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红楼梦_大观园中人物居所名的翻译_从社会符号学的视角_缪建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 年第 11 期 总第 164 期
林区教学
T e a c h i n g o f F o r e s t r y R e g i o n
N o . 11 2010 G e n e r a l N o . 164
《红楼梦 》大观园中人物居所名的翻译
— — —从社会符号学的视角
缪 建 维
( 上海师范大学 天华学院 , 上海 201815) 摘 要 : 在社会符号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社会符号学 翻译法对翻 译实践有重 要的指导 意义 。 社会符 号学强调 翻译就是翻译意义 , 要保证特定上下文最突出或最重要的意义的优先传译 , 并尽可能实现原文和译文在意义上的最 大程度的对等 。 本文尝试性地把社会符 号学翻译法应用到大观园 人物居所名 的翻译当 中 , 评析 了杨宪益 和大卫 · 霍克斯的两个译本对此的处理 。 关键词 : 红楼梦 ; 大观园 ; 人物居所 ; 社会符号 学 中图分类号 : H315. 9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008 -6714( 2010) 11 -0053 -03
一、 社会符号学 社会符号学是 “研究符号系统和社会与人类关系的科 学 ” , 产生于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 , 是在符号学的基础 上发展而来的 。 瑞士著名的语言学家索绪尔提出语言是一种表达概
[ 1] 7
收稿日期 : 2010 10 12 作者简介 : 缪建维 ( 1981 ) , 女 , 江苏南通人 , 讲师 , 从 事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研究 。 ( 5) 根 据 来源 、与说 话者 的 关系 评述 报 道 , 如 п о с л у х а м 等。 ( 6) 从度量 、程度或受到 的限制角度 对报道内容 评 述 , 如 вз н а ч и т е л ь н о йс т е п е н и 等。 ( 7) 从时间上进行的性质和对时间的关系角度作评 述 ,如 с л у ч а е т с я 等。 四、 结语 通过以上几方面的对比 , 我们不难发现俄语和汉语在 对插入结构的定义 、构成和功能方面有很大的差异 , 具体 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 ( 1) 俄汉语中插入结构的位置都相对自由 , 依据相关 部分可以位于句首 、句中和句末 , 只是在俄语中是用逗号 同前后的句子成分隔开 , 而汉语中有时则可以在一起 ( 如 例 3) 。 ( 2) 汉语中多不将呼语 、感叹词等同插入结构区分开 来 , 而是纳入其中 , 俄语中则倾向努力划分清楚他们之间 的界限 , 将插入结构作为单独的一类进行研究 。 ( 3) 因为 ( 2) 点的不同导致在两种语言中插入结构的 功能也有相应的变化 , 如汉语中就有 “表示打招呼或应答 以引起对方注意 ” , 同时也应注意到俄语中亦有不同 , 如插
法有关的各种组合关系 ; 篇章中句式的变化 、段落的安排 和衔接 、粘连等各个层次 。简单点说 , 可以理解为篇章通 过使用语言符号所表现出来的风格 。在翻译三种意义时 , 由于各种语言符号之间的显著差异 , 言内意义是最难保留 的。 大观园中人物居所的命名 , 看似简单 10多个字 , 但绝 非随意而为 , 体现了其独特的风格 。所有名称均由三个字 组成 , 其中前面两个字为描述性词汇 , 最后一个字点出居 所的性质 , 如 “怡红院 ” “潇湘馆 ” “蘅芜苑 ” “紫 菱洲 ”等 等 , 结构简洁 , 前后对称 。遗憾的是 , 两位译者在保留这个 言内意义方面 , 均未能做到尽善尽美 , 没有再现原文的美 感功能 。 3. 居所名语用意义的翻译 语用意义是 “符号和 使用该符号 的人 ( 即符 号使用 者) 之间的关系 , 是语言符号对使用者产生的具有普遍性 的联 想 意 义 或者 象 征 意 义 , 它 涉 及 民族 心 理 文 化 特 [ 5 ] 378 征” 。 大观园中的每一个居所名都深深植根于中国传统文 化 , 蕴含深意 , 独具匠心 , 折射出居所主人的性格和命运 , 具有特殊的语用意义 。 这就对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者提出了相当大的挑战 , 要求其要熟英汉这两种语言和文化的内涵 , 按照具体情况 采取灵活的翻译方法 , 实现语用意义的最大等值 。 杨和霍 两个译本在处理居所名的语用意义的翻译时 , 体现出很大 的相似性 , 也体现了一定的差异 。 ( 1) 宝玉 怡红院 “怡红院 ”这一命名相当契合宝玉的个性 , 红在这部 作品中实则指海棠花 , 海棠又称 “女儿棠 ”, 表现贾宝玉热 爱女性 、尊重女性 、崇拜女性的性格特征 , 也透露了宝玉的 脂粉气 。 “红 ”在中国文化中另隐含 “富丽堂皇 , 奢华浮 艳 ”的意味 , 也与 “怡红院 ”整个环境颇为契合 。因此 , “怡 红院 ”这一名称具有多重的语用意义 。 对于这一居所名的 翻译 , 杨将其译为 “ H a p p y R e dC o u r t ” , 译出了其指称意义 , 而没有译出其语用意义 , 应该说不是成功的翻译 。 霍克斯 在翻译这一名称的时候 , 更多地站在译文读者的角度 , 考 虑到译文读者不了解中国文化 , 如果译者仅仅直译 , 而不 采取一定的补偿策略 , 译文读者可能很难理解其语用意 义 , 因此 , 用 “绿 ”这一概念来替换 “红 ” 。但是 , “绿 ”在西 方代表 “生命 ” “活力 ”, 与 “红 ”在中国文化中的语用意义 还是存在相当大的差异 。霍克斯付出了努力 , 但是在最终 达到的效果上是否如他所愿 , 还是有待商榷的 。 ( 2) 黛玉 潇湘馆 “潇湘 ”二字在中文中有不止一个指称意义 , 可理解 为 “潇湘竹 ” , 也可理解为湖南的湘江 。在翻译时要将两 个指称意义同时译出 , 在英文中不可能实现 。 两位译者做 出了不同的选择 , 而选择的依据则在于两位译者对于其语 用意义的不同理解 。 杨译将 “潇湘馆 ”译为 “B a m b o oL o d g e ”, 是因为林黛玉 的居所园中种满了潇湘竹 。竹这个意象在中国文化中多 用来表示文人的刚直不阿 、有节气 、有骨气 , 与黛玉清高孤 傲 , 不流于世俗的性格契合 。 因此 , 杨将其直译为 “ B a m b o oL o d g e ”, 遗憾的是 , 竹在西方文化中属于半空缺词汇 ,
— 54 —
只有指称意义 , 而无语用意义 。 对于 “潇湘馆 ”指称意义 之后所蕴含的语用意义 , 译文读者无法体会 。 霍译将 “潇湘馆 ”译为 “ N a i a d s H o u s e ” , 可见其深刻理 解了 “潇湘 ”二字背后所隐含的另一层语用意义 。 中国古 代传说中有舜妃娥皇 、女英哭夫而自投湘水 , 死后被称为 “湘妃 ”的典故 , 因此 , “潇湘 ”二字又暗示黛玉对爱情的执 著和以泪洗面的悲剧命运 。 考虑到西方读者不清楚这个 典故 , 霍发扬其一贯的风格 , 为译文读者考虑 , 将其译为 “N a i a d s H o u s e ”。 “ N a i a d ”为古希腊神话中的水泉之神 , 住在河滩 、湖泊 、泉水中 , 被描写成美丽 、天真 、快乐和仁爱 的象征 , 这一形象与 《红楼梦 》中林黛玉的形象有相同之 处 , 同为善良和美丽的化身 , 有益与西方读者了解林黛玉 这一形象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 , 同住水之畔 , 中国的 “ 湘 妃 ”身上的悲剧色彩无法在西方的 “N a i a d ”身上找到 , 霍这 样的翻译 , 不利于西方读者准确理解林黛玉的悲剧命运 , 其语用意义没有得到准确的传递 。 ( 3) 宝钗 蘅芜苑 “蘅芜苑 ”这一名称杨译为 “ a l p i n i a p a r k ”, 霍译为 “ a l l s p i c ec o u r t ”均再现了其指称意义 。但是 , 这两种译文均 只简单地传递了一个信息 , 即宝钗所居住的场所为一个长 满香草的院落 , 仅此而已 。 “蘅芜苑 ”实则为谐音双关 , 暗 示 “恨无缘 ” , 与贾宝玉和薛宝钗之间的悲剧婚姻相呼应 。 此外 , “蘅芜 ” , 典出于晋代王嘉的 《拾遗记 》 中汉武帝与李 夫人生离死别的悲剧故事 , 也暗示了贾宝玉和薛宝钗的悲 剧婚姻 。可见 , 两位译者均没有成功地翻译出 “蘅芜苑 ” 的语用意义 。 ( 4) 迎春 紫菱洲 迎春懦弱怕事 , 随遇而安 , 甘愿做一朵无名的小花 , 曹 雪芹颇费苦心将其居所之名定为 “紫菱洲 ” , 也正与她的 性格和命运有关 。 在中国文化中 , 菱花虽有清香 , 但是甚 为细小 , 色彩不鲜 , 象征迎春一生怯弱 , 最后惨死的命运 。 这一文 化内 涵 , 西 方读 者是 无法 体会 的 。 杨 将其 译 为 “P u r p l eC a l t r o pI s l e ”, 霍将其译为 “ A m a r y l l i s E y o t ” , 均只译 出了其指称意义 , 而未译出其语用意义 , 实在为一大遗憾 。 ( 5) 探春 秋爽斋 虽同为妾生 , 探春的性格与迎春却截然相反 。她精明 能干 、志向高远 、敢作敢为 。 她所居住的 “秋爽斋 ”, 正象 征了其沉稳 、阔朗 、大气的性格 。杨将 “秋爽斋 ”译为 “ t h e s t u d i o o f a u t u m nF r e s h n e s s ”, 霍译为 “ t h ea u t u m ns t u d i o ”。 虽然两种译文均只为直译 , 但是由于中西方文化中 “秋 ” 均能使人联想到令人心旷神怡 , 豁然开朗 , 因此 , 两个译文 的读者均能体会这一名称的语用意义 。 ( 6) 惜春 藕香榭 藕莲相通 , 莲花是佛教的 “圣花 ” , 惜春的住所 “藕香 榭 ”暗示她最终皈依佛门与莲台为伴 。 杨将其译为 “ L o t u s F r a g r a n c eA n c h o r a g e ” , 霍将其译为 “ T h el o t u s p a v i l i o n ”, 均 为直译 。从这两个译文当中读者所能意会到就是惜春是 居住在荷花池边 , 而其蕴涵的惜春最终皈依佛门的语用意
〔特约编辑 : 赵秀璐 〕
— 53 —
一个整体 , 共同构成了词语和话语的总体社会符号学意 [ 2 ] 36 义 。 二、 社会符号学翻译法 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尤金 · 奈达将社会符号学应用 于翻译研究和实践 , 提出了社会符号学翻译法 。 他认为翻 译就是翻译意义 , 一个好的译者在翻译活动中应尽可能地 将话语的指称意义 、 言内意义 、语用意义都传达出来 , 从而 让译文读者像原文读者一样感受到原文的种种意蕴 , 即实 现功能对等 。 这里的功能指的是英国翻译理论家彼特 · 纽马克对语言划分的六种功能 : 信息功能 、表情功能 、祈使 功能 、美感功能 、酬应功能和元语言功能 。 在社会符号学 意义分类及纽马克功能划分的基础上 , 陈宏薇教授提出了 “意义相符 , 功能相似 ”的翻译标准 。 总的来说 , 译文再现原文的意义和功能越多质量就越 好、 越高 。然而 , 在不同的话语或上下文中 , 上述 3类意义 及 6种语言功能的分量常常是不一样 。有时指称意义 、信 息功能非常突出 ( 如科技作品 ) , 有时候语用意义 、言内意 义及美感 功能可 能占有 非常 重要的 地位 ( 如文 学性 话 [ 3] 75 语 ) 。由于原语符号和译语符号几乎不可能在指称 、 言内和语用三个意义层面上完全一一对应 , 社会符号学翻 译法就是 “在译语语法和惯用法的范围之内 , 保证特定上 下文最突出或最重要的意义的优先传译 , 争取原文和译文 [ 4 ] 43 最大程度的等值 ” 。 本文拟以杨宪益 、戴乃迭 ( 以下简称杨译 ) 和大卫 · 霍克斯 ( 以下简称霍译 ) 的两个译本为研究对象 , 以社会 符号学为理论依据 , 从指称 、言内和语用三个层面分析探 讨《 红楼梦 》大观园中各个人物居所名的翻译 。 三、 用社会符号学分析大观园中人物居所名的翻译 1. 居所名指称意义的翻译 指称意义是符号以及所指对象之间的关系所体现的 意义 , 主要体现信息功能 。 相对而言 , 源语名和译语名在 指称意义上相符是比较容易实现的 , 但是由于中西文化差 异 , 有时也会出现指称意义无法对应的情况 。 总体来说 , 杨 、霍两个译本在居所名的翻译上均实现 了指称意义相符 。 尽管两个译文在具体用词上有所差异 , 如 “潇湘馆 ”的 “馆 ”杨译为 “ l o d g e ” , 而霍译为 “h o u s e ” , “栊 翠庵 ”的 “庵 ”杨译为 “N u n n e r y ” , 而霍译为 “ H e r m i t a g e ”, 但 源语名和译语名指称意义一致 , 再现了原符号的信息功 能。 两个译本中存在明显区别的是对李纨的住所 “稻香 村 ”的翻译 。 杨宪益将其译为 “ P a d d y -s w e e t C o t t a g e ”, 而 霍克斯将其译为 “ s w e e t -r i c eV i l l a g e ”。 从原著对李纨住 所的描述看来 , 其实则为一个小院落 , 而非一个村庄 , 霍克 斯没有准确理解 “村 ”在具体语境中的指称意义 , 而是根 据其字面意义死译 , 导致了误译 , 没有达到源语名和译语 名指称意义一致 , 一定程度上误导了读者 。 2. 居所名言内意义的翻译 言内意义是语言符号之间的关系 , 它具体体现在 : 语 音的音韵 、格调 、重读 ; 词汇的谐音双关 、一语双叙等 ; 与句
念的符号系统 。 美国逻辑学家皮尔斯提出符号学是由符 号 、对象 、 解释人三方面组成 , 这一观点的提出为社会符号 学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 美国哲学家 、 行为语义学家莫里斯系统地发展了皮尔 斯的符号学理论 , 把语言符号的意义分为三大类 , 即指称 意义 , 言内意义和语用意义 。指称意义是语言符号和它所 描绘或叙述的主观世界或客观世界的实体之间的关系 。 言内意义是语言符号之间的关系 。 语用意义是语言符号 与语言符号使用者之间的关系 。 语用意义在很大程度上 受制于语言的社会文化环境 。 语言符号的三类意义作为 入结构可以 “指出话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等 。 当然 , 我们的总结还不全面 , 希望有识之士能在这方 面提出更有力的见解 。 参考文献 : [ 1] АН С С С Р .Г р а м м а т и к аР у с с к о г оЯ з ы к а[ M ]. Мо с к в а :На у к а , 1954. [ 2] А НС С С Р .Р у с с к а яг р а м м а т и к а [M ]. Мо с к в а :На у к а , 1980. [ 3]范晓 . 三个平面的语法观 [ M ]. 北京 : 北京语言学院出 版社 , 1996. [ 4]胡裕树 . 现代汉语 [ M] . 上海 : 上海教育出版社 , 2005. [ 5]黄伯荣 , 廖序东 . 现代汉语 [ M] . 北京 : 高等教育出版 社 , 1983. [ 6]吕叔湘 , 朱德熙 . 汉语修辞讲话 [ M ]. 沈阳 : 辽宁教育出 版社 , 2002. [ 7]唐启运 . 句子成分论析 [ M] . 上海 : 上海教育出版社 , 1980. [ 8]王力 . 中国现代语法 [ M ]. 北京 : 商务印书馆 , 198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