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选修三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知识点及全套练习题

合集下载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第二章分子的结构与性质课时练习附答案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第二章分子的结构与性质课时练习附答案
(3)σ键的特征是:以形成的两原子核的连线为轴作旋转操作,共价键的电子云。 (4)HCl分子里的共价键是由氢原子提供的未成对电子的原子轨道和氯原子提供的未成对电子的原子轨道重叠形成的。这样的σ 键称为。σ键还包括、。 (5)水分子是H2O而不是H3O,是因为共价键具有性;水分子的键角接近900是因为共价键具有性。 12、用电子式表示形成过程:HCl H2O -1CaCl2 13、写出电子式: NaOH Na2O2NH4Cl N2H2NH3 CH4H2O2CO2 14、A、B、C均为短周期元素,可形成A2C和BC2两种化合物。A、B、C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A原子的K层的电子数目只有 一个,B位于A的下一周期,它的最外层电子数比K层多2个,而C原子核外的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少2个。 (1)它们的元素符号分别为:A ;B ;C ; (2)BC2是由键组成的分子。 15、白磷结构式为正四面体,在O2不足时燃烧,则在每两个P原子之间“嵌”入一个氧原子,此化合物的真实分子式为,若此分 子的分子结构中只含有单健,且每个原子的最外层都满足8电子结构,则该分子中含有的共价健的数目是。
15白磷结构式为正四面体在o2不足时燃烧则在每两个p原子之间嵌入一个氧原子此化合物的真实分子式为若此分子的分子结构中只含有单健且每个原子的最外层都满足8电子结构则该分子中含有的共价健的数目是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 3第二章分子的结构与性质课时练 习附答案
第一节《共价键》(1) 共价键的本质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B、分子中只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C、由共价键形成的分子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D、只有非金属原子间才能形成共价键 2、下列有关σ键的说法错误的是() A、如果电子云图象是由两个s电子重叠形成的,即形成s--sσ键 B、s电子与p电子形成s--pσ键 C、p和p不能形成σ键 D、HCl分子里含有一个s--pσ键 3、下列过程中,共价健被破坏的是() A、碘升华 B、碘蒸气被木炭吸附 C、蔗糖溶于水 D、HCl气体溶于水 4、分子中所含的电子数与HF分子相等且只含有2个极性共价健的是() A.CO B.NO C.H2O D.CH4 ) 5、下列化合物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

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复习提纲

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复习提纲

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复习提纲(共6页)-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选修三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复习提纲化学是在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科学。

分子由组成。

在通常的温度和压力等条件下,只有极少数物质的分子是由单个原子构成的,如_______和_______等,属于单原子分子。

绝大多数的分子是由相互结合构成的,如,有的物质的分子式有许许多多组成较简单的_______聚合而成的_______或_______,如蛋白质、_______、_______等。

而许多固体,即时取很小一粒,仍包含成万上亿个原子或离子,属于_______,如_______、_______等。

是现代化学键理论的核心。

一.共价键1、共价键是常见的化学键之一,它的本质是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价键主要存在于电负性差较的原子之间,元素间形成的化学键一定是共价键,也有少数共价键存在于元素原子和非金属元素原子间,如中的化学键。

共价键具有_________性和_________性。

2.表示法H2CO2N2BeCl2(3)用电子云表示共价键的形成H2HClCl2N23.分类(1)σ键和π键由两个原子的某能级上的电子以_________重叠形成的共价键称为_________。

其特征称为__ _____对称。

由两个原子的某能级的电子以_________重叠形成的共价键称为,其特征是_________对称,σ键比π键的强度_______。

成键电子:σ键: S-S 、_____、______.π键:______。

单键都是______、双键中含有______σ键和______π键,叁键中含有______σ键和______π键,σ键和π键总称,是分子结构的价键理论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

(2)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由不同原子形成的共价键,电子对,是极性键,两个键合电子,一个呈性,一个呈性;电子对不发生偏移的共价键是键。

化学选修三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知识点及全套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化学选修三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知识点及全套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一.共价键1.共价键的本质及特征共价键的本质是在原子之间形成共用电子对,其特征是具有饱和性和方向性。

2.共价键的类型①按成键原子间共用电子对的数目分为单键、双键、三键。

②按共用电子对是否偏移分为极性键、非极性键。

③按原子轨道的重叠方式分为σ键和π键,前者的电子云具有轴对称性,后者的电子云具有镜像对称性。

3.键参数①键能:气态基态原子形成1 mol化学键释放的最低能量,键能越大,化学键越稳定。

②键长:形成共价键的两个原子之间的核间距,键长越短,共价键越稳定。

③键角:在原子数超过2的分子中,两个共价键之间的夹角。

④键参数对分子性质的影响:键长越短,键能越大,分子越稳定.4.等电子原理原子总数相同、价电子总数相同的分子具有相似的化学键特征,它们的许多性质相近。

二.分子的立体构型1.分子构型与杂化轨道理论杂化轨道的要点:当原子成键时,原子的价电子轨道相互混杂,形成与原轨道数相等且能量相同的杂化轨道。

杂化轨道数不同,轨道间的夹角不同,形成分子的空间形状不同。

2.分子构型与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说明的是价层电子对的空间构型,而分子的空间构型指的是成键电子对空间构型,不包括孤对电子。

(1)当中心原子无孤对电子时,两者的构型一致;(2)当中心原子有孤对电子时,两者的构型不一致。

3.配位化合物(1)配位键与极性键、非极性键的比较(2)配位化合物①定义:金属离子(或原子)与某些分子或离子(称为配体)以配位键结合形成的化合物。

②组成:如[Ag(NH3)2]OH,中心离子为Ag+,配体为NH3,配位数为2。

三.分子的性质1.分子间作用力的比较2.分子的极性(1)极性分子:正电中心和负电中心不重合的分子。

(2)非极性分子:正电中心和负电中心重合的分子。

3.溶解性(1)“相似相溶”规律:非极性溶质一般能溶于非极性溶剂,极性溶质一般能溶于极性溶剂.若存在氢键,则溶剂和溶质之间的氢键作用力越大,溶解性越好。

人教版高三化学选修三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高三化学选修三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高三化学选修三第二章分子结构与
性质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高三化学选修三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知识点(汇总人教版高三化学选修三第二章知识点:分子的性质(人教版)人教版高三化学选修三第二章知识点:分子的立体结构高三人教版化学选修三第二章知识点:共价键精品小编为大家提供的高三化学选修三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知识点,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最后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官方公众平台--精品高中生正式上线啦,大家可扫描下方的二维码关注,也可搜索微信号“gk51edu”或者直接输入“精品高中生”进行关注!!我们每天会为大家推送最新的内容哦~。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总复习(课件2)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总复习(课件2)

2.在HCl、Cl2、H2O、NH3、CH4这一组分子中,对
共价键形成方式分析正确的是
()
A.都是σ键,没有π键
B.都是π键,没有σ键
C.既有σ键,又有π键
D.除CH4外,都是σ键 [答案]A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双原子分子中化学键键能越大,分子越稳定
B.双原子分子中化学键键长越长,分子越稳定
②共价键的方向性影响着共价分子的立体结构。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B)
A.分子中键能越大,键长越长,则分子越稳定
B.元素周期表中的第ⅠA族(除H外)和第ⅦA族元素
的原子间可能形成共价键
C.水分子可表示为HO—H,分子中键角为180°
D.H—O键键能为463 kJ·mol-1,即18gH2O分解成H2 和O2时,消耗能量为2×463 kJ
4.配合物理论
(1)配位键
①配位键是一种特殊的共价键。
②表示方法:配位键可以用A→B来表示,其中A是提
供孤对电子的原子,叫做给予体;B是具有空轨道、接受电
子的原子,叫做接受体。
(2)配位化合物的概念
通常把
过渡金属的原子或离子
与某些
含有孤对电子的分子或离子 (称为配体)以 配位 键结
合形成的化合物称为配位化合物,简称 配合物 。
空间构型 实例
子 轨 sp
构道 型理
sp2
论 sp3
2
180°
直线型 BeCl2
3
120° 平面三角形 BF3
4 109°28′ 正四面体形 CH4
电子 价 对数 层

分子 2 子对 构互 3 型斥

型 4
成键 对数

人教版化学选修三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知识点集锦

人教版化学选修三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知识点集锦

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知识点集锦)一、共价键非金属元素原子之间以共用电子对形式形成的化学键叫做共价键。

它具有饱和性和方向性。

通过以前的学习我们知道共价键可以分为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

按电子云重叠的方式,共价键又可以分为键和键。

两个原子的电子云以“头碰头”的方式重叠形成的共价键是键,其电子云图像为轴对称图形。

键强度较大,不易断裂。

两个原子的电子云以“肩并肩”的方式重叠形成的共价键是键,其电子云图像为镜面对称图形。

键强度较小,不牢固,易断裂。

s 电子云形式为圆球形,p 电子云为哑铃形。

所以s 电子云只能形成键,p 电子云既能形成键又能形成键。

判断键和键的一般规律是:共价单键是键;双键中有一个键和一个键;三键中有一个键和两个键。

二、键参数——键能、键长与键角键能越大,化学键越稳定,越不容易被打断。

键长越短,键能越大,化学键越稳定,键的长短往往与原子半径的大小有关。

键角是两个共价键之间的夹角。

2CO 为直线形分子,键角为0180;2H O 为V 形,键角为0105;3NH 为三角锥形,键角为0'10718;4CH 和4CCl 为正四面体形,键角为0'10928;白磷(4P )也为正四面体形,键角为060。

三、等电子体原子总数相同,价电子总数也相同的分子具有相似的化学键特征,它们的许多化学性质是相似的。

如CO 和2N 就是等电子体。

2N 的结构式是,所以CO 的结构式是。

四、几种常见共价化合物的形成过程及立体构型(重点记忆)为什么以上五种分子会有不同的立体构型呢?为了解释这一现象,提出了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五、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VSERP theory )价层电子对是指分子中的中心原子上的电子对,包括键电子对和中心原子上的孤电子对。

我们可利用中心原子上键的总数与孤电子对的总数和来推测分子或离子的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VSERP 模型)。

两者和为2,则VSERP 模型为直线形;和为3,则为平面三角形;和为4,则为四面体形。

人教版 高二 选修3 第二章 分子的结构与性质 章末测试题(带答案)

人教版  高二 选修3 第二章 分子的结构与性质 章末测试题(带答案)

人教版第二章分子的结构与性质章末测试题一、单选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非极性分子中一定含有非极性键②s−sσ键与s−pσ键的电子云形状相同③含有π键的化合物与只含σ键的化合物的化学性质不同④中心原子采取sp3杂化的分子,其立体构型不一定是正四面体⑤氢键不仅存在于分子之间,有时也存在于分子内⑥3p2表示3p能级有两个轨道A. ③④⑤B. ①②③④⑤C. ②③④D. ②③④⑤⑥2.关于[Cr(H2O)4Br2]Br·2H2O的说法正确的是()A. 配体为水分子,配原子为O,外界为Br−B. 中心离子的配位数为6C. 中心离子Cr3+采取sp3杂化D. 中心离子的化合价为+2价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PCl3分子是三角锥形,这是因为P原子是以sp2杂化的结果B. sp3杂化轨道是由任意的1个s轨道和3个p轨道混合形成的四个sp3杂化轨道C. 凡中心原子采取sp3杂化的分子,其VSEPR模型都是四面体D. AB3型的分子立体构型必为平面三角形4.关于CO2说法正确的是()A. 碳原子采取sp杂化。

B. CO2是正四面体型结构。

C. 干冰是原子晶体。

D. CO2为极性分子。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VSEPR模型就是分子的空间构型B. 在共价化合物分子中一定存在σ键C. Na3[AlF6]、Na2[SiF6]和[Cu(NH3)4]Cl2的配位数都是6D. 共价键键长越短,键能一定越大6.三氯化磷分子的空间构型是三角锥形而不是平面正三角形,下列关于三氯化磷分子空间构型理由的叙述,正确的是()A. PCl3分子中P−Cl三个共价键的键长、键角都相等B. PCl3分子中P−Cl三个共价键键能、键角均相等C. PCl3分子中的P−Cl键属于极性共价键D. PCl3分子中P−Cl键的三个键角都是100.1°,键长相等7.向盛有硫酸铜水溶液的试管里加入氨水,首先形成难溶物,继续添加氨水,难溶物溶解得到深蓝色的透明溶液.下列对此现象说法正确的是()A. 反应后溶液中不存在任何沉淀,所以反应前后Cu2+的浓度不变B. 沉淀溶解后,将生成深蓝色的配合离子[Cu(H2O)4]2+C. 在[Cu(NH3)4]2+离子中,Cu2+给出孤对电子,NH3提供空轨道D. 该实验能证明[Cu(NH3)4]2+比氢氧化铜稳定8.碘单质在水溶液中溶解度很小,但在CCl4中溶解度很大,这是因为()A. CCl4与I2分子量相差较小,而H2O与I2分子量相差较大B. CCl4与I2都是直线型分子,而H2O不是直线型分子C. CCl4和I2都不含氢元素,而H2O中含有氢元素D. CCl4和I2都是非极性分子,而H2O是极性分子9.下列物质中不存在氢键的是()A. 冰醋酸中醋酸分子之间B. 液态氟化氢中氟化氢分子之间C. 一水合氨分子中的氨分子与水分子之间D. 可燃冰(CH4⋅8H2O)中甲烷分子与水分子之间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P4和CO2分子中都只含有共价键B. CCl4和NH3的分子的立体结构都是正四面体形C. BF3分子中各原子均达到8e−稳定结构D. 甲烷的结构式为,它是对称的平面形分子11.根据科学人员探测:在海洋深处的沉积物中含有可燃冰,主要成分是甲烷水合物,其组成的两种分子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它们都是极性键形成的极性分子B. 它们都只有σ键C. 它们都是极性键形成的非极性分子D. 它们的立体结构都相同12.现有如下各种说法,正确的是()①在水中氢、氧原子间均以化学键相结合②分子中键能越大,键长越长,则分子越稳定③干冰受热变为气体和碘升华所克服的粒子间作用力属于同种类型④H2S和CS2分子都是含有极性键的极性分子⑤气态双原子分子中肯定存在着σ键,可能存在着π键⑥CH4、NH3、CCl4分子的空间构型是正四面体形A. ②③⑤B. ②⑥C. ③⑤D. ①④⑤1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KAl(SO4)2⋅12H2O不属于配合物B. 配位化合物中的配体可以是分子也可以是阴离子C. 配位数为4的配合物均为正四面体结构D. 已知[Cu(NH3)2]2+的空间构型为直线形,则它的中心原子采用sp杂化14.下列分子或离子中,不含孤电子对的是()A. H2OB. H3O+C. NH3D. NH 4+15.下列各组物质中,都是由极性键构成的极性分子的一组是()A. CH 4和Br2B. NH3和H2OC. H2S和CCl4D. CO2和HC116.N2的结构可以表示为,CO的结构可以表示为,其中椭圆框表示π键,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N2分子与CO分子中都含有三键B. CO分子中有一个π键是配位键C. N2与CO互为等电子体D. N2与CO的化学性质相同二、填空题17.第四周期过渡元素Mn、Fe、Ti可与C、H、O形成多种化合物。

人教版化学选三 物质结构与性质 同步配套第二章 分子结构与性质2.2.2杂化轨道理论与配合物理论简介

人教版化学选三 物质结构与性质 同步配套第二章 分子结构与性质2.2.2杂化轨道理论与配合物理论简介

目标导航
知识梳理
重难聚焦
典例透析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有关离子方程式
溶液颜色:红色

目标导航
知识梳理
重难聚焦
典例透析


一、杂化轨道与分子的立体构型 1.杂化轨道 (1)杂化是指在形成分子时,由于原子间的相互影响,若干不同类型 能量相近的原子轨道混合起来,重新组合成一组新轨道。 (2)杂化的过程:电子激发→杂化→杂化轨道。 (3)杂化轨道的数目等于参与杂化的原子轨道的总数。 由于参与杂化的原子轨道的种类和数目不同,可以组成不同类型的 杂化轨道。常见的有ns和np轨道形成的杂化轨道。 (4)杂化轨道理论要点: ①原子在成键时,同一原子中能量相近的原子轨道可重新组合成杂 化轨道; ②参与杂化的原子轨道数等于形成的杂化轨道数; ③杂化改变了原子轨道的形状、方向,杂化使原子的成键能力增强。
重难聚焦
典例透析


2.配位化合物 金属离子或原子与某些分子或离子(称为配体)以配位键结合而 形成的化合物称为配位化合物。配位化合物的组成如图:
一般中心离子(或原子)的配位数为2、4、6、8。
目标导航
知识梳理
重难聚焦
典例透析


3.配合物的形成对性质的影响 (1)溶解性的影响。 如:AgCl [Ag(NH3)2]+,由不溶于水的沉淀,转变为易溶于水的 物质。 如教材实验 2-2: CuSO4(aq) 蓝色沉淀 深蓝色透明溶液 [Cu(NH3)4]SO4· H2O 有关离子方程式: + Cu2++2NH3· H2O Cu(OH)2↓+2NH4 Cu(OH)2+4NH3 [Cu(NH3)4]2++2OH深蓝色晶体

人教版选修三 物质结构与性质 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选修三 物质结构与性质 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 价电子对包括成键电子对(bp)和孤对电子对(lp)。 • 原子周围各个价电子对之间由于相互排斥,在键长一定
的条件下,互相间距离越远越稳定。 • 孤电子对对成键电子对的排斥作用会挤压周围的化学键,
使键与键之间的键角变小。 • 价电子之间斥力的来源
A. 电子对之间的静电排斥。 B. Pauli斥力,价电子对之间自旋相同的电子互相回避。
(2)注意
• 四原子分子不一定都是平面三角形或三角锥形 • P4——正四面体 • PCl5——三角双锥 • SF6——正八面体 • 相似的分子立体构型:CO2与CS2、H2O与H2S、NH3与PH3、
CH4与CCl4
(1)价电子对互斥理论(VSEPR) 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认为,分子的立体构型是“价层 电子对”相互排斥的结果。价层电子对是指分子中的中心 原子上的电子对,包括σ键电子对和中心原子上的孤电子 对(未形成共价键的电子对)。 分子中的价层电子对由于排斥力作用而趋向于尽可能 远离以减小排斥力,分子尽可能采取对称的空间构型。电 子对之间的夹角越大,排斥力越小。
人教版选修三 物质结构与性质 第二章知识点总结课件PPT部编版 课件统 编版课 件优质 课课件 免费课 件PPT
(3)对电负性很强的配体,采用电价配键理论,要点如下 ○中心原子必须具有空轨道,接受配体的孤电子对,形
成配键。若中心原子与配体由最大轨道重叠,形成共价配键。 ○若中心原子没有空轨道,通过杂化形成空轨道。 ○成键轨道必须具有最大角度方向的重叠,能量最低, 形成具有共价配键的稳定配位化合物。对于电负性较强
(1)σ键的特征 A. 以形成化学键的两原子核的连线为轴旋转,共价键电子云的图 形不变,这种特征称为轴对称。 B. 以形成σ键的两个原子核的连线为轴,任意一个原子可以绕轴 旋转,并不破坏键的结构。 C. 形成σ键的原子轨道重叠程度较大,故σ键具有较强的稳定性。

高二化学人教版化学选修3第二章 分子结构与性质 基础巩固习题

高二化学人教版化学选修3第二章 分子结构与性质  基础巩固习题

人教版化学选修3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基础巩固习题一、选择题1.通常把原子总数和价电子总数相同的分子或离子称为等电子体。

人们发现等电子体的立体构型相似,则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CH4和NH4+是等电子体,键角均为60°B.NO3-和CO32-是等电子体,均为平面正三角形结构C.H3O+和PCl3是等电子体,均为三角锥形结构D.B3N3H6和苯是等电子体,B3N3H6分子中不存在“肩并肩”式重叠的轨道2.当H原子和F原子沿z轴结合成HF分子时,F原子和H原子中对称性不一致的轨道是()A.1s B.2sC.2p x D.2p z3.下列现象与化学键有关的是()A.F2、Cl2、Br2、I2单质的熔点依次升高B.H2O的沸点远高于H2S的沸点C.H2O在高温下也难分解D.干冰汽化4.374 ℃、22.1 MPa以上的超临界水具有很强的溶解有机物的能力,并含有较多的H+和OH-,由此可知超临界水()A.显中性,pH等于7B.表现出非极性溶剂的特性C.显酸性,pH小于7D.表现出极性溶剂的特性5.研究表明生命起源于火山爆发,是因为火山爆发产生的气体中含有1%的羰基硫(COS),已知羰基硫分子中所有原子均满足8电子结构,结合周期表知识,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羰基硫分子为非极性分子B.羰基硫分子的电子式为C.羰基硫沸点比CO2高D.羰基硫分子中三个原子处于同一直线上6.由短周期前10号元素组成的物质T和X,有如图所示的转化。

X不稳定,易分解。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为使该转化成功进行,Y可以是酸性KMnO4溶液B.等物质的量的T、X分子中含有π键的数目均为N AC.X分子中含有的σ键个数是T分子中含有的σ键个数的2倍D .T 分子中只含有极性键,X 分子中既含有极性键又含有非极性键 7.下列化合物在水中的溶解度,从大到小排列次序正确的是( ) a .HOCH 2CH 2CH 2OH b .CH 3CH 2CH 2OH c .CH 3CH 2COOCH 3 d .HOCH 2CH(OH)CH 2OH A .d >a >b >c B .c >d >a >b C .d >b >c >a D .c >d >b >a 8.下列关于共价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当两个原子形成分子时,首先形成σ键,可能形成π键B .分子中若含有共价键,则至少含有一个σ键C .Cl 原子p 轨道上有一个未成对电子,故Cl 原子可与其他原子形成π键D .乙烷分子中只存在σ键,即6个C H -键和1个C C -键都为σ键,不存在π键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σ键比π键重叠程度大,形成的共价键强B .两个原子之间形成共价键时,最多有一个σ键C .气体单质中,一定有σ键,可能有π键D .N 2分子中有一个σ键,2个π键10.研究表明:H 2O 2具有立体结构,两个氢原子像在一本半展开的书的两页纸上,两页纸面的夹角为94°,氧原子在书的夹缝上,O—H 键与O—O 键之间的夹角为97°。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第二章 分子结构与性质 章末复习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第二章 分子结构与性质 章末复习

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某分子立体构型为三角锥形,则一定是极性分子B.某微粒立体构型为V形,则中心原子一定有孤电子对C.sp3杂化轨道是由同一个原子中能量相近的s轨道和p轨道混合起来形成的一组新轨道D.凡是中心原子采取sp3杂化轨道成键的分子其立体构型都是正四面体2.硒(Se)是第ⅥA族元素,则SeS3的分子构型是()A.正四面体形 B.V形C.三角锥形 D.平面三角形3.在BrCH===CHBr分子中,C—Br键采用的成键轨道是()A.sp-p B.sp2-sC.sp2-p D.sp3-p4.下列事实不能用氢键来解释的是A.冰的密度比水小,能浮在水面上B.NH3的沸点比PH3高C.邻羟基苯甲醛的沸点低于对羟基苯甲醛D.H2O的分解温度比H2S高得多5.对σ键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σ键不属于共价键,是另一种化学键B.s­s σ键与s­p σ键的对称性相同C.分子中含有共价键,则至少含有一个σ键D.含有π键的化合物与只含σ键的化合物的化学性质不同6.下列关于H2O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立体构型为直线形B.立体构型为V形C.分子内氧原子有两对未成键电子对D.分子内只存在σ键7.下列物质的分子中,都属于含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的是()A.CO2、H2S B.C2H4、CH4C.Cl2、C2H2D.NH3、HCl8.下列模型分别表示C2H2、S8、SF6的结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32 g S8分子中含有1 mol σ键B.SF6分子中所有原子均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C.1 mol C2H2分子中有3 mol σ键和2 mol π键D.SF6分子中S原子位于6个F原子形成的正八面体中心9.下列对分子中σ键重叠方式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 B C DH2HCl Cl2ClF两个原子的s轨道重叠氢原子的s轨道和氯原子的p轨道重叠一个氯原子的s轨道和另一个氯原子的p轨道重叠氯原子的p轨道和氟原子的p轨道重叠10.σ键可由两个原子的s轨道、一个原子的s轨道和另一个原子的p轨道以及一个原子的p轨道和另一个原子的p轨道以“头碰头”方式重叠而成。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分子结构与性质(含答案详解)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分子结构与性质(含答案详解)

第2章《分子结构与性质》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1.下列事实与氢键有关的是()A.水加热到很高的温度都难以分解B.水结成冰体积膨胀C.CH4、SiH4、GeH4、SnH4的熔点随相对分子质量增大而升高D.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依次减弱2.下列现象与氢键有关的是()①HF的熔、沸点比①A族其他元素氢化物的高①乙醇可以和水以任意比互溶①冰的密度比液态水的密度小①水分子高温下也很稳定① 邻羟基苯甲酸的熔、沸点比对羟基苯甲酸的低A.①①①① B.①①①① C.①①①① D.①①①①①3.从键长的角度来判断下列共价键中最稳定的是()A.H—F B.H—N C.H—C D.H—S4.下图中每条折线表示周期表①A~①A中的某一族元素氢化物的沸点变化。

每个小黑点代表一种氢化物,其中a点代表的是()A.H2S B.HCl C.PH3 D.SiH45.科学家最近研制出可望成为高效火箭推进剂的N(NO2)3(如下图所示)。

已知该分子中N—N—N键角都是108.1°,下列有关N(NO2)3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中N、O间形成的共价键是非极性键B.分子中四个氮原子共平面C.该物质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D.15.2 g该物质含有6.02×1022个原子6.下列关于NH、NH 3、NH三种微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三种微粒所含有的电子数相等B.三种微粒中氮原子的杂化方式相同C.三种微粒的立体构型相同D.键角大小关系:NH>NH3>NH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有机物CH2==CH—CH3中C原子的杂化类型有sp3和sp2,分子中含有2个π键和7个σ键B.CO和N2的原子总数、价电子总数均相等,故二者的性质完全相同C.COCl2分子中所有原子的最外层都不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D.已知Zn2+的4s轨道和4p轨道可以形成sp3杂化轨道,则[ZnCl4]2-的立体构型为正四面体形8.向盛有少量CuCl2溶液的试管中滴入少量NaOH溶液,再滴入适量浓氨水,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开始生成蓝色沉淀,加入适量浓氨水后,形成无色溶液B.Cu(OH)2溶于浓氨水的离子方程式是:Cu(OH)2+4NH3===[Cu(NH3)4]2++2OH-C.开始生成蓝色沉淀,加入适量浓氨水后,沉淀溶解形成深蓝色溶液D.开始生成Cu(OH)2,之后生成更稳定的配合物9.下列物质中,分子内和分子间均可形成氢键的是()A.NH3 B.C.H2O D.C2H5OH10.O3能吸收有害紫外线,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知识点总结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知识点总结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知识点总结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知识点总结:第八章分子结构与性质第五章分子结构与性质课标要求1.了解共价键的主要类型键和键,能用键长、键能和键角水分子等说明简单分子的某些性质2.了解杂化轨道理论及常见的杂化轨道类型(sp、sp2、sp3),能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或者杂化轨道理论推测常见的简单需用分子或离子的空间结构。

3.了解简单配合物的成键情况。

4.了解化学键合分子间作用力的区别。

5.了解氢键的存在对物质性质的共价影响,能列举含氢键的有机物。

要点精讲一.共价键1.阴离子的本质及特征共价键的表象是在原子阴离子之间形成共用电子对,其特征是具备具有饱和开放性和方向性。

2.共价键的类型①按成键原子间共用电子对的数目分为单键、双键、三键。

②按共用电子对是否偏移分为极性键、非极性键。

③按重合本征的重叠方式分为σ键和π键,四边形前者的电子云具有轴对称性,后者的电子云拥有镜像对称性。

3.键参数①键能:气态基态原子形成1mol化学键释放的最低能量,键能越大,化学键越稳定。

②键长:形成共价键的核两个原子二者之间的核间距,键长越短,共价键越稳定。

③键角:在原子数超过2的分子中,两个共价键之间的夹角。

④键参数对分子性质的影响键长越短,键能越大,分子越稳定.4.等电子原理[来源:学科网]原子总数相同、价电子总数相同的分子具有相似的化学键相近特征,它们的许多性质并不相同。

二.分子的立体构型1.分子电子对晶体结构与杂化轨道理论杂化轨道的要点当原子成键时,氢原子价电子的价电子轨道相互混杂,形成与原轨道数相等且能量相同的杂化轨道。

杂化轨道数不同,轨道间的夹角不同,已经形成分子的空间形状不同。

2分子构型与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说明的是价层电子对的空间构型,而的空间构型指的是成键电子对空间构型,不包括孤对电子。

(1)当中心原子无孤对电子时,两者的构型一致;(2)当中心原子有孤对电子这时,两者的构型未必一致。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 第二章 分子结构与性质 复习课件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  第二章 分子结构与性质 复习课件
分子内氢键的形成,使分子具有环状闭合 的结构。一般会使物质的熔沸点下降,在极 性溶剂中的溶解度降低
十、溶解性
(一)相似相溶原理
1.极性溶剂(如水)易溶解极性物质 2.非极性溶剂(如苯、汽油、四氯化碳、
酒精等)能溶解非极性物质(Br2、I2等) 3.含有相同官能团的物质互溶,如水中含
羟基(-OH)能溶解含有羟基的醇、酚、 羧酸。
(1)分子中必须有一个与电负性极大的 元素原子形成强极性键的氢原子;
(2)分子中必须有带孤电子对、电负性大、 而且原子半径小的原子。
实际上只有F、O、N等原子与H原子结合 的物质,才能形成较强的氢键。
3. 氢键对化合物性质的影响
分子间形成氢键时,可使化合物的熔、沸点 显著升高。
在极性溶剂中,若溶质分子和溶剂分子间 能形成氢键,则可使溶解度增大。
D.氨气分子是极性分子而甲烷是非极性分子
答案:C
5.(2007海南新课标,23)用价层电子对 互斥理论预测H2S和BF3的立体结构,两 个结论都正确的是 A.直线形;三角锥形 B.V形;三角锥形 C.直线形;平面三角形 D.V形;平面三角形
答案:D
6.向盛有硫酸铜水溶液的试管里加入氨水,首
先形成难溶物,继续添加氨水,难溶物溶解得到
2.判断一种有机物是否具有手性异构体,可 以看其含有的碳原子是否连有四 个不同的原 子或原子团,符合上述条件的碳原子叫做手性 碳原子。
十一、无机含氧酸的酸性
1.对于同一种元素的含氧酸来说,该元素的化合 价越高,其含氧酸的酸性越 强 。原因:无机含 氧则n酸值可越以大写,成R(的H正O)电mR性On,越如高果成,酸导元致素RR—相O同—,H 中的O的电子向R偏移,因而在水分子的作用下, 也就越 容易 电离出H+,即酸性越 强 。

人教版化学选修3第2章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化学选修3第2章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化学选修三《物质结构》知识总结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第一节共价键一、共价键1共价键的本质和特征1)本质:原子之间形成共用电子对。

2)特征:饱和性、方向性。

2.共价键的形成条件同种非金属原子或不同种非金属原子之间、不活泼的金属原子与非金属原子之间形成共价键(其成键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不一定具有与稀有气体相同的稳定结构,即最外层电子不一定达到饱和状态)。

(1)共价键的成键微粒为原子,形成共价键的两种原子对应元素的电负性相差较小。

(2)AlCl3的组成元素均为较活泼的元素,但AlCl3为共价化合物。

类似的还有BeCl2等,也为共价化合物。

(3)共价键可分为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

3、共价键的类型1)σ键形成成键原子的s轨道或p轨道“头碰头”重叠而形成类型s­s型s­p型p ­p型特征①以形成化学键的两原子核的连线为轴作旋转操作,共价键电子云的图形不变,这种特征称为轴对称。

②σ键的强度较大。

2 π键形成由两个原子的p轨道、“肩并肩”重叠形成的p­p型特征①每个π键的电子云由两块组成,分别位于由两原子核构成平面的两侧,如果以它们之间包含原子核的平面为镜面,它们互为镜像,这种特征称为镜面对称。

②π键不能旋转,不如σ键牢固,较易断裂3 σ键与π键的比较共价键类型σ键π键电子云重叠方式沿键轴方向相对重叠沿键轴方向平行重叠电子云重叠部位两原子核之间,在键轴处键轴上方和下方,键轴处为零电子云重叠程度大小键的强度较大较小化学活泼性不活泼活泼成键规律共价单键是σ键;共价双键中一个是σ键,一个是π键;共价三键中一个是σ键,两个是π键1)所有的共价键都有饱和性,但不是所有的共价键都有方向性,如两个1s轨道H原子与H 原子重叠形成的s­s σ键没有方向性。

2)共价分子中可以只存在σ键但不能只存在π键,因为两个原子间可以只形成σ键,但不能只形成π键(也就是说π键必须与σ键共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一.共价键1.共价键的本质及特征共价键的本质是在原子之间形成共用电子对,其特征是具有饱和性和方向性。

2.共价键的类型①按成键原子间共用电子对的数目分为单键、双键、三键。

②按共用电子对是否偏移分为极性键、非极性键。

③按原子轨道的重叠方式分为σ键和π键,前者的电子云具有轴对称性,后者的电子云具有镜像对称性。

3.键参数①键能:气态基态原子形成1 mol化学键释放的最低能量,键能越大,化学键越稳定。

②键长:形成共价键的两个原子之间的核间距,键长越短,共价键越稳定。

③键角:在原子数超过2的分子中,两个共价键之间的夹角。

④键参数对分子性质的影响:键长越短,键能越大,分子越稳定.4.等电子原理原子总数相同、价电子总数相同的分子具有相似的化学键特征,它们的许多性质相近。

二.分子的立体构型1.分子构型与杂化轨道理论杂化轨道的要点:当原子成键时,原子的价电子轨道相互混杂,形成与原轨道数相等且能量相同的杂化轨道。

杂化轨道数不同,轨道间的夹角不同,形成分子的空间形状不同。

2.分子构型与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说明的是价层电子对的空间构型,而分子的空间构型指的是成键电子对空间构型,不包括孤对电子。

(1)当中心原子无孤对电子时,两者的构型一致;(2)当中心原子有孤对电子时,两者的构型不一致。

3.配位化合物(1)配位键与极性键、非极性键的比较(2)配位化合物①定义:金属离子(或原子)与某些分子或离子(称为配体)以配位键结合形成的化合物。

②组成:如[Ag(NH3)2]OH,中心离子为Ag+,配体为NH3,配位数为2。

三.分子的性质1.分子间作用力的比较2.分子的极性(1)极性分子:正电中心和负电中心不重合的分子。

(2)非极性分子:正电中心和负电中心重合的分子。

3.溶解性(1)“相似相溶”规律:非极性溶质一般能溶于非极性溶剂,极性溶质一般能溶于极性溶剂.若存在氢键,则溶剂和溶质之间的氢键作用力越大,溶解性越好。

(2)“相似相溶”还适用于分子结构的相似性,如乙醇和水互溶,而戊醇在水中的溶解度明显减小.4.手性具有完全相同的组成和原子排列的一对分子,如左手和右手一样互为镜像,在三维空间里不能重叠的现象。

5.无机含氧酸分子的酸性无机含氧酸可写成(HO)mROn,如果成酸元素R相同,则n值越大,R的正电性越高,使R—O—H 中O的电子向R偏移,在水分子的作用下越易电离出H+,酸性越强,如HClO<HClO2<HClO3<HClO4第二章 分子结构与性质第一节 共价键考查点一 共价键的特征及表示方法1.原子间形成分子时,决定各原子相互结合的数量关系的是( )。

A.共价键的方向性B.共价键的饱和性C.共价键原子的大小D.共价键的稳定性答案 B2.下列表示原子间形成共价键的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O ····—O······]2-H ++[··F ······]- HHH··O ····,H ··答案 D考查点二σ键、π键3.下列有关σ键和π键的说法正确的是()。

A.单键既有σ键也有π键B.所有的π键都容易打开C.σ键可沿键轴自由旋转而不影响键的强度D.π键比σ键重叠程度大,形成的共价键强解析单键中只存在σ键,A项错误;N≡N很稳定,其分子中的π键不易打开,B项错误;σ键的特征便是轴对称,C项正确;σ键重叠程度比π键大,D项错误。

答案C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π键是由两个p电子“头碰头”重叠形成的B.σ键是镜像对称,而π键是轴对称C.乙烷分子中的键全为σ键而乙烯分子中含有σ键和π键分子中含σ键而Cl2分子中除σ键外还含有π键解析原子轨道以“头碰头”方式相互重叠形成的共价键为σ键,以“肩并肩”方式相互重叠形成的共价键为π键;σ键是轴对称,而π键是镜像对称;分子中所有的单键都是σ键,双键及三键中均含有σ键和π键。

答案C5.下列物质的分子中既有σ键又有π键的是()。

①HCl②H2O③N2④H2O2⑤C2H4⑥C2H2A.①②③B.③④⑤⑥C.①③⑥D.③⑤⑥解析含双键、三键的物质中既有σ键又有π键。

答案D考查点三键参数6.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的化学键叫共价键B.对双原子分子来说,键能越大,断开时需要的能量越多,该化学键越不牢固C.一般而言,化学键的键长越短,化学键越强,键越牢固D.成键原子间原子轨道重叠越多,共价键越牢固解析键能越大,断开时需要的能量越多,该化学键越牢固。

键长越短,化学键越牢固。

答案B7.下列事实能够用键能的大小作为主要依据来解释的是()。

A.常温常压下氯气呈气态而溴单质呈液态B.硝酸是挥发性酸,而硫酸、磷酸是不挥发性酸C.稀有气体一般难以发生化学反应D.空气中氮气的化学性质比氧气稳定解析通过共价键形成的分子,其物质聚集的状态取决于分子间作用力的大小,与分子内共价键的键能无关;物质的挥发性与分子内键能的大小无关;稀有气体是单原子分子,无化学键,难以发生化学反应的原因是它们的价电子层已形成稳定结构;氮气比氧气稳定是由于N2中共价键的键能(946kJ·mol-1)比O2中共价键的键能(kJ·mol-1)大,在化学反应中难以断裂。

答案D8. (2011·安徽理综)科学家最近研制出可望成为高效火箭推进剂的N(NO2)3(如下图所示)。

已知该分子中N—N—N键角都是°,下列有关N (NO2)3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中N、O间形成的共价键是非极性键B.分子中四个氮原子共平面C.该物质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g该物质含有×1022个原子解析A项,N、O间形成的共价键是极性键,故A项错误;B项,由题意N—N—N键角都是°,可知分子中四个氮原子不在同一平面上,故B项错误;C项,分子中顶角上的N原子为0价,—NO2原子团中N原子为+4价,故该物质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故C项正确;D项,g该物质为mol,每分子含10个原子,故应为×1023个原子。

答案C考查点四等电子体9.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粒子,只要其原子数相同,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相同,也可互称为等电子体。

等电子体的结构相似、物理性质相近。

根据上述原理,下列各对粒子中,空间结构相似的是()。

与O3与NO2与NO2与BF3解析由题中信息可知,只要算出分子中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即可判\断。

B的最外层电子数为3;C的最外层电子数为4;N、P的最外层电子数为5;O、S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F、Cl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

答案A10.某些化学键的键能如下表所示(单位:kJ·mol-1):(1)以上化学键中最稳定的是。

(2)1 mol H2在2 mol Cl2中燃烧,放出热量为kJ。

(3)在一定条件下,1 mol H2与足量的Cl2、Br2、I2分别反应,放出的热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是。

>Br2>I2>Cl2>I2>I2>Cl2(4)1 mol H2在足量的F2中燃烧比在Cl2中燃烧放热。

解析键能越高,共价键越稳定,所以由表可知H—H最稳定,由题中数据和键能与反应热的关系可知:H2(g)+Cl2(g)===2HCl(g)ΔH=kJ·mol-1+kJ·mol-1-2×kJ·mol-1=-kJ·mol-1,H2(g)+Br2(g)===2HBr(g)ΔH=kJ·mol-1+kJ·mol-1-2×366 kJ·mol-1=-kJ·mol-1,H2(g)+I2(g)===2HI(g)ΔH=kJ·mol-1+kJ·mol-1-2×kJ·mol-1=-kJ·mol-1。

另外根据F2、Cl2、Br2、I2的活泼性也可判断与H2反应放热的相对多少。

答案(1)H—H(2)(3)A(4)多11.现有原子序数小于20的A、B、C、D、E、F 6种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已知B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A和C的价电子数相同,B和D 的价电子数也相同,且A和C两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数之和是B、D两元素原子核内质子数之和的12;C、D、E三种元素的基态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且E原子的p轨道上电子数比D原子的p轨道上多一个电子;6种元素的基态原子中,F原子的电子层数最多且和A处于同一主族。

回答下列问题:(1)用电子式表示C和E形成化合物的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基态F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A2D的电子式,其分子中(填“含”或“不含”)σ键,(填“含”或“不含”)π键。

(4)A、B、C共同形成的化合物中化学键的类型有。

解析已知B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则B为氧元素;B和D的价电子数相同,则D为硫元素;B、D两元素原子核内质子数之和为24,其1 2为12,A和C的价电子数相同,且A和C两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数之和是B、D两元素原子核内质子数之和的12,则A为氢元素,C为钠元素;C、D、E三种元素的基态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且E原子的p轨道上电子数比D 原子的p轨道上多一个电子,则E为氯元素;6种元素的基态原子中,F原子的电子层数最多且和A处于同一主族,则F为钾元素。

答案 (1)(2)1s 22s 22p 63s 23p 64s 1(3)H··S ······H 含 不含 (4)离子键、共价键 12.下表中的数据是破坏 1 mol 物质中的化学键所消耗的能量(kJ ):根据上述数据回答(1)~(5)题。

(1)下列物质本身具有的能量最低的是( )。

(2)下列氢化物中,最稳定的是( )。

(3)X 2+H 2===2HX (X 代表Cl 、Br 、I )的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相同条件下,X 2(X 代表Cl 、Br 、I )分别与氢气反应,当消耗等物质 的量的氢气时,放出或吸收的热量最多的是 。

(5)若无上表中的数据,你能正确回答出问题(4)吗依据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