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文化影响公开课

合集下载

感受文化影响教案

感受文化影响教案

一、教案名称:感受文化影响教案二、课时安排:2课时三、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文化的定义和特点,认识到文化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

2. 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的尊重和理解,增强跨文化沟通能力。

3. 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感受文化的影响,提高文化素养。

四、教学内容:1. 文化的定义和特点2. 文化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3. 跨文化沟通能力的重要性4. 感受文化影响的途径5. 提高文化素养的方法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不同国家的国旗、标志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事物背后代表的是什么?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这些都是文化的表现形式,今天我们来探讨一下文化的影响。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文化的定义和特点,如: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共同创造和传承的价值观、信仰、习俗、制度等。

2. 学生了解文化的基本概念,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文化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三、案例分析(15分钟)1. 教师展示几个跨文化沟通的案例,如:外国人在中国吃饭时不知道筷子怎么用,中国人去国外旅游时不懂当地习俗等。

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这些案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

3.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总结:跨文化沟通能力的重要性。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文化的定义和特点,文化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跨文化沟通能力的重要性。

2. 学生回顾所学内容,教师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复习上节课的主要内容。

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如何感受文化影响。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教师介绍感受文化影响的途径,如:阅读、旅行、交流等。

2. 学生了解感受文化影响的途径,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三、小组活动(15分钟)1. 教师布置小组任务:组内讨论,总结一个提高文化素养的方法,可以是阅读、观看影视作品、参加文化活动等。

感受文化影响教案

感受文化影响教案

感受文化影响教案教案标题:感受文化影响教案教案目标:1. 通过学习和探索不同文化的特点,使学生能够理解文化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尊重不同文化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引入:通过展示不同文化背景的图片、音乐或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学习目标的明确化:解释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本课的重点和目标。

3. 概念讲解:介绍文化的定义和文化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4. 文化体验活动:选择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文化,例如中国文化、印度文化或西方文化,让学生通过观察、体验和讨论,感受这种文化的特点和影响。

5. 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不同的文化进行深入研究,包括该文化的传统、习俗、艺术和价值观等方面。

小组成员之间互相交流和分享他们的发现。

6. 分享和讨论:每个小组向全班展示他们对所选文化的研究成果,并进行讨论。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提供反馈和分享自己的观点。

7. 反思和总结:引导学生思考他们在本课中学到的关于文化的重要性和影响的知识,并总结本课的主要内容。

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通过展示、问题引导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欲望。

2. 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3. 多媒体教学:利用图片、音乐、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教学评估:1. 学生小组研究报告的评估:评估学生小组对所选文化的研究成果,包括内容的准确性、深度和逻辑性。

2. 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小组合作和展示环节中的参与度和表现,评估他们的学习态度和能力。

3. 学生的反思和总结:评估学生对于文化影响的理解和思考,以及他们对本课内容的总结和归纳能力。

教学拓展:1. 鼓励学生进一步了解其他文化,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参观或与其他学校的学生进行交流。

2. 引导学生思考文化多样性对于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并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尊重和欣赏不同文化。

感受文化影响 教案

感受文化影响 教案

感受文化影响教案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文化对人的影响,并通过多种教学活动来加深学生对文化影响的认识。

通过这个教案,学生将学会如何感受和理解不同文化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培养对文化差异的理解和尊重。

教材准备•课文:选择一篇与文化影响相关的短文或文章,以供学生阅读和讨论。

•文化素材:准备一些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文化素材,如音乐、绘画、传统服饰等,以供学生观察和体验。

教学目标1.了解文化对个人的重要性和影响。

2.能够感受和理解不同文化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3.培养对文化差异的理解和尊重。

教学活动活动一:文化分享1.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素材进行分享。

2.学生可以通过图片、文字或口头介绍的方式,向其他小组成员分享选定的文化素材。

3.学生可以讨论和交流,探讨不同文化素材对他们的感受和影响。

活动二:阅读与讨论1.学生阅读选定的课文,理解其中表达的文化差异和影响。

2.学生小组讨论,分享他们对课文中文化差异的理解和感受。

3.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提出问题,如:文化差异对我们的思考方式、价值观和行为方式有何影响?活动三:文化展览1.学生使用自己感兴趣的方式,展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

2.学生可以通过海报、手工制作、音乐演奏等形式来展示他们对文化的理解和表达。

3.教师组织学生浏览和欣赏其他学生创作的文化展品,并提供反馈和讨论。

活动四:跨文化体验1.学生体验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文化,例如尝试不同的传统美食、学习传统舞蹈或音乐乐器等。

2.学生记录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并与其他学生分享。

评估方法1.学生小组的文化分享和讨论的参与程度和质量。

2.学生对课文中文化差异的理解和感受的表达。

3.学生在文化展览中的创作和表达能力。

4.学生对跨文化体验的记录和分享。

参考资料1.选定的课文或文章。

2.不同文化素材的图片或信息。

本教案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文化对个人的重要性和影响。

学生通过文化分享、阅读与讨论、文化展览和跨文化体验等活动,培养对文化差异的理解和尊重,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中华文化公开课简介

中华文化公开课简介

中华文化公开课简介一、什么是中华文化公开课中华文化公开课呀,那可真是一个超级有趣又超级有内涵的课呢。

这可不是那种干巴巴的课哦。

它就像是一场盛大的文化派对,把中华文化里各种各样的好东西都拿出来展示啦。

这里面有古老的传统艺术,像京剧,那脸谱、那唱腔,一板一眼都是文化的沉淀;还有书法,一笔一划都像是有灵魂一样,每个字都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

美食文化也在其中哦,从北到南,各种特色小吃、大餐,每一道菜背后都有着地域的文化特色呢。

二、中华文化公开课的内容1. 传统艺术板块戏曲方面。

京剧就不用说啦,还有越剧,那婉转的唱腔,就像江南水乡的流水一样轻柔,演员们穿着漂亮的戏服,在舞台上演绎着一个又一个动人的故事。

像梁山伯与祝英台的越剧版,那爱情故事通过演员们的表演,让人看了特别感动。

还有黄梅戏,它的风格很质朴,唱起来朗朗上口,很多经典的曲目都在民间广为流传。

传统手工艺。

像剪纸,一张普普通通的红纸,在艺人的手里就像变魔术一样,一会儿就变成了栩栩如生的小动物或者漂亮的花朵。

还有刺绣,苏绣、湘绣那精美的图案,一针一线都凝聚着工匠们的心血,绣出来的山水像真的一样,绣出来的人物仿佛能从布上走出来。

2. 文学文化板块诗词歌赋。

唐诗宋词那可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李白的诗豪放飘逸,“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读起来就感觉自己站在了那壮观的瀑布面前。

宋词呢,柳永的词婉约柔美,“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把那种离别的愁绪表现得淋漓尽致。

还有诗经,那可是中国诗歌的源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简单的话语却充满了生活的气息。

古典文学名著。

红楼梦里那复杂的人物关系,精美的建筑描写,细腻的情感表达,每一次读都会有新的发现。

西游记里孙悟空的神通广大,带着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充满了奇幻色彩。

三国演义里的英雄豪杰斗智斗勇,让人看得热血沸腾。

三、中华文化公开课的意义1. 传承文化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到我们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红色文化公开课教案(通用)

红色文化公开课教案(通用)

红色文化公开课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以红色文化为主题,教材章节为《道德与法治》第五册第六单元“我们爱祖国”中的“红色文化”一课。

内容包括:红色文化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和当代价值。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红色文化的历史背景,知道红色文化在我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2. 让学生理解红色文化的内涵,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3. 引导学生运用红色文化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红色文化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和当代价值。

难点:红色文化在当代社会的传承和发扬。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红色故事书籍、红色歌曲CD。

学具:笔记本、水彩笔。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5分钟)播放红色歌曲《我和我的祖国》,引导学生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10分钟)讲解红色文化的历史背景,让学生了解红色文化在我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通过讲解红色故事,让学生感受红色文化的主要内容。

3. 案例分析(10分钟)4. 实践环节(10分钟)分组进行红色文化主题的手抄报制作,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进一步理解红色文化。

六、板书设计板书红色文化板书内容:历史背景:我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主要内容:红色故事、英雄人物、革命精神当代价值:传承、发扬、实践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红色文化主题手抄报答案:包含红色文化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和当代价值的手抄报。

2. 作业题目:红色文化知识测试答案:红色文化相关选择题和简答题。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讨论、实践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了解了红色文化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和当代价值。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

但部分学生对红色文化的理解仍有所欠缺,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加强。

拓展延伸:组织学生参观红色文化遗址,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红色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重点细节1. 红色文化的历史背景:了解红色文化在我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是理解红色文化内涵的基础。

中小幼六下多元文化多样魅力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一等奖】

中小幼六下多元文化多样魅力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一等奖】

多元文化,多样魅力一、教学目标1.感受世界之大,地球之大,初步感受地球的魅力。

2.通过世界地形图,学生直观感受世界地形之多,差异之大。

3.在感受地形之美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不同的自然景观综合认识地球之美,认识人们生活环境的差异之美。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了解地球上各不相同的自然环境,感受各种自然景观的美。

难点: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进一步感受不同环境的美。

三、教学准备学习单四、教学过程一、感受地球之大1、师:同学们,因为疫情影响,我们已经好久没有出去旅行了,你回忆一下都去过哪些地方,那里的风光怎么样?(走出宁波的有没有,走出中国的有吗)2、生自由回答,(师随机评价:中国地大物博,风景各异;这就是和我们江浙一带不一样的美,听了你的描述,老师也要去感受一下大草原的辽阔;你为什么觉得那里特别呢?)3、师:听了你们的介绍,老师也想去看看了,没去过的同学有这个愿望吗?课件出示:“世界那么大,我们想去看看”,其实我们都有这个愿望,很想出去看一看,因为这个世界很大,那么到底有多大呢?4、课件出示世界地图,师:你能对着这张世界地图描绘一下吗?随机1:如学生提到洲,就随机找一找七大洲,四大洋,评价:七大洲、四大洋的交错分布组成了我们组成诺大的地球)随机2:如学生海陆分布,是的,人类居住的地球约百分之71被海洋覆盖,而陆地仅占地球表面积的百分之29;(这么大的地球,七分海洋,三分陆地)随机3:世界上国家很多(是的,我们七大洲分布着大大小小大约234个国家,其中最热与最冷的两个地区温差超过100度。

)随机4:地球最南端南极点与最北端北极点之间的距离约为20000千米,地球最东端和最西端的直线距离约12756千米。

4、师小结:同学们,一张世界地图,从各个方面让我们感受到世界之大,地球之大(板贴地球大),差异之大。

地球的魅力还不止如此,让我们一起去世界地形图中探索探索。

二、感受地形之多1、师过渡:翻开教材后面的世界地形图,找一找,这么大的地球,都有哪些地形呢?2、生回答,师随机板书:高原、山脉、平原、盆地、湖泊、沙漠、海峡、海沟……3师:原来地球上有这么多不同的地形(板贴地形多),每个地形都有独特的风貌,每种地形都会有很著名的地方,比如,高原有中国的青藏高原,老师在这儿找到了它,因为它海拔比较高,所以它在地形图上的颜色呈黄色,地形图上的颜色还有很多?4、课件随机出示图例,师补充:通过图例,结合地图上的颜色,你有什么发现?预设:绿色代表平原,黄色代表高原,蓝色代表海洋(颜色越深,海的深度越大),白色代表冰川。

公开课心得体会及感悟(精选10篇)

公开课心得体会及感悟(精选10篇)

公开课心得体会及感悟(精选10篇)公开课心得体会及感悟篇1最近,我校组织了小学语文教师集体听评课活动,我听了东关小学五三班的《圆明园的毁灭》这一课,收获良多……下面我说一下听课后的感受。

实实在在的语文课堂让我对语文教学有了更深的了解,每节课都让我有所收获。

感受到了教师们对改进课堂教学的愿望,看到了课程改革的新气象,课堂上师生关系的和谐,课堂民主气氛的形成,正是我们研究学习语文方式的真正改进,促使学生语言素质的全面提升。

一、课堂洋溢着生命的涌动,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语文教学让学生领略到了祖国文化的绚丽与中文的无限魅力,并能在课堂上感受到学习语言的无穷乐趣。

课堂充满着平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重视,鲜活的生命在欢唱,在愉悦。

在与文本的对话中,学生感受到了汉字的形体美,语句的韵律美及表达的丰富多彩。

执教老师规范的汉字书写,简明的板书,声情并茂地示范朗读,流畅地分析讲解,充满期待与真诚善意的微笑,无不凸现出爱的真谛。

钟斌老师的课有四个方面的优点:1、重视了识字新词,用多种形式识字读词,帮助学生掌握生字新词。

2、以识字写字为重点,是贯穿于小学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这是一篇诗歌,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课件理解词语的意思。

3、启发学生展开想象读课文,适合低年级诗歌的朗读,课文读的非常充分,借助课件、板书让学生试着背诵。

纪晓菲老师的课思路清楚,先用小标题的方法概括了全文讲了4件事,然后逐一分析。

教学重点突出,处理非常到位。

用多种形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赵晓蕾老师的课用情育人,教学立足于整体感受及创设情景,表现出一位优秀教师在改革中的勇气与思考,奉献出一堂出色的语文课。

而且扎实的教学基本功,给大家留下深刻美好的印象。

二、将先进理念与学科特色结合起来要改变枯燥、乏味的教学是要付出艰苦的劳动与探索。

必须提倡多样化,在遵循语文教学的前提下,敢于突破,敢于尝试,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体现了不同的特点,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诵读、讨论、圈划、设疑等语文学习的方式,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与语文学习方式有机地结合了起来,教师和学生的一起感悟。

《非遗公开课》观后感450字作文(精选4篇)

《非遗公开课》观后感450字作文(精选4篇)

《非遗公开课》观后感450字作文(精选4篇)《非遗公开课》观后感450字作文(精选4篇)传承是一种自信,更是一种认同,每一份古老技艺的呈现都源自于“守艺人”的热爱,而这些来自不同领域的传承人又将带来怎样的“非遗”大秀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非遗公开课》观后感,欢迎查阅!《非遗公开课》观后感450字作文(篇1)为读懂非遗之美、传承文化之根,2018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中央电视台将于6月8日20:08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特别节目《非遗公开课》。

2018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公开课》在央视于6月8日晚播出。

单位组织集体观看,看后让人为之震撼。

作为基层文化工作者,非遗文化是必须熟悉和热爱的。

因为通过宣传非遗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什么是非遗。

普及中国文化精神及中华传统文化精粹。

扶贫文化、宣传文化、对非遗保护与传承人的挖掘是重中之重,这也是我们每一位文化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

首先我们了解什么是非遗文化: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

包括:(一)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二)传统美术、(梅花篆字)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三)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四)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五)传统体育和游艺;(六)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遗公开课》节目由董卿担当主持,以专家授课、传承人讲解展示等多种形式,带领观众走进寓教于乐的“文化课堂”。

《非遗公开课》主要有四大板块尽显文化魅力。

“非遗点亮智慧”、“非遗引领时尚”、“非遗传递情感”、“非遗凝聚力量”,并邀请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刘魁立、中国丝绸博物馆馆长赵丰、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研究员田青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巴莫曲布嫫。

几位老师用深入浅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精彩讲解,完成了四段有主题、有气势、有情怀的主题课堂。

为充分领略非遗之美,展示内容涵盖了滚灯、口技、木活字印刷技术、苏绣、潮绣、云锦、侗族大歌、古琴、京剧、少林功夫、舞龙舞狮等10余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意在为观众带来一场精彩绝伦的文化盛宴。

感受文化影响教案

感受文化影响教案

感受文化影响教案一、教案概述本文档为一份针对文化影响主题的教案,旨在帮助学生感受不同文化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并培养他们的跨文化理解能力。

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活动,学生将有机会了解不同文化的特点、价值观和行为模式,并思考其对自身以及世界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 1. 了解文化的概念,并认识到文化对个体和社会的重要性; 2. 分析并比较不同文化的特点、价值观和行为模式; 3. 讨论文化差异对个人和全球交流的影响; 4.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理解和尊重他人文化的意识。

三、教学内容1. 什么是文化(1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文化的概念;•解释文化的定义和组成要素(价值观、信仰、习俗等);•提供一些具体的例子来说明文化的多样性。

2. 文化差异的特点和影响(25分钟)•介绍不同文化的特点,如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时间观念、礼仪等;•分析文化差异对个人行为和社会规范的影响;•提供案例和故事,让学生思考文化差异导致的交流障碍和误解。

3. 通过艺术作品感受文化影响(30分钟)•选择一幅艺术作品(如绘画、音乐、舞蹈等)来代表一个特定文化;•介绍该艺术作品的文化背景和特点;•分析艺术作品中体现的文化意义,并引导学生发表个人见解。

4. 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性和困难(2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跨文化交流的意义和价值;•分析跨文化交流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列举一些有效的跨文化沟通策略。

四、教学方法•场景引入:通过讲述真实的跨文化交流经历,引发学生对文化影响的兴趣和思考;•小组讨论:分成小组,让学生就特定话题展开讨论,分享观点和经验;•观看影片:选择相关的影片来展示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讲解和解读:通过讲解和解读艺术作品来帮助学生理解文化背景和意义。

五、教学活动1.学生分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国家或地区,展示该地区的文化特点和艺术作品;2.通过小组讨论,学生分享自己的文化经验和跨文化交流体验;3.观看相关的纪录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思考和讨论;4.学生根据老师给出的案例,分析不同文化之间可能产生的误解和冲突,并提出解决办法;5.鼓励学生自主阅读相关的跨文化交流案例,撰写读后感,并和同学分享。

公开课----传统文化的继承PPT课件

公开课----传统文化的继承PPT课件

相比于现代文化来说,是指历史上流传下来的文化。
.
7
例:下列属于传统文化的是( A ) ①传统习俗 ②北京故宫、长城 ③张家界自然风景区 ④《论语》 ⑤延安宝塔 A、①②④⑤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③④
.
8
2.传统文化继承的表现:
传 传统习俗的继承——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

文 化
传统建筑的继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传统习俗 传统建筑 传统文艺 传统思想
——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 ——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文化影响的重要体现
• 传统文化的特点
相对的稳定性 鲜明的民族性 应有的时代性 历史的继承性
• 传统文化的作用(重点)
取其精华
• 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重点)
去其糟粕 批判继承
老北京四合院
传统建筑艺术对文化的继承
布达拉宫故宫. Nhomakorabea15
北京四合院文化
自清代正式建都北京,大规模规划建设都城时起,四合院就与北京的宫殿、 衙署、街区、坊巷和胡同同时出现了。据元末熊梦祥所著《析津志》载:“大街 制,自南以至于北谓之经,自东至西谓之纬。大街二十四步阔,三百八十四火巷, 二十九街通。”这里所谓“街通”即我们今日所称胡同,胡同与胡同之间是供臣 民建造住宅的地皮。当时,元世祖忽必烈“诏旧城居民之过京城老,以赀高(有 钱人)及居职(在朝廷供职)者为先,乃定制以地八亩为一分”,分给迁京之官 贾营建住宅,北京传统四合院住宅大规模形成即由此开始 。
例子
元宵节看花灯、 吃汤圆; 端午节吃粽子、 赛龙舟; 中秋节赏月吃月 饼等。
有宫廷、民用、 戏曲、绘画 “大同”世界
宗教、桥梁、 园林、城市建 筑等,

感受文化影响公开课PPT课件

感受文化影响公开课PPT课件
第6页/共18页
情境三
思考:毛泽东和孙中山在中国革命道路的实践上 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不同?
第7页/共18页
(一)文化影响面面观
2、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 (1)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2)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注意: 思维方式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形成,又影 响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第5页/共18页
情境二
秦始皇陵兵马俑被发掘以后,吸引了四面八方的观众。
美术家们庆幸秦俑的发现填 补了秦代美术史的空白;
将军们笑看吴钩,说秦俑的 发现为研究中国古代兵法、兵器 和军阵提供了真实的资料和场景;
冶金学家们手按秦剑,感叹 中国古代冶金术的高超……
思考: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为什么不同的人有 不同的感慨?
学习目标
(一)知识目标: 识记文化影响的来源、表现,理解文化影响的特点。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正确的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接
受优秀文化,促进自身全面发展。
第1页/共18页
(一)文化影响面面观
【探究一】镜头一
思考:你从这两幅画面中发现了哪些文化上的区别?你还能举出更多的事例吗?
潜移默化≠消极被动
第11页/共18页
回乡偶书 [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思考:“乡音无改”反映了文化影响的什么特点? 试举出类似的例子。
第12页/共18页
(三)深远持久的影响
1、从文化习俗来看
文化对人的影响,无论表现在交往方式、思维方式,还是 表现在生活方式上,都是深远持久的。

《美丽文字民族瑰宝》公开课优秀教案 部编版1

《美丽文字民族瑰宝》公开课优秀教案 部编版1

五年级道德与法治学科第四单元教材分析本册教学内容分为四个单元,第四单元是《骄人祖先,灿烂文化》包括三个主题活动即美丽文字、民族瑰宝,古代科技、耀我中华和传统美德、源远流长。

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1.情感态度价值观:尊重中华民族的优秀文明成果,能传播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

2.知识目标:知道中华民族汉字的特点,发展历史和汉字书法艺术。

知道中华民族汉字蕴含的古人的智慧和灵感,传统思想和古代社会的音讯。

3.过程与方法:通过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热爱中国汉字,尊重中华民族的优秀文明成果。

教学重点:1.汉字的特点。

汉字蕴含的道德观念、价值观念、传统思想。

教学难点:2.汉字的发展历史。

汉字的影响力第四单元骄人祖先灿烂文化教材内容分析本课是五年级《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骄人祖先灿烂文化》的第一课。

教材包含了“丰富多样的文字”、“古老而优美的文字”、“意蕴隽永的汉字”和“影响深远的汉字”这四个活动主题。

这些内容让学生知道我国是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掌握应有的历史知识,了解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

珍爱我国的文化遗产。

第一课时古老而优美的文字【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尊重中华民族的优秀文明成果,能传播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

知识目标:知道中华民族汉字的特点,发展历史和汉字书法艺术。

过程与方法:通过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热爱中国汉字,尊重中华民族的优秀文明成果。

【教学重难点】重点:汉字的特点。

难点:汉字的发展历史。

【教法学法】教法:讲解法、情景体验法、多媒体教学法。

学法:合作交流、实践法。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准备多媒体课件、素材。

学生准备:了解中华民族丰富多样的文字。

【教学环节】一、导入新课播放图片:人民币上的民族常识导入语:我国是一个多民主的大家庭,各民族兄弟姐妹共同努力,发展着祖国的经济和文化,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交流。

55个少数民族中,除回族、满族已全部转用汉语外,其他53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有的民族有自己的文字,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各民族多种多样的语言和文字吧!二、讲授新课【丰富多样的文字】1.汉字现状我国是多民族、多语言、多文种的国家,除汉字外,还有藏文、蒙文、维吾尔文、朝鲜文等几十种文字。

公开课听课后心得体会感想(精选多篇)

公开课听课后心得体会感想(精选多篇)

公开课听课后体会感想(精选多篇) 公开课听课后体会感想通过这几天听校园公开课,让我感受颇深,收益匪浅。

看到各位老师气定神闲,信手拈来,不时激起一个个教学的浪花,他们或浅唱低呤,或手舞足蹈,或激昂文字,不仅令学生醉、痴迷,更让我连声赞叹,这样的功底岂是一日可为?马玉琴老师教学的思路明晰,幽默的语言,文静老师课堂中的娓娓道来,都让我学到了很多…….当我听着这几位教师的课时,我想教师的语言竟有如此之魅力,它能深入学生的心灵深处……几位教师对教材的处理和把握有其独到之处。

其中我更喜欢文静老师的教学——抒情。

还有方丽阳老师的课严谨到“环环相套,丝丝入扣,行云流水,滴水不漏”。

情景导入,教学设计是那么合理,流畅。

“把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思索,从而解答疑惑”让他们充分体验思考所带来得成功,树立起学生我能行,我一定行的理念。

看似平常的提问,却把学生的思路引向了更高层次的探究世界。

马老师的课亲切、自然,看似平淡,却彰显出多么精湛的功底和高超的教学智慧。

冬梅老师的课,更使我感觉到作为一名年轻老师师我需要学习的太多了,首先冬梅老师的课件设计较好,教学环节设计较突出。

冬梅老师整堂课都表现的那么温和,始终面带笑容。

让学生与老师之间有一种亲和力。

我们说教师教的是一群活生生的小朋友,那么人自然要有感情,我们在教书中就应该投入自己的感情。

从听课中我也发现我们老师对学生非常地爱护,在课前跟孩子培养一定的感情,因为只有有了感情的教学才会擦出教学的火花,使教学变得精彩。

通过听课能给我带来更直接更有效的帮助,我总结了三个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改进和完善自己的教学:必须要有一定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

教师的工作对象不同于一般的工作,他们的工作对象是一些有思想有生命的小孩子,课堂上孩子们天真的语言往往会让你大吃一惊。

课堂中的突发事件需要老师有一种冷静的头脑和处事不惊的态度。

一定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是必须的,还要具备扎实的教学基本功,调空课堂的能力要强,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课堂事态的发展,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感受文化影响》教学反思

《感受文化影响》教学反思

《感受文化影响》教学反思今天在高二(428)班上了本学期的第一次教学公开课,课题是《感受文化影响》,现将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构思和课后反思总结如下。

1、教学设计思路本课题属于《文化生活》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的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第一框。

导入我是从单元整体入手,分析第一课(从“社会”角度看文化)和第二课(从“个人”角度看文化)在第一单元中探讨文化的角度,顺利从第一课过渡到第二课的学习。

过和学生共同分析德国人画的关于西方人和中国人的文化差异图片,探究“文化影响人的来源和表现”。

探究材料二:讲述《孟母三迁》的故事,请学生从这个故事中感悟:文化影响人具有什么特点?目的在于探讨文化影响人的“潜移默化”的特点。

探究材料三:从贺知章的《回乡偶书》中的“乡音未改鬓毛衰”,营造了特定的文化氛围,师生共同感受文化影响人的第二个特点“长远持久”。

最后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共同完成课堂练习。

2、教学反思(1)本节课讲述了文化对人有哪些影响,着重探讨了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

这节课对于学生来说,不难理解,同学们大多对其中的事例有亲自体验或者比较熟悉。

关键是通过对这节课的学习,让学生理解到先进文化和准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人的成长、发展和完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自觉接受先进文化,树立准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课堂气氛轻松、活跃。

能结合当前的一些社会问题,随机引用一些幽默风趣的语言,舒缓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3)积极开发生活中的课程资源。

在探究材料的引用和案例的列举上,尽可能地使用学生熟悉的或身边的有趣的素材,让学生感受到文化就在自己的身边,文化就在生活之中,而且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兴趣。

如在介绍“风俗习惯影响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时,我利用各国各民族不同的礼节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新课程理念体现不够。

即使设置了自主探究问题,但并没让学生真正“自主”,仅仅师生的“对答互动”,没敢“真正放手”。

感受文化影响教案

感受文化影响教案

感受文化影响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文化的多样性和广泛性,认识到文化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

2. 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的尊重和理解,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文化背景,认识到文化对个人认知和行为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1. 文化的定义和特点2. 文化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3. 文化差异的体现和重要性4. 反思自己的文化背景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文化的定义、特点和影响。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文化差异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化影响。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文化差异的体现和重要性,促进学生思考。

四、教学准备:1. 教材或相关教学资源,用于讲解文化和文化差异的内容。

2. 案例素材,用于分析文化差异的体现和重要性。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文化的定义和特点,引发学生对文化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文化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3. 讨论:分组讨论文化差异的体现和重要性,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

6. 作业布置:让学生选择一个文化差异案例,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准备下一节课分享。

六、教学延伸:1. 开展文化体验活动:安排一次文化体验活动,如品尝不同国家的美食、观看不同文化的表演等,让学生亲身体验文化差异。

2. 组织文化交流活动:邀请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嘉宾进行讲座或交流,让学生深入了解其他文化。

3. 布置研究性学习任务:让学生选择一个文化主题进行研究,通过收集资料、采访等方式,深入了解相关文化内容。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提问等方面的积极性,评价学生的参与度。

2. 反思写作:评估学生的反思写作质量,考察学生对文化影响的认识和理解程度。

3. 研究性学习报告:评价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成果,包括报告的完整性、准确性以及深度。

八、教学反馈:1.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以便对教学进行改进。

2. 同行评价:邀请同行对教学过程进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感受文化影响 教案

感受文化影响 教案

感受文化影响教案教案标题:感受文化影响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文化的概念,并理解文化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多元文化的尊重和包容的态度。

3. 帮助学生认识到不同文化对自身成长和发展的潜在影响。

适用年级:初中八年级教学时间:2节课(每节课45分钟)教材及资源:1. PPT幻灯片展示文化差异的图片和资料。

2. 班级墙报展示不同文化背景的事例。

教学步骤:第一节课:步骤1:导入(5分钟)让学生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你心目中的文化是什么?文化对你的生活有哪些影响?步骤2:引入(10分钟)通过PPT展示不同文化的图片,让学生对不同文化有一个直观的了解。

并引导他们思考:你从这些图片中发现了什么?这些文化差异体现了什么?步骤3:讲解(15分钟)教师讲解文化的定义、特征和种类,并结合具体的例子,解释文化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强调文化对个人认同、社会交往、习俗和价值观的塑造作用。

步骤4:小组讨论(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特定的文化进行讨论。

让学生彼此交流该文化的特点、传统、习俗以及该文化对自身和社会的影响。

鼓励学生提供具体的例子。

步骤5:全班总结(5分钟)每个小组派代表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并帮助全班学生总结不同文化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第二节课:步骤1:复习(5分钟)回顾上节课学到的知识点,让学生回答一些基本概念性的问题。

步骤2:个人反思(10分钟)发放反思单给学生,让学生写下他们对上节课学到的内容的个人理解和感受。

学生可结合自身经历,写下自己感受到的文化影响。

步骤3:分享和讨论(15分钟)鼓励学生读出自己的反思,并与同伴分享。

让学生相互交流,了解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在个人成长中经历的文化影响。

步骤4:小组活动(10分钟)将学生重新分组,每组选择一个不同的国家或地区,让他们合作绘制一幅海报,展示该国或地区的文化特点和重要节日等。

鼓励学生使用图片和文字,确保海报内容丰富多彩。

步骤5:展示和总结(5分钟)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海报,并结合展示内容进行解释。

公开课: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公开课: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和文化传播第一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一、教材分析《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是必修教材《文化生活》第二单元第一课的第一个框题。

多样性是当代世界文化的重要特征,也是文化交流和传播的前提。

因此,本框知识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在本单元中,它是一个引子,开启了本单元知识的学习之门。

本课时教学重点是“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要结合教材、配合探究性活动等教学手段进行教学。

因为本框题内容较多,所以,准备分为两课时讲,本课时只进行《异彩纷呈,交相辉映》和《透视文化多样性》的教学。

《尊重文化多样性》在下一课时进行。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不同民族文化的精粹及其差异,文化多样性的含义及表现,确认文化多样性的价值,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理解:文化多样性存在的意义;2、能力目标通过介绍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通过分析文化多样性的含义及表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解释中外一些主要的民族节日,体会其不同的意义。

解释中外一些主要的文化遗产,体会其价值、解释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从民族节日、文化遗产中感受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认同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性,尊重文化多样性。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确认文化多样性的价值。

能够正确对待本民族和其他民族的文化,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尊重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关注人类文明的发展。

三、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确定重点的依据:丰富的世界文化表现在文字、建筑、服饰、饮食、宗教信仰、思想理论、文学艺术、风俗习惯等众多方面。

世界有许多辉煌的文化成就和著称于世的文化遗产。

可以说,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主要表现在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在教材内容中有许多关于文化的论述和概念。

其中“民族文化的多样性”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2、教学难点尊重文化多样性必然性。

确定难点的依据:对文化多样性的表现和重要性,高二学生已经有了丰富的感性认识,有些学生甚至可以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上进行分析,但是要把这种认识内化为一种情感认同,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四下《走进丽江》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

四下《走进丽江》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

四下《走进丽江》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了解丽江的基本风貌,感受丽江古城的历史文化。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合作能力。

3.激发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重点1.让学生感受丽江古城的自然风光和人文特色。

2.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丽江古城的历史文化内涵。

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丽江古城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小组讨论用具(如笔记本、笔等)。

五、教学过程1.导入(1)播放丽江古城的短视频,让学生初步感受丽江的美。

(2)引导学生分享他们对丽江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课堂探究(1)分组讨论: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发放丽江古城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讨论丽江古城的特点。

(2)汇报交流:每组选代表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学生补充。

3.深入了解(1)讲解丽江古城的历史文化:介绍丽江古城的历史背景、建筑风格、民族特色等。

(2)案例分析:分析丽江古城的保护与发展,让学生了解丽江古城的价值。

4.合作学习(1)分组任务:每组根据所学知识,设计一份关于丽江古城的宣传册。

(2)成果展示:每组展示自己的宣传册,其他学生评价。

(2)学生反馈: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受。

六、教学反思1.优点(1)课堂氛围活跃,学生参与度高。

(2)通过分组讨论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结合丽江古城的实际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历史文化。

2.不足(1)在讲解丽江古城的历史文化时,部分学生注意力不集中,需要加强引导。

(2)课堂时间分配不够合理,导致部分环节匆忙结束。

3.改进措施(1)在讲解历史文化时,增加互动环节,提高学生的兴趣。

(2)调整课堂时间分配,保证每个环节都能充分展开。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对丽江古城的兴趣浓厚,但深入了解程度有待提高。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优化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