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蓄率与投资率分析
GDP等指标解释
名词解释国内生产总值(GDP)国内生产总值,即GD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其核算方法有三种:生产法、分配法(收入法)、支出法(最终产品法)。
通常生产法得值最小,支出法得值更标准。
具体公式为:生产法GDP=各产业部门的总产值-各产业部门的中间消耗收入法GDP=劳动者报酬+营业盈余+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支出法GDP=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国民生产总值(GNP)国民生产总值,即GNP,又叫国民总收入,是用国内生产总值加上本国常住单位从国外得到的净要素收入(从国外得到的要素收入-支付给国外的要素收入)。
其中的要素收入包括从国外获得的劳动报酬、投资收益(包括红利、股息和利息等)。
公式为: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国外净要素收入。
GDP平减指数GDP平减指数,作为反映通胀压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又称为GDP缩减指数,是按当年价格核算的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值)和按可比价格(不变价格)核算的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值)之间的系数。
它的计算基础比CPI广泛得多,涉及全部商品和服务,除消费外,还包括生产资料和资本、进出口商品等。
其使用目的是反映扣除价格变动因素后国内生产总值实际的发展水平和状况,为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的实际增长速度、发展指数等相对指标提供依据。
现价GDP公式:GDP平减指数=不变价GDP现行价格(当年价格)、不变价格(可比价格)现行价格,又叫当年价格,是指报告期当年的实际价格。
不变价格,又叫固定价格,可比价格,是用某一时期同类产品的平均价格作为固定价格来计算各个时期的产品价值。
目的是消除各时期价格变动的影响,因此,在计算增长速度时,一般都使用可比价格计算。
三次产业划分第一产业是指农、林、牧、渔业及其相关服务业。
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
第三产业是指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
农产品加工业农产品加工业,指凡是对农副产品进行加工、再加工,即直接或间接以农副产品为基本原料,从事工业产品生产活动的企业统称为农产品加工业。
我国居民高储蓄率对于经济的影响
辅修金融学论文我国居民储蓄高速增长对经济的影响***名:***学号: *********** 学院(系):文化与传播学院专业(方向):广告学指导教师:王苹老师2013年5月中文摘要近10年间,中国人民银行已连续数次调整储蓄利率。
尽管利息一降再降,但我国的居民储蓄率却节节攀升,每年以0.5个百分点的速度一路高涨。
本文将会简要分析我国高存储率对于长期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对于如何提高消费能力以及降低储蓄率进行简单探究以及建议。
关键词:储蓄率利息消费能力:正文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总储蓄率一直居高不下,而且还在持续上升:上世纪80 点初期,我国的储蓄率基本上维持在35 %左右;90 年代末,上升到40 %以上;2006 年开始,我国国民总储蓄率超过50 % ,而且之后还在持续上升;到2008 年年底,我国总消费占GDP的比重为48. 6 % ,其中居民消费占GDP 的比重35.3 % ,政府消费占比为13. 3 % ,国民总储蓄率达到51.4 %。
如同人的优点和缺点并存一样,高储蓄也有其利弊之处。
对我国经济的积极影响:首先,改革开放以来,高储蓄率为我国经济增长提供了充足资金来源,是支持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因素。
源源不断的资金流保证了金融机构的流动性,增强了银行的稳定性。
从银行角度而言,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背负大量不良资产的同时还能正常运转,其原因也在于储蓄率居高不下,银行有源源不断的社会资金流入。
当前银行已有和已剥离尚未处理的不良资产、证券和非证券资产损失、保险的投资损失和利差损失等积累的数额巨大,很难消化,如果不是高储蓄率的支撑,金融的运行和平衡就将被打破。
高储蓄率伴随着高投资率,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贡献显着。
最近10年间,中国以远高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投资率,实现经济高速增长,最根本原因在于高投资是以充分的国内储蓄为保障。
储蓄是投资的来源,有了充足的资金供给,加上各方面加快发展的积极性很高,存在着巨大的投资需求,在外部条件上形成了投资率上涨的压力。
居民消费、储蓄和投资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
居民储蓄、投资和消费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姓名:杨丹丹 专业:数量经济学 学号:405430213160一、引言近些年,我国经济进入了相对平稳高速的增长时期,居民收入也随之持续增长。
我国国民储蓄投资势头不减,居民收入的相当比例被用于储蓄,投资规模也相应扩大,而用于内部消费的比例相对较低。
现代经济理论十分重视储蓄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而储蓄对经济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其转化为投资的能力以及投资的效率来实现的。
在我国当前经济高速增长和高储蓄、高投资、低消费的背景下,本文首先回顾索洛增长模型中储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以此为基础将储蓄转化为投资的能力以及投资的效率纳入模型,分析储蓄、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然后试图通过分析,得出结论并据此提出几点政策建议。
二、索洛增长模型回顾和扩展回顾索洛模型前,我们有必要了解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前的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其中最著名的是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增长理论。
他们认为资本的积累是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认为储蓄是经济增长的动力。
但忽略了知识技术的进步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
同时,其局限性即资本的积累会从储蓄完全转化至投资也日益明显。
随之,凯恩斯理论弥补了古典经济理论的一些不足如,提出了投资的乘数效应等。
他认为是投资决定储蓄。
投资与储蓄是相分离的。
因此政府可以通过举债投资拉动经济增长。
这也是我们所看到的,当前我国通过举债进行投资来拉动经济,而居民的高储蓄率得以支持政府的债务规模。
1、索洛模型回顾。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以索洛增长模型为典型代表。
索洛模型首先假设市场是完全竞争的。
该模型假设生产仅由两种要素投入即资本(K )和劳动(L ),其他投入是相对不重要的。
生产函数为如下形式:),(AL K F Y = 其中A 表示劳动的有效性,AL 即有效劳动。
(1)该生产函数的另一个重要假设即资本与有效劳动是规模报酬不变。
即 ),(),(AL K cF cAL cK F = 其中0c ≥。
我国居民储蓄情况分析
东北财经大学网络教育本科毕业论文我国居民储蓄问题研究作者黄礼康学籍批次1003学习中心奥鹏远程教育深圳学习中心层次专升本专业金融学指导教师李雪内容摘要近几年来,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高速增长,放款数量却没有明显增加,由此产生的存贷倒挂形成了严重影响我国宏观经济健康发展的银行体系“黑洞”。
我国居民的储蓄虽经过7次降惠,仍持续较快增长。
以我国现实情况为基础,运用统计数据通过实证分析,找出影响储蓄的相关因素,最后为抑制储蓄过快增长找到对策:净化股市环境,加快储蓄分流;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扩大养老、失业、医保等复盖面;放宽企业集资和民间借贷的审批制度等。
因此,如何合理、有效地进行居民储蓄分流成为我们面临的紧迫任务。
本文对我国居民储蓄分流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剖析,并且从推动我国储蓄替代型证券的发展的崭新视角,提出了解决我国居民储蓄分流问题的对策性建议。
本文对我国储蓄问题进行研究。
关键词:居民储蓄;储蓄问题;经济政策目录一、储蓄和居民储蓄的概念 (1)(一)储蓄率的决定因素 (1)(二)储蓄率的成因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有关居民储蓄的影响因素. (1)二、我国居民现阶段储蓄状况 (2)(一)分析我国现阶段居民的储蓄情况 (4)(二)我国居民储蓄的强烈愿望 (4)三、降低储蓄率的对策 (4)(一)继续扩大内需、刺激消费 (4)(二)缩小城乡差距、降低不确定性 (4)(三)改革二元社会经济体制 (5)(四)运用法律手段规范分配行为和秩序 (5)(五)积极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和优化完善市场 (5)(六)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投资走出去 (5)四、居民储蓄结构的国际比较对我国的启示 (6)(一)注重对实物资产累积的研究 (6)(二)推进股票市场的规范建设,大力发展国债流通市场 (6)(三)坚持对外开放政策 (6)(四)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和消费转型,突破资源环境约束 (6)(五)全方位大力刺激消费潜力,避免“高收入停滞” (7)五、结论与对策 (7)(一)根据全文得出的分析结论 (7)(二)解决问题的对策 (7)参考文献 (9)我国居民储蓄问题研究一、储蓄和居民储蓄的概念广义的讲,储蓄是收入中未被消费的部分,而且储蓄随收入增加而增加的比率递增。
我国储蓄、投资与近期经常账户顺差的关系研究
我国储蓄、投资与近期经常账户顺差的关系研究世界上每个国家或地区都会程度不同地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发生经济往来,近年来,我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持续顺差,引起了国内外的普遍关注。
经常项目持续顺差,对我国来讲有利也有弊。
在改革开放初期,对我国经济增长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但在当前我国经济形势发生变化时,应当适当减少经常项目顺差,这样更有利于充分利用国内资源,促进国内经济和对外经济的协调发展。
本文研究储蓄、投资与经常账户之间的关系主要可以从储蓄—投资缺口来分析。
我国近期处于双顺差的困境中,本文主要对我国经常账户顺差进行分析,从中找出相关对策。
标签:储蓄投资经常账户顺差一、储蓄、投资与经常账户:理论综述从理论上对于储蓄、投资与经常账户之间关系的研究,可以通过国民收入恒等式来分析。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国民收入恒等式为:GDP= C + I + G + X -M (1)其中GDP,C,I,G,X-M分别代表国内生产总值、社会总消费、社会总投资、一国政府支出和该国净出口(出口减进口)。
这里的GDP中包含了外国投资者的净财产收入Ya 和国民生产总值GNP,因此可得:GDP=GNP+Ya =C+I+G+X-M (2)从收入者的角度来看,国民生产总值GNP有消费、储蓄和纳税三个用途,公式表示为:GNP= C+S+T (3)这里的S 代表个人储蓄(包括居民储蓄和企业储蓄),T代表政府税收。
由(2)(3)两公式可得:C+I+G+X-M=C+S+T+Ya (4)调整顺序可得:I-[S+(T-G)]=M-X+Ya (5)等式右侧的M-X+Ya 为国际收支中的经常收支顺差CA,代入公式(5)可得:CA=[S+(T-G)]-I(6)其中T-G为政府储蓄,S+(T-G)为社会总储蓄NS(居民、企业、政府储蓄之和),即:CA= NS -I(7)公式(7)表明,经常收支顺逆差取决于储蓄—投资缺口(社会总储蓄与社会总投资相减所得的差额)。
若储蓄—投资缺口为零,国内储蓄等于国内投资则经常收支平衡;若储蓄—投资缺口为正,国内储蓄大于国内投资则经常收支顺差;若储蓄—投资缺口为负,国内储蓄小于国内投资则经常收支逆差。
储蓄率、投资率及金融流量结构分析
储蓄率、投资率及金融流量结构分析
一、储蓄率和投资率
1.储蓄率
储蓄率指个人可支配收入总额中储蓄所占的百分比;
计算公式为:储蓄率= 总投资额/国内生产总值生产额×100%
部门分类储蓄率:
图1
图2 国民经济总体储蓄率
图3
图4
2. 投资率
投资率通常是指一定时期(年度)内总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计算公式为:投资率=(资本形成总额/支出法GDP)×100%
部门分类投资率
图5
图6 国民经济总体投资率
图7
图8 二、金融流量结构
图9 金融流量发展趋势
结构比例
与GDP的比值
图11。
我国外汇储备增长问题探究
年第6期总第期&信息决策(下半月刊)我国外汇储备增长问题探究□葛伶燕吴勇摘要本文首先阐述了我国外汇储备增长概况,接着分析外汇储备迅速增长的原因及对经济的消极影响,最后对加强外汇储备管理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外汇储备增长外汇管理中图分类号:F830.92文献标识码:A一、外汇储备增长概况外汇储备是指国际储备资产中的外汇部分,是一国货币当局持有的对外流动性资产,其主要形式为国外银行存款与外国政府债券。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对外汇储备的解释为:它是货币行政当局以银行存款、财政部库存、长期短期政府证券等形式所保有的、在国际收支逆差时可以使用的债权。
改革开放之初的1980年,我国外汇储备为-12.96亿美元,此后外汇储备开始逐渐增加,但年均增长数量有限,截至1993年底,我国外汇储备仅为212亿美元。
1994年1月1日,我国成功地实行了外汇体制改革,人民币官方汇率与外汇调剂市场汇率并轨,实行银行结售汇制度,对人民币汇率实行有管理的浮动,国际收支状况大为改善,外汇储备也逐年快速增长,1996年突破1000亿美元。
进入21世纪后,我国外汇储备开始超常增长,由2000年的1655.74亿猛增到2005年底的8188.7亿美元,5年中年均增长1307亿美元。
2006年底突破10000亿美元大关,超过日本高居全球外汇储备持有量第一的位置。
截至今年6月,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18088亿美元。
中国在不到30年的时间内,从一个外汇极度匮乏的国家,跃升为外汇储备世界第一位。
二、外汇储备迅速增长的原因(一)储蓄率过高、内需不足是外汇储备迅速增加的根本原因。
近年来,我国储蓄率在已有的高位上不断攀升,2002年国民储蓄占GDP 比重为40.4%,2007年上升到50%,当年投资率上升到42.1%,而消费率降到49%。
根据国民经济恒等式:GDP=C+S+T=C+I+G+(X-M ),一般假设政府收入等于政府支出,即T=G ,上式转化为:S-I=X-M ,该式的含义是:当S-I>0,存在净出口,实质上是储蓄净输出,在国际收支上表现为储备资产增加;S-I<0时,存在净进口,实质上是储蓄净输入,在国际收支上表现为储备资产减少。
古诺模型例子
古诺模型例子古诺模型是一种经济增长模型,由罗伯特·古诺于1956年提出,其基本思想是将生产分为消费品和资本品两部分。
消费品用于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而资本品用于投资,增加社会财富和生产能力。
该模型通过假定生产函数以及储蓄、投资率等变量,描述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过程。
下面以中国经济为例,介绍古诺模型的应用。
首先,假设中国经济增长的生产函数为:Y = K^(1/3) * (A*N)^(2/3)其中,Y表示国内生产总值,K表示资本存量,N表示劳动力,A表示全要素生产率。
其次,假设储蓄率为s,投资率为θ。
根据模型,资本存量的增加有两种途径,一是通过储蓄转化为资本,二是通过投资增加资本。
因此,资本存量的增长率为:δK/K = s + θ*(K/Y)其中,K/Y表示资本存量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也称为资本产出比。
当K/Y较小时,为了使资本存量增加,储蓄率必须较高;当K/Y较大时,储蓄率可以降低,但必须增加投资。
再根据生产函数,国内生产总值也可以表示为:其中,f(K/N)表示单位劳动力资本存量的生产率,也称为边际产出率。
当资本存量增加时,边际产出率逐渐降低,说明资本存量增加的效益逐渐减弱。
最终,经济增长速度可以表示为:如果投资率和储蓄率固定不变,那么经济增长将取决于资本存量、劳动力和全要素生产率的增加。
而资本存量增加的效益逐渐减弱,因此劳动力和全要素生产率的增加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会显得越来越重要。
以中国为例,近几十年来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资本存量的快速增加,但是随着资本产出比的提高和劳动力成本的上升,资本存量增加的效益已经逐渐变小。
因此,中国需要加大对劳动力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投入,通过技术进步和生产力提高,进一步推动经济增长。
总之,古诺模型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分析经济增长的框架和思路,通过对资本存量、劳动力和全要素生产率等变量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经济增长的本质和特点,也有助于制定更加科学有效的经济政策。
对储蓄——投资转化率和投资效率双低的思考
左 右 。
国内储 蓄持 续过 剩 在 国际收支 平衡 表 中就表 现
为商 品和服 务 贸易顺 差 , 即存 在净 出 口。 出口增 加 净
意 味着 我 国对外 净 债 权 , 这其 中很 大 比重是 对发 而 达 国家 的债 权 , 即我 国这样 的发 展 中 国家 向发 达 亦 国家输 出资 金 , 这是非 常奇特 的金融 现象 。
维普资讯
第2 7卷 第 1 期
20 年 1 07 月
中 南 民 族 大学 学 报 ( 文社 会科 学 版 ) 人
J ur a fSo t — n rlU nv riyf rNain l is( ma te n o ilS in e ) o n lo u h Ce ta iest o to ai e Hu niisa d S ca ce c s t
图 1。 )
改 革开 放 以来 , 国经济 之 所 以能 够 获 得高 速 中
根据 开 放 经 济条 件 下 国 民经 济核 算 的恒 等式 , 净 出 口等 于 国 民储 蓄与 投资 的差额 , : 即
X— M — S 。国内学者实证分析显 示 ,9 8 2 0 1 7 - 0 3年 资本 年均 增长 速度 为 9 9 , 经 . 对
经济学中的经济发展模型
经济学中的经济发展模型经济发展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状况逐渐改善和发展的过程。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预测经济发展的趋势和规律,经济学家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经济发展模型。
这些模型通过建立数学方程和理论框架,帮助我们解析经济发展的动力和影响因素。
本文将讨论几种常见的经济发展模型,包括哈罗德-多默模型、新古典增长理论和内生增长理论。
一、哈罗德-多默模型哈罗德-多默模型是描述经济发展的一个基本模型,也被称为投资驱动模型。
该模型认为,投资对经济增长起到关键作用。
根据这个模型,经济增长取决于投资和储蓄的比率。
哈罗德-多默模型可以用以下的方程来表示:Y = C + I其中,Y代表国民收入,C代表消费,I代表投资。
哈罗德-多默模型指出,如果一个国家的投资率高于储蓄率,那么国民收入将增长。
相反,如果投资率低于储蓄率,国民收入就会下降。
这个模型强调了投资的重要性,促使政府和企业增加投资,以推动经济发展。
二、新古典增长理论新古典增长理论是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经济学理论,旨在解释经济长期增长的原因和机制。
该模型认为,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起到关键作用。
新古典增长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生产函数,它表示产出如何依赖劳动力、资本和技术进步。
根据这个模型,经济增长的速度取决于储蓄率、人口增长率和技术进步。
如果一个国家能够提高储蓄率、控制人口增长并加强技术创新,就能够实现更高的经济增长。
三、内生增长理论内生增长理论是对新古典增长理论的补充和扩展,强调知识和创新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
该模型认为,技术进步不仅是经济增长的结果,还是经济增长的推动力。
内生增长理论中的一个关键概念是人力资本,它表示受教育程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根据这个模型,投资于教育和技能培训可以提高人力资本水平,促进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
此外,内生增长理论还强调创新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
通过鼓励科研和技术创新,国家可以推动经济发展。
总结在经济学中,经济发展模型帮助我们理解和解释经济发展的原因和趋势。
家庭财务比率分析
家庭财务比率分析财务比率分析是一种评估个人或家庭财务健康状况的方法。
通过计算和比较不同的财务指标,可以揭示家庭财务情况的强项和弱项。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家庭财务比率分析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利用它来做出明智的财务决策。
一、资产负债比率资产负债比率是衡量个人或家庭负债水平的关键指标。
它通过将债务总额除以总资产来计算。
较高的资产负债比率可能意味着家庭负债过多,风险较高。
如果资产负债比率超过50%,则表明家庭财务状况不佳,需要采取措施减少负债。
二、流动比率流动比率是用于评估家庭流动性的重要指标。
流动比率通过将流动资产除以流动负债来计算。
较高的流动比率意味着家庭有足够的流动资金来应对突发事件或不确定性。
一般来说,流动比率超过2.0被认为是较为理想的水平。
三、储蓄率储蓄率是衡量个人或家庭储蓄水平的指标。
它通过将储蓄总额除以可支配收入来计算。
较高的储蓄率意味着家庭有更多的储蓄以备不时之需。
一般来说,一个健康的家庭储蓄率应该在10%以上。
四、债务收入比债务收入比是衡量个人或家庭负债水平的关键指标之一。
债务收入比通过将月债务支付总额除以月可支配收入来计算。
较高的债务收入比可能意味着家庭负债过多,无法承受额外的债务负担。
一般来说,债务收入比应该低于40%。
五、净资产比率净资产比率是衡量个人或家庭净资产与总资产之间关系的指标。
净资产比率通过将净资产除以总资产来计算。
较高的净资产比率意味着个人或家庭净值较高,财务状况较为良好。
一般来说,净资产比率应该保持在50%以上。
六、收支平衡比率收支平衡比率是衡量个人或家庭收入和支出平衡程度的指标。
收支平衡比率通过将总收入除以总支出来计算。
较高的收支平衡比率意味着家庭有较大的盈余,有更多的资金可用于储蓄和投资。
一般来说,一个健康的家庭收支平衡比率应该在1.0以上。
七、投资回报率投资回报率是衡量个人或家庭投资获利能力的指标。
投资回报率通过将投资获利除以投资成本来计算。
较高的投资回报率意味着个人或家庭的投资决策获得了较高的回报。
研究论文:中美储蓄率政策差异、利弊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分析
71529 公共政策论文中美储蓄率政策差异、利弊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分析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中美两国在全球经济总量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分量。
长期以来,两国基于不同社会制度、文化背景等采取的金融政策,对各自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着深远影响,两国的储蓄率政策存有根本差异。
中美两国储蓄政策存有较大差异。
中美两国国民净储蓄率差异主要体现在居民储蓄率和政府储蓄率上。
政府储蓄率的差异主要体现了两国政府的理念不同。
中国政府一直把促进经济建设作为己任,财政政策重投资、轻消费,导致政府储蓄率比较高;美国政府收入中用于投资的份额一直很少,加上美国长期奉行赤字政策,巨大政府开支造成美国的政府储蓄率经常在零以下。
居民储蓄率在国民储蓄率中占有中心地位,这主要是因为:短期内居民储蓄能够显著缓解经济波动对居民造成的影响;长期的居民储蓄是对社会保险的有利补充;居民储蓄还是投资资金的主要来源。
总的来说,受到中美两国当前国情的影响,诸如经济发展情况、金融现状、社保制度、人口结构、文化观念以及宏观政策等,使其居民储蓄率受到了较大的影响。
中国的区域和城乡收入差距较大,影响了国民的消费水平。
相反,在美国城市与乡村地区居民收入不存在显著差异性,而且不同的行业、部门虽然有着一定的收入差距,但是这种差距控制在一个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中国只是基本完成了工业化进程,美国率先进入了以信息技术为标志的信息经济时代或知识经济时代。
美国个人消费支出占其GDP的比例达到了60%以上以上,消费需求对美国GDP的贡献率达道了80%以上。
由于我国缺乏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体系也不够健全,使得我国民众更加倾向于进行家庭预防性储蓄。
中国崇尚节俭的儒家文化影响着人们的消费习惯,人们不愿意“负债”消费或超前消费。
美国人则习惯于信用消费。
就目前情况来看,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途径,降低利率是促进投资的主要举措之一。
相反,美国的经济增长主要是依赖于消费,同时得益于美国这个全球最大的金融市场,使得全球更多的资金朝向美国流动,进一步促进美国的发展。
台湾储蓄投资转化效率分析
收稿日期:2017-06-09作者简介:张贵平(1990-),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金融.E-mail:892701696@qq.comdoi:10.16006/j.cnki.twnt.2017.05.002台湾储蓄投资转化效率分析张贵平(福建师范大学,福建 福州 350108)摘 要:在对储蓄投资转化的概念及其运行机制分析的基础上,围绕储蓄转化率、储蓄投资转化渠道及投资效率三个方面分析了台湾储蓄投资转化效率的总体情况。
研究发现:台湾保持了30多年的高储蓄转化率近十年来下降明显;以银行和保险机构为主的间接金融迅速下降,以证券市场为主的直接金融发展迅猛;台湾的投资以市场为主体,投资效率较高;台湾储蓄投资转化效率的总体情况不乐观,主要原因是岛内投资率持续下降,要改善这种情况,台湾应加强两岸投资关系正常化且应主动融入“一带一路”战略。
关键词:储蓄转化率;投资效率;台湾中图分类号:F832.2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37-5617(2017)05-0007-06犃狀犪犾狔狊犻狊狅狀狋犺犲犛犪狏犻狀犵 犻狀狏犲狊狋犿犲狀狋犜狉犪狀狊犳狅狉犿犪狋犻狅狀犈犳犳犻犮犻犲狀犮狔犻狀犜犪犻狑犪狀ZHANGGui ping(犆狅犾犾犲犵犲狅犳犈犮狅狀狅犿犻犮狊,犉狌犼犻犪狀犖狅狉犿犪犾犝狀犻狏犲狉狊犻狋狔,犉狌狕犺狅狌,犉狌犼犻犪狀350108,犆犺犻狀犪)犃犫狊狋狉犪犮狋:Byanalyzingtheconceptofsaving investmenttransformationanditsoperationalmechanism,theoverallsit uationofthesaving investmenttransformefficiencyinTaiwanwereanalyzedfromthreeaspects,savingtransforma tionrate,saving investmenttransformingchannelsandinvestmentefficiency.Theresultsshowedthatthesavingcon versionrateinTaiwanhadbeendecreasingobviouslyinthepastdecadeaftermaintaininghighinmorethan30years.Theindirectfinance,dominatedbybankandinsuranceinstitutions,hadrapidlydeclined;whereasthedevelopmentofdirectfinance,mainlythesecuritiesmarket,haddevelopedquickly.InvestmentefficiencyinTaiwanwashighbecauseofthemainbodyfunctionofmarketininvestment.However,thesaving investmenttransformationefficiencyinTai wanwasnothigh,owingtothedeclineofinvestmentrateinTaiwan.ItwasimportantforTaiwantomaketheinvest mentrelationshipcross straitnormalandtakepartinthe“OneBeltandOneRoad”planinordertochangethestatus.犓犲狔狑狅狉犱狊:savingtransformationrate;investmentefficiency;Taiwan 我国台湾是一个面积仅有3.6万km2的岛屿,岛内多山,可耕地面积不及全岛面积的1/3,土地资源极其稀缺。
计量经济学-我国居民储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计量经济学期末课程设计南京审计学院2021 级金融院题目:我国居民储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_学生姓名__学号专业班级___ _ __2021年12 月12 日摘要:自经济体制改革以后,我国国民收入分配的格局发生巨大变化。
变化之一是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迅速提高。
自1949年以来,中国储蓄率随着经济增长和收入水平提高呈不断上升趋势,因而高储蓄率也被认为是解释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一个主要因素。
虽然高储蓄率总是会导致更高的收入及较高的经济增长率,但并非储蓄率越高越好,必然会存在一个最优的储蓄率。
这使居民的消费和储蓄行为对于经济开展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
探讨中国居民储蓄行为的规律,找出主要决定因素,并在此根底上对储蓄的变化趋势做初步预测,成为确定本论文研究题目的宗旨之一。
关键字:居民储蓄CPI GDP 存款利率股票市值物价指数一,文献综述居民储蓄的快速增长,成为我国经济开展的主要资金来源,但过高的储蓄,必然伴随着投资或消费的缺乏。
所以对影响居民储蓄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才能在制定宏观政策上采取适当的措施,使储蓄率保持在一个适当的水平,促进经济增长。
据统计,我国近年来的实际GDP平均每年增长9%左右,而资本的净边际产量即MPK-δ,约为0.9%。
我国的资本收益MPK-δ=每年0.9%,大大低于经济的平均增长率〔n+g=9%〕。
可见,我国的资本存量已经远远超过了黄金律水平。
也就是说,当前我国的储蓄率和投资水平已经偏高,而消费率那么偏低。
所以我们应该降低储蓄率,减少投资,把收入的更大份额用于消费,这样就会立即提高消费水平,并最终到达更高消费水平的稳定状态。
居民储蓄存款的变动直接受到可支配收入和储蓄率的影响,而储蓄率的变化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通货膨胀率以及通货膨胀预期造成实际利率的变化,居民消费支出、房地产投资、金融投资收益及渠道的变化。
我国居民的平均边际消费倾向是缓慢下降的,所以,个人可支配收入越大,储蓄存款增加越多;反之也成立。
我国的高储蓄率及其原因分析
我国的高储蓄率及其原因分析1.我国储蓄率的横向比较2014年我国的国民储蓄率为49.5%,这个指标在世界排名第四,前三名都是中东地区石油输出国,因此其政府通过出口能源密集型产品收获的大量的财富积累,这能够解释其高储蓄率。
但是我国显然不一样,我国目前出口的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产品,而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能源密集型产业最大的区别在于劳动密集代表着庞大的人口,庞大的人口需要相应的政府支出,其中不乏大量消费性支出,意味着政府也需要消费更多的钱来维持它的顺差,然而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的储蓄率还能高达50%左右,甚至超过了大部分中东国家,这是很耐人寻味的。
同为大国,2014年美国国民储蓄率为17.3%,远低于我国水平,这当然与美国的政府稳定性高以及社会福利高、消费性支出多有关,美国政府的储蓄大部分并不来源于政府部门,而是来自企业部门,居民部门其次,为4.5%。
我国的政府部门储蓄率虽高达40%,但由于政府在可支配收入中占比较小,其贡献度也不高,贡献度最高的是居民部门,虽然“仅有”20%,但贡献度是政府部门的两倍以上,这个数字和美国的 4.5%比起来有很大差别,可以看出美国金融业发达,是个财富效应很高的社会。
总而言之,中国政府和居民储蓄率都远高于美国,中国的企业可支配收入高于美国,但储蓄的贡献度却低于美国的企业。
2.我国储蓄率的纵向比较我国在2009年以前储蓄率一直波动上升,其原因主要有一部分高收入居民收入增加使得储蓄率倾向增加,国家在经济转型过程中把投资性支出作为基础,改革开放后政府放手国有企业,使得众多国有企业的负担减少,还可以得到政府的补贴。
2009年到现在一直浮动在50%左右没有继续增长也没有下降。
3.我国高储蓄率的原因分析3.1.政府高储蓄率的原因这里提到的政府高储蓄率是改革开放以后依然存在的高储蓄率,因为计划经济时期政府一手掌控经济,政府储蓄率高是必然的。
而在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期间,政府的储蓄率依然很高,其原因有三:一、财政收入增速大于国民收入增速,1994年税制改革,政府全面完善了税收体制,扩大了其财政收入;除此以外,还有土地出让获得的具有我国特色的收入;最后还有经济快速增长时期事业单位的营业收入。
中国高储蓄率问题探究:1992-2003年中国资金流量表的分析-李扬
中国高储蓄率问题探究*———1992—2003年中国资金流量表的分析李 扬 殷剑峰 内容提要:本文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1992—2003年中国资金流量表为基础,从收入分配和部门储蓄倾向等两个方面对居民、企业和政府等国内三个部门的储蓄率进行了比较分析。
我们发现,尽管居民部门的储蓄率最高,但是,自1992年以来,它实际上呈逐步下降趋势,其主要原因在于居民部门获得的劳动报酬、财产收入和再分配收入均有所下降;企业储蓄率呈现缓缓上升趋势,主要原因并不在于企业盈利能力的提高,而在于其主要支出———对居民部门的劳动报酬支出和利息支出长期被稳定在较低的水平上;政府储蓄率在经历了上个世纪的低位徘徊之后,于2000年以后急剧上升,其主要原因在于,通过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政府的可支配收入在国民收入的分配中占据了越来越大的份额,同时政府部门的储蓄倾向也在不断提高。
本文的政策建议是:为了实现以提高国内消费率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战略,我国的经济运行应全面转向以改善收入分配结构、提高居民收入为重点的轨道上。
为达此目的,加速财政政策向公共财政转型,增加公共支出和对居民的福利支出,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基础上提高企业对劳动者的支付水平,应成为今后我国宏观调控的长期任务。
关键词:储蓄率 资金流量表 收入分配一、引 言中国的储蓄率明显地高于其他国家,并且还在波动中呈上升趋势。
根据GDP的支出法统计, 2005年中国的储蓄率达到了47.9%,不仅远高于其他国家的水平,①而且还比“六五”开端的1981年上升了近15个百分点(图1)。
中国的储蓄率之高及其持续时期之长固然令人困惑,它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更为棘手。
作为宏观经济运行中的供给面,高储蓄率显然构成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另外两个表现在需求面上的突出问题———居高不下的高投资和规模不断扩大的高顺差———的物质基础。
2005年中国的投资率达到了43.4%,比1981年上升了11个百分点;而经常项目顺差占GDP的比重则在同年达到了4.5%的创纪录水平。
了解市场的资金供需关系
了解市场的资金供需关系市场的资金供需关系是指市场上货币资金的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关系。
了解市场的资金供需关系对投资者和企业决策者来说非常重要,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把握市场的走势和机会,合理配置资金。
本文将探讨市场资金供需关系的基本概念、影响因素以及相应策略。
一、市场资金供需关系的基本概念市场的资金供给主要来自于储蓄、政府财政和外资等渠道,而资金需求主要包括企业投资、个人消费和政府支出等方面。
资金供求的平衡与否直接影响到市场利率的形成和货币政策的调控。
资金供需关系的发生变化会导致市场利率的上升或下降,进而影响企业和个人的融资成本。
当资金供给充足时,市场利率可能会下降,融资成本相对较低,企业和个人倾向于增加投资和消费;相反,当资金供给不足时,市场利率可能会上升,融资成本相对较高,企业和个人倾向于减少投资和消费。
二、市场资金供需关系的影响因素1. 经济增长和信贷需求:经济增长水平决定了对资金的需求。
当经济增长速度较快时,企业扩大生产、个人购买力提升,对资金的需求会增加;反之,经济增长放缓时,对资金的需求可能会减少。
2. 货币政策和利率调控:央行通过制定货币政策来调控市场的资金供给和需求。
降低利率可以刺激企业和个人增加投资和消费需求,提高利率则可以抑制过热的投资和消费行为。
3. 储蓄和投资:储蓄率和投资率直接影响市场的资金供给和需求。
当储蓄率高于投资率时,市场的资金供给可能会充足;相反,当投资率高于储蓄率时,市场的资金供给可能会不足。
4. 政府财政和外资流动:政府财政收支状况和外资流入都会对市场的资金供给和需求产生影响。
政府财政赤字可能导致资金供给不足,而外资流入则会增加市场的资金供给。
三、了解市场的资金供需关系的策略1. 学习经济指标和货币政策:关注经济增长数据、通胀指标以及央行的货币政策调控是了解市场资金供需关系的重要途径。
及时掌握这些信息可以帮助投资者和企业决策者预判市场利率和资金供需的走向。
2. 发展多元化融资渠道:减少对单一资金渠道的依赖,发展多元化融资渠道,可以在市场资金供需关系发生变化时灵活应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1992~2008年投资率变化如下
图3
由图可以看出,中国的投资率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中国现在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向工业化后期过度阶段,在工业化进程中,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产业结构的提升,投资率将维持在较高的水平,消费率则相对较低,大量投资基础建设项目。在工业化结束或经济进入发达阶段之后,投资率会趋于相对稳定状态。在东亚地区,日本和韩国的投资率曾经连续几十年保持在较高的水平。1946年~2003年,日本年平均投资率为30.7%。1965年~1973年是日本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年均投资率更高达36.2%。韩国的投资率比日本略高一些,投资率在经济发展高峰时接近40%。但在经过几十年的高投资率阶段之后,日韩两国的投资率都呈现出逐步下降的趋势,近几年基本保持在25%~30%的水平。中国现在的高储蓄高投资是符合世界各国发展的一般规律的。
图4
图5
表1
2005年各部门间接金融交易
在资金运用中所占比例
100
通货
0.61
存款
96.86
71.14
贷款
0
97.47
三项合计
在资金来源所占比重
100
通货
0
存款
0
贷款
4.95
三项合计
4.95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上表表示的是2005年我国各部门间接金融交易,由上表可以看出,我国现阶段以间接金融为主要融资方法,所应用的金融工具主要是通货,存款和贷款,金融机构发放贷款占整个发放贷款的99%。成熟的经济中,拥有较为完善的金融体系,,直接融资能在整个金融市场拥有更大的份额,其成本相对较低,在发达国家中,直接融资都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不发达的经济发展速度很快,信用相对也低,对应的风险也很大,企业也是这样,所以如果大部分都去直接融资,作为投资者会承担很大风险,所以需要银行这样的融资中介,这样就形成了间接融资为主,在我国逐步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后,直接金融也会逐渐发展,并达到适当的比例。
汤杰1004000240
住户部门
储蓄率
住户部门是最总要的储蓄部门,请看如下图示
图1
由此看出,中国住户部门储蓄占总储蓄的比重一直在40%以上,说明住户部门还是中国最大的储蓄贡献部门。
图2
图上可以看出,住户部门的储蓄率在2001年达到最低点,为25.37%,此后呈增长态势,远高于同期国际水平,究期原因,有中国传统的节俭风俗,不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中国居民缺少多元化的投资方式等,在1997年金融危机发生以来,居民储蓄率下降,2001年后开始回升,这说明在经济上行阶段,人们的当期收入水平超过人们持久收入水平,储蓄率增加,在经济下滑阶段,人们为了维持当期消费水平,只有下降储蓄率。现在发达国家的储蓄率大体上呈下降趋势,具有传统节俭倾向的法国德国,其储蓄率也在缓慢下降,跟据凯恩斯的理论,储蓄支持这投资,支持着未来的经济发展,长期以来亚洲的高储蓄支撑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但这也在亚洲各国为应对国际上的经济低迷而扩大内需的情况下变得不可持续,可以预见,在2008年中国政府推行扩大内需的政策,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之后,中国国民的储蓄率将逐渐减少,当期消费率会增加,将极大的拉动经济,储蓄率的降低将是必然的趋势。
资金流量表
住户部门
住户部门是最大的资金盈余部门,由下图可以看到,住户将其盈余资金调剂出去的主要方式是存款,在50%以上,随着保险业的发展,投保也逐渐成为住户部门金融投资的一种重要的方式,其投资额增长较快,呈J型增长,随着人们整体素质的提高,观念意识的转变,主要的是经济发展了,人都有钱了,有能力了解和购买保险产品,推动了保险业的发展,也符合当今中国具体国情的需要。保险是以合同形式确立双方经济关系,以缴纳保险费建立起来的保险基金,对保险合同规定范围内的灾害事故所造成的损失,进行经济补偿或给付的一种经济形式。保险的发展,对于刺激内需,提升经济有积极作用,它可以缓解上文所示的储蓄率高的因素之一,提高社会保障水平。