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ftp-ftp区别工作原理

sftp-ftp区别工作原理
sftp-ftp区别工作原理

Sftp和ftp 区别、工作原理等

最近使用SecureFx,涉及了两个不同的安全文件传输协议:

-sftp

-ftp over SSH2

这两种协议是不同的。sftp是ssh内含的协议,只要sshd服务器启动了,它就可用,它本身不需要ftp服务器启动。ftp over SSH2则象一个二传手。

1、SFTP的工作模式:

图1显示了SFTP的工作模式,它是作为SSH2的一个子服务工作的。

图 1 SFTP工作模式

2、FTP over SSH2

此协议还是基于ftp协议的。在此协议中SSH2服务器起了一个桥梁作用,把数据在客户端和ftp之间转发。ftp协议本身包括两个通道,一个是控制通道,另一个是数据通道。

FTP over SSH2有两种情况,半安全连接(Less Secure Connection)和安全连接(Full Secure Connection)。在半安全连接时,ftp客户端先和SSH2服务器连接,在这个连接中无论控制通道和数据通道都是加密的。但是SSH2服务器和ftp服务器之间就不是加密的了,如果ftp服务器运行在另外一台机器上,SSH2服务器和ftp直接就是明文传输。见图2。

图2半安全连接

图3是安全连接模式的情形,SSH2服务器和FTP服务器在同一台服务器上。

图 3 安全连接

FTP(文件传输协议)工作原理

目前在网络上,如果你想把文件和其他人共享。最方便的办法莫过于将文件放FTP服务器上,然后其他人通过FTP客户端程序来下载所需要的文件。

1、FTP架构

如同其他的很多通讯协议,FTP通讯协议也采用客户机/ 服务器(Client / Server )架构。用户可以通过各种不同的FTP客户端程序,借助FTP协议,来连接FTP服务器,以上传或者下载文件。

2、FTP通讯端口知识

FTP服务器和客户端要进行文件传输,就需要通过端口来进行。FTP协议需要的端口一般包括两种:

控制链路--------TCP端口21

所有你发往FTP服务器的命令和服务器反馈的指令都是通过服务器上的21端口传送的。

数据链路--------TCP端口20

数据链路主要是用来传送数据的,比如客户端上传、下载内容,以及列目录显示的内容等。

3、FTP连接的两种方式

在数据链路的建立上,FTP Server 为了适应不同的网络环境,支持两种连接模式:主动模式(Port)和被动模式(Pasv)。其实这两种连接模式主要是针对数据链路进行的,和控制链路无关。

主动模式

主动模式是这样工作的:客户端把自己的高位端口和服务器端口21建立控制链路。所有的控制命令比如Is或get都是通过这条链路传送的。

当客户端需要服务器端给它传送数据时,客户端会发消息给服务器端,告诉自己的位置和打开的高位端口(一般大于1024的端口都就叫高位端口),等候服务器的20端口和客户端打开的端口进行连接,从而进行数据的传输。当服务器端收到信息后,就会和客户端打开的端口连接,这样数据链路就建立起来了。

采用主动模式连接服务器的客户端,当它位于NAT或者防火墙的保护之后时会碰到连接失败的问题。这是因为当防火墙接到服务器发送过来的信息的时候,并不知道应该发送给内部网络中的哪一台客户端造成的。

被动模式

被动模式是这样工作的:当客户端发送数据请求后,服务器也会发信息给客户端,告诉客户端:服务器在本地打开了一个高位端口P,你现在来连接我吧。当客户端收到该信息时,就会去连接服务器端的端口P,连接成功后,数据链路就建立了。

从上面的解释中我们可以看到,两种模式主要的不同是数据连接建立的不同。对于Port模式,是客户端在本地打开一个端口等服务器去连接建立数据连接,而Pasv模式就是服务器打开一个端口等待客户端去建立一个数据连接。

浅析文件传输协议 (ftp) 的工作原理

起初,FTP并不是应用于IP网络上的协议,而是ARPANEt网络中计算机间的文件传输协议,ARPANET是美国国防部组建的老网络,于1960-1980年使用。在那时,FTP的主要功能是在主机间高速可靠地传输文件。目前FTP仍然保持其可靠性,即使在今天,它还

允许文件远程存取。这使得用户可以在某个系统上工作,而将文件存贮在别的系统。例如,如果某用户运行Web服务器,需要从远程主机上取得HTML文件和CGI程序在本机上工作,他需要从远程存储站点获取文件(远程站点也需安装Web服务器)。当用户完成工作后,可使用FTP将文件传回到Web服务器。采用这种方法,用户无需使用Telnet登录到远程主机进行工作,这样就使Web服务器的更新工作变得如此的轻松。

FTP是TCP/IP的一种具体应用,它工作在OSI模型的第七层,TCP模型的第四层上,即应用层,使用TCP传输而不是UDP,这样FTP客户在和服务器建立连接前就要经过一个被广为熟知的"三次握手"的过程,它带来的意义在于客户与服务器之间的连接是可靠的,而且是面向连接,为数据的传输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下面,让我们来看看,一个FTP客户在和服务器连接是怎么样的一个过程(以标准的FTP端口号为例)。

首先,FTP并不像HTTP协议那样,只需要一个端口作为连接(HTTP的默认端口是80,FTP的默认端口是21),FTP需要2个端口,一个端口是作为控制连接端口,也就是21

这个端口,用于发送指令给服务器以及等待服务器响应;另一个端口是数据传输端口,端口号为20(仅PORT模式),是用来建立数据传输通道的,主要有3个作用

从客户向服务器发送一个文件。

从服务器向客户发送一个文件。

从服务器向客户发送文件或目录列表。

其次,FTP的连接模式有两种,PORT和PASV。PORT模式是一个主动模式,PASV 是被动模式,这里都是相对于服务器而言的。为了让大家清楚的认识这两种模式,朗月繁星分别举例说明。

PORT模式

当FTP客户以PORT模式连接服务器时,他动态的选择一个端口号(本次试验是6015)连接服务器的21端口,注意这个端口号一定是1024以上的,因为1024以前的端口都已

经预先被定义好,被一些典型的服务使用,当然有的还没使用,保留给以后会用到这些端口的资源服务。当经过TCP的三次握手后,连接(控制信道)被建立(如图1和图2)。

图1:FTP客户使用FTP命令建立于服务器的连接

图2:用netstat命令查看,控制信道被建立在客户机的6015和服务器的20端口

现在用户要列出服务器上的目录结构(使用ls或dir命令),那么首先就要建立一个数据通道,因为只有数据通道才能传输目录和文件列表,此时用户会发出PORT指令告诉服务器连接自己的什么端口来建立一条数据通道(这个命令由控制信道发送给服务器),当服务器接到这一指令时,服务器会使用20端口连接用户在PORT指令中指定的端口号,用以发送目录的列表(如图3)。

图3:ls命令是一个交互命令,它会首先与服务器建立一个数据传输通道。经验证本次试验客户机使用6044端口

当完成这一操作时,FTP客户也许要下载一个文件,那么就会发出get指令,请注意,这时客户会再次发送PORT指令,告诉服务器连接他的哪个"新"端口,你可以先用netstat -na这个命令验证,上一次使用的6044已经处于TIME_WAIT状态(如图4)。

图4:使用netstat命令验证上一次使用ls命令建立的数据传输通道已经关闭

当这个新的数据传输通道建立后(在微软的系统中,客户端通常会使用连续的端口,也就是说这一次客户端会用6045这个端口),就开始了文件传输的工作。

PASV模式

然而,当FTP客户以PASV模式连接服务器时,情况就有些不同了。在初始化连接这个过程即连接服务器这个过程和PORT模式是一样的,不同的是,当FTP客户发送ls、dir、get等这些要求数据返回的命令时,他不向服务器发送PORT指令而是发送PASV指令,在这个指令中,用户告诉服务器自己要连接服务器的某一个端口,如果这个服务器上的这

个端口是空闲的可用的,那么服务器会返回ACK的确认信息,之后数据传输通道被建立并返回用户所要的信息(根据用户发送的指令,如ls、dir、get等);如果服务器的这个端口被另一个资源所使用,那么服务器返回UNACK的信息,那么这时,FTP客户会再次发送PASV命令,这也就是所谓的连接建立的协商过程。为了验证这个过程我们不得不借助CUTEFTP Pro这个大家经常使用的FTP客户端软件,因为微软自带的FTP命令客户端,不支持PASV模式。虽然你可以使用QUOTE PASV这个命令强制使用PASV模式,但是当你用ls命令列出服务器目录列表,你会发现它还是使用PORT方式来连接服务器的。现在我们使用CUTEFTP Pro以PASV模式连接服务器(如图5)。

图5:使用CUTEFTP Pro以PASV模式连接服务器

请注意连接LOG里有这样几句话:

COMMAND:> PASV

227 Entering Passive Mode (127,0,0,1,26,108)

COMMAND:> LIST

STATUS:> Connecting ftp data socket 127.0.0.1: 6764...

125 Data connection already open; Transfer starting.

226 Transfer complete.

其中,227 Entering Passive Mode (127,0,0,1,26,80). 代表客户机使用PASV模式连接

服务器的26x256+108=6764端口。(当然服务器要支持这种模式)

125 Data connection already open; Transfer starting.说明服务器的这个端口可用,返回ACK信息。

再让我们看看用CUTEFTP Pro以PORT模式连接服务器的情况。其中在LOG里有这样的记录:

COMMAND:> PORT 127,0,0,1,28,37

200 PORT command successful.

COMMAND:> LIST

150 Opening ASCII mode data connection for /bin/ls.

STATUS:> Accepting connection: 127.0.0.1:20.

226 Transfer complete.

STATUS:> Transfer complete.

其中,PORT 127,0,0,1,28,37告诉服务器当收到这个PORT指令后,连接FTP客户的28x256+37=7205这个端口。

Accepting connection: 127.0.0.1:20表示服务器接到指令后用20端口连接7205端口,而且被FTP客户接受。

比较分析

在这两个例子中,请注意: PORT模式建立数据传输通道是由服务器端发起的,服务器使用20端口连接客户端的某一个大于1024的端口;在PASV模式中,数据传输的通道的建立是由FTP客户端发起的,他使用一个大于1024的端口连接服务器的1024以上的某一个端口。如果从C/S模型这个角度来说,PORT对于服务器来说是OUTBOUND,而PASV 模式对于服务器是INBOUND,这一点请特别注意,尤其是在使用防火墙的企业里,比如使用微软的ISA Server 2000发布一个FTP服务器,这一点非常关键,如果设置错了,那么客户将无法连接。

最后,请注意在FTP客户连接服务器的整个过程中,控制信道是一直保持连接的,而数据传输通道是临时建立的。

在本文中把重点放到了FTP的连接模式,没有涉及FTP的其他内容,比如FTP的文件

类型(Type),格式控制(Format control)以及传输方式(Transmission mode)等。不过这些规范大家可能不需要花费过多的时间去了解,因为现在流行的FTP客户端都可以自动的选择正确的模式来处理,对于FTP服务器端通常也都做了一些限制,如下:

类型:A S C I I或图像。

格式控制:只允许非打印。

结构:只允许文件结构。

传输方式:只允许流方式

至于这些内容,限于篇幅在这里就不想再介绍了。希望这篇文章能对大家有些帮助,特别是正在学习ISA Server2000的朋友和一些对FTP不很了解的朋友。

"+userLink+" "; $('miniAd').show(); } }, on

Failure: function(){} }}); } showMiniAd();

FTP协议安全分析

前言

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文件传输协议)是互联网上常用的协议之一,人们用FTP实现互连网上的文件传输。由于TCP/IP协议族在设计时是处在一个相互信任的平台上的,使得在网络安全越来越被重视的今天,TCP/IP协议族的安全性也成为了安全界研究的一个重点,

著名的ARP欺骗,交换环境下的数据监听,中间人攻击,以及DDOS,都利用了TCP/IP 协议的脆弱性,FTP协议也或多或少的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从FTP协议本身出来,探讨一下FTP协议的安全性。

第一章FTP协议

一、协议简介

FTP协议和HTTP协议类似,都是采用的TCP连接,但与HTTP协议不同的是,HTTP协议的所有数据都是通过80端口进行传输(这里不考虑SSL),而FTP把数据和命令分开来处理,我们暂且把它们分别命名为“命令通道”和“数据通道”。命令通道一般是在我们熟悉的21端口,而数据通道通常是一个高端口。例如客户机要从FTP服务器上获取某个文件,首先由客户机登录服务器,与服务器建立连接,这就是我们前面讲的“命令通道”,客户机从这条通道将请求文件的命令发往服务器,服务器接到此命令后将与客户机重新建立一条连接,这就是我们面前讲的“数据通道”,文件数据将通过数据通道传送到客户机。这里我们用图1-1来表示文件传输中的处理过程

用户接口

|

| 命令通道

用户协议解释器--------------服务器协议接口

|

| 数据通道

用户数据传输功能-----------服务器数据传输功能

二、数据表示

FTP协议规范提供了控制文件传送与存储的多种选择。在以下四个方面都须作出一个选择。

1、文件类型

(1)ASCII码文件类型一般情况下ASCII码文件类型是默认选择的。

(2)EBCDIC文件类型该类型传输方式要求两端都是EBCDIC系统。

(3)图像文件类型(也称二进制类型) 数据发送呈现为一个比特流,通常用于传输二进制文件

(4)本地文件类型该方式在具有不同字节大小的主机之间传输二进制文件。

2、格式控制

该选项只对ASCII和EBCDIC文件有效。

(1)非打印

(2)远程登录格式控制

(3)Fortran回车控制

3、结构

(1)文件结构

(2)记录结构

(3)页结构

4、传输方式

(1)流方式

(2)块方式

(3)压缩方式

三、FTP命令

FTP命令和应答是在命令通道以ASCII码开形式传送的,以下给出常用的命令及命令的相关说明:

命令说明

ABOR 放弃先前的FTP命令和数据转输

LIST 列表显示文件或目录

PASS 服务器上的口令

PORT 客户IP地址和端口

QUIT 从服务器上注销

RETR 取一个文件

STOR 存一个文件

SYST 服务器返回系统类型

TYPE 说明文件类型

USER 服务器上的用户名

四、FTP应答

FTP应答都是ASCII码形式的3位数字,并跟有报文选项。3位数字每一位都有不同的意义,这里给出一些常见的反回数字:

125 数据通道已经打开;传输开始。

200 就绪命令。

214 帮助报文。

331 用户名就绪,要求输入口令。

425 不能打开数据通道。

500 语法错误(未认可命令)。

501 语法错误(无效参数)。

502 未实现的MODE(方式命令)类型。

五、连接管理

我们在前面讲了FTP的命令传输和数据传输是通过不同的端口进行传输的,连接管理也就理所当然的成了FTP协议的核心问题。其中最关键的又是数据通道的管理。

数据通道有以下三大用途:

1>从客户向服务器发送一个文件。

2>从服务器向客户发送一个文件。

3>从服务器向客户发送文件域目录列表。

其中传输模式又有主动FTP和被动FTP之分。主动FTP的一般过程如下:

1、客户发出命令建立数据连接。

2、客户通常在客户端主机上为所在数据连接选择一个临时端口号。客户从该端口发布一个被动的打开。

3、客户使用PORT命令从命令通道把数据通道的端口发向服务器。

4、服务器在命令通道上接收端口号,并向客户端主机上的端口发存一个主动的打开。这时服务器的数据通道使用的是20端口。

而被动FTP与主动FTP不同的是它不是由客户主机开一个临时端口,而是由服务器开一个临时端口等待客户机的连接。Fedora自带的vsftp就是采用的被动的传输模式。下面是从登录vsftp,到执行ls,再到退出的全过程。

[xinhe@xinhe xinhe]$ ftp -d xxx.xxx.xxx.xxx

Connected to 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

220 Welcome to ylyz FTP service.

Name (xxx.xxx.xxx.xxx:xinhe): xplore

---> USER xinhe

331 Please specify the password.

Password:

---> PASS XXXX

230 Login successful.

---> SYST

215 UNIX Type: L8

Remote system type is UNIX.

Using binary mode to transfer files.

ftp> ls

ftp: setsockopt (ignored): Permission denied

---> PASV

227 Entering Passive Mode (xxx,xxx,xxx,xxx,204,73)

---> LIST

150 Here comes the directory listing.

drwxr-xr-x 11 48 48 4096 Jul 21 10:52 xxx

drwxr-xr-x 19 48 48 4096 Jul 31 14:18 xxxx

drwx------ 2 0 0 16384 Jun 23 03:18 lost+found

drwxr-xr-x 3 510 510 4096 Aug 03 05:42 software

drwxr-xr-x 2 510 510 4096 Jun 30 09:34 tmp

drwxr-xr-x 6 510 510 4096 Jun 27 08:17 xxxxx

drwxrwxr-x 10 501 501 4096 Aug 12 20:35 xxxxxxx

-rw-r--r-- 1 510 510 12649185 Aug 12 20:34 xxxx

drwxr-xr-x 7 501 12 4096 Jul 03 15:13 xinhe

drwxr-xr-x 7 510 510 4096 Aug 13 19:08 zwell

226 Directory send OK.

Ftp> bye

---> QUIT

221 Goodbye.

以上就是登录某台vsftp的服务器,执行了一个ls然后再退出的全过程,以上是采用的被动传输模式,关键看这一句:

---> PASV

227 Entering Passive Mode (xxx,xxx,xxx,xxx,204,73)

这一句告诉了我们服务器的IP和开临时数据端口,接着便是登录到这一临时端口52297 ,临时端口的算法:204*256+73。为了更清楚的了解之过程,我们对这一过程的数据传送进行了监视。以下是客户机登录临时端口过程中的一段

08/24-15:24:24.052846 0:E0:4C:F0:E0:EA -> 0:D0:F8:51:FC:81 type:0x800 len:0x4A 192.168.10.8:32791 -> xxx.xxx.xxx.xxx:52297 TCP TTL:64 TOS:0x0 ID:39780 IpLen:20 DgmLen:60 DF

******S* Seq: 0x42206DD2 Ack: 0x0 Win: 0x16D0 TcpLen: 40

TCP Options (5) => MSS: 1460 SackOK TS: 849590 0 NOP WS: 0

注:由于测式过程中的服务器是公网上的真实服务器,故屏弊其地址。

第二章安全隐患

以上我们讨论了FTP协议本身和FTP的具体传输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很多地方都存在着安全隐患,随着互联网和普及了深入,网络安全也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在这里我把一些常见的关于FTP的安全隐患提出来,希望引起人们对FTP安全的重视,使FTP服务器和数据传输过程更加安全。

一、FTP服务器软件漏洞

这类安全隐患不是本文讨论的重点,但是在这里必须把它提出来,因为它对于FTP服务供应商来说就是恶梦,也是倍受黑客们关注的焦点,常用的FTP服务软件有Wu-ftpd, ProFTPD,vsftpd,以及windows下常用的Serv-U等,最常见也最可怕的漏洞就是缓冲区溢出,近来Wu-ftpd和Serv-U的溢出漏洞层出不穷,ProFTPD也出现过缓冲区溢出,目前比较安全的还是vsftp,必竞是号称非常安全的FTP。

二、明文口令

前面讲过了,TCP/IP协议族的设计在地相互信任和安全的基础上的,FTP的设计当然也没有采用加密传送,这样的话,FTP客户与服务器之前所有的数据传送都是通过明文的方式,当然也包括了口令。

至从有了交换环境下的数据监听之后,这种明文传送就变得十分危险,因为别人可能从传输过程过捕获一些敏感的信息,如用户名和口令等。像HTTPS和SSH都采用加密解决了这一问题。而FTP仍然是明文传送,而像UINX和LINUX这类系统的ftp账号通常就是系统帐号,(vsftp就是这样做的)。这样黑客就可以通过捕获FTP的用户名和口令来取得系统的帐号,如果该帐号可以远程登录的话,通常采用本地溢出来获得root权限。这样这台FTP 服务器就被黑客控制了。

以下是我捕获的明文传送的数据:

=+=+=+=+=+=+=+=+=+=+=+=+=+=+=+=+=+=+=+=+=+=+=+=+=+=+=+=+=+=+=+=+=+= +=+=+=+

08/24-15:24:13.511233 0:E0:4C:F0:E0:EA -> 0:D0:F8:51:FC:81 type:0x800 len:0x4F 192.168.10.8:32790 -> xxx.xxx.xxx.xxx:21 TCP TTL:64 TOS:0x10 ID:36423 IpLen:20 DgmLen:65 DF

***AP*** Seq: 0x407F7F77 Ack: 0x1BD963BF Win: 0x16D0 TcpLen: 32

TCP Options (3) => NOP NOP TS: 848536 1353912910

55 53 45 52 20 78 70 6C 6F 72 65 0D 0A USER xinhe..

=+=+=+=+=+=+=+=+=+=+=+=+=+=+=+=+=+=+=+=+=+=+=+=+=+=+=+=+=+=+=+=+=+= +=+=+=+

08/24-15:24:13.557058 0:D0:F8:51:FC:81 -> 0:E0:4C:F0:E0:EA type:0x800 len:0x42 xxx.xxx.xxx.xxx:21 -> 192.168.10.8:32790 TCP TTL:56 TOS:0x0 ID:29145 IpLen:20 DgmLen:52 DF

***A**** Seq: 0x1BD963BF Ack: 0x407F7F84 Win: 0x16A0 TcpLen: 32

TCP Options (3) => NOP NOP TS: 1353916422 848536

=+=+=+=+=+=+=+=+=+=+=+=+=+=+=+=+=+=+=+=+=+=+=+=+=+=+=+=+=+=+=+=+=+= +=+=+=+

08/24-15:24:13.560516 0:D0:F8:51:FC:81 -> 0:E0:4C:F0:E0:EA type:0x800 len:0x64 xxx.xxx.xxx.xxx:21 -> 192.168.10.8:32790 TCP TTL:56 TOS:0x0 ID:29146 IpLen:20 DgmLen:86 DF

***AP*** Seq: 0x1BD963BF Ack: 0x407F7F84 Win: 0x16A0 TcpLen: 32

TCP Options (3) => NOP NOP TS: 1353916426 848536

33 33 31 20 50 6C 65 61 73 65 20 73 70 65 63 69 331 Please speci

66 79 20 74 68 65 20 70 61 73 73 77 6F 72 64 2E fy the password.

0D 0A ..

=+=+=+=+=+=+=+=+=+=+=+=+=+=+=+=+=+=+=+=+=+=+=+=+=+=+=+=+=+=+=+=+=+= +=+=+=+

08/24-15:24:13.571556 0:E0:4C:F0:E0:EA -> 0:D0:F8:51:FC:81 type:0x800 len:0x42 192.168.10.8:32790 -> xxx.xxx.xxx.xxx:21 TCP TTL:64 TOS:0x10 ID:36424 IpLen:20 DgmLen:52 DF

***A**** Seq: 0x407F7F84 Ack: 0x1BD963E1 Win: 0x16D0 TcpLen: 32

TCP Options (3) => NOP NOP TS: 848542 1353916426

=+=+=+=+=+=+=+=+=+=+=+=+=+=+=+=+=+=+=+=+=+=+=+=+=+=+=+=+=+=+=+=+=+= +=+=+=+

08/24-15:24:21.364315 0:E0:4C:F0:E0:EA -> 0:D0:F8:51:FC:81 type:0x800 len:0x54 192.168.10.8:32790 -> xxx.xxx.xxx.xxx:21 TCP TTL:64 TOS:0x10 ID:36425 IpLen:20 DgmLen:70 DF

***AP*** Seq: 0x407F7F84 Ack: 0x1BD963E1 Win: 0x16D0 TcpLen: 32

TCP Options (3) => NOP NOP TS: 849321 1353916426

50 41 53 53 20 78 70 6C 6F 72 65 5F 32 30 30 34 PASS test

0D 0A ..

=+=+=+=+=+=+=+=+=+=+=+=+=+=+=+=+=+=+=+=+=+=+=+=+=+=+=+=+=+=+=+=+=+= +=+=+=+

这样就我们就可以看到该ftp服务器上的用户名是:xinhe和密码:test。

三、FTP旗标

这个问题相对来说不是很严重,现在很多服务软件都有这类问题,黑客在发起攻击之前一般要先确定对方所用的版本号。这样便于选择攻击程序。以下是一个例子:

[xinhe@xinhe xinhe]$ ftp xxx.xxx.xxx.xxx

Connected to 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

220-Serv-U FTP Server v5.1 for WinSock ready...

220 S TEAM

这此信息我们可知该服务器使用的服务软件可能就是Serv-U 5.1

四、通过FTP服务器进行端口扫描

FTP客户端所发送的PORT命令告诉服务器FTP服务器传送数据时应当连向的IP和端口,通常,这就是FTP客户所在机器的IP地址及其所绑定的端口。然而FTP协议本身并没有要求客户发送的PORT命令中必须指定自已的IP。

利用这一点,黑客就可以通过第三方FTP服务器对目标机器进行端口扫描,这种方式一般称为FTP反射,对黑客而言,这种扫描方式具有以下两个优点:

(1)提供匿名性

由于端口扫描的源地址为FTP服务器的IP地址,而不是黑客的机器,所以这种方式很好的隐藏了黑客的真实IP。

(2)避免阻塞

由于通过第三方FTP服务器进行扫描,即使目标机器通过添加内核ACL或无效路由来自动阻塞对其进行扫描的机器,但黑客可以过不过的FTP服务器来完成其扫描工作。

Nmap就可以实现这一扫描过程,以下是一次利用ftp服务器进行扫描的实例。

[xinhe@xinhe xinhe]$ nmap -b xinhe:test@xxx.xxx.xxx.xxx:21 -v xxx.xxx.xxx.xxx

Hint: if your bounce scan target hosts aren't reachable from here, remember to use -P0 so we don't try and ping them prior to the scan

Starting nmap 3.48 ( https://www.360docs.net/doc/5414285177.html,/nmap/ ) at 2004-08-24 20:16 CST Resolved ftp bounce attack proxy to 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

Machine xxx.xxx.xxx.xxx MIGHT actually be listening on probe port 80 Host xxx.xxx.xxx.xxx appears to be up ... good.

Attempting connection to ftp://xinhe:test@xxx.xxx.xxx.xxx:21 Connected:220 Welcome to FTP service.

Login credentials accepted by ftp server!

Initiating TCP ftp bounce scan against xxx.xxx.xxx.xxx at 20:16 Adding open port 237/tcp

Deleting port 237/tcp, which we thought was open

Changed my mind about port 237

Adding open port 434/tcp

Deleting port 434/tcp, which we thought was open

Changed my mind about port 434

Adding open port 1509/tcp

Deleting port 1509/tcp, which we thought was open

Changed my mind about port 1509

Adding open port 109/tcp

Deleting port 109/tcp, which we thought was open

Changed my mind about port 109

Adding open port 766/tcp

Deleting port 766/tcp, which we thought was open

Changed my mind about port 766

Adding open port 1987/tcp

Deleting port 1987/tcp, which we thought was open

Changed my mind about port 1987

Adding open port 5998/tcp

Deleting port 5998/tcp, which we thought was open

Changed my mind about port 5998

Adding open port 1666/tcp

Deleting port 1666/tcp, which we thought was open

Changed my mind about port 1666

Adding open port 506/tcp

Deleting port 506/tcp, which we thought was open

Changed my mind about port 506

caught SIGINT signal, cleaning up

五、数据劫持

我们在前面讲了FTP的数据传输过程,同样FTP协议本身本并没有要求传输命令的客户IP 和进行数据传输的客户IP一致,这样黑客就有可能劫持到客户和服务器之间传送的数据。根据数据传输的模式可把数据劫持分为主动数据劫持和被动数据劫持。

1、被动数据劫持

跟据前面讲的被动传输过程我们可以看出,在FTP客户端发出PASV或PORT命令之后并且在发出数据请求之前,存在一个易受攻击的窗口。如果黑客能猜到这个端口,就能够连接并载取或替换正在发送的数据。

要实现被动数据劫持就必须知道服务器上打开的临时端口号,然后很多服务器并不是随机选取端口,而是采用递增的方式,这样黑客要猜到这个端口号就不是很难了。

2、主动数据劫持

主动数据劫持比被动数据劫持要困难很多,因为在主动传输的模式下是由客户打开临时端口来进行数据传输,而黑客是很难找到客户的IP和临时端口的。

第三章安全策略

一、使用较比安全的系统和FTP服务软件

这里安全的系统主要是最好不要采用windows系统作服务器,因为系统本身的安全性就很成问题,windows每年都要暴N个漏洞,一旦有溢出漏洞很可能就能拿到管理员权限。一旦系统被入侵了,运行在此系统之上的服务也就无安全性可言。Linux和BSD都将是不错的选择。

服务软件采用漏洞比较少的,如vsftp,而且确保版本的更新。

二、使用密文传输用户名和口令

这里我们可以采用scp和sftp,也可以使用SSH来转发。这样即使黑客能监听到客户与服务器之间的数据交换,没有密钥也得不到口令。使用SSH转发有一些条件限制,首先要求服务器和客户端都是主动模式,然后是服务器必须允许命令通道之外的机器向其发送PORT 命令。

三、更改服务软件的旗标

更改服务软件的旗标能起到迷惑攻击者的作用,至少能迷惑很多扫描器,造成扫描器的误报,但更改旗标并不是解决安全问题的根本办法,安全漏洞不会因为旗标不同而消失,不过更改总比不改要好一些。现在大多数的服务端软件都可以在配置文件里更改该FTP的旗标。

四、加强协议安全性

这一点是服务软件的提供商需要做的,一是对PORT命令进行检查,PORT后的IP应和客户主机是同一IP,我们对FTP的攻击很多都是通过构造特殊的PORT命令来实现的,所以PORT命令的使用对于攻击者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做到这一点并不是很容易,Wu- ftpd就花了几年的时间。目前针对数据劫持还没什么完美的防御方法,目前能做的就是检查命令通道和数据通道的IP地址是不是一致,但这也不能百分之百地防止数据劫持的发生。因为客户机和黑客可能处于同一内网。

后记

网络已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网络安全也越来越显得重要,FTP协议安全只是网络安全中一个很小的部分,网络安全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这篇文章由于时间的关系写得比较浅显,没有把FTP服务软件的源码拿出来讲(很多好的东西都是开源的),我想如果能把源码拿来对照源码讲FTP的传输过程,这样我们会对FTP的传输过程有一个本质的了解,也更容易从中找到某些不为人知的安全隐患。

常用压力传感器原理分析

常用压力传感器原理分析 振膜式谐振压力传感器 振膜式压力传感器结构如图(a)所示。振膜为一个平膜片,且与环形壳体做成整体结构,它和基座构成密封的压力测量室,被测压力 p经过导压管进入压力测量室内。参考压力室可以通大气用于测量表压,也可以抽成真空测量绝压。装于基座顶部的电磁线圈作为激振源给膜片提供激振力,当激振 频率与膜片固有频率一致时,膜片产生谐振。没有压力时,膜片是平的,其谐振频率为 f0;当有压力作用时,膜片受力变形,其张紧力增加,则相应的谐振频率也随之增加,频率随压力变化且为单值函数关系。 在膜片上粘贴有应变片,它可以输出一个与谐振频率相同的信号。此信号经放大器放大后,再反馈给激振线圈以维持膜片的连续振动,构成一个闭环正反馈自激振荡系统。如图(b)所示 压电式压力传感器 某些电介质沿着某一个方向受力而发生机械变形(压缩或伸长)时,其内部将发生极化现象,而在其某些表面上会产生电荷。当外力去掉后,它又会重新回到不带电 的状态,此现象称为“压电效应”。常用的压电材料有天然的压电晶体(如石英晶体)和压电陶瓷(如钛酸钡)两大类,它们的压电机理并不相同,压电陶瓷是人造 多晶体,压电常数比石英晶体高,但机械性能和稳定性不如石英晶体好。它们都具有较好特性,均是较理想的压电材料。 压电式压力传感器是利用压电材料的压电效应将被测压力转换为电信号的。由压电材料制成的压电元件受到压力作用时产生的电荷量与作用力之间呈线性关系: Q=kSp 式中 Q为电荷量;k为压电常数;S为作用面积;p为压力。通过测量电荷量可知被测压力大小。 图1为一种压电式压力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压电元件夹于两个弹性膜片之间,压电元件的一个侧面与膜片接触并接地,另一侧面通过引线将电荷量引出。被测压力 均匀作用在膜片上,使压电元件受力而产生电荷。电荷量一般用电荷放大器或电压放大器放大,转换为电压或电流输出,输出信号与被测压力值相对应。 除在校准用的标准压力传感器或高精度压力传感器中采用石英晶体做压电元件外,一般压电式压力传感器的压电元件材料多为压电陶瓷,也有用高分子材料(如聚偏二氟乙稀)或复合材料的合成膜的。

简述汽车安全气囊的工作原理(最新版)

( 安全论文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简述汽车安全气囊的工作原理 (最新版) Safety is inseparable from production and efficiency. Only when safety is good can we ensure better production. Pay attention to safety at all times.

简述汽车安全气囊的工作原理(最新版) 摘要:本文简单介绍了汽车安全气囊系统(SRS)基本的组成、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并对奥迪A6轿车安全气囊系统的检修做简要说明。然后简单介绍了几种安全气囊新技术。 关键词:汽车安全气囊工作原理检修发展方向 1前言 随着汽车综合性能的提高,汽车的安全装置越来越重要,汽车的安装置分为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两种,主动安全装置(如ABS、ASR 等)是指汽车防止发生事故的能力,被动安全装置是指汽车一旦发生事故,汽车保护乘员的能力。汽车发生事故时,对乘员的伤害是在瞬间发生的,例如,以车速50公里/时进行正面撞车时,其发生时间只有十分之一秒左右。为了在这样短暂的时间中防止或减小对乘员的伤害,目前汽车主要装有安全带、防撞式车身和安全气囊防护

系统(SRS是英文SupplementalRestraintSystem的缩写)等。 2汽车安全气囊发展 安全气囊是1953年由美国人约翰·赫缀克发明的。1973年日本本田汽车公司引进安全气囊技术进行实车应用。经过了30多年的漫长历程,直至1984年,汽车碰撞安全标准(FMVSS208)在美国经多次被废除后又重新被认可并开始实施,其中规定从1995年9月1日以后制造的轿车前排座前均应装备安全气囊,同时还要求1998年以后的新轿车都装备驾驶者和乘客用的安全气囊,自此才确认了安全气囊的作用。如今,这个在当年颇具创意性的发明已转为千百万个产品,种类也发展为正面气囊、侧面气囊、安全气帘等等。各国生产的中高级轿车,大多数都装有安全气囊,有些轿车已将安全气囊列入必装件。在国内消费者对汽车被动安全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目前除了极少数高级车装备了侧面气囊之外,大部分车型还只是安装了正面气囊。 3汽车安全气囊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工作过程 3.1汽车安全气囊系统的基本组成

温度传感器工作原理

温度传感器工作原理 温度传感器temperature transducer,利用物质各种物理性质随温度变化的规律把温度转换为可用输出信号。温度传感器是温度测量仪表的核心部分,品种繁多。按测量方式可分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两大类,按照传感器材料及电子元件特性分为热电阻和热电偶两类。现代的温度传感器外形非常得小,这样更加让它广泛应用在生产实践的各个领域中,也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无数的便利和功能。 温度传感器有四种主要类型:热电偶、热敏电阻、电阻温度检测器(RTD)和IC温度传感器。IC温度传感器又包括模拟输出和数字输出两种类型。 1.热电偶的工作原理当有两种不同的导体和半导体A和B组成一个回路,其两端相互连接时,只要两结点处的温度不同,一端温度为T,称为工作端或热端,另一端温度为TO,称为自由端(也称参考端)或冷端,则回路中就有电流产生,如图2-1(a)所示,即回路中存在的电动势称为热电动势。这种由于温度不同而产生电动势的现象称为塞贝克效应。与塞贝克有关的效应有两个:其一,当有电流流过两个不同导体的连接处时,此处便吸收或放出热量(取决于电流的方向),称为珀尔帖效应;其二,当有电流流过存在温度梯度的导体时,导体吸收或放出热量(取决于电流相对于温度梯度的方向),称为汤姆逊效应。两种不同导体或半导体的组合称为热电偶。热电偶的热电势EAB(T,T0)是由接触电势和温差电势合成的。接触电势是指两种不同的导体或半导体在接触处产生的电势,此电势与两种导体或半导体的性质及在接触点的温度有关。温差电势是指同一导体或半导体在温度不同的两端产生的电势,此电势只与导体或半导体的性质和两端的温度有关,而与导体的长度、截面大小、沿其长度方向的温度分布无关。无论接触电势或温差电势都是由于集中于接触处端点的电子数不同而产生的电势,热电偶测量的热电势是二者的合成。当回路断开时,在断开处a,b之间便有一电动势差△V,其极性和大小与回路中的热电势一致,如图2-1(b)所示。并规定在冷端,当电流由A流向B时,称A为正极,B为负极。实验表明,当△V 很小时,△V与△T成正比关系。定义△V对△T的微分热电势为热电势率,又称塞贝克系数。塞贝克系数的符号和大小取决于组成热电偶的两种导体的热电特性和结点的温度

(完整版)四种压力传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及特点

(1) 1 dR d R dA A 四种压力传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及特点 一:电阻应变式传感器 1 1电阻应变式传感器定义 被测的动态压力作用在弹性敏感元件上, 使它产生变形,在其变形的部位粘 贴有电阻应变片,电阻应变片感受动态压力的变化,按这种原理设计的传感器称 为电阻应变式压力传感器。 1.2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所粘贴的金属电阻应变片主要有丝式应变片与箔式应变片 箔式应变片是以厚度为0.002―― 0.008mm 的金属箔片作为敏感栅材料,,箔 栅宽度为0.003――0.008mm 。丝式应变片是由一根具有高电阻系数的电阻丝 (直 径0. 015--0. 05mm ),平行地排成栅形(一般2――40条),电阻值60――200 ?, 通常为 120 ?,牢贴在薄纸片上,电阻纸两端焊有引出线,表面覆一层薄纸,即 制成了纸基的电阻丝式应变片。测量时,用特制的胶水将金属电阻应变片粘贴于 待测的弹性敏感元件表面上,弹性敏感元件随着动态压力而产生变形时, 电阻片 也跟随变形。如下图所示。B 为栅宽,L 为基长。 I 绘式应吏片 b )笹式应变片 材料的电阻变化率由下式决定:

式中; R—材料电阻2

3 —材料电阻率 由材料力学知识得; K —金属电阻应变片的敏感度系数 式中K 对于确定购金属材料在一定的范围内为一常数,将微分 dR 、dL 改写成增 量出、/L,可得 由式(2)可知,当弹性敏感元件受到动态压力作用后随之产生相应的变形 而形应变值可由丝式应变片或箔式应变片测出,从而得到了 ZR 的变化,也就得 到了动态压力的变化,基于这种应变效应的原理实现了动态压力的测量。 1.3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的分类及特点 「测低压用的膜片式压力传感器 常用的电阻应变式压力传感器包括彳测中压用的膜片一一应变筒式压力传感器 -测高压用 的应变筒式压力传感器 1.3.1膜片一一应变筒式压力传感器的特点 该传感器的特点是具有 较高的强度和抗冲击稳定性,具有优良的静态特性、 动态特性和较高的自震频率,可达30khz 以上,测量的上限压力可达到9.6mp a 。 适于测量高频脉动压力,又加上强制水冷却。也适于高温下的动态压力测量,如 火箭发动机的压力测量,内燃机、压气机等的压力测量。 1.3.2膜片式应变压力传咸器的特点 A 这种膜片式应变压力传感器不宜测量较大的压力,当变形大时,非线性 较大。但小压力测量中由于变形很小,非线性误差可小于 0.5%,同时又有较高 的灵敏度,因此在冲击波的测量中,国内外都用过这种膜片式压力传感器。 B 这种传感器与膜片一应变筒式压力传感器相比, 自振频率较低,因此在低dR "R [(1 2 ) C(1 2 )]

温度传感器原理

一、温度传感器热电阻的应用原理 温度传感器热电阻是中低温区最常用的一种温度检测器。它的主要特点是测量精度高,性能稳定。其中铂热是阻的测量精确度是最高的,它不仅广泛应用于工业测温,而且被制成标准的基准仪。 1.温度传感器热电阻测温原理及材料 温度传感器热电阻测温是基于金属导体的电阻值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加这一特性来进行温度测量的。温度传感器热电阻大都由纯金属材料制成,目前应用最多的是铂和铜,此外,现在已开始采用甸、镍、锰和铑等材料制造温度传感器热电阻。 2.温度传感器热电阻的结构

(1)精通型温度传感器热电阻工业常用温度传感器热电阻感温元件(电阻体)的结构及特点见表2-1-11。从温度传感器热电阻的测温原理可知,被测温度的变化是直接通过温度传感器热电阻阻值的变化来测量的,因此,温度传感器热电阻体的引出线等各种导线电阻的变化会给温度测量带来影响。为消除引线电阻的影响同般采用三线制或四线制,有关具体内容参见本篇第三章第一节. (2)铠装温度传感器热电阻铠装温度传感器热电阻是由感温元件(电阻体)、引线、绝缘材料、不锈钢套管组合而成的坚实体,如图2-1-7所示,它的外径一般为φ2~φ8mm,最小可达φmm。 与普通型温度传感器热电阻相比,它有下列优点:①体积小,内部无空气隙,热惯性上,测量滞后小;②机械性能好、耐振,抗冲击;③能弯曲,便于安装④使用寿命长。

(3)端面温度传感器热电阻端面温度传感器热电阻感温元件由特殊处理的电阻丝材绕制,紧贴在温度计端面,其结构如图2-1-8所示。它与一般轴向温度传感器热电阻相比,能更正确和快速地反映被测端面的实际温度,适用于测量轴瓦和其他机件的端面温度。 (4)隔爆型温度传感器热电阻隔爆型温度传感器热电阻通过特殊结构的接线盒,把其外壳内部爆炸性混合气体因受到火花或电弧等影响而发生的爆炸局限在接线盒内,生产现场不会引超爆炸。隔爆型温度传感器热电阻可用于Bla~B3c级区内具有爆炸危险场所的温度测量。 3.温度传感器热电阻测温系统的组成 温度传感器热电阻测温系统一般由温度传感器热电阻、连接导线和显示仪表等组成。必须注意以下两点: ①温度传感器热电阻和显示仪表的分度号必须一致

安全气囊的构成与工作原理

题目:《安全气囊的发展与运用》 院系:汽车与电气工程系 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 姓名:杨旭东 学号:0902020330 指导教师:许和进 2 0 1 1 年6 月12 日

论安全气囊的发展与运用 第一章:概述 随着公路条件的大幅度改善,现代汽车的行驶速度日益提高,“安全”已成为汽车发展进程中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作为汽车被动安全性重要措施之一的乘员辅助保护系统(SRS),近年来在车辆上得到了迅速普及。1.1安全气囊系统的功能: 当汽车遭受碰撞导致车速急剧变化时,气囊(图1-1)迅速膨胀,在驾驶员、乘员与车内构件之间迅速铺垫一个气垫,使驾驶员、乘员头部与胸部压在充满气体的气囊上,利用气囊的阻尼作用和气囊排气节流的阻尼作用来吸收人体惯性力产生的动能,从而减轻人体遭受伤害的程度。现代汽车在驾驶员前端方向盘中央普遍装有安全气囊系统,有些汽车在驾驶员副座前的工具箱上端也装有安全气囊系统。 图1-1 安全气囊 1.2安全气囊系统的分类: (1)按照气囊的数量包可分为单气囊系统(只装在驾驶员一侧)、双气囊系统(正、副驾驶员侧各有一个安全气囊)和多气囊系统(前排安全气囊、后排安全气囊、侧面安全气囊)。

图1-2 多方位安全气囊 (2)按大小可分为保护全身的安全气囊、保护整个上身的大型气囊和保护面部的小型护面气囊。 (3)按照保护对象不同可分为驾驶员防撞安全气囊、前排乘员防撞安全气囊、后排乘员防撞安全气囊与侧面防撞安全气囊几种。 1、驾驶员防撞安全气囊 驾驶员防撞安全气囊装在方向盘上,分美式和欧式两种。美式气囊是假定驾驶员没有佩戴座椅安全带设计的,其容积较大,为60L。欧式气囊是假定驾驶员佩戴座椅安全带而设计的,其窖较小,约40L。 2、前排乘员防撞安全气囊 由于副驾驶位置乘员在车内位置不固定且前方空间较大,因此为保护其撞车时免受伤害,设计的防撞安全气囊也较大。美式约160L左右,欧式约75L左右(后者考虑了乘员受座椅安全带的约束)。 3、后排乘员防撞安全气囊 装在前排座椅上,防止后排乘员在撞车时受到伤害。 4、侧面防撞安全气囊 装在车门上,防止驾驶员及乘员受侧面撞击。 (4)按发气剂。安全气囊按其使用的发气剂不同,可分为叠氧化钠型和液态氢型,但前者应用较多。 1.3安全气囊的发展方向: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对汽车安全重视程度的提高,汽车安全技术中的安全气囊技术近年来也发展得很快,智能化、多安全气囊是今后整体安全气囊系统发展的必然趋势。 新的技术可以更好地识别乘客类型,采取不同的保护措施。系统采用重量、红外、超声波等传感器来判断乘客与仪表板远近、重量、身高等

压力传感器原理及应用-称重技术

压力传感器是压力检测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各种压力敏感元件将被测压力信号转换成容易测量的电 信号作输出,给显示仪表显示压力值,或供控制和报警使用。 压力传感器的种类繁多,如压阻式压力传感器、应变式压力传感器、压电式压力传感器、电容式压力传感 器、压磁式压力传感器、谐振式压力传感器及差动变压器式压力传感器,光纤压力传感器等。 一、压阻式压力传感器 固体受力后电阻率发生变化的现象称为压阻效应。压阻式压力传感器是基于半导体材料(单晶硅)的压阻效应原理制成的传感器,就是利用集成电路工艺直接在硅平膜片上按一定晶向制成扩散压敏电阻,当硅膜片 受压时,膜片的变形将使扩散电阻的阻值发生变化。 压阻式具有极低的价格和较高的精度以及较好的线性特性。 1、压阻式压力传感器基本介绍 压阻式传感器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利用半导体材料的体电阻做成粘贴式应变片,称为半导体应变片,因此 应变片制成的传感器称为半导体应变式传感器,另一种是在半导体材料的基片上用集成电路工艺制成的扩 散电阻,以此扩散电阻的传感器称为扩散型压阻传感器。 半导体应变式传感器半导体应变式传感器的结构形式基本上与电阻应变片传感器相同,也是由弹性敏感元件等三部分组成,所不同的是应变片的敏感栅是用半导体材料制成。半导体应变片与金属应变片相比,最 突出的优点是它的体积小而灵敏高。它的灵敏系数比后者要大几十倍甚至上百倍,输出信号有时不必放大 即可直接进行测量记录。此外,半导体应变片横向效应非常小,蠕变和滞后也小,频率响应范围亦很宽, 从静态应变至高频动态应变都能测量。由于半导体集成化制造工艺的发展,用此技术与半导体应变片相结 合,可以直接制成各种小型和超小型半导体应变式传感器,使测量系统大为简化。但是半导体应变片也存 在着很大的缺点,它的电阻温度系统要比金属电阻变化大一个数量级,灵敏系数随温度变化较大它的应变 —电阻特性曲线性较大,它的电阻值和灵敏系数分散性较大,不利于选配组合电桥等等。 扩散型压阻式传感器扩散型压阻传感器的基片是半导体单晶硅。单晶硅是各向异性材料,取向不同时特性不一样。因此必须根据传感器受力变形情况来加工制作扩散硅敏感电阻膜片。 利用半导体压阻效应,可设计成多种类型传感器,其中压力传感器和加速度传感器为压阻式传感器的基本 型式。 硅压阻式压力传感器由外壳、硅膜片(硅杯)和引线等组成。硅膜片是核心部分,其外形状象杯故名硅杯,在硅膜上,用半导体工艺中的扩散掺杂法做成四个相等的电阻,经蒸镀金属电极及连线,接成惠斯登电桥 再用压焊法与外引线相连。膜片的一侧是和被测系数相连接的高压腔,另一侧是低压腔,通常和大气相连,也有做成真空的。当膜片两边存在压力差时,膜片发生变形,产生应力应变,从而使扩散电阻的电阻值发 生变化,电桥失去平衡,输出相对应的电压,其大小就反映了膜片所受压力差值。

温度传感器工作原理

温度传感器工作原理 1.引脚★ ●GND接地。 ●DQ为数字信号输入\输出端。 ●VDD为外接电源输入端(在寄生电源接线方式时接地) 2.与单片机的连接方式★ 单线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与单片机连接电路非常简单,引脚1接地(GND),引脚3(VCC)接电源+5V,引脚2(DQ)接单片机输入\输出一个端口,电压+5V和信号线(DQ)之间接有一个4.7k的电阻。 由于每片DS18B20含有唯一的串行数据口,所以在一条总线上可以挂接多个DS18B20芯片。 外部供电方式单点测温电路如图★ 外部供电方式多点测温电路如图★ 3.DS18B20的性能特点 DS18B20温度传感器是美国DALLAS半导体公司最新推出的一种改进型智能温度传感器。与传统的热敏电阻等测温元件相比,它能直接读出被测温度,并且可根据实际要求通过简单的编程实现9~12位的数字值读数方式。DS18B20的性能特点如下: ●独特的单线接口仅需要一个端口引脚进行通信。 ●多个DS18B20可以并联在唯一的三线上,实现多点组网功能。 ●不需要外部器件。 ●在寄生电源方式下可由数据线供电,电压围为3.0~5.5V。 ●零待机功耗。

●温度以9~12位数字量读出 ●用户可定义的非易失性温度报警设置。 ●报警搜索命令识别并标识超过程序限定温度(温度报警条件)的器件。 ●负电压特性,电源极性接反时,温度计不会因发热而烧毁,只是不能正常工作。 4.部结构 .DS18B20采用3脚PR—35封装或8脚SOIC封装,其部结构框图★ 64位ROM的位结构如图★◆。开始8位是产品类型的编号;接着是每个器件的唯一序号,共有48位;最后8位是前面56位的CRC检验码,这也是多个DS18B20可以采用单线进行通信的原因。非易失性温度报警触发器TH和TL,可通过软件写入用户报警上下限数据。 MSB LSB MSB LSB MSB LSB DS18B20温度传感器的部存储器还包括一个高速暂存RAM和一个非易失性的可电擦除的E2PROM。 高速暂存RAM的结构为9字节的存储器,结构如图★。前2字节包含测得的温度信息。第3和4字节是TH和TL的拷贝,是易失的,每次上电复位时被刷新。第5字节为配置寄存器,其容用于确定温度值的数字转换分辨率,DS18B20工作时按此寄存器中的分辨率将温度转化为相应精度的数值。该字节各位的定义如图★,其中,低5位一直为1;TM是测试模式位,用于设置DS18B20在工作模式还是在测试模式,在DS18B20出厂时,该位被设置为0,用户不要去改动;R0和R1决定温度转化的精度位数,即用来设置分辨率,其定义方法见表★ 高速暂存RAM的第6、7、8字节保留未用,表现为全逻辑1。第9字节是前面所有8

压力传感器工作原理

压力传感器 压力传感器是工业实践、仪器仪表控制中最为常用的一种传感器,并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自控环境,涉及水利水电、铁路交通、生产自控、航空航天、军工、石化、油井、电力、船舶、机床、管道等众多行业。 力学传感器的种类繁多,如电阻应变片压力传感器、半导体应变片压力传感器、压阻式压力传感器、电感式压力传感器、电容式压力传感器、谐振式压力传感器及电容式加速度传感器等。但应用最为广泛的是压阻式压力传感器,它具有极低的价格和较高的精度以及较好的线性特性。下面我们主要介绍这类传感器。 1、压阻式压力传感器原理与应用: 压阻式压力传感器是利用单晶硅材料的压阻效应和集成电路技术制成的传感器。压阻式传感器常用于压力、拉力、压力差和可以转变为力的变化的其他物理量(如液位、加速度、重量、应变、流量、真空度)的测量和控制。 压阻效应 当力作用于硅晶体时,晶体的晶格产生变形,使载流子从一个能谷向另一个能谷散射,引起载流子的迁移率发生变化,扰动了载流子纵向和横向的平均量,从而使硅的电阻率发生变化。这种变化随晶体的取向不同而异,因此硅的压阻效应与晶体的取向有关。硅的压阻效应不同于金属应变计,前者电阻随压力的变化主要取决于电阻率的变化,后者电阻的变化则主要取决于几何尺寸的变化(应变),而且前者的灵敏度比后者大50~100倍。 压阻式压力传感器结构 压阻式压力传感器采用集成工艺将电阻条集成在单晶硅膜片上,制成硅压阻芯片,并将此芯片的周边固定封装于外壳之内,引出电极引线。压阻式压力传感器又称为固态压力传感器,它不同于粘贴式应变计需通过弹性敏感元件间接感受外力,而是直接通过硅膜片感受被测压力的。硅膜片的一面是与被测压力连通的高压腔,另一面是与大气连通的低压腔。硅膜片一般设计成周边固支的圆形,直径与厚度比约为20~60。在圆形硅膜片(N型)定域扩散4条P杂质电阻条,并接成全桥,其中两条位于压应力区,另两条处于拉应力区,相对于膜片中心对称。硅柱形敏感元件也是在硅柱面某一晶面的一定方向上扩散制作电阻条,两条受拉应力的电阻条与另两条受压应力的电阻条构成全桥。

安全气囊及其工作原理

安全气囊系统及工作原理- - 汽车的安全性分为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两种,主动安全是指汽车防止发生事故的能力,被动安全是指在万一发生事故的情况下,汽车保护乘员的能力。当汽车发生事故时,对乘员的伤害是在瞬间发生的。例如,以车速50公里/时进行正面撞车时,其发生时间只有十分之一秒左右。为了在这样短暂的时间中防止对乘员的伤害,必须设置安全装备,目前主要有安全带、防撞式车身和安全气囊防护系统(Supplemental Inflatable Restraint System,简称SRS)等。由于很多事故是难以避免的,因此被动安全性也非常重要,安全气囊作为被动安全性的研究成果,由于使用方便,效果显著,造价不高,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普及。 安全气囊发展史 安全气囊从1952年就取得了专利,但在应用推广中经历了几上几下的波折,足足走过了30多年的漫长路途。直至1984年,汽车碰撞安全标准(FMVSS208)在美国经多次被废除后又重新被认可并开始实施,其中规定从1995年9月1日以后制造的轿车前排座前均应装备安全气囊,同时还要求1998年以后的新轿车都装备驾驶者和乘客用的安全气囊,自此才确认了安全气囊的作用。如今,这个在当年颇具创意性的发明已转为千百万个产品,种类也发展为正面气囊、侧面气囊、安全气帘等等。各国生产的中高级轿车,大多数都装有安全气囊,有些轿车已将安全气囊列入必装件。在国内,随着CMVDR294碰撞安全法规的开始实施,国内消费者对汽车被动安全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目前除了极少数高级车装备了侧面气囊之外,大部分车型还只是安装了正面气囊。安全气囊系统组成驾驶员处的安全气囊是存放在方向盘衬垫内,因此,当您看见方向盘上标有"SRS"或"Airbag"字样,就可知此车装有安全气囊。安全气囊系统主要由传感器、微处理器、气体发生器和气囊等主要部件组成。传感器和微处理器用以判断撞车程度,传递及发送信号;气体发生器根据信号指示产生点火动作,点燃固态燃料并产生气体向气囊充气,使气囊迅速膨胀。气囊装在方向盘毂内紧靠缓冲垫处,其容量约50至90升不等,做气囊的布料具有很高的抗拉强度,多以尼龙材质制成,折叠起来的表面附有干粉,以防安全气囊粘着在一起在爆发时被冲破;为了防止气体泄漏,气囊内层涂有密封橡胶;同时气囊设有安全阀,当充气过量或囊内压力超过一定值时会自动泄放部分气体,避免将乘客挤压受伤;气囊中所用的气体多是氮气。 安全气囊的工作原理 典型的气囊系统包括二个组成部分:探测碰撞点火装置(或称传感器),气体发生器的气囊(或称气袋)。当传感器开关启动后,控制线路即开始处于工作状态,并借着侦测回路来判断是否真有碰撞发生。如果讯号是同时来自两个传感器的话才会使安全气囊开始作用。由于汽车的发电机及蓄电池通常都处于车头易受损的部位,因此,安全气囊的控制系统皆具有自备的电源以确保作用的发挥。在判定施放安全气囊的条件正确之后,控制回路便会将电流送至点火器,借着瞬时快速加热,将内含的氮化钠推进剂点燃。在近乎爆炸的化学反应快速发生的同时,会产生大量无害的以氮气为主的气体,将气囊充气至饱满的状态,并借着强大的冲击力,气囊能够冲开方向盘上的盖而完全展开,以保护驾驶者头部不受伤害。同时在推进剂点燃的过程之中,点火器总成中的金属网罩可冷却快速膨胀的气体,随即气囊可由设计好的小排气口排气,以发挥逐渐缓冲功能,并避免在车身仍继续移动时阻碍碰撞后的视线。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传感器只有在满足了一定的条件下才会工作。安全气囊的传感器的设计有很多种,有一部分是采用摆锤或杠杆式开关,还有的是弹簧负载的转轮式,此外还有用水银开关的产品。但不论感测器开关型式如何,都必须有足够的撞击力才能使得开关启动,同时这个撞击力必须来自正的方向才行。通常这个撞击力约等于以时速25公里至50公里左右碰撞固定物所产生的结果。当汽车受到这种高速碰撞时,装在车前端的碰撞传感器和装在汽车中部的安全传感器,就可检测到车速突然减速,并将这一信号迅速传递给安全气囊系统的控制电脑,电脑在经过分析确认之后,才会引爆安全气囊包内的电热点火器,使气囊发生迅速膨胀。据计算,正规的安全气囊必须在发生汽车碰撞后的0.01秒内微处理器开始工作,0.03秒内点火装置启动,0.05秒内高压气体进入气囊,0.08秒内气囊向外膨胀,0.11秒内气囊完全胀大,此刻之后,驾车者才会撞上气囊。可见,气囊的打开与否与撞击角度和撞击速度都有关,一般来说在汽车翻转、轻微碰撞、侧面碰撞或后面碰撞时,气囊均不会打开,比如桑塔纳2000升级版在车身正面左右各30度以内受到重创时才会打开安全气囊。再有一点,对于撞击速度而言,安全气囊系统测定的是撞击后车辆的减速度,因此,在做安全碰撞实验时,一般都是让车笔直地撞在不能移动且不能变形的墙上。安全气囊的安全性安全气囊可将撞击力均匀地分布在头部和胸部,防止脆弱的乘客肉体与车身产生直接碰撞,大大减少受伤的可能性。安全气囊对于在遭受正面撞击时,的确能有效保护乘客,即使未系上安全带,防撞安全气囊仍足以有效减低伤害。据统计,配备安全气囊的车发生正面碰撞时,可降低乘客受伤的程度高达64%,甚至在其中有80%的乘客未系上安全带!至于来自侧方及后座的碰撞,则仍有赖于安全带的功能。此外,气囊爆发时的音量大

pt100温度传感器原理

pt100温度传感器原理 PT100是一个温度传感器,是一种稳定性和线性都比较好的铂丝热电阻传感器,可以工作在-200℃至650℃的范围. 电阻式温度检测器(RTD,Resistance Temperature Detector)是一种物质材料作成的电阻,它会随温度的上升而改变电阻值,如果它随温度的上升而电阻值也跟著上升就称为正电阻係数,如果它随温度的上升而电阻值反而下降就称为负电阻系数。大部分电阻式温度检测器是以金属作成的,其中以白金(Pt)作成的电阻式温度检测器,最为稳定-耐酸碱、不会变质、相当线性...,最受工业界采用。 PT100温度感测器是一种以白金(Pt)作成的电阻式温度检测器,属于正电阻系数,其电阻和温度变化的关系式如下:R=Ro(1+αT)其中α=0.00392,Ro为100Ω(在0℃的电阻值),T为摄氏温度
因此白金作成的电阻式温度检测器,又称为PT100。 1:V o=2.55mA ×100(1+0.00392T)=0.255+T/1000 。 2:量测V o时,不可分出任何电流,否则量测值会不準。电路分析由于一般电源供应较多零件之后,电源是带杂讯的,因此我们使用齐纳二极体作为稳压零件,由于7.2V齐纳二极体的作用,使得1K电阻和5K可变电阻之电压和为6.5V,靠5K可变电阻的调整可决定电晶体的射(集极)极电流,而我们须将集极电流调为 2.55mA,使得量测电压V如箭头所示为0.255+T/1000。其后的非反向放大器,输入电阻几乎无限大,同时又放大10倍,使得运算放大器输出为2.55+T/100。6V齐纳二极体的作用如7.2V 齐纳二极体的作用,我们利用它调出2.55V,因此电压追随器的输出电压V1亦为 2.55V。其后差动放大器之输出为

压力变送器的工作原理

压力变送器的工作原理 压力变送器的工作原理 压力变送器主要由测压元件传感器(也称作压力传感器)、放大电路和支持结构件三类组成。它能将测压元件传感器测量到的气体、液体等物理压力参数变化转换成电信号(如4~20mA等),以提供指示报警仪、记载仪、调理器等二次仪表进行显示、指示和调整。 压力变送器用于测量液体、气体或蒸汽的液位、密度和压力,然后转换为成4~20mA 信号输出。 压差变送器也称差压变送器,主要由测压元件传感器、模块电路、显示表头、表壳和过程连接件等组成。它能将接收的气体、液体等压力差信号转变成标准的电流电压信号,以供给指示报警仪、记录仪、调节器等二次仪表进行测量、指示和过程调节。 差压变送器根据测压范围可分成一般压力变送器(0.001MPa~20MPA)和微差压变送器(0~30kPa)两种。 差压变送器的测量原理是:流程压力和参考压力分别作用于集成硅压力敏感元件的两端,其差压使硅片变形(位移很小,仅μm级),以使硅片上用半导体技术制成的全动态惠斯登电桥在外部电流源驱动下输出正比于压力的mV级电压信号。由于硅材料的强性极佳,所以输出信号的线性度及变差指标均很高。工作时,压力变送器将被测物理量转换成mV级的 电压信号,并送往放大倍数很高而又可以互相抵消温度漂移的差动式放大器。放大后的信号经电压电流转换变换成相应的电流信号,再经过非线性校正,最后产生与输入压力成线性对应关系的标准电流电压信号。 压力传感器工作原理 压力传感器是工业实践中最为常用的一种传感器,其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自控环境,涉及水利水电、铁路交通、智能建筑、生产自控、航空航天、军工、石化、油井、电力、船舶、机床、管道等众多行业,下面就简单介绍一些常用传感器原理及其应用 1 、应变片压力传感器原理与应用 力学传感器的种类繁多,如电阻应变片压力传感器、半导体应变片压力传感器、压阻式

温度传感器DS18B20工作原理

温度传感器: DS18B20是DALLAS公司生产的一线式数字温度传感器,具有3引脚TO-92小体积封装形式;温度测量范围为-55℃~+125℃,可编程为9位~12位A/D转换精度,测温分辨率可达0.0625℃,被测温度用符号扩展的16位数字量方式串行输出;其工作电源既可在远端引入,也可采用寄生电源方式产生;多个DS18B20可以并联到3根或2根线上,CPU只需一根端口线就能与诸多DS18B20通信,占用微处理器的端口较少,可节省大量的引线和逻辑电路。以上特点使DS18B20非常适用于远距离多点温度检测系统。 2 DS18B20的内部结构 DS18B20内部结构如图1所示,主要由4部分组成:64位ROM、温度传感器、非挥发的温度报警触发器TH和TL、配置寄存器。DS18B20的管脚排列如图2所示,DQ为数字信号输入/输出端;GND为电源地;VDD为外接供电电源输入端(在寄生电源接线方式时接地,见图4)。 ROM中的64位序列号是出厂前被光刻好的,它可以看作是该DS18B20的地址序列码,每个DS18B20的64位序列号均不相同。64位ROM的排的循环冗余校验码(CRC=X8+X5+X4+1)。ROM的作用是使每一个DS18B20都各不相同,这样就可以实现一根总线上挂接多个DS18B20的目的。 图1 DS18B20的内部结构

图2DS18B20的管脚排列 DS18B20中的温度传感器完成对温度的测量,用16位符号扩展的二进制补码读数形式提供,以0.0625℃/LSB形式表达,其中S为符号位。例如+125℃的数字输出为07D0H,+25.0625℃的数字输出为0191H,-25.0625℃的数字输出为FF6FH,-55℃的数字输出为FC90H。 温度值高字节 高低温报警触发器TH和TL、配置寄存器均由一个字节的EEPROM组成,使用一个存储器功能命令可对TH、TL或配置寄存器写入。其中配置寄存器的格式如下: R1、R0决定温度转换的精度位数:R1R0=“00”,9位精度,最大转换时间为93.75ms;R1R0=“01”,10位精度,最大转换时间为187.5ms;R1R0=“10”,11位精度,最大转换时间为375ms;R1R0=“11”,12位精度,最大转换时间为750ms;未编程时默认为12位精度。 高速暂存器是一个9字节的存储器。开始两个字节包含被测温度的数字量信息;第3、4、5字节分别是TH、TL、配置寄存器的临时拷贝,每一次上电复位时被刷新;第6、7、8字节未用,表现为全逻辑1;第9字节读出的是前面所有8个字节的CRC码,可用来保证通信正确。 3 DS18B20的工作时序 DS18B20的一线工作协议流程是:初始化→ROM操作指令→存储器操作指令→数据传输。其工作时序包括初始化时序、写时序和读时序,如图3(a)(b)(c)所示。

五菱荣光安全气囊概述

摘要 本论文主要讲解了在中国市场中占据很大市场的微型汽车,是以上汽通用五菱为代表,主要分析在微型车中豪华型中的安全气囊的技术,也是最具有代表性,从构造、原理分析、故障处理等方面论述。 关键词:二次碰撞SRS 时钟弹簧故障代码

目录 前言 (3) 一、安全气囊概述 (4) 二、安全气囊的形式 (5) 三、安全气囊的原理 (7) 四、气囊元件作用简介 (8) 五、全气囊故障内容的读取、消码 (11) 六、废旧安全气囊的处理 (12) 结束语 (13) 参考文献 (14)

五菱荣光安全气囊概述 前言 随着高速公路的发展和汽车性能的提高,汽车行驶的速度越来越快。又由于汽车保有量的迅速增加,道路交通越来越拥挤。这就使得汽车事故频繁发生,所以汽车的安全性就变得尤为重要,成为当今汽车设计和生产的一个重要课题。汽车的安全性分为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主动安全是指汽车防止发生事故的能力,主要有操纵的稳定性,制动的可靠性、平顺性等;被动安全是指汽车在发生事故的情况下保护乘员的能力,主要有防撞式车身、安全带和辅助乘员的保护系统(SUPPLEMENTAL-RESTRAINT SYSTEM,以下简称安全气囊)等。由于汽车事故难以避免,因此被动安全显得非常重要,安全气囊作为被动安全的研究成果,由于使用方便、效果显著、造价不高,所以近年来得到迅速发展和普及。

1、安全气囊概述 为了说明安全带和安全气囊在保护乘员方面的重要性,首先说明造成乘员伤害的原因。 当汽车和障碍物之间发生碰撞事故时,汽车和障碍物之间的碰撞称为一次碰撞。一次碰撞的结果导致汽车速度急剧下降。例如,如果一辆汽车以50km/h的速度与一个固定不动的障碍物正面相撞,则汽车至完全停止所需时间大约0.1s。在这短暂的时间内,可发生的事情却相当多:在碰撞的瞬间,前护杠停止运动,但汽车的其他部分仍以50km/h的速度前进。随着车辆前部逐渐损坏,汽车即开始吸收动能并减速;在碰撞过程中,当开始减速慢下来时,内部乘员则仍以原来的速度向前移动。于是就发生了乘员和方向盘、仪表板、风挡玻璃等之间的碰撞,造成了乘员的伤害。这种乘员和汽车内部结构之间的碰撞称为二次碰撞 1、被动安全装置:用来减轻事故导致的伤害程度的装置,如安全气囊、安全带、护膝垫、两节或三节式转向柱。 2、主动安全装置:车轮制动器、防抱死制动系统、刮水器与洗涤器、雷达车距控制与报警系统等。 3、一次碰撞:汽车发生碰撞时,汽车与汽车或汽车与障碍物之间的碰撞。 4、二次碰撞:一次碰撞后,汽车速度将急剧变化,驾驶员和乘员就会受到惯性力的作用而向前运动,并与车内的转向盘、挡风玻璃或仪表台等构件发生碰撞,这种碰撞称为二次碰撞。在车辆事故中,导致驾驶员和乘员遭受伤害的主要原因是二次碰撞。 注:安全气囊的作用就是要减小司乘人员在二次碰撞中的伤害程度. 如果乘员未系上安全带,则他们会继续以50km/h的速度前进,直到撞及车室内部物件才会停止。在此例中,乘员撞击车室内部的速度,与从三楼的窗户跳下撞击地面时的速度相当。如果乘员系上安全带,则他们将逐渐减速,因此作用到他们身上的撞击力将减轻。但是在严重的碰撞事件中,虽然系上安全带的碰撞力比未系安全带少了很多,但乘员仍可能会撞到车室内部物件而造成伤害。 汽车安全气囊的基本思想是:在发生一次碰撞后,二次碰撞前,迅速在乘员和汽车内部结构之间打开一个充满气体的袋子,使乘员撞在气袋上,避免或减缓二次碰撞,从而达到保护乘员的目的由于乘员和气囊相碰时容易因振荡造成乘员伤害,所以在气囊的背面开两个直径25mm左右的圆孔。这样,当乘员和气囊相碰时,借助圆孔的放气可减轻振荡,放气过程同时也是一个释放能量的过程,因此可以很快地吸收乘员的动能,有助于保护乘员。

压力传感器工作原理

压力传感器是工业实践、仪器仪表控制中最为常用的一种传感器,并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自控环境,涉及水利水电、铁路交通、生产自控、航空航天、军工、石化、油井、电力、船舶、机床、管道等众多行业,下面就简单介绍一些常用传感器原理及其应用。 力学传感器的种类繁多,如电阻应变片压力传感器、半导体应变片压力传感器、压阻式压力传感器、电感式压力传感器、电容式压力传感器、谐振式压力传感器及电容式加速度传感器等。但应用最为广泛的是压阻式压力传感器,它具有极低的价格和较高的精度以及较好的线性特性。下面我们主要介绍这类传感器。 1、应变片压力传感器原理与应用: 在了解压阻式力传感器时,我们首先认识一下电阻应变片这种元件。电阻应变片是一种将被测件上的应变变化转换成为一种电信号的敏感器件。它是压阻式应变传感器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电阻应变片应用最多的是金属电阻应变片和半导体应变片两种。金属电阻应变片又有丝状应变片和金属箔状应变片两种。通常是将应变片通过特殊的粘和剂紧密的粘合在产生力学应变基体上,当基体受力发生应力变化时,电阻应变片也一起产生形变,使应变片的阻值发生改变,从而使加在电阻上的电压发生变化。这种应变片在受力时产生的阻值变化通常较小,一般这种应变片都组成应变电桥,并通过后续的仪表放大器进行放大,再传输给处理电路(通常是A/D转换和CPU)显示或执行机构。 1.1、金属电阻应变片的内部结构:它由基体材料、金属应变丝或应变箔、绝缘保护片和引出线等部分组成。根据不同的用途,电阻应变片的阻值可以由设计者设计,但电阻的取值范围应注意:阻值太小,所需的驱动电流太大,同时应变片的发热致使本身的温度过高,不同的环境中使用,使应变片的阻值变化太大,输出零点漂移明显,调零电路过于复杂。而电阻太大,阻抗太高,抗外界的电磁干扰能力较差。一般均为几十欧至几十千欧左右。 1.2、电阻应变片的工作原理:金属电阻应变片的工作原理是吸附在基体材料上应变电阻随机械形变而产生阻值变化的现象,俗称为电阻应变效应。金属导体的电阻值可用下式表示: 式中:ρ——金属导体的电阻率(Ω·cm2/m) S——导体的截面积(cm2) L——导体的长度(m)

(汽车行业)汽车安全气囊系统原理与诊断维修

(汽车行业)汽车安全气囊系统原理与诊断维修

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 毕业实践报告 题目/实践名称汽车安全气囊系统原理和诊断维修 专业/班级汽车检测和维修,08103 学生姓名王海龙 学号04 企业指导教师穆伟东 校内指导教师夏英慧 起止时间2010-6至2011-4 实习单位壹汽—大众汽车有限X公司 目录 摘要 (2) Abstract (2) 第壹部分绪论 1.引言 (3) 2.壹汽—大众汽车有限X公司概况 (4) 第二部分安全气囊相关介绍 (5) 1.安全气囊的作用 (6) 2.安全气囊的工作过程 (6) 3.安全气囊的分类 (7) 第三部分安全气囊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1.全气囊的组成和元理 (8) 2.安全气囊的工作原理 (14) 3.安全气囊使用注意事项 (15) 第四部分收获和体会 (22) 参考文献 (23) 摘要 1953年.J.W.HETRICK取得了第壹个美国安全气囊的专利权,可是直至1984年汽车碰撞安全标准(FMVSS208)在美国经多次被废除后又重新被认可且开始实施。从此以后,安全带、安全气囊、安全的车身结构等在技术上取得了不断突破。随着CMVDR294碰撞安全法规在中国开始实施,国内消费者对汽车被动安全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Abstract In1953J.W.HETRICK.kUSAsupplementalrestraintsystemhistoryofthedevelopmentofsamewillbethe mostworthyofrecord,oneyear.Therearethreereasons:FirstChinesefromtimetotimeaccordingtothecycli calnatureofthespeciallaws,astheEleventhFive-YearPlanning,thesecondyear,thisyear'salwaystheecon omyin2002willbesimilartothatblowout,whilethetradingvolumeandthesaleofboththegreatermaturity; ThisyeartwoChinesebrandsstartedtostandupbattle,fromlosstoprofitaftersurgingduringthefirstessentia ltoconsolidateforces;3yearofthenewenergystrategyhasbeentheglobalautomotivemanufacturersacom prehensivedowntothepractice,oftenbegintoacceptthetestofacrucialyear. 汽车安全气囊系统原理和诊断维修 第壹部分绪论 1.引言 随着高速公路的发展和汽车性能的提高,汽车行驶的速度越来越快,同时汽车的保有量迅速

温度传感器工作原理

空调温度传感器为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简称NTC,其阻值随温度升高而降低,随温度降低而增大。25℃时的阻值为标称值。NTC常见的故障为阻值变大、开路、受潮霉变阻值变化、短路、插头及座接触不好或漏电等,引起空调CPU检测端子电压异常引起空调故障。空调常用的NTC有室内环温NTC、室内盘管NTC、室外盘管NTC等三个,较高档的空调还应用外环温NTC、压缩机吸气、排气NTC等。NTC在电路中主要有如图一所示两种用法,温度变化使NTC阻值变化,CPU端子的电压也随之变化,CPU根据电压的变化来决定空调的工作状态。本文附表为几种空调的NTC参数。室内环温NTC作用:室内环温NTC 根据设定的工作状态,检测室内环境的温度自动开停机或变频。定频空调使室内温度温差变化范围为设定值+1℃,即若制冷设定24℃时,当温度降到23℃压缩机停机,当温度回升到25℃压缩机工作;若制热设定24℃时,当温度升到25℃压缩机停机,当温度回落到23℃压缩机工作。值得说明的是温度的设定范围一般为15℃—30℃之间,因此低于15℃的环温下制冷不工作,高于30℃的环温下制热不工作。变频空调根据设定的工作温度和室内温度的差值进行变频调速,差值越大压缩机工作频率越高,因此,压缩机启动以后转速很快提升。室内盘管NTC 室内盘管制冷过冷(低于+3℃)保护检测、制冷缺氟检测;制热防冷风吹出、过热保护检测。空调制冷30分钟自动检查室内盘管的温度,若降温达不到20℃则自动诊断为缺氟而保护。若因某些原因室内盘管温度降到+3℃以下为防结霜也停机(过冷)制热时室内盘管温度底于32℃内风机不吹风(防冷风),高于52℃外风机停转,高于58℃压缩机停转(过热);有的空调制热自动控制内风机风速;有的空调自动切换电辅热变频空调转速控制等。室外盘管NTC 制热化霜温度检测,制冷冷凝温度检测。制热化霜是热泵机一个重要的功能,第一次化霜为CPU定时(一般在50分钟),以后化霜则由室外盘管NTC控制(一般为—11℃要化霜,+9℃则制热)。制冷冷凝温度达68℃停压缩机,代替高压压力开关的作用;变频制冷则降频阻止盘管继续升温。外环温NTC 控制室外风机的转速、冬季预热压缩机等。排气NTC 使变频压缩机降频,避免外机过热,缺氟检测等。吸气NTC 控制制冷剂流量,有步进电机控制节流阀实现。故障分析室内外盘管NTC损坏率最高,故障现象也各种各样。室内外盘管NTC由于位处温度不断变化及结露或高温的环境,所以其损坏率较高。主要表现在电源正常而整机不工作、工作短时间停机、制热时外机正常内风机不运转、外风机不工作或异常停转,压缩机不启动,变频效果差,变频不工作,制热不化霜等。化霜故障可代换室外盘管NTC或室外化霜板。在电源正常而空调不工作时也要查室内环温NTC;空调工作不停机或达不到设定温度停机,也要先查室内环温NTC;变频空调工作不正常也会和它有关。因室内环温NTC若出现故障会使得CPU错误地判断室内环温而引起误动作。室内环温NTC损坏率不是很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