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昆宏观经济学第10版课后答案和笔记
2024版宏观经济学(第十版)N格里高利曼昆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的运用与政策效应
模型运用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是宏观经济分析的重要工具之一。通过比较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 线的位置关系,可以判断经济社会的总体供需状况以及价格水平的变化趋势。当总需求
大于总供给时,价格水平上升;当总需求小于总供给时,价格水平下降。
政策效应
政府可以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调节总需求和总供给,以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和物 价稳定。例如,在经济衰退时期,政府可以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来刺 激总需求,促进经济增长;而在通货膨胀时期,政府可以采取紧缩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
国民收入核算的局限性与修正
1
GDP不能全面反映社会福利状况。
修正方法
2
3
绿色GDP:在GDP基础上扣除生态成本之后形成 的真实国民财富;
国民收入核算的局限性与修正
幸福指数
衡量人们对自身生存和发展状况的感受和 体验,是一个主观性较强的指标;
VS
人类发展指数(HDI)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提出的,包括预期寿命、 教育水平和生活质量三个方面的综合指标。
04 货币、利率与金融市场
货币的定义、职能与类型
01
02
03
货币的定义
货币是经济中人们用于购 买商品和劳务的一组资产。
货币的职能
货币在经济中主要有交易 媒介、价值尺度、支付手 段、价值贮藏等职能。
货币的类型
根据货币的流动性和可接 受性,可分为现金(如纸 币、硬币)、活期存款、 定期存款、储蓄存款等。
01
金融市场的结构
02
金融市场的功能
03
金融市场的监管
金融市场主要由货币市场、资本市场、 外汇市场、黄金市场等构成。
金融市场具有资金融通、风险分散、价 格发现等功能,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具有 重要作用。
(完整版)曼昆宏观经济学精要笔记
(完整版)曼昆宏观经济学精要笔记-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宏观经济学讲义整理N·格里高利·曼昆第一章宏观经济学的科学一、宏观经济学:1、一个核心问题——政府应该而且能够干预经济吗?2、两个流派3、三大模型4、四大目标二、曼昆宏观:1、宏观应该是一个整体2、年轻、不完善的学科3、三大指数:①经济增长(GDP) ②通货膨胀(CPI)③失业率三、三种价格情况1、价格刚性2、价格粘性3、价格弹性第二章宏观经济学的数据一、三大数据1、国内生产总值(GDP ):一国的总收入及其用于产品与服务产出的总支出 2、消费物价指数(CPI ):衡量物价水平 3、失业率:失业者在劳动力中的比例 二、存量与流量存量(stock ):时点上的数量,如个人的财富、失业者人数、经济中的资本量、政府的债务等。
流量(flow ):每一单位时间内的数量,如GDP 、个人的收入和支出、失去工作的人的数量、经济中的投资量、财政预算赤字等 三、计算GDP 的注意事项 ①二手车并不包含在GDP 中 ②存货属于GDP ③住房在GDP 之中 ④耐用品不属于GDP⑤那些非生产性活动以及地下交易、黑市交易等不计入GDP 中,如家务劳动、自给自足性生产、赌博和毒品的非法交易等 ⑥股票不是GDP 四、GDP 平减指数名义GDP:按现期价格衡量的产品与服务的价值。
实际GDP:按一组不变价格衡量的产品与服务的价值。
GDP 平减指数=GDP名义实际GDP五、支出的组成部分 Y C I G NX =+++注意:①投资可以是正可以是负,如存货减少,存货投资就是负的。
②转移支付不是CDP 的一部分 六、收入的其他衡量指标①国名生产总值(GNP )=GDP+来自外国的要素支付 -面向外国的要素支付 ②国名净产值(NNP )=GDP -折旧 ③国民收入(NI )=NNP -间接企业税④个人收入(PI )=国民收入-公司利润-社会保险税-净利息+股息+政府对个人的转移支付+个人利息收入⑤个人可支配收入(DPI )=个人收入-个人税收和非税收支出 七、消费物价指数 CPI 衡量如: CPI=()()()()525200622006⨯+⨯⨯+⨯现期苹果价格现期桔子价格苹果价格桔子价格 注:CPI 是拉斯拜尔指数,GDP 平减指数是帕氏指数 八、失业率、劳动力参与率 失业率=100%⨯失业人数劳动力劳动力参与率=100%⨯劳动力成年人口第三章 国民收入:源自何处,去向何方一、生产函数(),Y F K L =1、规模报酬不变:(),zY F zK zL =2、长期和短期分析 长期:(),Q F K L = 短期:(),Q F K L =3、齐次生产函数(规模报酬不变) 如,1Q AK L αα-=()(),,F zK zL zF K L = 4、要素市场与企业的均衡分析W MPL P =(劳动的边际产量=实际工资) 二、国民收入 1、欧拉定理劳动:L W MP P =( WP 为实际工资,即真实的价格,真实的货币供给) 资本:K LMP P =2、进一步,柯布-道格拉斯函数(α为资本的份额) 1Y AK L αα-=∴ (1)L Y MP Lα=- K Y MP Kα= ⇒1L K MP MP αα-=,即长期中国民收入在资本和劳动之间的划分大体上式不变的。
(NEW)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第10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答:总供给—总需求模型是把总需求与总供给结合在一起来分析国民收 入与价格水平的决定及其变动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在图1-4中,横轴代表国民收入( ),纵轴代表价格水平( ), 代 表原来的总需求曲线, 代表短期总供给曲线, 代表长期总供给曲 线。最初,经济在 点时实现了均衡,均衡的国民收入为 ,均衡的价 格水平为 。这时 点又在长期总供给曲线 上,所以, 代表充分就 业的国民收入水平。在短期内,政府通过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或货币政 策,增加了总需求,从而使总需求曲线从 向右上方平行地移动到了
(1)经济增长模型
主要解释:经济增长的源泉;各国经济增长率差异的原因;经济起飞的 原因;分析投入的积累和技术进步如何导致生活水平的提高。
(2)经济波动模型:总供给—总需求模型(如图1-1所示)
图1-1 总供给—总需求模型
总供给—总需求模型解释物价水平与产出的决定与波动。
总供给水平:现有资源和技术条件下,经济能够生产的产出量。
潜在产出水平附近接近于一条垂直的直线。
4 经济周期(business cycle)
答:经济周期又称经济波动或国民收入波动,指总体经济活动的扩张和 收缩交替反复出现的过程。现代经济学中关于经济周期的论述一般是指 经济增长率的上升和下降的交替过程,而不是经济总量的增加和减少。
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包括繁荣、衰退、萧条、复苏(也可以称为扩张、 持平、收缩、复苏)四个阶段。在繁荣阶段,经济活动全面扩张,不断 达到新的高峰。在衰退阶段,经济短时间内保持均衡后出现紧缩的趋 势。在萧条阶段,经济出现急剧的收缩和下降,很快从活动量的最高点 下降到最低点。在复苏阶段,经济从最低点恢复并逐渐上升到先前的活 动量高度,进入繁荣。衡量经济周期处于什么阶段,主要依据国民生产 总值、工业生产指数、就业和收入、价格指数、利息率等综合经济活动 指标的波动。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10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第17章 政府债务和预算赤字【圣才出品】
第17章政府债务和预算赤字17.1复习笔记【知识框架】【考点难点归纳】考点一:政府债务规模扩大的原因(见表17-1)★表17-1政府债务规模扩大的原因考点二:预算赤字衡量指标的问题★★1.政府预算赤字的含义政府预算赤字是政府为其运转而融资所需要发行的新债务量,等于政府支出减去政府收入。
2.政府预算赤字指标存在的问题(见表17-2)表17-2政府预算赤字指标存在的问题考点三:传统的政府债务观点(见表17-3)★★★表17-3传统的政府债务观点考点四:李嘉图学派的政府债务观点(见表17-4)★★★表17-4李嘉图学派的政府债务观点考点五:关于政府债务的其他观点★★★1.平衡预算与最优财政政策大多数经济学家反对要求政府平衡其预算的严格规定,认为应采用最优财政政策,这种政策有时可能要求预算赤字或盈余。
预算赤字或盈余的优点见表17-5。
表17-5预算赤字或盈余的优点2.预算赤字与通货膨胀(1)政府为预算赤字筹资的三种途径是:增加税收、发行债券和发行货币。
(2)当政府无法通过征收更多税收和发行债券为支出筹资时,政府就会增加货币供给,过多的货币供给会引发通货膨胀。
恶性通货膨胀最深层的原因就是政府预算赤字,它的结束依赖于财政改革(增加税收和减少财政支出)。
(3)高的债务水平也可能鼓励政府制造通货膨胀。
因为当价格水平上升时,债务的实际价值会下降。
这就是由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所引起的通常的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的再分配。
3.预算赤字的国际影响(1)当预算赤字减少了国民储蓄时,往往会导致贸易赤字。
(2)预算赤字导致的高债务水平会降低投资者对本国的信心,可能引发资本外流;而且高的债务水平会降低一国在世界事务中的政治影响。
17.2课后习题详解一、概念题1.资本预算答:资本预算是一种既衡量负债又衡量资产的预算程序,它考虑到了资本的变动。
采用资本预算,净国债等于政府资产减去政府负债。
按现行的预算程序,当政府出售其资产时,预算赤字会减少。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10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第14章 总供给与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
第14章总供给与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14.1复习笔记【知识框架】【考点难点归纳】考点一:总供给模型★★★★★1.长期总供给模型在长期,价格具有完全弹性,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的,因此总需求的移动只会影响价格水平,而经济的产出始终保持在其自然率水平上,如图14-1所示。
图14-1长期总供给曲线2.两种短期总供给模型(见表14-1)表14-1两种短期总供给模型3.用总供给-总需求模型分析经济的短期波动假设经济开始时处于长期均衡点A。
当总需求增加时,价格水平从P1上升到P2。
此时价格高于预期水平EP2,随着经济沿着短期总供给曲线从点A变动到点B,产出暂时增加到高于自然率水平。
在长期,预期的价格水平上升到EP3,导致短期总供给曲线向上移动,经济回到新的长期均衡点C,这时产出回到其自然率水平,如图14-2所示。
图14-2需求的移动是如何导致短期波动的考点二:通货膨胀、失业和菲利普斯曲线★★★★1.菲利普斯曲线的定义菲利普斯曲线认为货币工资变动率与失业率之间有一种稳定的此消彼长关系。
即失业率高表明经济处于萧条阶段,这时工资与物价水平都较低,从而通货膨胀率也就低;反之失业率低,表明经济处于繁荣阶段,这时工资与物价水平都较高,从而通货膨胀率也就高。
现代菲利普斯方程为:π=Eπ-β(u-u n)+v。
其中,π为通货膨胀率;Eπ为预期通货膨胀率;u-u n表示周期性失业;v为供给冲击;β为衡量通货膨胀对周期性失业的反应程度的参数。
假设Eπ和v固定,则可以得到菲利普斯曲线,如图14-3所示。
但菲利普斯曲线所显示的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取舍关系只在短期成立,这是因为在长期人们会调整自己的预期。
在长期,古典二分法有效,失业回到其自然率水平,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不存在取舍关系。
图14-3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取舍关系2.从总供给曲线推导菲利普斯曲线将总供给曲线Y=_Y+α(P-EP)变形为P=EP+(Y-_Y)/α,接着进行以下步骤:(1)“一加”。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10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10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来源微♥公号精研学习网
第1篇导言
第1章宏观经济学科学
1.1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考点难点归纳】
考点一: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宏观经济学以国民经济总体作为考察对象,研究经济生活中有关总量的决定与变动,解释失业、通货膨胀、经济增长与波动、国际收支及汇率的决定与变动等经济中的宏观整体问题。
考点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经济模型是指用来描述所研究的经济事物的有关经济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论结构,是现代经济理论的一种主要分析方法。
1外生变量和内生变量
变量分为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
内生变量是模型所解释的变量。
外生变量是由模型以外的因素所决定的变量,本身不能用模型解释。
通常模型的目的是说明外生变量的变动如何影响内生变量。
2市场出清模型
市场出清模型是指一种产品或服务价格能够迅速调整使得该商品或服务的供给量与需求量相等的状态。
市场出清模型的假设条件是价格具有弹性。
在长期,工资和价格有弹性,市场出清的假设才比较适用,但是在短期,工资和价格有黏性,市场很难快速出清。
3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联系(见表1-1)
表1-1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联系
4本书的安排
本书共有5篇,内容安排如图1-1所示。
图1-1宏观经济学的框架。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10版》完整学习笔记
宏观经济学(第⼗版曼昆)笔记第1篇导⾔第1章宏观经济学科学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即研究影响整体经济的⼒量的经济学领域。
1.1 宏观经济学家研究什么?解释经济作为⼀个整体如何运⾏。
解释经济事件,制定经济政策。
重要的宏观经济变量是实际国内总值、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
实际国内⽣产总值(real gross domestic product,real GDP)衡量经济中(对价格⽔平作了调整的)所有⼈的总收⼊。
通货膨胀率(inflation rate)衡量价格上升的速度。
失业率(unemployment rate)衡量没有⼯作的劳动⼒所占的⽐例。
宏观经济学家研究这些变量如何决定,为什么它们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化,以及它们是如何相互影响的。
⼈均实际GDP随时间的推移⽽增⻓。
但这种增⻓并不是稳定的。
如果⼈均实际GDP的下降不严重,这样的时期称为衰退(recessions);如果⼈均实际GDP的下降很严重,这样的时期称为萧条(depressions)。
通货膨胀随时间的变动相当⼤。
尽管失业率不存在⼀种⻓期趋势,但不同年份的失业率差别很⼤。
1.2 经济学家是如何思考的?作为模型构建的理论经济学家⽤模型(models)来解释世界,但⼀个经济学家的模型往往是由符号和⽅程构成的。
经济模型常常⽤数学术语说明变量之间的关系。
模型有两种变量:内⽣变量与外⽣变量。
内⽣变量(endogenous variables)是⼀个模型要解释的变脸。
外⽣变量(exogenous variables)是⼀个模型视为给定的变量。
模型的⽬的是说明外⽣变量如何影响内⽣变量。
多个模型的使⽤经济学家⽤不同的模型解释不同的经济现象。
经济学家在运⽤⼀个模型处理问题时必须记住模型的基础假设,判断这些假设对⼿头所要研究的问题是否合理。
价格:弹性 vs. 黏性经济学家通常认为,产品或服务的价格迅速变动,使供给量与需求量达到平衡。
换⾔之,他们假设市场通常处于均衡状态,因此任何产品或服务的价格都位于供给和需求曲线的交点。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10版课后答案和笔记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10版课后答案和笔记XXX的《宏观经济学》第10版是一本经典的宏观经济学教材。
本书是该教材的研究辅导书,包括复笔记和课后题详解。
第1篇导言第1章介绍了宏观经济学的科学性,本书提供了该章的复笔记和课后题详解。
第2章讨论了宏观经济学的数据,本书提供了该章的复笔记和课后题详解。
第2篇古典理论:长期中的经济第3章讨论了国民收入的来源和去向,本书提供了该章的复笔记和课后题详解。
第4章介绍了货币系统的作用,本书提供了该章的复笔记和课后题详解。
第5章讨论了通货膨胀的起因、影响和社会成本,本书提供了该章的复笔记和课后题详解。
第6章介绍了开放的经济,本书提供了该章的复笔记和课后题详解。
第7章讨论了失业问题,本书提供了该章的复笔记和课后题详解。
第3篇增长理论:超长期中的经济第8章介绍了经济增长中的资本积累和人口增长,本书提供了该章的复笔记和课后题详解。
第9章讨论了经济增长中的技术、经验和政策,本书提供了该章的复笔记和课后题详解。
第4篇经济周期理论:短期中的经济第10章介绍了经济波动,本书提供了该章的复笔记和课后题详解。
第11章建立了IS-LM模型,本书提供了该章的复笔记和课后题详解。
第12章应用了IS-LM模型,本书提供了该章的复笔记和课后题详解。
第13章介绍了XXX模型和汇率制度,本书提供了该章的复笔记和课后题详解。
第14章讨论了总供给和通货膨胀、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本书提供了该章的复笔记和课后题详解。
第5篇宏观经济理论和政策专题第15章介绍了经济波动的动态模型,本书提供了该章的复笔记和课后题详解。
第16章讨论了稳定化政策的不同观点,本书提供了该章的复笔记和课后题详解。
第17章介绍了政府债务和预算赤字,本书提供了该章的复笔记和课后题详解。
第18章讨论了金融系统的机会和危险,本书提供了该章的复笔记和课后题详解。
第19章介绍了消费和投资的微观基础,本书提供了该章的复笔记和课后题详解。
附录列出了指定XXX《宏观经济学》教材为考研参考书目的院校列表。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10版课后答案和笔记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10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目录第1篇导言第1章宏观经济学科学1.1 复习笔记1.2 课后习题详解第2章宏观经济学的数据2.1 复习笔记2.2 课后习题详解第2篇古典理论:长期中的经济第3章国民收入:源自何处?去向何方?3.1 复习笔记3.2 课后习题详解第4章货币系统:它是什么?如何起作用?4.1 复习笔记4.2 课后习题详解第5章通货膨胀:起因、影响和社会成本5.1 复习笔记5.2 课后习题详解第6章开放的经济6.1 复习笔记6.2 课后习题详解第7章失业7.1 复习笔记7.2 课后习题详解第3篇增长理论:超长期中的经济第8章经济增长Ⅰ:资本积累与人口增长8.1 复习笔记8.2 课后习题详解第9章经济增长Ⅱ:技术、经验和政策9.1 复习笔记9.2 课后习题详解第4篇经济周期理论:短期中的经济第10章经济波动导论10.1 复习笔记10.2 课后习题详解第11章总需求Ⅰ:建立IS-LM模型11.1 复习笔记11.2 课后习题详解第12章总需求Ⅱ:应用IS-LM模型12.1 复习笔记12.2 课后习题详解第13章重访开放经济: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与汇率制度13.1 复习笔记13.2 课后习题详解第14章总供给与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14.1 复习笔记14.2 课后习题详解第5篇宏观经济理论和政策专题第15章一个经济波动的动态模型15.1 复习笔记15.2 课后习题详解第16章关于稳定化政策的不同观点16.1 复习笔记16.2 课后习题详解第17章政府债务和预算赤字17.1 复习笔记17.2 课后习题详解第18章金融系统:机会与危险18.1 复习笔记18.2 课后习题详解第19章消费和投资的微观基础19.1 复习笔记19.2 课后习题详解附录指定曼昆《宏观经济学》教材为考研参考书目的院校列表内容简介本书是曼昆《宏观经济学》(第10版)教材的学习辅导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整理名校笔记,浓缩内容精华。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10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第19章 消费和投资的微观基础【圣才出品】
第19章消费和投资的微观基础19.1复习笔记【知识框架】【考点难点归纳】考点一:消费支出的决定★★★1.凯恩斯的消费函数(1)凯恩斯关于消费函数的三个猜测①边际消费倾向在0~1之间。
②平均消费倾向随着收入的增加而下降。
③收入是决定消费的主要因素,利率对消费的影响不大。
(2)消费函数凯恩斯消费函数通常表示为:C=_C+cY。
式中,_C>0,是固定水平的“主动消费”;Y 是可支配收入;c是边际消费倾向,0<c<1。
如图19-1所示,边际消费倾向MPC是消费函数的斜率,由平均消费倾向APC=C/Y=_C/Y+c,当Y增加时,_C/Y下降,从而平均消费倾向下降。
图19-1凯恩斯消费函数(3)消费之谜早期的基于家庭短期时间序列数据、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消费与收入的总量数据的研究都验证了凯恩斯消费函数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的猜测。
但二战后的长期时间序列数据表明,凯恩斯关于平均消费倾向随收入的增加而下降的猜测与现实经济运行情况并不吻合,长期平均消费倾向是稳定的。
也就是说,短期消费函数和长期消费函数是不一样的,这就是“消费之谜”。
平均消费倾向在短期内是下降的,但在长期内是不变的。
因此,凯恩斯消费函数类似于短期消费函数。
2.费雪的跨期消费理论(1)消费者的跨期预算约束假设消费者既可以储蓄又可以借贷,且不存在借贷制约。
跨期预算约束是指人们的消费取决于可用于现在和未来消费的总资源,即:C1+C2/(1+r)=Y1+Y2/(1+r),如图19-2所示。
图19-2消费者的预算约束(2)消费者偏好无差异曲线表示能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效用水平的两个时期的各种消费组合点的轨迹,斜率等于第一期消费和第二期消费的边际替代率。
如图19-3所示,IC1和IC2是代表不同效用水平的无差异曲线。
点Y、点X和点W的消费者效用水平相等,且都低于点Z的效用水平。
图19-3消费者偏好(3)消费者的最优化决策消费者通过选择预算线上可接触到最高无差异曲线的一点,达到最高水平的满足。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10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第3章 国民收入:源自何处?去向何方?【圣才出品
第2篇古典理论:长期中的经济第3章国民收入:源自何处?去向何方?3.1复习笔记【知识框架】【考点难点归纳】考点一:生产函数★★★1.规模报酬不变的生产函数生产函数表示给定数量的资本和劳动与能够生产产出的关系。
令Y为产出量,生产函数可写为Y=F(K,L)。
规模报酬不变指的是,如果所有生产要素增加相同的百分比将引起产出增加同样的百分比。
如果生产函数是规模报酬不变的,那么,当资本和劳动都增加10%时,产量也增加10%。
用公式表示为,对任何一个正数z,有zY=F(zK,zL)。
2.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一般形式为:Y=AKαL1-α(0<α<1)。
式中,Y为产量;A 表示技术系数;L和K分别为劳动和资本投入量;α为参数。
该生产函数的主要特征见表3-1。
表3-1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主要特征考点二:国民收入的分配★★★1.经济利润经济利润指的是,企业支付了生产要素报酬之后留下来的收入是企业所有者的经济利润。
其计算公式为:经济利润=Y-(MPL×L)-(MPK×K)2.新古典收入分配理论新古典收入分配理论研究国民收入如何在生产要素之间进行分配,国民收入的分配由要素价格决定。
(1)新古典收入分配理论的假定(见表3-2)表3-2新古典收入分配理论的假定(2)企业的要素需求企业对劳动和资本的需求是由以下过程决定的。
竞争性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即有:maxπ=P·F(K,L)-W·L-R·K利润最大化的一阶条件为:∂π/∂L=P·MPL-W=0,即:MPL=W/P∂π/∂K=P·MPK-R=0,即:MPK=R/PMPL曲线和MPK曲线分别就是企业的劳动和资本需求曲线。
由于边际产量递减,从而得到向右下方倾斜的要素需求曲线。
从分析可以看出,竞争性的、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关于雇用多少劳动和租用多少资本都遵循一个简单的规则:竞争性企业对每一种生产要素的需求持续增加直到要素的边际产量减少到等于其实际的要素价格时为止。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10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第9章 经济增长Ⅱ:技术、经验和政策【圣才出品】
第9章经济增长Ⅱ:技术、经验和政策9.1复习笔记【知识框架】【考点难点归纳】考点一:索洛模型中的技术进步★★★★★1.劳动效率假设技术进步是劳动效率型的,并设E为劳动效率,则生产函数变为:Y=F(K,L×E)。
其中,L×E衡量工人的有效数量。
这一模型化技术进步的方法的本质是,劳动效率E提高的作用与劳动力L的增加是类似的。
此外,假设劳动效率E以不变的外生速率g增长,即g =ΔE/E。
2.有技术进步的稳态设y=Y/(L×E),k=K/(L×E),对生产函数两边同除以L×E,可得单位效率工人产出函数,即y=f(k)。
该函数形式虽然与上一章完全相同,但是意义已经发生了改变。
因为单位效率工人的储蓄(投资)为:sy=sf(k),而单位效率工人的补偿投资(资本扩展化)为:(δ+n+g)k。
因此,当单位效率工人的储蓄和补偿投资相等时,即Δk=sf (k)-(δ+n+g)k=0,经济达到稳定状态。
如图9-1所示,k*表示稳态的资本存量,在这一水平,有效工人的人均资本和有效工人的人均产出保持不变。
图9-1技术进步和索洛模型3.技术进步的影响(见表9-1)表9-1技术进步的影响4.技术进步下的黄金律水平因为c*=y*-i*=f(k*)-(δ+n+g)k*,当c*达到最大化时,有:MPK=δ+n+g 或MPK-δ=n+g。
这说明,在黄金律资本水平,资本的边际产出减去折旧率等于人口增长率与技术进步的和。
由于现实经济既有人口增长,又有技术进步,所以,必须用这个标准来评价经济的资本存量与黄金律稳态水平的关系。
考点二:从增长理论到增长经验研究★1.平衡的增长平衡的增长是指技术进步引起许多变量在稳态的数值一起上升。
根据索洛模型,在稳态,人均产出Y/L和人均资本存量K/L以技术进步的速率g增长。
技术进步也影响要素价格。
在稳态,实际工资以技术进步的速率增长。
而资本的实际租赁价格随着时间的推移是不变的。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10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第2章 宏观经济学的数据【圣才出品】
第2章宏观经济学的数据2.1复习笔记【知识框架】【考点难点归纳】考点一:国内生产总值(GDP)★★★国内生产总值指经济社会(即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
它是一个地域概念。
1.核算GDP的两种方法:支出法和收入法(1)原理从整个宏观经济体系来看,支出和收入必然相等,所以可以从支出和收入两个角度来对国内生产总值进行核算。
(2)支出法①概念:支出法是指从支出角度衡量国内生产总值。
GDP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消费、投资、政府购买以及净出口四方面支出的总和。
②公式:GDP=C+I+G+NX。
其中C为消费,I为投资,G为政府购买,NX为净出口。
(3)收入法①概念:收入法是指用要素收入即企业生产成本核算国内生产总值。
严格来说,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除了生产要素收入构成的成本以外,还有间接税、折旧、公司未分配利润等内容。
②公式:GDP=工资+利息+租金+利润+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
2.实际GDP和名义GDP(1)名义GDP:名义GDP是指用生产物品和服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与服务的市场价值,它没有考虑通货膨胀因素。
(2)引入实际GDP的原因:由于通货膨胀等原因,价格可能会发生强烈变化,故为方便比较而引入实际GDP的概念。
(3)实际GDP:实际GDP是指以从前某一年的价格作为基期价格计算出来的当年全部最终产品与服务的市场价值。
(4)二者之间的关系式:实际GDP=名义GDP÷GDP平减指数。
3.国民收入核算恒等式国民收入核算恒等式:GDP=Y=C+I+G+NX。
其中C为消费,I为投资,G为政府购买,NX为净出口。
(1)消费指消费者个人购买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
消费分为三个子项目:非耐用品、耐用品以及服务。
(2)投资一般指经济主体为获取预期收益而垫付货币或其他资源于某项事业的经济活动。
投资也分为三个子项目:企业固定投资、住房固定投资以及存货投资。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10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第8章 经济增长Ⅰ:资本积累与人口增长【圣才出品
第3篇增长理论:超长期中的经济第8章经济增长Ⅰ:资本积累与人口增长8.1复习笔记【知识框架】【考点难点归纳】考点一:资本积累★★★★★1.产品的供给和需求(1)产品的供给产品的供给是基于生产函数的,总生产函数的形式为:Y=F(K,L)。
根据规模报酬不变的假设,对于任意z>0有:zF(K,L)=F(zK,zL)。
则当z=1/L时,有Y/L=F(K/L,1)。
这意味着,经济的规模并不影响人均产出与人均资本量之间的关系。
令y=Y/L,表示人均产出;k=K/L,表示人均资本量。
因此生产函数简化为:y=f(k)。
如图8-1所示,生产函数的斜率是资本的边际产量,表示当给定一单位额外资本时,一个工人生产的额外产出是多少,即:MPK=f(k+1)-f(k)。
随着k的增加,生产函数变得越来越平坦,这表明资本的边际产量递减。
图8-1生产函数(2)产品的需求产品的需求来自消费和投资,也就是说人均产出y被划分为人均消费c和人均投资i,有y=c+i。
这个方程是国民收入核算恒等式的人均形式(不考虑政府支出和净出口)。
假设储蓄率为s并固定:有c=(1-s)y。
则:y=(1-s)y+i,i=sy=sf(k)。
这个方程表明,投资等于储蓄。
因此,储蓄率s也是用于投资的产出比例。
2.资本存量的增长和稳定状态(1)资本存量的增长投资和折旧是影响资本存量的两种力量,投资使资本存量增加,折旧使资本存量减少。
人均资本折旧=折旧率(δ)×人均资本水平(k)。
因此资本存量变动等于同期的投资减折旧:Δk=i-δk=sf(k)-δk,这就是索洛模型的核心方程。
该方程描述了资本随时间的运动情况;同时也决定了其他内生变量,因为所有的内生变量都依赖于k。
(2)稳定状态如图8-2所示,存在单一的资本存量k*使得投资量等于折旧量。
如果经济发现自身正处于这一资本存量水平时,由于Δk=sf(k)-δk=0,人均资本存量保持不变,记为k*,称之为稳定状态的人均资本存量。
曼昆经济学原理答案第10篇
第十篇长期中的货币与物价第二十七章货币制度1・如何区分经济中的货币与其他资产?答:货币在经济中有三种职能:交换媒介、计价单位和价值储藏,这三种职能共同区分经济中的货币与其他资产。
2.什么是商品货币?什么是法定货币?我们用哪一种货币?答:当货币采取有内在价值的商品形式时,它被称为商品货币。
当货币没有内在价值,由政府法令而作为通货使用的货币时,它被称为法定货币。
我们用法定货币。
3.什么是活期存款,为什么活期存款应该包括在货币存量中?答:活期存款是储户可以通过开支票随时支取的银行账户余额。
因为银行储户通常可以根据他们储蓄账户的余额开支票,很容易地把资金从储蓄账户转到支票账户,用这些存款购买物品与劳务,而且许多商店接受个人支票,因而支票账户中的货币和我们钱包中的货币一样可以方便地购买物品和劳务。
因此,活期存款应该包括在货币存量中。
4.谁有责任决定美国的货币政策?如何选择这个团体?答:美国的中央银行——联邦储备有责任决定美国的货币政策。
美国联邦储备由其理事会管理。
在理事会的7名成员中,最重要的是主席,总统任命任期4年的主席,主席任命美联储官员。
理專会有7名由总统任命并得到参议院确认的理事,理事任期14年。
5•如果美联储想用公开市场活动增加货币供给,它应该怎么做?答:如果类联储想用公开市场活动增加货币供给,它会指令其在纽约美联储的债券交易手在全国债券市场上买进债券。
美联储为债券支付的美元就增加了流通中美元的数量。
这些新美元中有一些作为通货持有,有一些存入银行c作为通货持有的每一新美元都正好增加了一美元货币供给。
存入银行的每一新美元増加的贷币供给要多,因为它增加了准备金,从而增加了银行体系可以创造的货币量。
6.为什么银行不持有百分之百的准备金?银行持有的准备金畐与银行体系创造的货币量有什么关系?答:因为银行持有百分之百的准备金(把所有货币都放在金库中闲置)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银行只要保持一部分准备金,以便储户想提取存款吋有现金就行了。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10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第5章 通货膨胀:起因、影响和社会成本【圣才出品
第5章通货膨胀:起因、影响和社会成本5.1复习笔记【知识框架】【考点难点归纳】考点一:货币数量论★★★★1.数量方程(1)交易与数量方程数量方程是用来描述交易与货币之间的关系的方程,即货币×货币流通速度=价格×交易量。
用公式表示为:MV=PT,其中,P是一次典型交易的价格,T是在某一时期用产品或服务交换货币的次数,PT等于一年中用于交换的货币量,M是货币量,V为货币的交易流通速度。
货币数量方程为一个恒等式,一个变量的变动会引起另一个或更多个其他变量的变动。
(2)从交易到收入交易与产出密切相关,用Y代表产出量,P代表一单位产出的价格,产出的美元价值是PY。
此时数量方程为:货币×货币流通速度=价格×产出。
用公式表示为:MV=PY,其中,V为货币的收入流通速度,表明以单位美元进入个人收入的次数。
(3)货币需求函数和数量方程货币需求函数是指货币需求量与决定货币需求的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的函数。
假设货币需求与收入有关,货币需求函数为(M/P)d=kY。
式中M/P表示实际货币余额,k为常数,Y代表总收入。
假定实际货币余额需求等于货币供给,即(M/P)d=M/P=kY,化简得M(1/k)=PY。
令V=1/k,则改写为MV=PY。
因此,能够从货币需求角度推导出货币数量方程。
货币需求与货币流通速度之间存在联系。
当每一美元的收入持有大量货币时(k大),货币转手就不频繁(V小)。
相反,当每一美元的收入只持有少量货币时(k小),货币转手就频繁(V大)。
2.货币数量论的假设货币流通速度V定义为名义GDP(即PY)与货币量M的比率。
货币数量论假设货币流通速度不变,即货币数量方程为:M_V=PY,则货币数量(M)的变动必定引起名义GDP (PY)的同比例变动。
因此,如果货币流通速度是固定的,货币量决定了经济中产出的货币价值。
3.货币、物价与通货膨胀的关系假设货币流通速度不变,经济的生产能力决定实际GDP,货币量决定名义GDP,GDP平减指数是名义GDP与实际GDP的比率。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十版课后题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十版课后题宏观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整体经济系统的运行与发展规律。
而曼昆的宏观经济学第十版是这一领域的经典教材之一,它提供了丰富的案例和理论知识,帮助读者深入了解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模型。
本文将从课后习题的角度,探讨这本教材的学习效果和具体应用。
第一章:经济学的原理曼昆的宏观经济学第十版第一章主要介绍了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对于习题的解答,我们不仅要理解每个问题的含义,更要总结归纳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在这一章中,我们需要分析经济学家的思维方式,理解供求关系、市场机制以及政府干预等基本概念。
第二章:供求关系的基本原理供求关系是宏观经济学中的核心概念之一,它影响着商品和服务的价格、产量和分配。
在这一章中,曼昆将供求模型作为主要的理论工具,通过图表和实例来讲解供求关系的影响因素和调整过程。
在习题解答中,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景,运用供求模型来分析市场的变化和平衡。
第三章:市场机制的运行市场机制是市场经济体系的基石,它通过价格的变动引导资源的配置和优化。
曼昆的宏观经济学第十版第三章详细介绍了市场机制的运行原理,包括市场结构、价格弹性和效率等方面的内容。
在习题解答中,我们将运用市场机制的理论来分析价格的变动对产业和消费者的影响,以及政府干预的利弊。
第四章:国民收入国民收入是宏观经济学中的重要指标之一,它代表着一个国家整体经济的水平和活力。
曼昆的宏观经济学第十版第四章主要介绍了国民收入的构成和计算方法,同时涉及到收入分配和社会福利等问题。
在习题解答中,我们需要根据相关数据和国家情况,计算不同经济主体的收入以及相关指标的变动。
第五章:成本和供应成本和供应是企业经营和市场竞争的重要因素,对于宏观经济学的研究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曼昆的宏观经济学第十版第五章介绍了成本和供应的概念、分类和计算方法。
在习题解答中,我们需要深入分析企业的生产成本以及供应决策的影响因素,从而更好地理解企业行为和市场运行。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10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5篇及附录【圣才出品】
第5篇宏观经济理论和政策专题第14章总供给与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14.1 复习笔记【知识框架】【考点难点归纳】考点一:总供给模型★★★★★1.长期总供给模型在长期,价格具有完全弹性,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的,因此总需求的移动只会影响价格水平,而经济的产出始终保持在其自然率水平上,如图14-1所示。
图14-1 长期总供给曲线2.两种短期总供给模型(见表14-1)表14-1 两种短期总供给模型3.用总供给-总需求模型分析经济的短期波动假设经济开始时处于长期均衡点A。
当总需求增加时,价格水平从P1上升到P2。
此时价格高于预期水平EP2,随着经济沿着短期总供给曲线从点A变动到点B,产出暂时增加到高于自然率水平。
在长期,预期的价格水平上升到EP3,导致短期总供给曲线向上移动,经济回到新的长期均衡点C,这时产出回到其自然率水平,如图14-2所示。
图14-2 需求的移动是如何导致短期波动的考点二:通货膨胀、失业和菲利普斯曲线★★★★1.菲利普斯曲线的定义菲利普斯曲线认为货币工资变动率与失业率之间有一种稳定的此消彼长关系。
即失业率高表明经济处于萧条阶段,这时工资与物价水平都较低,从而通货膨胀率也就低;反之失业率低,表明经济处于繁荣阶段,这时工资与物价水平都较高,从而通货膨胀率也就高。
现代菲利普斯方程为:π=Eπ-β(u-u n)+v。
其中,π为通货膨胀率;Eπ为预期通货膨胀率;u-u n表示周期性失业;v为供给冲击;β为衡量通货膨胀对周期性失业的反应程度的参数。
假设Eπ和v固定,则可以得到菲利普斯曲线,如图14-3所示。
但菲利普斯曲线所显示的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取舍关系只在短期成立,这是因为在长期人们会调整自己的预期。
在长期,古典二分法有效,失业回到其自然率水平,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不存在取舍关系。
图14-3 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取舍关系2.从总供给曲线推导菲利普斯曲线将总供给曲线Y=Y_+α(P-EP)变形为P=EP+(Y-Y_)/α,接着进行以下步骤:(1)“一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10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目录第1篇导言第1章宏观经济学科学1.1 复习笔记1.2 课后习题详解第2章宏观经济学的数据2.1 复习笔记2.2 课后习题详解第2篇古典理论:长期中的经济第3章国民收入:源自何处?去向何方?3.1 复习笔记3.2 课后习题详解第4章货币系统:它是什么?如何起作用?4.1 复习笔记4.2 课后习题详解第5章通货膨胀:起因、影响和社会成本5.1 复习笔记5.2 课后习题详解第6章开放的经济6.1 复习笔记6.2 课后习题详解第7章失业7.1 复习笔记7.2 课后习题详解第3篇增长理论:超长期中的经济第8章经济增长Ⅰ:资本积累与人口增长8.1 复习笔记8.2 课后习题详解第9章经济增长Ⅱ:技术、经验和政策9.1 复习笔记9.2 课后习题详解第4篇经济周期理论:短期中的经济第10章经济波动导论10.1 复习笔记10.2 课后习题详解第11章总需求Ⅰ:建立IS-LM模型11.1 复习笔记11.2 课后习题详解第12章总需求Ⅱ:应用IS-LM模型12.1 复习笔记12.2 课后习题详解第13章重访开放经济: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与汇率制度13.1 复习笔记13.2 课后习题详解第14章总供给与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14.1 复习笔记14.2 课后习题详解第5篇宏观经济理论和政策专题第15章一个经济波动的动态模型15.1 复习笔记15.2 课后习题详解第16章关于稳定化政策的不同观点16.1 复习笔记16.2 课后习题详解第17章政府债务和预算赤字17.1 复习笔记17.2 课后习题详解第18章金融系统:机会与危险18.1 复习笔记18.2 课后习题详解第19章消费和投资的微观基础19.1 复习笔记19.2 课后习题详解附录指定曼昆《宏观经济学》教材为考研参考书目的院校列表内容简介本书是曼昆《宏观经济学》(第10版)教材的学习辅导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整理名校笔记,浓缩内容精华。
每章的复习笔记以曼昆所著的《宏观经济学》(第10版)为主,并结合国内外其他宏观经济学经典教材对各章的重难点进行了整理,因此,本书的内容几乎浓缩了经典教材的知识精华。
(2)解析课后习题,提供详尽答案。
本书参考国外教材的英文答案和相关资料对每章的课后习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
(3)补充相关要点,强化专业知识。
一般来说,国外英文教材的中译本不太符合中国学生的思维习惯,有些语言的表述不清或条理性不强而给学习带来了不便,因此,对每章复习笔记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和一些习题的解答,我们在不违背原书原意的基础上结合其他相关经典教材进行了必要的整理和分析。
内容)第1篇导言第1章宏观经济学科学1.1 复习笔记【知识框架】【考点难点归纳】考点一: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宏观经济学以国民经济总体作为考察对象,研究经济生活中有关总量的决定与变动,解释失业、通货膨胀、经济增长与波动、国际收支及汇率的决定与变动等经济中的宏观整体问题。
考点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经济模型是指用来描述所研究的经济事物的有关经济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论结构,是现代经济理论的一种主要分析方法。
1外生变量和内生变量变量分为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
内生变量是模型所解释的变量。
外生变量是由模型以外的因素所决定的变量,本身不能用模型解释。
通常模型的目的是说明外生变量的变动如何影响内生变量。
2市场出清模型市场出清模型是指一种产品或服务价格能够迅速调整使得该商品或服务的供给量与需求量相等的状态。
市场出清模型的假设条件是价格具有弹性。
在长期,工资和价格有弹性,市场出清的假设才比较适用,但是在短期,工资和价格有黏性,市场很难快速出清。
3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联系(见表1-1)表1-1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联系4本书的安排本书共有5篇,内容安排如图1-1所示。
图1-1 宏观经济学的框架1.2 课后习题详解一、概念题1. 宏观经济学答: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相对,是一种现代的经济分析方法。
它以国民经济总体作为考察对象,研究经济生活中有关总量的决定与变动,解释失业、通货膨胀、经济增长与波动际收支及汇率的决定与变动等经济中的观整体问题,所以又称之为总量经济学。
宏观经齐学的中心和基础是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具体来说,宏观经济学主要包括总需求理论、总共给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理论、开放经济理论、宏观经济政策等内容。
对宏观经济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的历史十分悠久,但现代意义上的宏观经济学直到20世纪30代才得以形成和发展起来。
现代宏观经济学诞生的标志是凯恩斯于1936年出版的《就业、息和货币通论》。
宏观经济学在20世纪30年代奠定基础,二战后逐步走向成熟并得到广泛立用,20世纪60年代后的“滞胀”问题使凯斯主义的统治地位受到严重挑战并形成了货币主供给学派、理性预期等学派对立争论的局面,20世纪90年代新凯恩斯主义的形成又使国家干预思想占据主流。
在当代,宏观经济学是发展最为迅猛,应用最为广泛的学科,因而也最为重要的经济学学科。
2 实际GDP答:实际GDP指用以前某一年的价格作为基的价格计算出来的当年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它衡量在两个不同时期经济中产品产量变化,以相同的价格或不变金额来计算个时期所生产的所有产品的价值。
在国民收入账户中,以2010年的价格作为基期来计算实GDP,意味着在计算实际GDP时,用现期的产品产量乘以2010年的产品价格,便可得到以2010年价格出售的现期产出的价值。
3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答: (1)通货膨胀是指在一段时期内,一个经济中大多数商品和劳务的价格水平持续显著地上涨。
它包含三层含义:①通货膨胀经济中一般价格水平的上涨,而不是个别商品或劳务的价格上涨;②通货膨胀是价格的持续上涨,而非一次性上涨;③通货膨胀是价格的显著上涨,而非某些微小的上升,例如每年上升0.5%,不能视为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的严重程度一般用通货膨胀率来衡量。
根据不同标准,可以把通货膨胀划分为不同类型。
根据通货膨胀的表现形式,可分为公开型通货膨胀和隐蔽型通货膨胀;根据通货膨胀的严重程度,可分为爬行式通货膨胀、奔式通货膨胀和恶性通货膨胀;根据通货膨胀发生的原因,可分为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混合型通货膨胀和结构型通货膨胀;根据通货膨胀是否被预期,可分为预期型通货膨胀和未预期型通货膨胀。
(2)通货紧缩是与通货膨胀相对立的概念,是指在一段时期内,一个经济体中一般商品和劳务价格水平的持续显著地下降。
通货紧缩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货币现象,它在实体经济中的根源是总需求对总供给的偏离或现实经济增长率对潜在经济增长率的偏离。
当总需求持续小于总供给,或现实经济增长率持续低于潜在经济增长率时,就会出现通货紧缩现象。
通货紧缩的特征是物价水平的持续下跌。
这个物价水平,严格说来应包括资产价格如股票债券、房地产及商品和服务在内的价格指数,但碍于统计上的局限性,一般在国内用全国零售物价上涨率,在国外用消费价格指数(CPI)作为度量指标。
如果全国零售物价上涨率在零以下且持续时间超过6个月,人们通常理论上就将其界定为典型的通货紧缩。
通货紧缩也是一种实体经济现象。
它通常与经济衰退相伴,表现为投资机会相对减少和投资的边际收益下降,由此造成银行信用紧,货币供应量增长持续下降,信贷增长乏力,消费和投资需求减少,企业普遍开工不足,非自愿失业增加,收入增长速度持续放慢,各个市场普遍低迷。
4失业答:根据国际劳工组织的定义,失业是指某个年龄(中国为16周岁)及以上,在考察期内没有工作,但有工作能力,并且正在寻找工作的状态。
一个人愿意并有能力为获取报酬而工作,且有获取工作的行动,但却没找到工作的情况,就被认为是失业。
失业按其原因可分成多种类型,主要包括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周期性失业三类。
摩擦性失业是指劳动力市场运行机制不完善或者因为经济变动过中的工作转换而产生的失业。
结构性失业是指因为经济结构变化,产业兴衰转移而造成的失业。
周期性失业是由于整体经济的支出和产出水平下降,即经济的需求下降而造成的失业。
5衰退答: 衰退是指实际GDP减少,但不严重的时期,一般的衡量标准是国民生产总值连续两个季度下降。
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包括繁荣、衰退、萧条和复苏四个阶段。
在繁荣阶段,经济活动全面扩张,不断达到新的高峰;在衰阶段,经济在短时间保持均衡后出现紧缩的趋势在萧条阶段,经济出现急剧的收缩和下降,很快从活动量的最高点下降到最低点;在复苏阶段,经济从最低点恢复并逐渐上升到先的活动量高度,进入繁荣。
6萧条答:萧条是指实际GDP严重减少的时期。
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包括繁荣、衰退、萧条和复苏四个阶段。
在繁荣阶段,经济活动全面扩张,不断达到新的高峰;在衰退阶段,经济在短时间保持均衡后出现紧缩的趋势;在萧条阶段,经济出现急剧的收缩和下降,很快从活动量的最高点下降到最低点;在复苏阶段,经济从最低点恢复并逐渐上升到先前的活动量高度,进入繁荣。
7模型答: 模型是指用来描述所研究的经济事物的有关经济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论结构,是现代经济理论的一种主要分析方法,也称为经济数学模型,指用数学形式所表述的经济过程或经济理论结构。
其特点是:以所要研究的问题为中心,从错综复杂的经济现象中概括出一些变量,设立某些假设前提,并根据一定的经济理论把这些变量列成一定的方程式或方程式体系,以表示各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反映经济过程的运行情况,模拟在不同的经济条件下经济主体的行为,同时据以分析过去和现在并预测未来。
现实世界的情况是由各种主要变量和次要变量构成的,因而非常复杂,只有把次要因素排除在外,才能对经济运行进行严格的分析。
运用经济模型,事先作出某些假设,可以排除掉许多次要因素,从而建立起一定的模型,然后通过运用这一模型,可以对错综复杂的现实世界作出极其简单的描述。
8内生变量答: 内生变量又称为非政策性变量,是指在经济机制内部由纯粹的经济因素所决定的,不为政策所左右的变量。
内生变量是“一种模型所要解释的变量”。
内生变量是由模型系统决定的,同时也对模型系统产生影响。
内生变量一般都是经济变量,如市场经济中的价格、利率、汇率等变量。
9外生变量答: 外生变量又称政策性变量,是指在经济机制中受外部因素主要是政策因素影响,而由非经济体系内部因素所决定的变量。
这种变量通常能够由政策控制,并以之作为政府实现其政策目标的变量。
从广义上讲,任何一个系统(或模型)中都存在许多变量,其中自变量和因变量统称为内生变量,而作为给定条件存在的变量则称为外生变量,指不受自变量影响而受外部条件支配的变量。
外生变量一般是确定性变量,或者是具有临界概率分布的随机变量其参数不是模型系统研究的元素。
外生变量影响系统,但本身不受系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