官D、实施均田制 10、明朝加强皇权的一个重要措施是废除丞相制度,将权力集中于皇帝手中。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2综合测试卷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2综合测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fab0e30acc7931b765ce15e0.png)
威尼斯商人不再能找到他们几个世纪以来从亚历山大港和地中海东部港口购买的香料。
取而代之的是,现在香料正通过更长但更便宜的海洋航线运往里斯本。
”导致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A、新航路的开辟B、葡萄牙人战胜了威尼斯人C、地中海传统商路的衰落D、葡萄牙人战胜了阿拉伯人8. 16世纪的一位英国人曾说过,以前的农民及其一家都睡在地板上,厨房里仅有一两口锅;而到16世纪末,一位农夫可能拥有“在橱柜里摆有一套精致的锡铅合金餐具,三四张羽绒床,好几套床罩和挂毯,一个印制的盐罐,一罐酒……以及一打羹匙。
”这一现象说明()A、工业化推动了农业的商品化 B、世界性的贸易体系开始形成C、商贸中心转移推动了英国经济快速发展D、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9.《欧洲经济史》描述了18世纪中期以来欧洲某些地区出现的现象,“贵族的炫耀生活,受到财富日益增长的资产阶级的仿效,甚至受到挑战。
虽然他们有时被人轻蔑地说成是‘暴发户’,但是,他们的购买力形成了他们自己竞相仿效的基础”。
这段描述说明A、工业革命已经影响到社会生活B、启蒙思想的传播消除了人们的等级观念C、政治革命使封建贵族告别了昔日生活D、科技进步降低了生产成本,物价相对低廉10.19世纪末,许多国家成为某一种或少数几种产品的生产国,如:埃及生产棉花,巴西种植咖啡和橡胶,智利出产硝酸盐、铜,玻利维亚生产锡等。
这种现象()A、有利于当地民族工业的发展B、反映出殖民地经济越来越孤立于世界市场C、是资本输出导致的国际分工D、有利于抵制外来经济侵略11. 1853年的《顺德县志》载:“昔日女布(指土布)遍于县市,然自外洋以风火水牛运机成布,舶至贱售,女工几停其半。
”以下对该材料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中国近代工业兴起导致传统手工业破产B.外国廉价商品输入导致中国自然经济逐步解体C.工业革命成为资本主义征服世界的主要动力D.中国人以农耕文明的眼光看待工业文明12.1932年,国民政府成立国防设计委员会,调查全国的资源和工业情况,在此基础上,1934年9月到1935年4月制定了《重工业建设计划》《战时燃料及石油统制计划》《四川水利建设计划》《运输动员与统制初步计划》《粮食存储与统制计划》等。
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综合测试题及答案2套
![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综合测试题及答案2套](https://img.taocdn.com/s3/m/6303f2ca26fff705cc170a39.png)
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综合测试题及答案2套模块测试卷一(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1.据《汉书·食货志》记载,赵过发明耦犁法(见图)‚用耦犁,二牛,三人‛。
此耕作方法( )A.回转方便,耕作较为方便B.便于普及,利于山地开垦C.灵活自如,控制耕土深浅D.显示人力、牛力协作扩大解析:两牛牵引的耦犁通过人力和牛力的合作,解放了一定数量的劳动力,为精耕细作奠定了人力基础,故D项正确。
答案:D2.‚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
这得益于水利工程( )A.都江堰B.郑国渠C.漕渠D.灵渠解析:都江堰是战国时期蜀郡李冰所建的大型水利工程,位于现今四川省成都市,根据题目中‚天府‛,成都被称为‚天府之国‛,故A项正确。
答案:A3.古罗马学者普林尼在《自然史》中记载,‚中国产丝,织成锦绣文绮、运至罗马……裁成衣服,光辉夺目,人工巧妙达到极点。
‛下列叙述与材料不匹配的是( )A.中国古代丝织业技术十分发达B.古罗马人非常青睐中国的丝织品C.中国丝绸经由丝绸之路转运至欧洲D.私营作坊的兴起使丝织技术更加精湛解析:题目中并未提到‚私营作坊‛,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
答案:D4.历史学家巴若斯在描写一位葡萄牙航海家的航海发现时写道:‚船员们惊异地凝望着这个隐藏了多少世纪的壮美的岬角。
他们不仅发现了一个突兀的海角,而且发现了一个新的世界。
‛下列有关此次航海叙述正确的是( ) A.这位航海家是迪亚士B.此次航海路线是由西向东横渡太平洋C.此次航海抵达了印度D.此次航海促使欧洲资本主义萌芽出现解析:题目中的信息‚葡萄牙航海家‛和‚突兀的海角‛说明是迪亚士;B 项错误,此次航行是在大西洋中;C项是达伽马;D是新航路开辟的结果而非原因,故本题应选A项。
答案:A5.17世纪和18世纪初,西方人入迷地了解中国的历史、艺术、哲学和政治。
高中历史 模块综合测评 新人教版必修2-新人教版高一必修2历史试题
![高中历史 模块综合测评 新人教版必修2-新人教版高一必修2历史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76ba44fc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8b.png)
模块综合测评(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2016·某某学业水平测试)某历史学习小组收集了以下图片,其探究主题应该是中国古代( )A.农业的发展B.印刷术的改进C.商业的繁荣D.陶瓷业的进步【解析】题中图片自左至右分别是二牛一人犁耕法、曲辕犁和灌溉工具翻车,均与农业生产相关,故A项符合题意。
【答案】 A2.《康熙松江府志》记载:“农暇之时,(松江)所出布匹,日以万计,以织助耕,女红有力焉。
”材料反映出( )A.手工业与农业的结合日益密切B.家庭手工业与市场联系日益密切C.当时已经出现资本主义萌芽D.家庭手工业的技术水平显著提高【解析】材料中“所出布匹,日以万计”说明棉纺织业发达,家庭手工业与市场联系日益密切,故选B项。
【答案】 B3.(2016·某某学业水平测试)道光十二年(1832年),某某盛泽镇“徽宁会馆”碑记:“凡江浙两省之以蚕织为业者,俱萃于是,商贾辐辏,虽弹丸之地,而繁华过他郡。
皖省徽州、宁国二郡之人,服贾于外者,所在尤多。
”材料突出反映了当时( ) A.江南市镇商业繁荣B.“重农抑商”政策废弃C.自然经济已经瓦解D.徽商经营品种单一【解析】材料“凡江浙两省之以蚕织为业者,俱萃于是,商贾辐辏,虽弹丸之地,而繁华过他郡”体现了盛泽镇的商业繁荣,故A项正确;明清时期,工商业空前兴盛,但封建政府依然固守“重农抑商”政策,故B项错误;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瓦解着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但在中国大部分农村,自然经济仍然占统治地位,故C项错误;徽商经营品种单一在材料内容中无从体现,故D项错误。
【答案】 A4.伊恩·莫里斯在《西方将主宰多久》一书中写道:“大多数中国皇帝担心的,不是自己如何获得更多财富,而是外贸可能使不受欢迎的商人阶层致富。
”为此明清皇帝采取的政策是( )【导学号:14330194】A.断绝中西贸易的往来B.采取重农抑商的政策C.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D.重视工商业的发展【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C项表述最符合题意。
高中历史综合复习练习试卷新课标人教版必修2
![高中历史综合复习练习试卷新课标人教版必修2](https://img.taocdn.com/s3/m/91f0371a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5a.png)
高中历史综合复习练习试卷新课标人教版必修2(考试时间60分钟全卷满分为100分)说明:本套试题共分三卷,第一卷是选择题,共有25 道小题,每道小题 2 分,共计为50 分。
第二卷是非选择题,共有 4 道小题,共计为50 分。
第三卷为附带题,只有 1 道小题,分值为10 分。
全卷总分为100分,附带题由学生决定能否达成。
假如达成附带题并且获得必定分数,能够把分数计入总分,但最后得分不得超出100 分。
第一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每题列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切合题目的要求。
请把正确答案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此题的答题卡里。
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题 2 分,共 50 分。
)选择题答题卡题1234567891111111111222222号0123456789012345答案1.中国古代农耕方式演变的趋向是A.刀耕火种---------石器锄耕--------铁犁牛耕B.石器锄耕---------刀耕火种--------铁犁牛耕C.铁犁牛耕---------刀耕火种---------石器锄耕D.石器锄耕--------铁犁牛耕---------刀耕火种2. 战国此后,我国主要的土地制度是A .屯田制B.井田制C.均田制D.土地私有制3.察看阅读下边资料,指出这类农业生产技术所表现的特色是汉代代田法模型“代田法”是先把田地开成一条条深宽各一尺的垄和沟。
第一年把庄稼种在沟里,出苗后,渐渐把垄上的草和土培到苗根上。
第二年在本来的垄上,再如法开沟载种。
A.广种薄收B.少种多收C.休耕轮作D.精耕细作4.中国古代每一个历史期间,都会有某种手工制品代表该期间手工业的最高水平,下边各组分类正确的是A.商周——铁器B.商周——漆器唐宋——陶器唐宋——青铜器明清——瓷器明清——瓷器C. 商周——青铜器D.商周——玉器唐宋——瓷器唐宋——漆器明清——丝织品明清——玻璃5.对于徽商和晋商的表述,不正确的选项是A. 产生于明清期间B.城镇经济繁华和发展的产物C. 支配某些手工业生产活动D.使国外贸易税收成为国库财产主要本源6.鸦片战争前夜,清政府推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含义是A.禁止中国对外贸易B.严格限制对外交往C. 一概排挤西方事物D.关闭边境坚守领土7.鸦片战争后,外国商品大批涌入中国,极大地冲击了中国原有的经济构造,此中对中国影响最大的外国商品是A .洋纱和洋布 B.咖啡和可可C. 产于印度的茶叶D.产于泰国的香米8. 1912 年 3 月 2 日,南京暂时政府以暂时大总统孙中山的名义宣告了《令内务部通知革除前好官厅称号文》。
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测试题及答案解析全套
![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测试题及答案解析全套](https://img.taocdn.com/s3/m/40974f6f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cd.png)
最新⼈教版⾼中历史必修⼆测试题及答案解析全套最新⼈教版⾼中历史必修⼆测试题及答案解析全套第⼀单元单元检测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
测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选择题(本⼤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1.西汉农书《氾胜之书》中载:“辄平摩其块以⽣草,草⽣,复耕之,天有⼩⾬复耕之,勿令有块以待时……”这⾥所说的耕作⼯具主要是( )解析:《汜胜之书》是对西汉时期黄河流域的农业⽣产经验和操作技术的总结。
由所学知识可知,铁犁是西汉时主要的耕作⼯具,再结合材料可得出D项正确。
其他三项是夏商周时期的农具,且与材料不符。
答案:D2.(2015·南京⾼⼀期中考试)史书记载:“⽔激轮转,众筒兜⽔,次第下倾于岸上……以灌稻⽥,⽇夜不息,绝胜⼈⼒……”这种提⽔⼯具最早出现于( )A.东汉B.曹魏C.唐朝D.北宋解析:由“⽔激轮转”“众筒”“绝胜⼈⼒”可知,该灌溉⼯具以⽔流带动转轮上的⽵筒打⽔。
由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唐朝的筒车,故答案为C项。
答案:C3.(2015·扬州⾼⼀期中考试)著名史学家王家范先⽣曾经精辟地指出:“⼩农经济⼀锄、⼀镰(或者再加上⼀犁,不是家家都有畜⼒,那就⽤⼈⼒拉犁)、⼀个主要劳⼒加上⼀些辅助劳⼒,⼀旦和⼟地结合,就可以到处组织起简单再⽣产。
”对这段话最正确的理解是( )A.⼩农经济具有稳定性B.⼩农经济具有顽强的⽣命⼒C.⼩农经济⾮常脆弱D.⼩农经济只需要⼀些简单的劳动⼯具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农耕经济的特点。
⼩农经济的稳定性⼀般是指其耕织结合、⾃给⾃⾜,与材料信息不符合,故A项错误;从题⼲材料“可以到处组织起简单再⽣产”,可见其⽣命⼒的顽强,故B项正确;⼩农经济的脆弱性是指其抵抗天灾⼈祸的能⼒⽐较差,很容易破产,与材料信息不符合,故C项错误;简单的劳动⼯具只是⼩农经济组织⽣产的最基本的需求,并⾮仅仅限于简单的⼯具,故D项错误。
高中历史第二单元综合复习练习试卷新课标人教版必修2
![高中历史第二单元综合复习练习试卷新课标人教版必修2](https://img.taocdn.com/s3/m/c08b8434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f1.png)
高中历史第二单元综合复习练习试卷新课标人教版必修2一、单项选择题( 每题 2 分,共 40 分 )1 .鸦片战争后,封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主要表此刻( )①列强在华畅销商品、打劫原料②家庭手工业开始破产③农业生产日趋商品化④中国堕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A .①②B.②③C.③④ D.⑦④2·甲午中日战争后,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主假如因为( )A·西方列强经济侵略的加剧B.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C·民族资本的初步发展D.维新变法运动的推进3·进入近代后,发生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域的现象有()①最早遭到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②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这一地域第一开始解体③近代民族工业最早在这一地域出生④棉纺织业遇到洋货的冲击A·①②③④ B .①②③c·①②④ D.②③④19世纪 70 年月起,洋务运动创办了一批近代民用工业,进而推进了中国的近代化。
依据有关知识,回答4—6题。
4·以下各项中,与洋务运动没关的是()A·引进西方一些近代生产技术B.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c·成立近代化的国家政治制度D.对外国经济侵略做了些抵制5·“自强”未强、“求富”未富的根来源因是( )A·只重军事不重经济B.没有创办真实的资本主义公司C·没有触动封建制度D.没有鼎力宣传西方思想文化6.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A·发展资本主义经济B.推行资本主义政治C·保护清代封建统治D.抵抗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近代民族工业一直未能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成为主流。
依据有关知识,回答 7~17 题。
i 7·中公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 )A·明朝中后期 B .两次鸦片战争之间c·洋务运动期间D.戊戌变法以后8·近代中国资本主义工业盛行的条件有()①沿海地域自然经济日趋解体②农民、手工业者破产,形成劳动力市场③外国在中国创办公司的刺激④洋务派创立民用公司的引诱’ A.①③④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②③④9 ·以下人物中,哪一位不属于近代中国最早的一批民族工业的创立人( )A-张謇B.方举赞C ·陈启沅 D.朱其昂10 ·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公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此中发展尤其突出的是( )A ·缫丝业B.面粉业0·棉纺织业 D.机器制造业11 · 20 世纪初,我国发展最快的民族工业应是( )专心爱心专心A.造船业、机器制造业B.造纸业、榨油业C.纺织业、面粉业D.火柴业、化工业12.一战期间,中公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出现了短暂的春季,这充足说明( )A.辛亥革命为资本主义发展创建了条件 B .资本主义在中国有很大的发展潜力C.欧洲战争为中国供给了极大的商机D.列强侵略是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阻碍13.以下与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没关的是( )A.辛亥革命的推进B.帝国主义经济权利的扶助C.民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的激励D.“实业救国”思潮的推进14.以下不切合公民政府统治期间民族工业发展史实的是( )A.南京公民政府成立之初推出了一些有益于发展民族经济的政策和举措B. 1927~ 1936 年,民族工业获取了较快发展C.抗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D.解放战争迸发后,民族工业濒临破产15 .抗战成功后,民族工业渐渐堕入窘境的直接原由包含( )①美国商品大批涌入中国市场,排斥了国货②官僚资本大举进行垄断,残忍挤压民族公司③公民政府推行战时体系,加强对经济的全面控制④公民政府的苛捐杂税不停增添A .①②④B.①②⑧C.②③④ D.①⑨④16 .近代中公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但最后未能茂盛的本源在于( )A .民族财产阶级未能成为统治阶级B.受民族财产阶级两面性的限制C .民族工业“后天畸形”D.近代中国社会形态的限制17 .以下对于外资经济、官僚经济、洋务经济、民族资本等成分的表述,正确的有( )①表现了中国近代经济的半殖民地化②存在着前后继承的关系③客观上都促使了中国近代化④加快了封建自然经济的解体A .①③④B.①②④C⑦ (3) ④ D.①②③近裹言霸形成的官僚资本是公民政府反动统治的物质基础,mg~-r 中国社会的进步。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必修2 综合复习练习卷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必修2 综合复习练习卷](https://img.taocdn.com/s3/m/a48b332a52ea551810a687bc.png)
必修2 综合复习练习卷一、准确点击(下列各题各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每小题3分,共69分)1、从“刀耕火种”到“以牛耕田”主要反映了A、耕作方式的进步B、土地问题的严重C、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D、人民负担沉重2.从西周时期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士”到战国时代的“废井田,开阡陌”,所反映的是(C)A.周王室的衰弱 B.井田制的破坏 C.土地所有制的变化 D.诸侯的强大3.我国古代的农学家十分重视农业生产经验的积累。
北魏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一书中认为“耕锄不以水旱息功,必获丰年之收”。
这主要是强调: ( C )A. 农作物必须因地种植的观点B. 主张改革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C. 应当抓紧农时进行耕作的观点D. 介绍如何选种、浸种、施肥的经验4.《国语》中说:“庶人食力,工商食官”这反映的是(A)A.官府垄断工商业 B.工商业受官僚剥削C.工商业不属于庶人,属于官僚 D.工商业者不劳而获5.我国封建社会城市里的“市”开始突破时空限制应在下列哪一时期(B)A.秦汉 B.唐后期 C.宋前期 D.明清6.对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社会状况准确的表述是(B)A.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占统治地位 B.自然经济在中国社会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C.封建自然经济已经解体 D.成为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庸7.近代中国的民族工业获得政府的承认是在(C)A、19世纪70年代B、甲午战争前C、甲午战争后D、辛亥革命后8.1949年前在中国并存的经济形态不包含有(D)A小农经济 B外国在华经济 C民族资本主义 D官僚资本主义10.民国初年涌现的著名实业家中,属南通籍的是(C)A 周学熙 B荣宗敬 C 张謇 D张之洞11.“凤阳地多不打粮,女子一住就逃荒。
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
”而“1979年凤阳全县粮食产量比1978年增长49%,卖给国家粮食4450万千克。
”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A)A、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实行人民公社化运动D、“大跃进”运动1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心环节是(A)A、增强企业活力B、按劳分配C、调动职工积极性D、实施“走出去”战略13.甲午中日战争期间(1894-1895年),如果你是当时的前线将领,有十万火急的军情要向朝廷报告,你会采用哪种方式(B)A、通过驿站传递B、通过有线电报传递C、通过轮船传递D、通过无线电报传递14.从葡萄牙出发绕过非洲到达印度,开创了东西方之间最短的海上航路的是(C)A.迪亚士 B.哥伦布 C.达·伽马 D.麦哲伦15.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地区之间的联系日益加强,世界市场逐渐形成,欧洲主要的商路和贸易中心也转移到了: ( D )A. 红海沿岸B. 地中海沿岸C. 太平洋沿岸D. 大西洋沿岸16..历史上的工业革命浪潮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我们习惯上分别称之为“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这样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C )A. 机械特色不同B. 建筑材料不同C. 主要动力不同D. 交通工具不同17.阅读下列不同时代生产发展速度的数据表,它深刻地揭示出:( C )时代原始社会农业时代工业时代信息时代生产力发展的平均速度每万年提高1%—2%每百年提高4% 每年提高3%左右每年提高10%左右A.人类文明分成四个阶段 B.社会生产力呈匀速上升C.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D.生产发展存在平均速度18、二战后,使世界经济朝体系化、制度化方向发展的主要支柱含(D)A联合国 B世界银行 C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D《关税和贸易总协定》19、欧元正式诞生于哪一年(C)A1997年 B1998年 C1999年 D2000年20、在一次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外国学者引用了2300多年前中国思想家的名言:“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高中历史】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2单元综合测评4 Word版含解析
![【高中历史】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2单元综合测评4 Word版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44fbefebc281e53a5902ffa4.png)
单元综合测评(四)(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有学者指出现代中国四十年(1949~1989年)经济发展的速度虽然很快,但几度大起大落,可将其概括为“突进→不平衡增长→暂停调整→新突进……”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经济“突进”的特点不包括()A.片面强调公有化程度B.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C.照搬苏联的经济发展模式D.社会主义改造与经济建设并举【解析】材料提及“突进”期为新中国成立初期,一般指的是1949~1956年。
1958年,发动以“一大二公”为特点的人民公社化运动,片面强调公有化程度,故A项错误,符合题意;新中国成立初期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新中国成立初期借鉴苏联经验,照搬苏联的经济发展模式,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突进”期除了“一五”计划之外,还有三大改造,改造与建设并举,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答案】 A2.造成下图所示的公私经济成分比例状况的主要原因是()【导学号:14330098】A.三大改造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国营企业改革【答案】 A3.(2016·内蒙古学业水平测试)1956年,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大会提出党和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是()A.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B.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C.大办工业及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D.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答案】 B4.(2016·贵州学业水平测试)下面是1953~2008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曲线图,导致B点谷值的主要原因是()A.经济建设中“左”倾错误发展B.“文化大革命”的影响C.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确立D.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结果【解析】经分析可知,B点处于1958年之后,当时我国在经济建设中出现严重的“左”倾错误,故A项正确,其余三项的时间均与B点的时间不符。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期末综合测试卷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期末综合测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d1af5a087cd184254b3535bb.png)
期末综合测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
测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人们总是希望有一个“好皇帝”,依靠他拯救众生。
因此,在中国封建社会中,皇帝及皇权的长期统治便凝聚成对皇帝敬畏的世俗宗教意识。
农民战争并不反对这种意识,企图用一个“明君”去代替“暴君”。
真正对这种制度进行理性思考,指出皇帝为天下“荼毒”者、“敲剥者”、“大害”者的人物及其著作是()A.董仲舒《春秋繁露》B.顾炎武《日知录》C.黄宗羲《明夷待访录》D.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2、孟子曰:“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
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
文王发政施仁,必先斯四者。
”材料所体现的政治思想是A.礼治B.仁爱C.仁政D.兼爱3、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为近代欧洲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对二者的共同点表述正确的是A.反对宗教神权,强调三权分立B.反对封建制度,倡导人民主权C.反对蒙昧迷信,推崇人的理性D.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主立宪4、严格地说,是威尼斯和佛罗伦萨的纺纱作坊而不是达•芬奇的绘画作坊培育了文艺复兴人文主义。
这说明文艺复兴运动最早在意大利兴起的根源是()A.意大利保留了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B.意大利最早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C.意大利具有丰富的人才资源D.意大利的中世纪神学思想淡薄5.长途携带钱币在古代很不方便,唐朝人解决这个问题的方式是()A.设立邸店B.建立柜坊C.使用“飞钱” D.发行“交子”6.有人形容中国古代商业就像一个带着枷锁、脚镣的舞者,她的每一个舞步都带着沉重的牵累,她的每一次旋转都伴着束缚的疼痛。
这主要是因为()A.古代中国交通不发达B.古代中国农业和手工业生产落后C.古代中国对外不开放D.统治者长期推行重农抑商政策7.《四友斋丛说》记载:“昔日逐末之人尚少,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测试题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测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c29d8835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90.png)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测试题必修二综合测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1.图3是南宋XXX绘制的《市担婴戏图》,作品以细腻的笔法描绘了一副生动的场景:货郎挑着货担走村串巷,货担上商品琳琅满目,货郎正在招揽生意。
一位哺乳的妇女在一群孩童的簇拥下涌向货担。
从这幅图景中可以得出的认识是图3《市担婴戏图》①宋代商业环境较为宽松②民俗开始成为绘画题材③货郎群体深受百姓喜爱④体现理学的家庭人伦观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2.社日是农家祭祀土地神的日子,有XXX和XXX之分。
古代百姓通过社日活动表达他们对减少自然灾害、获得丰收的良好愿望。
XXX《社日诗》云:“XXX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社日活动传统主要反映了A.科学思想根深蒂固影响深远B.农耕经济影响社会生活C.节日俗成为传统文化的核心D.节日俗促进了诗歌的发展3.《明律集解附例》载:“凡民间织造违禁龙凤文纻丝纱罗货卖者,杖一百,段匹入官。
机户及挑花、挽花工匠同罪。
”这样规定的主要目的是A.抑制私营手工业的发展B.维护封建等级制度C.宣扬封建王朝法律权势巨子D.规范丝织行业秩序4.一个历史小组在讨论对于XXX的评价时,发生了分歧:甲:没有XXX就没有中国的近代化XXX:XXX不但双手沾满了人民的鲜血,而且是一个大卖国贼丙:XXX领导的洋务运动改变了传统的“夷夏”观,开明的士大夫和官僚们认识到中国再不是“天朝之国”,而是天下各国的一员,并且是远不如西方各国富强的一员XXX:XXX带领的洋务运动促进西方科学技术和其他社会事物的逐步传入。
在通商口岸、沿海地区,社会风气也开始发生了一些变化以上几位同学的评价可能运用的汗青史观的顺序是A.近代化史观社会史观革命史观全球史观B.近代化史观革命史观全球史观社会史观C.全球史观革命史观近代化史观社会史观D.社会史观反动史观全球史观近代化史观5.有人说:“中国如无一九三五年之币制革新,决不能有一九三七年之抗战。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综合测试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综合测试](https://img.taocdn.com/s3/m/def2954cbe1e650e52ea99f8.png)
宿州市多瑙河音乐学校模考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1小题2分,满分50分)1.从西周时期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士”到战国时代的“废井田,开阡陌”,所反映的是()A.周王室的衰弱B.井田制的破坏C.土地所有制的变化D.诸侯的强大2. 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工具不断改进,生产技术逐步提高。
下列有关我国耕作方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从“火耕”到“耜耕”再到“铁犁牛耕”的变化反映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B.铁犁牛耕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C.铁犁的出现成为生产力进一步提高的条件D.铁犁牛耕是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3.下列关于西汉都城长安的说法,正确的有()①是当时著名的商业中心②城里设有专门的贸易区域③早市、夜市昼夜相接④官府设有专职的官员管理市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4.下列对重农抑商政策的评价,不正确的是()①把农业视为国计民生的根本加以重视是正确的②把农业与工商业对立起来,压制工商业,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③这一政策对经济发展始终起消极作用④其结果必然阻碍商品经济的发展()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5. 清政府曾经规定:“一户所领之织机不得逾百张,以抑兼并,过则有罚。
”反映的实质是()A.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B.清朝前期大机户兼并小机户C.清政府限制手工工场的规模D.封建专制制度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6.1864年包世臣记载:“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棉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
松太布市,削弱大半,去年棉花客大都折本。
”上述材料反映的是()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缓慢B、家庭手工业在外国商品的冲击下破产C、松太地区棉纺织水平下降D、中国手工棉纺织品价格下跌7. 10.对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有促进作用的是()①洋务运动②辛亥革命③外国向中国输出资本④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D、③④8. 李鸿章说“必先富而后自强,尤先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其以下活动体现了上述思想的是()A、创办江南制造总局B、创办北洋海军C、创办京师同文馆D、创办轮船招商局9. 尽管阶段性特征不同,但从整体上看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步履艰难、发展缓慢。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全册综合练习卷((含答案))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全册综合练习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ee4ae81763231126edb11b6.png)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全册综合练习卷一、单选题1.1914年12月5日,北洋政府农商部强调“欧战”期间“通商惠工,在此一举”“机不可失,稍纵即逝”。
其实,当时举国上下尤其是身处商战第一线的工商业者,都充满了这种抓住机遇的紧迫意识。
这表明当时政府A.践行奖励实业法令B.督促良机大发战争财C.秉承实业救国理念D.号召与欧美列强商战2.“同州以二月二日与八日为市,四方村民毕集,应蚕桑所用,以至车檐、椽木、果树、器用杂物皆至,其值千缗者。
”(宋陈元靓《岁时广记》卷一《售农用》)上述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A.资本主义的萌芽B.商品经济的发展C.自然经济的衰亡D.官营手工业繁荣3.1933-1944年在任的美国国务卿考德尔·霍尔就当时的国际贸易状况谈到:“无拘无束的自由贸易对应着和平时代;而高关税、贸易壁垒和不平等的经济竞争,则对应着战争……”战后国际社会在吸取这一教训的基础上成立了A.关贸总协定B.亚太经合组织C.布雷顿森林体系D.世界银行4.在英国亨利八世(1509-1547年)末年的枢密院,19名成员中仅有6名拥有贵族头衔,其余13名均来自新兴阶级。
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大国争霸B.商业革命C.价格革命D.工业革命5.以下数据摘自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的1928年和1940年苏联主要产品产量简表》对该表反映的信息,理解正确的是A.农业集体化运动解决了粮食供应问题B.五年计划有助于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C.新工业化模式成为经济发展重要途径D.以指导性计划促进人民生活水平提升6.国家统计局编写的《新中国50年》中记载,“1976年同1966年相比,按人口平均计算的粮食产量仅增长9.7%,年平均增长不足1%。
工业增加值平均只增长7.6%,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
”材料说明A.党内严重的“左”倾错误导致了这一局面B.“文革”严重滞缓了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C.“文革”十年,我国经济建设无任何成就D.“文革”拉大了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7.1946年国民政府与美国签订的《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规定:双方领土一律向对方开放,双方的商船有驶往对方国家所有开放口岸、地方和领水的自由,双方商品在对方国家行销,税收与当地商品相同。
2024_2025学年高中历史阶段综合测评2第三四单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2024_2025学年高中历史阶段综合测评2第三四单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https://img.taocdn.com/s3/m/f8946269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4bbdb75.png)
阶段综合测评(二) (第三、四单元)(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上海《川沙县志》记载:“晚清自洋纱盛行,而轧花、弹花、纺纱等事,弃焉若忘。
幼弱女子,亦无有习之者。
”由此推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A.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完全解体B.上海一带经济结构和生活方式发生变更C.洋货入侵挤压了民族工业发展D.中国人民抵制西方工业文明的传播B[从“自洋纱盛行……幼弱女子,亦无有习之者”可知自然经济起先解体,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发生变更,也变更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故B项正确。
]2.鸦片斗争后,随着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中国传统行业出现“异化”状况,如棉纺织业、造船业日益衰落,而制茶、缥丝等传统行业却获得较快发展。
这一状况出现的主要缘由是( )A.西方商品物美价廉B.传统手工艺创新实力强C.自然经济坚韧反抗D.世界市场的差异性需求D[西方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导致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一方面倾销商品,冲击了中国的传统手工业,导致其纷纷破产,另一方面掠夺原料,推动了中国制茶、缥丝等传统行业的发展,故选D项;西方商品物美价廉,只能导致传统行业衰落,不能推动其较快发展,解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传统手工艺创新实力,解除B项;中国传统行业出现“异化”不是自然经济坚韧反抗的结果,解除C项。
]3.据统计,英美等国从中国进口的茶丝数量,1844年为茶7 047.65万磅,丝2 604包;1853年茶超过10 122.7万磅,丝为62 896包。
这一变更( )A.扭转了对外贸易逆差局面B.加速了中国自然经济解体C.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D.增加了清政府的财政收入B[依据题干材料可知鸦片斗争后,中国的茶、丝出口量增幅较大,农产品商品化程度高,这是自然经济逐步解体的表现,故选B项;材料未涉及贸易出口与进口比重比较,解除A 项;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头,与材料时间不符,解除C项;D项内容与材料主旨不符,解除。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期末综合复习练习卷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期末综合复习练习卷](https://img.taocdn.com/s3/m/64983aa1ec3a87c24028c4bf.png)
期末综合复习练习卷1第Ⅰ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0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把正确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
)1.古代农业的第一个阶段是:A.刀耕火种阶段 B.简单模仿阶段C.石器锄耕阶段 D.铁犁牛耕阶段2.下列有关西周井田制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它是一种土地国有制度,一切土地属于国王B.春秋时期,由于铁农具的使用,井田制被废除C.受田者只能世代使用,不得转让与买卖D.它是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3.中国古代精耕细作技术进入全面成熟时期是在:A.魏晋南北朝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4.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制瓷业的表述,符合历史史实的是:A.早在西汉时中国瓷器生产技术已达到成熟阶段B.景德镇在元代是全国的制瓷中心,已能烧制多种彩瓷C.唐代形成了南青北白两大系统,并且已经输往国外D.明清时期主要通过陆上丝绸之路广销亚非欧5.与唐代相比,宋代的市有了新的发展,表现在:A.有了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 B.政府设立专门的机构进行管理C.突破了时间上和空间上的限制 D.商业活动受到官吏的直接监视6.《汉书》中说:“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
”从中可以看出:①汉代推行重农抑商政策②汉代农民生活贫困③汉代商人社会地位低下④汉朝出现了新的经济因素和新的生产方式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7.洋务派的主要活动包括:①创办近代军事工业②创办近代民用工业③创办近代海军④创办新式学堂⑤派遣留学生出国A.①②④⑤B.①②③④C.①②③⑤D.①②③④⑤8.19世纪60—90年代,是中国近代企业的初创时期,这些企业相对集中于:A.珠江三角洲 B.长江中上游一带 C.京津地区 D.通商口岸9.甲午战争以后,国内出现了兴办近代民族工业的热潮,其直接原因是:A.西方技术的传播 B.重商思潮的影响C.清政府放宽了限制 D.改良思想的推动10.关于“一五”计划的表述,正确的有:①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是其基本内容之一②迅速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是其基本任务之一③到1957年超额完成任务④改变了中国工业落后的面貌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③11.下列各项中违反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水平这一客观规律的是:A.大跃进 B.人民公社化运动C.农业生产合作社 D.文化大革命12.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思想理论界开展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这是针对:A.“文化大革命”的评价问题 B.平反冤假错案问题C.“两个凡是”问题 D.“以阶级斗争为纲”问题13.“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全是自己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该公司发行的壹仟万元股票一枚。
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A. 官僚资本主义企业垄断国货市场
A. 唐宋时期对外贸易繁荣
B. 宋代不再对外贸进行监管
的变化情况。
这一现象
A. 催生了欧洲复兴计划出台
B. 与杜鲁门主义的援助有关
(据郭吴新《论当代世界经济格局》)
A. 欧共体的发展已经可以同美国分庭抗礼
B. 苏联的经济实力已经超过了美国
C. 资本主义世界已出现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D. 美国、欧共体和苏联都发展迅速36凯恩斯认为经济危机是与“预期收益规律”的心理作用分不开的,即资本家
请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