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07版][教案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课标要求:

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教学目标

一、基础知识与能力:

识记:林则徐被称为“开演看世界的第一人”;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洋务派“师夷长技以自强”思想;早期维新思想和90年代维新思想;理解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渐进历程,及每一历史阶段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内容的异同和特点;运用所学知识认识中国人民学习西方与救亡图存紧密相连,探究与当时世界形势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学生自主阅读、自主学习,进行问题探究、比较,树立学生问题意识,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新思想的代表人物敢于面对现实,冲破樊篱、放眼全球探索救国之路的爱国精神与创新精神,培养学生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和创新的科学态度。

重点与难点

重点:“师夷”与“制夷”的关系;“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在洋务运动中的作用;维新变法思想的特点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难点:分析每个历史阶段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内容的异同和特点,认识近代思想发展的过程及其所处的历史背景。

教学方法

七步教学法多媒体教学

教学用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创设教学情境

当东方人赶着牛车,挑着扁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陶醉在田园牧歌式生活时,西方的蒸汽机头已经响声彻天地驶入了全新的时代。这说明什么?由此导入新课的学习。

第二环节:明确课标知识

见学案说明

第三环节:自主学习概要(54分)

◎ ◎

第四环节:师生合作交流

问题1、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为什么会出现向西方学习的思潮?(背景)学习西方什么?有什么影响?

1)①鸦片战争前夕,清朝统治日趋衰微,阶级矛盾不断尖锐,政府财源枯竭,统治处于风雨飘摇之中。清王朝危机四伏。②而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崛起,加紧对外扩张。③鸦片战争中,天朝上国被一个西方岛国打得一败涂地,。一些有识之士在严峻的现实面前,开始从“天朝上国”的梦

开眼看世界

背景

1、清王朝危机四伏

2、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崛起

3、有识之士萌发向西方学习的思想 概况

林则徐

1、活动:编译成《各国律例》和《四洲志》;

2、意义: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魏源

1、基础:《海国图志》

2、内容:系统介绍了西方历史和地理知识。

3、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4、意义:对当时知识界解放思想,向西方学习有重要启迪作用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维新变法思想

代表:李鸿章、曾国藩、左宗棠等。

主张:强调以封建纲常伦理作为国家安身立命的根本,同时主张采用西方先进科学技术。 目的:挽救江河日下的封建统治

实践: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开设了一批新式学堂。 意义:迈出了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

早期维新思想

背景:随着洋务运动的展开和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出现了一批具有早期维新思想的知识分子

代表:王韬、郑观应等

主张:1、发展民族工商业;2、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知识; 3、实行君主立宪制度 局限:没有形成完整的的理论

维新变

法思想

表现

1、 康有为:撰写《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借

助经学外衣,否定君主专制统治。 2、 梁启超:发表《变法通议》,宣传伸民权、设议院、

变法图存的思想。

3、 严复:主张国家属于人民,王侯将相是人民的公仆。

实践:1898年,实行变法

意义:

1、 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

2、 促进了人民的觉醒;

3、 是中国近代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统治阶级内部分化。

幻中惊醒了。他们开始睁眼看世界,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侮之道。鸦片战争以后,外患日深的历史条件,更认识到在当时世界潮流下改革的主要方向──向西方学习,开眼看世界。

2)军事技术。

3)进步性:为中国早期的近代化提供了可贵的思想准备。这促使人们开阔眼界,引导人们注意世界形势,了解世界,对近代维新变法思想有一定的影响。

局限性: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全方位落后于西方,仅仅学习军事技术是不够的。

问题2:“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的含义是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思想?提出这一主张的目的是什么?如何评价这一思想?

1)“中学为体”指以中国旧的封建制度、纲常礼教为主体、本质;“西学为用”应该是指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为封建制度服务。

2)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

3)通过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达到强化封建制度,巩固封建统治的目的。

4)进一步促进了西学在中国的传播,推动了洋务运动的开展,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局限在于没有涉及到政治、经济等制度的层面。

问题3:概括总结维新思想的历史意义。

①维新派提倡西学,兴民权,对封建专制制度和传统观念进行了冲击,起到思想解放的启蒙作用,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这是中国近代一次思想解放潮流。(思想上)

②它引起的戊戌变法是一次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也是一次发展资本主义的改革运动。(政治上)

③尽管它在19世纪末的中国遭到了暂时挫折,但对清朝的封建专制统治却是一次巨大的强烈的冲击波,它留下的痕迹是永不磨灭的,是永远鼓舞与启迪后人的。(深远)

第五环节:教师点拨提升(包括质疑探究)

问题1:阅读P69【学思之窗】,思考:有人说“洋务派是林则徐、魏源的继承者”。这种意见是否有道理?(可从目的、内容、实践上等方面)

有:他们都是地主阶级,都主张学习西方,维护清王朝的封建统治。洋务派提出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对“师夷长技”的思想付诸实践

无:①洋务派“师夷”目的侧重于对内镇压农民起义;而林则徐、魏源侧重于对外抵御列强侵略; ②洋务派掀起了洋务运动等实践活动;林则徐、魏源实践较少

问题2:维新变法思想为什么要把西方政治思想与中国儒家思想结合起来?

(可从思想、政治、经济、自身等方面,联系必修一)

(1)儒家思想对中国影响深刻,故借孔子的名义减轻变法的阻力

(2)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3)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

(4)民族资产阶级自身也没有脱离封建思想的束缚。

质疑探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